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文化的兴起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建立,推动着我国整体社会的变迁,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根本体现在于,由原来的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中心、以政府行政权力统摄一切的社会各领域合一的社会结构形式,转变为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相对分离的社会结构形式。[1]这种领域的分离,造成了政府权力的相对弱化,同时也对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能够在适应社会的变革的基础上,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行政文化作为具有行政特色、反映行政风格、适应行政人员身心特点的一种文化形态,包含着行政管理中所存在的从物质形态、活动方式到思维意识的一切文化现象,是一个复合的、多层面的整体组合。[2]与此同时,行政文化也是行政管理的思想的内核,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的有机系统,对行政管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转型时期,政府对其行政行为的调整,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二、转型时期传承和变革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行政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变化,对传统的行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管理的内核,又从深层次上影响着政府的行政行为。因此,在这一时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行政实践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了其必要性。
传承与革新传统行政文化的其理论意义在于能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不仅影响着、指导人行为动力,同时也会受到来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行政文化的研究,不单单只是分析它是怎样对行政行为产生影响的,更重要的是,要将行政文化与各个学科有机的融合起来,跨越学科界限,扩大对行政文化研究的内涵,并且将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要行政文化的研究之中。尤其在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只有将行政文化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研究别的学科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的研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文化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在实践意义方面,行政文化作为政府行政行为的潜在支配力量,对影响和支配政府的行政行为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行政文化的研究提高了政府公共行政的效率。从其性质来看,行政文化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行政文化可以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增强行政行为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价值,而消极的文化,则会抑制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3]在转型时期,通过对行政文化的研究,将其积极地性质发挥于政府的管理之中,才会对整个社会的起到维护,支持,稳定和发展的作用,才有利于政府公共行政效率的提高。其次,从微观层面上,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行政文化,可以加强政府内部人员的行政素养。社会变革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无疑会对政府内部的行政行为产生影响,甚至可能造成政府行政价值与目的偏离,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行政行为的最终目标而忽视了行政行为的初始目的在于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的构建与对人民福利水平最大化的维持。行政文化的研究,可以为行政人员创造内在的价值检验机制,对其一味的只追求自身利益价值的观念产生冲击,使其行政管理行为的价值核心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
三、传统优秀行政文化的传承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也不例外。从本质上讲,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宗法社会的思想观念贯穿其中,它一方面倡导仁政、亲民,要爱民如子,另一方面又强调权力至上,致使官僚之风盛行;它一方面主张个人的修身养性,号召仕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另一方面又推行等级观念,训导人们养成唯上是从的行为习惯。[4]传统行政文化的遗传因素,依然对当下的行政文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纵观历史的发展,由于传统行政文化的封建性、保守性、官僚性等弊端而造成的政府行政行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轨道相偏离的现象已屡见不鲜,然而,不得不承认,传统的行政文化的精髓仍然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并且在转型的时代的背景下对这些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将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对中国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儒家思想精华中促进现代社会发展部分的发扬。
1.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民本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其原意是一种统治观,基本思想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等。[5]民本思想是行政权力合法化的有力手段,应当说,现代中国行政应加大对民本思想的认识,它对于增强行政权力的合法性,改进行政管理方法,强化人民的主人翁意识,都必不可少。
2.“德治”思想。传统的行政文化是由“礼制”、“德治”和“法治”组合而成的思想系统。作为实现“礼治”的一种软手段,“德治”思想规劝统治阶级推行“仁政”。实现“德治”的关键是统治者先要有其德,“德治”要求行政人员“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如果说“法治”是行政行为的外在“硬约束力”的话,那么,德治思想就是内在“软约束力”,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内在道德修养,强化其“以德行政”的理念,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使行政人员树立正确的行政理念,才能培育高尚的行政情操,才能切实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变易思想。变易思想要求行政人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灵活处理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造成的传统行政行为失灵和失效的问题。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变易思想内容比较丰富: 第一,天地革。告诉人们只有认识和尊重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确保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第二, 法与时转。法令为时代服务, 国家才能治理得好; 制度与时代相适宜,治国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第三,过犹不及。要求人们做事把握分寸,适可而止。第四,因地制宜。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五,与时皆行。主张人们主动去认识和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变动,在变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正确地处理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社会转型的背景以及行政环境本身的复杂性,对行政人员的变易思想在这一特殊时期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继承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变易思想不仅能够使行政行为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及时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之上,促进了行政行为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四、传统行政文化的革新
历史的变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作为开放系统的文化,也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我国当代行政文化的革新应该是顺应知识时代的新需求、与政府行政管理的重点和时代进步的特点相吻合的。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文化的革新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官本位思想向民主型思想转变。传统的行政文化中孕育着浓重的官本位思想,“一切为了做官”成为行政人员所追求价值所在,造成了行政管理行为真实价值与目标的异化。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更应根除官本位的观念,确立行政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服务精神。在官本位思想向民主思想的转变过程中要增强行政人员的角色意识教育,强化其民本位的行政理念,加强自我教育与实践,使行政人员明确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其自身的生存依靠人民,为民服务是其职位应有之义,充分实现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真正树立起行政人员是人民公仆的观念,养成奉公为乐,谋私为耻,清廉为荣,利己为羞的从政风范。[6]
2.封闭保守的行政文化向开放多元化的行政文化转变。中国传统的行政文化起始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因此造成了行政文化极大地封闭性与保守性。开放的市场经济需要大量的与外部的沟通行为,而封闭的不开放行政文化,将会成为制约行政管理行为有效性的瓶颈。在新时期各种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因素,对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势必需要行政文化由封闭保守向开放多元化转变。构建多元的文化体系,在与外界充分交流的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先进行政文化的精髓,克服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行政文化的糟粕,发挥多元化的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建立开放的多元的行政文化,不仅是适应时代的表现,更是是对传统行政文化中变易思想的有效继承。
3.用法治文化取代人治文化。法治型行政文化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行政主体必须树立法制观念,把法律约束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二是行政行为必须要以法律为核心,依法行政。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将行政效果寄托于行政主体的人格品质上,“任人唯亲”,因此导致行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了行政主体的主观片面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法理型行政文化的上升提供了契机,创造了行政行为的自律性机制,在保存行政行为其合理性的同时,也能得到其他机制的补充,从而使得整套行政体系趋向于法治化的管理。[7]“法治文化”是培育契约精神的土壤,这将逐步唤醒社会公众的独立人格和公民意识,打破对权力的依附习惯,增强法律关系平等的观念。[8]
4.由全能型观念向分化型观念转变。与政府有责任包揽社会中所有的事物,行政人员是全能的,有能力管辖所有的行政事物的全能型的行政观念不同,分化型行政观念强调,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政府只需承担一定的行政职责,剩下的大部分职责要由不同性质社会的组织力量来行使。美国行政学者斯塔林认为,尽管很难界定政府的行政责任,但政府责任或星恒责任所涵盖的基本价值在于:回应、弹性、能力与正当程序。市场经济的发展,告诉我们,政府的干预,虽然对经济社会的有序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过多的干预,反而会阻碍经济的有效发展。在全能型背景下,独立人格的缺失使得公民难以从自身的根本利益、权力资格和权力地位出发来对政府性质、地位做出合理的价值评判和要求。所以,也要加大公民权力的行驶,在决策中加强公民参与的力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使公民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使全能型行政文化逐步瓦解,限权型行政文化开始形成。在建立分化型政府的同时,还要培养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加强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数千年的文明使得中国行政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行政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传承与革新是不仅是行政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其对维护和谐的行政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亚平.转型社会中的行政发展[J].南开学报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竺乾威.公共行政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刘祖云.论影响政府效率的行政文化形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4]赵黎明,刘成林,庄明峰.中国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价值取向[J].河北学刊,2007(3).
[5]祁志刚.社会转型与传统行政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制度发展[J].人民论坛,2011(2).
