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市场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农村市场启动不动的原因及对策
目前,在中国7万亿存款中,农村居民仅拥有1万亿,人均只有1200左右,农民的增收又较缓慢,农民的增收幅度2001年又比2000年回落了0.3%。所以农村市场启动不动主要是没钱,即贫困原因造成的。
贫困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所能够完全根除的社会“顽症”。它的存在对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构成了一种巨大的钳制性力量。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构成了一种巨大的钳制性力量,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生活水平之间的悬殊差异,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均是一颗“定时炸弹”。我国自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反贫困的问题上已经取的了一系列的成就。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改革开放初期地2.5亿减少到4210万人。
要想把农村市场开发出来,我们首先的任务就是扶贫,以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具体来看,扶贫政策在目前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通过如下措施来具体化:
1国家的地区发展政策要进行重大调整,以缓和东部、中部、西部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
中国的情况是,贫困人群多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整个国家脱贫的一个基本点。反贫困战略如果没有地区发展政策的配套,则没有实现的可能,而地区发展政策的调整,主要就是政府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向中部和西部的倾斜,在财力方面加大投入,在体制变动上给予更多的灵活性。
2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要进行重大调整,尤其是对农业要加大投入
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其速度远低于国家从农业部门取得的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由于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长期不足,造成了农业的基础设施破坏,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抗灾能力的下降;再加上农业科技进步缓慢,这样直接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人民的收入很难提高。
3国家的教育文化政策要进行重大调整
区域劣势加之交通、通讯等条件的落后导致广大农民观念上的保守陈旧。有些地区的农民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在农业生长中不因地、因时而异,总是使用“祖传秘方”,农业生长很难提高。更有的人在思想上安贫乐道、安土重迁、整天盼望救济,更有甚者,鄙视经商,认为经商是为人不齿的活动;他们得过且过;宁可常年在困苦中忍受,也不肯主动吃苦去变革贫困。这些思想的存在归根于文化的落后,所以我们要加大教育事业在农村的发展。二开拓农村市场要以农民为中心
农村市场的主体是农民,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必须以农民增收减负为前提。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降低农业生长成本来增加农民收入。
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中能简化生产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加大在选育、引进、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培育和引进一批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品种,进一步推广农业增产技术设施,并积极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并在干旱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来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应努力实现生产、加工、储藏、保鲜、销售、运输和信息服务的一体化,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单家独户分散经营与庞大的市场相脱节的矛盾,要把农业产业化和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鼓励一些民营企业做好农产品市场的产品流通,加强农村市场的灵活性。
3在农村实施市场化改革
农村市场化改革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我国农村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市场要素流通,大力发展各种市场中介组织以便农民进入市场,以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业结构。同时,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计划落后的农业管理体制,为农村市场化创造条件,为农民增收服务。
(1)、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化。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也逐步融入市场经济的洪流。但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直接影响了农产品价值的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是新阶段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2)、扩展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各种市场中介组织。我国农业生产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规模生产,小生产与大市场必然存在难以对接的矛盾。同时,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其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这都是农户进入市场的屏障。而且,现阶段农业经济结构和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特点及自然属性决定农产品的流通,有与工业流通完全不同的特性,加大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要解决小农生产的微观农业经济组织与大市场的宏观经济之间的矛盾,必须培育发展各种市场经济组织,建立符合大市场要求的有效的组织形式。
(3)、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质量、效益为目标调整优化结构优化结构,提高品质,是农村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战略选择。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出现了相对性,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产品数量的增减和比例的变动已意义不大,应随着市场需求,提高品质和质量。
(二)减轻农民负担
1端正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
各级地方政府及农村基层组织要把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尊重农民合法权益当作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要正确估计农民的富裕程度并正视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对目前的农村经济形势不能盲目乐观,而应当依法管理农民负担,严肃处理各种集资摊派行为,保护农民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2在农村实施税费改革。
农村“费改税”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革命,它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税费关系不清、分配关系不顺、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3健全政府部门约束机制
政府部门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政府部门的约束机制,以解决各级政府之间、各个部门之间权责不明、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
(三)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
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中,提高农民收入是拉的作用,而开发生产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则是推的作用。我国农村市场消费品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居民的需要,供给农村市场的商品不适销、质量低下、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而且,农村市场的产品售后服务质量普遍低下,根本没有送货上门、使用指导、定期回访等服务,甚至有的销售单位只顾眼前利益,实行“货物出门后不管”。售后服务的缺陷限制了有支付能力的农村居民的需求。
生产企业应该以满足农村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生产和经营,树立质量意识,向农村提供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特别是要提高销售服务质量。销售服务做的好,会使消费者增加安全感,同时也会帮助消费者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满意程度,而这些既有利于企业良好声誉的形成,又会因农村消费者的仿效性和趋同性而产生有效的消费示范作用。
(四)要打破农民传统的消费观念
传统的观念使人们崇尚“收支相抵,略有节余”,忌讳“寅吃卯粮”,主张“节约在前,聚财在后”,偏重远期消费,轻视近期消费。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来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和传统的攒钱消费模式,即使手中有钱,农民对花钱依然很慎重,长期以来“过苦日子”的消费习惯更使人们今天不敢花明天的钱。这种消费观念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消极作用,降低了消费信贷等政策措施的灵敏度,并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和导向作用。这都充分要求我们在以后的行为活动中,注重农民的消费观念,打破他们长期以来的保守思想,让他们充分了解银行信贷与消费方面的理论知识。
总之,农村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开拓农村市场对与我国来说不仅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还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它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贫富差距,对于我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同样有巨大的作用。开拓农村市场任重而道远,势在必行。转
参考文献:
1.杨素群《中国农业现代化重大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1
2.余红《中国农民社会负担与农村发展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7
篇2
河北省在GDP突破千亿元大关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体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廊坊四市,人均GDP在1万元以上;第二层次是其余各市,人均GDP在6000元~10000元之间,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2.9亿元,同比增长15.8%,是历年最高水平。从以上数据看河北省的购买潜力和购买能力总体较高。1999年——2003年GDP平均增长率为11.68%,2004年1——11月农村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8.6亿元,同比增长15.2%,但从变化趋势看2000年以后,零售总额增长率基本在10%稍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开始减弱。城乡的消费差别没有根本改善,城乡购买力差距较大,农村购买力增长缓慢,
2003年人均纯收入2881元,人均现金支出1820元,增长15.9%;按恩格尔系数40%计算,每个农民食品支出大约在800元左右,其他支出主要发生在居住,增加4.13%,医疗增加7.44%,服装和家庭设备分别减少2.76%和0.44%,再加上生产消费支出,可以看出农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没有根本性改变和提高,支持高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是农村而是城市,因为热点商品销售有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型消费,教育、休闲、娱乐的支出加大,住房、汽车、通讯、餐饮等热点商品销售活跃。1-12月份,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业16种主要消费品14增2降,其中通讯器材类增长115.9%,增幅居各类商品之首,家具类增长43.1%、汽车类增长34.3%、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4.6%、金银珠宝类增长22.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2.0%、化妆品类增长2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7%。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带动了建筑装潢、家具、空调、彩电相关服务行业发展,显然这与农民的消费支出不相吻合,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传统消费仍占农村消费的主导地位。
二、交易成本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市场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企业能否把农村市场做大、做好,还取决于企业究竟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多少成本去占领农村这块容量很大的市场,因此农村市场的交易成本是制约农村市场的重要因素,由于物价、地理和心理三大因素使得农村市场的交易成本高于城市。
首先是物价因素,2003年以来物价水平在高位徘徊,2004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4%,特别是前三季度,价格总水平持续攀升,最高月份达到6.3%,是近年来涨幅最高时期,上涨较多的是食品类、居住类和农业生产资料类。高价格必定降低本来就不高的农村市场购买力,企业要想实现一定数额的交易量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例如,越是低收入阶层对价格越敏感,而且价格弹性较大,但是降价就意味着企业利润空间降低。另外在高价格环境下企业要促成交易就要加大沟通支出,企业在城市的沟通手段往往不适合农村,许多国内大品牌企业进军三四级市场时不考虑其产品所针对的目标消费人群,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迷恋广告。然而,打完广告后会发现,三四级市场消费者对广告的敏感和认知率要远远低于大中城市。
其次相对分散的市场分布滩薄了农村市场的购买潜力,农村市场看似水很深,但这指的是总量,不是任何地方风吹草低都能现牛羊。
四、五级市场的差别不比
二、三级市场小,在县级市场差别非常大,终端网点的规模和促销差距很大,因此加大了分销成本,特别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地区,
四、五级市场很难取舍,集化效果较好的乡镇具有相当的购买力;自然村的差距就更大,人口达到五千人以上,相当于城市的一个社区,有的则不足一千人,而与县、乡(镇)或其他自然村距离比较远,做这种市场难度很大,同时必须付出高成本。一般来说,在县城设立办事机构是各大品牌厂商的底线,以前三株,红桃K等企业曾在乡镇设立办事机构,但都失败了,原因是超过50%的专卖店年销售不能平衡其店面及人力成本的分摊。
第三是心理因素,由于地理分布广泛,农村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差异很大,以吸油烟机产品为例,工薪阶层占30%左右的县具有一定的购买力,但乡镇和农村几乎没有市场。因此,企业很难进行集中市场运做和差异化市场运做,如果采取无差异市场营销,企业成本降低,但又不能满足需求差异较大的农村市场;如果采取目标市场营销,目标市场又如鸡肋,特别是
三、四级市场,消费行为的“跟风”特征明显。三四级市场并不是一波清水,县城的背后是乡镇,乡镇背后是更广阔的农村,对于习惯在城市精耕细作的企业来说,农村市场尤其深不可测。因为农村每天都在迸步,这种进步包含着消费心态和市场空间的多重变化,可谓是“早一步死,晚一步迟”。
三、发展趋势分析
以上分析了农村市场的不利因素,但从河北省的发展趋势看华北农村市场正处在转型时期,仍蕴涵巨大商机,主要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指导下和“三农”政策的支持下自2005年下半年农民纯收入持续增长,2005年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2.3亿元,同比增长15.2%,农村家庭消费开始向千元、万元级消费品迈进。与此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市场的法规制度。
篇3
我国是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后来的计划经济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伴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原先由政府统一定价统一分配的农业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相关商品逐渐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和生产资料与商品的流向,自产自用、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要素和生产结果,逐渐转变为在市场流通的商品。
