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药基础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地基的处理方法
如果高层建筑的施工地段属于淤泥质的土层,那么应在其上覆盖土质较好的土层,使持力层的土质符合施工要求。如果淤泥质上覆盖的土层过薄,应当尽量避免在施工时对淤泥质土进行扰动。在冲填地基时,可以在其中冲填一些建筑垃圾或者是一些工业废料,但一定要保持这些工业废料具有较强的性能稳定性。在冲填过程中,要确保地基的均匀性和密实度,这样才能确保地基更好地发挥持力层的作用。另外,对于很多生活垃圾来说,有机质的含量较大,很多工业废料也具有较强的侵蚀性,在冲填之前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这样才能满足高层建筑持力层的需要。如果地基部分存在着局部软弱土层,或者存在着暗沟和暗塘,可以采取基础梁或者换桩基的方法来处理,或者是换土。如果地基的土层不符合要求,在处理之前要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要求和当地的地质条件与水文情况,在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地基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案,并对比各方案的经济指数指标,选出最优化的地基设计方案。
2 传统地基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1 加大基础刚度引发的问题
在传统的概念设计中,很多建筑设计的基础刚度设置不当,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以某国际大厦为例,这个高层建筑在地基设计时选用的是双层箱基,高度为11.8m,但是也有高层建筑运用的是高度为4m的箱基。然而,我们观察某国际大厦的沉降等值线就可以发现,这项高层建筑的最大差异沉降过大,已经远远超过了规范的允许值,发生了碟形沉降的现象。具体沉降等值线情况如图1所示。
根据某国际大厦的地基设计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对地基设计的问题进行探究。如果高层大厦利用天然地基,那么基础就必须考虑到传布荷载和抵抗冲、变形协调等问题,还需要考虑各种剪内力和弯内力。因此,在传统的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箱筏基础就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强度,这样才能与高层建筑的荷载相匹配,也才能和高层建筑的柱强布置相一致。然而,在这种传统的设计理念指导下,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天然地基方案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需要继续对此加以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2.2 碟形沉降问题
对于高层建筑荷载所产生的作用力,同样也会导致约束状态下的变形问题,二者的作用力相同。如果发生约束状态下的变形,那么这种受力部位就会产生附加应力。在上述案例中,如果箱筏基础存在着碟形沉降的问题,就会导致地基部位存在附加应力,上部结构也会存在一定的附加应力,这样就会导致有附加应力的部位存在裂缝问题,甚至会降低整个建筑体的使用寿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上例中信大厦的地基情况表明,即使在地基设计阶段采取加大箱基高度的措施,仍然不能降低碟形沉降值,不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允许范围。
2.3 马鞍形反力分布问题
对于箱形与筏形基础设计,我国早就制定了相关的技术规范,也对基础反力系数做出了一定的规范,要求内部与之间的比例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二者之比应在1.25~1.39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地基结构的稳固性与承载力。但是由于地基基础上存在着马鞍性的土反力,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如剪力增大、弯距增大等问题。通过观察图1所示的箱基设计方案我们可以明确,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近似计算的方法,利用长度方向上的B截面为参考数据,计算出整体的单位宽度弯距。经过计算得知,此建筑基地的压力平均值为pav=550kPa,那么这个建筑基底的地基反力系数就可以通过国家制定的技术规范计算出来,那就是:
箱基作用力也可以通过图表反映出来,如图2所示。
接下来,通过计算B截面处的弯距和基底土反力,就能够对土反力和整体弯距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明确,总体来说,在这个高层建筑中,马鞍形的反力分布会导致弯距增加16.2%左右。在高层建筑地基设计领域,人们通过大量的试验了解到,如果基础结构刚度过大,那么马鞍性的基础反力也会随之增大,也会进一步导致整体的剪力与弯距增大,这是传统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2.4 主裙基础的差异变形问题
除了上述马鞍形反力分布的问题之外,在传统的地基设计中还存在着主裙基础差异变形问题,如某大厦的主裙基础就存在着差异变形的问题,如图3所示。
这栋大厦的整体高度为156m,包括四层裙房和三层地下室,4m的箱型和0.8m的底板,在测量时Smin=10.2cm,Smin=1.72cm,ΔSmax>0.004L。由上图可知,外排柱与核心筒之间,主楼与裙房之间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差异沉降。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碟形沉降,主要表现为核心筒的不对称,我们可以通过测算得知其沉降量甚至可以达到20cm。
2.5 均匀布桩导致的问题
在高层建筑的地基设计环节,通常会选择筏形或者是箱形的桩基设计,利用均匀布桩的方式进行施工,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设计模式。在传统理念的指导下,这种均匀布桩的模式非常普遍,目的是要达到桩基抗力能够与荷载总体平衡。但是,在这种设计理念下,整体的均匀布桩设计没有足够的调整空间,容易导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差异沉降的问题。在传统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很多高层建筑的地基由于均匀布桩的方式,那么核心筒就会布置在中间地带,容易发生碟形沉降的问题。通常来说,采用均匀布桩的方式,如果荷载差异增大,或者是桩距和桩长存在差距,那么就会导致差异沉降增大的问题;二是桩顶反力分布增大的问题。均匀布桩的方式与天然地基箱筏的方式相比,在桩顶反力分布上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均匀布桩的方式所产生的桩顶反力通常较大。由于桩顶反力分布存在的这些问题,会导致承台所受的力变大,如剪力和弯矩的加大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核心筒位置产生的冲切力也会加大,这个问题如果过于严重,就容易导致高层建筑的承台开裂问题。
3 高层建筑的基础选型与设计
3.1 基础选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地基的选型当然也更为重视。在高层建筑的基础选型设计上,通常会出现强度不符合要求,抗震性不好,或者是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因此,相关设计单位一定要在设计地基基础之前,考察好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和场地的实际情况,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地基有多种处理方法,要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要综合考量每种方法的优劣,选出最佳的施工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和建设成本,多方面地考量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选型问题,运用更合理的方法对基地进行处理。
总体而言,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地基的负荷,要在地基本身的承载能力之内,避免出现负荷量过大的情况,防止出现地基土剪切的问题,导致地基的稳定性降低;二是要在地基翻地时,要控制好变形量,不能超出可允许的范围,避免因为地基设计不当产生的上部结构损坏等问题,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好地发挥建筑物的功能。最后,要利用技术手段,准确分析地基的耐久性和强度,重点对刚度的数据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为高层建筑打造合理的地基结构。
3.2 基础设计
在基础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要提出具体的指标与要求,并且要结合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和水文勘察数据,详细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对施工场地的土质和土层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在综合考量、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完成基础设计。很多设计单位为了寻求方便,往往以其他相邻建筑的地质勘察资料为依据,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容易因为土地的地质情况不符,出现一系列的土质问题,甚至出现土质问题导致的变形。在基础设计阶段,如果地基的土质较为松软,那么就应当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防止因为土质问题导致地基变形。另外,不能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全部由大型基础断面来承载,这样会引起很多问题,即使基础断面较大,与上部结构相比,土质还是较柔的。因此,在地基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设计。要充分了解高层建筑的整体布局,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荷载、布局等情况,合理地进行地基选型,把握地基设计各环节的整体性。在设计形式方面,要使地基设计形式符合上部结构的需要,与上部结构相统一,成为一个相互适应和相互配合的统一体,这样才能增强整个工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对于相邻建筑在施工阶段的地质资料,可以参考,但不能仅仅依靠相邻建筑物的勘察资料,还需要分析高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分析临近建筑物对地基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否会因为临近建筑物的干扰导致地基变形,从而影响新建高层建筑地基的功能发挥。另外,在施工进度和整体布局方面,也要考虑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对于这些影响和可能发生的作用,要根据实际调研得来的数据进行严密的分析与论证,确保地基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选择合理的地基设计方案,确保高层建筑工程得到顺利的开展。另外,高层建筑施工队伍的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因此,要选择素质较高、技术水平过硬的施工队伍,更好地进行地基基础建设。在综合考虑到上述几个方面的条件之后,再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更快捷、有序、有效地完成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
4 桩基础设计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高层建筑地基设计过程中,容易发生桩基础设计方案不合理的问题,如上文中提到的传统地基设计理念下均匀布桩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对此,我们要准确分析出桩基础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通常来说,桩基础设计中通常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桩基础到达承受极限,无法压至设计标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资料有问题,对地质情况的分析有误,导致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值错误,无法准确地推断出桩基础的承载力;二是土质本身存在着问题,例如土质中的孔隙水压力过大,桩基础无法压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措施。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要制定出合理的施工工序,在确保桩基础产生的水压力消散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桩基础的施工。也可以应用压桩力更强的机械设备。也可以采用引孔的方法,在桩基础周边设置排水孔,减小水压力。更重要的是,在压桩施工时要控制好压桩的力度,不能超过桩身的极限强度,并避免压桩过程对临边建筑物的影响。
篇2
随着“以人为本”“节能减排”的理念引入,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的青睐,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对日照、采光、通风都有了强制性的规范。因此,这就对小区景观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空间的营造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住宅小区内的绿化基础,优化社区整体生态环境,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一个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健身休闲、娱乐社交的场所。景观设计空间营造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绿色生态的概念,也有利于实现住宅区整体质量和舒适度。
1 植物配置空间营造绿色背景
整个住宅小区的楼前楼后的环境,应该给人提供一个绿色环境。我们可以分开细化的点,线,面不同植物配置技术实现整体空间的处理,通过不同尺寸的大小空间,植物组合划分,塑造不同的空间,使得整个小区形成“以绿为主”的绿化风格,使人感到充满绿色的空间环境带来的清爽舒适。
