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风险防控措施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程风险防控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工程项目计量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业主预借资金管理的风险。根据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及合同要求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开工之初,建设单位为了缓解施工项目前期的压力,都会根据项目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施工企业一定的开工预付款和材料预付款,以通过以上方式来缓解施工企业项目前期的资金压力。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开工预付款和材料预付款实际是业主的预借款,在工程中后期要通过计量款进行归还。很多施工企业项目部在得到此笔资金后,由于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强、项目内控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项目部不按资金的用途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出现随意对外支付,损失浪费等现象。加大了项目后期资金短缺的风险,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

2、业主超计量、暂计量及审计扣减的风险。有些项目由于业主中期对计量资料要求不严格,再加上施工工期进度的要求,出现超图纸计量,变更索赔签认不全等情况,虽然中期给予了计量,但是在竣工结算投资梳理或结算审计时都会给予扣减,直接导致项目盈利水平下降或亏损。

3、计量档案资料不齐全、不合规的风险。有些项目未根据设计工程量动态的登记好计量台账,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完整或竣工结算时才找有关人员补记录,设计变更签证不齐全,工程量计算不准确,质检实验部分资料缺失等,增加了竣工结算的难度。

4、分包合同单价确定不合理的风险。有些劳务队伍为了先接到工程,多低的单价都敢干,到工程中后期就会出现扯皮现象,不但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还存在效益流失的风险。

二、工程项目计量支付风险的防控措施

1、加强预借资金的风险管理。一是加快业主材料预付款的拨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已经采购并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实际是有货币价值的,施工企业可以提供相应的购货凭证以证明实际发生的材料款,业主一般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材料款的先行垫付,业务上一般称为材料预付款。一般情况下,在进场一年的时间内可以通过此办法对于先行采购的大宗材料货款向业主申请专项资金垫付,缓解项目资金压力。二是合理安排预付款资金,预防资金短缺风险。三是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价。工程前期,合同内的工程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计价,加快资金的回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工程后期,剩余工程多为产值低、效益差的工程,施工计价中应考虑资金的周转及使用情况,防止超计价导致工程运转不灵。

2、做好过程计量中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保证资料的完整合规性,减少业主计量结算审计扣减的风险。根据审计工程数量,做好对业主的计价台帐,并根据变更文件及时更新台帐。变更工程中很多都有虚方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价。对于隐蔽工程,工程隐蔽后做好检验批、工程日志等证明资料方可计量;非隐蔽工程,应在本工程结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计量。并要做好计量原始资料的归档及保管工作。

3、计量支付中要树立“计量要为结算服务”的思想,特别注意对有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以及手续的完善,方便以后的项目结算和审计。

4、合理确定劳务分包单价,准确计算工程数量,严格执行劳务合同,防范对下计量效益流失的风险。对劳务队的计量单价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根据企业定额,结合项目一二级预算、施工现场实际及单价所包含内容测算出一个合理单价来,要让劳务队干得下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禁止任何形式的超拨款,避免工程中后期由于分包单价低而不严格执行合同,出现超拨款或补计价的风险,导致项目效益流失。

5、及时对劳务队按实际已完工程量进行结算。特别是对劳务队已完成的变更工程应按预先与劳务队商谈的单价和实际完成工程量及时进行计量,防止变更效益的流失,保证项目部对业主结算的独立性。

6、做好对劳务队计价台帐,严禁超台帐计量。对下计价先要按照施工承包合同建立计价台帐,台帐主要包括工程数量及单价,单价一般合同都比较明确,主要是工程数量问题。合同签订后,企业项目工程部应按照与施工队承包合同分项计算工程数量,并经项目部批准进入计价台帐,本工程数量作为总计价依据要计算准确且不得随意更改,发生变更时重新计算的工程数量经项目部批准及时更新台帐。

对下计价一般分多期进行,项目计划部应保存好各期的验工计价资料,并保持其连贯性,不得丢失或毁损,做到数据准确、台帐清晰、会签完善,严禁超台帐计量。工程结算时结算工程数量一般应等于或者少于总的工程数量(台帐数量)。

7、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做好项目中期计量。中期计价工作一般应由计划部牵头,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安质部、物资设备部以及验工计价领导小组人员共同参加(可以邀请监理参加)。实行现场收方,质量评定,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工程不能验工计价。物资设备部每月要对现场材料进行盘点,根据工程进度核算材料用量,防止劳务队倒卖材料。

8、合同外工程计价。合同外工程主要包括计日工、计日机械及项目部指派的小型或临时工程。对于合同外工程应按照及时签认、每月计量的原则,计日工和计日机械由计划部每月核实后计量(必须由分管领导签字),过期不计。小型或临时工程,应由各部门现场核实工程数量,计划部分析单价,分管领导及施工队签认后计价。

篇2

工程投标决策是企业上层领导经营策略之一,属风险系数较大的经济活动,一旦决策失误或既定条件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形成投资风险,所以在该阶段财务风险体现在投标决策失误,投标价过低两个方面,在取得招标文件后,决策者是否进行投标对企业日后的生存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决策失误将导致企业陷入严重财务危机。

12 合同签订阶段的财务风险

中标合同签订时,一些建设单位缺乏正确的合同观念用自己的强势地位,通过各种不合理的条款将工程风险与责任转嫁给施工企业,如把二、三类设计变更、非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不可预见的风险;同时一些建设单位利用企业急于揽工程的心理,往往向中标单位收取履约保证金或垫付工程款,就有可能工程完工后企业无法收回垫付资金风险。

13 施工阶段的财务风险

(1)融资风险:公路施工一般采取计量支付,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启动后一般需要1/10的流动资金来运作,企业为了减低财务成本,较多采用筹资方式是银行贷款,由于银行贷款大多是短期借款,而工程项目期限长,往往融资不能完成项目周转,企业可能导致续贷或新贷还旧债的恶性循环,甚至造成财务危机。

(2)成本控制风险:成本控制风险是某中可能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两个方面的总体反映,是对提高成本情况的发生所带来的危险和后果的一种综合性的认识。成本风险是施工企业一个重要的财务风险,公路施工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3)进度、质量、安全风险: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进度问题,业主势必根据合同补充条款对施工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势必返工,造成经济损失;当工程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势必理赔,造成经济纠纷从而影响工程经济效益。

14 工程竣工阶段的风险

工程施工竣工后,应当及时工程竣工验收、编制竣工决算,但业主为了拖延支付工程款不能按时决算,企业不能按时收回资金,增加了财务风险。①由于业主和设计的原因使得单项工程变更或调整不能及时批复,造成了财务支付滞后。②由于质保期为两年质保金不能及时到账。

2 公路工程施工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21 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和监控

首先建立风险责任制。公路施工企业应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责任制。企业法人是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重点把握项目的投资决策,对每个项目投资作全面的了解,利用自己掌握的多方信息对项目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判断。各部门应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对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将其报告给企业法人。其次是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完善管理办法,规范结算纪律,增强防范风险意识,财务人员参与现场管理,预测财务风险,做好控制风险计划,落实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22 完善合同管理

为完善合同管理,公路施工企业首先要做到理智投标,然后认真评审合同。首先,理智投标。公路施工企业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掌握建设单位和项目有关背景资料,了解项目资金状况,判断该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接着必须在分析自己的施工能力、资金实力、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成本水平的基础上设计标书。投标时只对所投项目认真调查研究,分析自己的际情况,量力而行,精确报价,才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其次,严抓合同评审。合同签订前,企业各相关部门对合同的风险性要进行评估,防止合同中不利条款的出现,把合同隐患消灭在评审阶段。