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国家计划指挥和引导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各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行政命令高于市场,一段时间以后,生产资料流向固定,市场僵化,不科学的行政指标造成了很多重复建设、资源的浪费,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主体,在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下利用市场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调节和组织生产资料的流动和使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胜略汰。农业经济市场化后,农业主体的价值取向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市场转变,原先分散、“小而全”的农业生产转向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极大的改变了农村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产观念。农业经济市场化是解开困扰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钥匙,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保障了前提、带来了动力,是应对WTO,应对农业市场国际化,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进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向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二、我国农业经济市场化面临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市场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比如,我国农业经济中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基本得到确立,其以土地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支配、经营成果的处置等权利得打了保障,并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自主决定经营项目、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等,自负盈亏;农户的市场行为得到加强。的实行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经营方式的转型。农村的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并不断深化和推进,农产品的价格基本由市场决定,农业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以及农产品贸易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保持良好势头。
但是,站我国经济发展的绝大部分的我国农村经济,其市场化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首先,农业市场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孕育和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东部;然后,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的产业化分工、产业化程度也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具有极大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的农业生产流通联合体和具有专业分工功能的各种经济组织率先在东部地区出现并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专业分工水平较低,各种有利于农业经济专业化的协会、组织发展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有的地区并未真正进入农业经济的市场化。
三、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市场化的主要原因
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却自然资源紧缺,人均耕地面积少等客观上难以改变的因素,我国的农业经济市场化还受到很多限制。(1)农业自身的弱势。业是周期性、季节性、分散性强的对自然地理条件和以土地为主体的生产资料依赖性较高的活动,所以天生具有一些弱势,风险较高;(2)农产品流通市场不健全。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不健造成了结构性商品问题突出,区域性明显,农产品的市场扩张存在较高难度。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薄弱体现在几个方面:①市场中介发育晚、发展缓慢,规模小,以户为单位进行的农产品商品市场依然占很大部分,导致农产品销售的成本高、效率低,流通风险高;②基础设施不完善;③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市场组织、市场管理方面不健全,具有代表性的批发市场大多还停留在政府兴办、行政管理上;④配套服务不完善,比如农业生产资料供销、种子质检、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检测、合同管理、金融财务、保险等相关的配套设施与服务还很缺乏;(3)农民的经营水平较落后。目前,我国农民在适应市场化的过程中适应能力较低,市场意识不强,缺乏市场的灵敏度,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较明显,而且劳动力的综合科技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业市场化水平仍处于初级水平,还需要大力加强市场化建设。
四、发展农业经济市场化必须依托农村合作社
农村合作社是合作社在农村市场上的应用,合作社是指“自愿联合起来的人们通过联合所有与民主控制的企业来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需要与抱负的自治联合体”(国际联盟的定义),是建立在个人财产所有权基础上的,实行自愿、开放、经济共赢、民主管理、服务和利润返还原则的特殊经济组织形式。组织上,农村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经济体,农民占总人数的80%以上;在所有制上,我国的农村合作社是建立在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和资本的联合体;收益分配上,合作社以增加成员收益为主要目标;农村合作社的管理实行资源加入,退社自由、民主选举、民族决策等原则。由此可见,农村合作社是平等、民主、公正的社會组织形式。
农村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出路。农业经济本身的弱点和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会带来农业市场的恶意竞争和资源掠夺,导致垄断产生,滞后的市场信息会造成盲目的组织生产和经营,导致市场调节的供需极度不平衡,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农业经济市场化既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二者并不矛盾。农村合作社是农民之间进行合作的一种体现,合作社之间共享市场信息、销售、加工、储藏、流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统一管理,可以极大的克服农业经济分散的弱点,也减少市场调节本身存在的缺陷带来的农业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防止垄断,取得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农村合作社是有利于农民团结和共享市场成果,提高综合利益的有效组织形式,势农业经济市场化必不可少的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提高农村合作社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市场化
农业经济市场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针对现今存在的市场化问题,针对影响因素对症下药。其中,利用农村合作社,提高农村合作社水平是积极有效的方式。
(一)加强农村合作社的推广和普及
2006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村合作社在广大农村逐步开展开来,很多地区和农村建立了农村合作社,为农村经济市场化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很多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的偏遠农村地区,还没有农村合作社,或者有农村合作社却没有发挥真正作用,所以,国家应加大农村合作社的整体建设质量,大力宣传推广和普及,使得农村合作社最大限度的为农民的产业经营的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加工、运输、贮藏、销售、农业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共享、金融、保险等有关的活动提供帮助。
(二)加强农村合作社中的政府引导
农村合作社虽然是自愿参与、自主管理的特殊经济形式,但是,农业比起其他产业相对特殊,农村合作社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从资金、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共享、农业服务设施、劳动力教育培训等等多方面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农村合作社,更好的开展项目开发、扶贫工作、农业技术推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各项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计划,使农村合作社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特殊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建设。
(三)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管理监督
农村合作社实行村民自由选举、自主管理模式,主要社会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组成,理事会实行农村合作社日常的管理事宜,监事会负责机构的监督。但是,在现实的执行中,监事会的权利时常难以发挥或是被弱化,理事会成员膨胀、腐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农村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必须加强社员大会的监督力量,依靠更广大的社会群众力量,使合作社的管理工作更公开透明。
六、结语
篇4
农村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不会改变
基于我国现实的经济特点和农村生产的特殊性,我国农村市场的基础作用不会改变。农业生产为十三多亿人提供的粮食、油脂、棉麻等产品,以及肉食、水果、蔬菜等,它不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承担,也不是工业的产品可以取代的。许多出口产品也是建立在农业提供的原材料基础上。所以,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民生活的保证,是稳定发展的基本因素。以农产品交易为主体、以满足七亿农民日常生产的工业品为主导,以及满足农民对生产资料的基本需要,构成农村市场的永恒主题。
农业生产的方式可以改变,农村人口比重可能降低,但农业生产的地位不可动摇,农村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无法取代的。随着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更显示其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我国在打破传统城乡市场分割管理体制后,但城乡市场相对分割局面没有改变,包办式的统购统销已成历史,替代式的供销社网点也奄奄一息,运动式的工业品下乡仍断断续续,注入式的农家店也面临着新的考验。传统的观念,总是用城市的思维来改造和塑造农村市场。
农村市场应该以农民为主体
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不仅适合农业生产,也适合农村市场的经营模式。我国农村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农民是农村市场的主体,这是任何一种经济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也是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以农民为主体的市场,是城市化内在的要求。城市化释放出来的农业人口,都涌向大城市、特大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加重了城市负担。而且几亿人口都涌向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问题、就业问题和社会问题,城市的过分膨胀,也会造成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的下降。只有实施就近消化、就地消化、就业消化,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第二,以农民为主体的市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一产、深化二产、扩大三产比重,促进和引导农民摆脱农业、走向市场,让更多农民从事商品流通活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促进城乡人口分布及产业结构更为合理,也就为农村产业结构、三产的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第三,以农民为主体的市场,实现农民自主经营、自由发展和自我服务,充分利用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夫妻店、村头店、连家店,参与各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多种形式的农市对接、农超对接,农厂对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同时方便农民自己的生活。
第四,把商业原始资本留给农村,留给农民,不仅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机械化和规模化,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生活的不断提高。
多元化的农村市场符合中国国情
我国农村市场是庞大复杂的体系,任何一种经济形式都无法作为唯一独自存在,它必须是以农民经商为主体、多种业态、多种渠道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市场结构。由于地区的差别性、收入的层次性和民俗风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市场的差别性和经营主体的多样性。
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民之间的差别在拉大、消费也出现多层次的变化,相当一部分富裕农民不再满足当地小商、小贩、小集镇市场的供应,面向城市、面向中高档商品,寻求新风尚、新品牌和新品种,而多数农民仍然过着小康型生活,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停留在温饱型消费阶段,这就决定了农村市场多层次、多元化、以及多业态的消费模式。
第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性支出在不断增加,甚至摆脱自给自足原始的生活状态,不仅产品出路要依赖市场,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更需要通过市场购买,市场依附度日益提高。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到2011年降为40.4%,降低37.4%个百分点,不仅食品自给比重不断减少,商品性消费不断增加,而对日用工业品的需求更加旺盛,更加多样,对市场的依赖性更强。
第三,民俗风情不同,消费结构也不同,需要多业态、多形式满足其不断增长的需要。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由自己的风俗习惯、消费特点,不同地方的自然条件、生活习惯不同,这样就需要多方位、多结构地满足其多样性的需要。
第四,以农民自我服务为主体,以农家店为主导、充分发挥新农合的作用,发展扶持农村单位,农科机构专业店的发展,以各种形式夫妻店、连家铺和小商贩为补充,构成多形式、多结构、多业态的农村市场。
重视促进农村社区商业的发展
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城市化指明了方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但市民化不等于全部集中在大城市,它只是户籍的转变,而人口的去向呈现多元化、多种出路、多种形式就业的要求。一是就地安排,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从事商业活动,改变自己的身份,也改变户籍关系;二是直接进城打工,逐步转为城市人口,在城市定居下来;三是构建农村社区集聚点,完善社区商业,转移一产人口,扩大二产加工队伍,充分安排三产就业,完善农村商业功能,构建介于城乡之间新型的农村社区经济,集聚由农村转移来的农业人口,按从事的职业,享受城市人口的户籍和应有的社会福利(上学、医保等)待遇。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集镇所在地,完善现有基础设施,扩大规模、兴办工业,特别是农产品粗加工或深加工企业,完善社会各种服务功能,接纳农业人口的转移。第二,充分利用已存在的各种商品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发展直接为流通服务的加工、储存、物流等企业,完善各种服务职能,构建以组织商品流通为中心的新型农村社区商业,构建既服务城市又面向农村的双向社区经济集群。第三,在城乡结合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区商业,它既是进城打工群体的生活基地,又是周围农村人口迁移中心。充分利用其依托城市的便利条件,利用城市的资源,列入城市商业的整体规划,完善社会福利、教育体系和服务功能,促进与城市同步发展。第四,利用交通要道、交通便利的特点,打造农村邻里社区,集聚周围零散农户居住,结合新农村建设,把社会建设、教育发展和商业服务功能有机结合,促进新集镇的形成。
提升农家店质量并构建农村商业示范工程
“万村千乡农家店工程”对促进农村网点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不少连锁企业在下设网点、促进农村市场的完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但必须看到它不是网点工程,不以迅速占领市场为目标,而且财政力度的支持条件,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存在一定的阻力。因此,不能将其办成网点工程,办得越多越好,与其它经济形式争市场。它应该在此基础上,办成示范工程,构建双向流通的交易平台。农村食品信息传布的平台,农村商业业态的示范平台,以此为主导促进农村商业网点的健康发展,以此为节点促进城乡商品流通的健康发展。
第一,它是双向流通的交易平台,促进纵向流通和横向流通、工业品流通和农产品流通的双向流通的发展,成为组织和促进双向流通的节点和枢纽。可以直接参与交易,也可以发挥交易的中介作用,通过凑合、组合、中介,充分发挥平台的双向效应,支持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它是商品信息的平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在国家指导下以市场为主体,依靠信息引导,实现供求与价格互动的客观规律,通过价格而形成的利益调节,达到引导生产、促进消费,实现供求均衡发展的目的。尤其是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主要是通过信息指导其要不要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而农家店的基本职责要发挥其双向驱动、多面集聚商品信息,引导农业生产有序地进行。
篇5