(1)块状。利用密林、草坪构成园林植物景观中虚实强烈对比的空间形态,形成草坪宽可“走马”,密林密不“容针”的不同环境效果,不同景观特色,开展不同活动的开敞和封闭的植物空间。
(2)线状。主要是乔木作线状种植,包括主道路、停车场两侧采用的规则的直线、折线的线状景观;宅间园路、小径采用的曲线和自然错落的线状景观;而自然苏摺羊落布置主要考虑与道路湖岸的有机结合,不等距、不队列、疏密有致,往往与造景和组织透视线相结合,同时还要考虑起伏错落的天际线和平面曲折的变化效果,最终达到理想的线状景观空间效果。
(3)散点。包括孤立树,及孤植,单棵种植树态优美,色彩鲜明,形体高大,使用寿命长,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如龙爪柳、山桃、五角枫、黄金树等,常布置与大彰平或林中空地的空间节点上。
根据空间分布形态来看,小区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块状、线状、散点、水体、绿篱、花坛等统筹安排,利用植物类型的不同,创造出四时烂漫、景观各异、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植物景观空间。
2 硬质休闲空间
住宅小区硬质场所空间能为其业主提供一个缓解疲劳、贴近生活关系、观赏休闲的重要场所。休闲空间是小区居民共同活动、共同休闲的公共空间,一般设有铺装广场、花池绿地、游园步道、水系、假山、小品、座凳、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娱乐设施等。这些设备设施需通过合理的设计空间布局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文化的体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殊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此类休闲空间设计之前,了解当地区域所特有的文化元素很重要。住宅小区休闲空间设计要做到有特色,应从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小区整体的景观设计文化理念入手,把握该区域传统积淀和人文情怀,从文化体现设计空间表现。
(2)区域功能合理化:设计中首先要注重平面空间布局的表现形式。其次,硬质休闲空间设计除了要在平面上进行整体布局设计,还要进行立体空间延伸思考。让人感受这种结合在设计小环境中所带来的舒适性。休闲空间的分区主要可以分为铺装广场活动区、会所管理区、水系区、园路休闲漫步区、小品雕塑区、儿童活动区、健身娱乐区等等。住宅小区休闲空间的这一分区整体功能性的分区,在布局设计和细部处理,各个分区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健身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广场区相互之间仅仅是功能上的划分,实际上空间上是合理的联系在一起的,以共同构成住宅小区休闲空间理想的小环境。
硬质休闲空间设计的出发点应是人性化的,让人使用和享受的。通过居民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根据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及人群的喜好和区域气候不同等作为首要的设计基本原则。
3 过渡空间应用
园林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造成的,一个大空间,在分隔之后又使之有适当的联通,就能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至另一个空间,从而使两个或多个空间相互渗透,这个道理与西方近现代建筑理论所推崇的“流动空间”理论十分相似,同时也说明我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建筑的结合,可以创造出具有传统特色和地狱性的建筑和景观空间。
某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通过外立面色彩、花池、绿篱、垂直绿化、遮阳设施、休闲园路、小型水体景观和雕塑小品等表现手法重点处理和建筑单体和周边景观过渡空间区域的关系,使之达到和谐有序,小区整体空间各元素表现不突兀、不刺眼。特别是各楼栋单元门入口、残疾人坡道、栏杆区域,通过立体花池、灌木绿篱、攀缘植物的应用,在利用平面布局的合理布置,使单元门入口与残疾人坡道栏市毛进行分隔、围合,成功的将原来造型复杂、设施集中、令人眼花缭乱的部位合理巧妙的与周边景观环境的融合。
住宅小区往往受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日照采光等等各类规范的限制,使之建筑布局复杂,各类空间关系不利于大型景观空间的营造,合理的解决建筑与周边过渡空间的景观处理,是该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形成整体协调景观空间的关键。
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应当是重视功能,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空间,合理分析原有规划的空间结构特点,并根据实用功能的要求做出理性设计。景观设计以形态构成、色彩构成、光影构成等原理和方法表清达意,将植物空间景观、硬质休闲空间景观及与各建筑单体或功能场所的过渡空间景观相互融合,实施绷匕、造景,塑性,达到各类景观空间相互渗透融合,营造“可行、可望、可游”,具有实际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居住环境。
篇3
中医药博物馆是通过收藏、保存、展览中医药文物,进行中医药文化研究和教育传播的行业博物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外延和内涵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博物馆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设。
一、中医药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
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是:发展快、数量多、规模大、影响广。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广泛传播,陕西、南京等地纷纷建立医史陈列室及博物馆。据有关专家粗略统计,国内中医药博物馆已有近五十 家。这些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方式主要依托中医药院校、企业、医院、地方政府及研究单位。其中院校博物馆在中医药博物馆建设中居主体地位,北京、上海、成都、广东、南京、天津等省市中医药院校已建设或筹备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包括医史博物馆、医史陈列室)。随着建设规模的增强及品牌宣传,一些企业也纷纷投资,建设了一批中医药博物馆。如成都迪康药业的成都中药博物馆、山东东阿阿胶博物馆、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的“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天津中新药业自然人文陈列馆等。其他由医院、政府、民间力量创办的博物馆有常熟中医药博物馆、河北安国药文化博物馆、重庆民间医药博物馆等。而关于建筑面积,少的有几千平方米,多的有几万平方米。如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建筑面积有4500平方米,广州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则有2万多平方米。依托建筑和文物,中医药博物馆不断扩大影响,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和基地,有些还将视野扩大至国际范围。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在意大利热那亚中国展中举办了中医展,详细介绍了有关脉象、穴位、针灸、推拿的历史和知识,把中医药文化推向世界。
我国中医药博物馆建设规模、数量、速度如此壮大,有着一定的发展条件:第一,政治条件。当今社会,文化是国家竞争的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并首次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中华文化等政治举措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使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国民的热切愿望。这样的环境为中医药博物馆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第二,社会条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日渐富裕,精神风貌日趋高涨,健康观念日益增强,尤其是在崇尚自然的观念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国内外对中医药文化愈加推崇。在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呼声下,中医药博物馆的大发展势在必行。
二、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及作用
1.收藏、保管、研究中医药文物
藏品是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收藏、保管文物是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博物馆水平、实力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该博物馆所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中医药用具、中医药文献古籍、中药材标本、古代名医画像雕塑等文物体现了中医药博物馆的行业特色及实物优势。
研究是博物馆的功能之一,因此博物馆也是一个拥有科研人员、资料及设备的科研机构。中医药博物馆的藏品经过专业研究、与文字图示解说及陈列展览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使大众对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史有种直观立体的认识。
2.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博物馆通过实物资料所展现的是一部部关于文化、民族、地方及时代的断代史或通史。中医药博物馆无疑就是体现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殿堂,通过馆内多方面不同角度的展览,通过人与物、人与人(观众与解说员等博物馆工作者)近距离的接触,引导观众系统而全面的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程,增强观众的自豪感,增加人们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加深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刻认识,继而促进现代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3.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基地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中医药文化越来越不陌生,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接触中医药文化和进行继续教育的平台。尤其是国内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大部分以高校为依托,这样能够使高校的学科、人才优势和博物馆的展示优势相结合,对当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促进中医院校专业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次,通过历代名医事迹的展示,将医者严谨认真、医道正派、作风端正、求实创新等医德医风介绍给学生们,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再次,不同于死气沉沉、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气氛,通过实物展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三、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方向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说,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需要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隶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范畴的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离不开人们这一建设主体。通过意见反馈、志愿者服务等使人们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中。
其次,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出发,中医药博物馆不能仅仅是中医药文物的收藏室,而应是一座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殿堂。因此改变传统博物馆以“物”为导向的观念,树立以“人”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把观众当作顾客、朋友,努力为他们营造一种良好、周到、热情、舒适的环境。
2.以优势为动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体系
中医药博物馆作为行业博物馆,首先需要突出中医药这一行业的特色,以弘扬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为主题,把仁、和、精、诚的中医药文化价值理念融入陈列和展览中,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让参观者在进行中医药文物视觉享受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保健养生知识,从而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和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认可度。
