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风险投资的技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风险控制
按照理论上讲,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进行风险投资。但我们这里研究的风险规避指的是在对投资风险进行严谨的分析后,舍弃那些风险大的投资方案,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方案。目前对于风险投资的控制是改变风险投资时间或者是地点,再者就是改变投资方向,或者是改变已经设定好的方案。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之后的措施。风险控制主要是利用某种或者是某些控制方法来降低投资风险,尽最大限度将对投资损失。基于对风险投资详细分析,利用风险控制来维持投资最初方案的决策。风险控制方法可以分为工程方法以及行为管理方法。其中工程方法大概可以分为十种,常用的比如:控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减少危险源的释放速度或者是限制危险空间、在空间上将危险和保护对象进行隔离等。行为管理方法强调的是对投资者行为在风险损失中的控制,比如为了降低建筑市场材料的工程成本,可以提高工程建设速度等。但是风险控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预算成本,因此如果控制风险的成本预算要超过风险正常损失额度的话,就要慎重考虑采用其他方法。
2、风险自担
当风险投资确实不能避免或者是投资获利较为客观的话,投资者就应该承担投资产生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风险自担。风险自担出现有两种情况,其一就是在计划当中,如果风险不能避免,就必须自己承担起来。再者就是由于自己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造成风险防范计划不足。解决风险自担问题的措施就是充分考虑到风险的大小,以及自身的承受能力。风险自担方式可以将风险引起的经济损失计入项目成本,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公司而言,风险自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风险防控成本。
3、风险分散与结合
投资经验较为丰富的投资者通常会选择这种处理方法来规避风险,风险的分散以及结合的意识就是将面临的风险从空间、时间以及产业本身几个方面进行划分。然后通过多角化的经营来实现对风险的分散。风险的结合就是增加风险的数量来提高防控未来风险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能力。
篇2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所有的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性,风险投资的运作其实就是风险识别、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过程。通常来说,风险投资主要有这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与风险投资公司或者风险投资基金相关的风险,比如说风险资本投资者对风险公司或基金的管理控制风险、公司或基金运作的结构风险等;二是风险资本投入风险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一般而言,风险投资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
一、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投资产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投资者为了实现风险资本保值和增值的风险管理目标,往往会采用这几种风险管理方法。
(一)对风险投资机会的审慎选择与评估
为保证投资的风险降低最低限度,风险投资家必须要先对拟投资对象进行充分的风险识别与前期评估。通常来说,在进行风险投资之前,风险投资家将对投资企业或项目的各种影响风险资本增值与退出的风险,进行认真的分析,同时还需要设计出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案。此外,风险投资家也会把风险管理的策略,转化为风险投资协议的若干条款与风险投资家的积极参与管理的实践中。
(二)全面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1.项目组合。我们都知道所有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都很高,因此,风险资本的投资必须分散化。这也就决定了风险投资公司,会考虑在在一系列有较好前景的行业中,把管理的全部资金投向30~40个组合投资风险企业。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具体的风险企业数量通常都会随着总体风险资金额的增加而适度增加。
2.阶段组合。风险投资的企业都是处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大量实践证明,投资风险的平衡与投资收益的变化与该风险企业所处的具体产业、技术与商业周期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在种子期与第一阶段,风险投资家不会投入资金总额的1/3,而是投资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如果是比较成熟的风险企业,因为其已经度过了增长阶段的危机期,能够影响其运作的风险不大,相应的权益价格要高于那些未成熟的早期风险企业。不过,早期风险企业的资本增值潜力会远远大于成熟企业。
3.产业组合。成功的风险投资家总是会专注于高增长行业。风险投资家将风险资金投向大量不同的产业,而通过这种产业分类,能够减少某产业的衰退对于风险投资组合的不利影响。
4.联合投资,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后期阶段的组合投资中,风险企业对风险资金的需求将会远远超过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额,联合投资带来大量资本,也就能够满足风险企业的后续投资的需求,同时共同参与同一个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是说,联合投资方式一方面分散了风险投资的固有风险,另一方面会将为快速增大的风险企业提供更为广泛的资源与技术服务。
(三)与风险企业分享管理实践经验和管理技术
为了保证投资的效益,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家都需要与风险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风险企业提供给投资专家企业战略规划、管理资本运营、管理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并且也在风险企业的董事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家积极参与投资组合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确保风险投资目标的实现。如果风险资本投入风险企业,风险资本的成功实现增值退出取决于风险投资家在风险企业中对重要的商务决策施加一个积极的影响。
在投资的过程中,联合风险投资家或者风险投资家往往会在风险企业董事会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董事会代表负责与风险投资基金、风险企业各自的管理队伍保持联系,保证能够促使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施加影响,同时也在诸如企业预算、利润目标、资本结构、融资需求、战略部署与多元化战略等方面提供管理支持。如有必要,风险投资家也会通过派遣专业咨询顾问向风险企业提供财务与管理专业服务,以便能够解决各自不同的问题。
二、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
(一)风险企业的动态控制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注资与参与管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风险投资家对风险投资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过程。更为确切地说,风险投资的运作和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的。前者主要是强调资本推动技术、设备等各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实现经济产出的最大化;后者主要是从经济决策论的角度,强调各种风险投资管理外部与内在不确定因素对最优决策执行的结果的影响,也包括风险投资家如何处理对这些因素的不利影响。这就需要风险投资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1.风险投资中风险控制机制的策略。与一般的企业家、传统的金融家的显著不同是风险投资家熟练驾驭和控制风险的技巧与技术。假如没有风险管理与控制技术,风险投资家将很难获得较高的回报,甚至是面临很大的失败风险。正是因为风险控制和技巧的熟练,才能保证其获得高增值和高回报。