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后,施工企业需要对合同所依据的法律基础、承包人的主要任务、发包人的责任、合同价格、施工工期、违约责任、验收、移交和保修、索赔程序和争执的解决等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合同和合同分析的资料是工程实施管理的依据。合同分析后,应向项目各层次管理人员作合同交底,即由合同管理人员在对合同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解释和说明的基础上,通过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各个工程小组学习合同条文和合同总体分析结果,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规定、管理程序,了解合同双方的合同责任和工作范围,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等,树立全局的观念,使各项工作协调一致,避免执行中出现违约行为,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23 加强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由材料、人工、机械等施工现场工程直接费用和项目部间接费构成。成本风险是施工企业一个重要的财务风险,公路施工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公路施工成本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优化施工方案。公路施工企业要认清当前不能及时供设计图、工程变更多、征地拆迁难、部分项目难以开工的特点,结合合同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等具体因素,优化施工方案,及时组织劳务力,及时做好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及时配备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其次,切实推行责任成本核算。责任成本不仅包括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还包括对收入的控制,不仅注重对工料机成本控制,还包括对安全、质量、工期、环保、征迁等各方面的控制。对责任成本按照:指标分解―指标控制―指标考核三个环节进行分解,层层分解到部、班组、个人。对于各项分解费用的节超要奖罚分明,真正体现责权利的统一,责任成本分解的过程不仅是增收节支而且也是逐步逐级降低财务风险的过程。

最后,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间接费用等重点项目的监控,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施工成本监控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序的成本节约。

24 及时办理竣工结算

公路施工企业往往出现竣工项目结算长期搁置的现象,应该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时间办理决算送审。一定要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去虚存实,这样才能促进竣工工程款的回收。

首先,对于因业主原因或设计变更部分导致的停工损失、场地原因而发生的材料倒运等费用要及时进行现场签证,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种结算,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加速竣工工程款的回收。

篇3

Lin Dandan

Abstract: Power is one of the industries are state monopolies, professional, high-tech features of its industry, many people are glued to a piece of fat, hoping to learn a great fishing.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power system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three three are" the punishment and prevention systems and to carry out a clean culture, so that honest government, and made a series of encouraging anti-corruption achievements and significant results, but it is undeniable , power system management of individual projects and individual based on their own interests, by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driven factors, it is prone to integrity risks. In this paper, a total of eight in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existence of risk-prone points and Independent described the ma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power;Engineering;Independent;Risk;Prevention and control;Measures

电力工程一向是属于社会上施工单位争先抢夺的“香饽饽”,再加上从2010年起,各地电力部门开展第二轮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工作,工程数量众多,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工程领域中存在的权钱交易风险更是居高不下。虽然近年来电力系统通过建立有效的“三化三有”的惩防体系,着力开展廉洁文化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和明显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力系统中个别工程管理部门及个人基于自身利益,受社会上经济利益分配和利益趋动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廉政风险问题。当前电力系统廉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避免出现“工程搞上去,干部倒下来”现象,确保“工程优质,干部廉洁”。作者结合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从项目决策、土地使用、招投标、合同、资金安排、工程安全管理、工程质量、废旧物资回收等八个方面,探讨分析工程各个阶段存在的易发生主要廉政风险点和阐述防控的对策措施。

一、项目决策管理方面

风险点一:工程立项手续办理不符合规定、因外部原因(如政府手续办理时间较长、当地居民阻扰施工、清赔方面纠纷)造成未批先建、实际开工时间与计划开工时间节点相差较久。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工程立项相关规定,及时准确上报工程项目及规模、资金;2、对于政府手续办理时间较长的问题应对公司相关经办人员提出明确的时限,要求他们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部门主任及时跟踪,分管领导督促办理进度,适当时候应出面协商,以便手续顺利办理;3、清赔方面严格按照省公司规定的标准进行清赔,对于可能超出清赔预算的情况应及时请示公司领导;出现阻扰施工现象,应及时与当地政府联系沟通,避免出现因纠纷而事态扩大,造成上访现象。

风险点二:工程项目由于上报时间匆促造成建设规模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因造价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出现造价不准确。

防范措施:对需上报的工程项目规模、资金进行严格把关,因出现自然灾害造成只能估算上报的工程项目,在实际开工时若差距较大,应上报公司领导并说明原因。

二、土地使用权和出让方面

风险点一: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且施工时间较赶,与当地政府协商一致后先行施工,未办理土地证。

防范措施:在与当地政府协商过程中可将政府部门配合的手续一并向政府提出,争取避免出现该风险出现。

三、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方面

风险点一:规避招投标。将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化大为小,未将工程项目中的小额附属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纳入招标范围,然后将上述小额工程直接发包给施工单位,有的则是任意肢解工程项目,关照某些特别的施工单位。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对于达到招投标条件的工程项目许严格按照流程办理;2、细化招投标管理办法条例,对招投标条件进行明确规定,如招标金额是否包工包料,附属工程是否纳入合同总额等具体细节。

风险点二:虚假招标。出现暗箱操作,内定单位的现象。

防范措施:应加强监督职能,建立由监察审计部门为主导,财务、项目主管各司其责的监督管理体系,界定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每年的工程计划批准文件可报备监察审计部,由其对需招投标的工程项目进行监督。

风险点三:违规转包。有的企业凭借某些特殊关系中标后,不是自己去组织施工,而是直接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直接获得高额差价;或者以包代管,收取管理费。有的工程被层层转包,承包费用水涨船高。违规转包又可能导致两种风险:一是可能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二是由于承包费的层层加码,施工方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施工方只得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违规作弊。

防范措施:1、完善转包工程的管理文件制度体系,尤其是安全生产方面;2、对于有转分包的工程项目,项目主管部门需重点督办工程管理,对转分包的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检查,杜绝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行施工现场;3、禁止二次转分包的情况出现。

四、项目合同管理方面

风险点一:合同条款制定不完善,如预付款比例过高,无工程逾期考核条款,出现矛盾纠纷的解决办法问题。

篇4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客户的方法,是法律风险法律风险防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防治方法,其实质是客户的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方法。发包人法律风险管理属于一种发展中的全新理念。它所强调的是法律风险控制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合同风险防控领域,这种以法律专业人才为主的防控活动,强调主动收集企业及法律环境方面的风险信息,分析企业的交易行为中潜在的风险,从企业切身利益角度寻找最为合适的折中方案,并在平衡控制成本、企业效率与风险防范之后,通过科学的方式,控制合同文本之内及签订与履行中的各类法律风险,并将某些控制方案有机地融入企业的管理活动之中。因此,控制企业从事法律风险发生后的补救转变为事前预防,企业法律风险最低的成本最小化和安全利益最大化。实践中,一个完备的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防控体系应当包括一个完整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体系以及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评价系统。

1.完善发包人建设工程合同督理体系

首先一个完整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前期工作减少法律风险、降低诉讼成本、保证企业利益。具体的流程应当保证以下几点:

(1)合同主体选择管理

避免因不当的选择形成缔约过失责任,以及因为招标等程序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

(2)合同签订及生效的管理

从内部完善审批制度和合同签订及履行的标准程序,杜绝因合同签订及履行的随意性而产生的风险。

(3)建立完整的合同文本管理、档案管理制度

发包人应建立完整的合同文本管理、档案管理制度,并保证合同任何阶段的档案集中管理,可防止因缺少证据而丧失权益。

(4)危机事务处理管理

在合同履行中如果出现违约、突发公共事件等,可以有条不紊地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损失发生或防止损失扩大。

2.建立发包人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评价系统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法律风险的识别,需要法律风险管理的分析,有效的手段的选择,建立法律风险评估系统,减少法律风险,及时有效地控制法律风险的概率,取得最低的伤害。建设工程合同的法律风险的具体措施,确定可见的建设合同和人承包的法律风险的预防控制,包括对具体的防治措施分析三个实施步骤。