3.建立结构全面的人才队伍、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中医药博物馆建设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第一,文物的收集、鉴定、保护、管理,藏品的展览陈列等需要文博系统专业人才。第二,为了能够深入地、全方位地研究中医药文物及中医药文化,充分实现中医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医药专业人才必不可缺。第三,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壮大需要管理人才。第四,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负责中医药博物馆展览高新技术及数字化建设等。第五,安保等其他人员。通过组织人员参加文物、博物馆、高校等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去其他博物馆学习工作经验、邀请专家讲授文博知识等方式积极培养人才,不断优化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
4.展览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展示手段,一成不变的陈列方式只会让人觉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中医药博物馆的持续发展需要生动丰富的展览方法。
第一,大部分博物馆因为受人力、财力、物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使馆内的陈列固定化,虽然保持了自身特色,但却流失了大批观众。为了避免此种现象,需要定期改变陈列格局、展示内容,使博物馆常展常新,实现观众循环参观。第二,将展品陈列动起来。哲学上讲物质是运动的,有些事物在当时社会环境中是以明确的运动状态存在的,而博物馆一般将藏品陈列在展览柜里,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因而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使展品动起来,增强陈列展览的趣味性,拉近展品与参观者的距离。第三,将新技术运用到博物馆的展览之中,使观众感受到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比如利用针灸智能人、按摩点穴智能人、中草药鉴定等使观众享受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不同的感官刺激。通过观众与模拟展品的交互体验,增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第四,加强中医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中医药博物馆网站,便于观众与博物馆、观众与观众、观众与研究人员的交流沟通,实现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的信息化、数字化。
5.加强宣传及文化交流
主动走近观众、走进社会,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媒方式,广泛地宣传自己,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四川省博物院通过文物大篷车的方式使文物走向乡镇,改变了观赏文物需要到博物馆、需要到城市的局面,迈出了主动接近观众的一步,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
加强中医药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通过馆与馆之间藏品的交换与调拨使其互通有无;通过馆际间的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等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将部分展品适当地出借给学校、医院、社区等团体组织,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能提高藏品的利用率及博物馆的影响力。
6.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经费短缺是所有博物馆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博物馆发展的瓶颈。我国的传统博物馆主要依靠政府进行投资经营,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种方式越来越适合博物馆的发展需要。依托中医药企业创办的博物馆,因为经费来源与企业利益及效益挂钩,因此发展的经济基础尚可。但其他的中医药博物馆就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他们应该解放思想,树立经营理念,除了自身经营、政府拨款之外,通过自身努力、政府倡导,积极主动地寻求企业及社会团体的参与和资助。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对进行赞助的企业和社会团体进行宣传,实现双赢。
总之,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类,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医药博物馆应立足自身特色及发展目标,把握观众需要,通过建立结构全面的人才队伍,利用现代新技术丰富展览陈列方法,加强文化交流,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收藏、展览、研究、教育功能,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和中浚.中医高校博物馆及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的喜与忧[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篇4
前言
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中,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能源尤其是水资源的枯竭为城市的存在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安全让母亲不敢让孩子在屋外独自戏耍,塞车令城市失去了活力和效率,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愈来愈近然而心灵却越来越疏离……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一员的建筑师,无论从责任道义还是自身专业上,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通过建筑师认真而又负责任的设计,尽量减少自身设计对城市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在“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二,如何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
绿色建筑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建筑理念,将人文关怀的思想引入到绿色建筑的设计当中,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其环保、节能以及亲近自然的特点,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建筑设计发展的又一热点方向。
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文关怀始终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灵魂。绿色建筑中“绿色”的含义主要是指建筑的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身的使用功能,并且在建筑物的修建与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一种概念。可以说,绿色建筑的建设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当中,需要充分的尊重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体现出建筑本身的人文关怀。而只有在绿色建筑中充分提相处人文关怀的精神,才能够完整的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初衷,确保绿色建筑能够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
三,绿色建筑设计节能的意义
1, 建筑设计与能源节约的关系
发达国家的能源统计,是按产业 、交通、居民和商业等四个部门统计。很容易得到建筑能耗数据,即居民和商业能耗之和,其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 我国的能源统计模式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分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批发零售、生活消费和其它等多个部门统计。如果将后三个部门的能耗当作建筑使用能耗,则我国的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在 20%左右。
在很多建筑中,也没有区分各部分能耗。如通常认为在公共建筑中,空调采暖的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最大比例 ,其实这一结论在我国并没有实际数据的支持。国内建筑物中能耗计量很粗糙,一般只有冷水机组有单独的功率表,空调的末端装置和输送系统的耗能无法与其它动力设备和照明的耗能区分开来。
建筑节能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建筑照明的能源消耗。建筑师应积极按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善人们的建筑热环境质量,提高采暖、空调和电器的能源利用效率,减低建筑使用能耗,为节约能源,作出积极的贡献。
建筑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建筑的构筑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往往滞后于同期科学文化发展的进程。在思想上,一个有代表性的建筑往往凝结了这个时代最辉煌的科学艺术文化成就,最后它甚至会超越它的形象本身,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而穿越千年,世世代代的影响后人。这时的建筑所代表的意义也已超越了一般建筑师所讨论的范畴。
上述问题同时揭示了建筑物作为阶级社会的产物,会为相应的阶级服务。在学习建筑史时就不难明白建筑物中形制 、形象所反映的森严的等级、阶级思想。虽然建筑不会成为社会进步、建筑变化的先锋,它会随着设计人或是使用者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会形成时代所赋予的鲜明特征而代表这个时代的成就和没落。虽然在物质上建筑不是速朽的,但它们都改变不了最终湮灭的结果。但其在精神及文明上的传承和影响却是长久存在的。所以建筑设计在文化和哲学上的意义显而易见。
建筑自然美和生态美的关系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它为了人类而美。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在自然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调,这本身就是美,并创造着美”。建筑师的创作是一种人工环境的创造,如果我们不否认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的话,那么在建筑这一人类基本生存的环境中,也完全能够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借助于建筑师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和结构手段,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标准的人居环境。
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建筑的营造应具有生命力,减少景观的破坏、环境污染及能源额耗等。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建筑最终服务于人类,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 、心理、现实 、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
三、如何更好的体现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想要更好的体现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首先要改变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重视建筑物生态功能的同时,考虑到建筑的设计对使用者产生的影响,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将人文关怀的思想融入到绿色建筑的设计当中,使绿色建筑的设计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
其次,要巧妙的利用多种建筑结构与建筑手法,充分的发挥创新精神,将不同的设计技巧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细节的设计与规划,力求在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人文关的设计理念,达到人文关怀与绿色建筑的有机结合。
最后,要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法,不断提升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在绿色建筑设计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好的体现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篇5
杭州市某地下车库工程位于新业路、钱江路、富春路、解放东路围合区域,为两层地下车库,地下二层地面标高为-14.3m,建筑面积为29637m2,围护设计由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靠近解放东路与钱江路一侧采用钻孔咬合桩作为围护结构。桩径为1000mm,相邻两桩咬合量为250mm,钢筋桩(B桩)有效桩长为24.45m,素桩 (A桩)有效桩长为19.45m,共有527根桩。
二、施工工艺
钻孔咬合桩是采用CG型全套管钻机钻孔施工,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钻孔咬合桩有支护、承重和止水三重功能。钻孔咬合桩施工第一步是在桩顶上部制作混凝土导墙,目的是为了提高钻孔咬合桩孔口的定位精度并提高就位效率。导墙设计为每侧宽50cm,厚30cm,强度等级为C20钢筋混凝土。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根钢筋混凝土桩(B桩)和一根素混凝土桩(A桩)间隔布置。施工时,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在A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A桩采用超缓凝混凝土,B桩采用全套管钻机,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从而实现咬合(如图1所示)。