这样的一种态势,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农业和农村,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非常不利。因而农村改革和政策的目标自然而然地就锁定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并且要真正建立起一种具有良好特征和效能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当然,把增加农民收入确定为核心政策目标并非2001年的转向,按照会议文告或政策文本理解,过去的几年都是如此。但问题是情况每年都不见好转,无疑会影响人们对政府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的信任,这等于在给政府持续增加压力,并在强化着改革的动力,促使甚至迫使政府去解决过去改革中遗留下来的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体制问题。 所以, 到了2001年,一些过去改革中遇到的堡垒开始被攻克,某些体制上的胶着状态也开始被打破,比如粮食流通体制、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都说明这一点。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动强制实施机制”(刘易斯,1965)。
二、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由于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源性原因在于外部的不利经济环境,所以宏观层面上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宏观政策的调整牵涉到复杂的因素和利益关系,决策者面临着巨大的约束,甚至对成本——收益的计算,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以至在2001年,宏观政策层面上的变化还只是意向性的,尚处于具体方案探讨和形成阶段。这一年所发生的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体制和政策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内部,而检视其主要内容,可以发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显著加强,在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改变了以往“渐而不进”甚至发生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倒退的局面。2001年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一)产品市场:攻克市场经济中的计划“孤岛”
1.粮改:放开销区。1998年,在粮价持续低迷,国内粮食企业亏损严重,收购资金被大量挪用的情况下,我国实行了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粮改,这个方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自身逻辑性,对保护农民的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运行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远远超过了设计政策时的预想。面对粮改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就一直在调整完善原来的粮改方案。到了2001年,原来的制度微调终于引发实质性的改革,其基本内容就是在销区放开取消农民的粮食定购任务、放开市场、放开粮价、放开经营。当年年初国务院决定浙江率先进行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到了7 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粮改思路,将所放开的销区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包括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北京、天津等在内的8个省区。《意见》还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这一情况说明,经过几年的曲折徘徊,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重新回到了市场化改革的轨道——这是2001年农村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
考察粮改历程,可以发现,如何平衡市场调节和政府控制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我国政府对非谷物食品诸如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的干预相对较少,并且形成了较为繁荣的竞争性市场,但粮改却一波三折,进展缓慢。我国有强大的政治管制能力,也有依靠行政手段动用和管制粮食资源的传统和丰富经验,而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调控和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却显得不足,所以当市场化改革遇到较为急切的情形时,往往倾向于回过头来使用过去的手段,从而使得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政府控制却时隐时显,挥之不去,导致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成果与人们的预期相差较远。所以,2001年放开销区的改革,尽管仍是过渡性的方案,但它的明显的市场化取向却是来之不易的。
2.棉改:一放二分三加强。与粮食流通相比,棉花流通中垄断色彩更浓,存在着更多的弊端。鉴于此,2001年7 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打破经营垄断,鼓励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调控效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棉花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这个决策标志着中国棉花收购市场已完全开放,政府对农民进行硬性收购的作法正在逐渐取消。
(二)要素市场:触动计划经济的残余——户籍制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横亘在城乡之间40余年的户籍制度藩篱终于开始松动,并在一定范围内被拆除。2001年年初公安部提请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2001年10月1日起,全国开始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2001年是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明显突破的一年,不仅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而且一些大中城市也开始了放松对农民转换为市民的控制条件。这些变化说明,废除原有的户籍制度是大势所趋,存在了40多年的户籍制度已经走向了瓦解之路。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界限,逐步消除政策制定中的城市中心主义倾向,促进城乡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合理有序地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它将有助于形成城乡互通的要素市场,推动城乡之间的经济融合,并带来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三)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更多方面的进步
1.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我国农村经济信息、传播的覆盖面狭窄,直接为农民服务的市场供求、科技等方面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些年的实践说明,由于信息滞后和不准,极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造成市场均衡的脆弱性和市场进入的盲目性,农产品的价值无法实现,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针对这种情况,2001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了“信息服务行动计划”,这必将会促进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2.农业质量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引起高度重视。大量存在的农产品质量问题,已经对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既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直接损害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削弱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2001年农业部组织制定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并联合有关部门启动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要求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消费。这说明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我国已经开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正在实现从Food Security(食物安全)到Food Safety(食物卫生安全)的转向。
三、绩效和可能性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制度是内生的,并且是决定经济绩效(Performance)的首要因素。最近几年,农民增收形势严峻, 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也即农民增收重在制度创新。按照本人的理解,制度本身不能增加资源禀赋,但可以改变生产要素配置的环境和相对价格,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率。
2001年我国在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采取了多项重大举措,尽管新的制度或做法本身还需要完善,对制度绩效的判断也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某些变化和成果,并且由此强化对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信心。其中,令人感受最深的是,放开销区的粮改方案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初步实现了粮改的目标。特别是在最早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浙江省,农业资源配置和粮食经济的运行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出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局面。浙江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定购”到“订单”,确立了新型的粮食产销关系。 全省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和99 万户农民签订了粮食订单,订单数量高达6.4亿公斤,相当于2000年全省粮食订购任务的55.7%。省内不少地方对优质品种粮食实行优质优价,因而调动了农民种植“高效粮食”的积极性。
(2)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口粮批发市场,金华、衢州、嘉兴等饲料粮批发市场,沿海港口粮食进出口中转市场,三个层次分明的粮食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同时,粮食市场主体日渐多元化,省内各级粮食批发市场从事粮食经营的非国有企业已占到80%以上。
(3)从自求平衡到优势互补,促进了农业区域结构的优化。 全省进一步调减了粮食播种面积(早稻种植面积调减了34%),扩大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和出口农产品生产。随着浙江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国内一些粮食主产省纷至沓来,省际间粮食购销合作得到迅速发展。浙江已与黑龙江、湖北、江西等产粮大省签约,成为粮食购销“合作伙伴”。省际间的粮食购销合作已从传统的粮食买卖向建立基地、组建股份制公司、创办市场等多种合作方式转变。
浙江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全省涌现出了300多个万亩以上,总面积700多万亩的效益农业产业带,提高了农业的效益和农民收入。2001年前三季度在全国农副产品出口负增长的形势下,浙江农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了14%,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长了10.1%。浙江粮改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市场化改革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因。
四、进一步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农村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迄今已经有许多说法和共识,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今后市场改革还需要对以下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尽快取得实际效果。
1.加快土地市场化流转。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土地的流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就在于它能够使稀缺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显然不能把最稀缺的土地资源排斥在市场之外。我国的农地制度首先要强调“稳”,但也要“活”,不能因为强调稳定而扼杀了流动。最近一些人士过分强调“稳定”,是一种僵化的观念。在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和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已经大为削弱,相当多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并没有许多官员和学者想象的那样强烈,有些地方农民种地亏本,出包土地还得“倒贴皮”,也足见土地保障功能的沦落。所以,今后的农地制度改革应当赋予农民以更大的土地处置权利,以期促进土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形成现代农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的效率,同时为农民的就业转换和产业扩张提供资本。在土地的利用上,家庭经营具有恒久的活力,因为它适应农业的产业特点,而与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太大关系(即可以适应不同层次上的生产力水平)。但是,家庭经营不一定非得建立在平均主义的承包制基础之上。
2.加快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放开销区的粮改方案是一个过渡方案,粮改涉及到了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约束条件,需要有一个过渡时期。但是,这个过渡时期不应该太长,而是要加快实现全国范围的粮食购销市场化。
从理论上讲,一项改革成功与否,固然和原有体制的性质以及改革所设定的目标模式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过渡过程本身,即寻找成本较低、以至成本最低的改革路径,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盛洪,1991)。浙江的改革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帕累托改进,即使是国有粮食企业在改革中也没有明显受损,因为在放开之前,浙江粮食的集市贸易仍然是活跃的,其国有粮店和大多数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经过改制(拍卖、租赁),几乎清一色由个人或合伙经营。这就是说,在正式放开之前,竞争性的市场已经在事实上存在。现在等于承认了多主体存在的合法化。
2001年的粮改之所以只放开了销区而不是全部放开,一个重要的原因同样是要降低改革成本,避免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混乱。粮改的下一步必然是要把局部改革成功做法推向全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以防止政策偏差和化解政策风险。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控制,增加服务。加入WTO后, 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需要按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必须明确的是,比较优势的发挥要求有一个高效协调的农业管理体制。
如果说像放开销区之类的改革是立足本土的内源式的主动改革,那么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冲击——反应”式的被动改革(依靠政府自身有意识地主动改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以说,WTO 给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冲击,其中最大的冲击也许就是对政府管理体制的冲击,而这个冲击实质上是我国加入WTO最大的好处。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减少控制,增加服务”。减少控制,就是要求政府部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逻辑,来调控和管理经济,而不是简单地靠权力的流通和行政命令;增加服务,则是要求政府部门根据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诸如信息服务、技术指导、信贷便利化和风险保障、环保和生态建设等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增加农民的获利机会,减少市场风险和国际农产品的冲击。
对于加入WTO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这个问题的重大意义, 我们应当有更充分的认识。我以为,这项被动性的改革将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广泛进步,对中国的民主进程和现代化事业将会做出重要的贡献。需要指出的是,这项改革将对改进中国的文官系统和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大有裨益,也将提高对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具体而言,在现代政体下,行政管理机构是庞大的组织,它执行着一种关键性的政治功能,即在各种具体情况下执行政策,因此,一项政策得以贯彻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长官对它的解释,以及他们实施该项政策的兴趣和效率。长官们是墨守成规,调和折衷,用标准的手续和大而无当的陈辞滥调来庸庸碌碌地处理问题,还是善于思考,密切关注现实,在变化着的事实前勇于尝试和创新;是一味地迎合上级,玩弄权术,在政治市场上钻营,还是高风亮节,实事求是而又体恤民情,那将对政策实施的程度和效果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此种影响自古而然,于今尤烈,因为现代社会是更为复杂多变的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奥尔森(1982年)把当今时代称为是“执行权统治的时代”。
过去,我们的一些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不是没有被执行,就是在执行中走了样,政策执行起来总会遇到许多牵制和障碍,以至最终取得的成果或节外生枝,或适得其反,往往不尽人意。在WTO的冲击下,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政策好,执行难”问题。
