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篇1

2、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包容意识是文化包容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各民族和各国之间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我国的民俗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历经分合之后不断进行碰撞、渗透和交融之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后形成的。我国各族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是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育,让他们了解不同民俗文化的交融碰撞,例如: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织锦、侗族人民的鼓楼建造就是借鉴汉族的建筑风格、壮族向汉族学习织锦机技术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对不同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会对不同的文化形成包容意识,而且这些历史故事会对其音乐思维能力的发散性有极大的帮助。

3、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都及其重视教育,总结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并在一代代人民中传承下来。一些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现在的学生健康都极具指导意义。另外,各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和竞技游戏等,不仅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让他们的身心在音乐中得到发展。

篇2

中国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性,了解了这些特性才能在平面设计中将二者进行更好的结合。一是历史继承性。民俗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历史传统经验与丰富经历的凝聚。比如每年端午节对屈原的缅怀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并且在其他国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二是民俗文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这些规则对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进行了有效的界定,有很多都是具有道德约束价值的,有利于良好文化生态的构建与意义的生成;三是伴有审美特性。很多地方的民俗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延伸出的其他元素形态上都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如果能够将这些具有民族与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平面设计中,将会带来清新且极具个性的视觉传达效果。

二、中国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价值

1.商业价值“民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认同性,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在提升企业形象和促进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将民俗文化应用在平面设计当中,一方面有效提升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如何选择一种民俗文化来契合时代的发展,是关乎企业形象的关键。

“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在于其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感,这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降低不可控因素对于设计宣传的干扰。首先,选择契合实际的民俗文化可以缩短受众对于产品的文化认知时间,降低企业宣传成本;第二,平面设计的元素可以有效借鉴民俗文化的部分元素,缩短设计的时间维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的附加价值,提升企业的文化认同度,有效提升企业形象。

2.文化价值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呈现不断发展交融的态势。如何在发展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保留文化独特性的同时,提升文化发展的创新性,是当前关乎文化发展的关键。民俗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文化,其包罗万象的呈现形式,体现了世界万物的多样性。其文化价值在于传承发展民俗文化的同时,增加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民众对于社会存在的认同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得到极大的发扬,各民俗文化的发展逐渐趋同。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在于提升民众对民俗文化认知度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存在,提高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能力。在社会活动中,人是最基本的单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式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民俗文化的传承是加强彼此了解及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之一。人与人之间个性的不同,从本质上也说明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利用民俗文化进行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宣传的过程中,要将民俗文化的差异性有效融合到平面设计当中。

3.美学价值“民俗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一部分,从其侧面来讲,是各地区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不受任何形式元素的限制,其发展带有充分的自由性和多元性。其美学价值在于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自由性,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种美。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的美学元素,从深层次来讲能够还原真实的历史影像,增加人们的文化认知和品牌认知。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元素,能够迎合中国民众对于自身文化认识的内在性特点,降低品牌宣传的成本,提升企业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化理解的不同深度,更重要的是使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接受民俗文化逐渐趋同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路径

中国民俗文化在与平面设计的结合延伸中想要发挥出最大价值,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注重深层意义上的融合和迁移,同时不失对自身民族个性的传承。

1.挖掘有意味的民俗形式民俗文化应用于平面设计主要是能够挖掘出跟现代平面设计有机契合起来的有意味的民俗形式。可以说有意蕴并具有广泛传播价值是艺术品最重要的性质,否则艺术品就失去了其作为艺术的价值。平面设计作为设计艺术品更是要在符号形式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意义阐释,从而使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产生内在的联系。在进行平面设计时,要知道形式和意味是一个整体,形式通过图形、文字以及民俗文化元素的组合表达出一定的符号意味,给受众以最直观的感受和最贴切的解读。比如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图腾具有丰富的象征力和独特的宇宙观,使置身其中的受众感受到真实与虚空的对接,超脱而厚重的历史印记使人们产生膜拜,神秘而精美。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凤鸟图形台标,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鸟“喜相逢”的意味,体现现代媒体的多元变幻意境,彰显出和谐、平衡、力度。当然有意味的民俗形式能被挖掘的前提是平面设计师对相关民俗艺术的深度认知和理解,能够通过民俗文化元素的嵌入延伸出一定的文化意境,从而激发出创意灵感和精神内涵,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诠释中国民俗艺术符号。