1、单桩施工工艺
B型(配筋)单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平整场地测放桩位施工混凝土导墙套管钻机就位对中吊装安放第一节套管测控垂直度压入第一节套管校对垂直度抓斗取土,跟管钻进测量孔深清除虚土,检查孔底B桩吊放钢筋笼放入混凝土灌注导管灌注混凝土逐次拔套测定混凝土面桩机移位。
(注:A型桩与B型桩相比,只是少了钢筋笼安放环节,其余基本相同。)
(1)钻机就位
精确测定桩中心位置,作为钻机定位的控制点。
(2)取土成孔
在桩机就位后,吊装第1节管在桩机钳口中,找正桩管垂直度后,磨桩下压桩管,压入深度约为1.5~2.5m。用抓斗从套管内取土,一边抓土、一边继续下压套管,始终保持套管底口超前于开挖面的深度不小于2.5m。第1节套管全部压入土中后(地面以上要留1.2~1.5m,以便于接管),检测垂直度,如不合格则进行纠偏调整,合格则安装第2节套管,继续下压取土,直至达到设计孔底高程。
(3)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钢筋笼制作要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钢筋制作加工要符合图纸尺寸要求,笼体完整牢固。为使钢筋笼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在运输和吊放过程中不产生变形,每隔2m用Φ20mm钢筋设置一道加强箍。
(4)混凝土灌注
A、B桩混凝土质量要求如表1所示。
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导管为Φ250mm的法兰式钢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宜保持在2~6m之间,最小埋入深度不得小于1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或埋入过深,一次拔出高度不得超过4m。
混凝土灌注中应防止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进入钢筋笼底端1~2m后,可适当提升导管。导管提升要平稳,避免出料冲击过大或钩带钢筋笼。
对于A桩,每车混凝土均取1组试件,监测其缓凝时间及坍落度情况,直至该桩两侧的B桩全部完成为止。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5)拔管成桩
边灌注混凝土边拔管,始终保持套管底低于混凝土面不小于2m。
2、排桩施工工艺
施工原则是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其施工流程为A1A2B1A3B2A4B3……,如图2所示。
在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一般采用两台桩机相背施工,这样可以解决最终的冷接头问题。但有时可能采用多台钻机分段施工,存在施工段的冷接头问题,必须进行接头处理。处理方法为在施工段与段的端头设置1个砂桩(成孔后用砂灌满),待后施工段到此接头时抽出砂子,灌上混凝土即可,如图3所示。
三、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
1、孔口定位误差的控制
在钻孔咬合桩桩顶以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导墙,导墙上设置定位孔,其直径宜比桩径大20~40mm。钻机就位后,将第1节套管插入定位孔并检查调整,使套管周围与定位孔之间的空隙保持均匀。
2、桩的垂直度的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桩身垂直度偏差按照不大于5‰控制。
1)套管的顺直度检查和校正
钻孔咬合桩施工前,在平整地面上进行套管顺直度的检查和校正。首先检查和校正单节套管的顺直度,然后将按照桩长配置的套管全部连接起来,套管顺直度偏差控制在1‰~2‰。检测方法为:在地面上测放出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将套管置于两条直线之间,然后用线锥和直尺进行检测。
2)成孔过程中桩的垂直度监测和检查
地面监测:在地面选择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采用经纬仪或线坠监测地面以上部分套管的垂直度,发现偏差随时纠正。这项检测在每根桩的成孔过程中应自始至终进行,不能中断。
孔内检查:每节套管压完后,安装下一节套管之前,都要停下来用“测环”或“线坠”进行孔内垂直度检查。不合格时应进行纠偏,直至合格才能进行下一节套管施工。
3)纠偏
成孔过程中如发现垂直度偏差过大,必须及时进行纠偏调整,常用的纠偏方法有以下3种。
① 利用钻机油缸进行纠偏:如果偏差不大或套管入土不深(5m以下),可直接利用钻机的两个顶升油缸和两个推拉油缸调节套管的垂直度,即可达到纠偏的目的。
②A桩纠偏:如果A桩在入土5m以下发生较大偏移,可先利用钻机油缸直接纠偏。如达不到要求,可向套管内填砂或黏土,一边填土一边拔起套管,直至将套管提升到上一次检查合格的地方;然后调直套管,检查其垂直度,合格后再重新下压。
③B桩纠偏:B桩的纠偏方法与A桩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是不能向套管内填土,而应填入与A桩相同的混凝土。否则有可能在桩间留下土夹层,影响排桩的防水效果。
3、超缓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A桩混凝土缓凝时间应根据单桩成桩时间来确定,单桩成桩时间与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桩长、桩径和钻机能力等因素相关。根据咬合桩施工工艺,A桩初凝时间为
T=3t+k
式中t―――单桩成桩时间,一般取12h;
k―――预留时间,取24h。
一般控制A桩初凝时间为60h,在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确定混凝土相关参数后,委托混凝土供应商进行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和生产。由于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的特殊性,要求超缓凝混凝土的缓凝期必须稳定,不能波动,否则将有可能给工程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要求混凝土供应商设置专用生产线来生产超缓凝混凝土,其所用的设备、人员、原材料都相对固定,以减少出错的机会,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四、常见工程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管涌”处理
“管涌”是指在B桩成孔过程中,由于A桩混凝土未凝固,还处于流动状态,A桩混凝土有可能从A、B桩相交处涌入B桩孔内。克服“管涌”有以下几个方法:
①A桩混凝土的坍落度应相对小一些,不宜超过18cm,以便于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
②套管底口应始终保持超前于开挖面一定距离,以便于造成一段“瓶颈”,阻止混凝土的流动;如果钻机能力许可,这个距离越大越好,但至少不应小于2.5m。
③必要时(如遇地下障碍物套管底无法超前时)可向套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通过水压力来平衡A桩混凝土的压力,阻止“管涌”的发生。
④A桩成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相邻两侧B桩混凝土顶面,如发现A桩混凝土下陷,应立即停止B桩施工,并一边将套管尽量下压,一边向B桩内填土或注水,直到完全止住“管涌”。
2、钢筋笼上浮处理
由于套管内壁与钢筋笼外缘之间的空隙较小,在上拔套管的时候,钢筋笼有可能被套管带着一起上浮。预防措施主要有:
①B桩混凝土的骨料粒径应小一些,不宜大于20mm。
②在钢筋笼底部焊上一块比钢筋笼直径略小的薄钢板以增加其抗浮能力。
③必须安装钢筋笼导正器。
④混凝土灌注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
3、钻进入岩的处理
套打钻孔咬合桩仅适用于软土地质。如施工中遇到局部小范围区域少量桩入岩情况时,可采用“二阶段成孔法”进行处理。第一阶段:不论A桩或是B桩,先钻进,取土至岩面,然后卸下抓斗改换冲击锤,从套管内用冲击锤冲钻至桩底设计高程,成孔后向套管内填土,一边填土一边拔出套管(即第一阶段所成的孔用土填满)。第二阶段:按钻孔咬合桩正常施工方法施工。
4、事故桩的处理
在钻孔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因A桩超缓凝混凝土出现早凝现象或机械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钻孔咬合桩的施工未能按正常要求进行而形成事故桩。事故桩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平移桩位单侧咬合
B桩成孔施工时,其一侧A1桩的混凝土已经凝固,使套管钻机不能按正常要求切割咬合A1、A2桩。处理方法为向A2桩方向平移B桩桩位,使套管钻机单侧切割A2桩,施工B桩(凿除原桩位导墙,并严格控制桩位),并在A1桩和B桩外侧另增加1根旋喷桩作为防水处理。
(2)背桩补强
B1桩成孔施工时,其两侧A1桩、A2桩的混凝土均已凝固,处理方法为放弃B1桩的施工,调整桩序,继续后面咬合桩的施工,以后在B1桩外侧增加3根咬合桩及两根旋喷桩作为补强。
五、结束语
1、本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环境复杂,整个基坑处于软土地区中,且地下水丰富,水位较高,采用咬合桩有较强的针对性,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效果明显。
2、采用全套管钻机成孔,无须排放泥浆,施工现场文明;无缩孔、断桩等常见的钻孔灌注混凝土桩的通病。
3、咬合桩的关键工序为全套管成孔和成桩的垂直度控制以及混凝土超缓凝技术。出现故障时,采用上述处理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处理施工过程出现的常见事故,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为钻孔咬合桩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同类工程施工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篇6
但如果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视角来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仍有继续提高和改进的空间,具体分析如下:
(一)人才分类
目前,公司管理层共有35人,约占总人数的11%,其中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15人,基层管理人员20人;技术人员80人左右,约占总人数的26%,高级职称人员17人,其余为中级及初级职称人员以及各类技术工人等;生产人数超过115人,销售人员70人左右。从职能构成来看,基本保证了企业经营的需要,但对各职能部门的内部人员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管理人员35人,占总人数的11%,这一数据在合理范畴之内;但在管理者中,上层管理者同基层管理者的比例为3∶4,比例则有失协调。在经营管理中,公司上层管理者所承担的是企业发展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人数不宜过多;基层管理者则主要负责常规性、事务性的工作,相对于上层管理者,人员数量应增多一些。否则,就容易造成管理中的多头决策,或是使公司陷入具体事务无人负责的境地。第二,技术人员80人,占员工总数的26%左右。制药公司属于知识相对密集的科技型企业,科研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助力。目前,公司技术人才占总人数比例较高,整体科研实力很强,发展后劲足,为公司占据药品生产市场的制高点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第三,生产人数超过115人,占总人数的38%。目前,公司已经配备了一流的药品生产设备和车间。生产人员经过严格的岗位技能培训后上岗工作,操作程序规范,车间流水线作业。公司生产状况良好,生产能力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第四,销售人员超过70人,占总人数的23%。多年的发展和经营,公司已经具备了相对庞大和稳定的销售渠道、物流渠道,销售人员能够较好地完成销售任务,满足了企业的销售需求。
(二)梯队建设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显示,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职工仅占总人数的48%,年龄在30岁-40岁之间的职工仅占总人数的13%,年龄在45岁以上的老职工约占总人数的28%。以上数据显示,员工之间未形成良好的阶梯排布。年龄在30岁-40岁之间的职工比例太低,短时期内,对企业的生产发展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在若干年之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容易陷入人才断层。
二、改进策略
(一)保证人才的“量”
同人体细胞自然消亡的状况一样,企业职工也会因多种因素流失,但这种流失应当是适度的,能够维持动态平衡的,否则就会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状况。首先,根据这一情况,公司从招收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和吸引有工作经验的社会精英两方面入手,持续吸收和引进人才,以确保人才数量的相对稳定;其次,公司管理层继续进行管理改革和创新,通过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机制、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为企业人才搭建能够发挥才智的平台,使员工感到同企业共同成长、互惠共赢。
(二)提高人才的“质”
重视企业人才在“量”上的稳定,更要重视提高人才的“质”。公司应继续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鼓励员工通过自学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员工开展的在职培训、讲座,并使之成为公司的常规性工作;针对一些重要岗位,采取“换岗轮修”的办法,为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通过以上策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学习积极性,促使公司人力资源建设呈现出“活水清渠”的良好状态。
(三)合理的人才布局
篇7