[6]熊小伟.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文化革新与行败防治浅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篇2
中国传统医学与形意拳,同是在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区域内发展着。宏大、缜密、系统的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不可能不对形意拳理论以及形意拳的技术层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不会是单方面的。传统医学与形意拳共同的哲学基础,以及同属人体文化的性质,又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渗透和融汇是双向的、互相的这一特点。形意拳,对传统医学的渗透与融汇,同样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医学的内容[3]。
2.1阴阳五行学说,是形意拳拳理之根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阴阳五行推演客观事物的正常和异常变化的机理来辩证治病的。形意拳也是利用这个机理来却病健身、锻炼技术和实践应用的。道理妥切,内涵深邃。阴阳,指的是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进退、向背、俯仰、收放、起落、出入、束展、伸缩、动静、刚柔、虚实等对立统一的方面。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阴阳”的运用,便于达到灵活的目的。以虚实为例,每一拳出发为实,对方有了准备为虚,对方不动是实,对方一动是虚,使对方动不动都被动。在搏击战术上体现阴阳的灵活运用。它用阴阳而辩标本,观虚实以论柔刚,因利弊而攻守,据高低而行俯仰,凭先后而择守让,据表里而施软硬,论勇劫而行弛张,察显隐以定动静。据远近以行吞吐,因势利导,巧为化裁,这些都是辩证法运用与锻炼,以达到健身、养生、经济治疗的效果。“五行”一词的出现,见于《尚书·洪范》,洪范九畴的第一畴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穡。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幸,稼穑作甘。“”阴阳”变换“,五行”生克,关乎的是自然的呈现和大自然的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也就是“五行”构成了互换互变的整体。拳由理导。形意拳是以“五行拳”作为母拳,劈、钻、崩、炮、横,劈性金、钻性水、崩性木、炮性火、横性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克变换,就是一个不断统一变化的运行整体。广泛流传的形意拳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在其流传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又多理解为“相生”,就是二者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劈拳可衍生出钻拳,钻拳可衍生出崩拳,如此等等;而“相克”则是“相胜”,二者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也就是劈拳能破崩拳,崩拳能破横拳,如此等等。若从练习者的角度看,或可说其“相生”既便于记忆,又能使练习有一个基本的顺序;若从五个基本拳法的做法和一般对相应的积极方法的用法讲解来说,或可说其“相克”。但是就五行说的理论而言,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是相对固定的,五行拳实际上是五个单势拳,很难说这五个拳法之间就必定有固定不变的内在关系,练习者在练习时既可以按照劈崩钻炮横的顺序进行练习,也可以不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练习。而在双方以自由的形式用法相击,也就是“相破”时,情况更是千变万化,决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程式,不按照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克”的关系而用其他的方法也可以“相破”。笔者认为,形意拳家所编写的五行生克拳术,无论是按五行相生还是按五行相克,都是为了“往来连贯练习”,即按照相生的顺序做完某拳再接做某拳,将五种拳法连续练习的两种不同的排列顺序,这样的练习是独习,而非对击,是一种基础练习的方式。“五行生克拳”则是两人以五行拳相互攻防的对练方法(或称之为对练套路)。另外,从拳法结构来看,五行拳也可以解释为有一种相互破解(即相克)的关系,但这种“相克”的关系决不是唯一的,还有别的方法也可破某拳,如果练习形意拳的五行拳就必须套用五行相克的说法来进行,一方以五行相克之说以某拳克另一方的某拳,如此进行,虽然可以符合五行生克的循环关系,但是这样不仅把灵活多变的武术技击技术变成了呆板的公式,并且在实际交手时也绝不可能按这样的公式来取胜。
2.2精气学说,是形意拳功法修炼的要旨
传统医学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是构成人体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精又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承于父母,与生俱来“;后天之精”则主要是出生之后摄入的饮食水谷,通过脾胃运化功能生成的精气,二者均归于肾、藏于脏。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精不断变化为“气”,流布全身,不断补给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由于源源不断的气的作用,人的“神”———即思维,意识及其它一切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三者中,尤以精为人体生命的根本[4]。形意拳理论将传统医学的精、气、神学说完整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内外兼修”是形意拳的宗旨。形意拳既强调“外三合”,亦重视“内三合”。孙禄堂《拳意述真》介绍郭云深在论形意拳时提到“: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种练法。第一,三层道理:(1)练精化气;(2)练气化神;(3)练神还虚(练之以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也)。第二,三步功夫:(1)易骨:练之以筑其基,以壮其体,骨体坚如铁石,而形式气质,威严状似泰山。(2)易筋:练之以腾其膜,以长其筋(俗云:筋长力大),其劲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也。(3)洗髓:练之以清虚其内,以轻松其体,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第三,三种练法:(1)明劲:练之总以规矩不可易,身体动转要和顺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拳经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2)暗劲:练之神气要舒展而不可拘,运用要圆通活泼而不可滞。拳经云“:圆者以应其外”即此意也。(3)化劲:练之周身四肢动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之。虽是神意运用,惟形式规矩仍如前二种不可改移。虽然周身动转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总在神意之贯通耳。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5]”重视精、气、神的作用转化,重视内功修炼,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即人体是功夫的基础,功夫的强弱与功夫载体的强弱密切相关。载体的强壮又可分为外部强壮和内部强壮,外部强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内部强壮———内壮。内功修炼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内壮并从而达到整体强壮[6]。
3六合理论是形意拳的行功指南
形意之道,虽源自阴阳、五行,但欲得其妙谛,则必须求之于“六合”[7]。《海内南经》中有,“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和宇宙。“六合”是一种传统的哲学概念,其核心思想为天下规律。六合思想是阴阳思想的灵活运用,天下之六合:阴阳合、天地合、时空合等。在形意拳中亦有六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易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和。人体自是一个小宇宙,六合一齐,统一了天下,自是防守严密,劲力奇出。六合拳论是对拳式的整体概括。它把拳式划分成内外两部分,阐述人体内在的意、气、力变化规律的“内三合”,人体外在的筋骨运动规律的“外三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即外三合。外三合是形意拳见形于外的、四肢有关部位的上下相合,但不是上下相对,而是上下一力。上肢与下肢就“三节”而论,手与足同为稍节,肘与膝同为中节,肩与胯同为根节。腰为主宰,动则先动身,身动发动四肢。上肢则要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下肢则要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虽然上下肢是两条线,但却为一个目标,都要在腰身的发动下,根节催中节,中节催稍节。因之四肢的根、中、稍节必须上下相合成为一力。因为“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故在静中定型,对此要求尤为重要。故须明其理,务其实,因之不论三体式的出手或站桩定势,都在为锻炼此技法而筑基,故而强调,必须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实际也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上下相随,周身一体,从而由劲整加上能意气归根,才会“内劲”因之而生。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不见形的静中寓动,是意在起作用。但必须通过外三合的上下相随,才能发挥作用。从而求得内外合一,周身一气。所谓心与意合,就是使心理状态与拳式的攻防意识达到高度地统一,意与气合,就是在拳式攻防的转换过程中,使调心(攻防之意)与调息(呼吸之气与内气)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协调统一。气与力合,就是在拳式的转换之中,使调息(呼吸)与调身(拳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拳式的“蓄劲”和“发劲”与肺的吐纳形成规律化的协调统一。毛明春老师在《形意拳站桩与内外三合》一文中指出:“心意六合拳的拳名含义是:用脑子思维整合六合的拳术。形意拳的拳名含义是:形体和思维统一的拳术。”形意拳继承了心意六合拳的核心技术,形意拳形体动作均要遵循六合的法则,所以在山西也有称其为“六合心意拳”[8]。
4形意拳的中和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尚中思想史有深刻传统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把守中作为人体修养方法。“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这是“中”的含义。“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了“中”的作用。“中”本质上是对辩证法的独特运用,中国传统上对阴阳矛盾的运用是“两极为体,中和为用”。形意拳练气最终要气归丹田,就反映了这点。《周易》也很强调“中”的作用,如“乾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固或之。”此句说,不中不好,以中为美。还有“三才”说“,三才”指天、地、人。人处中间就得守中。由此看来,古人尚中思想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由感性到理性进行思考与实践的结果。形意拳把这种认识成果,通过外化与内化两种形式纳入自己的体系中,自然有人体科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与哲学诸方面的合理性。
5孔孟仁学是形意拳门道德行为的准则
崇尚武德是形意拳门的优良传统。形意拳谱明确指出:“此艺三教三不教。何为三不教:贼盗者不教;愚鲁者不教;无义者不教。何为三教:孝悌忠信者可教;有刚有柔者可教;机谋灵通者可教”。形意拳门“三教三不教”的门规,是符合孔孟之道伦理精神的。这就是形意拳门坚持武德第一、武艺第二的原则,把人的道德品质视为习武的先决条件。《形意拳谱》中云:“六合自古无双传,多少玄妙在其间,倘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武艺虽真窍不真,枉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者传授要择人。”根据择人而教、择德而教的思想,形意门传徒授艺,如没有合适之人,宁可不传也不轻传。所谓合适之人,就是人品端正,符合传统伦理思想的仁义之人。另外,形意拳在师徒关系上,一向推崇和信奉“尊师重道”的高尚品德,强调“一处投师,百处学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都是孔孟伦理观念对形意拳界的深刻影响。
篇3
2、汽车造型设计与审美需求
汽车是一种产品,作为产品就具备审美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产品的外在造型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从而唤起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价值体验,使产品对人具有亲和力。汽车的造型设计需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审美价值原理来分析,市场依靠激烈的竞争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汽车产品的开发则是汽车制造商们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产品开发中,汽车造型设计的不同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和品牌特征。而人们购买汽车,反映了人们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同时,汽车造型设计与大众审美取向关联度的高低决定汽车的销量。
3、汽车造型设计应使汽车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气流的影响,合理的汽车外观造型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空气对汽车的阻力,这不仅能改善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的车身稳定性还能将发动机的动能不遗余力的发挥到最佳值,同时还能节省汽车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汽车在造型设计中应考虑各种材料的装饰特性
