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交通工程专业认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4-01
盐城工学院交通工程专业于2006年成立,隶属于材料工程学院。为主动适应当地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分析当代交通科学的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经过广泛的社会需求调研,以及结合我校以及材料学院的特点和专业优势,确定了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即能够从事交通工程施工、监理、检测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交通工程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施工、监理、检测、设计、研究开发、管理、经营、教学等方面工作。
认识实习是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培养学生了解本专业内容,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观察发现专业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学习。它的引导性是我们制定本科阶段交通工程认识实习内容的基本要求。
1.认识实习现实环境[1]
1.1 现状
1)本校交通工程专业教师理论知识扎实,科学研究能力强,但现场指导经验不足,造成实践与理论的衔接有一定程度的脱节;
2)盐城市的城市规模较小,缺乏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道路类型也较为单一;
3)稳定的实习基地与实习单位数量较少,单位规模较小;
4)交通工程施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实习时间、地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5)缺乏充足的实习经费;
6)认识实习由于兼顾到软、硬交通的实习,实习内容较多,但时间有限,更多的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实习效果差。
1.2 应对策略
盐城工学院交通工程专业教研组针对目前认识实习所面临的形势,结合其他专业的实习经验,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1)学院积极努力创造条件,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师与企业建立联系;
2)实习地点考虑盐城和上海两地,盐城市进行道路、桥梁施工的课堂讲座等方面实习,上海市考虑城市交通、运输、规划等方面实习;
3)实习方式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时间与经费紧张,实习覆盖量广等特点,在盐城市集中实习,主要是以课堂讲座以及录像的形式,上海市分散实习。
2.认识实习方案
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是学校的老牌强势学科,其包含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等6个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属于其中之一。交通工程专业依托材料学院的优势,建立起与交通材料相关方向的专业特色。在制定认识实习内容时,就需要考虑交通工程专业本身的基础内容以及交通工程材料的制备、成型、养护、检测等内容。具体实习方案从三方面展开。
2.1 实习安排
1)时间安排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时间为2周,考虑到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作引导,安排在本科阶段第二学期末进行。
2)组织安排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相应的实习任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由专业系主任总负责,每班配备2位指导教师负责。
3)地点安排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考虑盐城和上海两地(包含两地往返途中实习)。
2.2 实习内容及目标
1)了解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拌合站的构成;
2)了解道路、桥梁组成、附属设施有哪些;
3)了解道路、桥梁、立交、隧道的区别,了解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区别;
4)了解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类型,了解交通组织、信号配时的内容等;
5)了解高速公路的组成等;
6)了解城市交通管理与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等。
2.3 实习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包含两方面成绩:平时表现与提交成果。平时表现占50%,提交的成果占50%。
3.认识实习实践教学改革
交通工程专业是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学科,就业趋向实践能力强的学生[2]。因此,在认识实习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多项改革措施。
3.1实习管理科学化
交通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期间强调“安全第一,层层管理,责任到人,互相监督”的思想,由系主任、指导教师、班长、组长、成员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多项安全管理措施,对实习学生进行动态管理。
3.2实习模式多样化
交通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采用讲座、录像、现场观摩等多种学习手段组成。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将实习与理论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真正的掌握理论知识。
3.3实习内容具体化
交通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印制了《交通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指导书》,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实习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组成,使学生能够有目的有方法的学习实习内容,从而达到实习的目的。
3.4 实习报告规范化
交通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印制了《交通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要求学生按照实习内容、报告书的规范,每天撰写实习日记,并附有实习相关证据(如照片、车票、绘图等),最后并撰写实习心得总结。
4.结语
认识实习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问题,单靠某一环节的加强或某一方面的管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与理论教学配合以及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提高,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才能真正的提高认识实习实践教学质量[3]。
参考文献:
篇2
2、驾驶员未提出存在身体疲劳等因素、未拒绝违章指挥,出现单方交通肇事。
3、管理人员违章许可无驾驶资格人员使用工程抢险车。
4、工程抢险车管理员审批交由其他人员管理
5、部门日常管理中未对车辆钥匙进行实际控制
6、当日施工组织松懈,未携带设备室钥匙
7、未在作业前对所要携带进入作业地点的安全用具、设备、物料、备件、工机具、劳动防护用品等进行检查和清点,并在《线路出清检查表》中记录。
8、值班工程师得知机电员工驾驶工程抢险车发生交通肇事并有人员受伤后未通知大兴机场线应急工程师,也未赶赴现场进一步了解情况、处理问题。
发生交通意外后,机电维修工程师电话无人接听,突发事件未响应。
事件感想:
1、要严格执行车辆审批制度,谁申请谁驾驶。严禁没有驾驶工程车资格人员驾驶工程车。
2、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
3、密切关注施工人员身体状况,出现身体状况不良的人员,不要安排重要工作,必要时可安排调休。
4、对上级安排的违章行为当面拒绝。
5、清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并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将自己的工作交由其他人做。
6、时刻铭记安全,出现突发事件要重视,响应要快。
车辆段接触网漏停电接地二级事件
存在问题:
1.车辆段控制中心调度长未详细阅读接触网供电需求的内容。在施工开展前,未核对施工计划,关键作业未按计划要求实施,玩忽职守、违章作业。
2.供电专业施工负责人对施工区域需停电的条件不清楚,日常业务水平未覆盖该技术内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未能将该业务内容作为重点予以关注,专业技能、施工管理能力低下。
3、磁各庄车辆段施工计划管理的供电分区不能有效包含区域内所有设备,施工计划内容不严谨,施工管理存在较多漏洞。
4、车辆段施工管理现行制度未按公司要求开展
5、现阶段车辆段施工管理中存在场区未完成停电发出施工许可证的情况。未对施工许可证发出时间进行有效管理,施工作业人员可能在停电前开展施工作业,车辆段施工管理严重缺失,
6、事发后的抢险抢修作业未依据《施工管理规定》流程管理
7、安全交底会在停电前召开,如出现作业条件变化将存在重大安全风险
8、验电器存在显示不准确情况,安全隐患未进行有效管控
9、同类事件首次出现时未采取改善措施
10、现行《停电通知单》对供电分区划分与实际接线方式不符,存在安全隐患
11、技术交底流于形式
12、各级人员对此事件信息通报存在严重违章行为,严重性、迫切性认识不足
事件感想:
1、担任施工负责人时,认真核对施工计划,了解本次施工的各项细节(计划范围、实际里程、登消记地点、有无配合,对线路有无影响等)。
2、施工计划要严谨,对施工计划不严谨的地方要及时提出。
3、要确认线路断电后,做好登记手续方可进入线路。
4、安全交底会要在停电以后召开。
5、认真检查探伤仪性能,保证电量充足。
6、严格执行《施工管理办法》、《线路出清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
篇3
Key words: education concept;teaching mode;curriculum arrangement;textbook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17-01
1教育理念
加强 “以轨道交通为特色,以铁路、公路以及城市交通为主体服务对象,融交通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工管并重、铁公并举”的教育理念,以培养服务于全国交通建设和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的交通工程一专多能型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强化基础知识,突出轨道特色,注重实践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2教学模式
2.1 必修、任选相结合,突出轨道交通特色交通工程专业采用学分制教学,课内教育除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外,坚持一定数量的任选学分,并提供轨道方向、公路方向与城市道路方向等可选择的专业方向课程组,学生可以自主选方向、选课程,优化知识结构,实现个性化、复合型的成才目标。
2.2 主修、辅修相结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使学生获得跨专业的学科知识,实行了“主辅双修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修读交通工程专业的同时,再修读一个与交通有关的辅修专业或辅修学位,如工程管理,土木设计等。以拓宽知识面,发展自身兴趣,提高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2.3 课内外教育相结合,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举办“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竞赛”、“挑战杯”等大赛,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从而突破传统教学计划的狭隘定义,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交通工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将课堂知识与交通工程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了校园学习气氛,而且也使学生有了将实际的问题与课堂学习的知识结合的机会,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置
交通工程专业为体现“以轨道交通为特色,以铁路、公路以及城市交通为主体服务对象,融交通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工管并重、铁公并举”的教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分为专业基础模块和方向模块两大部分。学生前两年学习数学、外语等基础知识及交通工程总论等专业课程。然后根据对就业形势的预测、学生的兴趣及学校师姿力量等特点,进行相关的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从而培养基础扎实,一专多能型人才。主要的课程分为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轨道交通模块、城市交通模块及公路交通模块等。
4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本着“编选并重”的原则,按照“抓好重点,提高质量,增加品种,优化配套”的方针,出台了教材选用、编著和评价制度,编制了 “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设立教材建设基金。选用教材方面,优质教材选用率高,使用效果好;要求老师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严格履行教材选用审批手续,由课程负责人或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教材版本、经教研室集体论证、分院、系主管领导审批的程序,确保教材选用质量。学院定期组织抽样评价,杜绝劣质教材进入课堂。在编制教材方面,根据我校交通工程专业轨道交通的特色,并没有完全适合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教材可全盘采用,所以我们经过充分论证与分析,组织编写了路余本自编教材,目前已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不断完善。
5教学方法和手段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鼓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研究式等各种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支持多媒体课件的研制,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60 项;必修课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为90%,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合理,教学效果好。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体现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正确处理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5.1 应用多媒体教学,突出多媒体优势引导和鼓励老师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学习互联网上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的优点,听取同学们的意见,不断提高多媒体的质量。增加图片、声音及影像在课件中的比例,以提高课件的质量。目前应用多媒体课件的课程以达到90%,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篇4
