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云计算技术体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云计算技术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云计算技术体系

篇1

一、引言

云计算因其集约化管理、弹性扩展、按需分配、虚拟运算、高性能、低能耗等优势,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云计算产业链正以惊人的速度及影响力快速发展,2015 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378 亿元,整体增速31.7% 。随着智慧城市、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等概念的兴起,政务云、城市云、教育云、医疗云、工业云等云平台的快速普及将催化云计算技术应用的落地与推广,云计算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云计算产业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在未来几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仍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突破性地将大数据、大平台、大服务、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等深度融合在一起,为云计算市场带来创新活力,改变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孕育着极其广阔的产业链与创业机会。云计算新兴产业的崛起及云计算人才的严重缺失,对高职教育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的精神,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要紧密契合社会经济与产业的发展,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为契合云计算产业的飞速发展,正在筹划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也有很多学校将原有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调整为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基于现状,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的专业定位、职业岗位、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关键要素还在研究与探索中,目前急需落实的事情之一是明确高职云计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构建课程w系,为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提供可靠依据,为培养适应云计算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起到推动与促进的作用。

二、云计算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许多IT企业已经开展垂直行业的云应用布局,如华为已经对外面向金融、媒资、城市及公共服务、园区、软件开发等多个垂直行业与企业提供云服务解决方案,宣告云服务、云应用将渗透至各行各业,未来云计算与各领域的融合将不断加深,通过构建超大体量的云生态系统,以满足不同传统企业的转型需求,助推行业转型发展。云计算服务商将不断加强与各垂直领域的深度合作,开拓更大的云计算服务空间。

随着云计算这种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IT技术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无论信息化的整体架构设计,还是计算、存储、网络的虚拟化技术,都与传统的IT专业技术存在很大不同,云计算人才严重短缺。云计算产业因其层次丰富、技术新对IT专业人才有了新的要求,从云计算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SS)、软件即服务(SAAS)三层生态体系结构来看,出现一批新的工作岗位,如数据挖掘专家,移动应用开发和测试、算法工程师,商业智能分析师等,与此同时,也会促进原有岗位的更新,比如网络工程师、系统架构师、咨询顾问、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等。

三、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云计算产业对人才需求层次十分丰富,既需要高端的云系统分析师、系统设计师、云系统架构师、数据挖掘专家、算法工程师、商业智能分析师等,也需要大量能从事云平台系统基本架构与云计算平台管理、熟悉云产品与服务特点、熟悉在云平台上常规应用的部署、能解决云产品与服务的常见问题与运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大量调研与分析,发现云计算产业所需的人才结构中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约占云计算产业人才需求总体数量的三成,其他为位于产业链下游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信息技术人才,约占总体需求的七成,从而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人才需求的“金字塔”分布。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是一所地属广东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中根据国家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为社会培养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坚持以服务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紧密契合广东及广州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办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通过大量企事业单位的调研、分析与专家论证,把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云计算产业链中数据中心的管理、维护及运营,面向大数据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面向云系统集成及企业终端服务等领域,培养运维工程师、虚拟化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产品及项目经理等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向的主要工作岗位集中在技术技能型上,从事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的重复性操作、维护与服务类工作,为云计算中下游产业链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型的信息技术人才,位于产业链上人才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的中下游,与本科院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云计算人才形成人才递进式分布状态,如图1所示。

四、高等职业教育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

坚持四个“对接”的原则。在充分开展云计算产业调研与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为引领,坚持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对接,进行高职教育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充分体现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体系的职业性。

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双融合”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精神,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行动为导向进行高职云计算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既要包括创新思维、科学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基本素质与素养课程,同时也包括与云计算产业发展高度融合、有机衔接、能力递进、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群。既要符合云计算产业因其自身飞速发展所需的创新性以及所带来的创业机遇的特性,同时又要考虑云计算产业对高职人才创新思维、人文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等要求。所构建的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必须符合云计算产业自身发展的创新性、先进性与前瞻性的特性。

(二)职业岗位分析

在充分论证高职业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所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围绕面向数据中心的管理、维护及运营,面向大数据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面向云系统集成及企业终端服务等职业领域,分析得出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的初始岗位为数据中心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数据系统管理员、云产品经理等。通过在初始岗位上的经验积累与能力提升,相应的发展岗位为云计算系统运维工程师、虚拟化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分析师、项目经理、网站设计师等。通过对这些岗位对应的任务进行分析,形成了高职云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对照表,见表1。

(三)确立人才培养规格

针对数据中心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数据系统管理员、云产品经理、云计算系统运维工程师、虚拟化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分析师、项目经理、网站设计师等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如表2所示。

(四)构建高职教育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篇2

引言

云计算是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也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给企业或消费者的灵活、高效益、可靠的IT服务交付平台。NIST(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提出: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以便捷、按需的形式,从共享的可配置计算资源池(这些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中获取服务的业务模式。云计算业务资源应该能够通过简洁的管理或交互过程来快速地部署和释放。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深入研究,云安全越来越成为云计算以及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是由于云计算应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无边界性的特点而引发的很多新的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形势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非常有必要对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有一个整体和清晰的认识,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把握安全界限。

1 云计算的常见安全问题

1.1 云计算用户信息泄露和滥用风险

用户业务信息的网络传输、数据处理、资料保存等都是基于云计算应用系统平台,一旦系统中隐私信息或者关键数据窃取、丢失,严重威胁着用户的信息安全。如何控制和避免云计算应用系统中大量用户共存产生的潜在风险;如何采取有效地安全管理和审计措施,监控云计算应用系统的数据操作;如何确保云计算应用系统中的访问控制和安全管理机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些都是云计算应用系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2 系统数据备份

一方面,由于云计算服务供应商随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中断服务,因此即使云服务供应商宣布已经做好了完善的灾备措施,用户也应当即使保护好哦自己的数据备份。另一方面,当用户不再使用某一个云服务供应商的服务时,如何确保相关的关键数据已经被其删除,因为这是对用户隐私的极大挑战。

1.3 拒绝服务攻击威胁

由于云计算应用系统中的信息资源、用户资料高度集中,很容易遭到非法入侵者的攻击,一旦遭受拒绝服务攻击,云计算应用系统会受到比传统网络应用威胁更大破坏。

1.4 法律风险

由于云计算应用系统是基于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系统,用户数据和信息服务可能分布在全球的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并且信息数据的流动性很大,地域性较弱,政府在监管系统信息安全时,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并且由于虚拟化网络技术,使得云计算应用系统模糊了用户之间的物理界限,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将会给司法取证带来很大的困难。

2 云计算的安全保障体系

对于云计算而言,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云计算系统的安全威胁,提高服务质量,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是云计算能否取得成功应用的关键,而在这些安全措施的防范基础上,本文主要就服务供应商的安全职责进行探讨,说明云计算服务供应商应具有的安全保障体系。在加强互联网IT系统基本安全管理和监控基础上,全面结合安全存储、身份认证、VPN、数据加密等多种安全技术措施,建立完善的云服务的的安全防护体系。

2.1 提高云计算系统的安全防御体制,提高云服务系统的健壮性、安全性,保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木马等病毒程序在计算平台内外的传播,对云计算系统的数据流量以及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部署网络攻击防御系统,完善云计算平台的容灾备份机制等等。

2.2 安全存储和数据加密

在云计算应用系统中应用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实现云计算应用环境下的安全隔离和安全存储,利用云计算应用系统的身份认证机制,对系统进行实时的证书检查、权限认证和身份监控,防止系统用户的越权非法访问。另外,要做好系统的存储信息保护工作,在将系统的储存数据资源分配给虚拟机时,要完整将数据信息擦除,避免系统入侵者对数据的非法恢复。

2.3 加强系统安全漏洞风险防范

利用虚拟的系统管理软件、防恶意软件、虚拟防火墙对云计算应用系统的虚拟机环境进行安全防护,构建安全、可靠的云计算应用系统物理网络和虚拟网络,利用补丁和版本管理机制,加强系统虚拟化安全漏洞风险防范,提高云计算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云计算应用安全是云计算应用系统用户和云计算应用系统服务商共同的责任,但是两者之间的安全界限随着云服务类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对于云计算应用系统的控制云计算资源的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使得云计算应用系统用户和云计算应用系统服务商承担的职责和责任各不相同。因此在云计算应用中,为了避免服务纠纷,有必要对云服务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划分。

综上所述,安全是云计算应用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安全威胁,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云安全解决方案,并逐渐建立行之有效的云安全防护体系,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云计算系统的安全威胁,提高云服务的连续性,保障云计算应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而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模式,已成为如今网络发展的主流趋向。对高校而言,云计算为高校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也极大地提高了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了高校事业的发展。研究云计算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策略已成为当下高校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

1 云计算技术的概述

1.1云计算的定义

关于云计算定义,一般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其中,从广义上讲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方式,这里所指的服务包含与IT相关,与软件相关的各种服务;而狭义的云计算主要是指通过网络以按照需要、已扩展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软件、硬件、平台等资源。其中,提供这些资源的网络称之为“云”。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高校等企业事业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云计算的特征

云计算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超大规模、可靠性、虚拟化、通用性、成本低。具体如下:

1)超大规模。云计算为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需要为用户提供大量资源。而为保证资源充足和访问速度快,必须依赖于数以千计、万计的服务器组成。这些服务器共同构成计算机群。正是依赖超大规模服务器,赋予了用户无尽的计算能力。

2)可靠性。可靠性是云计算技术的显著特点。云计算通过多节点,多副本的为用户提供服务,且用户的数据被存储在服务器之中,服务器可以依据不同的服务类型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同时,由于数据被多节点、多副本的存储,更加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的稳定性,如果某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其他节点将会代替他进行服务。对用户而言,通过安全的云备份可以不用担心电脑硬件损毁或数据丢失等问题。

3)虚拟化。虚拟化主要体现在用户对基础设置的管理与应用上。用户可以不受地点限制的使用计算机资源、存储资源和软件资源等。

4)通用性。云计算环境下,可以构造出不同的应用,且不同的应用可以均可以在“云”中运行。正是这种通用性,保证了其正常运行,一些新的计算不断加入资源池,而一些故障节点排出后重新投入使用。

5)成本低。云计算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其管理成本上,由于云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和较强的通用性,其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过多管理便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项工作,利用效率极大提升,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2 云计算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而言,运用云计算技术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充分保证高校数据安全,实现高校数据的集中管理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核心数据资源需要进行存储。而依靠云计算技术的我可靠性、安全性特点,无疑是存储高校核心数据资源的最好方式。同时,云技术服务实现了高校网络服务资源的虚拟化,用户无需担心云的内部实现问题,只需要将数据存储到云端。而其他的服务资源会由专人进行维护、管理和调度。高校核心数据在云端是通过快速加密方式进行存储的,也正是因为在云端存储可以避免硬件伤害,且数据加密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用户无需担心数据的安全性、病毒以及黑客入侵等问题。

2.2 基础架构建设成本较低,无需多次投入维护和升级

云计算的基础架构耗费成本较低,不需要用户购置昂贵设备,只需有可上网的接入设备、浏览器以便可以实现访问云端。而云端通过基础架构对外提供服务。云端用户不需要购置昂贵硬件,也不需要进行相应的维护升级。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只需要高校来进行软硬件设备的投入,而用户采用普通的电脑便可以接入云端,这为极大地降低了高校的软硬件投入成本。

2.3 为高校教学提供灵活接入方式,方便教学活动开展

云计算技术为高校教学提供了灵活的接入方式,师生可以通过手机、PC端电脑、Ipad等各种终端接入云服务,且可以通过云服务观看教学视频、在线提交作业、与师生进行在线交流、参加网上考试等。学生通过各种终端都可以访问云端,方便利用。而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教案,在线答疑以及评阅学生作业等。

2.4 基础架构及应用模式规范,方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架构及应用模式较为规范,通过基础架构提供对外公共服务,通过云应用平台为客户提供私有云服务。通过云平台实现了多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挖掘,同时依赖于云计算技术强大的协同能力,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共建。这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更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重复性建设,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3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运用的关键问题

高校积极运用云计算技术解决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并分步骤,有条不紊的建设高校信息化云支撑平台,逐步制定起PaaS,IaaS 和SaaS的演进路线,最终实现在高校范围内各种教育、图书等信息资源的快速配给、共享以及集中维护。这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目前,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也遇到了一些不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借助云计算技术来解决。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运用云计算技术时,应注意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3.1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对软件和硬件的合理规划

高校在推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硬件,忽视软件的问题,最终导致高校虽然投入了巨大的彩礼,但取得的效果甚微。云计算平台不同是以穿件为基础的,而高校在这方面先对缺失,最终造成高校硬件投入成本增加与硬件闲置之间的矛盾发生,耗费了自己,却没有实现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

二是,在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缺乏统一规划,重复性建设严重

在建设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各部门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且他们过多的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影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这需要高校必须对各部门的需求进行汇总,通过协调统一,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集合,减少各部门之间的分离,避免资源建设方面出现重复性。

目前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与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就需要借助云计算技术加以解决,从而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水平和效率。通过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的促进云计算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3.2 高校数字化建设中运用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目前,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从基础设施层面建设,应对校园网络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保证基础设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从而最大程度提升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在校园网中,通过软件和硬件架设起GFS体系结构。GFS体系结构由master和众多chunk服务器否出,GFS的文件块大小为64MB。GFS结构下数据均按1+2的冗余方式进行备份。在校园信息系统中应用云平台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服务器单点故障,支持海量数据、具有整体高性能等。

二是,高校信息化业务的整合。伴随高校信息化系统的增多,重复性数据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高校信息化业务进行整合,构建完善的业务模型。可以以信息化系统硬件及数据库、应用服务中间件等作为基础,然后按照SOA体系架构和实施理念来搭建一个应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管理、监控的应用支撑平台。同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即时通讯、目录服务、数据交换、权限服务、报表服务、内容管理等支撑组建加入应用支撑平台之中,为高校信息化业务的开展提供完整二开发的支撑管理平台。

3.3 充分运用云计算平台,实现高校间资源的共享

高校信息化建设应尽可能的朝向混合云的方向发展。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将云分为专有云、公用云和混合云。这里仅对混合云进行阐述。混合云是专用云与公有云的有机结合。在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强调采用混合云模式,通过将不同高校的专用云加入到公共云中,通过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弥补一些高校的在资源上存在的不足,充分利用公共云实现高校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不可以极大的降低高校的建设成本,且可以为高校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化服务。这些都是依赖于云计算平台才能完成的。

4 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的运用云计算技术,发挥云计算技术在高校管理领域、教育领域以及图书馆建设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需求与云计算技术的融合,使高校信息服务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切实解决高校用户的实际问题,满足高校师生的各种需求,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泰峰,李端明.云计算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情报, 2010(8):167-170.

[2] 杨克戎,韩兴顺.云计算与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方案[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20):5571-5573.

篇4

一、云计算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融合发展

(一)大数据与云计算。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先进信息技术与应用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全球数据量出现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之多、数据之复杂和数据产生速度之快等方面均大大超出了传统的数据形态,也超出了现有技术手段的处理能力。

云计算是以互联网相关服务为基础,高效地向用户提供其所需服务资源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企业通过建立云计算平台,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与整合,从而通过丰富的信息支持建立各类战略分析模型。

一般认为,云计算包含三个层次的服务:一是基础设施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简写为IaaS),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中获得服务。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计算,储存和网络三个层次的资源分配,构建虚拟网络,从而形成虚拟的计算基础设施环境。二是平台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简写为PaaS),实质上是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其服务要能在支撑传统企业运用的基础之上增加面向动态增长的数据与业务的支持,实现高度灵活的志愿调配。三是软件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简写为SaaS),一般以租用的模式,直接通过云客户端使用软件。

(二)云计算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全面预算是基于战略的全面预算,企业依据制定的战略目标,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职能部门将战略目标转化分解为具体预算目标,通过预算配置企业的各单位、各部门及各种资源,以达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过程。它要求全民参与,能够在一个管理体系中融入企业所有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链条。

云计算的出现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所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其关键就在于利用云计算技术,简化并优化企业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和预算分析等各项工作,建立基于云平台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全面预算管理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以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二、传统全面预算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方法

(一)传统全面预算面临的制约因素。

(1)缺乏充分有效的数据支撑使得全面预算不准确。管理层在制定预算决策时缺乏充分有效数据来作为决策基础,就更容易造成决策主观化而脱离实际。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市场研究、调查,以及对市场未来的预测,一般的财务人员又无法提供预算决策所需的分析数据,使得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不准确,多项预算指标与外界环境不符,或是不够细化,这样,企业预算的准确性难以控制就成为企业全面预算中的一大问题。(2)战略执行力不强。战略实施过程具有周期长、跨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变等特点。由于缺乏量化的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作为控制标准,往往容易导致战略实行逐渐偏离原定的轨道和方向;或由于对战略执行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周,导致问题出现后无法应对。(3)全面预算工作缺乏整体安排。全面预算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而在企业编制预算的过程中,管理者和各个部门的单位人员往往将预算的编制看作是企业的财务行为而将其完全交给财务部门负责,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目标无法实现。(4)预算管理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预算管理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严格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制度,使得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二)改进传统全面预算的方法。针对传统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方法:(1)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利用云计算平台获取有效数据。充分利用市场上的海量数据,在云计算平台上编制适合各个部门的预算,使各部门真正联系起来,做到实时、动态、个性化。全面预算的起点是销售预测,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应运用云计算来获取有效顾客信息,从而为销售预测提供基本的准确数据。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平台,及时调整各项预算指标,使得预算尽可能的准确化,贴近实际。(2)提高全面预算与企业整体战略的协同性。战略管理居于企业的核心地位,企业制定全面预算应与战略目标相一致,通过完善的考核机制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3)建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与全员参与机制。全面预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内各要素要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作用。全面预算涉及管理、成本、财务、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内容,需要组织机构中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配合。(4)建立全面预算控制与考核机制。通过云计算及时获取市场动态信息,调整预算决策,同时制定严格奖惩制度,明确考核各部门事项的执行情况,提高管理水平,使得预算真正发挥其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构建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就是在互联网中设置全面预算管理的各模块,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优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预算管理编制程序与方法。基于云计算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相应的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层(IaaS)、平台层(PaaS)和软件层(SaaS)。

