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发展前沿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发展前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发展前沿

篇1

山地烟区烟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搞好烟水配套工程。山地烟区生产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就是水资源缺乏,缺少江河、溪流、湖泊等灌溉水源,造成这些烟区的烟叶生产活动不是按合适的农时进行,而是依降雨情况而定,收成毫无保障。由于气候的原因,这些烟区主要是在育苗至团棵期缺水,团棵期后降雨充足,基本无需人工灌溉。而烟草在苗期至团棵期的水分需求量不是很大,也就是说,解决这些山地烟区的缺水问题并不一定需要建设很大型的水利工程,在资金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应该以建设小水池、小水窖等小型蓄水设施为主。建设小型蓄水设施既可以解决烟区苗期缺水的问题,又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相对比较广的面上,有利于带动这些烟区扩大生产规模。

其次,与平原烟区不同,道路交通条件也是制约山地烟区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山地烟区生产上的运输主要还是靠马驮人挑,化肥、农家肥、农膜等烟叶生产物资以及采摘的烟叶,都是靠马驮人挑,劳动强度非常大。由于劳动强度过大,很多烟农在烟叶种植过程中减少化肥用量,更不用说施农家肥了,烟叶也不能适时采收,这就造成了土壤退化和烟叶内在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烟叶生产的发展。另外,糟糕的交通条件也限制了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所以,要促进这些烟区的发展,政府和各级烟草部门还应该下大力气帮助其改善道路交通条件。

此外,还应该加强密集式智能化烤房、基层烟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传统烤房烘烤程序繁杂,农民不易掌握,且工作量很大,而密集式智能化烤房自动化水平比较高,比较容易操作,烘烤失败的几率大为降低,农民的利益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有利于促进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基层烟站是烟叶员工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搞好基层烟站的建设,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让员工有归属感,提高员工的职业幸福感,而良好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三、发展适度规模种植。

长期以来,这些山地烟区农民进行着“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以种烟为副业,户均种植烟叶5亩左右,同时种植其它作物,这就造成其它作物与烟叶抢资金、抢劳力的情况出现,无法保证烟叶生产管理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因而不利于烟叶产量、质量的提高。同时,由于经营面积小而分散,不利于土地、劳力、资金等要素的合理优化组合,使生产成本高,规模效益差。由于烟农把烟草种植当作副业,很多烟农不重视科技投入,使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导致种烟的比较效益不高。这种小而散的经营方式也降低了烟叶部门的社会服务效能,制约了烟叶生产水平的提高。所以这种分散的经营方式只能是一种粗放的经营方式,不可能取得高效益。

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经营方式,就应该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种植。由于人力、物力、土地、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山区不可能实现农场式的种植模式,只能采取大户式的适度规模种植模式,即鼓励发展户均种植10~30亩左右的种烟专业户。面积太小则无法体现规模效益,面积过大则会因为资金、劳力不足而管理不到位,降低效益。发展适度规模种植还有利于发展连片种植,给发展机械化生产和基层烟站的技术指导工作带来方便。

要实现烟叶适度规模化种植,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种烟地块的流转问题,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使适合种烟的土地向种烟大户和专业户转移。我国的土地政策决定了土地平均分配在大量农民手中,每户农民手中适合种植烟叶的土地不多,不利于发展规模经营。目前种烟大户的土地多是农户之间相互协商、有偿转移的。要发展适度规模种植,就要通过适当的激励政策,帮助一些种烟能手承包土地进行烟叶生产,把他们变成种烟专业户。

要实现烟叶适度规模化种植,还要制定适当的政策培育种烟大户和种烟专业户。一般情况下,种烟大户和种烟专业户文化程度和技术素质相对较高,对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较快,种烟面积相对稳定,注重烟叶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要实现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就要在政策引导、技术扶持、生产补贴、灾害保险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种烟大户和种烟专业户给予照顾,把他们培养为职业烟农。

四、加强科技创新。

要推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烟叶生产的现代化,就必须加大科学研究开发力度,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在烟草科技方面,前人的研究大都是在平原烟区进行,针对的也大都是平原烟区的生产实际,旱地烟叶生产应用技术研究严重滞后,还没有一套适应旱地烟生产实际的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而山地烟区烟叶种植存在与粮争地的情况,烟叶种植以旱地为主,由于没有完整、成熟的技术方案来指导生产,使得这些烟区的烟叶生产水平低下,严重阻碍了当地烟叶生产的发展。而完整、成熟的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旱地烟生产技术,不可能由平原烟区的烟叶科研人员来完成,只能依靠当地的科研人员来完成,这就要求当地烟草公司加大科技投入,组织科研人员,针对当地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探索出一套完整的、适合当地生产需要的实用生产技术方案。

篇2

近年,在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政策引导和帮扶支持下,禄劝以微耕机为代表的农业机械成倍增长。禄劝微耕机在快速增长的背后也伴随着不少问题,如“重使用轻安全”、“重使用轻保养”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内部管理的协调性较差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作业尚未有效发挥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农机技术没有推广经费,工作难于开展的局面。同时微耕机管理处于空白状态,无管理依据和有效手段,致使事故多发,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篇3

一、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内涵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定义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发达国家一般拥有较高的农业经济发展规模,整个农业的投入水平也更高,并且由于发达国家有着较高的科技发展水平,所以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也较发展中国家要更高。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粮食生产已经出现过剩,所以其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不再是提高粮食产量,而是做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达到一定的平衡。所以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可持续农业经济中,他们更多地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

而对于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的发展水平依然较低,所以提高粮食产量依然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最主要目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现代化水平低、农业经营未实现大范围的市场化、农业投入水平不足等问题。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首要任务是“促发展”,即依靠自己研发的或购买的国内外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来结合地方农业现状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率,以确保满足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同时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在保证持续、协调、均衡地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注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使得农业的生产可以持久地进行。

我们在理解可持续农业经济时,必须形成一个共识,即:可持续农业经济应当以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效益作为主要目标,以保护并且适当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前提,以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同时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农业经济组织团体、广大的分散的农民三者之间相互协作,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模式。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是优化生态环境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看国家的生态环境是否处于一个良性的状态。目前,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已经对全球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且很多破坏无法挽回。为了发展农业,人类在开垦土地与森林时毫无节制,在使用农业资源时浪费极其严重,并且在农业种植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些残留的化学物质使得耕地的再生产效率急剧下降,也造成了对农业资源的不可逆消耗。在中国,每年有大量的农业耕地由于农业生产者的破坏性生产活动造成的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而严重减少。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能够做到合理开发并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改善人们在农业经济生产中的短期行为。

2、是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需要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国家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好农业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尤其要处理好农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即长期利益引导与协调短期利益,短期利益为长期利益服务。为了实现农业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科学地使用农业资源,增加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投入,也就是要做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1、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农业生产低效