2.1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识别

实践中进行针对发包人一方在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识别,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的支持,如笔者在实习中参与了针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某分公司在建筑工程领域法律风险专项防控研究工作,参与调阅建筑工程公文档案、基建档案1347件,建设工程财务档案61件,并根据要求在对涉秘档案实施了签订保密承诺书等保密措施后对其中664份文件进行了复制、查阅。同时还收集含概各级法院对建筑纠纷等典型判例,并广泛收集整理了包括我国在建设工程领域基本法律法规、招标投标、建筑规划、环境保护、国家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标准(房屋)建造设计规定、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结算决算、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及该分公司所在省份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行业规范等十四个领域的法律法规共176部。在综合筛查了该分公司过往签署的合同和该地区建设工程合同常见纠纷之后,作出了符合该分公司自身运营特点的法律风险识别报告。

2.2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法律风险的分析

它实际上是对开发商的建设合同法估计和衡量风险,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的使用,通过统计、计算、分析各个已识别出的法律风险,并计算出各个法律风险的出现的频率,作出有针对性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与理论依据。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法律风险的分析由法律风险发生概率的计算与造成损失的估算,以及综合这两者数据之后对法律风险进行风险评级构成:

(1)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法律风险的概率分析

要进行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法律风险的概率分析,需要通过公司历史合同档案的整理和统计,并参照地区内法院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判例,对各个已识别的法律风险点的发生频数。一个简单的例子: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审查了发包人签订的1000份合同,在1000份合同中发现有5份合同的合同当事人名称与其在合同上印章所记载的名称不符,那么该法律风险发生的概率就是5/1000。因此,通过计算在各合同风险概率,概率高风险重点防治的法律风险。实践中进行概率分析的时候会遇到某一法律风险从未发生的情形,这里就需要风险管理人根据已知情况参照过往经验进行估计,从而给出一个确定的概率,或者直接将该类风险单独划归为极小概率事件,并不给出确定的值。

(2)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法律风险致损估算

所谓的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估计,其估计法可能会导致损失的大小。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的法律风险所导致的损失亦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无论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商誉的损失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损失数额的定量分析,对于容易照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后果严重的法律风险则为需要高度防范的对象。

2.3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法律风险的评级

综合建设工程合同中法律风险的概率分析结果与致损估算结果,将法律风险按风险系数进行级别划分,便于发包人对法律风险防控的重点进行科学的掌握。具体划分方法是:首先,将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法律风险的概率系数赋予固定的值,以上文中某法律风险的5/1000的概率为例,那么它的概率系数可以看成是5(每1/1000看作1);而该风险可能对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假设为20万,则该风险的损失系数可以看成是2 (每10万元看作1);将该法律风险的概率系数乘以它的损失系数,得到的就是它的风险系数10。

3.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防控方法

常见的法律风险的具体防控方法包括消极规避法、积极预防法、成本控制法、风险转移法等方法,具体阐述如下:

(1)消极规避法。即为预防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而采取消极的方式避免其发生。比如,假设B为了避免发生与A签约后,A违约而导致的法律风险,则B选择不与A签约,从而完全避免发生这个法律风险。消极规避法极易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因此一般不太采用此法。

(2)积极预防法。即积极主动的取系列措施,降低、消灭可能引发法律风险发生的因素。再以上文为例:假设B为了确保合同相对人不会违约而引发法律风险,则在签约前选择数个合同主体进行调研,分析对方的违约率,再从中选择违约率最低的一方签约。积极预防法能有效的预防控制法律风险的发生,

(3)成本控制法。成本控制法是合同主体将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作为商业成本计算到支出项目中。因为收益与风险往往是并存的,当可得收益远远大于可能的风险损失时,风险管理者一般会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预期目标综合抉择。成本控制法一般包括两类情形:一类是把可能的风险损失纳入成本,损失发生时以利润冲抵;第二类则是建立专项的风险基金。

(4)风险转移法。即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分担或转移给其他主体,比如转让、保险等方法。并且经济成本小,因而被常被采用。

参考文献:

篇5

1.建筑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作为建筑的首要任务,是建设项目全面规划以及实施的主要过程,在工程造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专家指出设计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能到达到75%以上,这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重点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理念,这样才能达到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成效。对于建筑方案要将平面布图配置合理、各项分区明确、工艺流程顺畅这些基本的准备做好。装修标准要从经济、安全的设计理念去出发,将装修的总费用控制小于预期的估算。施工图的设计是设计中的灵魂,对于施工后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影响。施工图的设计应按照相应的范围、指示、项目去设计正确的图纸。对于施工图的尺寸一定要注重,不断的加以完善改进,避免误差的出现;对于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关键在于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将经济与安全的问题协调好,做到协调发展。在设计中要控制变更问题带来的影响,完善变更审批的制度。在施工中要将所有的因素考虑在内,将施工中不合理的设计问题尽量避免,减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所以要在工程设计时候,强化设计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并通过内部的不断管理完善,进行必要的调整。

2.建筑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建筑施工的时候一般周期很长、外界因素对于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施工管理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建设工程施工前都要进行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技术指导方案的不断完善、审查控制,才能确保施工前准备的完整性。对于施工现场要派专业的人员进行实施,将所观察的信息、整理汇总作为工程造价计价的依据,将现场的完整信息记录下来、将隐蔽记录的内容上报,得到认证,能够为工程竣工结算、索赔提供很好的凭证,对于工程结算造价易出现漏报、漏计的情况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工程的验收是检验图纸以及方案的准确性,对于竣工图纸一定要按照比例进行绘图,在现场通过实际测量、检验,不断的完善图纸的精准性,所以对专业人员的技能以及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工程竣工图没有经过校核,会对工程造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一些隐蔽工程的验收对于工程质量的保证以及工程验收的准确性都能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工程变更的签证管理对于工程造价的成本有很大的影响,管理不当会造成效益的亏损。所以现场工作人员要做好各项变更的纪录,将签证资料不断的进行完善,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参考依据。

3.建筑结算阶段对造价的控制

建筑工程结算编制的准确与否,直接与施工单位做的竣工结算计算的工程量、套用的定额准确程度有着密切关系。一般在结算阶段工程造价出现的问题有虚报工程量、高套定额、提高材料价格标准以及提高工程类别取费标准。要解决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首先要完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在工程结算中,应搜集、整理好竣工资料。竣工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签证,主材的合格证,单价等。其次要准确核准工程量。由于从事预决算工程的预算员,对某单位工程可能不十分了解,而一些体形较为复杂或装潢复杂的工程,竣工图不可能面面俱到,逐一标明,因此在工程量计算阶段必须要深入工地现场核对、丈量达到准确无误。审核人员要在工程决算审核前进行认真地调查和实地勘察,摸清施工情况,熟悉施工图纸和变更签证及合同等有关材料,对工程决算进行逐项审查验证。最后把住材料价差调整关。在对材料价格进行审核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把关:一是确定计差价的材料,不该进行调差的决不进行调差;二是按设计图纸核算定额所需材料用量或按施工实际核定用量;三是核定材料市场价格与预算价格差额以及规定应取的采购保管费和税金;四是在编制预、结算时,所取定的材料价格,是否跨期高套:五是对大型设备、特种建材采购以及普通建材大批采购有必要实行实地审核程序。施工过程中的工期索赔以及费用索赔都是很重要的,都要按照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理,所以就要求在施工的时候对于数据的整理、资料的收集尤为重要,只有凭借依据,才能处理好工程中出现的费用纠纷,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4.工程造价的风险范围控制

4.1设计变更和经济签证的风险防范措施

通常情况下在开发并建设一个工程项目时,需要经历工程设计、决策及实施这三个阶段。作为控制总体工程造价基础环节的工程设计阶段,应提前注意加强对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项目的工程造价工作打好基础。

