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素质教育的特征和特质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素质教育的特征和特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素质教育的特征和特质

篇1

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为了最大化地展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也为了展现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培养。所以,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2)小弗朗士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3)小弗朗士为什么感觉韩麦尔先生形象高大了?(4)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所展示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特点

工具性特点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课程应用价值的直接体现。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多种方法来展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以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同时,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学《古代神话六则》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更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活动,引导学生在同学之间讲述除教材中的几则神话之外的故事,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玉兔捣药》等故事,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组织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开放性特点

开放性特点是为了凸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找到自我展示的空间,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语文开放性特点的发挥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搭建有关的平台来展现课程的开放性,以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中的《人物专访》时,为了展现课程的开放性特点,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己的性格特点,在授课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仿“超级访问”进行人物专访,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而且对学生交际时的语气、态度的培养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展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特点。

篇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1]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 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必须对素质概念作出新的解释。

正当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对学生素质概念产生颇多歧义时,美国著名学习和教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R.M.Gagné)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在他新近修订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1992年第四版)中对学生素质的成分和组织作了系统分析。加涅的分析对我们建立科学的学生素质观不无启迪,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加涅关于学生素质的构成成分的分析

对一个人的素质的分析有各种着眼点。例如,对竞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分析,强调他们在遇到重大比赛情境时的心理稳定性。加涅对学生素质的分析,强调学生是学习者,他们身上形成的素质应有利于继续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从这样的角度考虑,加涅把学生的素质分成三类:先天的、习得的和自然发展中形成的。

1.1 学生素质的先天成分

在心理学中,传统的素质(diathesis )概念指人的心理发展的先天遗传基础,主要指神经解剖学基础。[2]加涅从学习的全过程, 即信息输入阶段、内部加工阶段和信息提取阶段举例分析了学生的天性对学生学习的制约作用。

从信息的输入来看,例如人的视敏度(即视力)有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天生的,影响学习的感知过程。虽然可以通过人造眼镜的帮助得到提高,但它仍然是人的感觉系统所固有的基本性质,是无法通过学习而改变的。

从信息的内部加工来看,例如人类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为7+2 或7-2。这表明人在某一时刻能保持的信息项目数量有限。如,我们在记电话号码时,短时记忆一般不会超过9位数;心算过程亦是如此。 这种先天的容量限制会影响学习,尽管我们可以扩大记忆组块(Chunk )来增加短时记忆容量,但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单位数目一般是不能改变的。

从信息提取来看,其速度也有先天的差异。很多有关反应时的实验都表明了这一点。

关于学生素质的先天性,加涅只列举了三个与学习有关的例子,实际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婴儿早期的深度知觉、语法深层结构、音乐节奏感等都被认为有先天决定的成分。对于这些和其它由遗传决定的学生的品质,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学习去改变它们,相反,应“避免超越人类潜能(Capacities)”。[3]例如, 早期阅读教学应考虑到小学生的信息组块小,一次不能呈现太多的材料。

1.2 后天习得的素质

对于学生先天的素质,加涅的原文是“The Nature of LearnerOualities”。对于后天习得的素质,加涅的原文是“Qualities thatare Learned”。学生习得的素质是什么呢?加涅倾注了毕生精力, 找到了支配人类行为表现的5种学习结果,这5种学习结果也称5 种习得的性能(Learned Capabilities)。它们是学校教学的目标,并构成新的学习的“内部条件”。这五种学习结果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和动作技能。

加涅把这五种学习结果作为学生习得的品质或素质来看待,似乎需要作一些解释。

1.2.1 智慧技能。加涅认为, 智慧技能的实质是人们应用符号办事的能力。可以细分为4个亚类,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是辨别、概念、 规则和高级规则。此处的辨别是指习得的辨别能力;概念和规则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高级规则指运用简单规则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中小学生掌握的读、写、算等技能基本上都属于智慧技能。加涅认为这些基本智慧技能的牢固掌握是他们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和智慧技能的基础。

1.2.2 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 它与智慧技能的区别是:智慧技能是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认知策略使用的先决条件是具备相应的智慧技能。例如,儿童用“扩句”的策略完善自己写的句子。对于“李明去商店”这个句子,可用提问的策略扩展为“那天早晨,李明步行去市中心的百货商店”。在这个例子中,“扩句”的策略只有在造句和组词的智慧技能都已具备后才能运用。认知策略的两个特征尤为值得注意:第一,它们是一些控制智慧技能的选择和运用的步骤;第二,认知策略本身并不复杂。例如上例只是提四个大家都熟知的问题,即谁、什么时间、去那里、怎么去。

认知策略有一般和具体之分。具体策略的适应范围相对要小一些,也容易学一些;而一般的策略适用范围广,学起来也就困难。学生一般所具有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认知策略包括与注意、知识的编码和提取有关的策略。加涅认为聪明的儿童一般善于运用认知策略改进自己的学习。人的聪明程度是以认知策略为中介来影响学习效率的。

1.2.3 言语信息。言语信息也被称为陈述性知识, 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它们以单个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储存。关于言语信息的提取,大家一般都熟知激活扩散模型。该模型认为,当从命题网络中搜寻单个命题时,相关的一些命题也就被激活了。“激活扩散”被认为是从长时记忆存贮中提取知识的基础。加涅认为它不仅解释了我们所谓的不随意思维,如在自己联想时想到的东西,而且是我们进行反省思维时表现出明显的巨大灵活性的基础。[4]

1.2.4 态度。 态度是个体习得的相对稳定的决定个体行为选择方向的内部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其核心成分是情感方面。如对人、对物、对社会、对自然的热爱的态度,决定了人们作出助人、爱护公物、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选择。态度学习渗透在一切学科学习中,如学习数学时,需要形成喜欢数学的态度。所以态度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人的最重要素质之一。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态度教育大致相当于德育。不过态度涉及的范围大于德育的范围。如喜爱听流行音乐是一种态度,但不是品德。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才属于品德范畴。 转贴于

