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动物医学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近年来,生物医学研究工作发展迅猛,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也愈发突显出来。实验动物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无论是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还是药品、器械的安全性评价方面都非常理想,为众多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我国实验动物应用发展日臻成熟,但是在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实验动物设施管理不规范、实验动物和标准化的实验环境及条件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十分普遍。这些问题不仅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严重违反实验动物福利原则。因此,建立系列的实验动物管理规范、开放专业动物实验室、创建动物实验服务技术平台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1 实验动物应用规范化
规范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准确再现,对影响因素严格控制,保证各项指标的一致性。生物医学研究中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动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动物因素包括:遗传、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环境因素包括:营养、气候、理化、居住等[1]。因此,规范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工作,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1.1 实验动物设施规范建设 实验动物科学是一门边缘的、交叉的学科,需通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完成。在实验动物设施建设中,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是核心任务,也是实验生物的生存基础。只有实验动物设施规范建设工作规范化才能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保证实验结果可靠。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实验生产设备和动物实验设施;在两种设施中根据空气净化程度要求的不同分为普通环境设施、屏障环境设施、隔离环境设施;三种设施环境又从安全性的角度划分为正压环境和负压环境[2],见表1。
1.2 实验动物消毒管理 不同的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生长发育情况及各项生理指标,这些因此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对实验动物饲养和实验过程中的消毒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通过合理的人流、物流、动物流和气流安排,结合完善的消毒灭菌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动物实验中发生交叉污染,保证动物实验的质量和可靠性。消毒工作[3]要以动物饲料、饮水、居住环境消毒为主,不断加强及完善饲养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规范操作流程。
1.3 人员管理 我院在实验动物管理中非常注重的工作人员的管理。动物实验设施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技能培训与考核,能够熟练地掌握实验中的无菌操作和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并且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SOP),强化工作人员的无菌观念。
2 实验动物应用现状
2.1 实验动物种类和品系选择 目前生物医学研究选取的动物种类主要有:大鼠、小鼠、猪、犬、猴、兔、猫、豚鼠、果蝇、两栖类和鱼等[4]。各种动物所占的比例大概为:小鼠占38%左右,大鼠占25%左右,兔子占7%左右,犬占6%左右,其他特种占24%左右。在最新的调查中显示:大鼠的使用率呈下降趋势,小鼠的使用率在2002年首次超过大鼠;非哺乳动物的使用率逐步升高,鱼和果蝇的使用量也有所增加,鸡的使用率变化不大。
2.2 转基因动物应用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s)是指可以用试验导入的方法使其外源基因在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的进行整合,并能通过遗传复制给后代的动物。被导入动物基因组的外源基因被称为转基因(transgene)[5]。当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体内表达并培育出表型与人类相似的动物模型,就被称为转基因动物模型。
目前,许多疾病很难通过人工定向培育的方法获得实验动物模型。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可能,转基因技术可以在动物原有遗传基因基础上,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产生疾病的原因清楚、模型动物的症状与人类相似。因此,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在实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 总结
实验动物对于人类健康的作用是不争的事实,动物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替代的技术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动物保护意识的兴起,实验动物面临严峻的伦理学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在动物实验工作中要以人类健康为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将对动物的伤害控制到最低程度才能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
另外,要积极开展实验动物应用研究,规范实验动物工作,不断提高实验动物质量,以满足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加强实验动物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 庞万勇,生,贺争鸣,等.美国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简史——对中国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21(10):335-337.
[2] 张国伟,戾雪涛,彭涛,等.实验动物替代技术在中国实验动物部分调查初步报告[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21(10):1107-1109.
篇2
动物替代研究又被叫做非动物研究,具体是指使用替换活体动物的方法,实现生命科学和相关的研究来验证实验目的。动物替代的研究理论为三R原则,即替代、减少、优化[1]。主要内容有:减少对于动物的使用数量和使用时间;使用非动物模型代替动物模型;优化动物的运用方式,减少动物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适应。
1.2 动物替代的分类
按研究范围进行划分,动物替代主要有两个方面:动物检测替代和动物使用替代。第一,动物检测替代。在应用程序方面,使用体外检测的方式替代之前动物整体的检测方式,如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或使用数学模型等,积极提倡在科学研究或者实验室试验的过程中代替动物检测的方式。第二,在研究、檢查和授课中灵活运用代替动物的方式,来获得同样的目的。实验动物替代的层次可划分为不同等级:一是非生物替代,是指运用数理化和计算机等方式替代;二是发育程度低的动物替育高的动物,如使用昆虫等小型动物代替;三是减少型替代,减少对于实验动物的使用时间和次数;四是优化型替代,如果必须要使用动物来进行试验同时还没有其他的方法时,就需要优化实验过程,将动物从开始的运输到埋葬尸体结束的全部过程。
1.3 动物实验替代法的准用程序
想要使用一种新的实验方法,需要经过建立到审批的全过程。第一,替代法的建立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替代构架以及应用价值;第二,优化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探测到实验物体内的生命体征;第三,进行多个实验验证,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使用替代法的实用性、可靠性和重复性;第四,同行评价,独立评价替代方法的实用性、可靠性和重复性;第五,将新的实验方法上交国家审核,按照相关的规定审核,通过后才可以使用。
1.4 替代法的必要性
对于动物的替代研究,在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第一,动物替代法满足人道伦理的发展需要;第二,大大减少了实验过程中动物的经费;第三,使医学实验授课向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第四,将实验变得更加合理,还能与人类疾病相接近,避免实验动物的不确定性,促进医学研究的发展。
2 国外动物替代研究起源和发展现状
2.1 国外动物替代研究发起源
国外的动物替代源自于英国,并最早提出三R原则,当时被认为这个领域的代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基金协会在传播3R原则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2013年,英国首个教育和研究合作组启动,呼吁科学家们一起寻找动物替代法,为了能够符合常理和治疗措施等的实验方法,这件事情被医学界视为重要的里程碑。
2.2 机构建立
全球的替代研究组织多位于英国、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地区。根据毒性测试非动物方法网站ALTTOX的更新消息,截至2015年,欧洲替代研究机构一共有47个[2],主要分布于英国、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美国的替代研究机构有24个,亚太地区和南美等国家动物替代机构位于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韩国。
2.3 人性化的替代
欧洲的人性化教育网络建立于1988年,在2000年变更成国际人性化教育网络,提倡爱护广大人士,在生物科学、医学兽医教育学中对于动物使用替代的方法。美国的国家反活体解剖学会一直致力于建设爱护生命,尊重世界,禁止科学界滥用动物的实验。
2.4 出台相关的法律
2007年欧盟对于化学品实施了监管系统,名为《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简称REACH法规。其宗旨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全,研制无毒无害化合物的创新能力,增加化学品的使用透明度,促进非动物实验,追求可续发展的要求。欧盟是第一个禁止化妆品动物实验的地区,随后巴西等国家也借鉴欧盟的法律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3 我国动物替代研究现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在知网中搜索有关研究的信息,并结合相关的法律、医学方面的教育和替代研究方法的文献,对其急性定性描述概括。对于替代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毒理学检测、化妆品毒性检测、眼刺激实验替代方法;动物模型的替代,和体外实验替代动物的整体实验;药物反应和动物实验授课等。
广州在2010年成立了中国替代方法研究评价中心,并建设了网站,为中国的替代法技术和研究信息的传递提供良好的交流桥梁,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第一,宣传、普及、分享、推广3R理念和动物替代方法;第二,对于科学家的实验起到间接的帮助作用;第三,网上咨询有关动物替代的内容;第四,推广3R原则,让大众了解和认可3R技术,对于体外实验方法的交流和研讨;第五,使得国内外的各医学动物替代研究所可以良好地交流和沟通,还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技术。2007年,北京实验动物学会建立了实验动物替代法研究会,同时还设立了杂志栏,为人们介绍外国实验室的3R研究技术和在各种学术中的灵活使用。
4 结语
动物替代的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关于一些细胞等相关的研究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之前的活体动物研究现如今都可以使用体外的方法试验。我国的一些实验室和相关的研发人员在生物制药和研发等实验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和发达国家相比,研究的内容相当有限,这种替代方法仍处于逐渐摸索的阶段,在各个方面都有些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了发展我国的替代方法,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组织或者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成立医学动物替代法的研究机构,方便各方信息的传递。同时还要鼓励动物替代实验的方法的讨论和教育,建立相关的动物替代实验课程视频和书籍等,但是要保证医学生的替代解剖课的权利,推广使用非动物的实验法,使我国的科学研究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为人类、动物和大自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篇3
动物医学是以各种动物为对象,系统地研究其疾病诊治方法和发病机理的学科[1]。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本专业学生由基础理论学习向深层次专业学习的过渡阶段。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学会采集、分析病例资料,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更深层次地了解、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2]。实验教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研究生能否胜任未来临床工作,进行动物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改革模式,建设内涵,向外开放,提高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以及教学文件等进行完善。按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要求,促进研究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研究生实验教学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政策支持与落实
1.强化教学管理、推进研究生实验教学规范化。从学校到教研室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统筹协调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制定并修订《研究生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加强教学实验室设备类建设项目立项管理》、《实验技术项目管理办法》等多部实验教学相关文件,全面规范研究生实验教学,促进研究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2.完善独立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申请并建立国家、省、校三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人员负责制。建成针对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实验教学、二级学科实验教学、专业特色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国际、国内先进的技术接轨。
3.重视研究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坚持研究生为主,创新与动手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对研究生注重科研成果和试验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在研究生导师之外,选择实验导师,开展研究生创新实验计划,为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大实验教学建设投入。通过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发展”项目、“211”工程项目、“985”工程项目、“教育部修购项目”,以及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专项经费,不断增加实验室建设投入,完善公共实验教学平台,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
二、实验条件及环境
1.教学场地及设备。硬件建设是基础,是相关改革的先决条件。我们建立独立的实验教学大楼,针对不同学科分类整合为设备齐全、功能配套的先进专业教学实验室。建立与实践相结合的农业试验基地、教学动物医院等,促进研究生在深层次研究的同时不脱离实际[3]。对大型仪器由专人管理,及时地为研究生提供指导。
2.辅助项目建设。实验教学大楼内配有标本馆、档案资料室、实验材料库、中央纯水制备系统、专用消防设备与网络系统,各实验室配有中英文对照门牌、装置洗眼器、配备医药箱,有专门的病理解剖室、生物废物储藏室。全程进行实验录像,让研究生更好地检测自己的不足。
3.环境安全。生物学实验带来巨大的环境安全问题。研究生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按照数字化、环保型实验教学标准建设[4]。实验台采用防强酸碱、阻燃的环保材料。教师与研究生全部进行安全环保知识培训,学习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严格实行实验室水、电、火和有毒有害药品管理制度。危险药品均定人定量取用。实验动物必须购买检验合格的标准动物,进入实验室前再次检测,确认无共患疾病方可进入。生物实验垃圾及动物尸体均存放于大型冰箱,由防疫部门定期集中处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实验模块重组。对各类实验进行汇总,去掉重复实验、验证性实验,整合相关性实验,探索创新型实验,合并重组动物医学各方向实验课程模块。同时将动物公共卫生与实验动物专业的实验课程与实验项目并入研究生实验教学,期望可为国家管理机构输送高水平人才。
2.多种实验教学手段结合。合理应用计算机模拟、多媒体网络、动物模型、视频录像、现场指导、临床病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从感官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研究生应依照其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于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做到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课堂实验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科学研究与探索发现相结合、必做实验与选择实验相结合[5]。