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历来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遵循高校办学规律,我校积极进行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方 案的制定是学校贯彻国家“卓越计划”教育方针和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实施方案。在这一背景下,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大批创新拔尖 人才,按以下方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转变教育观念 表1:“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二、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取与重庆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等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分为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 学习两部分,并组建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班,学生规模按照每年30人采取“3+1”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累计3年在学校学习(含在校参加必要的科研和 工程训练),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及毕业设计。
三、增大选修课比重和知识结构体系,扩大专业领域,注重创新活动和实践训练
为增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以及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几年学习,拥有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市场的基本素养,具备卓越工 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具有可持续学习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则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必修课程基本要求,增大选修课比重和知识结构体系,扩大专业领 域,注重创新活动和实践训练。
四、课程体系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科技、经济、人文和信息综合化
在大工程层面上培养人才,将理论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课模块(包括人文基础模块和自学科学基础模块);学科技术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包括交通 规划与管理方向和交通信息与控制方向);第二学位模块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块。这种课程模块化设置方案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统一组织公共基础和学科技术 基础教学,并使学生获得大工程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志趣的变动,使学生不必一入学就选择专业,而可在接触了学科技术基础课程学习后再选专业,甚至转系; 也有利于第二学位培养,学生可以在土木工程或管理工程等相关专业获得第二学位。
五、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公共基础学科模块课程以“打好基础”为原则,学科基础和专业模块课程“以尽量扩宽”、“减少重复”进行优化整合,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增大学生自学空间和时间。
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在课程体系模块中增设创新培养模块,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由学生根据“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追求实效”的原则 自行安排,包括: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科与专业竞赛,到企事业单位做实习生、当公益活动自愿者、专题社会调查、校外(含国外)高校知识进修等等 (其最低学分要求和学分认定标准详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创新能力拓展课”的最低学分为8学分。创新能力培养从如下五个方面着手:
①各门课程都要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②培养创新思维转化为工程图纸和计算机图形能力;
③培养纸面图形变成工程构件或整体模型的能力;
④培养工程构件或整体模型转化为产品或实物的能力;
⑤培养在经营层、管理层、领导层中的创新工作能力。
另外,创新能力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启发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外,要安排学生从低年级起就能接触工程实践和科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 赛和创造性活动。养成勤思维,勤动手,敢于创新的习惯。建议学校建立创新实践工程训练中心,提供创新设计、施工,试验研究条件,制定创新作品评选、展览、 上报、评奖制度,制定创新成果奖励办法,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培养拔尖人才。
七、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课程改革
实践环节:指必修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军训等。实践环节教学学分不低于40学分, 时间为40-45周,即累计不低于1年。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的取得可以多渠道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取得相当于培养计划中课程、课程设计、实践与实习、实 验、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达到或超过相关环节的标准,都可以抵冲或认定相关学分。
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密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学生在第二课堂所做的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活动,效果明显,表现 突出者,经申请符合条件者可认定学分[3,4]。通过鼓励各专业与企业建立校-企人才培养联合体,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或培养落到实处。
八、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要都采用单一的课堂上课方式,探索采取每学期集中理论教学、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作有关热点问题专题讲座或报告、观看资料片等方式进行教学。
②改革体育课教学方式。体育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目前进行分班教学,教学内容都一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 体质各不相同,爱好也各不一样,有人喜欢游泳,有人喜欢篮球、足球,人人各项运动全都要达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可探索按学生兴趣分班或自主组织爱好者协 会。例如足球协会、游泳协会……,学生课外自主安排锻炼、比赛等。学生体育考核可根据协会活动情况总结和教师面试确定。 ③改革外语教学,规定双语教学基本要求,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范围
开展传统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注重学生听、说、写的基本能力训练,加强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研究,规定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组织优秀教师编写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课程,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范围,使外语教学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外语运用能力。
④推行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实验设备投入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制定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把实验教学放在理论教学同等地位来抓,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精 简实验室专职教师数量,探讨以课程教学老师为主、实验室专职老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推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专职老师轮流值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 申请自主选定的实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率,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⑤试行开设讨论班
定期开设一些专题讨论班,学生自由选择参加,讨论班可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学,学生参加讨论,也可以由相关学术梯队(或教授)组织,立一个主题, 下分若干个小题目,参加讨论班的学生自己选一个小题目,在梯队成员指导下,自己搜集文献资料,做分析、写报告,然后轮流作报告,参加者相互讨论、提问题, 由报告人回答,学术梯队负责人(或教授)只起主持、引导和总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查找收集文献资料、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5,6]。参加讨论班 学生可计算学分,教师计算工作量。
篇5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成为了城市发展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而城市轨道作为快捷便利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点。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高能力的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推进校企合作有利于优秀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保障轨道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一直关注城市交通问题,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程,现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多座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线路,已经建成了20多条地铁和轻轨线路。“十二五”期间,我国更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摆在突出的地位。
目前正在开工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超过了1 000 km,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我国到2015年全国规划的轨道交通建设线路将达到55条,总长约为1 700 km。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扩大,必将需要更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人员投入其中。而高质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将提高我国城市交通的整体质量,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巨大市场,为相关人才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
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人才需求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的需求,运输与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综合管理能力,包括客运管理能力、票务管理能力、突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安全观念、与人沟通的能力等。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①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技术性人员。
②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工作的专业性人员。
③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的技术性人员。
2.2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培养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主要针对培养专业型人才,熟练掌握相关岗位专业知识技能、现行的客运组织和行车组织的维修和维护及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的专业人才主要针对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和交通客货站。就业方向主要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人员和城市客运管理人员。
3 校企合作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人才的措施
3.1 校企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应根据自身有利条件与当地轨道交通企业合作,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专业所需,准确定位专业的培养人才目标,构建系统的轨道交通管理专业体系,使得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要求。