4.加快建立国家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向农业和农村经济适度倾斜。在国际上,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对农业部门给予了巨额的补贴,以期改变其相对于其他部门的不利地位,保证务农者与其他就业者大致相当的收入水平。我国现存的农家经营规模十分狭小,劳动生产率很低,加之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产品的价值实现较之其他产品更为困难,风险更大,所以非常需要政府的支持。
现在,我国农民又面临着贸易自由化的冲击。按照协议,我国将逐步开放市场、降低关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国内农业发展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我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其中,很关键的就是要用足“绿箱”政策(《农业协议》第6.1条), 用好“黄箱”政策(第6.2、6.4、6.5条)。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政策调整空间,需要细致深入研究,有必要借鉴国际农业支持和保护的经验,设计和构建合理有效的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比如,日本为应对WTO 冲击,设计制定了“稻作安定经营对策”、“生物系特定产业技术研究推进计划”、“农业转作支持政策”等一系列非常细致周密的政策措施,对保护农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在设计应对WTO 冲击的政策过程中表现出的认真态度和务实精神很值得有关部门和人士学习。
加入WTO后, 建立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必然涉及到宏观政策的调整。最近几年国家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开拓农村市场方面的效果非常有限,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与应对WTO的冲击、 建立国内农业政策结合起来,向农业和农村经济适度倾斜,在更加协调的宏观经济增长的范围内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给予更大的支持。这不仅是公平的需要,更是效率的需要。当前广大农民由于收入增长缓慢,已经限制了其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支出,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面临着较多困难,甚至急需要用钱,因而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如果国家能够设法让他们增加一些收入,可能很快就会转化为最终消费需求,拉动投资需求(特别是乡镇企业的投资需求),形成整个经济发展的良性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易斯,1966,《发展计划》,何宝玉翻译,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世界银行,《共享增长的收入》,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篇6
(一)打破地理限制,促进农村信用社竞争
我国各地农村都拥有农村信用社,但是经营情况却各不相同,比如说,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较好,而像偏远山区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甚至长期处于亏损。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省市之间,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乡镇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也是千差万别。但是由于地理限制缘由,运营较好的农村信用社发展受到了限制,而经营状况较差的农村信用社却得到了保护。实际上经营较好的农村信用社希望打破地理限制,参加到市场竞争中,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运作与管理优势,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
(二)农村信用社的竞争提供了退出机制
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有利于打破地理限制,以往同一地区只有一家农村信用社的现象将会变化,会有多家农村信用社在同一地区展开业务,稳定了当地的金融市场,避免因为单个农村信用社经营不善,造成农村金融市场动荡,也会加强当地人们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信任。同时,多家农村信用社的竞争,会导致各个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压力增大,从而不断改革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自身的综合业务办理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有利于运作以及管理方面的完善与创新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代表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大,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完善以及创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以确保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为自身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二、农村信用社市场化的运作与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市场化后经营管理压力增大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运作,导致其失去了以往的农村金融市场垄断地位,加上近几年来,政府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农村金融市场再度引起了商业银行以及邮政储蓄的高度关注。同一地区除了出现多家农村信用社,更面临着更多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其中还包括农村常见的民间贷款。在农民面对多个选择时,运作与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等都成为了重要参考因素,所以农村信用社的运作与管理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挑战。
(二)缺少了国家政策性的扶持
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都是由政府支持并管理的,其市场化后将会失去国家的政策性支持。但其业务内容主要还是针对农村地区的“三农”服务功能,这与市场经济下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目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其服务对象作为市场经济弱势群体,所以农村信用社自身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其他金融机构。加上缺少了政府的支持,其运作与管理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信用社的稳定持续发展。
(三)农村信用社综合服务水平较低
农村信用社由于长期处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所以业务水平相比较其他金融机构较差,与当下提出的农村信用社市场化不相符合。其中主要表现在:其一,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都比较小,业务品种较为单一,很难为人们提供多个选择,且多处于落后的农村地区,服务方式以及使用设备都比较陈旧,不能顺应市场化的竞争,比如说,很多商业银行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办公,电子服务等,但是农村信用社还停留在人工结算等服务方式;其二,长期为农村地区服务,导致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占比较高,业务拓展以及营销能力缺乏,政策性扶持带来了风险管理与防范的意识缺乏问题;其三,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相对综合素质不高,很多不具备专业知识,传统的运作模式导致工作人员缺乏积极创新的业务能力,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水平提高;其四,由于农村信用社大多位于偏远农村,所以其经济水平有限,添置的办
公设备较少,办公存在很大的阻碍。
(四)缺乏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
市场营销是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重要产物,也是确保农村信用社市场化顺利展开的有利武器。但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普遍缺乏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缺乏市场营销意识,市场定位不清。市场营销是提高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但是很多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将市场营销看作是组织存款,对存贷款以及中间业务一体化的营销缺乏认识。第二,营销人才以及手段较为缺乏,农村信用社的人员基本都来自于当地,很多人并不具备营销专业知识,所以在进行营销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电视、广播等宣传手法。这些宣传手法不仅没有达到较好的宣传作用,还会给当地人们带来厌烦心理。第三,缺乏完善的营销考核机制,营销考核是督促营销人员积极工作的有效措施,由于考核机制的缺乏,加上营销人员自身对营销不了解,营销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懒惰心理。
(五)缺乏内部控制制度与监督制度
农村信用社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监督制度,所以,会有人员利用制度漏洞来获取利益。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导致农村信用社在人员管理、制度制定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监督制度的缺乏,导致业务服务水平、人员的工作态度等都出现一定偏差。
三、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对策
(一)坚持服务于农村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导致其自身的运营压力增大,很多农村信用社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发展,会展开大量的业务,而最初的服务于农村发展与支持的业务随之减少。这样的现象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处于较为不稳定的状况。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市场影响的发展来不断完善其制度,将资产与负债进行合理组合,并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资产负债率最佳。农村信用社与当地的金融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农村信用社不应该一味追求其自身业务增长,要确保增长业务与自身获益相一致,自身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当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增长速度过快,甚至超过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话,就会导致多个金融机构对重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关支持。相反,如果业务增长速度低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则说明了农村信用社的运作与管理存在问题,将会被其他金融机构所淘汰。所以,在农村信用社市场化的运作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始终服务于农村,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开展相应的业务,并及时做好制度调整与实施,为农村信用社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空间。
(二)配备适量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村信用社运作人员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意味着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强,当下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生产力的竞争,也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地区较偏,所以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对于高素质人才更为需求,尤其是市场营销人员。农村信用社可以招聘专业的人才加入到其运作团队,以提高自身的团队力量。也可以将原有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对市场化农村信用社的运作与管理认识,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以及对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认识,尤其是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农村信用社服务的人群大多数是当地农民,由于对相关财务知识的缺乏,所以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有充足的耐心,细心为他们讲解,这是拉近两者关系的重要过程。另外,电子服务的推出,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计算机操作以及电子设备使用能力,管理层应该经常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技能。
(三)采用信息化的运作管理体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与运用到各行业中,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便捷。农村信用社的特点就是分布较广、散,所以在以往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中很难实现统一管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很难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现下,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可以建立统一的电子服务体系,让全国人民享受到相同的服务。同时,统一了各地农村信用社的运作模式,这不仅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针对业务上面的疑难点,工作人员可以向跨地区的同行了解,实现了业务知识共享与利用。
传统的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陈旧,业务办理时间较长,人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排队等待。如果电子服务的顺利展
开,农村信用社采用先进的服务手段,实现自动化办公与服务,将会节约大量的运作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从而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运作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实现多元化合作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过程中,应该逐渐寻求经营思路以及未来发展道路,不应该依靠政府扶持,而应该逐步发展成为市场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可以参照其他金融机构的成功运作模式,并充分发挥自身政策性特点,承接商业银行贷款,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达到多赢效果,从而实现多元化合作,为农村信用社市场化运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完善农村信用社的运作与管理制度
完善制度是确保农村信用社运作与管理步入轨道的重要手段,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改革,其运作与管理都应该规范化。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运作与管理制度,其中应该包括业务考核制度、监督管理制度、风险防范制度等等。业务考核应该包括工作人员的出勤,工作期间的业务表现,营销业绩情况的综合;监督管理制度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运作与管理过程中进行全面监督,确保业务合法性、工作人员态度认真、服务内容完善,当地人民可以对农村信用社实施自身的监督权力,根据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与态度进行打分,相关部门还应该不定时检查农村信用社的工作状况,对于像贷款这类服务内容,更应该进行严格监督管理,不得出现内部人员利用职责之便,从中牟取私利。
四、结束语
农村信用社一直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金融机构逐渐进入农村市场,造成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压力。另外,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导致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较慢,发展速度较慢等现象,对于其日后的长远发展较为不利。为了打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限制,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改革是其必经之路。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运作应该坚持服务于农村,以农村发展为首要目标;其次,应该配备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另外信息化的服务是当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重点之一;实现多元化合作,达到与市场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赢目的,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谐发展;最后,应该注重运行管理制度的完善,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工作统一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刘培林(2001):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1c2001005.