3.推广前沿技术。注重对国际相关分子学研究的先进技术普及,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及技术。注重对国内相关先进科研成果的展示,在研究生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其对我国科研水平的认知,增强其学习信心,增强其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创新实验精神。
4.多元化人才培养。在进行研究生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交叉、促进与国外知名高校的交流互访,增加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开阔其眼界。培养研究生自主地从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6],独立完成试验,缩小研究生与国外研究生的差距,为动物医学研究生成为国家有用人才做出努力。
研究生阶段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教育环节。动物医学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必须形成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综合的实验平台,完善以人为本的配套设施,完成实验教学基本任务,同时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在上述基础上将教学、科研、医疗、生产合为一体,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探索有效措施。积极地改进并实施有效的措施提高动物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动物医学专业的对外交流、扩大社会服务和社会影响[7]。相信动物医学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将会建立探索与实践相融合的、共享的、高效的动物医学科研模式,加速动物医学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讯,黎德兵,宋薇,等.谈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与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3)(下):40-41.
[2]骆艳秋.谈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吉林畜牧兽医,2012,(11):61-62.
[3]黄建云.对畜牧兽医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牧业通讯,2008,(11):29.
[4]王丰.绿色化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方法探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2):72-74.
[5]黎丽.利用实训基地进行畜牧兽医教学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2):52.
[6]张秋菊,周第先.创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最佳情意,引发学生的求知欲[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7):880-881.
篇4
Abstract: Surrounding the gene mutation,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how to lead and inspire students to study in the light of research, grasp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scientific interest in the concrete teaching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gene mutations. It also involves that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correct attitude and motivate their love to life by learning the cause of gene mutation,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the normal teaching materials between parent and offspring, child and the child through genetic recombin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genetic mutation, to deep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es and then cherish their life.
Key words: Gene mutation;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Genetics; Experience exchange
1 引言
大学生开展一定的科研活动,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了解学科前沿,激发科研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养成职业所要求的信念、意志、性格、气质、情感等重要品质,进而提升就业能力。自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推出面向全体本科生的UROP项目以来,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年开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也实行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践表明,它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简称 SRT)是专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项目资助计划,旨在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对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开展,丰富素质教育内涵(杨尧忠,2005;陈爱萍,王玉祥,201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李杨帆,朱晓东,2011;李香花,赵于前,2012)。随着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不断推广,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开展,提高科研训练效果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并对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现在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段徐,章燕棋等,2007;岳长涛,王英国等,2009;乔思辉,2011)。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大学生科研训练,探讨国内外科研训练效果差距产生的内部与外部原因(杨慧,俞安平等,2003),基于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现在与大学生科研训练实施手段,识别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影响因素,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也达到了深入研究(李俊龙,夏德峰,2009;董大勇,史本山,2012)
本研究在借鉴以上研究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科差别对科研训练的影响,从不同学科学生对科研训练认识出发,针对大学生科研训练不同环节对学生能力与专业学习影响角度出发,基于实地数据调研,分析大学生科研训练及不同参与环节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在校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89.17%。调研对象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文史类29.91%,理工类23.36%,农医类13.08%和经管类33.64%。同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访谈。
3 分析结果
在107人中约有37人参加过大学生科研训练,70人并未参加过相关训练,但这并不影响本次调研结果,在对参加过的学生进行分析的同时,对未参加过的70人进行进一步询问。
(1)对科研训练的认知与参与动机
统计显示,66.6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应该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仅有25.64%的学生期望能够学习、了解专业之外的相关知识,并认为科研训练是否与专业相关并不重要,甚至7.69%的学生认为应该不相关。通过对学科类别与学生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认识进行交叉分析,结果显示:
从被调研者整体角度来看,约有68.2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应该与所学专业密切相结合,56.07%的学生认为应该是学生自主选题,然后是配合老师完成课题,约占被调研者的31.78%,仅有少数学生认为科研训练会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该类学生约占被调研者的17.76%。
从不同学科角度分析,经济管理类学生更期望大学生科研训练与所学专业密切相结合,其次是理工类的学生,分别占学科被调研者的72.2%和72.0%,比较之下,农医类的学生更期望科研训练是自主选题,约占该学科调研学生的78.6%;其次是经管类学生,约占该学科被调研学生的63.9%;另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是配合老师完成课题,在所调研的文史、理工、农医以及经管四个学科中,该类学生分别占21.9%、44.0%、14.3%和38.4%。
对于有过科研经历的37个被调研者,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自愿参加科研训练的,该比例为35.90%,多数学生是在专业老师的鼓励甚至强制下参加,约为38.46%,还有是部分是迫于压力和硬性规定,分别占比为10.26%和15.38%。结合参与目的,完全自愿与老师鼓励下的学生更多是源自自身的科研兴趣和提升专业素质需要,而在压力迫使和硬性规定要求下,学生对科研训练则是随大流的态度,仅有少数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目的是获取报酬。
(2)参与类型、环节及收获
通过对学生参与环节与科研训练收获交叉分析,发现无论学生参与哪些环节,其团队意识、创新思维、专业能力等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参与资料搜集与数据处理环节更能提高各方面能力,其次是参与问卷设计环节和课题设计与组织等环节,相比较而言,报告撰写环节与报告答辩环节对各方面能力提高相对较低,如表3所示:
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科研训练与科研训练收获交叉分析,结果显示: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认为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的设计与撰写更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中所有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科研能力,分别有85.7%、77.8%、73.1%和72.2%学生认为通过参与社科类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设计与撰写,其学术论文撰写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另有71.4%的学生认为该训练拓展了其专业知识领域,其次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撰写,主要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了专业知识学习领域和增强团队意识,分别占具有科研训练经历学生的41.2%、28.6%和26.9%;比较而言,科技发明类对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最弱,但其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专业能力仍有很大帮助。
(3)科研训练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结合大学生科研训练与专业学习,对于有过科研训练经历的学生,有部分学生认为科研训练占用了其专业学习时间,但对于科研训练对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在所调研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五个环节中,学生认为问卷设计与调查、资料搜集与数据处理对专业学习促进作用最大,学生通过参与两种环节,81.8%的学生更加明确了专业方向,分别有78.9%和73.7%的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得以拓展,另有72.7%和63.6%的学生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识;尽管66.7%的学生认为在课题设计与组织环节占用了大量的专业学习时间,但通过此环节的训练,分别有59.1%、50.0%、47.4%和4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认识、创新能力、拓展专业知识面以及专业方向认识得以提高,比较之下,报告撰写和答辩环节对专业学习影响较小,但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认可其对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设置参与环节对专业学习影响的分值,对于促进作用的为正,负面作用的为负,通过学生打分,所有学生均认为科研训练对专业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并未阻碍或者产生负面影响,其中认为课题设计与组织环节促进作用很大的学生占比达到45.5%,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占比为47.8%,认为问卷设计与调查环节促进作用很大和较大分别占63.6%和65.2%,而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环节分别占比为63.6%和60.9%,报告撰写环节分别占比为63.6%和30.4%。较大比例的学生(66.7%)认为报告答辩环节对专业知识学习没有什么影响。
4 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数据和分析结果,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国内高等学校都将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但调研同时显示,大学生科研训练还并未真正深入到每一名学生具体学习当中,在参加科研训练的学生当中,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课题来源与老师的项目或者课题,真正自主选题与自主设计的不足50%,为充分发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高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大科研训练宣传,增强科研训练意识
调研发现,约有66.6%的学生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知之甚少,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仅有1.39%的学生认真了解过大学生科研训练。正因为学生了解甚少,才致使科研训练参与不足,科研训练意识不强,对于未参加过的或者具有科研训练经历的学生,29.03%的学生期望学校能够举办专门的咨询会,以详细了解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相关内容。因此,为强化大学生科研训练意识,应加大科研训练宣传,过发放相关资料、现场咨询、举办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对大学生科研训练有一个全面了解,充分理解学校组织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目的,让学生从自我发展的角度结合自己学习实际,决定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参与环节等,增强学生参与的自觉性。
(2)建立参与激励机制,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学校实施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的目的是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本次调研发现,达学校鼓励、老师引导下,仍有20%左右的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态度是随大流,甚至是为获取一定报酬,因此,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上,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对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学生应适当给予学分奖励或者物质奖励,并在综合测评方面给予适当鼓励,在保研、考研方面应优先予以考虑,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创造条件,满足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实际需求
从研究结果来看,对于未参加过的或者具有科研训练经历的学生,37.90%认为学校应该向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学生推荐优秀的导师,29.03%的学生期望能够设置有关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相关课程,并期望能将专业训练与兴趣相结合,进行自主选题。因此,在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合适的选题、充足的经费、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是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离开了这些条件,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将无法开展。因此,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尤其是鼓励拥有科研项目的教师积极承担大学生的科研训练任务,以满足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尧忠. 大学生科研训练与成功素质教育[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122-123.
