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发展前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合同管理发展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合同管理发展前景

篇1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是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的类型分为效益分享型、节能保证型、合作承包运营型。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用能单位和能耗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节能服务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盈利性能源管理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

二、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1997年,我国首次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原国家经贸委其它国际组织成立了“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该项目一期在北京、辽宁、山东三地成立了示范性的能源管理公司。2003年,项目二期启动。由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世行项目部,解决中小企业解决贷款担保的难题,并成立了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行业蓬勃发展,截止到2011年底,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数量将近3900家,其中备案节能服务企业1719家,实施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企业1472家,行业从业人员达到37.8万人。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被引进国内以后大大促进了国内节能企业的发展,很多节能企业由单纯的制造节能设备转变为节能投资,这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节能企业本身的快速成长,更有很多企业将企业的重点发展放在了合同能源管理上,使得合同能源管理在引入中国后逐渐地适应了中国的能源环境,在运营上一步步地走向完善和合理,市场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一批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在运用合同能源管理上趋于成熟。

三、我国煤炭企业的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现状

(一)煤炭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规模不大,较早引入合同能源管理的煤炭企业已开始获得收益

在国内较早引入合同能源管理的兖矿集团,在2007年就开始尝试这种节能机制。兖矿集团物业公司泵房和华聚能源公司济二电厂的输煤皮带改造,每年节电10万千瓦时,且仍在运行;科澳铝业公司的济三电厂、南屯电厂、电解铝厂的变频改造等项目也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济三电厂,单台一次风机变频改造,节电率达36%,全年节电收益为121万元。近年来,兖矿集团一直借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节能减排,效果明显。2009年,兖矿集团原煤生产综合能耗达到每吨3.90千克标准煤,低于山东省能耗限额标准23.52%,位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2009年,河北冀中能源集团在东庞矿运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该矿矸石热电厂1号炉二次风机进行变频改造,年节电量达48万千瓦时,年节约电费30余万元。这标志着合同能源管理首次进入河北省。

(二)相当煤炭企业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积极,更倾向于自己组建节能服务部门

首先,在财务政策上,在合同期内,设备的所有权属于节能公司,客户只有使用权。合同期满后,设备才能成为企业的固定资产,这样,财务支出就遇到了难题。例如兖矿的合同能源管理经费最终以设备维检费来实现。其次,大多数的大型国有企业不缺少节能技改的资金,且并不相信节能公司是否拥有先进的技术,更倾向于自己组建节能服务部门。例如,神华集团组建节能环保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第三,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的节能项目,一般需要节能服务公司提前垫付资金,但节能服务公司大多是中小企业,处于成长期,融资难。而节能服务公司一般都面临着项目开发周期长、短期获利能力差、负债率高、项目融资难等困难,他们认为客户能否真正按合同分享节能效益是一个很大的风险。这造成了拥有先进节能技术的大型节能公司不希望与信誉差的小型煤炭企业合作,而资金充裕、信誉良好的大型煤炭企业更倾向于用自有资金进行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方式。

四、我国煤炭企业的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前景

(一)国内外节能减排潮流不可逆转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上,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共同致力于全球的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出,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决定。

(二)国家规范政策法规促进合同能源管理产业发展

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就规定在税收上给予能源合同管理产业发展的支持,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前提下,对节能服务产业采取适当的税收扶持政策。一是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对其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免征增值税。二是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用能企业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支出,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区分服务费用和资产价款进行税务处理。四是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办理上述资产的权属转移时,也不再另行计入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上述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另行制定。

(三)节能减排指标促使煤炭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加强合作

在2011年召开的两会上,国家“十二五”的节能目标确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煤炭行业作为高能耗行业首当其冲,节能减排压力很大,而在近年来煤炭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的先行者,例如兖矿集团、焦煤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等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的收益体现,将吸引更多的煤炭企业与节能服务企业加强紧密合作,以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五、结论

合同能源管理以其节能效率高、客户零风险、节能有保证、投资回收短、并有助于客户改善现金流、提高竞争力等诸多优势在世界范围已得到了认可和推崇,但如何将合同能源管理逐步引进并运用在我国的煤炭行业,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虽然现阶段有着很多困难,但从长远看,合同能源管理在煤炭行业的应用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有着光明的前景的。

参考文献:

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2-0082-04

能源(特别是石化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占有及利用应该是相匹配的;但如果不能合理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1]。我国虽然总量上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而且能源利用效率也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因此,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当前发展的历史必然。目前,有关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潜力的分析,多数学者以国际先进国家为标准,通过国际比较判断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与节能潜力[3-5];而史丹以中国内部先进水平为标准,通过地区比较界定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空间[6]。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实力和资源结构存在较大差别,一些制约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如生产技术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所以,笔者认为,能源效率的国别差距和地区差异只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目标值,无法据此计算出中国各省区现实的节能潜力。因此,本文收集了1990~2004年各省区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建立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模型,据此计算出各地区基于主体特征的节能潜力,为能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和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依据。

1 思路方法与指标选择

1.1 研究思路与方法

工业社会能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依靠能源的驱动而运行。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避免可能的能源危机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的必然选择。为了认清我国各省区能源利用现状及节能潜力,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

(1)分析中国各省区能源利用现状和能源消耗强度的地区差异。选取2004年中国30个省区能源消耗及经济发展的截面数据,分别建立人均能源消耗、万元产值能耗和人均GDP的对应关系,揭示中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对应关系。

(2)从时间序列分析不同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主要以中国各省区1990~2004年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案板数据,研究不同地区万元产值能耗和人均GDP的关系,用幂指数函数建立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以便寻找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

(3)不同时段中国各省区节能潜力的对比分析。依据第二部分建立的能源消耗和人均GDP回归方程,分析计算不同时段各地区的节能潜力,选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4年四个时段,对各地区节能潜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经济的发展主要以靠中央转移财政,在统计分析中予以剔除。

1.2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从宏观和普遍的规律来看,一个地区能源的消耗是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节能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常采用人均能耗和万元产值能耗等指标。由于能源消费结构多以一次能源计算,包括了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为了统一计量和方便比较,将各种能源消耗折算成万吨标准煤。本文采用人均能耗和万元产值能耗两类指标,揭示我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分析不同时段各省区的节能潜力,并将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时空变化上。

不同时段各地区人均能耗和万元产值能耗计算公式如下:

EPi=Ei/Pi (1)

EGi=Ei/GDPi(2)

其中,EPi 、 EGi分别为某时段第i个地区人均能源消耗和万元产值能源消耗量,单位是吨标煤; Ei、 Pi、GDPi 分别为该时段第i个地区能源消耗总量、人口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项研究所选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五十五年统计年鉴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其中,本资料汇总了全国31个省区在人口、经济、能源等多个方面长时间的序列数据。

2.中国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我国进入了工业化的新阶段,重工业比重从1999年持续上升。由于重工业对矿产资源尤其是石化能源的消耗强度很大,导致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很大,因此,能源的消耗量及能源利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依据2004年中国30个省区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万元产值能耗为指标,来定量分析能源负荷和人均GDP的关系。

