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范畴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传统文化的范畴

篇1

建筑本身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传统是不可丢弃的。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而传统建筑艺术更是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传统文化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对于中国建筑艺术来说,它由古至今衍生出许多美丽的建筑,对比今日的建筑,似乎美感更强,钢筋水泥难免生硬,最美民居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深沉。随着当今社会,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建筑文化的东渐,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艺术思想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我们要掌握文化领域里的领导权,真正实现文化的大众性、民族性、科学性,那么在建筑艺术领域有必要也必须复归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一、文化与建筑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说来,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在这里,我们所讲的文化便是广义的文化,就是所谓的大文化。自从有人类文明开始,建筑就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它积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法国作家雨果在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中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俄国作家果戈理说过:“建筑是历史的年鉴。”他们都认为建筑艺术反映和彰显着人类深刻的文化。当代艺术家简森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开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一种文化的建筑,即他不是以追求形式体量的美为主,而是以文化的表述为基本结构,这是中国文化的混沌性在建筑领域的表现。所以如果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并希望继承与发展之,首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而不是肤浅地用‘洋框框’来修正删改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艺术”[1]。

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发展的阶段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总体性的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经济、政治、文明的变迁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具特色,同时彰显着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受那个时代文化领域范畴的控制,但总体来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主导地位阶段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尤其在封建社会达到了高峰。大约在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开始出现规模较大的宫殿和陵墓,以及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与此同时,木构架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随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新的生产关系和中央集权的建立,经济趋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尤其是文化艺术日趋丰富,建筑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建筑艺术形态日渐成熟,至汉代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典型特征已基本形成,至唐宋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划最严密的都城——长安城。到封建晚期的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在某些方面更趋完美,但同时也走向衰微。中国古建筑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的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和儒家文化。有些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表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同时可能是,甚至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

(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西化阶段

篇2

具体而言,正如马克思曾论述人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心态文化的产生,发展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点有以下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宗法文化、农业文化、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无邪。

其次,诸如农耕文化、家族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地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

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儒、道、佛”三家社会教育理论。他们不是宗教,而是社会教育,是“道”。其理论著作分别汇集在《十三经》、《道藏》和《大藏经》里。虽然宗教这个词是100多年前才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

传统文化的根本点是教育人要“孝”,从“孝”发展成“五伦十义”、“五常八德”,从而成为儒家所说的“君子、贤人、圣人”,再进一步成为道家的“仙人”,再进一步成为佛家所说的“罗汉、菩萨、佛”。 传统文化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快乐、美满。最根本的是幸福,有幸福,自然就快乐,幸福和快乐越多就越美满。那么到达什么程度就算美满了呢?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作出了总结:五福临门就算美满。五福是指:富贵、长寿、康宁、好德、善终。

但是,从一般的价值导向看,我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一种单向度和等级的特征,是一种强势文化,实质是为强势服务。具体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有等级,无平等。无论是在家族层面,还是在社会和国家层面,我国传统文化都表现出强烈的等级性。家族的等级性立足于血缘。而社会和国家的等级性是家族等级性的进一步推演。等级性的实质是不同等级的人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权,尤其是具有不同的剩余分配权。一般而言,等级越高,其所具有的分配权就越大,其享受的待遇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平等,只能是同一等级内部的平等,并没有全社会的平等。所以,有等级就必然无平等。因为平等应当是一个整体范畴,而不是一个局部范畴。 二、有强势,无弱势。我国传统文化本质是为强势服务的。这也是文化等级性的一个必然结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都具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但相互间权利与义务是不对称的。对强者而言,是权利大于义务;对弱者而言,是义务大于权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反过来是绝对不行的。有的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本的特点,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准确的说法。民本与人本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人本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范畴,而我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只是民本范畴。民本的目的为了强者,是最终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人本的最终目的是所有人。所以,民本只是一个局部范畴。当然,我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精神是非常明显的,但这种现实主义导致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而非人本;因为这种以人为中心只是以少数人为中心,只是以强者为中心,而非以所有人为中心。 三、有传统,无创新。祖宗之法不可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顽固特点。由于缺乏创新,所以我国传统文化实质是一种静止的文化,或是一种循环的文化。虽然有局部的变革,但充其量只能算是枝叶的修剪或是对整体的一种修饰。其修饰的结果往往表现为对原有本质的进一步深化,而不是实质的变化。这里我国传统文化没有创新根本原因不在自身。任何文化本身都是极具创新力的。我国传统文化缺乏创新,根本原因是外在力量的压抑,尤其是强势利益集团的压抑。创新意味着改变,意味着对传统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所以,创新总会遭到原有利益集团的抵制和摧残。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均衡的社会结构造成的格局是:强势太强,弱势太弱。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创新除非对强势有利,否则,创新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四、有人治,无法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本质是人治社会。人治社会反映在文化上,必然是一种人治文化。反过来,人治文化又促生和巩固了人治社会。德治是人治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人治的有效性,道德自律就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另外,统治者也是历来喜欢人治,而不喜欢法治的。因为人治为统治者提供了极大地掠夺空间,而法治则不能,因为法治对统治者也是一种约束。所以,专制制度与人治文化是相伴而生的。人治文化是专制制度的寄生物,专制制度是人治文化的进一步推演。 五、有礼节,无理性。中国文化在“礼”方面的表现是相当丰富的。中国人的一切社会活动,无不纳入“礼”的范畴。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在中国古代,各朝都设有专门管理礼制的官职。在周代,礼制的管理属于宗伯,后世逐渐演变,就成了礼部。“礼”的实质是“利”。“礼”是形式和手段,“利”是内容和目的。在中国,“礼”体现的本质是不平等,是封建等级制度。所以,礼仪之邦不等同于理性之邦。从长远来看,理性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条件。一个国家要实现持久发展,不仅需要“礼”,更需要“理”。所以,必须认识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人性自由、幸福与价值的实现早已成为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最高价值理想,它是一切现代职业或其它社会空间所能带给人的价值,也是一切世俗的社会努力所必须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之一就是每一个人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个性与尊严的确保,以及人性自由、幸福与价值的实现。所以说,这些现代性的观念就是文化馆日常工作中的行动指南。

无疑,文化馆由于自身业务特点,往往是通过艺术之路来践行文化精神。20世纪是全球按照欧美尤其是美国模式往前发展,所以先锋艺术、时尚艺术或者是流行艺术、波普艺术占了上风。但是哲学家萨特把这些艺术称为恶心的艺术,因为西方的美学变成了西方的丑学,他们反抗现实的结果变成了这个样子。那么21世纪我们的判断是文化将回归经典的世纪。每个民族都要回归自己的经典,如果没有赶上回归经典这班车,那将被甩出历史的围城。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追新逐后,把一些丑陋的脏乱差的艺术看成是最时尚的艺术。

