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字广播电视技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篇1

2.1天线选择。电磁波空间辐射作为发射天线功能指标评定的衡量点,其原因在于:发射天线是信号发射、辐射的关键结构,其选择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地面数字电视发射质量。因电磁波干涉性、方向性与衍射性的特点,使其负载信号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传输质量。为此,在进行发射天线选择时,应以垂直极化、水平极化为天线发射质量的基准,在覆盖区较广的情况下,发射天线应选择遵循水平极化高标准的原则;若覆盖区域地质环境相对复杂,对垂直极化要求较高。2.2发射地点定位。针对广播电视天线,其诸多架设位于高层建筑顶端、山顶等位置较高处,排除对发射天线架设垂直距离问题的思考,气候环境良好的地界也是发射地面定位的主要因素。其原因在于:雷电降雨高发地带,信号发射质量相对较差,还易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天线寿命产生影响。因此,关于发射地点的定位,应以覆盖区中心处最为适宜,进而有效避免区域遗漏问题。而经济因素也是选址的核心要素,因发射天线定位点不同,其架设成本也会相应有所差异;天线架设阶段,应协调架设天线、其余天线间的对应关系,避免区域重叠,以此实现数字电视信号覆盖区域的综合利用。2.3发射频率。发射频率是影响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质量的另一因素。数字电视试验阶段,覆盖面积相对较小,发射频率的重要性随之得以凸显。其中,常采用UHF表示发射频率,而LDMOS作为发射模块,可在某种程度上对信号发射线性动态范围予以控制;FFT为信道解调装置,存在速度慢与信号延迟的缺陷,随着发射频率的增加而有所放大。对此,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应避免选择高频信号,将信号发射频率控制在700MHz,但针对水域、丛林区域,高频信号接收效果较差,需在实际发射频率调试中,对地形地貌问题予以综合分析,用以对高频信号、低频信号的择优选择。

3结语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作为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在具体使用中,对数字电视技术的原理予以高度重视,立足其必要性与传输优势,结合天线选择、发射地点定位、发射频率调试等应用方式,促进数字电视技术逐步完善,以此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阿布都米吉提•吐尔洪.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6):81,84.

篇2

1地面数字电视技术

所谓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其实就是利用地面发射和接收设备实现数字信号发射、传输和接收的一种电视技术。应用该技术,需要采用数模转换器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1]。在实际生活中,该种转换器其实就是数字电视的机顶盒,能够利用原本的电视机进行数字信号连接,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此外,利用该技术能够利用模拟信号进行信号发送,并通过转换器完成数字信号接收。相较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传输更加稳定,所以能够为受众提供高容量和高质量的节目。

2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运用

2.1发射天线的运用

在广播电视中运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首先需要做好发射天线的选择。通过发射天线,才能使电磁波发挥辐射功能。而借助电视台装置,数字电视信号能够产生辐射。但在实践运用中,受电磁波方向性和干扰性等因素的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会有所降低。所以,还要利用单极化天线进行信号发射,并采用高塔或高山悬挂的方式进行天线运用,以免电磁波传输过程中遭遇阻碍。而相较于垂直极化天线,水平极化天性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但同时也存在近区场强分布差的问题,所以难以在多林和潮湿等环境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还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完成天线的合理选用。

2.2发射地点的选取

在实际运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时,还要做好发射地点的选取。按照要求,天线需要在高层建筑或高山上安装。但实际上,如果安装的位置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就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所以,还要从天气因素角度进行发射地点的选取,以减少雷雨等恶劣天气对信号发射的影响。同时,还要对地形因素进行考虑,以确保信号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继而避免信号死角的存在。此外,还应从经济性角度进行考虑,尽量避免信号交叉重叠。

2.3发射频率的设置

在信号发射方面,信号质量将受到发射频率的影响。所以在实践运用中,还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发射频率设置。目前,多数数字电视主要进行LDMOS功放模块的应用,并未开展相关试验确定发射频率,仅仅是为了扩大线性动态范围进行YHF频段的选择。在信号解调方面,我国主要利用芯片实现信号处理,无法满足多径信号发射需求[2]。在这种情况下,随着频率的提升,多普勒频也会随之增大,从而给数字信号运用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广播电视在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业务接收时,还要将发射频率控制在550-700MHz范围内。

2.4发射场强的确定

在利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实现信号发射时,还要认识到信号能量和信噪比大小与发射场强有关。所以,还要进行发射场强的提高,以便使信号覆盖性能得到改善,从而获得更好的技术应用效果。就目前来看,相较于模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需要的场强较小。因此,在相同的功率下,地面数字电视能够获得更大的信号覆盖范围和效果。

2.5接收设备的安装

在信号接收方面,运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还要合理进行接收设备的安装。在实践工作中,可以采取车载安装方法,比如在公交车上进行移动电视的安装,以实现信号的高效接收。但就目前来看,采用移动信号接收方式,将导致汽车承受较大用电压力。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直接进行移动电视终端设备的安装,进而更好的完成信号接收。此外,在电视广播单频网建设中,还应进行GPS设备的安装,以确保系统时钟等信息能够保持准确[3]。安装该种设备,则能使接收设备与GPS卫星保持信号的同步接收,所以能够使信号的稳定性得到保证。但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还应使用具有自动切换功能的设备,以确保信号能够在无法同步的状态下得到及时接收。

3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进行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能够使信号得到可靠传输,从而为用户提高更高质量的服务。而在实践运用中,想要达到提高电视节目质量的目的,还要做好发射天线、发射地点、发射频率和发射场强的管理,并科学进行接收设备的安装,进而获得更好的技术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阿布都米吉提•吐尔洪.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6:81+84.