2.1 人均能源消耗与人均GDP的关系

本文选取除外30个省区人均能源消耗和人均GDP的数据,制作X-Y关系散点图(图1)。从图1可以发现,随着地区间人均GDP的差异,人均能源消耗量呈某种正相关关系。在财会软件Lotus 1-2-3 for Windows上,用直线方程 y=a+bx进行回归拟合,得到如下统计关系式:

y=0.9972+0.0665x (3)

相关系数R2=0.6956,相关性显著。

上述统计方程说明,我国经济增长还处于外延性扩张阶段,人均GDP的增长依赖于对石化能源的消耗,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能源消耗量呈同步增长趋势。[7]

图1人均能源消耗和人均GDP的关系

图2万元产值能耗和人均GDP的关系

2.2 万元产值能耗和人均GDP的关系

以上述30个省区万元产值能耗与人均GDP数据作X-Y关系散点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万元产值能源消耗量近似于幂指数下降趋势。换言之,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万元产值的能耗较小,能源利用效率较高;反之,万元产值的能耗较高,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区之间能源禀赋差异较大,导致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形成不同的偏离类型,因而,万元产值能源消耗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在所选的30个省区中,相对落后的省区数目较多,经济发达的省区相对较少,散点在低发展水平上更为集中。所以以万元产值能耗为依据,所建立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统计关系相对偏差较大,统计方程的相关系数R2、t检验值、F检验值相对较低。因此,本文未给出其统计方程,仅说明其变化的趋势。但从总体趋势来看,万元产值的能源负荷随人均GDP的增长呈指数衰减,并将在各省区的时间序列变化中给予定量的分析。

3.基于案板数据的中国各省区万元产值能耗的统计规律

仅以某年截面数据分析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只是全国31个省区之间的横向比较,由于存在区域差异模型的精度较低,还不足以说明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长期变化过程。为了准确地认识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关系,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引起万元产值能源消耗量的变化和省区差异,本文选取1990~2004年全国30个省区的案板数据,以人均GDP为自变量、万元产值能耗为函数,建立了各省区万元产值能耗随着人均GDP增加幂指数衰减模型,结果列表如表1。从表1可看出:除海南和宁夏万元产值能耗在近年有所反弹、相关系数较低外,其余28个省区万元产值能耗随人均GDP的变化符合幂指数衰减方程,相关系数(R2)都在0.90以上。上述这些幂指数衰减曲线在技术经济领域称为“学习曲线”,反映了同一产业或地区,随着技术进步,万元产值能耗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我们的模拟方程基本符合“学习曲线”。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地域差异较大,所以也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海南和宁夏,虽然也符合幂指数衰减、而且也基本通过t检验,但比起其他省区相关系数有点偏低,分别是0.6780、0.8391,这与该地区特殊的产业结构有关。从海南万元产值能耗和人均GDP的散点图看出,万元产值能耗在1995年后有个明显上升阶段,而2001年后又逐渐回落,这可能和海南省这一期间产业结构变动有关;而宁夏以煤炭为主产业,随着近几年重工业比例不断上升,万元产值能耗在2003年后出现缓慢上升趋势,所以模拟方程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总体来看,我国各省区万元产值能耗都随人均GDP增长呈幂指数衰减,而且会趋于某一稳定值。

4.中国各省区节能潜力时空分析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在逐渐地下降,节能改造成就斐然,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根据世界银行和英国石油公司(BP)公布的统计计算表明,2003年中国每创造一万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3倍,是美国的3.68倍,英、法、德、意等西欧发达国家的5~7倍,日本的10.4倍,甚至是印度的1.45倍[8]。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高耗能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了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过分依赖[9]。同时,重点用能行业、重点装置的能效水平仍然偏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很大的余地。笔者认为,能源效率的国别差距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中国能源效率的水平与节能潜力,但是这个节能潜力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发挥出来的。从根本上讲,中国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能源效率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一些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如生产技术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差距也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逐步消失。所以,本文基于中国省区内部区域差异,重点分析不同地区本身所能达到的节能潜力,来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中国内部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分配能源。

4.1 不同时段节能潜力比较分析

关于节能潜力,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相应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本文采用基于主体特征的省区节能潜力的计算方法,即各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千元,万元产值能耗的现实减少值。具体计算步骤为:首先,将表1中各省区的模拟方程求一阶导数;然后,利用不同时段人均GDP的值(x)求出相应的导数值,即人均GDP每增加1千元、万元产值能耗的减少量,本文以此作为各省区不同时段的节能潜力。利用上面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中国30个省区1990~2004年的节能潜力,本文主要选取四个时段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节能潜力大小将30个省区划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表2)。各类省区节能潜力分述如下:

I类省区:节能潜力较高,1990年、1995年、2000年、2004年节能潜力分别在4.81~20.50tce、0.66~1.77tce、0.26~1.05tce、0.10~0.86tce之间,随着经济发展其节能潜力呈下降趋势、节能空间减小,这类区域大部分是一些经济比较落后和能源丰富的地区,由于技术落后及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其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同时段的其他省区相比节能潜力较大。

II类省区:节能潜力居中,四个时段的节能潜力依次在1.88~4.34tce、0.34~0.56tce、0.12~ 0.24tce、0.05~0.09tce之间,从1990~2004年节能潜力也在不断下降,而且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段属于此类的省区无太大变化,都是一些经济中度发达的内陆地区,这些地区易于引进东部的先进技术提高能耗效率,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III类省区:节能潜力较低,1990~2004年四个时段的节能潜力依次在0.43~1.99tce、0.04~0.21tce、0.02~0.09tce、0.01~0.04tce之间,随着经济发展这些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已相当的高,节能空间不大,此类省区主要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4.2 各省区节能潜力的空间分布

图3中国节能潜力分布图

以上主要是从时间序列分析我国各省节能潜力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选取2004年截面数据做出中国节能潜力分布图(图3),着重从空间上分析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及节能潜力的地区分布。由于本文分析都不包括,但在做图时为了图形的完整性,根据其所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归入节能潜力较高一类。在做图时,我们仍然将节能潜力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型,0.10~0.86吨标煤属于节能潜力较高一类、0.05~0.09吨标煤居中、0.01~0.04吨标煤潜力最小,据此做出图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节能潜力较低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省区,这些地区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水平较高,所以能源利用效率较高、节能空间较小;而节能潜力在0.05~0.09吨标煤之间的省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内陆地区;而节能潜力较高的省区主要位于西部落后地区和中部一些能源丰富省区,包括青、贵、甘、晋、宁、吉、新、皖、陕9个省区,这些省区经济较为落后、技术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节能空间较大。比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山西、吉林、安徽、贵州其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节能潜力较大,和这些省区丰富的能源是分不开的。因此,中国要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在发展东部的同时,应该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其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我国内部社会的和谐发展。

5.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发达的地区,万元产值能耗较低,但人均能耗较高;而经济落后省区,万元产值能耗高,但人均能耗较低。因此,随着经济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我国经济增长还处于外延扩张型阶段,人均GDP的增长依赖于对石化能源的消耗。(2)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节能措施的实施,我国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呈幂指数衰减。(3)从总体上看,交通方便、沿海、沿江的东南地区能源效率较高,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内陆地区利用效率较低。在当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下,中国各省(市、区)均有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和可能性,但是各省(市、区)提高能源效益的潜力各不相同,而且差距很大。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中国在对各省(市、区)实施“十一五”期间能耗降低20%的目标时,不能搞一刀切,要制定有区别的区域节能目标和政策措施[10-12]。为了提高能源效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要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节能技术,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与技术标准。(2)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低耗能产业,减少在能源经济效率低的地区新建高耗能项目,强调高耗能产业布局的能源效率标准。(3)要打破区域界线,构建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并运用市场机制让能源流入效率高的地区,先进技术向落后地区渗透,促进东、中、西部技术和能源的有效交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3BJY0088);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2007~2008年度)。

参考文献:

[1] 张岩贵.中国资源供给瓶颈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J].南开经济研究,2004,(5):38-42.