篇7
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快慢,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关系。金融的发展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农村金融不仅承担着服务三农,支持三农发展的责任,更有义务对农户、农村小微企业以及农业进行服务和支持。
一、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现状
农村金融指的是在农村融通货币资金的经济行为,主要包括受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银监局组成的国家信用体系控制、监督管理并受金融法规制约的金融机构。所谓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的差异化特征,由供给集团与需求集团之间和需求方(消费者或企业)、供给方(企业)之间以及现有的需求者、供给者与潜在供给者、潜在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通常包括市场准人壁垒、市场退出壁垒和市场集中度等三个方面。
1.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准入壁垒
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壁垒是指新的金融机构在进入到农村金融市场时所遇到的种种成本和障碍等因素,也就是说不利于市场未来进入者但是有利于现存金融机构的种种有关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制约、产品差异化、注册资本制约、规模经济等。市场准入壁垒又可分为政策性壁垒和经济性壁垒。在经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准入壁垒主要是经济性壁垒,但是在经济水平不是很高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准入壁垒主要是政策性壁垒。
因为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原因,一方面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出现退出村镇的大规模态势,正规大型的金融机构的数量剧减,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市场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出台的进行规范管理的条件和要求,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受到种种限制,从而出现农村金融机构很难发展成多元化的综合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体上表现为,农村金融系统竞争力较弱,根本满足不了农户和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农户总是面临着缺资金、难贷到款项的瓶颈。
2.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退出壁垒
农村金融市场的推出壁垒是指市场发展前景不乐观、业绩不突出的这类企业在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时所遇到的种种成本和阻碍等因素,也就是说企业要想退出市场,必须付出更大的的成本,使得企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通常包括行政与法律壁垒、安置所需费用壁垒、沉没形成的成本壁垒等三个方面。
3.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当中,排位靠前的几家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怎样,它是衡量市场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界定指标,我们通过这一界定指标来对市场和某一产业发展的变动情况进行了解,比如说某一产业内分布的企业状况、市场垄断状况或者市场竞争状况等等。市场集中度越高,就表明这一企业对市场进行垄断的程度越高,市场占有的份额越多,反之亦然。农村金融市场包括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非正规的金融组织这些主要的金融机构,其结构多为寡占型的金融市场结构。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优化程度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农村地区,不仅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还伴随有很多的商业银行进驻,金融机构分布比较密集,无论是外放资金还是吸纳资金竞争都比较激烈;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农村地区,大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外放农业资金的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一家正规的金融机构,竞争不激烈,垄断性、集中性较强。
二、农村金融的市场结构问题举要
1.农村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国家出资组建的政策性银行,它主要开展像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收购方面的信贷业务,不可能涵盖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没办法直接提供农村其他经济多样化发展的资金需要。中国农业银行是一家国有的商业银行,为实现追求利润的最终目标,很多业务已经大规模地撤出基层农村,这样就提高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垄断程度,成为高度集中的一枝独秀局面。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时候如果出现经营管理不得力大面积亏损,政府也会对它进行政策性的倾斜,以稳住农村的金融市场,使其不破产。像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样的垄断市场没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它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2.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垄断的格局,使得农村金融已经开始放开的利率水平无法兑现,没能形成有效的市场化利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绝大多数农村信用合作社反而在涉农放款方面大幅提高利率水平,目的是增强业务盈利能力、降低业务经营带来的风险损失。农业生产的利润本来就很低,农村信用合作社提高的利率水平使农户、农村小微企业的负担加重,让利润很低的农业生产几乎无利润可赚,降低了农户、农村小微企业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虽说社会再三呼吁农村信用合作社要降低涉农方面的贷款利率水平,但成效不大,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
3.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
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户、农村小微企业。农村设立金融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中国广大农村各种各样金融需求方之需要。特别是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水平越来越高,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的金融服务要求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金融服务要求形式也不一样。比如,像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样形式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的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是根本没有办法满足中国广大农村各种各样的金融需求方之需要的。况且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放款方式、内部管控、激励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方面创新少,灵活性不高,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
三、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个性化、额度小、分散化的特点。这样就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退出了农村的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市场上只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的规范的农村金融机构。从而形成中国的农村金融产品不多、金融服务的方式没有多元化、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不高的局面。如何来优化提升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完善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
打造完善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首先就要优化农村的信用市场,对信誉低或者没有信誉的客户的失信行为采取一定的惩罚手段和方式,对信誉高的客户的守信行为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奖励,从而构建一个优良的农村金融系统。其次就要建立一个严密的贷款使用规章制度,完善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以帮助他们获取信贷。再次根据农村信贷的特殊性,积极推进农村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确保信贷资金实实在在投放到了中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当中。
2.有效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运行
总的来说,需要制定非常严格的有关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程序和执行标准,组建多层次、高标准的监督管理框架体系,这样的话,农村金融机构就能根据风险程度大小不一样来采取相应的不同处置方式。进一步明确规定市场上现有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定位,引导和鼓励各种各样所有制形式及组织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使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城市金融的发展相结合。市场化是农村金融下一步发展的趋向,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协调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不断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水平,有效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运行。
3.着力提高农村金融的利率市场化水平
伴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效率和创新也就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就成为中国广大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大力推行中国广大农村以及边远地区在内外部的经济环境、运作机制、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市场化发展,使中国的农村金融系统呈现出既持续发展又健康活力。谋求长远利益可持续,又能保证短期获得利润的最大化,着力提高农村金融的利率市场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崔红,赵伟.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8,(1):47-49.
