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概括来说,依据在儿童文学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担当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力、阅读指导能力确定为师范生儿童文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师范院校应着力培养师范生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能力和阅读指导能力。师范生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能力和阅读指导能力的培养主要借助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来完成,具体做法如下:
一、树立师范生关于文学教育的理念,开阔师范生的儿童文学视野
论及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儿童文学学者、语文教育研究者朱自强先生倡导文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他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指在语文教育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将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古诗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转化为教育成果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诚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是非文学教材所不具备的,对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小说等这些儿童文学教材,理应采用文学教育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树立起文学教育的观念,对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意识地采用文学教育的方法,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才能实现其原有的审美价值,发挥人们希冀的教育功能,才不负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厚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广阔的儿童文学视野,随时关注儿童文学创作、研究的动态和成果,了解儿童文学参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和现状,研究儿童文学现象等。这样,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向学生推荐贴近社会、时代脉搏的最新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才能将从儿童文学中得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儿童文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纵深发展。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广阔的儿童文学视野是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能力和阅读指导能力养成的前提。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可借助本课程及“儿童文学理论研读”“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等选修课的理论讲述及理论研读,来帮助师范生即准小学语文教师树立文学教育的先进理念,来扩大师范生的儿童文学视野,为其日后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积累,提高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积累、儿童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品教学、阅读指导能力的内涵、基础和保障。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对古今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量大面广地阅读,才能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向小学生介绍、推荐语文教材之外的更多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小学语文教师也只有自身对儿童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赏析能力,才能在文本赏读中获得真实、深入的情感体验和乐趣,才能准确把握具体文本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阅读教学中将自己获得的审美感性体验和乐趣与小学生交流、互动,通过有效教学,使小学生获得具体文本给予的或阅读乐趣、或情感熏陶、或想象力激发、或生活启迪、或人性教育等。
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应重视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积累,要求师范生要有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量和广阔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面,涉猎古今中外各个时代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且作品的代表性强,涵盖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给师范生列出详细的阅读作品目录,并把作品的阅读积累作为师范生儿童文学素养考量的一个硬性标准,用评阅阅读笔记的方式来考查,得分归入儿童文学学科成绩。
师范生的儿童文学作品赏析能力是在不断积累阅读经验中逐渐形成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可传授给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原理、规律等,指导师范生从普通读者和教师两个视角去解读儿童文学文本,先是从普通读者的视角去赏读,以求获得阅读的乐趣和感性化的审美体验,再从教师的角度去分析文本的艺术特色、对儿童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并据此去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
三、养成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的诵读、讲授、表演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的诵、讲、演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品教学、阅读指导能力的内涵和具体呈现。众所周知,儿童特别是低幼儿童他们接受文学的方式和审美心理有着特殊之处,他们欣赏文学作品好听赏、喜口诵、爱手舞足蹈,观赏戏剧还会参与演出,感性形象始终贯穿他们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再者,儿童文学中的儿歌、儿童诗作品语言生动活泼、音韵优美、节奏明快、音乐性强,阅读教学中适合引导小学生通过诵读作品去体验文本传达的情感,去感受文本描绘的物象,去享受阅读的乐趣;故事、童话、寓言、小说等叙事性文体的作品有着生动的情节、鲜活的形象、丰富的对话等,阅读教学中适合采用讲述、角色对话、表演等方法,让小学生在讲述、对话、表演等活动中更真切、深入地感受、体验和领会,更积极地发挥想象,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言语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讲述、表演等活动应当成为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常规课堂活动,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儿童文学作品的诵读、讲述、表演能力,因为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这些能力,才能给学生示范和指导,才能与学生共同开展诵读、讲述和表演活动。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可结合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教师口语”和选修课程“儿童文学作品的诵、讲、演”的教学,利用“第二课堂”如儿童文学作品诵读、讲述、表演比赛及相关社团活动,来进行师范生的儿童文学作品诵读、讲述、表演训练,以培养其能力。
四、训练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品教学、阅读指导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直接体现。
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可结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的教学,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师范生练习教学设计,着重练习设计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理论讲述、教学设计示例、学生实践等教学环节,引导师范生考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和对各年级段阅读目标的具体要求,根据文本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再结合孩子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和接受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自有其方法和特点,如它突出欣赏阅读,淡化分析阅读,重视儿童对文学作品传达出的情感的体验和对文学作品艺术地反映出来的生活的感受,允许多元化、模糊性的解读等。只要是文学作品都带有较为明显的文体特征,不同文体的作品自然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引导师范生考虑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方法,把握具体作品的文体特征,针对儿童的审美习惯、审美心理、审美特点等,设计出恰当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1.