我国农业生产设施较为落后,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还处于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劳作和生产基本全都依靠人力来进行,生产效率必然不高。加上农业生产设施落后,对于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就更显得无能为力,往往只能够靠天吃饭,不能够做出一些主动的预防。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就不能够为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对策:应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来,通过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的范围,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水平。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农业经济要得到可持续、充分全面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技术手段,尤其是在农业的生产、供应与销售的管理上,更应该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强大作用。目前较为常用的农业经济信息化技术是资源环境的遥控感应监测技术,通过地球之外的人造卫星以及设置在地面各个角落的接收系统,来实现对整个地球资源的实现总体监督与控制,并及时地监控各地的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

2、农业结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

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由政府来倡导实行的,很多地方性政府在进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我们都知道由于每个地方的农业资源分布各有特点,所以不同地区的农业结构应当是不一样的,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在调整农业结构时,甚至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农业结构,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地方政府在进行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时,更多的时候往往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即首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益,而是为了达到自身的一些目的。在这个情况下,有关部门做出的有关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决策,都不是基于对市场的有效调查做出的,决策的可参考性也不大。在政府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并与农民双方签订合同时,并不能够给农民一个有效的保证,所以当最后出现农产品滞销时,受损失的往往是农民自身。由于农民依照政府做的产业结构规划进行生产,最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会产生滞销的情况,政府没有实现给农民一些经济上的保障,所以当这种销售困境出现时,往往是置之不理的态度,要么就是采取低效收购的政策,这对于农民的损失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的补偿。尽管农民个人的行为也可以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修整的作用,但是改变的进度往往十分缓慢。由于农民的信息来源往往十分有限,作为个人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时,往往没有进行长期性的考虑,是一种跟着市场风头走的短期行为,可见这种调整并不具备实质性的经济意义。

篇4

高素质人才是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升级的重要支撑,荆州市都市农业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转变观念,积极引进人才。人才的教育与培训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荆州市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升荆州郊区旅游农业服务业的整体行业素质。都市农业的经营者和企业也要摒弃传统家庭经营观念和守旧思想,加强自身学习和参观培训,从根本上提升都市农业整体行业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

1.2荆州市都市农业市场转型升级方案

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产业。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荆州市都市农业市场的转型升级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的基础性拓展。目前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市场覆盖程度低,产业规模较小,远未不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市农业的产业规模。在市场的基础性拓展上,荆州市应该着重于营销合作模式,推动荆州市乃至整个湖北省的都市农业市场由“区域化竞争”向“区化域合作”的转型,从而实现市场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提升的共赢局面;二是深入和细分市场的营销。荆州市需要深入研究湖北省都市农业产业的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设定不同的营销方案。针对湖北省荆州市的楚都文化、关公祠堂、三国争霸等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着重扩展湖北省周边的消费者,针对节假日休闲、旅游团等大型散客为主设置相应的与旅游风格结合的都市农业活动,积极发展营销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市场,顺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潮流,进行网站建设和在线服务。

1.3荆州市都市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方案

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应置于湖北省都市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湖北省农业经济的统筹发展,在实现湖北省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前提下,实现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大发展。在发展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同时,将旅游业、农业、饮食产业、交通业、房地产业、环保产业等产业融合贯通,形成共同良性发展的局面。在荆州市大力发展花园城市、黄花菜基地、鄂菜产业化基地、中部花乡等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同时,抓住荆州市的都市农业的发展机遇,借助其他产业发展的“东风”,使荆州市的都市农业大力发展;在发展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同时,重视产业链的强化发展,大力推广创新思维,以生态都市农业为优先,合理配置其他相关资源,建立旅游———文化———娱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都市农业在产业链上的完善和创新;将引进旅游和农业项目作为实现手段。荆州市引进了鱼米之乡、关公祠堂、中国战国文化博览园、楚都文化探秘之旅等大型推广项目,应充分利用这些项目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整合产业内要素资源。

篇5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难

乡村教育相对滞后。教育是农村公益事业开支中最大的一块,税改后,国家虽然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但仍有较大资金缺口,农村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一是基础设施差,影响正常教学。虽然“普九”达标解决了一些学校的教室问题,但必备的教学用具仍然没有配齐。二是师资力量明显欠缺。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文化生活欠缺、交通通讯不便,多数公办教师都不愿到此任教。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县小型水库及中型水库的水利设施都是上个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修建的,途经水渠、涵洞有的已经完全毁损不能使用,勉强可用的其维护成本也很高,无形中给农民增加了负担;加之设施的不配套,低洼农田遇雨成涝,难以排渍。离水源较远的田地水源流程长,闸口多,渠道不畅,损耗大,抗旱成本高。有些水源甚至难以到达,造成田地撂荒。据调查,目前,已有70的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

(三)农村文化、卫生等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难

税改前,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就很少。部份地方的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建设、预防保健工作、村级卫生人员误工报酬等也基本上靠乡村集体统筹提留来解决。很多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老化,基本上没有集体用房,大多办在卫生员家中,有的场所十分简陋,医疗条件比较差,在医疗设备方面普遍是老三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由于没有防保服务经费,预防保健工作难以开展。税改后,乡镇统筹经费被取消,使得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农村卫生事业“雪上加霜”。**县86个行政村建有村卫生室86个,其中71个村卫生室由私人建的。

文化事业投入方面,大部份乡镇在“村村通”工程、“文明村”达标升级活动等项目匹配投入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乡镇正常开支都非常困难,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事业。

(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难

目前,全县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停留在军烈属优抚、五保户供养、农村计生“两户”和农村特困群众救助等层面上。以**县为例,税改前,农村五保供养、义务兵家属优待、村干部报酬等经费是以乡统筹方式筹集,税改后,由于财政转移支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农村五保户供养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兑现落实困难,“五保”难“保”。

(五)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匹配难

以公路建设为例,凡属县以下公路建设均要求匹配,尽管要求匹配的是小头,但许多县乡村仍然难以承受。比如,木庆路属县级路,03年硬化时,因配套资金难以筹集,只修建了**至东兴段,且因资金筹集不及时,导致工程进程受阻,一年的工期两年才完成。2005年市里主动给了木庆路东兴至庆安界段的建设项目,却因无力匹配资金,只好放弃。目前,东兴以北的原满天乡的农民只能望“路”兴叹,承受着因道路难行而比东兴以南地区低3-4分的粮食价差。

篇6

1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 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 1998年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体验式经济 (Experience Economy) 时代已来临,经济演进的过程随着消费形态的改变,已从过去之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变至“体验式经济”。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 已经达到三、四千美元甚至更高,中国百姓的休闲时间和几年前相比已经翻了一番,有专家说,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体验经济的条件。

