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语文教学过程离不开“预设”,也离不开“生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没有无“预设”的“生成”,也没有无“生成”的“预设”。“预设”和“生成”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种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反对对语文教学过程进行过度地“预设”。然而,生成性的语文课堂的构建必须以对于语文教学过程的良好“预设”为前提。中学特级语文教师李镇西强调语文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提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共享式”的语文课堂,反对对教学过程的过度预设。李镇西的语文教学虽然提倡语文教学过程的生成性,但也必须以对教学过程的良好“预设”为基础。以李镇西的语文教学实践为例可以更好的研究“预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中可以窥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良好地适度地“预设”,避免教学过程中对“预设”的过度排斥。
一、语文教学过程以良好的“预设”为基础,语文教学过程的“生成”离不开“预设”
在教授《孔乙己》一课时,李镇西就很好地运用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并在对教学过程的良好“预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生成性的课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充分的发挥了出来。
【案例】在课堂上,我先简单说了几句开场白,便让学生进入课文:“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
同学们独自默读,思考。我来回巡视。不一会儿,学生纷纷提出了问题:“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 “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咸亨酒店’为什么要往酒里羼水呢?” ……
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不是课文的重点,因此我三言两语便诙谐地轻轻带过。在笑声中,课堂气氛开始活跃了。我继续让学生提问,想让学生再问几个问题,再抛出我的那个关键问题。
就在这时,一个男生举手站了起来,问:“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
那一刻,我真是高兴极了!学生无意中提出了我精心设计并正准备提出的问题,这比我提出这个问题更能够体现出“尊重学生”,我忍不住大声说:“好,好,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李镇西将“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个问题作为这堂语文课的主线,在“预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生成问题的答案。
【案例】我先请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孔已己为什么“的确是死了”,他们一下沉默了。
我提示道:“课文第一次正面描写孔已己,是哪一段?” 学生们们说:“第四段。”
“好,我们就研究这一段。”我开始和学生一起进入课文,“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已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已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
同学们开始默读思考。我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课文语言,通过作者对孔乙己语言、行为、动作、神态的描写,把握孔乙己的性格,认识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人。一时间,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发言非常积极。
在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之后,我说:“现在,我们可以对孔已己做这样的概括——孔乙己是一个困窘落魄而又自视清高、死要面子而又被人嘲笑欺凌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总之,孔已己是一个弱者的形象。”说着,我在黑板上板书——
困窘落魄而又自视清高、死要面子而又被人嘲笑欺凌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然后我总结道:“看,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孔已己当然只有死路一条。如此看来,科举教育造就了孔已己的病态人格,而社会环境又是如此冷漠,孔已己的死是必然的了!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因此,鲁迅说他‘的确’死了!既然这样,为什么鲁迅又要说‘大约’呢?”
我打算引导学生开始分析“大约”,进而把握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环境。
一个女同学说:“这表明是作者的推测,因为‘我’毕竟没有亲眼看见孔已己的死。”
我问:“那么有没有其他人看见孔已己死呢?”
同学们说:“也没有。”
“为什么没有呢?书上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我提醒同学们看书。
同学们翻开书看了起来,不一会儿他们读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我说:“对,就是这一句话,表明了孔已己的社会地位,也说明了不可能有人关心他的死活。如果说一个‘的确’说写出了孔已己性格所导致的必然悲剧的话,那么,一个‘大约’则含蓄表现了社会的某种特点!是什么特点呢?原文当然没有直接概括出来,但有暗示的。同学们再看一看,孔已己最后是怎样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的?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一个女同学说:“孔已己是‘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我肯定她的发言:“很好,这是对他个人的描写;那么,其他人又是怎样的神态呢?”
她说:“其他人都没看见。”
“没看见吗?请你再仔细看看课文。”
她看了看课文,说:“周围的人在‘说笑’。”
我说:“请你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遍,读出感情,好吗?”
她用沉重的语气缓缓读道:“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是啊,最后孔已己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的走去了,也是永远的消失了!”我也沉重而缓缓地说,“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这个‘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这个‘的确’表现了孔已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作者这是这样,通过一个人写出了一个社会。这个‘人’死了,这个社会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存在下去!如果说我们同情孔已己的死亡,那么我们更有理由诅咒这个社会的灭亡!”
