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科科研课题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三个层面上的课程培养体系互动计划
1、基础性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
基础性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是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体系的核心部分。在这个基础课程学习中,要让学生既要获得广泛的学科基础,又要培养学生获得创新的能力。
在培养方案上,最重要的是设定标准化的选材标准和培养方案,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导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基础的方向。比如,善于数学分析和善于试验操作的学生,在基础教学的时候强调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善于试验操作的学生,在培养的时候更加强调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一来,根据学生的各种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保持充分的热情,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术业专攻”,保持很好的学习的动力。
在基础的课程体系建设上,既要充分的体现规范性和科学性,又要充分的体现专业的差异性。在这个特定的行业里面,尖端的人才需要体现专业的特殊性和非常的研发能力,所以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培养方式应该是有自己的专业特长的,在特定的领域中成为专家型的人才,而不是“十个指头一样齐”,每一处都知道,却处处不精通。
2、发展性层次的建设的需求:充分体现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能力。
科研院所现在招生计划取得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重点院校,这些学生的专业水平普遍都比较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也很好,但是参与科研项目有限,经验不足,动手能力比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也有一定的欠缺,这些弱点都需要在随后的实际科研实践中得到弥补。
研究所专业课设置上很多地方都有交叉,比如说电子科学与技术,对电路原理,控制工程等基础课程的要求很高,知识点也需要覆盖很全面,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背后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涉及到计算机运用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则比较欠缺。有的学生很擅长逻辑分析,但是科研工作更强调实验的分析和处置能力。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和整合能力,我们认为应该在基础方案上添加个性化的是设计方案,比如有些学科,既要强调深厚的物理学的背景与功底,又要加强系统仿真的学习,同时也要强调融入一定的研发能力。在传统的学习方案上,加强个性化的定制方案,以期待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充分获得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是复合性的,既可以进行进攻性的开发,也可以进行防守型的基础科研工作,学生能够在二者之间自如的转化角色,所以具备很强的理论和实战的能力,后期的发展潜力巨大。
3、创新性层次建设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做最好的研发人员。
在上述阶段中,学生还处于知识储备和实验室操作的阶段。有的学生只能从事重复性的运算,解决了很多计算问题,实现了很多新的算法,但是都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了调整,没有达到新的全面的创新能力,也没有能够形成新的专利产品。
研究所科研活动中,十分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研发能力。学生在进入培训计划的时候,导师和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他们自身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同时,还会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对他们的潜在的心理特质进行挖掘和整个,帮助他们很好的发挥科研的潜能,做出新的科研成果。
在创新性层次的培养计划上,需要强调团队作战的能力,一方面训练学生在小团体中的合作能力,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彼此之间的互动能力。在这样的培养层面上,学生既能够充分的体现思维的发展能力,又能够很好地彼此交流,充分接受同伴的智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技术,体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效果分析
结论:
1、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三级培养方案在各个方面上都优于单一培养方案;
2、三级培养方案依旧存在一定的欠缺,在学科的针对性和创新能力的体现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推进和发展。
三、讨论和建议
1、现有的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新的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不足;
2、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在上述方案中没有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单独的切割,所以缺少培养层次上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半导体物理学》 刘恩科、朱秉升等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篇2
1.2计算机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微型课程
在新加坡的课程发展中,由于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这些课程资源既要与信息技术相关,又要适合学校的课程要求。商业化的资源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所以教育部门开发属于自己的资源这一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这些资源需要按照学科领域进行分类。[3]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对学科教育进行规划,启动了微型课程实施计划,对微型课程的概念进行了拓展。对其概念及范围进行了详细阐述。它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采用涉及多门课程小容量教学单元,教授特定内容的教学材料。其具体形式多样化,有教学活动,有模拟游戏,有问题解决活动及教师演示材料等等。[3]此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已掌握微型课程开发技能的教师的课程教授,可以使学生自发地去学习,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使学生感觉真实的教课形式,只要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效益。[4]
1.3校本课程视角下的微型课程
2001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由此,学校开始享有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力,经过学校的不断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深化到了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各个科目教学之中,从而开创了校本微型课程开发领域,逐步创建了微型课程开发的校本模式。[5]这里的微型课程实质上就是校本课程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所进行的短时间(从一节课到半天不等)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6]
2微型课程的特点
研究微型课程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的可能应用,需要对微型课程的外延特点进行说明,依据微型课程的自身特点,为找出微型课程这一模式与体育课程设计的契合点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微型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特点可以从“短、小、精、活”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短是指时间短。微型课程属于短期课程,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长期课程相对应。微型课程课程持续时间较短,少则一、两个课时,甚至是10多分钟,长则一两个月,时间短、见效快。小是指规模小。微型课程也称作单题课程、组件课程。它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规模小,主体明确集中鲜明,往往就一个小的知识点进行延伸,选材范围广,针对性较强。精是指内容精炼。由于课程时间较短,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来实现课程的目标,但有时由于素材的数量庞大,就需要对素材进行“深加工”,提取精炼的内容,将最精炼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活是指实施灵活、内容鲜活。其一,实施灵活。长期性的课程,如语文、数学等,对于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非常重视,所以,在编排上,经常是后续的知识以前面的知识为基础,串联起来。其二,内容鲜活。微型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为材料,互相交流看法。如社会热点问题、班级生活、学生思想观念出现的新问题等等。[7]
3体育课程的特殊性
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只有明确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才能“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更好的与微型课程这一课程模式相结合。对于体育课程的特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不同,毛振明认为体育课程有四大特点,即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生活教育课程、情意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运动认知性课程,人的认知可分为概念认知、感觉认知和运动认知。概念认知主要是通过语言而形成的认知,例如人们对“体育”这一概念的认知,就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通过语言来描述体育是什么。感觉认知是人通过感官系统而形成的认知。生活教育课程,不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直接提供认知基础的,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的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的。情意性课程,体育课程作为一门认知性课程,掌握运动技能的运动认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发展,尤其是在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方面,体育课程起到了其它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综合性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课程呈现综合性的趋势,不仅涉及体育、生理卫生、健康环境、娱乐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内容,还涉及身体发展、人际关系、运动技能、技巧等实际活动方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综合性。
4微型课程在体育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如今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困境,依据微型课程的内涵和特点,这种时间短,规模小,形式灵活,内容精炼、灵活的课程体系结构可以在体育课程设计工程中加以应用。我国之所以在中小学、高中一直到大学开设体育课程,其目的就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围绕“健康第一”的标准设计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评价体育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自愿参与到体育课程中的兴趣,并在体育课程中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并且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可以将微型课程这一课程模式应用到体育课程设计中。下面将基于校本课程的视角下来分析微型课程在体育课程设计中的可能应用。在体育课程设计过程中,学校应基于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基础下设计体育课程。如学校计算机信息设施较为完备,录像回放系统的开发应用(可借鉴NBA赛事直播的动作回放系统),学生通过从事球类活动,录像系统在短时间录制下来,并自动生成视频,并配以背景音乐,学生可以直观看清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情感、动作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体育课程设计中,根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兴趣,师生共同设计体育课程的内容。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级中绝大多数人喜欢的体育运动,老师与同学共同设计体育课程的各个环节,学生担任“体育课程的设计师”,体育老师作为其引导辅助,就某一体育运动展开深层次的扩展学习,包括某一运动项目的发展史,这一项目的明星以及他们的技术特点、你喜欢的技术等,拓展一些最新的相关信息。
篇3
一、研究内容
1. 课堂提问的内涵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并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课堂提问的研究集中在了教师的语言提问上,但在本研究中结合我校个性化教学中学习卡片的开发,我把”课堂提问”定义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提问和学习卡片中的文字问题二者的结合,这样便于构建更为完整的课堂提问问题网络图,分析每个问题在本节课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法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比如提问密度过高、提问后没有停顿等.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究其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对优秀课例的课堂提问进行实录,分析其共性特点,以提高教师预设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教师提问的技巧. 4. 对一些典型的个性化教学课例进行研究,构建课堂问题网络图,分析学习卡片中的文字问题在整个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适合使用学习卡片的课程类型和学习卡片中问题设计的可循规律.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为指导,以参研的全体数学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主要载体,以行动研究为研究的主要方式,以课堂提问为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按照“确定研究问题文献综述与分析对课堂提问概念的再构建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证研究确立课堂提问的测试工具试测与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应用与实践”的路线进行.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研究.