2 旅游发展的体验化趋势

2.1 体验式农业旅游的市场潜力

一是城市消费能力。包括南昌在内的国内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普遍偏高,即使是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也有少许余钱可用于旅游消费,“体验式旅游”因此成为可能。

二是现代“城市病”。南昌市同现代化进程中的其它大城市一样,也面临着一系列由于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引发的“城市病”。诸如土地资源紧张,住房狭窄,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造成城市人生活紧张、压抑,也存在着大都市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离现象。市民渴望有一个回归自然的人性化环境,以张扬自己的个性。“体验式旅游”正好满足市民的这一心理需求。

三是“双休日”等闲暇时间。双休日的实行,使休闲文化有了时间上的制度性保证。绝大多数城市工薪阶层的居民在工作之余渴望亲近自然,寻求宁静的空间来释放紧张的情绪,去市郊体验、感受一下淳朴的乡村生活,也促成许多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需求。因此,“体验式旅游”很快就成为双休日人休闲旅游的一种时尚。

四是便捷的交通。现今便捷的城际交通系统使得人们到郊区进行一日游、半日游成为可能,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就会有大批的城市人涌向绿色的田野,呼吸新鲜的空气、体验田园风光或进行野炊等,假日出游已成为他们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体验都市旅游

现今城市不仅仅被看做交通口岸,都市旅游作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诸如都市观光、都市文化风情、都市建设新成就博览、都市名人探访等活动的一种体验旅游方式。同时,都市的建设也正主动地汲取“体验经济”的营养,为体验旅游打下基石,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多体验的成分。

3 南昌安义县都市体验农业旅游的现状

3.1 资源储备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安义县地处赣西北,总面积666平方公里。“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是对绿色生态安义的最好描绘。安义县还拥有省级圣水堂森林公园和100多个自然保护小区,森林覆盖率达43.2%,是国家级生态环保建设示范区。近年来,安义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大局,以抓项目建设和独特资源,做特色文章,造特色产业,目标定位为“文化名县、旅游大县、南昌后花园”。安义人通过抓实抓好一大批项目,不仅推动了现代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农业、旅游、城建等产业也强势崛起。

3.2 工业经济富有特色,农业旅游充满生机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33.66亿元,财政收入2.08亿元,3年来各翻一番多;规模工业增加值8亿元,3年增长近5倍;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环保建设示范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全省财政收入3年翻番奖等多项殊荣。

3.3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安义古村深度开发和乡村旅游景点包装开发深入推进,古村前街、横街、后街整体包装维修已接近过半。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古村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较上年同期翻了三番。仙游谷、西山人家等一大批旅游景点建设顺利推进,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安义被列为全省13个重点旅游县区,并被评为2006年度全市唯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3.4 都市农业务实推进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安义县启动了93个示范点建设,完成了60多个自然村、2500多户的改水改厕工作,形成了风光景观型、农民社区型、人文特色型、生态别墅型、田园农庄型五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被评为全省十佳农业先进县。

4 安义旅游业应对体验经济的策略

4.1 创意体验主题

一是调整人们的现实感受。人们到某一景区游览,是为了放松自己或者寻求平常生活中缺乏的特殊体验。景区体验必须提供或是强化人们所欠缺的现实感受。安义“抛绣球”极具诱惑力,可以把它建成一年一度的南昌特大网上联姻的现场会,增强人们的现场真实或娱乐性感受。二是改变游客对现实的感觉。通过采摘、制茶、品茶等一系列活动,改变原定计划,在活动中感受中华古老的茶文化的魅力。三是协调的现实整体。游客的体验是完整的,任何一个景区体验主题必须根据景区的特性,寻找关联的主题,让游客“在适当的地方、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凸显整体感。安义采茶戏表演、舞狮武术太极表演,让游客参与表演,体会地方戏曲的韵味。四是多景点立体布局,让游客对景区进行立体式的体验。从安义古村落到高山采茶,从舞狮子到刺绣,跳跃性大,空间变化大,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4.2 打造体验服务

首先是兴建1-2家四星级宾馆,1-2家三星级宾馆,以乡村酒店、青年旅馆为主。其次是提供良好的体验式服务,包括服务人员良好的仪表仪容、态度、行为和能力。再次是景区范围内的饭店宾馆的设计应尽量与景区相和谐。如在安义古村周围,可以设计一些外形是仿唐宋客栈,内部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服务人员的着装、房间用具等),使游客在餐饮住宿的过程服务中体验唐宋饮食生活特色。

4.3 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宣传效应

人们到一个地方旅游,通常会购买旅游纪念品以示纪念,如明信片、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需加重体验的成分如使用个性化的设计、设计特殊意义的纪念品和免费赠送纪念品等。赠送免费纪念品不仅会在将来唤起游客美好的回忆,还会加强游客对旅游地的好感,自觉的加以宣传。目前,该区旅游纪念品比较单一,文化含量不高,急待开发。

5 安义县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1)完善村镇建设机制、加快村镇建设进程。

“管理出生产力、管理出效益”是安义县完善村镇建设机制的理念。一是打造精干管理队伍。二是完善长效管理制度。三是狠抓建房审批环节。四是多元化投入。五是统筹化大建设。

(2)错位发展,打造三个“一流”。

打造一流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流的山水园林县城、一流的配套工业园区,从而在发展定位上形成了特色。

在打造一流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景区招商及建设力度;编制中长期旅游发展规划和古村保护规划,并出台古村群保护管理办法,组建县旅游局,开展精彩纷呈的活动,举办中国南昌乡村旅游年启动仪式、安义金秋旅游文化节、冬瓜节、杨梅节等乡村旅游活动。同时,加速推进江西安义现代农业示范走廊、西山沿线观光农业走廊、龙津至新民都市休闲农业走廊等三条特色农业示范走廊的建设。

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引进和壮大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了南昌市首届杨梅节,借鉴广东“东雁南飞”模式,在安义建设农家乐、生态科技园项目,举办首届中国南昌乡村旅游年启动仪式、安义金秋旅游文化节、冬瓜节等乡村特色旅游活动。

(3)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

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不重复建设,建立各具特色适合不同层次人群需要的农业生态旅游基地。内容上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形式上丰富多样。

(4)加强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旅游地“硬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服务质量、旅游功能与容量及其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加强交通、通讯设施、娱乐、餐饮、住宿、购物等场所的建设,以完善和拓展旅游功能,真正做到让游客 “可来、可吃、可穿、可玩、可住、可往”。

(5)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化。

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将旅游地规划建设、形象设计、农业生产、旅游产品开发、广告宣传策划、宾馆酒店服务、旅行社组织、市场调研等融为一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因此,要建立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旅游企业或基地,以带动整个区域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展。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服务体系。

(6)树立“大农业、大生态与大旅游”思想。

一改传统落后的或封闭的农业生产模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发展大农业、大生态,同时要着眼大区域,把农业生产、民俗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塑造新形象,发展大旅游。

参考文献

[1] B.Joseph Pine.Ⅱ,James H.Gilmore,The Experience Econom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2] 陈超,沈彩虹,杨荣斌.体验经济迎面扑来[N].文汇报,20010801.