篇8
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路径取决于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选择。成长模式的选择要依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来做出理性决定。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
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简称内生成长模式,是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凭借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内生演化而来的一种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在刘易斯古典模型中,欠发达国家的农业部门仅仅能够维持生计,并不能够充分发挥资本形成能力,需要依靠工业部门来形成其自身的资本以及实现现代化。但刘易斯却忽视了农业和工业两部门间资源的流动对整体的资本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而是将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二者独立,这不仅低估了农业部门金融市场的内生成长能力,而且高估了工业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以及资本形成的能力。农业部门是能够自己内生农村金融市场的,即使在我国“以农养工”的阶段中,农村仍然存在着大量民间金融。基于市场中金融需求的诱导角度来看,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又称需求诱导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当农村企业和农户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强烈时,有经营实力的农村经济体为追求利益,就会自发地组建各种形式的金融组织,满足人们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金融需求的诱导,就会自发形成民间金融组织。政府不会在这一成长模式中做出明显的金融干预,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必要法律制度,以维持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秩序。当农村金融市场选择市场主导型成长模式时,农村的经济主体就会占有较大的农业收入份额,因为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是由下而上逐步形成的。当农村企业和农户的收入水平相当,并且能够自主支配由此产生的储蓄份额时,才能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的内生成长基础。市场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依靠的是市场,能够有效实现主导农村金融资源的横向配置。然而,这种形式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会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速度缓慢。农业的自身储蓄能力和资本形成能力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产业属性而不健全,即便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内生成长机制得到满足,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农村金融需求是无法依靠内生的农村金融市场供给来满足的,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非正规金融机构所发放的高利贷盛行,农村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二)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
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简称外生成长模式,是在农村经济体外部凭借政府的强制力量人为地植入到农村经济体内的一种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这种成长模式基于对外部金融模式的移植,几乎不需要农村经济主体和农村金融主体做出贡献。农村经济体系在政府金融因素刺激条件下,依然缺乏金融市场成长因素的积累,为回应政府外部金融刺激,只能够强行启动,表现出一种效率低下、有量无质的弱质量性增长。在此成长方式下,政府部门采取由上而下的模式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及运行机制。即在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中,政府部门先强制介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过程中,后组建农村金融机构,从而在农村经济中布局。然而,农户和农村企业自行组建的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在这一过程中被视为非法组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和打压,导致其交易转入“地下”。这种方式与“以农养工”的工业化战略思想相适应,与后进国家工业化战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成长模式中,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体系的规划与运作是依据政府的效用偏好而完成的,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结构,因而这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经济的现实状况。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又是一种供给主导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政府是通过事先的金融供给,以诱导和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而此种情形下,金融需求的市场化程度十分低下,大多是满足政府指令性的生产和消费。在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量性扩张。农业金融资产规模量的扩张取决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政策走向,若政府采取重视的态度和积极政策,规模扩张是有可能的,若政府采取歧视农业的态度和消极政策,规模难以扩张,质的提高更无从谈起。在此种方式下,农业经济各主体间不能够通过真正的金融手段来调剂余缺,农业金融主体的参与和努力程度十分低;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行为由于政府的集中承担收益和风险而缺乏利益激励与风险激励,这无疑会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即使此时有金融资产的增加,也难以完善市场、优化结构,如果此时选择依赖行政力量来予以维系,金融风险将逐渐积累。
(三)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混合型成长模式
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都存在相应的缺陷,政府主导型成长模式较市场主导型所存在的缺陷更为突出。市场内生型为主、政府引导相结合机制的混合型成长模式是最佳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特别是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农村金融市场应该从外生为主导的成长模式向内生为主导的成长模式转变。农村金融市场在成长过程中应努力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保护、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金融资源中的配置职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效率的提高也应该依靠市场机制力量,使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低质状态得以改善,还应该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弥补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政府介入的理由如下:一是在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部门的利润率远低于工业部门的利润率。因为在这时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农业部门一定会在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资本净流出。二是在市场条件之下,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来实现农业增收是不可能的,因为农业是一个弱质经济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就导致农业部门对外部资金缺少了吸引力。三是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产品属性,需要政府的介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在提供农户融资场所和发展农村金融的同时,还增进了农村的社会福利,因此政府应该在农村金融市场内生成长中给予适度的政策鼓励,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府不仅要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保护农村金融市场安全的方式介入,而且要出资建立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实现对农业的政策性诱导和扶持,增强对贫困农户的扶贫救济,满足公共产品融资以及农村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混合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依据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过程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市场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农村金融市场在市场机制导向下成长,政府介入的目的是通过制定税收减免、补贴、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政策以保护和放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且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弥补市场机制失灵。因而,农村金融市场成长在市场导向型混合成长模式中应以内生和需求引导为主、政府外在供给和引导为辅。此模式往往常见于市场经济体制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政府的干预较少。
2.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市场和政府机制在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中并存,而政府机制所起到的作用较市场机制要大。政府不仅要组建并运营政策性金融机构,来向贫困农户提供政策扶持性信贷,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村合作金融,从而实现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目标。政府应该注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配置金融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此过程中如果政府直接的干预力度较大,则会损害市场机制,从而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内生成长机制无法顺利建成,因此,此种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应该以外生为主、内生为辅。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将逐渐取代政府导向型混合成长模式。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往往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或农业重视度和重要性较高的国家中常见。
总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若要加快从政府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就需要政府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内生机制和制度环境,并通过改善工农贸易条件来创造城市金融要素向农村领域延伸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要利用有效的措施来组织农村金融资源的大量外流,增加农村金融资源净流入,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高质量成长。
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选择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初期阶段,基于以上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的分析,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最佳选择。在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的建立中应达到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一)产权关系明确化
产权是通过社会强制实施的权利,体现社会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工具,如法规条例、法律法令、社会公德、社会习惯以及决定政策,社会强制力是产权实施的必要条件。明确的产权关系既可以使产权关系的制度成本有所下降,还可以使社会经济的交易成本降低,并且农村金融资源的边际效益也会相应提高。当产权关系清晰时,凡影响产权交易双方的损益关系的经济信息,必然会改变金融资源配置状况,因而金融资源的动态调整是非常及时迅速的,及时迅速的金融资源动态调整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在明确产权界定的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具有非常清楚的损益关系,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会更为科学化、合理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会达到最优化。如果没有明确产权关系,市场交易后的结果不能够被金融资源的所有者判断,金融资源的流动性会随着下降,难以纠正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现象,这将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改善出现阻碍。
(二)政府边界合理化
篇9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化利率是唯一能够体现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的手段,发现货币资金价格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利率体系对其进行支撑,只有如此,资金的合理流动才能得到保证,从而达到优化资配置的目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因此,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是必然。
王国松提出,我国政府对利率实施管制,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成就的取得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只有放宽利率管制,实施利率市场化才是长久之计。
徐相华指出,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使得存款利率上限被打破,将会把社会大量资金吸引到银行中,银行的存款成本得以增加,为开展贷款等其它业务提供了资金支持。取消下限限制,贷款利息收入将会较少,从而减少了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净利差,而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存贷款净利差。
鉴于农村商业而银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存贷款净利差,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预防和管理的能力又非常弱,因此,有必要对利率进行管制。但是,出于保护目的的利率从管理无疑将农村社行业银行置于温室之中,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弱,经营管理能力不足。此外,如果对利率进行限制,将会有大量涌入股票、基金等其它机构,因此,急需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 农村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机遇
首先,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农村商业银行拥有自主定价权,通过定价,就可以掌握资金市场供求情况,对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十分有利。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要综合考虑经营成本等其它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的价格战略;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负债管理和结构的优化,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利率风险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会日益激烈,农村商业银行为了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创新步伐,从而逐渐取消,而中间业务将会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这样就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不仅满足了客户的要求,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起步较晚,中间业务还不是很成熟,在总业务中的比重较小,需要对中间业务进行创新和完善。