1.2.5 动作技能。人的动作技能绝大多数是后天习得的, 如儿童学习走路,学会用筷子吃饭。到了入学年龄仍有许多动作技能要学习,如语文课上学写毛笔字,学朗读,其中含有复杂的动作技能;体育课和劳技课要学习的动作技能更多。加涅认为,动作技能有两个成分:一是一套操作规则,二是肌肉协调能力。动作技能的学习就是使一套操作规则支配人的肌肉协调。

以上五种习得的素质可以解释人的一切后天习得的行为。由于教育目标就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有了加涅提出的这五种习得的素质后,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变得非常明确了。

1.3 心理测量学测得的素质

1.3.1 一般能力和差别能力(General Abilities and SpecialAbilities)。人们早已注意到, 个体的行为除了受特殊学习情境和经验的影响外,还受更具一般意义的“能力”的影响。它是内潜的个体特征,不能被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测验间接推测。心理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从一般能力中分化出一些与怎样出色解决新问题有关的因素,并将之命名为“差别能力”。如言语流利、数字推理、视觉形象的记忆、空间定位等等。不管是一般能力还是差别能力,都是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由先天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长期稳定不易改变的特征。能通过心理测量来评估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力(IQ)。也就是说,智力包括一般能力和差别能力。因此,智力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1.3.2 人格特质(Traits)。象能力一样, 特质也是被心理测验揭示的个体的一般倾向,也同样是长期稳定的,不易被旨在改变它们的教学所影响。特质包括焦虑、成就动机、性格内向、谨慎、冲动、自我满足等。其中对学习影响较大的是学习动机与焦虑。

作为人类的品质,能力和特质的重要性在于,因教学性质不同,它们可能对学习产生不同影响。例如,有着较强言语能力的学生可能对由简洁的文章构成的教学有出色的反应;非常焦虑的学生可能会在具有高度组织结构的教学中学得很好。

上述我们所说的加涅的“学生素质”的构成成分可概括为下图:

附图{g10e02.JPG}

2 学生的不同素质对学习有不同作用

学生习得的素质是直接参与到新的学习中去的,是新的学习的必要组成成分;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能力(IQ)与特质这两种素质不直接进入新的学习,但可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速度,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

或者我们可以将习得的素质比作计算机的软件,将发展中形成的能力(IQ)与特质比作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因不同的需要而各异,其作用随着具体情境而变化;“硬件”则相对固定,并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起着支持性的作用。

3 加涅的学生素质观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3.1 根据习得的素质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涅认为,学习的行为是千差万别的,但千差万别的学习行为都可以归入上述五类习得的素质(学习的结果)中。每类学习的行为表现不同,所需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进行教学设计,包括确定目标、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及结果测评。我们已经知道,学生素质中的先天成分是不能被教学所改变的,教学应适应它们。至于素质中的能力与特质,由于它们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不易被教学所改变,因此教学的目的不是直接针对它们,而是通过对上述五种习得的素质的教育,不断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间接地影响学生的能力与特质。

在我国流行的教育理论中,未区分作为教育目标的学习结果和自然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把教育目标针对个体在自然发展中形成的智力和人格特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误区正是由此而生,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3.2 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3.2.1 考虑学生智力(IQ)水平的差异。上面已经指出,IQ 高低影响学习的速度。但某些人却认为儿童的IQ相差不大。例如,1998年11月16日《文汇报》刊登的随笔《测试智商还是制造弱智》一文说:“小学生成绩差一点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基本上与智商无关。”又说:“人才学、创造学的研究早已显示,儿童的智商原本是相差无几的”。作者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且智商差异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个事实,把学生学习好坏的责任不加分析地推到教师身上。这不但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会使他们产生反感。从理论上看,如果教学适应学生的IQ水平,应让IQ水平高者快学,让IQ水平低者慢学。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我们采用大班教学,不得不按学生的中等水平施教。如果缺乏适当的补救措施,将不仅会使拔尖人才受到压制,也会使慢速学习者反复受挫。这是世界教育的难题,但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尽量避免这方面的损失。

3.2.2 考虑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众所周知, 每个人的人格特征是不同的。对学生来说,不同的人格特征,尤其是学习动机,会影响学习的难易和快慢。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内部动机如好奇心,外部动机如对社会赞许的追求。我们应看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确实带来了学习效果的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设计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设置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好奇,或者可以增加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赞许的机会。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那就是,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被相同的事件所激励。也就是说,一个特定的情境之所以激励某个学生,是因为先前的学习经验或期望,而非别的什么。

3.2.3 考虑学生原有习得的素质的差异。上面我们已经指出,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差异,这也就是原有习得的素质的差异。与前两方面不同,学生原有习得的素质是新的学习的构成成分,直接地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考虑学生原有习得的素质的差异,对教学有很重大的意义,它们决定新的学习能否发生。

以上三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我们可以列出这样的一个关系式:学习的结果=f(学习动机, 原有习得的素质,IQ水平)。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做到“为每个学生设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3.3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智慧技能

不管是智慧技能的学习,还是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态度或动作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原有智慧技能的参与。例如,新的言语信息的学习和存贮需要大量有关理解和应用言语的智慧技能。这些技能包括同义词和词的喻义的应用,句子结构中的句法规则以及在相关命题中概念的逻辑排列。所以说,虽然每种类型的学习所需的内部条件不同,但智慧技能却是任何一种学习都不可缺少的。因此,智慧技能的教学应是中小学教学的重点。作好这一素质的教育,可为以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

【参考文献】

1 朱开轩.全国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1997年9月2日

篇3

核心——把握音乐特质

正像其他各门学科有自己的本质规律与表现特质一样,音乐教育存在固有规律的表现形式。其核心内容可以用“审美”二字概括,换言之,必须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美的感染,就音乐教学而言,它的全过程其实质就是审美过程。要实现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变得典雅和充满爱心。