利用基础设施即服务层,对大量收集而来的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利用平台即服务层,构建预算管理的云储存服务平台;利用软件即服务层,实现预算管理服务流程的标准化。最后形成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流程如右上图所示。

(一)预算编制。(1)基于企业战略目标设立预算目标。预算目标的设立是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它决定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导向的正确性,预算目标的设立必须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结合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分析市场环境,定性或定量确立企业各个生产运营环节所需达到的水平,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步实现战略目标。(2)预算方案的制定。预算方案的编制是“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环形流程,它需要各部门根据不同的现状与需求制定各自预算方案,然后共同协调,进行优化与整合,拟草企业初步预算方案。方案自下而上到达企业管理层后进行审批或调整,最后实现预算方案自上而下的推进与实施。在此过程中,企业利用云计算可以充分分析各类海量数据,在云环境下对预算编制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通过云计算平台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分析广泛数据,提高编制方案的准确性,实现上下结合的编制流程。

(二)预算执行。(1)预算审批与执行控制。在云环境下进行预算审批,可以使其流程标准化、透明化。通过云平台查询,将预算审批的各项职责落实到人,避免审批进程缓慢或越权。通过对各个流程环节进行风险预测与分析,根据风险程度的高低对各环节投入不同程度的监控管理,加强了预算控制的有效性。企业各项预算数据与实际业务数据都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对比,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态势与预算执行效果。(2)预算调整。企业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通过云平台追踪有关责任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才能促进预算目标更好的达成。

(三)预算评价。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保证预算的执行效果。在云环境下建立不同层次的评价体系,并相应的建立不同评价模型,保证预测评价有效进行。

企业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法(BSC)建立评价体系。在云平台的动态数据实时更新与监控下,保证员工评价、部门评价和公司评价三个部分有效考核,使得预算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预算管理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需要,我们必须改进传统预算管理,充分利用云平台,把握数据价值,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出发点,进行更加有效、精准、动态的全面预算管理,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Z

篇5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创新应用。智慧城市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1.2智慧城市的内涵

1.2.1 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智慧城市基于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实现对城市物理空间的全面、综合的感知,动态的获取城市的各种信息,对城市核心系统进行实施感测,实现“无所不在的连接”。

1.2.2 更深入的整合,更协同的运作

通过城市“三网”融合,再加上物联网和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多元异构数据(多参考系、多语义、多尺度、多时相等)的整合,构建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1.2.3 更多样的服务,更积极的创新

智慧城市所构建的服务,是一种新的提供服务的体系结构,对所感知到的海量数据能够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挖掘与延伸,为人们提供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化服务。同时智慧城市给了政府、企业、个人更多的创新的机会,鼓励在智慧城市提体系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前进提供不息动力。

2.智慧城市实现的关键技术

2.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可以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感知层对物理世界感知、识别并控制。网络层实现信息的传递。应用层在对信息计算和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在各行业的应用。

图1

2.2云计算

2.2.1云计算的定义

现今,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2.2.2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特点如下:(1) 超大规模(2) 虚拟化(3) 高可靠性(4) 通用性(5) 高可扩展性(6) 按需服务(7) 极其廉价2.3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关系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其在各个行业、各个小地域的应用互相隔离,不能形成城市范围的一体化协作平台。究其原因除,社会经济层次上的困难外,主要是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的中间件接口,以及各部门、各行业应用融合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存储和计算的压力,而云计算技术为后者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3.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体系

3.1智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3.2智慧城市综合体:采用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等顶尖技术,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对城市综合体的要素进行智能感知、自动数据采集,涵盖城市综合体当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让管理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体管理。国内公司也在“智慧地球”启示下提出架构体系,如“智慧城市4+1体系”(图2),已在城市综合体智能化天津智慧和平区等智能化项目中得到应用。

图2

3.3智慧政务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此类项目已有实际案例,天津市和平区的“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包括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和平区街道图书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四个部分内容,其中指挥中心系统囊括政府智慧大脑六大中枢系统,分别为公安应急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经济分析系统,舆情分析系统。

3.4智慧安居服务体系。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

3.5智慧教育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我市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

3.6智慧服务应用。组织实施部分智慧服务业试点项目,通过示范带动,推进传统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向现代智慧服务产业转型。

智慧贸易:支持企业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积极推动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

建设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积极通过信息化深入应用,改造传统服务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向智能化现代服务业转型。

4.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

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技术和金融的创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完善的法规,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主导。但是发展智慧城市要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炒作概念。希望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相信我们通过城市的智慧的发展,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幸福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和和谐城市的时代。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会改变城市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篇6

随着电子政务系统的不断优化,在构建政府政务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网络中,通过采用计算机云服务的模块,形成具有更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集约、高效、便捷、智能的新型政府,构建互联,整合,共享,重构,效率的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简述计算机云服务技术在政府政务数据信息安全体系中的运用模式

1.1 技术环境的整体突破

在当前政府政务信息数据快速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基于技术环境下的移动终端技术与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政务数据信息的快捷显示,能促进整个政府学习效果的推进。在现代技术以及操作层面的优化环境中,在2Mbps数据传输模式下,对相关数据在实现无线网络连接的传递中,可以对政府政务数据中的声音、图像数据等动态化的技术管理。因此,在强化系统学习、移动管理的资源共享模式中,可以更大地加强整个数据库建设的信息运用。

1.2 系统学习的交互式模式

交互式管理是在基于计算机云服务模式下的技术融合方式,在整个政府政务数据信息的系统化学习运用中,可以形成交互式的测验信息运用,在综合采用移动运营的系统化方式中,采用短信群发或者其他先进的计数方式,在标准化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形成设备综合管理的升级模式,尤其是在基于C/S架构的移动学习系统开发的技术平台运用中,对于数据信息技术的处理,包括在对政府政务信息数据的电子邮件、网站界面的访问等,都能有整体的优化。形成移动学习与数据统计的方式,并集合当前的J2ME、J2EE以及.NET技术的运用,实现政府政务信息数据的云计算技术的交互式模式运用。

1.3 终端发展趋势分析

在多样化移动终端数据处理能力加强的状况下,整个系统的软件、硬件设备不断加强,在具备有话音通信技术功能的运用中,将具备数据通信与数据计算能力的硬件运用到整个政务信息数据管理之中,形成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构建系统资源的调度与综合管理,并对整个上层应用软件提供整体管理平台,在3G、4G等终端技术的整体发展,突出政务信息数据在终端定制、开放业务等多方面的智能平台,形成数据管理与服务型政府的整体对接。

2 分析计算机云服务与政务信息化模式的发展阶段

2.1 智慧是政务信息化的新阶段

在当前政府政务数据信息的智慧政务服务阶段,尤其是在互联网条块分割与信息孤岛的状况下,加强对政府电子政务的资源整合,尤其是结合政府数据信息中的重点项目,对一些重点领域的业务协作、资源开发、市场调研等,在互联网协作中得以实现,能提高整个资源共享的力度。通过政府体制机制的创新构建,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形成相对优化的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加强政府政务信息管理的各项职能,奠定更好的管理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中,为政府政务信息管理的集约、高效智能、服务型转型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从政府智慧型发展的状况来看,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内部资源的综合管理,形成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

2.2 资源整合新理念的运用

资源整合也是政府政务信息数据管理的基础,在通过机制管理以及法律建设的进步中,加强数据信息的障碍破解,尤其是在突破数据管理中的区块、部门之间的界限的体制障碍,充分整个数据信息的关联性,形成跨部门、跨业务之间的资源信息数据,在满足数据构建以及信息流转的过程中,有效满足政府、企业以及民众的信息需求,进而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拓展政府政务信息数据应用的整体价值,并从多角度挖掘信息数据的价值,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全面运用这些数据,形成政府政务信息数据时代中各种技术的综合,尤其是在资源数据的价值展现,在对海量数据的技术处理、数据挖掘等,对综合业务功能的决策支持与辅助,在决策层、执行层等各个角度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政府政务信息数据的创新运用。

图1 以数据为中心的城市综合平台示意图

3 探讨基于计算机云服务的政府政务数据信息安全体系构建方式

3.1 数据挖掘系统的技术运用

数据挖掘作为一种综合技术,与政府政务信息数据的运用相结合,主要是突出基于计算机云计算的技术处理,在数据仓库、知识库系统运用的技术手段中,形成数据系统分析模块,在加强信息数据资源共享的状况下,形成知识信息数据的整体挖掘,在开发整合系统的运用中,形成以用户信息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在计算机软件操作层面,构建自动化生成的统计报表,并围绕宏观、微观等角度,做好政府服务职能中的经济运行状态与社会综合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撑,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整体发展形成领导决策的正要依据,并在相应法律法规的监督管理中,制定好信息系统定级备案的方式,通过网站、智能手机、电子显示屏等终端技术,形成政府政务信息数据资源的关联与主动性,激活政府于民众之间的互动模式,推动政府政务工作的透明度,提升公信力。

3.2 以云计算为技术支撑的模块运用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政务建设将使得政务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大大提升,促进用户对于信息的收集、利用,根据个性化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给数据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扰。简单的数据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我们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应用需求和服务。如何从海量数据中高效地获取数据,有效地挖掘并最终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变得非常困难。

图2 服务型的智慧政务示意图

3.3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设计方案

在基于云计算信息化数据处理功能的体系运用中,在数据认证以及基本PKI数字认证机制的身份识别功能,建立全方位的政府信息数据管理模式,突出安全性能的综合管理,尤其是注重网络病毒的综合防治,形成单机防止病毒以及网络模式防止病毒的方式,防止对政府政务信息数据的入侵,确保整个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在网络化背景的安全防护中,实现动态化的杀毒模式,防止病毒的扩散。在边界访问过程中,形成高智能的综合防火墙和网闸模式,这样可以对综合数据包进行分解或者重建,形成静态的数据,对网络协议与代码扫码等方式,实现整个信息数据安全的综合管理。

4 结束语

基于计算机云服务技术的综合运用,尤其是与政府政务数据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相融合,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将智能化、信息化的模式全面运用,形成无线终端设备与无线通信技术的连接,从而实现计算的无处不在,获取信息资源并进行技术的处理,实现技术和行政双重方式来维护整个系统的安全,在通过对网络使用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安全知识培训,有效地促进网络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许垂泽,廖淑华.构建高效安全的校园网络系统[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07).