加强在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作为工程建设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可以设计出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毫无原则的,而是应在满足相关的设计任务书以及相关要求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其二,把好在设计阶段所要解决的概算审核这一关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其三,工程设计也不是随意进行的,需要进行限额设计,作为工程的造价人员需要在项目前期就实行对造价的工作介入,以此不断提高相关设计人员的责任感。要想抓住在投资控制中的主动权,进一步做好相关项目的经济决策以及对设计造价的介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作为项目建设单位精选出一套优良的项目设计方案是十分关键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助于更好的控制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从而实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项目利润的目的。

在工程建设前期中要做好设计变更、经济签证工程计量以及支付的预控措施工作,要经过专业的工程师对工程变更计量方案的检查,按照施工合同内容做好各项数据、内容的记录。首先应该从造价、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工程的变更方案,将变更方案与相关的部门进行协商确定最后的费用变更。要及时的完成变更工作的统计,对正在施工的工程与计划做比较,按照规定的方式调整措施,并积极与上级取得联系。最后要按照合同的原则进行相关的结算,将设计变更、经济签证的造价纳入结算的总额。

4.2材料价格变化的风险防范措施

由于施工期的过长,市场上的材料价格也会随着市场的供求关系有所浮动,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来说,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到最后工程造价,解决的方案就是通过合同措施及各种预控防范措施等来有效降低风险。

4.3自然因素影响的风险控制措施

因为自然灾害、天气的变化以及地质条件的外界因素影响,这些都是不能估算出来的,对于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可以通过合理的计划预控措施进行调控将工程造价风险减至最低,比如可以采取加强安全防护、应急演练等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造价风险。

4.4人为的风险预防措施

篇6

一、工程造价控制发展现状

1.1 工程预算定额与需求不同步

现行的工程预算定额已跟不上价格变化与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更新换代的要求,呈现明显的滞后性。.工程计量方面与工程真实造价不符合。工程计量一般是在工程结束后,监理认可了质量,工程数量也符合施工实际情况,监理就要签证计量,然后报到项目部批准。但在工程项目昔理中,一般是建设单位选工程项目部进行项目昔理,有个别项目部的成员可能会置部门昔理原则不顾,违反规定,给监理做工作为施工单位汁量支付,不能真实地反映工程建设活动,也失去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1.2 缺乏健全的行业法规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领域的行业法规很不健全,缺乏权威有效的参考标准和制约,监管机制也存在漏洞,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不规范行为屡有发生。.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随意性较大、一项工程项目在可行性与投资额度方面要经过严格的研究,把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用额控制在计划限额内,要做好周密的准备,合理有效地实施,并监督控制好整个过程。但在实际中,一此建设单位没有事先做好准备,又急于项目开工,在投资额度、建筑标准、设计深度等方面都没有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措施,只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同时根据情况变更,对变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也没有进行监督管理,因为更改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制定出责任制度。

1.3 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

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实现工程的全局管理,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工程在投资阶段就对工程造价估算不实,在资金未落实时就上项目,有些甚至编造虚假工程概算。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2.1重视工程投资阶段的造价的合理控制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全过程投资控制的重点。设计质量的好坏小仅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也自接影响着工程的投资效益。通过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条件、实力雄厚、有类似工程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项目设计是保证设计工作的首要措施。初步设计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经有关部门批准,作为工程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进一步分析,对基础资料进一步核实,并严格的按照设计概算设计,采取限额设计。设计项目要齐全,工程量计算要全而、准确,施工方案要切实可行,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增加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缩短工期,降低投资。对多方案的项目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通过方案优化来保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在源头上解决建筑工程造价失控问题。

2.2加强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要完善招投标相关法规,规范招投标行为。采取措施加强建筑市场和招投标过程中的法制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确保招投标和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合理运作和落实,维护当前建筑市场中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竞争秩序,从根本上对工程招投标阶段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然后要制定一些列科学的评标管理办法。通过制定科学的评标管理办法可以达到规范整个招标过程,提升竞争择优效果的作用,提升评标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评标管理确保整个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原则,努力营造诚信,互惠,双赢的商务气氛。减少主观因素及人为因素对招标过程的影响,使评标过程获得客观公正的结果。最后在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的签订,在编订双方合同规定时,必须科学严密,内容明确,且客观公正,而且要将对工程项目的管理纳入合同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风险,明确双方的责任,维护双方的权益,才能够达成双赢的理想效果。

2.3强化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合理控制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格控制现场签证。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地把握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确保材料质量并控制材料成本。采用考核的方式,建立一种工程项目责任制,根据标准成本实行奖惩制度,将工程的质量和监管有机的结合起来,避免偷工减料、追赶进度和资源浪费的情况。配备一批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员,对可能影响工程项目进展的合同纠纷及时子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及时进行索赔,最大限度地挽回因合同纠纷造成地损失。从而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的控制工程造价。

三、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措施

3.1 建立竞标评估体系,回避风险

建立竞标评估体系是施工企业从源头上回避风险的重要举措。一是评估施工固定成本,二是评估可变成本,三是制定合理的利润或者保本费用,作为确定报价的基础。企业在深入调研和招标文件的前提下,必须对施工成本以及目前的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劳动力成本加大、施工机械租赁费增长等因素进行评估,还要考虑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付款、垫资经营的预期总资产报酬率降低的因素。

3.2 严把合同订立关,合理约定风险范围

一是尽量采用示范文本,以防止一些显失公平的条款。增强法律意识,对合同的严密性、规范性、合同条款的逻辑性认真加以研究,中标后合同订立阶段要斟字酌句,认真研究专用条款,注意各有关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二是加强合同管理意识,凡是招标文件中发现的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如外部条件不足产生的风险,究竟应由谁来负责;业主供应材料设备或指定分包商的计价方式的约定等,应在合同中明确而未曾明确的,可通过补充合同协商来解决,力求按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与业主分清责任,从而达到降低合同条款风险的目的。三是合同双方分担风险应明确约定。特别对于采用总价合同,工期又比较长的工程,必须定量地约定风险范围。

3.3 加强施工项目管理

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在工程质量、工程款的支付、工程索赔管理及工程验收上加强风险防范。因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合同价偏低时,不能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否则引发的法律纠纷对施工企业是十分不利的。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施工企业可按合同采取暂停施工并书面通知业主支付工程款,或者继续施工但要以书面形式通知业主逾期支付工程款的后果,书面的形式同时也是以后处理纠纷的证据。

3.4 全面推行工程分包,转嫁风险

工程分包在施工企业客观存在,但仅限于“干不过来”的时候和特殊专业工程。应对工程造价风险要求施工企业全面推行工程分包,包括土建、安装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促使企业发展为“管理型”施工商,强化施工企业的管理服务监督功能。把中标的工程价按项目分解后进行分包,把建设方要求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结算比例等分解后落实到分包单位。

3.5 严格规范建筑市场竞争环境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以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确保建立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环境。同时,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要自觉为企业提供服务,及时测算、权威性的信息,以利企业增加对各项风险事件的把握程度,从而采取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减少由于产业环境变动和其它环境变化所引起的风险损失。

四、结语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从而达到工程建设投资方和承包商以及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这不仅仅为工程建设投资方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落成,对于我国工程建设也能够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 引言

建筑工程分包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之间建立的专业工程施工或劳务作业的承包发包关系。分包活动中,建筑施工企业是分发包人,建筑施工企业是分承包人。在确定分包关系后,需要签定分包合同,其工程施工交由项目团队管理执行。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公司掌握项目更为广泛的信息渠道,并使公司的采购发包管理更为规范和程序化,同时,也有利于公司对项目成本的宏观控制。但不足的是项目团队在执行中,容易造成信息不明,从而形成“难管”的局面,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组织架构和沟通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市场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是必然趋势。

