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测绘工程和土木工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测绘工程和土木工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测绘工程和土木工程

篇1

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个高校以往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现在看已经难以满足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然而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是面向土木工程各专业都开设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专业,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且又很有强的实践性。大一开基本的课程,有土木工程制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大二有房屋建筑学,材料力学,大学物理,还有相关的课程,比如说CAD制图,C语言的编程。大三会有结构力学。这个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也不会离开物理和数学,逻辑性很强。要有很好的数学功底和物理思维能力,要不然学生学起来会很吃力。还有就是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与坚持不懈的毅力,及协作精神。本文针对教学现状,以及对将来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措施提出以下见解。

1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的现状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管理、勘测、项目规划、研究开发与土木工程教育等工作。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口径的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应用、研究和创新能力,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工程管理高级技术人才。

通俗地说,就是教给你怎么在土木工程(房建、道桥、水利设施建设等)建设中如何测量的学科,譬如要建设一座大桥,你要确定线路位置、桥墩位置等,才能再去修桥,又比如建一座大楼,你也要确定其位置、高度、形状等,这都是测量学的内容。就算是砌砖墙,这块砖往哪个位置放是准确的,这也属于测量的内容。

在这里,工程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掌握理论,这样在实践中才会得心应手,否则就会很吃力。一般学校都会有两到四个星期的测量实习,就是把学校的平面图测出来。测量一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都要用到。我校是按照课程安排会有三周的实训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平时教学中也会有仪器的熟悉与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这里建议学生把全站仪要加深印象去学好熟用,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2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测量结果的精准率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构筑物的位置定位及结构间关系,往往一些工程事故的发生也是因为工程测量不准所造成的,如果工程测量没有获得有效的监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无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就无法保证准确的施工测量结果,进而所要达到的工程目标就难以实现。第一:在学科教学中,课程理论内容偏深,篇幅大,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第二:学科所要求的与现实生活中的施工项目的需求相矛盾,走进施工工地现场,笔者对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进行考察之后,对目前工程测量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倾向出现了偏差。如果在这样教学下去,即将毕业实习的学生或已经毕业站在工作岗位中的工作人员而言,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实践告诉我们工程测量教学的重点在于实地仪器、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放样、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等,对地形图的测绘几乎没有需要而在教学中地形的测绘仍然是重点内容。最后,大学里本学科的学时减少与学科实践的信息量的增加之间存在矛盾。要及时准确地更新教学观念是目前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3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中改进的措施

高校的测量教学应加强课内教学和实验,改革校内实践,借助校内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平台,使学生能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对突出的测量基本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达到“学”与“用”的统一,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完成“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3.1 加强实验基地的建设,增加先进仪器

以身作则,关注学生在实验基地的实际操作。实践是对理论的验证、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测量一定要抓住学生在应用中的准确度和使用方法是否准确这是教育的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严谨。首先,教师要作表率和楷模,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其次,实践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的培养。再次,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的应用实践意义。让学生充分体会实践是离不开理论的,时刻要在理论课上加强学习,在实践课上才能得心应手地加以运用。要让学生做到,三准:眼准、手准、脑准。脑准指测量方法预测思维一定要清晰,不能含有半点马虎。在实践中教师要讲清测量后果及对施工方、对社会的危害。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自立意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要引导大学生自觉认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的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干部、大学生党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来研究、探究新一代工程测量的前景和必要改进,进而提升工作质量。

3.2 亲身体验施工工地,指导教师带队

现阶段学校的实验基地仍然存在着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生的工程测量实践环节。很多大学生总觉得“社会的工程测量,对我来说很容易的”。所以要号召所有高校可与企事业单位等建立“校企合作”真正做到校企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感受测量职业的玄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需要我们细致耐心地学习,才能学有所成。需特别强调的是,大学生只有在法律制度、现代信用制度不断完善的保障下,在学校和社会企事业的积极配合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顺利实现使当代大学生的学术,即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的相关问题彻底得以解决。

在实施这一项具体活动中,师生必须并肩作战,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要有团结合作精神。测量是一项要求缜密细微的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必须按照测量要求完成各测段的距离、高程、高差的测量,还得对各测区范围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描绘出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内业计算及各种数据的校对、处理、复核;并且还要把各个测点按一定的比例在方格网上放出来,而这些工作都得差不多同时进行,这就更需要我们的各组成员分工合作,团结一致。要在实践学习中查缺补漏,是我们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更加合理化。

3.3 教学内容具体化,加强实践性和实效性

结合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岗位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工程施工、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三大类型,在侧重点上,岗位只需要一般工程施工测量的能力,在教学上要加强对施工放样测量和线路测量的讲解,以及测量新技术在现代技术的发展,教材的编写与培养的目标要相互一致,应对理论进行适当删减。测量教材应增加如下新内容:全站仪原理与使用;电子水准仪原理与使用;广义测量平差概念;定位;数字化机助成图;激光指向仪;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准直仪等;在教学上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处理好经典内容和新技术之间的关系,打破课堂完全教室化的格局,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最终能将理论与实际充分地结合起来,做到心中有数。

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研究大学生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的体会和反思势在必行。理论与实际不符,学子功底不深,不仅败坏学校名声,更阻碍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加强研究这一问题,既是人才培养本身的迫切需求,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总而言之,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严肃对待,需要广大的教育者拟定一个合理并值得推广的方案,这样众多学子才会找到正确的航标,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杨国华.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2] 李方娟,陈雷.景介文.《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0(1).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70-02