[2] 陈爱萍,王玉祥. 探讨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意义[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10): 171-172.
[3] 李杨帆,朱晓东. 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04): 24-25.
[4] 李香花,赵于前. 基于科研训练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222-223.
[5] 段徐,章燕棋,应美丹,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03): 58-59.
[6] 岳长涛,王英国,谢君. 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23): 195-197.
[7] 乔思辉. 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评析[J]. 中国电子教育. 2011(01): 6-11.
[8] 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 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05): 65-68.
[9] 李俊龙,夏德峰,吉东风,等. 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业教育. 2009(03): 16-18.
[10] 董大勇,史本山. 影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12(01): 65-68.
作者简介
篇5
开篇在过去,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课程第一章都是绪论,主要介绍一门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章节及参考书目等。为了首先引起学生们对动物遗传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研组将动物遗传学第一节课改为讨论课,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二,人类的进化史你了解多少?对课程作了简单介绍之后,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段传记片电影《造物弄人》,这是一个特别的关于达尔文和他如何撰写伟大巨著《物种起源》的故事。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学生们了解了达尔文顶着种种压力,冒险撰写了《物种起源》的前因后果。活生生的人物故事胜过千百次说教。学生们被达尔文的科研精神吸引的同时接收到的信息是:达尔文为进化的信念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出进化的动力在于生存竞争产生的自然选择。辩论总是正反两面的,为此课程又给出另外两个网上争论热点:第一,“进化论遭质疑史前文明有证据”。新西兰遗传学家MichaelDenton在《出现危机的理论:进化论》一书中一针见血地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很多专家认为“进化论”不仅误导了整个生物学,而且误导了心理学、伦理学和哲学等许多领域,误导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第二,介绍了遗传学家、进化理论学家尤金•麦卡锡提出的“人类是黑猩猩与猪杂交结果的假说”(review.jschina.com.cn/system/2013/12/05/019527540_02.shtml)。给出论题后,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归纳后大致分四类:第一类观点是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先有鸡后有蛋,认为鸡是别的鸟类进化来的,所以先有了鸡才有蛋;而人也是由高等动物进化来的。第二类观点是认为先有蛋后有鸡。学生们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鸡是别的鸟进化来的,那也必须先有一个蛋的变异形成鸡的遗传物质后才能变成鸡。学生们同时认为人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因为人类最聪明,是人类在主宰和改变其他生物。第三类观点认为一切生物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基因才是进化的根本。第四类观点认为什么鸡啊,蛋啊,人类啊,都是宇宙运行规律改变的结果,地球生物是由宇宙中其他星球的高等生物送来的,比如人类离开地球,到太空中就会发生分子重组,到达另外的星球后,若想生存,必须分子重组后适应新的星球环境。学生们的观点新奇而独特,说明他(她)们在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也充满了好奇心,课程开篇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时,及时鼓励他们课下认真找资料,看相关书籍,找到理论支持,在课程学习到一半后,会开设一次大型辩论课,好的开端已是成功的一半。
2变高深的概念术语为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加深学生们对概念的理解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加符合学生们的认知。教研组在讲授什么是“遗传”时,先给出课本的概念:遗传(heredity)指子代与亲代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即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本能方面的相似性。字面意思虽然很好理解,但却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缺少生动性,但如果在这里结合学生们熟悉的俗语来帮助理解:遗传便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通俗易懂的俗语,不仅生动,而且加深学生们对概念的理解。在讲解“变异”的概念时,引入”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的俗语。学生们很快明白,原来“变异”是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诸如此类的概念或术语,都尽量用通俗易懂的俗语来解释,学生们能轻松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且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
3借助视频资料和Flas讲解知识难点,使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
纯理论的讲解,学生难有直观感受。为了使学生能认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我们的课堂更有趣,也更有价值,教研组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做法,把索然无味的理论变成生动活泼的视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视觉和听觉器官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配以视频资料,更加有助于学生们获取信息,并将知识深深印在脑海中。通过视频,学生独立地思考和分析知识难点,有不明白的地方当场找老师或同学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们喜爱。比如:老师在讲解“遗传的物质基础”一章时,其中一个经典实验便是“T2噬菌体的侵染实验”证实遗传物质是DNA,学生们不懂得什么是噬菌体,对侵染过程没有感官认识,此时我们便引入一个视频。部分视频截图见298页彩图1。通过视频讲解,学生们不仅对噬菌体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明白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整个过程,对证实遗传物质是DNA的经典实验“T2噬菌体的侵染实验”有了直观的认识,深刻理解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动物遗传学教研组不仅仅是针对个别知识点制作Flas,还针对历届学生提出的难点都制作了视频资料,比如有丝分裂、双交换、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染色体缺失、重复环的形成、基因重组、基因复制转录翻译、RNA剪接等。在“动物的遗传操作”一章,教研组也更多地应用了视频资料,学生们通过视频,对“体外克隆DNA序列”和“细胞的转染及筛选”知识有了直观的了解,鉴于本科阶段的试验经费有限,教研组不能给每个生物学操作都配以实验讲解,视频资料大大弥补了这一缺陷。通过视频学习,学生们对所有生物学实验操作不再陌生。这触发了学生们的科研兴趣和探索欲,他(她)们更是在课下主动搜索这类学习资料,并在自我展示课上拿来同老师和同学交流。
4“翻转”课堂的应用“翻转”
课堂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中听课,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疑问[2]。“翻转”课堂创立的初衷是提高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将课程视频资料发给学生,学生在家里听课学习,完成作业,疑难部分再到课上去找老师和同学讨论,这样,老师在课堂上便不用再讲授新课,而是解决学生们的问题。这个教改思路是好的,但目前的高校很多都无法完全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改革还未大面积推广,或许只是因为学生们还不习惯这样的学习模式。任何改革都需要时间,教改也一样,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也许暂时还不能实现完全的课堂“翻转”,但“翻转”课堂确实是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动物遗传学教研组又在教学中针对个别章节和专题讨论课,尝试应用了课堂“翻转”方式。比如在讨论课上,老师先将一个专题的研究进展制作成视频,里面包含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制作PPT、如何立论、如何找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论断,然后学生们根据“翻转”视频资料要求自行分组,各组再立论,并找到支持自己理论的资料。回到课堂上后,学生们便就各自观点,派代表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己观点,然后组间展开辩论,这种“翻转”与讨论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确实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大多教育工作者通常认为,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人都有自然的惰性,没有学校和老师在课堂上给予的压力,大多学生对自主学习不热情,但事实是,在动物遗传学的章节“翻转”和几次专题讨论课上,学生们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热情,有些优秀的学生还在自学过程中发现了教材的小错误,事实证明他(她)们的学习能力不是不行,只是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有了方向,有了任务,大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又主动地完成自学任务,结果比预期理想,无休止的观望不如一次勇敢的尝试。
5老师不拘泥于三尺讲台,走下讲台可以加强课堂纪律
老师讲课除了要有丰富的课堂言语、表情和教学手段外,不拘泥于三尺讲台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目前,由于网络和通讯设备手机的应用,已经使很多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症,学生们上课时,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放在课桌上,有些学生自控力差,时不时想打开手机浏览一下,精神无法集中,连环效应,也会影响周围的学生听课。若老师整节课都站在讲台上从头讲到尾,不提问,不关注学生们学习动态的话,课堂效果将大打折扣。若老师能走下讲台,时不时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走到瞌睡的或看手机的学生身边轻轻提醒,整个课堂纪律都会大大改观,这样的移动授课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6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们深入学习的热情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动物遗传学教研组对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了改进,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都实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但老师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对现有知识的传播和掌握,更希望学生们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激发出进一步深入钻研课外知识的热情,进而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时俱进,做创新性人才。因此,在动物遗传学最后一课,老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个场面堪比“星球大战”的人体细胞与病毒之间战争的短片。部分截图见298彩图2。这个科探短片制作的非常精彩,学生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看似与课程无关的内容,却完整体现了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在学生们的心里播下了科研兴趣的种子。有限的知识讲授结束了,而学生们对知识的探究实则才刚刚开始,学生们兴奋地表示,以后一定要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为人类揭开一个个不解之谜。这也是笔者在讲授动物遗传学课程时获得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希望能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一点参考,让学生们爱上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红梅 聂庆华 顾 婷 王 羽中 刘满清 张细权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篇6
1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制订培养目标和活动方案
经过多次教研室例会讨论,借鉴兄弟院校和其他学科成功的经验,研究小组最终决定成立科研兴趣小组。我们依托实验室,通过实验准备、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及校外实践等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感官认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1成立科研兴趣小组
科研兴趣小组成员的确立采取“兴趣+选拔”的方式进行。首先,在开课1~2周之后,由带教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这项活动的目的、过程和意义,强调兴趣优先、严格筛选、定期考核等关键点,人数控制在10~15人/班,以保证科研兴趣小组的质量。结合课题的需要,2015年3月初和9月初,在所带的班级中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在报名的学生中选取7名作为组长,其余随机分组。
1.2制订培养目标
针对三年制专科和五年制本科不同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不同,科研兴趣小组的目标亦不同,具体见表1。
1.3制订活动方案
根据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制订相应的活动方案,具体见图1。
2实施过程
2.1规则先行,习惯养成
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实验室规则是保证实验操作的前提和基础。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主要实验对象是病原生物、小白鼠等,因此,在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就必须强调实验室规则,如进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严禁吸烟和饮食、实验仪器和用品的正确使用和清洗消毒、节约水电和实验材料、实验意外的处理、实验后物归原处、打扫卫生和水电的安全等。
2.2量身定制学习和活动内容
结合课题的需要、不同学制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以教研室为单位的课题组为科研兴趣小组的学生量身定制了学习和活动内容,具体见表2。
2.3“短板”调查,有的放矢