汽车的造型不仅包括汽车的基本造型,同时也包括材料在装饰效果上的表现及搭配。材料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表现力、视觉及触觉感受。因此,在各个装饰件的材料搭配上要把握好视觉和触觉上的相互协调统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物质方面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留给我们太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而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后辈在设计中的灵感源泉。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物质方面来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从建筑方面来看,包括紫禁城、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第二从佛教石窟来看,包括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第三在服饰方面,包括丝绸、唐装、旗袍等;第四从民族文化产物来看,包括书法、汉字、剪纸、水墨、脸谱、京剧、瓷器、中国结等。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物质文化元素,蕴含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及对美的理解,是中华民族物质文化元素的精髓,也是外国人心中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方面
所谓的精神方面指的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所积淀的民族智慧和思想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方面归结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庸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二,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等的和谐统一关系。第三,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孔子的仁爱思想。其核心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体现着价值尺度从“物”到“人”的转移。这些思想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体现就是,“以人为本”了解和把握人与物的关系,使设计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实现汽车设计与人的需求完美结合。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汽车造型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抽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它很难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具体的概念来阐述清楚。这种传统文化元素在汽车造型中应用时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刻意追求,它应当是设计师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后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就像中国绘画的写意一样,笔不到而意到,言简意深。同样在汽车造型设计中也要用写意的手法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述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设计师们可以通过抽象、概括、简化、提炼、变形等手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汉字、书法、京剧脸谱、古代建筑、经典图案等元素融入到汽车的前脸、车灯、方向盘、座椅等造型设计中,制造出能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汽车。以国内汽车制造商吉利公司制造的GC9轿车为例,GC9在设计中融入了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车身上下无不体现着东方美学的神韵。中网格栅的灵感来自水滴在湖面晕开的波纹,缓慢延展同时自然流畅,将大自然与汽车设计完美的嫁接在一起。从车门曲线来看,设计师将中式拱桥造型的优美弧线恰到好处的融入到了车门曲线中。从汽车内部设计来看,设计师们不愿浪费每一个细节,连不起眼的音响造型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回纹设计图案。吉利GC9轿车的问世,无论是整体外观还是局部细节的设计,处处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汽车造型中的应用,同时这也将打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造型设计只会模仿国际畅销汽车品牌的神话。
2、传统文化元素在车身色彩中的应用
色彩是视觉传达中反应最直接的信息符号,而车身色彩是构成汽车使用者视觉认知系统的必要元素。与西方传统色彩的“七色观”和“三色观”相比,中国色彩理论的发展源自我国古代民间色彩的“五色观”,五色即青、白、黄、赤、黑,同时也离不开儒家色彩美学和道家色彩美学的影响。在诸多色彩中,红色是中国人最为喜爱的颜色,因为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庄严的品格。每逢喜事,都用红色来装点;人走运了,称为“红运当头”;受上级重视者称为“红人”;这些都足以说明红色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的特殊情感。从汽车车身色彩来看,近些年,红色汽车因其活跃而富有激情越来越受到都市女性的青睐,这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在汽车车身中应用。
篇4
笔者认为,传统文化通过两条途径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第一条路径为传统文化对国民的个性品质产生影响,而这些人作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第二条路径是在传统文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三个中间过程,分别是企业文化、创新价值观和创新制度化,社会传统文化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内部需要有创新价值观作为核心,在创新价值观点指导下实现创新制度化,当创新成为一种制度时便会影响企业的具体的创新行为和活动。
一、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会对该国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在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必然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和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活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我国,反映到企业文化中并最终影响到企业创新行为的传统文化主要有两点:
(一)重伦理、倡道德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突出道德伦理性,传统的道德伦理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根基。这种道德观念认为家族整体利益是第一位的,要求尊敬老人、慈爱孩童、夫妻相敬、兄弟相亲,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这反映到企业文化中,便是对企业内部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上下级坦诚相待、和睦相处,同事间感情融洽、配合默契。
(二)务实守城观念和追求稳定的传统文化
林语堂说:“中国人的生活视乎总是在一个更缓慢、更平静、更稳妥的水平上运行,不是像欧洲人那样富于行动和冒险,于是就发展了一些心理与道德上更平和、更消极的性格与习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注重实际,追求稳定的特点。中国农业民族务实的精神、性格体现在许多方面。务实是农人的基本特点,不务实就没有收获,因此导致在文化上强调实用。比如,中国古代与生产、生活直接有关的学科受重视而发达,如农学、文学历史、天文历法、医学等传统学科成果丰硕,许多领域在当时居世界领先位置。
二、让创新价值观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使命和愿景、精神和价值观、运营理念、管理制度等的总和。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并实现持续发展乃至基业长青,必须拥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史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诺基亚作为全球手机产业的领导者,仅仅在几年时间,就濒临崩溃。很多人认为因为诺基亚太大,无法及时应变,缺乏创新,来不及推出智能手机。实际上,诺基亚的创新能力是很强的。从把网络放在每个人口袋产品的概念到智能手机的概念机,从触控技术到现在当红的3D技术,诺基亚始终走在大部分企业之前。
笔者认为,诺基亚的失败是败在企业文化上,败在企业文化的核心----高效率控制成本。诺基亚的成本控制能力,早已成为成功教案。比如诺基亚1616型号手机,在供应链、采购上的强化,让诺基亚将市场价200美元的手机降到30美元。但是追求成本与极致效率的态度,让诺基亚连续犯下失误,舍弃触控风潮。
并不是说诺基亚的企业文化内部没有创新,但只有核心企业文化才能主导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其他部分只能是作为企业核心文化的辅助。在诺基亚,其核心企业文化便是成本控制和极致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创新文化是冲突的。这导致了其创新文化无法指导企业的发展。是高效率成本控制思维的企业核心文化,扼杀了诺基亚该有的创新。因此,要实现创新贯穿于企业的所有活动,必须让创新价值观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三、创新制度化
当创新价值观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后,需要实现创新的制度化,这样才能确保创新的执行。需要制定创新机制,鼓励全员参与创新。
创新需要一套完善的机制,包括创新的方法、奖励的标准,并能够做到及时、合理兑现。制定一套机制并不难,难的是让员工充分参与进来,并且充满了激情和热情。企业要鼓励全员参与创新,要有及时的奖励,要能够树立先进的人物事迹。领导要能够给予下属一定的权限和空间,不要管得过多过严,这样会压抑下属的创新热情。很多领导喜欢事无巨细地管理,时间长了,员工也会形成一种依赖的心态,凡事请示汇报,结果领导忙得焦头烂额。虽然下属在独立工作时,可能会出一些差错,但如果领导不能容忍,这样的团队是无法具有创造力的。
创新的源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不管是客户的抱怨,还是员工的牢骚,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所以企业要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希尔顿有自己的顾客满意度追踪调查,每个月征求6万名顾客的意见,管理人员可以在线上看到整理后的意见,这样他们可以确切了解顾客对一系列涉及客服问题的看法,并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希尔顿为此项调查的花费每年超过了150万美元!同样的,很多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公司内部员工之间、与外部客户之间的沟通渠道,所以总感觉创新无处着力。
参考文献
篇5
一、丰乐安置点的概况
榕江县古州镇丰乐村安置点距离县城中心1.5公里,属县城规划区。该安置点与廉租房衔接,每户住房面积50平方米。到2015年4月份,该安置点共安置955户3755人。其中,计划乡摆王、摆拉两个村整村搬迁497户1783人,其他为寨蒿镇、崇义乡和八开乡的零散搬迁户。该安置点的安置模式具有典型性:实行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依托城区、园区安置,采用“一个村一栋楼房、一个组一个单元、一个家族一层楼”的方式进行安置。该安置点的移民主体为摆拉村和摆王村,这两个村辖于计划乡。摆王村距乡政府驻地30公里,距县城80公里,主要民族为苗族;摆拉村距乡政府驻地20公里,距县城70公里,主要民族为苗族、水族。两村坐落在海拔1300多米的月亮山主峰上,是典型的深山区。摆拉村和摆王村由于地处深山,农业基本能满足平时生活所需;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这些因素使得他们的民族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下来。为了动言他们搬离 “高坡”①,当地政府做了不少工作。2013年春节前摆王、摆拉村303户农民1070人从世代居住的大山搬到了县城,2013年7月,因一直犹豫而暂时未搬迁的194户713人也搬到了县城,至此两个村完成了整村生态移民搬迁,共搬迁了497户1783人。
二、文化传统对丰乐移民的影响
文化传统是“支配着整个民族的一种习惯势力和精神力量,一种集体的潜意识”[2],文化传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一代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在这个历程中,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为。人们遵循它行动,但又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丰乐移民都是从较为偏远的山区搬迁而来的苗族、水族和侗族等少数族,特别是处于月亮山深山区的摆拉村和摆王村,受现代化影响较小,其文化传统较为深厚,成为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时刻影响着他们移民后的生产和生活。
(一)影响移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人们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逐渐形成了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某种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当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势必会引起生计方式的变迁,进而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移民传统文化对新环境中生计方式的选择和生活方式的适应起到或制约或阻碍的作用。丰乐安置点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概括来说,丰乐移民大部分青年人初中毕业以后就到沿海一带打工,在安置点居住时间长的移民,一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在家带孩子、送小孩读书;一部分是有劳动力、适应能力稍强的人,他们主要靠打零工为生,包括建筑工人、街上的苦力、超市、摩的及部分卖菜等;大部分人两边居住,即一个月在县城做几天零工或闲上几天,又回老家做几天农活。为了移民能够在县城安居下来,榕江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移民解决就业问题。从2013年开始,榕江县对丰乐安置点移民进行就业前的技能培训,培训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为蔬菜基地、木材加工厂、超市、工业园区等。据榕江县人力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移民后安排到蔬菜基地工作的移民有四五十个,但在2014年走访摸底的时候,只剩下不到十人留在蔬菜基地;在永盛木业、甘力木业和永利木业的移民也先后离开了。
