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七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和要求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七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和要求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七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和要求

篇1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在语文学习面临着诸多挑战。由基础性学习转向语言、情感思维性训练,由浅层次阅读转向深层次理解,这使得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出现阅读学习方面不适应,学业大幅下滑状况。因此,在七年级期间做好语文学科的阅读学习工作,对于学生初中阶段语文的学习及思维习惯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相当重要。

一、七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现状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当前对阅读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大多数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很多学生的语文阅读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偏重于在理解词句、辨析词语、文章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等方面的学习。笔者做过一个统计,在笔者实习的七年级的班级中,真正能理解文章内容、主旨、语言难点、文学常识、表达方式、文言文字词及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学生很少,这部分的学生比例还不到全班的5%。

二、提高七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

笔者经过课堂实践发现七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低,试卷失分多。表达能力差,课堂不生动。课外阅读的状况更令人担忧。那么如何来提高七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呢?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2.1做好小升初的语文阅读衔接工作

小学语文阅读要与初中语文阅读相衔接,必须兼顾多个环节,例如了解学情、设置主题、教学方法、反馈评价等。在整个衔接课程的设置中,教学设计是对衔接课程的实践及检验。教师可运用“三位一体”课程架构研究策略、侧重点衔接策略、点面结合衔接策略、可操作性衔接策略、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衔接策略,在衔接策略的指导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设计了“学习阅读”单元的衔接课程,

“学习阅读”单元为小升初衔接第一单元。读书,是人类精神世界赖以生存的一种要素。不同的学生,读书的心态不同,读书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迥然不同。笔者以自己实习的班级的为研究对象,深入学生群体。经过长期的调查访谈,笔者发现,小升初学员的阅读分为几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种:跃读―跳跃性的读书方式。并非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相反,最开始,对具有畏难情绪或阅读能力有障碍的学生,读书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具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在家长及老师的压力之下,可能会极不情愿拿起书本,走马观花地翻翻,然后便将其搁置一旁。因为要读懂有意义的文字,需要眼睛和大脑一起运转,他们懒得动眼,更懒得动脑。这种读书方式的效果是:学科学习上不愿意吃苦,畏难情绪越来越严重。而对于有阅读障碍的学生来说,读书则更是一桩苦差使。他们发现一个一个的字在他们面前跳跃,好不容易认清了所有的字,却发现这句话就是无法在他们的脑海中联成有意义的文字。这种读书方式的效果是:使孩子在沮丧、失望、无奈之余,比正常孩子承受了更多的挫败感,更不愿意读书。

第二种:乐读―自娱自乐式的读书方式。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一部分孩子如很多成年人喜欢唱卡拉ok、爬山、旅游一样,开始喜欢读书。他们喜欢读漫画、笑话、童话、侦探、历险、青春类书籍。这种读书方式的效果是:能使孩子身心放松,让他们将读书时间变为快乐轻松的休闲娱乐时间。

第三种:悦读―陶冶性灵的读书方式。一部分孩子开始从单纯的乐读中脱颖而出,他们喜爱唐诗宋词,喜爱古典文学,喜爱一切优美的文字,这些优美的文字令他们创设出意境,品位出情感,打造出唯美的精神世界。这种读书方式的效果是:使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散发出淡淡的书卷气。

第四种:阅读―理解式的读书方式。经历了以上几个阶段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孩子开始不满足于优美的意境与丰富的情感,他们的思想之芽开始萌发,开始探究文字背后隐藏的深邃的思想。这种读书方式的效果是:孩子的思想向纵深方向发展,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这里我们所说的阅读,主要是指理解式的读书方式。小升初学员在理解式阅读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因此设置了“学习阅读”单元,就是首先使学生了解到初中对阅读的要求是比较专业和严谨的,使他们能端正学习态度,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深入理解文本,达到衔接的目的。

2.2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小学学生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显然,要实现中学生总阅读量的需求,就必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让学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不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痛苦的学习会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学习会使知识吸引人……在同等情况下,教学的效率和与学生从事学习的快乐程度是成正比的。”[2]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曾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以上这些名言无不说明了一个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去寻觅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同时,教师要起到榜样的力量,自身也要率先垂范地去阅读名著,给学生形成一种老师有知识,有学问是时刻在读书而形成的。教者也要给学生经常讲述一些,关于自己怎么样去读书的感人事迹,更要深谈,特谈自己的体会与收获,还要讲述一些过去曾经教过的学生最能读书,最后非常有造就的事例。通过这些,必定会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培养他们语文阅读的兴趣。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