自从1998年国内各高校按新的招生目录实行“大土木”招生以来,原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等8个专业被新的土木工程专业所覆盖。为适应新专业的教学,全国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其中以上海大学开设最早,该校于1996年即开始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创立与建设工作。[1]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已成为全国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特别是作为很多高校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效果。为适应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和考试改革探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2]武汉工程大学自2011年以来,在全校掀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浪潮,与此相配套的教学和考试改革也相继展开,目的在于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和活力,通过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必须申报、其他课程自愿申报的形式组织各课程试行教学和考试改革,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笔者自2009年至今已连续承担三年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值此学校开展教学和考试改革之机,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体会,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进行一点探讨。

一、选择合适教材,精心设计教案

1.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条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有所差别。武汉工程大学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学习安排在第一学期学生军训结束之后,共32个学时,此时学生还没有进行过任何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应选择一本知识面广、通俗易懂的教材作为教学用书。武汉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以前采用过丁大钧、蒋永生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作为教材,[3]也采用过罗福午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第三版)》。[4]丁大钧等主编的教材内容相对过多,而罗福午主编的教材出版于2005年,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将近年来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些最新技术成果收录在内。笔者自2009年开始承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以来,一直选用的是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第三版)》作为教材。[5]该教材知识覆盖面较广,并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近三年教学实践证明,选择这本教材是合适的,学生反映良好。

2.精心设计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安排和设计的教学文书。教案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在上课前除了精心准备教学PPT课件外,都会精心设计教案。有些教师认为现在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既然都准备了PPT,再准备教案是多此一举,对教案设计不够重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因为PPT课件只是教师教学用的辅助素材,而教案则是教师为讲好这些内容所进行的设计和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程教学同样如此。

二、介绍重大工程和土木大师,激发学生专业荣誉感

篇3

十多年来,国内外大学工程教育实践证明CDIO模式是大学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实现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借鉴和方法。CDIO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将教育过程放到工程领域的具体情境项目中,倡导“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项目的实施中学习。CDIO模式下的项目化教学要求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等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为例,探索基于CDIO模式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构建适应工程的新型课程内容体系

测量学是土木工程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技术基础课。传统的测绘仪器设备主要指有光学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以及和它们配套使用的水准标尺、地形尺、计算器等设备。最近十多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科学领域的理论、技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土木工程中电子全站仪、测量机器人、数字水准仪、GPS静态和动态RTK测量、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由于这些技术的应用,控制测量、地形测绘、工程施工放样、高程传递等常规的工作已经与传统的方法完全不同。很显然,传统测量学教材的内容在测绘仪器、测绘方法上,都落后于现在理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工程的实际应用。综上所述,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测量学教材内容重新构建,组织筛选适应现代工程需要的课程内容体系。

测量学知识内容较多,涉及不同的专业的需要,从提高能力和素质上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运用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因此,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测量学的重点应该是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土木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等内容。但是由于学时数的原因,大多数高校的教学中只讲授了测量学的最基础部分,学生学习了这门课后,仅仅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和仪器的操作,而对于测量学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知之甚少,这就是现在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笔者根据20年的教学和工程实践,同时结合测绘科学理论技术的发展变化,认为在测量学课程中除了讲授基本的理论方法外,还应重点讲解测绘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如土木工程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隧道工程测量等,同时还应介绍GNSS、RS、GIS等理论和新技术、新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比如全站仪、数字水准仪、GPS静态测量、GPS RTK测量、激光三维扫描仪等仪器的功能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在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教学结束后,安排有两周的测量学实习,这对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仪器操作技能。但是大多数的学校安排的实习内容是测绘小区域的地形图,而在工程施工中常用到的比如高程和坐标的引测、建筑物点位的放样、土方测量计算、纵横断面的测绘、线路的测设、坐标的转换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应该将上述的内容纳入实习中来,施工测量方法才是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的重点内容。

二、组织创新项目教学及工程案例教学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把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融入具体的项目教学中,其特点是学习内容围绕项目这个核心进行,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探究、应用知识。根据测量学课程特点,构建以测量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引导,以现代测绘高新技术为重点,以满足土木工程需要为目的的项目教学模式。为此,需要将测量学中的内容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进行重组和整合,形成具有工程任务特点的具体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充当指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可以激发学生主动研究和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项目教学中,除了以教材内容构建项目外,更多地要以综合性更强的工程案例项目进行教学。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方向的班级,可以采用某具体的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向学生讲解工业民用建筑中测量方案的编制依据、控制点和定位依据点的检查、主轴线控制网的建立、基坑土方和桩基础测量控制、结构测量控制中内控点的建立、轴线和高程的测量方法以及建筑物及基础的沉降观测等内容;而对于道桥方向的班级,则以一条二级公路的规划勘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任务为例,给学生讲解选线、定线、线路控制网的建立方法、纵横断面测量和绘制的要求、线型的设计、线路中桩和边桩坐标的计算、线路挖填方量的计算以及施工中各种不同线型的测设方法等。可以看出,工程案例是前面的教学项目的更大的综合,通过工程案例教学,学生掌握了工程项目的流程顺序,学生对于土木工程不同方向的测量内容方法就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三、创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一)对教师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评价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学识水平是教学的基础。在项目化教学中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去完成项目任务,但是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指导方法对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有直接的影响。

项目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对本门课程的知识点要非常熟悉,而且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要求教师掌握测量学在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应用方法和技术。教师在构思教学项目时必须明确要实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项目任务以及教学进度安排等。从对教师课程项目设计的内容是否合理,在项目教学中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帮助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是否达到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为目的等方面评价考核教师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毕竟学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的评价是比较公平合理的。