移民后,丰乐移民的农耕技能和文化,与县城的工业、服务业所需的劳动技能和意识产生很大矛盾。原有的文化传统制约了他们在城市中的生产和生活。在调研中得知,移民大多认为安排的这些工作他们不适应,一是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规律和工作节奏,有村民说:“以前在家想做就做一下,不想做就休息,没人管。”以前在农村做农活,没有约束,而城市的工作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岗位职责规定,很多村民一时适应不了新工作岗位规律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方式。二是劳动技能不适应,“做不惯那边的活路,我出来一个月做几天,吃完了又去做。”很多村民从生下来就呆在村里,很少与外界接触,最多到乡里赶集,找点钱,其余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种庄稼上,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方面他们是一把好手,但是长期以来的农耕技能与城市的工作要求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一时做不了那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
(二) 影响移民的心理调适
发展是梯度推进的,那些接受现代技术和观念较早的地区和个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东西,更容易适应新环境;相反,受新技术和新观念影响较晚的地区和个人,其文化与现代性的适应较慢。文化习惯促使他们的经济行为、思维等与现代经济社会间存在较大差距,“比如那种几乎出自本能的族群情感、历史记忆、信仰情怀、乡土认知和道德习俗等,对人们的认知、选择和学习(模仿)活动总是具有一种先决性影响,而且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并不是总是以自觉的方式存在的,它们有时更像是一种本能,于是也就更加难以放弃。”[3]移民后环境的突然改变,移民的文化传统使其在新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表现。丰乐移民一方面很想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又因为自身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使其很难融入城市。要融入就得求同,就得改变。而割离意识中原本具有的一些东西本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变与不变、变什么、怎样变这些问题中,每个移民的思维和行为无不带着原有的民族文化因子。可以说这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较量,“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往往是文化传统的改造问题。”[2]在这个较量和改造的过程中,移民在开始的一段较长时间内往往呈现出迷茫和焦虑的精神状态。当问起丰乐安置区移民“你觉得你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他们大多游离很久后给出“不知道”的答案。他们大多在城市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心理归属感缺失;而返回原居住地又不似移民前的农民身份,乡土意识正逐渐弱化。在这段特定的时间内,他们作为一种“边际人”②而存在。世代形成的农耕文化使他们在面对城市中陌生的生计方式和人际关系时,一时难以适从,产生一种身份焦虑,一种文化焦虑。
在同一个村寨里面,个人的文化开放程度亦是不同的,从而人与人之间的适应能力也有较大区别。在丰乐安置区,青年人的适应能力远强于年纪较大的人,文化程度高的人适应能力强于文化程度低的人,与外界交流较多的人适应能力又强得多。丰乐移民中:返回原居住地的移民绝大部分是老年人,在他们身上,文化传统的“习惯势力”更大,他们更加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四五十岁那部分人,很多人游走在农村和县城安置区,既不完全脱离乡土,也完全融入城市;相比之下,青年一代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就小得多,他们大多初中毕业后就去东南沿海城市打工,离开居住条件差、交通闭塞的农村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总之,文化开放程度较高的村民,他们会在城市中较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城市的生产、生活。而文化传统较为浓厚的村民,则往往在城市中无所适从,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更加焦虑,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危机,因而他们或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或返回原居住地。
三、结语
通过丰乐安置点移民的适应情况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与其传统文化价值有着深刻的联系,人们的价值观内在的限定了他们对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对发展手段的应用。不同的文化所遵从的价值取向不同,势必会造成不同文化群体应对自然和社会等外界环境时做出不同的价值选择,因为文化传统规定着人们的社会行为。
文化传统对移民的适应性具有先导性的影响,文化开放程度越大、包容性越强,移民适应性越强;相反,文化相对较封闭的族群,其移民适应性较弱。因为,文化是人们解决生存问题而形成的机制,文化也是文化拥有者的生存方式,他们的生存能力不仅通过他们的文化体现,而且通过他们的文化获得。移民以后,移民能否适应新的生计方式,能否在新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其文化传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移民的过程中,“移民的再社会化一定会受到现有资源以及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些资源或环境要素面前, 移民个体并非毫无作为, 他们一定会在适应的同时, 重新对其进行构建。”[4]移民在建构的新的社会环境时所进行的一系列选择和行为,都是经过其文化过滤的,都带有其文化价值的意义在里面。因而,在搬迁的过程中,须充分关注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应把文化结构对移民的影响考虑在内,所实施的搬迁模式和安置工作应尽量与之相适应。
同时,不仅是在不同的移民群体间,即使在同一群体当中,那些接受现代技术和观念较早的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移民后能快速适应转变,并能抓住机遇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相反,适应能力较弱的移民,则有可能因搬迁而更加贫困。因而,在移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可能会出现的 “马太效应”。③(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项目来源:文章系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美]A・哈维兰著, 期铁硼、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492.
[2] 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8): 78
[3] 戴庆中.边界漂移的乡土――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的生存智慧与文化突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60
[4] 马伟华.移民的文化适应:宁夏吊庄移民生活习俗调试调查研究――以芦草洼吊(兴泾镇)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注解:
篇6
企业形象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在企业形象设计中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想和计划,这才是企业形象设计的定义。在企业形象设计中基本元素相当于作品的构件,每一个元素都要有传递和加强传递信息的目的。传统文化元素包罗如此之广,正是设计师们吸取营养的沃土,对企业形象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而在我国有着这么深厚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传统文化元素与企业形象的关系
传统文化元素是实现企业形象本土化战略的途径。企业形象设计的传统化就是指从创意到执行,从图像到文案都尽量采用传统元素,使之与当地文化背景相契合,即作为一种文化机制可以使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选择作用和自我保护作用。企业形象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是体现企业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传统文化是重要元素
一直以来,企业形象设计是众人关注的话题。要么是低俗化倾向受到业界有识人士的大力挞伐,要么是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让设计师不知所从。事实上,大多数企业形象设计的目标受众都是普通人,因此企业形象设计力求通俗是应有之义,但通俗绝不是庸俗。娃哈哈的一条电视广告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喜事,从而引出“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的主题,可谓俗极而雅的典型制作。在这里,广告传递的潜在文化信息、品位诉求无疑使得企业形象得到了最好的表现。在这样一个广告铺天盖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被学者称为“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每个企业形象设计都梦寐以求的想给予受众足够多的冲击力,使其对自己企业或者产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则是每个企业关心的问题。增强视觉冲击力、凸显企业亲和力等等都是值得采纳的手段,但也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二)传统图片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此外,当今正处于一个信息十分拥挤的时代,若使信息吸引公众的注意,个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现代企业形象设计艺术至今仍以西方水平为高,我国大部分设计或多或少在模仿,时尚元素运用普遍,传统图片元素难以显现特色。一些有创见的中国设计师意识到,传统图片元素一味模仿永远没有自我,开始转向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传统图片元素才是民族的个性的。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几乎全部采用传统元素,像他的作品中国银行的“孔方钱”标志,浅显而简洁,一看就懂。这些纯民族的元素令他的作品在国际大展中频频获得大奖。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学生设计的广告招贴画《设计与艺/意/异》充分运用书法这一传统元素,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获得了2008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银奖。
传统元素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借鉴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构图技巧。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对线的组织和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对线的质感追求和线形象的突破,在设计领域创新运用,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设计与艺/意/异》和《家国梦圆》两件作品明显表达了对我国文化艺术的深刻理解,设计者通过对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精粹的准确把握,形成自己那种带有很强东方文化的表现风格,完美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留白”、“藏境”、“造势”、“造险”,使作品意境深远,回味无穷。“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中国画家常借用这两句话强调疏密、虚实的对比,以反对平均对待和现象罗列。好的平面广告招贴要做到既让人“一目了然”,还要让人“一见倾心”,为它所吸引,顾盼之余,留下较深的印象。设计者常用“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的艺术技巧来从生活的某一侧面再现现实。在我国企业形象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为何如此少见。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特别是中国画,巧妙运用白底的匠心,民间剪纸和蓝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应在企业的平面广告设计的构图中得到运用。
汉字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应用。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时空,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方块字。通过象形、会意等六种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加之“图形化” “符号化”的表现特质,可以说是标志的最原始形式。同时,甲骨文、篆、隶、楷等各书体不同的表征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将之运用于现代的企业形象设计中,将为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开拓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造空间。
传统图形与现代企业形象设计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同时也成为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将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现代企业形象的设计中,这是设计出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就成功地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并采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将媒体的特点,以及品牌立意高远,领唱同侪的王者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至,用两只飞翔盘旋的凤凰形象代表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交融,体现了融汇东西、荟萃南北的文化观念,具有明显的华夏文明烙印。