根据轨道交通管理岗位的职务需求,参照相关的职业标准,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调整,使其符合工作需求,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有方向有目标的进行学习,加强考核制度,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应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及社会发展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由传统的知识学习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同时,教师和企业依据轨道专业就业的岗位要求,共同开发全方位、立体化的考工模式,搭建了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3.2 校企共同编写专业教材
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核心因素,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发展的历史较短,因此相关的专业教材较少,因此,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编写专业的教材变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在不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同事,加强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合作,组织有经验的专家、教师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共同编写专业教材。教材的内容以职业资格的标准和要求作为依据,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理论知识的积累量。编写的教材要具有职业针对性,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后起之秀。
3.3 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校内的实训基地应与当地的轨道交通企业合作,依据当地轨道交通实际情况进行建设,使学生在校内实训期间就体会到当地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同样也便于轨道交通方面的实践和指导,从而在人才培养和培训方面做到设备和技术共享。学生在校内实训中获得优秀后安排相关的校外实习,校外实习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能够了解轨道交通行业现状,了解企业实际,掌握企业文化。
同时,校外实习也有助于学校随时掌握轨道交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更适合岗位的优秀人才。
3.4 学习与培训一体化
学校应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与轨道交通公司的合作,设计新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训室教学和企业实习。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在思想上认识轨道交通行业,实训室教学主要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训室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可以边做边学,提升操作能力,将理论所学与操作结合,两者相辅相成。
企业实习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最后一步,学校与企业合作,形成互动式的交流合作机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安排,可以将实习时间安排在春运、黄金周等企业人员短缺的时期进行,这样的安排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有助于学校开展实习工作,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最大程度的满足各方需要。
3.5 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人才是实际操作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校企合作的关键。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的重点是形成对轨道交通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
①对于年轻老师的要求注重学历、实践和研发能力的培养,年轻老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需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学校应定期安排年轻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出台相关激励机制,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进行学历学位进修。
②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一方面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理论技术服务和教学指导,帮助企业制订岗位标准,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自身累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在培养专职教师的同时注重建设外聘教师队伍,通过正式引进、与企业共享等方式,聘请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骨干来学校兼职授课,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人才资源优势,在与企业共享优秀人才的同时,形成密切的校企关系,共同发展。
4 实践案例
近年来,随着无锡地铁的发展,我校也开设了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相关专业。在历时几年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专业的师资队伍、逐步完善的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比较完善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学校多次组织轨道专业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及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并外聘专业教师扩充师资队伍。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建设有车辆、供电、票务、行车等多个实训室,在建控制实训室1个,培养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专业技能,模拟岗位流程。另外,本专业每年输送大量学生到无锡地铁等相关企业实践和就业,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车站值班员中高级工考核项目,成为同类学校中的典范。
5 结 语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作为新开设的一门专业,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尚有不足,因此需要学校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通力合作,携手推进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研究开发出适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主要岗位的职业技能标准,考核体系,解决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学中缺乏相关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脱节,没有专业职业技能证书,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篇6
(一)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从目前行业用工情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普遍存在人才结构性短缺现象。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勘察设计阶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从业人员中,大专层次以上的本专业人员占总数的65%,但他们从业年限大都在10年之内,缺乏深厚的专业技术底蕴及丰富的从业经验;从项目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层次以上的本专业人员仅占总数的20%不到,大部分岗位由非专业人员担任,他们不但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而且人员稳定性不够,流动性较大。例如,广西人才市场交通运输厅分场2011年12月统计的数据显示,广西在建施工项目中,大专层次以上的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仅占12.8%,非专比例高达87.2%,结构极不合理。
(二)行业知识不全面。一个工程项目造价的组成非常复杂,它不仅涉及项目本身,还涉及项目的资金来源、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财政税收政策,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还要具备与工程造价组成有关的管理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的知识。目前,大部分从业人员只知道依据国家颁布的定额及相关编制办法规定来完成各阶段造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而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设计及施工方案优化、合同管理与索赔、风险分析与管理等方面了解甚少,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市场分析能力和洞察力不够。当今科技创新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从业人员只有对市场材料和机械的规格及价格、实施工艺过程充分了解,才能作出准确的造价分析。但是,许多从业人员自我提高和继续教育意识淡薄,市场分析能力不高且洞察力不够敏锐,长期处于“闭门造车”式的工作状态,编审能力无法提高,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管理。
以上可以看出,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仅就所在的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谈一孔之见。
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办学沿革及现状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龙头专业,兴办于2002年,迄今有8届毕业生近600人,现有在校生近400人。该专业拥有较为完善的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其他专业共用的专业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基地于2008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性实训基地称号,实训条件能较好地满足专业上课需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该专业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着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形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08年开始施行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顶岗实习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及实施内容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努力,这也是下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三、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已经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指把学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体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办学的特点,同时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内容如下:
(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各门实践课程虽然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知识传授为主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重大转变,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仍未能有效融合在一起,未能实现一体化教学;各门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之间关联不大,没有实现实践教学的系统化。
为实现一体化教学,我们可以加入企业元素,对于工程造价、工程招标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竣工决算等主干课程,让行业专家参与制定课程标准、承担教学任务,把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理论教学与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实践教学高度吻合,通过融会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一体化目标。
为实现系统化教学,对于各门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我们统一以企业某真实项目为背景进行系统开发与建设。即打破传统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以同一项目各阶段所完成的不同工作任务为路线,开发实训项目并制订考核评价标准,使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系统化,从根本上解决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各课程之间不协调的问题。
(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已有的、面向工程造价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与其他专业共同使用的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它积极发挥着为学生提供实训操作场所、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功能,但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仍尚未开展。