(二)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考核成绩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多方面的综合。学生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在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能否运用理论知识和常规测绘仪器解决具体工程问题和最终的考试成绩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是看经过课程项目和工程案例项目的学习参与后学生能否在项目设计的能力、知识和素质上达标,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在这几个方面达到的程度。基于CDIO的项目教学,不能简单用考试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应采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项目任务的认真程度、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提交项目成果的质量、团队协作能力和老师的沟通以及实践能力来综合考核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应该更多地听取来自学生的意见,采用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最后按一定的权重计算学生的考核成绩。

(三)对课程项目教学效果的评价

大学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最终的“产品”就是毕业生。毕业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回报社会,服务企业,实现个人价值。通过对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根据学生在岗位上的工作能力表现以及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课程项目设计中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差异,来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对课程教学效果最客观最真实的评价。根据全面跟踪调查结果和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进一步调整课程的内容和修改项目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要求。

四、结束语

对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基于CDIO模式下进行深层次的项目教学改革,对教师队伍的学识水平、知识结构和工程实践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基于CDIO模式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力度大,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大多数地方高校基于CDIO模式下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因此,应通过制定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吸引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选派任课教师到企业参与工程项目等政策,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以适应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21-23.

[2] 王汉雄,王嘉慧.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J].矿山测量,2007(1):11-13.

篇4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科,实践性较强是本学科的重要特点。中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在土木工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适应新技术挑战能力。

一、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其教学内容已历经了数年沿革,土木工程教学方法也一直围绕着传统方法进行。然而,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调整。近几年,以空间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面一体化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以及3S集成技术为代表的当代测量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测绘的作业方式、生产手段、数据采集和处理向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标志着测绘科学技术已从手工机械时代向电子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1]这些重要变化,不仅体现了学生培养方向的拓宽,也在学生应对新技术挑战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当前,中职学生在毕业后,暴露出了知识陈旧、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思想僵硬、缺乏创造力等缺点,传统的土木工程测量学科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作为中职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进取,大胆进行教学体制改革,建立一套与高新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为土木工程建设培养实用、新型、合格的综合型人才。

二、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面向基层的土木工程测量技术人员,是中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教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中职院校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但由于高新科技发展的迅猛性,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课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自身素质不高。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中职教师进修机会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以也就造成在自身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和形式更新较慢,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共同制约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二,学生对学习认识不足,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当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仍停留在卷面测评上,即使向土木工程测量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只不过是在笼统地实习之后给学生打出实习成绩。这种不健全的考核标准导致学生对学习认识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企业需要。

第三,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教学测量仪器陈旧。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中职院校的教育资金投入,但由于受新技术、新仪器的冲击,国家的教育资源投入力度仍然不够,表现出教材中教学内容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教学测量仪器成就和欠缺,一些新型仪器学生可能从未见过或接触过,导致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无法开展工作。

三、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改革的路径探索

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中职教师必须针对当前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土木工程测量技术性人才努力。

第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自觉更新教学知识。土木工程测量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当前中职院校的测量仪器更新较慢,教师必须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讲解最新的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让学生有一个大致了解,并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不断促进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以便能够培养出更加合格的土工工程测量的技术型人才。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土木工程测量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应紧密联系土木施工现场实践,以实用为主,在理论上不宜过多展开,以启发式、诱导式为主。[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中,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第三,优化教材内容,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土木工程测量教材的内容更新速度要快于其他学科,但是我们的教材内容几乎很多年不变,跟不上知识更新步骤的教学体制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加上土木工程测量学的概念较多,学生负担相对过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国家还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购买一些新型的测量仪器,以便学生掌握新型仪器的应用。

新的形势下,给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中职土木工程测量学科的教师,一定要任重而道远,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篇5

一 工程测量的含义

工程测量有两层含义:1)用仪器确定空间、时间、温度、速度、功能等的有关数值。2)有关地形、地物等的测定工作。它是兼顾施工组织设计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的有力保障,拥有测量理论与度量数据、科学的方式方法和准确的组织推断凭证三要素。

二 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作业的一部分,因为土木工程庞大,具有工种繁多,交叉作业明显,干扰大,更改难度大等特点,所以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和有效实施。测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鉴于土木工程的特性,故工程测量应建立健全的检查制度,确保测量工具的精度,测量方法得当,测量数据全面,测量人员的安全意识。工程测量包括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三部分。由于误差具有累加性和传递性,如不对工程测量误差做限值规范,那么工程测量将对整个工程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轻者造成停工误工、返工上的浪费,严重则造成工程功能性丧失的毁灭性伤害。

三 工程测量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所有工序服务中,可以认为没有工程测量就无法进行工程建设,任何工序都是空谈。下面举例说明其中土木工程的相关应用实例。

(1)施工前勘测

施工测量应建立健全测量组织、操作规程和检查制度,在施工测量前应实地踏勘施工现场,对工程项目的地质、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勘测,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测设详图,计算测设数据。测量前应检验和校正施工测量所用的仪器和工具,同时保证测量人员具有测量资质。施工前的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开展施工的前提,为施工组织设计书提供数据理论基础。

(2)施工阶段的测量

在施工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是将图纸上设计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与施工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仍需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主要内容有:建立施工控制网;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工程放样;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通过测量检查各部位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随着施工的进展,对一些大型、高层或特殊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等。