2.技术风险的相关控制。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中,有一个技术风险必须要注意: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通常来说,在风险投资家眼里,会把知识产权看做是风险企业的价值创造的综合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利、交易机密、版权等都完全可能在市场上为风险企业提供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只有能够赢得超额利润,就很有可能够实现风险资本的高增值。不过,有时候即便是有了知识产权,也不能就吸引风险投资家投资。因为如果没有正确的保护措施,那前期的优势可能会被瓜分。
3.筛选风险企业家的风险转移机制。为了激励风险企业家的工作以风险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风险投资家可以通过分段投资来控制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风险投资家在风险投资协议中商订相关的雇佣合同,使企业的管理层真正成为风险资本的雇佣者,同时通过风险企业的股份期权的给予、取消作为一种约束条件,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管理层在职与离职的某些行为作出规定。
(二)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
风险投资者的投资人主要是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这就存在着人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现象。风险投资者不能对风险投资家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就只能通过相关的投资合同来约束与激励风险投资家的运营行为,以使其不违背风险投资者的利益。
1.对风险投资家的筛选。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设定较为严格的条件来提高风险投资家的选择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好的风险投资家总是比不好的风险投资家更容易接受合伙协议的要求。而且从另一方面上看,好的风险投资家具有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与高风险相适应的高额回报的技能与强烈愿望,同时,高水平的风险投资家不会通过作出一些违背投资者的利益的行为来获取自身的利益,而是从经营成功的风险企业的增值中取得报酬。
2.与风险投资公司的合同设计。
(1)风险投资基金是有固定期限的,风险投资家不能永远保管风险资金。这与共同基金的无期限寿命是不相同的。固定期限使得风险投资者有权利对风险投资家的能力进行选择。在风险资本遭受损失后,大多数的风险投资者都可能会放弃对失败的风险投资家的支持,这其实也给风险投资家一定的约束与激励,以保证其对风险资本的运作符合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篇3
风险投资涉及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及企业家三方当事人,由于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和风险投资三方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产生了比一般的委托问题更为复杂的双重委托关系,而如何理顺这样的关系对投融资双方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深入剖析这些关系并予以分析和理解。
一、“自利”原则下双重委托关系的客观性分析
在剖析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的关系前,我们必须保持足够公正的、客观的态度。这一点至关重要。首先,风险投资中的双重委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各方关系人的博弈是“自利”原则的现实体现。在微观利益世界,“自利”是基本的并且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原则,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按照自己的财务利益行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行动。自利行为原则的依据是理性的经济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人们对每一项交易都会衡量其代价和利益,并且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来行动。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企业会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自利行为原则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委托理论。企业和各种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属于委托关系。这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需要通过“契约”来协调。因此,委托理论是以自利行为原则为基础的。风险投资中的各方利益者形成的多重委托关系都是从“自利”出发做决策。“自利”尽管是客观的,但在商业交易中往往交易者会犯这样一个错误:似乎只有自己是自利的。也就是说交易者可能忽视或者自认为自己“自利”的手段或者技巧高过对方的“自利”手段和技巧,所以在商业交易中“自利原则”会警告交易者不要忘记“自利”是双方的,一方并不比另一方更聪明。其次,在分析这种关系时,分析者往往对人持有潜意识的“有罪推论”,这样有可能不利于充分理解所有关系人的利益诉求。
不管是哪层委托关系,双方或多方既相互需要又相互防备,“自利”又必须“共赢”,这样的商业交易才能持续下去。所以在分析风险投资多重委托关系时更应该理解这种客观性,这样也更利于相关治理措施的安排和实施。
二、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第一重委托关系分析
第一重委托关系指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委托关系,如图1所示。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各有利益,再加上信息流动存在障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就必然产生。
(一)“逆向选择”问题剖析
“逆向选择”是指一方违背甚至故意损坏另一方的利益。在筹资阶段,大多数风险资金提供者委托可信赖的专业素质好的风险投资者管理和运用资金。然而,风险投资家为了获得资本权,从“自利”的角度,很多时候会采取粉饰甚至造假等手段向投资者夸大自己的业绩,由此误导投资者,获取最大利益。
在市场中,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交易的对象是风险投资家的“德”和“才”。
1.信息对称假设分析
在信息对称假设下,市场是完全竞争状态的均衡,风险投资家的“德才”情况完全公开化,根据“质高价高”的理性市场假设,德才兼备的风险投资家就能在市场中获得高的价格支付。
2.信息不对称分析
在现实中,风险投资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假设如下:第一,在市场中,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有一个合理预期值;第二,市场必然存在一个所有风险投资家都必然要求达到的最低心理价位或者叫最低可接受收益值,因此会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市场中称职优秀的风险投资者占多数时,市场对这些风险投资家的市场价格预期定位就可能大于最低可接受收益值,结果就是所有的风险投资家都会“过度”努力地获取资本权,而且在这个筹资过程中那些不称职的风险投资家会通过各种信息混淆市场,使市场暂时无法甄别他们的水平,混进这个风险投资市场。
另外一种情况是市场上不称职的风险投资家占多数时,市场给这些风险投资家的价格预期定位就可能小于M,结果就是不管优秀的还是不优秀的风险投资家都会放弃这个亏本的“买卖”,不进行筹资,此时市场上的筹资是不足的,那些高水平的风险投资家可能被混淆在低水平的风险投资家中而出现“质高价低”的情况。
由于逆向选择和信息的不对称,即在投资者出价一定时,高水平的风险投资家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由于价低可能离开市场,市场被低水平风险投资家充斥。
(二)“道德风险”问题剖析
道德风险主要指受托责任一方不尽最大努力实现委托方的利益。风险投资家可能不尽全力,从而使投资者承担损失,这样就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说到底是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双方“自利”下的博弈。
1.博弈模型建立
假设1:风险投资家相对于投资者的道德风险选择有两种情况出现——第一是尽力工作,第二是不尽力工作,但投资者没有有力的办法可以甄别这两种情况。
假设2:投资者有两种选择——投资和不投资。同时做以下标识:
C——风险投资家获取资本权后能获得的收益;
D1——风险投资家尽力工作时花费的代价;
D2——风险投资家不尽力工作花费的代价;
X1——风险投资家尽力能获得的收益;
X2——风险投资家不尽力工作能获得的收益;
E——风险投资家不尽力工作时可能获得的额外收益。
通常情况下,D1>D2,X1>X2,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只有在X2≥0时才存在纳什均衡。
2.纳什均衡下风险投资家和投资者策略选择
(1)风险投资家的策略选择
风险投资家为了成功获取资本权,会尽量考虑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从表1分析可以看到,当投资者决定投资时,风险投资家出现第一种情况,即尽力工作会获得相应的收益为C-D1,出现第二种情况选择不努力工作获得的收益是C-D2+E,而明显的是C-D1
(2)投资者的策略选择
同样根据表1的矩阵分析,如果投资者选择不投资,无论风险投资家尽力工作还是不尽力工作,双方都不可能有任何收益,而投资者如果选择投资,无论风险投资家出现尽力还是不尽力工作的任一情况,投资者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益。所以从这个矩阵中可以发觉投资者似乎是无奈地确定都会选择投资这一策略。
三、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第二重委托关系分析
第二重委托关系中风险投资家是委托人,风险企业家是人。
这重关系中,风险投资家在获得了资本权后和风险企业家又展开了博弈,双方存在信息基础严重失衡的问题。风险投资企业大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处于高新技术领域,而且对风险投资家来说,企业的“自利”会让他们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那么在难以区分高质量和低质量项目时,他们往往使用较高的贴现率,加剧风险资本的使用成本。即使风险投资家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其风险投资的角色也决定了他们只能适当引导和监督,这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就产生了。
(一)“逆向选择”问题的博弈分析
为便于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之间逆向选择的博弈分析,假设各要素如下:
1.博弈假设要素构建
第一,博弈主体是理性决策的,逆向选择是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之间的非合作博弈结果。
第二,基于“自利”原则,企业家为争取风险投资家的资本会先行动;融资方式上企业家要么争取风险资金,要么进行内部融资。
第三,博弈中双方的信息基础失衡,双方博弈时风险投资家判断企业家一类是合格的,概率为P;剩下一类是不合格的。
第四,企业家得到风险投资家的投资后所获得的报酬为1,没有得到风险投资家投资的报酬为-1。
在以上假设基础上形成表2。
2.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博弈下的策略分析
首先假设风险投资家接受和不接受企业家的资本使用申请的期望报酬分别为L1和L2,则:
L1=P×1+(1-P)×(-2)=3P-2
L2=P×(-1)+(1-P)×0=-P
如果L1=L2,可以得到P’=1/2
所以发现如图3的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企业家能否得到风险投资是基于风险投资家对企业家的合格还是不合格的认识程度。企业家会从这个结论出发,在自利原则驱使下,利用信息强势,只向风险投资家传递对自身有利的信息,以得到合格评价。信息的不对称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二)“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
在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的博弈过程中,企业家的“自利”可能让他们故意隐瞒不利信息,这就产生“道德风险”。“自利”原则的结果就是双方都在争夺信息的主动权,一方详细收集,一方尽力隐藏或者掩饰。
因为在企业家信息公开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家对企业家会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该投资的投资了”,双方都能获得收益;在企业家尽力隐藏信息时,风险投资家资本被扭曲配置,“不该投资的投资了”,那么风险投资家的原始投资全部损失,而企业家反而会占有相当的超额收益。如果风险投资家不投资,当然双方都没有收益,这表现为“自利”原则的推动。
四、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关系治理的几点思考
分析了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关系的产生和对风险投资的影响,那么如何控制这些关系中产生的委托风险以促进风险投资机制高效运转成为了又一个研究的重点。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对此多有论述,主要集中在借鉴美国多年实践形成的符合风险投资高风险性、高专业化特点的风险组织安排形式——有限合伙制以及分期注入资金,制造重复博弈、参与日常经营等。
笔者认为风险投资中的双重博弈是客观存在的,是商业交易中“自利”原则的体现,做不到完全消除,但商业交易中的欺骗性“自利”不可能永远占上风,基于“自利”的“共赢”就是可能取得的最理想的结果,所以除借鉴国内许多学者研究成果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建立风险投资家的评价库并定期公布
信号传递原则是自利原则的延伸。风险投资家的市场价值和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去的经营业绩,投资者都会调查风险投资家的“过去”,所以有声誉、有业绩的风险投资家就会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如果能有公信力的机构对职业风险投资家进行评价,建立评价库并定期公布,那么就能促使风险投资家们努力工作,增加自己的声誉效应。当然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可以是行业协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
(二)进行谨慎的项目现金流评价
风险投资家在选择项目前应通过详细的调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在进行项目合作之前,对风险项目的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现有和潜在的市场信息以及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团队信息等进行仔细的调查,尤其对市场表现的现金流持合理的谨慎态度是控制委托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认为项目的成功与否最终都体现在现金流中,因此在不过于提高折现率的情况下,对项目未来现金流的估算尤其是营业现金流应保持合理的谨慎。
年营业现金流=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净利润+折旧
从上面的估算来看,营业收入容易被夸大,所得税容易被缩小。由于大多数风险项目都是高新技术项目,因此就容易出现被投资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享受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能否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个未知数,这对所得税现金流影响很大。可见保持合理的估算现金流谨慎态度是很重要的,否则容易夸大项目成果。
(三)建立中介机构信息服务平台,输出更精准的信息
风险投资中的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专业的风险投资服务公司等。在风险投资整个体系中,可以将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投融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投融资所需要的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等通过中介服务机构整理输出,不仅增加整个体系中信息服务的专业化和精准化程度,而且减少各方关系人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时间成本,控制信息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元,张晓原,赵明鹏.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1[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王菲.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风险的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7).
[4] 乔桂明,卜亚.风险投资中委托问题与制度安排[J].科研管理,2004(1).