[2]朱自强.儿童文学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晖.儿童的文学世界――我的文学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1.
[4]王泉根,赵静.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
篇2
一、Z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构成要素
从语文素养大的方向上来划分,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人文素养。语文知识是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可以细分为听说读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人文素养包含自身修养、品德素质和审美素养。由此看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掌握,它更加强调语文文化知识和修养、素养的相辅相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夯实基本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1.字词教学不能松懈
首先,在教学中依然要重视学生的字词掌握,及时给学生进行字词听写训练,及时对小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进行复习和检查,做到“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牢牢掌握好字词,记住更多的字词。其次,注重字词含义的理解。学生如果只记住字词而不了解其含义,是不能够熟练运用字词的,所以教师要针对字词给学生重点讲解其含义。对形意相近的字词,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给学生讲解,让学生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此外,还有注重对字词的积累。除了语文教材上的字词,还应该要求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这样可以充实学生的词汇量,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重视阅读训练
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学生大量阅读的黄金时期,作为一名专业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要充分利用学生所能接触到语言材料丰宣学生的阅读。首先,课内阅读要最好的好词佳旬的积累,选人小学语文教材文章都是文学精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的精读和文章内容的分析。其次,鼓励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加强写作训练
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写作训练方式,创设自由开放的写作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讲真话、抒实感,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例如,采用微写作的训练方式,在课堂上根据教材某个文本和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这样的课堂小练笔虽然篇幅小,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此外,教师要加强写作评价,做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细致点评,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让学生及时补齐自己的短板,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确保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二)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和方法
1.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以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例如,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标记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不懂的语句,画出文章的精彩语句等。教师这样给学生安排了预习任务,可以慢慢让学生从被动预习转变为主动预习,久而久之,学习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一种学习能力,从而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高效学习的保证,同时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方位顺序、情节发展顺序等,让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灵活运用阅读技巧。
篇3
1语文隐性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隐性课程概念的提出是二十世纪初,当时的学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显性正规课堂,还应该呈现出一些隐性的不同的东西。伴随着具体的内容展开学习,让学生们在过程当中产生情感和态度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吸收。这种观念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开始蓬勃发展,“隐性课程”的概念是由美国的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提出的,他分析了团体生活和权威结构的特征,认为隐性的学习特征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氛围,让学生们在学习读写算的同事获得动机、态度和价值,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自此,小学语文课程的领域当中先后产生了“无形课程”、“隐含课程”等概念,掀起了隐性课程的研究新风。各大学者争相提出意见,认为隐性课堂是一种对学生们进行的无意识教育,这种课内外的间接内隐性非特定心理会在教育当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待隐性课程,从课程设计的角度隐性课程可以划分为可计划和不可计划的,从实施的主体来看,隐性课程可以分为教师传授和学生无意识获取的,从学习的结果来看,隐性课程又能够分成学术性的和非学术性的,从产生环境来看,隐性课程又能够分成是校内发生的还是在课堂中发生的。这些方向都是需要在隐性课堂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究的。
2 小学语文隐性课程的构成与功能
显性课程会包括了教材、教学大纲、参考资料和教学计划,都是一些规定性的课程内容,组织比较严格而且联系的也比较紧密。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不同,它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松散性,涉及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几乎包含了物质、行为和精神等教育环境主要构成要素。在隐性课程中的某些动态因素不仅能够对自身产生教育效益,还能够影响到其他的学科,所以,对于语文隐性课堂的构成与功能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就像孔子的《诗》中曾经指出,“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主张对学生们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性语文教育。
3 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开发中的问题
在语文隐性课程最原始的开发阶段,大部分的专家学者都是从语文教材资源外的外显和内隐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经过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表明,隐性课堂的开发基本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就是校园环境的建设,第二就是课程氛围的构建,第三是教育思想的创新,第四是外显活动的开展。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这些因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环境,环境优美、气氛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灵感,让学生们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之下完成语文素养的充实,校园环境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景观环境,学校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主要的因素,其次,在校园内部会设置装饰摆设、艺术雕塑、绘画作品等,这些因素都会在感官上对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情绪造成影响。课堂氛围的构件则是教师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他们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更应该是引导学生们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工程师,要通过事前的设计让学生们能够保持积极和热情,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之外举办一些参观活动、学习性旅行、文艺汇演、电影欣赏等等,让学生们对课堂中有限的学习范畴进行深入的研究。