[2] 周大地,朱跃中.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我国能源供求前景[J].中国工业经济,1998,(10):26-29.

[3] Lin, B.Q, 2001,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Energy Deman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tistic Research, 10: 34-9.

[4]Wu J., 2002, Serious Electricity Supply Shortage in the Three Year of Tenth-Five-Years Plan. China Electric Sector, 11: 9-12.

[5] Shi Dan. On the Skepticism Regard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Viewed from Information of China's Energy Utilization [J]. China & World Economy, 2003, (6).

[6]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223(10):49-58.

[7]孙根年,钟文静,李本庆.中国省际环境与发展关系及水气偏离类型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92-96.

[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6)――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 管卫华,顾朝林等.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规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3):401-407.

[10]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0):34-40.

[11] 郭小哲,葛家理.基于双重结构的能源利用效率新指标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6):999-1002.

[12] 张琦.资源约束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探讨[J].资源科学,2006,28(2):147-153.

篇3

    二、专项用房专项提供给广安大街市政工程被拆迁居民选购。被拆迁居民如要享受本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可购买专项用房或经市政府批准上市的经济适用住房,并凭所在区政府出具的证明到开发企业购房。

    三、专项用房价格由市物价局会同市建委按经济适用住房定价原则审定。开发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变相提高价格。

    四、市建委、计委、规划委、国土房管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专项用房的工程质量、审批手续等项内容进行审核,并督促有关开发建设单位按要求完善。崇文区政府和宣武区政府根据审核结果,对专项用房的价格、质量、配套情况等项内容进行认定,满足拆迁居民入住条件的房源,由区政府分期分批公布。

    五、被拆迁居民凡购买区政府公布的专项用房,具有经济适用住房产权。产权发证部门依据购房合同和购房人付款凭证,在30日内颁发产权证。开发企业负责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六、广安大街拆迁工作完成后,开发企业将购房人证明和销售合同报区政府核准汇总,开发企业凭区政府出具的证明,统一按照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办理土地划拨及有关费用的减半征收手续,并可按京财税(99)1201号《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的通知》,享受有关财税减免政策。开发企业购买的拆迁房源专项用于广安大街拆迁的,按照被拆迁居民实际购房面积免收开发企业购买房源发生的有关税费。

    七、对于部分房屋已交纳的土地出让金等费用,由征收管理部门退还或在开发单位后续建设项目中抵减,已享受返还或免收政策的开发项目,不再抵减。

篇4

2 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是: 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大量存在, 建设方前期规划没做好,在设计及施工阶段提高标准、增加功能、更改方案, 造成工程造价人为失控; 设计市场缺乏竞争, 无法实行公开的设计招标, 设计人员只对技术负责而缺乏经济观念, 设计方案保守, 设计质量粗糙, 初设阶段方案考虑不成熟,不到位, 致使在施工图阶段设计变更较多, 投资失控; 设计费按工程造价的比例计取, 存在设计单位任意提高设计标准, 设计安全系数过高, 不能优选经济技术方案, 导致概算超标; 勘察设计深度、精度不够, 如有些地铁项目,在施工中才发现地质情况与勘查报告出入较大, 不得不临时变更设计方案, 采取更高代价的施工方法; 业主方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 双方职责权力不明确, 缺乏必要的奖惩条例, 不能使设计人员担负起优化设计与有效控制造价的责任。由于以上种种原因, 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和失控。在设计阶段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 加强设计单位的管理, 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经济观念, 使设计人员具有投资控制意识,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质量, 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 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服务。

(2) 开展设计招标, 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 使设计单位加强设计深度、提高设计水平,使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适用、先进, 经济上也可行、节约。

(3) 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 重视初步设计的方案选择, 严格控制施工图预算,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4) 推行标准设计。工程标准设计通常指工程设计中, 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通用的标准图。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标准设计可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 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降低建筑安装费用。

(5) 提高业主方设计把关的能力。业主人员应加强初步设计审查及施工图审查的能力, 加强与各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 注意各专业之间的接口衔接, 减少设计缺陷及安全隐患。业主在设计合同中一定要明确设计变更及修改的限制条款, 超过额度要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 通过合同严格约束设计单位的行为。

转贴于 3 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的造价管理

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标方式的确定上, 首先必须积极推行“合理最低评标价法”, 使业主以最合理的价格选到有技术保障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合格的投标人, 保障项目的圆满完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招标文件编制的合理、严密及评标过程的公正与审慎,造价工程师要深入到编制招标文件及评标过程中, 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 导致 “豆腐渣工程”, 或“低价中标, 高价索赔”等现象; 其次要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 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最后在谈判及签订施工合同时要严谨、详尽、明确, 增强对合同的法律意识, 明确界定工程内容及工程范围, 详细制定买卖双方的责权利, 尽可能堵住一切漏洞, 控制费用变更, 减少索赔隐患, 避免在今后结算时造成扯皮或发生经济纠纷, 加强合同管理及履约检查制度, 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4 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目前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设计变更随意、业主提高要求、增加功能, 现场签证多等问题, 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因此, 业主方在施工阶段应加强合同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杜绝投资浪费。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通过不断地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努力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 从而达到节约投资, 创造更高效益的目的。

(2) 加强对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及主业代表的管理及素质教育,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 忠于职守, 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 熟悉招标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在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 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 公正、合理、及时处理索赔费用。

(3) 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 提高设计标准, 增加建设内容; 必须认真处理发生的设计变更, 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 必须经设计、业主、监理共同签字认定; 另外, 业主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4) 加强现场工程量签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经济人员相互配合,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签证内容要实事求是, 工程量清楚明确, 不违反合同约定的范围。

5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工程结算过程中, 审计人员不仅要提高业务素质还要遵守职业道德, 认真审核结算资料, 审查工程量的计算、费用的计取是否科学合理, 认真做好工程结算工作, 对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决策到竣工交付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 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并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通过加强对每个环节的造价控制和审查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 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篇5

1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运用OA系统、SAP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信息工具,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合理使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运用一个高效、完整的信息系统,可以不断提升企业效率和水平。此外,通过优化各种信息资源,还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总的来讲,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信息工具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分析,促进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顺利开展。

2企业开展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2.1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企业来说,信息化管理有助于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长期的进步和发展。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管理信息化代表着企业管理发展的大趋势。