2. 课例研究法——在学校开展对教师常态课教学进行全面分析,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该方法包含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
(1)通过课堂观察详细统计任课教师的提问,从提问时间、提问对象(全体、个人)、提问停顿时间、问题重复次数、问题是否预设、问题的数学性分类和教学性分类、问题适合学生性等角度进行量化分析,掌握我校教师课堂提问的普遍性特点.
(2)对课堂中的所有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每个大环节中问题的内部结构:纵向的链式结构、横向的辐射结构及纵横交叉结构,并将整理结果制成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的问题网络图. 并研究学习卡片的研究主题在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 3. 经验总结法——将研究中得到的经验性、结论性成果应用于教学设计中,在数学教学中反思和总结经验.
三、研究步骤
篇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惠州学院全日制非体育专业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国内啦啦操网站,健美操协会等相关网站,同时在中国知网查阅和本课题相关的期刊论文、报纸和新闻等中文资料;利用百度检索国外啦啦操网站进行资料归纳和分析;查阅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有关书籍。
1.2.2问卷调查法
在参阅大量文献和面访有关体育专家的基础上设计了能反映研究问题的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问卷分发给惠州学院全日制非体育专业学生200份和体育教师7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和7份,有效回收率为92.50%和100%。
1.2.3专家咨询法
就有关学术问题访问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和各高校啦啦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利用电话、邮箱等通信手段访问相关业内人士。
1.2.4数据统计法
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惠州学院啦啦操队现状
随着国内各大院校啦啦操项目的兴起,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让体育专业训练更上一个台阶,并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惠州学院2012年5月份正式组建啦啦操队。我院啦啦操队现有55名队员,其中40名体育专业学生,15名非体育专业学生。从表1可以看出,我院啦啦操队组建3年多来,参加国家级比赛4次,省级比赛2次,正备战国际级比赛,获得4次第一名和2次第二名的成绩。这说明啦啦操运动在惠州学院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好,深受大学生的喜欢。啦啦操赛事是一种在特定氛围里进行的体育文化传播[7]。惠州学院啦啦操队参加各类竞赛,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推动了我院啦啦操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培养和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8]。
2.2惠州学院师资的状况
教师是教学任务里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他们的自身素质修养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水准。教师的学历、职称和专业知识技能情况直接反映了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的潜在能力,也影响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爱和投入程度,只有高水准的教师和学生协调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啦啦操是一项具有活力和需要一定体力的运动,因此更受到年轻教师的青睐。为了深化我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我校体育专业教师大多数可通过自学,参加培训和进修等方式拓展自己专业的学习,具有一专多能的能力。愿意承担啦啦操教学的教师,目前大多担任着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瑜伽、体操等项目的教学。由于这些运动项目与啦啦操存在相通性,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适应于啦啦操教学,教师可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完全有能力胜任啦啦操的教学工作。从表2的可以看出,在调查的7名教师中有3名教师,占85.72%;对开设啦啦操课程都是出于赞同意见,同时在教授啦啦操课程的意愿上,老师们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大多数老师愿意通过专业的培训后进行啦啦操课程的教学,并对自己胜任这项教学任务充满了十足的信心。课程的开展,教师起着非常关键、不可替代的主导性作用,85.72%的教师看好啦啦操的前景,表明教师对教授啦啦操课程充足信心,给这项课程的开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表3可以看出,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较为乐观、合理。这些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较强的科研意识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这为我校开设啦啦操课程提供了坚固的师资保障。
2.3惠州学院学生对啦啦操的认识和态度
从表4调查结果可知我院学生中有18.92%的学生非常了解啦啦操这项运动;35.14%的学生比较了解;41.08%的学生一般了解;4.86%的学生不了解;没有学生根本不知道该项运动,这说明啦啦操运动在我国虽然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但在我院学生中的认识程度非常高。啦啦操运动是一项有竞技比赛和专门为比赛加油的表演、有高昂的呐喊声、有绚丽多彩的服装、活动场面活力四射、由多人合作完成、动作元素多且动作新颖、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道具多样化、音乐动感、独特有风格的一项运动[9]。同时啦啦操是一种有氧运动,它不仅能锻炼人体的心肺功能,而且能发展身体柔韧性和灵活性,啦啦操严格按照有氧运动进行,因此,其强度适中,运动量可以控制,动作的选择也是以增进健康与避免伤害为原则,它的动作虽然简单,却要用躯体的多部位参与,因此其锻炼更具全面性,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适合,所以是非常好的终身体育项目[10]。在了解啦啦操运动渠道中,学生了解啦啦操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媒体宣传、电视(球赛中场休息的表演,啦啦操比赛的转播等)、网络、学校啦啦操队的推广和朋友介绍。多形式的传播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了啦啦操运动,在了解和认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对啦啦操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这对在高校中推广和普及啦啦操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意愿对学生的行为、活动起着特殊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对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11]。学生的喜爱程度与学生参与冲动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有了参与意愿,对于能正规的进行啦啦操课程的教学就有了新的期待。在开设这门课程的期望值上面,学生的反响也是比较强烈的。从表5可以看出,有49.73%的学生非常希望开设啦啦操课程;31.89%的学生比较希望开设啦啦操课程;14.59%的学生保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3.78%的学生不希望开设啦啦操课程;没有学生非常不希望开设啦啦操课程的。该数据调查为学生对开设啦啦操课程的期望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啦啦操运动具备的健身性、娱乐性、团体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特点深深吸引了大学生,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好奇心,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愿。
2.4惠州学院现有可利用的场地与教材
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对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12]。作为公共体育课的啦啦操教学在教学场所和器材设备的科技含量要求上不需要像竞技啦啦操训练那样严格,有室内教学场地、简单的辅助器材、电化教学设备基本上就可以满足教学了[13]。现我校金山湖体育馆二楼有体操垫场地可以使用,三楼有舞蹈训练房可以使用,场地已经满足啦啦操教学场所的基本需求。体育教材也是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啦啦操传入我国十多年,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现有的啦啦操教材还是比较缺乏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啦啦操教材如下。北京体育大学马鸿滔教授主编《啦啦操运动》一书。该书是全国体育艺术类专业教材,分两篇分别介绍场地啦啦操运动和看台啦啦操运动[14]。王洪主编《啦啦操教程》一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的《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第一套),并录制了光盘。该套路秉承“一个不能少”的团队理念,结合“阳光体育工程”,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而编制。该套路分为技巧啦啦操规定套路和舞蹈啦啦操规定套路,技巧啦啦操设一、二、三级套路;舞蹈啦啦操分为花球舞蹈、街舞舞蹈、爵士舞蹈。该套路集健身性、时尚性、娱乐性、艺术性于一体,动作浅现易学。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发行《中国学生动感啦啦队》光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创编的《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操》中神采飞扬与活力无限两套啦啦操动作。周燕主编《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教师指导手册》一书。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啦啦操队参赛经验丰富、有较强竞赛水平及普及程度高,为学校公共体育课开设啦啦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愿意参与公共体育啦啦操课程教学的教师职称结构整体分布比较合理,且有能力胜任啦啦操的教学工作。同时,啦啦操的发展前景被大多数教师看好,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3)学生对啦啦操认知程度高,参与意愿强烈。4)惠州学院公共体育课开设啦啦操课程可行。
3.2建议
1)加强对啦啦操运动项目的重视和投入,改善啦啦操教学的场馆设施条件。2)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加强啦啦操师资力量的建设。
作者:李 强 李志芳 卢宥良 单位:惠州学院
参考文献:
[1]BODENBP,TACCHETTIR,MUELLERFO.Catastrophiccheerleadinginjuries[J].AmJSportsMed.2003:(6):881-888
[2]CheerleadingMagazine.Cheerleading[M].RandomHouseInc,2007.