2.促进创意转化、意义生成设计师在进行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的融合中,不能只是自说自话或者传达出表面意思即可,还应注意对民俗文化元素中的符号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意义构建,让受众进行自我反思与解读,且不同的受众从不同的方面能够读出不同的意蕴,达到在意境中引发多元思考的效果。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对民俗文化进行编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将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转化成便于大众解读的创意,让平面设计的主题因为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在作品中无限度延伸。一是要从大的格局上,敢于采取大破大立的态度去丰富创作素材的内涵并移植到平面设计作品中,符合大众对于作品的定位和审美需求。艺术具有无限的想象力空间,如果囿于思维局限,不敢将原有的传统进行延伸变化,将最终走向虚无的形而上学;二是保持文化意蕴又不能随意变幻,从文化中去寻找与现代设计结合的突破口,少一些商业气息,多一些民俗的亲和力和凝聚性,取其最能深入人心的意义。比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是盘长纹的变形,佛家意义上的形式已经逐步淡化,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促成了无限沟通的内涵,象征着联通公司的通信能够畅通有序。

3.体现文化认同、民族个性中国民俗文化在应用平面设计时也不是无限延伸的,还应该注意保持“天人合一”的文化认同和民族个性。一是重视文化认同,只有受众在看到作品时产生深深的认同感,这件作品才能具有更为广泛的传播价值和社会效应,比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代表了吉祥和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公司要给人们带来平安祥和的信条,符合大众的价值观和对航空事业的期待;二是设计的作品要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当代一些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作品,能够将民族特质与视觉传达诉求有机结合在一起,自然流露出民族的个性化色彩,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是借助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特点,将文字、篆刻和书法杂糅起来传达中国艺术和东方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中所彰显的力量,正是平面设计所要寻求的灵感,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但不会淡化文化或者弱化作品效果,还会因为文化的延伸而增强作品的生命周期和传播力度。

现代优秀的平面设计绝不只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文化竞争的体现,而无限变大的设计格局,也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延伸提供了多种可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对民俗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尝试对多种结合形式的本土化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找到中国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作品的有效结合点,在现代化形式中凸显民族个性,使中国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陈璐.中国民俗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6(4).

篇3

1.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在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兼顾文本中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均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方可获得。《刷子李》语言朴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单口相声的风味,冯冀才在塑造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时,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语言来显现人物的形象与技艺的高超。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教学主要内容与民俗文化结合点,这需要教师对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组合、归类,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都要讲解,应根据课文实际内容,参照课堂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时机讲解民俗知识,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国的节日大多都有来历,遇上民俗节日的日子,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民俗知识讲解的时间。这样不仅抓住了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时机,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节日和学生开设民俗活动,如举办民俗主题班会课、民俗欣赏课等。节日习俗非常贴近生活,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节庆活动事项,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认识。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又充分体会到了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执着追求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厚情感。尽管这些制作工艺有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乐于相互切磋手艺。

3.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在小学语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两次习作课是关于书写民俗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抒写民俗。如在上《说说端午节》这一习作时,可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来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何筛选需要的资料,怎样做到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说写法,议写法,明写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学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三、在课外教学中延伸民俗文化教育

课外教学主要是在延伸性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延伸性阅读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的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①《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和“风俗宝鉴”,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内容包括游戏、酒茶、婚俗、丧葬、节庆、戏剧、建筑与园林等,内容之丰富堪称社会百科全书。学习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可鼓励学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去阅读《红楼梦》,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人物及表达内容的理解。在汉文化中,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生,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每逢此日,民间有登高的风俗,又称“登高节”,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主要有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登高等活动。如今,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历来被称为是吟唱重阳节最脍炙人口的诗章。学完此诗后,可让学生课后收集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或文章,也可参加登高望远活动,既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印象,又受到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使学生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此外,学校还可适当布置一些关于民俗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民间,收集、调查民风民俗,把调查到的结果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探究式学习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四、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

篇4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WwW.133229.CoM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篇5

二、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把它看作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6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

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篇7

江苏省徐州市历来重文兴教,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也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兴盛地之一。汉画像石、剪纸、泥玩、布玩、彩灯、玩具、糖人、石刻等多个品种的民间美术异彩缤纷,各具特色。现在徐州已有多家专业动漫公司,从业人员约2500人,年生产动画能力达20000多分钟,产值以千万为计量单位。徐州动漫产业,从发展初期,就十分重视对本土民俗艺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但因受综合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主题不明,角色个性不鲜明、简单套用美日动画模板”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不断提高,对于民俗艺术资源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越来越重视,但是,如何把民俗资源利用到动漫创作之中,如何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进一步发掘与探索。