2.2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的全球化使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更好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企业需全面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企业可以逐步地完善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系统化的思想对企业进行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跟上时展的步伐,不会被信息时代所淘汰。

2.3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性

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有规范的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使企业拥有一个比较规范的经营运作环境,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暗箱操作,减少企业审批效率低下、个别企业员工违法违规等问题。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方便其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源,然后对信息进行广泛的加工和分析,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为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不断规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使各部门能够更加紧密的配合。

3目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企业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企业管理层只看到企业短期的经济目标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制约,企业管理层常常考虑自己的权力和自身的某些利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开展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认为信息系统是多余的、无用的。因此,企业推进信息化改革的意愿就不够强烈,管理层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热情不高或怀有抵触情绪,就会阻挡企业信息化的步伐。

3.2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

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企业的信息系统之间相对独立,不同的系统之间无法共享资源,达不到信息系统预想的目的,信息工作人员和业务经办人员需承担很大的系统维护和基础数据输入工作,信息化建设没有发挥出功能和综合优势。与此同时,基础数据的录入存在大量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业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导致业务人员时常抱怨信息系统的繁琐,对信息系统会产生抵触情绪。由于企业信息系统之间无法共享有效的信息资源,关联度不强,从而形成了信息的孤岛。

3.3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普及程度较低

一些中小型企业不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整体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专职人员来开展信息化工作,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兼职人员在处理信息化工作。通常情况下,大型企业部门设置完善,专业信息人才通常认为大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好,从而会优先选择进入大企业就职。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缺少专业的人才和专业化的技术指导,信息化整体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更欠缺。此外,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资金投入的制约。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构建完整的信息化系统,因此很难实现信息化的综合管理。总的来讲,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程度较低。

4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4.1领导层重视信息化建设

企业在开展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只有管理层积极参与,信息化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在推进管理信息化项目时,管理层需要及时提出适当的建议和意见,合理地安排岗位分工,提出具有全局性的观点和计划。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讲,管理层需要重点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情况,对企业的未来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量,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平台建设。此外,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管理层需要制定一个整体的规划,更好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4.2积极共享企业的信息资源

只有互联互通的信息资源才是最有用的资源,但企业都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基础管理工作,尽量做到各类数据的及时、客观、准确,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持。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大量的软件和硬件资源进行充分运用,并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集成,例如对OA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和SAP系统进行集成,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企业在选择系统软件的时候,最好是选择相同或者类似软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这样可以提升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方便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4.3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篇6

Keywords: urban rail traffic, cast for management, design phase,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城市功能的提升、交通环境的改善,从而促进大规模的地铁建设,但是由于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成本高、投资巨大、工期较长、收益低、融资问题等等,制约了轨道交通的发展。因此,在轨道交通建设中,严格控制投资,加强地铁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从中不断提高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决策阶段的投资管理

项目前期的决策阶段对项目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建设方对工程投资的控制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高度重视对建设工程项目经挤性、合理性的研究与论证,并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水平、设计方案等。建设方必须对城市发展规划、市场容量、投资环境、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评价;应尽可能进行全面地编制投资估算,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经济因素对建设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2 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

近年来,我国内轨道交通在设计阶段存在一些弊端,如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建设方前期规划不够完整,在设计阶段提高标准、增加功能、更改方案,造成工程造价人为失控;设计市场缺乏竞争,无法实行公开的设计招标,设计人员只对技术负责而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方案保守,设计质量粗糙,初设阶段方案考虑不成熟,不到位,致使在施工图阶段设计变更较多,投资失控;设计费按工程造价的比例计取,存在设计单位任意提高设计标准,设计安全系数过高,不能优选经济技术方案,导致概算超标;勘察设计深度、精度不够,如有些地铁项目,在施工中才发现地质情况与勘查报告出入较大,不得不临时变更设计方案,采取更高代价的施工方法;业主方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双方职责权力不明确,缺乏必要的奖惩条例,不能使设计人员担负起优化设计与有效控制造价的责任。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和失控。因此,应加强轨道交通设计阶段投资管理措施。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设计单位的管理,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与经济观念。应提高设计人员对项目的投资控制意识,运用价值工程案例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服务。

(2)有效地开展设计招标工作。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使设计单位加强设计深度、提高设计水平,使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适用、先进,经济上也可行、节约。

(3)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重视初步设计的方案选择,严格控制施工图预算,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4)推行标准设计。工程标准设计通常指工程设计中,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通用的标准图。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标准设计可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降低建筑安装费用。

(5)提升业主方设计能力。业主人员应加强初步设计审查及施工图审查的能力,加强与各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注意各专业之间的接口衔接,减少设计缺陷及安全隐患。业主在设计合同中一定要明确设计变更及修改的限制条款,超过额度要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通过合同严格约束设计单位的行为。

3 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的投资管理

招投标阶段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上,首先必须积极推行“合理最低评标价法”,使业主以最合理的价格选到有技术保障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合格的投标人,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招标文件编制的合理、严密及评标过程的公正与审慎,造价工程师要深入到编制招标文件及评标过程中,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导致“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等现象;其次要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最后在谈判及签订施工合同时要严谨、详尽、明确,增强对合同的法律意识,明确界定工程内容及工程范围,详细制定买卖双方的责权利,尽可能堵住一切漏洞,控制费用变更,减少索赔隐患,避免在今后结算时造成扯皮或发生经济纠纷,加强合同管理及履约检查制度,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好地铁项目的投资。

4 施工阶段的投资管理

近年来,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设计变更随意、业主要求高、现场签证多等问题,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业主方在施工阶段应加强合同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从而在投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做好施工阶段的投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及优化。应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通过不断地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努力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从而达到节约投资,创造更高效益的目的。

(2)提高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素质。主要培养现场监理工程师实事求是的态度,忠守岗位的工作作风,熟悉招标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在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公正、合理、及时处理索赔费用。

(3)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必须认真处理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业主、监理共同签字认定;另外,业主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 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4)加强现场工程量签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经济人员相互配合,严格现场签证管理,签证内容要实事求是,工程量清楚明确,不违反合同约定的范围。

5 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管理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认真审核结算资料,审查工程量的计算、费用的计取是否科学合理,认真做好工程结算工作。这不仅仅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而且还能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6 结束语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并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本文主要通过加强项目每个环节的投资管理和审查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中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ostly, and investment huge. Strictly control the invest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strengthen the whole process of cos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investment.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related issu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investment control management

    由于我国各地为了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交通环境,纷纷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地铁、轻轨、高速公路建设。但是由于交通项目建设成本高、投资巨大、工期较长、运营成本高、收益低、融资问题等等,制约了交通的发展。因此.在交通建设中,严格控制投资,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提高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公路交通工程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与组织管理

    公路工程的投资控制分为四个阶段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管理阶段,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在施工管理阶段如何完善费用审核的相关机制并降低因管理疏忽造成的费用增加,同时费用审核人员要熟练掌握费用计算规则准确核定工程量。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以设计概算及设计为指异的工程招投标活动确定的中标合同价格,将是此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这个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是按设计图施工,使实际支出控制在中标确定的合同价格范围内。在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就是搞好项目结算和决算,检验项目投资是否控制在国家批准的项目设计概算或修正概算内。综上所述,设计阶段作为实施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其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必须按其规律依次确立。