音乐的审美思想中外皆有渊源可考,孔子把音乐审美提高到与“礼”并列的高度。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更直接地说,就是“礼乐治天下。”对音乐审美作用。柏拉图说得再明白不过,“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重要许多。”马克思的音乐审美教育理论实在是在充分吸收前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

当今中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强调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与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再重要不过。

以上说的是音乐理论,就实践而言,音乐审美教育同时又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出积极的反应。在教学中使学生既听(欣赏)又动(反应),能够阐释出乐曲表达的含义、奏出乐曲的内容、体验到音乐内在情感、吟唱出音乐主题、编配出较好的伴奏:同时,使学生在具备较好的课内学习能力的同时,具备组织、参与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以及通过组织专场演奏、音乐欣赏会等活动,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与提升。

链条——协调音乐关系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联的,音乐教育同样不可能孤立存在,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中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学科特征作为其存在的支撑点。也就是说。音乐课必须以音乐为载体。这是正确实施音乐课程综合教学的基础。音乐教育主要有下列几个链条,以及相互关系需要协调好。

1、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我们要特别重视教学目标的研究与设计,因为音乐课程的价值体现在音乐课程目标上,而音乐课程目标则具体地体现并落实在音乐教学目标上,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与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紧密围绕目标来设计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

2、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说音乐教学特殊。就特殊在不能单纯强调情感、态度或知识、技能等某一方面,而割裂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只关注兴趣的激发,而忽视音乐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不能在课堂中回避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回避乐谱的学习,回避演唱、演奏技能上的练习和指导。

3、现代媒体与传统手段,音乐教师应学会。辩证地认识和处理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关系。要确当使用多媒体,不可盲目依赖,产生本末倒置,使师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取代,要遵循的原则是,传统手段不可丢,现代媒体不可少。形式永远服从于内容。

4、高雅音乐与流行音乐,高雅音乐主要包括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现在音乐课本上所选的音乐曲目,即是高雅音乐经典内容所在,音乐教师按照部颁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作为音乐表现多元时代。选择部分流行歌曲加以欣赏与点评,进行指导,对完善音乐课程无疑起到补裨作用。像邓丽君的《甜蜜蜜》、《小城故事》,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流行歌曲有许多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说是雅俗共赏。当然,教师在选编入课堂时需要进行过滤。掌握好尺度。

延伸——关注音乐活力

音乐活力的关注。近年提得比较频繁。吴斌先生在博鳌亚洲教育论坛上发表《关注教育》演讲,更是大声疾呼。因此。增强音乐教学活力就提到议事日程,成为音乐教师需要切实加以解决的课题。本文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1、不断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掘音乐作品本身的价值,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使学习兴趣、知识技能、审美体验等方面协同共进,才是上策。

篇4

一、由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全员性的体现。素质教育的全员性,是指不但要保证中小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要保证他们得到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尊重人的发展权利,努力开发每个人的发展潜能,使每个人都能发展,都能成功。“应试教育”的课程教学,是讲问过多,训练不足,是少数表演,多数陪读。为了应试,为了抓“分”,而对少数“尖子生”教学,满堂都是“抢答”,人人参与的“必答”训练很少见。教师叫的是举手的学生,识破的是会的学生,越是不会的学生越不叫,原因是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这种只训练少数学生而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的教学模式,是和“面向全体”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二、由注意学科知识教学转向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它除了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得到体现以外,还体现在每门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多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学生认知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是比较成功的,但在其他方面,如行动习惯、劳动技能、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则不够理想。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不但培养学生正确的动机、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情绪、浓厚的兴趣、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性格、良好的习惯、求实的作风、科学的世界等非智力品质素质,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协调发展。

三、由教师主讲转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学生主体意识的本质特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应是被动的灌输、强迫塑造的过程。多年来的课程教学,教师习惯于“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强迫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情感、动机因素,是他们的认识兴趣,即“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最直接的内趋力。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并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激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师生所扮演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的角色由“演员”变为导演,学生要由旁观(听)变为参与。学生有了主动精神,才能充分发掘他们禀赋的潜力,才能驱动后天的积极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心情愉快,精神饱满,主动求知,主动发展。

四、从注重记忆的学习转向注重思维的学习

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现代生产已进入自动化时代。面对这种生产力水平,劳动者必须具有较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力,更多地又表现为创造性劳动和研究,这就要求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智慧素质的人。这种高智慧的人,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因此现代教育不应以外传授文化为自己唯一的功能,而应把学生引向科学文化的发展前沿,引向未来,使学生具有吸收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和把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融为一体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多向选择的条件。学生学习知识,不只是学习已有的结论,还要学习结论形成的过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传统教育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必须扬弃,要代之以生动活泼的主动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要着眼学生思维能力、创造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掘学生智慧的潜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观,教师才能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才有希望真正走进课堂。

篇5

自我国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学术界、实践界都对素质教育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由于教育的层次不一,性质不同,各级各类教育实践的素质教育内涵也存在差异。职业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其专业性特点决定了其相对于普通教育素质教育而言,有其特定的内涵。在此,笔者就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和价值作一探讨。

一、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依据

可以说,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转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或者说这些方面所反映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都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推进的现实依据,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行也有着许多的理论依据。

(一)“职业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在依据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实用型劳动力,过分强调社会需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这就导致了受教育者个体的单面性。职业教育强调培养职业人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培养单纯的职业人,则学生在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就难免会有缺陷,而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促进职业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推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倡导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吻合。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与要求包括德才兼备、手脑结合、身心和谐、注重发展能力、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统一等等[1]。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了“脑力与体力结合”以及由“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为主的全面发展教育。从实质来看,这种教育是着眼于人的体力和脑力,即社会成员的构成要素及其品质的发展。因此,这种教育与“素质教育”似乎是贴合、合理的。况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不断完善,全面发展教育的因素还会进一步优化、丰富和发展,其时代性、全面性、整体性、发展性、能动性与素质教育是吻合的。其次,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中,推崇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职业人的综合素质,促进职业人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职业素质的提升。