篇3

从人类演进历史可看出,中国文化最初思维方式与体现形式是图腾崇拜、巫术礼仪以及原始歌舞,这样的文化土壤孕育民族向善特性,处处洋溢善的思考,追求成己、成物伦理特性, 那么,伦理意识笼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文化伦理内核是什么?笔者接下来试浅析之。

一 、 伦理意识笼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

作为一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具有相对恒定性民族性格,土地是经济基础,是财富象征,视土地为生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统治者就是高度重视农业,而当时生产力低下,农业完全依靠自然风调、雨顺,面对自然强大,人自视渺小、无奈,反倒促人养成安土重迁的性格和心理。寄希望用农业丰收果实祭祀上帝祖先,神佑自己在这块土地上,“乐土知命”,祭祀本是民俗化仪式却与孝相并论,由祭祀开始孝道之风,“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1]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国家,由孝逐步衍生仁、义、礼伦理秩序是很自然,伴随其体系化,深深扎根中国传统思维中,形成民族情结,且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传统的政治生活和人伦日用中,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伦理意识笼罩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成为主流和核心精神,所谓“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接下来分而论之。

孝,中国传统伦理基础,伦常主干。孝百行之源,发于情至于性,孝是对家庭而言,属伦理范畴,但由于中国特有的血缘政治,孝自觉沦为工具理性,往下推衍便是忠,移于君,移于国,对国家而言,属政治范畴,移孝作忠,在君臣关系上具体化,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膨胀,孝成为贯穿成己、成物的媒介, “天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

仁,孝的延伸、放大、提升,“仁者,爱人”,“泛爱众”,推而广之“博施于民而济众”。实质以人为起点,高扬“人”的主体性,扩展推至整个社会的过程,超越了狭隘的血缘宗法之爱人,是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概念。是中国传统管理基石与伦理道德秩序工具。由“仁”至“圣”辩证提升,达至“成己”境界,进而成就“成物”理想。

义,“义者,宜也”,是价值观,由仁外化的行为导向。 “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2],成为“成己”、“成物”价值导向。

礼,行为准则,礼的人文观念,周公时代已有体现,所谓“周公制礼”,孔子纳仁于礼,为礼找到了心理依托,将礼从宗教色彩摆脱出来,成为日用之常, “立于礼”,“行以礼”, 自然是“成己”、“成物”行为规范。

二、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从属中国传统文化伦理

“管理”(manage)一词来自于拉丁语词根“Manus”,意为“手”,在西方管理学界,对此界定最权威属法约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3]

事实上,此处“管理”属动词,是“Manus”(手)的引申义——操作,对人、事、物的操控和安排,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管理哲学实际上是对管理实践中终极问题的探究,包括人性、人的精神因素和价值,人际关系(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等),从根本上说是对管理实践所承载的社会历史规定性、规律性过程从哲学层面逻辑地追问和反思, 二者区别显然。

葛荣晋《简论中国管理哲学的对象和范围》一文从传统文化角度界定中国管理哲学的对象和范围,其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和中庸和谐的价值理性文化,是一种强调克己复礼的德性文化”,并指出“中国管理哲学的原则、模式和手段都是建立在人学基础之上,强调管理是始于修己而终于安人的过程,人是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

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特征,出发点和落脚点恰恰关注是“人”, 人立于天地,是天道运行秩序一部分,与孝、仁、义、礼紧密相联,始终体现中国传统文伦理取向。显然,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相契合。

任何一种管理哲学都根植于特定社会文化中,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管理理念的哲学思考。

综上观之,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从属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是传统文化伦理一部分。

根植于是中国传统特殊土壤的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其特有思维模式,宗法背景,地理环境铸就中国传统管理哲学追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孝、仁、义、礼的伦理取向。

思维模式,铸就中国传统管理思维重整体性,阴阳、五行和八卦视作宇宙秩序,宇宙秩序和道德秩序双向互动,在宇宙中寻求天与人平衡与和谐,把思想发散出去又收回,落于原点人。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

宗法背景,使得中国传统管理依托自然经济,维系着血缘纽带的家庭和宗族,追求家族利益至上,孝为前提,礼为人伦的等级规范,家族荣耀不仅仅在伦理上的,更体现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上。礼义是支柱,立德是追求。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处于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往往视中原为本土,视中国为天下之中。注定其跳不出农耕社会,宗法思维的圈圈。其思维往往表现无我意识、臣民意识和圣王意识,圣人按尚公尚同——立已立人——成已成物思维模式,以一已之“公心”发而“感天下之心”。

一语概之,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从属中国传统文伦理。

三、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文化伦理内核

前面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中国管理哲学追求不矛盾,二者都以人为中心,以孝、仁、义、礼经纬。

传统文化处处洋溢尚中求和、刚健有为的精神,自然决定中国传统管 理哲学浸透了以孝、仁、义、礼伦理范畴善恶思辨,理想人格诉求,双向流动的道德本体决定其管理实质以孝、仁,义、礼经纬,以身—家—国为脉络,由小见大,由内而外,将个体价值依附于国家,从主体的道德内求内修,再到为政之道外化,在忧国忧民的沉思中寻找人类生存的样式:道德智慧的“主体内求”和政治智慧的“道德外化”,外推齐家治国,再达至“天人合一”,是伦理政治实践过程,这一过程恰恰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谋合,清楚明了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文化伦理内核。

四、结语

任何一种管理哲学都根植于特定社会文化中,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管理理念的哲学思考。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孕育中国传统文化特殊土壤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同样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与中庸和谐,其从属中国传统文化已成共识,其文化伦理内核实质是孝、仁、礼、义协调和超越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77-02

1 前言

文化包容是指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其本质在于承认、尊重并欣赏文化的多元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从其文化发展来看是极具包容性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延绵至今的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直到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包容并蓄,形成了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演变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武术也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烙印,因此中国传统武术也有着极强的文化包容性,这也是中国武术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其复杂性和多元性,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与消亡,逐渐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相互包容的,互不排他的多元统一体.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这样的民族其最大特性就是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3 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及体现

3.1 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促成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

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很大,包罗了许多传统思想及学说流派,影响较大者有道家哲学、周易学说、五行学说、太极哲理以及孙子哲学等诸多方面.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本体论的范畴.所谓“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要达到武术的目的,练武实践必须顺应自然,效仿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寻求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武术得益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使中国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技击技术,而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的包容精神.

