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商业模式孕育的免费模式
从电子邮件到电子公告板,从门户网站到电子商务网站,从社交网站到分类信息网站,大多数互联网服务都基于免费的商业模式,即使收费类服务其前提也是拥有庞大的免费用户基数。互联网行业的赢利模式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服务销售收入、第三方付费收入(主要指广告收入)、中间性收入(主要指网络支付等服务的手续费)。
互联网行业直接服务收入所涉及的服务主要包括恋爱交友类服务、商品或服务信息类服务、特定信息类服务、特定内容、部分商业社交类服务、部分网络游戏类服务等。
在直接收费的服务领域,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一是属于特定对象的需求,比如恋爱交友类网站;二是属于交易性需求,比如商品或信息类;三是属于转移成本较高的服务,比如高端商务社交类服务或网络游戏类服务。
除了第三种外,前两者的共同特征是解决了网民或企业现实中的需求,将现实的需求通过互联网低成本、高效率实现。这是互联网行业收费得以实现的基础。
通过第三方付费形式维系的互联网服务,则大多具有满足网民虚拟网络需求而非现实需求的特征,或者服务以信息存在而不需要现实的物质基础。比如电子邮件服务,曾经在2000年前后网络泡沫大崩溃时有个别服务企业启动了收费策略,但最终收费无疾而终。这个原因就是因为电子邮件以信息形式存在而没有实物的参与。还有就是门户网站,是肯定不可能向浏览的用户收费的。
互联网的大多数服务都采取第三方付费的形式,这就是互联网网站普遍赖以存活的广告收入。我们今天可以使用搜索引擎、BTOC、BTOB网站、社交类网站等,获取信息的一方并不付费,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信息的一方也不付费。
在电子商务网站、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等服务中,可能同时存在着付费服务和免费服务。
中间性收入则存在于网站本身的服务不收费,而是为了实现网站服务的一种附加功能而收费。这种形式的例子是CTO c网站的支付工具的收费。淘宝网和支付宝就是这样一对组合。
在互联网服务行业,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无论是信息群体还是信息获取群体,都是无须付费的,只有少数比例的用户需要为自己的需求付费,严格意义上讲,实际上是少数人为多数人付费。
互联网行业的免费模式,是建立在互联网行业特殊的竞争环境和要素基础上。
首先,用户群体规模是互联网服务生存的关键。没有足够的用户数量,就没有互联网服务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超前于需求,网络服务超前于用户习惯,培养用户成为互联网企业必须经历的过程。这就是免费商业模式产生的根源。
其次,互联网行业最本质的特征是信息传递,而信息传递产生收入的价值来自于规模、便利、快捷,信息规模是服务的前提,为了吸引用户大量信息,就采取免费的方式。
最后,互联网行业发展初期,服务的复制在没有庞大黏合力很强的用户基础时非常容易,为了快速树立竞争壁垒,互联网企业不得不免费。
综观互联网服务行业的发展,免费是商业模式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而信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是核心。
营销策略催生免费策略
在互联网行业,大多数收费服务的基础来自于对信息服务分类、呈现效果的排名或者服务特定性。
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全部的付费服务都是建立在免费服务基础之上的。而在付费和收费之间的第一个联系存在于信息搜索数量的几何级增加产生信息呈现排名的价值进而产生收费的环境。比如BTO C网站,面向企业的收费来自于呈现页面的顺序或特定的服务保障。百度搜索竞价排名的收入即产生在这种环境下。
免费和付费的第二个联系来自于免费服务基础上的优先服务或追加服务,比如众多网站划分会员级别的形式,就是对不同级别提供不同的服务,用服务的项目区分免费和付费,付费用户可以享受到区别于免费用户的更优质的服务项目。免费网络游戏中的道具收费、升级收费也属于这种。电子商务网站也属于这种情况,比如阿里巴巴有着诚信通付费用户以及大量非诚信通非付费企业用户。
免费和付费的第三个联系来自于用户基数的增加和用户黏性的提高产生的第三方收入。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互联网服务的营销策略是以用户规模为核心,无论是信息方还是信息获取方,互联网企业先以免费为敲开市场的法宝,进而针对免费的用户群体通过一定的策略实现向收费的转化。
在电子商务网站对于免费和付费的关系可以看得很清楚。阿里巴巴有着超过3000万的中国国内商品展示企业用户,大多数用户是简单注册的非付费用户。阿里巴巴的收入增长来自于从免费到收费的转化率,而转化的绝对值前提是免费的用户群体。
这个特征在大多数互联网服务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在互联网行业,用户规模迅速扩大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同时产生远远超过传统行业服务集中度“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市场竞争规则,在双重游戏规则之下,获取服务领域第一用户规模往往是互联网企业是否能够生存的核心。
在互联网服务初期以免费的游戏规则迅速扩大用户规模之下,互联网企业能够支撑的基础在于风险投资庞大的资本供应以及取得市场名列前茅的预期用户规模之后而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收入。
这就是从免费到付费的通道。什么是免费到付费的临界点呢?这只能是来源于不同服务市场竞争态势和互联网企业的认知。
在互联网行业中,免费同时是打败竞争对手、后来者居上的一种很重要的战略。淘宝网和ebay易趣的竞争就是真实的写照。
1999年8月,邵亦波和谭海音两位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在上海创办易趣网。2001年7月,易趣宣布网站开始对卖家登录物品收取登录费。2002年9月,易趣开始对卖家网上商品成交后收取商品交易服务费。易趣开始进入了电子商务平台非免费运营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003年6月,ebay投资1.5亿美元,收购易趣(美国)公司的
股份。易趣公司和ebay展开全面合作。2003年5月lO日,淘宝网上线。同时宣布全站免费。2004年2月2日,易趣正式调低了自己的商品登录费用,这是易趣采取收费策略后第一次“降价让利”。2005年5月1日,易趣网再次宣布登录费、月租费下调。2005年10月20日,淘宝网宣布将继续免费3年。2006年5月10日,淘宝网正式推出B2C业务――淘宝商城,并同时推出竞价排名服务“招财进宝”,在宣布继续免费3年之后,这项有偿增值服务被认为是“变相收费”,成为淘宝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2008年4月,淘宝B2C平台正式上线。与此同时,淘宝将对该B2C的“品牌/商城”业务收费,此举被认为是提前收费,违反了淘宝2005年10月宣布的继续免费3年的承诺。
2008年5月5日,易趣宣布,用户到易趣上开店,易趣将终身免收包括高级店铺和超级店铺在内的店铺费,并免收商品登录费、店铺使用费等传统收费项目。这意味着,易趣这一国内首家收费的C2C网站,在经过若干年的收费探索后,开始转向全平台免费使用的模式。
从易趣和淘宝网的争战中可以看出,一方是从收费被迫向免费转变,另一方则是后来者居上,从免费的有利局面向着逐渐收费方向发展,而市场份额就在这两个不同的模式下此消彼长。
2008年8月易观国际研究结果表明,淘宝网在线商品规模占整个市场的比例超过85%。
免费模式打败了收费模式,而免费模式最终成为了收费服务项目的平台。这就是互联网行业免费模式的威力。
免费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都不敢轻易尝试从免费到收费的转变,另一方面经营成本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创造新兴的赢利模式。商业模式创新频繁发生在互联网行业,推动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成长。
互联网行业的启示
免费是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专有特征?广播等大众传媒也是基于内容免费而创造巨大广告收益的。同时,DM媒介也是免费提供内容从而实现特定的规模性受众而产生广告价值。然而,互联网并不能简单地以传媒定义,比如电子商务平台、网络游戏、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服务。
那么,互联网行业的免费模式对其他行业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探究互联网行业免费模式的本质,其之所以产生免费模式的三点核心:用户增加的零边际成本、用户规模庞大带来的第三方付费收入、优先服务产生的商业价值,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被其他行业借用的可能性。
在传统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嫁接营销可以被看作是互联网行业免费模式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形式。
首先,大量的传统行业的企业纷纷与互联网行业结盟,借助于互联网企业拥有的庞大用户群进行产品的推广,或者利用互联网服务品牌吸引青少年网民消费。比如,消费品企业推出带有互联网服务品牌的产品,或者在互联网网站内推广产品,或者联合举办线上线下的互动推广活动。
消费品行业内的一些企业拥有着庞大的推广资源,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这些企业发现自身的推广资源可以承载其他行业企业的品牌和产品,结果就建立起来跨行业的嫁接营销合作联盟,比如可口可乐与联想、与任天堂、与微软XBOX、与索尼等企业。
篇2
保卫“原生态”战略优势
移动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最大瓶颈就在于,抄袭完国外的模式后,却不考虑应用的本地化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缺乏“原生态”。
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企业大都采取“模仿”国外同类型企业的做法,其商业模式通过C2C(Copy To China)简单移植到国内市场,这导致企业经营没有或缺少原生性,从而陷入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困境。例如国内模仿美国签到服务Foursquare的大量移动互联网企业,目前就面临用户规模不足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国内人际交往模式跟国外的不同。
除了企业在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时需要注意原生态定位,一些先于其他企业进入该领域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也应该考虑强化商业模式的原生态,避免被山寨。例如2G时代知名的3G门户和UC浏览器,它们在WAP时代很好保持了领先性,也具有一定的原生性,但随着3G时代到来,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介入该领域而使得它们的商业模式被山寨,从而陷入到市场丢失、用户体验不突出等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困境。
对一个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讲,模仿或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应该尽量保持商业模式的原生态,应结合自身的资源与能力,形成与竞争对手或者山寨企业不同的差异化特征。