(3)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测量

使用测量仪器根据设计图纸和基准,测定设备安装的标高基准点和中心线,并在安装过程中检测和复验安装设备的偏差和精度,保证将设备安装在正确位置上的工作。内容包括:参与基准控制网、基本水准点的定位定点的测量;检查、复测与验收设备基础的中心线、标高及沉降观测数据,复测基础轮廓及与设备相关的孔、洞、槽的尺寸和定位距离,地脚螺栓的精度保持一致;在连续性生产线上,各设备中位线、标高等,确认基础已具备安装条件;测定设备基础的主要基准点应与原始水准点组成水准环线,按二等分安装的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基准线和辅助线等;设水准测量精度和方法观测,全部基准点的高程测量应具备安装中的找平、找正和找标高的测定等测量工作,连续进行,以避免基础沉降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自设备安装到设备投产的全过程的定期基础沉降测量,实施设备安装测量的全过程包括施工前观测,并跟踪由于沉降而引起的设备标高的更改度量、施工测量和沉降观测三个阶段,中心线的位移和水平度的变化;安装结束时土木工程中设备安装位置、安装方式、整装协调性都需要工程测量。

(4)竣工监测

土木工程中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程序中的现场勘察、现场监测和数据统计处理的方式中都离不开工程测量,以此作为报告编制和报告审核阶段的数据凭证。同时项目验收时的关键点,如批复中专门提及的要求(监测工况和必要的原材料)、人环问题和总量问题等都需要严格测量,提供达标数据。

(5)后续维护测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土木工程的生命。在土木工程处于保修阶段时,工程监理检查工程质量状况、鉴定质量责任问题都需要一定的数据依据,此依据的出具仍需要精准的工程测量。

四 工程测量新技术

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企业对质量关注度的提升,工程测量的技术革新势在必行。数字化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等高新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工程测量中,给测量带来了便捷和高的可靠性,缩短了工时,提升了测量效率,从而大大增加了工程测量的营运效率和工程安全系数。如工程测量中的遥感RS技术,由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优势得到快速的普及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表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

五 结语

工程测量在土木工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也是极其广泛的。随着人们对质量关注度的不断温升,土木工程中的工程测量工序也备受关注,新技术的引进着实给工程测量带来了便捷,同时也使得土木工程的运营效率逐步提升,质量得以保障,工程测量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 岳建平,陈伟清。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 王劲松,鲁有柱。土木工程测量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5

篇6

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2011年学校土木建筑工程综合实验中心被评为“辽宁省示范性实验中心”。2013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借搬迁新校区之际,在新教学实验楼的建设中,对实验条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善,增大了实验室的使用空间,购置了大量用于本科教学的实验设备,以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理念的教学要求,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此外,积极鼓励教师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形成科研促教学的良好局面。在实验教学中,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并结合各种学科大赛,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准备性试验。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学科竞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以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导师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增加科研实验比例,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

2.校企合作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参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协议建立校企联合办学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关管理条例、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等。近年来,该专业与大连市8家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及大型监理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基地,除顶岗实习外,企业还接收30余名学生参加“3+1”试点班的企业学习。此外,学校还聘请了有经验的工程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结合工程实际项目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进行指导。多年的实践教学证明,学生在企业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强化了创新创业意识。

(二)加强创新教育建设学校

土木工程专业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以及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建立了“创新工作室制”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以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为目的,建立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创新工作室”;以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混凝土配合比大赛为目的,建立了“混凝土材料性能创新工作室”;以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测绘大赛为目的,建立了“土木工程测绘技术创新工作室”等。近期,又开设了“力学应用创新工作室”、“土工实验创新工作室”等。各创新工作室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并配有相应的设备,由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通过创新工作室的训练,学生获得了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能力的锻炼。近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还多次主办市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并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混凝土配合比大赛,省、市级结构大赛和测绘大赛、力学大赛,各种级别的“挑战杯”大赛等,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积极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培养方案

大连民族学院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直属院校,学生来自全国56个民族。木工工程专业2000年开始招生,为满足民族地区及周边地区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土木工程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和交通土建方向。学校60%以上的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语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学中主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分层教学,即对将来继续从事土木工程科学研究准备考研的学生,着力加强其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则加强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还设置了基本能够满足各类学生自主选择需要的选修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应用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理论适度,重在应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2009培养方案对原来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将培养方案分为三大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专业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尤其在专业教育平台的设置中,开设了一些新的能够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如土木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土木工程技术工作室课程、道路测试技术工作室课程等,并设置相应学分,使应用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了“3+1”的培养计划,使校企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更加规范化。在编写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调整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改革“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增加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等实践课的内容和学时数。如在毕业设计之前,增加毕业实习的环节;在混凝土课程设计中,增加混凝土双向板的设计内容,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在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中,增设了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在交通土建方向的限选课中,增设地下结构课程设计;在专业选修课中,增设3D扫描技术在民族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和结构无损检测等实践课。总之,力求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并具有时代专业特色。

篇7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修这门课的本科专业包括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等,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本专业所必须的测量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培养工程一线施工与管理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在《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笔者结合本身的教学经验,从多方面对《工程测量》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本专业领域基础技术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实践内容偏少,课程内容庞杂,与工程现场实际脱节;课程内容更偏向“测绘”专业而对土木工程专业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启发性;在总学时的分配上,理论课时较多,实践课时较少。这种传统教学内容和方式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而既有的实践内容的综合性和连贯性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拓展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合理压缩和拓展《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重点讲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误差分析、控制测量与工程测设等。注意将本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引入相关章节,教学内容尽可能结合典型工程案,做到理论与实际工程现场相配合,使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牢固地掌握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

