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课堂教学反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课堂问答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是隐性的,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来。但受时间限制,教师不可能让学生一一作答。应根据问题的不同思考深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反馈,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思维状况,保证课堂上反馈的资源真实有效。面对纯技能性的、较单一的问题,应以反馈中下层次的学生为重,中上学生主要反馈能否对他人的回答作出修正、评价;面对思维程度较深的问题,则以反馈中上层次的思考过程为重,中下学生主要反馈能否倾听并学习他人的看法。在这样的反馈中,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其能动性,在反馈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二、让隐性反馈资源显性化,体现了目的性。
在课堂问答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未回答之前他的思考都是隐性的,因此容易出现很难把握学生反馈资源的情况。如 “搭配的学问”中,老师出示“2件上衣和3件下装,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时?”采用了“指名说”的反馈形式来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结果连续4个学生都说了“先选一件上衣分别去配3件下装”的方法。所以当引出“选定下装分别去配上装”的方法时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对整节课的教学进度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其他学生听了一遍又一遍,学习兴趣下降,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反馈资源显性化,即想办法把学生的思考暴露出来,老师就能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反馈了。
1.在小组交流中显性化。
小组交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了参与反馈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如搭配这一课中,如果教师先安排小组交流的环节,自己及时去巡视、了解到有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分别是哪些学生想的,就能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进行反馈了。
2.书面回答显性化。
书面回答是不受他人思想干扰的、最独立的显性化反馈方式,因此对问题的思考能用笔记录下来的就尽可能地让学生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如在反馈用“1、2、3组成的两位数”时采用书面写的方式是最好的。因为采用“说”的话,学生是想到一个说一个,不利于有序思想的培养。而“写”的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表达的机会,在写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向有序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考显性化,有利于老师收集有用的反馈资源。
3.采用手势达到显性化。
有些问题的答案比较单一,可以用手势来表示简单的得数、或选择几号答案、或判断对错等,只是几秒种的时间教师就能迅速、全面了解到全班的情况,便与教师从而调整好教学策略。
三、选择不同作用的反馈资源,体现了针对性。
反馈要面向全体,但不等于毫无目的,泛泛而谈,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课堂的整个教学气氛、教学情景,及时把握好班级学生情况,针对自己的教学状况,选择不同作用的资源进行反馈,促进目标的达成。
1.选择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反馈资源。
突破教学重、难点是一堂数学课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生成性反馈资源时应分清主次,以敏感的思路着手组织能突破重点的反馈材料,进行既有确定性的,又有弹性的反馈,不平均使用力量。如在反馈 “用1、2、3组成的两位数”时,学生的情况是多样的。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难点是如何才能有序地写出这六个数。所以先反馈两种典型的方法:一种是因无序而造成遗漏的,还有一种是正确有序的,并分别标上序号。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赞成哪种方法,并追问选2号的学生:“你为什么不选1号?”“漏掉了。”“那2号方法为什么不会遗漏?你有什么好办法?” 使学生的眼光立刻关注到2号方法的有序上来,使全体学生体会到了有序思考的优越性,感悟了有顺序地写出这6个数的方法,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选择激发学生思考的反馈资源。
面对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的语言资源反馈和各种神态的表示,老师应有意识地选择某一、二个有争议的反馈资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三年级重叠问题中,教师出示“参加游泳比赛的动物有4只,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有5只”,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动物吗?学生大多数说“9只”,但个别说“7只”,“8只”的。教师可以抓住这“7只、8只”的反馈资源,追问:“为什么其他同学都认为是9只,你认为只有8只?” 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主动思辨,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获得了“可能有些动物参加了两项比赛”的反馈资源,使全班学生对“重叠”获得第一次形象的感悟,为后面学习作好了铺垫。因此说反馈资源选择利用的好,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3.选择具有正确导向性的反馈资源。
为了使反馈起正效应作用,因势利导抑制负效应,选择具有正确导向性的反馈资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如学习两步计算10-3×2时,由于学生受之前从左往右计算的影响,依从了这种习惯,错成先算10-3。此时教师不应该选择错例来反馈,因为学生还没有具备正确的认知。而应该选择做对的学生来进行反馈,同时结合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学生感悟10-3×2为什么要选算3×2的合理性,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运算顺序的导向。
篇2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的常用手段
1.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教学及时反馈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形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能根据问题的回答情况明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重点地进行知识讲解。以课堂提问形式来实现教学及时反馈,要求教师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备课,确保课堂中所提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关。问题内容应当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或难点有直接关系,进而通过问题引导,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其二是问题的难易程度要设置合理,既要避免难度过大,影响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要避免问题难度偏小,起不到教学利用价值。
2.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布置完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后,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组别对数学探究任务进行充分讨论。教师则负责进行课堂纪律管理,并通过课堂巡视,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对于小组讨论主题偏离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及时加以制止;对于小组讨论进程受阻的,教师要及时点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还能清楚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结合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最终实现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及时反馈的优化原则
1.及时性原则
教学实验表明,对于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教师当堂捕捉反馈信息的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隔天效果。数学学科的知识具有紧密的逻辑性,如果学生某一个知识点没有理解透彻,必然会影响下一步的学习质量。因此,对于学生课堂反馈的问题,教师应当加以重视并当堂给予解决。如果课堂教学任务较多,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时间,教师还应当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单独辅导,尽快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2.针对性原则