二、将“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语文教学过程应提倡适度地“预设”
李镇西在教授《孔乙己》这堂公开课的数年后进行了以下反思:
篇2
【作者简介】刘学飞,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002)教师,高级教师,淮安市首批学科带头人。
高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是每个学科、每位教师都应该负有的责任。2002年国家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曾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把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实践比作采矿,认为培植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这一切都说明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的审美过程。为此,我们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词为研究对象,实践语文学科的审美教学。
一、萃选审美教学的对象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在选文取向上相当重视人文内涵,尤其是入选必修模块的10首古诗词和进入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63首诗词,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统领在人文话题之下,贯彻课程标准中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情感和奋发向上人生态度”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将这73首古诗词作为研究审美教学的对象,以此引导学生感知个人范畴内的道德品格、生命追求、人生哲理与情感抒发,家庭范畴中的长辈亲情、友爱情谊、男女爱恋与故乡之思,社会范畴内的社会生活与时代风貌,国家范畴内的爱国精神、政治思想、历史文化,世界范畴内的多元文化、人类互存、文艺知识,以及自然范畴内的自然风光、科学知识、生物知识等。
二、引导审美教学的鉴赏活动
1.“条陈背景”为学生审美鉴赏打好基础。
在审美鉴赏活动开展前,我们首先会让学生从《唐才子传》《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词学大辞典》等专业文献资料中选取与课本中诗人词家相关的介绍,以“泛读传记”和“条陈背景”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诗人词家的经历、思想等背景知识,为古诗词审美鉴赏活动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以下为学生所搜集“条陈杜审言背景”的材料。
①字必简排行第五的杜审言,是诗圣杜甫的祖父,卒年六十余岁。②登进士第的杜审言,初授田城尉,累转洛阳巩县,后贬吉州司户参军;因与州僚不合被构下狱,冤雪后免官还洛阳;武后叹异,授著作佐郎,俄迁膳部员外郎。③官修文馆直学士的杜审言,因附阿张易之,神龙元年流峰州,神龙二年召还,授国子监主簿。④《全唐诗》存录其诗43首的杜审言,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⑤恃才傲物的杜审言,颇为时辈所嫉,其生平事迹见《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校笺》。⑥善五言诗工书翰的杜审言,属对谨严,有功于五律格式之成熟;今人徐定祥有《杜审言诗注》。
2.“创设氛围”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参与度。
教师要努力创设审美鉴赏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古诗词审美教学的课堂上,除了设计引导审美参与的导语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来创设氛围,比如,可以根据需要选取相关的影视或音乐片段,适时穿插于鉴赏活动中,渲染课堂的审美鉴赏氛围。
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就以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的音乐导入,辅以教师慷慨激昂的话语:“在那样的盛世,连康熙那样杰出的帝王也想功业再大些,‘再活个五百年’。今天,我们就随着苏轼的吟咏,回到935年前宋朝的大江岸边,看一看那可以穿空的乱石,听一听拍岸的惊涛声。”这样有趣又激情四射的导入,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审美鉴赏的情境中。
3.“适时点化”推进审美鉴赏活动。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知识性的、技巧性的,且古诗词作品大多情景交融,饱含作者的深厚感情,但这些情感往往凝结于文本深处,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这就要求在审美鉴赏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地在理解困难处、情感模糊处“点化”学生,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而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比如,读赏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词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蕴含的“昔盛今衰感慨”时,教师可适时给出“常理应长在郊野的荠菜、麦苗长在了昔日如沐春风的扬州十里长街,而且长势青青”的点化,帮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深意;赏读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时,教师情到深处的动情诵读,往往有助于把学生感悟“美”的情感引向高处。古诗词文质兼美、神形俱佳,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教师的“适时点化”,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入情感的审美体验,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三、激发审美教学的迁移创造
丰富的阅读和审美的鉴赏活动,往往伴随着高度的愉悦和深层次的思考,这是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生活中积累的美感经验以及心灵中向往的审美理想得以呈现、融合,而且极有可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新颖的创造性思维。此时,语文教师更应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聚取学生审美的智慧火花,助推学生在古诗词审美教学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比如,2016年杨花飘飞时,正逢我们教读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趁着季节我们组织了“且吟且行――四班诸生赋杨花”应景和名作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读完《唐诗宋词选读》后,我们语文组策划组织了“风华绝天下――淮阴中学高二年级诗词大会”,以活动的形式激发了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实现了学生的审美创造行为的迁移和运用。比如,一学生以“水调歌头”为词牌写了“贺诗词大会”:“人生能几何?竟有此盛会。悠悠中华文化,诗歌辞赋会。前见古人文章美,今闻来者词新。吾心日盼切,见淮中英杰,展飒爽风姿。转瞬时,竟来到,诗词会。淮中书生,才高八斗腹经纶。上联绝句才出,下句妙答已对。神采动飞扬,文气呼欲出,吾今当自强。”
高中学生正处于鉴别能力的形成时期,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受正确或错误审美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的引路人,挖掘教科书具有的审美教育因素,渗透审美教育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未来的生活。
篇3
语文教学的结果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发展的最终产物,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则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教学结果所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前者与语文知识几乎是同义语(狭义的知识观),主要是一些经过严格检验,被证明是真实可靠的、能够用文字符号加以明确表达的事实,包括字、词、句、说话、作文等;后者具体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度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谋求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在性质上存在着差异:结果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而过程则不仅仅涉及认知层面,常常渗透着活动主体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结果通常是以“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封闭的、固定的、静态的,而过程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作为特殊认识活动的教学结果,往往是比较客观和确定的,而过程常常是主观的、不确定的,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时空情境联系在一起;语文教学结果(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具有公共性,而过程则通常具有个人性,并且过程的丰富多样性也与结果的“贫乏单调性”——后者仅仅是由若干词语所构成的——形成鲜明的对照。