2.2 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根据工程测量领域出现的变化,适时调整完善教学内容。比如,一些代表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逐步更新,主要包括《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308-)等,教学内容应该与相关规范衔接一致,保持同步。同时为适用测量设备和技术的进步,适当增加对于全站仪(测量机器人)、高精度数字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等的介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参加工作后能更加顺畅、快速的进入角色。

针对土木工程类专业特点,压缩“测定”教学内容,强化“测设”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设置相关专业的施工测量教学内容,例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公路工程测量、桥涵工程测量、市政工程测量等,教学过程中针对专业方向有针对性的施教。

2.3 针对性与时效性强的教材

教材在教学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鉴于此,我们专门编写了普通高等教育土木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与2012年入选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结合土木工程各专业的生产实践,突出以下五个特色:(1)以往传统测量教材通常重“测定”、轻“测设”,而土木工程各专业的实际需要与这种偏向于测绘的教材编排结构相反,因此,教材中压缩“测定”,强化“测设”;(2)将土木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中的测量控制标准引入测量教材;(3)关键词采取中英文对照形式;(4)突出工程安全监测的重要意义,将工程变形测量单独成章,并引入详细的工程实例;(5)根据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设置相关章节针对性介绍施工测量(测设)。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突出学生工程测量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且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3.1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信息量大的多媒体课件,采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讲解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大量的仪器操作动画和图片,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并为其它教学方法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2 实践教学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含两部分:(1)教学过程中的实验环节,通过指导教师手把手的教和学生的现场操作,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水准测量方法、经纬仪的使用及角度测量方法、全站仪的使用等基本的仪器使用方法;(2)课堂教学之外的《工程测量》的课程设计,通过一周时间的《工程测量》课程设计,实践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完成一项具体的工程测量任务,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专家授课加强校内课堂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校外一线单位的兼职教授和专业测量设备供应商,定期来学校授课,及时讲解国内外测量设备仪器、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发展动向、科研成果,介绍和讲解现场施工测量的经验和做法,补充到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与学生互动,以开阔学生思路,拓展学生视野。

经过我校多年《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实践,以上方法和改革很好实现了《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如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赋予了测绘学科新的历史使命,测绘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测量课程作为土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以空间定位技术(GPS)、数字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特征的测绘高新技术的发展、课时的大规模压缩和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的运用,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选择,过去的一些教学内容、方法已不适应当今形势。近年来,对测量学教学改革的讨论非常频繁,也直接推动了测量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更新,包括出版新教材、制作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但对测量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实践教学的改革研讨却不太重视,致使测量学教学实践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当前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普通高校的工程测量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仍是所谓的“三中心”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并用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如自制教具、录像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

(二)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矛盾

测绘新技术、新方法,需要及时地在测量学教学中体现出来,面对增减哪些内容,才符合测量学的教学要求;怎样编排才能使新内容和传统内容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等问题,虽然采取了增减内容,改变编排顺序,增加附录内容,编写补充讲义等办法,但仍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内容体系。

(三)教学条件相对比较滞后

教学条件主要指教材、实验设备、师资队伍这三个方面,测绘高科技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测绘工作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程,提高了作业效率,更好地保证了成果的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教学内容的更新,信息量的增大,应用能力培养的加强,教学质量的提高等变化,要求相应的教学条件予以保障。而如今高校测量学实验教材更新、实验设备更新和教员知识更新得不到保证,教学条件滞后于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实验设备比较老旧、先进仪器少;教师继续教育跟不上等。

(四)实验内容简单化,与实际工程结合不够

土木类专业工程测量实验学时数较少,一般只有18学时,单个实验的时间一般也只有2~3学时,使得实验内容停留在仪器基本使用上,加上实验场地在学校内,使得教学内容难以与实际工程相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学目的难以理解,例如在校园空地上观测水平角,对中与照准点位设计不规范,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五)考核体系不科学

实践教学一般没有固定的考核方案,只是按照学生的实习数据和图纸笼统地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提高实习成绩,造成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目前测量学教学中,通常把单一的期末考试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而这平时成绩里包括上课情况、作业及理论课后的实践课成绩,实践课成绩所占比例明显偏低,这就导致学生重理念轻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及必要措施

(一)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以“启发式”“引导式”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分别采用讲解、回答问题、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重点、难点部分采用详细讲解,并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授课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适当地在授课中利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不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工程整体观念,结合测量教学实习,将具体的工程测量进行模拟设计。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领域,讲解测量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特别在当前的“大土木”环境下,应当不断加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内容的教授。根据具体工程实际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并设计测量工程施测方案,使学生获得一种工程意识,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二)及时引进新技术、新内容,紧跟社会的发展

在教学中在介绍原有的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新仪器、新技术、新内容的介绍。测量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原有的一般光学测量仪器正逐渐被光电一体化的数字化测量仪器所取代。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传统体系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工程对测量的要求。在大土木中如何对原有体系进行取舍,新内容的合理补充及传统内容与现代新技术的应用的关系等内容进行衔接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对原有内容进行优化,再加以新内容进行组合,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硬件建设,完善实践场地

为培养学生能力,达到“零距离”就业的目的,高校实习仪器应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与工程实践同步,因而测量实习教学改革首先应加强硬件建设,及时更新测量实习仪器。同时为了达到测量实习的目的,并避免实验经常受到过行车辆和行人的影响,高校应尽量建立独立规范的测量实践场地,并建立了可长期使用的标准固定点,使得实验场景更符合生产实际,纠正了学生以往对“点”标志的错误理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地进行测量实习。