3.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

3.2.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外在表现

中国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中国传统武术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结合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这也是中国传统武术与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的最根本区别.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武术对其他非搏击文化的吸收及相互影响.武术与宗教文化、中医文化、养生文化、兵法等都有着紧密的相容性.宗教与中国传统武术的关系甚密,许多武术流派和拳种及其拳理都得益于宗教文化;同时,武术结合了中医理论,与中医相得益彰,中国传统武术对中医文化的包容也使得中国传统武术不但有了防身御敌的作用,也有了强身、强心、养生的多种功能.此外,武术与艺术、教育等文化元素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舞同源,武若文用则为舞,武用则为武(术).在中国古代,宫廷宴会时,有时有舞剑等,就是武舞.古时,周朝的贵族子弟必须接受严格的舞蹈教育,其中不仅有陶冶性情、修炼风度的文舞,更有锻炼体格、培养战士的武舞.同时,中国传统武术为中国的古典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石窟壁画都有大量武术演练的图片,也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武术提供了参考.另外,武术的德育功能在当代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再赘述.当然,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深深的影响了当时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管理等,其包容性的外在表现也不是以上几例所能囊括.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包容性也使其在本质、形态、功能等方面发生蜕变,这种“变”更是一种发展、创新,使中国传统武术不断发展壮大,使其更加的具有生命力.

3.2.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

中国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中国传统武术的内涵决定了武术是不断发展和超越的,是身心兼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同时,中国武术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完善,与其自身特点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补充的作用.究其主要原因中华武术的超越性由于其自省,包容,及自身区别于其他各类技击形式的先进性.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还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之中.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作为相对狭义的文化,其同化力更多的是指对其它非搏击文化的吸收借鉴,并将其与武术文化充分的融合,最终形成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传统武术与传统中医之间的关系.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武术诞生在医学相对欠发达的历史时期,许多习武之人难免在演练中出现运动损伤,中国武术将中医引入武术研究范畴,不但研究其疗法,更是将中医理论同与武术相关的人体科学,运动科学相结合,在整个中医学的范畴中,中医伤科、中医针灸与武术关系最大,联系也最为紧密;并且中医在诊疗治病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借鉴与运用了武术的一些相关内容,比如抓筋疗法、点穴疗法、导引疗法、气化疗法、按矫疗法、运动疗法等等,武术也成为了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医学家往往也是大武术家,医武兼修之人,可上溯到东汉名医华佗、孙思邈、丹阳子马钰与长春子丘处机等.中医与武术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很多密切的联系.比如,武术家在修炼武功的过程中,他运输精气神的路径,实质上就是中医的经络体系,大周天就是十二正经的循行,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行,而作为武术“三宝”的精气神,根本上就是中医名词;武术中很多动作招式的命名,都包含有中医的命名特点和文化色彩,比如气沉丹田,力劈华盖等;此外,武术家练武还讲究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子午流注、食养药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等,这些内容和中医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武术对于非武术文化有着极强的吸收能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3.3 传统武术文化包容性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要求我们要自觉地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也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武术成为庞大的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的包容性不仅有利于武术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培育精神振奋、品格高尚的民族精神.中国武术始终都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其价值核心,须臾不能脱离,它表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意志品质;诚实守信、守义节的高贵品质;行侠仗义的理想人格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4 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造就了今天中华武术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武术只有扎根传统才能汲取营养.批判地继承武术文化,使之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

〔2〕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

〔3〕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5).

〔4〕田传信.论文化的包容性与存在[J].文化艺术研究,2007(3).

篇5

二如何形成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

(一)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当前的中国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人们在热衷于现代化的同时,传统文化正逐渐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实际上,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当中的诸多之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尽管目前有些前卫的设计师,总是宣扬在设计中取材于现代,要抛弃所有与传统相关的东西,给自己一个“反传统”的帽子,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最“反传统”的设计师,很多时候也会把“传统”作为反面的参照物来定义与演绎自己的思维。事实上,在新兴的信息时代进行室内设计,不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为代价,才能创造出符合本民族人们审美要求的室内设计作品。当今的室内设计,应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掘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精髓,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空间元素运用到室内设计中,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的结合,才会创造出更好的效果。即传统文化的介入应该来说对当代设计文化具有推动作用,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最大意义了。

(二)现代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的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实践中,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创新就有一定的基础。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借鉴传统思维方式

首先,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可以作为中国设计师所格守的设计哲学原则,儒家理念也构成了传统设计最基本的哲学内涵。

第二,儒家中心思想中庸之道,在室内设计中也得到了应用,比如家庭装饰,如果不做任何修饰,就会显得单调而无生气,而雕琢地过分则又显得俗腻。恰到好处的装饰,既赏心悦目,鼓舞人的精神,有利于身心,又能使景情相生,物质境界上升为精神境界。道家的传统文化思想应用在室内设计上,赋予了中国建筑室内丰富的空间内涵,许多虚实结合的空间设计出现了,如彼此交错、相互穿插、装饰共享等等。再如江南园林中的建筑,通过门窗将室外景色引人室内;各室内空间之间的隔断,将一个房间的装饰引入到另一个房间,彼此借景、对景,强化了空间流动感,这些都是道家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体现。

2.传统图形符号作为室内设计元素的运用

富含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符号主要有:具有传统内涵及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古代中华各民族图腾纹饰;宗教传统纹饰符号等等。在现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传统图形符号作为室内设计的元素,在室内装饰中能有效的营造传统文化室内环境的氛围。

3.体现富有文化内涵的陈设艺术

陈设设计艺术从古至今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形式、色彩、质感、文化内涵等都在空间与人之间传递着某种氛围、某种情感。具有中式特色的传统陈设风格已成为东方室内设计中的一大特点,它蕴含两种特质:一是典雅庄严的不凡气度,二是飘逸潇洒的生动气韵,象征着渊深超脱的灵性意境。继承传统文化的陈设设计艺术是室内设计人性化的一个基本体现。

(三)让传统以现代的方式回归

室内设计中的文化背景极其重要,设计师要创造完成具有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必须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扬长避短。因此,设计师一定要具有国际审美的情趣,我们不能把传统风格作为一种定式,不是为了做传统而去设计传统,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设计思维就陷入了狭隘的死胡同。苏州博物馆是贝幸铭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是在古典园林里做现代设计,他关注了几个传统元素的使用,另外在设计材料上进行大胆的突破,比如传统屋檐的瓦灯、挑檐都用钢结构来做,另外合理地引入自然光线到室内;中国以前的建筑大多是木条窗的做法,现在他用铝型材的结构代替木条,这种新元素的应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谈室内设计的创新