农村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利率市场化的要求没必然会加大计算机技术的投入力度,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和健全的科技平台,在新形势下,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经营方面,将会得到较大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将更直接的面临市场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与市场利率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绩效考核与内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同时,积极发展基于信息科技的操作风险计量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风险管控水平得以提高,不良资产比率大大降低。
三、 农村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利率市场化面临的挑战
1、 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
前文所述,未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农村商业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存贷款的净利差,依赖资产规模扩张,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将会导致信贷需求萎缩,同时,将会增加信贷资产违约风险,一些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企业将会逐渐将融资渠道由农村商业银行转向其它金融机构,贷款需求降低,这也就意味着银行存款数量降低,进而降低贷款资金价格,由此可见,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增长也将受到影响,仅仅依靠资金规模扩张,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商业银行生存需要,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对产品结构和业务进行调整,尽可能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
2、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都比较成熟,经济来源渠道广泛,而农村商业银行过度依赖存贷款差,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商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因此,在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面临风险最大的就是农村商业银行。我国银行一直处于非市场化的经营环境中,利率上下限有明确规定,在此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创新金融产品等成为各大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而价格问题,基本不会考虑。而取消了利率上下限之后,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如果银行供给大于客户需求,也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下,银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客户将会重点关注银行的服务质量。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价格不再成为固定因素,并且已经成为提高银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此时,博弈现象将会出现。这样一来,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就必须以价格为出发点,致使农村商业银行面临挑战。
3、 风险管理水平面临挑战
利率市场化后,由市场决定利率的变动,也就是说市场资金供求将直接决定利率的多少,因此,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为了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很有可能出现以较高的贷款利率贷给信用等级较低的主体。面对上述情况,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将业务重心转向小微业务,以此避免利差的缩小,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很难对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等进行全面掌握,违约率也较高,因此,增加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难度较大。而农村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主要设立在县城及以下地区,信用环境建设较落后,融资主体信用意识差,此外,利率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
4、 定价能力面临挑战
利率市场化后,农村商业银行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制定存贷款利率。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定价管理的量化基础,定价管理技术落后,自主定价的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四、 农村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的起步较晚,各项业务还不成熟,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机构,没有传统银行长久发展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同时,也没有庞大的不良资产负担。因此,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应当以服务“三农”为基础,积极开展存贷款业务,使之逐渐完善,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的为“三农”服务,真正起到“输血”的作用,贡献于我国经济建设。对于其它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其他类型银行在发展中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发展良好的银行的成功经验,无论是总结教训,还是借鉴经验,都不要忘记与自身实际情况做对比,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改进,对于不足的地方,进一步增强,尽可能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以优化的资产结构和先进的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主要的运营工具是价格。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要以实际经营情况为基础,组成定价部门,逐渐实现稳定运行,定价部门的任务就是要根据金融产品的不同,从而测算利率水平,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差别的定价。存款业务方面要综合考虑业务范围内市场的资金需求规模,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这样做能够有效避免资金浪费和闲置问题,贷款业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入为出,保证贷款利率水平符合自身承担能力,避免违规放贷或者过量放贷。值得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并不代表,存贷款的利率上下限就没有限制,因此,为了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利率水平建立弹性指标。农村商业银行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实力上,其所能承受的能力都要弱于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科学合理利率弹性指标,是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农村商业银行既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主要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利率市场化后,要增加对利率风险的管控职能。农村商业银行整体构成比较简单、规模小,为控制成本,没有必要与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一样建立专门对口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应建立利率风险指标监测体系,实现对利率风险的测量,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分析测量,建立符合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测量模型和测量软件,以此来衡量利率风险的危险程度、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对潜在的利率风险有较准确的掌握,进而协同定价部门一起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或者把风险影响降到最低。
篇10
大量流通组织参与了农村物流建设。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成份进入农村物流领域,传统的经济组织、现代经济组织先后进入这一领域。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有各类家庭农场87.7万个,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28万个,其中龙头企业4300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253个,农村供销合作组织76万个,21.8万个邮政物流配送网点进入农村物流领域。此外,我国国有粮食企业、大型零售连锁集团、电信物流、外资物流、外资保险等纷纷抢滩进入农村物流领域。
三大信息科技浪潮促进了农村物流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三大信息科技浪潮促进了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使得农村物流水平大幅度提高。据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年)》显示,2012年阿里平台上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198.6亿元,同比增长75%。同时,据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的测算,经营农产品的网店数量有望在2012年26.06万家的基础上,于2013年突破100万家。阿里巴巴各平台农产品销售额有望在2013年达到500亿元,在2014年达到1000亿元。
政府工程促进了农村物流发展。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和农资流通体系试点等,这对于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农村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难题待解
尽管农村物流在近些年获得了较大发展,但相较于城镇物流,其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而一些顽疾也亟待破解。
农村物流市场规模亟待提升。农村流通规模不等于农村物流规模,当前农村物流所占流通的比例较小,特别是冷链物流,我国的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仅为5%、15%、23%。2012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额仅有8211.2万吨。国家发改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发达国家易腐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已超过60%,其中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超过80%,而我国只有20%左右。我国在果蔬采摘、运输、储运等物流环节的损耗率高达25%。我国每年总量超过亿万吨的易腐食品,都需要冷藏运输。
农村物流不成体系。农村物流与城镇物流相比较而言,发展不成熟,也不成体系,农产品、小商品、再生产资源等物流相对不足。其次,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较快,但是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物流需要,现有的传统农村物流不能够与电子商务物流对接。此外,农村合作组织较多,但是物流相对滞后,不能够适应其发展需要。“小生产大流通”或者“大生产小流通”同时存在不能够对接的问题。
农村物流政出多门。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粮食局、国家发改委、农业部、邮政部门等非常重视农村物流,但是,农业、粮食、商务、邮政、供销合作社五大系统的传统行业分工与协作不完善,往往出现政出多门,真正实行起来效果不佳的现象。
此外,还存在社会对农村物流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物流重规模轻效率等问题,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也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来与广大读者分享。
重视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如农产品、小商品、生资产品、再生资源物流的结构优化,使其更加合理。同时,按不同的产品线来设计农产品供应链,从而形成特有的供应链系统,促进高效率的农村物流体系的形成。
建立和完善农村物流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农村物流政令统一局面,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提高农村物流管理效率。
构建多种农村物流模式、多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体系,并与农业产业化模式形成无缝对接。如推动自营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物流联盟配送模式、智能一体化模式,以及多种形式的冷链物流模式等的不断发展,由此推动农村物流更上一个台阶。
篇1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30年来,我国在扶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全国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了到2010年的2688万人,并且贫困发生率也由30.7%降低到了2.8%。
但是,随着我国农村扶贫成果的呈现,农村扶贫开发也出现了问题:赵曦等人(2009)认为我国现有的扶贫模式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剩余贫困人口减贫速度减缓、脱贫成本增加、扶贫成效降低。张新伟(1990)认为扶贫资金投入的增加,扶贫效率反而有所放缓,既有扶贫政策低效率制度原因,也有贫困地区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短缺、人口素质低等客观原因,同时也包括了交易效率低下,分工不足,资本短缺,市场化意识不健全等经济原因。真正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市场化的反贫困道路。徐志明(2008)认为提高投资效率的关键是在反贫困中引入市场机制,包括在贫困地区培育贫困地区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经济发生与成长的条件,转变政府在反贫困过程中的职能,建立扶贫资金的多元投入机制,资源配置的市场竞争机制,多方参与扶贫开发和监督评价机制。上述研究的不足是仅仅从扶贫资金管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扶贫制度上来分析中国扶贫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提出相应建议,忽略了扶贫模式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扶贫模式资金使用效率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扶贫的发展,本文从贵州扶贫实践出发,采用未确知-AHP综合评价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贵州主要模式的参入主体、市场化机制以及扶贫模式资金投入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出贵州扶贫模式市场化运作程度和扶贫模式资金使用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更好为贵州,甚至为我国的扶贫工作改革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扶贫模式市场化运行程度的测度
(一)扶贫模式市场化运行程度未确知-AHP综合评价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根据张新伟(1990)提出的建立以农村市场化为重点的市场化机制是用市场化解决贫苦问题的关键,以及龚晓宽(2005)从扶贫主体、扶贫运作方式、以及扶贫对象来分析怎么运用市场化规律推进扶贫开发,借鉴了陈宗胜从农户投入产出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指标评价方法,和王凤彬等(2005)对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测度指标设计的基本思想,将体现扶贫模式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因数按性质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并按市场经济理论提取出相关的因素。