2 建筑工程分包的风险分析

由于受到国情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施工企业的工程分包管理和劳务分包管理给企业带来的集约效益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各种资源也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粗放式的管理不仅没有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很好的释放,反而使管理中出现的混乱和无序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建筑工程分包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2.1 分包合同签订不规范。一些项目的分包合同评审流于形式,过于简单,缺少相关人员的评审意见,并不同程度的存在未按规定对分包合同进行逐级报批、备案的现象,分包合同范本推行不广,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条款不规范,缺少严密性。一些项目分包合同在争议的解决、履约保证金的交纳及农民工工资监管的条款方面缺少说明,有些合同条款前后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大部分项目部劳务分包合同中没有附带劳务花名册及劳务人员的有关资料:普遍存在着分包方先干后签,边干边签,甚至干了未签合同的现象。这些分包合同管理上的疏忽、缺陷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特别容易引起经济纠纷,造成效益流失。

2.2 分包方选择不规范。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内部资源市场,多是项目部各自为政,分包方跟着项目经理走的情况比较普遍,并没有在施工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共享,这使得新项目对分包方的选择范围非常有限,市场化程度不高

2.3 以包代管,失去掌控力。在分包管理中,分包合同订立后,总包单位误认为分包工程应由分包方自行处理和承担,与总包单位无关。就目前实际而言,不少分包单位总体素质不高,人员构成流动性较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存在很大的隐患,总包单位必须重视分包管理。项目监管及过程控制不到位,造成项目履约弱化,项目部门被分包方牵着鼻子走,受制于人。

2.4 存在违法分包和非法转包现象。目前,《建筑法》、《招投标法》等对工程分包存在很多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少数施工企业为赚取管理费而将所承包的工程违法转包货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转包他人或再次分包。工程由转包方进行施工,从而给总包合同的工期、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带来很大的风险,给工程相关各方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5 施工分包结算不规范。由于在工程分包、劳务分包中缺少规范化管理,分包方当事人的利益分配没有建立在规范的合同管理之上,从而导致分包结算不规范的现象,例如超结算工程款得现象、项目为建立对内对外结算对比台账或更新不及时、个别项目单价未经测算或未按程序进行审批等现象,从而成为分包管理的风险因素之一。

3 建筑工程分包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为防范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中的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劳务分包市场竞争机制。目前,我国的各种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正常的竞争环境,从而造成工程分包中出现各类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工程分包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工程分包信息的公开,面向社会筛选有信誉、有实力的分包队伍,并对分包队伍以往的工作业绩和专业评价,对分包队伍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各项指标进行评定,并通过这种公开、公平竞争机制,选择真正有实力的分包队伍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确立健全的劳务分包市场竞争机制,可以使施工企业对分包队伍情况更加了解,便于资源的整合,同时,在选择分包队伍环节上可以有效避免因项目经理话语权过大而出现的无序竞争现象。

其次,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防止以包代管。由于施工企业对分包方的情况缺乏实际掌握,只是简单的一包了之,对于分包商来说,总承包与分包商之间只剩纯粹的经济关系,从而导致一包代管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工程分包出现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做到重要的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共享,通用的技术资源共享,使施工企业了解到分包方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所需的技术支持、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期等第一手信息,从而保证对分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切实减少安全隐患,加强对分包队伍的控制力,同时也可实现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节省生产成本开支,增加合作的向心力。

第三,重视分包队伍合理的利益诉求。由于总承包方与分包商所处的立场、地位的差别,双方的合作存在着一种隐含的经济利益上博弈因素,存在一个的经济效益平衡点,一旦突破双方利益的临界点,双方合作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分包方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实现获取利益,如忽视安全隐患,克扣工人工资,偷工减料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劳资纠纷,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因此在分包队伍管理中,不可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市场情况,给予分包队伍一个合理的利益诉求空间,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双方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关系,从而将双方博弈的利益所带来的反向力降到最低,这种适度的利益让渡不仅是总承包方与分包方之间合作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第四,建立劳务队伍合作培训基地。随着我国城市多元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并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力量。承包方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一方,必须在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各项管理等方面的落实情况。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价格不断上升的现状,施工企业应该通过横向合作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专业劳务队伍合作培训基地。这样既可减少农民工的无序流动,增加农民工各种职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同时义可以为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合作培训基地的建立可以视为一个调节阀,根据施工企业的市场战略.来决定培训规模的大小、培训的工种、培训的层次,做到有备无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引入分包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完善工程分包管理,才能选好、用好、管好分包队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1引言

物资供应作为穿插在工程建设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始至终都扮演了很主要的角色。从钢筋水泥到电线电缆,再到空调、风机、电梯等,最终是工程物资构成了建筑的实体。随着建设工程分工的不断细化,建设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物资供应方式的划分也一直在摸索前进中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目前工程建设的物资供应方式主要分为甲供、乙供(乙供又分为甲指乙供与甲控乙供)。本文站在建设业主单位的角度,讨论甲供物资验收阶段的主要风险点和防范控制措施。

2甲供物资验收风险点辨识与风险点分析

甲供物资验收风险点主要有:甲供物资验收保管责任风险、甲供物资验收验收质量风险、甲供物资验收数量风险、甲供物资验收接收签署无效风险以及未及时组织相关验收人员及时到场的风险。风险点的辨识与风险点的分析是建立健全风险控制防范措施的前提和依据,以下对几个主要的风险点进行详细论述。

2.1、甲供物资验收保管责任风险,是指甲供物资到达现场后验收不及时,未能及时与安装单位办理移交手续,导致保管风险自留或保管风险责任不明。安装单位对于建设单位移交的甲供物资有保管责任,直至工程项目竣工办理移交或按合同约定的移交条件出现。

2.2、甲供物资验收质量风险,甲供物资质的量验收,主要是指品牌、型号以及其他质量问题,如钢管壁厚、电缆线径等。如质量验收不够细致,可能导致不合格产品或不匹配产品使用到工程项目中,导致工程品质下降或功能缺陷等风险。

2.3、甲供物资验收数量风险,主要指对现场材料的个数清点、尺寸衡量等,甲供物资数量验收不正确,将直接导致资金损失和合同纠纷的风险。例如现场清点到货石材箱数、衡量到货石材尺寸。

2.4、甲供物资验收接收签署无效风险,是指接收单位参与验收人员不具备代表资格,无相应授权书或授权书效力不够,导致移交物资灭失或损毁后的追偿困难和合同纠纷风险。

2.5、未及时组织相关验收人员及时到场,导致验收程序不符合要求,验收见证、验收全面性、验收效力有缺陷。验收组的成员一般包括甲方的技术、工程相关人员以及供应商和安装单位,其中的每个成员都从自身关注的角度进行验收并承担自己的验收职责。

3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点防范控制措施

通过以上的风险点辨识和风险点分析,掌握了风险发生的阶段、方式和涉及范围,就能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来进行有效地控制,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1、甲供物资到货未及时验收,未能及时与安装单位办理移交存在风险的控制措施:

(1)物资到货前的通知应有一定的提前量,工程管理部提前联系监理单位参加验收、通知安装单位准备好堆放场地并做好收货准备。(2)物资到货后,及时按合同约定进行车板验收或落地验收,协调组织各方验收人员进行物资查验。(3)物资验收合格后,移交接收单位,并签署《物资到货验收单》。(4)验收单应明确说明物资初验情况,如外包装、外观有无破损、箱号、数量等,保管责任移交给安装单位。

3.2、甲供物资验收质量风险的控制措施:

甲供物资验收质量主要从验收标准、验收依据、验收方法这几个方面来把控。

(1)验收时必须依据合同相关技术要求、招标投标确认封样样品及相关行业/国家规范、标准对货物的质量和质量证明文件等加以检查确认。(2)验收方法采取以下手段:根据货物特点进行全查/抽查货物质量、观察包装/外观、检查货物标牌和规格型号、测量几何尺寸、审核质量证明文件的符合性或合同中约定的其他验收方法和手段。如有必要可送第三方权威检测部门检测等。(3)部分甲供物资(如石材)还需增加发货前工厂验收环节,由业主或委托的监造单位完成出厂前验收。

3.3、甲供物资数量验收不正确风险的控制措施:

甲供物资数量验收主要从数量验收组织、验收工器具准备、验收计量标准三方面把控。

(1)建设单位应及时协调组织各方验收人员共同进行物资到货现场数量清点,严禁未经清点随意签字,确认的数量将作为今后物资结算和可能发生索赔的依据。(2)验收时应配备各种计量器具,计量器具应经检测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测量精度应能满足检测要求,计量方法符合相关规范和惯例,如实做好记录由验收各方签字确认。(3)计量标准严格按照合同执行。如有些合同规定测量实际厚度,有些合同约定国标或行标厚度;有些合同约定参照国标,有些合同约定参照欧标或美标,诸如此类。

3.4、接收签署无效风险的控制措施:

建设单位在验收前要确认接收单位参与验收的人员具备代表资格,即有相应的验收授权书,授权书应加盖公章或经认可的项目章。为保证能及时参与验收,应指定2名以上授权人员并注明联系方式。项目经理,作为安装单位的现场负责人,除施工合同另有约定外,自然具备法定的验收代表资格。接收签署要注重时效性,当场验收,当场签署移交。

3.5、未及时组织相关验收人员及时到场的风险控制措施:

甲供物资现场验收由工程管理部、监理单位、供应商、接收安装单位共同参与。应按照施工进度安排编制到货验收通知单,通知各单位或部门准时参加。有关技术部门应参与大型机电设备或对项目整体效果有重大影响的物资的验收,如:电梯、高低压设备、制冷机组、制热设施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材料设备。出厂验收环节,主要由工程管理部或委托的监造单位共同派员参与。参与验收人员应做到“三共”即“共同见证、共同查验、共同出结论”。

4结语

以上列举的风险点都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碰到或根据经验预测可能发生的。通过分析和探索,总结了相应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在实际的工作中有较强的风险提示和风险防范控制作用,能很好的指导甲供物资验收环节的工作,规避或减少验收阶段风险,减少建设单位的风险开支,保障工程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金霞,刘福斌.科学的物资验收法与控制措施[J]. 今日科苑,2012年16期

【2】赵金池.谈谈物资验收工作 [J]. 质量与可靠性, 1986-10-28

篇9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是以工程项目为依托,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将风险防控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以防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廉洁风险为核心内容,针对可能诱发腐败的各类风险,通过分析评估,查找风险点,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综合体系。

2.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几个关键点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运行是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环节的循环管理过程。为保证其有效运行,须抓住几个关键点。

一是体系建设规范性。体系是否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工作程序和目标,有助于解决体系运行过程的由谁做、何时做、如何做、达到何目标等组织领导、工作机制方面问题,是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特别是对于生命周期短、人员流动大、业务管理具有共通性的工程建设项目,若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具有推广性和复制性,将大大缩短新成立的工程项目建立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时间,以及人员在不同项目部流动后对体系运行的适应,直接提高体系运行效率。

二是参与者的认识和意识。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是一种全新的风险管控模式,只有使全体参与者从思想上认识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理解和认同该体系,同时具备一定的廉洁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体系才能够很好地实施,因此,体系运行的所有参与者的认识和意识是影响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的主要因素。首先,工程项目的领导班子成员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是推动体系运行,提高有效性的关键;其次,项目广大员工的思想统一、积极参与,是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

三是动态管理。廉洁风险防控动态管理若未能与工程项目生产管理过程的相关业务流程或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将呈现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与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两张皮”现象。因此如何做好动态管理,解决结合、融入的问题是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核心。

3.促进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几点认识

针对上述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关键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下功夫,促进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

(1)促进领导重视。抓好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和运行,项目领导对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是否真正入脑入心非常关键。因此要推进体系建立和运行,须从提高项目领导重视程度,统一认识、明确责任等方面着手。

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下功夫,增强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一是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通过组织学习相关会议、讲话精神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相关文件,开展集中教育、专题教育等,增强项目领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的意识。二是通过制度约束,落实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层层落实。公司党委与项目党总支(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责任,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按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化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三是通过检查、考核,确保履行职责。通过领导述职述廉、职工代表民主评议、召开民主生活会、年终考核等方式,加强对项目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提高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强化项目领导廉洁风险防控意识。工程建设领域是廉洁风险易发多发的地方,并存在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这就要求项目领导须充分认识全面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对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维护企业和谐稳定、保持干部清正廉洁、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形成和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

充分认识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作用,提高项目领导做好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要让项目领导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预防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廉洁风险,防范于未然,打造项目优秀管理团队等作用,提高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2)调动员工参与。提高项目广大员工廉洁风险防控的认识和意识,积极参与到体系运行相关工作中来。

树立廉洁风险意识。通过广泛教育宣贯,提高广大员工对廉洁风险的认识,克服认为廉洁风险只在领导干部、部门主管等岗位存在,自身职微权轻,没有什么廉洁风险可言,廉洁风险防控与自己无关等思想误区,清楚知道由于廉洁风险本身的客观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处在任何职务或岗位上的个人,只要直接或间接掌握着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权力或有参与这些资源的分配权力,腐败行为就有可能随时发生。

提高廉洁从业意识。结合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和纪律教育月等活动,开展诚实守信、廉洁从业教育和警示教育,让广大员工清楚认识不廉洁对个人、家庭、单位及社会的危害,增强主动防范廉洁风险的意识。

增强廉洁风险防控信心。让广大员工充分了解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清楚廉洁风险防控理念,增强廉洁风险可“防”、可“控”的信心,理解和认同该体系,积极参与到梳理制度、工作流程、查找廉洁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等廉洁风险防控具体工作上来。

(3)提高体系建设规范性。提高体系建设规范性,对促进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支撑。笔者单位主要从两方面提高体系建设规范性。

一是统一框架。根据风险管理构成要素,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特点,建立了“12345”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1”是工作定位,是指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要紧密围绕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活动中的关键风险点这一主线展开;“2”是着重抓好“防”和“控”两项重点工作;“3”是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4”是要突出抓好“查找及评定风险等级、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检查及考核防控效果、完善并形成操作规程”四个环节;“5”是防控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五类风险。

二是规范建设流程。规定了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从筹备、宣传启动、全面实施、总结考评和完善提升五个阶段推进的工作程序,并明确各阶段主要任务、查找、评定廉洁风险原则与方法、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要求、以及如何编制具有实操性的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手册等,指引项目部规范开展工作,促进体系有效运行。

(4)加强动态管理。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动态管理,关键是要紧密结合和融入项目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抓住主要管理业务、关键管理环节进行重点管理;二是要准确查找廉洁风险点;三是客观评定风险等级,并提前做好预判,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四是做好持续改进。笔者单位通过抓好“三个结合”解决融入和结合问题,进行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动态管理,促进体系有效运行。

与企业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紧密围绕中心,融入工程项目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依据各项具体业务制度和工作流程,认真查找廉洁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抓好措施落实。

篇10

前言对于工程施工项目而言,运行过程中伴随着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且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损失性和客观性的存在特征,同时也不会受人意志的影响。假如风险在工程施工项目中成为现实,就会导致工程项目的实施失去控制,而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计划修改、增加成本或者是延误工期等,进而导致工程项目以失败而告终。基于以上风险存在的严重危害性,使得目前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控成为了当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工程施工项目的风险分类