篇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极抽象的概念,它所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漠。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是有所指的东西,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又是无所指而又无所不指的。比方说:当提及中国传统文化时,人们总不期然地联系或说到儒、道、释等文化概念,这些无疑都是传统文化的范畴。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又不仅仅指这些东西,充其量,这些也只能算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之一角,并且,即使是这一个角,其显露在表面的状况也和隐藏于内的容纳可能大相径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大白话里隐显了另外一层意义即一方水土滋养了一方文化。诞生于中华大地上的中国本土文化,尽管随着时间及空间的物质运动有所变化,但这变化不管如何剧烈或丰富,其本质的元典精神并不随之有所变化,而且也不可能随之有所变化。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对本土原生文化的历史的文化阐释。并且,这些历史时空的文化阐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本土特质。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用本土性这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外在的表现――中国动画是合乎情理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根本成因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虽然概念总是模糊的东西,但总还是有一个大体的范畴)即什么才算是“中国动画”。

动画的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时至今日,动画已是一种世界性的视觉叙事形式。在“动画”前冠以“中国”必然是一种界定和区别:即界定这一动画形式的范围及区别于其他动画形式的存在标志。

很显然,对一个不存在的或将来也未必有的东西或事物冠名是没有意义的。一般来说,只有当这个事物出现或即将出现且需要区别于其他的东西时,才需要这个名称的。并且,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冠名才可能发生。这是一个平常的普通到使人很容易忽略的不太起眼的人文现象,但其中却包含了一个并不太平常的道理――存在的意义只有在独立独特时才有意义。如果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动画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现象的存在。

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以前,中国就有动画这一艺术形式,而且以一定的规模在发展着。但是,这时的动画还不能称之为“中国动画”,充其量只能’兑是中国人在做动画,因为这一时期的动画创作及作品有明显的模仿国外动画的痕迹。可以说它是中国人的,也可以说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东西。譬如在1956年时创作的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动画节上获了大奖,中国动画人理所当然地感到很高兴,但评委们却误以为这是一部前苏联作品。”这真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当然,这个误会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一个尴尬,或者说,它直接促使了“中国动画”的诞生。在此后的20余年间,中国早期动画人在“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创作了一部又一部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这一时期,大约有30余部动画影片,荣获了国际、国内100多项大奖,并以其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使世界动画史上有了一个新名称――“中国动画学派”。这个名称无疑是一个肯定,同时,它也是一个界定、一个区别。

在界定“中国动画”这个概念的过程中,中国动画之所以为中国动画的含义也逐步显现出来,即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的惟一性,这是中国动画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动画的判断依据,这也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选择。如果考察一下中国经典动画的内容形式,然后再联系中国动画的发展史,对一个中国人或对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人来说,探讨中国动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看起来很不严肃的话题。这个情形有点像在讨论“麻婆豆腐”与“川菜”的关系。但是,对一个从未接触过或儿乎没有接触过中国菜的人来说,

“麻婆豆腐”无疑是神秘的,甚至连豆腐也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据说宋时的朱熹一辈子不吃豆腐,就是因“格”不出豆腐的道理来)那就更不必说川菜或隐藏于其后的文化了。所以,探讨这个问题的必要性还是有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人类文化是人类心灵和智慧的结晶;人类的一切艺术活动都是人类文化的范畴。这样说大概是没错的,如果把这两句话当做命题,即只要时间继续。人类的性质不改变,则此命题或先验的原则就不会被将来所。

既然艺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被文化所包围,则说明文化的内容必包含艺术的内容。但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必有其特性。尽管如此,这一特性或特殊化依然是包容在文化范畴内的特殊。这一特殊的存在仅仅是区别于文化范围内的其他文化形式,而且是建立在此文化的共性基础之上的特性。故此,探讨文化的诸般问题必然包容了艺术的诸般问题。在流传至今的中华元典――《诗》《书》《礼》《易》《春秋》中,(《乐》失传)《易》无疑是冠居群经之首,。虽然至今对《易》的研究还有争辩或认识不清楚之处,但有一点是人所公认的:即其最根本的阴阳两爻符号的形成本于中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直接观察及其矛盾现象而得出的,象征着广泛的互相对应对立的种种事物或现象。

在《易经》中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宇宙生成模式和人类文明发生模式,按照冯天瑜先生的解释,则此“天道演运,万物自然化成的观念,也即是一种自然生机主义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又推及对人类起源和人类文化发生的说明,成为“天道”与“人文”彼此契合的宇宙――人生论,即所谓“循天道,尚人文”。

是故,《易经》所透露出的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及其方法论都是在对自然的俯仰观察中反观人的世界。其所以要“与天地准”“与天地相似”,就在于惟如此方可达到与自然之理“不违”的和谐境界,也即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精粹的形成基础,即庄子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本质。中国的文化传统经过大约五千年的消磨,依然是生生不息,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自始以来就以一种和谐相生的文化生态心理不无关联。纵观中国文化发展史,其中蕴涵的一个极重要且明显的规律就是相争相融且生生流转地多线发展,而并非是文化承传上的“人丁不旺”而导致的一脉单传。这是世界文化传承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或者可以成为解释中国文化传统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

在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消磨、冲击、淘洗、沉积后的 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模糊的概念,说不清,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对于每一个时代的后来人来说,它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长久以来,数以亿计的人来挖掘这个资源以资己用。然而最终,劳其一生的文化探求最后又返归这个文化并成为这资源的一部分,中国的文化传承和衍生就是这么一个无穷无尽的漫长过程。且正是这“无法思量又可想象”(金岳霖语)的文化积存中必定蕴蓄了的莫大能量为包括中国动画在内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那么,剩下来的问题就是愿不愿采用和如何采用这个资源的问题了。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像模式表现即是中国动画的本土特质

篇7

首饰 新中式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2-0100-02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沉淀深厚,有着独有的哲学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融人世界,经济发展迅猛,并开始不断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生产技术,并成为世界经济链条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借鉴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不应一味地模仿而逐渐丧失自己的特色。如果慢慢失去了我们民族的特色,就犹如没有根的大树,无法屹立于世界之林。本文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何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得以继承和应用,达到传承与创新。然后以新的形式将独具特色的首饰设计呈现,并将中国传统思想发扬光大。

1 新中式首饰设计

“新中式”这一概念起源于近些年来室内设计领域的一种趋向风格,讲究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兼糅,实现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风格。设计领域大众审美的相通性使得“新中式”的设计理念渗透到各个类别产品设计中。业内人士将“新中式”定义为:中国传统风格文化在新时代的全新诠释,在对传统文化掌握的前提之下实现当代设计。新中式风格具有明显的特征,当前时代之下的新中式主要表现出“中”、“新”两大特征,并朝着本土化、国际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方向发展。新中式风格并不是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简单地融合在一起,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之中,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恰当的表现。