小米手机是保持商业模式原生态的成功案例。一方面,小米手机模仿苹果采取自行设计并寻找代工的方式,针对中国市场特点确定了2000元以下的定价,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特的产品定位;另一方面,小米手机放弃了苹果专卖店加网上销售的方式,简化为网上销售的模式,成功降低渠道成本;最后,小米手机在移动应用方面进行布局,推出了手机操作系统MIUI和聊天工具米聊,但它没有贸然投入巨资到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而是采取较为低调的示弱手段。
如果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原生性较好,可以使企业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留下大的改善提升空间,时间也比较充裕,不过这并不说明企业可以坐等成功的延续,而应该对产品及服务不断改善,强化原有商业模式定位带来的优势。
持续创新提升产品杀伤力
但并不是说,将一个国外的商业模式抄袭过来并做好本地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商业模式想要不断成功,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
介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建立基本的商业模式后,应通过持续改进产品提升价值,为保持商业模式竞争力提供更多的元素,避免竞争对手介入自己的核心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的升级,影响企业盈利的实现。
苹果公司是从核心持续改善产品的最佳案例。在推出iPhone和iPad核心产品后,苹果不断为现有产品提供升级产品,为了强化核心产品价值,苹果还建立了软件生态系统,持续改善硬件产品的用户体验。正是通过不断改善的商业模式,苹果有效避免了竞争对手低价竞争的挑战。反观传统手机厂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由于缺乏围绕核心产品改善的策略,纷纷陷入了商业模式困境。
号称最大手机厂商的诺基亚,虽然跟随苹果商业模式也推出了软件策略,但由于三心二意的应用没有强化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反而拖累公司丧失了发展方向。美国领先的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也在去年落入了互联网公司Google手中,成为了Google的附属品,这也跟摩托罗拉缺乏围绕核心持续改进的策略有关。
不仅智能手机公司难以避免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困境,纯粹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也时有失败的案例。在WAP时代处于领先的3G门户曾经获得IDG大量的投资,但由于管理团队没有及时围绕核心改善产品,而是通过多方出击的方式介入到大量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使得其商业模式缺乏延续性,导致3G门户目前成为一个被遗忘的移动互联网企业。
从移动互联网实验室重点跟踪的50个移动互联网案例来看,大部分移动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避免被对手山寨,削弱了自身的差异化优势。研究及实践证明,产品或服务生态化是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可行方式。
善用“生态化”制胜法宝
最后,当通过持续的创新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后,如果想要做大做强,就需要由单一的产品覆盖到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
大部分企业经营者非常羡慕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江湖地位,期望在移动互联网复制类似的竞争优势,避免简单的价格竞争。要达到腾讯类似的江湖地位,移动互联网企业应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认识商业模式的构建和创新。
苹果是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最典型的成功案例。苹果通过提供核心的硬件产品及软件服务,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在竞争对手跟随提供硬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的情况下,苹果仍然有能力避免竞争对手挑战其竞争优势。例如,苹果的平板电脑iPad虽然比竞争对手亚马逊的Kindle Fire贵一倍,但其市场份额仍远远领先于竞争对手,这不能不归功于iPad加iTunes及App Store形成的生态系统。
类似苹果的成功还不多见,例如目前还不清楚模仿苹果的小米手机能否获得成功,但期望生态化的移动互联网失败案例随处可见。
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一直想引入社区化运营模式,并且还尝试建设了一个无线音乐微博平台,但最终也在集团公司统一运营移动微博的收缩策略中不了了之。
对于中国移动的创新项目移动MM、飞信以及无线城市,目前据称也处于生态化转型阶段,其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为什么苹果生态化策略获得了成功,而其他企业鲜有成功案例?
篇3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微博推出之后,迅速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同时由于它自身的媒体性与社交性,使得网民能够在该平台上长时间停留。微博已经具备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基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可观的用户黏性。在此基础上,微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庞大的流量变现。
微博本质即互联网基本商业形态的载体
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基于其媒体和渠道的本质。作为媒体,互联网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吸引用户,同时帮助企业用户营销推广以及维护公关。作为渠道,互联网搭建起数字化信息平台,成为企业用户的销售渠道。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微博以实时信息流的形态呈现,每天在微博上产生大量丰富且具有即时性的内容。一些热点话题甚至呈病毒式快速传播。微博目前已经成为满足用户日常信息需求的服务,能够承载以媒体为基础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如网络广告和企业宣传公关等。从渠道模式来说,微博作为实时信息平台,能够整合供应链资源以及目标客户资源,搭建起规模用户的销售渠道,例如微博可能成为电商平台和游戏平台。
篇4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运营商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并使其成为真正的巨型企业,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对互联网发展现状与典型互联网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网络与企业生态系统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互联网运营商的商业模式,进而把相关分析和结论延伸到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中,对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文选取了Google和Apple这两个既具有典型互联网代表性又拥有截然不同商业模式的互联网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求通过深入的对比分析,更好的探究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特点。
该文的第一章首先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范式分析模型;第二章是对Google商业模式的深入分析;第三章对Apple的iphone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与Google商业模式进行了对比;第四章基于前两张章分析结论对互联网商业模式共有的核心特点进行分析;第五章为该文结论。
1商业模式范式分析模型
1.1商业模式综述
商业模式在当代企业竞争中作用日趋显著,理论界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与市场竞争研究的热点。目前相关研究对商业模式尚未有统一的明确定义,但有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概念阐述,该文对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把其中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分成体系论、价值论、盈利论和整合论四类。
在体系论中,认为商业模式应包含战略目标、价值主张、收入来源、关键成功因素和核心竞争力这几大要素[1];在价值论中,商业模式则包含定价模式、收入模式、渠道模式、商业流程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关系、组织架构以及价值主张这几大要素;盈利论认为商业模式是解决应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应为哪些顾客提供价值、如何为该价值定价、谁应为该价值付费、为提供该价值应该采取什么战略、如何提供该价值、怎样保持优势的一揽子方案[2];整合论则认为商业模式应包含产品、顾客界面、基础设施管理和财务四大要素。
除此以外,Osterwalder与Pigneur提出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在概念上和框架结构上的实现,并为企业过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3];欧洲Teleno研发小组提出商业模式时特定的汇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最终传递给客户增值的商品或服务的业务流程与其核心环节的抽象。
综合上述对商业模式的分析和定义,该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与企业价值的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商业模式包含了企业战略、盈利模式、成本战略、人才战略、内部运营管控,其有效性、价值实现能力和生命周期受到外部相关产业环境、用户需求发展与内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1.2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发展背景
前文分析中可知,企业商业模式的实现必须考虑外部环境、需求发展与内部能力的协调,因此,对互联网典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分析首先需要对互联网时代环境,经济环境,竞争模式和用户需求发展进行分析,才能从根本上明晰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产生的基础和发展方向,为该文构造商业模式分析模型提供依据。