    一般说来,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实施阶段、试运营及竣工验收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可研投资估算是编制设计概算的依据,设计概算一般不应超过可研估算。原则上这是项目总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任意突破,如有突破须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因此设计概算是编制投资计划、进行投资包干、考核设计经济性、实行项目招标,核定合同价格的最重要依据,也是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重点。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公路交通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是随着工程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分阶段设置的,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目标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

    2、可行性研究及立项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在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及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建设方对工程投资的控制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高度重视对建设工程项目经济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论证。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水平、设计方案等。建设方必须对城市发展规划、市场容量、投资环境,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调研和正确的评价;尽可能全面地编制投资估算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宏观、微观的经济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3、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目前,国内交通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是: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大量存在,建设方前期规划没做好,在设计及施工阶段提高标准、增加功能、更改方案,造成工程造价人为失控;设计市场缺乏竞争,无法实行公开的设计招标,设计人员只对技术负责而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方案保守,设计质量粗糙,初设阶段方案考虑不成熟,不到位,致使在施工图阶段设计变更较多,投资失控;设计费按工程造价的比例计取,存在设计单位任意提高设计标准,设计安全系数过高,不能优选经济技术方案,导致概算超标;勘察设计深度、精度不够,如有些交通项目,在施工中才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出入较大,不得不临时变更设计方案,采取更高代价的施工方法;业主方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双力职责权力不明确,缺乏必要的奖惩条例,不能使设计人员担负起优化设计与有效控制造价的责任。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和失控。在设计阶段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加强设计单位的管理,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经济观念,使设计人员具有投资控制意识,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服务。

    (2)开展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使设计单位加强设计深度、提高设计水平,使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适用、先进,经济上也可行、节约。

    (3)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重视初步设计的方案选择,严格控制施工图预算,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4)推行标准设计。工程标准设计通常指工程设计中,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通用的标准图。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标准设计可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降低建筑安装费用。

    (5)提高业主方设计把关的能力。业主人员应加强初步设计审查及施工图审查的能力,加强与各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注意各专业之间的接口衔接,减少设计缺陷及安全隐患。业主在设计合同中一定要明确设计变更及修改的限制条款,超过额度要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通过合同严格约束设计单位的行为。

    4、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的管理

    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标方式的确定上:①必须积极推行“合理最低评标价法”使业主以最合理的价格选到有技术保障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合格的投标人,保障项目的圆满完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招标文件编制的合理、严密及评标过程的公正与审慎,造价工程师要深入到编制招标文件及评标过程中,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导致“豆腐渣工程”,或“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等现象;②要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③在谈判及签订施工合同时要严谨、详尽、明确,增强对合同的法律意识,明确界定工程内容及工程范围,详细制定买卖双方的责权利,尽可能堵住一切漏洞,控制费用变更,减少索赔隐患,避免在今后结算时造成扯皮或发生经济纠纷,加强合同管理及履约检查制度,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5、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目前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设计变更随意、业主提高要求、增加功能,现场签证多等问题,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业主方在施工阶段应加强合同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审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通过不断地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努力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从而达到节约投资,创造更高效益的目的。

    (2)加强对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及主业代表的管理及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忠于职守,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熟悉招标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在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公正、合理、及时处理索赔费用。

    (3)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必须认真处理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业主、监理共同签字认定;另外,业主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4)加强现场工程量签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经济人员相互配合,严格现场签证管理,签证内容要实事求是,工程量清楚明确,不违反合同约定的范围。

    6、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

篇8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 A

2006 年 7 月 28 日, 是建设部发出《建设监理试行规定》16 周年的日子。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 经过广大从业人员十几年来的艰苦努力, 建设监理行业从零开始不断发展, 已成为我国建设领域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行业。

1 建设监理行业的现状

( 1) 国家从多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建设监理制度的地位已经确立。目前我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国务院颁布的条例中, 内容涉及建设监理的已有《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涉及建设监理内容比较多的是《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监理制与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作为建设领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四项基本制度地位已经确立, 这是很大的成绩。

( 2) 建设监理制度的实施, 对工程管理起到了明显作用。国家对大中型建设工程实行强制监理, 地方政府又对其他重要工程实施强制监理,这样我国的绝大部分建设工程都实施了监理制度。据初步统计, 现在实施建设监理的工程约占全部在建工程的 90%, 而且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工程。实施监理制度以来, 过去那种工期马拉松, 投资无底洞, 质量难保证的状况已基本不存在。对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控制造价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提高了工程投资的效益。当然, 这是多方面改革的综合效益, 但建设监理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2 我国建设监理存在的问题

( 1) 建设监理的覆盖面虽然很宽, 但内容很浮浅。目前多停留在施工阶段的管理服务上, 且侧重质量管理, 离全方位的服务还有较远的距离。

( 2) 监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结构不合理, 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

( 3) 监理企业产权改革进展缓慢。

( 4) 法规主体缺位, 尚无一部专门调控和规范建设监理的高层次的法律和法规。

( 5) 监理企业和业主的市场行为不规范。监理企业低价抢标和业主盲目压价行为比较普遍。

( 6) 监理人员工作不到位, 工作不负责, 不按监理合同履行监理职责的现象仍有发生。

( 7) 监理取费过低, 而且不符合市场定价原则。取费标准仍是 1992年颁布的标准。

( 8) 建设监理理论研究滞后。

3 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未来方向

( 1) 业主对建设监理的需求逐步强劲和丰富。目前, 建设监理作为建设领域必须执行的四项制度之一, 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部分业主是被动接受的。但是, 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和建设监理水平及效果的提高, 这种状况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 从项目投资主体看, 具有一定工程管理能力的国有独资项目将越来越少, 外资、合资和民资工程会越来越多。业主自行管理工程的做法将越来越少, 监理企业接受业主的委托对工程进行管理的做法将会更加普遍。在这种情况下, 业主对建设监理的需求将从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其次, 从监理的内容看, 随着投资结构的变化和改革, 业主对工程投资的整体效益将更加重视。要求建设监理要进行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监理, 向全方位全过程控制过渡, 监理内容更加丰富。

( 2) 通过整合将出现一个统一为业主工程管理服务的行业, 并逐步走上国际化。目前我国先后组建的工程监理、工程设计、工程咨询、造价咨询、招投标等企业, 从工作内容看, 都是为业主的工程管理服务的。虽然工作侧重面不同, 但都属于同一行业。之所以出现分割的局面,主要是这些工作分别由政府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造成的。这种上下脱节, 左右分割的状况, 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业管理代替政府部门管理, 给企业一个合理的发展空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随着政府对企业管理的淡化, 为业主工程管理提供服务的企业应不再受其主管部门职能的限制, 将从一企多证向一企一证多项服务内容发展。工程管理服务企业将以业主的需求为导向, 以效益为激励, 通过竞争合理地发展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 既可以从事某一个侧面的服务, 也可以从事全方位的服务。这样, 凡从事为业主工程管理服务的企业, 加强融合, 逐步形成一个统一为业主工程管理提供服务的行业。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建设监理企业也必将按国际惯例不断拓展服务范围, 参加国际竞争, 求得更大的发展。