4 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开发主要途径
4.1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一种理论概念,认为在文学阅读的前期和中期,读者作为一个主体会基于一些复杂的因素在心理上会形成既定的观念结构和思维指向,依据这种心理产生的阅读经验就称作期待视野。以期待视野角度对学生们进行语文隐性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三个层次出发,一层是文体期待,一层是形象期待,还有一层是意蕴期待,比如说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进行作者同期的时代背景研究,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作者情感的揣摩,之后依据这种情感的分析,进行文章大致思想的概述,从而真正地体会文章的主旨,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也丰富了学生们的历史知识。
4.2课后活动
人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节日庆祝的方式来组织学生们展开一些课后的活动,可以是角色扮演、读书交流、话剧编排等等,让小学生能够学会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和研究语文知识,寓教于乐是与隐性课程十分契合的一种教学理念。这种方法既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又能够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们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能力。
4.3设备应用
现代化的教育必须要适当应用现代化的设备,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教师内的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视频、演示画面、模拟场景的形式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吸收书本知识,并且拓展了教学的范围,让学生们通过直观的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很多语文知识通过语言的介绍都是片面的,必须要结合一些演示才能够更完整地实现。
5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历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传输,教师应该在教辅资料的基础之上积极地探究更多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探索出一条符合师生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苏文森.小学语言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D].湖北大学,2010.
[2]刘D琳.隐性课程课堂开发策略探析――以中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3,(6):89.
篇4
The Influence of Moral Education to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LI Jingrong
(Changchun Kuancheng Lanjiazhe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Changchun, Jilin 13011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language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Language subjects research workers that language subjec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et of great importance, with substantial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in the past that pure language teaching is different. This point of view of language education from primary school to start, a brief analysis of primary moral language and its unique potential not fully developed, pointed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important research.
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morality; training
语文课程作为习得祖国语言文字的一门学科,一方面要使同学们掌握某种语文知识和能力,提升语文素质,能够正确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另一方面还要能够从祖国语言教育的视角最大程度的挖掘一切教育因素进而培养同学们的民族观念和感情,使他们从小树立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优秀人才的远大志向。语文教学的这种重要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
1 文学与德育
当今文学理论研究指出,语言文字都是和它承载的意义密不可分的。文学一种社会,不是个体单纯的语言方式,而是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行为,是社会的产品。所有作品的创作者都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文学表示着超越个体的阶级、民族以及群众的利益。利益涵盖经济权利、意志、愿望、感情等,他们是组成意识形态的基础内容。所以,文学具备意识形态特性,是意识形态的构成要素,它对个体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大大超越其他课程。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一种客观现实,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质是这个学科的一大目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是一种现实存在,提高同学们的人文修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因此,《课程标准》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而且重点强调应该“最大程度的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虽然语文教学者对此观点各有不同,可是都一致承认“文以载道”的社会作用,认为语文教育的理想目标是通过语文课程教学来充最大程度挖掘本国语言的教育要素,最终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现阶段语文教育研究者认为语文学科德育具有以下特点:
(1)感染性。语文学科德育是情感熏陶与理论教育并存,并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学生施加影响。语文教材文学成分较多,提供情感教育的材料很丰富,这是语文学科进行德育得天独厚的条件。
(2)分散性。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相当丰富,它不同于政治课的系统思想教育,而是分散在各册及各篇具体课文之中的。上下篇课文之间,上下单元之间在德育内容方面没有必然联系。
(3)隐蔽性。语文教育内容所选篇目尽管一般都有明确主题,但其表达方式往往是隐藏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很少直白的表述出来。文学性强的篇目尤为明显。
(4)复杂性。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材近年来范围不断拓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都逐渐进入了中学教学视野。由此决定了语文的与内容的丰富复杂。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投射与文学作品之中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提高了对课文解读者――教师的要求。
2 德育的教育传统
德育,也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某个社会或阶级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目的、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全面的影响,将某种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变成个人的意识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有机构成组成要素,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在阶级社会中体现明显的阶级性,得到所有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德育处于所有教育之首。