篇7

1 伊通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经验

伊通县在发展休闲农业上,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等措施,使休闲农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伊通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1 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工作

伊通县委政府都特别重视休闲农业发展,把其摆在了县域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提出了“旅游强县”战略,即使主要领导工作变动,但发展战略不改,几任班子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出台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办法和措施,鼓励支持客商、企业和个人发展旅游业。出台了加强行业管理的办法、条例,规范旅游业发展。乡镇和部门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把旅游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发展合力。

1.2 坚持规划先行

伊通县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先规划好,再发展,而且规划的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高,几十年不落后。既制定了全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又制定了乡镇和景区发展规划;既有远景规划,又有中期和近期发展规划。在旅游规划上做到了大气魄、大手笔、大力度,促进了休闲农业大发展。

1.3 加大旅游投入

没有投放就难有发展。几年来,伊通县在旅游业上投入了大笔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介、人员培训等,累计投入达到3亿元,均用于景区景点建设。在资金筹集上,坚持多条脚走路,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发展,做到国家投资、政府投资、企业投资、个人投资、招商引资相结合。通过整合资金,盘活资产,推进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1.4 加强宣传推介

伊通县把宣传推介作为提升人气、扩大影响、拓展客源、招商引资、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推介。通过媒体宣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报道。通过图册宣传。制作画册、图片、导游图等出版物,印制图册、宣传页,进行广泛推介。通过节庆活动进行宣传,如牧情谷景区经常举办萨满风情旅游节等。通过促销活动宣传,组织新闻单位、旅行社到县内采访观光,组织开展旅游风光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提升旅游业整体形象。

1.5 强化旅游管理

伊通县出台了旅游管理条例和旅游管理办法,加强对旅游行业规范和管理。注重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职教中心作用,有计划地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不论是在景区景点,还是乘车、购物、住宿,都做到热情、周到、满意服务。可以说,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伊通县的文明程度和群众的文明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

2 伊通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做法

2.1科学定位,明确伊通县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首先,伊通县把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做为推动民族文化名县建设的先导性战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富裕的民族文化名县的战略目标,并把发展休闲农业做为实现这个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次,立足资源、文化区位等优势,面向长春市,力争把自身打造成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的长春市“后花园”。

2.2 突出特色,构建伊通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框架

伊通县对休闲农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勾划出脉络清晰的休闲农业发展主线,建设一个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内容丰富、优势互补的休闲农业发展体系。着力发展地域文化休闲农业。开展以展现东北各民族衣、食、住、行特点为内容的东北民俗活动,打造伊通县东北地域文化休闲农业。着力发展以农耕休闲度假为内容的绿色生态休闲农业。在开发建设了一批休闲度假村、餐饮娱乐等场所的同时,开发开展玩嘎拉哈、吃满族火锅和豆包、栽种绿色农副产品、满族狩猎、篝火晚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绿色生态旅游的内容,增加农耕休闲度假活动的吸引力。

2.3 加强运营,加快推进我县休闲农业的深度开发

伊通县加强了满族民俗休闲农业的深度开发。开发生产以体现满族特色的服饰产品、餐饮用品、小工艺品等。加强了农副土特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包装。着重开发生产了一批具有伊通特色、富有满族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精心包装和打造,创出了品牌。如伊通县生产的满族服饰,在上海世博会进行了展示,产品已经销往国外。还重点解决了“游”“娱”“吃”“住”“行”的问题,不断加强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篇8

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研究综述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辜胜阻(1991)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一书中最早对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彼此之间的发展存在互动的关系。石忆邵、顾萌菁(2001)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与自下而上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农村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共生模式,通过共生模式的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联动发展。沈维凤、吴立新(2002)从认识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入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要从政策、科学规划农村小城镇、统筹部署农业产业化、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向农村小城镇集中等方面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孙久文、闫昊生(2015)比较了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国际模式,指出我国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的状况与问题,提出从产业体系、城镇体系、产业结构的协调、产业创新的发展推动二者协调发展。从上述文献中看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相互的依存关系,因此要将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发展,共同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2014年黔东南州农业总产值124.55亿元,同比增长6.8%,在生产总值当中占比达到17.75%。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不断扩大,从2013年的13.67万公顷增长到2014年的14.93万公顷,增幅达到9.2%,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13年的275.94万千瓦增长到2014年的290.1万千瓦,增幅5.1%。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得到提升,粮食作物产量从2013年的110.03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118.77万吨,增幅达到7.9%,油料产量增加了8.5%,棉花增加了16.7%,增幅最大,麻类、糖料、蔬菜、瓜类都有所增长。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黔东南州农业园区达到32个,其中省级重点园区6个;

省级龙头企业增加到34家,新增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6家;新增农民合作社4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998家;2014年黔东南州有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8个,同比增长11.9%。

2014年黔东南州城镇化率为35%,同比增长2%,比2010年城镇化率高8.6个百分比,比贵州省低5.01个百分比,比全国低19.77个百分比。城镇化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主要包括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增加;2014年黔东南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9万元,同比增长10.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61万元,同比增长14.7%。农业总产值、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农村城镇化水平几乎是同步增长。

三、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缺乏

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缺乏,一方面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府和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能力不足。据统计,黔东南州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自发的状态,机构不健全,没有章程,得不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商行等支农主力银行由于信用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加之对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各方面投入不足,延缓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2.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是制约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大瓶颈,2014年黔东南州省级龙头企业增加到34家,新增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6家,没有国家级龙头企业。由于黔东南州是典型的贵州喀斯特地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布零散,大部分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弱,经营规模小,很难形成集群发展的趋势,加之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经营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足,产品品种单一,加工程度不深,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严重影响了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仅198个,与贵州省其他州市相差甚远。

3.农产品精深加工度不够,产业链条较短

目前黔东南州主要农产品虽然都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产业链条整体偏短,精深加工程度不够,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不高,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附加值不高。据统计,发达国家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重为1:3,而黔东南州的比值为10:1.2,农产品加工增值少。根据调查黔东南州的种植业中有72%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链处于产销层次上,养殖业中有82%的专业合作组织的产业链处于产销层次上,这说明黔东南州大部分农民还在出售初级农产品,他们从整个农业产业收益中获得的收益还十分有限。