[5] 张华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中的委托研究[D].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风险投资赖以发展的宏观环境得到改善。我国风险投资涉及的行业很多,从工业、农业再到第三产业都有,但是50%左右的风险资本都投在了生物科技、IT行业、半导体行业、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及传统制造业上。这些行业都属于除了制造业以外都属于高科技行业的范畴,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制造业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是由我国的特色国情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得到世界的认可,很多国家企业开始在我国寻找代工,也正是这个机遇使风险投资看到了盈利的前景,把风险资本投向了传统的制造业。
三、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府在风险资本构成中占有比例过大,民间资本来源不足
在风险投资发展的初期阶段由政府引导建立风险机构,以提高风险投资基金的信誉,提高投资者的信息和安全感是有必要的,但政府在风险资本构成中不能占主导作用,要及时做出转变。毕竟政府资金软约束性等特性,容易导致资金的低效使用和滥用。然而,我国风险资本构成中,政府一直处在主导地位,虽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直接出资转变为政府和企业及外资机构并举的局面,然而,事实上,我国风险投资资本构成依然不能摆脱政府主导的状况。
2、现有风险投资政策和措施难以对境内外资金形成较大吸引力
首先我国创业板市场没有形成,使得风险投资的推出渠道不畅。相对美国78.6%的资本退出方式选择公开上市,我国此比例仅为42.31%。正是由于资本退出渠道的不畅导致很多境外投资机构不愿意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其次,我国缺乏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及金融扶持。最后,我国不承认合伙制企业合法地位,导致我国风险投资活动面临双重征税的窘境。另外没有针对国外投资公司出台相应的调整政策,也导致国内环境缺乏对境外风险资本的吸引力。
3、风险投资的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
风险投资作为金融活动的一种,但其运行机制却很独特,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风险投资行业运行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我国在进入风险投资以后,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然收效甚微。在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许多领域都无法可依。
4、资本市场建设不完善
风险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而企业上市对投资公司来说是最有利用可图的,然而,在我国那些风险投资公司扶持的企业很难达到我国的要求,造成风险投资公司资本退出难度加大。
5、风险投资人才缺乏
风险投资行业面临的实践操作异常复杂,不仅需要风险投资基金经理人又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的技巧,而且还需要一定实践的经验。然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时间短,投资经验缺乏,加上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束缚了人才的发展,导致我国风险投资人才匮乏,这是我国风险投资行业难以达到国外同行水平的根本原因。
四、构建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宏观上发挥政府的引导示范作用
首先明确政府直接出资介入风险投资个功能地位。通过政府直接出资吸引、带动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风险投资中来,弥补民间风险投资的缺口,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风险投资发展壮大以后,政府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法律制度建设、金融支持、税收激励方面。其次,建立风险投资阶段的相对前移机制。最后,政府要建立功成身退机制。政府直接出资介入风险投资领域是目的的为了扶持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旦政府投资的风险企业能够独立运营,并有充足的民间资本共给是,政府要适时退出。
2、加强风险投资的人才培养
知识信息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风险投资行业需要的是一批高素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人才更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培养广大的人才群体。政府通过调控鼓励高校和风险投资机构加强合作,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以此来满足风险投资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目前,在风险投资行业中,公司职员可以购买个股,技术专家可以以技术入股,以激励公司员工和吸引人才,此外还有,利润分层、股票期权等。
篇5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篇6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篇7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篇8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二国际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经验
从国外成熟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家扮演着创业投资的策划者、组织者的角色,几乎每一家金融公司都有专门部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业务,在融资、公司购并、企业包装上市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篇9
1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目前,西方国家风险资本已经逐步替代了政府投资,成为研究与开发资金的重要来源。美国90%左右的高新技术是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英特尔公司、康柏公司、戴尔、SUN公司、惠普、雅虎公司等世界著名的公司都是在风险投资机构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硅谷神话”的创造离不开风险投资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数目大概有400家,真正活跃的也就200家。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调查的140家表明:2003年这140家公司掌握的资金总量为325亿人民币,2004年资金总量达到439亿人民币,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的风险投资还是在不断增长的。我国风险投资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业内分化趋势明显。截止2005年底,可投资于内地的风险投资规摸达到464.50亿人民币。规模依然很小。从风险资本的来源分布来看,外资和金融机构所占比例有了明显增加,而来源于国内企业资本比例却下降很快。另外,国内部分风险投资机构不再从事风险投资相关业务,转而投向金融与中介类服务市场,还有部分资本完全退出了风险投资领域。本土与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差距明显。由于受相关政策、资本结构、资金筹集等问题的困扰,本土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一直不太顺利。国内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中西部风险投资不活跃。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领域,风险资本最为集中在信息产业(包括软件、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产品等等)、医疗保健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1.1中国本土风险投资面临着国际风险投资的激烈竞争2005年,新募集的195.71亿元人民币中,外资背景机构所占的分额占85.95%,而本土机构仅为27.42亿元,占14.05%,较2004年下降不少。①今后的几年中国将面临较大规模的行业竞争与淘汰,本土机构与外资机构的差距将更加明显。1.2我国的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尚未建立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机制;②政策和法律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和保护不够;④民间资本介入不足。
2促进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建议