在“新中式”定义基础之上可以更好地认识新中式首饰,其指的是通过现代先进技术和工艺打造首饰,使其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满足现代首饰通用化和标准化的需求。新中式首饰内容上具备文化的凝聚力和中华地域文化识别性;造型上存在形式的多元化;时间上有对传统文脉的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当代审美观念的新元素,将传统积淀融入到现代首饰设计中,将创新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得到延续,将根植于当代中国人生活土壤中的思想意识在首饰设计中得到全面展现。新中式首饰不仅是一个物品,其还被赋予感情,实现人和物、人和人以及物和物之间的连接和沟通,让传统艺术在当今首饰设计中得到更美呈现。

2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2.1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概述

从前文可以看出,新中式首饰的发展必须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极探索和深刻理解。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五千年历史的沉淀和结晶,是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综合体,并包含哲学、社会学、美学以及宗教等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一个完善的系统。刘梦溪教授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研究分析,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运用语言文字所创造、记载以及传播的中国特色文化,其包括中国的文化艺术、价值观念、民族精神、政治体制、处事准则、科学技术以及意识形态等。中国民族文化建立在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基础之上,其实现三家文化的互补和交融,并对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造成深刻影响。因此,新中式首饰设计从中可以获得很大的启发。

2.2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传承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猛烈发展,不少传统手工艺受到冲击,部分已经消亡。传统首饰也不例外。因此,必须找到融入现代化发展的契机,新中式首饰产业慢慢发展起来。在时展潮流中,“民族化、本土化以及地域化”的呼声一波强过一波,“现代中式”、“新东方主义”以及“新中式”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市场中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民族化、个性化以及多样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期望在产品中寻找历史文脉。种种现象均反映出民族品牌的建立符合时『弋发展趋势,设计师需要承担起对社会、对企业以及对消费者的责任。在此背景下,设计师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高科技、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中,如何结合中国人审美方式、艺术追求,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将新中式首饰的设计融入到现实的生活里势在必行。适应新时代大众的同时应不忘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3 新中式首饰设计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应用

3.1 天人合一,中和为美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其中“和”的思想更是其精髓。作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就是“贵和谐,尚中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都积极探索和阐释了“和”这一思想。其最能体现中式设计思想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

3.1.1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天人合一”是指天、人、物的生理状态的合一。《考工记》曾对此加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按照这种整体观,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涵盖一切的复杂系统,其间所存在的物种均具有各自的特性并拥有自身的归属,任何物种不存在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权力。与此同时,世界中的一切物种均相互联系,其相互合作并相互竞争,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可以实现自身不和其他物种产生联系。“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以及“情景合一”等哲学思想的出现均体现出古人的整体意识。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孕育出“以和为美”的美学精神,强调设计需要讲究全面和整体,极端观念以及片面观念均不可以出现,从而实现各项元素的有机融合。新中式首饰设计作品体现出整体性和全面性,其间所包含的任何元素均不能够超越整体美。新中式首饰以一种全局观在首饰设计中把握各个元素间的平衡并协调地融于一体。将这种哲学思想应用在首饰设计中要具有整体意识,“和”而不“分”,造型优美,比例标准恰当,工艺精巧,设计与使用目的和谐统一。更进一步说,它体现了艺术辩证法的某些原则,如:虚实、浓淡、深浅、隐显、疏密、阴阳、刚柔、动静、曲直、朴华等。在这些审美范畴关系中,以整体为美,把握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走入极端,而是要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3.1.2 中和之美对度的把握

根据朱自清先生《诗言志辨》中的考证,中和之美是殷周以来的传统思想。孔子之所以能够提出“中和”之美,其主要得益于《易经>中的美学思想。“即高明而道中庸”,意为人的情感在伦理、理性控制调节下,达到均衡。悲不过分伤心,喜亦不可狂欢。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温柔敦厚”、不能使欣赏者产生在喜、怒、哀、乐任一种情绪上的“过”。中和属于一种审美特征,既有质的融合和交汇,又包含量的权衡与折中。作为传承五千年之久的传统文化,中和之美强调的是尺度的把握,使得任何事情均处于合情合理之中。在艺术设计中避免走极端和片面性,达到恰当而不过。“和”讲究的是多种事物结合在一起,事物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对立性,“中”讲究的是把握融合整体的居中不偏。

在首饰设计中有律动、对称、对比、平衡、比例及调和等形式美的主要构成要素,以上构成要素的本质就是追求中和的设计理念。两种构成要素同时存在时,若特性过于强烈或相差太远,便会产生对比现象:若两者能达成一致,并且不排斥时,便达到了中和的状态。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中和之美”传统哲学思想观念要求无论是色彩搭配,材质组合还是整体的风格设计,都应当把握好比例与适度中度的问题,即首饰造型的布置组合,颜色材质搭配,意境营造,形式与功能的结合都讲究协调之美。对于新中式首饰设计的把握要不偏不倚,达到一种无“过”或“不及”的理想状态,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是符合中国民众的审美习惯的,并让佩戴者在精神和心理上达到平和,不能显得突兀,不能在产品,概念,装饰等任何一个对立方面走向极端。新中式首饰设计无论形式或者内容都应“适中”,“守正”,“和穆”,中庸而不偏激,显示―种“中和肃雍”的风格和精神。体现出设计原则中的均衡之美。

3.2 情境相融,虚实相生的意境法则

意境这一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老子“道一气一象”的范畴。老子认为,道、气、象是三个互相连接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在老子看来,万物本体和生命本源是“道”和“气”,而“象”则指超越了具体物象,需要人凭借想象、心中对“道”的领悟形成观念中的形态,老子也将其称之为“大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象”与“道”密不可分,脱离了“道”的“象”也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了“象罔”之说,阐述了虚与实、有形与无形、境相和虚幻的融合。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给意境论的“物我与其”、“主客为一”、“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提供哲学前提。意境体现在设计中是一种朦胧美,是一种精神体悟之美。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辩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将意境理论应用在新中式首饰设计中可以体现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任何意境均离不开情景,优秀的首饰设计作品必然实现“景中生情,情中含景”。西方美学将意境理论解释为移情现象,移情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赋予对象形式以生命,从而保证对象形式具有一定的情感,另―方面是指将对象形式的情感和自身情感相融合,实现自我情感活动和意向的激发,也就是对象形式和自身情感的合二为一。

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表现为“虚实相生”。虚指的是空,实指的是体,虚需要在实的前提下得以表现,实则要在虚的衬托下实现加工。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是中国古典艺术家们强调的“虚实之美”,这一古老的创作规律在新中式首饰的设计中可以使“虚与实”相互转化、渗透,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效果,产生一种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使首饰作品或者一种传达感情表现情绪的作用,同时也通过这种情感的传达联系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意境中,虚实之间并不一定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或者中介,比如月亮和思念之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人们却自然地将月亮带入到思乡之情中。