(二)黔东南州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村城镇化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

一方面,黔东南州农村城镇化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几乎全是乡镇根据各自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和实施,且很多规划落地实施难。2014年黔东南州共有196个乡镇,如何整体规划和布局这些乡镇实施城镇化发展已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课题。另一方面,黔东南州农村城镇化发展忽视了小城镇特别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城镇与县市城市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难以形成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城镇体系。当前在黔东南州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城镇,比如:黎平肇兴、凯里下司、剑河岑松镇、从江下江镇、丹寨兴仁镇、雷山丹江镇、榕江忠诚镇,但特色城镇布局分散,难以形成城镇群,凝聚成为发展合力。最后,黔东南州农村城镇化存在城镇空间扩张粗放式、无序化,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黔东南农业城镇财政收入普遍较低,在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规划过程中没有话语权,难以实现城镇有序的扩张,与此同时,黔东南州绿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低,城镇布局凌乱,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都缓解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2.农村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

农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然而在黔东南州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产业支撑匮乏的问题。2014年黔东南州农业总值为124.55亿元,仅占一二三产业产值的17.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形成了中药材、茶叶等特色轻工产业,绿色有机蔬菜、弥猴桃、油茶、蓝莓等现代高效农业,但是黔东南州的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不高,规模经济效应不强,聚集效应不大,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四、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

(一)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利用黔东南州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横向、纵向关联效应,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凝聚力,带动农村城镇化发展。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具体他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继续推进黔东南州现代化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强化现有省级、州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引入规模以上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驻,配备服务园区农技人员,强化服务园区从业人员培训,推进园区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以园区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2.做大做强黔东南州龙头企业,为农村城镇化提业支撑。强化省级、州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扩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探索龙头企业精深加工深度,延长农业产业化发展链条,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3.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强化农村城镇化产业支撑。推动锡利贡米、丹寨硒精米、锌硒米、从江沙田柚、岑巩文旦柚、雷公山杨梅、雷公山银球茶、清明茶油茶、麻江蓝莓等特色种植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从江香猪、黑毛猪、三穗麻鸭、天柱螺鸭等特色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4.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化合作组织,科学制定专业化组织的规章制度,通过组织的建立强化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在农村聚集,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

(二)以农村城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方面,科学构建“一核两极、三轴三区”的城镇空间体系(一核:是以凯里市为核心;两极:黎洛、镇远为新的增长极;三轴:东部、南部及北部三条城镇发展轴;三区:三个次区域分区),强化城镇空间体系与乡村居民点体系{中心村级(含农村新型社区)、基层村级和其他居民点3个层级,其中中心村级(含农村新型社区)、基层村级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主要载体,并以此引导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的连接与融合,形成城镇化体系的聚集、辐射效应,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村城镇化的三大功能,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第一,充分发挥农村城镇化的加工功能,利用城镇化形成的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初、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二,充分发挥农村城镇化的流通功能,以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三,充分发挥农村城镇化的服务功能,通过城镇为周边农村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作者单位:凯里学院科研处)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4ZC168;凯里学院重点扶持学科-应用经济学建设项目成果(KLXY-11)。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农村城镇化是西部重大战略工程[J].经济界,2000(6).

[2] 沈维凤,吴立新.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J].求索,2002(5).

[3] 徐清照.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同步推进[J].东岳论丛,2003(2).

篇9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温饱问题,从古至今都备受重视。黄河流域是中国农业的起源地。开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处黄河“铁头、铜尾、豆腐腰”的“豆腐腰”地段。开封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省文化a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开封沿黄生态带特指开封市内连霍高速以北及黄河以南的区域。近年来开封市紧紧围绕发展高效农业这一主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根本,以科技服务为动力,以资金扶持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助手,充分挖掘农业潜力,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发财致富之路,为开封沿黄农业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开封应当反思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整理未来发展新思路,为实现开封沿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根基。

二、开封沿黄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机遇

(一)优越的区位优势

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河南省中东部。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北依黄河。东距欧亚大陆桥东端的港口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另一方面开封的沿黄生态带位于“一带一路”的中间区位,国际物流中心和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也为农业创新产品的输出提供了相当的交通区位优势。

(二)特色的黄河湿地景观

开封的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加大了对湿地的监管力度,效果明显,并建立了湿地景观游览区。节假日和周末都会有部分开封市民来到黄河游览区赏湿地美景、观鸟休闲、品尝野味等,从而带动了周围农户的农家乐事业及小量农产品的销售,促进了沿黄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入。

(三)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

省委《关于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开封沿黄生态带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在河南省范围内扶持100个特色旅游村和10000户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为农村提供5万~10万个就业岗位)的提出有利于以文化旅游项目为突破,带动周边乡村形成旅游一体化发展。为开封沿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开封沿黄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的地貌及生态环境

开封沿黄生态带是低平浅洼、略有起伏的地貌形态,沿黄生态带的地势总体来看自西北向东南缓倾,沿黄生态带内洼地、低平地基本上沿黄河大堤呈东北向的带状分布,其中也有少量的小规模的沙岗地。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开封沿黄生态带的洼地也有很多有利之处。如,有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较好,且黄河水的含沙量高、粘粉率大,为大面积引水灌溉改良土质提供了可能性。不利因素因素也很多,主要有涝、碱、风沙三大自然灾害,在雨季、低洼处容易产生积水,同时又缺乏排水系统,容易发生涝灾。其次,反复出现的土壤盐渍化也是影响开封沿黄生态带农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农业产品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缺乏规模化

开封沿黄生态带的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棉花、大豆、蔬菜、花生等也有所涉及但数量不多,多为家庭单独种植,联产承包与集中销售几乎不存在。由于黄河滩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沿黄生态带的道路及硬件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十分匮乏。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多以小作坊为单位、采用自产自销、来料加工的形式进行小规模生产,延展性差,利润微薄。

(三)销售渠道单一、推广力量不足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农作物主要依靠小商贩自行进村收购,销售渠道单一,推广力量不足。批量规模化生产的缺失导致该区域无法吸引企业投资,农民也不愿承担贷款风险进行农业化生产,后备力量单薄。推广力量不足,地区产品知名度并不高,销量也不乐观。

(四)缺少资金及融资渠道

通过对开封黄河沿岸主要村庄的农户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开封沿黄生态带目前的开况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和政府的投资力度不足不无关系。仅靠农户自身力量投资根本达不到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单靠政府之力,沿黄生态带的整体开发也不能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合适的融资渠道。

(五)政策提供的优惠无法落实

在走访中发现当地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农村合作社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缺乏专业技术指导人员和专业设备,大学生村官存在挂职现象。政府提供的政策优惠无法得到落实。