第二,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首先,职业教育素质教育适应每个从业者现代化的要求,以职业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指向,其时代性和社会公益性均体现在对素质的要求中,这就使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指向与任务更加清晰、具体。此外,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通向未来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整体的、面向未来的、高度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素质教育是其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力求教育目标、教育手段和教育成效的一致性,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本体功能,使全面发展教育落实到从业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如此,职业教育的功能才得以发挥,全面发展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所以,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以人为本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它通过倡导教育革新运动,冲击了美国的传统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潜能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主张教育是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是罗杰斯,他主张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注重人的终极成长,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完整的人格”,因此,人本主义强调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层面的发展。人本主义认为,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应该是已经“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适应和如何变化的人”。罗杰斯认为,这种“完整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简单的说就是知情合一的人”。

篇6

1 人格理论

在西方心理学史上存在着很多与人格相关的理论,他们的研究视角不同、研究方法有别、所持观点也各有千秋。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四种。

1.1人本论

人本主义范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他主张对人格的研究要立足于人性的积极力量。马斯洛把人类价值体系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低到高的七个层次,并把它们纳入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中。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其对个体行为的作用力就越强。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作用力相对减弱。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人本主义研究范式认为,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是自我的全面展现,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层次。

1.2特质论

特质论范式的创始人是奥尔波特。奥尔波特极力主张健康的成人人格不能仅仅由动物、儿童、神经症的研究引申而来。因此,奥尔波特试图从正常人出发建立自己的理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由多个基本的特质组成的,每个基本的特质都是对立两端联系起来所构成的一个个体差异的维度。任何人在该维度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不同的人在多个人格维度上的不同位置决定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以致每个人对待环境的反应和态度是不同的。特质论范式认为有工作能力、富有生命力又不乏理性的人格才是健康的人格。

1.3行为学习论

行为主义范式的首倡者是华生。华生认为,人格是个体一切行为的总和,是各种行为习惯的产物。他认为,一个人受教育的情况、学习或工作的成绩、心理学的各种测验、休闲娱乐时的状况和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这五个方面可以全面、精确地反映一个人的人格。对于人格的形成和改变,华生提出两个过程:一是旧的行为习惯的消退,二是新的行为习惯的建立。但是,华生的行为主义研究范式忽视了遗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过分地夸大后天环境影响对人格的决定意义,在此基础上的健康人格模式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有待批判地吸收。

1.4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认为,人格是由多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并非静态的、“解剖性”的结构。他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说。本我遵循着快乐的原则,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自我遵循着现实的原则,是本我的执行机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调节、整合的作用。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遵循至善的原则。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成分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和谐统一,既强调人格发展中自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又非常重视自我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而人格结构间的相互冲突是导致人格失调的根源。

2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生活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特殊时代的群体,特殊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赋予了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处世态度,这也迫使他们在社会大潮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他们热情向上、张扬个性、最大限度地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二,他们时尚、思想活跃,富有开创精神,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第三,普遍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拥有强烈的自尊、自立和自强的精神。这些独特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性化教育的进行,但是往往又会导致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降低、情感悬空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就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

3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途径

综合上述人格理论,立足我国教育的基本状况,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3.1加强个性化教育,引导自我完善

马斯洛认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每一个体都具有独特性和自主性。在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展现,达到自我实现这一理想的人格层次。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具备真诚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深入理解学生这三种态度。人格培养说到底是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学生的自我完善。主要从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调节这三个方面入手。

3.2注重理论知识,兼顾社会实践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离不开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以来,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的现象日益普遍,但其受重视的程度大多体现在课堂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奥尔波特的特质论告诉我们,健康人格不仅要有统一的人生哲学还应该具备自我广延的能力、融洽的人际关系、客观的知觉、专注地投入工作、现实客观的自我形象等,而这些能力的锻炼仅仅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从而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各项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形成健全的人格。

3.3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健全的人格

华生的行为主义研究理论告诉我们,后天的环境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过程中,良好的育人环境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该发挥教师人格示范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教师的人格, 学习教师的为人处世方法,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教师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效果远远超过其口头说教。其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它对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塑造学生健康人格都有着推动作用。所以,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使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方面,对积极、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篇7

1、引言

1996年6月,国务院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并且重新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班主任工作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也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幼儿发展心理辅导研究”的分课题,可见班主任的胜任能力不仅是学生自我成长与完善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直接影响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因素。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是帮助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指导教师: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沟通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可见,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和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会大大影响着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面貌、甚至整个班的风格。因此对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胜任力、胜任特征的概念及内涵

上世纪70年代,麦克莱兰(McClelland)在《Testing forcompetence 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了“胜任力”概念。该胜任力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也就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自从胜任力的概念被提出后,胜任力的研究就成为全球的焦点。

2.1 胜任力的定义

McClelland(1973)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能是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Klemp(1980)给的定义是,“一个人能够有效地或出色的完成工作,所具有的内在的基本特点”。RichardE Boyatzis(1982)在((the competentman,ager))中定义胜任力为“一个人在工作中带来有效的工作绩效的潜在特征”。这种人的潜在特征包括: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或者所运用的知识体系。Lylc・M・Spe-nccr(1993)认为,与有效的或出色的工作绩效相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包括五个层面: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Fieishman,Wetrongen,Uhlma)认为,知识、技能、能力、动机、信仰、价值观和兴趣的混合体。McCelland(1993)认为,通常人们所接受的胜任力的定义是指绩效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Page和Wilson(1994)将胜任力定义为一个出色的、有效的任职者所必须的技能、能力和特质。Mirabile(1997)认为,与一个职位的高绩效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征。Green(1999)认为,对为达到工作目标所使用的可测量的工作习惯和个人技能的书面描述。