综上所述,当代企业形象设计师应在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对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在企业形象设计中更富有时代的特色。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在企业形象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推陈出新,是没有出路的。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若能很好的与企业形象设计相融合,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展现我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篇7
在古代,不同于现代社会把姓氏看做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做区分,“姓”和“氏”在定义和使用上是有着明确区别的。
“姓”出现的年代最为久远。早在上古时期的母系社会就已出现。母系社会的族群称为氏族,姓也就代表不同氏族的血统。
“氏”相较于“姓”出现的时间要晚了许多。大约是从夏朝的中期开始出现。“氏”最初是为了表示某些个人或族群的功勋或地位。因此“氏”也可认为是古代只有贵族才享有的称号。
二、我国古代姓氏的起源
我国古代早期的姓氏制度,是作为同时期婚姻制度的补充与完善出现的。
著名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在其代表作《中国制度史》中说:中国的婚姻制度,经历过原始群婚、血缘婚、亚血缘婚、对偶婚和专偶婚等多个阶段。
在蒙昧的群婚时期,当时的人们没有父母、兄弟姐妹等血缘亲人的概念,生育后代纯粹出于“自然”,亦或是“需要”;血缘婚时代,由于逐渐意识到了血亲通婚的子嗣多有疾病且易夭折,家族内部便催生了血亲禁止通婚的规定。不过当时的禁忌还仅仅停留在禁止父母与子女通婚的阶段;亚血缘婚则在此血缘婚的基础上更为严格,家族内同辈男女(表亲之间)也不允许通婚;对偶婚时期,社会中的婚姻关系也十分的松散,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家庭模式。这样的情况,需要一位强力且有远见的统治者来改变。
大概在公元前2000多年,这位统治者出现了,他终结了这种混乱蒙昧的状态。他就是伏羲氏。《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风”这个姓,也是我国有史料可查证的最早的姓,可以认为是姓的开端。
《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征伐十数载,最终成功一统周边大大小小的部落,实现了中华大地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统一了天下之后,伏羲氏推出了两项看似不起眼但是却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的制度:“正姓氏”与“制嫁娶”。
制嫁娶,可以看成那个时期的“婚姻法”。其实,最早推行一夫一妻制的也是伏羲氏。从此以后,“夫妻”这一概念才正式在中华大地上传开。
正姓氏,现今多认为此政策的出发点是则是伏羲氏为了规范婚配活动,避免血亲婚配的的配套政策。《史纲评要》记载,“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不始渎”。《路史・太昊纪上》则说,正姓氏“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
三、我国古代女性姓氏最初的发展―先秦时期
田恒金先生的《从〈春秋〉〈左传〉看先秦时期女性的名字及其文化内涵》一文中提到先秦女性的名字、称谓是由母家国名、夫家国名、母家氏、排行、夫谥、自谥等材料组成。从先秦女性的名字与称谓能直观的体现出她们的籍贯、家庭背景、血缘关系、婚姻状况等信息。这一时期,女性的姓氏主要作用主要是标示其身份。这样,在婚配时即可避免同姓同族结婚这种情况。另一方面,这样的姓氏也表明从先秦时期开始,女性的在社会中的地位就已经有依附于男性存在的倾向。
由于先秦古文献存世稀少,导致不仅仅是现代人,甚至是很多古代学者都认为先秦时期女性是没有名字的。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那一时期的女性的的确确是有名字的,但因社会习俗中女性名字是不对外示众的,由此在对外的时候就按照女性的家族出身等材料对其身份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女性的称谓方法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女性附属于男性的社会现实。
四、我国古代女性姓氏发展的转折―两汉及魏晋时期
两汉时代,女性有了比较正规的名字。从这一时期留存的文献中可以发现,如若文献中出现的女性有名字,文献虽然会直书其名。但是,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女性依附于男性的现象越发明显。这一现象体现在在文献中便是若女子尚未婚配,记载中会先说明她的父亲是谁; 若已婚,则先说明她的丈夫是谁。
汉代在对女性的称谓上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与先秦基本一致,它同样标出了女性的所属族群。但有所区别的是在汉代,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不再是宗法血缘制的大家族,而是相对规模更小的家庭。因而女性血缘的辨识也不再是必须的。这一编号导致已婚女性的称谓以体现丈夫对自己的所有权为主要诉求,母家姓氏自女子婚后即弃之不用。
魏晋时期,女性名字的文献资料得益于留存文献典籍的增加也越来越多。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女性的称谓已经完全的边缘化甚至消失了。女性从先秦时期起就已逐渐丧失自己独立自主的社会地位,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必须依附男性,或是父亲,或是丈夫。当发展到魏晋时期,女性已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社会地位。因此对于女性的姓氏,也只是体现女性的父亲或丈夫信息,女性自身的信息已完全被忽略不计。当时的社会要求女性以此来强调女性“所有权”的归属。
五、总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仅是我国,世界各地的女性都曾经是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力量。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中,女性的社会角色逐步由社会主导变为男性的附庸甚至是物品。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女性姓氏的演变,甚至可以说是对演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上古时期的男女姓氏不作性别区分,到了先秦时期社会生活中逐渐显现的男尊女卑,女性为男性附庸的趋势,也导致姓氏上女性也成为男性的附庸。直至两汉魏晋时期这一趋势被基本固化为社会共识成为共同价值观。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姓氏又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在我国传统女性姓氏文化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同时姓氏的变化也映射着不同时期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一特点使其成为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和线索。
参考文献:
[1]焦杰.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篇8
国学这一概念是在近代西方思想和技术逐步传播的同时而产生的,经过百年的发展,特别是进20年的进步,国学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如何承继和发展国学已经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文化和思想话题。应该看到国学的深厚底蕴,要为国人钟爱国学而欢欣鼓舞,要为国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身的努力,在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培育出新时期适于中国、服务于世界的新国学。当前我们应该具有冷静而理性的思维,要从国学的发展上和途径上进行深入思考,要认清国学兴起的背景,明确国学在传播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全面地呵护和发扬将国学的精髓和实质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进行更好地传承的同时,更有力地改造国学,使其更加适合新时期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大局[1]。
1 国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1.1 儒学的重新兴起
进入到新时期,有识之士认识到应该在快速吸收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要打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特别是海外华侨和留学人员对于中华文化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形成了“新儒学”的基本认知,这为国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重要基础。新儒学认为中华文明应该告别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要提倡和谐和共同发展,这一思想的提出给了国学非凡的生命力,使得国学不但在国内得以兴起,同时也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地认同。
1.2 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
从“五四”运动开始“西风东渐”传统的思想和文化仿佛距离我们渐行渐远,“言必称希腊”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导致社会上出现信仰缺失、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很多人对于此类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他们发现要想改变现状应该延续中华文化中传统的优良部分,应该通过传统文化的重振达到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的重新洗涤和重构。当前全社会已经取得共识,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合理的人文精神,一个民族才能够持续发展,也才能够以利于民族之林。
1.3 现代性的深入反思
现代性的反思始于20世纪末,在西方和中国的思想学界开始了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反思,他们看到了人类物质世界的丰富并没有带来更深层次的幸福,反倒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出现的弊端却给整个人类带来严峻的发展和现实考验[2],传统的现代性已经不能继续指导整个世界的发展,必须探寻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想。这时人们将目光转向了中华的传统文化,那种讲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在中西方的思想学界都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中国学的长处和优势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发挥,形成了国学兴起的热潮。
1.4 文化归属感的兴起
中华文化具有特殊性,讲求认同和包容,这对于西方讲求竞争的功利性思想有着极大的超越性,特别在人们感到无助、困惑的时候,中华文化的价值就显现出来[3],特别是华人心灵深处的“回家”意识就会占据主体,在心理上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皈依,这是国学兴起的内在原因。
2 国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对于文化认知的不同
很多人对于30多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认为社会上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西方文化不适于中国国情而带来的种种问题,只要恢复传统文化和国学所有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这是片面的思想,不但会否定多年来我国社会建设的实践,更会形成对国学的盲目崇拜[4]。
2.2 以民族性掩盖时代性
过于强调传统文化和国学的民族性,这种方式会导致以民族性掩盖时代性,使国学难以真正发挥传统的价值和作用,而且容易成为一种排他性的形态,形成狭隘的民族意识[5]。
3 国学发展的思路
3.1 以全面开放的目光来发展国学
在当前中国应该做到相互融通,东西合璧,要致力于建立包容性的、不断更新和创新的民族文化。平等的文化视角、开阔的文化胸襟、自觉的文化心态是目前最需倡导和确立的。只有在不断的吸纳、碰撞、交融更新的过程中,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民族文化才可能产生,才能使国学在当代获得准确的定位,也才能使国学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3.2 形成国学发展的新思维
国学应以和合的新思维、变通的新理念来解读传统文化。以和合的新思维和科学的态度,超越国学在西方的科学和民主价值评价视野下的复古、守旧、保守观念;以变通的新理念超越中体西用、重道轻器的思维模式,以现代的新视角,超越国粹派、东方文化派的国学观、文化观,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精神,这是对传统国学的新诠释。
3.3 保持国学的主体意识
当前国学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怎样保持、树立自己文化主体意识。对于国学既不要盲目自尊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坚持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吸收外国文化的养料,来滋润本国的文化、发展本国的文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的复兴已成为一个历史的必然,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就必须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化内核,国学就为我们提供这一内核的关键。对于国学的兴起要抱有积极和主动的态度,同时要对国学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和判断,形成对国学传承问题的全面分析,达到对国学有计划、有目标地推广和普及。当前,我们应该珍视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国学,夯实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的根基,在不断融合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同时,实现国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振兴。
参考文献
[1] 王彦坤.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与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8-145,156.