实验室基本操作包括显微镜、移液器、普通天平、电子天平、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完全掌握,甚至教师也只能在幻灯片上对着图片或者视频讲解,学生对于如何操作一无所知或者知道得很少,这就是操作的“短板”。教师在带领科研兴趣小组活动之前,需要对他们了解清楚,调查学生对哪些仪器设备或者操作存在“短板”,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具体调查结果见表3。
2.4以身作则,示教基本操作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欠缺的技能导致其根本不能独立完成一项实验,这就需要教师在任务下达前以身作则,给学生示教这些基本操作。同时这些学生在课堂实验中可以给其他学生提供帮助,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比如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中精确定量时都用到了移液器,教师从移液器的构造、操作要领等方面亲自指导学生练习,保证了操作的规范性。“细菌培养”,名字中有细菌,但要求必须无菌操作,既要防止空气等外界环境中的杂菌污染所培养的细菌,又要防止所培养的细菌污染环境和操作人员。由于平时课时紧张,此规则仅是告知学生,他们往往体会不深。然而科研兴趣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真切地观察和体会,给后面的实验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显微镜的使用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备技能,然而许多学生即使上过课仍然不能熟练掌握。教师先指导科研兴趣小组的组长掌握这项技能,然后再由组长教组员,时间为两周,让学生有充分时间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小鼠实验的危险性在于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被咬,一旦被咬,需要打多次疫苗,造成了实验中许多学生不愿意做小鼠实验的情况。科研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多次尝试,最终对小鼠的捉拿、注射及处死熟练掌握,为开展科研兴趣小组活动和课堂实验打好了基础。
2.5能力提升
经过1个月的基本技能培训,科研兴趣小组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具备了完成较高层次实验的能力。接着,课题组根据内容需要进行了周密而又合理的实验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由学生独立完成,具体见表4。
2.6定期考核
通常一个学期的科研兴趣小组活动需进行两次考核,分别安排在期中和期末,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实验的能力。针对学制和专业的不同,考核的内容具有差异,见表5。从表5可以看到,五年制临床专业的期末考核内容最多、难度最大,而三年制护理专业的内容最少、最简单,这是依照培养目标而定的,保证学生在专业能力范围之内完成考核。
2.7反馈和改进
期中和期末考核的结果是学生不同学习阶段技能掌握情况的反馈,为教师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供了依据。同时,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反馈,针对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完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和具体活动积累宝贵经验。
3开展科研兴趣小组活动的效果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科研兴趣小组的活动已经开展了两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课题组教师和科研兴趣小组学生代表的讨论,一致认为开展此项活动具有如下效果。
3.1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灭菌消毒、细菌接种、空气中细菌的分布、口腔内细菌的鉴定等,学生真正明白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为今后临床和护理中的无菌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显微镜的学习,学生仿佛拥有了“火眼金睛”,为学习更多更广的医学知识增添了一项强有力的本领;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的操作,学生知道了许多疾病的诊断是可以通过体外实验预先判断的。
3.2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
一项实验的完成不光需要基本技能,更需要科研素养,比如坚持、严谨、科学、合作等多种能力。科研兴趣小组是一个小的科学团队,需要具备以上的科研素养才可以完成一项实验。科研兴趣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和研究的机会,让学生锻炼了科学思维,提高了科研素养。
3.3有利于教学相长
学生刻苦向上、乐观积极的学习精神感染着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条件、提供更有实用价值的实验项目,做好学生的导师和领路人。事实证明,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科研兴趣小组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技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2]。
4对实验室建设的反思
科研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了两届,在为今后活动的继续开展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实验室建设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建设更加人性化的实验室
科研兴趣小组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实验准备人员的积极性,仪器设备、实验用品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应用和开发,唤起了实验室新的活力和生命。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人,最终也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科学素质。因此今后仍需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宗旨来建设实验室,让实验室充满着人性化的色彩[3]。
4.2建设开放型实验室
实验室的职责之一是一个教学场地,但这只是其中之一的基本功能,要想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须向开放型实验室迈进[4]。开放型实验室的作用可延伸至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领域,科研兴趣小组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锻炼了科研思维,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同时,开展科研兴趣小组活动本身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总之,建设开放型的实验室使教师和学生获得最大收益,更好地服务了人才的培养[5]。
4.3建设教科研于一体的实验室
学生与教师在更加人性化、开放型的实验室学习和工作,为他们带来了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新思路,他们的潜能得到了挖掘、价值得到了实现,实验室将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童婷,张新玲,阎晓菲.开展生物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以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6(1):163-164.
[2]赵珠峰,李艾鹏,陈光忠.关于开展人体解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74-75.
[3]李宽庆,李雅梅.浅谈药用植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指导[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0):78-80.
篇7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为了更好地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接轨,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教师只有参与到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当中去,才能身临其境,今后讲课也有的放矢。
3立足执业兽医考试大纲,更新教材内容
当前高校动物医学专业使用的大部分教材为统编教材,这些教材广泛收集并借鉴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最大程度地反应了本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使教材更适应执业兽医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应试考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考察面广、难度大。由于学时所限,教师只能讲解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其他部分需要学生自学才能顺利通过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立足执业兽医考试大纲,精简教材内容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学时里将更多的知识点传达给学生。
4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应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并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引入实验教学管理。课件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界面为支撑,将临床病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特征以及外科手术图片和过程等方面通过多媒体进行再现,使学生可以通过视听感觉获得知识,同时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并加深记忆。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教师要形成“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于一体、融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育思想;其次,教师应树立全面、正确的师德观,高度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育人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第三,教师不仅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教育理论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更要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工作,将教研和科研工作当作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素质、推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6建设一批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述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临床经验和体会,结合临床讲授,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兽医综合知识试题着重考生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力的考察,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实例讲授的比重。有效地开发课外教学活动,激发自学兴趣。着力建设以动物医院为基础的校内实践基地,以校企联合为校外实践基地,构建新型教学实践平台。通过建立校内外的综合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兽医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8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 群体遗传学主要还只涉及到群体遗传结构短期的变化, 这是由于人们的寿命与进化时间相比极为短暂, 以至于没有办法探测经过长期进化后群体遗传的遗传变化或者基因的进化变异, 只好简单地用短期变化的延续来推测长期进化的过程。而利用大分子序列特别是DNA序列变异来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后, 人们可以从数量上精确地推知群体的进化演变, 并可检验以往关于长期进化或遗传系统稳定性推论的可靠程度[1]。同时, 对生物群体中同源大分子序列变异式样的研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尔文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学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Kimura[2]、King和Jukes[3]相继提出了中性突变的随机漂变学说: 认为多数大分子的进化变异是选择性中性突变随机固定的结果。此后, 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得到进一步完善[4], 如Ohno[5]关于复制在进化中的作用假说: 认为进化的发生主要是重复基因获得了新的功能, 自然选择只不过是保持基因原有功能的机制; 最近Britten[6]甚至推断几乎所有的人类基因都来自于古老的复制事件。尽管中性学说也存在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缺陷, 但是它为分子进化的非中性检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7]。目前, “选择学说”和“中性进化学说”仍然是分子群体遗传学界讨论的焦点。
1971年, Kimura[8]最先明确地提出了分子群体遗传学这一新的学说。其后, Nei从理论上对分子群体遗传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1975年, Watterson[9]估算了基于替代模型下的DNA多态性的参数Theta(θ)值和期望方差。1982年, 英国数学家Kingman[10, 11]构建了“溯祖”原理的基本框架, 从而使得以少量的样本来代表整个群体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成为可能, 并可以进一步推断影响遗传结构形成的各种演化因素。溯祖原理的“回溯”分析使得对群体进化历史的推测更加合理和可信。1983年, Tajima[12]推导了核甘酸多样度参数Pi(π)的数学期望值和方差值。此后, 随着中性平衡的相关测验方法等的相继提出[13~15], 分子群体遗传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日趋完善[16]。
近20年来, 在分子群体遗传学的基础上, 又衍生出一些新兴学科分支, 如分子系统地理学(molecular phylogeography)等。系统地理学的概念于1987年由Avise提出, 其强调的是一个物种的基因系谱当前地理分布方式的历史成因[17], 同时对物种扩散、迁移等微进化历史等进行有效的推测[18]。
2 实验植物分子群体遗传研究内容及进展
基于DNA序列变异检测手段的实验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始于1983年, 以Kreitman[19]发表的“黑腹果蝇的乙醇脱氢酶基因位点的核苷酸多态性”一文为标志。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分子群体遗传学论文最早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20, 21], 但是由于当时DNA测序费用昂贵等原因, 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最初发展比较缓慢, 随着DNA测序逐渐成为实验室常规的实验技术之一以及基于溯祖理论的各种计算机软件分析程序的开发和应用, 实验分子群体遗传学近10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关研究论文逐年增多, 研究的植物对象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 Heynh.)及重要的农作物如玉米(Zea mays L.)、大麦(Hordeum vulgare L.), 水稻(Orazy sativa L.)、高粱(Sorghum bicolor L.)、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等上[16]。其研究内容涵盖了群体遗传结构(同源DNA分化式样)、各种进化力量如突变, 重组, 连锁不平衡、选择等对遗传结构的影响、群体内基因进化方式(中性或者适应性进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等。同时, 通过对栽培物种与野生祖先种或野生近缘种的DNA多态性比较研究, 分子群体遗传学在研究作物驯化的遗传学原因及结果等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如作物驯化的遗传瓶颈, 人工选择对“驯化基因”核苷酸多态性的选择性清除(selective sweep)作用等等。