一)加强中医院建设。中医院项目不少于1个。制定公立医院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时,编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县级医院建设规划时。要对中医院进行科学规划和重点加强,确保中医院不改变中医性质。中医院改扩建时,应重点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基础建设,积极配备中医诊疗设备,环境形象和内部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风格与特色。扶持中医院建设省级以上重点中医药专科。鼓励积极开展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工作。
二)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工作。即中医就诊人数占总就诊人数的1/3以上,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落实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标准中医药考核指标。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1/3以上,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1/3以上。尚未设立中医科的乡镇卫生院,由中医院对口援建。对支援乡镇卫生院的上级中医药人员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上予以倾斜。每个乡镇卫生院推广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对中西医人员分别进行培训。积极引导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药特色专科(专病)建成3个以上的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招录医学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计划中,中医药专业人数不低于30%鼓励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开展符合国家规定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同等条件下,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可优先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称。
三)提高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水平。由新农合出台政策从门诊统筹中全额报销。村卫生室要配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中医药必要诊疗设备,积极开展在村卫生室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工作。并设置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宣传栏。
四)加强县医院中医药工作。住院部设立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5%床位的中医科病房,县医院要在门诊设立中医科、中药房。购置中医康复理疗相关设备,强化中医人员的进修培训。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基本指标。西医科室在诊疗过程中要积极邀请中医会诊,把综合医院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中医药治疗人次占总治疗人次比例和西医科室中药消耗量、中医治疗人数等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县医院要根据以上相关要求制定全面加强中医院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
五)加强公共卫生机构中医药工作。研究中医药预防疾病的方法和措施。卫生监督所要成立中医药监督科,县疾控机构要成立中医防病科。监督各级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中医药法规政策落实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将中医药服务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给人民群众免费提供。
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特别是名中医在农村地区开办中医诊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医保定点、人员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七)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支持农村优秀中医药人员赴外省进修学习。县中医院要对口支援若干个乡镇卫生院,重点是人才培养和下乡业务指导,定期对村医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建立县级中医医师下乡指导和基层中医药人员进城进修的双向培养机制。
八)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信息宣传工作。县中医院要制定和实施符合工作实际的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挖掘和弘扬地方中医药特色文化。鼓励与媒体开设专栏,创作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的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不断提高大众对中医药常识的知晓率,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影响。
三、优惠政策
一)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制度中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城镇医保中落实中医院起付线降低一个档次。继续研究城镇医保的中医药优惠政策。新农合制度中,对县级医疗机构将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在原来提高10%起付线降低20%基础上,报销比例再提高10%起付线再降低10%逐步实现通过新农合在村卫生室利用地产中药材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免费治疗农村常见病。
二)公立医院改革中向中医药倾斜。要充分考虑中医药服务费用低廉的特点,进行公立医院改革中。补偿中,要提高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床位补助标准,县级达到同级综合医院床位补助的1.2倍。
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中对中医药工作好的基层卫生机构予以补偿倾斜。对中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多的卫生社区和乡村卫生机构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中。
四)积极调剂院内中药制剂使用范围。适时调整中医药诊疗服务价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要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省上公布的院内中药制剂,要将院内中药制剂调剂使用品种和数量,作为考核医疗机构的一项主要指标,同时要适时调整中医药技术服务价格,鼓励医患双方积极使用院内中药制剂和中医药服务。
篇8
二、项目范围及内容
(一)项目范围
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项目内容
1、加强基层中医药基础建设。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诊室、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等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布局流程符合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形成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便于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门扇可挂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对联,走廊、诊室张贴中医药知识和方法的宣传栏、宣传图片等,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注重人文关怀,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同时向群众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2、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配备火罐、刮痧、推拿、艾灸、熏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设备,在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上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的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在最基层开展中医基本诊疗和养生保健服务,向基层群众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3、提高基层中医药技术水平。基层单位要有计划的安排中医药人员到二、三级中医院参加培训和跟师学习,二、三级中医院要主动与基层单位对接,安排专家到基层坐诊、讲课和义诊,现场帮助、规范和指导基层中医药工作。
4、加强基层中医首诊工作。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发挥基层中医首诊作用,基层利用中医能够诊疗的病人应留在基层治疗,基层中医诊疗不了的,既可向二、三级中医院求援专家下基层诊疗,也可介绍到二、三级中医院诊疗,形成中医人才技术上下流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性机制,更好地用中医造福百姓健康。
三、项目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1季度,市卫计委制定下发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季度,各县(区)卫计委指导基层单位规范体系、设备、人才队伍、制度和业务建设。
第三阶段:3季度,市、县(区)卫计委组织调研,督查建设情况,推动工作开展。
第四阶段:4季度,组织专家检查验收项目建设情况。
四、项目要求
篇9
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医药提供了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的可能性;中医、中药可以通过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形式,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与合作,提高竞争能力。
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医药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我国开放医疗服务贸易市场后,有利于我国中医医疗服务领域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提高医疗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中医医疗服务的现代化需求,将有力刺激中医药科技的发展,促进中医临床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中医药的需求。
加入世贸组织,要适应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需求,必将刺激我们加速中医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开发,以适应国际生物医药科技的多学科交叉发展对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医药发展创造了多边贸易保障机制;有利于维护中药进出口的正常秩序;也有利于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保证中医药贸易的市场安全。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贸易将进一步全球化,突破地域发展的传统观念,进入全球市场,有利于中医药更大程度的向世界开放,也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国际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等各种资源,加快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中医药行业同时也将受到市场向世界开放的压力,中医药产品和服务水平会暂时不适应压力,以及人力资源受到竞争冲击。
二、世界卫生组织对传统医药的重视和各国加强对
传统医药管理,使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面临新的局面
WHO西太平洋地区卫生大会于2001年9月,在文莱通过了新千年发展传统医学的10年战略规划,对各国卫生部门发展传统医药在立法、研究、医疗、教学、知识产权和资源保护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政府也要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认真执行WHO的十年,规划,推动这一规划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积极实施。
各国加强对传统医学的立法管理,有利中医药健康有序地走向世界,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必须符合对国家(地区)的管理规定。
三、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是我们的职责。
面对当前国际经济、科技和医药发展形势,我国中医药的
发展必须实施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战略
所谓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就是将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国际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新的高度和层次上发展中医药,以满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社会需求的过程。