[2] 戴伟.“国学热”的冷思考――基于中西传统文化差异的视角[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1-6.
篇9
伴随城市的变迁,技术的进步,文化的交融,建筑师设计理念的提升。如今的城市建筑景观在不断的增添中国传统元素。渊源博大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地触动着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师的灵魂。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景观
1.传统文化元素的兴起
中国城市建筑景观中,多的是林林总总的符号,符号的含义却不尽相同,一种符号给予的元素含义也不尽相同。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建筑中也在不断的被引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师也在不断的借鉴。例如中国传统的剪纸,皮影,国画,水墨,中国结,京剧脸谱,青花瓷,扇子,兵马俑等。随着国际间文化的交融,国家关系的日益增进,传统文化元素又一次兴起。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中国符号也不断的重现历史舞台。
2.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包容性
城市建筑景观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园林建筑,城市环卫,城市标志等等。城市建筑景观在不断的吸收城市的文化蕴含。一个城市的兴起,需要城市建筑景观的衬托,也需要城市建筑景观的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城市给予城市建筑景观创新与包容的魄力。就普通意义上讲,所谓的建筑就是托转盖瓦,钢筋水泥,修房补砖,遮风挡雨,抵御严寒。诚然,现代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不仅仅的托转盖瓦那么简单,如今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城市的昨天与今天,地标建筑,古香气息等等,需要保留城市独有的味道,又要体会建筑设计美观,考虑到受众的视觉享受等等方面。例如:成都的宽窄巷,庭院里,天井,或翠竹数杆,灵石如磐,或花妍草茂,盆景韶秀。整个建筑中,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多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1]。
3.城市建筑景观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汇融。中国传统文化集成了儒,法,道,释等学说的优秀传统。传统中华元素的中国人文思想的载体,它质朴,和谐,安宁。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借用传统文化增添城市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例如栅栏,古塔,寺庙,牌坊,亭,檐等等。这些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保留了中国人特有的朴实含蓄的性格特点。蝙蝠,祥云,龙凤等等纹饰,处处都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好寓意。例如:在北京奥运上的火炬创意,就采用了寓意美满的祥云图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东方之冠”的构思吸引着世界各地人的眼球[2]。设计理念被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运用中国古代的小篆字体,印出中国历代朝代名称,象征中华民族的团结友善,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团结友善,这是传统文化的集汇,集成大家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是处处可以体会到[3]。例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代表佛教。牡丹代表富贵荣华。秋季独开,代表隐士。太极图,一阴一阳之谓道,代表智慧。岁寒三友,松,竹,柏。兰花馨香,代表君子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符号被引用到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太极元素经常被应用到城市建筑景观建筑中,太极的一阴一阳,一真一实。刚好与城市的虚实特点相吻合。所以经常常被城市建筑景观采用。
2.城市景观设计师的传统文化设计理念
城市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建筑景观时,多会先了解城市的人文文化特点,抓住城市人文文化中心,开展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工作。所以对城市建筑设计师来说,不断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化背景,吸取文化中心内涵,对开展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十分的必要。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采用了中国古代钱币的样式。在中国古代铜钱中放入一个“中”字,既有创意,也有意蕴。现在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中国银行的标示,既是城市的一个风景,又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志。
3.城市建筑景观所呈现的传统文化意蕴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呈现的文化意蕴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园林建筑与城市景观设计照相呼应。各种传统文化在这里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伸展与保留。例如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苏州园林。古典的园林风格,朴素的园林格局,现代的城市魅力。现代城市景观的营建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的宜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4]。城市里的园林作为人文环境的产物,或多或少都会被现代的建筑风格所左右,但是能做到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是非常有难度的。苏州园林中既保留了古典园林的风格,又能够让苏州市依托苏州园林,增加城市影响力。由园林景观带动第三产业,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三、传统文化与城市建筑景观的融合发展
在现代城市建筑景观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景观相容相交。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景观添加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城市的发展也要求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倾向采用有传统元素的设计理念。中国结,大红灯笼,饺子,汉字等等。传统文化元素在不断的被采用到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去。在城市园林景观中,汉字是被运用最为频繁的一个中国传统元素。石刻,城市花卉设计摆设等等,各方面都会采用汉字来装点。其中“和”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成都宽窄巷,长安城中,上至庙堂殿宇,下至富家庭院,都彰显着儒家艺术的主流。门楼、门道、下房、街房、中门、偏厢、上房,上下尊卑,理性秩序,规则严格[5]。特别是中轴对称,等级规划,体现了儒家气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语:
科技在进步,人们对于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理念的更新、建筑元素的多元化,必将给予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高莉;谈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安徽建筑.2011(2)
[2]李菲;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安徽文学.2010(5)
[3]余庆康;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建设[J];建筑学报.2013(6)
篇10
文化是动态的观念之流。2003年12月10日,在哈佛大学发表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纵向上看,传统民族文化是历时性的集合性和相对稳定性为一体的动态平衡系统。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建立精神家园、确立民族身份、树立文化信仰,从而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作为政治和经济存在的反映,国家的灭亡往往以民族传统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可见复兴民族文化是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的重大事情。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其民族精神的根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德摄智的文化,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德感化、教化、心理感化为主导的教育方法,以及所形成的伦理—心理模式,都是具有可借鉴性的有效方法。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修己安人、推己及人的教育方式,将心比心的教育实践都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尤其是能改变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尊重其主体性的发挥。
中学语文要将传统美德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积极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的同时,倡导读经典思想和文学著作,开展读书周活动,拓展其读书的视野。将道德教育与读书、知识传授结合为一体;重视外在强制性教育与内在自觉教育结合;强调上行下效的榜样力量,以身作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切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课外活动,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践履相结合。
三、传统文化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开始具有自我意识,要求独立、自由和个性;另一方面,由于其生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导致心理失衡现象严重,极端行为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教育者因势利导,因时利导,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滋养其心理,引导其发展。
篇11
一、农民自办文化的特点
所谓农民自办文化,就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所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标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1]这种文化实践活动的主客体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背景,以广阔的农村地区为舞台,以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着农民文化的精神实质。农民自办文化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来源于农民。文化源于生活,简单、鲜活、生生不息的农村生活是农村文化的活水源头。再加上农民自办文化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所以,他们以自己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为素材,描绘着属于自己文化的锦绣之卷。世代相传的文化积淀、日常生活的民俗习惯、以及被其所演绎的都市文化都是农民自办文化形成的重要元素。如果没有简单而又鲜活的农民生活为题材,农民自办文化犹如无水之源,终将渠干水竭。
其二,服务于农民。农民自办文化来源于农民又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民是农民自办文化的主要功能。农民自办文化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颇具乡土色彩,这样就更容易迎合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农民乐意并且容易接受以达到服务农民之目的。农民自办文化不仅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满足了农民的精神需求,还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减少了农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稳定。
其三,准入条件低。农民自办文化起初是源于一种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艺术形式,往往是人们在茶前饭后或田间地头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它是完全由农民自己组织和参与的文化艺术形式,所以,形式比较简单,准入条件比较低。农民自办文化无论是资金、设备、人才条件等都要求不高,只要能够给农民自身带来欢乐,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可以列入农民自办文化之列。
其四,自主性较强。农民自办文化带有很大的自主性,因为,文化团队的形成大都是由一些具有相同爱好的农民自发组织而成。作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参与者,他们参与这种文化团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和需求。相对于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他们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农忙时耕作,农闲时参与,半农半艺,灵活自主。
二、自办文化兴起的成因分析
事出必有因,任何结果的发生都有其必要的原因所推动。农民自办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如此,农民自办文化根源于农民自身的生活,是农民生活的产物,是社会文化中的传统文化。而当下农民自办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除了这种固有的根源关系以外,还有农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依恋以及农民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切合自身发展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所以,农民自办文化兴起与发展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在动力: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一方面,农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民有经济能力消费和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农民物质生活的丰裕,就必然会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前,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落后,整日为吃饭、穿衣、居住等发愁和奔波,无暇顾忌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那时农民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没有什么要求。但是,现在却不同以往了,人们经济收入增加了,他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吃好、穿好、住好等物质条件的改善,他们还对享受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要求。农民自办文化以其固有的乡土特色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农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依恋。民间传统文化是由民间劳动人民创造并延续下来的一种极具传统色彩的通俗文化,它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民俗文化简直就是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对农民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复兴有着重要作用,著名作家冯骥才对民间文化曾这样描述:“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2]而民间传统文化主要是借助于农民自办文化的形式来延续和发展的,所以,农民对自己民间传统文化的依恋,使得为农民自办文化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促使了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二)外在动力:政府的扶持和经济效益诱导