[3]徐中秋,邱建刚.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2006-2009版)[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苏荔榕.啦啦操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4):167-169.
[5]蒋新国.我国体育教学原则的历史演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81-85.
[6]王国娇.北京奥运后我国高校啦啦队运动的发展前景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12.
[7]邱建钢.我国啦啦操“五级”赛制体系构建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9):66-69.
[8]李强.广东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啦啦操的可行性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3(5):93-96.
[9]聂英涛,刘成香.广西高校设置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技,2007(3):82-85.
[10]冯道光.发展中国啦啦队产业的探索.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2007(10):21-23.
[11]李惠娟.对我国啦啦队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5(5):46-47.
篇5
1.体育选修课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专项体育的欲望
尽管体育课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更新,教学模式不断变化,但不可否认,体育课有其本身的局限性,比如教学模式较为固定,学习内容庞杂,这很难使学生在掌握好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能比较准确熟练的掌握一种体育专项技术。学生都有对某种体育项目的爱好,如果体育课的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兴趣,无论怎样改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很难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能机械的随课堂进度敷衍塞责。
2.体育选修课的开展有利于课外活动和群体活动水平的提高
众所周知,课外体育活动与群体活动是丰富学生业余体育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氛围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体现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关键之一,而且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相当高。试想一下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了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沉寂的景象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在一种压抑窒息的环境里生活,整个学校气氛沉闷。有了群体活动,但是由于学生体育水平不高,对一些基础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没有较为系统的培养、训练,因而在组织学生体育活动时,常常会造成了比赛场上学生的参与率较低,尽管场面比较热烈,而在场上体现出的技战术水平会让人大失所望。
3.体育选修课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而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的学习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由于相当多的高中生不能进入大学深造,所以他们走出校园以后,很难有一项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而一般人的体育基础是和学校体育教育分不开的,学校体育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参加工人作后,不可能再有时间对一个运动项目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因为专项运动是有技术要求的。
4.体育选修课是对学校运动的补充和提高
过去的学校运动队选材面窄,很难找到合适人选,只能课上观察、学生推荐、初中校老师推荐等三种渠道选拔运动员,而这种选拔有很大的局限性,许多优秀的体育苗子不能及时被发现,这既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也影响了学校整体体育运动竞技水平。而体育选修课的开展,使得各个项目的体育苗子都能展其才华。
5.学生对学习体育选修课的模式产生很大兴趣
经过九年的体育课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体育项目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渴望接受系统的学习,使专项技术获得较大的提高,因此体育课上那种对一个项目间断性的教学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学习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知识信息的广泛,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途经越来越多,学生都希望自己有一项特长,而传统的体育课对某个项目的学习并不十分系统,体育选修课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学生对自己所喜爱的项目能够较为系统的学习,这就大大地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在体育课选修课的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选修课的开设情况,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任何教学活动都是纸上谈兵。因为体育课选项教学开展的好坏对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上台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校领导应深入理解开设体育选项教学的必要性及其不可代替性。
2.体育教师要精心备课,提高自身的专项素质
因为体育选修课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是没有经验可循的,所以在课的准备上要做精心细致的安排,它不同于正常的体育课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趣味性,又要考虑专项性。因为开设选项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意识,要尽可能掌握一项可以终身锻炼的健身方法,所以教材的安排要以专项为主,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备教材和备学生都是关键,因为选修课都是学生自己喜欢的项目,在上课之初学生积极性椒高,学生的情绪不好控制,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所以在课前对学生的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把体育选修课的重要性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讲明白,避免课上出现问题。
3.要充分发挥体育教研组的作用
篇6
1 课程简介
交通设计是一门整合交通工程基本概念、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专业课程,既对交通工程学和工业设计原理进行结合,又融入了系统工程与城市科学,课程主要针对目前交通体系的特征与问题,在现有城市与交通规划的成果和理念基础之上,对已建设和即将建设的交通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寻求最佳方案以便改善交通体系,并确定交通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课程涉及到交通系统特征及问题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确定、设计方案及其评价与优化等理论和方法。课程大部分内容具有创造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可以直接应用实践于实际交通问题。本课程是交通工程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可作为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的选修课程,还可以作为广大的城市与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决策者以及广大交通工程兴趣者的辅助课程。
2 关于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
本文将以《交通设计》课程为例,阐述提升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1 调整备课思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学门最好的钥匙,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需求度与自发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是大学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主要总结以下几点策略:
(1)运用新潮、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最大程度的对学生进行认知兴趣的激发。交通设计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课堂中通过引用与学生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照片、交通问题案例等,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品质,做到不仅在课堂上学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发现交通设计问题。
(2)详细描述课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责任感。交通设计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在了解交通工程学及道路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掌握交通设计的技术原理与方法,熟悉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了解国内取得成功试验的范例,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交通设计手段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前期,向学生介绍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性,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讲解思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其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设置情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将问题的情境与现有知识相联系,激发学生思维,融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2 加强自身学术研究,拓宽学生学术视野。
作为大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的最新发展与动态有所了解,而老师就起到了知识传播媒介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了解了知识的“源”,又掌握了知识的“流”,在这样的因果关系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全面性。具体策略有:
(1)将本学科的国内国际发展动态引进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
(2)提供相关的拓展性资源,例如阅读书籍、专题学习网站、各个领域的著名学者,鼓励学生去查找搜集文献资料,通过阅读分析,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实现了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个人喜好的良好结合。
2.3 注意教学方法设计,提升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需要师生之间不断进行交流与对话,切记演变成一种只有教师的说教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语言体现教学艺术,捕捉教学的有效信息,挖掘知识内容的新见解,开创新思维。主要策略有:
(1)多媒体课件中多采用直观的图片、照片、视频等内容;
(2)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伴随学生的深入思考,由点及面、层层递进的推进教学内容。例如在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中,通过图片、数据等资料让学生对该问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深层次的设计问题。
2.4 增加考核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通过增加适当的作业和考核内容,提高学生在课程上的参与程度,使其通过完成小任务来提高课程满足感。如在交通设计课程前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路段或交叉口,定性总结现存的交通设计的优点和问题,并以照片辅证,做成演示文本进行汇报。该内容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转化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小组作业和汇报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问题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本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总结了以下两方面建议:
3.1 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将传统的灌输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要以“台上独角”转变为“场外指导”,学生要从“台下观众”转变为“场上主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方式以外,还应包括论文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项目训练和指导性设计等多种方式。