在我国,德育是促进全社会整体发展必不可少的,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它通常涵盖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层次。为满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品德素质和文化水平。社会主义国家的德育,受到经济、政治以及青少年品德修养形成和发展特点的约束,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互相渗透,共同促进。
3 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实践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往往难以用真正的科学理论加以解释,因而有实践丰富而理论苍白的遗憾。一门学科如果只是进行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思辨,其价值是有限的。然而近年来心理学的飞速发展给语文教育的研究范围和角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心理学为发现和揭示新的语文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必要基础。正是由于心理学理论对语文教育的补充,使得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更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稳定性。
要研究小学语文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现象及效果就更不能离开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第一,应该明确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品德概念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近年来心理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较大的认知心理学派奖品的解释为个人依据固定的道德行为规定实施行为时所体现出的稳定的特征或倾向。
第二,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研究对开展语文德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同学们的道德行为习惯是日积月累的。小学阶段已逐渐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然而水平不高。来到中学以后,养成道德习惯的人数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研究表明,小学阶段80%的学生基本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并且稳定性也进一步增加。小学阶段是道德动机趋向成熟稳定的时期,小学生的道德动机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富有社会性内涵的价值观。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具有某种可塑性,要从同学们已具备的品德发展水平和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找到最科学的方法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其逐渐加强优良品质,巩固优秀的道德行为习惯。
这一切都说明小学时期仍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又是极其密切的。我们所说的德育,直接受到社会道德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可以说德育体现着社会对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要求,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优越条件。
另外,为了更好的研究小学语文中的德育问题,还有许多借鉴教育学、教育史、国外教育概况等领域的相关部分。为了掌握科学的研究数据,需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指导调查的设计、展开、回收及分析。研究文学理论、美学等学科对于分析语文教材的文学意义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待于教育研究者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承绪,赵祥麟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路海东.教育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专家曾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所以,实际的整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思考和讨论,说出自己的思维结果,使学生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即使文章生动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也只不过是文字符号,有许多现象甚至是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这就必须借助形象思维才能再现、重组形象,进而理解语言符号。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十分有限,所以此时整合信息技术,将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与现象,形象地展示在他们面前,能有效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与课文中语言文字符号相对应的表象,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形成了表象,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同步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信息技术与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机整合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例如《海上日出》《桂林山水》等优美散文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可以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可以通过声道的选择,让学生看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实践证明,这是能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迅速提高的有效措施,许多学生在首次听到自己的录音后,都十分惊讶地说:“啊!我的声音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
五、利用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提供学习“媒介”
授之以鱼,只应一时,授之以渔,终生受用。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那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故事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时,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教者可以设计制作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一段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孩子学习的热情会被激发,课堂气氛会变得紧张而活泼。在理解诗意时,教者演示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当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对诗意的理解也就了然于心。
篇6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新媒介层出不穷,信息无孔不入,我们的生活、文化、文明等与传播媒介之间建立了鱼水般的关系,传播媒介提供了一个比家庭和学校教育更为生动有趣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平台和窗口,无论是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适应了学生活泼好动、个性凸现的特点。诚然,传播媒介着实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影视、网络、手机、书刊、声讯等媒介的 “双刃剑”效应。传播媒介所承载和传播的信息皆有正负的双面性,中小学生由于知识和认知的有限性,面对错综复杂的媒介信息,往往缺乏能动的辨识与批判能力,对其中不合情理的或超越经验世界的虚拟内容常作合理化的接受和效仿,导致学生行为上的偏差与失误。一些中小学生对媒介的依赖性和迷恋性的增长,使得这种影响和毒害更加难以防止和消除。首先,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耗费过多时间接触传播媒介,迷上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所营造的虚幻空间,造成自我封闭,弱化了与他人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其次,依赖影音像视觉信息,淡化了文字阅读兴趣,放弃了大脑的深思和叩问,导致学生思维简单化、平面化,以致形成浅薄的表层文化。另外,被建构的媒介也在建构真实,学生倘若缺乏批判思维和眼光,就会全部地接受“被建构的真实”而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对于身心迅速发展并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而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学生,并且在我国应试教育仍在盛行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培养中小学生知识文化的同时,也要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媒介信息的主动接受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