1.经济风险该风险与政治风险有很大的差异性,主要是测算一系列指标,达到控制经济风险指标的目的,与政治风险相比较之下,经济风险不具有突发性,并且事先可以通过有效地调控影响风险的因素来将风险降低。如通过信息调研和信息收集等工作来将市场相关价值性信息提取,以此来更好地把握市场的材料等信息,进而对采购策略进行改进,进而将该环节的各种风险消除。控制该风险的具体方法是分散和转移。

2.政治风险该风险在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且不会随承包商意志转移,同时它也是发包工程国家无意识或者是有意识的以政策和时局变化造成的承包商的损失。故而承包商在项目的投标阶段,必须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将各种项目信息全面掌握,对地区和所在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其形势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又有效的防控风险问题,并将相应补救措施制定,如索赔和保险等。

3.自然风险该风险具有无法预测性,在产生的情况下只能够通过经济手段来弥补,在应对工程项目施工自然风险的时候,解释主要是围绕不可抗力条款,同时将自然风险视为不可抗力事件,为了杜绝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加强风险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了将自然风险对工程施工项目库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甚至避免,在招标的过程中就必须对自然制约因素全面考虑。

4.管理风险加强管理风险的防范有助于工程项目施工的正常开展,并将各种管理不利事件和因素在萌芽状态消除,在工程运行过程中,风险主要存在于组织生产、竣工结算及其投标等各个环节,并且在每个环节的施工细节上存在着更多的风险,如财务风险、人员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材料设备风险及其技术风险等,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风险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制定。

二、工程施工项目风险防控的方式

1.风险管理规划和策略依据一是工程施工项目规划中涉及的内容可作为规划的依据,主要包括了假设前提、约束条件、项目时间段、所需资源、项目复杂程度、项目利益相关者情况、项目规模及其项目目标等。二是授权、责任方及决策者情况。三是可获取的管理系统及数据情况。四是个人及项目组织对风险管理的实践及经验积累情况。四是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项目风险的可承受能力及敏感程度。五是以风险管理模板实现风险管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

2.风险管理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以规划会议制定风险管理规划,涉及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监控、风险应对、风险量化、风险评估及其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和规划的对象主要包括跟踪、汇报形式、基准、类型级别及说明、时间周期、人员及其方法。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保留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这几种风险防范方式。

三、防控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的具体策略

1.正确掌握风险防范的关键对于工程施工项目来说,除了施工与施工质量要求、行业标准及其国家标准相符之外,还要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项目的控制、防范和管理,促进风险防控水平的提升。而要想实现该目标,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是找准风险来源,也就是施工企业结合企业内部管理、业务特点及其本行业特征进行风险来源的查找,基于各个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施工周期、合同总价、环境、成本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必须针对每个独立的工程进行差异性和个别化的风险防控;二是科学的防控风险,也就是立足于科学,实现风险防控机制的常态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促进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2.外部风险的防控也就是针对不同的风险进行风险来源的查找,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其中外部风险主要包括了招标风险、合同风险和资金风险,而防范资金风险的策略就是要求对方将合同约定支付义务严格履行,并且以担保手段来主张权利。防控合同风险的策略主要是仔细审核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文,并且要求法务部门提前介入,并且防范违约金和合同解除等重要条款风险,并且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将先履行抗辩权及其不安抗辩权等积极主张权利利用。对于招标风险的防控主要是对招标人的主体资格严格审查,同时对招标人工程预先审批手续进行审核,了解其完备程度,对投标中的法律风险予以防范,同时还要适当的调查招标人的建设资金及商业信誉。

3.内部风险的防控要想做好工程施工项目的相关内部分风险防控,就必须依赖于企业建设的内部规章制度,保证内部规章制度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标准,同时结合施工企业的发展实际进行各种风险的防范。具体的对策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管理风险的防范,如印章管理、合同管理等,重视印章、合同和资料的保管与使用,避免商业秘密泄露事件的发生,并且避免乱盖、盗盖印章。二是防控支付风险,也就是加强管理现金报销制度和内部计量支付。将审批流程

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保证资金流向有案可查且符合规定。三是廉政风险的防控,也就是加强内部的廉政教育工作,使内部员工均能够廉洁从业,并遵守各项规定。对于重大的决策,为了防止暗箱操作和个人专断,必须进行集体决策。四是防控安全风险,也就是针对性的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并将应急预案制定,保证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和安全性。

4.保证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规范化要想很好的防范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必须加强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具体的方法是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分离及其风险回避等,并且保证其规范性和科学性。假如管理不规范,就会导致相关条款的变更,致使施工项目交付延期或者是错失季节性建设,因此规范化项目管理是提升项目质量和指标的关键,还是规范项目技术的前提,更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语风险对于工程施工项目而言,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随意志发生转移,对于工程施工企业和项目管理者来说,必须能够识别和正确认识风险,并且对风险来源进行充分排查和找准,同时加强相关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并将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制定,将风险减少,保证施工项目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提升企业的风险防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建筑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化。招标活动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在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提到的作用。目前,招标风险控制一直是建筑单位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自招投标制度的法律规定实施以来,建筑市场得到了一定的整顿,建筑领域的腐败现象有所建设。但由于我国招投标制度起步较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加上部分建设单位的招投标法律意识淡薄,招投标管理水平低下,招标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及良好发展。因此,加强招标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力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1 国内外对建设项目招标风险防控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7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就注重招标风险分析和防控,防范意识强。他们认为,任何工程都存在不确定性,会产生风险,无论约定风险由谁承担,最后一般都是由建设单位承受,会影响投资及效益,因此需对风险进行预测并量化。目前,这些发达国家招标风险防控不仅理论研究比较成熟,而且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包括发包人、承包人、中介、保险机构、政府的招标风险防控体系。在招标前,对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分析量化,项目建设单位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决策,决策内容包括是否继续投资,如何避免或转移风险等。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注重项目建设招标风险分析和防范,对控制工程安全、质量、工期和造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2 国内现状

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间短,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项目招标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①保险公司险种单一,没有完善的保险担保制度,保险费率高。②没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中介机构。③在行业协会、政府参与项目招标风险管理方面基本处于空白,④现实情况是招标风险不断在发包人和承包人间相互转移,而且发包人对招标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承包人对风险承受能力弱。⑤招标受行政干预严重,责权利不清或执行不到位。⑥招标人缺乏市场意识,工程建设项目仍为买方市场。⑦发包人处于主导地位,强行增加霸王条款,这些看似对发包人有利的条件其实是不利的。⑧投标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项目建设,不顾一切搞关系或低价中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提新要求,人为制造合同变更寻求更多补偿,最终形成招标形式大于实质目的。⑨在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贪污受贿、渎职等严重违纪问题基本与项目招标有关。总之,我国招标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没有完善的服务机构为项目招标风险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项目招标风险管理缺少有效的防控措施。

1.3 国内外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招标工作起步早,通过几十年的关于招标风险防控策略的研究,相关法律制度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工程建设每个环节的风险都在可控之中。其之所以成功,主要得益于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社会早,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成熟的招标风险防控服务机构。而在我国,法治还在不断完善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间短,结合我国国情,国外项目招标风险防控的成功经验不能拿来就用,只能借鉴,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的项目招标风险防控体系。目前我国各行业专家学者虽已对招标风险防控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实践,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仍无行之有效的防控体系,仍存在招标受行政干预过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完善,保险担保机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在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开发、风险管理咨询、风险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没有各尽其能的问题,因此,构筑我国招标风险防控体系任重道远。

2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风险分类

2.1 项目建设单位风险

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除经常会遇到项目外部的自然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外,通常还遇到项目决策和项目建设组织方面的风险。

2.1.1 项目决策风险

项目建设单位是项目建设的主体,也是项目决策的主体,项目前期工作中,在项目选址、确定管理模式,选择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供货单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决策风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参建单位最大的积极性,实现共赢,如何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同样存在风险。