三、结语

总之,培养七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七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其方法是多样的。根据教学日的,教材特点,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各种阅读类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达到培养和提高七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并能够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坚持读书和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力争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语文课堂,利用生生课堂平台,进行了语文拓展积累的实践尝试,扩大了学生的背记范围,较大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为备课组长,我能服从工作安排,兢业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责任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按照学校“面向人人,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和落实“君子文化”的全面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好每周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带领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初步得到了加强,课堂教学有了一定改善,学生语文的语文素养有了较大提升。

篇3

二、基本情况

本人这学期担任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1、学生分析。

成绩状况。根据六年级招生考试分析,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优等生中等生的比例较小,差生所占比例较大。分析其原因,语文能力水平较低。考试中,语文基础知识得分还可以,语文阅读及写作得分较少,或这是导致语文成绩差的主要原因。

思想状况。据了解,学生对中学生活充满希望,他们期待有一个美好的中学生活,也希望在中学学到更多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思想积极,学习态度端正。但也不乏少数学生成绩极差,抱着随大流混天过的思想。

能力状况。据了解,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能力也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很大力度的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尤其贫乏,知识面窄。但大部分学生具备了课堂学习能力,能够认真听讲,自觉完成作业。

2、教材分析。

七年级语文在语文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衔接小学语文的相关字词和语文知识,承启忠学语文的相关内容。七年级语文还需继续抓字词的扩大巩固学习,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读,同时作为中学课程,还设置了表达生活的写作和综合活动、口语实践。七年级语文的教材设置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所选课文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和思维或想象。

本册书共设置六个单元。第一单元,神奇的想象世界;第二单元,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第三单元,亲人间的真挚浓郁的情感;第四单元,风格各异的四季风景;第五单元;经典名家的赏读;第六单元,不甘平凡,乐于向上。

课文学习之后还设有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每单元之后的两首诗词诵读,还有写作实践:让你的想象插上翅膀;留在记忆里的童年;家有许多温暖的感觉;关爱家园;我和书的故事;小诗抒我心中情。拓展链接:童话世界的新成员——哈利波特;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走进高尔基和他的《童年》;搜集农谚;争当故事大王;怀念冰心。

教材课文设置容纳语文知识,综合体现语文素养的培养。而且各单元呈相连和递进的状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知识,符合学习规律。单元课文后的相关设置,紧紧围绕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

教材课文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如字词,句子的理解,文段的赏析课文的整体感知。写作实践专业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学期侧重继续培养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拓展链接开阔学生视野,营造大语文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语文及文学的兴趣,对生活的热爱及对人生、社会的认识能力。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及现代诗歌。

3、学习教材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6、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7、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培养文学兴趣。

8、培养学生书写充满真情实感的记叙文的能力。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

四、教学措施

第一、课堂教学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性。新课程标准要求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每一课时教学都要体现三维目标,根据实际要有机整合,不能机械地堆砌。

第二、体现大语文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教课文,更不能死记硬背,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就拓宽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搭建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不能一言堂,不能再是老式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积极讨论探究创新。让学生在自主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收获。

第四、继续推广小组教学模式。注重过程性教学,课堂全程跟踪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不断改进,不断提升其效率。

第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4

一、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难度

广厦万千需要稳固扎实的地基,庄稼的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学生要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同样离不开“地基”和“沃土”——文言词汇的掌握,只有扫清文字障碍,为己所用将之转化为内在的抽象思维,学生才能真正深刻的感受文言文所带来的力量。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孩子们本身接触的文言文本少,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变化大,词类活用出现频率高,一词多义又比比皆是,再加上通假字现象和一些约定俗成的文言句式。都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寻找相应的规律,从字形入手了解字义,明确词义的古今差异,发现古代词义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等,慢慢掌握以四两拨千斤的功力,形成正确的判断。但这对于一个刚进入文言大门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绝非易事。