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出现了重大变革,可归结到如下几方面:
1)全球一体化:网络信息交互带来的生产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消费分工全球化,其本质是信息、物资及人力等各种资源的迁移成本迅速降低,逐渐实现一个扁平的地球。
2)知识革命:互联网促使知识的加速传播,加速了知识的更新速度,使知识爆炸与经济发展直接联接,改变了传统的竞争和发 展模式。
3)错位竞争:企业竞争已不仅是对传统资源占有的竞争,由于信息资源的开放和知识革命,小企业、甚至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了和大企业竞争的能力。
4)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反,网络经济极其重要的特征是边际效益递增,其单产品生产营销成本随着用户规模增长不发生变化甚至快速降低,经济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加。
下面对当今时代和文化发展环境下的用户需求特点进行分析:
1)时代特性:当今时代特性崇尚个性化和多元化,与网络时代的联接的有机性和节点的离散性相契合。
2)矛盾的需求:信息需求的开放性与个人信息的隐私性并重,对主流价值的认同与批判并举,对围墙花园存在的矛盾心理。
3)长尾理论:人们的选择越多,自由就越多;人们选择的成本则越低,自由就越容易。当长尾理论与互联网相结合之后,实现了以最小的选择成本,提供最多的选择机会。由此互联网客户需求中长尾部分的至关重要。
结合上述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商业模式首先需要适应网络经济特点,理解网络时代用户需求的特点;能够利用互联网,吸引用户,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利用互联网,提升用户价值实现水平,并同时降低实现用户需求的成本。其次,成功的商业模式在独特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必须难以模仿。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单纯依靠技术领先和资源优势已无法确保此点,竞争的形式已经从单纯的新产品、新技术及其后的价值链竞争,发展到了价值网络的竞争,价值网络也是扁平化趋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价值网络,对竞争对手来说往往是难以复制的,从而能够较长的保持竞争优势。
1.3商业模式范式分析模型
结合前文的分析思路,该文建立了如图1的商业模式范式分析模型:
图1商业模式范式分析模型
该文建立的分析模型基于研究目标的商业模式的直观现象与内在价值实现,从价值实现和系统体系两个维度进而拓展到内部性、外部性、结构性和整体性4个分析角度,深入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进行分析,进而对其商业模式“范式”分析结论进行评价。
内部性:基于核心竞争力分析方法,研究对象独特的价值创造模式;
外部性:基于价值网络的竞争,与企业生态系统定位实现全价值网络(链)的竞争优势与最优价值实现;
结构性:特有的价值创造模块和资源的独特组织结构,从而实现难以复制性以建立竞争优势;
整体性:实现价值网络建立整体竞争优势,使某个商业模式与企业整体理念与发展策略有机结合。
后面章节中对Google和Apple商业模式分析将基于此模型展开。
2 Google商业模式
2.1商业模式分析
目前Google的核心价值模式是:搜索+信息应用+广告,其关键是让用户的网络应用更多的通过Google实现。
下面将应用商业模式分析模型对Google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
内部性分析:在核心竞争力方面,Google有着具有技术领先的谷歌算法,降低了用户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的成本,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Google品牌是网络开放和网络技术的代名词,用户对Google“不作恶”的企业理念高度认同,从而有着极高的忠诚度。Google始终坚持与用户搜索内容直接相关纯文字广告,同时广告的精确投放不依赖于用户的个人信息,而只依赖于用户输入的搜索关键词,实现了信息开放需求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平衡;广告竞价不仅看广告商的出价,也同步考虑其广告每次用户点击带来的盈利,从泛化广告到精准营销,兼顾了顾客与广告商的利益最优化,这也体现了知识产生知识的特点。
外部性分析:Google通过组建联盟和商业收购,打造其庞大的价值网络,外部通过Adwords和Adsense拓展其广告联盟,以android为核心建立手机开放联盟;内部基于明晰的发展思路与战略发展规划,积极收购公司发展所需要的相关企业与专利,为Google打造全方位的用户需求实现能力,奠定了基础。Google通过庞大的用户群、领先的技术以及低成本的服务实现确立了其在价值网络的主导地位和生态系统的优势定位。
结构性分析:Google信息服务从互联网信息开始,逐步拓展到书籍信息、视频信息、社会交往、地图信息等,结构完整、步骤明确的践行这“组织起世界上所有信息”的愿景。从搜索引擎开始,发展到Google地图、Gmail、Youtube,云计算、android、GoogleApps,让用户的全部需求能够通过网络实现。Google在技术层面通过先进的算法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支持,让其他竞争者暂时望尘莫及。Google搜索,Google地图,Google Apps,Google云计算,在保持其技术领先性的同时通过信息服务形成的有机的整体,从而确保了 Google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定位。
整体性分析:从单纯的网络信息搜索,向全面的信息服务发展,提供包括信息、广告、书籍、地图、图片、视频、社交、电邮、办公等;从“点击一下就可以离开”到“欢迎进入星球Google”;所有的服务都整合到Google的网页,用户只需要登录Google就能够迅速的得到所要的服务。随着iGoogle的发展,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打造最舒适的需求获取环境。通过云计算技术把数万至数十万台廉价CPU和硬盘组成服务器,协调全球的服务器成为“一台机器”并行处理计算需求,配合以高速光纤连接和互联网接入、以及廉价的电力和制冷,打造高效的“信息核电厂”,使得Google完成一项运算成本仅为普通公司的十分之一。Google把服务内涵、服务方式、服务提供、技术及支撑通过统一的价值观与理念凝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强大竞争力。
2.2 Google商业模式“范式”分析结论
Google通过“开放”与“不作恶”的理念宣传,顺应了用户在网络时代对信息获取和信息服务提供的期待,从而得到全球众多用户的支持,其价值观为用户所肯定。在最优信息获取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的不断丰富及网络技术的进步,引导用户需求通过网络远端实现,减少用户对本地硬件软件的依赖,彻底改变现有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基于Google的技术优势构建以Google为核心的价值网络,打造了一个综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借助其价值网络提供全方位功能实现能力,从而确保难以复制的强大竞争力,让用户的所用需求都可以通过Google服务得以实现。
3Apple商业模式
3.1商业模式分析
Apple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目前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为3.8%,凭借iphone手机的巨大成功,苹果公司市值在2011年8月10日已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因此,该文将主要对iphone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iphone核心价值创造逻辑:终端+内容+通信费分成,其关键是培育并掌控独特价值取向的用户群。通过应用商业模式分析模型对其商业模式的分析结果如下。
内部性分析:Apple在美国电子产品市场一直占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群,其工业设计与审美品位为用户广泛认可,Apple致力于生产工业化时代的艺术性产品的理念使其拥有很高的用户忠诚度。同时Apple作为美国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其总裁Jobs的个人影响力与个人魅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Apple强大的设计能力、品牌优势、最新技术集成及用户超强体验保证了iphone的强大竞争力。
外部性分析:iphone通过终端供应、内容应用供应及系统平台三位一体,确立其价值网络的整体竞争优势;与运营商合作扩展渠道,进一步完善其价值网络,同时依靠品牌吸引力及App Store模式确保其在价值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在美国,Apple能部分掌握手机用户的数据库信息,iPhone使得独立ISP得以绕过运营商提供服务,削弱运营商对服务提供商的控制,直接提升了iphone在价值网络中的地位;其safari浏览器可以使所有的互联网内容搬到iphone上,削弱了运营商对内容提供商的控制;在现有的价值网络和生态系统中,Apple具有极大的控制力,占据了生态优势位。
结构性分析:Apple把原有iTunes成功的应用方式和服务模式移植到iphone上,通过App store持续提供基于iphone的各种应用于服务,因此不断产生新的利润点。从某种意义上看,App store是iTunes的演进和升级。Apple整体品牌吸引力及用户关注度其他终端厂商远远不及,其打造的简约的精英文化品位深入人心,这使得iphone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因此,iphone通过把产品、服务、应用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强大竞争力。
整体性分析:iphone出售只是客户价值实现的起点,其后整个价值网络启动,不断实现新的客户价值。Apple的整体战略是构建以MAC电脑为核心的“数字家庭”,通过多元化的产品策略来实现,iphone是iPod的手机化、MAC的移动化,是Apple在特定产业环境下的战略延伸;iphone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对Apple整体战略的颠覆,而是其企业长期战略的局部实现方式;事实上,iphone的推出刺激了Mac电脑的增长,光环作用体现了多个业务之间的正反馈。
3.2商业模式“范式”分析结论
Apple从理解用户需求到引导用户需求,从iTunes到App Store,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客户小众需求实现的创新模式,开拓了App 2.0时代,有效的降低了成本。终端+服务+应用+丰富周边产品,同时满足了用户品味和个性化两方面的需求,也间接的突破了围墙花园的弱点。苹果通过产品和服务打造的精英文化征服了客户,使得苹果的封闭被用户理解为品位的象征,也让竞争对手难以效仿。
从MAC PC到ipod到iphone到ipad,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构建了Apple主导的价值网络,形成了全面的竞争优势;苹果的商业模式围绕着一个长远的战略形成一个整体,从过去的“数字家庭”逐步扩展到“数字生活”。
4范式对比与解析