一、论点提出及意义

(一)民俗是动画题材取之不竭的源泉。任何动画的呈现,都离不开剧本作为支撑,而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都为动画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例如,取材自中国神话故事的动画影片有中国的《大闹天宫》、《阿凡提的故事》,美国的《花木兰》等;取材日本神话故事的影片有《猫的报恩》、《桃太郎的故事》等;取自《圣经》的有《埃及王子》等。上述所列举的动画,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但取得了很优异的票房成绩,也使本国的文化内涵向世界各国有所呈现,有益于树立国家的文化自信,这也验证了一点,合理的发掘传统民俗资源,使其与动画媒介和谐地相融合,对于动漫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动画中的民间资源体现了集体审美取向。艺术一旦加上民俗的前缀,其意义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其含义就需要包含在特定区域内人们所形成的共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对于什么是美的评价标准、思维方式、审美理想以及稳定而久远的传承线索等要素。所谓传统,必然要有清楚的传承关系和发展线索。正如弗莱所言“优秀作品脱离传统是不敢想象的,而这种传统是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构建的原型,上挂下连,不断在文艺创作中延伸。”民俗资源审美的形成,是一种共性审美,是一种约定成俗,具有普遍认同感的审美标准。对于动画的创作,合理加入民俗元素,可以唤起特定人群的审美认知度,更容易让具有相同审美的观众产生认同感。对于唤起人们审美认同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动画合理的色调应用,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的色调,能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波动,对于同一种色调,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们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知。比如,中国人对于红色、黄色有着别样的情感,能唤起一种喜庆、吉祥之感,在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就大量运用了红黄两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在日本则不然,在日本的传统认知中,红色和黑色是邪恶的象征,而白色和蓝色则代表真诚与祥和,在日本经典动画《哆啦A梦》中,大量运用了白和蓝的色调。这也正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民俗资源的应用,要考虑动画题材的限制以及受众观众的情感喜好,做到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筛选,切不可生搬硬套。

(三)民俗资源是动画价值观的展现。世界各国,都有其信仰与审美标准。而各国的神话故事与传说,也正是对于其审美与精神追求的再现。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本身仅仅是表象,深层次的内涵则为人们对自身和自然界的认知,唤醒人们超越平凡的世俗,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展现,起到度化世人的作用。由此可知,对于民俗资源与动画创作的结合,并不仅仅局限于神话故事、民俗故事的直接套用,还可以借鉴传统故事的精神内涵,重新构建符合现代生活的故事,达到传播新时代民族精神的目的。

就目前来说,日本和美国的动画相对优秀,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优秀,更多的是其所展现的精神内涵、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递而优秀。日本动画大师宫崎峻,非常善于把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以及日本传统文化与当今日本社会的主流审美相契合,构建新的故事与人物,来传递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而反观中国的动漫现状,则面临很多困境,按常理来看,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所包含的民俗艺术资源十分丰富,但也正因为其丰富与庞大,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正如万条线头缠绕,而无下手之处。再加上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涌入,使中国人对于自身的文化缺失深入的认同感,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中国传统民俗艺术资源的内涵,这也就使中国的动漫只是孩童的启蒙节目,而无法构建成老少皆宜,具有文化底蕴、和观众产生深度共鸣的优秀动画作品。

本报告试图通过合理发掘徐州本土的民俗艺术资源,使其为提升徐州动漫产业的内涵而服务,让徐州动漫产业立足本土艺术资源,寻到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

二、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

明确徐州民俗艺术资源的分布特点,筛选出动漫媒介和传统文化艺术的当代连接点;明确提出在民俗艺术中寻找创意灵感作为突破当前徐州动漫发展瓶颈的秘诀之一;提出在注重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基于优秀动画的凝聚力和创造性,动画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完成从产品到品牌,再到行业标准的跨度。

(一)研究重点。探寻苏北民俗艺术资源和动画设计两者的融合方法,如何将传统的地域文化、思想融入符合现代人审美方式以及价值的各种动画作品,加强“民族性”主题与流行通俗文化产业的契合,为苏北动漫产业的发展,探寻新的发展道路。

(二)研究难点。通过对徐州民俗艺术资源在动漫产业中应用的调查与研究,探索苏北民俗艺术资源与动漫产业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为苏北乃至江苏动漫产业的提升寻找出新的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

(三)研究创新点。1.传统文化纳入“主旋律”范畴,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创作出符合现代观众心理需求的“主旋律”动画作品;2.在引导、扶持和培养上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使徐州动漫产业的产业模式良性发展。

三、研究形成的结论分析及对策

(一)民俗艺术资源能够延伸动画的造型语言。例如徐州剪纸艺术,尤以邳州剪纸艺人的作品为代表,其作品题材大多来源于乡间劳动生活场景,常用简单的几何体表达事物的内在精神,这与动画片的“以少胜多,纯化形态”的设计理念完全吻合。若在动画设计中借鉴徐州剪纸的造型手法,可以使动画的人物构型更加传统,能更直观展现故事本身所传递的精神内涵。