4 促进我国建设监理事业发展的措施

( 1) 树立创新意识, 在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中发展。建设监理在国外也只有上百年的历史, 但其发展非常迅速, 新的思维、新的理论、新的做法不断出现。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与时俱进, 才能使建设监理事业永远朝气蓬勃。一是要思维创新。二是要理论创新。三是要制度创新。《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只涉及了施工阶段的内容, 是不完整的, 是缺乏深度的, 急需进一步修订。同时我们应解放思想, 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基础上, 完善建设监理的其他有关制度, 争取早日出台一部主要针对建设监理的法律或条例, 明确建设监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招标投标等制度都有独立的立法, 如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但建设监理至今还没有自己的立法。虽然《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对建设监理有一定的表述, 但它是从发展建筑业和保证工程质量的角度出发的, 表述了建设监理的一个侧面。建设监理和建筑业有一定的联系, 但从理论基础和工作的内容上看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从立法的角度看, 国家应有部专门针对建设监理的法律, 有了这部法律或条例, 再加上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建设监理就有了坚实的法律保证。

( 2) 抓住投资体制改革的机遇, 拓展建设监理内容。建设监理是为业主工程管理服务, 业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全过程的。在国外, 这些工作一般都是由业主委托给有相应能力的建设监理公司 ( 称之为咨询公司、顾问公司、工程管理公司) 等企业去做。当然, 这些工作可以委托给一个公司去做, 也可以委托给多个公司去做。业主的工作主要是对这些公司提供的方案进行审定。所以业主自己不需要很多的工作人员。业主工程管理的社会化程度是非常高的。但是, 我国建设监理多局限在施工阶段以质量监控为主的层次上。随着投资体制改革和深化, 建设监理行业的活动空间会愈来愈大。建设监理企业代表业主对工程建设实施包括工程前期决策工作在内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将不断发展。

篇9

引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土建项目的发展速度,为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不仅能够影响施工项目质量、进度,而且能够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指施工企业通过合理安排企业资源,比如资金、设备等等,不断控制优化施工项目的质量和施工进度等因素,从而实现或者超越预期中的工程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施工企业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主要作用是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调度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实现相应价值。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涉及到多个经济领域,比如水、电、材料等因素,施工项目和经济活动相互交错在一起。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应该做到统筹兼顾,未雨绸缪,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实现技术、经济、法律和管理的合理调控,有效处理好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还应该通过协调组织各种因素来应付复杂多变的项目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项目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项目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方案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工程验收运行。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土木工程项目的每一个阶段,而且是一套动态管理模型,其调整原则是:不同利益体的和谐共处,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控制。

二、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质量问题

1、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有限,效率低下,合同管理不规范

由于多方面因素,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不高,施工事故时常发生,不仅影响到项目进度和施工效率,而且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声誉。影响到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施工环境、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我国建筑市场存在弊端,所以项目合同管理不规范,施工单位单纯的为了利益而忽略施工质量。此外,随意修改合同条款的情况十分严重,相关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合同意识淡薄。

2、土木工程施工监理范围小,力度有限

监理单位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而且能够加强项目管理力度。但是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范围较小,只是简单的局限于项目施工阶段,而不是从头至尾,全面贯彻,比如项目立项和可行性探讨阶段缺乏必要的监理。土木工程施工监理力度有限,很难实现全面立体式管理。此外,我国监理市场比较困难,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监理单位比比皆是,监理单位缺乏必要监理知识,使得监理工作变成了好看的“摆设”,进而造成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混乱无序。

3、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混乱,缺乏科学性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缺乏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所以不能够保证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质量和成本能够满足先前要求。管理混乱造成施工管理的无序,成本控制力度不够。当前我国成本管理通常是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很难准确把握施工管理项目的重点。我国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缺乏严谨的管理体系,科学性欠缺,不同部门之间交流较少,进而造成资金去向不明,资金短缺现象。

三、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几条措施

1、抓好控制的重点

1.1 控制好对施工图纸的设计环节

施工图纸是工程的正常施工的前提,如果在设计环节就不过关,那么在将来 的施工过程中就更无法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了。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加强对图纸的设计环节的控制。对设计图纸的目的以及设计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对图纸的审查阶段,不仅要确保设计的图纸没有错漏现象,还要根据施工 过程来考虑图纸是否具有现实操作性,是否适应施工需求。还要积极的对图纸进 行进一步的优化,使其更好的在施工过程中发挥作用。

1.2 控制好施工所需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是工程正常施工的基础,必须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当材料进场时,要仔细的对材料的实物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测材料的规格、性能及质保 书等,看这些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一些重要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等,要重 点进行检查,还要进行复查。另外,施工材料中还会有一些易碎、易潮等需要小心保管的物品,这就要求在搬运和存放这些材料时要多加注意,保证材料质量的最好发挥。

1.3 严格控制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控制每一个环节,当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时,要及时的调整与纠正,从根本上排除安全隐患。对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涉及 工程从准备到竣工整个过程之中的,而且在竣工后还要做好对工程的养护环节。通过全面的质量控制,就能有效的排除质量隐患,从而保证工程的正常实施与运作。

2、做好施工规划管理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规划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对土木工程 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我国有很多工程所出现的质量问题都 是由于施工规划不当造成的。因此,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必 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规划工作,合理的规划施工场地,合理的存放施工材料,合理 的运用施工设备,并合理的安排对设备的养护工作,为工程的正常施工奠定坚实 的基础,有效的保证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安全,为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3、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点

在对工程进行分析的阶段,施工单位要根据在土木工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环 节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点,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能通过加强对控制点的质量控 制来对整个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在我国,很多土木工程的施工单位在设置质量控 制点时都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施工单位中相关的人员技术 水平有限,不能根据工程的实施来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点。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减 少设置控制点的时间而套用其他的质量控制点,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无法根据 控制点来对工程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导致一些质量安全隐患没有根除,从而造 成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相关的施工单位要结合所要施 工的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点,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中的质量因 素都能在掌控范围内,从而保证总的工程的施工质量。

4、培养专业的人才

在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不断培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 意义。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过程各个环节中的专业的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 们的专业素养,能够更好的设计图纸、监查原材料及设置质量控制点等,各司其 职,将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能及时的发现与纠正,从而整体上提高施工的质量。另外,加强人才培养,还能增强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单位的不断发展。随 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施工单位必须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使他们的观念能够与时俱进,从而能够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材料、运用新技术、探索新方法,不断提高施工效率,有效保障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要求势必 越来越高,因此,必须不断改进控制技术,采用合理的控制方式,将工程在施工过 程中的质量隐患全部排除,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与运行。在控制过程中,要抓好每 个控制重点,并找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点,对工程 的重点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将质量隐患扼杀在摇篮阶段,保证各个分项部位及分 项工程都能正常安全的运行,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提高施工单位的经 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不断增强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也 为国家经济与人民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篇10

公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对公路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进步需要公路养护以机械化逐步取代人工作业.尽可能改善养护工人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此外,现代公路要求养护作业快速、安全、优质,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服务功能。而养护机械化是提高公路养护质量、速度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传统养护方式向现代养护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为了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的水平和效益,保证道路良好的技术状态,有必要对公路的养护机械化的诸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二、公路养护机械化的涵义