篇3

1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覆盖的面积

在现阶段的广播电视的发展过程当中,无线发射技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水平大幅度降低,广播电视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有线电视。在大部分的城市当中,有线电视已经覆盖了城市的各个角落,覆盖面积仍在不断的增加。而部分没有被有线电视所覆盖的区域较为偏远,这些地区本身接收有线广播电视信号能力就相对较差,因此就很难接收到各种无线信号。即使广播电视的覆盖面积延伸到这些地区,所推广的也主要是有线广播电视,由此可见,有线电视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这就给无线广播电视的全面发展,以及无线广播电视范围的不断扩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无线广播电视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取得显著的成效十分困难。

1.2认可度较低

在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大部分的人们都选择使用有线广播电视,而对于无线广播电视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抱极大的怀疑态度。虽然无线广播电视本身具有稳定、安全、智能化的特点,更加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且在遇到自然灾害的过程当中,通过无线广播电视能够很好地传递各种消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广播电视的应有价值。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国家先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推广有线数字电视,而且没有对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以及无线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从而使得无线广播电视难以被大众所接受。某些无线网络电视虽然利用了一系列的方法进行相关的推广和宣传,但是由于人们对于无线广播电视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因此很难取得十分显著的宣传推广效果。

2全面提升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有效措施

2.1建立较为完善的无线发射系统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无线广播电视的使用范围,尽可能地增加无线广播电视的用户数量。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结合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要求,综合的考虑数字时代的各方面情况,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和途径,建立较为完善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系统。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及时地对无线发射技术进行更新,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无线发射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和管理方法,并且结合实际的情况对无线发射系统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使之更加适合无线广播电视的发展要求。另外,为了确保无线发射系统当中的相关设备和仪器能够正常的使用,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必须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的对设备和仪器进行专业的维护,并及时的更换无线发射系统当中存在故障和问题的部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无线发射系统的整体数字化水平和科技化水平,同时还能为无线广播电视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2全面地提升广播电视工作人员水平

在无线广播电视的发展过程当中,无论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无线发射技术水平,还是全面地加强对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相关管理,都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这也就意味着广播电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专业素质,这样才能够及时的掌握全新的无线发射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且在设备和仪器发生问题的情况之下,采取相应的维修手段排除问题和故障。因此,广播电视就必须要全面的加强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在招聘阶段选择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以及与无线广播电视发展有关的专业人才,适当地提高招聘人才的门槛。除此之外,在无线广播电视的发展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必须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当中,不仅要着力于全面的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骨干培训。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的要求增加聘请一些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这样能够显著地提升无线广播电视整体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2.3有效使用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方法

为了确保无线广播电视当中的无线发射设备和系统能够顺利运行,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的对无线广播发射技术当中涉及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还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对无线发射系统进行更新。在实际的维护管理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定期的对发射机进行全面的检测,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测量发射机当中的各种元器件的规格和距离,使之保持在标准范围之内。还要定期的清除发射机当中堆积的灰尘,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灰尘对元器件的腐蚀,减少灰尘对散热器的散热功能的影响。还要有效地控制发射机的机房温度,当温度过高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延长发射机当中的元器件的使用年限。

3结论

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发展不仅增强了互联网络对广播电视的各方面冲击,同时也为广播电视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广播电视就必须要能够正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挑战,然后不断提升无线发射技术的整体水平和效率。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充分地考虑无线发射技术的特点和水平,同时也要结合用户的各方面需求和市场发展的情况,有目的的对无线发射技术功能进行一系列的拓展和创新。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为数字时代广播电视当中的无线发射技术的全面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武淑云.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探讨[J].电子测试,2016(7):116-117.

篇4

1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和特征体现分析

1.1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内涵分析

对于网络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进行的,以往的电视节目信息传输中,是通过图形和语音等有效信息在信号模拟基础上进行传输的。这样的方式对信号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并且在长期使用之后也会出现变色以噪音的情况。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传统的应用技术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人们的需求,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加以应用就有着很大的需求[1]。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信息传输速率以及质量层面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1.2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特征体现分析

从当前网络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的特征体现层面来看,主要就是在网络化的程度上有着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网络的应用依赖性也愈来愈强,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对广播电视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在应用中将网络作为主要的载体,就能够将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人们提供娱乐信息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丰富,在信息交流共享方面的发展目标也能得到有效实现。另外,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程度不断加强的特征也有着鲜明的呈现。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将其在广播电视当中加以应用,能对信息数据的传输速率得以有效提升,对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干扰起到抵抗作用,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就能够在应用的效率上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能够在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上得到进一步迈进[2]。