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外部原因,外在动力是促进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有力杠杆。一方面,政府的引导和支持。2005年中央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来,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日渐重视,将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此期间,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和鼓励,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文化部门服务等措施,使得农村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化综合站、农村书屋、乡村影院等文化设施大量增加,挖掘并保护了许多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村文化各类资源得到应有的开发。当然,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特别是政府降低了农民自办文化准入条件、简化了农民自办文化的审批程序以及对农民自办文化的优秀典型给予了表彰和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民自办文化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利益的诱导。农民自办文化按是否营利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公益性农民自办文化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农民中的文化爱好者自己组织进行无偿演出的文化实践活动。经营性农民自办文化是指以赢利为目的,并相应地收取一定费用来进行演出的农民自办文化实践活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不断渗透到农村文化产业当中,使得大部分农民自办文化市场化,再加上农民自办文化以其固有的特征能够切实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因而,较之于官办文化而言,农民自办文化在农村有更为广阔的市场,所以,在农村越来越多的文艺爱好者投身于农民自办文化事业,促使农民自办文化不断兴起和快速发展。
(三)客观条件:准入条件低,自主灵活
农民自办文化最早是源自一种简单而又通俗的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艺术形式。虽然,历经多年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形式趋向于多样,但是,较之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而言,特别是与官办文化相比,农民自办文化依然具有设备简易、自主性强、灵活性大、准入条件低等优势。农民自办文化所需要的设备资源都来源于农民的现实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所进行的演出形式也比较灵活自由,演出所需人员条件要求比较低。往往都是几个具有一定表演技能的文化爱好者,以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为设备,在传统节日或者农忙之余的一种即兴表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民自办文化对其从业人员准入条件要较低,人员参与没有过多的条件限制,出身于农民的他们不用将自己捆绑在文化演出之上,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半农半艺和灵活自主。因此,自主、灵活、准入条件低等特点使得农民自办文化极其容易地扎根于广大农村地区,并以其较高存活率茁壮成长。
三、农民自办文化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农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指引下,农民自办文化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得不到必要的经济支撑,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民自办文化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应有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农民自办文化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其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是农民自办文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地区农民自办文化的协调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农村文明建设。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且地域差异明显,特别是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性严重制约各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作为农民自办文化发展主体的农民有较好经济能力去挖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也有能力组织自办文化团体用于发展和繁荣该地区的文化事业。若是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地区,农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都难以保障,文化事业则更无从谈起。
其二,建设和发展经费短缺。资金短缺是农民自办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要瓶颈。农民自办文化是一种农民自己组织的文化娱乐形式,因此,不像官办文化那么容易得到政府的资金补贴。所以,很多情况下,某些地区,虽然传统文化底蕴很深,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传统文化,以至于传统文化只能奄奄一息濒临绝迹的危险,例如: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的地方曲目“二人台”;另外则部分农民自办文化团体迫于资金问题,导致无人参与,被迫解散,以及某些传统文化由于缺少政府资金的扶持,导致后继无人,被迫中断,走向绝迹。
其三,品牌特色尚未形成。近几年来,虽然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大多数是大同小异,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别具特色的农民自办文化相当稀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自办文化团体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牌,导致多数农民自办文化团体缺乏竞争力,难以真正立足于农村文化市场,不能做到,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四,缺乏经营和管理经验。农民自办文化团队大多数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而成,往往是以共同的爱好
为基础,几个具有表演技能的文艺爱好组织而成,或者是以家庭关系为纽带各家庭成员所组成的团队,他们没有系统的经营和管理经验,因而,常常会因为经营不善或者是管理不严而导致团队发展受阻,走向解散。
四、对农民自办文化实现繁荣发展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对促进我国农村问问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把扶持农民自办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作为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3]来抓。针对当前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首先,政府需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农民自办文化的资金需求。针对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资金短缺对其发展的制约,政府除了加大直接投资以外,还可以通过民间资本参股政府控股的形式吸引民间闲散资金用于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为农民自办文化提供更好的设备、器具,以更好的发展条件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其次,政府需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政府的政策的扶持,就是要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农民自办文化的准入条件、简化农民自办文化手续办理程序、提高农民自办文化参与者的待遇等方面入手,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好必要的政策支持。再次,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自办文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农民自办文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仅包括农民自办文化的参与人才还包括农民自办文化团体的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政府可以通过办理教育培训班和加强城市文化和农民自办文化人才交流与学习的形式来提高农民自办文化人才的素质,强化农民自办文化管理人才的能力,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最后,政府要加强农民自办文化的制度建设,规范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迅速兴起于发展以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比如:有的农民自办文化团体利用流动大篷车的形式,进行迷信活动和;还有的是虽然打着文化活动场所的名号却进行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些违法活动不能给农民带来任何的政能量,只能使更多的农民上当受骗,增加农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使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更加不稳定,所以,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毋庸置疑,农民是农村文化的创造者,是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实践主体,所以,在繁荣农民自办文化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为此,首先,必须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同志曾经指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4]农民自办文化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民自办文化的兴盛成败。所以,我们要充分相信农民所具有的文化艺术能力、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挖掘农民的文化潜力。对优秀的民间艺人和民间文化团队要树立典型并给予鼓励和表彰,以激发农民的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次,要尊重农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统文化是农民生活的积淀,是农民的精神血脉,同时又是农民自办文化中极具乡土特色的部分,所以,要发展农民自办文化,保护农民的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而要保护农民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尊重农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就必须帮助农民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再次,要维护好农民对文化的享受权力。维护农民对文化的享有权,就是在农民自办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做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促使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措施都是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目的。要让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符合农民生活的实际需要,激发农民创造文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将农民自办文化打造成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
(三)合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除了发挥政府职能和农民的作用,还要注重其他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想促使农民自办文化的持续和协调的发展,就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农民自办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首先,要深挖民间传统文化,将乡土文化的特色转化为优势,最好形成自己相应的品牌,以自己的独特品牌优势走出本土,引领农民自办文化建设之路。例如:经过赵本山等人的不懈努力,具有东北特色的“东北二人转”以自己独特的品牌“刘老根大舞台”走出了白山黑水,走进了千家万户,服务了更多的观众。其次,要引进和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为本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提升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依托民间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向外来文化学习也更加重要,特别要学习城市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优秀元素,增强农民自办文化的生命力,例如:学习城市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现代元素,轻音乐、摇滚、现代魔术等。再次,加强农村与农村、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享优势文化资源,促进整个农村地区文化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总之,目前,农民自办文化的兴起于发展,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维护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文明建设的发展。但是,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我们必须着力切实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清除障碍,为社会主义农村文明建设拓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剑忠.关于农民自办文化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5).
[2]赵婀娜.新农村建设要注重传统文化保护[N].新华 日报,2006-04-08.