二、媒介素养教育以及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里的缺失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媒介素养,是一种关于如何应对大众媒介信息的能力,包括:接触、分析、评价大众媒介所传递的复杂信息的能力;使用大众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而所用的能力;获取、批判、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简言之,媒介素养即是对大众媒介信息的素养。在各种大众媒介信息满天飞的现代社会,对信息传统地一味接受的模式已让受者晕头转向、矛盾重重,主要原因是对大海似的信息难辨真假。因此,媒介素养迫切地成为了现代信息社会里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媒介素养能使媒介环境清晰可见,让受者带着批判的眼光走进媒介、研究媒介和使用媒介。其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近用大众媒介,制作媒介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具有正确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的现代公民。
教育,我国《新华字典》对教育的定义即“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辞海》里对“教育”的表述:广义泛指影响人,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特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简要地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然而教育主要通过教育传播而实现。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介向受教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如:确定教育传播信;选择教育传播媒介;通道传送;接收与释放;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通过对媒介信息的控制和传播,使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
(二)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缺失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现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语文课程中把“媒体观看”和“媒体表达”当作“听”、“说”、“读”、“写”并列的技能。但在我国,虽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到了“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到“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提到“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提到“拓展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的途径,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等等涉及现代媒介的内容,但并未明确提及“媒介素养”,更没有一本中小学通识的媒介素养教育读本。
不仅如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人也混淆了“信息素养”、“媒体技术”与“媒介素养”的概念。将搜集、整理和传送信息,掌握和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误解为是媒介素养,取代了媒介素养的真正内涵,忽视了学生对整个媒体及其介质的认识,忽视了透过媒介的符号象征把握其潜在本质意义。还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到了新闻通讯,没有关注到影视、网络等丰富多彩的多元媒介,新闻题材作品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辨析体裁、掌握某一体裁的构成要素的认知层面上,停留在赏析、体会语言的感知层面上,远未触及媒介识读教学的实质――在阅读媒体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精神。
三、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里的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与融并
(一)中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方法亟待更新
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仅以课堂为平台的“教―学”单向流动体系。“中学文学社、诗歌朗诵会、主题征文比赛等”成为在主课堂之外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嫁接要素。然而被长期忽视的是,语文能力是一种基于母语能力培养的诉求,是课堂外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传播的信息以及传递的文字表达方式和习惯、审美构造和诉求,这对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信息传播的垄断性,使人们盲目从信大众媒介所传递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对媒体现象和媒体行为的本质思索非常欠缺。但事实上,媒介是被建构的,它也在建构真实;媒介有商业的利益和追求;媒介有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诉求;由于内容和形式各异,不同的媒介有各自不同的审美特质、符码和传统。语文目标教育应引导学生以思辨的眼光审视阅读媒介文本,增加对不同媒介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理性地接触、解读媒介信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建构与融并媒介素养教育,应在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议题设置”等方面不断更新和加载媒介文本与媒介语言,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下几个方面问题的能力。
(1)媒体制作与制作者:谁了这一则信息?这则信息是被怎么制作出来的?其目的是什么?
(2)媒体文本:这是何种形式的文本?与其他媒体文本相比较,这种文本的特点是什么?
(3)文本语言:这种类型的文本语言有什么特点?同一个主题,其他类型的媒体文本会怎样表述?
(4)媒体接受者:谁是这则信息的预期接受者?如果做一个假设,他(她)会怎样理解这则信息?
(二)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应及时更新运用现代多元媒介典型复合型文本
当前,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等媒介传播形式正影响着中小学生的生活,影响着他们的语言表达形态和价值观的形成。作为一种基于母语形态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是一个贯通课堂与课外、兼顾理论授课和实践反哺效应的开放平台和体系。多维媒介资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入,将拓展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平台,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表达和道德素养的追求。而这正与媒介素养教育教育的培养目标殊途同归。