为使实训基地建设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借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广泛利用与广西交通运输系统各企业之间的熟络关系网,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为依托,以实践课程建设为载体,与企业共建共享互赢的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方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我们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及工作任务重新进行场地的规整、设备的配备,由企业添置软件及相关规范,为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提供技术和师资条件,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和职工培训。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可直接将校外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中的相关部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交流合作能力及创新探索能力,企业可以聘用学生为其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度。
(三)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服务求发展、贡献谋支持”为原则,充分利用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资源,回报行业企业长期对专业建设的支持,将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统合起来,在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第一,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的科技成果也有了转化的平台。第二,协助完成企业的工程项目任务,为企业分忧解难,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完成工程结算资料及竣工决算资料等。第三,以专业教育资源为基础,开展社会人员转岗培训、技术培训、预算员等工种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使专业教育融入社会、行业和企业中。
篇7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推行卓越计划的目的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和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将社会、市场、企业的需求压力转化成高等教育汽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是很重要的课题。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作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在专业改革建设过程中,应率先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造就一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二、目前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满足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在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虽然设置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但是交通运输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相似性大,没有很好地突出交通运输专业的特色,尤其是体现交通运输特色的物流工程方向和交通运输工程方向的主干课程薄弱;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方法上仍然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不足;三是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交通运输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汽车驾驶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其他实践环节,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仍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原有的实践环节主要是以车辆使用与维修为主线,而与运输组织、交通规划相适应的实验与实习则很少,以现代高科技汽车产品为主的实验、实习也较少;四是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缺失。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均实行四年制本科在校学习,虽然有为期一个月的毕业实习采取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位实习,但实习过程与就业相脱节,校内实训教学环节没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校企合作建立试验室投入较少;五是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所有高校工科专业的任职教师将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我校交通运输专业还缺乏这样的“双师型”教师。
三、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以上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施“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者对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1.确定科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应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对创新型、工程型、复合型人才的大力需求,围绕汽车运用和运输组织及现代管理技术、汽车服务技术的基本要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汽车运用和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具备汽车服务、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和保险理赔、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汽车生产与流通企业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服务、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及汽车检测维修、汽车贸易、车辆保险等行业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服务、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能够进一步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设置系统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系统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善创新”的交通运输卓越工程人才。“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注重以下三方面:(1)注重交通运输领域工程素质培养。基础教育课程及专业教育课程要突出工程师素养的培育,如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工程师的基本品质;在交通运输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之下,进一步拓宽学科的知识范围,加强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列课程,使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具有必备的自然科学和相应学科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从而逐步形成交通运输领域工程师应具备的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素质。(2)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着重突出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组和综合实践类教学环节。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组涵盖交通运输主要技术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沿,了解和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集成技术以及物流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等,能从事汽车的运行品质、安全可靠度和监测维修、物流服务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工作,从而培养交通运输复合型工程人才。(3)注重工程研究能力培养。开设文献检索、课题综述、专题讲座以及研究方法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工程研究能力,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倡导探索,强化实践;实践环节加强企业实习,使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并实施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使学生具备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潜质,切实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建交通运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交通运输专业的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封闭的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根据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现实情况,可采取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和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1)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一是创建校企双导师“2+2”模式。在交通运输专业进行两年的学科基础教育,由学科建立的专业导师进行学业的规划和指导;进入大三后,实施校企教师联合指导的模式,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采取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位实习,由企业导师指导,要求学生有不少于1年的企业学习实践。二是创建校企“3+1”订单式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研究能力,为企业输送迫切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2)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在交通运输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基于问题式、探索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协作式学习等。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入学生学科竞赛机制,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是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效实施的质量保障,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1)通过校企合作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其培育目标和社会需求决定了教师既要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企业引进有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二是有计划地选派在职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定期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使教师深入生产实际,增强其职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并使教师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三是聘请企业合作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到校兼职,担任学校的专业课或实践教学工作。(2)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采取企业独资或与企业合资等方式为学校购置实验、实训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解决实验室设备陈旧、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或每年向投资企业交纳一定的费用,同时企业也可在这些地方安排合理的经营项目。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省级以及市级政府的产学研基金,利用该项基金购置一批研究项目所需的设备,这些设备将成为实验室、实训室设备的一部分。(3)通过校企合作推行校外实践教学。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和生产现场优势,与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技术开发与应用提供保障。学生在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习,在实践中增加工作经验,并选择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由学校的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实现综合毕业实践与就业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完成实践教学,也大大减轻了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投资压力,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亚宜.关于工科院校推行卓越计划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2011,(9):67-69.