如周大生的小鸟与圆形窗花吊坠设计,通过一颗用现代材质和现代手法简约雕刻的吊坠,描绘了一幅具有古典韵味的窗边小景。通过比较写实的刻画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和淡雅清新的心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手法也是首饰设计中选材的一种构思角度。

3.3 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造物思想

道家文化讲究和谐,这是一种自然之美。天地处于自然中,没有经过任何人或者事物的雕刻和修改,属于最自然的状态,道家认为这一状态无常规且无形式,最天然地体现出天地之间的和谐之美。老子认为事物最美的状态为道法自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我国古典艺术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艺术家在一生创作中所追求的艺术风格莫过于自然、朴实、清新。在新中式首饰设计过程中,自然中灵感的获取方可以保证作品的灵动性和自然醒。

篇8

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因为繁重的学业十之八九近视,我也不例,这时我想到了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古人的智慧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找到了中医学针灸,只针灸了几组穴位:阳白、太阳、翳明、臂膈、太冲等,明显减缓了我近视的加深,让我叹服于中医的神奇!中医爷爷轻描淡写的说:“疏肝明目,由字即意,疏通了肝脏的经络,眼部供血畅通,症状自然就缓解了。”

1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中國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儒学、道学、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1.1儒学、道学、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医学在儒,道,佛的共同指导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这三种思想共同确立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这种空间结构是: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医认识论,方法论,生活观和中医药的基本问题,儒学主要构建中医理论体系,解决话语权力问题,释家的思想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有力补充。

儒家哲学己成为中医药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严密的中医药科学体系,成为中医药“话语权”的代表。释家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处方,保健等等这些对中医药的影响或多或少。然而,深厚的道家哲学和严谨的儒家哲学,奠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丰富性和深刻思想。严格的制度和深刻的思想使得把释家学说纳入中医理论体系是不可能的,它只能用作辅助影响。

1.2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1)春秋秦汉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一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孕育与奠基。在春秋秦汉时期,随着我国政治趋于稳定,我国传统文化也迎来了繁荣时期,此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雏形奠定了中医思想基础,尤其是在当时比较流行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可以说,春秋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两晋至隋唐时期出现民族文化大融合一一中医学分化融合和临床发展。在两晋与隋唐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文化交融特点,此时西方的思想以及文化开始融入中原文化,并且成为我国此时的历史文化主要特色,此时的中医也开始呈现出这一特点;在文化交融过程中,我国中医与西医的思想开始出现碰撞,并且出现一些明显的两极分化,甚至一些西医思想的引进使得我国医学领域开始出现临床医学的雏形。由此可见,此时的文化交融是中医学分化以及临床医学发展的推动力。

(3)宋元明清时期出现理学思想争鸣一一中医学学术流派峰起。到了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呈现出多种思想流派,其中理学思想占据领导地位,也正是这种百家争鸣的历史文化现象,使得我国中医学领域也开始出现多种流派,譬如现在流行的养生学流派就是在明清时期兴起的,还有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也都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这为中西学领域的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3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贯穿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主线,是中医药进一步改进,丰富,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无论中医理论的建设还是中医理论的发展,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为中医理论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同时也为中医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直接依据。为中医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慧启示,不仅可以作为推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己经渗透到中医理论体系中,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学的纲,它辨证的思想体系为中医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医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引。只有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下,中医的实践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为不断的经验积累来完善中医学理论。可以说,中医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临床疗效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的指导,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产生深刻影响的明显体现。

2中医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与古代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了解我国传统成语文化对更好地掌握中医理论,中国传统成语文化不仅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语言信息,还述说着根植于其中的深刻的中医内涵,如“沁人心脾”、“沁人肺腑”、“安内攘外”、“肝胆相照”等。

2.1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篇9

国学乃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之总和。国学是我国经典之学,优秀传统文化之学,世界文明之学,它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其组成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基础,涵盖了儒学、玄学、佛学、道学、理学,以及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国学范畴同时也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及数术,它是华夏文明的根基,炎黄子孙的灵魂,是一切社会活动开展的精神支柱。

国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国学――所说,国学是指中国一切过去的历史与文化,指中国学术的总称。国学,融道德学、智慧学、谋略学、养身学于一体,集精髓、精典之大成,修身养心之道,扬善抑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孕育了华夏文明,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无不为国学精神所赞叹,国学传承所欣慰。狭义国学一一国学是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史子集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唐小说等都属于国学范畴,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程,是历史经验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

国学作用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说,国学对我国传统经学、史学、诸子文学进行了精到而系统的阐述,国学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典学问,并非西学能替代,它必须用心去读,去看,去研究。

现代人立足于社会,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修养,应注重秉持经典,立人生之根基;明鉴历史,悟发展之真谛;研习诸子,融百家之智慧;赏析别集,养高雅逸情之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代表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三家理论,维系和推动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东西方文化经历了几百年的融合,二者谁也没有吞没和消灭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政府促进文化繁荣大发展的创新举措,乃人心所向,时代所需。国学以《易经》为花蕊,以儒、释、道三家为花柱,以诸子百家为花瓣,形成了人世间特色独具的道德学体系。把人们培养成有思想、有修为、有道德和高尚的人。

篇10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一)室内设计中的文化因素

室内设计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在做设计方面不得不别具匠心,多元化的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思潮,方式是多样性的,只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最具创新的方法就是最好的。室内设计里包括空间、色彩、材质、家具、陈设等设计,这些均可以产生一定的文化内涵,达到一定的隐喻性和辅。通过一些辅助设计来展示室内设计的美观,这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表达室内设计文化的内涵,有另一般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是无形的资产,是抽象的参考价值。在室内设计中,单凭家具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意摆放就可以完成的,也要根据一定的文化讲究才能更好地摆放美观。再从装饰、结构、造型等方面来看,更要讲究其效果和韵味。如果没有文化的指引,没有文化作为基础的概念,那么只会盲目地追求俗气乏味的所谓的潮流风格,根本就不会存在美的价值和美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那么,儒家文化与现代的室内设计会有联系吗?也许会有。这里说的儒家文化是我们汲取其中的“礼”“教”等这样的象征文化、品格特性来对现代室内设计进行创造和操作的。以这样的品格特征赋予了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加以创新,最后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基调与审美精神的并且含有地方特色的设计。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这是一分为三的表现形式。这种思想也是围绕人类来加以变通运用在设计中的。例如:(1)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它所提供的涵义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模式和价值取向,运用到现代的室内设计上,也就是我们在设计当中要考虑的人性化的设计,并且依附自然规律,不能破坏自然,合理的利用大自然的天然条件,进行可持续发展。(2)儒家里面的有个和谐的观念,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常说家要以和为贵,家就是现代说的室内。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到布局上的统一,结构上的对称、和谐等等,为了就是能够营造出一种和睦的气氛。这正是这个传统观念与现代室内相结合的道理。(3)儒家尚中思想造就了富有传统气息的道德美学原则。对现代的设计来说也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一点与上面说的和谐有点相似,也就是说不论大的设计还是小的设计,我们都要顾及到秩序的排列和平衡,形成以中轴为基点的传统美学风格。(4)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本身就带有传统主义的倾向,对现代的设计来说,也是要保持和遵循的,毕竟有规律才可以成方圆,也是这个道理。在适度的持中之意之上力求对立所达成的统一、平衡,看似矛盾,其实矛盾中的对立统一就是形成规律的前提。在遵循特定的规律上,寻求一个突破点进行创新与创造。