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者而言,结果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消费”价值或使用价值,“由于其具有普遍适用性,学习者获得这些知识就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直接使用它们,由此使得学习者的行为和生活能基于前人和他人知识经验,避免行为和生活的盲目性”,增强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而过程具有“生产”价值或发展价值,它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说前者追求的是对学生的即时效用,那么后者则是着眼于它对学生的身心结构的改造、丰富和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二、过程与结果相互依存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彼此对立,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彼此交织在一起。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或结果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什么样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肌体”与“灵魂”总是相依相伴、密不可分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学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它是基于过程的结果,是过程的沉积物。对结果的追求是过程展开的动力源泉,同时结果又为过程发展提供方向导航。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它总是朝着结果并受结果的引领与规限。“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三、过程与结果辩证统一
篇4
课堂是一个置疑问难、思维碰撞的展台。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问题冲突,既是一种智力交流,也是一种思维碰撞,充满问题情境的课堂,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思考、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不同人的思维需要,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释放和展现自己的潜能和才华,在多项的思维碰撞中,闪现创新的火花。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是多种认知能力考核成绩的表现,需要勤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怀疑、不唯书、不唯上等等,是提高科学素质的保障,也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物理学家牛顿正是凭借极强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能力,提出“苹果为什么落地?”的问题,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面对我们中学生正是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的年龄,这是向学生提出问题的良好基础。
经过多年来的实际语文教学工作的探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有意识地对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对学生提问的方式浅谈几点如下。
一、导入性提问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的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并产生一种迫切要求获取新知的欲望。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也就是让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内容之中,这可以围绕前面已学过的重难点知识设计问题导入,通过温故旧知识而引出新知;也可以从相关知识的信息中导入,启发学生思维,学生通过已获取的知识信息,产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及求知欲望,使旧知识在新知识中得到延续、发展和提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很注重新课导入情境的设置,这一点在我的教学案例中也体现得很明显。比如我在设计九年级课本中的《雨说》这一课时不急于讲解课文,而是先设置问题“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关于雨的诗句?”进入我的第一个板块――“听,雨声从唐诗宋词中来”,同学们努力回忆、争相发言,很容易将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启发性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通常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设计的。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重点知识,尤其是学生觉得无疑的知识,他们往往理解肤浅,这时可以巧设疑问,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反复揣摩,从而达到深入理解。而对于难点知识,只要设计合理性的提问,通过设疑问难、辩疑解难,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把握思维方向同时简化、分解难点,尽快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达到释疑、排难的目的。《礼记•学记》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先置疑问,设下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观察和探究,引起有意注意,增强感性认识,以便于更好地上升为理论。
三、对比性提问
在教学中,往往需要设计一些对比性问题向学生提问,有利于学生辨析知识的差异,认识知识的联系,使知识形成网络化。笔者发现在学习中同学们经常混淆一些概念,表现出问题最多的就是很难区分文章的写作手法中“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这几个概念,往往遇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就一头雾水甚至张冠李戴。于是笔者只要在教学中遇到其中一个问题,就一定会对比另一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提问,让同学在脑海中链接旧知识同时将两个概念进行自由的碰撞,使这两个概念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形成一个知识的链条,清晰、系统。这样周而复始,学生自己就会构架出一个知识网络,再也不会感到迷惘。
四、总结性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一般用于新课进行中某个知识点的小结,或一节课内容的全面小结。例如,在学完《羚羊木雕》第一课时后笔者会提醒学生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主要的人物描写方法是什么?学生自然会得出多用语言描写的答案,那么接下来就要学生通过一课时的学习自己来总结语言描写的作用,每个学生可以总结的并不全面、准确,但是全体同学集思广益,深入交流,再由老师精心点拨就一定能得出最完美的答案。
五、如何看待学生提出问题
笔者认为提出一个好问题跟完美的回答出一个问题是等价的。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别是在自习课里,努力创设乐学情境,激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他们敢于向课本挑战,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向权威挑战。极力鼓励学生提问题,期望学生主动地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以求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对教师的叙述发问:为什么会这样?不这样行不行?其目的是什么?如果――会怎么样?当学生习惯于提问之后,就会逐渐提高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从“死记”中解脱出来。这定能有肋于学生想象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做好记载,以便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具体的指点矫正。教师还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不管其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都应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从敢问、善问过渡到“会问”。
篇5
另外,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历史感的培养,可以作为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交叉、渗透的结合点。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历史感的方式方法