篇7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国家战略部署
(一)当前我国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政策与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教育部将进行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转变的工作。同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要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应用型本科及其教育本质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为适应市场对人才多方面的要求,扩大高等教育内涵的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是较高层次的职业应用技术教育。应用型教育的本质是将知识理论与专业的职业技术实践完美结合,即“手脑并用”的教育。知识理论是基础,专业的职业技术是一种应用能力,知识理论为专业的技术提供理论支持与服务。
二、科学认识公共艺术及其发展思路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学科内涵
公共艺术,英文直译为“PublicArt”,最初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以城市雕塑和壁画形式出现在城市空间。1995年以后,“公共艺术”也被称为“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本文沿袭“公共艺术”称呼。公共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人们在表述历史上的公共艺术时,通常指向公共空间内的艺术,即在此空间中产生的诸多艺术表达形式和语言的汇总。而这些艺术门类之间既有联系又彼此有别,在现代人文主义精神与当代艺术主旨支持下的众多艺术语言之间建立交集,共同形成时代的物化标志。公共艺术包含一切创置于开放空间中的具有公众属性的、把广大民众作为服务对象的各类艺术创作形式与活动,如公共壁画、公共雕塑、公共建筑、城市景观等均属于公共艺术的具体物化形态。
(二)应用型本科公共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公共艺术专业教学旨在培养结合学科理论与应用实践技能,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景观及公共场合等领域空间的形态造型规律,具备在艺术装置、艺术化的公共设施、公共艺术项目等领域设计与施行相关工程的能力。应用型本科公共艺术专业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针对职业岗位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以突出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引导学生将公共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公共艺术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掌握艺术创作或社会艺术活动的学科知识和应用技能,目的是培养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我国公共艺术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的现状
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从总体上来说,由于院校与教师对公共艺术的认识不足与公共艺术的概念一直存在变化和发展,而出现不同院系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主要问题如下:
1.研究方向与角度较单一。
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立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如在雕塑、壁画、装饰等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扩展与延伸,因而教学方向和角度缺少本质上的转变,有时候仅是说法上的改变。例如将“公共艺术”改为“城市雕塑”“景观小品”“环境艺术”,看似名称不同,实则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2.观念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随着高等教育朝现代应用型本科教育倾斜与转变,职业技能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公共艺术教育走向设计化、职业化、应用型是大势所趋,传统的艺术精英式教育已经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部分院校及教师却没有敏锐地感知教育发展方向的转变,这一点是不可取的。3.课程专业性不强,授课内容较杂乱。部分院校由于缺乏专业师资,仅依靠现有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能力,所设置的课程专业性不强,缺乏整体性与系统连贯性,课程内容较杂乱。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积累不足,教学课程的专业性不强,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国内设有公共艺术专业的十余所院校进行全面地调研与考察。同时,深入部分设计公司及城建规划、景观与城市雕塑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详细了解用人单位对公共艺术人才工作能力的需求状况,广泛听取这些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合理建议,以期对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相关院校与教师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契合社会发展需求,搭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相整合的应用型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通过学科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训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使学生的专业实践、岗位需求应对能力、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下面,笔者以四年制本科课程的设置为例介绍基本思路。第一学年:以开设国家通识课程为主,组合部分专业概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公共艺术概论、美术造型基础、形态构成、公共艺术美学等,将这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即是将培养学生素养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相结合。第二学年:开设专业技术或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安排与专业有关的通识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这些课程的内容与深度需要较第一学年有所延伸。如公共艺术造型基础、装饰设计、视觉语言、设计与表达等课程。第三、四学年:专业骨干课程与职业岗位实践课程结合开设。如环境雕塑、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公共艺术专业创作、新媒介艺术实验、公共艺术项目管理、毕业设计等。同时,将选修课如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文化史、地景艺术等,与工具类课程计算机与软件、互联网与大数据课程同时穿插在第三、四学年的四个学期之中,形成集品德素养、理论、实践技能、职业岗位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还可以按照板块划分,具体如表1。
四、课程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应用型教育的课堂模式具有更加鲜明的开放性。除课堂模式之外,教学内容还延伸到实习生产领域,形成具有融入行业标准的课堂特征。应用型教育课堂模式主要包含传统课堂、企业岗位课堂和在线虚拟课堂三种形式,具体教学措施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定制式培养)、学工结合(项目包教学)、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和微课、慕课)、双证结合(学历教育和岗位证书)等。其中微课是指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并以微视频表达内容,未必是完整的课程。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二)完善职业特色的应用型教育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
1.建设用于应用型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含仿真的教学实训基地、真实的生产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及研究中心的建立工作。
2.建设融合知识型与技术实践型为一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完成应用型课程教学的根本保证措施之一。教师应具备公共艺术学科宽博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更要拥有职业岗位的技能技术,不但能教理论,也能够传授实践技术。对于这一目标,高校的常用做法是“走出去,引进来”,鼓励教师挂职锻炼和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
结语
建设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的转型目标,也是公共艺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建立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用技术为主导的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化课程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庄华洁.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篇8
当今,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研团队已经代替个人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最基本的载体。尤其是科研团队经过实践取得的可喜成果和表现出的旺盛生命力[1],进一步证实了高校科研团队模式运作的必然性。科研团队具有“1+ 1> 2”的团队效应提高了科技创新的效率、提升了组织的竞争实力,但团队效应的发挥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其中,建立针对团队成员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团队绩效,因而成为目前科研团队管理研究的热点。
科研团队激励是科研团队作用发挥的关键,激励系统是吸引、激励科研人才的基础,是提高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与绩效的保证,是高校迈向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的保证。本文首先对在对高校科研团队及激励机制界定的基础上,对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激励实践以及提升科研团队绩效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科研团队与激励机制的概念
不同学者对高校科研团队的定义不尽相同,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2][3],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定义为:处在一定环境中,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并且在各个专业领域有一定专长的高校研究人员组成的群体。
激励是描述来自外部或个体内部的力量作用于个体,引发并指引个体行为以满足个人的某些需要的意愿[4]。从高校科研管理来讲,激励的目的是为了使科研人员形成工作动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积极性,它也是一种组织满足科研人员的需要、引导和强化其行为的过程,因而对于科研团队工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激励机制就是以人为本,在一定条件下管理者或管理机构(主体)采取科学化、规范化、相对固定化且进行有机组合过的激励手段去激发人(客体)工作积极性,提高其绩效,实现主体目标,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其演变规律的总和[5]。
二、激励机制研究的现状
激励机制是激发团队发展的动力,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能激发科研团队与科研人员的科
研工作积极性,推动团队科研工作顺利发展,使科研人员忘我钻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获取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目前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单一,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如轻精神奖励和个人目标激励,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团队成员积极性的发挥。具体有以下三方面:
(1)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
物质需要是成员基本的需要,是当前科研团队激励的重点。物质激励一般包括:薪酬、激励、团队科研启动费用激励、团队利益分配激励等。一般这种物质奖励都有详细的量化标准,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精神激励主要包括:事业激励、道德与情感激励、权力激励、考核、晋升与解职激励、学术声誉、地位激励等,相比较之下,精神激励一般都有,但主要还是侧重在晋升、荣誉等方面,由于目前的社会价值观普遍看重经济利益及精神激励难以量化操作等问题,高校科研团队精神激励偏少。
(2)重视对科研结果的激励,忽视对科研过程的激励
对科研团队的考核重视终结性评价,对科研成果进行激励,但不重视研究进行中的过程性评价,也就缺少了对科研过程的激励。
(3)重团队整体科研目标激励,但忽视成员个人科研目标激励