2.1 植物基因或基因组DNA多态性
分子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基础是DNA序列变异。同源DNA序列的遗传分化程度是衡量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指标, 其分化式样则是理解群体遗传结构产生和维持的进化内在驱动力诸如遗传突变、重组、基因转换的前提。随着DNA测序越来越快捷便利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全基因组序列或者基因序列的测序结果被发表, 基因在物种或群体中的DNA多态性式样也越来越多地被阐明。
植物中, 对拟南芥和玉米基因组的DNA多态性的调查最为系统, 研究报道也较多。例如, Nordborg等[22]对96个样本组成的拟南芥群体中的876个同源基因片段(0.48 Mbp)的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 共检测到17 000多个SNP, 大约平均每30 bp就存在1个SNP位点。而Schmid等[23]的研究结果显示: 拟南芥基因组核甘酸多态性平均为0.007( W)。Tenaillon等[24]对22个玉米植株的1号染色体上21个基因共14 420 bp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玉米具有较高的DNA多态性(1SNP/27.6 bp、 =0.0096)。Ching等[25]研究显示: 36份玉米优系的18个基因位点的非编码区平均核苷酸多态性为1SNP/31 bp, 编码区平均为1SNP/124 bp, 位点缺矢和插入则主要出现在非编码区。此外, 其他物种如向日葵、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高粱、火矩松(Pinus taeda L.)、花旗松(Douglas fir)等[26~30]中部分基因位点的DNA多态性也得到调查, 结果表明不同的物种的DNA多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
繁育方式是显著影响植物基因组的DNA多态性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来说, 自交物种往往比异交物种的遗传多态性低, 这已经被一些亲缘关系相近但繁育方式不同的物种如Lycopersicon属植物和Leavenworthia属植物的种间比较研究所证实[31, 32]。但是在拟南芥属中则不然, Savolainen等[33]比较了不同繁育方式的两个近缘种Arabidopsis thaliana(自交种)和Arabidopsis lyrata(异交种)的乙醇脱氢酶基因(Alcohol Dehydrogenase)的核苷酸多态性, 结果发现A. thaliana的核苷酸多态性参数Pi值为0.0069, 远高于A. lyrata的核苷酸多态性(Pi=0.0038)。
2.2 连锁不平衡
不同位点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上不总是独立的, 其连锁不平衡程度在构建遗传图谱进行分子育种及图位克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afalski和Morgante等[34]在比较玉米和人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和重组的异同时对连锁不平衡的影响因素做了全面的阐述, 这些因素包括繁育系统、重组率、群体遗传隔离、居群亚结构、选择作用、群体大小、遗传突变率、基因组重排以及其他随机因素等。物种的繁育系统对连锁不平衡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通常来说, 自交物种的连锁不平衡水平较高, 而异交物种的连锁不平衡水平相对较低。但是也有例外, 如野生大麦属于自交物种, 然而它的连锁不平衡水平极低[35~37]。
拟南芥是典型的自交植物, 研究表明: 拟南芥组基因大多数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存在于15~25 kb左右的基因组距离内[22], 但是在特定位点如控制开花时间的基因及邻接区域, 连锁不平衡达到250 kb的距离[38]。拟南芥基因组高度变异区段同样具有较强的连锁不平衡[39]。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拟南芥非常适合构建连锁图谱, 因为用少量的样本就可以组成一个有效的作图群体。除拟南芥外, 其它自交物种大多表现出较高的连锁不平衡水平, 如大豆的连锁不平衡大于50 kb[40]; 栽培高粱的连锁不平衡大于15 kb[41]; 水稻的Xa位点连锁不平衡可以达到100 kb以上[42]。
与大多数自交物种相比, 异交物种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则要低得多。例如, 玉米的1号染色体的体连锁不平衡衰退十分迅速,大约200 bp距离就变得十分微弱[24], 但是在特定的玉米群体如遗传狭窄的群体或者特定基因位点如受到人工选择的位点, 连锁不平衡水平会有所增强[43~46]。野生向日葵中, 连锁不平衡超过200 bp的距离就很难检测到(r=0.10), 而栽培向日葵群体连锁不平衡程度则可能够达到约1 100 bp的距离(r=0.10)[26]。马铃薯的连锁不平衡在短距离内下降迅速(1 kb降到r2=0.2左右), 但在1Kb以外下降却十分缓慢(10 cM降到r2=0.1)[27]。此外, 异交繁育类型的森林树种如火矩松、花旗松等同样显示出低水平的连锁不平衡[30, 31]。
转贴于 2.3 基因组重组对DNA多态性的影响
基因组的遗传重组是指二倍体或者多倍体植物或者动物减数分裂时发生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或者转换[47]。它通过打破遗传连锁而影响群体的DNA多态性式样, 其在基因组具点发生的概率与该位点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基因组上往往存在重组热点区域, 如玉米的bronze(bz)位点, 其重组率高于基因组平均水平100倍以上[48]; 并且重组主要发生在染色体上的基因区域, 而不是基因间隔区[49, 50]。同时, 在基因密度高的染色体区段比基因密度低的染色体区段发生重组的频率也要高得多[41, 51]; 在不同的物种中, 基因组重组率平均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大麦群体基因组的重组率为 =7~8×10–3 [52],高于拟南芥( =2×10–4)40倍[27], 但只有玉米( =12~14×10–3)的一半左右[24]。
目前有很多关于重组和DNA多态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 但是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部分研究显示重组对DNA多态性具有较强的影响。如Tenaillon等[24]研究显示玉米1号染色体的DNA多态性高低与重组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65, P=0.007), 野生玉米群体、大麦及野生番茄也都存在同样的现象[52~54]。而在拟南芥中, 重组对DNA多态性的贡献率就非常低[22]。Schmid等[23]用大量的基因位点对拟南芥群体的核苷酸多态性进行调查后发现: 重组率与核苷酸多态性相关关系不显著; Wright等[55]调查了拟南芥1号和2号染色体的6个自然群体序列变异式样, 结果显示, 在着丝粒附近重组被抑制的染色体区域, 核苷酸多态性并没有随之降低。说明了拟南芥基因组的重组率与DNA多态性并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Baudry等[31]对番茄属内5个种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也显示重组对种群间的DNA多态性的影响也不明显。
2.4 基因进化方式(中性进化或适应性进化)
分子群体遗传学有两种关于分子进化的观点: 一种是新达尔文主义的自然选择学说, 认为在适应性进化过程中, 自然选择在分子进化起重要作用, 突变起着次要的作用。新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 任何自然群体中经常均存在足够的遗传变异, 以对付任何选择压力; 就功能来说, 突变是随机的; 进化几乎完全取决于环境变化和自然选择; 一个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往往对它生存的环境处于或者接近于最适合状态; 在环境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新突变均是有害的[56]。另一种是日本学者Kimura为代表的中性学说, 认为在分子水平上, 种内的遗传变异(蛋白质或者DNA序列多态性)为选择中性或者近中性, 种内的遗传结构通过注入突变和随机漂变之间的平衡来维持, 生物的进化则是通过选择性突变的随机固定(有限群体的随机样本漂移)来实现, 即认为遗传漂变是进化的主要原因, 选择不占主导地位[2~4]。这两种学说, 在实验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中都能得到一定的支持。
对植物基因在种内进化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南芥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及少数森林树种。Wright和Gaut[16]对2005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详细的统计, 结果显示: 拟南芥中大约有30%的基因表现为适应性进化; 玉米中大约有24%的基因表现为非中性进化; 大麦的9个基因中, 有4个受到了选择作用的影响。
选择作用主要包括正向选择、平衡选择、背景选择及稳定选择, 它们单独或者联合对特定基因的进化方式产生影响。如花旗松中的控制木材质量和冷硬性状的基因[30]、火炬松的耐旱基因[29]、欧洲山杨(European aspen)的食草动物诱导的蛋白酶抑制基因(Herbivore-induced Protease Inhibitor)等[57], 经检测在各自的群体受到了正向选择、平衡选择、背景选择单独或者多重影响。植物抗性基因(R基因)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类基因, 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抗性基因具有高度的多态性, 并经受了复杂的选择作用[58]。Liu和Burke[26]对栽培大麦和野生大麦群体中9个基因在调查显示其中的8个基因受到稳定选择。Simko等[27]对47份马铃薯66个基因位点调查表明, 大部分基因位点在马铃薯群体进化过程中受到了直接选择或者分化选择作用。以上对不同物种的不同基因位点的研究都强调了分子进化的非中性的结果, 这说明选择在基因的进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 中性进化的结果报道较少, 或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 事实上即使在强调选择作用的研究文献中, 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基因表现为中性进化, 说明在种内微观进化的过程中, 选择作用和中性漂变作用可能单独或者联合影响了物种内不同的基因位点, 共同促进了物种的进化。
2.5 群体遗传分化
分子群体遗传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阐明物种不同群体之间甚至不同物种群体之间(通常近缘种, 如栽培种及其近缘种或祖先野生种)遗传结构的差异即遗传分化, 并推测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从而使人能够更好地理解种群动态。
植物种内不同群体间遗传分化的研究案例有很多, 典型的有: (1)拟南芥全球范围内的遗传分化。Kawabe和Miyashita[59]利用碱性几丁质酶A(ChiA)、碱性几丁质酶B(ChiB)及乙醇脱氢酶(Ahd)3个基因对拟南芥进行群体亚结构的分析, 结果只有ChiB显示出一定的群体亚结构, 而ChiA、Ahd的系统学聚类与样本地理来源之间没有表现出任何相关关系,这样的结果暗示了拟南芥近期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迅速扩张。Aguade[60]和Mauricio等[61]分别用不同的基因、Schmid等[23]用多基因位点进行的拟南芥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也支持同样的结论。(2)森林树种的遗传分化。Ingvarsson等[62]发现欧洲山杨的日长诱导发芽的侯选基因(phyB)变异方式呈现出纬度渐变方式, 表明欧洲山杨出现了明显的适应性分化; Ingvarsson等[63]对多个基因单倍型地理格局分布的研究同样发现欧洲杨具有明显的地理遗传分化。但是研究表明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30]、火炬松(Pinus taeda)[29]、圆球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等[64]等物种没有发生明显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化。
植物不同物种间遗传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在栽培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DNA多态性的比较上。由于早期的驯化瓶颈及人工选择繁育等遗传漂变作用结果[65]。栽培物种的遗传多样性通常都低于他们的野生祖先种。Hamblin等[28]利用AFLP结果筛选得到基因片段的DNA多态性, 对栽培高粱(S. bicolor)和野生高粱(S. propinquum)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野生高粱的平均核苷酸多态性大约为0.012( ),大约是栽培高粱的4倍。Liu等[26]的研究显示: 野生向日葵中, 核苷酸多态性达到0.0128( )、0.0144( W),显著高于栽培向日葵的0.0056( )、0.0072( W)。Eyre-Walker等[66]对栽培和野生玉米Adh1基因大约1 400 bp的序列研究表明: 栽培玉米的遗传多样性大约只有野生玉米种(Zea mays subsp. parviglumis)的75%。Hyten等[67]的研究显示野大豆的平均核苷酸多态性为0.0217( )、0.0235( W), 地方种则分别为0.0143( )、0.0115( W),大约为野大豆的66%( )和49%( )。以上结果充分反应了栽培物种驯化过程中曾遭受过瓶颈效应。
3 分子系统地理学
篇9
1.存在的普遍问题
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深度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某些地方政府尚未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从而承担应有的责任;很多高校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将社会实践看作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导致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得不到专业指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多承载社会实践活动的客体,如企业、地方医院等往往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负担,不能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本单位的长远发展联系在一起,不主动支持并为之提供便利的条件;一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致使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医学生社会实践的问题
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认识型、锻炼型、服务型三种模式,虽然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目的欠明确、覆盖面不够广、专业性不强等。有的学生虽然参加了专业性社会实践,但是大多仅限于卫生宣传、分发健康资料等短时性、阶段性工作,效果不是很明显,缺乏可传承可操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笔者在长期的学生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对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医学院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实现医学院校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建立医学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志愿活动长效机制的对策和路径,使医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达到系统性与整合性、长期性与隐蔽性、教育性与实效性、有机型与创新性的整合,做了一些探索研究。
三、研究基础
1.政策保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进行的相关研究、探索给予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对临床医学院优良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传统,学院给予大力支持,并形成比较规范的社会实践体制和制度。校学生会机构下设社会实践部,帮助在校医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已具规模;并且在多年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