四、加快开封沿黄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开封沿黄洼地的改造利用

改良开封沿黄洼地的方法有:首先,放淤种稻改良盐碱土,这种方法既可利用稻田蓄水防涝,而且可利用稻田水层压洗土壤盐碱。其次,加强排灌及排水系统的修建,不仅改善了因灌溉而产生的地下水位上升的情况,限制了次生盐债化的发生,而且也减轻了区内涝灾的威胁。另外,发展渠井结合,有利于解决黄河水源的不稳定性。

(二)变革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及技术投入

生产形式的落后会使农业生产效益差,生产技术与组织的落后会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变革当地的小农生产方式是开封沿黄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由于黄河滩区特殊的地貌,采取规模生产的方式也与普通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不同,所以就要求我们提供黄河滩区农业生产的专业器械及提高科学技术的投入。要不断加强科技兴农、科技增收工作力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深入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着重推广一批新型高效农业优良品种,新型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和一批先进适用黄河滩区的新技术,进一步突出黄河滩区建设,构筑发展新平台。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的工作,对农业生产做好技术指导。

(三)加强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品牌战略

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带动,打造发展新体系。增强龙头企业的数量。重点扶持壮大农业、畜禽业水产养殖业产业化龙头群体,大力发展“四有”(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和农产品销售大户,加大对高效农业发展的拉动能力。制定好发展规划,逐步促成相关产业区,同时要重点做好品牌发展战略,重视计划好品牌基地的建设。

(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建设生态农业园

开封沿黄生态带景色优美,黄河湿地滩区资源丰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园区和观光农业旅游的建设,为开封沿黄地区的传统农业的转型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观光农业旅游开发可以采用农家乐等形式增L周围农户的收入,带动开封沿黄生态带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生态农业园可以采用游客采摘、垂钓等形式销售农产品,同时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沿黄地区的生态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健全和完善沿黄地区农业稳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对农业来说稳定发展尤为重要,建立必要的政策保障体系是沿黄地区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省委《关于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沿黄生态带,我们在制定政策同时要加强实施力度,保证相关政策的落实,避免大学生村官挂职、农村合作社形同虚设等现象。政府既要加强对价格的宏观调控,也要对农产品的市场做好监督的职责,防止市场失灵对农户造成损失并且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王玉芳.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调研与思考――以开封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549-7551+7579.

[2] 刘玉振. 基于能值的开封市农业生态系统投入产出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266-270.

[3] 赵伟. 城市型生态农业园区规划研究――以开封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4.

篇10

发展农业科研工作,调整农业科研总体结构,提高农业科研工作者素质,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这不仅是全社会的真切要求,也是科研工作的历史使命。面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农业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如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发挥自身的特色和功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

分析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发展的现状,我们看到,一方面图书馆规模化建设快速发展,办馆实力增强,能满足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需要;另一方面图书馆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如图书馆整体发展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图书馆建设中存在偏离科研工作的要求,办馆效益下降,个别图书馆在规模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忽视质量及盲目扩张的问题等等,需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科研的图书馆必须很好地跟踪、把握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稳定推进各项科研建设工作的发展。

一、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目前现状

1、办馆理念和办馆实践难以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

由于大多数图书馆是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而得到不断提升的,虽然步入了农业科研发展的快车道,但短时间内从馆领导以及普通员工,在办馆思想、办馆观念都难以适应农业科研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工作的要求,理念存在着错位和偏差。

主要表现在:

一是:只认识到科研院所图书馆与普通图书馆的共同之处,而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特征及特殊规律认识不够,现有的图书馆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工作的需要,突出表现在科研工作重要的实践环节得不到文献信息支持保障和服务,很多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工作举步艰难,甚至至今仍是空白;二是:受传统科研工作观念的影响,原有科研的“学科型”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级科研人才培养的唯一模式,许多人在思想观念上长时间内视其为正宗,而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持怀疑态度。这导致科研单位图书馆的定位得不到提高。图书馆因而无形中从自身降低了对办馆水平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还在过去被动服务的模式上原地踏步,缺乏信息组织和生产的意识及能力,不能满足科研人员对信息深层次的需求;三是:理念上对如何围绕科研需要办好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从上到下都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认识。到目前为止,图书馆还没有形成以农业科学研究规律、理论为基础的办馆机制,图书馆工作的开拓和创新陷于主观盲目,处于一种“自娱自乐”的办馆状态,科研规模虽然有所发展,但办馆的整体水平与科研发展不协调,某些方面的工作偏离了科研发展的急需,如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没有建立在读者有效需求的基础上,出现唯数量而追求数量的现象。这些问题如不尽快及时纠正,势必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这是农业科研图书馆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农业科研图书馆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2、文献资源建设滞后

近几年来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地方政府也为科研院所投入了很多资金,使得农业科研图书馆硬件设施、馆藏资源不断增加。但图书馆多年形成的建设滞后的问题仍为突击,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专业队伍、服务项目、办馆条件上都与高标准的科研型图书馆有较大差距,原有的馆藏资源数量、质量和馆藏结构均无法根据学科建设及时地进行补充和完善图书内容,馆藏文献类型单一、陈旧,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3、馆舍面积不能达标

据相关调查,农业科研图书馆舍大多都在2000-6000平方米之间,少数初具规模的最大可达1万平方米,最小的仅有600多平米。悬殊较大,与科研图书馆的合格要求差距甚远,有的科研院所图书馆落后于地方普通图书馆。

4、现代化自动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农业科研图书馆普遍存在现代化、自动化建设方面严重短缺,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大多数都实行了计算机管理,但硬件设施和网络条件仍存在差别,少数科研院所图书馆由于现代化,自动化建设起步稍早,也有网络环境支持,但更多的图书馆是刚刚起步,尚未摆脱手工操作模式,设备相对显得原始和落后。

5、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农业科研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来说学历起点偏低,知识结构单一,除图书情报专业外,缺乏具有较强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高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个别图书馆因为编制受限,图书馆不得不引进一批临时工以维持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尤其是有的图书馆无任何高等教育背景的临时工竟占了总人数的40%,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工作长期建立在这样一种人员编制和结构的基础上,图书馆全方位、多功能地开展服务必然得不到保障,业务的探索、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是维持图书馆传统业务也成问题,又如何谈发展?