目前对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目标激励,都重在团队的整体目标激励,有意或无意中忽视了对成员个人的科研目标的激励。这可能由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集体的作用及原有的粗放式的管理导致的。
三、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的创新
激励是学术团队发展的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发挥团队成员的内在潜力,用不好则会成为学术团队发展的一大障碍。所以,激励机制亟待创新,以适应学术团队发展以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进行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创新时,需要注意几下几个方面:
(1)注意科研团队成员的特殊性
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西蒙(H。A。Simon)指出:“组织问题不在组织本身,而在有关的人。”激励是团队管理的核心问题[6],而进行有效激励的前提就是要了解科研人员的特殊性。科研团队人员是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工作群体,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科研成员文化层次高,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科研团队人员较看重归属感、成就感等高层次需要;科研人员具有独立的价值观和较强的自主意识。
(2)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应当更加侧重于精神奖励
对大学科研团队的激励,一方面要满等足薪酬、福利保障、公平待遇等保健性因素的物质需要;也要更加重视高校知识型员工的个体成长、认同感、荣誉感等精神激励因素,比如说自尊、自我实现等,从而进一步调动成员的科研积极性。有调查表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型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成就感、职位晋升等精神层面的追求远胜于物质追求[7],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激励理论等都说明了精神激励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总之,物质激励是第一位的、是基础 ,精神激励是根本,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激励,同时对于高层次的科研人员更应该重视精神激励。
(3)团队激励和个人激励相结合
团队激励将增强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宿感 ,为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合作氛围。缺乏团队的激励会使团队成员过度注重彼此之间的竞争,导致团队力量的分散和团队的解体。但如果缺乏个人激励又容易出现团队“大锅饭”的局面,从而不利于那些在科研创新团队中对于自身发展有着强烈要求的成员,这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挫伤其责任感。因此,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必须坚持团队激励下的个人激励。
(4)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
目标激励就是把高校科研项目的需求转化为科研团队成员的需求。当成员与团队缔结了心理契约后,把个人科研目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在成员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科研团队的管理者还应当把成果反馈给成员,让成员得到及时的激励,从而有助于他们在完成阶段性目标之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对完成目标的过程进行激励。科研是一项复杂艰巨的脑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管理者不仅要关心科研的目标的实现,还要关注科研的过程。
(5)公平、公正、合理
公平包括对比他人和对比自身的公平。激励要注意公平公开公正,奖罚分明,而且都是有章可循,一旦成员有了不公平的感受,就会产生不满和消极的情绪。激励的措施要合理,要根据所实现目标本身的价值大小确定适当的激励量,而不是凭管理者随性而为,任意激励。只有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才能够真正起到提高成员积极性,发挥成员主观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高校科研团队在对其成员进行激励时必须考虑被激励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处于不同阶段的团队成员的特点和需求的变化,及时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多元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在把握知识型员工内部激励因素和外部激励因素的前提下,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个人奖励与团体奖励相结合,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公平公正合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明,赵宗庆. 论高校高层次学术团队的建设[J]. 理论界,2006(7):247-248
[2] 陈春花,杨映珊.科研团队运作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丛继坤. 地方高校科研团队适合度模型及实证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4] 詹姆斯・L・吉布森.组织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篇9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淡化专业方向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成为必然。
地理科学类专业采用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理学专业基础、城乡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要求,适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gis专业合格本科毕业生能够胜任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与地理信息产业有关的技术应用与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好的科研潜质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或考试录取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合到规划、国土、环保、城建、旅游、房地产等部门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它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在社会相应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服务。本科阶段的实习,既要求学生实习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更要比较熟练地掌握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还要为将来研究生阶段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的研究基础。因此,在目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的设置要和职业需要尽量缩小差距,以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突出地理学的大背景,也更需要加强相关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应用技术与技能,注重综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应是培养目标和促进培养目标的充分体现:(2)既要考虑地理科学这个大背景,又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这两个专业特点以及发展需求;(3)应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并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4)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5)应考虑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6)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分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地理n-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及特点
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概念组合体系。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前者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具体课程的相互联系,称为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后者是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即为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功能决定于结构,结构要适应功能。这二者的相互作用称为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见图1)。
建立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要求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2)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建设与相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功能最优、体系先进、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
2.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分段式和个性化培养。按照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统筹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位一体”的结构化课程体系。
构建系列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类型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强调大类培养,构建基础性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宽口径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专业发展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统一。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实际,辅修双学位,拓展知识面。
可以实施“1.5+1.5+1”分段式培养。前1.5年前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大类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间1.5年主要开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1年主要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突出学生的多样化培养和特长发展。
转贴于
要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课程教学是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课程野外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等。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利用学校教学实验基地,社会实践则需要建立社会实习基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基于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笔者提出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见图2)。该构建方案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发展课程群、选修课程群和专业实践课程群5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又包括若干课程类。
3.课程设置
根据前述课程体系建设依据和原则,结合本校实践,笔者提出高等地理科学类非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方案(见下表)。
4.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1)突出地理科学类专业综合性的特点。上述课程设置突出了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的特点。地理科学类专业牵涉面广,主要涉及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同时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联系。为此,本课程体系除涉及公共课和数学基础外,涉及自然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等有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学科构成、基础知识等有一个比较综合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考虑各自的专业特性以及发展需求。虽然gis专业和规划专业均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但它们又各有特点。gis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性特点,对计算机技术等有较高的要求;而规划专业又与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紧密联系。因此,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专业发展需要。