公路养护是指对公路的日常保养,维修和改善。它的基本任务是: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维持公路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年限;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已不能满足当今公路运输要求的路线及沿线设施进行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排除公路的安全隐患,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等等。

公路养护机械化是指公路养护作业中的各项主要生产劳动全部由相互协调的机械系统来完成的养护作业模式。这些机械系统能在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指定的作业条件下以最佳的经济技术指标保证养护的质量。养护机械化的内涵从简单的用机械代替人力完成各种养护任务.延伸到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效率、安全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配备和使用机械,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相互协调,以最高效率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

三、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现行公路养护运行机制下的公路养护站,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公路发展的要求,只有实行养护生产的机械化,才能实现专业技能强、效率高的规模效益。现代养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规模养护和专业养护,这要求公路养护部门组建一批有较强技术经济能力和机械装备的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实体,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规模,参与公路养护市场的竞争。

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目的意义在于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使公路养护水平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协调。公路养护的作业方法按作业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人工作业、机械化作业和混合作业。公路养护机械化最终将提高公路的技术使用性能,提高运输进度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公路运输费用,充分发挥公路养护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的方法和措施

4.1 深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在公路事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对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我国当代公路事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目前的公路事业的发展形势,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措施分为以下几点:

(1)开放公路养护市场,实现管养分离。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的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市场,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转变,这样就能真正适应现代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和需要。

(2)改革养护运营机制,养护机械设备的购置和投入,应该采用多元化融资、多方筹措资金。具体运作模式和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多管齐下,例如可以引进外资、民营投资及采用股份合作制等运营机制,组建专业化机械养护公司,实行专业化养护生产。

(3)现代公路的养护维修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必须由高技术、高效率的大型养护机械设备来保证。因此,公路养护单位要组建自己的机械化养护专业队伍。公路管养部门要加大机械化养护队伍和机械养护工区的扶持力度,使之逐步走向市场。

4.2 加大养护资金的投入

随着随着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我们正在加大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但用在公路养护,特别是机械设备的投资却很少。因此我们要多方面、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1)在养护资金有限,而又急需养护机械时,可考虑采用职工集资的方法解决,购买一些经济实用的、综合性的养路机械,使用时可用机械台班方式付款,按年逐步还清借款。

(2)要树立公路经济观念,破除事业思想,打破事业单位的运行模式。通过盘活路产、置换资本金、引资合作、收费抵押、转让经营权、争取国债、发行股票等方式筹措资金。

4.3 搞好机械的配套工作

购置养护机械时应依照:国产为主、进口为辅、一机多能、经济实用的指导思想,因为在公路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完全向国外采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应该采用一些国产的综合型机械。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制定养护机械的总体规划,购买机械要从长远打算,注意统一机型,考虑标准化系列,做好机械的造型配套。

4.4 提高养护人员素质

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提高人员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公路养护标准和养护机械技术性能的提高,对养护机械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养护人员的素质不高,即使购置了养护机械,养护员工不会操作,机械也就成了摆设。因此,必须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岗位培训,实行持证择优上岗。特别是随着养护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养护机械品种和类型的逐年增加,更需要配备一支有专业知识和科技水平的管理人员和养护工人,来管理好养护机械设备,使其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实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制约因素

实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制约因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公路管理部门配置养护机械的资金缺乏。虽然机械化养护的优点有目共睹,但配置养护机械的前期投入巨大,一次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公路部门的决策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2)公路管理部门的意识还未完全转变。多年来的人工养护习惯及计划管理体制使人们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对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的压力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公路养护机械化只是作为一个口号提出,缺乏实施的热情和长远的规划。

篇11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机制逐渐形成,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项目成本控制是决定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内容,因此研究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对提高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因此,项目决策阶段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1.1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

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的类似工程的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项目设立地的经济发展前景、周边的环境、同行业的经营等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1.2认真做好市场研究,是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关键

市场研究就是指对拟建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作可能性分析。包括国内外市场在项目计算期内对拟建产品的需求状况;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等。要做好市场研究,技术经济人员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为项目建设的论证提供必要的依据。

1.3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

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这既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

1.4项目投资决策采用集体决策制度

为避免投资的盲目性,项目投资决策企业应采取集体决策制度,组织工程技术、财务等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员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分析论证过程不仅要重视新设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分析,还应立足节约,充分重视项目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以减少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和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2.1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

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围护、绿化等均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竟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在项目整体布局、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2.2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因此,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双赢策略,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以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突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与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

2.3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

针对目前设计人员经济观念淡薄,设计变更随心所欲。笔者认为应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5%)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设计质保金)。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3招标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3.1 项目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3.1.1 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项目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3.1.2 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分析、评价,然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招标文件。

3.1.3 合理低价者中标。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3.2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

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订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有效措施。

4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4.1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4.2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健全投资控制系统

建立建设监理制,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经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4.3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4.4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广告策划费、销售费等,减少销售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例如:占道费、绿化赔偿费和其他补偿费等,对大宗材料或大型设备按合同要求可直接进行甲供,以达到降低造价之目的。

甲供材料须根据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进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及损耗。

5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所承包的工程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所规定的施工内容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后,向发包单位办理工程竣工后工程价款结算的文件。竣工结算编制的主要依据为:(1)施工承包合同补充协议,开、竣工报告书:(2)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3)设计变更通知书:(4)现场签证记录:(5)甲、乙方供料手续或有关规定:(6)采用有关的工程定额、专用定额与工期相应的市场材料价格以及有关预结算文件等。

施工单位在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经验收符合合同要求后,应根据以上原则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完整的结算,并及时报送建设单位。还要根据施工合同做好工程的索赔工作,索赔工作应是全部竣工结算的内容之一,施工单位应当重视索赔的理论和方法。

工程完成后,必须对该工程的所有财产和物质进行清理,作为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依据。对内部分包的施工结算,根据施工合同、各原始预算、设计图纸交底及会审纪要、设计变更、施工签证、竣工图、施工中发生的其他费用进行认真审核,并重新核定各单位工程和单位工程造价。当与业主的竣工结算及内部分包单位的施工结算完成审查定案后,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加强资金管理,尽量减少企业资源和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周转。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认真总结,进行成本分析,计算节约或超支的数额并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以利于下一个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篇12

工程造价管理;过程控制

1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科学的造价管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工程造价管理,包括工程投资费用的管理和工程价格的管理两部分。根据所指定的管理目标的情况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有效的区分两种管理职能,已经成为当今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工程建设的投资费用管理属于工程建设的投资管理范围。为达到投资的预期收益,进行计划、预测、组织、指挥、监控等活动的工程建设投资行为,从而进行投资管理。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的范围,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有着重要体现。宏观上,政府为社会注意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发挥对一般价格的调控职能,对价格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和管理,以工程建设市场的管理规范对市场主体价格进行管理。微观层面上,工程建设企业通过了解市场价格信息的规律,从而通过对成本进行计价、定价和竞价的控制,来实现其管理目标。