而Google和Apple在互联网企业中分别是封闭和开放的代表,也体现了对围墙花园观念的不同理解和实践,通过对Google和Apple的商业模式研究,及在模型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本节将对二者折射出的互联网典型商业模式“范式”进行统一分析,相关分析归结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切入点:必须在用户的网络生活中有合适的切入点,即某种用户需求的最佳实现方式,可以是服务,亦可以是产品从而快速形成巨大的用户规模,如Google的信息搜索,Apple的iphone手机等。
2、独特的价值创造方式:在切入点的基础上,要建立创新的价值创造模式,且其价值实现要兼顾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而建立为用户所接受的创新的盈利模式,如苹果的App store应用分成,Google的广告竞价。
3、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在企业所选切人点与价值创造中体现,且具有难以复制性;如Google的搜索技术与信息服务,Apple的工业设计与电子应用。核心竞争力往往是企业文化、品牌、技术、服务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能保证企业所用商业模式不易被竞争对手复制。
4、构建价值网络:企业要尽可能的联合第三方伙伴构建自己的价值网络,在扩大竞争优势的同时,扩大切入点维度上的服务广度与深度,以最终包含用户所需全部需求为目标,不断扩展。Google和Apple作为围墙花园的不同理念的代表,其践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Google希望能够成为用户获取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唯一途径;Apple则希望能够在花园中满足用户所有的服务需求,并激励用户自给自足。
5结论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商业模式价值实现和系统体系两个维度及内部性、外部性、结构性和整体性4个分析角度的商业模式分析模型。并把模型分析应用到对Google和Apple的主要商业模式分析中,并进一步引申到切入点、价值创造方式、核心竞争力与构建价值网络这四个关键点上,从而为相关企业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篇5
物联网是技术应用和服务融合创新的产物,观察产业发展的态势,未来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技术变革和重要的商业机遇来源于感知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涉及芯片、传感器、电子标签。整机设备等,横跨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应用模式创新和用户体验的创新。
融合创新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是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和产业的融合应用。物联网的传输融合了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电力通信等各种通信网络技术其感知层融合了各种传感技术、感知技术,物联网的处理中融入了大数据处理,虚拟化,海量存储、信息安全和各种中间件等技术。
目前,国内的物联网处于建设期的第一个阶段,即物联网的第一桶金来源于技术驱动,这时成熟、完整的商业模式并未形成,发掘第一桶金市场的是技术公司、产品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他们将在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前期占到商机,并在物联网产业链中收益。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及基础信息网络的更新需求,自动可控的软硬件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中将大有可为。目前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底层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绝大部分基于国外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高端服务器,即使采用科学的防控手段,依然存在着被渗透和控制的风险。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国产CPU、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可控软硬件等,加快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在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推广,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和产业的自主安全,直接关系到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势在必行。
篇6
定价:42.00元
近段时间有种观点进入了大视野: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即“交付幸福”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了近30年的行业,互联网以其信息共享、开放平等的行业特征,变革了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因此成为优秀人才的聚集地。但对于诸多投身或想要投身互联网行业的仁人志士来说,互联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做好互联网成为横亘在面前的一道实实在在的难题。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而时机转瞬即逝的行业,前几年说BAT三巨头对于互联网的垄断阻碍了市场的创新,而滴滴、新美大和今日头条的崛起则宣告了垄断论的瓦解。市场创新永远存在,重要的一点在于,当机会来临时,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互联网的核心本质,是信息的无限复制与分发。这让它具备传统行业无法具备的优势:几乎为零的边际成本,进而以更低的价格,替代了各个传统产业中的信息价值。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囊括几亿人的超级商场――淘宝网、连接数亿人沟通需求的超级工具――微信,以及对信息的搜集和查阅的超级引擎――百度搜索……虽然新的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互联网形态仍在不断诞生,但其本质无出其外。
篇7
一、移动互联网概念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发展情况
1.1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PAD或者其他手持终端)为接入手段,以无线接入、网络接入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技术到业务的融合。
1.2移动用户发展情况
2015年21日我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之一TalkingData《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0.6亿,同比2013年增长231.7%。全国平均每部移动设备上安装34款应用,每台设备平均每天打开应用20款。2014年,移动互联网已迈过基础通讯社交的萌芽期和简单购物娱乐的初步发展期,进入多元化生活服务的高速发展期,用户需求多元化释放,出行、医疗、教育、餐饮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细分领域应用纷纷涌现,为用户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二、基于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重心逐步向着移动互联转移,各种新型智能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带来海量数据的爆发。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谁能够更高效地整合数据资源,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谁就能在整个激烈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中胜出,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对企业在竞争中有很大的帮助。。
2.1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是企业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高度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高效且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营系统,最终将增值的商品和服务传递到客户中,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从商业模式的本质上来看,就是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这种包括客户价值创造逻辑、企业自身价值创造逻辑以及合作伙伴价值创造逻辑。
2.2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类别
2.2.1移动终端商与运营商合作分成盈利模式――以iPhone为例
iPhone是苹果公司2007年推出的智能手机,截止到2015年,已经推出第六代苹果智能手机,手机有效融合了通讯、音乐视频播放和互联网接入等功能。主要盈利模式是采用与运营商收入分成的商业模式,提供“终端+服务”一体化服务。
2.2.2广电集团与运营商分成包月套餐收入模式――手机电视
广电总局主推CMMB标准手机电视业务,从而确立了全国运营的组织框架,中广移动规划了多个服务包方式,包括免费包、首月免包、信息包等,具体模式如下所示。盈利点主要有用户包月套餐与运营商分成收入、广告费、注册费等。
2.2.3移动门户内容收益共享
这种模式可见I-Mlde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由于它具备完善的技术架构、合理的收费模式、丰富的服务内容和终端手机厂家的支撑,已成为移动门户成功运营典范,其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基本服务费、流量费以及信息服务佣金。基本服务费为用户申请移动互联接入功能支付的门槛费;流量费是其最大的收入,大部分是按照包月形式收费;信息服务费佣金是指用户在订阅费中提取的一部分佣金。
2.2.4广告收入模式
2004年年底百度公司宣布国内任何一款智能手机用户都可以通过“”搜索互联网内容,这种搜索服务将传统的互联网栏目移植到WAP中,所以整体的盈利模式是围绕比价搜索开展的手机购物。
2.2.5手机游戏收费模式
控制网的手机网游在2008年拿下了“金翎奖“,同时连续12个月位居游戏论坛人气榜首,其主要盈利点为手机游戏业务,主要包括按游戏时间来收费和虚拟物品来收费,收入非常可观。
2.3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启发