(3)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方案非常重视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课程。
篇10
一、微型课题子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信息时代引领下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信息化校园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习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先后出现了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被采纳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学习的时间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或者一段时间内,而是以发展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的观念为主。如今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所提倡的主流教育理念,故要求学科教学必定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主旨,并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而微型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到落实学科教学终身学习的思想,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四能”发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发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媒介有了新的改观,从传统的教室、黑板中解放出来,电脑,手机等一切移动设备进入课堂,出现了移动学习、微型课程等新的学习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的转变为微课程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空间。微型课程的出现并推广是符合信息化时代对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的转变要求的。
(二)“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微型课程是近几年随着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理论发展而逐步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与热议,在教育教学范畴内掀起了一股对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的热潮。微课程之所以受到追捧,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微课程具有容量小、时间短、便于传播的特点,而且由于微课程时间较短,信息含量少,学生一次记忆或者学习会非常简单,不易产生疲惫感,符合学习规律。微课程和传统的课堂实录有很大的区别:传统课堂看不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微课程的出现则可以弥补这些缺憾。微型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老师的任务,让学习者学习到相关的课程,节约了教师的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课课练的提出迫在眉睫,而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是课课练高效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近年来,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亟待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在这种背景下,“课课练”再次被教育部门和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通过坚持不懈的“课课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这对加深中小学体育教学“课课练”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创新“课课练”、推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当前,“课课练”内容以田径辅助项目为主,内容单一,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厌倦。为此,通过本课题在中学体育课“课课练”的创新实践,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体育人的创新精神,创编出具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的微型课程,能激发学生参与“课课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积极寻求能够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方法和手段,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直观、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二、子课题研究目标及设计
梳理国内学者关于“课课练”专题教材编写及教师教学的相关研究,整理归纳“课课练”专题相关知识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制作有关课课练的系列微型课程,收集整理专题相关的练习手段并将这些素材系统化。通过对六合区中学生(13-15岁)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定以及进行课课练干预措施,并将数据与省市均数比较,分析六合区中学生体质与省市平均总体水平差距的规律与取向,将影响因素的调查与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同步进行并多方面、准确、客观地进行研究、评价,针对每年学生体质健康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课课练”干预措施。
(一)课课练微课程中有关校本教材的研发
结合初中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把“课课练”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并整合体育学科多项体育运动知识,创编教材,通过部分运动项目作为载体,充分应用运动项目的器材、场地等开展各种身体素质练习的课课练,使“课课练”走向“校本课程”,创编成“微课程”形式呈现。本课题将从足球、武术、体操等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教材的特点、器材、场地开展相关的“课课练”练习,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足球课的“课课练”的成功经验,创新“课课练”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为体育课堂教学“课课练”提供教学理论和方法依据。
(二)“课课练”对体育器材的研发
体育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以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学。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而场器材资源是体育课程资源中很重要的一大资源,对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对课程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构建体育新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因此其意义不言而喻。“课课练”的教学内容,明确地指向有效率的身体锻炼,操作规范,锻炼效果很好,但是比较缺乏新奇性和趣味性,一味强调负荷曲线达成的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讨厌和反感。因此本课题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开发体育器材,利用器械等手段提高学生“课课练”的运动兴趣。主要表现之一是在“课课练”中将栏架、弹力带、软梯等器材作为课课练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中享受“学之乐”“练之乐”“玩之乐”,最后让学生在有趣、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增强体质、塑造个性,从而培养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主动性,促进课堂的高效。
(三)“课课练”典型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案例教学过程、实施环节及教材分析等方面,对体育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较少。且多数案例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所有地区学生对案例多样化、本土化的需要。而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他们最了解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本课题基于教学一线,所搜集的有关课课练的教学案例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反应目前课课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子课题针对初中体育教师设计有关课课练教学案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为他们提供设计课课练教学案例的思路指导。根据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内容,在体育常态教学实践中教师安排几分钟的“课课练”时间,并进行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课题组成员收集各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篇11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缺陷。首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三高”特征,即高风险、高收益、高不确定性,决定了其不适合依赖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进行融资,但是由于融资渠道的匮乏,又不得不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这种矛盾是造成其融资困难的首要原因。调查发现,唐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自身存在三个弊端: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观融资观念滞后,过分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导致企业内部结构治理不完善。在笔者调查的25家企业中,有22家公司财务账目不清、财务制度混乱,无法向银行提供有关财务报表。三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融资条件不具备优势,资金需求占用时间长,未来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都比较高,抗风险能力弱,而且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都不具备担保条件,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标准而造成融资难。
(二)创业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是指创投资金对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通过股权退出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业投资的重要投资对象,但这种新生的投资方式发展还极不成熟。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创投市场上公开披露的完成募集的基金规模陷入了近6年的最低谷,共披露上市事件89起,同比下降57.62%,共募集资金1 417.6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6.48%。创投市场的黯淡反映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尤其是融资方面)。
在调查的25家科技型企业中挂牌上市的企业有8家,只有同方国芯(股票代码002049)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可见,唐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没有渠道从证券市场获得资金支持。此外,2013年唐山只有11个项目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共争取资金640万元,尽管2013年唐山市科技金融专项资金首批启动500万元,但这些资金分配到每个企业也就区区几十万元,而对于众多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企业来说,融资之路更为艰难。
(三)外部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缺陷。首先,唐山市对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衡量定价制度缺失。由于对科技产品相应的知识产权的评估和认证的标准制度不统一、不匹配,知识产权质押尚未规范形成,而且金融服务体系中缺乏相辅助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这就很难让金融机构充分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信贷成本增加,企业融资难度增大。其次,市场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市场融资潜力尚未全面开发。唐山市中小企业发展多依赖于商业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但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一般商业银行因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风险高、变数大、收益回报期晚等因素而提高贷款门槛或增加贷款成本。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内部也存在改革步伐不快、内控机制不完善、信贷激励机制不健全、金融服务手段偏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信用融资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此外,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创新不足,没有对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量身”服务,导致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缺乏差别化、个性化的信贷支持手段。