篇8
随着电子信息类产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需求,通信网络优秀人才成为了通信行业的宠儿。2013年1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进行了“部级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和“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项技术培训机构”的授权,标志着西南地区首家通信行业技能人才实训培养服务体系正式建立,这是近年来我国对通信人才培养又一次重视的体现。目前多数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体系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1],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实践创新能力比较弱,难以进入通信技术研发人员之列,本科毕业生多从事销售人员和电信运营商。造成通信本科毕业生难以适应本专业工作的原因是实践能力弱,即使在校课程理论掌握得很好,一旦运用到实际,无创新思路,满足不了现在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人才培养,培养通信专业人才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
1 目前通信人才毕业状况
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多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研发型,即是到科技研发公司做通信技术研发人员,职业道路上可能会从普通研发人员到研发工程师,好的话会升到高层管理;第二类为到运营商,即到电信运营商做设备管理等,发展出路多中高层管理人员;第三类为销售人员,通常为进到各类公司对各种上游设备以及通讯器材的销售。这三类是目前通信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三大去向,在目前的通信人才培养来说,第一类人才的去向是比较少,特别是本科毕业的,主要是因为理论与实践培养不协调,第二类和第三类是目前通信工程毕业生多去的方向,对于实践能力要求门槛比较低。
2 物联网与移动网络的发展给通信工程人才带来的契机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通信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计算机通信、无线通信与硬件技术相结合的人才需求增大,但目前的通信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现需求,为此,对于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大方向的改进,小方向的调整,对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体系改革为“理论培养—实验加强—实践巩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华南经济圈的创新对人才的需求,西部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等提供良好的人才需求市场,急需高素质创新人才。一方面是高素质人才的紧缺,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有难度,人才供需矛盾出现在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从培养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去解决这一矛盾,也能较好地够满足通信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企业需要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到企业后能够很好地参与企业的建设,迅速的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创造性人才备受青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创造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
3 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目前各高校已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后期没有太多的注重实践培养[2],以此的教学体系造成多数通信工程毕业生或接近毕业的学生,在为工作时多数是出去找培训机构进行其他专业培训,或为努力考各类认证。在体系上为教学实践方面上改革通过大学阶段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在培养方向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理解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对近年来国内通信工程毕业生的了解,达到毕业程度的都应具备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在通信网络领域某一专项问题做深入研究的能力;适应通信类专业的发展,随时迎接挑战,向更大的空间发展,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参与有创造性、综合性的科技活动;关注通信类专业技术前沿动态,保持学习状态并且能够做到终身学习,具有适应信息类行业各岗位的工作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流畅地表达观点,这样能够在专业知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进行通信工程设计或从事科学研究;适应知识领域的多样化;认识并理解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重视加强通信与信息学科基础的前提下,强调通信类科技人才应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团队表达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自身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体系改革,注重后期实践能力培养。
4 创新人才阶段性能力培养
4.1 基本理论的培养
首阶段打基础,多为理论培养,贯穿着整个培养体系。在现代化人才培养方案中,通信工程人需要掌握的重要理论课程主要有电路分析、电路基础、数电模电、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DSP开发、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光纤通信等。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繁多,理论培养需要由浅入深,由基础引导到深入研究。同类课程相结合,避免纯类发展,电路知识结合单片机培养,进而到深层嵌入式,光纤通信与移动通信方面知识侧重培养[3]。前期理论培养需要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即一些结合课本的引导性实验,目的为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基础性实验可以是小硬件制作,简单路由设置等,一步一步深入,进而到功能性电路设计,中型网络设置等。
4.2 开放性实验室建设
对于市场需求,通信工程人才侧重的还是实践能力。开放性实验强调各学科相互联系与渗透,除了注重日常课程实验的开设,还注重自主实验室的建设。课程实验主要为巩固课程理论,为学生更深入理解,而自主实验室是为了学生的创新。在自主实验室并不是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而是由教师进行阶段性的课题安排,再与学生自己探讨与创新,与教师更深层的交流合作。对于通信工程的学生来说,硬件需要基础,软件需要熟练。对于通信网络方面,更需要去深层了解,对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课题都应进行一次对成果的评判。对于学生的实验室培养,应该放弃放养式,而是有针对的培养。对于这阶段的培养,在体系上侧重实验的重要性,理论只是为实验的基础,对于每个课程实验进行操作培养与考核,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强硬手法。对于自主实验室的实施,进行周期学习成果展,对实验室成员的作品,小到小硬件,大到某系统,进行一次评比奖励。评比周期可为半个月或为一个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强制手段,也需要奖励来鼓励,形成这套体系是培养通信人才的必要手段。
4.3 实践与创新
此类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与创新[4]。通过实验课程与自主实验室的锻炼,大部分学生都应该有了自己一定的专业能力,可以通过校级区级项目及各类相应竞赛为引导进行实践。目前广西教育厅已实施“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无疑是给学生的实践创造了更大的机会。为此,就是通过各类有实际的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与创新。积极鼓励学生申请参与项目研究,理论运用于实践。结合创新创业计划,建立以学生项目为主,各类比赛为动力,各类实验室为跳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与发明创造的引导,培养成为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能够流畅地表达观点并具有说服力的通信专业人才,这样能够在企业人才竞争中站得稳。
4.4 社会实习锻炼
校企合作在当今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在多数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来说,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还是有一段距离。造成多数通信工程毕业生难以出现专业行人才。培养符合企业型人才就需要让学生多与企业接触,多接触社会。这一阶段就是要加强企业联系合作,形成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从而逐步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校方积极与通信工程专业对口企业进行洽谈,达成协议,互利共赢。这个阶段对于那些迷茫未给自己定位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改造。这阶段是社会生存培养,通过企业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校方给企业淘汰指标,以达到学生竞争来锻炼抗压性。企业给校方培养方向,以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5 加强实践教学指导老师队伍建设
优质人才需要好的导师,加强实践教学指导老师队伍建设,也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通信工程是一个很大的方向,在培养人才当中学生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在通信工程人才培养中后期需要引导,以上学生更好走向自己追求的方向。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研发工程师,多为硬件、嵌入式方面;二类为网络工程师,以网络配置和设计为主。通信工程的多向性注定了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更雄厚的师资。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上,教师要与学生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中后期开始通过专业教师对学生分大类,进行专项培养,以培养更专业的人才。在培养自主创新方面,给学生更好的引导;在校企合作上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人员与骨干教师合作指导,以形成高质量的人才输送实习方案。教师与企业人员各类人才的研究开发,以培训出优质人才。通过实习的学生可以与企业达成协议,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上优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整个实践教学才能完善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邱捷,胡增存.国外著名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剖析[J].高等工程教育,2004(6):76-79.
[2]雷万忠,季宝杰.电气信息类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332-335.
[3]戴波潘,渊颖.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70-72.
[4]马从国,倪伟.电气信息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3):88-89.