在我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远远超出电脑,但手机用户对用信息服务的使用活跃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所以提升ARPU值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如何从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中获益,是大势所趋。
所以,对于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商首先要基于自身的资源进行长足发展,用好、发展好资源。同时,对于一些难以基于自身资源发展的业务,均需明确业务的整体运营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成功与否,是直接影响业务发展、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最后要说的是,随着“客户价值“的深入,我们更多应该考虑如何为客户带来价值的业务,从客户感知出发,或者价值并分享价值。
参考文献
[1] 丁伟,李政. 运营商大数据战略 个性化营销机制成核心[J]. 通信世界. 2013(12)
篇8
当前,网络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进入新的竞争阶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截至到2012年12月,我国网络市场交易金额达到12594亿元,较2011年增长66.5%;而手机网购带动消费增长迅速。根据最近的《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网络购物市场稳步快速发展且彰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2013年网络购物市场渗透率达48.9%,购物网站APP应用在网购用户中的渗透水平明显加深,手机网络购物成为流行时尚。可见,互联网商业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移动互联网的商业趋势将逐渐从传统互联网中脱颖而出,其所蕴含的商机是无法估量的。
中国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商业挖掘中的巨大金矿,就像十几年前中国的PC互联网兴起时一样,拥有着无比巨大的商机,2013年实际通过手机购物的用户规模达到5544万人,占手机网民的13.2%,很显然,这个数据将在未来三年内暴涨。用户使用手机网购的情景较为多元化,有53.3%的用户在家休闲时用手机网购,对于部分用户而言,手机已经开始逐步替代家庭电脑在用户网购中的地位。这说明,移动互联网不仅深深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还将对传统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互联网领域中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以创新的商业模式飞快成长。
如果我们把视线投向国际市场,发现实际的趋势也是同样的激烈。根据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报告,2012年美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亿美元,几乎增长三倍,这对传统互联网的广告利润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推动美国增长的主要因素是Facebook、google和Twitter强劲的广告销售。根据这个增长轨迹,eMarketer大幅度修改了未来几年美国移动广告市场的预测。其实目前移动广告仅仅只占美国整个广告市场的很小一部分,当前仅占美国整个广告市场份额的2.4%。而eMarketer预测,到2016年这个比例将提高到11%,因此我们可以预见,2016年美国移动广告市场的销售收入将接近210亿美元。
通过以上的数据和分析,我们不得不想起互联网皇后玛丽・米克尔在2013年的互联网报告上的总结和预言,在整个报告中,米克尔给出最迅猛的信号是移动商务,她说“智能手机上的社交和沟通让美国用户感到,实时在线,兴奋、好奇、有趣,并可富有生产力”。米克尔一语道破天机,她把兴趣定位在移动互联网,不仅为两年来网络整体趋势于移动互联网做了定论,而且使得无数以移动互联网为目标的新型企业获得了信心。
第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维度是流量。在米克尔披露的数据里,移动设备在2009年5月贡献的互联网流量份额仅为0.9%,一年后这一份额增至2.4%,2013年5月,这一份额增长到了15%,预计到2014年底的时候,这一份额将增至惊人的30%。过去一年来自全球各地的数据足以证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增长。在中国,用手机上网的网民百分比超过PC;在韩国,用手机搜索的用户数量超过PC;在北美,Groupon 团购活动中有45%的交易通过手机完成。Facebook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受益者,移动端正推高其用户和营收增长,在过去的第一季度,其营收增长43%,活跃的手机用户增长54%。
第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维度是移动设备。2011年,全球3G用户数为11亿,同比增长37%,3G渗透率18%,2012年,3G用户达到15亿,增长率为31%,渗透率达到21%。移动设备使用率迅速增长,而且仍处于增长中,现在一年过去了,移动互联网依然被定位于早期阶段,并称之有三四倍的发展空间,这说明移动互联网的突发之势。从设备的增长来看,过去两年里,苹果快速发展,市场份额增加1.4倍,三星扩张了7倍。互联网研究专家米克尔认为,这些并不意味着增长的结束,因为移动流量占全球互联网流量的百分比将年增1.5倍,甚至会保持加速增长。显然,来自移动互联网上的商业潜力还未充分挖掘。
二、移动互联网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变革及其原因透视
互联网的发展从媒体到产业,我们发现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和实体社会融合越来越紧密的空间和平台,线上线下的“即时融合”将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移动互联网让这种融合变得更加随时随地,商品无论从网络到现实,再从现实到网络,都是双向真实的经济与消费空间,而信息化使得移动互联网的这一特征更为透明和高效,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有很多新的应用,是PC互联网所不具备的。移动互联网很大程度地促进了互联网进入到传统行业的状态,正是它能产生金矿的原因所在。
移动互联网至少将引起七大领域的创新商业模式和消费服务模式的变革。第一,衣食住行。比如大众点评、美丽说等。第二,广告传媒。手机上的广告传媒展现了与传统互联网广告传媒不同的形式,在数据挖掘上它有更强的开发能力。第三,互联网社交。在互联网社交领域,手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第四,通讯。过去一年中,中国最重要的无线互联网应用应该是微信的崛起,这是巨大的创新,微信这一产品对传统通讯市场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第五,游戏娱乐。游戏娱乐是中国互联网领域里相当大的行业,手机游戏用户群是网游和网页游戏的综合,这是真正全面的大众游戏方式,而且可以把很多碎片式的时间利用起来。第六,金融与企业服务。第七,健康医疗。在以上行业里,移动互联网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尤其是在第一个领域的运用中较为突出,目前已经广泛运用到商业实践中。
移动互联网运用移动信息共享给客户带来全新的感受。首先,移动互联网在这七大方面的运用,其实都植根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基于LBS的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定位与搜索。结合手机与地理位置搜索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搜索是未来搜索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LBS就是要借助互联网或无线网络,在固定用户或移动用户之间,完成定位和服务两大功能,如果手机用户确定自己的当前地理位置,然后在这一位置定位的前提下,可以寻找手机用户当前位置处一公里范围内的宾馆、影院、图书馆等的名称、地址和服务电话。未来甚至可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折扣、生日等个性化服务项目。
而基于位置的搜索,即TBS服务,这是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核心理念之一,未来移动互联网所有的商业实践必然要依据这一核心理念进行商业模式的思考与革新。早在2009年,谷歌就宣布可以提供基于位置的搜索服务,将会自动判断使用者位置,直接将使用者的关键字搜索转为区域搜索。这意味着用户如果在谷歌上输入咖啡、邮局、银行或餐厅等简单的关键字时,率先出现的搜索结果会是使用者附近的相关地点,并伴随着地图显示以往使用者要另外输入搜索区域才能找到特定地区的信息,这将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也意味着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为此服务。如此看来,将用户和周边的商业信息更加紧密地链接起来,同时也将企业与用户的个体需求更加密切结合起来,手机搜索相比于传统的互联网搜索工具和产品,更加显示其垂直效果的意义。
其次,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必然还要在社交网络上大做文章,因为这才是消费需求的群体集聚所在。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使用率达到48.9%,相比2012年增长6.0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一方面,互联网网民逐渐向移动互联网渗透,并将最终改变过去手机网民以三低人群(低收入、低学历、低年龄)为主的格局;另一方面,手机网民使用手机应用的粘性和深度都大大提升。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处于即将爆发增长的初始阶段。
最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革新将从不断进行APP创新运用方面走向另外一个。AAP作为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移动用户提供定位与搜索服务而产生的一种商业运用,APP就是信息服务的移动搜索工具,这一点使移动互联网获得了比传统网络更加潜在的商机。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移动搜索已成为仅次于社交的第二大移动应用,使用率达到66.7%,手机浏览器作为网民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入口,在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各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也是获取产业话语权的重要产品。
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给手机浏览器产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样也带来了新的竞争者,各互联网巨头以及传统PC浏览器提供商开始纷纷布局手机浏览器产品。在PC上,搜索基本等于通用网页搜索,移动搜索则不同,垂直搜索占据很大份额,而直观地讲,在产品组织形式上,移动搜索以APP为核心,而不是Web形态。这意味着,移动搜索必须丢弃传统面目,变身APP寻找出路,如今,用户在APP上所花时间早已超过Web,搜索功能演变为了APP的“标配”,比如用户要搜索商品信息必然会去淘宝、京东等电商类应用,搜索视频必然会去爱奇艺、优酷,搜索即时消息则会去新浪、腾讯微博等社交类应用,而直接去点击搜索引擎的用户少之又少。移动互联网的这种市场特性意味着所有的搜索巨头和商家必须重新审视市场、转换思路。