[2]胡丽琴.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02).

[3]陈芬.浅析网络Cookie[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35).

篇7

云计算相关概念早在1961年就有一定的思想雏形,人们预言计算资源可以发展为一种公共设施被人们使用,随后出现的效用计算、服务计算以及网格计算等技术,均是云计算的发展基础。就一般情况而言,云计算习惯利用计算机集群构成相应的数据中心,用户通过付费获得相应的服务,具体模式与用水、用电类似。云计算对于服务弹性具有一定的要求,还需综合考虑经济性、可用性、运行可靠性等内容。

1 云计算基本特征分析

云计算具体特征与其实际使用要求关系紧密,具体包含弹、资源池化、可计费服务、按需服务、泛在接入等。

1)弹特征分析

云计算相关服务可依据业务负载实际变化,自动完成相应的快速伸缩变化,具有良好的服务弹性。这种弹可有效增强用户使用与业务需求的一致性,从而避免因服务器性能冗余或过载,造成的资源浪费或服务质量下降问题。

2)资源池化特征分析

云计算所有资源均通过共享资源池模式进行管理,以保障管理的系统性和统一性。这种管理模式借助虚拟化技术,实现不同用户的资源分享,并保障资源的管理、放置以及分配对用户完全透明。

3)可计费服务特征分析

云计算可自动完成用户实际资源使用量的监控,并依据相应的收费标准,对用户使用的服务进行计费。

4)按需服务特征分析

云计算系统可依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完成资源的自动分配,以资源服务的形式,为不同用户提供基础设施、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储存等资源。云计算相关服务不需要系统管理员进行干预。

5)泛在接入

云计算系统对于终端设备并无具体要求,在互联网条件允许情况下,用户可使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以及PC电脑等设备访问云计算服务。

2 云计算体系架构分析

云计算以一系列的服务集合为主要表现形式,从而满足弹性资源、按需服务的实际需求,结合当前云计算相关研究、应用分析,其体系架构主要分为三层,具体包括服务管理、核心服务以及用户访问接口三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核心服务层主要负责间应用程序、硬件基础设施以及软件运行环境抽象为可用性高、可靠性高且规模可伸缩的服务,以充分满足云计算的应用需求;服务管理层负责给予核心服务层相应的支持,以提高服务的安全性、可用性及可靠性;用户访问接口主要负责实现用户端到云的有效访问。

1)核心服务层

就一般情况而言,核心服务层具有三个子层,分别是平台即服务层(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层(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以及基础设施即服务层(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基础设施即服务层主要负责提供硬件基础设施相关的部署服务,根据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虚拟或实体的网络、储存、计算等相关资源。用户在实际使用基础设施即服务层过程中,需将基础设施相应的配置信息提交给IaaS层的提供商,同时包含基础设施运行的程序代码及其他数据。就基础设施即服务层而言,数据中心是基础,其优化及管理问题一向是该部分的研究重c。随着云计算研究不断深入,IaaS层应用了虚拟化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硬件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同时为用户提供规模可扩展、可靠性更高的优质服务。

平台即服务层是指应用程序的具体运行环境,主要负责相关管理服务及程序部署服务的提供。借助平台即服务层的开发语言和相应的软件工具,应用程序开发者通过上传具体数据和程序代码即可获得相应的服务,有效避免了底层操作系统、存储以及网络的管理问题。

软件即服务层是一种在云计算基础平台基础上,开发的应用程序,主要用于解决企业的信息化问题。企业主要通过租赁的形式实现该平台的使用,以GMail为例,企业并不需要对服务器相关的维护、管理问题分心,均有Google数据中心负责。

2)服务管理层

服务管理层主要负责保障核心服务层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可用性,具体分为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保障两部分内容。

云计算用户客观要求其实现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且成本低廉的个性化服务。但云计算本身结构复杂且规模庞大的系统平台,提高了这些要求实现的难度。因袭,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常需围绕服务质量与用户进行有效的协商,并通过服务水平协议的形式,名列双方的服务需求,以控制双方需求的一致性。如提供商未能遵照协议提供相应质量的服务,用户可依据协议内容获得赔偿。

安全性也是用户重点关注的问题。采用资源集中式管理模式会导致云计算平台出现单点失效问题,即发生停电、地震等突发事故时,可能导致数据中心的数据丢失问题。因此,云计算平台还需加强个性化安全管理相关探索,利用隐私保护、数据隔离等技术,提高平台使用的安全性。

3)用户访问接口层

用户访问接口层是云计算平台实现泛在接入功能的基础,具体包含Web门户、Web服务以及命令行等形式。其中Web服务和命令行模式,既可作为应用程序的开发接口,又具备多种服务组合的能力。Web门户则是另一种访问接口形式,借助Web门户,云计算可实现用户桌面至互联网的迁移,完成这种迁移之后,用户可借助浏览器完成相关程序及数据的访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从而极大地提高用户的实际工作效率。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其计算接口逐渐趋向统一化标准发展,从而实现了不同企业间的无缝合作。

3 云计算关键技术

云计算平台的最终目标就是低成本条件下为用户提供可靠、安全、弹性的个性化服务。为全面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云计算广泛应用了虚拟化技术、数据中心管理技术、QoS保障技术等关键技术。

3.1 基础设施即服务层关键技术分析

IaaS层是整合云计算平台的基础,承担着海量硬件资源提供、按需配置硬件资源以及个性化基础设施服务的重要职能。该层应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数据中心关键技术分析

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绝对核心,其运行可靠性及资源规模,关乎于云计算服务的整体质量。该部分内容的技术应用要点主要分为两点,其一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应满足成本经济性、运行可靠性要求,其二加强节能技术研究,以减少环境污染。

就现阶段云计算数据中心而言,通常由近万个计算节点组成,且随着云计算平台不断发展,节点数量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树形网络拓扑结构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包括可靠性地、可扩展性差以及网络宽带有限等。为解决数据中心网络拓扑问题,相关研究人员相继提出了PortLand、BCube、VL2等网络拓扑结构。这些创新性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类似mesh构造的融入,相同提高了节点间的容错能力和连通性,增强了节点负载的均衡性。此外,这种形式的拓扑结构通过小型交换机即可完成,进一步降低了建设成本。

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普遍规模较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计算机设备、制冷装置、通风系统、不间断电源等多项耗电单元,会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因此,加强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虚拟化技术分析

数据中心作为大规模资源的提供基础,需满足平台资源按需分配的实际需求,即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包括虚拟机快速部署以及在线迁移两部分技术内容。虚拟机模板技术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其部署过程、缩短了部署时间;在线迁移技术具体是指保持虚拟机运行状态下,实现不同物理机转移的技术,其应用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增强系统运行可靠性;(2)促进负载均衡;(3)便于节能方案设计。

3.2 平台即服务层关键技术分析

平台即服务层在核心服务层中处于中间位置,需同时满足上层分布式编程框架和下层复杂数据调度管理的双重需求,该层的技术重点在于数据的储存与处理。

1)数据存储技术分析

就云计算平台实际需求而言,其数据存储需综合考虑文件的可用性、可靠性要求,和系统I/O性能要求。以Google公司的数据存储技术GFS(google file system)为例,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大文件被有效分为若干数量的数据块,每块数据块具有统一的标准大小,分布存储于节点对应的本地硬盘中,且每一块数据块均具有多个副本,以确保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一,数据存储能力强,通过文件分块,GFS可满足PB级的存储要求;二,并行读取模式;三,可有效解决数据块副本同步的简化问题;四,数据存储可靠性提升。

2)数据处理技术分析

除数据存储外,平台即服务层还包括相应的数据处理功能,由于该平台建立在大规模硬件资源上,故而其数据处理要求相应的抽象处理过程,同时要求规模扩展功能。

以Google公司的数据处理技术MapReduce槔,是一种建立在GFS之上运行的数据处理技术。在实际运行阶段,可将完整的作业分解为多个Map任务及Reduce任务,从而通过两个阶段的数据处理过程完整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第一阶段为Map阶段,该阶段主要读取Map任务,并完成相应的处理,其中间结果通常保存在对于的Map节点中;第二阶段为Reduce阶段,读取Reduce任务的同时,完成Map中间结果的合并。

3.3 SaaS层关键技术分析

SaaS层主要面向用户终端服务,负责互联网软件应用服务的提供,在Web服务、Mashup、Ajax等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带动了SaaS应用的迅猛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具有弹、资源池化、可计费服务、按需服务、泛在接入等特性。云计算体系架构主要分为三层,具体包括服务管理、核心服务以及用户访问接口三部分内容,分别对应不同的服务功能。同时为进一步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云计算广泛应用了虚拟化技术、数据中心管理技术、QoS保障技术等关键技术。目前,云计算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针对其运行可靠性、可用性、成本经济性要求,仍需相关人员不断进行探究,以促进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等.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学报,2011(7).