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理解能力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吸收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反馈内容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在解决完基本的教学内容后,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探究性问题,以锻炼这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重复讲解,帮助这部分学生消化知识。
3.激励性原则
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没有勇气提问,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且教师很难从中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也就很难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同时,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适当的课堂激励措施,能够为教学及时反馈创造必要条件。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策略
1.注重课堂观察方法的整体应用
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通过观察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如果学生的状态较为亢奋,此时可通过做习题或是引入一道思考性问题让学生尽快静下心来开展课堂学习,如果学生的状态较为低迷,可通过分组讨论、竞赛或引入趣味性问题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学生的眼神沟通来了解知识的整体接受情况,从而获取教学效果的反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如教师讲授某个知识点时,要根学生的面部表情来判断知识的接收效果,最好是学生都呈现轻松自信的表情,若学生出现表情木讷、眉头紧皱等情况则说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形式,消除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搜集课堂实时评价
课堂互动反馈技术可以为班级所有学生提供即时反馈信息,帮助他们改进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科问题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保证整个课堂教学中都有评价和反馈行为产生。评价和反馈的关系紧密,反馈信息从评价发出,教育评价是过滤反馈信息的手段,只有科学反馈才能有效控制教学。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时存在有效性差的问题,每次只能等到考试后或学生完成作业或练习时才能得到反馈信息,致使教师的补救措施不能及时发挥作用。互动反馈技术能够及时进行课堂调控,通过互动反馈系统进行小测验以快速诊断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能及时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揭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下列算式中选出反比例函数:(1)y=3x;(2)y=3x-1;(3)y=■;(4)y=4x-1;(5)y=-■x;(6)xy=-12。
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让学生深化概念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
3.通过及时反馈机制培养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兴趣
学生能不能学好一堂课的内容?老师能否进行启发引导与激发积极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如果只是让他们维持固定听讲的行为,即使老师的教学再精彩,他们照样会思想上开小差。教师通过及时反馈则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师生情感的高度和谐,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改进和总结即时反馈的方式与方法。同时,教师须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方法、能力等进行分类,建立在册档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认知和接受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激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反馈教学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疑问,从而避免学生“钻牛角尖”,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熟练掌握及时反馈教学的应用技巧,并主动转换教学观念,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实现整体教学成绩的提升。
篇3
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认识还处在逐步完善之中,因此往往获得一些对知识的不完整解读。面对这样的反馈资源,教师应作合理补充,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丰富、更科学。如搭配中,两件上衣和三条下装搭配,可以配成几套不同的衣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本子上表示搭配方法。反馈中发现学生用的是文字说明的、用文字和连线结合的、还有用符号和连线结合的。此时老师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补充说:“我是这样表示的:2×3=6(种),你知道我是怎样想的吗?”片刻沉思之后,马上有学生明白了:“一件衣服分别配三条下装,有3种配法,另一件衣服也有3种配法,2个3种所以是2×3=6种。”此时其他同学也深受启发,有更多学生发现:“一条下装分别配两件上装,有2种配法,3条下装就能配3个2种,3×3=6种。”就在老师的这一补充反馈引领下,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由形象主动向抽象性、深刻性发展起来。
二、适度开发不成熟的反馈资源。
反馈资源都是在课堂教学中随机性产生,因而不一定显得成熟,如果完全原生态的呈现,往往由于其浅显、科学性不强而不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创造了这样的分数 。教师一展示,学生就提出:“不对,他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师及时强调:“是啊,分数一定要平均分。”并灵机一动,问:“那假如他是平均分的,那用分数几来表示?”这里老师通过一句话,就及时修正了学生这一不正确的表示方法,并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初步感受了几分之几的分数,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逐步完善。
三、巧用错误的反馈资源。
学习是一个不知到知之的过程,其间肯定会生成各种错误的资源。俗话说: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教师如能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挖掘错误中的积极因素,配以巧妙的提问等手段,将“错误”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如在多位数的改写练习时发现了“9632 ≈10万”的错误。教师把这一错误一展示,马上传来不少同学反对的声音:“你看左边是九千多,怎么可能和十万接近呢?”“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应该看千位上的数确定四舍还是五入的。千位上是9,五入进一,应该约等于1万。”学生的纠错有效巩固了近似数的意义和改写的方法。但教师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趁势问到:“那哪些数约等于10万?”并不断追问:“那约等于10万的数最小是几?最大是几?”触发了学生对近似数的全面深入认识。
这里教师机智地从抓住错误出发,让学生在纠错中分析、明理;从错误中发展、成长,成功地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宝贵”资源。可见“错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如何巧妙利用。
四、活用“意外”的资源。
篇4
(一)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小巧搬新家了。一进门就看到了宽敞的客厅,客厅长6米,宽5.21米,你来帮忙算算客厅的面积?
生1:我能用乘法算式6×5.21来计算
师:那就请你上来做,其他同学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1:我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3.21是两位小数,所以就在乘出的积中从右往左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积是两位小数31.26(学生板书了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你们的结果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予以肯定
(二) 顺势引导,引入新知
师:小巧现在要带你去参观下她的房间,瞧,她的房间长4.1米,宽3.2米,它的面积有多大呢?