2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作用和应用现状及前景

2.1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作用分析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中有着诸多的积极作用发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就能有效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将应用的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在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将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分配利用,可以将制作步骤最大化的减少,从而就在时间上得到了有效节约。并且在信息资源共享之后,通过高速便捷的传输,就能够将活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网络数字化应用在信号传输以及处理的效率上能最大化的呈现,对外界的影响因素影响信息传输就有着避免,从而在音视频的图像信号等方面的正常化就能得到有效保障[3]。另外,对网络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在快捷以及远程编辑等目标上得到有效实现,在信号的传输稳定安全性的保护上就能得到有效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在信息的操作咨询能方面比较容易获得,在音频的质量上也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对人们的实际需求就得到了有效保证。这些方面的作用发挥,对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2.2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的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并非是短期内实现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探索逐步实现的[4]。网络数字化的目标实现,主要是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下,从而和广播电视进行结合的,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网络系统构建体系。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应用,能够将数字信号对传统的模拟信号进行替代,并在应用之后得到了迅速推广发展,数字化技术也成为了电视技术中的核心发展技术。在网络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为能够保障这一方面的发展安全性,就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进行规范,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规范化。在规范化的政策应用下,就在电视一体化的网络发展上得到了有效保障和促进。

2.3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

为能够促进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要能够从多方面得到重视,对其中的相关问题要能有效解决,只有如此才能促进网络数字化进一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当前的诸多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应用和作用的发挥,将IP往以及窄带网没有得到有效衔接使用过程中,就要能够对IP技术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发展,将联网以及建网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有效推动发展[5]。这样也能有助于网络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的移动数字电视的不断发展下,在市场中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只有充分注重市场导向,结合市场不断的对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优化,才能保障其得以可持续的发展,对我国的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的整体发展才能起到推动作用。

3结语

总而言之,技术的不断进步优化发展下,要能充分的重视技术的合理化应用。要能加强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优化,将应用的受众范围不断的扩大,在应用的资源上能得到有效充足,这些方面对信息化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对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理论研究,对实际的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赵丹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

参考文献:

[1]闫其政.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21).

[2]张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发展进程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3(16).

篇5

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广播电视行业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吸取新媒体的精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使广播电视的播出特点越来越突出。

1.传输系统容量增加、传输手段多种多样。广播电视的覆盖率与传输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随着高科技手段的发展,卫星传输、光缆传输、数字压缩等新的手段相继出现,这些新兴的手段不仅有力解决了传统的传输容量小,传输覆盖面积小的缺陷,而且为大面积的广播电视覆盖提供了有力地条件,促进了多通道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不断发展。

2.发射系统逐步固体化。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中短波、调频、电视广播的发射。由于技术的局限性的影响,我国这些发射系统以前都具有相当多的缺点:设备庞大、功耗较大、效率低、设备老化、改造周期比较长、维护起来非常困难等。因此,发射系统是一个广播电视维护岗位,这个岗位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工作强度较大,而且特别容易出现大的故障,是众多播出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3.广播电视的播出频率增高、频道增多、时间增长。数字技术使广播电视频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利用,电视播出频道急剧增多,不仅能够让人们长时间地看电视节目,而且满足了不同时间不同人群的收看愿望。

4.播控和传输系统越来越复杂。随着播出频率和频道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单一的、独立的单频道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目前, 新式的播控系统和传输系统的视频音频切换矩阵规模庞大,周边设备功能齐全,为广播电视的成功播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5.系统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化。计算机技术遍布各行各业,每一个领域。计算机已渗透到广播电视的各个领域,传统广播播出模式,也已经被计算机网络的传输自动播出系统所取代。

6.系统数字化、多功能化。广播电视的发展轨迹,由数字方式取代模拟方式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广播过渡到DAB,电视过渡到DVB、HDTV。 不论是播控系统、传输系统还是发射系统都要逐步实现数字化,系统的设备也必须逐步地进行更换或者改造。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压缩技术和信道附加信息传输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传输通道的传输容量不断增大,传输的内容日益增多。多声道传输技术和图文电视技术,以及数字信息传输技术等也在不断发展,使广播电视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健全,质量越来越高。

二、广播电视中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

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对于收听声音信息和收看图像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要求消除节目制作和广播系统中的噪声和失真;要求广播电视设备具有更多、更新颖的功能。这些要求,若用普通的模拟设备来解决,是很困难的或者是不可能的。然而数字技术却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困难的先进技术手段。有资料证明,早在1937年英国的科技人员为解决信息的高质量传输难题,很快发明了数字通信方式,因当时缺乏实现宽带通信线路和高速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而未能广泛推广与应用。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随着半导体管、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宽带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也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实现 。特别是1981年9月国际无线电会议后,在音响数字方面,脉冲编码调制录音机、数字电子编辑装置和混响副加装置以及数字式特技设备、各种扫描行数和彩色制式的电视信号的数字化出台了世界通用规范,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在实现数码化的信号形式、抽样频率以及量化级数等方面出现一个世界统一的标准,在电视领域也会更广泛地运用到数字技术。不仅有很强的抗噪声和波形失真的能力,而且它也是一种接近理想通信容量的高效传输方式。

1.在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要想适应时展的潮流,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 ,采取切实有效的发展策略,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健康有序的发展。

2.广播电视要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广播电视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就必须争取到国家的支持,国家的政策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最有力的外部环境,我国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不仅在宣传上给予支持,而且还扶持产业的经营发展,另外还有与媒体资源整合利用优势相匹配的政策。

3.加强内部管理。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各种设备要配备齐全。 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扩展业务, 促进广播电视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95-01