篇9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购物中心网络模式的研究不多,当前管理购物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下发展模式,表现出购物中心与网络平台研究分散的现象,因此研究购物中心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从理论上说,能够弥补其研究的不足;从实践上说,互联网商务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购物中心进入互联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对互联网环境下购物中心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对专家指引购物中心商业模式发展以及网络平台的选择,促进其商业模式发展的完善,表现出积极的实践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购物中心是一个由零售商店及其相应设施组成的商店群。作为一个整体的管理,购物中心通常具有几个核心商店或者品牌服务,周围围绕着其他店铺。购物中心周围交通便利,建立有停车场、饮食餐厅以及电影院等娱乐设施,满足顾客购物需求的同时满足其娱乐性的需求。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购物中心,相对于国外,我国的购物中心一般缺少核心商店或者品牌店铺。通过向外出租以及招商的形式,购物中心吸引各个类型的企业参与到购物中心店铺中,购物中心的管理者对于这些店铺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租金等获得报酬。
我国20XX年末的购物中心有364个,其中主要是集中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购物中心数量达到121个,占据30%的比例,而二三线城市的购物中心数量比较少。仲量联行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冯建强预计2017年购物中心数量将会增加到600多个,其中表现出面向二三线城市发展的趋势。冯建强提出当前我国购物中心发展繁荣,但是其在吸进商户入驻、吸引消费者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如果购物中心选址不当以及销售方式与管理不当,将会面临淘汰。根据20XX年四季度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购物中心的房产类型交易成交量同比下降61.1%,购物中心的写字楼空闲问题非常严重,达到40%左右,随着房地产政策的调整,这一数据还会持续增加。
本文根据购物中心的独特性和新环境构建商业模式,涉及到购物中心的中心地理论、同类聚集理论和零售需求的外部效应理论。中心地理论是CMstaller (1934)年提出的,其根据购物中心的发展需求以及竞争方式分析,提出购物中心定位的高低取决于购物中心内部商铺的数量以及定位内部设置以及外部消费者需求沟通构成了购物中心的中心地理论。在中心地理论中,消费者购物时,对商品具有一个心理定位,其购买商品花费的时间、金钱以及距离的综合如果超过心理定位,购物中心对于消费者的意义就会减少。按照中心地理论,假设消费者购买产品属于一次性行为,购物中心为了吸引消费者,或者通过建立在消费者对于购物中心道路心理距离之内,或者降低产品的价格以弥补其时间以及距离的付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对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购物中心商业模式进行研宄,研究从互联网模式下的购物中心商业模式产生背景、有关概念与理论出发。在对于购物中心的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需求特征,提出购物中心互联网商业模式,并以百度万达合作为案例,具体分析购物中心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劣,劣势以及发展趋势。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 Allan Afuah. Business Model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roach [M] Boston,Massachusetts: McGraw-Hill, August 2004.
[2] B. Mahadevan.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J] .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Summer 2000,42 (4):55-69.
[3] E. Deanne Brocato, Clay M. Voorhees, Julie Baker.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of Cues from Other Customers in the Service Experience: A Scale Developmentand Validation[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12 (3)
[4] Edward F. Konczal. Models are for Managers, not Mathematicians [J] Journal ofSystems Management, 1975, 26 (1):12-14.
[5] Edward F. Konczal. Models are for Managers, not Mathematicians [J] . Journal ofSystems Management, 1975, 26 (1):12-14
[6] F. A. Dottore. Data Base Provides Business Model [J] . Coraputerworld, 1977,11(44):1-3.
[7] Gary Hamel. Innovation as a Deep Capability [J] Leader to Leader, Winter,January ,2003, 27 (1):19-24.
篇10
篇11
网商是通过互联网并以互联网方式从事商业活动的主体。狭义的“网商”,是指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商人和企业家。目前,网商群体的相关研究均是指狭义的定义。
据阿里巴巴集团的《2011年度网商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国内网商销售已进入亿元规模,截至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商数量已经扩大至8300万。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加入到网商群体的行列,网商群体的日益壮大也带动了物流、营销、it等相关行业发展,同时,创造了大量的直接与间接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其“乘数效应”凸显。
价值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与理念,并付诸于实践,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资源配置方法、新组织。在信息与知识共享的时代,创新具有知识密集性、跨边界性、开放性、创造性、超前性等特征。
价值创新是指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进行创新,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来抓住顾客,并提升竞争力。价值创新的途径包括:通过挖掘顾客的认知与需求,开发新产品,实现价值创新;通过引进新技术,提升产品平台,实现价值创新;通过重构产业结构,细分目标市场,形成新市场,实现价值创新;通过提升价值链,重构价值网络,进行新的资源配置,实现价值创新;通过创新组织形式,改进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创新。
网商的价值创新策略
(一)产品创新
网商的产品创新策略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价值网络,开发客户需求的产品。网商需要突破传统企业狭窄的视野,依据市场需求构建价值网络,价值网络中主要包括三类企业:模块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规则设计商(标准),也可以分为网主企业和节点企业,其中模块供应商是节点企业,系统集成商与规则设计商(标准)是网主企业。节点企业需要争取加入网主企业,网主企业则需要打造平台,吸纳节点企业进入。节点企业是基于价值网络发展的网商,需要做自己最专业、最具优势的产品或者服务,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网商通过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依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心理,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挖掘新市场,实现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产品。
2.分析购买链,提供互补性产品和服务项目。购买链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条链,由购买者、使用者和施加影响者构成,细分目标群体和挖掘新市场的第一步就是要清晰地分析购买链。研究购买链每个环节的需求与购买动机,掌握每个环节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状况,挖掘购买链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问题,针对购买链设计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实现对产品的全新认识,准确定位产品,并能提供互补性产品和服务项目,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3.转变商业运营思路,提供功能与情感导向的产品。电子商务时代的创新要求网商转变商业运营思路,突破传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培养虚拟企业与供应链的管理理念,积极抓住市场机遇,整合外部资源,构建供应链,构建新的价值网络。深度挖掘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需求包括功能导向的需求与情感导向的需求,细分满足不同价值需求的产品。融合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从价值链条的升级转向价值网络的升级。
(二)技术创新
1.互联网为网商实现“多赢”、低成本的商务模式提供了技术平台。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即时性、全球性、互动性、低成本的技术平台,网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交易模式、信息沟通方式,搭建起与消费者无缝链接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相关的it软件工具与网络营销技术,跟踪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过程、购买行为、购买心理,以实现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顾客的相关信息,创造新价值,构建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价值网络,实现零时间、零距离、低成本的商务模式,实现