生2:我可以用乘法算式4.1×3.2来计算
师:同学们,我们看一下,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3:前面一个是小数乘整数,后面一个是小数乘小数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要重点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三) 探究新知,尝试计算
师:4.1×3.2=?你能用已经学会的本领来解这道题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估一估它的结果。
生4:在黑板上尝试计算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4:我是这样算的,我把4.1和3.2看成整数41和32相乘,得到结果1312,再从积中从右往左数2位,点上小数点,得到结果13.12
师:为什么要从积中从右往左数2位,再点上小数点呢?
生4:无语
师:其他同学又是怎样算的呢?
生5:我也是这样算的,因为我把4.1和3.2看成整数41和32相乘,得到的结果就是原来算式的100倍,所以原来的算式结果要将1312再除以100,也就是竖式中把积缩小100倍得到13.12。
师:补充板书
4.1×3.2=41×32÷100
=1312÷100
=13.12
师:哦,同学们都想到了上节课所学的本领,我们可以将小数乘法先转化成整数计算,再通过缩小积来算出原来算式的结果。
生4:我们的竖式计算中之所以要从右往左数两位,再点上小数点,就是为了将结果缩小100倍,算出原来的算式结果。
师:你补充的很好!
师:原来我们在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 巩固练习,发现问题
1.给小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2.8 1 6.4 3.7 6
× 0.9 × 0.0 3 × 0.5
2 5 2 4 9 2 1 8 8 0
师:谁来交流?
生6:第一题小数点点在5的左边
生7:第二题小数点点在4的左边,个位上补0
生8:第三题小数点点在1的后面,把末尾的0去掉
2.先估算,再竖式计算
2.1×1.93= 5.8×4.5= 2.08×30.5=
师:谁愿意上黑板来做?
生2、生3、生6举手上黑板来做
学生互相点评,三位学生全部做对。
3.课堂小检测
4.9×2.34= 6.6×7.5= 3.02×10.5=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反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点小数点时位数数错,方向相反
问题二:小数部分末尾的0没有去掉
篇5
根据教学要面向全体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则,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使收到的反馈信息准确、有效,能真实反映各层次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思维水平及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否则,不真实、不具代表性的信息不仅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干扰正常教学,使信息反馈失去真正的意义。
比如,根据往届学生在几何证明时,往往书写格式不规范,逻辑推理欠严密的前馈信息,在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就要特别加以重视。每节课有意识地安排一两名中等生板书,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给全班学生作典型纠正,不断强化书写格式规范化意识,逐步养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样做效果良好。
二、获取数学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途径
2.1口语反馈
这是师生双方通过口头语言交流获得的信息反馈,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以及学生质疑等。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起思维的波澜.问题难度要适中,使大部分学生能作答,以保持信息畅通。课堂讨论应紧密围绕教学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要组织好不同想法的交流与争论。学生质疑就是对所学的某项内容提出疑问或不同见解,由同学或老师做出回答或解释.在以上过程中,教师可获得不少学生关于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实际掌握程度的信息。
2.2情态反馈
这是通过学生听课表情、坐姿和教师的教态交流获得的信息反馈。心理学告诉我们,青春初期的中学生,虽然不像小学生一样心理外露,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的神情上观察到其思维过程中思维受阻与否的一些迹象。学生两眼有神、端坐聆听,表明所进行的内容对他们有吸引力,教师讲授得法;目光转移、坐姿不稳,表明所授的内容没有听进去,思想上开了小差;表情乐观、态度积极,表明对所学知识已经了解;表明冷淡、态度消极,表明对所学知识没有理解好。学生的这些表情与动作,就给了我们一种反馈,在教学中若能及时观察,捕捉它们,并进行调控,就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3文图反馈
这是通过文字、图象交流获得的信息反馈,如教师板书、提供书面答案,学生书面练习、检测、板演等都是.书面练习和检测题应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由易到难,指名板演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应与题目的难易相适。
通过口语反馈与情态反馈,了解的多属信息的定性方面,量化程度较低;而文图反馈不仅信息量大,而且稳定可靠,教师可大面积了解学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
三、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信息的调控
反馈的目的是改进后继教学,实施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使某一确定目标向预先制定的方向发展。对反馈信息的处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3.1及时激励启迪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或有特色的优秀解答,对于深入理解概念、公式、定理等有一定的价值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全班给予推荐、肯定、鼓励,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篇6
课堂上,教师不是不提问,只是语言不够精炼,问题没有序列,方向不明确,造成了学生无序的思维和思维的无效,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经常提出一些肤浅得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如:Yes or No? True or false? What? When? Where? How? 等,这些问题大多没有延展性,缺少科学性和可研究性,这样的提问越多,越是带来课堂的低效性,课堂教学时间就在教师看似热闹实则无益的提问和学生盲目的回答中白白耗费了。
现象二:教学任务低智化和不具备操作性与科学性
课堂上不是没有活动,而是由于追求“量”忽视“质”,缺乏了对活动有效的追求,内容不是“少而精”,过程停留在表面,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没有思想的交锋和灵魂的撞击,这也是导致课堂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能够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科学探究需要动手实验,但更需要冷静思考与求索,没有思考就没有研究。
现象三:活动要求指令不清,造成课堂群体差异,造成课堂时间浪费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探究学习强调自主性。但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指令不明确,常造成部分学生群体不按照要求和规程操作,有的甚至还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于是,个别学生承担了小组探究的大部分或者全部任务成了主角,部分学生只是一个旁观者。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成了分散活动,自主滑向了自流。
现象四:课堂教学节奏组织松散,影响了教学效益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组织的教学环节松散,缺乏必要的节奏,导致宝贵的教学时间流失,教学情节颠来倒去,教学活动松松垮垮,学生没有掌握多少“有价值”的语言知识,而只是在松散、凌乱的课堂教学中度过。这些教师不检查自己的教学是否出了问题,反而抱怨教材容量大、课时紧、时间不够。
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推进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对课堂环节的有效掌控,正确的语音、语调、亲切自然的教态、准确生动的表达、灵活敏捷的反应,均对学生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利于教学效益的提升。尤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敏锐适度的反馈,将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课堂教学环节实施掌控:
首先,把握教学的时效性,注意课堂反馈的及时。课堂教学反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推进和语言活动的实情而定。举个例子,在进行英语技能训练时,教师不轻易打断学生,要在其训练完毕再提出要求。这可消除了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从而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在具体做法上:当学生复述课文、造句或会话中偏离主题、忘记下文或难以继续完成时,要及时提醒或引导性地告诉他们,以免他们难堪,拖延课堂时间;当学生在朗读课文或对话练习中出现一些语音上的失误,在不妨碍意思、不影响整体时,教师要避免打断学生思路,可在操练完毕后进行,以免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产生紧张畏难情绪,影响对课堂内容的学习。
其次,把握教学的持续性,注意课堂反馈的激励。课堂中的反馈,教师要通过表情、眼神、语言与学生形成共鸣,多一些热情的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对差生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尤其需要做到这一点。学生一时做不出练习时,教师要充满信心地给予鼓励,如说:“I’m sure, you can do this.”“Don’tbe ner vous,thin kitover.”“why don’t try it?”当学生有错误时,可以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指出其不足,如说:“You did well,but yo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Take it easy,I’m sure you can do it well next time。”等,这样的热情与激励,可以让学生感知,不仅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参加后面的课堂活动。
篇7
探究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及其评价,是认识和掌握教学系统内部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1.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原理,它是指把系统中信号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经转换后反送回输入端,以增强或减弱输入信号效应的一个过程。将这一理论引入课堂教学系统时,把教师授课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创设的学习环境、提供的知识信息、采取的教学策略等所产生的效果,有目的地使其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回执,从而实现对教学系统的有效控制,这一过程就被称为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如幼师舞蹈课,教师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分组研讨,自编集体舞并表演,回执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相互协作精神、空间想像能力、创新能力达到何种程度这样一组多元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又如,通过课堂练习或课堂作业去分析、获取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容量、教学方法,而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去了解自己与学习目标间的差距等,都属于教学信息反馈的范畴。
2.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作用。其一,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能提高教学的准确度与有效性。教学过程的准确有效是每位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却很难一步到位。有经验的教师通过多次教学信息反馈,寻找差距,不断修改教学设计,修正教学行为,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才逐步达到较高层次。其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在哪些方面距离教学目标尚远,都必须利用教学信息反馈予以检测,才能决定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教学目标达成速度,优化课堂教学。此外,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还能促进师生之间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促使课堂教学系统平衡等。
二、实施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途径
1.分析研究学生的情绪变化。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的心态往往会通过动作、语言、目光及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自然地表露出来。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表情状态、动作性质、声音大小与变化趋势,分析学生情绪变化及其规律可及时地捕捉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
2.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上述反馈途径虽然快捷,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变得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更积极有效地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反馈信息。
3.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反馈信息,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具有交互作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以反馈教学信息。另外,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也不应墨守成规,而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
篇8
在社会化和终身化学习时代,英语成为沟通世界的重要工具。众多初中生都在努力学习英语,但很多人即使下了很大功夫,也收效甚微。因为英语学习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学习动机和策略,所以搞清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因素非常有必要。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行了具体详实的分析。
一、教学反馈理论
1.教学反馈定义。反馈原理是指通过对系统行为和期望行为偏差的比较,消除偏差以实现预期系统性能。反馈概念可以使人们对一些复杂系统内部的动态变化理解的更加深刻。在语言教学中,反馈指为了改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发回的有关其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的信息。
应用到课堂上,反馈就是师生之间互动并往返信息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评价(如展示、赞扬、批评)就是对其学习的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如微笑、回答、摇头)就是对其教学的反馈。所以,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应该利用教学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变更自身的行为,如此才能保证高质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反馈方法与途径。教学反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互动的机会,丰富课堂内容,增添生活乐趣,并且对师生间的关系也有改善作用。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的反馈方法主要有四种:
(1)观察反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听其言,观其行,察其神”,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对其进行知识点拨,唯有这样做才能判断学生对知识是否真正理解。比如,如果发现学生呈呆滞、迷茫的眼神,教师应该立即调整讲解的方法和深浅,细致剖析学生有疑惑的知识点,并以幽默的语言带动学生参与学习。