[2] 黄晓雯.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4(13).

篇8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计算,它是在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等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商业计算模型,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是面对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环境,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其最终目的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功能强大的计算中心。并基于此提供多种多样的计算服务,使用户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便捷的享受各种服务。

对于图书馆人而言,虽可能不大理解云计算的内涵,但或多或少已经体验过或正在使用云计算服务,如googleDoes、Facebook等。重要的是理解云计算实质上是一个有关数据和运行数据计算设备范式如何转变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数字化生活始终紧紧相连。而云计算,把重点转到远离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和能够运行的应用和设备上,提供了最简单的获取数据和应用程序,这些存储在不同的地方的互联网上。但这些数据怎么放?有相应的技术保证才行,一定不是说把所有的数据放到一起才是云计算!云计算的“云”最根本的是虚拟化,是虚拟化计算!虚拟化并不是把所有东西放在一个地方才叫虚拟化。

1.2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五大利好

1)超强的计算能力:通过一定的协调调度。云计算模式可以通过数万乃至百万的普通计算机之间的联合来提供超强的、可以与超级计算机相抗衡的计算能力。使用户完成单台计算机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云”中,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因为在云计算模式中,人们不是从自己的计算机上,也不是从某个指定的服务器上,而是从互联网络上,通过各种设备(如移动终端等)获得所需的信息,因此其速度得到了质的飞跃。

2)以用户为中心:在云计算模式中,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云”之中,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以某种便捷、方便、安全的方式获得云中的相关的信息或服务。虽然在“云”里有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为其提供服务,但对于“云”外的用户来说,他看到只是一个统一的接口界面,用户使用云服务就如通过互联网使用本地计算机一样的方便。

3)实现绿色数据计算:人们需要监管能力更强的计算模型,来充分提高计算效率,不仅仅是计算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是从物理上降低设备能耗。云计算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实现绿色数据计算的步伐。

4)降低了数据外泄的可能性:这也是云计算服务商讨论最多的一个优点。在云计算之前,数据容易被盗,而随着云计算的推广以后。用户可以把自己的数据放在“云”中,只要用户能够接人互联网就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存取,为网络应用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可能,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的空间。

5)经济实惠:云计算中,用户只需花少量的钱来租用相关的云服务商所提供的相关服务即可。它可以让用户利用很少的投资获得较大的回报。不必担心自己所购买的IT产品被淘汰,因为具体的硬件配置和更新都是由云服务提供商来提供的。用户所需做的只是通过各种设备享受云服务所提供自己需求的信息、知识、服务等。

目前国外诸多图书馆组织与协会已在探讨图书馆如何使用云计算,比如图书馆使用云计算提供用户个性化和本地化信息寻求的模式?云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使图书馆利用计算机设备更有效吗?用户如何与云交互?我们的服务可能需要修改,以适应新出现的用户模式?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以何种方式,我们认为对图书馆计算基础设施和架构均需要改变,以便有效地利用云计算。云计算时代已经到来,图书馆需要开始思考如何调整服务,以便有效地适应用户与图书馆互动。

2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中的潜在价值

作为一种新兴的、受到全球关注的技术。云计算技术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有关人士的推崇。目前,各有关厂商都在积极走在研制第一线,打造属于自己的云计算产品与服务。例如:IBM推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蓝云”计算平台,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平台。它包括一系列的自动化、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的虚拟化云计算软件,使的来自全球的应用都可以访问分布式的大型服务器池;Sun公司推出“黑盒子计划”为政府,企业和大学的数据中心随时提供额外的计算能力;国内杀毒软件厂商如瑞星等部署应用了自己的云计算安全平台。可以说,云计算技术也必将在作为数据中心之一的图书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图书馆也必将在即将到来的云时代中获益。

图书馆对于云计算而言.通常有两种角色:一方面是云计算的使用方、受益者,另一方面又可以做云服务的开发者、提供方。前者是作为一个应用机构,后者则是作为向读者提供服务的知识中介。

结合云计算的特点及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云计算技术将给图书馆带来以下重大的转折旧。

1)确保图书馆服务器的正常运行。现在图书馆中的数据都集中在本馆内的服务器上,而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图书馆无法给用户提供正常的服务,更严重可能导致数据的丢失。在云计算模式中,“云”中有上百万台服务器,因此即使“云”中的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云”中的服务器也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快速将某台服务器中的数据完全拷贝到别的服务器上,并启动新的服务器来提供服务,从而使图书馆真正实现无间断的安全服务。

2)以极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克服服务器访问限制的瓶颈。普通的服务器的相关硬件资源都有一定的限制,若服务器同时响应用户的数量超过了自身的限制将导致服务器的瘫痪。因此,为确保服务器内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及服务器的可靠运行。图书馆对服务器的最大服务响应数量及接入终端数量等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如果有数万用户同时使用图书馆中的电子资源,有的用户的访问将出于安全的需要而不被响应。如果图书馆想满足这部分被限制的用户的请求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更高级别的服务器。而应用云计算技术,通过支付少量的费用,图书馆就可获得云模式中百万台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用户的请求便可在毫秒的时间内获得响应,从而使图书馆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效益。

3)在更大程度上进行信息资源共享。通过云计算模式,相关的图书馆之间可以共同构筑图书馆的信息共享宅间,这样众多的图书馆就可以分享由大量系统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基础设施,而不必更新相关的硬件,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在大大降低的同时效率却大幅度的提高。在“图书馆云”中,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随时地获得其他图书馆的资料,使用户的信息需求获得极大的满足。

4)降低有关的维护费用。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为了确保网书馆工作正常平稳的运行,图书馆人员需要经常对图书馆的计算机、服务器等终端进行维护、升级和更新。由于云计算模式对于用户终端的配置没有限制。因此,有关的技术人员不必担心需要升级图书馆的相关硬件,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帮你维护硬件,这样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就会大大降低。

5)信息更新快。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下,用户一般必须使用计算机才能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而运用云计算模式,用户使用手机、PDA等设备也可以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服务。图书馆数据库经常在修改添加,相互合作的图书馆每天都有新的信息增加到数据库中,因此用户从图书馆数据库能检索到世界上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只需图书馆每个月按照服务类型和实际的使用星付费,如同抄水电煤气表一样,对管理者而言是完全透明的。甚至这个款项是直接从政府采购的帐户中直接划转。

3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瓶颈问题

虽然云计算技术目前还处于商用的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困扰着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随着云计算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及云计算理念被用户的广泛接受,云计算技术必将成为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应用也将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选择。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认真追踪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确认是否把整个图书馆资源放到“云”中。从理论上说,利用云计算技术,用户只需要通过本地终端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图书馆的相关资源。但实际上,为了安全和稳定。也为了在“云”服务中断或失效时,图书馆仍然能够正常地提供相关的服务,图书馆显然不能把所有的数据资源都放在”云“中.必然要继续在本地保存一些常规的重要的数据依此来作为“云”数据的一个备份。因此,云计算模式并不会完全推翻图书馆现有的数据部署模式,而是在保留原有模式的基础上,使现有的部署模式与云计算模式进行融合,作为现有部署模式的有效补充。图书馆应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研究来确立哪些数据资源可以放到“云”中,哪些数据必须在图书馆现有的模式中予以保留,这是值得图书馆员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方面。

2)数据据位置问题。在现在运行的系统中,许多用户并不清楚自己的数据储存在哪里。用户应当询问服务提供商数据是否存储在专门管辖的位置,以及他们是否遵循当地的隐私协议。所以在建设图书馆这样的公共服务机构的数据库时,可以由国家来主导,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云”的建立。

3)版权问题。在云计算模式中,各个加入云计算模式的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有关的协议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就像用户使用本馆的电子资源和使用他馆的电子资源一样。因此在这里带来了版权纠纷问题。因此,图书馆界应针对在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资源共享中引起的版权纠纷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各馆信息资源。

4)所网络的建设问题。由于云计算也是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所以网络的畅通与否就关系到图书馆的资源能否顺利的利用与共享。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篇9

1 云计算中虚拟化技术概述

1.1 云计算的概念

当前阶段云计算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市场上存在超过一百种的云计算解释。人们普遍认可的定义方面,云计算是将任务分配给公共资源集的一种计算模式,这一公共资源集是由大量的设备组成的,被称为“云”。供应商按照云计算用户的需求以及用量收费,用户要在网络条件下访问“云”。公共资源集也就是“云”的公共资源使用专门软件实现自动管理,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所需要的计算资源。