综上,在胜任力定义中,有的偏重特质,有的偏重行为,但有一个共同点:都与特定工作相关,以绩效标准为参照:包含一些个人的特征,是个人潜在特性或行为,如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本文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很好的完成某一工作所具备的内在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胜任力:(1)能否对某一工作岗位职责的理解能力;(2)能否出色的完成某一工作岗位职责要求;(3)能否在出色的完成某一工作岗位职责要求下,有所创新。

2.2 胜任力与胜任特征

在Mc CelIand(1973)及初期研究者的文献中使用的术语是competence(胜任力),后来的研究者使用competency(胜任特征)。随后,competence与competency两个术语交替使用。Berman认为,competency是胜任力的表现,是用来了解和识别优秀绩效、行为、功能性技能等,而competence是以观察的功能性的技能为基础的,主要强调整合的功能方面。Mc Celland(2001)认为:competence实指个体履行工作职责和取得绩效的能力,而competency则集中关注个体在一个特定情景下的实际行为表现和绩效。但Hyland(1994)认为,这两个术语现在有合并的趋势。Boyatzis也认为,这两个词从字面上没什么区别。本文认为,competence主要表现胜任力的内在特征,是完成某一工作的内在能力表现,而competency主要表现胜任力的外显特征,是完成某一工作的外显行为。

3、我国对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现状

中学班主任胜任力指中学班主任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育和管理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班主任的个体特征,是班主任从事成功教育和管理的必要条件和班主任教师教育机构的主要培养目标。

班主任管理问题一直是各学校管理比较忽视的问题。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界人士的努力下,人们越来越关注班主任的工作,并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对于班主任本身如何胜任班主任这个特殊职位的工作的研究很少。

3.1 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方法

(1)行为事件访谈法。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此方法是由McClelland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由Flanagan发展起来,随后Dailey进行了详细的阐述。Boyatzis则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了实际研究中。在对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中,韩曼茹(2004)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优秀班主任和一般班主任进行了研究。王英、敖洪、王蓓蓓(2007)在《班主任十个胜任力因素》中也用到行为事件访谈法。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首先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5名学生、家长、同事公认的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了访谈。

(2)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胜任特征,首先是要编制初始量表。通常采用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或是开放式问卷的方式来收集胜任特征的项目。其次是对所获得的胜任特征项目进行筛选,筛选的过程可以运用问卷初测

或是专家评定的方式进行。然后将保留下来的胜任特征项目编制成问卷,进行施测,最后是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一般对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从而得到胜任力的结构模型。在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中,韩曼茹(2004)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王英、敖洪、王蓓蓓(2007)在《班主任十个胜任力因素》中也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开放式调查。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和班主任作了调查。成云(2010)在《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班主任胜任力进行了调查。

(3)个案追踪法。该研究方法是选择个别具有典型意义的当事人或典型案例进行长期的追踪调查研究,以便完整、准确地掌握某种心理形成与转化过程的基本规律。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对两位高胜任水平和一位一般胜任水平的班主任进行了一星期的个案追踪。

(4)文献法。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成N(2010)在《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研究》中,用文献法对高中班主任作了研究。

综上,各种研究方法中,各有其优缺点,行为事件访谈法是公认比较有效的方法,通过让被访谈者根据访谈者理定的问题提纲作出回答,优点是既可以收录到访谈者想了解的信息,也可以观察被访谈者的表情和自由轻松的谈话中得到额外的信息,缺点是访谈者必须控制好访谈过程的情境。问卷调查法也是很效的研究方法,优点是同一时间可以向许多人收集资料,不费时间,缺点是只能收到问卷包括的信息而且难以全部收回。个案追踪法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比较费时,费力,文献法有很强的理论依据,但没实证依据。在已有的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中,问卷调查法和行为事件防谈法用得比较多,其它方法相对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相关研究者可以在其它方法上有所突破。

3.2 对班主任胜任力特征的研究现状

韩曼茹(2004)在《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通过对中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优秀班主任和一般班主任进行行为事件访谈法,最后确定了中学班主任结构为四大类12个胜任特征共56个胜任力项目。

韩曼茹,杨继平(2006)在《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初步研究》认为,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结构包括12项胜任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班级管理技能、教育观念、职业道德、情感、自我监控能力、人际交往、成就动机和工作质量意识。

王英、敖洪、王蓓蓓(2007)在《班主任十个胜任力因素》中,通过对学生与家长的开放式调查、行为事件访谈,以及在此基础上对500名初中班主任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十个胜任力因素,分别是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职业道德、情感、知识结构、成就动机、人际交往、自我监控能力、教学能力、班级管理技能。

叶瑾(2007)在硕士论文《中学班主任胜任特征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追踪、访谈法。首先对5名学生、家长、同事公认的优秀班主任教师进行关键行为事件访谈,然后请三位与中学班主任工作相关的问卷修订人员根据文献综述、访谈内容对班主任胜任特征评价问卷进行修订。最后得到12个维度,54项测量指标的胜任特征模型。

成云(2010)在《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研究》中,通过问卷法、文献法等多种实验方法,对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结构中专业素养、岗位卷入、服务导向、沟通技能、协作意识五个因子及从教龄差异、学历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优秀与否差异五个维度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现状,并针对差异现状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普高班主任胜任力结构中岗位卷入特征在学历、地区、和优秀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服务导向特征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沟通技能特征在个体优秀与否方面差异显著;协作意识特征在教龄、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既与个人特质有关,也与社会环境有关。