(2)问题反馈。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因而在课堂上常被用到。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既可以督促学生学习,又能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可能遗漏的环节。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多花费功夫,事先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学生参与学习互动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3)讨论反馈。这也是现在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在英语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图片讨论、编排对话之类的讨论活动,不仅能够暴露出学生课堂知识欠缺的地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在知识点上存在的问题,教师还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完善、补充。
(4)检测反馈。作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保障之一,检查反馈己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根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英语老师都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测试题,并在每节课结束前的5分钟左右进行检测,以便了解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的掌握情况。
3.教学反馈作用。教学反馈对老师和学生双方都有作用,具体如下:
(1)帮助老师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课堂反馈能够让教师发现自己在讲课过程中的不足,如面孔太过严肃会导致学生产生害怕情绪,提问次数太多会导致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等。通过学生对自己的反馈,能让教师更清晰的认识自己,并且重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自身行为。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与教师、其他学生以及学生自己的多方位反馈信息网络,加之教师对自我的不断调整,可以使学生在英语教学课堂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如此教学无疑是成功的。这也正是英语课堂教学反馈的目的所在以及使学生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
二、教学反馈应用
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的形成,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反馈方法可谓影响甚大。不同的反馈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比如,一些英语教师只会单一的反馈方法,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学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在课堂上犯错,但教师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对其不够重视,从而产生了隔阂,对学习的积极性就不能高,对学习也难以产生认真的态度。这样,他们的学习动机根本无法从课堂教学中得到激发,也就违背了老师的预期期盼。反馈不到位就是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学生在语言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进步与否和教师的反馈方法有直接关系。初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好教学反馈,对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梯度提问,给学生思考余地,提高反馈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反馈方法就是提问。但在课堂上,英语教师的提问也不可太随意,要做到提问清晰、难易适中且目的明确。还要做到结合表演开放性与识记性问题,且兼顾多数学生的回答,而不能以学习优秀群体的回答为目标。其次,教师的提问应该设置等待时间,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这样也可以增加提问的效果。另外,如果有需要进行多次问答的提问,一定要考虑提问的梯度和层次性。
2.降低学生焦虑情绪,给学生恰当评价反馈。调查发现,学生的英语成绩优秀与否和其学习时的焦虑情绪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在英语课堂上,很多学生有焦虑或者恐惧的情绪。他们担心被批评,被点名回答问题等等。英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焦虑情绪给予高度关注,并设法降低这种情绪,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语言学习靠的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老师可以通过恰当评价给学生以积极反馈,降低其焦虑情绪,提高其学习效率与效果。例如,初一学生刚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更多鼓励和支持。这当中,老师能做的就是提供成功的机会以给与学生表扬鼓励。当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或表现出色时,可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眼神,并竖起大拇指说一句“Very good”或者“Well done”。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足以让天真的孩子感受自己在进步。
3.运用面部表情和眼神进行反馈。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很注意教师的表情变化。很多学生喜欢有丰富表情的教师,他们能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的英语。并且拥有丰富表情和阳光眼神的教师更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学生仰头开小差的时候,如果老师瞪大眼睛、摊开两手,再说句“Why? Listen to me”,那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很多。
4.重视反馈和再反馈,形成师生教学默契。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形成默契需要经过长期的反馈与再反馈过程的磨合。如今英语教学方法在不断发展创新,要与学生形成默契,教师可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授课时能做到形象生动、言之有物,又能恰到好处的分配好45分钟内的语法、生词、课文和练习,同时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就能培养师生默契,并且让学生真正学到并掌握知识。
三、结语
与其他科目相比,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学生学习英语对情感因素的依赖性很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反馈信息能够使学习者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语言水平,并纠正错误,调整策略,从而更高质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所以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好反馈方法极为重要,因为它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篇9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正确的语音、语调、亲切自然的
教态、准确生动的表达、灵活敏捷的反应,均对学生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敏锐适度的反馈,将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实践,提
高课堂45分钟的质量。
1.课堂反馈要及时。反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语言活动的内容而定。在进行英
语技能训练时,轻易不要打断学生,要在其训练完毕再提出要求。这样就消除了
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其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具体做法
是:当学生复述课文、造句或会话中偏离主题、忘记下文或难以继续完成时,要
及时提醒或引导性地告诉他们,以免他们难堪,拖延课堂时间;当学生在朗读课
文或对话练习中出现一些语音上的失误,在不妨碍意思、不影响整体时,教师要
避免打断学生思路,可放在操练完毕后进行,以免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
紧张畏难情绪,影响对课堂内容的学习。
2.反馈要有激励性。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表情、眼神、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
多一些热情的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对差生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