(四)结合工程实际,设计系列实验

一般的测量实习与工程实际脱节,许多学生不知学为何用!对实习缺乏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工程实践能力,我们结合学校基建工程设计三个测量实习实验。一是利用学校新校区即将建设的空地,要求完成该区域的地形图的测绘任务,并利用地形图进行挖填方设计;二是利用该空地和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三是利用学校刚刚竣工还未投入使用的教学楼进行楼层标高的测量和教学楼平面图的测绘,并要求将测量结果与施工图纸进行比较。这三个实验极大提高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五)采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篇9

一、新兴工程材料的开发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的生存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人炸性的增长,资源日益匮乏,森林锐减,河流湖泊干枯,土地沙化,地球臭氧层遭破坏等等。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确认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目前我国正在开发的和已经开发的绿色建材和准绿色建材主要以下几种:

(一)利用废渣类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建材,这类建材以废渣为原料生产砖、砌块、材板及胶凝材料,其优点是节能利废,但仍需依靠科技进步,继续研究和开发更为成熟的生产技术,使这类产品无论是成本上,还是性能方面真正能达到绿色建材标准;

(二)利用化学石膏生产的建材产品,用工业废石膏代替天然石膏,利用先进 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可生产各种土木建筑材料产品。这些产品具有石膏的许多优良性能,开辟石膏建材的新来源,并且消除了化工废石膏对环境的危害,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以废弃的有机物生产的建材产品,以废塑料、废橡胶及废沥青等可生产多种土木工程材料,如防水材料、保温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及其他室外工程材料。这些材料消除了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节约了石油等资源,符合在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本要求;

(四)各种代木材料,用其他废料制造的代木材料在生产使用中不会有害人的身体健康,利用高兴技术使其成本和能耗降低,将是未来绿色建材的主要发展方向;

(五)以来源广泛的地方材料为原料,利用高科技生产的低成本健康建材,不同的地区都可能有来源丰富、不同种类的地方材料,根据这些地方的性质和特点,利用现代技术,可生产各种性能的健康材料。如某些人造石材、水性涂料、某些复合性材料也是绿色建材的发展方向。

二、这一现象表明了进入21世纪以后,在我国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应具有以下的一些趋向:

(一)研制高性能材料,例如研制轻质、高强、高耐久性、优异装饰性和多功能的材料,以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材料的特性,采用复合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

(二)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尽量减少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作为生产土木工程材料的资源,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三)节约能源。采用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的生产技术,优先开发、生产低能耗的材料以及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的节能型材料;

(四)材料生产中不得使用有损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和颜料,如甲醛、铅、镉、铬及其化合物等,同时要开发对人体有益的材料,如抗菌、灭菌、除臭、除霉、防火、调温、消磁、防辐射、抗静电等;

(五)产品可循环在再生和回收利用,无污染废弃物,以防止二次污染。

与以往相比,当代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也已获得明显改善;随着现代陶瓷与玻璃的性能改进,其应用范围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水泥和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及其他功能均有所改善;随着现代陶瓷与玻璃的性能改进,其应用范围与使用功能已经大大拓宽。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应用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现代施工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也使得材料在工程中的性能表现比以往好为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尽管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在品种与性能上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与人们对于其性能要求的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

从土木工程材料的来源来看,鉴于土木工程材料的用量巨大,尤其在应用方面,经过长期使用的不断累积,单一品种或数个品种的原材料来源已不能满足其持续不断的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以往大量采用的粘土砖瓦和木材等已经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土木工程对材料技术性能要求的方面来看,技术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各种物理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表现为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具有多功能和高性能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材料向着轻质高强、多功能、良好的工艺性和优良耐久性的方向发展。

今后土木工程材料必将需要在原材料方面最大限度的节约有限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技工农业废料;在生产工艺上要大力引进现代技术,改造或淘汰陈旧设备,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性能方面要力求轻质高强耐久多功能及结构功能智能一体化;在产品形式方面积极发展预制技术,逐步提高构件化、单元化的水平;加紧具有自感知、自调节、自修复功能的土木材料的开发研制;展开各种机敏或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正好应用的研究。总而言之,我们测绘工作者用测绘仪器丈量世界,我们选材料时通过对环境的影响对后来人的影响来决定土木工程材料的好换,在未来,基于材料原有的性质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将是所有土木人心中的一把尺子。

参考文献:

[1] 杨静.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 刘之洋,王连广.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3] 赵鸿铁.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 张光磊.新型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篇10

Keywords: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工程测量》是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该专业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以及必要的计算和应用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解决土木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基本测量问题(施工放样等)和发展本专业的技术理论奠定重要的学科基础。《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实习(实验)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在课堂理论教学讲授的同时及时安排一定数量的课间实验课,在课程结束后再安排综合性的野外教学实习都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我们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和本学科将来发展的需要,针对常规测量实验和实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并加以总结,供大家参考。

1常规教学实习(实验)内容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

地学类专业的常规测量教学实习(实验)始终围绕着“以小地形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为中心内容来组织实施,通过地形图的手工测绘使学生了解测图的全过程和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然而,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要求不尽相同。对土木工程专业而言,更需要的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地形图识图(判读)与用图的基本知识,正确分析和应用各种现有的测绘资料为本专业服务,以及进行相应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放样所必备的测量知识。