如在《童趣》这篇课文中,“为”字在多处出现,一词多义情况明显,如下表所示:

在上表中可见,词性的改变造成一词多义,让七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

文言词汇的积累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态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奏效,背诵是一种快速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但若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或者没有投入到文言语境中,还是事倍功半,更别说是对于后进生了,即便是基础尚可的学生,同样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之中。

二、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陌生的语言形式、特定的文言字义和特殊的语言结构,“文言”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如此陌生。因此,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带入现代文思维去理解文言文本,得到一个与文本实际内容大相径庭的解读,从而产生对文言文的畏惧感。新课标指出,七年级的学生尚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阶段。换言之,他们对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体验较深刻,但对于远离生活的事物,则没有太多感触。语言形式的陌生加上思维模式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在一开始接触文言文的时候就很容易下这样一个武断的定论:文言文是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且无用的。

作为一种文字形式,文言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他们并不能深刻感受文言文背后所蕴含的祖国文化的魅力,根本不能因此引起内心的共鸣。学生更多的只能选择被动地听老师在课堂上肢解式地讲解。

三、教学中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1.引入竞争,激发动力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而文言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易造成学习的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厌学文言文。而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适当给学生一种外在的压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学生背诵《论语十则》时,给他们规定时间,请他们在共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相互配合完成小组任务。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在各小组中脱颖而出,小组成员之间必会相互督促。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个学生必定会动起来,这种动,是源于内在的强烈自尊心——我不能拖小组后腿,我一定可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只需要引导小组成员把握好尺度,保护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中组织好活动,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适度的压力能增强学习的动力,而发自内在的需求则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变那些枯燥的文言字词为快乐的音符,在祖国瑰丽的文库宝典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2.合作探究,培养兴趣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无意识促动的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一种催化剂,推动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如果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待教师教,便能自主地去学习了。?要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要在教学的“活”“新”上下功夫。根据不同性质的文言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引导学生推段语意,个中乐趣智者自知。每推断出一段文意或猜中一个字意,都让学生加深了对字词的印象,也同时享受到了成就感和乐趣。能够在这方面做得不错的同学往往是文言文的高手。

3.故事串讲,情景重现

对于七年级学生,文言文的大门刚刚开启,是否喜欢它,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对于文言的看法,缩短文言与生活的距离,是实现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必经之路。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加深思维的直观性。我们可以将抽象、枯燥的讲解融于直观的故事演绎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文言文中很多内容都体现了中华名族传统美德,如热爱国家、信守诺言、尊老爱幼、勤奋学习、尊师重道、乐于助人等。比如,学《孙权劝学》,它篇幅短小,文字简约,用对话形式出现,在对话中体现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对于此类文言文,不妨结合《资治通鉴》中相关内容,联系前后文相关内容串讲故事,再将其改变成一个可以在课堂上演绎的小故事。让学生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用现代汉语情景再现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境、状态。在有所体验后让学生小组合作,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和想象,分角色用文言文来演绎这个故事。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的印象,也会增强他们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让远离生活的故事情景在身边重演,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文言带来的欢乐,轻松穿越那道阻隔的城墙。

4.展开想象,驾驭文言

“思维之花是时间最美丽的花朵”,在新课改别强调要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而在文言文教学当中也不可忽视它的作用。如《山市》的学习,也必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翅膀,去再现山市的奇幻景象,与蒲松龄一起遨游于想象的无限空间中,感受天马行空的。

文言文的学习能让学生切实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扩大知识领域,接受美感的熏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文言殿堂,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学会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方式,力图用精心和匠心引导学生,做到收放自如,轻松驾驭,才能在原本贫瘠的土地上不断地播散种子,直至形成一片绿荫。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一开始接触文言文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魅力,陶醉忘情地行走于古色古香的文言世界。