6、投入增加与办馆效益下滑的矛盾难以协调

对图书馆来说,增加经费投入本来是件好事,但在农业科研图书馆办馆理念、人员、服务体系等尚未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部分图书馆的基本建设脱离了图书馆的发展规律,与规模扩大相对应的是,经费使用不合理,馆藏质量下降,资源极度闲置和办馆效益的持续低下。这样的情况使图书馆处境尴尬,甚至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因为图书馆将有限的人力和财力都投入到基本建设,而影响了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工作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经费优势非但没有转化为服务优势,反而是投入越大,造成的浪费越多、效益越低。短时间内图书经费高涨,达到正常年度经费的几倍,图书馆于是突击进书,购书时顾不得内容是否合理、出版年限是近是远、复本量是否符合实际借阅的需要等等。更为严重的是,图书馆对科研人员的文献需求和读者阅读需要还缺乏深刻了解,图书馆采购不是建立在有效性和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而使馆藏建设工作、馆藏质量、馆藏结构没能得到提高,相反起了负面作用。这样的突击采购方式很可能导致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整体偏离科研工作的需要,所以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应引起农业科研图书馆的充分警惕和重视。

二、农业科研图书馆发展的策略

1、与时俱进,准确定位

随着科研工作的向前发展,图书馆作为科研单位的一个重要支柱,应根据科研的定位、发展方向、办馆规模、学科布局、服务面向等要求,确定图书馆的办馆方向,主动为科研服务。因此农业科研图书馆既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办馆模式,也不能沿用专业图书馆办馆模式,因为科研院所对信息检索利用和文献加工等需求均较高,所以作为农业科研图书馆应正确定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办馆方向,搞好自身的特色建设,加快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的步伐。

2、建立具有农业科研特色的馆藏体系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衡量图书馆实力不仅是馆藏数量,更要注意馆藏质量和馆藏结构是否合理,同时还要考虑数字化资源的拥有量和读者获取信息的快捷、方便的程度。农业科研图书馆发展方向定位以后,要紧密结合科研的特点,确定自己的倌藏特色,不要盲目的和普通大学攀比,片面追求藏书规模和体系,要充分发挥有限资源为科研服务,因此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要掌握其特色,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题安排和科研方法等,保证馆藏规模与科研规模相匹配,并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文献收藏应丰富多样,除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外,应侧重农业技术、特色技能,也要关注当前新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结合学科特色,还可以收藏一些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图书,重点收藏具有指导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资格证考核标准及相关资料,使科研院所图书馆收藏的文献既强调专业性,更注重实践性。现代化图书馆不仅要求有纯文本信息,而且要有声音、图像、视频、影频等多媒体信息。电子文献有查阅方便、快捷、全面、准确等优点,它是科研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载体的多样化,在馆藏文献资源上,既要扩充传统的纸制文献的收集,也要有目的地加强电子文献和多媒体资料的收藏,使传统书刊与数字化信息资源协调发展,优化馆藏结构。

3、统一业务规模,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随着科研图书馆的定位,图书馆服务对象为科研人员,他们均有较高的文化底蕴,科研的项目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因此要求在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均有待提高。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是文献的编目、标引和文献资源建设。没有统一的文献标准规则,著录数据就不可能实现全馆统一管理和馆际间数据交换,因此科研院所图书馆,应首先确立统一规范的著录格式和详简级次,为数字化建设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打好基础,便于今后科研院所间的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和共享,促进农业科研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4、积极向虚拟图书馆迈进,加速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建设,是指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管理自动化、标准化,读者服务高效化、全球化,以及图书馆人员素质高层次化等。它是保证办馆质量的主要手段。由于新建或合并后的高职院校基础差、起点低,在现代化建设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努力实现,在业务工作上积极参与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资源共建共享的活动,如参加联合编目,共享书目资源,参加数据库集团购买,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和周边地区院校资源,建立校园网和区域网,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全国网。

目前农业科研图书馆面积大多数不能达标,购书经费又有限,图书馆应根据科研人员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收集网上信息,在信息资源建设上走实际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加强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这是解决实际馆藏拥有量不足的最好办法。

5、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服务内容

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图书馆面对的是更加充满竞争的信息环境,科研人员的信息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引发了科研人员对信息需求的变革,因而图书馆馆员首先在服务理念上要更新,不仅要提升服务质量而且要深化服务内容。主要是对科研人员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开设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以及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利用等讲座,积极开展课题查新,定题服务等信息咨询,跟踪科研项目,提供快、准、全的信息服务。面向社会走进市场,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势和现代技术,延伸并扩展服务领域。

6、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图书馆的主体是书,过去传统的思想观念是以书为本,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不再能适应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以馆员对读者服务为中心,自始至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规章制度上注入人性关怀,改变图书馆传统的刚性管理手段,领导应结合馆员切身利益如普升、福利、工资等,为他们创造条件,使馆员更多的接受外界新事物、新思路,拓宽知识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激发馆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全馆工作人员有爱国、爱所、爱馆、爱人的高尚情怀,形成一种爱馆的精神凝聚力和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图书馆服务的需要。

篇11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会被利用的水源,可以用的水源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并且必须是可以定期更新补充、可持续利用的。但是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短缺、旱灾频繁的国家,如果按人均水资源量来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仅有2500m3,大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2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情况并存,同时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所以这就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

2.2 农业资源管理体制的滞后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低效利用、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3 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2)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比较难,同时水资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显然是不利于节水的;首先,必须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另外无论产业结构布局或是结构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府都必须考虑到有关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从而建立节水型社会。在管理方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转贴于

3.2 面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21世纪水资源的重大方略之一。对于开拓国内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即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惩罚奖励机制,即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资源相关经济运行正常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保证。

3.3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必须形成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的制度。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关系、产业关系、生产生活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必须改变城乡分而治之、部门“多龙治水”的局面,努力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进行转变。 加强水资源管理,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所以应该积极探索水权流转,不断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办水、兴水、护水,保护投资者合法收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完善水资源价格机制使得水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科学用水。

4 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但水资源的状态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考虑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过寻找替代来解决其贫乏危机,水资源的可持续道路有其自身特点。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必须时时刻刻地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篇12

(一)中间业务的内涵

中间业务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产业,其具有成本低、服务品种多、收费弹性大的特点,可为银行带来巨大利润。中间业务占比较低,一方面不利于银行利润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风险的分担与控制,因此发展中间业务具有必要性。另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企业与个人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金融脱离媒介趋势日渐显性化,而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存贷利差不断缩小也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特点

1.发展迅速,但占比较低

我国主要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收入近年内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其收入规模相比较与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仍比较小,2014年,我国农村信用社中,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最高的是工商银行,达到22.95%,与西方商业的50%以上的占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2.中间业务产品层次较低

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客户对银行中间业务需求日益强劲,加上存贷利差收入口渐变窄,中间业务在农村信用社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各银行正在逐步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创新力度。但是在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中,传统的中间业务如结算、银行卡、代收代付、代客债券买卖、代客外汇买卖、担保等的业务收入仍占绝对比例,其他中间业务诸如代客衍生金融工具、商业银行、转贷费收入等业务种类少,层次低,无法满足企业和个人口益增长的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现存问题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现状