三、传统文化对现代性设计的影响

设计是艺术文化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每个时代的艺术家或设计师因为处于不同的时代,所以创造出来的作品风格大有不同。有的设计师总想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经过历史积累下来的,处处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因此,我们不得不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通过艺术与科技,直接或间接地对现代设计产生有效的和巨大的影响。

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设计,它起源于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它是对工业革命的响应并开始走上历史的艺术舞台。后来它以一种新的姿态作为新的文化范畴逐步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现代设计对人们的影响在今天有着极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当今经济时代和激情燃烧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能忘了传统文化的贡献,尤其在中国,我们必须要更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保持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风格。

具有现代性设计的作品,其中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完美的设计作品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回顾和阐扬。即使是最前卫的艺术或者艺术家,如果没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做好铺垫,那么他们的思想也是空的。最后的设计也许可以一时间掀起人们惊呼、崇拜的波澜,但是那仅仅只是一瞬之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文化思想室内设计都是轻浮的,没有收藏价值的,也是经不住历史的考验,注定不会长久的。这充分地说明了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艺术而言,传统文化艺术是必不可少的。现代性室内设计中透露出传统的韵味,从而显示出具有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和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显然,它为我们现在的室内设计提供了直接的设计资料,更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灵感。

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2-0053-02

1、前言

尊重历史传统,传承民族文化,一直是现代建筑设计艺术审美秉承的原则。如何营建基于民族文化又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设计类型,当下的建筑设计似乎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传承文化,参照传统建筑形式因子,但又担心落入设计俗套,缺乏创新创造意识,没有体现出现代建筑空间的气韵。另一方面,想学习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大胆的技术创新,却又担心流于形式缺乏根基,很多设计师正在身体力行寻求当下的建筑设计文化语言表达方式。

2、建筑设计应当与社会文化共融

现阶段我们也许陷入一个文化健忘的时代,需求的真实性变得模糊不清。作为建筑设计践行者,我们应当把公众对“真实性”的心理需求,以一种文化情绪的方式合理地表达出来。同样,建筑物象应当继续承担起社会文化责任主宰者的角色,继续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艺术的精髓,并努力挖掘民族核心文化价值观念,朴实自然地把我国特有的建筑文化元素奉献绘社会公众。

我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前人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来思考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历史上,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作为一种鲜活的设计文化形式载体,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环境设计观的典型代表。今天的现代化进程过分倾向于西方文化,西方建筑设计理论得到本土设计师的追捧,现代化国际化的建筑实律究斥着国内城市发展的每一片角落。我们有责任协调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文化差异,深层领悟文化表象下的真正建筑本质内涵,并了解当前社会公众真正的审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形成与时俱进并具有独特新文化思想的建筑设计。这种协调并不是传统文化与现念的中和,而是一种新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样也是人、建筑、自然的整体协调。

建筑设计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艺术形式,它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建筑功能实用的本身,而是在于它所载承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又伴随着社会综合文化背景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和气韵。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社会文化与建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其核心点就在于“文化”这一关键的价值属性,它又具有宽泛的社会属性范畴,我们需要将它融合成与建筑物象、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有机整体,而又相对独立地彰显场所氛围和精神气韵。

3、建筑设计应当与社会生态共生

物质的消耗总是与人类文明成正比,当我们自认为越来越高级的时候,却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建筑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背景,任何民族都把自己国家各个时代的建筑当作自己文明的印迹。然而当下的中国,建筑设计似乎在进行着一场复制性的运动。我们应该警醒:建筑设计必须与社会、自然、生态同步协调发展,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应当承担起现阶段的社会责任,并敢于担当,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努力。

在有关环境建筑设计的范畴内,建筑与生态的关联最为密切,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把社会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目标,也是建筑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现代建筑的生态设计则反映了人类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意识和价值观念: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环境建筑生态性原则的核心,在建筑设计中生态价值观是我们必须尊重的设计观念,它应与人的社会需求、艺术与美学的魅力同等重要。从方案构思到细节深入,时刻都要牵系着这一价值观念。以这一观念回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设计与生活的各种行为过程中尊重自然带给我们生命的意义。

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走向一个“生态性”的主题上来。设计的“生态性”要求设计师对人与自然这一核心关系更加地关注和关心。人是建筑设计的主体对象,我们创造性的研究物象客体无不是为主体服务的,人的客观需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永远是建筑设计的主旨。正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思想~样,建筑设计与人类社会生态需求的关系显得既辩证又统一,这就需要和谐共生,相互借力,而不是相互产生破坏。

4、基于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现代审美

社会建筑物象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特殊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建筑元素作为现代文明的城市建筑重要组成,它的设计发展与进步不应停止不前,而应当与时俱进。作为建筑设计从业者的我们,就更加有必要认真地对它进行研究,使传统元素特征与现代文化审美紧扣,其目的是让传统建筑的形态更加俊逸,造型更加优美,物象的典型性达到刚柔相济、淡艳相宜。

篇12

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对美的欣赏感受已具有深厚的时代精神。于是,有人认为,如果强调传统,就可能使设计失去时代感,提倡民族化就意味着复古、倒退。虽然,这一点上还存在争议。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设计的本土化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如今在设计国际化的今天,室内设计已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如何处理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联系起来,以求形成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室内设计风格。使中国元素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哲学根源,从传统精神构造中建立现代生活体系,从传统技术和民间工艺中汲取灵感,从传统材料中产生现代的生态和谐,从传统装饰和符号中陶冶情操。结合当今室内设计的发展论述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得到充分发扬和继承。

1、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分析

1.1中国传统哲学的审美观

中国传统文化亘古绵长,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主流,而佛教之禅宗,虽然并非源于我国,但是由于佛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佛教宗派,进而也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之一。儒家之中庸合一,道家之玄虚飘逸,佛教之禅中沉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相互斗争、相互融合,推动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无论历史上或当代的中国设计作品,无不受其影响。作为一名当代的设计师,更应该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哲学,从思想上入手,从思想上展开自己的设计。