2工程造价控制在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实施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发包阶段、合同实施阶段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出现的偏差,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需要认真搜集有关资料,如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技术参数、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制投资估算时要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2.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实行设计方案招标或方案竞选,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采用设计招标形式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促使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要利用各种指标对总平面图设计、工业建筑的空间平面设计进行分析比较,这两方面的设计不但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施工及投产后的生产、经营都有重大影响。在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积极而稳妥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

2.3 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建设领域实行招投标制,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招投标过程中,要认真编制招标文件,熟悉设计图纸,仔细审核中标单位报价书中的工程量、单价,限制投标单位采用投标策略对造价控制的影响。在编制工程招标文件中要注意:一是工程量清单应项目齐全,数量准确;二是招标控制价或标底应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三是合同条款中应明确工期、质量、造价、材料设备供应、工程款支付、竣工验收、质量保证期、违约责任等内容。

2.4 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的阶段。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职能的监督,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主要是做好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结合工程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工期的长短、工人的数量、机械装备、材料供应情况等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择优确定承包单位;二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尤其对工程造价影响重大的设计变更,更要先算账后变更;三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费用控制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控制;四是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材料费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在施工阶段做好工程材料的采购及供应管理,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十分明显。项目管理者可在施工过程中参与主要材料的选型定价,对大型工程项目的材料供应还可以组织招投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优选供应商。

2.5 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竣工决算是反映建设工程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坚持以现行的计价规范为依据,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规定,根据竣工图、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要坚持深入现场,掌握工程动态,了解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是否结算含现场没有施工的部分,是否有已经去掉的部分没有变更通知等,在结算时不能只对图纸和工程变更计算审核,要与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3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其他注意要点

3.1履行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

当前行业普遍应用模式为工程量清单的自主报价,该类方式可良好进行抵御风险总体能力的分担,引入公平竞争发展理念,推进工程建设的科学发展。工程量清单计价可真实的反映出参加项目工程建设单位的具体实力以及抵御风险水平。针对各个分项分布项目应用经费,就具体状况进行具体的对待分析,进而可在最大层面确保总价的科学合理性。

3.2推进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篇13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成本是指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以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新价值的总称。即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形成最低量流动资金的一次费用的总称。要使整个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

一、目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不够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成本的控制

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成本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效益。发达国家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成本的控制十分重视,不惜花大本钱、大力气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成本研究,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成本,进行控制。

2、设计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不严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控制的龙头。在投资计划得以合理确定以后,进入设计阶段,它是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有效控制工程成本要求在施工图设计中严密、全面。

当前的建筑工程工程设计也实行招投标制、公平竞争,把对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作为选择中标单位的主要标准之一,对全过程成本进行控制的管理。但目前大部分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经济进行深入分析不够、在设计中大多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人员似乎只对设计工程的质量负责,对工程成本的高低不太关心。以致无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编制初步设计、概算起到控制总成本的作用。工程设计图的质量和深度等也不够,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错算、漏算,也引起暂估项目的增多,使招投标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因而也无法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3、施工阶段对工程成本控制不够

在施工阶段还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虽然出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难免出现施工图在会审中或在施工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要求设计部门严格把关,避免先施工后变更的状况,也是避免工程成本突破概算,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耍环节。同时加强合同管理,保障发包方与承包方平等互利。

4、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不力

建筑工程工程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成本控制最重要的一环。竣工决算如何能忠实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成本,也反映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成本管理的能力,及时办好工程竣工决算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鉴证材料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如设计变更通知书必须由原设计单位下达的有设计人员的签名和相关印鉴。现场监理的签证必须有甲方工地负责人的签章并征得设计人员的认可等。有的建筑工程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工程结算一拖再拖,甚至一拖就是几年,大大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成本的确认。

二、推行全过程工程成本控制

1、 投资决策阶段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它是建筑的龙头,要及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首先建立工程项目控制,实行岗位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项目决策控制、概预算控制、价款支付控制、竣工决算控制和监督检查。其次,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等。再次,认真做好市场研究。通过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写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四,做好方案优化。在完成市场研究以后,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进行多方案筛选。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要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各种配套设施更加合理、实用,能使广大消费者接受,从而节约大量资金。第五,科学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蔓尽量细致,尽可能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以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2、设计阶段

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却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业主应在设计阶段就委托工程咨询(监理)公司,利用他们的专业化知识协助业主制定建设工程投资目标规划;开展技术经济分析等活动,协调和配合设计单位力求使设计投资合理化;审核概(预)算,提出改进意见,优化设计,满足业主对建设工程投资的经济性要求。

另外,在设计阶段要做到:

(1)按照投资估算进行初步设计,合理地编制设计概算,设计概算一经批准,不得任意突破,以确保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严格执行;在批准的概算基础上完成施工图设计,准确地编制施工图预算。力求概算不超过估算,预算不超过概算。要明确规定设计单位逐级控制工程成本的责任制,并辅以必要的奖惩制。

(2)在设计一开始就将控制投资的思想根植于设计人员的头脑中,通过在设计阶段开展限额设计、进行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推广标准设计及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等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工程成本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与设计人员要密切配合,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成本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

3、招投标阶段

业主应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就委托工程咨询(监理)公司,通过投标竞争,协助业主择优选定承包商,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成本管理人员应根据现行规范、定额和取费标准、施工图纸、现场因素、工期等认真编制标底,并使标底控制在概算或预算内。合理的标底成本是工程质量的保证。高价承包使业主蒙受损失;低价承包会造成承包商不规范施工、安全没保障、延误工期、施工质量隐患重重,增加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后期维修费用。

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就是要科学地组织建设,正确地处理造价和工期、质量的辩证关系,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首先,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材料费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占预算价值65%左右。因此材料用量、价格对工程成本影响很大。在工程成本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最主要的,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品种、价格繁多,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掌握材料信息价格及采购“物美价廉”建材的渠道,与施工企业共同管理,使工程投资得到合理的控制。其次,建立工程项目概预算控制制度加强对其编制依据,项目内容的审核预防预算突破概算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经常发生的.但要严格控制来自施工方的工程变更、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若遇有重大设计变更,总造价突破原投资估算或设计总概算时,还必须报投资单位董事会批准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再次,加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控制与管理。建立工程项日价款支付环节的控制制度,对价款支付的条件、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程序明确规定;办理价款支付手续前,应严格审核工程合同、支付申请,相关凭证及审批人意见等。

另外建立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人制度,由监理单位的专业人员对项目成本控制负责。严把签证关,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尽量减少变更费用,审核评估相关索赔等。没有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人签名的签证不得结算工程款,同时对工程付款进度进行控制负责,防止工程款超付。

5、竣工验收及后评价阶段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成本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工程咨询(监理)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查。编制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工程成本的实际结果。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实践证明,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0%左右,有的高达20%,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后评价作为对整个建设项目的一次综合性评价,也是对该项目工程成本的总结。一方面总结在整个项目建设期有效控制、全面管理成本的经验,另一方面分析在控制成本方面的不足,尽可能找出因主观原因而影响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因素,并加以克服。总之,通过建筑工程项目的后评价,可以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也使得我们的成本控制工作有始有终。

三、结语

对工程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是工程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工程成本,就要把控制重点转移到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尤其应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