点。学生一时做不出练习时,教师要充满信心地给予鼓励,如说:“I'msu
reyoucandothis.”“Don'tbenervous,thin
kitover.”“Whydon'tyou7tryit?”当学生有错误时,
我常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如说:“Youdidwel,butyou
shouldpaymoreattentionto…”“Takeitea
sy,I'msureyoucandoitwelnexttime.”这样
及时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参加后面的课堂活动。
3.反馈要有针对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作出反溃对差
的学生要多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问内容要难易适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外语
学习中有畏难心态的学生,哪怕其有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如我带的班上有两
个学生,平时懒得背单词、读单词,课上从不做笔记,课后从不做作业。为此我
从读单词、背单词入手,经常让他们上黑板听写单词,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在全
班提出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开始有了明显的进步,其中一个学生期
末成绩达到80分以上。对好的学生我向他们提一些较难的问题,让他们积极思
维,向知识的深度、广度探索。对于中等学生,我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体
验成功后的喜悦与满足。
4.反馈要有启发性。当学生在课堂实践中遇到难题或尚不能对已学知识举一反
三时,教师要作启发性的诱导。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巧妙点拨,使学生积极
思维,逐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重在能力,进而思考更深刻,学习更钻研,从而
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在课堂
上传播知识,进行技能训练时,总是伴随着一种影响学生情绪的感情交流。调节
学生情绪,把握课堂节奏,沟通师生感情都离不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溃当发
现学生疲倦时,可穿插一些趣味性强的东西以活跃课堂气氛;当发现多数学生对
所学内容漫不经心时,则要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增加教学密度;当学生表情为茫
然不解时,要放慢速度,精讲多练。总之,要根据课堂出现的不同情况作出及时
篇10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课堂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仅从宏观上把握着环境变化、课堂内容、课堂结构、课堂进程,同时又搜集整理着学生对课堂反应所发出的行为信息,从微观上调整课堂行为,使每一堂课都和谐、自然、充实、顺畅。
我校特级教师李老师,深受学生的爱戴,有一个学生对他的数学课是这样描述的:李老师总是那么干练,他上课从不嗦,简短几句话便可清晰地讲完一个概念或例题,然后一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几笔一道几何题便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打手势,全班学生立刻凝神思考,紧张演练――李老师敏锐地观察着――有的学生已显出轻松得意、有的还紧张书写、有的双手支着下巴眼盯着黑板――这时,李老师在图形上一伸手,几何图上又多了一条辅助线,盯着黑板的学生立刻“活”了起来,已做完题的学生也紧张检查、纠错――李老师又刷刷几笔,黑板上又现出一道题来――这样的课堂怎能不使人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呢?
我校特级教师王老师在给学生讲《春》这一课时,和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用粉笔在黑板随手画了一组“打滚”“踢球”“捉迷藏”的简笔画,在那有声有形的课堂上,学生读书也格外有精神,讨论问题积极热烈,回答问题大胆响亮,整堂课反映出师生关系是那么融洽,老师与学生搅在了一起既是导演又充当了演员,在紧张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会不爱呢?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怎么会不好呢?
这只是两位老师教学生涯中的一瞬。如果说李老师的数学课是以“静”见长,那么王老师的语文课则是以“动”取胜。“静”中迸发着教师激烈的思想活动,“动”中暗藏着教师宏观把握课堂的沉静。这“静”与“动”的微妙之处正反映出他们对课堂信息输出、反馈、搜集、加工的能力,也进一步反映出他们丰富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李老师和王老师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篇11
1.课堂观察法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眼睛统观整个课堂,从学生的动作、神态、表情等情绪反应中来获得反馈信息的行为方式。
观察的方法有以下三种:①环视法——面向全体。教师有节奏、周期性地把视线从教室的左方扫到右方,再从右方到左方;从教室的前边扫到后边,再从后边回到前边。环视观察是为了了解所有学生的动态反应,如学生是认真思考、积极活动,还是走神、开小差等,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中获得有关课堂整体的信息。音乐课堂上的环视法经常用在协调全体参与合唱、合奏的练习中。②点视法——聚焦个体。当发现某个地方或某个人出现异常反应时,把目光集中投在那一点上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发现有人打瞌睡,就要进一步观察是多数人还是个别人,分析是由于学生疲劳、天气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还是教师讲解平淡无味等主观原因造成的。对观察到的问题经快速分析后做出决断,立即采取处理措施。③虚视法——随机应变。就是说好像你的眼睛在看什么,但实际上你什么也没看。这是无经验教师为防止精神紧张而采用的一种方法。虽然是虚视,目光也要自然,不要让学生从你的目光中看出你的紧张神情。
2.课堂提问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获得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情感体验深度形式。在运用提问反馈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慎重选择提问对象。如果提问是为了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应提问中等程度的学生,他们能代表一般同学掌握的水平;如果是为了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则可提问程度较高的学生,有利于其他同学对当堂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如果是为了检查教学效果,要多提问程度较差的学生,因为只要他们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其他同学往往就不成问题了。在选择提问对象时,应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为了得到完满的回答,过多地提问程度较高的学生,使学习程度较差的得不到检查;另一种认为教学是以一般学生的水平为出发点,则过多地提问具有一般水平的学生,使程度高的不能起表率作用,程度低的得不到激发。这两种偏向都难以使教师全面地了解情况。所以提问面要宽,不集中在少数人身上,也不要让一个学生连续回答多个问题,应该是好、中、差的学生都能照顾到,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反馈信息。
其次,对学生的反应要给予反馈。提问不但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有关学习程度信息的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检查学习、巩固学习成果,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缺点,促进他们的学习,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为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给学生反馈信息。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认真听取。对回答中正确的部分,有独到见解的观点,要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对于回答中的错误,要及时给以纠正。否则,正确的得不到肯定,错误的得不到纠正,学生得不到正确反馈,就可能把错误的当成正确的记忆下来。 一个学生回答不完善,其他学生补充后,教师必须小结。这不仅是使答案臻于正确和完善,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完整而系统的知识,获得对自己发展有益的信息。
3.课堂考查法