2.社会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临床医学院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实践、服务意识和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也很高,激发了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为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探索
2013年3月—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组织各专业学生充分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医学院学生在学校团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选择了8个社会实践主题,并以专业班级为单位组成8个社会实践小组(详见下表),分赴省内外8个地区进行相关社会实践。
五、结果与讨论
1.结果
通过对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以及农民和基层群众生活状态的了解,学生们提高了社会认知度,增加了责任感。通过为农民和基层群众进行健康体检,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健康体检的常用方法和基本程序;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农民和基层群众诊断、解决疑难病症,加深了对农村常见病、易发病的了解,不仅提高了诊疗水平,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也为今后的毕业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农民做医疗卫生知识宣传,不仅使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此外,学生深入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基础数据资料,运用理论分析方法撰写相关研究报告,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又为相关部门改善农村基础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卫生意识、保障群众的健康卫生水平提供了基本素材。
社会实践活动还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医学院课程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低年级学生的课程以基础医学理论为主,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社会实践活动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学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距离地接触和诊断存在身体健康问题的基层群众,从了解病史、观察患者基本身体状况,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为病人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诊疗检查,以及根据诊断结果给予病人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建议等,都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指导医疗实践,用实践检验医学院课程教学效果。社会实践包含诸多内容和环节,如制订实践计划、起草工作部署、检验评估效果、撰写评估结论等。每个实践环节都需要学生亲自参与,主动与当地乡镇、社区、医院等职能部门联系、沟通、协调;成员之间的工作安排和分工由社会实践分队自己组织实施;团队成员共同处理、解决实践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践指导老师和校团委对实践活动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充分调动实践团队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最大程度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计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恰当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坚决维护集体利益,服从团队意见,充分认识并认真履行团队成员所应履行的基本职责;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以及其交流和合作能力。
2.讨论
医学院校社会实践,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情、接触社会、关注民生、培养毅力、锻炼品格、提升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更要发挥医学生的专业特长,以志愿者活动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要深入推进课题型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要完善工作机制,保证持续长效发展。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认为对于建设医学生的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层面:加强规范建设,建立制度保障。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织者,只有领导重视,各部门、组织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应从教学计划、考评测定程序给予支持。
篇10
G434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便利性、实时性、共享性和交互性使得移动教学越来越深受师生喜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而电子商务作为极具现代信息化特点的专业之一,研究移动教学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应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移动教学简介
移动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移动的教育学习方式。国外学者Alexzander Dye教授认为,移动学习是在移动设备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国内学者黄荣怀则认为,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进行的学习活动。本研究认为移动教学是指教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利用移动教学工具或者通过移动教学场地,在师生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其中,移动教学工具主要指通过移动通讯技术,实现网络连接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常见的包括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学习机和电子词典等。
二、移动教学应用现状
相比传统教学方式,移动教学能够有效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师生互动,信息实时更新,资源灵活共享。因此,已经有许多国家把移动教学引入课堂。
(一)国外移动教学应用现状
目前,移动教学主要应用在经济较好的先进国家。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Handheld Andrew”实验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日历管理、邮件传递和即时通知。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UniWap项目利用WAP技术使师生实现数据传输。德国柏林技术大学、柏林艺术大学和柏林应用技术大学三所高校合作的Cam-pus-Mobil项目通过手机通讯设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英国英格兰工艺大学的Ultralab实验利用便携式技术研究年轻成人的社会和教育问题。
(二)国内移动教学应用现状
国内的移动教学起步较晚,并且主要集中在高校的研究项目。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的“移动教育”项目利用Web打造教育服务平台。南京大学与校外企业联合研发的CALUMET(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能够在校内开展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教学活动。中国台湾“中央大学”的BWL蝴蝶观察学习系统能够利用PDA作为教学终端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总之,移动教学不仅能够使课程形式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更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师生互动。移动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欢迎。
三、电子商务教学现状
在这新经济时代,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和学习方式。把握好电子商务的教学现状,对提高电子商务教学质量,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一)电子商务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专业的教师队伍并不足以满足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际教学需求。现实中,不少电子商务教师是从计算机等其他专业转移过来。此外,电子商务教师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高度相结合,而往往许多在职教师擅长纸上谈兵,却缺少实战经验,未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实操。
(二)教学设备未能与时俱进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产业,其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科技。因此,电子商务教学也需要依托先进的教学设备,包括计算机硬件、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平台等。教学设备过于陈旧,在很大程度直接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对于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
(三)授课教材脱离实际
电子商务是集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商务活动于一身的专业,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推陈出新。但不少教材并未及时更新,以至于落后的教材与时代脱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此外,目前学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教育主管部门或在校教师编写,这些教材理论性很强,但实践性却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四)实践教学比重较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运用讲授法传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讲接受知识。因此,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很好地开展实践指导。而电子商务教学恰恰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检验知识和技能。但目前电子商务教学的实践教学较少。
四、电子商务课程中应用移动教学的优势及弊端
(一)电子商务课程中应用移动教学的优势
1.便利性
通过可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或者不受限制的教学场所,教师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同屏教学、线上测试、组内讨论和作业管理等。而学生也能够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地学习,更人性化。如此一来,移动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师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有效降低沟通成本,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实时性
互联网的实时性特点也融入到移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反馈都能在移动终端上一目了然。通过互联网,师生都可以及时把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云端,教师不必担心教学资料更新不及时,学生也不用害怕错过教师的指ё柿稀
3.共享性
教师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把课件、作业任务、课外拓展等课程资料进行云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下载查阅使用课程资源。此外,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真正实现全员参与。
4.交互性
在移动教学中,师生能够在不限定的地方进行问答、讨论等互动,不仅可以实现作业检查、问题答疑、课后辅导、线上测试等,还能实现师生之间的生活分享,情感交流。移动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教师真正走到课堂中,走到学生中去。
(二)电子商务课程中应用移动教学的弊端
1.对教师综合要求高
教师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灵活运用移动终端,更无法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活动。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也不会积极参与到与学生高度互动的移动教学中。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成为实现移动教学的关键。
2.对教学设备依赖大
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教师无法实时更新教学资料,学生也无法实时学习在线资源。此外,即使有互联网,也必须具备移动终端工具才能实现移动教学。因此,对教学设备较大的依赖性成为开展移动教学的关键。
3.学校投入成本较高
为了更好地应用移动教学,学校必须加强软硬件的建设。其一是“软件工程”,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教师都具备移动教学能力。其二是“硬件工程”,学校要配备充足的移动终端和稳定的互联网络,为移动教学奠定基础。
五、移动教学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应用建议及展望
(一)应用建议
1.提高电子商务教师专业化程度,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机会,包括校本培训、校外学习、企业实习等。只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灵活应用各种教学设备,选择适当的教学平台,才能使移动教学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发挥更大效用。
2.持m升级换代教学设备,丰富课堂内容
教学设备在移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进的设备能够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教学可能。现阶段,教师可充分利用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学习机、电子词典和收音机等移动终端,使课堂无处不在。为此,学校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打造一个完善的教学环境,在先进教学设备中开展教学活动。
3.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材