篇8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是以增强体质为名,而事实上只是进行了简单运动技术与技能的传授,根本不能被看成是真正的体育教学。其次就是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非常单一的,并且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这一教学的真正主体。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一味强调教给学生什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根本不去考虑学生需要做什么,不注意科学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学习的创造性。最后,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教学内容非常庞杂,基本是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细,主题异常分散。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目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和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中学体育教学可以看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开发和强健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从而有效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通过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的精神。所以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当前在中学体育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问题,同时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1.对现有体育课程进行分化和综合,从而制定出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体育教学实际需要

当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按学校体育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化和综合,并适时增删新的内容,从而使体育课程更加遵循体育教育客观规律,不但更加重视增强健康,而且更能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另外,从全国来说,中学体育课程是有统一的纲要要求的,但是因为学生个体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中学体育课程也应该是多样的,这样才可以有效激发不同学生的各自体育兴趣和特长。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在不违背全国统一规定的同时,尽量要根据社会经济区域发展特点和学生个体体质差异,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

2.应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并使体育理论知识自成体系

在目前的中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简单的把一些单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及体育竞赛规则作为体育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很难形成体育课自身独立的理论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更谈不上自觉运用课堂内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课外体育锻炼。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具体实践中,体育教师必须系统地制定每节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并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这种较为系统的理论传授和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改革创新中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构建起动态多样的评价方式

素质教育强调要建立起内容多元,方式动态多样,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并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评价应逐步取消只重视结果的单一终结性评价模式,逐步把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考虑进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力求多元化,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在承认学生身体条件基础差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给学生以多次评价机会,逐步构建起促进学生转变与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4.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质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打破单一的陈旧教学模式。现代中学体育教学倡导课堂教学内容多元化,另外教师要根据体育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人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有效地安排体育课堂结构,切实抛弃传统的教师教、学生练的陈旧模式,并在体育教学具体实践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质,以逐步提高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中学体育课程要在改革创新中才能发展,那么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在教学中不断认真总结与反思。只有这样,中学体育教师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切实把握住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9

一、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是以增强体质为名,而事实上只是进行了简单运动技术与技能的传授,根本不能被看成是真正的体育教学。其次就是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非常单一的,并且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这一教学的真正主体。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一味强调教给学生什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根本不去考虑学生需要做什么,不注意科学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学习的创造性。最后,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非常庞杂,基本是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细,主题异常分散。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目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和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中学体育教学可以看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开发和强健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从而有效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通过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的精神。所以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当前在中学体育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问题,同时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对现有体育课程进行分化和综合,从而制定出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体育教学实际需要

当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按学校体育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化和综合,并适时增删新的内容,从而使体育课程更加遵循体育教育客观规律,不但更加重视增强健康,而且更能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另外,从全国来说,中学体育课程是有统一的纲要要求的,但是因为学生个体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中学体育课程也应该是多样的,这样才可以有效激发不同学生的各自体育兴趣和特长。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在不违背全国统一规定的同时,尽量要根据社会经济区域发展特点和学生个体体质差异,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

(二)应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并使体育理论知识自成体系

在目前的中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简单的把一些单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及体育竞赛规则作为体育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很难形成体育课自身独立的理论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更谈不上自觉运用课堂内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课外体育锻炼。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具体实践中,体育教师必须系统地制定每节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并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这种较为系统的理论传授和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改革创新中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构建起动态多样的评价方式

素质教育强调要建立起内容多元,方式动态多样,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并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评价应逐步取消只重视结果的单一终结性评价模式,逐步把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考虑进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力求多元化,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在承认学生身体条件基础差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给学生以多次评价机会,逐步构建起促进学生转变与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四)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质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打破单一的陈旧教学模式。现代中学体育教学倡导课堂教学内容多元化,另外教师要根据体育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人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有效地安排体育课堂结构,切实抛弃传统的教师教、学生练的陈旧模式,并在体育教学具体实践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质,以逐步提高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中学体育课程要在改革创新中才能发展,那么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在教学中不断认真总结与反思。只有这样,中学体育教师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切实把握住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10

一个卓越特质的中学生在行为特质上应具备以下特点,有坚定的目标与志向、自信、做事有计划,且能坚持完成,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在政治教学中,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当代中学生的行为心理特征,巧妙地把中学生行为特质的形成融入到政治教学中,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比如,开学第一课,我没有马上讲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先围绕同学们的理想和同学们聊起了家常。我从他们的描述中便能简单判断出他是否自信能达到这个目标。当这些得到初步论证的时候,我号召同学们能否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做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我把一些优秀的行为特质的元素加到了日常的教学中了。

二、中学政治教学与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形成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应试教育的苦恼及竞争的环境态势太单一等诸多原因,中学政治教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政治教育不时地陷入到种种误区中。重视智力教育,轻视情商教育。重视应试教育,轻视素质教育成为了“主流”。这样,中学生卓越人格特质就在教学中无法形成。

面对生龙活虎、具有复杂情感的学生,正确实施人格特质教育,在感人、化人、育人中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人格素养,不但是政治课程的根本任务,而且也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将人格教育作为优先设置的课程目标。

具备卓越特质的中学生,他们的人格特质应该是诚实善良、乐观自立、有责任心、乐于为大家奉献的。但现实生活中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我在教学中遇到这么一件尴尬的事情。开学伊始,班级里要选班长,按常理同学们应该是争先恐后的吧,但事实让我们吃惊。成绩好的同学对当班长出奇的排斥,更多的同学是冷漠,是无动于衷。事后我简单的做了个调查, 耽误学习、得罪人是他们不愿意当班长的主要原因。这个事例从深层折射出了现代的中学生在责任心和乐于为大家奉献等方面的人格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早熟,悲观,某种程度说是当代中学生很普遍的心态。这可能是社会的环境影响,也可能是生活、升学的压力所致,但归根结底是同学们还没有完全形成完善的人格特质。我们在教学别是在政治教学中应如果给予克服呢,怎样让中学生树立乐观、自立的心态呢?我探讨这么做过,首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自己寻找自己最为欣赏的点,然后让同学们自己用笔写下来,然后再让同学们写他(她)最熟悉同学的优点,当两方面的优点重合时候,每个同学就坚定了自己的认识。长此以往,同学们自信的特质就很容易在课堂上形成了。