进行课堂考查不仅能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课堂考查要预先向学生提出要求,告知考查内容,使学生集中精力,达到当堂消化的目的。通过考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的疑难点、模糊点能及时加以解释、强调、纠正或补充;也可以使教师清晰地看到自己教学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考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听写、默写、板演、提问、小测验和写学习小结等。每次考查的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宜。
4.实践操作法
通过学生亲自实践和动手操作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技巧掌握的程度。音乐是讲究技艺的,音乐的学习离不开实践,也离不开一定的技术训练。如学唱歌曲,在教唱数遍后,教师通常都要请一位同学当众表演一下。
二、反馈的要求③
1.及时。不能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就无法对系统的运动状态进行准确的调整,不能及时得到反馈,所获得的信息量再大、再准确都是没有意义的。
2.准确。错误的情报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判断错误就不能对被控系统进行正确的调整,就会使控制失效。假性反馈的信息再及时、信息量再大,也会使系统的运动远离预定的目标。
3.观察。控制者能够观察到对象的运动状态,并能与理想状态进行比较,能够从差异中观察到问题。对于差异量变化的大小,简单系统可以凭直觉测量,复杂系统则要凭借一定的科学手段。
4.可控。要求控制变量必须是可操作的。当控制者获得反馈信息,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调节时,能够找到问题的原因,对控制变量能够及时进行调节和改变。
5.抗扰。即反馈系统要运行可靠,使控制者能识别反馈信息的真实性现象,能了解受控对象的真实情况,可以对干扰进行及时的排除。
以上所谈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考虑的,即教的反馈。实际上,学生也要根据获得的反馈与评价,改进自己的学法,这是学的反馈。毫无疑问反馈是教学中最灵动、最富创造活力的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反馈原理,调控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篇12
1.授课前的信息反馈与矫正
数学的科学性较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系相对密切,一些新课教学由于已有前面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作铺垫,所以教师应设计相关练习对学生进行训练,从学生掌握的情况中得到信息反馈,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把握教学起点。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让学生通过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复习为新课做好铺垫。练习时,学生间相互订正,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为了不影响授课时间,教师的矫正力求简洁明了,避免拖泥带水。
2.课堂中新信息的理解程度的反馈
课堂中的信息反馈,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程度。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通过学生自己的疑惑表达和对教师所提问题的表述,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并重在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提问,从中了解学生对新知的理解程度。如在教学《平均数》时,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后,可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组有6个同学,他们某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分别是92分、90分、95分、90分、93分、92分,这个小组的平均分数是多少分?当学生计算得出:(92+90+95+90+93+92)÷6=92(分)后,在紧接着的反馈讲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92分”与题目中的“92分”意思一样吗?再次激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知道同样是92分,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同时从学生的解答中很好地了解到学生对新知的理解程度。
3.课堂练习的巩固深化反馈
课堂练习不仅可使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知识,促进其技能的形成,还可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为后续教学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好的练习设计应十分重视练习的反馈功能,通过练习,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之处,然后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然后及时地予以纠正,把错误消灭于萌芽状态。
二、科学把握课堂教学反馈,优化课堂教学
1.反馈要与教学目标相统一
课堂教学反馈的目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了解,从学生的不同学习表现中明确当前教学的效果,从而调整课堂教学的策略,可以是保持,是精简,是深入,也可以是延迟,促进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中,教学主线是以求剩余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引入,通过比较,置换其中一个条件迁移,发展为两步计算应用题。题目如下:妈妈给小红20元买文具,花去了12元,应找回多少钱?然后教师给出提示:这12元到底买了什么,接着出示5种商品的单价表格,请学生选择,并算出花去了多少钱。在这个过程中,具体对学生“买了什么”“买了几样”“怎样列式”进行反馈,是对中间问题的具体化,与教学重点相统一,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
总之,我们应明确课堂教学反馈是为了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每个环节的反馈应重视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统一。
2.反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都能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不同的人获得相当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线数学教师,通常也会存在偏爱优生的现象,在课堂上常无意识地提问优生,而对其他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中存在的问题不清楚,造成信息反馈的失真,课堂教学的两极分化。因此,要保证课堂反馈的信息真实、有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对好、中、差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才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后续知识的教学,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反馈方法,根据不同的问题,灵活、合理地采用多种的反馈形式(如小组讨论、自学质疑、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小组提问、集体讨论作答等),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过程,展示自己的想法。
课堂教学反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数学发展的不平衡。个体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反馈资源,教师可以进行恰当的开发,充分利用好学生个体差异,发挥它们的作用。例如,因为有差异,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寓反馈矫正于生生互动之中。又如,在教师有意的引导下,让后进生回答有一定思考难度的问题,既肯定他们的优点,又利用其中的错误与不足,进一步诱发其他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反之,也可提问中上学生,给学困生做一个学习上的示范,期望他们能从中学到方法与思路。有时也可在示范性回答后,让学困生复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再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记忆,提升思维。这样,不仅使学困生,或平时比较少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他们在互动中,主动学到知识,矫正错误,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自信心,也培养了他们在课堂中敢说、敢问、敢议、敢于表现自我的良好习惯。
3.反馈的时机要适当,方式要恰当