历史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只有通过语文课堂体验才能获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在生成性语文课堂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手段、技巧以及主观目的成为学生获得历史感的主要途径。
在语文课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说法,特别是学习古典诗词时,老师经常会说“要知人论世”。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要深入地理解一首诗词,必须了解作者生平和与这首诗词相关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如果你善于挖掘这些历史史实,那么对你的课文内容、诗词的理解将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讲到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结构时,分别引用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句,杨万里的“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诗句。学生联系诗句,经过思索就明白了在四海垦辟,农业丰收之际农民还被饿死的总根子就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如,杜甫的《兵车行》“爷娘妻子来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和张养浩的一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国家“兴”“亡”,百姓总是一个苦字?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历史反差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原因?这就是诗歌引起的发人深省的疑问。
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以诗言志”的优秀作品,或是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或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或是倡导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以无奈的笔调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学生理解屈原当时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心态,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又如,讲祖国统一时,引用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融情感教育与知识教学于一体,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也是个人命运的最好保证。
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文、文言文中属历史性的小说、诗歌、杂文、寓言等体裁的文章有一百多篇。这就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历史感培养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有条件、有基础予以落实。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寻找多种途径,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更好地有机地交融渗透。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历史感的意义
篇6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教学的一大规律,这道理人们都认同,可实际教学中违背的却不乏其人。
有的老师讲文言文时,比较简单的文言实词,学生还不理解,复杂的就出现了,文言句读还读不清,翻译课文、分析课文、归纳总结又出现了,这样的教法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语文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要适当做些练习。是因为知识转化能力的途径是有效的练习,现在的矛盾是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看:一是从“精讲”上动刀子,课堂上腾出时间,让学生多练,洋思初中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是有道理的;二是着重加强基本训练,不要好高骛远。总之,要把学生的基本功打扎实。
二、注意启发引导,创设讨论情境
教学就必须通过自己在认识和熟悉了学生内部精神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的进入角色,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学的知识能激起内在的希望和要求,从而达到暴露教学思维过程乃至发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目的。为达到此要求,我想针对教学内容,抓住思维冲突展开讨论极为重要。
以《藤野先生》一文中“赴日学医”和“弃医从文”的讲解为例,去日本、离日本、学医、弃医截然相反的选择应怎样理解呢?查阅过资料的同学会发现,鲁迅当年去日本为的是救国,走医学救国的道路;另一部分深入分析课文的同学会看到鲁迅从“看电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的刺激中猛醒,认识到必须唤醒麻木昏睡的国人,才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从思想文化的层面上疗救国人的灵魂,最终完成救国之志。这样我们相机引导学生,弃医从文是鲁迅医学救国的道路受阻后,面对惨痛的现实做出的断然决定,这种上下求索,一弃一从恰好是先生的一心一意救国的生动写照。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发展语文思维能力,对问题的认识达到深刻的程度。
三、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在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进行,才能谈得上自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葫芦画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形式上的学会有可能蕴涵着实质上的错误。例如:句子内部的停顿问题,“李明看见王芳笑了。”这个句子根据不同的停顿可以有两个意思:李明笑了,或者王芳笑了。我们得认真分析,在不同的位置加停顿号,句义可能随之变化,这类问题要彻底搞清楚。
学生经过每篇课文的学习,每阶段的学习,到底学到了什么?哪些是重点?要诱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串起来重新认识,做到大致上心中有数。让学生自己做这些工作,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例如小说的学习,要从人物、环境和情节入手。就谈人物,有主要人物,有次要人物,还有线索人物等。人物性格怎样,又是怎样刻画出来的,这个人物自身的前后对比,这个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对比,也就是人物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例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比较,梁衡笔下的夏和古代诗人诗中的夏的对比。
为了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平时还应不断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归纳积累有关知识点和题型,在此基础上再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传道授业,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智能的场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如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封建知识分子,他们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经过回忆、思考比较后会发现,孔乙己与范进的共同点还有都热衷科考、热衷功名。不同点在于:孔乙己没“爬”上去,范进“爬”上去了;孔乙己诚实守信,范进虚伪。作者对其态度也截然不同,吴敬梓辛辣地讽刺范进,鲁迅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科举制度使人蜕变,使人神志迷乱。由此可见,无论科举考试考中的还是落榜的都是受害者,从而达到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猛烈抨击和彻底否定。此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质疑,因为这本身就是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体现,教师应予以鼓励并很好的引导,要下工夫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巩固和提高。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不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而且主动学习的效率要比被动学习的效率高得多。
参考文献:
篇7