1.2 虚拟化技术

所谓虚拟化指的是资源管理技术,能够将计算机资源抽象转换之后呈现出来,从而打破实体结构存在的障碍,让用户用更好方式利用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一方面可以统一管理计算机的物理资源以及虚拟资源,同时还可以共同使用计算机资源。虚拟化技术可以使得系统架构更为灵活,并且具备弹性。这些资源包括计算能力以及存储能力,虚拟部分并不受当前资源架设方式、物理组态或者地理位置的限制。

1.3 云计算以及虚拟化技术之间的关系

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云计算技术也应运而生。网络计算属于云计算的典型特征,本质是实现计算机虚拟化。虚拟化技术的最初目的是为改进机器利用效率。当前情况下,从研究以及应用领域分析,虚拟化有着单机虚拟化以及多机虚拟化这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其中单机虚拟化是把普通的PC机模拟成为同时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技术,自VMWare问世之后得到蓬勃的发展。VMWare诞生之后,单机虚拟化得到长足的发展改进。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容易混淆云计算以及单机虚拟化。多机虚拟化使用分布式计算,是真正的云计算。在推动云计算发展的因素当中,多机虚拟化扮演着重要角色。云计算就是基于集群的虚拟技术,虽然虚拟化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过效用计算以及分布式计算同样不容忽视。

2 云计算中虚拟化技术的安全问题

2.1 虚拟机管理方面的安全问题

在云计算环境中,用户创建以及删除等核心操作均通过虚拟机的管理来完成,虚拟机的管理具备系统的最高管理权限,因此虚拟机管理的安全性特别重要,一旦遭到攻击破坏,数据隐私将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威胁。

2.2 虚拟机之间的安全问题

因为虚拟机之间属于互相联通的,通过其中的一台能够得到访问另一台虚拟机的权限,攻击者可以借助这一方式来监控网络参数等方面的信息,甚至能够修改配置文件、强制下线以及访问敏感数据等操作来破坏系统。

2.3 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

全部用户虚拟资源都属于服务器的硬件资源,所以攻击者通过攻击Dos能够导致使用资源的紧缺,系统难以回应正常的用户资源请求。

2.4 虚拟机移植的安全问题

虚拟机属于动态创立的,服务结束或者是用户离线之后,虚拟机将被销毁。不过用户操作会保留痕迹,攻击者就能够借助于操作日志得到用户操作的特性与用户数据在空间当中占据的比例,从而窥探并且分析用户数据。

2.5 云计算管理的安全问题

在传统计算模式当中,用户拥有绝大多数的服务器管理权限,而管理员的职责局限于机房网络环境以及机器物理维护等。不过在云计算条件下,用户并没有管理服务器的权限,无法实现物理机控制,这一部分的权限会由管理员承担。管理员不合理的操作有可能终止用户服务甚至造成数据丢失。

3 云计算中虚拟化技术安全问题的对策

3.1 虚拟机软件的安全对策

虚拟机的监控软件属于底层硬件设备以及虚拟化系统之间,能够监控并且管理虚拟化系统。为了保证该层安全,需要严格审核用户访问的权限,那些没有得到授权的用户,需要禁止她们访问虚拟化的软件层,对于拥有访问权限的用户,需要完整保存他们访问虚拟化软件层的记录,从而便于执行审计.在数据安全防护方面,需要使用加密技术来加密处理存储在云当中的数据,避免恶意云“租户”以及云服务商滥用权限,确保数据安全。数据传输的时候,需要使用加密协议,例如安全复制协议SCP以及超文本传输协议TTPs,从而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与机密性。

3.2 虚拟化硬件安全对策

在硬件设备环节,需要使用能够信赖的TPM物理服务器,这一模块在服务器启动的时候可以验证用户的身份。如果用户没有通过身份验证,就不允许该虚拟服务器的启动。为确保服务器CPU之间能够实现物理隔离,需要选择那些支持硬件虚拟化的CPU,这样一来就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除此之外,在安装虚拟服务器的过程当中,需要为各个虚拟服务器划分独立硬盘分区,从而实现逻辑层面各个虚拟服务器的隔离。在物理主机安全防护方面,可以采用常规防护措施,例如使用防火墙、杀毒软件以及主机防御系统。为防止被攻击之后虚拟服务器影响物理主机,应当在物理主机上仅仅运行虚拟服务,并且需要严格控制运行数量,禁止其它的网络服务在物理主机上面运行。与此同时应当使用虚拟专用网络,从而实现物理主机以及虚拟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以及资源共享,还应当应用加密网络系统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共享。

3.3 虚拟化系统安全对策

一方面在将虚拟机迁移到另一台物理主机的时候,云管理员需要首先确保之前物理主机硬盘当中的数据得到彻底的擦除,或者是干脆物理销毁硬盘。与此同时,还需要为各个虚拟化系统安装入侵检测软件、杀毒软件、入侵防御系统以及防火墙等。除此之外,在虚拟机的使用过程当中,需要对重要虚拟机的镜像文件实现加密处理,避免文件遭到黑客的窃取。另一方面,需要建立镜像文件资源库,用来保存那些有着重要价值的虚拟机镜像文件以及虚拟化系统备份文件,从而避免虚拟化系统崩溃或者是遭到攻击之后出现瘫痪。在日常运行过程当中,需要控制镜像文件库的访问权限,避免非法用户访问以及窃取。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镜像文件库的病毒扫描以及漏洞修复,同时要构建镜像文件库的信息记录表,准确完整地记录各个镜像文件的人、名称、访问用户、访问日期以及访问内容等信息,从而便于实现系统安全追踪。在此前提上,构建镜像文件库机制以及访问机制。虚拟化系统当中,用户镜像文件或者是访问镜像文件的时候,需要借助于镜像文件来过滤敏感信息,删除掉那些涉及到用户隐私的敏感信息。用户以及访问镜像文件的时候,操作系统需要把信息以及访问信息储存到镜像文件库的信息记录表当中,从而便于系统进行安全跟踪。

3.4 用户安全对策

要想改进云计算虚拟化的安全性,仅仅依靠上述几各方面的应对措施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用户不断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避免将资料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的相关资料存储到云端。除此之外,云计算供应商也需要严格进行登录用户的身份认证,并且不断强化验证程序,避免恶意人员非法入侵。随着云计算虚拟化的发展,仅仅依靠提供商自觉性难以从根本上确保安全问题,还需要从法律法规层面提供安全防护。这就要求政府以及相关权威机构制定云计算虚拟化安全运行的机制,并对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进行监督检查,强制其做好安全保障,最终确保云计划虚拟化服务的安全。

综上所述,云计算可以说是近年来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有着广阔发展前景,不过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面临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并且这些安全问题涉及到的范围以及领域较广,包括安全技术、法律法规、监管模式以及通信安全等方面。所以云计算虚拟化服务的安全需要产业领域、学术界以及政府层面的协调配合,从而保证云计算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援,凌卉.云计算技术驱动下构建数字图书馆虚拟化环境的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10(12):119-123,128.

[2]柴亚辉,涂春萍,刘觉夫.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与软件实验资源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5(10):254-256,276.

篇10

“人工智能”这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952年,约翰・麦卡锡在接触了“自动机”这种模拟生物生长的程序后,这种自动程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开始在头脑中勾画出了“人工智能”这一形象,直到四年后人工智能这一词出现。

在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融合了心理学、语言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有非常综合性的特征,也是当代科学技术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让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的作用,来完成人类较难完成的困难和复杂的工作,减少人进行危险工作时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从而有效提高了危险性、复杂性工作的工作效率,这种具有人类智能的新的计算机功能被称之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同于自然智能和人类智能,能够根据命令者的指令,通过一系列复杂系统来模拟人类智慧完成工作,是一项能够运用到各种学科中的实际性技术,需要结合多种学科原理,其中最重要的学科是计算机科学技术,能够直接影响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从原来简单的数值计算慢慢转化为对知识原理的处理,这就是人工智能最核心的内容。人工智能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不仅能够及时处理局部信息,更能够从整体出发,及时掌握和了解全局状况,并对信息和问题进行追踪了解,对使用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数据。除此以外,人工智能能够有效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这主要因为人工智能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将相关运算程序进行记忆,模拟人类活动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程度,还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旖数据和信息存储其中,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优化整合,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得到更加准确和科学的高级信息,这是人工进行管理较难做到的,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水平。

总的说来,人工智能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第一,面对不可知和不确定的问题,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计算和对模糊信息的把握,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未知问题;第二,能够与人类顺利开展合作;第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记忆,并具有推理能力和解释能力,这种对新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充分应用于网络管理方面,提高网络管理的层次性和管理水平,促进网络运行的速度加快;第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准确解决非线性问题;第五,人工智能技术在对非常复杂的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时,能够对算法进行控制并一次性找出最优解决方法,摒弃了传统进行多次和多方面的计算过程,减少了计算机运行消耗的资源,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漏洞和信息安全威胁着用户的个人数据隐私和财产安全。为了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通常会使用网络监视和网络控制两大技术进行网络信息管理,但这两种技术会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例如要快速、实时的获得信息,及时解决处理问题,但是网络信息具有跳跃性和不连续性的特征,信息的传输也没有什么规律,早期对数据的分析只能够进行一种逻辑化的计算,不能够准确判断数据信息是否准确,所以在进行信息筛选工作时,效率比较低,筛选出的信息也不全都是真实的,这就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迈向智能化。