2.1完善相关法律,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修改《公司法》,要降低公司注册资金的门槛,以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成立和上市。放宽原定的公司对外投资额不能超过注册资本50%的规定,这对风险投资公司是致命的障碍。修改原定的技术、知识产权入股最多不能超过20%的规定,这个也是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修改《证券法》、《专利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律。2.2完善创业投资推出模式我国现有的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通过首次公开上市实现风险投资退出。我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与发育成熟的国外资本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制度不完善、交易品种单一、金融工具少、进入门槛高、不能完全流通等弊端。主要方式:a利用借壳上市,实现创业资本的退出。b发展良好的创业企业在国内主板或中小企业板上市,然后创业投资企业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权通过非公开的市场出让。我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主板市场还是中小企业板,除了极少数几家公司外,几乎所有上市公司股份都被分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非流通股是公司的发起人股份以及战略投资者等在公开上市前已有股东所持有的股份,而流通股为通过竞价和一级市场配售获得股权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国家要改革资本市场,实现全部可流通,可以大大增加投资企业退出的选择权。c在海外主板或创业板上市。海外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高、操作规范、资金流动性强,同时海外的上市可以迅速提升创业企业的知名度。②股权协议转让。通过股权的协议转让方式实现创业资本的退出都是创业投资企业十分现实和有效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股权的协议转让是创业资本退出的最主要方式。股权转让既可以是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转让股权,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向上市公司转让股权。由于其对象是界定明确、转让方便的股权,无论是从可行性、易操作性和经济性而言,股权协议转让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优越性。③股权回购。就目前来看,在国内实践的主要有管理层收购(MBO)和企业员工收购(EBO)两种形式。管理层收购是指创业企业的经理层利用个人融资、股权交换等产权交易手段收购创业投资企业所持的公司股份。员工收购是指创业企业的广大员工集体将创业企业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收购并持有。④创业企业的破产清算。在项目公司已经没有前途可言的时候,作为创业投资者必须果断决策撤出,否则,资金沉淀在创业企业中不仅不能发挥什么大的作用,机会成本也会变得越来越高昂。2.3大力培养我国的风险投资人才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创业或参与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运作、管理。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有一批证券投资经验丰富、风险意识较强的资本运作者,应加强他们风险投资管理、运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使一些人成为风险投资人才。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并与风险投资公司合作,提供实习等机会,加快人才的培养。
作者:贾利云 单位: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篇10
(一)效应衡量及数据采集本文把跨国风险投资机构通过以上五个机制对我国风险投资业产生的影响分别称为需求衍生效应、竞争效应、人才流动效应、带动效应和环境优化效应。其中,参照王培宏等(2007)[15]用科技经费投入衡量风险投资环境中的科技指标,用历年外资机构在华的风险投资额比例来衡量需求衍生效应;用历年外资机构募集的人民币金额比例和在我国投资的项目数比例来衡量竞争效应;用历年从外资机构流动到本土机构的风险投资家人数与本土风险投资家人数的比例来衡量人才流动效应;用外资机构通过中介机构获取项目信息的占比来近似衡量外资机构对中介服务体系产生的带动效应;用中外联合投资额占比和中外联合投资项目数占比来衡量外资机构对本土机构产生的带动效应;参照谢盈盈(2008)[16]衡量金融环境的做法,用历年外资机构管理的风险资本额占比、外资机构支持的企业IPO数量占比、IPO融资额占比和产权交易成交额占比来衡量对资本市场环境产生的优化效应;用历年为吸引、规范外国风险资本而制定的政策法律法规数量与当年颁布与风投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的比例来衡量对政策法律环境产生的优化效应。数据源于清科私募通数据库、历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中国创业投资年度统计报告2012》和CVsource投资数据库,以上指标如表1所示。(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搜集2002~2011年的数据,并用极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SPSS17.0进行适用性检验,得到KMO值为0.501,Bartlett检验中Sig.=0.004,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所有公因子,并进行因子旋转,得到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542%,能够较好地解释原有变量所包含的信息。如表2所示,F1在X7、X8和X6上有较大载荷,衡量了跨国风险投资活动对我国风险投资业所需的资本市场环境产生的优化效应,故称为资本市场环境优化因子;F2在X3、X4和X5上有较大载荷,衡量了跨国风险投资活动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中介服务和本土机构产生的带动效应,故称为带动因子;F3在X1和X2有较大载荷,分别衡量了跨国风险投资活动对我国风险投资业产生的需求衍生效应和竞争效应,为派生影响,故称为派生因子。运用SPSS软件,得到公因子F1、F2、F3的得分以及综合得分ZF,并根据各自的得分进行排名。由于本文需要观察历年跨国风险投资机构活动对我国风险投资业产生的影响变化趋势,为便于直观分析,将公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转换成折线图,如图6所示。
三、实证结果
由图6可知,资本市场环境优化因子F1的得分总体上先上升后下降。本世纪初国际风险投资环境不景气,且我国风险投资业处于调整期,外资机构对我国资本市场环境的优化效应不稳定。2004~2005年大量外资机构进入,在我国风险投资业中占主导地位,加快了我国资本市场环境的完善进度,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大大拓宽了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因而对我国资本市场环境的优化效应逐渐增大。2006~2011年创业板的开市使得资本市场体系更为完善,本土机构投资的企业退出渠道更为通畅,在风险投资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外资机构在我国的管理的风险资本额、支持的企业IPO退出项目数和融资额大大增加,但相对本土机构而言,跨国风险投资机构产生的优化效应逐年下降。带动因子F2的得分总体上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再上升。2002~2005年逐年上升是因为初到中国的外资机构在当地强化社会网络资源,与中介机构合作或者与本土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联合投资或建立合资基金,并保持合作关系,带动相关中介机构和本土机构的发展。外资机构发展一段时期后,在我国具备一定社会网络资源,获取项目信息的途径增加,通过中介获取信息的比例相对减少,因此2006~2007年对我国风险投资业产生的带动效应相对有所减弱。近几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外资机构的投资步伐放缓,投资更为谨慎,许多外资机构为降低风险,往往与国内活跃的本土机构进行联合投资。且随着我国风险投资业的中介服务水平的提高,外资机构更愿意通过借助中介机构完成风险投资活动,因此在近几年外资机构对我国风险投资业产生的带动效应逐年上升。派生因子F3的得分总体上先上升后下降。2002~2007年外资机构在华的投资额比重逐年增加,促进了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提供更为优质的项目源创造了条件,因而产生的需求衍生效应逐年增加;此时国内好的项目较多,竞争效应不明显,因而这几年F3的得分逐年上升。2007~2011年虽然外资机构在华的投资额逐年增加,但本土机构的实力逐渐增强,在风险投资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削弱了外资机构对我国风险投资产生的相对影响;在竞争效应方面,外资机构在我国的投资项目数逐渐增加,且在管理的资本规模和投资经验上总体上优于本土机构,在争夺好的项目方面给本土机构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另外,近年来本土机构的数量明显增加,并积累了一定投资经验,中外风险投资机构之间对创业项目的竞争加剧,因此2007~2011年F3的得分逐渐减弱。综合得分是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由三个公因子得分加权计算得到的,用以衡量跨国风险投资活动对我国风险投资业产生的影响。从图6可知,综合得分先上升后下降。2002~2005年为我国风险投资业兴起阶段,外资机构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影响逐年增强,优化了风险投资所需的金融环境,带动了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和本土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促进更多项目源的产生;2006~2011年为我国风险投资业大发展阶段,本土机构迅速发展,外资机构投资步伐放缓,但仍给本土机构带来一定竞争压力,相对本土机构而言,外资机构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影响逐年减弱,但仍大于2003年产生的影响程度。