2.1.2 项目建设管理风险

项目建设管理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1)政府利用其特有职权干预项目建设,通常是个别领导干预招标定标,要求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促进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

2)企业行政干预严重,再完善的制度不如领导一句话的情况普遍存在,加之企业本身项目管理制度也不完善。

3)合同条款存在缺陷,实际执行中难于操作。

4)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后,就转换成卖方市场,承包人都“亏不起”,亏了就千方百计找任何理由向发包人索要补偿,否则耍赖停工。

5)监理单位没有真正发挥“大监理”的作用,往往只做表面工作,失职严重,甚至串通承包单位给业主造成巨大损失。

篇12

(一)市场、低价中标风险防控和内控制度

第一,构建预测项目成本评估机制。当前施工行业竞争激烈,低价中标属于必然结果,这样对控制企业成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应当构建预测评估项目成本制度,加强预测与测算投标阶段成本,科学明确投标报价;对成本要素合理分析,按照项目的不同类型,采用报价不同的方法,防止由于不真实的投标成本控制形成废标、或者中标后污损合同等风险。第二,加强管控目标成本。项目中标之后,按照施工图纸、合同、中标通知书等资料制定项目施工预算控制金额,明确相关利益、项目目标成本。在管理目标成本时,应当确定项目的经营方法。第三,加强管控实际成本。低价中标促使企业缩小了盈利空间。因此,必须加强管理成本,构建跨职能队伍,利用价值研究法,分包目标成本嵌入项目成本、采购材料成本、优化设计施工组织对各个环节中的风险有效控制。

(二)结算、回款风险防控和内控制度

通过分析施工企业项目结算可知,很多项目竣工之后,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工程结算无法实行,造成无法及时锁定项目效益,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回收工程款,施工企业形成了极大的结算回款风险。主要成因是形成的市场风险,产生了不公平的合约,在合同中无法明确相关结算事宜;项目履约管理产生问题,无法符合结算条件等。施工企业应当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认真实行合同评审;构建有效的管理制度,为履约合同结算提供便利条件。

(三)项目索赔风险防控和内控制度

加强管理合同,对合同文本积极规范,在施工合同中对索赔方式、程序、时间等相关事宜进行了明确,确保合法以及充分进行索赔。构建评审合同机制,缔约中通过有关部门人员评审合同,评审达标后,才能签订合同。加强管理项目的履约,构建有关的内控制度。将施工中收集的各种证据程序积极固化,汇总有关的控制流程,在收集证据中促使企业产生强制机制,尤其是施工中的关键证据。

(四)财务风险防控和内控制度

其他风险集中表现为财务风险,施工企业重要资产为流动资产,存货与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体现在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在总资产中存货和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较大,资产流动缓慢,具有极高的资产负债率。因此,施工企业应对流动资产加强流动性降低资金占用率,资金管理中对各业务部门加强联动,避免各个经营步骤可能对回收工程款造成的影响;企业在签约环境进行招投标时,重视调查客户的资信度,对支付资金实力积极评估,充分思考企业财务情况,判断企业承受资金能力,在企业资金流许可的情况下,发展业务,从根本上降低财务风险;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合同款项,确保合同质量,积极处理工程事项变更问题,获得书面材料;在工程竣工环节按照合同规定,准确提供竣工材料,对各项工程竣工问题实施跟踪,组织专人认真负责,采取科学方法,监督业主尽快结算。

(五)构建内控系统

从施工企业各个方面积极评估企业的经营生产、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等产生的内外部风险,将风险管理作为导向,明确企业管控重点,在对已知风险管理总结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健全企业管理措施,对企业各项业务规范管理。

(六)加强内部监督

组成内部控制的内容是内部审计,内审部门应当对企业风险和内控机制科学评价,针对风险和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提高管理企业水平,产生审计的增值服务。因此,对风险导向审计适当引入,转变传统审计方式,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水平;把审计中心转移至评估风险,在审计中,风险导向是对被审计单位有效分析与评估,按照其结果对审计重点有效确定,按照审计内容对其资源实施分配,提出合理化审计意见。

篇13

一、实施“找、防、控”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意义

青田县供电公司开展“找、防、控”三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是规范企业依法经营的新需要。“找、防、控”三位一体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基层站所业扩报装、废旧物资回收、抄表收费、仓储管理等容易产生违规违纪经营风险的关键领域进行了有效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二是防范重点岗位人员廉政风险的新途径。从近年来核查情况分析,基层站所工作人员是举报的高危人群“找、防、控”三位一体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规范了职工从业行为,促使了职工在合法合规情况下履行职责,是确保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为客户提供和谐供用电环境的有效途径。

三是强化基层班组建设的新探索。通过“找、防、控”三位一体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真正融入班组建设中,围绕班组工作重点,加大人员教育、监督力度,筑牢党风廉政防线,建设班组廉洁文化,为班组成员营造一个“绿色生态环境”,从源头上杜绝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找、防、控”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主要做法

“找、防、控”三位一体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就是通过“查找防范控制”三个有机环节,全面实施基层站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标准化工程,建立起融教育、制度、监督于一体,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机制。

(一)找准廉政风险,为有效防控奠定基础

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找是基础。

1. 全面排查。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紧紧围绕“管权、管钱、管物、管事、管人、管项目”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组织各基层站所按照“部门梳理业务流程”的方式对基层站所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出其中存在廉政风险点的关键环节。累计排查了电费抄核收、业扩报装、故障表处理、仓储管理、用电检查、电力抢修、项目改造、行风投诉、废旧物资管理9个业务流程116个流程环节。

2. 重点梳理。按照“个人排查廉政风险”的方式开展廉政风险自查,即基层站所人员按照“对照业务流程-梳理岗位关键环节-找准廉政风险”的程序,对本岗位在全面排查过程中梳理出的116个流程环节中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共梳理出24个关键环节不存在廉政风险点,92个关键环节存在廉政风险点186个。

3. 到岗分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一一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及管理责任人。同时,根据节点的制度建设情况、发生廉政事件概率高低、监督检查情况按风险大小等,将风险确定为一二三级并在流程图中各流程环节用颜色标注,蓝色表示无风险;橙色代表三级风险,表示有轻微风险;黄色代表二级风险,表示有风险;红色代表一级风险,表示有较大风险。

(二)防范廉政风险,让机制成为坚实的防腐墙

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关键在防。

1. 深化廉政教育,增强防风险意识。公司纪委在推行“清风青电”大讲堂、大课堂、大考堂党风廉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基层站所的实际,积极探索加强基层班组党风廉政建设方式。一方面,组织基层站所人员到青田看守所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切身体会高墙、铁窗下的人生,敲响廉洁从业警钟。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清风青电”班组行送廉政讲堂进基层活动。启动“向日葵”计划,组织营销专家、纪检干部前往东源等供配电营业所开展“廉政讲堂”,使基层站所人员清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及其后果。

2. 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编制了《青田县供电公司基层站所廉洁从业防控指导书》,梳理了9个业务流程的116个关键环节及其对应的186廉政风险点、228条防控措施,明确了每个关键环节的责任人、责任部门,将风险防范工作落实到了岗位,形成了以岗位为点、工作流程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3. 深化协同监督,强化监督保障。将协同监督工作推进到基层站所,实现协同监督工作全覆盖。明确基层站所协同监督工作重点,将监督工作融入到基层站所具体业务流程之中,召开专题培训会,指导基层站所监督员强化对重要流程及排查出存在廉政风险的92个关键环节的监督,形成监督实施全过程。

(三)控制廉政风险,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模式

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核心环节还是在控。

1.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立足实际,着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落实,建立每周廉政风险预警通报、每月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公布、每季廉政风险评估、每年廉政风险排查工作机制。制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将基层站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年底党风廉政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