中药的现代化,目的是研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并使之进入国际医药市场
。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必须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医药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继承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的精华,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疗效,贯彻多学科参与的原则。
要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探索创造新的理论、新的学说、新的观点。
要加强中医临床研究,探索和创造新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治疗设备和治疗药物。要加强中药新药研究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四、中医药走向世界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10
由于学校是一所医药类职业院校,这些获奖成果更多地被贴上了“医药卫生”的标签。在四项全国一等奖中,两项为教学设计形式,两项为课堂教学形式。其中,房德芳老师的“听觉器官及其保护”的教学设计,因为其合理地应用了信息化技术,将学生用双眼不能直接看到的耳朵构造,以画面、视频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获得了有关领导的肯定;王晓慧、房德芳和徐波老师合作完成的“与艾同行――艾滋病病毒的发病机制及传播”教学设计,是深入传染病一线得来的成果,通过到第一现场了解艾滋病的发病、症状、治疗过程,更好地感受病人的心理,使得该项教学设计更加真实和可信。
对学校而言,大赛获奖仅仅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起点。“这些获奖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形式,是我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一颗颗宝贵的种子。”房德芳老师说。这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形式成为重要的教学成果,被细化、分解,并向其他知R模块和专业教学的过程传播和渗透。一方面,这些获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听觉器官、艾滋病、心脏等方面的医药卫生理论和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这些获奖的教学设计进一步充实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并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参照,帮助其他教师举一反三,更好地应用信息化工具,设计更多更新的教案,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此外,大赛获奖的教师们组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信息化教师团队,通过定期组织交流研讨会,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信息化思维和信息化教学方法,助推全校教师信息化综合素养的提升。
“经过信息化大赛的洗礼,我们的综合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参加全国信息化大赛获奖的王晓慧老师说,
“在这个信息化教师团队中,有房德芳老师等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领路人,在交流学习中感悟到信息化课堂教学要源于课堂、基于课堂,最后回归课堂。”
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
“智慧校园”是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直以来的建设目标。为了走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智慧校园”建设之路,学校充分考虑自身的校情、学情,将“中医药文化”作为核心工作,从而营造一个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的育人环境,并将传统的优秀文化与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充分融合在一起。
篇11
(三)主要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的体制和机制,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中医药学术、科研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明显提高,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中医药临床基地、中医药教育基地和中医药科研基地,中医药整体实力进入全省中上游行列。
二、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优化中医药机构布局。将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发展总体规划,合理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继续抓好政府主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每个县办好一所中医院,形成以市、县级中医院为主体,以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为重要力量,以中医诊所、门诊部、中医“坐堂医”等为补充,涵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功能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二)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1.完善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立以市、县中医院为主体,以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医科为重要力量的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把政府举办的中医院建成区域内中医医疗、培训和养生保健基地,充分发挥其疑难病诊治、人员培训和预防保健的辐射作用。中医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之间要加强业务合作,实行双向转诊,上级中医医疗机构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业务技术进行指导。加强市中医院建设与管理,适度扩大规模,用5年左右时间使其成为北及地区名牌中医医院,并逐步建设成为全市中医药骨干人才业务培训基地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真正发挥“龙头”和辐射作用;条件成熟时,在云新城规划建设市第二中医医院,以进一步解决东部城区缺乏高水平中医药服务问题。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按标准设立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和中药房,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中医病床,90%以上的综合医院5年内要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积极开展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力争5年内再有1个综合医院中医科获得省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称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参照《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和《省乡(镇)村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2名以上中级职称的中医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积极开展城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力争5年内有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省城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验收。
2.完善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县抓好中医院、乡(镇)抓好中医科和中药房、村抓好中西医两法诊治疾病”的工作机制。组织市、县中医院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中医药专业人员到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工作。重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技术骨干培养,加强乡村医生和社区全科医师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县要办好一所中医院,并使其基本规模、服务功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相适应,经过3年左右努力,所有县级中医院均要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积极开展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力争5年内有1-2个县获得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称号。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程,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设立中医科(中医诊室),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专业人员,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并加强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业务管理和指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要有1名以中医药知识为主或能运用中西医两法防病治病的乡村医生(全科医师),积极应用中医药诊疗技术防治疾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要达到100%。
(三)加快中医院达标建设。各地要将中医院分年度纳入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善基础设施,配齐基本设备,提高综合诊疗能力和水平。经过5年左右努力,市中医院要巩固三级甲等中医院标准,加强内涵建设,形成服务功能健全、临床疗效显著、社会影响广泛、中医特色突出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尚未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的中医医疗机构,要加快建设进度,3年内达到规定标准。各县、区政府要抓紧制定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改造计划,加大对中医院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加强中医院急诊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各地应将具备急救能力的中医院纳入当地120急救网络。
(四)着力培育中医重点专科。深入开展重点中医临床专科、中医临床示范专科、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建设。引导各级中医院突出中医专科特色优势,力争5年内,市中医院脑病科通过国家重点中医临床专科验收,肛肠科通过省重点中医临床专科验收,在此基础上,争取再有1-2个专科成为省级重点中医临床专科建设单位。推广我市独具特色优势的蜂疗及中医药制剂。扶持县中医院在加强综合能力建设基础上,重点发展优势突出的中医专科。每个县级中医院要有1-2个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力争1个以上专科成为省级重点中医临床专科建设单位。积极发掘推广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药浴等中医药特色治疗项目;争取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
(五)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强化中医预防保健功能。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应在省级试点单位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精,并在疾病康复、亚健康干预、优生优育、运动保健、食疗推拿、托老保健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县级中医院要开设中医“治未病”门诊,进一步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丰富中医药服务内容,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
(一)注重培养和选拔名中医。探索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不断完善培养和评选名中医制度,每4年评选一次市级名中医,及时申报省名中医,为理论功底较厚、临床技能过硬、医德医风高尚的中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尊重和保护名老中医,继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适当提高待遇,并在政治、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给予照顾。鼓励名老中医进行知识传承,对名老中医著书立说、传授经验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筛选一批热爱中医、富有潜力的中医临床骨干,采取以师带徒方式传承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在每期传承任务完成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卫生行政部门给予带教的市级中医专家奖励。