目前,广播电视传媒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数字电视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感官以及视听需要。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出现,为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

传统电视信息和图片的传输通过模拟信号来完成,这种方法容易受外界信号干扰,无法保证播放质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广泛的应用,电视信号传输借助该技术将传统的信号传输转变成数字信号,有效地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同时,网络数字化技术在传递数字信息的过程中还能产生其他方面的特效,如立体式声音,画面清晰等,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运用网络数字化技术传播广播电视信息,可以提高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优势

在广播电视编程中应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可以简化远程编辑流程,使编辑工作变得更为容易,在具体操作中,相关操作人员可以将事先需要的编辑信息从网上下载下来,然后通过编辑体系对其进行再加工,完成之后传输到编辑处,如此,远程编辑就完成了。但受一些技术使用范围的限制,远程编辑技术还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以突破远程编辑技术的应用缺陷,从而提升网络数字技术的应用效果。

2.2 实现了资源共享

在广播电视进入到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同时,广播电视信息也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提升传播效率创造了条件。广播电视与网络共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简化了制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资源达到高度共享的装态下,方便了相关信息活动的进行。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很多活动还可以按照自身所属的部分进行空间划分,从而提高节目制作的质量。

3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特点及优势

3.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特点

3.1.1 趋向数字化发展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广播电视技术由传统技术模式向现代技术模式转变,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常规数字传导程序,为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创造了条件。网络数字化技术在信息传输以及输出质量上都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数字化技术对于外界的信号干扰不会做出敏感反应,能够有效抵御外界干扰,因此,能够保证电视节目观看质量,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观众创造了条件。

3.1.2 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是手机通讯还是导航系统,都因网络技术的出现而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在广播电视技术中借助网络技术优势,可以实现广播电视传播的快速性和稳定性。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可以提高广播电视的收视范围,同时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共享,为促进信息交流,丰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3.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优势

3.2.1 实现了资源的高效获取和应用

在广播电视信息传输中运用网络数字技术可以获取最新的网络信息,通过数据传导将消息通过电视播报传导出去,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同时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从而保证了信息的最大利用效率。

3.2.2 优化配置资源

篇7

1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概述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核心是互联网科技,在该技术体系中,核心部分是借助互联网构建的网络服务器。具体的组成包括广播电视需要传输的信号,并且信息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联系,形成相应的界面,而用户也可以自主作出选择,用户的选择与服务器的智能化运转相联系,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通过网络数字化,用户选择与获取信息的时间更快,操作起来也更加简便,用户摆脱了以往需要繁琐操作才能获取信息的落后方式,借助鼠标,通过轻点几下页面就能够进行节目的观看。并且在服务器的管理终端,还有用户喜好的收集与整理功能,通过统计用户平常观看节目的情况,由服务器定期向用户推送节目。在该服务器中,还有供使用者进行视频制作的工具,可以将各个节目的视频进行压缩处理,将其上传到客户端,供用户进行浏览。此外,网络数字化广播台的高度自动化及程序化也是该技术非常突出的特点。

2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1)信息的共享度高,传输效率快。互联网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并且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汇总,将其综合到相应的平台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相比传统广播电视而言,其优势将更加突出。并且利用互联网构建的服务器在信息传输上还具有高效率的特点,达到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能够使用计算机编辑信息,并且使区域的分工更加明确,并使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与传输效率大大提升。(2)提高编辑的效率。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视频的剪辑与后期处理。而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上,节目编辑人员只需通过互联网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编辑处理,然后向制作处传输制作完成的节目即可,并且节目可供选择的样式多种多样。这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容量与传输速度,提高重要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在传统广播电视的播出中,图像清晰度与传输效率往往呈反比关系,而借助网络数字化,则能够大大提高电视节目播出的质量,降低节目传输过程中受电磁场、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节目质量下降的情况,有效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3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

篇8

1.2精准的剪辑音频

在音频剪辑工作中采用数字化音频技术可以精密的编辑具有较高解像度计算机屏幕的高数字音频,可以使文件中的声音转变成一种波形,在屏幕中展现,这样更加便于剪辑师对音频进行剪辑。其次,这种以波形为主的图形剪辑方式可以将音频更加准确的表现出来,这样可有效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为广大观众提供高质量、优质、全面的服务。

1.3广播系统

数字广播系统中采用的数字音频技术主要包括组网、无线传输以及压缩编码数字等多种技术。其中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主要是根据人耳的生理解剖特点合理调整并且优化音频码率,一旦人的耳朵接收到较大差别强度的音频信号时,可能对于高音频信号的反应会更加敏感、强烈,对于低音频信号的感应相对较弱。在数字音频广播传播系统中应用到数字音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可以有效确保电视广播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1应用于广播数字调音台

对于现代电视广播工程而言,数字调音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是负责处理调音台,使调音台不仅能够保留以往传统调音台中的大多数功能,以防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噪音、声音失真、串音等多种问题,同时还具备数字切换矩阵的功能。在调音台中加入数字技术形成一个新型的数字调音台,可以使数字调音台功能更加丰富,使数字调音台也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尽可能满足不同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相关要求。数字调音台的操作方式不仅丰富多样,而且通路较多,体积也比较小。