更新、完善教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上至国家,下至基层教师的共同努力。应该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今电子商务的最新动态,掌握其发展现状及趋势,把关键的知识和技术列入教材。只有高质量的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实效。尤其是移动教学,需要更加新颖的、科学的教材才能配合灵活这种教学模式。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实践指导
脱离实践指导,只有理论讲授的电子商务教学是不成功的。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许多课程都需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此,加强课程的实践指导,充分运用移动设备和选择移动教学场地,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懂电子商务。
(二)应用展望
移动教学能够实现师生互动,信息实时更新,资源灵活共享。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移动教学不断地创新、完善、发展。移动教学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移动教学定会成为电子商务课程重要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谢艳梅,于凌云.移动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实现模式究[J].教育技术导刊,2006(1):6-8
篇11
在传统专业课教学中,专业教师往往用一只粉笔、一张嘴、一份课件,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分章节讲解,课程教学模式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一般采用理论考试考核,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不理想。2009年,《单元机组运行》课程作为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建设项目立项建设,课程教学团队经过四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开发了一套基于任务驱动的“一线五化”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单元机组控制为主线,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核心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
一、“一线五化”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1.以单元机组控制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
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毕业生回访、班组长座谈等方式进行课程开发,反馈得到传统的章节教学方式已完全不能满足发电企业对生产一线运行人员的培养需求,企业还得花大量的精力去培养新员工,造成学校教育和企业用人需求的严重脱节。针对以上问题,课程开发团队重新对电厂运行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过程、职业标准、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校内实训设施和条件,提出以完成单元机组启动、停机、正常运行调整为主线组织“一体化”教学,将原本零散、枯燥的专业知识整合到单元机组运行控制中去,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制作操作票、策划操作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分任务、分阶段按难度层次完成单元机组运行全过程控制。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对电厂整个控制操作界面、操作流程、运行方式、运行参数、运行规程都非常熟悉,一旦毕业参加工作,只要结合各厂生产现场设备情况和运行规程进行熟悉即可上岗,不用再对运行人员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大大缩短新员工培训上岗时间,节约企业用人成本,而对学生而言,使他们能更好、更快的适应运行岗位工作。
2.通过“任务化”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动力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规律,依据课程设计开发思路,以单元机组控制为主线,将本课程划分为4个分项目,共计15个学习型工作任务(见图1)和1个综合训练项目,其中综合训练项目为完成单元机组冷态启动至带满负荷综合操作。5个项目主要培养学生“五种能力”,项目1培养学生对集控环境、岗位、班组管理的“认知能力”;项目2培养学生在冷态条件下对机炉电各辅助系统的“恢复能力”;项目3培养学生对正常运行机组参数的“控制能力”;项目4培养学生进行正常停机和紧急停机的“操作能力”;综合训练项目培养学生完成机组冷态启动工作的综合“操控能力”。通过“能级递进”式的任务设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切身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从中能获得成功喜悦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改变被动学习习惯。四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集控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以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即: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我要学”向“我能学”转变;由“我积累”向“我创新”转变;由“我介入”向“我投入”转变;由“我相同”向“我不同”转变。
图1 《单元机组运行》课程内容组织
3.采用“仿真化”为主的教学手段培养职业能力
火电厂运行工作对象都是高温、高压热力设备,高转速动力机械,高电压电气设备,危险性极强的工作性质决定《单元机组运行》课程教学性质,不能让学生直接进行实际操作,须通过仿真模拟操作方式,熟悉电厂运行工作。在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新建设二个、改建一个“一体化”仿真教室,在原有的300MW、600MW仿真软件的基础上,新购置1000MW、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核电、脱硫脱硝等多套仿真软件。课程教学团队可根据市场需求,加载不同仿真模型,以满足未来国家对发电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造成的用人需求变化的需要。
本课程主要采用仿真教学手段,仿真机房高度仿真集控运行室,每组共有6台仿真机,其中1台为主机,4台为DCS仿真控制系统,1台为就地仿真系统,仿真机组正前方布置有电气一次接线图,合幕显示屏、报警光字牌、报警音响、火焰监视电视,这样布局让学生有一种置身集控室的感觉。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建立标准工况、开发仿真操作试题库、制定仿真操作评分规则和仿真机标准操作票、制作标准操作录像、设置典型故障工况等仿真资源库,供教师教学、考核和评价,学生学习、比对和竞赛。
4.提供“立体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技术支持
利用传统和现代教学资源,将框架性资源、课程资源、网络资源和仿真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本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见表1),向授课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技术支持。通过搭建“立体化”教学资源有效提升了集控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水平,同时学生职业能力有很大进步,学生多次在高职院校集控运行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教学资源建设极大带动了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开发了《单元机组运行》、《锅炉系统巡查》、《汽轮机系统巡查》、《单元机组事故诊断与处理》、《单元机组经济运行与管理》等教材,建成火电厂集控运行省级精品专业,《单元机组运行》省级精品课程,申报了一批科研、教研项目,课程团队发表多篇论文。此外“立体化”教学资源增强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团队教师经常性参与发电行业集控值班员工种技能鉴定出题、操作考试评委工作,受邀还参加电厂运行人员能级鉴定工作。目前课程资源建设效果得到出版社和行业同仁的一致认可,2012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组织的“十二五”高职类电力专业教材会议在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单元机组运行》教材作为样本向全国电力类高职学校全面推广。
表1 《单元机组运行》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一览表
传统教学资源 现代教学资源
框架性资源 行业标准 网络资源 课程空间
课程标准 教师空间
职业标准 授课视频
技术标准 专业网站
运行规程 互动平台
课程资源 校本教材 仿真资源 仿真软件
教学课件 标准工况
操作录像 典型故障工况
其他教材 操作试题库
理论题库 标准操作票
5.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跟踪学习效果
传统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学期总评”不同的是多元化评价模式强调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其特点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单元机组运行》课程特点,在日常任务实施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养成,若采用“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评价结果会表现出很强的偶然性,因此将评价重点形成性评价上,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团队合作能力、指挥协调能力、运行操作水平、总结分析能力、综合处理能力结合起来进行形成性评价,再结合期末理论测试成绩形成终结性评价,这两部分所占比例是80%:20%(见表2)。通过以上评价模式的改革,教师可以根据每次任务完成后的评价结果的反馈及时调整授课进度、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质量全程跟踪、诊断、控制和反馈,更加客观的反应教学的真实性,最终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表2 《单元机组运行》课程学习评价表
评价类型 评价内容 权重
形
成
性
评
价
(80%) 素质考评
(学生
互评) 劳动纪律 出勤情况 3%
协作精神 岗位之间沟通 3%
贡献大小 任务完成的质量 2%
积极主动 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 2%
操作票制定考核 操作票制定准确性、规范性 10%
运行综合考核卡 从监盘、协调、调整、判断、处理五个方面考核 10%
运行总结分析卡 规定时间内完成情况和误操作情况 10%
任务工单 提交次数和作业成绩 20%
综合训练项目考核 考核成绩 20%
终结性评价(20%) 期末理论考试 考核成绩 20%
6.参照“企业化”的管理标准养成职业素养
按照发电企业运行人员职业规范和管理标准实施课堂教学管理,教师和学生分别模拟相关运行岗位角色。根据发电部的岗位设置,确定了由任课教师担任运行值长,然后根据学生不同能力特点,让他们分别担任运行单元长、主值班员、副值班员、巡检员等岗位,再按照现场岗位职责的要求,确定了每位学生的岗位职责。并且每次任务各学生的岗位要进行轮换,避免出现一个运行班组就几位同学包揽一切操作的情况发生。让每位学生体验不同工作岗位,既学会指挥协调、团结合作,又学会服从安排、严谨做事。
通过借鉴现场标杆班组评比标准,制作标杆班组流动锦旗,在每次任务完成后评出标杆班组并授予流动锦旗,由他们展示学习成果、介绍学习经验,在班级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带动全班学员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结语
基于任务驱动的“一线五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宗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准备、完成、总结任务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理解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教师在管控任务实施全过程,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完成形成性评价,形成学习效果反馈信息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师能力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能很好的迁移到《变电运行与仿真》课程教学。各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涉及仿真类课程特点对该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因此本教学模式具有较强借鉴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海燕.基于“教学做一体”的高职旅游类课程立体化资源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
篇12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实践
(1)呈现任务。呈现任务指的是教师在讲解相应课程前,必须整合与分析课程的具体内容与教学目标,编制相应的教学大纲,找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然后设置一个或多个任务,多个任务设置应凸显层层递进的趋势,使学生从易到难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掌握。在具体设计上,首先,要求教师正确理解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认识到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相应理论,机电相关技能与能力,这也是任务设置的主要依据。其次,教师应了解到任务是有学生来完成的,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任务进行分层,可以设置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使班级的每名学生都能获得知识的相关理解。例如在微机控制系统这一章节,因其包含了微机原理、单片机、PLC等几门课程,因此理论较多,难度也较高,教师在进行任务设置时就应做好分层,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设置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微机概念的任务,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设置理论理解与基本操作型任务,对学习能力优异的学生设置理论掌握、实践与创新型任务,促使各层级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都获得一定的提升。
(2)明确任务。明确任务是任务设计的关键,在具体实施上,任务的明确主要是分析任务驱动是否区别于传统教学形式,将总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通过对任务进行细化,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任务设置还应具有较高的联系性以及适当的重复,这样即便学生对某一知识概念不能获得较深刻的理解,在后续的任务探讨方面,由于重复了之前的理论,学生可以统一再次分析获得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在任务细化过程中,让学生在还没接受新知识前就去完成小任务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该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者自我阅读新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是任务驱动法最重要的过程,具体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根据课程的基本情况,将任务对应到相应学习能力的学生上。比如,在课堂小任务进行上,若任务的难度较大,可以由教师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而如果难度较低,则由学生自我讨论完成,或者学生自主思维完成,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刚接触机电一体化课程,对机电相关理论的认识有限,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处于主导地位。而对于学生而言,任务的完成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便获得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论与实践技能,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合作,探讨研究,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篇13