篇11
一、一般风险投资可能出现的风险评估
一般形成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不确定性,所以风险投资中的风险因素和种类都很多。但是,从各种风险所涉及的系统范围来说,一般可以将这些不确定因素概括划分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
(一)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主要指那些由于系统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引发的各种风险,即风险投资者与风险企业无法控制或者无力排除的风险,又可称为客观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法规性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与不健全,或者是频繁的政策调整给风险投资造成了无法预料的某些负面影响。例如,政策性资金使用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资本退出机制等一直都是我国风险投资活动中较为突出的隐患。
经济性风险。主要是指由国家宏观经济的走势和波动所产生的风险,例如,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经济衰退带来的投资风险。
金融和资本市场性风险。金融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汇率、利率以及资本收益率的变动都将给投资带来不确定的影响,主板和场外市场等其它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规范程度与和规模大小也将对风险资本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性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社会动荡,如战乱、政权变更;或社会变化,如人文习俗、大众消费倾向、投资理念等一些社会性因素所引起的投资风险。
(二)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那些由非外部因素所引发的投资风险,这类风险一般由风险投资者与风险企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引发,又被称为主观性风险。非系统性的风险是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方的主观努力,进行控制与消除的。就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考虑,非系统性的风险主要是指技术性的风险。技术的成熟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技术创新的转化力量(也就是技术创新能力具备的持续性)一直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赢得技术优势、甚至整个市场优势,最关键的地方。如果技术上存在缺陷,那么将要面临的技术性风险往往会导致项目失败与投资亏损。技术性风险主要包括:
管理性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经营管理方式、组织制度、约束激励机制、人员素质和决策方法等缺陷所导致的风险。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管理风险隐患有:制衡机制的不健全,组织制度的不适应(与风险投资相适应的信托制度和有限合伙制度还不完善),风险投资人才的匮乏以及成本和败德行为等。
市场性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风险,例如,产品的可替代性、市场的需求程度、产品的营销网络、产品的性价比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都可以导致市场性风险的出现甚至扩大。
投资分析性风险。主要是指因为投资工具的选择、规模的大小、阶段化的动态组合、企业的资本结构、投资策略和投资项目的评价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风险。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一般是高科技或创意型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缺乏历史统计记录的比对,所以在进行投资项目分析时,只能借鉴其他行业企业的经验和技巧进行考察和处理,其分析的精确度难免要打一些折扣,这就为投资的成功埋下了隐患。
二、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
在制定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时,要基于上述风险因素分析,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层次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投资风险做出综合评价,再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控制策略。
风险投资和常规投资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缺乏一些历史性数据,而风险控制理论和方法大都是建立在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建模与评估的基础上,例如收益率的均值-方差模型、多因子的定价模型以及风险的测定法等,都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事前信息以保证其有效性。因此,本文根据风险投资的实际情况,以及投资动机中的前瞻性与战略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注重当前与事后信息收集和处理、并且具备分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功能的风险控制策略。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方法如下:
(一)信息收集
风险控制的起点在于信息的收集,采取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初步评估可能影响投资回报的各种风险因素。除一般性的风险因素外,还应考虑如风险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的投资规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风险企业家的素质等。
(二)风险分级
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或指标)的不确定性是很难进行量化的,所以可以将各个指标的可能性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
(三)分指标评价
由于初步收集的风险因素很多,不便于做出有效分析并构建判断矩阵。可以将风险因素分指标评价,例如市场吸引指标、产品技术指标、管理能力指标、环境支持指标、退出变现指标等。结合风险分级后构造出评价矩阵,并计算各分指标所占的比重。对各列(或者行)进行求和,并归化。
(四)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
最优控制策略即在总风险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或在总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使总风险最小化。而引入分指标评价的好处不仅仅在于让纷繁复杂的风险因素清晰可见,而且有助于在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确定风险程度与投资额度,也有助于确定预期收益率与风险间的关系。
规避投资风险的主要经济意义是在风险投资中控制损值的范围,使其不低于预期的收益,再配合各指标在五个风险等级的组合选择,进而使项目的总风险降到最低。风险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厌恶系数和风险判断矩阵解出最佳的风险-收益组合。在风险投资中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并实施合理的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徐宪平.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价与控制[J].中国管理科学,2001,9(4):75-80.
[2]骆正山,陈红玲,郑楠.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应用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3).
[3]刘俊娥,安凤平.基于未确知理论的风险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J].通信市场,2009(5):65-71.
[4]万玉成,盛昭瀚.基于未确知测度的风险投资非系统风险的评价与控制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11):22-27.
[5]贾晓东,潘德惠.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及投资风险评价[J].信息与控制,2003,32(3):
204-208.
[6]孙秋鹏,于超银.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价体系[J].软科学,2001,15(1):18-22.