篇9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工程师210万人,大学生中有35%学工科――“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目前都排名世界第一。据《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有54万;中国只有16万,占不到全国工程师总数的1/10;而印度符合全球化需求的工程师超过其总数的70%。为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在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契机下,根据已有产才学合作的特色培养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申请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文在“卓越工程师”背景下,浅谈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认识实践实习。依托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龙阳路基地,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学生通过认识实践实习,对本专业涉及的信号系统设备有更感性的认识,增强了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认识实践弥补了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实践效果明显。
一、实习对象
在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设置的主要专业中,有利用轨道交通设备指挥地铁行车的专业,还有对信号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信号设备良好,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专业。本次认识实践实习对象为大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学生,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认识实习是继课堂教学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在校所学的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基本理论知识与现场生产实践联系起来,获得对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依托基地
为了确保铁路行车安全正点,以往这些专业的学生到现场实习,由于受到实习场地、实际系统的运行、培训实习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只能观看,不能亲手操作,实习效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本次实习采取直观教学,依托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龙阳路基地,改变以往实习只能观看不能动手操作的缺点。
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龙阳路基地,由“一条实训线路、三个运行平台、五个专业系统”和原张江高科地铁站“三站两区间”组成的。在龙阳路基地至2号线原张江车站建有实训线,线路总长1.6公里,采用了国产化的CBTC信号设备,并安装新型道岔和转辙机,并由原2号线张江站、龙阳路基地以及一个模拟车站构成了“三站两区间”的线路形态。
三、实习内容
鉴于实习对象的知识结构,本次实习主要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其中重点讲解室外设备,如:轨道电路、信号机、转辙机、计轴器、应答器等。下面以轨道电路、计轴器为例讲解认识实习。
(一)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
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以机械绝缘(或电器绝缘),接上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最简单的轨道电路如下图所示。轨道电路由钢轨、轨道绝缘、轨端接续线、引接线、送电设备及受电设备等主要元件组成。
■
图1 轨道电路示意图
■
图2 轨道电路现场设备
(二)25Hz相敏轨道电路设备构成
送电端扼流变压器(BE25)、送电端电源变压器(BG25)、送电端限流电阻(RX)、熔断器(RD1 、RD2)、受端扼流变压器、受电端中继变压器(BG25)、RD3熔断器、防雷补偿器(FB)、防护盒(HF)、轨道继电器(GJR)、25HZ电源屏。
■
图3 25HZ相敏轨道电路原理图
■
(1)扼流变压器 (2)限流电阻
图4 轨道电路轨旁设备
扼流变压器作用:沟通牵引电流,同时配合送电端供电变压器,受电端匹配变压器和二元二位继电器等设备,构成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
送端限流电阻作用:防止车辆在送端轨面上分路时,分路电流过大烧毁轨道变压器,提高分路灵敏度。
(三)计轴器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采用计轴器,是今年出现的新景象。当列车运行控制系统(Automatic Train Control, ATC)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计轴器作为轨道电路的替代品,由其构成联锁、闭塞系统,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今年以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选用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s Based Train Control ,CBTC),作为CBTC系统的后备模式,普遍也采用“计轴器”替代轨道电路,用“计轴器”检测轨道区段有无列车占用。
计轴系统,它主要完成检查区段状态的功能,包含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室外设备有传感器(计轴磁头)和电子连接箱;室内设备有运算器、UPS电源、继电器以及由计算机构成的计轴器主机系统。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由专用计轴电缆相连。
■
图5 计轴设备的原理图
■
图6 计轴磁头和电子连接箱
四、总结
体托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龙阳路基地,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现场认识实习采用直观教学和最生动的方案,基地里面信号设备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刀真枪地演练,深受学生欢迎。通过认识实践实习,学生获得了对本专业领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认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实践实习效果显著。
[ 参 考 文 献 ]
[1] 刘丽梅,韩江.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研究[J].前沿,2012,(12):183-184.
[2] 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55.
篇10
一、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
(一)学科归属上存在的争议。学科归属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影响很大。普通高等院校都将交通相关专业归入工学门类,但它属于机械汽车类还是土木道路类,不同高校曾有不同认识,这给其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带来了不少困扰,导致其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体系进行了反复调整①。因此,必须慎重考察专业归属问题。1998年,教育部将原有交通相关专业统一于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交通运输类,原有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在专业目录中被取消。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正式批准设立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并将其分别列入法学和工学门类,同时在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置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但事实上,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到底归属于管理学、法学还是工学门类的争议②仍然存在着,且仍需要进行讨论。
(二)行业知识需求和学科属性分析。分析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科归属,应从交通管理工作对知识需求角度出发。根据实际需求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管理,参与道路交通规划与组织。做好交通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术、新闻传播乃至法医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才,而核心需要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其对知识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是基础。交通管理对象是人的交通出行行为。研究表明,尽管人是交通系统中最关键的因素,但也是最难改变的因素。③因此,从研究和实践来看,干预交通行为最经济也最符合人本精神的措施仍然是针对交通设施的工程措施。从系统角度看,道路安全、有序、畅通与否,深受交通规划和交通工程设计好坏的影响。大量实践证明,不科学的交通规划和设计严重制约着交通管理水平,且无法通过路面执勤执法加以改善。由此可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和开展交通管理工作,必须掌握交通规划和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与其他部门实现无缝对接,共同为交通有序出行创造一个基础性环境。这就要求公安院校交通相关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扎实的工程学知识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安院校毕业生进入公安机关工作,主要是承担社会管理任务,与工科院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不同,后者更加注重具体技术。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例,公安院校毕业生侧重系统规划和设计,需要对城市交通管理宏观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而工科院校毕业生更侧重系统建设,需要掌握具体的实践技术,如计算机编程技术等。
2.管理是统领。管理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基本定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不仅包括对驾驶人、车辆的管理,还包括对交通安全、执法活动、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这些工作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学知识为指导和统领。当然,这种管理还必须建立在对法律特别是工程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否则将会是空中楼阁、无水之源。
3.执法是职责。执法是公安机关的主要工作职责。对于交通警察来说,其执法任务主要是路面执法和交通事故处理,但“法律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深深地嵌入社会”的,因此,执法必须建立在对交通出行行为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综上所述,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以交通出行行为和道路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知识为基础、管理学知识为统领、法学知识为重要内容,以信息技术等其他知识为支撑或补充的多学科交叉专业。由于工学的基础性地位,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归属工学门类之下,并置于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之下,体现了公安学和法学特色,而以交通管理工程为专业名称,正是对本专业学科属性的准确描述。
(三)能力培养目标及课程群设置。按照实战部门人才需求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科归属,其培养对象应具有如下四种能力:一线执勤执法能力——掌握法律和交通管理基本知识,能够完成一线执勤执法工作,确保规范、理性执法;事故处理能力——掌握交通安全原理和相关法律知识,具有事故勘查、鉴定、处理、追逃的能力,确保事故得到公正、规范处理;交通工程设计能力——掌握道路交通运行基本原理,能够开展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以推动交通出行更加安全、有序、畅通;交通管理能力——掌握管理学、系统科学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交通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完成交通管理辅助决策任务,提升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鉴于上述能力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本着“通专结合”的原则,在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后期,以交通工程、交通管理和事故处理为发展方向,将若干门课程设置为一个课程群,进行适度有区别的培养,这也符合一线实战部门存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才专业化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课程体系设置分析
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涉及心理学、工程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的研究方法、思维模式各不相同,给学生认知带来诸多困难,为此,必须要构建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一)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框架。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建立在学科知识框架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框架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一是研究个体驾驶行为,以规范出行、保证安全为目的;二是研究群体特征(即交叉口和路段的交通运行特征),用于指导交通工程设计,确保点段交通出行的安全、有序和畅通;三是研究道路交通系统状态及影响因素,以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结构,提升系统运行效果。上述理论框架是课程设置的基础,但课程体系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原则。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目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层次递进性,④结合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特征,提出优化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五点原则和方法。