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从发展之初到现在,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产品发展方面,缺乏创新机制,各部门开发自己的产品,导致重复劳动,系统产品繁多,产品复制性较强,相似度较高。对客户不能进行有效全面分析,无法充分利用银行的系统优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大量的重复开发现象,造成银行资源浪费。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内市场有待开发,思想认识及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对中间业务观念上的不重视,所以导致我们在中间业务功能、范围、发展战略、风险控制、创新研发等众多方面没有系统的研究,缺乏相应的中间业务创新理论支持和指导。近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中间业务创新方面虽有一定发展,但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却缺少与之相对应的总体规划,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遵循,有些时候还会因为机构设置不合理,造成管理的真空现象。

2.对中间业务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多年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创新一直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从而造成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在中间业务产品方面种类单一,业务覆盖面相对狭窄的状况。因此,可以说观念上的偏差直接制约了中间业务未来的发展与创新,削弱了中间业务创新在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资源投入不足,专业人才不足

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创新人才不足,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而且在银行内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缺乏中间业务创新的动力,明显制约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创新。

我国农村信用社中所谓的营销人员多半都认为营销就是推销,对二者区别不甚了解,而且缺少专业知识,不知道推销仅仅是营销的一个环节而已,所以说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的市场营销过于片面化,缺少专业化的营销团队,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创新。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现代企业的经营主要遵循市场经营理念,勇敢面对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国有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也要遵循这一经营理念,勇于改变经营结构,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改革创新,将经营理念向时刻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要以创新为主导,以客户为中心。

(二)加大技术支持,优化服务手段

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都是由强大的电子结算能力作保障的。现代电子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开展,提高了中间业务的处理效率和规范程度。中间业务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现代化金融的服务业务,它的发展必须以相应的软硬件为依托。因此农村信用社需要购置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使得中间业务服务更加快捷、方便、安全。

(三)正确评价和有效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虽然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低、收益高,但低风险并非零风险。因此,风险的识别和监管也需要相应的创新,以满足产品创新的需要,不但对于单个业务产品进行风险防范和监管,更需要对于产品组合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和监控。只有完善的风险识别和管控机制下的产品创新才能给农村信用社带来良好的回报,不受监管的创新必将给银行带来灾难,给经济秩序带来影响。

结论

本文从宏观方面对中间业务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中间业务大的类别上进行分析,没有具体到某一类中间业务下的特定业务和产品该如何发展,所提的对策和建议也是从宏观层面出发,因此,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微观层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考察。

篇13

1 两地区合作的地缘优势

黑河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黑龙江相望,两地生态、气候相似,有便利的通讯和交通条件。两地农作物品种生育期基本相同,可互引之鉴定后生产利用。俄罗斯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丰富,远东地区人均用地为12hm2,阿穆尔州有耕地180万hm2,主要栽培农作物为大豆、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但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资金短缺,致使某些作物品种生产潜力低,生产技术落后,粮食生产总量低。人们日常生活食用的蔬菜品种单一,且严重短缺。俄罗斯人们对肉制品需求较大,畜牧业发展很快,其饲料严重不足,对杂交的饲料玉米品种需求迫切。这些条件可为农业科技输出提供极大的机会,并增加项目实施的可能性。

2 农业科研合作优势

俄罗斯农业科研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俄罗斯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差异大,针对一定区域的问题研究不足,生产技术落后;国家对农业科研的资金支持大幅度减少,使完全依赖国家资金支持的农业发展陷入困境;工、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相差甚远,农业生产单位大量亏本,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资金短缺使机械年久失修,对土地投入减少,农业生产单位无力继续生产,虽然市场急需当地的农产品但仍有大片土地荒芜。在粮食主产区阿穆尔洲,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减少,2003年以后由于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等因素影响,大豆产量开始降低。俄政府农业食品政策规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吸引个人及外部力量投资等进入农业生产,来保持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黑河分院为我国北部地区一个综合性的农业科研单位,在北部高寒区的大豆、玉米、水稻育种、栽培等方面有显著成就。该科技成果适宜毗邻的俄罗斯阿穆尔洲地区的种植。如经过多年试验,黑河分院的大豆品种黑河14、17、25、27、28等;玉米杂交种边三1、2(可用子粒和青储);大豆窄行密植和垅三栽培技术等深受俄罗斯农业生产部门的欢迎。目前我们的大豆科研主功方向已由高产转为优质育种,研究出了一批高油、高蛋白的新大豆品种,这也正是俄罗斯市场急需的产品。黑河分院已经与俄罗斯全俄大豆所、新西伯利亚作物所、远东农业大学开展了十多年的多方面合作研究。如:大豆遗传育种、玉米杂交育种、大小麦、马铃薯栽培和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通过合作科研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来往频繁。国家和地方政府也积极支持科研单位与国外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多次得到国家的资金的支持,为进一步技术输出合作奠定了基础。

3 农业技术输出优势

通过“引进来”和双方合作,俄方对我们的品种有了一定的了解,给予我方培育的品种和技术很高的评价。认为“黑河号”大豆品种和玉米适宜阿穆尔洲地区种植。曾多次提出合作意项,要求引进或购买大豆、玉米种子。俄罗斯农业是高度的计划经营,生产用的种子必须统一计划生产,优质的种子便于迅速推广。俄阿穆尔洲政府也非常支持这项工作。因此,我们应抓住机会,尽快走出去,向外寻求发展。

4 市场优势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粮食产地和供应地,仅大豆种植面积占俄罗斯的(70%)。俄罗斯有强大的粮食市场需求,黑河培育的品种在俄阿穆尔洲地区有广泛的适应性,尤其是黑河培育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和早熟大豆品种。

俄罗斯阿穆尔洲是俄罗斯的南部地区,生育期较长,也是蔬菜的主产区,自中俄开放以后,首先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就是蔬菜,中国蔬菜品种产量高、品种全、适应性强。目前仅阿穆尔洲就有几千中国人在种植蔬菜,如:黄瓜、柿子、甘蓝、元葱、西瓜等。几乎所有大棚都是中国人建造的。如今,中国的蔬菜种子在俄罗斯市场到处可见。俄罗斯市民已经习惯了、学会了利用中国的蔬菜种子。中国的蔬菜以低投入高产出、品种多样性,丰富了俄罗斯市场,如今市民已经离不开中国的蔬菜了。以前阿穆尔洲种植的西瓜垧产不到2t,现在利用中国的杂交西瓜品种在保护地栽培垧产可达到40t,使以前市场上稀有的西瓜,现在到处都有。俄罗斯的农场主也看到了高于当地产量5-8倍的神奇的中国的杂交玉米品种,垧产超过5t,是任何作物无法比拟的。

5 目前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