篇9

1引言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各种先进的信

息处理技术以及多媒体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极大的加快了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对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数字发射覆盖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成功应用,大大增加了我国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该项技术已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技术,与以往的传播方式不同,它使用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在增加信号接收端收视节目数量的同时,还有新增了许多增值业务,起到了满足部分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作用。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广播电视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解决了我国偏远地区传播信号较差的问题,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与方法。本文简要分析了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特点,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意见。

2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特点

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成功地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运用到广播电视领域,加快了数字电视技术在我国的普及速度,大大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数字电视技术具有传送容量大、图像清晰、使用范围广泛等优势,而且通过连接计算机,起到了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目的。但是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起步相对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闪断、乱码、影音不同步是无法避免的,这会对电视信号传输效果造成干扰。但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及应用过程中的不断积累,可顺利解决以上问题,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推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

数字发射覆盖技术能够在广播电视行业被广泛应用,主要归功于其自身的技术优势。通信设备与信息技术设备软硬件的结合构成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主体。设备与技术的可靠性为其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保障,为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提供了可能性。数字发射覆盖技术通过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成功解决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瓶颈问题,使该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技术的可靠性、有效性等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在国家标准以及行业规范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广播电视系统可与数字设备实现无缝连接,大大提高了系统与功能的延展性,保证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发展空间。

安全问题是广播电视行业在电视信号传播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设置科学的系统访问权限、高效率的备份恢复机制来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的避免了系统用户及管理人员的误操作或有意破坏带来的危害,保障了系统运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用户需求也逐渐增多。数字发射覆盖技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延展性,这保证了广播电视系统的前瞻性,通过调整系统构架来提升系统的服务质量,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数字电视的建设与普及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建设滞后等众多问题,但通过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实用性和延展性可以提供给用户多元化的服务,有效的降低了系统服务的成本、减少停播、信号中断等问题,保证了数字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挖掘更多的潜在用户群体,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蓬勃发展。

3 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

3.1 ATSC技术

ATSC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由三个层级构成。第一层为定像层,该层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图像的形式。第二层为图像压缩层,图像压缩时通常采用MPEG模式作为压缩标准。最后一层为调制层,用来调制前两层传输的图像数据,最后完成数据的发射覆盖。

3.2 DVB技术

DVB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卫星、终端数字电视以及地面控制系统等进行信号的交换传输。DVB技术不仅能够处理视频、音频等文件信号,还能够对字幕、图标、图像等信息进行处理。但有部分DVB业务由于传送条件受限的原因,必须通过支付相应的费用才能够使用。这给DVB技术的应用带来负面影响。

3.3 ISDB技术

ISDB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该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将计算机技术与无线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广播电视行业,增大了广播电视系统信号传输覆盖范围,与此同时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ISDB技术在3G、4G 业务方面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3.4 DMB-T技术

DMB-T技术的成功应用,保障了我国广播电视系统数字信号传导与接收的稳定性与准确性。FJL技术作为DMB-T技术的核心,为我国数字电视的传输网络转变为多载波技术提供了可能性,为了达到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的目的,该技术采用OFDM技术对信号的传输阶段进行间隔性保护,这大大提升了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整体的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提供20dB 以上的同步保护增益。该项技术保证了终端用户可接收到的高质量的信号,提升了用户满意度,对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数字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在实现了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共同接收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数字发射覆盖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将广播电视的公益性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广播电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成功应用,提高了我国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接收效率,大幅度拓展数字电视的覆盖范围与收视效果,提升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这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高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1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系统介绍与分析

1.1网络技术与电视

一般而言,网络在电视技术方面的应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电视节目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包括电视节目本身的剪辑、包装,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素材的融入。(2)计算机网络也成为传统电视的载体,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以及之后的宣传和包装,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在电视台的运用以及电视节目的播出制作管理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传统媒介确实可以为广大百姓带来最为直接的信息获取,但在网络数字化出现之后,广播电视的职责已经逐渐转变为媒体宣传,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其推动与加快更新传播速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体现出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当前信息发展的快速性。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实际上是单向的,人们是被动接受其所带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技术之下,人们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的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新闻资讯,且伴随着网络传播规模的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技术本身的发展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与完善。

1.2系统介绍

1.2.1DAB系统所谓DAB系统,主要是指数字音频广播中主要包含的制式格式。其常见的制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欧洲的尤卡里-147DAB、美国的IBOCDAB以及日本的单套节目DAB。不同的系统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且其各自的音质、发射载体等均有差别。1.2.2DMB系统在网络信息背景之下,DMB系统是在数字音频广播平台之上建立与形成的,所以很多时候,其具有音频、视频以及数据等的多业务广播。在这一系统当中可以对音频以及业务进行编码,这样便于音频处理与传递。1.2.3CMMB系统这一系统是我国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且最终被定夺为行业标准的系统要求。其采用了微型以及地面增补的网络结合体制,并且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多向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弊端。此外这一系统还可以与多种类型的终端设备相连,支持多业务以及不同范围的业务,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是当前我国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重要选择。1.2.4DVB系统所谓DVB是指数字电视中,在电视信号处理、发射、传输以及信息接受过程中,所使用的电视系统设备,且根据不同的电视系统选择,其传播的媒介以及编号系统都会有所差异。1.2.5DMB-TH系统这一系统代表的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并且这一标准针对新的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而言。其可以有效地将电视信号在时间领域以及频道领域进行信息的传输整合,且通过扩频技术,实现信号的同步,最终满足其跟踪的性能。