一、找准关键词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的学生能够体会关键词句在整个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这点我在阅读教学中也常常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入手去整体感知整个课文。语文教材里编入的很多语文课文中都有一些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存在,牵住这些关键的词句方便揭示文章的中心,容易理清课文的思路,学生也能轻松理解文章的情感。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前研究教材时就要努力找准课文的关键词句,然后以这个关键词句为突破口,教学整篇课文。如我在教学《水》一课时,紧紧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为珍贵的东西。”这句话展开教学,水为什么会成为村庄里最珍贵的东西?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水的弥足珍贵?你自己又是从哪些词句里体会出水的不一般的?找水、接水、妈妈赏水等事情环环相扣,统领了全文。我还通过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十公里、一处、很小、一个小时等词语的重读既表现了水非同一般的珍贵,也让学生领略了遣词准确的妙处。
二、锁定文本题眼
何为“题眼”,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题目的眼睛”,可见题眼的关键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紧扣某些课文的题眼进行阅读指导,就能够基本找准课文的内容梗概、主题等,如我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我在课前事先了解到这篇文章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通过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壮观的过去和日渐枯竭的今天的对比,凸显出了环境遭到破坏后对大自然造成的危害之大。讲授新课时我紧扣“特殊”展开了本课的教学。上课一开始在揭示课题后我就满是期待地问学生:“同学们,读《特殊的葬礼》这个课题,你们细细体会后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吗?”好多同学都一致地认为:“想知道这个葬礼特殊在什么地方?”在学生回答后我一边在“特殊”的下面用彩色粉笔重重地描上一笔,一边告诉学生“特殊”这个词就相当于课文题目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能很快地读懂这篇课文吗?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自读质疑,紧紧抓住“特殊”一词进行梳理,此举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读懂这篇文章,而是想让学生读懂“一类”文章。接着先让学生品读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昔日壮观,就是文章的2到4自然段,通过读读、说说、悟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去感受瀑布的恢弘磅礴、雄伟壮观的气势。然后我巧妙过渡,痛心地跟同学讲述:“同学们读得真好,从你们的读书声中我都能够听出瀑布的壮观了,可是现在的这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于是又领着学生开始品读塞特凯达斯瀑布今日的衰竭,读读、写写、议议、说说,再现了瀑布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的近况,也获悉了瀑布由盛到衰的原因,同时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今昔对比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课的最后我接着追问学生:“现在你们知道这个葬礼特殊在哪里了吗?”对题眼的再次探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对地球热爱的程度。全课以质疑“特殊”开始了阅读教学,重点突出,思路也非常清晰,紧扣一词教活全篇。
篇8
学生处在青春期时,不仅生理变化很快,更在心理上呈现出不稳定性,其适应性也大大降低。紧张的学习环境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会让他们觉得困惑、混乱而焦躁,多种情绪夹杂,容易引发个人与集体间的矛盾冲突。这一点,显然违背了人们生活的普遍要求――和谐。因此,教师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与信任的朋友关系,还有相互关心与支持的师生关系,及时加强人际联系,有效化解学生心理困境。
2.有助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从创造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人生最高追求,即自我实现个性的一种方式,作为人性的重要特质之一,创造性也应当是教育的中心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而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上的互动,不仅能够大力促进教学活动的生动程度,还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展逻辑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从整体上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归纳法之父”苏格拉底与我国古代圣人孔子,二人的共同点在于启发性的教育活动,他们对自己的学生不仅限于结论的简单告知,而是以大量的提问式交互方法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多角度全方位展开思考范围,参与整个思维活动,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这就是以师生交往的和谐互动,完成学生潜能的进一步开发。
就现阶段而言,为了满足日益激烈的社会需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旨在提高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的人生发展历程,专业知识与学历证明并非决定因素,价值观、责任感、团队精神等才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必备综合素质。教师学会与学生之间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其对于成功的渴望,尽早拼搏达成个性发展要求,培养出适宜未来进入社会所需的主动性、决断力、责任心与耐心等品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作用
1.良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学生获得语文方面的理论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技能,不但反映出了自主学习的成果,也显示为教学活动的指向目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依据自身的偏向与喜好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活动较为盲目和片面;但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活动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根据合理的流程,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历,增强相关的能力水平。笔者认为,中学生无疑都是聪明伶俐,极富想象能力的,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他们可以自主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来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技能。而实际上,他们在感知和把握课文的基本知识、内容梗概、情感理念以及引申含义等方面,还非常缺乏明确的认知、赏析以及表达能力。假若没有老师的引导、阐述和解析,仅凭学生自己的能力是无法精准地找到研究的重点的,自然也无法处理相关的问题。尤其是部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其内容与核心思想又较为隐晦,这样就更难以把握。此外,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所吸收的学识与技能都会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并积极加以指导,从而明确学习目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良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情操
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会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意识情感以及专业功底来向学生展示其人格魅力。实践活动中,即便教师学富五车、思想新锐,但学生所看重的依然是其自身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师的行为引导作用远大于苦口婆心的说教。此外,教育反映的是教师和学生两类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仅当学生赞同教师的教学工作时,才能够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并产生相应的道德活动。在教学工作中,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如何学会做人,其中的关键就是人格教育,一个人必须要有公正、诚恳、大度的思想理念,并能够尊重他人,会换位思考,懂得客观地判断他人,并明确地意识到自身肩负着社会发展的使命,才是一个极具道德感、富有人格魅力的人。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样的,教师只有充分显示自身的聪明才智、高尚的道德情操,才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教师的这些优秀品质也会让学生纷纷效仿和实践。所以,教师要想树立权威,必须要和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和沟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从而在师生之间营造良好的学习关系。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师生关系的建议