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随着性能优越的移动网络地逐渐铺开,为移动学习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截至2016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了7.10亿,互联网的普及率稳健地增长,手机网民规模已达6.56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有所提升,网民中选择的上网设备也进一步地向移动端集中。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终端设备的越来越多样化,鉴于终端设备的多种优点,如携带方便、移动性强、可进行无线上网等,因此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也越来越依赖,手机上网的频率越来越高。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学习者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内容。通过有效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使学习安排达到最优化、效果达到最大化,也更能提升学习效果。
《电子商务实务》是苏州健雄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技能课。重点培养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进行商务活动所应具备的硬件、软件和技术方面的相关能力,创新销售模式。由于电子商务的学习内容更新换代比较快,很多时候学生学习到教材的内容已经过时,要想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
(一)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基于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结合了移动计算机的有效的学习方式。Kukulska等(2008)认为移动学习是指以手持设备为媒介,可随时随地进行的正规或者非正规的学习。移动学习系统环境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创造了随时随地学习(AAL,Anytime Anywhere Learning)的环境,从而丰富了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二)微型学习
微型媒体所承载的微型学习内容,是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组织学习活动,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的、自包含的知识内容或模块,常以 但不限于移动终端作为载体,如便携式移动设备:手机、PDA等手持设备。为此,需要以微型的媒体来呈现微型的内容,以多种移动终端来承载微型课程,并以移动通信工具实现微型学习的互动通信。于是,就产生了微型学习,微型学习需要设计一种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的微型学习资源作为支撑。
(三)移动微型学习
移动微型学习是移动学习与微型学习互相结合的结果,是运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一种微型学习,它把学习场所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方便了人们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移动微型学习不太适合运用于内容覆盖全部主题的学习情境,但在运用结构化的小信息片断去更新和补充现存知识时最为成功。
二、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移动微型学习的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特征分析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年龄集中在18―22岁,他们思维活跃,易于快速接受新鲜事物,大部分学生都拥有并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熟练掌握与手机相关的操作技能,学生从原来高中学校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学习的被动性转变为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但是学生具有的知识都是最基础的知识,自学的能力较差,学习的目标也不够明确。但是,高职生毕竟还是在校生,需要按照学校的安排修完所有课程,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课程专业知识,但这些远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培养专业技能的需求;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提高需求。移动学习系统学习资源库中的微视频教材为高职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情境,使学生无需到达工程实践现场就能够接触到实践过程和实践细节,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桥梁,帮助构建对实践过程的复杂性、理论如何转变为有效实践的深入理解,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根据以往微视频教材中获取的知识来采取行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块的自由时间还是不多,但片段的学习时间比比皆是。
(二)移动微型学习模式适合高职生的学习
移动微型学习的广泛性,表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灵活地学习,因为学习的内容都是微小的内容块,能够随时嵌入生活中去,可以利用正规学习之间的空余时间。高职学生有更多的零碎时间,在宿舍、在教室、在食堂,排队的时候、等人的时候等,都可以用来学习,获取知识。移动微型学习可以组织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和各专家进行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学习者可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畅所欲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和方式,高职学生更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开展研究,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会找空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而且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也乐于尝试和接受移动微型学习这种新颖的学习模式,并且会促进这一模式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移动微型学习资源开发设计的原则
(一)学习内容的微型化
与传统的学习模拟相比,移动微型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只需抽出零碎的时间片段,也没有稳定的学习环境的要求,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学习场所,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要求不会太多,只需要设计碎片化和模块化的知识点作为移动微型学习的资源。根据脑科学研究表明,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根据这一理论,移动微型学习的时间应该设在10分钟以内,主要起强化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设计《电子商务实务》学习内容时,应该以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课程标准中设计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包含着不同的任务,在每个任务中设计一个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在10分钟内容完成这个任务的知识延伸,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安排选择相应的学习任务,完成学习。
(二)以学生需求为中心
移动微型学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需求为中心,设计的学习资源应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调研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企业的真实案例,现如今,电子商务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领域,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信息技术发展带给他们的新生活,因此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能够利用片段时间去分析和研究案例,巩固课堂中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资源应该更受学生的欢迎。在建设《电子商务实务》移动微型学习资源之前,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知识结构和学习期望进行详细调研,设计开发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资源。
(三)学习资源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学生希望能够通过片段时间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如今这个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是一种趋势,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也都处于移动微型学习的环境之下。在进行移动微型学习资源开发设计时应考虑实用性的原则,开发《电子商务实务》移动微型学习资源时,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对于课程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对于核心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学习资源设计时还应该设计不同形式的资源,结合图片、视频、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体资源的优点来设计,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四、《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移动微型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
数字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很多种移动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等,这些终端设备轻巧、易携带,价格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受高职学生的追捧。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绝大多数的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了和同伴、家人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也实现了移动微型学习,他们实现微型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使用QQ和电子邮件的,也有使用微博、微信等等。针对他们所使用的APP,《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组开发了以下学习资源:
(一)开发电子商务内容的电脑屏保
大部分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他们利用笔记本电脑完成作业,进行娱乐活动,针对这一情况,可以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过程的电商名人、比较经典的案例,设计特殊的笔记本电脑屏保,当电脑闲置时,启动特殊的屏保程序,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去寻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二)开发电子商务内容的手机阅读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查询到相关的电子商务参考书籍进行阅读,同时可以将电子书籍下载到手机上,图书信息每日更新,内容多样,学生办理的手机4G网络,可以实现阅读自由畅享,享受随身阅读乐趣。健雄学院校园内都有无线网络,学生随时可以升级手机APP的版本、功能和速度,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
(三)开发微信平台新闻推送
现阶段,学生使用微信的频率逐渐增加,除了利用微信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利用微信获取更多的知识,课程组针对这一特征,在微信上开发了《电子商务实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电子商务新闻和课程的相关信息,新闻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开发微博、BBS话题实时讨论
经过调研,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97.6%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微博,同时健雄学院还拥有一个BBS,学生经常在论坛和贴吧上讨论事情,针对这点,课程组定期在微博和BBS上发起话题的实时讨论,讨论的内容可以是电子商务的一张图片、一段文本、一个小动画、一则新闻、一段视频等等,学生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发表自己的言论,畅所欲言。
(五)建设《电子商务实务》空中课堂
手机阅读、微信平台推送、微博和BBS话题讨论的学习内容都很短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非连续性的,学习资源设计也是短小的,一方面是由移动终端设备的存储容量和数据传输能力造成的,另一方面,高职生进行微型学习的时间片段没有那么长。可以将学习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的小模块,不必短时间将所有内容记住,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学习记忆一个短小的内容片断。但是学生有时候需要一个连续学习的模式,因此课程组开发了《电子商务实务》的空中课堂,内容包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与课程相关的大型的音频和视频资源、学生需要提交的作业,开发空中课堂可以解决平时课堂学习中的疑问或者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多样的课外知识,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结语
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了高职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方式,学生对于这种随意、片段的移动微型学习也是越来越喜欢,参与性越来越强,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着眼于适应岗位需要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按照职业能力开发的理论,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电子商务能力的培养和课程开发提供有价值和可操作性的参考,高职学生移动微型学习未来发展走向以及对非正式学习有效支持等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在以后的研究中将给予密切的关注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国华,俞树煜,李亮等.基于微型学习理念的网络课程微型化设计与实现──以“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4(04):89-94.
[2]侯振江等.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02)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