1.分层次构建体系。通常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和应用两部分,修完理论课程后再修应用课程,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按照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尽管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个体组成群体,群体构成系统”的规律,但不同层次的理论之间并不存在较强的支撑关系。如研究个体特征的驾驶行为理论虽然为研究点段交通运行的交通流理论提供了部分知识基础,但后者更多地建立在相对独立的研究基础上。各个层次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构建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上述特征,分为三个层次,且每一层次有相应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
2.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必须紧密衔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同一学科不同知识点在不同时间点介入形成若干门课程,但必须注重这若干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智能交通系统的先修课程为信息系统,有的学校将这种关系紧密的课程分割安排在第二个学期和第七个学期,这就破坏了学习的连贯性。因此,构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尽量将同一学科背景的课程紧密衔接起来,前后相隔最多不应超过两个学期。
3.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研究并解决对象抽象问题。人、车、路是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并不是以单个元素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它们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内容并非交通系统元素的物理特征,而是系统的运行状态。抽象的研究内容,给学生认知带来了困难。为此,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按照“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路径,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学习应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实践应置于理论指导之下。如为深入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首先,学习驾驶技能,形成对安全驾驶的感性认识;其次,学习交通心理学、道路工程、车辆构造等理论课程,掌握交通安全基本理论;再次,学习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等应用课程,掌握事故处理、秩序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最后,参加交通管理一线实习,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区别实务知识体系和教学知识体系,确保教学中认知的系统性。作为多学科交叉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突出主干课程,并逐步延伸至支撑课程。如在设置事故处理系列课程时,一种安排是借鉴事故处理的实务流程,先安排事故勘查课程,后安排事故处理与调解课程;另一种安排是先讲授事故处理与调解一般原理,后讲授事故勘查课程。前者虽然符合实践工作流程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但由于事故勘查课程距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较远,容易造成认知碎片化。而后者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先对事故处理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然后再学习事故处理相关技术细节,符合“由面到点”和“由易而难”的认知科学规律。事实上,实务知识体系是面向工作流程而非认知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要警惕业务知识体系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干扰,即实务知识体系对教学知识体系的干扰。
5.强化方法论教育,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对应用知识的理解。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知识多是通过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具体交通实践问题而获得的。如交通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来研究交通行为的。由此可见,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知识的科学性,是建立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的。因此,教学时必须注重课程中的方法论部分,而不仅仅是应用知识部分,否则,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会因未能深入理解掌握方法论而增加对应用知识的学习难度,而且还会因缺乏方法论的支撑而不能妥善解决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尽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学科,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但“应用型”不等于“操作型”,这就要求培养对象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如实战部门要求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不仅要能够执法,更要能够做好说理执法,这就需要执法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主要课程和各学期课程安排。根据上述分析,应结合不同阶段学习目标,安排相关专业课程(见表2)。大一两学期基本不开设专业课程,因此在表中不涉及大一的课程安排。
三、结语
2011年,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公安高等教育的一大突破,填补了公安高等教育一级学科的空白,为公安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顶层设计完成后,还需要全国公安教育者为公安学科的丰富、完善添砖加瓦。通过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在对一线实战部门繁杂的知识需求进行梳理概括的基础上,笔者论证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应归属工科门类的理由,并描述了多学科交叉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四个能力培养目标,并建议按照三个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群,以“通专结合”的方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特点,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五点原则,特别是注意到“应用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交通管理工程和交通工程”“教学知识体系和实务知识体系”的区别,并希望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确保课程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满足一线实战部门知识需求的人才。
注释:
①朱明轩、孙静怡、曾应昆:《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②宁乐然:《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简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龚鹏飞:《论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的发展》,《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篇11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各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当交通类或土建类的设计院纷纷承担起城市轨道交通的各项设计任务的时候,让技术人员知道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的组成已成为必要,尤其是在交通类专业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更应该了解这些系统的组成,于是《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这样一门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课便应运而生。
一、课程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由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共同组成。《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课程主要就各系统组成、功能、工作原理、安装布设原则、空间需求、与建筑的接口等知识进行系统的讲授。培养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总体设计思想,理解设备对土建的需求。该课程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1.专业跨度大。城市轨道交通主要解决大城市的公共交通问题,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对速度和舒适性的要求,另一方面面临着客流集中、用地紧张、环境要求高等诸多的技术难题,这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2.课程章节关联性差。为了详细阐述各系统的功能、工作原理和组成,《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课程需要按系统划分章节,针对各系统特征分别进行阐述。但各个章节所涉及的专业迥异,自成系统,导致各章之间的关联性差,很难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为一个整体。
3.与常规专业课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课程涉及专业繁多,要求学生具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所涉及的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相较于系统讲授一门专业知识的专业课,《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属于极为重要但又非常规的专业课。
二、课程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的组成、功能、布设原则、与其他系统的接口等全面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轨道交通土建结构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合理布设各设备系统,如何处理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并与土建结构相结合,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最大限度的便于系统设备的安装和运行效率的提高。该课程设置的作用可w纳为三点:
1.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运输秩序的保障依靠设备系统,交通土建工程应满足设备系统的需求,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更全面地把握交通土建工程设计原则和依据,拓宽专业视野和知识面。
2.培养系统思维能力。交通土建工程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在以建筑和结构为主线的同时,兼顾设备系统的需求,认识到土建在大系统中的作用,培养系统思维能力。
3.为培养总体设计人才起启蒙作用。交通土建工程总体设计人才不仅需要建筑和结构领域的系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对车辆、信号、供电、环控、交通组织等专业有较为全面认识。该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培养总体设计人才起启蒙作用。
三、课程教学难点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课程涉及的专业众多,且不同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对任课教师专业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有较高的要求。受限于专业方向,学生学习该课程所需的先导专业基础课程难以得到满足。因此,课程教学的难点概括如下:
1.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困难,教学效果考核难度大。该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土建专业的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系统组成、功能及其工作原理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城市轨道土建工程设计中能够充分考虑设备系统的合理布设,规划和预留设备与土建结构之间的接口。然而,如何能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的,学生对轨道交通各种设备系统知识的掌握应当到何种程度才能使他们在土建设计中能够充分、全面地考虑设备系统安装便利、功能保障和效率提升?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如何判断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的认知程度和其能否帮助学生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设备的影响,如何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等是教学工作的主要难点。
2.课程所需的先导专业基础课程难以得到满足。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异常繁多和复杂,包括机电学科、电子科学、控制科学等。作为交通土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面向的学生普遍缺乏该课程所需的相应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相关专业基础匮乏而且水平参差不齐。怎样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理解水平来确定所授课程内容?怎样使专业基础薄弱甚至零基础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所授内容?这些都是该课程所面对的主要难点。