(四)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首先,政策滞后且支撑力度不够。比如,唐山市在2011年才设立首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在2013年才出台《唐山市科技金融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难以及时满足亟需政策支持和弥补资金缺口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其次,体制上存在职能不理顺和职能缺失的问题。唐山市现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职能部门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遇到的资金、土地等问题时缺乏强有力的协调调度能力。再次,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无论是财政投入的总量还是发挥作用的效果与程度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分析。美国企业融资中,政府直接参与的比例在逐渐减少,但美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首先是法律保证,早在195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中小企业投资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其次是信用担保,美国中小企业局(SBA)是负责执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独立联邦政府机构。但政府的支持并非是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Manigart S.和Struyf C.(1997)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初创期高科技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来源是企业家以及银行,但提供资金最多的则是风险资本公司及私人投资者,政府、院校以及其他公司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美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发达的风险资本市场。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调研发现,美国风险投资的资本金额占GDP的1%,但这些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贡献达到了GDP的11%。可见风险投资是一种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另外,美国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融资渠道。
(二)日本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分析。日本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整体上体现了较大的政府干预性,偏向于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首先是对企业进行指导,其次是运用金融政策扶植企业,通过政府金融机构等途径向企业提供低息科技贷款。日本也是世界上较早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国家。从结构上看,日本建立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两级信用保证体系,这种对信用担保再保险及财政损失补偿的机制维持了信用担保的信誉,使大量原本融资困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顺利从商业银行获得了资金支持。当然,日本的减免税收等政策以及完善的法律保证体系也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因素。
(三)德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分析。与美国不同,德国的银行为全能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贷款、有价证券发行、财产保险等全面的金融服务。银行针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特征,提供了多种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法,而银行和企业互相持股,便于银行对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和提供更加适合的融资方式,这种关系型的融资方式有助于银行对贷款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紧密的银企关系也利于企业获取信用支持并降低贷款成本。此外,德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金融优惠政策以及鼓励出口等政策,这都为德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唐山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唐山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有106家,大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毫无疑问,在发展与扩张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困境。Giudici G.和Paleari S.(2000)认为金融约束是高科技企业扩张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尤其是对于小型高科技企业。Ullah F.和Taylor P.(2007)分析了英国科技型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结论显示将近80%的企业在早期发展阶段面临融资约束。为此,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唐山地区实际情况,本文提出解决该地区科技融资的新措施。
篇12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以本校的17个院系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包括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进行了一次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这与企业招聘中的要求相吻合。有33.0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处于劣势状态,“实践操作能力”在最欠缺能力中排名第二,有48.97%的学生希望能获得“更多实践机会”。通过对招聘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学生的需求的研究,可以发现“经验和实践能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应聘成功与否。这种现象的存在对高校的实验(实践)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提高实践能力的课程的开设上必须凸显动手能力,同时还要体现该领域业务的更新,并保持前沿性。但是一些带有保密性质的行业,如《银行会计》课程的开设涉及到部分机密岗位和保密条款,因此在对在教材的选用和教师的讲解上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业的部分岗位具有高度的机密性和责任性,不是所有的银行职员能接触到银行的所有保密性业务,非岗位人员不能独立临柜处理业务,并且很多业务实施复核制度。这不仅限制了内部人员对整体业务的把握程度,也大大的限制了外界对整体业务的了解。这一局限性充分的表现在大专院校在《银行会计》实验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上。课堂教学中的《银行会计》主要涉及商业银行临柜业务部分,主要包括存贷款核算、票据支付核算、联行往来、内部资金往来、同业往来、与中央银行往来、商业银行内部财务管理和年终决算等内容等(由于内部财务管理这一部分用普通的财务会计软件就能进行核算,所以在实验室是剔除了这一部分的),不涉及轧帐、查账等后台操作环节。商业银行是典型的负债经营的企业,在临柜业务中,特别强调帐帐、帐证、帐票相符。每天营业终了时进行试算平衡――业内称之为“轧帐”,只有在上述三个相符后才能关帐;如果轧帐不平,必须查找原因,调整错帐,最终借贷相符后才能关帐。此外,为了进一步确保操作员账务处理的准确性,银企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对账,尽可能杜绝一切错帐的发生,故银行有“铁账”之称。
银行柜面业务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的前台业务,包括存贷款核算、票据支付核算、联行往来、内部资金往来、同业往来和与中央银行往来等业务;后台业务主要包括日终轧帐、查账、冲正和日终等四个方面。目前,国内对该门实验课程的结构设计体系一般只局限于前台业务部分,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后台业务,尤其是查账及错帐调整等业务的核算。事实上,后台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中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原因是后台业务是对前台业务操作准确性的检验。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对后台业务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可以对前台业务温故知新,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事实上,学习者只有通过对后三个部分的学习掌握才能真正的实现从宏观上了解整个业务的概况,达到对金融机构整体业务“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境界。
二、后台业务核算的过程及重要性
后台业务主要包括日终轧帐、查账、冲正和日终等四个方面,这一程序在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正式完成后进行。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试算平衡,检验该天前台业务核算的准确性。如果出现借贷双方不平衡的现象,表明改天业务核算存在错误,需要找出错误账务处理,冲账后重新记账,最终达到借贷平衡的目的。通过后台业务核算,可以很好的对前台业务进行总结,对任何一笔资金流的来龙去脉有很好的认识,进而对商业银行的全盘业务有总体了解,更有利于日后账务核算的进行。
(一)后台操作的具体流程
第一步,轧帐
在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正式完成后,由专门负责日终轧帐的人员进行轧帐,以检验全天业务的准确性。轧帐员一般都是由有数年临柜经验,并精通业务柜面的人员担任,原因是在轧帐出现借贷双方不平时,需要进行查账。而查账需要掌握整个前台业务的资金往来,不精通所有柜面业务、不了解金融法规是很难完成这项工作。
轧帐后,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轧帐后,借贷双方余额相等
出现这种情况,则初步表明该天业务核算是准确的,可以关帐。但不能排除以下现象的可能性。(1)借贷双方的发生额没有错误,而借贷双方的帐户可能出现一方或者两方同类型帐户的串户;(2)凭证遗漏,致使借贷双方都没有发生额。
出现这种情况后,只能通过后续业务来进行弥补。(1)他日找到遗漏凭证,重新通过兰字冲账的方式补回该段时间的利息;(2)通过每月的定期或不定期对账,由顾客发现帐户余额不对,或业务遗漏,双方进行查证后,也需要通过红字或兰字冲账纠正。
2、轧帐后,借贷双方不平,则需要进入第二步查账
第二步,查账
只有在轧帐后,借方余额不等于贷方余额时,才考虑查账。帐户不平,一般是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一笔业务只记了借方或者只记了贷方发生额,遗漏另一方凭证,形成单边帐,包括①遗漏联行来账查询;②企业转账只记单方账,另一方漏记;③同城清算中提回票据附件与汇总凭证不符;(2)邮划借方(或贷方)补充报单的金额与附件金额不符;(3)错记金额――这是查账中最难处理的类型,主要包括①众多的零中少记零;②金额中的数字前后颠倒;③金额数字错位,即位数向后移等等差错;④错计金额。
针对错帐的原因,需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由于事先根本不知道错帐的原因,一般采用的试错法,根据轧帐后出现的借贷双方的差额,推测最有可能的错误。(1)最直接的方式是根据流水登记,一一勾兑。但这一方法的工作量较大,碰上业务量大时,很难进行。(2)如果是借方大于贷方,则按照借贷差额,查找否有同金额的借方发生额,如果有则再查贷方是否没有。如果没有,可以初步判断为漏记,查证后补记即可,反之亦然。(3)如果判断是附件累计金额与汇总凭证相左,则根据汇总凭证的明细记录,一一找出附件凭证进行核实;如果是附件问题,需要根据附件凭证来源进行查找、修正;如果是汇总凭证加总的错误,需要重新制作凭证记账;(4)观察轧帐后借贷差额,尝试把差额的位数进(或者退)一位,得出两者的差额,查找凭证中是否有该发生额的凭证。如果有,则可初步判断是该笔业务记账错位。(5)将轧帐后借贷差额的末位增加一个或两个零,与错帐金额轧差,寻找流水账中是否有该金额的发生额。如果有,表明是该笔业务记账错位。(6)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找出错帐原因,只能使用第一种方法。
第三步,错帐冲正
根据第二步查账找出来的错帐,由于是当天的发生的业务,不存在计息问题,进行单边冲正即可。
第四步,再次轧帐
在错帐冲正后,再一次进行试算平衡,如果借贷双方金额相等,表明轧帐成功,当天业务处理准确。如果借贷双方金额还是不相等,表明还有错误帐务没有处理好,重复第二、第三步骤,直至借贷双方平衡为止。
纵观整个后台核算过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关键的步骤是第二步,如何查找出错帐才是关键。这就要求轧帐员具有从宏观上把握全盘业务的水平,能够对所有业务的来龙去脉和资金流向有深刻的了解,熟练到凭借一张凭证就能基本判断出该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处。
(二)作用