1.关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
从职业道德上来说,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学生,它有助于将师生连接在一起,促进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学期间一定要注重师生关系,促进双方在情感上实现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责任心,对学生一视同仁,关爱学生,真诚的对待学生。关爱学生也是教育方式之一,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以诚相待,那么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更加地努力进取。比如说,班上的篮球队员由于练球经常会对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个时候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关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打好球很重要,文化课也同样重要,要主动地找任课老师把缺下的课程补上,不能在学习上落后。如果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以及爱慕,并且能够做到关爱学生的时候,它所传递的情感以及知识就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接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尊重学生并且信任学生
高中学生的日常表现,还有在学习上,肯定会出现差异性,对此教师需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分地关注优等生,对他们投入过多的精力,而忽视那些差等生,缺少对他们的关心和指导。举个例子来说,在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教师体罚学生站在教室外边,这就会导致学生落下课堂内容,知识的脱节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越来越跟不上。因此,此种做法是不合理的,教师不能放弃任何学生。
篇9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的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心赏乐趣而言,而言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聘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象优美典雅的芭蕾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得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在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是做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它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炙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篇10
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展开教学,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实现教学点拨。比如教师在教授《想飞的乌龟》这篇文章的时候,大多数教师都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总结自己了解的文章内容,说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部展开交流;之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再组织全体同学展开讨论;最后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一味地让学生自行理解分析,教师不加以适当的点拨,学生不能实现思维的深入。教师单纯的引导学生思考想象,不加以适当的启示和引导,就不能实现优秀人才的培养。
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点拨,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不能正确应用,实现不了计划中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在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设计具有深度的课堂问题,实现和学生的交流;另外教师要及时筛选变化中生成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确定学习重点。
2小学语文教学中点拨艺术的实施重点
2.1抓住闪光点,适时点拨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点拨要把握适当的实际,小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上突发奇想,虽然他们想的问题和课文没有太多关系,但是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展开点拨。之前在学习《回自己的祖国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些学生就会在刚开始阅读文章的时候对华罗庚毅然决然回到刚解放的中国的行为不理解,有些学生会说华罗庚放弃美国的房和车这些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回到祖国,一定是祖国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教师要在学生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引导学生分析后面的文章内容,要让学生知道华罗庚是为了要为祖国做出奉献,帮助祖国不断强盛而回到祖国的,为此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毅然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华罗庚的爱国主义情感,以此展开面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2设计“支点”,实施适量点拨
小学语文教学点拨要精准,要控制点拨量。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尽量保证在文章的关键之处进行点拨,实现推进整体学习效果的作用。在教授《手捧空花盆的花子》的时候,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读到国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的时候,教师要将这句话作为教学的支点,向同学提问国王为什么这么说。学生们会有此回顾前文,既然国王要找能够培育出最美花朵的孩子作为继承人,为什么还要没有种出花的熊日作为他的继承人呢?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后边的文章,待到最后的时候学生就会明白原来国王交给孩子们的都是煮熟的花籽,国王想要以此考验孩子们寻找最诚实的人。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带着问题分析前后文,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会对学习过程的印象更为深刻。这种由文章主要句子入手深化全文理解的教学方法,能够完成对全文的梳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2.3提出疑问,实施点拨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提高其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实施探究式学习。在教授《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在学生读到文章中“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时候,有些学生会对此提出疑问,学生会提出黎明不是每天都回来们,前文也说学生们日复一日,由白到黑,由黑到白的往返于学校和家的路上,为什么还要期盼“理想而灿烂的黎明”呢?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山沟里的孩子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走进光明的新生活。而这句“理想而灿烂的文明”正是作者对孩子们寄予的无限期望,他相信并期盼他们收获美好的未来。这样通过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主旨的教学点拨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4强化语言训练、开展教学点拨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生活中对学生语言的点拨,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汉语文字,要强化学生对知识文字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使其获得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日常和学生的谈话,在教学中和学生的交流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对语言的合理运用,以此提高学生合理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除了能够强化语文教学效果之外,还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言使用质量。