2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前景与具体应用对策

2.1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移动数字电视以及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主要应用与体现在对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电视节目播出。而其收入来源也主要是节目中所赚取的广告费用。故而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也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应该不断进步与拓展,努力在电视传媒也挖掘更多的商机与潜力,进而推动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

2.2应用对策

2.2.1解决好网络问题若想将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应用,首先就需要解决好网络基础问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目前网络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做好改善宽带网络IP的工作。对网络的建设速度要不断加快,而对联网以及相关项目工作的开展也必须相应开展与进行。我国广播电视网络专用的光纤网作为我国互联网的核心,其运用成本也应该实现相应的降低,但其传播速率以及传输效率都应该实现提升。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开展必须要以解决网络基础问题为出发点,实现IP技术与有线电视网的结合,这样将会使得有线电视网得到最大程度利用,且为其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2.2.2解决好信息源问题在现代信息行业发展过程当中,电视行业若想取得进步,就必须要与网络实现有效的资源互补。因为传统媒体已经受到了新媒体这类网络媒体的冲击,所以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携手共同发展势在必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可以促使电视行业将业务分为基本业务、拓展业务以及增值业务。常见的广播电视节目属于基本业务范畴,而其余的业务既包括广播电视新闻中拓展出的部分,也包括网络媒体环境之下电视行业所实现的多向传播。只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并且各自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促进,进而使得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数字化背景之下,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影响与帮助。

3结束语

网络数字化背景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必须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更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需要各自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共同促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为我国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探讨[J].科技传播,2015,13:52-53.

篇11

广播电视作为普及范围最广、速度最快、采用图文音并茂的方式最容易被大众所掌握接受,也是大众最喜爱的信息载体,只有在广播电视中不断提高数字化,提高广播电视质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的使用度,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享受感,为家庭、城市、社会的信息化做出贡献,发挥其应有的责任。

1 广播电视行业现状

1.1 广播电视行业目前现状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行业虽然已经努力在转型产业结构,提供技术水平,但依然面临着国内外许多危机。由于网络电视、平板电脑的出现,很多人愿意以更舒适的状态用视频网络客户端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再加上机顶盒收费,让更多人愿意观看网络免费资源,年轻人为了达到自己满意度,可以在网上随意搜索下载,不受电视频道、播放时间制约,这就导致我国电视开机率频繁降低,据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电视开机率仅达到30%。除此之外,电视节目收视率也令人担忧,春晚是传统中国年每家每户必看的节目之一,然而在网络时代的影响下,春晚的收视率频繁下降,在5年的统计中仅在2016年央视春晚多屏直播收视率达30.98%,略超过2015年央视春晚收视数据多屏收视率达29.60%。主要原因为各电视台都推行网络春晚、视频直播等内容,严重影响了电视的收视率,这对于很多人来说,网络直播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电视机因其体积的限制,使得全家人围坐电视旁忙碌,而有了网络电视、平板电脑后,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这与年轻人个性更为适宜。

1.2 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优势分析

2007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根据《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的要求了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2008年各省、市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的整体数字化转换,2010年基本完成县级城市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转换,2015年完成全国有线电视的整体数字化转换,关闭模拟电视信号。S着电视数字化节奏的加快,数字电视也开始向用户推广,电视节目正在由表情向高清转变,这将成为我国数字化电视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2 广播电视数字化前景

与传统电视相比,数字化电视在不断发展进步中,不仅限于为客户提供信息、节目,在不久的将来,还会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文娱服务、教学指导、商业信息等内容。除了目前的公共节目、影视作品外,还有更专业的广播电视节目,表现为数字电视之间的交互功能,利用网络传播,以家用电视为载体,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为一体的传播技术。电视传统意义上是以电视频道为数字分类,采用单向传播,用户作为接受方只有换台选择的权利,但是针对播放内容和时间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而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用户可以主动选择喜爱的内容,选择播放时间。这种交互式数字电视改变了用户所处的角色,真正变成家庭电视机的主人,这正与观众的个性化相联系。在未来数字电视主要包括以下2个互动功能:

2.1 视频点播

视频点播(VOD)是可对视频节目内容提前预约,自由选择所需播放的节目,并根据不同的功能分为三种客户端系统:

2.1.1 准点播电视(NVOD)

是指节目视频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性滚动,比如将最近热播电影以图文列表式方式在屏幕上重复滚动,用户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时可以进行点播,同时精彩片段可以反复收看,可以快进提前观看电视结局。

2.1.2 真点播电视(TVOD)

用户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套节目台,可以随时对电视节目进行反馈,并可收藏所喜爱还未来得及观看的节目,这样在下次观看时不需要再重新查找,做到随意控制,即点即放。

2.1.3 交互式点播电视(IVOD)

是指电视网络根据用户的点播指令,向用户提供单独的信息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推荐相同口味的信息。

2.2 多功能使用

互动电视数字化功能远远不止这些,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用户可以根据数字电视发送邮件,分享视频信息,拨打电视电话,甚至可以将电视屏幕当做电脑使用,随意录入文字、网页浏览、远程教学、股票交易等内容。这样电视的使用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再仅仅是电视节目的播放,更可以做到像手机、电脑看齐,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感,同时也提高了家庭电视的使用效率。