1.2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意境观

我国自古以来就极为推崇“意境”的创造,将意境视为审美的最高层次,以“意境”的有无高低作为衡量造园、作画、营建的重要标准。比如,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法。画家们就依据诗歌“两山排闼送青来”作画,山与树空间位置真实,留白恰倒好处。近景和远景按照散点透视法缩短了距离,远山和近山大小一致,达到了虚实相间的效果。更体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艺术效果。

其实,意境并不止存在于诗画之中,现代图形、广告与产品设计,也是强调意境的。但是,人们对于意境往往感觉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然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意境”却不仅仅是作品未成立之前的艺术家或设计师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构思,还包括其作品成立之后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1.3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环境观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特别是对居住环境、宅基地和建筑的认识,往往基于地势、风向、雨水、光照、土质等自然条件,并结合了一定的预测学和天命观。对宅基环境一般最基本的要求都是是环山抱水,前山后势,柴方水源,阴阳平衡。自古以来,房舍的建造除了重视自然的功能需求以外,通风、保暖、散热、向阳等因素也在建造者考虑的范畴内,这是就物理、生理方面的需求而言。而心理、象征性能则是体现身份、等级与地位,符合人们审美品位等因素,也同属一个考虑的范畴。这些关于建房的理念、准则和认识,大都与古人关注环境与建筑的生理、心理问题有关,并形成了一套延续数千年的择地观、环境观或风水观。这不能说没有“科学”与“人性”的成份。

2、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

2.1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认为,无论何种风格的设计,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的,因而反映着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体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然而,从时间上说,任何时代的室内空间设计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设计形式来自于文化,人们按照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积淀,加工着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由此,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历史的设计就是设计的历史。

在很大程度上,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即使是最“反传统”的设计师,也必须以“传统”作为反面的参照物来定位自己的思维。其实设计从来就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均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每一位室内设计师。

2.2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这个大多数建筑师都在向西方看齐的时代,贝聿铭先生一直在通过他的设计提醒人们:中国的传统中拥有极其宝贵的建筑风格与技艺,需要被我们保存和延续。他希望为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发展一套自己的建筑语言……亭台、屏风、曲折的回廊、掩映的花木,这些中国人擅长的空间处理方式,在贝聿铭看来与西方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同样强有力。

室内设计就是这样不断的被熔炼,不断的被升华,发展到当今社会,由于生活品位的提升,人们已不再只把居所当成一个简单的避风挡雨的场所了,而是在追求一种人文关怀,一种生活和心灵的体验,让人的感受更多地注入环境,去营造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容纳着中国人的人生经历,情感情结的心灵空间。

【参考文献】

[1]戴力农,中国风:从传统到现代的室内设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篇13

(二)南北朝时期传统装饰纹样

总体上来看,到了南北朝时期,传统纹样装饰艺术大致可概括出以下特点:一是大量吸收,一些外来的植物装饰纹样的题材和形式甚至直接引用。二是此时在传统植物装饰纹样的题材和内容上,花卉元素增多,是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三是产生了对思辨智慧追求的时代审美特征,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

(三)隋唐时期传统装饰纹样

隋代在传统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南北朝时代装饰纹样的特色、题材和内容在隋代得以延续,不过也不难发现,趋于向民族化风格发展的传统纹样在这一时期已经逐渐开始,缠枝式组织的纹样增多,显现出优美与灵巧的发展趋势,用活泼的忍冬、莲叶、人物组合替代了盛极一时的忍冬纹。题材方面也有摆脱前一时代比较单一的趋势。唐朝是我国传统艺术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植物装饰纹样的转折时期。确立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以审美主体为中心的审美对象也由此诞生,可以表达愉悦心情的花卉题材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植物装饰纹样当中。卷草纹是唐代最受欢迎的植物装饰纹样之一,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优美的线条而受到人们喜爱。作为传统象征物之一的莲花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多与其他花卉元素组合出现,从而演变出了独具特色的宝相花纹样。唐代植物装饰纹样造型更趋于写实,与当时世俗装饰纹样雍容华贵的风格完全一致,体现了唐代的整体审美取向。

二、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

(一)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设计”是一个大范畴的概念,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独立学科。设计如果单从其构成形式、构成法则、形式美感、审美需求等手段上寻求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其他文化、其他艺术形式的认识与理解也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心所在。传统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方面,是其文化的精髓。作为文化的精神财富部分。赵朴初认为“传统的核心思想是缘起论……人类是一个因果相续,自他相依的整体。”这些说明了由人到物,由物到人相依的整体性,恰恰符合了设计系统观的整体性理论。

(二)传统装饰纹样在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两千余年,大多传统图形符号都已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成为现代设计当中用来表现传统文化的元素之一。

1.莲花纹样

传统把莲花视为圣洁、崇高、吉祥之物,受到了极大的尊敬与爱戴。传说释迦牟尼降生便走七步,而且“步步生莲”,可以说莲花是与传统形影不离的重要题材之一。莲花纹也以其优美的造型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受到了众多现代设计师的喜爱,成为了最具代表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元素之一。

2.忍冬纹样

忍冬,又名“金银花”。忍冬纹装饰大量运用于早期的石窟寺中,隋代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唐代后几乎消失。在装饰形态上,主要有单列式延续、环形、波线型等,其主要结构线都是以S形的基础上变化。忍冬纹在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在现代设计中也给中国装饰艺术注入了催化剂。

3.龙形纹样

龙是护法天龙八部中之第二部,因此在传统装饰题材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云冈石窟、莫高窟中都出现了大量的龙文装饰,如天人乘龙、九龙灌顶等。同时,龙也是中国传统典型装饰内容,具有民族代表性,因此,龙形纹样成为当代设计师们追捧的装饰元素也是理所应当。

(三)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视觉设计

1.商品设计中的传统元素

现金,当代设计师已经逐步认识到运用传统传统装饰元素来表现中国形象符号的重要性。联想笔记本电脑的宣传广告海报,主体形象由产品和佛塔组成,“以牲灵之技而工者”作为广告语。佛塔的特点就是,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远远超出了古今文人墨客的笔端。笔记本电脑的影子化为佛塔倒映出来,显而易见意在诠释商品就如佛塔那样,以牲灵之技而工者为前提,具有精湛的工艺造型和良好的性能,将商品的卖点充分展现出来。设计者将两个本无联系的事物巧妙的联系起来,主观上是以销售产品为目的,客观上则启发了众多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元素上的新思维。

2.传统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审美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传统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必修课。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中的“意境”和“境界”,美感论中的“妙语”,艺术创作中的“神思”、“现量”等等,正是这些美学范畴才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干,而这些理论当中,恰恰包含了很多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不懂传统文化,就很难真正的读懂中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