2.5深化思维点,实施多角度点拨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具有很强的创造精神。儿童活跃的思维是实现多角度思考和学习创造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研究问题,带领学生实现新的发现。比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到最后发现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教师就要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实现创新思考,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
2.6确定平价点、实施赏识点拨
赏识肯定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在表扬的同时传授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实现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提高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3结论
文章通过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升的教学点拨方法,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学生成绩的提升和教师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1
“落红不是无情物”,文章同样也不是无情物。翻开语文书,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些优秀的名家名篇中,有着对祖国母亲、亲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或壮美或感伤或喜悦。因此,在教学时,要能和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情景设置,产生共鸣
由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等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中。如,朱自清的《春》这篇贮满着“诗意”的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行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那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通过朗读来表达期盼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当朗读情感到位时,可以将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又如,教学《行道树》时,讲一些关于无私奉献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本课的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也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提供了感性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情感。
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求知欲等。从他们爱看、爱听的有趣故事着手,我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本课内容出发引入与本课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我的信念》时,我给学生讲居里夫人精彩的故事。这样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本课知识的学习中,同时,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对本课中人物的崇敬与热爱的情感。
二、重点导学,激感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教学重点,及时给学生以点拨,就会使学生很快领悟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如,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时,讲一些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讲述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如,四岁花湖的王冕、七岁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以现在大家都能有书读的优越条件来激发学生要思想灵活,不拘泥于现状,看古人,展未来。在教学《咏雪》时,先让学生一同分享他们在雪中的快乐与趣事,再去学习课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设置悬念,激感
在一些语文课的教学时,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我简单地讲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在关键之处突然停下,让学生去猜测故事情节将怎样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等篇目时,我就运用了这种方法,激起了学生欲知故事结局如何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从而激发了学生关注情节发展和关心人物命运的思想情感。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可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了哪些人物?这样使学生对课文既有所熟悉,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时有主动、独特的感受,这样学生便愿意参与进来,这样就激发了学会说课文的情感和兴趣。
四、音乐导入,激感
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课教学的今天,用音乐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优美的旋律、美妙的声音可以很容易地使人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因而更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探求知识的氛围中。如,在学习《秋天》这篇课文,在讲农家秋收图时,播放中国民族器乐唢呐的《庆丰收》,让学生也能感受丰收的喜悦。在讲《霜晨归鱼图》时,播放《自然音乐――秋》,让学生沉浸于诗人笔下秋天的宁静与悠远。在讲少女思念图时播放《秋日的私语》感受秋天带给我们的微妙的感觉,入情入神。
五、合作探究,激感
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合作探究要求教师一方面参与学生的学习,在平等沟通与应用中实施教学;另一方面自身也要以更积极的态度走进生活,去实践、去学习,共同参与到语文课的学习中去。在合作探究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四人小组或制定一个问题一大组展开讨论,让他们互相补充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主动学习中学生便会自然地流露出对文章的喜爱之情,这样学生的情感也就被激发了。
篇12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阅读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成绩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提高阅读量,掌握更多的词汇。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为了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师必须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与研讨,使小学生喜欢阅读,对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自主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并在阅读后进行合理的反思,在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通过合理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由于小学生对一些事物没有明确的认识与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对新鲜的事物也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松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小动物的谜语,然后让他们到课文中去搜索答案,他们自然就会充满兴趣,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知识内容,最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找到正确的谜底。