为了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更加深刻和广泛,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信息管理,减少网络犯罪和黑客入侵、网络谣言散播,就必须要求计算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处理能力,不具有智能化的计算机技术不能够准确判断违法信息是否侵犯了使用者的信息安全,无法进行有效的网络信息管理。为了完善对数据的筛选和判断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即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网络管理机制和防御体系,从而能够及时、高效的采取各种措施维护使用者的网络信息安全。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实际应用

(一)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运用十分广泛,总的来说主要运用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智能化防火墙系统,这种系统与其他系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运用人工智能中的识别技术,这包括计算机对信息的记忆和整合,进行概率统计从而做出判断,对数据信息采取处理方法,降低了一般计算机在进行运算时的大量计算环节,明显提高了处理问题的效率,能够实时、快速的发现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和入侵行为,及时限制非法访问,拦截下具有病毒的信息或者钓鱼网站,这种智能化防火墙系统能够比一般的防火墙软件提供更好的安全服务功能,高效地处理了拒绝服务共计问题,能够防止病毒扩散和黑客入侵。第二,是在入侵检测方面充分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这是对网络进行安全管理最重要的部分,是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也是防火墙技术最核心的内容,通过监控对网络系统的入侵行为,保证系统信息和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以及安全性,它的工作原理是对手机的信息进行选择,再将信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终进行信息处理并生成数据报告,向使用者报告当前网络信息的安全状况,人工智能在当前一般运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专家系统和模糊识别系统的入侵检测工作,保证网络系统不受侵犯;第三,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对垃圾邮件的防御体系中,由于目前垃圾邮件经常会骚扰计算机用户,产生大量垃圾信息并包含病毒和钓鱼网站,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防护垃圾邮件具有重要的安全作用,能够对使用者的邮箱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受到的邮件进行安全扫描并进行分类,自动辨别出是否是垃圾邮件,如果计算分析出是垃圾邮件,自动进行删除或者阻拦邮件进入用户邮箱,并对使用者进行提醒,这样就有效的阻挡了有害信息和病毒文件,保证了整个邮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在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基于目前电信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管理也迈向了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充分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除了在网络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运用职工智能技术,根据人工智能建立的专家知识库和优化整合的信息资料库,模拟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完成在计算机网络中的综合管理。由于网络中的信息变化具有非常快速的特点,信息数据也是瞬息万变,这使得在原来的人工网络管理中存在着较大的管理问题,不能够应对具有动态性的网络,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对网络信息数据进行筛选和管理,在现代化的网络管理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据人工智能理论,在信息系统实际管理中充分运用,通过专家系统决策这种智能计算机程序,将某领域所有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进行整合和记忆,在总结归纳后形成一套人工智能分析体系,从而对网络信息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专家经验进行处理和解决,并模拟人类专家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的错综复杂的工作。

(三)Agent技术的实际运用

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时,运用Agent技术对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和知识资料库,通过各部分的通讯和解释推理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使用者命令的任漳勘辏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用于使用者的自定义信息搜索,自动在网络中搜寻相关信息和资料库,并进行数据传输,将数据存储在制定文件夹中,具有非常高的智能性和人性化,为使用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在日常生活中运用Agent技术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信息和搜索记录对使用者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模拟出使用者要搜寻的可能性数据,将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使用者,节省使用者的搜索时间,提高搜索成本,这种技术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浏览购物网站时,Agent技术会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分析计算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喜好,从而推荐出消费者有可能购买的商品,这种技术还充分运用于邮件归纳和会议筹划中,为使用者的生活带来便利。

(四)智能家居系统的实际运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智能家居这一方面,例如智能扫地机、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诊疗机器人、智能空调、智能化控制门窗闭合、浴室中智能化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被运用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技术也得以在人民生活的各方面发挥作用,拓宽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渠道。

(五)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在企业管理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对企业进行高效、可靠、安全的管理,有利于企业上下传达相关信息和资料,节省较多的人力计算和成本消耗,避免出现投入较多但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局面,使企业的管理系统变得更为简洁和高校,引领企业向着现代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并且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方方面面,尤其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评价、网络信息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人民生活中日益处于重要地位,在将来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深刻改变着人民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会更加有利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镇宇,试析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运用问题[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70

篇11

云计算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显示的基础构架和服务器虚拟化的技术的相互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核心就是把其中的某些数据根据所建立的数据中心库虚拟化之后,然后提供给用户使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运作形式,这种提供计算服务和资源的已经很常见了,并不是一项新型的技术,但是这是新的创新模式。云计算具有其特有的特征:1)云计算的数据是存在网络云端上的,同时这些应用也是存储在网络云端的,这些对于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是开放透明的,往往这种数据和资源是由第三方所支持和提供的;2)云计算特别注重服务,强调服务,往往在现有的商业模式上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来进行计费的。这种模式可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实行共赢;3)云计算是可以把互联网当做发挥的舞台,同时把互联网的浏览系统当做计算的新型模式。数据库指的是一种服务形式,这一般的使用者可以获得自己然后通过接口的模式进行连接,这在以前是一种特别的计算服务,同时这些用户是有着巨大的计算需求。

1.2 云计算数据库的现状

现在互联网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云计算数据库已经悄悄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云计算进行大规模的计算需要大量的,性能良好的硬件设备,这些硬件设备往往是由大量的服务器所组成的。通过这种互联网的强大的计算能力,企业和我们的个人用户就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计算结果,在未来的发展中,云计算数据库很可能实现一种通过广域网的途径来为一些大型或者超大型的企业提供计算能力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一方面不需要投资大量的硬件设备,方便快捷。现在的云计算书籍库的市场基本是由谷歌的Bigtable,甲骨文开源的BerkeyDB,亚马逊的simpleDB,APPJet的APPJet所占据。这些都是最近几年内发展起来的,其中亚马逊和谷歌占据了半壁江山。在管理机构上是数据结构分布式的存储是谷歌Bigtable的一个重要特点,最初的设计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是数据存储的单元系统能够进一步的扩展。这可以通过成千上万的网络服务器完成PB级的网络储存数据,而亚马逊的simpleDB则是一种高效率,高灵活性,高扩展性和可容性的存储模式,这种数据查询和数据存储方式是由公司的开发和技术人员开发的,他们通过向网络的数据服务器发出请求,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亚马逊的这个云计算数据平台来完成。

1.3 云计算数据库存在的问题

1.3.1 没有足够的安全性

现在的云计算数据库也是刚刚被应用,技术还没有足够的成熟,在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很容易丢失,被恶意的程序删除,篡改,这使得企业和用户的数据得到泄露,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同时,这种用户数据泄露,往往云计算运行商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而且,在数据上没有办法没有达到一定的统一性,在使用云计算的数据库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数据库的可靠性,一致性,可用性等方面。

1.3.2 某些传统的功能无法实现

在传统的数据库中,这些数据的边界和使用设备的用户都是可以很好的被定义,这种是通过逻辑和安全方面来定义的。在云计算的数据库中这种功能是没有得到开发和应用的。同时,现在的企业和个人用户,没有权限访问这种数据资源,往往被提示非授权访问,没有被事先授权,得到这份系统的权利,但是可以访问计算机和互联网上的某些资源。在这个计算系统中,有着优先访问资格的往往的云计算中的数据库服务商,而不是个人和企业。

2 云计算数据库在智能电网中的广泛运用

由于云计算数据库在智能电网的运用,现在的智能电网可以用来数据更多的电网云。这种方式构建的电网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环保的电力安全系统,这可以实现多种能源的发电方式协调运转,同时满足高度市场化的电力的商业需求。

电网的信息种类繁多,人户请求次数不断的增加,大量的数据同时请求,传统的电网计算模式已经很难满足这种数据请求的需要。而智能电网在云技术的支持下,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海量的请求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和设计,决策,快速的进行回应。采用云计算数据库技术的电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为:1)物理存储层。物理存储层指的是在智能电网中的一些物理网络设备,这是网络存储的基础。2)基础管理层,基础管理层指的就是为达到智能电网中所有程序和设备的协调一致的运行,所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分布和集群式的系统来完成的。3)应用接口层,应用接口层的使用,可以使得管理机构和权限使用根据这自己的需求和所拥有的权限,选用不同的接口,提供不同的服务。运用这种形式的智能电网云,可以使各级电网通过公共的接口进行接入和登陆,从而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和服务。4)高级访问层,这种系统也是运用云计算数据库的形式,这种感觉高级访问层,可以为提供电力系数的电力软件提供强大的运行平台和软件平台。这样智能电网中的海量数据便可以很轻松的处理。

3 云计算数据库在远程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在网络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这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自己的学习能力去安排这些时间和资源。这些是传统的网上教学所不具备的特点。但客观上讲,运用云计算的数据库是可以实现的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现实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机械设计,自动化专业和数控技术这些要求的学习设备和学习软件都特别昂贵,这方面的学员又是比较少的,为很少的学员提供一整套的学习设备是很浪费的,而运用这种云计算数据库在教学方面可以很好的向学员提供优质的、方便的、全方位的服务。