(二)民俗艺术资源可以提升动画作品的原创意识。民俗艺术资源,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去粗取精、不断更新整合而传承下来的优秀资源。但民俗艺术资源的形成,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是对现实客观存在的加工与提炼,是一种民间朴素务实的创造力与对美好事物向往的一种体现。正是因为这种没有受现实和功利主义的束缚,只是为了追求美的创造性的发挥,所以说将民俗资源应用到动漫的创作中可以产生非常美妙的艺术效果,如果具化来说,是民俗艺术资源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对于动漫人物的塑造具有不可言喻的功用。

(三)民俗艺术资源可以展现动画的地域风格。动画是对具体历史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真实反映,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独特民族性格的动画角色创作,意味着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是区域文化的集中表现。例如,徐州汉画像石代表了中国汉画像石的最高艺术成就,其数量和质量以及艺术形式在全国均首屈一指。其题材反映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民俗、愿望等多个方面。徐州市政府从2012年开始大力打造“彭城画派”,先后在北京、西安、南京、韩国大邱等地举行巡展,并在开幕式上播放了由徐州汉画像石为素材制作的二维动画短片,提升了徐州独特的文化底蕴。

四、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动画艺术逐渐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面对当下动画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各国动画品牌的强势冲击,如何加强徐州动漫产业的竞争力?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入挖掘民间艺术在动画中的价值,同时要关注徐州动漫产业在徐州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传承中的独特价值。民间艺术是徐州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的氛围中,如何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文化?利用徐州动漫产业传承民间艺术文化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加强民间艺术文化在徐州动漫产业的作用,一方面促进徐州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保护。将民俗文化与动画结合是摆脱中国现今动画发展瓶颈的一个出路,中国的民俗动画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的繁华之后,现今面临着发展方面的困境。在羡慕美国动画、欧洲动画和日本动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将目标转移到分析他国如何将民俗文化元素嫁接到动画这个外壳中来。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拥有着多如繁花的民俗文化传统和元素,如果我们能将其中的一小部分应用于动画技术上来,势必会给我国的动画产业带来新的活力。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动画制作者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告就动漫产业与民俗文化的统一性进行分析,从民俗文化特征,动漫产业民俗文化剖析以及民俗与动画结合的困境与出路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从而对徐州动漫产业与民俗结合进行深入探索,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以徐州动漫产业的发展为例,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总结徐州动漫产业在立足地域民俗艺术资源、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和品牌过程中的发展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有效运用民俗艺术资源、振兴徐州动漫产业。

参考文献:

[1]祝普文.世界动画史[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47+60.

[2]彭玲.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1):60.

[3]汪宁,高博.中外动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4]邵庆祥.传统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与民族精神的培育[J].学术论坛,2007,(9):179-180.

[5]赵明奇.江苏汉文化的来龙去脉[J].江苏地方志,2008(5).

篇8

一、目前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运用情况

文化“从广义上讲,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传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阶段性、民族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其中民间艺术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具体指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低俗”和“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儿”,相反,民间艺术涉及的文化范围很广,不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文化传承,还涉及儒释道三教文化。其简要可以分为剪纸、泥塑、民歌、传统礼仪等各个方面,目前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也有很多方面有所涉及。例如,在孩子们的学习中,会有目的的灌输一些“礼貌”、“谦让”、“孝敬”等良好的优秀传统。开展绘画、剪纸、泥塑等一系列兴趣课,加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不足与策略

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许多曾经优秀的文化或者方式方法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与时代脱轨等情况。同样,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民俗文化渗透中存在着盲目性和盲从性。个别学校为了吸引生源,盲目的开办一些课程,却没有相关的师资力量,以至于在教育教学中不尽人意。以民俗音乐为例,一些学校会开办民俗音乐课,然而其任课老师往往对于民俗音乐本身认识不足,其音乐素养长,教学能力自然偏低。同时,一些学校的教育与生活相脱节。其仅仅在园内片面强调文明礼貌却不能落实于实事,孩子们在校一个样,在家一个样,这样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针对目前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与不足,为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更好渗透与发展,使孩子们能够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及建议。

1.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注重教师的素质培养。

对于孩童而言,老师的影响在其今后的成长及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言传身教”,一个素质高、德行好的教师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学校重视教师的培养,使其能够熟知相关民俗文化艺术并加以利用,在生活和教学中发现和挖掘相关优秀的民俗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成长与学习经验。以民间音乐资源为例,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身边似乎存在着许多唾手可得的音乐素材,但如果幼儿园教师如果没有对生活观察的敏锐度,没有意识到其利用价值,很多好的素材也就流逝。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注意本地区音乐素材的选择,通过本地区民间音乐与幼儿音乐的相互渗透,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地域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