价值网络的商业利益共享,实现“多赢”。
2.it技术为网商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网商可以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管理。运用网络营销技术与网络推广工具,网商可以对消费者进行及时管理与跟踪,准确定位消费者,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实现网商与消费者的无缝连接。运用电子商务系统和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网商可以实现与合作伙伴、消费者的信息管理与沟通,实现网商对企业内部信息的处理与协调。网商通过it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3.技术创新为网商创造新需求、新市场提供了创新策略。由于技术开发的成本高、风险大,大多数网商常见的做法就是复制、模仿竞争者,缺乏创新意识,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定好处,但是不利于网商的长期发展。电子商务要求创新,创新也是网商的生存之源,网商可以对原有技术进行创新或者改良,创造独特性,制定创新策略,提升竞争力,创造新需求、新市场。
(三)市场创新
网商的市场创新策略如图2所示,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构产业结构,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对市场进行正确认识,首先需要对产业进行重新界定。产业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早期的、粗糙的产业定义,即产业就是产业阶段;行业成为产业阶段;产品成为产业阶段;部件成为产业阶段;区段成为产业阶段;环节成为产业阶段。现阶段产业的内涵就是环节即是产业,这就对网商有了新要求,网商要做大、做强、做专就是将环节做大、做强、做专,网商要从经营产品向经营产业转换,即在环节上满足消费者需求,创造新市场。网商需要重构产业结构,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产业,做好、做强环节。
2.重构市场结构,从价值链的升级转向价值网络的升级。传统价值链的升级即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下游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而价值网络的高端升级即模块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规则设计商(标准)的纵向升级,实现高端赢利点与高端人力的锁定,通过整合与集成,实现高度弹性的、灵活的价值网络体系。网商需要发掘传统市场边界之外的潜在需求,通过更加有效的市场细分发掘出巨大的市场价值。
3.重新定义顾客,寻找“非顾客”。网商不应只把视线集中于顾客,还需要关注非顾客。网商不应一味通过个性化和细分市场来满足顾客差异,而应寻找买方共同点,将非顾客置于顾客之前,将共同点置于差异点之前,将合并细分市场置于多层次细分市场之前。网商需要着眼于非顾客,即摒除既存的市场架构,重新定义买方,将目光投向尚未成为顾客的买方。
(四)资源配置创新
1.网商需要依托外部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传统企业通过资产与人员规模来获得大规模,是实体形式的规模;而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网商通过做大网络、做大企业链接群来获得大规模,是虚拟形式的规模。网商的发展与壮大需要资源,一部分来自自身资源的利用,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外部。网商需要的资源更加来自企业外部,需要从内部运作模式为主转到以外部运作模式为主,以此获得优势资源与能力,降低成本。
2.网商需要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来实现整合能力。电子商务就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网商需要按照降低原有资源流转过程中的物耗原则,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整合外部和内部的能力与资源。通过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整合,对行业的价值链进行重构,实现电子商务价值。
3.网商需要通过非核心业务外包来获得竞争优势。网商要更好地实现电子商务产生价值的功能,必须对自身内部资源和所处行业的活动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中的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增值环节和非增值环节,将非核心环节业务外包,这样将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引进和利用外部资源,有针对性地缩短价值链,有效地对行业价值链进行重构,进行价值创新。这样,网商就可以有效地确立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全力改善自身核心业务的竞争能力。
(五)组织创新
1.构建电子商务价值网络体系。企业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经营决策层、管理执行层、生产操作层,这种结构是封闭的、不灵活的、缺乏弹性的,在电子商务时代,针对这种组织结构
,形成新的电子商务价值网络体系。电子商务价值网络体系克服了传统价值链横向集成的不足,消除了整个价值链上不必要的环节和消耗,这种价值网络是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组织。电子商务价值网络是覆盖从客户需求识别与预测、产品设计、业务外协、原辅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分销、仓储物流、客户服务等全过程的企业链的协同合作,整合了整个产品的生产经营业务流程,是一种无边界的组织。
2.构造扁平化、网络化组织。扁平化组织就是压缩科层组织中的管理层级,通过信息交流平台,缩短高层管理者与员工、客户之间的距离。网络化组织就是通过构建供应链网络和电子商务价值网络体系,加强企业链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构造具有共同认识与价值观、互相信任、彼此团结、具有共同使命的现代虚拟组织机体,从而实现组织内外的协调和控制。因此,网商的组织结构内部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外部构建网络化组织,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及时了解并满足市场需求,不断追求产品质量与服务,实现企业链的“双赢”与“多赢”,提高客户满意度。
结论
网商的价值创新是一种集成创新,是众多要素创新的集合,是通过重构产业结构、挖掘整个购买链的需求、重塑价值网络体系而进行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的集成创新。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需求步入个性化消费阶段,消费者要求的是针对性强的、创新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网商只有不断进行创新,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继而开发出一系列消费者需求,才能抓住消费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
参考文献:
篇12
20天后,首创国内团购金融理财模式的“百度百发”嘉实团购基金产品正式发售,认购额突破30亿元,创造中国互联网首发新基金的最高纪录。
第一个问题:把这三条信息放在2013年全年的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一起看,能看出什么?笔者看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复制、速度和入侵。在2013年阿里涉及金融的会不下5场,从针对个人的“信用支付”到“余额宝”,再到针对供应商的“阿里小贷”以及针对云平台客户的“聚宝盆”计划,基本形成了一个生态闭环。在人们惊叹阿里金融速度的同时,不禁要问其他互联网公司怎么玩?
其实复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阿里的“信用贷款”只是针对淘宝平台,所以与京东针对自有平台的“内测白条”并不冲突,按照这个思路、腾讯的易购、苏宁网商、国美网商都可以有类似的产品;而以“余额宝”、百度理财“、网易填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则是基金公司与互联网企业的双向合作而已。一方面,互联网企业要在金融领域快速布局,另一方面传统基金需要互联网公司打开新的销售渠道,这是一合两利的事。更为关键的是,互联网企业入局金融领域的速度,习惯以产品开发为项目主导的思维,能让互联网企业快速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在一两个月时间内就能推出一款新的金融产品。
篇13
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通信网络以及智能运算平台的相关技术设备,将区域内的所有物体连入到统一的全球网络当中,使其可以进行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价值流的传递,共享相关数据存储,进而对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进行识别、定位、监测、管理和操控的网络系统。它可以被用于数据采集、移动定位、自动化控制和日常服务。
商业模式一般是指企业或者行业主体在市场中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体系,有盈利模式、价值理论、系统理论、整合理论等类型。其运行主体和要素主要有运营商、传感设备生产商、系统集成商、软硬件制造商、内容服务提供商、被联物体和用户等。本文探讨的商业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外部政策、技术、市场需求环境下,于不同发展阶段所体现出的一种系统体系,体系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各个主体在系统当中的定位,主体自身的价值活动(产品、服务、渠道策略、商业活动等),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价值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作用情况。
作为新兴产业的物联网,需加快其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步伐,更需加快其产业社会化进程,以尽快在市场上形成规模化的商业应用。因此,应根据物联网自身的商业特点,按照不同行业的市场需求和个体关系特点,设计对应的商业模式。
2 物联网商业模式设计
(1)系统集成商核心型