(二)加快培养和引进中医药领军人才。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实施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战略工程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9号)和《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中医政〔〕45号)规定,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将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等获得国家级项目培养人才列为造就和引进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中医药领军人才,尽快形成一支功底扎实、现代知识丰富、创新能力较强、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创新团队,承担中医药重大科研任务,引领我市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推进中医药学术现代化。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继续教育。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和社会需求,着力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并充分利用学校平台,培养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人才,组织接受中医药继续教育。重点加强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员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逐步提高中医药临床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强化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教育,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中开展学习中医药经典活动,注重辨证思维训练,增强中医医生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诊疗疾病的能力。鼓励在继承的基础上吸收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化手段,搞好中医药技术创新。
(四)强化基层中医药人员培养。鼓励以在岗乡村医生中医药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医药人员培养,力争通过国家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及技能培训项目北教育基地资格审批,同时做好我市农村基层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工作。依托县级中医院定期对乡村和社区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适宜技术培训,扩大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
四、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一)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深入挖掘本地中医药文化积淀,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中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创建中医药科技文化园区等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充分利用以康缘药业主打医药精品、市中医院院内药品制剂和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药标本等为主的中医药优势资源,创建中医药博物馆。采取多种方式传播、普及、弘扬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医药史志的编撰和秘方、验方的挖掘、整理,发掘中医药文化底蕴,营造良好氛围。卫生部门要定期邀请中医药专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中医药文化,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
(二)发挥中医院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级中医院要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在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行为形象、诊疗活动和建筑风格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选择有条件的中医院进行中医药文化重点建设,为全市中医药文化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新建和改扩建的中医院,都要把中医药文化特征作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庭院、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努力使全市各级中医院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文化阵地。
五、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一)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加快建设现代中药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康缘药业国家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的作用,整合我市中药材地缘资源、中药企业、中医医疗、中医药教育机构等综合优势,开展对中医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临床疗效研究,巩固并确立中医药产业在我市中医药创新研究领域、临床研究领域的引领地位。以康缘药业为龙头,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我市强势支柱产业,优化中药产业出口结构,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着力构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体系。
(二)探索建立中医药集团发展新模式。完善政策措施,整合康缘药业、市中医院和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资源综合优势,按照以管理技术人才资本为纽带,以协议形式明确权力、义务,以制度规范运作行为模式,建立协作型中医药集团。鼓励和加强中医药企业与医疗、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企医联合、企校联合、医校联合,共同合作开发,促进医、教、研、产紧密结合,构建资源共享、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
(三)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农业大市的优势,开展中药资源普查,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从农林产业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方面,探索以康缘药业大型中药企业为主导,土地集约经营,农业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扶持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积极发展中药特色农业,建设规范化、规模化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10万亩。支持野生药材家种家养,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和对中药材种植指导与服务,构建中药材研发、种植、生产、加工、技术服务的营销体系。
(四)改善中医药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根据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努力增加政府对中医药科技经费投入,进一步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促进中医药科研人员研究、推广现代中医药诊疗技术。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审等,要充分尊重中医药的学术特点,对列入国家及省重大科研项目的予以重点扶持。市、县中医院要按不少于业务收入的1%提取科研经费,用于中医药科研创新。
六、健全完善保障措施,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促进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市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卫生、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药品监督、物价、科技、农业(林业)、民政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进行目标考核,研究解决中医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组织,负责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卫生行政部门要履行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中医药业务管理、综合协调职能。发改部门负责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推动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健全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加经费投入,做好财政政策落实工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做好中医药医保政策的落实及人才培养规划、职称评定工作;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帮扶医疗机构申报院内中药制剂与使用调节;编制部门做好中医药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物价部门负责申报合理制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针灸、推拿、中医整骨、蜂疗、院内药品制剂、中医特色技术服务等传统项目的收费标准,适当提高政府部门确定的名中医专家诊疗费标准;科技部门负责将中药现代化工作、中医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开发纳入全市科技发展计划,培育发展中医药科技市场,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农业(林业)部门配合做好中草药种植特色农业基地发展扶持工作;民政部门要将中医药普及推广纳入社区服务范畴。
篇12
1、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功能比较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巩固发展;中医药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病治病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和学术进一步加快;回医药文献整理有新进展,临床应用有新突破;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得到提高。
2、具体目标(依据:《发展规划》)
(1)到2015年,*市每千人口拥有中医病床数0.49张,每千人口拥有中医药人员0.58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10%。
(2)*市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各县市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
(3)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达到100%,95%的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中医药服务在卫生服务总量中的比重在2008年的基础上提高5%-10%。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建设
1.巩固、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持续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有力时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快各级中医医院基础建设。加强对县级中医医院的房屋改造、设备配置及人才培养,使其成为本地区中医专科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和技术指导基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基本建设和设施配套,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并逐步完成中医科和中药房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加强乡镇公立卫生院对村卫生站的业务指导,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服务。建立起以县中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中医三级医疗服务网。