在班级集体授课制的背景下,课堂中教师不可能对学生一一进行评价,需要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反馈。所以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反馈方式。
提问式反馈。教师在提问中捕捉即时信息,对即时信息进行提问。提问可起到思维桥梁与导向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同时也是教师捕捉反馈信息的有利机会。课堂提问可以形成师生之间信息与情感的有效交流,在提问中,不但能捕捉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也能捕捉到学困生“卡壳”的关键点,从而反馈出教师输送的信息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板演比较式反馈。连续进位加法、连续退位减法及连续进位乘法,这三类计算是学生出错较多的类型。这三类计算程序性较强,计算的过程中某一步疏忽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出错情况表现为漏进、多进、漏退、多退。如连续进位加法计算的反馈可以选取不同层次的多位学生进行板演,然后全班同学观察、比较、分析板演情况,共同寻找问题的根源,重点把握是否有漏进的情况或不该进位的情况。
多媒体展示式反馈。对于需要形象地展现学生思维过程的反馈,教师可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如三年级数学广角中的“搭配问题”:两件上衣,两条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三年级学生大多采用连线法,这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有序思考,此时可通过实物投影分别展示出不同学生的连线方法,有侧重地突出有序思考的好处,从而让不会的学生有所体会,思路模糊的学生变得清晰,会做的学生更有收获。
三、加强课堂信息反馈,提高反馈效率
1.合理把握反馈的“及时”和“延时”
课堂教学反馈是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这种多向的反馈愈畅通愈及时,效果愈好。因此,反馈要十分注重时效,在一般情况下,要求反馈迅速,这就是及时反馈。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由于有的学生数位概念模糊,所以导致掌握进位加法有困难,计算时易出现如下错误:
38 38
+ 27 + 27
—— ——
515 55
针对学生这种类似的错误, 教师要及时作出反应, 进一步强化数位概念和“满十进一”的原理, 如不及时纠正, 将会后患无穷。
与及时反馈相反, 在有些时候, 我们又可有意拉长反馈的时间, 使用延时反馈。例如, 对于应用题的一题多解, 究竟哪种解法最好。 在学生议论纷纷、意见分歧时, 教师可故意不作结论, 让学生课后进行深入的思考, 下次课上再由学生各自表述算理和算式, 然后比一比,再做定论。这就运用了延时反馈。实际上, 在学生对各种解题思路还未真正弄懂时就做定论, 容易“炒夹生饭”。而当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 由于他们理解了几种解法的根据, 判断孰优孰劣才具备了条件, 而且能从中拓宽思维, 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2.侧重具体反馈,合理运用模糊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不应过分简单、模糊、单调,如对学生给予表扬反馈时,总对学生说“好”“ 不错”“ 真棒”;对学生给予批评性反馈时,总是采用“ 错了”“ 不对”“ 不好好听课”等本身带有很大的模糊性评价语,学生难以了解自己究竟“ 好”在哪里或“ 错”在哪里。这种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的评语,难以有效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的反馈和评价应尽量具体、详细,使学生确切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利于他们着手改进。
3.增强学生自我反馈意识
篇13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把学什么与怎么学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了这些信息,通过大脑,进行分析思考,形成记忆,从而获得知识,再通过讨论、作答、操作、考试等形式从同学、教师中吸收反馈信息,调节学法,发展思维。同时,教师又不断从学生那里搜集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整自己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这种师生多边的信息传递和相互反馈即为教学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学的反馈,教师根据这种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二是学生对老师教的反馈,学生根据这种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三是学生之间互相反馈,这种反馈有利于合作交流、培养情感。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通过教学反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方法获得的情况,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从而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进程,促使教学恰到好处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理和探求欲望能够在自己设置的情境中被激发出来,顺利地按照目标要求形成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呈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学反馈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时弥补不足,改进自己的学习。
《教育心理研究》一书中曾介绍过罗西与亨利的实验:把一班学生分成三组,每天学习后进行测验。教师对第一组每日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每周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三周则不告知,即不给予任何评价信息。如此进行八周,学习成绩明显不同。第一组最好,第二组中等,第三组最差。八周以后,改变方法,使一、三组对换,如此进行八周,则成绩也随之改变,第一组由最好变为最差,第三组由最差变为最好。
因此,课堂教学反馈是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组织后续教学的重要方法和主要依据。把握课堂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哈当地运用教学反馈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目前课堂教学反馈的困惑
现在的课堂教学反馈大多都是滞后的。当教师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时,一些错误的认知已经在学生脑中根深蒂固,再要将这些错误改正过来,不但要花大工夫,而且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偏差、错误,从而调整教师的教学,及时进行矫正和补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应当是全面真实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反馈也应当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教学反馈不能只针对个别学生展开,应当涵盖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量大面广的反馈,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应当是及时准确的。课堂教学反馈不同于课后作业、阶段测验,应当及时准确反映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和对教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反馈必须及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反馈的积极功能。
在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实现全面真实、及时准确的课堂教学反馈是十分困难的。有经验的老教师无力在短短的教学时段内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常常根据经验以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个体学习信息更是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常以个别典型学生的信息反馈给所有学生;新教师对课堂教学反馈掌握更差,仅仅依靠平时作业和考试片面信息,教与学经常在盲目的情况下进行;平时作业和考试少的学科想全面真实、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是天方夜谭。教学设计的偏差、学生理解的偏差在教学实践中随处可见,这就是现在的课堂教学现状。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教学反馈的落后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或许可以改变目前落后的教学现状。尤其对于课堂教学反馈的改变也许是革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