2.幼儿教师教学要做到以孩子为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体制下,一管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模式,该模式对于幼儿而言,这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所谓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其范畴十分驳杂,不同的领悟、不同的尝试,其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仅仅是教师单调的示范,孩子一味的模仿,会很大程度损害孩子的灵感和想象力的发挥。因此在幼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教育中一定要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主,懂得孩子的所需所求,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学习性。同时,幼儿在处于孩童期,他们的灵感和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也是最容易抹杀的。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要多多提倡孩子们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不能照本宣科,以至于损害孩子的天性。

3.融民间民俗艺术文化于孩子的学习生活中。

不可否认,孩童的天性就是活泼,且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孩子的心思也是最单纯的,在潜移默化中往往会使孩子们更加优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同时还要注重良好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例如在幼儿园教室、走廊、操场的布局上,可以放置一些剪纸、彩画、泥塑等相关物品。其风格可以以倡导节俭、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为主,潜移默化中就会影响孩子们的价值观念。同时在课余时间可以带领孩子参观文化博物馆,例如带孩子们参观中华美德公园,即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又使他们在玩乐中懂得爱国诚信等中华美德。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既要重视他们的学习与成长,又要重视他们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幼儿园作为孩子们面向世界的第一站,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优秀艺术文化,不仅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能够加深孩子们地域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使孩子在新时代的生活中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

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

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篇10

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只是其中最直观也是最受关注的一种,而且旅游发展对社区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多元化的,在很多情况下是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存。本文通过对中国潍坊杨家埠民俗旅游开发的发展经验总结和笔者从事民俗旅游开发设计实践体会,探讨社区参与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适时的、合理的旅游开发是“复活”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社区参与可以使社区居民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增强社区的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

一、社区参与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

中国潍坊杨家埠是一个至少有600余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这里是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四川绵竹)之一――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产地。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布全国各地。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年画也和其他传统文化艺术一样,面临着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境地。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着后继乏人及人逝艺绝、人去歌息的危险境地。潍坊杨家埠民俗旅游的成功开发,使得木版年画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资源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传统民间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

杨家埠民俗旅游的开发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当时旅游开发的主体――政府主要是出于挽救传统民俗文化、振兴传统民间工艺的需要开始民俗旅游开发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杨家埠在山东省旅游局的扶持下以“民俗家庭”为主体开展走访式的民俗旅游。沉寂了多年的民间作坊又兴旺起来,老艺人们重操旧业,古老的民间艺术因为旅游者的到来而获得新生。美术工作者和民间艺人深入现实生活,对年画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工作,引发了社区居民对本民间艺术的学习和继承,年画艺术新一代的传人出现了。他们利用木版年画的旧形式,创作了很多具有现代时尚信息的作品。虽然他们很多参与制作年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赚钱,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恢复传统、维持传统的作用。同时游客们走街串巷,进入民间作坊,入户观摩,现场参与体验年画的制作工艺,寓教于乐,亦游亦学,不仅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朴实自然的亲和感,增加了对地方特色的感知和认知,也使年画这种古老的传统工艺在民间得以真正推广和传承。

2.社区的文化归属感增强

当旅游地的文化作为商品出售的时候,现实的经济利益会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使其具有更强的文化归属感。借此认同与归属,旅游会产生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文化修复功能。同时,当为迎合旅游者趣味而对自身文化的某些成分进行挑选时,这些被挑选出来的文化成分往往具有文化身份的象征意义。杨家埠在发展旅游业之前,当地居民对这些再也熟悉不过的木版年画早已失去了兴趣,没有哪一个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随着木版年画带来的旅游效应,当地滋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他们无不为其独有的文化感到荣耀和自豪。社区居民对于自己的文化有了清楚的认知,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旅游者深入社区,甚至生活在社区,与社区居民进行真正的交流,也促使社区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省”,诱发社区居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定。

3.社区参与的不同方式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阐释

旅游社区无论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到旅游开发中,他们的参与欲望、参与能力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因利益的驱动,村里办起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民俗大观园”,把民俗博物馆、木版年画作坊、风筝扎制作坊和风筝放飞场等集中到一个封闭管理的、收取门票的园区内,游客买票进入“大观园”后可以集中地观赏当地的民俗演示。这种类似舞台剧和舞台表演的文化表达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全村旅游收入过亿元。此时,旅游开发资金多由政府投资(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和集体投资,社区参与杨家埠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机制、途径还很不完善。经过一段时间后,一种危机正在悄然显现――旅游的“符号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原本源于社区生活过程和生活空间的民俗文化变成了脱离生活、专门提供给游客观赏的舞台展演和场景式的“符号”。旅游者在这里只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观赏者,仅仅限于对旅游地的文化符号表象的理解或“舞台化”理解,对社区文化浅尝辄止。传统文化的内涵被简单化、表象化,文化的内在精神被忽略。同时,舞台化的表演和场景,使社区居民逐渐丧失了传统文化创新的动力,这会促使当地旅游业迅速衰落,传统民间文化的精神希望通过旅游业带来复兴的计划也将会落空。