篇12
伴随着新时期各种新兴理念的不断推动以及各类新型装潢材料的不断涌现,现代室内装潢设计理念迎来了新一轮的革新。面临着新时代创新理念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迫切需要寻求高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的衔接之道。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我国室内装潢设计理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伴随着新古典主义的兴起与回归,不断交互融合众多古典与时代文化元素,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的元素融入到现代室内装潢设计理念中,古为今用以凝造出新古典交错的艺术效果。推动着我国室内装潢设计领域审美体系和工艺体系的进步。
2?中式新古典主义在室内装潢设计兴起的原因探析
中式新古典主义在室内装潢设计兴起起源于中式新古典主义文化价值发现和利用。中式新古典主义是古典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文化的交互融合。其核心在于基于传承又优于创新。中式新古典主义传承了明清时期设计风格,古典主义溯源于上古时期,上古时代人们就善于利用大自然纯天然的元素,将家居用具的设计不断拓展。
我国新古典主义总体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始于19世纪末延至20世纪初,首批新古典主义伴随着诸多殖民主义元素。这个阶段的新古典主义在我国沿海城市的装潢设计理念上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时,西方古典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交互达到了鼎盛时期。第二阶段中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一直至今。从经济适用的简约组合、风格单一发展至对现代美学和传统文化艺术的综合个性诉求,从质朴的装潢理念发展至高尚典雅、精致美幻的个性理念。第二阶段新古典主义的发展推动着现代化家居装潢的高速发展。
20世纪中期,人们对家具的个性追求越来越高涨,迎来了家具创造风格的创新,发展至21世纪,中式新古典主义借助古典家具的设计元素,以天然谐美的图案为背景,充分联动新古典元素的典雅和现代化创新的魅力。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室内在装潢设计过程中的质朴高雅的人文气息。
3?中式新古典主义发展现状及前景探究
3.1?中式新古典主义推动着室内装潢设计理念的创新
中式新古典主义推动着室内装潢设计理念的创新,其创新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体现人们对归属感和人文价值的需求,中式新古典主义在室内装潢过程中的应用讲究整体造型的属性营造,基于人们对归属感的诉求又充分融合人文价值于各类装饰元素之中。充分体现装饰材料典雅的艺术效果。二是通过个性化的产品,实现多样化的形式体现。中式新古典产品追求利用个性化的产品形象来营造特色的产品风格。利用灵动的条纹曲线,秀美的花式图案,给人以一种对装饰文化的神往。三是利用现代化的手法打造古典的人文气息,人文气息是中式新古典主义室内装潢理念中的重点之一,亦是其赢得广大人们青睐的基点。它基于诗画,又超越诗画,利用人文灵感来指导家居布置,以实现人文的延伸之妙,从而引领和谐舒畅的装潢效果潮流。
3.2?中式新古典主义的引领家居装潢设计新趋势
3.2.1?个性化设计理念日益凸显
在中式新古典主义的推动下现代室内装潢设计风格中,个性化设计理念日益凸显,在差异化创新的基础上主张个性张扬,特别是在家居装潢设计形式的创新上尤为推崇个性化设计理念,只有新颖的设计才能满足现代人们家居室内装潢的需求。
3.2.2?中式新古典主义风格适用性日趋强化
评价现代室内装潢设计是否成功,装潢风格是评估的关键点之一。现代中式室内装潢的风格大多呈现艺术性与文化内涵的有机协调,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形式上都表现为风格特色的功能性组合。伴随着各类装潢风格的百花齐放,现代风格从简约的外在形式向多元化的中式古典风格回归,伴随着现代室内装潢消费的多元化需求,中式新古典主义风格日趋强化。现代中式家居装潢中中式新古典注意风格的适用性日趋强化,逐渐在发展的过程中稳重拓展,普及全球。
3.2.3?有关中式新古典主义的理论研究力度增强
理论研究往往是指导工艺创新的起点,伴随着中式新古典主义的不断推广,其在产业界获得了高度的重视,这势必会引起学术界加强对有关中式新古典主义理论的研究,以不断完善其根基以适应高速发展的设计创新。[3]在综合统一的现代中式家具概念的基础上,众多学者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式新古典主义理论发展和应用的著作,多渠道强化研究力度,促进了中式新古典主义的立项研究的创新。衍生了无数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装潢设计风格。既保留了传统的生活理念,又拓展延伸了新时期的装潢风格。与新材料的应用衔接,凸显区域化文化元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室内装潢设计理念是新古典主义的延伸,现代室内装潢设计讲究艺术性和文化性的完美结合,其综合效果决定着室内设计品质的高低。充分利用新古典主义进行现代化室内装潢设计理念的高效创新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深入挖掘新古典主义的精髓,善于传承,优于创新,把握新古典主义的发展脉搏以及时代契机,不断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融入到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设计风格中去。
参考文献:
[1] 俞林俊.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室内装潢设计探讨[J].科技广场.2010.12.
篇13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闲阶层开始出现,工作之暇,人们有条件参与体育、旅游、艺术等一些消遣性活动,以休闲为主题的行为逐渐成了人们生活的主题。《礼》称“霜始降则百工休”,休,即息也;《周礼旅师注》云“闲民无职事者所出”,闲,即暇也,无事也。“休”与“闲”两字合用,表示的是一种闲适状态,与劳作、忙碌等相对。在休闲活动中,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比如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甚至是一些民间工艺等等都成为人们休闲的对象,我们把这种休闲方式称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
艺术休闲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方式,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以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进行休闲活动这一现象表明,在传统文化断裂现象存在很长时间之后,民众对传统文化是十分自信的,它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是一种正在悄然兴起的高雅的艺术休闲形式,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相比,它具有明显的平民化和非功利性特征。古代的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贵族化、精英化和功利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大段时间都处在农耕的封建化社会中,地主贵族是社会的统治者,只有地主阶层才有钱和有闲来享受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的从事者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们,文艺批评注重的是对哲理、审美、文化、人格与理想等因素的挖掘,那么,古代的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就必然体现着以文人士大夫,为文化主体的少数精英们的文化诉求。而不在这一行列里的,却也在从事着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人,要么,就是想通过从事这些活动跻身于文人士大夫行列,以此为手段上升为地主贵族阶层;要么,就是通过艺术活动为地主贵族阶层提供服务,赖以谋生。
而现今刚刚出现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与之相反的特征。其一,是参与主体的平民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文化艺术不再只是少数文人士大夫才能享有的高雅艺术,如今,它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在闲适时人人都可以参与和享有的艺术形式(专业人员只是艺术家,也不再具有古代文人士大夫所享有的身份和地位)。其二,是参与目的与心态的非功利性。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主要体现的,是生活的闲适和心态的自娱,谋生与进取等带有功利色彩的东西,基本已被排除在活动之外了。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出现,是因为有了适宜它生成的土壤,这种休闲方式是汉文化圈经济发达地区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首先,发达的地区经济是这种休闲形式得以出现的经济基础。在后工业时代,紧张的工作给人们带来了财富,也给人们带来了过重的心理压力,人们日益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且承载着多方面的压力。主动休闲是人们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休闲进而还可以直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把从事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现象最早出现在日本,比如茶道和书道就是很多日本人一生中的必修科目,这虽然与日本人善于保持自己民族传统这一特点有关,但是,这更与其经济文化的发达有着直接关系。在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有闲阶层的出现就为艺术休闲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事实上,正是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作为休闲对象的休闲方式。
其次,悠久的汉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汉文化积淀,是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种文化现象在当今能够出现的文化基础。休闲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而采取何种方式休闲,往往取决于该地区的核心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农业国家,拥有自己自悦自足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式样和传统。自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随着民族复兴呼声的涌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大的震动,在这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在一种断裂的状态下。随着新的文化思潮的出现、发展与成熟,应该说,新的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但是,这种新的文化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形成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这条主脉上来。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现象的出现,就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表现,否则,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的形式可能就不会是习练传统书画和古体诗词等这些具体形式了。
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某些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由高雅化到平民化的角色转变,也是符合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的。上个世纪80年代,诸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各种大众文化现象开始为人们所关注,休闲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它一出现就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主题之一。据权威经济学家预测,在世界即将出现的五大经济浪潮中,休闲经济将会将位居首位。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随着传统农业经济的解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式样与传承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等等都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它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壤成分如今发生了很大变化,适用范围越来越小,很有可能沦为纯粹的经典艺术,被束之高阁。然而,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恒久的,因为 “民族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传承有序、绵绵不断的基础。在汉字文化圈,一个不很懂书法和诗词的人,也会有很强烈的书法收藏和诗词欣赏心理,这足以说明,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人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在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存在超过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出现的这种以民众为主题的热衷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文化现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遗传性和鲜活的变异性的显现。“音乐、美术之类是由少数人从事的行业艺术,而书法却是由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来就具备这样一种特性,在中国古代,书法等艺术形式之所以只是一种贵族艺术,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贫困与教育的不普及,如今,这些问题都逐一都得到了解决,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就完全有可能真正成为“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传统艺术形式的旧有适用领地的缩减,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必然,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鲜活的生命力又决定,它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能够找到可以适合它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的。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当前传统文化热正在兴起的一种表现形式。就一般意义而言,从事这种艺术活动,不仅可以用来缓解来自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现代人对从事高雅文化艺术活动的心理诉求,应该说,在汉字文化圈内,这种形式的艺术休闲是比较理想的艺术休闲方式。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民众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等良好局面的形成,都是在中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如今,传统文化热正在悄然兴起,这正说明了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渴求与自信。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也表明,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文化艺术不但不会走向末路,而且,还会有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意义是深远的。
注: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编号:200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