本文邀请了10位对扶贫工作有专业研究人员,其中包括4位专家学者、3位省级扶贫办人员、3位扶贫农户对指标进行评价,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二)指标权重的赋值方法
在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模型中,指标分类权重、指标重要性权重是模型的最关键性的一步。本文采用了专家赋值法,将指标的等分率作为指标的权重。笔者邀请了4位对贵州扶贫现实情况较为了解的学者、4位从事扶贫工作的政府人员以及2位扶贫农户,对表2中的二级指标进行评分,评分按百分比来记录。本文以产业化扶贫模式为例来说明多层次未确知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
1.二级指标测度。根据分级标准2构造单指标测度函数如下:
根据单指标测度函数,对照表1各指标的评估值,则可以求出单指标测度:
计算各二级指标的分类权重:
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测度向量:
2.一级指标的测度。
计算一级指标的分类权重:
ω1=(0.24 0.17 0.16 0.19 0.24)
计算一级指标的测度向量:
μ1=(0.14 0.74 0.12 0)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信贷扶贫的一级指标测度向量:
μ2=(0.1 0.69 0.21 0)
3.识别与排序。取置信度λ=0.7,由综合评价法得到评价等级:发展资金扶贫模式和信贷扶贫模式市场化运作程度都处于良。根据排序,发展资金扶贫模式市场化运作程度高于信贷扶贫模式。
4.用同样的方法,以工代赈的一级指标的测度向量为μ3=(0 0.32 0.66 0.02)。可以计算出以工代赈扶贫模式市场化作用程度位于中这个区域。
5.对这三个扶贫模式的市场化运作进行排序,得到的结果是:发展资金扶贫模式市场化运作程度最高,其次,是信贷扶贫模式,最后,是以工代赈扶贫模式。
扶贫模式资金运作效率定量分析—主成分分析
为了进一步定量分析扶贫模式资金的效率,本文选取贵州省历年的扶贫资金投入实际情况来进行实证分析,从扶贫资金对贵州农村人均收入为被解释变量,来分析扶贫模式资金的使用实际效率情况。
首先,本文从扶贫资金的投入主体的不同,将贵州扶贫资金主要分为财政扶贫、信贷扶贫、社会帮扶,以及利用外资四个方面。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为了方便接下来的分析,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SPSS18.0,对该数据进行降维。
表4给出了各成分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只有前2个的特征值根大于,且财政扶贫资金的方差占所有主成分方差的60.315%,信贷扶贫资金的方差占所有主成分方差的30.479%,这两个成分的方差的贡献率达到了90.25%,因此选择前2个变量,即财政扶贫资金、信贷扶贫资金已足以描述贵州省扶贫资金的使用水平。
结合上述分析方法,按扶贫方法和手段的不同,从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信贷扶贫资金中提出以下3个主要的资金投入扶贫模式:发展资金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信贷扶贫模式。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贵州省历年农村居民历年人均纯收入如表6所示。
本文采用贵州省农民的人均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以发展资金对数、以工代赈资金对数、信贷资金对数为解释变量。
模型:Y 为贵州省农民的人均收入;Ser01为发展资金;Ser02为以工代赈资金;Ser03为信贷资金。
进行多元回归的结果如表7所示。
根据表7的结果可以写出回归方程:
Y=-222265+1586.169ln(SER01)+739.842ln(SER02)-80.2654ln(SER03)
R2=0.98,R2=0.97,F=120.845 D.W=1.37
由表7中数据可知,R2=0.97,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对整个模型进行F检验,针对H0∶β1=β2=β3=0,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表的临界值Fa(k-1,n-k)=F0.05(3,7)=4.35,由于,F=120.845≥F0.05(3,7),则应拒绝原假设H0∶β1=β2=β3=0,说明整个回归方程显著。又由于ln(SER03)的T值的绝对值为1.39
结论与对策建议
从对贵州省扶贫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看,发展资金扶贫模式、信贷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扶贫模式这三种扶贫模式的市场化程度都相对较好,且对于贫困地区农户持续脱贫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并不是市场化程度高的扶贫方式资金使用效率就是高的。如上分析,信贷扶贫模式的市场程度低于产业化扶贫模式,从资金投入使用效率效果来看,也比发展资金扶贫效果要差。但是,以工代赈扶贫模式市场化程度比信贷扶贫的市场化程度低,然而扶贫资金的实际效果却远远优于信贷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因此,虽然扶贫模式的市场化程度对于扶贫资金的投入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单从扶贫模式的市场化程度高低来作为衡量扶贫资金投入多少。随着贵州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不仅仅需要扶贫资金的大量投入,也需要从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扶贫资金的投入角度等多方面考虑。
(一)突出扶贫重点并因地制宜实施扶贫模式的资金投入
加大对贫困市县的实地研究,寻找出该地最真实的贫困需求,区别对待,强化扶贫瞄准机制,因为统一的扶贫模式的资金投入忽视了地区和地区的差异性。有研究表明,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当地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当地扶贫工作的重要因素。加大以工代赈投入资金的力度和扩大以工代赈扶贫资金的范围,应该是现阶段扶贫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向。并且,从贵州省的数据可以看出,以工代赈资金近几年没有多大的变动,且占所有扶贫资金的比例也比较低,但对于贵州省农民的收入提升作用却很明显。
(二)完善扶贫模式市场化构建并增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扶贫模式市场化运行程度的测度定性分析来看,扶贫主体、扶贫资金的市场化以及扶贫模式的经济性都有待加强。贵州省扶贫主体参与多元化程度欠缺,政府资金提供力度占了全部扶贫资金的90%,忽视了中小企业和社会力量在扶贫中的作用。由于扶贫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等历史原因,扶贫模式的经济外溢性得不到体现,形成不了持续的扶贫效果。扶贫对象的意愿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进一步推进扶贫方式市场化的建立,扶贫主体市场化竞争的培育,贫困地区市场化机制的扶持,是贵州省走出贫困大省的不二选择。
(三)扶贫资金的投入和当地的产业发展项目相联系
近年来,贵州省政府一直在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完善扶贫模式中的种种不足。强化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实行专项专款,加大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扶贫模式的扶持力度,使扶贫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增强扶贫主体的盈利能力和扶贫对象自我造血能力。真正能提升扶贫地区造血能力的,就需要和具体的扶贫项目联系起来。从研究分析中可以发现,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具体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关系很大,贵州省扶贫资金更多的是要加大对农村产业链的发展投入。综上可知,信贷扶贫资金占了贵州省扶贫资金的40%,但对贵州省农村脱贫的作用却不是很明显。从贵州省石阡县的信贷扶贫效果来看,只有把信贷扶贫和当地产业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使得贫困地区走出贫困,因此,只有将扶贫资金和项目相结合,提高扶贫主客体的市场化意思,更好地提高信贷扶贫资金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宗胜.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测度[J].河北学刊,1998(2)
2.龚晓宽.运用市场规律推进扶贫开发[J].理论与当代,2005(5)
3.张文彬.SPSS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风彬.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测度指标设计[J].财贸经济,2005(8)
5.张凤霞.企业信用评价的未确知-AHP方法研究.经营管理,2006(7)
6.赵曦,熊理然,肖丹.中国农村扶贫资金管理问题研究.财政与金融,2009(1)
7.张新伟.市场化:反贫困制度创新讨论.生产力研究,1999(Z1)
8.徐志明.扶贫投资低效率与市场化反贫困机制的建立[J].乡镇经济,2008(9)
篇12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篇13
一、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势头方兴未艾,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市场体系。但是,文化市场尚处于发育成长过程中,规模小,档次低,经营项目少,管理力度亟待加强,具体表现在:
1、发展不平衡。从文化市场的发展情况看,经济富裕地区先于欠发达地区;从文化经营网点的数量比较,集镇多于乡村,平原多于山区。按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人口密度诸因素衡量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有市有场型。即人口集中,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乡镇形成文化市场较快;二是无市无场型。一些居住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小乡村,既无娱乐场所,又很难形成文化消费群体,造成几十年来看不到一台戏或一场电影;三是有市无场或有场无市型。这种类别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一些以种植业、养植业为主的农民,长年聚居原地,文化消费需求量大,但文化设施少且无场地;反之,那些有俱乐部、影剧院的村,由于劳务输出多,文化需求少,造成文化娱乐场地利用率不高,难以形成“市”。
2、经营者素质不高。农村文化市场的经营者大多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低,小农意识强,法制观念淡。所以,不少经营者把经营物质商品的手段或“诀窍”照样搬来经营文化娱乐业。这样,有的经营单位或个人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逐经济效益,舞厅出现“三陪”,游戏机房搞有奖,球棋类活动发生变相赌博,更有甚者出售、出租非法出版物。在经营过程中,有些不具备合法资格的组织或个人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的经济活动。如有的不经核准登记,地下经营,无证经营,有的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合法”的经营资格。
3、监管职能难到位。目前,对镇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侧重在阵地的建设,而对镇乡文化市场的监管力量配置、管理状况尚未纳入镇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体系。虽然,《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第四条已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但镇乡一级政府有些领导对文化市场管理,仍然还存在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责任性承担不明确问题,有待市、区政府下发必要的规范性文件加于明确镇乡一级政府属地监管的职责。
4、庙会活动问题多。农村庙会既是农贸交易日,也是传统文化活动日。从近几年的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情况看,节目内容低劣的大棚演出已得到有效遏制,但无证经营书摊和音像摊点历禁不止。这些摊点依仗低廉的价格,吸引大量的农民消费者,兜售非法出版物和违法音像制品,破坏正常的农村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二、农村文化市场的基本特点
农村文化市场,是指县(市)以下从事文化娱乐有偿服务的场所。它包含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政治性、社会性、娱乐性、知识性、服务性和经营性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不同于城市文化市场的鲜明个性。农村文化市场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几方面来考察。
1、分散性。农村文化市场的分散性是指文化消费点多面广,经营场所呈网状分布。首先,乡镇的文化经营项目大多是规模小、档次低、设施因陋就简;其次,作为市场客体的演出场所,电影放映遍及乡村、山湾、村头、溪滩都可搭台演戏或放映电影,灵活方便,可以说凡是有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有文化市场;再次,民间艺人长期分散于广大农村,无固定班子,无固定人员,无固定剧目,临时组团,临场排戏,流动演出。
2、季节性。乡镇文化市场的供求状况受季节影响很大,时兴时落。农闲时,农民闲暇时间多,文化消费者随之增加,临时性娱乐业经营点亦相应增加,特别是逢年过节,由于外出人员回家,走亲访友频繁,整个市场呈现出喜气洋洋的闹猛景象。农忙时,乡村农活多,劳动时间长,劳动力相对集中,农民无暇顾及文化消费,整个市场处于疲软的状态。
3、复杂性。农村文化市场是个较为复杂的市场。一是从业人员身份复杂,工人、农民、退休干部职工以专职或业余兼职的方式经营娱乐业,尤其是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其思想文化和业务素质较差;二是外来演出团体的演出节目内容复杂,路头戏,无本子,格调不高,给审查节目带来难度;三是非法出版物充当农村文化市场。由于进货渠道不明,鉴定审查相当麻烦复杂。
三、管好农村文化市场的措施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给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在繁荣文化市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监管、用市场机制引导文化市场繁荣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具体的措施与对策是:
1、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市场协管体系。一是要实行职能部门主管。根据“文化市场实行分部门、分级管理原则”,各乡镇都要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小组,由乡镇政府分管领导挂帅,抽调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力量,组成班子,各司其职,落实任务,防止管理工作中的交叉重叠、互相扯皮、脱节失控的情况发生,达到通力合作,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要求行业协会协管。根据经营项目的不同,指导和组织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建立行业协会,开展“比学习,比贡献,比服务质量”的竞赛活动,形成互相监督、互相竞争的政策和激励机制。三是发动社会监管。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和社会奖励基金, 发动群众举报非法文化经营活动。在有文化经营网点的乡村聘请一天至二名素质好、身体健、觉悟高、又不外出的人员担任义务监督管理员,通过这批骨干及时提供和反馈信息,合成整体的社会监督效应。做到市场信息有人报,市场行为有人管,市场秩序有人抓。
2、创新要求高、巡查严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一是管理制度创新。推行“自办责任制”,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均要由相同的办案人员负责到底,严格按制度审批,最后由文体部门把关,进而提高执法工作准确性、统一性、规范性,避免错案的发生。二是管理办法创新。要实行对文化市场的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奖惩挂钩。对乡镇所有文化经营单位分成片区,由乡镇干部和宣传文化中心市场管理人员分别负责,使网吧接纳未成人、超时营业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群众举报和反复上访大大减少。三是管理手段创新。聘请网吧义务监管人员,实行对文化经营活动的全方位监控;成立文化市场协会,较好地发挥协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加大对文化市场的巡查力度。市场管理人员要在夜间和节假日不定时开展,对群众举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经营非法音像制品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查处,并记入违规经营档案。
3、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化市场执法网络。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市与乡镇的管理权限、范围和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格局。一是加强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文化市场管理是长期的、复杂和动态的,要突出日常检查力度,强化突击检查,坚决打击各种违规违法活动,特别是对于演出市场尤其重要。二是独立执法与齐抓共管相结合。文化管理部门势单力薄,单靠文化管理部门的努力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密切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联系,构建联同和协同机制,加强合作十分必要。只有在部门间大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维护文化市场的环境净化。三是乡镇监管与配合督查相结合。在守土有责的前提下,要积极主动配合上级部门督查,并联合周边乡镇共同管好文化市场,真正形成职责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不断提升乡镇监管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