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省、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乡村组织和村民们开始探讨调整之路。2002年,潍坊市旅游主管部门邀请文化、旅游、民俗及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对杨家埠民俗村进行重新规划,解决问题的重点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从舞台上重新回归到生活中去。新的规划方案提出“以‘村民参与’、旅游者‘入户’为手段,开发具有深刻体验感的参观与参与相结合的民俗旅游产品”,即鼓励村民的广泛参与和介入,走社区旅游的发展之路。游客的活动区域由集中展示制作工艺的“民俗大观园”,回归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的传统手工作坊里去;游客走街串巷,入户体验,在家庭年画作坊中,亲自刻印年画,亲自张贴年画或把自己刻印的年画带(买)回家。经过几年的“改良”,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促使村民们积极参与到旅游业中来,一度衰落的民间手工作坊再度兴盛起来,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壤中得到了真正的“复兴”。

二、尊重社区的“自主性”

伴随着杨家埠旅游发展的进程,各利益群体对社区参与共识的达成经历了从被动的“社区参与”到主动的“社区自主”的过程。在杨家埠旅游业发端之初,社区及其居民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方面的工作是缺失的,社区参与的进程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行的政府行为,这就使得最初的旅游发展与社区、与当地居民相脱离。问题的产生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在后来的旅游开发中对于社区参与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社区被当做旅游规划的重要要素加以考虑,社区参与的理念在规划中确立并得以实施。目前,伴随杨家埠民俗旅游开发的深入,政府和研究学者对旅游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认同是源于居民对社区发展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展成果的分享。因此,社区参与对于杨家埠旅游开发和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是一种思路和方法的演进,是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社区旅游作为一个可持续的旅游规划方法,它只能建立在个人拥有公民权的机会和责任的现代公民社会中。社区发展有赖于“自下而上”尊重社区居民意愿,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参与是社区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社区参与应尊重社区的“自主性”,使其为了自身的发展在外界指导下寻找适宜的发展道路。“社区自主”会提高社区对旅游开发的控制能力和对旅游业的参与、进入能力,同时也会使“社区视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为自身发展需要和居民责任”,从而实现“全民地、自觉地参与到旅游发展进程中去”。当然,也有人担心社区居民从此会丧失其原有特色,传统文化逐渐会被现代文明所取代,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将被弱化或歪曲,甚至会逐渐消失。实际上,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社区居民自身的发展诉求,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传统民俗文化首先是属于当地社区的,社区有权力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选择。社区为了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形成一些新的传统。这是充分利用人类的智慧探知传统民俗文化自身的生命力和扩张力,为维护传统而发展创新传统。

作者单位: 贾衍菊山东教育学院政法分院

李宁济南市中山公园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张素梅.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J].旅游经济,2007,(22):163.

篇11

(二)教师专业素养对民俗文化渗透的影响

教师对于民俗文化教学不够重视,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很多汉语国际教育院校都将民俗文化课随便安排,几乎没有专业的民俗学教师。不少人认为民俗属于生活,无外乎就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细微小事。觉得从小到大生活在其中,随便一说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而实际上中国的情况是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并非了解得那么深刻。民俗课程背后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渊源,闲聊的时候可以随意,但上课则必须深入浅出、有理有据。民俗教学是一门严肃认真的课程,需要理论指导和框架支撑,绝非一时兴起就决定讲课内容或者心血来潮便能办讲座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将较为枯燥的汉语知识和生动的民俗文化内容相结合,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外国文化的感悟能力,这样方能让异域学生感受到同异质的文化,让学生对民俗文化和汉语知识更感兴趣。要时刻多了解本民族的丰富民俗文化,否则将出现被学生问倒的尴尬窘境。广博的异域文化知识必不可少,知己知彼有利于教师妥善处理文化冲突,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渗入的民俗文化内容

(一)俗语中的民俗文化

俗语是汉语语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俗语可以更生动形象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因此,它在中国人的日常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汉语中,能够反映民俗语义的词汇有很多,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俚语、惯用语等,能反映民俗的数不胜数。例如:“二百五”“东郭先生”“马大哈”“炒鱿鱼”“铁公鸡”“绿帽子”“黑吃黑”等。还包括问候语、祝福语、道谢语、禁忌语、委婉语等,如:“请吃糖”“敲竹杠”“托福”“吹牛皮”“跑龙套”等。由此说明,民俗词汇的生动形象是很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向学生讲解词汇的深层民俗含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民俗词汇本身的意思,更能增强其语言感悟力。俗语中包含民族色彩。例如:汉族人“结婚”时常常说“请吃糖”,这里就体现了发喜糖的风俗习惯;近邻日本人却说成“请吃馒头”;韩国人则说成“请吃面”……不同民族用的民俗词汇完全不同,但表达了同一种含义。又如汉族过的“清明节”,即“二十四节气”之一,要在这几天里扫墓和踏青。其他还有“春联”“冬至”“端午”“闹新房”“做寿”等等。