从后台的操作流程来看,它要求操作员熟练掌握全部的商业银行柜面知识,尤其是对全部业务的把握程度。即通过后台操作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从微观的日常业务处理水平上升到宏观俯瞰全盘业务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商业银行柜面的全盘业务。这对提高大学生以书本知识为背景,结合软件操作系统,触类旁通,提高动手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1、增进学生对银行业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后台业务操作过程中,尤其是查账,以外来凭证或自制凭证为依据查找全部各类业务可能出现的差错,需要运用查账员通过对全盘业务的理解来解决查帐问题。要想熟练掌握后台业务操作,其前提一是能正确处理全部前台业务,这实质上间接地要求学生以银行会计核算准则和基本的会计原理为指导,对具体的业务具体处理,差别核算。二是对每一笔资金流动经过的环节、这些环节的核算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以及如何运用银行会计理论对他们进行解释等都需要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否则很难达到轧帐员的水平。
2、便于学生通盘考虑业务资金的流动
由于轧帐是对银行业务全盘的清查,在查账过程中,每一笔业务的处理都有可能错的,需要进行冲正。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了解柜面所有行业务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原理,否则很难找出错帐。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很好的解决单一片面地专注某一项或某几项业务,从总体把握商业银行柜面资金的流动。
3、依靠理论,触类旁通,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高校是理论学习的大本营,在高校学习中,首先学习基本理论,有了理论基础之后再逐步提高。《银行会计》的前期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基础》、《金融学》、《国际金融》、《利率理论》等课程,使学生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基础理论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课程的开设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在前期课程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会计》的理论,尤其在操作系统中,学生需要搞清楚哪些理论为哪些具体业务提供理论依据,哪些理论贯穿整个课程始终等。根据每笔具体的业务,填制相应的会计凭证,然后在操作系统中输入。在核算结束后,对照书本具体会计分录一一对应,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再根据书本的具体分录填制凭证,看是否与具体业务的核算内容一致。经过如此循环反复,既能加深学生根据具体业务进行操作,联系书本的具体理论内容,同时又能使学生在书本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4、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
对于银行业务,学生基本上都是初学者,而初学者的最大毛病就是粗心。通过轧帐、查账、冲正的磨练,使他们意识到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如果不本着仔细、严谨的态度,就有可能出现差错,差错意味着轧帐后需要查账。一天经手多笔业务,很难明确的判断哪笔业务错了,只能运用技巧逐笔查找。经过几次磨练,一方面对业务的处理更加熟悉,二是加强了严谨的意识,尽量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不出现差错。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粗心、处理事务欠严谨的问题。
三、具体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
(一)保留一般的核算内容
在传统的《银行会计》实验课程的设计中,一般都包括了存贷款的核算、联行往来的核算、外汇业务的核算、同业往来的核算、与人民银行往来的核算、内部资金清算和年终决算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传统《银行会计》的实验内容,也基本囊括了商业银行的传统柜面业务。尤其对刚刚进入商业银行工作的学生而言,这事他们主要接触的业务。因此,传统试验课程结构的设计对学生初步了解了解商业银行业务核算很有帮助。
(二)增加后台操作的内容
在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业务工作,对业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才能被安排进入从事后台操作。也就是说,进行后台操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素养才能担任。后台操作主要涉及到扎帐、计息、联行往来的后台核算等。尤其是扎帐,涉及到了当日全部业务往来,包括现金、存款、系统内往来、与人民银行往来、同业往来、联行往来包括查询和查复等所有的资金流动。根据会计理论,对每笔业务进行考察,根据金融业会计核算、审计管理条例进行核算和管理。
学生经过前台业务的学习后进入后台业务核算。在这个阶段里,通过每天的查账、错帐冲正等业务处理,可以巩固、再熟悉前台业务,对单一独立的前台业务有更深的了解,更加深入的了解每笔业务的资金流动需要经过的环节、每个环节需要进行的会计核算,以及在这个环节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如果出现错误会诱发那些可能的后果,这些操作在那些地方与《商业金融机构会计、审计核算管理规定》的精神相悖等等,都可以通过后台操作后学习获得。
在后台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以资金流动为主线,串联起每一个岗位的业务,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框架结构。然后以查账为粘合剂,把全部业务糅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互相呼应的整体。
(三)增加业务处理的理论体系支撑
任何银行会计业务和会计准则都是有相应的理论体系支撑,高校中的课堂实验教学不同于企业单纯的岗位培训只注重时间,不注重理论。在高校的课堂实验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理论教学优势,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地利用学生先前积累的理论基础,而且能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时间,逐步学会如何理论联系实际,从一门课程延伸到多门课程。
总之,在高校实验教学中,首先需要利用已有的理论基础在总体上为学生架构一个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总体框架结构图;其次,在这个结构图下,逐步学习各个环节的具体业务;最后,通过实验室的模拟操作对基本理论和框架结构图进行实践。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要常常结合书本、实际和基础理论三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切实了解书本理论是为实际操作服务的,实际操作是书本知识的体现,基础理论是制定实际操作规章制度的依据。使学生明白,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应书本上的具体会计核算,他都有具体的支撑理论,根据相关理论可以处理具体的业务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实验,就能使学生把三者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最后通过后台操作的学习,从宏观上把各个环节的具体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从表面上看,高校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更深层次上来看,高校需要缩短学生从书本到实践的时间,依靠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才是高校的日常实验教学中的重点。高校不能只是授其表面技能上的“鱼”,更应该授其以理论为基础的“渔”,通过理论能触类旁通的“渔”,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高校的特殊功能。在校大学生年纪轻,理解能力强,接受能力强。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年龄段的特征,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引导他们从更高的角度去俯瞰商业银行的全部临柜业务,然后再深入到具体的业务。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具体业务的了解,而且能增强学生从宏观上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把握,最终形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资金流动的体系结构图,达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姜海丽.现代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再造探讨[J].经济师,2010,4.
[2]朱小刚,吴彤,葛忠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初探[J].现代金融,2010,4.
[3]任玉栋.新会计制度对银行业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0,6.
[4]柯可.新会计准则对权行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5,6.
[5]邹力.新准则下银行贷款核算差异及应注意的问题[J].商业经济,2008,2.
[6]田瑞锋,孙玉甫.实施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7.
篇13
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直接效应是运能的快速扩充,客运服务将成为主要的经营对象,高密度开车、节拍式运行、大节点换乘将是未来旅客运输的主要形态。然而与之对应的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开行方案与客流预测不协调、一票难求且票价昂贵、服务品种单一、中转换乘和接驳体系不到位等降低了高速铁路的吸引力,影响了运营收益,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发达国家高速铁路客票体系与营销方式的成功经验
2.1 法国高铁客票体系与营销方式
法国高铁以人为本,本着灵活多变、方便旅客、吸引客流等原则,实行梯度票价,票价由基本票价和加价部分构成。基本票价与既有线路票价一致,加价部分对应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旅客的特殊需求,舒适度越高,票价越高。为鼓励乘客提早确定出行计划,便于准确预测客流变化,法铁根据乘客预订车票的时间早晚及车次采取多样化的优惠票价政策。通过网站和代售点,旅客最早可以提前120天预订车票,最高可享受2折优惠;提前30天以上最高可享受半价优惠,其他活动的优惠还可同时享受。为了尽可能地提高上座率,在截止时间即将到期时,旅客可以在网站上抢到超低价格的TGV车票。
同时,法铁根据客流组成和变化规律,制定了不同票价标准,根据年龄段和职业、收入因素,提供了人性化的优惠票价。两人以上可以办理团体票,享受一定程度的团体优惠。根据一天中客流变化,在商务工作流集中的城际铁路线上适当提高早晚客流高峰的票价,以缓解客流压力。根据周末和节假日探亲旅游客流的增加,早班车略有减少而晚班车略有增加,票价也有小幅度变化。
高铁车票2个月内均有效,旅客外一错过当日当次车,只要接下来的车次尚有座位,就可以在售票窗口或者自动售票机办理换票手续,始发一小时之内免收手续费。列车只要未发出就可以100%退票,发出后在2个月之内的还可以退还50%的票款。此外,如果列车晚点30分钟以上,法铁将退还面值为30%票额的交通券作为赔偿。
2.2 德国高铁票务与营销特点
德国铁路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坚持走人性化战略,积极采取多种营销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商场份额稳中有升,盈利预期大大提升。
为了鼓励更多旅客选择铁路出行,德铁除了采取类似法铁的非高峰期的优惠票价,还推出乘车多次打折的活动,旅客乘车达到一定次数可获得优惠卡,在任何时段乘车都能享受折扣,并可以在国内多个城市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德铁还涉足城市地铁和巴士运营,短途运输收益有效规避了因市场疲软和低成本航空造成的长途运输亏损。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铁路的吸引力,既为德铁实现了扭亏为盈,又有助于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德国社会的快节奏让多数旅客难以容忍列车的晚点。为了赢回旅客的信任,德铁除了改造老旧线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设备故障外,还从2004年10月起实行晚点赔偿,规定:长途列车因自身原因造成晚点超过1小时,旅客可以直接从列车上或两天后到各地车站的客户服务中心领取相当于原票款20%的优惠券,凭此在未来一个月享受对应面值的乘车优惠。若乘客一个月内没有新的乘车计划,还可以要求德铁提供一年之内有效的优惠券。若旅客因为上一趟列车晚点而错过了下一班,并且当天晚上12点之前等不到合适的车次,德铁有责任提供80欧元内的出租车费或酒店住宿费。
2.3 日本新干线客运服务竞争策略
新干线在客运市场上面临着民航、私铁特急和高速巴士等的激烈竞争,为了开拓市场份额,长途方面新干线不再将其作为竞争中心,希望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常旅客的需要。而短途方面,新干线一方面提高运行速度,改进停站方案,采用直通运行,用城际铁路地铁化吸引每日往返的商务人士,同时大力发展会员制,开展多种优惠活动,在价格上占据优势,还更新车辆、完善服务,线路修建时力争与市内交通高度衔接。这些措施效果十分明显,新干线在客运市场上获得了绝对优势。
3对我国高速铁路客票体系建设的建议
法国、德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建成最早、体系最完善的国家,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高铁企业应对客流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预测,建立高效的客票营销体系,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旅客出行的不同需求,力促良性竞争、各运输系统协调配合的健康格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占据先导。(1)以人为本,坚持走市场化道路;(2)推动产品多元化,降低退换票成本;(3)提高服务质量,建立晚点赔偿制度。
4总结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持续完善,越来越多的地区享受到了高速铁路带来的快捷和舒适,城际铁路在各大都市圈的建设方兴未艾,这些都表明我国高速铁路开始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客票体系与营销方式的改革对充分发挥高铁优势,最大限度释放运力,解决春运、暑运等旅客高峰一票难求问题,为铁路赢回市场份额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