2.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设施配置和人员配备,开展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创建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对口帮扶,实行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实现双向转诊。将部分市辖区政府、企业举办的一级医疗机构转型成为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实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具有中医药、回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养生、食疗方法。
3、在农村和社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充分发挥中医药简单、方便、有效、廉价的优势,针对群众常见病、多发病,推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
(二)全面实施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战略
1.打造名院。扩大市中医院发展规模,完成市中医院保健康复中心扩建工程。加快市中医院科研平台和临床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坚持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办院方向,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医院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实现医疗设施现代化,就医环境舒适化,医疗水平一流化,医疗服务星级化,建成与首府城市地位相匹配,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医疗技术水平较高、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的中医医院,成为我市中医医疗和技术指导中心。
2.建设名科。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我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和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积极申报自治区第二批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基本条件,扩大专科规模,促进中医科研、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挥重点专科(专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协作的作用,使专科(专病)建设成为带动医院业务发展的龙头和中医科研的创新点。保持针灸、中医内科、中医肛肠科等优势学科在全国、全区的领先地位,培育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的中医名科,在全市形成中医药优势明显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群体。
3.培养名医。继续开展全国第四批和自治区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选拔一批优秀传承人才跟师研修、学习,建立中医药高级人才后备队伍。建立我市名中医评选制度,开展名中医评选活动,每5年评选一次。建立名中医工作室,在研究、总结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每年选配继承人跟师学习。开展名老中医绝招绝技传承工作,为确有专长的名老中医举办绝招绝技传承培训班。
(三)建设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依托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临床技术骨干、中医专科(专病)骨干和中医系统管理人员。开展对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执业医师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充分发挥市中医药学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市针灸学会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使在岗中医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人数达到100%。贯彻落实国家《乡村医生(西医)中医药指示与技能培训大纲》,继续实施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培训项目,加快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步伐。
(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级中医医院要坚持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激励机制,制定稳定的中医药人才引进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强中医药特色建设,继续推进中医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强化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流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院文化,为病员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升中医医院的形象。
(五)加快中医药科研工作步伐
市、县级中医院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重点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单病种的研究;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要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进行多学科协作,加强中西医结合对重大疾病、疑难疾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综合医院加强中医科建设,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
(六)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及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在市、县中医院设立中医药文化展室和文化长廊,以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为重点,借助各种先进科技传播手段,宣传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增加群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发挥政府双边及多边交流与合作的主导作用,联合有条件的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医疗卫生单位,巩固、拓展民间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扩大我市与国内外多方面、多形式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七)支持回族医药卫生工作发展
进一步加强回族医药理论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完善回医药专科特色诊疗技术规范,突出回医药特色,培养回医药临床技术骨干,开展回医药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争取成立*市回族医药研究所,并在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设立回医科、回医门诊等回族医疗科室,配备回族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加强技术培训,运用回族医药特色诊疗开展服务。支持回族医疗机构和中医医院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八)加强中医药监督工作
县(市)区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应在编制内确定一定数量的中医药执法人员,负责从事中医药监督工作。加强中医药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贯彻实施,完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自我监督机制。加强中药炮制监督管理和中药饮片抽样检验制度,确保中药回药质量。中医药监督工作应兼顾中医药行业的特殊性,确保中医药监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准确、规范,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0年1月-2010年5月)。成立市和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通过媒体及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回族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开展中医药工作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贯彻落实(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逐步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2015年7月至12月)。全面总结第二阶段工作经验,开展工作交流、学习和经验推广,表彰先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
建立市和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市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医院及中医药管理处。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完善中医药管理组织,做到有领导分管、有科室负责,有专人落实,保证中医药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贯彻和落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篇13
广泛宣传发动,使全院职工深刻认识到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重要性,人人都行动起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县行列中。成立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县领导小组,协助卫生局把各乡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设立齐全,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并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部署、落实、检查、考核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硬件”尽快达标
按照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要求标准,中医院基础设施不达标。为此我院计划在两年内筹措资金100万元,用于医院基础建设,基本上达到门诊与住院处相对分开;办公区与病区相对分开;医疗区与生活区相对分开;急诊室、病案室、供应室达到要求标准;病床开放数达到100张,每床设备费达到7000元;争取尽快创造条件建设合格的制剂室和门诊楼。
三、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理论技术水平
为使医务人员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今后我们将做好院内学习培训及基层培训工作。以科室为单位,每月集中组织一次中医处方、中医病案规范化书写及本学科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讨论;全院医、药、护、技人员都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做好中医温课学习;鼓励在职职工参加中医自学考试,每年参加中医大专、本科专业学习者不少于5人;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每年参加市级以上医学教育培训班人数不少于20人;每年派出进修人员不少于4人,争取每年院内20%以上业务人员培训不少于150学时。版权所有
中医基层指导科人员下乡对各乡镇卫生院指导中医工作一次;免费为基层培训医务人员不少于5人;开办培训班至少一期,培训对象为乡镇中医人员,培训人数不少于50人。安排乡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人员对辖区村所中医药人员进行培训,每季度一次,每人培训时间不少于半个月,培训率达到100%。
四、提高中医工作质量,突出中医工作特色
巩固二甲级中医院成果,把抓中医工作质量作为我院工作重点,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以期达到急诊室进一步规范,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到85%以上;病房中医药治疗率达到70%以上;病案书写合格率达到90%以上;处方合格率达到95%以上。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在原有开设脑血管病专科、腰腿痛专科、痔瘘专科、皮肤病专科、乳腺病专科的基础上,计划增开肝病专科、骨病专科。把脑血管病专科、痔瘘专科作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发展,两个专科收入不低于医院总收入的10%。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按照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标准积极指导乡镇中医工作和村卫生所中医工作。
五、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为科研创造条件
开展学术活动3次以上,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年内争取科研课题立项2项。到2008年争取获得县级以上科研成果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