另外,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测绘领域得以应用,常规的测量仪器逐渐被现代测量仪器取代,全站仪、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使地形图的成图和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从事本专业所需要的测绘资料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可以直接从有关测绘部门以“测绘产品”的形式购买。同时,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参与的各种土木工程的设计、研究工作,并不一定需要,也没必要直接进行地形图的实地测绘,所以常规的以大比例尺测图为中心的实践(实习)在内容安排上基本脱离了实际工作的需要,“学用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为突出地形图识图及相应的测绘资料在土木建筑及相关工程中的应用,必须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对测量学知识的具体要求,建立以“识图、用图”为中心的测量教学实习实践教学体系。

2教学实习改革探讨

实习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突出实用性,达到学以致用。

2.1实习内容的合理选择

总结多年的实习教学经验,我们发现,本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测量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野外能有效地判读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在野外踏勘过程中能用测量方法测定出地形图上自己踏勘时所在的图上

位置,以及图上有价值的重要工程点的实际位置。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测量过程中能对工程点的位置进行实地测设(放样)。

大量的纵断面、横断面的测绘与面积计算。

填挖土石方的估算等。

2.2实习场地的选择与建立

为了适应实习内容更新的需要,满足教学要求,提供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实习场地(基地)。同时,为发挥实习基地教学的优势,必须编制高水平的教学实习“软件”,建立或配置必要的硬件设施,如:教学实纲、教学实习指导书、实习必须的高程基准点、GPS平面控制点的测定等。本着满足教学需要、交通便利、经济适用的原则,我们的实习场地可以分为野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习场地两部分。野外实习基地可以建立在地形比较复杂的丘陵、山地附近,选择一个视野开阔、通视良好的地段,基地测区内计划测定若干个5″、10″等Ⅰ、Ⅱ级的小三角点及等外的图根控制点和图根水准点,供学生做野外土木工程的施工测量使用。校内实习场地可在校园内建立若干个5″的导线点、四等水准点和校内大比例尺地形样图,供学生进行室内图上定点、目估定向及室外练习测角、量边使用。

2.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

实习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大纲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效果。

首先,将原来占用实习内容80%的大比例尺测图的内容全部或大部分删除,着重安排实际工程的实际与施工中所需要的纵断面、横断面测量以及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识图和用图。根据需要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或参观一些大型土木工程的施工测量,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各种测量方法。

其次,实习要分组进行,可将学生每4-6人分为一个实习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如下实习项目:

①实测100米以上的线路横(纵)断面图一条。通过测量,了解线路断面上地形分布的地貌特征,熟悉并确定断面线上工程施工点的位置,计算实测断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最后提交一份绘制完整并符合要求的地形剖面图(断面图)。

②角度的前方交会法练习。利用三个已知GPS控制点,练习使用经纬仪的前方交会法测定断面线两端点的坐标,用来计算实测断面的长度。使学生熟练掌握DJ6经纬仪的测角方法,同时掌握交会法加密定点的内业计算。

③完成一组必要工程点的施工放样测量

以极坐标法和方向交会法放样为主,使学生掌握放样数据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现场放样。

④进行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练习。

每组发给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一张,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读出图中的六大要素;用罗盘仪或经纬仪根据图上的“三北方向线”将地形图进行简单的实地定向;用方向线交会法(根据地形点、地物点)交会出自己在图上的位置;利用等高线及高程注记计算出所需要的地貌特征点的高程、坡度等。

2.4产、学、研相结合,改革和完善教学实习模式

教学实习基地(场地)既是服务于教学实习的场所,也应该是一个科研基地。实习中可能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视条件收到何种因素影响、控制点的分布是否均匀或密度是否足够、观测值的可靠度分析是否精确等,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因此,教学实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这些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已经学过的测量学基础知识,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更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能从对问题的研究中获得更高一层的认识和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

3结束语

以上是对《测量学》实践教学在实习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思路和几点经验。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必要的测量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接受比较严格的测量、计算和绘图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这种实地的综合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能够达到“高起点、强适应”的专业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以往教学实习中造成的“学用脱节”问题。

参考文献:

篇11

1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技术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土木工程中,测量施工技术是一种各项测量施工的总和。其中包括了在工程勘探设计过程中的测量;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程在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测量等等。土木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最主要的科学依据就是工程测量学。主要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空间几何实体的具体实际y量以及描绘,通过相应的科学测量以及描述能够有效地收集关于工程施工的相关测量数据,为整个土木工程施工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并且准确的施工测量数据,有利于整个施工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的提升。在工程施工的各关阶段中测量提供的数据能够有效的提供现场的施工放样所需的数据;现场设备安装所需的数据以及现场施工变形测量所需的参考数据等。上述的测量数据我们还可以通过相应的理论测量数据进行比较,来找出相应的测量偏差,通过对测量偏差的调整来保障测量技术在应用中的准确率。

2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技术的主要作用以及在工程中占据的位置

作为一项必须提供准确数据的施工工序,测量施工在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求非常严格。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工程任务量较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工序繁琐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交叉施工的状况,因此我们在进行施工的前期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详尽准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测量施工技术作为能够左右施工质量的一项施工项目,我们在测量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现状,全面建立健全相应的测量检查制度,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现场测量数据的精确性。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有效的测量方法,要在测量数据全面性的问题上给予足够的保障。在土木工程测量过程中主要的测量环节有三个。第一个是工程的距离测量;第二个是工程的角度测量;第三个是工程的高程测量。因为在测量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传递以及误差积累,因此我们要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进行详细的规定以及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测量施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起到正面的应用以及作用,否则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在土木工程测量施工的过程中,相应的施工技术人员要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态度以及施工方式,同时要在施工过程中保障测量施工的地位以及实现测量的主要作用。在测量的过程中要熟练的掌握相应的测量方法以及原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测量工程的服务对象是工程的施工设计以及现场的实际施工,因此现场的测量技术人员要对现场的测量数据负责。