这类商业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由系统集成商租用电信运营商网络,通过整体方案连带通道一起向用户提供业务。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商业模式。因为物联网应用均是特殊行业中的个体内部实现,且企业专业化特征较为明显,需要由行业内专业的系统集成商提供服务,特别是行业壁垒高、对应用要求复杂的行业更需要系统集成商的存在。此类系统集成商一般是第三方企业,拥有较强的软硬件开发和集成能力,同时在行业当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在此类商业模式中,系统集成商是主要是收益获得者和收入分配者。技术水平是此类商业模式的核心,主要适用的用户是企业客户,实际的应用类型以采集类为主,而由于运营商非主体性和网络短程性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应该是固定区域空间内的数据实时采集和检测,具体可应用于环保监控、自动水电表抄送、智能停车场、电梯监控、自动售货机等。
(2)运营商运营型
这类商业模式主要是由电信运营商向使用物联网业务的企业客户直接提供通道服务,客户除了提供资源之外,剩下的网络租用和运营都由运营商来完成。这主要是由于运营商的专营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而企业本身又没有相应的开发能力。目前比较典型的应用体现在电力、交通等行业,运营商为企业提供数据通道,根据需求集成软硬件终端,按包月或流量计费。
该类模式比较适用于自身实力不够强或不注重自主研发的行业企业,以运营商代包的方式来实现物联网业务。主要适用的用户范围是企业客户,以采集类和定位类应用为主,应用范围为多样化的区域覆盖,具体可应用于环保监控、自动水电表抄送、智能停车场、电梯监控、物流监控、智能交通等。
(3)运营商合作推广型
这类商业模式体现为双主体,即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或相关的服务提供商合作。系统集成商开发业务,电信运营商负责业务平台建设、网络运行、业务推广及收费。电信运营商一般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是其进入物联网市场的主流模式。
在此类商业模式中,运营商是核心、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接收和应用者;同时其也集成软硬件,并针对市场提供服务。在实际运营中,个体间的合作竞争现象比较普遍,系统的效率可以达到最大值,其他个体对于运营商业务的所谓竞争和替代也是一种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价值交换提高附加值的手段。从此类商业模式的应用类型和范围上看,可以覆盖所有的业务和行业模式,其区分的关键在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程度以及市场对于其接受情况。
(4)移动金融型
该类模式的行业专属性较强,主要由开通移动金融服务的客户进行相关平台的建设,并自行搭建相关设备,租赁通信运营商的网络,通过现金形式的佣金进行相关费用贴补。目前,此类商业模式主要集中体现为银行的移动POS应用,最典型的应用是各大运营商和银行合作开展的移动支付业务以及大城市常见的公交一卡通应用。该模式是与传统的市场交易行为连接最为紧密的模式之一,其盈利性相对较差,主要着重于对用户习惯和粘性的培养。
(5)用户自建体系型
在这类模式下,原来作为系统主要资源之一的用户,即所谓的客户,承担了物联网平台的全部费用和整个服务体系的搭建。这类模式下的物联网应用一般有私密性要求,对于信息的感知和传递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求,跨行业拓展难。典型应用有电力行业的电力监控、水利行业的水文监控、气象学的物候监控、环保行业的污染源监控、化工的产品监控、交通的路况监控等。在该类商业模式中,用户是唯一的核心,其他系统个体起辅助作用,一般说来,此类行业当中用户相对强势。
(6)公共事业应用型
此类商业模式一般由政府等公共事业部门搭建公共平台,客户租用或者购买平台以及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并支付相关通信费用。在这类模式下,GPS车辆定位、视频监控是使用得最多的应用,其中也可能由通信运营商搭建相关公共平台。该类商业模式是物联网民生化应用的最直接体现,可以贯穿于物联网发展的各个阶段,政府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对于技术、市场的把握非常重要;同时在发展初期,必要的资金投入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物联网发展初期,此类商业模式可以作为面向市场的主要政策推广模式,主要的公共事业平台以此类模式搭建,可让用户在政府承担成本的情况下免费体验物联网的应用,从而有利于培养用户的相关使用习惯,为物联网行业其他类型的业务推广打下基础。
(7)广告平台型
物联网的网络广告模式是传统媒体广播模式的延伸,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般是由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搭建公共平台,集成物联网感知和传递的软硬件设备,然后租给广告商进行运营,而广告商通过广告收入来支付物联网平台运营费用。
由于物联网行业覆盖广泛,潜在客户源多,因此物联网网络越来越被广告商视为广告渠道之一。像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的移动电视,楼宇电视、营业厅的移动广告屏幕,既是物联网网络的覆盖点,也可以在用户群覆盖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衍生为综合类信息平台。该类商业模式,是物联网市场推广中间接获利的主要形式,对于用户群体的认知覆盖是保证该商业模式成功的 最主要条件;而广告外界资金的引入是除了政府投入之外,整个系统进化的最直接动力。
(8)软硬件集成商主导型
该模式主要来源于苹果的“iPhone”商业模式,即苹果公司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在分得运营商相关收入30%以上的同时,还通过智能终端系统iOS、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成功促使广大的应用开发者为系统开发各种类型、各种价位的应用。这样,在销售硬件的同时,还开拓了应用下载这一新的盈利点,从而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物联网领域,也可能催生新的“苹果”,在硬件制造或者软件开发等领域具有优势的厂商如能将优势整合,形成一个综合个体主导生态系统的话,就可以发掘甚至创造出新的盈利点。此类商业模式适用于与个人用户市场相关的便利类和控制类领域,通过在已有智能手机终端系统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专有物联网终端上开发相关行业应用下载,让用户自行选择和使用符合自身需求的物联网软件平台和应用,同时创立一个新的物联网系统生态环境。
(9)软件内容集成商主导型
该类商业模式主要指google的“Android”商业模式,与“iPhone模式”类似的是,该类商业模式需要集成商和运营商合作开发相应的软件和应用平台,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应用开发者以及广告商的参与。与“iPhone模式”相比,其系统的核心是软件内容集成商,硬件制造商是主要的合作类型,同时集成商在内容上拥有更多的资源与更大的主导权,广告效应更为集中。
该类商业模式是google在移动互联网的成功案例,与苹果模式的区别在于,其成功有赖于google这类企业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及内容的产生、整合和搜索能力。而在物联网的应用中,随着技术发展在各个阶段当中的成果体现以及内容重要性的提升,此类商业模式的应用范畴进一步扩展,其应用的核心在于软件与内容相结合并推向市场。从应用类型上看,各类应用均可涉及,而其成功与否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发展周期,代表性的应用为位置服务、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数字城市和智能校园等,特别是在以内容主导型的细节行业应用方面表现犹为突出。
(10)“云聚合”模式
在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过程中,结合云计算的思路提出云聚合的概念。云聚合是一种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以用户服务为中心,根据已有的运营平台和业务能力,针对目标市场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用户、商家、其他市场参与者共同创造价值的网络商业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在一定的安全机制下,形成信息的全面自由流通,通过大量快速的信息传送来实现价值的高速增值。各个主体通过不断的投入产出活动吸引用户资源和创造价值。
在物联网未来的应用当中,各类个体之间的界限可能趋于模糊,一些强势的个体可能会承担系统当中的多个角色而成为所谓的生态主导者;一些小企业仍可利用大企业所留下的空隙生长空间,发掘潜在的市场单一需求点,在某个专营的领域内做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类似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互利共生的机制,系统在不断的更新和个体更替当中保持较强的活力,类似于系统科学中耗散结构的状态。该类商业模式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理想模式之一,也是其真正形成一个融合型网络,覆盖生活每个角落的前提和基础。
3 物联网商业模式特征比较
以上十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行业类型如表1所示。
4 结语
在当前物联网发展被一致看好的情况下,其市场推广却并未像人们预期那样一帆风顺,主要原因是各行为主体对于物联网商业模式内涵以及市场适用性的挖掘不够,运营主题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盈利方式。因此,借鉴本文介绍的物联网当前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十类商业模式,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商业模式的建设与完善,以最终实现模式设想与市场需求的融合,促使物联网行业发展尽快走入成熟期。
(1)加强网络基础环境建设。物联网的网络主要由短途的传感网和长途的通信网组成,物联网的应用需要在两类网络当中形成规模化应用,’同时逐渐实现融合。因此,在提升网络质量的同时,需要促进两网的快速融合,通过降低网络资费的方式,促使更多的物联网应用关系产生,根据物联网业务数据的周期疏密性、群组终端和高安全要求等对网络进行优化。同时还应进一步扩大3G网络的覆盖广度,以满通、物流、家居、环保等特定行业对高带宽的需求。
(2)促进合作和共赢。物联网业务的产业链条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特征明显,需要服务商具备丰富的相关行业经验。各商业模式中的运营主体应充分利用产业链各方的力量,尽量提升商业模式系统的集成度和动态平衡,降低各类主体参与活动的门槛;另一方面在商业模式上要更加开放,创新盈利和收入分配模式,以实现共赢。
(3)推进示范产业的应用。应选择在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效应、产业化进程快、附加值高、环保的重点领域开展物联网先导应用示范,通过重点行业的成功范例来提升社会认知度。这些行业应用包括智能电网、数字城市、智能物流、环境检测、公共信息平台、数字医疗、智能家居等。
(4)促进终端融合。物联网终端是产业技术和市场需求融合的集中体现。相关制造商和运营商应该促进终端功能的集成化、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化和规模化;同时推动终端与传感器的融合,实现终端与物联网网络的有机同步和结合,从信息获取逐渐过渡为信息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