篇12
根据风险投资项目运作管理的实际,风险投资企业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规避风险的能力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是客观存在的,并贯穿于风险投资运作的各个环节:投资项目的选择中会遇到机会风险,即所选择的项目到最后发现是不可行的风险:项目管理中会遇到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资本的退出阶段还会遇到法律风险等等。这就要求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在整个投资运作过程中能够预测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驾奴风险,进行理性的投资运作。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从而得到最大的资本增值;
2.以高素质的人才为主体,注重多学科的配合与知识经验的互补
由于风险投资是一个专业性强,知识含量高的运作过程,风险投资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才能保证投资项目的正常运作。一般来说,风险投资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学历与较强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除了需要具备风险意识和识别规避风险的能力外,还以某一类专业知识或某一管理才能见长,其中主要包括以下类型:风险资本运作主导型、输出企业管理主导型、财务分析评价主导型以及风险规避主导型等。这些多学科高素质人才的合理搭配,有利于形成项目管理团队优势互补的合力效应。
3.强调团队的协作和知识的共享
根据风险投资的特点,风险投资企业需要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来进行运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团队本身除了要在知识与技术,管理与运作经验工具有互补性外,团队成员之间还要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良好的合作技巧,在共同承担风险的前提下,彼此信任,让信息能够充分地流通与共享。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学科类型的人才之间组合的有效性,使之在风险投资运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特长,形成人才互补后的优势合力,进而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4.具有典型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但企业要求人员流动的相对稳定性
风险投资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其人才也属于典型的知识型员工。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技能与较强的综合能力,强调工作的自主性,追求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追求创新与自我实现,渴望灵活宽松的组织气氛,需要更多人性化的管理。由于他们对职业的感觉和发展前景的强烈追求,流动性强也是风险投资企业人才资源的一大特征。然而就风险投资企业本身来说,人才的相对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风险投资不是短期的行为,一个项目的完成,当中的信息必须保持连贯性、一致性。人员的频繁流动,尤其是项目主要负责人的频繁流动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运作与风险投资企业抵御风险、实现资本增值的能力。因此,风险投资企业需要的是一支高素质而又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
二、设计适应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特点,风险投资企业需要构建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构建矩阵式聘任体系,合理地配置人才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思想是保证企业在合适的时候将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做恰当的任务完成恰当的目标。而我们知道风险投资企业是讲求人员多学科的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展开以项目为导向的投资运作。因此,人力资源规划要从风险投资企业的实际业务出发,一方面要做好人才的需求与供给预测,尤其要明确企业所需的各种不同人才的类型与能力要求;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机制将,人才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确保供求的平衡与所配备人才的合力效应。
在这里,风险投资企业可以构建矩阵式聘任体系,按照业务发展的需要将人才归类,划分成风险资本运作类、输出企业管理类、财务分析评价类、行政管理类等等。每个类别又可以划分档次,并且在各个类别的不同档次都确定相应的素质要求、任职资格要求、工作规范、薪酬标准等,将每个员工的聘任都纳入这个系统中全面考虑。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全员聘用及工作平台,将员工的能力与岗位的要求充分的匹配起来,便于员工对任职工作、岗位、能力的认同,便于风险投资企业按投资项目管理的需要实行跨职务系列的“项目团队”优化组合。同时构建矩阵式的聘任体系,能够形成较完整的人才梯队,有利于风险投资企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岗位上聘用到适当的人才。另外,这样的聘任体系能为员工招聘与任用、培训与开发、考核与评估及报酬与晋升等方面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2.建立以团队为基础的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增强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由于风险投资企业所从事的活动复杂且难度高,运用项目团队管理投资项目是保障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培训中,应注重项目管理团队的培训。其中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经典投资案例进行内部研讨的方式,在投资经营理念、选择项目指引、企业跟踪管理、资本运作退出、管理团队激励等方面深刻地研究与总结,以丰富的投资经历、经验或教训训练项目管理团队,激发员工个人的知识潜能,提高他们的职业化水平。同时以团队为基础的培训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流通,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从而迅速提高企业整体的综合能力:并且有利于不断地积累企业的案例库和数据库资源,丰富企业的经验,增强风险投资企业运作项目的实力。
3.建立适应企业运作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有效地激励与留住人才
由于风险投资项目的运作周期性长,阶段性强以及项目的运作成功是管理团队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并很难进行分割,因此在绩效评估的设计上,需要针对某一特定的项目投资设定绩效考核的方案和指标,对管理团队进行阶段性的动态考核,让团队成员都知道团队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该做哪些工作,工作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才能实现团队的整体高绩效。针对项目管理团队进行的动态绩效评估体系,有利于加强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风险、团结协作的意识,激励他们针对项目积极地进行沟通,实现知识的充分共享,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群体实力,为更好地达成企业目标而服务。
另外,为了激励员工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克服短期的炒作行为,同时保证员工流动相对稳定性,合理的薪酬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薪酬设计要关注着长期利益,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其承担一定的项目管理风险责任。在这里可以考虑实行与业绩报酬相关的机制,并允许风险投资人才持有创业企业一定比例的股票期权。如果投资项目成功了,其所持有的期权就可以给他带来巨大的收益;如果项目选错了,或者由于投资人才不够努力,投资项目失败,其所持有的期权就不能转化成现实的收益,其损失也是巨大的。这就可以将对风险投资人才的约束内化于激励机制当中,使员工利益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效地统一起来,有利于企业降低投资风险,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篇13
一、高科技企业融资过程分析
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参与,一般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新产品的发明者或者高科技企业的经营者,需要投入开发研究资金,以验证发明创造及创意的可行性。开发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成果,为实用化而进行的产品、工艺、设备的研究,研究的成果是样品、样机,特别是较为完整的生产工艺路线和工业生产方案。一般情况下,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是由创业者自己承担的。
创立阶段。形成了新产品的样品、样机或较为完整的生产工艺路线和工业生产方案之后,创业者为了实现产品的经济价值,就要成立企业进行生产。这一阶段的投资主要用于形成生产能力,开拓市场。由于需要较多的资金,而且企业没有以往的经营记录,投资的风险比较大,从银行获取贷款的可能性很小,更不可能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风险投资一般在这一阶段开始对企业进行投资参与,这一阶段在美国一般为5年。
扩展阶段。随着高科技企业经营的顺利发展,经营业绩不断体现,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能力和生产能力,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而就企业经营的成效和经营的稳定性来看,若自银行贷款则往往需要很严格的条件,而且公开上市还较为遥远。风险投资的参与正好解决这个问题。风险投资主要在这一时期参与企业投资。