三、中学政治教学与中学生智力特质的形成

中学生优秀的智力特质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做事专注、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想象超凡、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等等这些都是优秀智力特质的表现。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孩子的诸多特质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更为可惜的是,有很多优秀的智力特质在萌芽状态就被扼杀了。

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实施实践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比如可以让学生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指导和组织更多的同学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知识竞赛、讨论会和辩论会以及组织参观学习、调查访问、听报告、参与教育宣传活动等。这些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在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曾这样做过:把政治教学与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科目的教学结合起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政治教学进行主题讨论,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走向讲台。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科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考试也越来越多的与时政结合起来,比如2009年的中考、高考,都大篇幅的引入了时政的考题,全面考核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美国为什么敢于发动伊拉克战争,现在却不敢发动针对伊朗和朝鲜的战争呢?为什么节能减排成为了全球性的关注问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争端问题的解决到底还有没有个头?

进入新世纪,现代科学知识的高度综合更加明显,作为政治教师,如果仅是满足于本学科的知识,那就远远不够了。还应具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逐步掌握投影、录像机、电脑、多媒体等现代的教学手段,使教育活动真正融入现代化教学之中。另一方面,还可以涉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承担起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正确评价学生、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等工作,而教师本身才能不断超越现有水平。

四、中学政治教学与中学生卓越特质的形成

真正卓越的中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呢?勤于反省、善于激励、勇于进取、能正视缺陷、敢于挑战挫折、勇于超越自我等。

篇11

二、学生素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

如果“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教育方针中所指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那么素质教育就是落实“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方针的一种教育模式。学生素质教育是提高全体公民德、智、体、美、劳基本质量的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之上提高一部分人在某些方面的特殊知识、能力的教育。过去,我国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也重视提高公民素质,但更强调培养专业人才,注重教育的选拔功能;而今天我们则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通过设置素质教育目标,构建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完善素质教育方法,建立素质教育评估制度等环节来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可见,素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

三、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潜能的教育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巨大潜能若能全部发挥出来,人类就可能进入经济、政治、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为此,要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基于这种思想提出来的。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包括性格、兴趣以及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作为发展教育、进行教育活动的目标。这个思想对我们形成素质教育理论和搞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都确立了这个思想观念,就能有效地消除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

素质教育担负着完成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转贴于 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此,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尤其是要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说,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

五、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在素质教育看来,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主体,更重要、更本质的还是在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体。素质教育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指导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根据促进主体性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而不应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也就是明确为什么而教;教师不仅要为学科的系统性负责,还要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负责。因此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倾向,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就学生的学而言,不仅要坚持继承性学习,还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还要重视社会的发展需要,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

六、学生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

当今科学技术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教育要培养既文理相通又学有专长,既有创造和开拓意识又具有应变能力和合作意识及服务意识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更是一种个性经济。在市场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一定的表现个性特质的产品是难以打开市场的。人也是如此,必须具有个性特质。这就是说,市场经济对人才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它呼唤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然而学生的素质决定了未来民族的素质,学生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七、素质教育是使学生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

篇12

一、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1.高职素质教育的指导性特征。高职素质教育是高职办学理念的深化。“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一种“存在体系”。“观念体系”是一种指导实践的教育思想,“存在体系”则是指通过素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实际变革。观念是实践的先导与保障。高职素质教育是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的深层次认识和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是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实践问题的反思与完善。据调查,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幅度提高,但包括就业对口率、就业离职率和就业满意度等多个指标在内的就业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出现“高就业率”与“高离职率”并存的现象。尽管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实施高职素质教育的途径来看,激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化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

2.高职素质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在特征之一可以理解为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框架下,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着丰富的内涵,依据时间、空间及其组织要素的不同组合为依据,可以从实际存在的众多模式中归纳为“学年分段”“阶梯分段”“半工半读”“弹性安排”“订单培养”“教学工厂”“场内基地”“行业主导”和“职教集团”等九种主要模式,如果加上针对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渗透式、养成式、创新式教育,还会衍生更多的模式。这些衍生模式凸显了高职素质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性,具体表现为素质教育教学方式的实践性。通过对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方式的深层次探索,全面渗透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挖掘专业技术课程中的素质教育要素并予以彰显,以实践性的动力促进形成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深层特质,从而不仅将实践作为素质教育教学中验证理论的标准,而且体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辩证认识过程。

3.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特征。高职素质教育是实践理性融入“多元价值观”的契合点。高职的技术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无法割裂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综合。高职素质教育具有在实践理性中融入多元价值观的综合特性,除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体现在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服务作用上。在与“两课”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中,高职素质教育起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处理好人文文化的价值多样性与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在与专业素质教育的结合方面,通过人文素质精神渗透专业教育,挖掘专业技术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并在专业技术教育中予以彰显并强化,进而达到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教学中渗入科学精神的目的。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价值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是一种广义的素质教育观,就结构层面而言,应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两大范畴,进而可划分为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能力素养、职业理念素养、创新素质和劳动素养等几个范畴。职业理念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基础,职业能力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核心,职业道德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素质是高职素质教育的灵魂,劳动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方向,以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结构。就功能层面而言,一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在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领域内实施,培养学生有较广阔的文化视野。二是应重视以人文的感性思维补充职业技术教育中科学的理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三是应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将科学的实证与人文的体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辩证方法论素养。通过专业技术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求是、献身、创新、从严的科学精神;通过职业人文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求善务爱、非智力情商等人文精神,以期实现教育对象的职业技术文化素质与职业人文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实现