篇5

2 注重培养初中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

目前的语文教学,重写而轻听、说,故不再赘述“写”。课堂上,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边听边思索,这是每位初中生都能做倒的,但课外的聆听、思考则为我们所忽视。胎教的流行,证明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始于听觉。婴儿哇哇坠地到成长为一名初中生,随着他们自身知识的增长、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进入成长的“烦躁期”,对周围的大部分“声音”开始有点不耐烦,或只停留在听的阶段,常常没作深入思索。俗语说得好:身边一切皆学问。平时收听广播、听别人争辩等,如果能边聆听边思考,亦能获得和提高语文能力。如当一名初中生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发现电视节目主持人把姓氏中的“任”读成“rèn”,如果这学生能深入思考,联系到课堂上老师读“rén”,想到是主持人读对或老师读对,翻开字典,发现主持人念错了,那么这位中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导学生养成边聆听边思考身边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3 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资源,增强实践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以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全册书共安排了三次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实践活动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就新课程对七年级的学生的要求来看,要达标,决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所变通,特别是在乡镇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校各方面配备又不齐全,因此很难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以“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为例,农村学生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知识面太窄,语文素养不高,很多学生进入初中之后,老师问他:读过名著了吗?竟然不知“名著”是何物。学校的图书馆只能叫图书室,藏书量既小,又太旧、太烂,破损不堪。而新课标中对七至九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二至三部名著。怎么办呢?新的课程观告诉我们,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即扩展课程资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课程资源。

4 注重教学语言、行为的有效性

篇6

一、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做好语文常规的课前预习、课上主动参与、课后自我复习与总结的三个环节,逐步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2.坚持积累词语、名言名句、格言等。3.细心观察、发现并及时纠正在小学阶段养成而又不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读写听说的习惯。4.悉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判断、选择、反馈信息和互助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5.在阅读和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形成观察、感知和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全方位训练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工具书的方法

尽快完成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差、慢、低效向准、快、高效转化的过渡。如在学生最先接触的第一单元阅读教学中,我就四篇课文中的生、难字词展开了查字典、词典的比赛。增教了“四角号码检字法”,进行了运用多种检字方法准确快速查字的阶段性专题训练,既解决了阅读中的字、词典的方法,提高了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的能力。

2.在教学中注意学科思想和学科研究方法的渗透

让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中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方法的运用与完善中形成学习能力。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我都视情况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写听说的方法与技巧。在新授课上,为了引导学生对课文思路、结构、表达方式进行探索分析,我灵活运用以归纳法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主、独立地对课文进行分析、综合、判断、选择信息的自我阅读。如同题的《我的教师》两篇课文的阅读,因魏巍写的简短浅显,我就引导学生圈点阅读,而海伦凯勒写的篇幅较长,我就引导学生与前文比较阅读,力求学生自己得出两篇课文在结构、内容、表达方式上的异同,我只在学生发问和讨论的关键处适当点拨,让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读、钻研、探求的主体意识。这样,尽快完成了学生在阅读方式上的由听、记为主的被动式阅读转向主动性阅读的过渡。

3.根据教学内容和处于小学阶段思维状况的学生实际,把培养理解、记忆、想象等多种能力作为发展思维能力的着力点

以科学的思维过程为主线合理安排教学,降低思维起点,减少思维跨度,创设思维情境,为学生内化处理所获思维信息和进行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发展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尽力引导学生逐步自觉地、独立地对教材进行分析综合与判断推理,并及时纠正他们不合逻辑的判断推理,使学生通过学与思的结合发挥多种思维能力。如:《春》一课的阅读,我一反常规教学,以结尾“春天像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一组比喻为切入点进行质疑设问: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各有什么特点?这样,以形象、直观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在一切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深入的分析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并能多角度、多层次地、灵活地看待问题。尽快完成学生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

三、加强语文教学和生活体验的联系

教学时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尽量与生活联系,让学生真切地感到阅读和作文都是再现生活,只不过课文是作者生活的再现。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材有计划地向学生不断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激发学生观察问题的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观察机会,并渗透一定的观察知识与方法知识;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生活,写好观察、感知生活的记录。因此阅读教学时,我悉心引导学生融己于作者再现的生活里,顺着作者的思维轨迹,去体验和理解生活。如《小巷深处》的阅读,我带领学生将自己融进养女与盲母纯朴而真挚无私的生活中,入情动感的阅读。作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打开平时观察积累的储存库,根据写作的中心与要求精选材料,教给学生表达生活的方法与技巧,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如学用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的片段写作训练,写作前,我以舞台上的人物脸谱为话题,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人的脸谱、衣着、神情、让学生明白大千世界成千上万的人,在一般情况下之所以不会张冠李戴,是因为人的外貌各有其特征。动笔前,我让学生获得肖像描写的基本知识,引课文《背影》中对父亲买橘时的衣着、体态描写为范例,再如学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片段写作训练,我引课文《风筝》中弟弟做风筝的动作为例,让学生知道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怎样才能避免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促使学生在感知课文、感知生活中获得知识,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这样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读得欣然,写得轻松,尽快完成学生感知方式上由听觉型为向视觉型为主的过渡。

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过渡期的实际情况,注重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全方位训练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将语文教学和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孙春成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1998.