3 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改造的主要对策

3.1 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改造,必须坚持统统一规划,推荐改革方针

当前正是广播电视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已完成了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但依然还需要各省市广电总局的大力配合,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积极推进、分步实施”的方针政策,加强管理,保证信息安全,全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到加快电视数字化传输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免费机顶盒按照调试使用,帮助广大农村解决看电视难题、听广播难题,打开农村与外界的传播媒介,积极扩展多功能服务,新增电视服务功能,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电视需求,完善生活信息、电子服务等信息的推进,促进广电行业与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家庭关系的紧密结合。

3.2 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改造,必须以信息化为目标,以服务为根本

在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改造中,要时刻以信息化为目标,以服务为根本,建立城市农村一体化,现代家庭社会一体化,使数字电视成为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新桥梁与纽带,成为家庭对社会期盼远景的新平台。改变传统的电视节目功能,改变付费电视的印象观念,让观众认识到数字化发展为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服务。数字化技术改造首先要取消机顶盒收费,做到资源免费贡献,其次要增加信息服务内容,通过电视媒介让家庭了解更多除新闻、影像资料外的其他信息,最后需要增加公共服务项目,让观众利用电视享受到多重服务,提高电视利用率,为观众带来更多的享受体验感。

参考文献

[1]徐俊.浅述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应用[J].技术与应用,2013(12).

[2]牛天一.浅谈广播电视中的网络技术的优化与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11).

篇12

1.广播电视数字化传输的优点

1.1频道利用率高

数字压缩技术是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变成数字信号(即模拟/数字转换),再经取样祥压缩编码,驱除信号冗余度,以一定的压缩比将信号频带压窄,将其调制到载波上,这样就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接收则以相反的过程进行:接收、解调、解码、数字/模拟转换,视频处理后还原成视频信号。国际上目前主要有两种gc=iz压缩传输标准比较流行,即MPEG-1和 MPEG-2。广播电视系统一般采用MPEG-2标准,它可以将速率为200Mbit/s的数字视频信号压缩到1.5-15Mbit/s。在这种标准下,如果对压缩信号采用64QAM调制方式,则CATV在每个8MHz带宽的模拟电视频道内能传送的码率为37Mbit/s,扣除FEC等因素占用的码率,净速率>32Mbit/so如果每千频道平均速率为 4.2Mbit/s,则一个8MHz模拟电视频道就可同时传输8-16套电视节目,10个模拟频道就能传输80-160套电视节目。省干线上的模拟微波均属于调频(FM)模拟微波,每套电视节目占有的带宽为f0±10MHz。实际系统设备带宽为 34MHz,如果压缩编码信号采用QPSK调制和相干解调方式,则中容量480路数字微波传输系统速率为34.368Mbit/s,它所要求的微波通道传轮带宽为f0±8.5MHz。实际系统设备带宽也为34MHz,如果每个电视频道平均速率为8Mbit/s,则省干线上—个模拟频道就至少可以同时传输4套高质量的节目。由此可知,广播电视数字化后可以成倍甚至成十倍地增加频道的利用率。

1.2接收门限电子低、传输距离远

原广电部GY/F106-1999标准中提出了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下行模拟传输系统要求载噪比C/N≥43dB。欧广联(EBU)给出了图像信号的5级评分标准,若要达到4级以上的良好质量,则要求信噪比SAN≥36.6dB。在模拟信号的传输中,为防止信号的衰落,必须有6dB的衰落储备量,因此模拟调幅微波传输链路中系统设计的载噪比必须口N≥49dB。在模拟调频微波传输链路中,由于S/N存在 18dB调频改善系数,所以C/N≥31dB就够了。

若采用OPSK相移键控调制,则只需(CYN) 18dB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质量。模拟调幅 (AM)微波与64QAM调制数字微波相比,门限下降了约20dB;模拟调频(FM)微波与QPSK:调制数字微波相比,也相差约l0dB。从上述分析不难得出数字微波比模拟微波传输距离远的结论。如果原设计模拟MMDS微波传输距离为 40km,在同样的有效发射功率、同样的天馈、同样的路由前提下,采用数字MMDS微波传输后,就能轻易地覆盖100km以上的距离。

1.3图像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

数字滤波、数字存储和再生中继这几项技术的应用,让信号传递过程的噪声和失真影响得到了解决,排除了图像亮度的扰动,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画面还原,即便是多级中继也不会对图像产生质量影响,所以数字电视传输的图像质量是非常高的。

1.4数字载波调制方式的比较

QPSK和64QAM是数字信号传输的载波调制方式,其中QPSK是相移键控,64QAM是振幅相位联合键控。有相关的研究显示,相位键控的抗噪性是最好的。

2.干线微波的数字改造

对模拟微波和数字微波进行信号收发设备对比。

两者具有同样的工作原理。70MHz中频调制器是这两种传输方式使用的调制器,两者的工作原理几乎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模拟微波在进行调频器调制后会有一级限幅中放,而这个是数字微波调制所不具备的。