1.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课程结构。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明确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旨在提升学生应具有的对职业工作、职业发展以及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这种能力标准全方位服务于学生的就业、自主创业及未来职业的变化、发展需要,并将其落实到专业与课程设置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满足现实岗位的需要,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强化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智力技能的开发和培养,即除体现相应岗位技能训练外,还应涵盖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二是充分开发各类课程的素质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除了设计好必修的思政类课程以外,还要避免以思想政治课、法律道德教育等课程完全代替高职素质教育的模糊认识,应尝试通过学习、体验、内化的方法,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课程体系的全过程,并融入实践讨论式、研究式、体验式等不同侧重的授课形式,在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使毕业生真正成为“企业家心目中的人才”。三是在进行教学单元的设计时,要注重设计的综合性,构建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功能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以学生现实能力为教学起点,通过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教学单元,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将针对性、适应性有机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深化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通。高职教育既要传授技能和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目标是通过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化与养成。首先,加强人文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深层次融通,在注重专业技能教育、突出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经济功能的同时,还须强化教育的启蒙功能与陶冶功能。如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诸如文学、伦理学、心理学、道德修养、法律法规等知识要素,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渗透,形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合力。在推进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协同发展的同时,避免单一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局限,合理整合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能力指标,并综合为结构化的教育功能模块,达到职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其次,创建校企合作的企业嵌入式模式。从某种角度讲,职业素质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内部工作岗位的员工的素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企业的入职标准、企业的技术规范、企业的培训内容、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内容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直接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了解企业的需求、背景和文化,提前融入企业氛围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使专业教育的针对性更强,进而实现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3.通过大学精神的传承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的提升。大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高职教育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强化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挖掘和分析大学精神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提升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以及教化力等功能要素。高职教育应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素质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营造高职特色大学精神的文化氛围,重构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模式,在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方法中,融合企业精神中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吸纳本土化的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学习主体意识,以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来构架整个高职教育体系,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对素质教育的“文化反哺”功能。此外,大学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高职教育的渗透与教化,促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将职业道德与行业操守指标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而有效融合校园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重塑学生的核心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教育者职业素养的提升是开展高职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发展程度与水平直接影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第一,高职教育应加强教师职业人文素质培训,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和办法。这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能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良的思想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学生。第二,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长期性和渐进性特点。可以从其他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相关部门以“外引”的方式引进具有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同时充分调动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以人文社科团队教师为基础,鼓励开发特色人文素质课程。这样既能弥补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又能拓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空间。第三,为人文素质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自身提升的空间,加强素质教育教师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进修实施力度,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对素质教育给予组织和制度保障,如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管理和教学机构,在办学硬件建设、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和教师进修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机制保障

1.构建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应从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动力与生涯发展能力的角度来构建高职素质教育体系。首先,应建立宏观层面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在高职素质教育的“职业”与“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契合点,从而奠定高职素质教育实施的指导方向。其次,建立高职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以制度方法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钢芯结构环节,包括以建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专职机构为基础,以契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为原则,制定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实施制度,如通过对素质教育内涵构成要素的分析,以党校学习制度、两课教学制度等建立思想道德素质制度体系,以助学贷款制度、勤工助学制度等完善素质发展推进制度,以职业规划与导师制、就业指导跟踪制等促进职业素质能力提升制度的形成等。最后,结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构建开放型素质教育平台。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合作培养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学校通过借鉴行业协会的指导意见,在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和职场素养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篇13

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每个人的心理在各方面都呈现各自独有的一种状态,很难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定位在固定的点上。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能合乎标准,个体偶尔出现的不健康症状,并不意味着心理就不健康,教育者应当以这样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

在学校,一些教师在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时,常把学生暂时的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同稳定的人格特质相混淆。学生一时的情绪波动并不代表心理出现了异常,人应该只有在体验到不同的情感时,才能说明心理是正常的。如“最近一两周感觉有点焦虑”,但在结果分析时却将其看做是特质性。事实上,早有大量研究表明,轻微的焦虑感能促使个体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应该注意区分暂时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尽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正常心理问题和异常心理问题,前者指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年龄特点的心理行为特征,是一种常态。人的心理与生理一样,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心理上绝对正常的人,就像一个生理上绝对健康的人,我们很难找到从小到大一辈子身体绝对没有问题的人,心理也是一样。后者是相对正常心理而言的,教育工作者应做好各种预防与治疗工作,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标准主要是根据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为依据而确定的,其落脚点在于寻找共性,例如“这个学生的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他考了第一名”等。也就是说,与其他考生相比这个考生考得怎么样?比较的范围可小到班级、学校,大到整个地区、国家,完全按照“常模参照”来判断可能会容易出现偏差。比如大多数中国人使用右手吃饭,少数人吃饭用左手,这少部分人就是不正常的吗?现代社会的不同领域需要具有不同风格与特长的建设者,由于现代社会对创造性的迫切需要,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意义毋庸置疑。由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依照“常模参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按照大多数人的发展轨迹来发展,这很容易扼杀学生的个性,以致培养不出有创造性的学生,另一方面,过多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又可能会使心理健康无法确定统一标准。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的,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

现行的部分学校,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实际上并没有专业人员,有些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检查,心理咨询室就是虚设,心理健康教育徒有虚名。由于学校健康教育的经费不足,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导致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没法开展,预防与治疗就难以在学生身上体现。国外有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在学校接受一天的教育,还不及他上学路上10分钟受到的教育效果显著。这点说明,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学生而言更重要。

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开展辅导性活动。家庭教育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性途径。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小学生需要得到父母、长辈的尊重、爱护,同时要避免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正确的爱会使孩子的生活充满安全、欢乐和信心,会为健康的心理素质打下良好基础。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途径,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因此在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同时,社会应当干预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大事。面对当前人类的心理危机,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便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要始终铭记:心理健康乃生活幸福之源。全民心理健康,全民心理素质水平高,乃人才兴国之源,人才强国之本。只有从这样一个高度认识心理健康,才有可能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