篇7

比较阅读适合于同一作品中同一人(或事)的前后比较分析,试举一例。九年级下册中鲁迅的小说《故乡》,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全方位的比较。通过比较。学生知道闰土在二十多年前后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对“我”、对生活的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分析。认识到这种变化完全是由黑暗社会制度所致,这样,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达到了深刻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

比较阅读也适合于同一题材、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分析。如九年级上册中鲁迅的小说《孔乙已》,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此文与八年级上册中吴敬梓的小说《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孔乙已和范进都是封建科举制度下追求功名的知识分子。教师应引到学生从两人所生活的时代、两人的性格特点、两人的结局及两文的主题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阅读,学生知道落魄儒生孔乙已,疯颠举人范进这两个人物形象来表现相同的主题。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复习、巩固了过去所学的课文,又理解了新的课文,这就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比较阅读同样适用于范围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相似人物的比较分析。运用比较分析可以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学生学会由此及彼,产生联想。具体例子这里不再赘述。

二、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名家名句

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积累名句,而比较阅读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名家名句的精深内涵,从而加以掌握。如八年级下册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作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的苦乐观,和“迁客骚人”因外物好坏和个人得失而决定悲喜观相比较,从而透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更深刻地领悟到为后人广为传颂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如七年级上册诗词曲单元中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诗人与友人离别时所作的诗。将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领悟诗歌语言含蓄、凝练的特点。《淮上与友人别》中轻拂的柳丝、飘荡的杨花、如泣如诉的笛曲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难舍哀婉之情。可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表现出另一种风格。通过比较可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洗过去送别诗中儿女情肠的情调,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正是它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的原因。

篇8

到了初中以后,尤其在七年级上半学期这个“过渡期”内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七年级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又例如在初一上学期的每次测验或考试前,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测验考试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到初一下学期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上述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对于学生的发言,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六年级到七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的衔接是基础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特别是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心理年龄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在他们的眼里,初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增加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初中生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走了弯路,出现滑坡。所以说,认真抓好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实践非常必要,很有意义。

篇9

那么,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怎样确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目标呢?笔者想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中一些课文为例,来谈谈确立渗透目标的原则。

一、内在规定性原则

文本本身就蕴含这样的资源,我们无须节外生枝,另起炉灶。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们主要想让学生体会深沉的父爱,体会人在成长中应担负一定的责任。据此,就可以设定“体会父爱,领悟成长,体会成长中应承担的责任”这一教学目标。《丑小鸭》这篇文章,要让学生明白丑小鸭之所以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它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因此,我们可以设定这样的教学目标:体会丑小鸭在曲折的经历中始终不渝、坚持梦想的奋斗精神,感悟人生的真谛。

二、客观针对性原则

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很多语文老师带双班语文,两个班的学生可能有差异。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社戏》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目标可以设为: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也可以设为:感悟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这两个目标都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假设甲班的学生学习很勤奋,上进心很强,那可以设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看待成败的人生观。乙班的学生集体意识淡薄,那就可以这样设定教学目标:培养团结合作、勇于奉献的精神。

三、濡染整合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是渗透式的。语文教学中,绝不能孤立地为心理健康教育而教育,应该在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否则,这样的语文课就为人所诟病。