3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技术的主要工作原则

在建筑学中,工程的测量技术是一门几何学的分支。在实际工程的测量过程中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减少或者消除测量误差的积累以及传递。我们在实际的测量工作进行过程中要通过逐一设置测量点的方式来均化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在测量精度方面,我们的工作原则是要保障精度等级由高到低的满足。在测量技术中精度等级的规定有一套相应并且科学的理论,因此在测量过程中要严格的执行相应的测量精度要求以及标准。在测量布局过程中要保障测量工作的全局性,测量工作必须从整体开始逐渐的到局部测量过渡。在测量过程中使用的定位技术尤其是点定位技术必须保障测量的整体性,测量定位基准的选择必须符合相应的测量精度标准。在测量工作进行过程中要保障检核制度的完全落实,要保障每一个环节的测量数据都能够有相应的检核。在保障测量数据可靠精准的前提下,保障测量数据是可以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4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技术在整个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4.1 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前期勘测过程中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施工前期。测量工作的展开必须要保障测量人员有相应的测量施工资质,要保障施工的全过程有监督以及检查体制。在测量施工中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勘察内容包括了地形以及周边的环境等。我们通过测量来测绘施工策略图,为后续施工设计提供准确的设计数据。

4.2 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应用

在工程施工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将设计过程中的数据以一定的比例以及高程来实际落实到现场的施工现场。因此我们通常是边设计边测量,以保障整个工程设计过程中的相应数据准确,让现场的施工能够顺畅。

4.3 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环节的主要应用

根据设计图纸和基准,使用测量仪器测定设备安装的标高基准点和中心线,在安装过程中检测安装设备的精度与偏差,保证将设备安装在正确位置上。其主要内容有:参与基准控制网及基本水准点的定位的测量;检查、复测、验收设备基础的中心线与标高以及沉降观测数据,并复测基础轮廓及与设备相关的“孔、洞、槽”的尺寸和定位距离,保证地脚螺栓的精度一致;在连续性的生产线上,要明确各设备中的位线和标高等,确认已具备安装条件;测定设备基础的基准点,必须与原始水准点组成一个水准环线,按二等分安装的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基准线和辅助线。

4.4 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竣工环节的主要应用

工程测量还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竣工验收监测工作中的现场勘察监测和数据统计处理中,这也是报告编制和报告审核阶段的重要数据凭证。在项目验收时的关键点上,例如批复中专门提及的要求、人环问题、总量问题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测量工作,以提供达标的数据。

参考文献

[1]李哲,高立,乔辉.GPSPPK技术在测量外业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5).

篇12

电 话:132******(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8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机械/设备/重工

职 位:土木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土木工程

学 校:安徽工业大学

自我评价

通过以上经历的磨练,我熟悉了工程建设流程,对隧道工程、地铁工程、高边坡、深基坑、基础灌浆、基础处理、水利工程等岩土和土木工程经验较丰富,有较大优势。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积极,适应能力强。为人正直,性格稳重,富有创造力,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管理和团队精神。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目标地点:安徽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土木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3/9 — 2015/5:XX有限公司[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机械/设备/重工

建设部 土木工程师

1.筹备项目地质勘察、测绘报告;

2.编制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3.按照设计要求寻找合格的建筑材料供应商,并对于管桩等大宗材料进行实地考察;

4.审核设计意向书并参与地质勘察与设计合同的签订;

5.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012/7 — 2013/8:XX有限公司[1年1个月]

所属行业: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建设科 土木工程师

1.控制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监察。负责施工材料、隐蔽工程和施工过程中品质的检查验收工作;

2.定期召开例会,协调和处理设计、监理和施工等;

3.负责工程图纸、档案等资料的收发管理工作;

4.对工程变更签证中涉及的工程量进行审核,按照合同约定审核并办理工程款支付手续;

5.组织各单位及时对工程进行验收,进行工程竣工决算等。

教育经历

2007/9— 2012/6 安徽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本科

证书

篇13

2.1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实践教学力度

思想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指导要素。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转变对教学的看法,改善之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结合先进经验,不断转变和更新思想观念,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培养较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2.2加大土木工程相关实验室、实践基地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加大对土木工程综合实验室的建立,综合实验室应该能够支撑土工、结构、材料力学、冲击动力学、冻土、测绘仪器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教师和学生可以合理使用这些实验设施,增强实践探索。同时,还要积极打造土木工程实践基地,让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企业真实的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去,取得良好的实习实践效果。2.3改善实习实践的方式,积极采用小组跟踪实习方式在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实践中,多采用集中式生产实习的方式,学生对工程项目只有一个粗浅、宏观的认识。要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就是改善集中式的生产实习方式,采用小组跟踪实习方式。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均由教师进行带队跟踪实习,让学生参与到工程建设的细节中去,让学生对施工准备、放线、施工、项目管理、项目预决算等环节有相对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2.4以教促学,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其自身的实践技能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着巨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高校大部分的年轻教师都是科班出身,工程实践方面的经验不是很丰富,而且学校也基本不提供相关的机会让教师去参加生产实践。因此,学校要重视对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引进“双师型”教师、挂职锻炼等等方式,让教师在一线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为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5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将教学、科研、产业有效结合起来,围绕学科带头人,通过科研课题对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促进学科本身的发展及学校实力的提升,同时还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动力源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