(二)古典文学中的民俗文化

民俗与文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常需要通过民俗心理、时代背景的深层挖掘才能使学习者正确理解语义,准确使用。例如: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夸父逐日的勇敢坚韧,有精卫填海的悲壮举动,更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我牺牲;有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抱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畏权势金钱的生死恋情等等。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掌握民俗文化对于理解汉语起到了关键作用。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就是以物喻人,用动植物意象来体现人的美好品格。这一点,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日学生相对比较好理解,例如韩国也同样喜欢以兰花来比喻人的高风亮节,所以教师在讲解“梅兰竹菊”这四君子以及“松竹梅”这岁寒三友的时候就会相对容易。但是对于不同文化圈的欧洲、美洲、非洲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以物喻人的方法,更有甚者会对其产生误会。此类民俗内容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师应适当加以注意。

(三)风俗习惯

中华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庞杂。外国友人与中国朋友初次见面时,常会被问起年龄、工作单位、收入、家庭情况、是否结婚、有没有孩子等等个人信息问题,甚至有些人还主动为没有男、女朋友的年轻人介绍异性,这些在西方国家是属于隐私的范围,属于不礼貌的行为,而在中国却很正常,甚至是一种普遍的表达关心、显示亲近的方式。所以在准备教学内容时,不仅应该透彻了解本民族的民俗习惯,更应该多多涉猎“异域风情”,与外国民俗文化多作比较,找出共性与差别,才能较好地理解外国人的民族心理,并据此来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让学生通过了解风俗习惯进而了解民俗词汇,最后轻松愉快地学会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三、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民俗文化教学与渗透的常用方法

俗语对于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而言既是内容,又是方式。有些俗语的意义比较好理解,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有些则需要在课堂中有目的地介绍一些涉及俗语或民俗词语的历史名人及其事迹,以此使学生了解民俗词语或俗语的本意。可以用归类法介绍与人名有关的成语、熟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如关于诸葛亮的:“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既生瑜、何生亮”等。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产生兴趣,进而去读《三国演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同义词归类。像“老婆”“屋里的”“孩子他妈”“太太”“夫人”“贱内”“拙荆”等一系列汉语中表达“女性配偶”一义的词,我们可将其归为一类,通过形成要素、地域等分类标准将一些俗语归为一类,集中教学。又如谐音类的民俗,我们常常在年画中会看到蝙蝠、鱼等动物图案,分别语义“福气临门”和“年年有余”;很多人家在结婚的时候会准备红枣、花生、桂圆、瓜子,这四样东西的头一个字连在一起意思就是“早生贵子”,花生又有寓意为“花插着生”即儿女双全的意思;还有就是在吃梨的时候,不能两个人分吃一个,因为谐音“分离”;送别人礼物不可以送雨伞、时钟,送男士礼物尤其不可以送乌龟或者是带有乌龟图案的东西或者是绿色的帽子等。

(二)风俗习惯教学

民俗学的解释:中国婚俗为图喜庆、吉利,多为红色,加上吹吹打打声势极大,如此显眼,很多妖魔鬼怪等“不干净”的东西很容易盯上新人。为了防止“脏东西”骚扰,就在井盖上铺上红纸意图平安;原本红纸上没有东西,但是一旦有风红纸即被吹开,难保平安,因此最初便在红纸上摆上苹果(苹果,平果,取其平安之意),后期演变为红色砖头代替。对外汉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必然出现文化碰撞和文化比较。而学习者的目的多样,有的真心仰慕中华文化,希望能够多学习,完全融入当今中国社会,也有的只是学汉语,将民俗文化仅作为提升汉语水平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至于如何选择,决定权在他们。作为引导者,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态度和选择。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是跨文化交际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比如称呼语的使用,在中国的北方,很多人习惯用亲属的称谓来称呼朋友、同事,以示亲近,但外国人很不理解很难接受。反过来想,若他们真的称呼我们二叔、大伯,我们听起来也不自然。又如中国人的送礼方式。在讲解的时候应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送礼和收礼。比如我们常说“一点小意思”、“意思意思”和“你这是什么意思”,其中这三个“意思”是否一致?又该如何理解和运用?让学生觉得感兴趣而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利于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化。再如过年的时候贴春联,上联是贴左边还是右边、春联上下联的平仄、春联内容与自己身份的配合、福字要倒着贴等等,都应提醒学生注意,逐一进行了解和掌握。