一样的传输带宽。模拟微波和数字微波传输进行一套电视节目传输都是使用17MHz的带宽。

模拟微波系统对比数字微波系统来说,其对一些传输指标的要求要高一些,这样就给模拟传输线路改造为数字传输线路提供了基础。

现在的模拟微波器件都是全固态化的, FET场效应器件、线性放大器等代替了过去的行波管、高压盘,为模拟微波改数字微波铺平了道路。

3.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频率稳定度的问题。模拟微波传输信号只要求其频率稳定度在4个数量级以下就可以了。但是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在数字压缩后产生的多套电视数字信号复接后使用QPSK调制,这样就会要求微波发信机线的指标有所提升,并且对于频率稳定度的要求也要高于模拟微波传输信号,通常都是10-6个数量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介质稳频和锁相稳频联合使用。

相位噪声问题。模拟微波使用调频来进行传输,所以不会有过高的相位噪声要求,但是数字微波则不同,QPSK调制及相干解调是它的传输方式,那么对于相位噪声的要求就有一定的标准,一般都是要求低于-70dBc/Hz。将模拟微波系统的传输设备相位噪声控制在-95dBdHz以下,才能够符合数字微波传输的标准需求。

微波功放问题。调频模拟微波的功放工作在非线陛区,在早期发射机变频器的前端还要增加—4’,限幅放大器。数字凋相(QPSIQ微波要求三阶交调抑制)20dB,因此要求功放必须是线由放大器。所以微波功放的线性度问题、微波频率稳定度问题及系统的相位噪声问题一解决,数字化改造就基本成功了。

在信道传输上采用数字化传输。使用QPSK调制来进行中频调制,同步相干解调,干线中继用再生中继,这样能够为线路改造节约资金,虽然会有一些噪声积累,但是并不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也能够保证信号经过中转和传输后不会有质量问题。

4.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措施

每周都要开展安全传输例会,通过对前一周的传输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寻找故障处理方式,不断的改进传输质量。

定期和不定期检修维护联合使用,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若是检修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设备或线路,应该要详细记录好。

篇13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技术

1村村通工程所面临的问题

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村村通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初步解决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问题,但是随着20户以上的自然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其余更加偏远的农村如何实现通广播电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说通过安装卫星接收设备的方式来解决这些地区的广播电视信号问题,但是无论是政策、资金还是管理都是不现实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偏于农村广播电视的信号覆盖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灵活的采用有线数字电视联网、数字电视无线覆盖、数字卫星接收等技术方式,确保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完成。而这都是建立在对相关技术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2数字广播电视工程技术

2.1无线数字电视覆盖技术

无线数字电视覆盖技术主要有无线数字前端和无线数字传输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无线数字前端主要包括MOEG-2数字压缩编码就似乎、PEC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QAM调制技术,以此来保证模拟电视频道宽带内可以顺利的将6套以上的标清电视节目输出到接收端上。当然,考虑到农村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倾向,也可以通过使用三个频点的方式来提高电视节目的传输数量。而当前比较常见的无线数字传输主要有微波传输和光电缆传输两种方式,微波传输主要是将调制后的数字中频信号上变频到与模拟微波频段相一致的数字电视视频信号,然后在进行传送,例如可以利用现有的8GHz模拟微波电路的天馈线系统进行传输等。光电缆传输则是将中频数字信号上变频到分米波电视频道,然后在于模拟节目一起进行传输。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光电缆网的正常运行,要尽可能安排在550兆以上。无线数字前端和无线数字传输系统共同构成了无线数字电视,而在具体的覆盖上,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农村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覆盖方式,例如对于那些处于山区的农村,在周围有海拔较高地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接覆盖的方式,即在高山台上将数字射频信号上变频到分米波频率,然后通过全向发射的方式供用户接受。而在一般地区,考虑到周围地形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采用中继覆盖的方式。

2.2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后联网延伸方法

正如上文中所论述那样,虽然说在数字卫星技术的支撑下,采用无线数字电视覆盖技术是一种最为理想的选择,但是介于政策、资金、管理等因素的限制,无线数字电视覆盖技术的应用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对此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就是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后联网延伸。即已数字化整体平移的网络,光结点后直接采用无线宽带方式发射,将基木节目包用无线数字方式很容易解决了数字电视人户的问题,满足村村通要求。在未数字化的网络,叮在前端按卜述方法建一个“村村通”数字平台,光结点后采用数字无线接人;发射功率视覆盖范围而定,一般数字功率在1-2W,覆盖半径可达3-5千米,该方法可以说是管理、资金和政策限制的情况下的最佳选择。能够基本上实现无线用户,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建设费用,方便了后期维护。

2.3小前端小片网扩容方法

卫星天线作为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必要设备,在实施村村通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让村民单独的安装卫星天线那么对于村民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极大的负担,不安装的话则会导致农村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采用多户村民共用一副卫星天线的方式来保证村民能够收看到更多的广播电视节目。当然对于卫星天线共用中存在的信号难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利用小片网的方式来降低天线所接收到的中频信号至500MHz范围以内,然后在通过有线电视干线放大器送入到卫星接收机中,进而保证村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广播电视节目。此外,该方法还能够充分的搭配使用不同的设施来达到特定的目的,例如可以使用滤波器来将杂波滤除,也可以将一些不受村民欢迎的境外节目滤除等,从而保证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对农村文化需求满足的针对性。

作者:许建文 单位:泸西县广播电视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