《最后一课》中,我们这样设定一个教学目标:品味语言,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如“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个比喻句,表明小弗朗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通过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和有特殊含义的语句的品味,学生自然感受到小弗朗士及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那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一教学目标就自然生成了。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特别提出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内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体现在教学目标中,将心理健康的教育贯穿到整个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篇1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的取材十分广泛,学习主题随处可觅。语文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仅是给教师和学生的提示,有些主题本身就是学生的生活,是地方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些主题,我们应该按课本的安排组织学生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这就是我》,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开展的第一个主题,教材的编排意图在于让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开展主题活动,我除了按教材的安排完成了自我介绍,求职表演等外,对主题进行了适当延伸:一是建立相册,让学生自己在每一位同学的页面下写上一段话,评出这位同学的特点,这一活动将学生的目光扩展到全体同学,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二是组织跨级对话,组织与八年级、九年级同学联谊会,促进了校内同学间的沟通;三是建立家庭和谐档案,要求学生每月为家庭成员提一项建议或解决一件家庭事务并记载下来。这样延伸,丰富了主题内容,扩大了活动空间,易于创造成果,达到了表达、交流的目的。同样应遵行的课本主题还有七年级上册《我爱我家》,七年级下册:《成长的烦恼》,八年级下册:《献给母亲的歌》等。 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做支持。而主要的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

从语文知识的积累出发,包括文化的、文学的、文章的、逻辑的、修辞的等等,通过综合性信息的搜集、筛选、事例、运用活动,让学生在点滴积累的过程中,在快乐的活动中,丰富文化,开拓视野,得到综合收益。

篇11

乡土文化,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二、语文教学与民俗乡土文化的关系。

1.地方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地方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现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学却无视社会生活,学生被锁在课堂、封在校园,结果缺少生活的体验,缺乏实践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学生们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地方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培养地方的亲和感和自豪感。

3.语文教学承传乡土民俗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又促进语文教学,乡土民俗文化具有辅助教学、德育教育、知识积累和审美教育等功能。

三、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教学过程中该如何选择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呢?

1.用好文本资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就集中选用了多篇名家作品为范文,以《端午日》为例,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赞扬了当地军民奋勇争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端午这一天,湘西百姓穿新衣、额角画王字、吃鱼吃肉,其中的重头戏是赛龙舟,水上的拼命划桨追逐,岸边的卖力呐喊助威,全民参与的热闹场面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地激起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布置有关的活动任务,就能实现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

2.开发乡土资源。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青州的龙兴寺、博物馆、范公亭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学生借此可以感受到“乡之先达”淡雅的生活情趣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性情的熏陶。

篇12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风气较浓郁,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望。纪律良好,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绝大多数学生听老师话,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够不走样的完成。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小学生的青涩稚气已经退却不少,在他们身上表现更多的是中学生的稳健与成熟。

七年级是打好基础的一年,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过渡作用。关系到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关系到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关系到他们完善的人格的初步形成,关系到他们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初步树立。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阅读方法。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因为,没有阅读能力谈不上会写作,没有写作能力在当今社会也是吃不开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人的终身能力。基础知识学得再好,如果不会阅读,他的头脑终将是支离破碎,不成一个体系。中考取消课内阅读已多年,七年级就让学生接触、了解并初步懂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阅读技巧,不失是一种好的做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在习题讲授中,我从不忽视这一点。

有些文章,习题不附答案,对于这类开放性试题我亦做重点训练,因为这关乎学生的写作能力,关乎他们的文字素养、文学素养。基础知识中的主观性试题我更不会忽略。譬如仿句类、谈认识与体会类等语言运用题目,不但要求学生写,我也亲自写。力争在言行与才学上做学生的楷模,力争让我的语文课堂成为才情绽放的土壤。有人说,语文知识是琐碎的、零散的。我说,语文知识是零金碎玉。我将带领学生用三年的时间将零金碎玉串起一串闪亮的珍珠。

我总认为,只教给学生正确答案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只教给学生标准答案的老师也不是一个好老师。好老师应该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应该能鼓舞学生的激情,应该能培育学生的能力,应该能提升学生的素质。我努力这样做,一直这样做。

我愿是一缕微风,染绿荒芜的山冈;

我愿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

我愿是一滴雨露,滋润干涸的心田;

我愿是一弯小溪,浇灌新生的希望。

但七年级的孩子懒于阅读疏于阅读,这与他们的年龄有关。每每遇到课外文章,不是急于去品析而是急于寻求答案;有些学生看似在读,也很难做到用心去体悟去欣赏。我常常与他们讲述阅读的重要性,力求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觉能力,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我常常找来一些风格各异的作品,与学生共赏同析。教会了阅读方法还净化了道德品质。文质兼美的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思维缜密的文章,能培育学生的严谨。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我想确乎是这样的。