(三)从文化精神出发展开民俗文化的渗透

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喜欢看中国的功夫片或者是对中医十分感兴趣,就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他们经常将自己看到的民俗文化现象同本国的文化内容相对比,甚至有时要将两种文化一分高下。这不仅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对两种文化的内涵都有必要的了解,更要求教师拥有一颗平常心,在学生的思想出现一定问题的时候,用和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断不可用“天朝文明”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中的诸多差异。

我们不能一味地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思想毕竟尚未能够成为让世界各国都认可的普世价值观。具体的民俗现象极富民族特色,差异让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好奇、惊异,而相同使人类得以沟通。我们习惯将差异性当作重点,常忽略同一性与相同点,这是不可取的,二者协调并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在接受客人的礼物时,西方人习惯当面打开礼物并赞美一番,而在中国这样做会显得主人贪婪、无礼。在中国人家里吃饭时,不应把饭菜吃得精光,否则会有失礼节等等,诸如此类。

篇12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87-01

一、丽江的特色古城文化

(一)古城的选址

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气候、水源等因素。古城位于丽江坝子中央,“负阴而抱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山体既挡住了西北方向冬季寒风的侵袭,又作为城市的依托,构成城市空间的起伏变化;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阳光充沛。整个古城形成了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空间格局。源于黑龙潭的玉河在城区边界处被分为三股引入古城内部,然后再经多次匀水分流、作为生活用水贯穿整个城区,形成大小十几条水路,构成了古城空间的基本骨架。

(二)古城的水系

丽江古城的水系尺度都较小,按其形态大概可以分为三类:树状水系;面状水系;点状水系。树状水系指玉河水网,发源于黑龙潭,流至城北玉龙桥处分为三股支流:东河、中河、西河,这三股支流再分成更小的分支,形成一个树状水系。面状水系有黑龙泉和白马龙潭两处,前者位于象山之麓,县城之北,泉水由山麓岩石缝隙间喷涌而出汇集成潭,该潭为玉河水之源,并可调节玉河水系的流量。后者为玉狮子山南麓,又名狮乳泉。“四方街”前身为莲花池,后由木氏土司仿其府印之状填池为市,几百年来,一直繁荣兴旺。

(三)古城的民居

丽江古城的特色还有它的民居。它有机的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三、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

(一)纳西民俗文化推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

1、独特的纳西族民俗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纳西族民俗文化为丽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丽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证明了纳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成就了纳西民俗文化

1、纳西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

2、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增强了纳西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古城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并以他们的独特民俗文化为荣。

3、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奠定了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丽江古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丽江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护部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

(二)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篇13

素质教育在我国开展多年,但实际上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要更好地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文化、讲纪律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然而素质教育更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才能具备甄别外来文化优劣的能力。然而当前我国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十分的淡漠,长此以往,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中学生的道德素质逐渐出现下滑的趋势,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低素质、低水平的违反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由于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的弊端,也使得学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青少年缺少正确的信仰和文化认同,精神家园十分荒芜。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道德水平,语文教学必须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历史重任。

2.是适应全球化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地球村、全球化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商务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全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必定是色彩纷呈。而青少年是我们民族的希望,身上肩负着着保家卫国、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而当前青少年对于我国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低迷则十分让人担忧。我国现阶段的青少年通常都是90后学生,他们从小就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比如动画片、电影、书报杂志及可口可乐、肯德基等等,他们习惯了享乐主义,而对于我国民族苦难的过去与光辉的历史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加之受到来自社会崇洋的错误思想影响,他们对于国家、社会和历史的认知十分的肤浅,民族文化认同感非常淡漠。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注意这种情况,绝对不能放弃中学语文教育这块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阵地。

3.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学应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能力、提升审美情趣的重要工具,而如果语文缺少了人文内蕴,缺少了情感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便失去了灵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能够回归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能够很好地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有机地统一,能够促使语文教学更多地融入民族文化,从而体现出语文的文化功能与特性。此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历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语文教学真正走上一条适合我国社会需求且更具民族文化特色的道路,顺利地走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进而大大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具体措施

1.在教学中充分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真正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明确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整体文化发展史中的实际地位。举例来说,在课文《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表明了对西方文化的重要态度,教师要在这时及时地加强文化认同教育,抓住教育时机。同样,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涉及到了对封建迷信与礼教的批判问题,教师这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历史知识尚存浅陋的一面;再如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描述了古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论,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加强讨论,用自己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加强引导,对于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

2.结合地方特色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文化更是渗透在语文活动的实践当中,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从活动入手对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细心地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并能够思考和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内容。举例来说,我国地域广阔,拥有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都形成了自身别具风格的民族文化,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开展一次以“考察家乡的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并加深记忆。

3.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