成熟阶段。这一阶段高科技企业的经营已比较稳定,市场前景也比较明朗,它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资金已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而为了实现风险投资的成功,顺利获得资本利润,高科技企业一般会考虑引进一些知名企业,知名机构的资金,以进一步提高知名度,为下阶段股票顺利上市作准备。参与企业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此时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从中斡旋。公开上市阶段。随着高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新产品的市场认同度、企业的经营业绩、经营规模等,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成为可能,这时参与企业投资的风险投资就要考虑退出,通过股票的公开上市,顺利获得资本利得,实现风险投资的圆满成功。
早期的风险投资公司偏重于在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第一、二阶段)参与投资;20世纪80代以来,风险投资公司更偏重于在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后期阶段参与投资。而且也更广泛地运用了各种金融新技术,LBO收购、企业兼并等的事例越来越多。
二、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高科技产业孵化与成长的摇篮
1.风险投资的基本理论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也有人译为创业投资。到目前为止,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在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这里介绍几个权威机构对风险投资的定义。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欧洲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一种由专门的投资公司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成长型、扩张型或重组型的未上市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辅之以管理参与的投资行为。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定义:风险投资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型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中定义:主要指向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且为之提供经营管理服务,以期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
上述机构对风险投资的定义尽管不一样,但并无本质差异,只是描述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如果将各种各样风险投资定义的侧重点进行系统归纳与综合,则不能发现风险投资的本质特征和内涵主要有如下几点:
(1)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刚刚起步或尚未起步的高技术企业或高技术产品,特别是一些刚刚起步的中小型企业,甚至还没有形成企业的项目设计,其资金或资产往往十分有限,因而具有投资方向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及投资价值的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
(2)风险投资属中长期战略性投资。投资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企业短期商业利润和长期控股权,而是追求企业成长期、成熟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高额回报。其期限一般为3~7年,在此期间通常还要不断地对有成功希望的项目进行增资。因此,它也被称为“耐心的资本”。
(3)风险资本主要采用组合投资方式。为了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从而不仅能弥补失败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相对于其它投资方式而言的高额回报。
(4)风险投资是金融与科技,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专业性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的附加值和收益远远高于传统密集型的产业,因而,对风险投资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说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两要素构成推动风险投资业前进的两大车轮。风险投资家在向风险企业注入资金的同时,还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尽力帮助企业取得成功。
总之,风险投资是一种集资金融通、企业管理、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诸多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活动,是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的结合,是产品市场、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是投资行为与管理行为的结合,是货币资本与智力资本的结合。一个完整的风险投资过程必然涉及5大环节:
(1)募集基金与组织构架的建立:在这个环节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如何募集,到哪里募集风险投资基金?”。而且这两大问题的解决又总是与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构架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对于天使投资而言,由于它的投资取向主要是为了体验冒险激情和社会荣誉感,故天使投资人通常是由自己亲自投资。所以,并不涉及募集外部资金这个问题。对于公司附属风险投资机构而言,由于它所作的投资主要是为了配合母公司的发展战略,故投资资本通常是由母公司直接拨付,所以,同样不涉及募集外部资金这个问题。然而,对于必须将两个以上的多数投资者的资本组织成风险投资基金(公司或合伙)这样的“组织化的风险资本”而言,则必然地既涉及到“以何种组织构架进行运作”这个问题。而无论是资金募集,还是基金组织构架的设计,又都是与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与创业相联系的资本运作”这一特点相联系的。只有适应了这一特点,所选择的基金募集方式,所确定的投资者市场定位以及基金组织构架,才可能是最适当的。
(2)筛选项目与尽职调查:对于风险投资而言,发现具有潜在价值的风险项目往往是风险投资成功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后,进一步展开尽职调查,便显得格外重要。由此可见,筛选投资项目与尽职调查是决定是否对某个项目进行投资的前提性工作。
(3)投资安排与价值评估:在初步决定对某个项目进行投资之后,接下来必须考虑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以普通股、有特别投票权普通股、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还是以认股权证或是其他类型的投资方式进行投资?二是通过价值评估,确定所投资金应当在所投资企业中占多大的股权比重等问题,以便以最合适的价格购买拟投资企业的股份或准股权类的受益凭证(包括可转换债券凭证、认股权证等)。在完成这两项工作后,即可形成投资方案,提供决策层决策。
(4)监控项目与增值服务。这个环节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监控所投资项目以控制风险,如何通过提供增值服务为所投资企业创造价值”。而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必须围绕着所投资企业的创业过程展开。
(5)投资退出与收益分配。风险投资必须在最适当的时机,从所投资企业中实现投资退出。风险投资在通过投资退出实现资本增值后,便必然面临收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而且,将已实现收益及时分配给投资者,也是对投资管理人实施风险约束的一个重要方面。
风险投资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
(1)“资本放大”功能:即通过多层次的资金网络,迅速集聚分散资金投向风险企业,满足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所需的资金。
(2)“增值服务”功能:风险投资的内涵决定了风险投资不是一种单纯的投资行为,而是在投入资金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
(3)“风险调节”功能:多渠道的风险资金来源可使高科技企业的创业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同时,风险投资公司通过组合投资和分阶段投资等投融资策略,加之专业化的经营经验和管理技巧,也可以降低与分散经营管理风险。
(4)“企业孵化”功能: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初期,习惯于“锦上添花”的银行信贷和公开资本市场的资金由于“三信”原则与“门坎”过高而无法介入,此时,风险投资充当了填补“投资缺口”,为高新技术企业“雪中送炭”的角色。
2.二板市场的意义及其运作的国际经验
二板市场是与主板市场相对应的概念,特指主板市场以外的专门为新兴公司和中小企业提供筹资渠道的新型资本市场,它依托计算机网络进行证券交易,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通道,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资产规模要求较宽,但对信息披露和主业范围要求相当严格。
二板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设立它的目的就是主要为新兴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因为这些企业在成立初期由于风险大,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单纯举债又会使资产负债率过高,间接融资渠道不畅。而主板市场上市标准对这些企业又显得过于严格,使其很难进入主板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在这种情况下,二板市场应运而生。
在发达国家的二板市场中,美国的NASDAQ最为成功,影响也最大,它主要的成功经验是:通过良好的制度安排和明确的定位,保持了市场的流动,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为NASDAQ提供了有潜质的上市公司,这也就使得NASDAQ成为许多国家设立二板市场的范本。
3.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