以往我喜欢威严,我习惯高高在上,我擅长将课堂控制得安安静静,以致压抑了学生本应放飞的心灵,束缚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拘泥了学生多样的思维......如今,我改换了形象: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多了,眉梢间常常洋溢着喜悦。因为我深知,激励与欣赏才是成功的教育,愉悦与和谐才是融洽的课堂。所以,我努力做到,让微笑成为最美的风景。

篇13

0032-02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由2001年秋季学期使用新教材开始,语文课堂教学就出现了变化。我们大胆地进行改革,不断地探索、总结,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思路。然而,时间也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个教师,10多年来,有多少教师是真正地在坚持走课改之路,有多少教师仍然以为使用新教材就是进行课改,又有多少教师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了课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初中任教的语文老师,笔者根据本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现象,就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单一,如只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设计成为相对独立的三个教学目标。殊不知,由设计单一的教学目标到设计多元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改革的重大改变。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结果,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学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去考虑。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还要注重体现隐性学习目标的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去探索和实践而生成的学习目标,这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

例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2.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积累文言词句。3.深入理解,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后获得感悟和启迪。这3个教学目标看似简单,却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学生在积极思考、认真讨论采用何种方法找到石兽这个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这正是我们需要体现的课堂教学的隐性目标。

二、创设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缺乏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的意识,有的教师是不会或不擅于创设教学情境,有的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例如,在一次研究课上,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课文《》时是这样导入教学的:1.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南京的昨天、今天。2.同学们,电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整个教学导入环节,基本上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没有参与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导入显然是无效的。

不可否认,虽然这位老师创设了教学情境,但是在教学导入环节为什么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呢?原因在于,这位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创设教学情境。在乡镇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看过电影《》,以学生的经验积累来看,也不知道南京的“今天”,更别说南京的“昨天”了,结果教学导入环节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有创设教学情境的意识,还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而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文《地毯下的尘土》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选取的图片是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的插图,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图片的出处。2.举例说明图片中的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当学生看到熟悉的图片时,都抢着回答,整个教室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教师也很轻松地切入了教学主题。可见,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能够较快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进入教学。

三、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知识训练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把生字新词一次性地全部板书出来(或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然后让学生认读,或当堂听写,这个教学环节往往在教学导入之后或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进行。要求学生会读会写生字新词固然重要,但这样的机械记忆却无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的教师喜欢把认读生字新词这个教学环节单独拿出来,完成教学任务后便匆匆收工,有的教师则是省略了这个教学环节,以为实施新课改就不需要讲解生字新词了。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职能决定了我们学习语言文字的目的是要学会运用。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呢?笔者认为,生字新词的学习应采用随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接触语言材料和语文实践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

例如,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文《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师在讲解词语“蛰伏”时可以提问学生:“针鼹还有那些生活习性?”当学生回答针鼹在冬天蛰伏时,教师可以趁机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个词语,同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蛰伏”一词的含义。又如,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苏州园林》一课,要求学生掌握“标本”一词,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最后提问学生:“文中的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能够依据前面学习的苏州园林的知识来理解“标本”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可见,采用随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群体无意识问题多的现象,如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设计不够合理,缺乏层次,没有突出重点。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一课时,一共提出了9个问题,并且常常是两三个问题一起抛出,学生显得手忙脚乱。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一课时,提出的群体无意识问题更多。

我们在课堂上为什么要提那么多的问题呢?这些提问都是有效的吗?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看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技能。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不能提问题,而是要控制问题的数量。试想一下,教师如果在1分钟里提出2个问题,学生还有思考和自学的时间吗?笔者认为,教师要学会控制问题的数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围绕课文重点多提一些非确定性答案的问题,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

例如,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文《巨人和孩子》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巨人的变化起关键作用的是孩子们的童真与爱。为什么孩子能给花园带来春天?3.这篇童话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学生围绕这3个问题学习课文,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引导。显然,这组问题不多,但富有层次,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给学生留出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这样的问题设计才是有效的。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