4 云计算数据库系统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云技术在现在的电脑技术中不断的被创新发现。这种技术可以使得多个计算机使用同一个系统,同一个数据库资源,储存所有的客户的使用数据。在现在的云数据库中,其本身就有很好的扩展性,在应用中和join操作相互配合,这样可以使得不易被兼并操作进行的join操作所取代。根据云计算数据库市场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现在的NoS QL数据库将会是最好的计算方法。这种推测的根源是NoSQL数据库具有分布式,水平可扩展性,非关系性等特点,非常适合云计算的海量数据的计算。NoSQL,是一种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在互联网网站的大量出现中,传统的web2.0网站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出现了很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非关系型数据库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另外的一项云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共享磁盘数据库构架,这项技术也将会成为一项理想的云计算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低成本的服务器和设备进行单一的数据采集,这样可以为用户提供区域网络和附加存储网络。

这些运行模式和技术的使用将会节省大量的硬件设备资源,同时也会大量的节省运营成本。

5 结束语  

在现实的生活中,云计算数据库的运用十分广泛。云计算数据库处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个人和企业可以对大型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云计算数据库也会发展的更加的迅速,更大范围的应用在人类的生活中。

篇12

一、云计算的核心内容及应用概况

1.1 云计算的核心内容

所谓云计算,就是利用网络访问量进行按需计算的模式。该模式能够让人们更加便捷地进行网络访问,更加快速在网络上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时间成本。

更加通俗地说,E-mail、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存储、社交通讯软件等深受广大网民喜欢的工具和服务都属于云计算范围。

云计算的主要构架是能够进行动态升级和进行虚拟化地存储资源,并且用户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资源的共享和下载。广大网民并不需要对云计算有充分的了解也能够利用云计算便利地在网络上获取个人所需的资源信息。

1.2云计算的运用概况

当前,云计算已经不是特定的技术产品,而是符合广大网民生活学习的网络技术,云计算服务已经深入人们生活之中。云计算通过网络进行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对各行各业都有深入地影响。就当前而已,云计算的应用有以下三个趋势:

第一,进行大数据的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剧增,原有的互联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人们需求。互联网上的数据量之多已经无法进行衡量。当前,许多互联网公司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以及资料的存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以及超出了传统的IT计算方式,使用云计算技术成为普遍采用的方式。

第二,运用到企业生产管理中。随着现代化企业建设的进程加快,企业每天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公司的发展也需要更迅速的通讯、数据处理手段。传统的IT构架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将传统的计算中心等设备淘汰转而使用云计算服务方式,通过虚拟化的网络服务,对所需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实现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管理水平[1]。

第三,广泛运用中小企业中,实现社会化的IT服务。现有的云服务由于成本高、技术水平要求高,不适用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只能使用传统的硬件设备进行企业数据的运算。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云计算的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通过实现社会化的IT服务,使中小企业也能够进行淘汰传统的计算方式,而使用高速度的虚拟化的云计算服务[2]。

二、云计算服务中数据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网络通讯威胁

网络通讯威胁是指在云计算服务中,用户通过使用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过程中面临的安全威胁,或者受到黑客攻击导致数据的传输故障。一般表现为,用户的数据受到恶意地篡改、数据隐私得不到保护、甚至数据遭到破坏。此外,在云服务中通过网络监听、身份哄骗等手段对用户数据进行非法获取,破换了用户数据机密[3]。

2.2存储安全威胁

用户在网络中进行数据的存储过程中,由于并没有使用加密手段,使得用户的数据收到威胁。此种情况下,不仅有外部因素,内部人员也是重要的威胁对象。当用户在使用云服务中进行数据存储时受到攻击,对用户数据就会产生泄露的危险。

一是黑客直接接触存储介质。攻击者在逃避了监控之后对用户存放数据的介质直接进行了接触并恶意篡改用户数据信息、增加或者删除用户数据。二是用户在进行云存储时并没有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数据受到攻击而泄露。三是云计算服务商没有及时进行用户数据的拷贝,在受到攻击之后造成用户数据的永久性丢失。

2.3身份认证因素威胁

在云计算中,攻击者利用非法手段入侵第三方服务器盗取用户资料,并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篡改,使用用户账户登陆、恶意泄露用户信息[4]。虽然攻击者对自己的所为并不承认,但却不能否认用户数据遭到了破坏。

三、云计算服务中数据安全问题的防范对策

3.1 进行技术控制

技术控制是实现云计算服务中数据安全的有效手段。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控制,对云计算服务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威胁,立即进行中止计算和服务,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安全。一是云服务商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控制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并将用户数据进行实时拷贝更新,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永久实用性;二是进行用户间的数据隔离,避免虚拟服务器相互攻击;三是及时更新系统补丁,避免系统漏洞对用户数据造成泄漏、破坏用户数据。

3.2建立安全的文件存储模块

在云计算中有一个存储模块专门用来进行用户数据的备份存储。用户能够使用账户登陆进行数据的删改和存储替换。因此,技术人员在数据存储中采用加密的数据存储模块,为用户提供安全密码进行后台的登陆和数据的增改、删除、更新[5]。

如果安全密码错误,则服务器就会拒绝用户访问,并在多次错误后进行账户的锁定,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隐私。通过文件存储模块的使用,使得用户数据能够在云计算服务中得到有效存储,保证数据的安全。

3.3建立安全的身份认证措施

身份认证措施是比较复杂和先进的措施,在云计算服务中使用安全身份认证措施,能够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云计算服务商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个人特征构建多重认证方式。例如进行实时身份认证,对用户的认证行为和身份信息进行追踪分析[6]。

在建立身份认证之时,对身份加密机制进行四个阶段地建立:一是参数提取阶段,即对用户的私有信息与云计算目的服务器的身份描述相符;二是系统设置阶段通过设置用户安全密码用作用户登录服务器之用;三是加密阶段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四是解密阶段对用户的登录访问请求进行身份验证后的解密登录。通过身份认证措施,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进行加密,确保用户的数据安全。

四、结束语

虽然云计算服务为人民的生活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其数据安全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对云计算服务中存在的数据安全问题进行了解之后,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确保用户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使广大用户能更好地利用云计算服务生活工作,同时也为云计算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 考 文 献

[1]尹鑫.云计算服务中数据安全的若干问题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6):8270-8272.

[2]田静.云计算服务中数据安全的相关问题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4,(2):38-39.

[3]李瑞轩,董新华,辜希武等.移动云服务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综述[J].通信学报,2013,34(12):158-166.

篇13

一、汽车专业教学特点

(一)较大的学科跨度

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应用到汽车制造当中的各种先进技术越来越多,现阶段的汽车,是一项结合了电子、机械、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专业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学,必将同其他学科具有较大的差别。要求教师不仅能够掌握较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将各个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这种较大的学科跨度,给汽车专业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二)较强的实践性

我国传统的汽车专业教学,以机械修理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和汽车行业发展的步伐。汽车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不需要专业的汽车修理师来进行机械修理工作,这项工作现在已经成为汽车机械加工部门的任务。该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重点负责对出现故障的汽车进行诊断,通过诊断判断出出现故障的部件并对其进行更换,直至汽车能够正常运行为止。同时该部门还要加强对汽车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汽车能够始终在安全状态下运行等。由此可以看出,机械修理过程中对于实践具有较高的要求。现阶段在开展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应当以此为目标,增强教学中的实践内容,转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汽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现阶段,为我国汽车行业领域和社会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最主要的基地就是职业技术学校。在新课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职业技术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进行了教学改革。现阶段的汽车实践教学,转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置办和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效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对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应用教学方针平台

将实践教学应用到汽车技术专业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该专业具有跨度较大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汽车专业实践教学同其他学科的实践教学具有较大差异。其他学科当中,可以将学生带到实际场景当中,鼓励学生大胆自己动手实施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更好的掌握理论和实践知识即可。然而汽车专业知识内容较大的跨度,导致其无法实施以上实践教学方法,而应在对各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初步掌握以后,展开基础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之后再通过实践对知识加以巩固。这样的过程,更有利于汽车专业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仿真平台是多媒体技术在指导学生初步掌握理论知识的一个最佳平台。它应用于实践教学以前,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例如,自动变速器拆装实训教学实施以前,该平台中的多媒体功能,能够将行星齿轮机构中所有的部件进行拆卸,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内容将其重新组合。组合时,如果学生颠倒了顺序,或者进行了反响安装,该平台不仅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还能够撒销之前的操作,帮助学生重新组合,直到学生掌握正确安装步骤为止。该教学平台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实践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软件中相关高校的错误提示,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现场教学模拟

要想在汽车维修领域中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一定要能够拥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近年来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汽车维修工作更加注重对汽车检测设备的应用。然而,汽车专业的日常教学中没有充足的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凭借口头表述来进行实践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现阶段,汽车专业教师应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精心设计,将实践内容以更加具体和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用像从前一样只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凭自己的努力进行思考,而是可以结合教师的讲解与观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在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感性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论知识,也能够更加注重实践操作中的种种细节。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更有助于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三、结论

近年来,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汽车领域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和企业对于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职业学校汽车专业加强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法和模式,引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现阶段对于汽车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搭建起教学仿真平台,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开展实践操作,同时现场教学模拟的功能,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步骤,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