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紧跟教师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找到学习的关键,最终使自己的成绩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感,让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教师可以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知识的密切关系。例如,在学习《扁鹊治病》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朗读相应的话语,运用合适的语气、语速与音调,找到更好的阅读技巧,体会到不同的情感与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事物或事情形成正确的认识与理解,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人或事,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他们具有传统的美德,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通过举办竞赛促使学生反复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举办学习竞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更能使他们热爱语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这篇课文的生字、生词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让他们进行写作,并将自己的写作内容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他们为了使自己的阅读过程更加顺利,就会反复地进行阅读。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总而言之,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是每一位具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具备的能力,语文教师应从小学生阅读时的面部表情、阅读的声调、阅读速度等方面进行观察,时刻鼓舞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语文成绩,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篇13
1、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表现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教材占了一定的比重,但几百篇古诗文并不能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所涵盖。经过分析在我国初中古诗文教材中,其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爱国主义方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歌颂爱国主义的诗人以及文人不计其数,因此创下了很多爱国佳作。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较多歌颂爱国主义的古诗文,其主要目的是让中学生继承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表达了自己愿为祖国而牺牲的壮志豪情;再比如诗人杜甫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表现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再例如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该古文体现了作者为官清廉的高尚品德。在初中古诗文的选入中不难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古诗文都是对爱国主义的歌颂和赞美,其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2、人间真情方面
最基本的人间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四个方面,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代表,人间真情在我国文学创作中可谓是不变的主题,在古诗文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歌颂人间真情的古诗文不计其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马致远的《秋思》,该古文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的非常完美,不禁令读者潸然泪下,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能感受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诚,体会到作者对亲人的祝愿。在初中古诗文教材中像此类呼唤人间真情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在此类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了真善美的存在,并让学生更好的去发现真善美。
1.3、伟大理想抱负方面
古代君王社会难免会出现阶级社会不公的现象,因而涌出大量抱有远大理想的诗人,通过对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从而将自身的追求抱负寄托于诗文上,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社会的追求及安居乐业的憧憬,这是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例如在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就明确写到社会的繁荣衰退,受苦的只是平民百姓,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的反思。
2、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对古诗文进行深入了解和感悟,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的渗透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进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2.1、全文理解,找准渗透点
古诗文与现代白话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文语言有较大差别,初中生对古诗文接触的还不多,因此对古诗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想要更好的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疏通整篇古诗文的主旨思想以及大致意思,让学生理解全文,然后再根据该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找准传统文化的渗透点,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在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意思,再找到传统文化的渗透点,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通过对这两句诗句的具体分析引出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让学生联想历史上为国牺牲的英雄人物,以此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从而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2、结合诗文,创设情境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靠单方面的说教便能完成,而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诗人当时感情过后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整堂课教师一直在说,而学生完全不能理会当时的场景,教师应适当创设一些古诗文中的场景,将学生带入该氛围中,让学生亲自体会,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在进行李白《渡荆门送别》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理解全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李白仗剑出川时的场景,感受诗人为了实现抱负而远离家乡的不舍之情,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想象自己多年以后为了生活常年在外四处奔波的样子,进而对学生进行人间真情的教育,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3、利用活动进行教育
语文源自生活,古诗文也是一样,为了更好的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入手,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文化古迹,每个文化古迹都有相应的古诗文,教师在组织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背诵当地文化古迹的古诗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代人们的生活,然后在此基础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更好的将其渗透到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古诗文所表达的内涵,进而根据古诗文找到其渗透点,同时要通过一系列场景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红侠.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