3.教学手段单一,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该课程实用性较强,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所讲授的城市轨道交通各设备系统组成、功能、工作原理等,仅靠单一的课堂讲解很难让学生对设备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如何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也是该课程教学面对的主要难点。
四、课程教学改进设想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课程教学的特点和难点,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体会,现对该课程教学的改进提出以下设想:
1.增设先导基础课程,弥补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不足。如果按照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无法实现,可以通过不同专业之间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或者在本专业增设选修课,来提升学生对该课程所需的机电、电子和控制学科的专业认知。
2.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授课手段的同时,可以定期邀请城市轨道工程设计、建造、运营单位的相关资深技术人员来为学生做专题讲座,从工程实践出发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明确课程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可以组织学生到工程现场或者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进行参观,帮助学生建立工程概念,对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有清晰直观的认知。
3.改进课堂和课后实践,加深巩固所学知识。课程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对设备系统的全面讲解,使学生在今后的土建工程设计工作中,能够充分考虑在有限的土建工程空间内合理组织和布设各类设备,合理安排设备与土建之间的接口,保证各系统功能顺利实现。为检验和实践课程所学知识,需要结合土建工程选取案例进行设计实践并作案例分析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学会应用。可以采用课程设计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办法。
五、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作为交通运输工程轨道方向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旨在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的组成、功能、布设原则、与其他系统的接口等全面知识的传授,教导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和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设备和布设和接口的预留。该课程具有专业跨度大、各子系统关联性小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存在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困难,课程所需的先导专业基础课程难以得到满足等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增设先导基础课程、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和改进课堂及课后实践等教学改进设想。
参考文献:
篇12
一、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与教学优化的现实意义
交通工程学科中,涉及许多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帮助学生记忆概念,而无法使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如果教师不能对此予以重视,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制约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在交通工程专业教师建立实验教学模式并对教学进行优化之后,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课程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交通工程各类技术,如交通工程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工程运营管理等。同时,交通工程专业教师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这是因为教师在优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由浅入深地设计教学方案,并将基础知识与综合知识有效融合在一起,丰富交通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与教学优化的措施
在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育模式建立与教学优化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适应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构建交通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框架
在构建交通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框架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层次:交通工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模式、专业技能实验课程模式、综合设计实验课程模式、创新研究实验课程模式;每个层次都要根据学生能力培养方案与应用实践等设置成若干模块。同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与掌握交通工程基础概念与理论后,逐步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此时,教师就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设计与演练情况,培养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
2交通工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设计
交通工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设计,是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基本概念的依托。教师在设计此类课程模式的时候,必须融入一些基础的实验课程作为教学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交通学、调查与分析等实验课程。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雷达测速仪或仿真模拟软件等工具,引导学生参与到交通调查实验中,学生在参与实验的时候,教师要细致编排基础实验流程,在各个内容相互关联的情况下,紧扣交通专业课程教学,并且可以与后续的专业技能实验相互衔接,这样才能提高交通专业实验课程实施质量。
3交通专业技能实验课程的设计
在交通专业开展实验课程期间,教师必须重视专业技能实验课程的有效性。此时,教师可以将专业技能实验课程与基础实验联系起来,利用基础实验的理论等,引导学生参与到专业技能实验教学中,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同时,交通专业教师还要制订专业基本技能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一些交通专业基本技能。例如:交通专业教师为学生设置调查、分析交通数据的实验活动,下发一些雷达测速仪器,要求学生在街道上利用手持式雷达测速器测量车辆的瞬时速度,在测量之后,要求学生将数据录入软件,然后利用软件分析数据,这样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Y语
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专业技能情况,培养学生具备交通工程专业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TP3-4
交通信息技术是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掌握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以及过程,并运用交通信息子系统对交通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进行了解。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交通信息领域的相关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1]。本课程理论性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力求从实际出发,使用通俗的语言,简练、易懂的操作过程诠释复杂的基础理论,对课堂教学辅助补充。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交通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强、实用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2],其基本方法和理论大量应用于先进的交通管理,交通控制特别是智能交通的各个领域。传统的教学大部分是较为繁琐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物理概念抽象,因此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和难以接受,尤其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部分,各项技术原理、技术关键和技术应用晦涩难懂,因此需要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程涵盖了交通工程、信息工程、通信、计算机、控制工程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成果,应用于智能交通的各个领域,因此它也是一门面向工程应用的课程[3]。关于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应用多学科知识,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如何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也在探索之中。该课程魍车慕萄Х椒ㄖ饕是从宏观层面上介绍相关技术及其应用,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教学也以说教为主,实验及实训内容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学生对所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一知半解,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乃至于学以致用。有些实验室所使用的设备和器件与实际应用中所使用的实际设备和器件有较大的差异,往往只能用计算机仿真或者模拟,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现实的应用之间距离较大。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对交通信息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难以满足这种要求。因此,笔者尝试对“交通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借助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工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的机会,开拓新的实验资源和项目,以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使理论、实践两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相连,体现当前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4]。
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通过在多年教学中的摸索以及与用人单位、毕业生的交流,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向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需求和新特点靠拢,面向交通信息领域的新技术,与市场的应用新进展以及课程内容的需求相结合,设计了4个典型的实践教学任务如表1所示和一个创新实验设计项目“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道路与车辆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三、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与使用
依据新疆“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任务,本专业以交通工程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的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智能交通实验室建设。目前实验室已具备三类常用的交通流检测器及其检测平台、车载GPS系统、GPS车辆调度实训系统、GIS-T软件系统、可变信息标志及其软件系统等软硬件实验设备,具备了较完善的实验条件,主要用于引导学生对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入门及全面认识;了解全球动定位系统(GPS)的入门及应用;熟悉GPS移动定位系统的使用;加强对GIS-T的认识、理解与应用。学生可将配套设备作为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硬件开发平台,在此基础上自主进行交通流三要素分析以及智能调度管理等智能型控制系统的研发。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交通信息技术也在智能交通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课程重视实践课程教学也是智能交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再固守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而是将完成实验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教学之中,实践-理论相辅相成,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程必备的理论知识、训练动手能力。“交通信息技术”实践课程的建设对于本专业建设交通工程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的任务,推进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兵,郭杜杜.交通信息技术[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