伴随着多元媒介阅读时代的到来,语文学科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纯文字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而应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积极开发多元媒介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将网络文本、广播影视、短信、广告等富于新闻要素、媒介因子、时代感的复合型文本导入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阅读媒介,搭建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培养学生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能力。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本身就包含了多种媒介,正好可以为媒介素养教育营造最理想的环境。同时,网络也是新知识构建的载体,将网络资源导入语文教学,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识别资源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网络QQ、微博、微信、微视等媒介的交互功能可使学生实现广域交流,BBS可让学生发帖、跟贴、回帖,便是建设性使用媒介的锻炼过程。例如,可开展网络主题性阅读,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阅读网络文本,这种阅读信息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学生从网上获取资源,也可在网上交流心得,这一过程就是选择、理解、评价信息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语文实践活动应在媒介素养教育指导下趋利避害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应通过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媒介素养能力的指向下,能自如应对媒介环境中各种文化语态和审美倾向,趋利避害。
许多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多种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可巧妙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资源,让学生撰写宣传标语、撰写校园新闻、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班级网页等,这样既能锻炼语文实践能力,又可在锻炼中提高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又如,可让学生观摩改编自名著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比较影视与名著的异同,并发表孰优孰劣的看法,这一比较、思考、评价的过程可使学生理解不同媒介的审美特质,培养其批判质疑精神。再如,读书摘抄、报刊剪贴、编辑小报等语文活动都能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对信息资料进行积累、整理、分析、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提高媒介素养。
当然,中小学语文教育和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两者不是完全等同和可替代的概念。在国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目标,如何构建我国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还有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语文教学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仅仅是这种努力的一个探索。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2年增补本
[2]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0)35号
[3]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N].中华新闻报.2002(67)
[4]蒋莉.媒介素养与人的现代化.当代传播[J].2005(1)
篇7
合作 探究 实践 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
写作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文化素养的构成要素,它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对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不畏惧作文,打好写作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或咬铅笔头,或随意编造,或敷衍了事……尽管极少数学生能得到“优”,但大多数并非真实情感的流露。怎样改变“榨文”状况?我鼓励、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
第一,要学会动手写。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以说多数是样本,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所用的教材更是篇篇皆为精品。充分利用好时机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学《可爱的草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描写草塘美景的句式来写自己熟悉的麦田景色;学习《颐和园》后,带领学生参观敬老院,运用游览顺序写真实的参观经历;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后,引导学生收集环保材料,为自己写环保倡议书做准备……此外,让学生把一些课文结尾补写或者把古诗文改写成现代文也是促使他们思考和动笔的好方法。
第二,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参与生活,把活生生的人、事作为写作文的材料记在脑子里。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慧眼,没有积累素材的习惯,怎么可能写出真正的好作文呢?语文教师也该引导、带领学生参加生活实践,和家长共同努力培养他们做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留心世事的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涌现的新鲜事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及变化中的景色自然地记在心里。到写相关的作文时,再把它们从“记忆宝库”中提取出来,有目的地进行挑选,真实而具体地把自己所做、所见、所闻、所感倾诉出来。只有亲自观察,亲身体验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真文”。
第三,要学会动脑思考。瓦特烧水时看见壶盖儿被水蒸气顶起来。如果不思考其中的原因,蒸汽机的诞生不知会等到何年。同理,通过文章的叙述并感悟一定的道理才会使写作更具生命力。我们生存的世界上,有太多耐人寻味的事物,许多思维认识的成果是从这些事物中“悟”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勤于观察,潜心思考,动脑筋的有心人,养成“以事悟理”的好习惯,自然会在生活中得到更为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会凝成他们的思想结晶,写起作文来怎会无话可说?
“世事洞明皆学问”,留心观察,细致思考,形成习惯。从细微处入手,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使自己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就能避免对事物的认识处于肤浅的表象水平,同时还会从生活中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问得那渠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路子宽了,何愁没材料可写呢?
第四,要努力丰富语言。丰富而生动的语言,除了通过语文课文学习积累,通过阅读课外书进行《书海采贝》:记录好词好句,用好句中的关键词语写段落。更重要的是教师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我让班级的学生们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一旦发现生活中有谁说了有趣味或者有道理的话语,就及时地记录下来。可以记录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词语。每个星期五的下午,我会抽出一节课让他们汇报。把个人成果展示的同时,也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学生们分享着资源,也分享着快乐。这样持之以恒的结果,让学生们养成了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写作文时,他们觉得“言之有物”,且“得来全不费功夫”。
第五,要记住及时练笔。有人怕写文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练笔太少。其实,任何技能都是通过训练掌握的,写作也不例外。
多写的好处很多,通过写,才能发现自己掌握知识面的狭窄,从而激励自己主动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便有更多的学问和见识;通过写,对克服困难的体会才能加深,平时学习书本上的范文意识性才能增强,领会才能深刻;通过写,能更好地把握写各类文章的基本思路和常用表达方法;文字铺就的成就感推动我更乐于写作。
自己有这样的感受,在鼓励学生动手写作时,我常常要求他们别手懒,把想写的内容及时记下来,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至于以什么形式写,我不作具体要求。只要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思,我手写我情”,我都会在他们的作文本上认真修改,端端正正地写上评语。以赞赏的语言去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让学生有事而写,有感而写,有情而写。
几年下来,对于写作文,学生不再有精神负担。他们把外界的信息接受和思考,真正地动笔写出自己的东西。在各种作文比赛中,学生们获得奖励,他们写作的欲望也越加强烈。
实践证明:只要每个语文教师不厌其烦,在课堂引导学生把每一类题材的文章学明白;再不辞劳苦在课下督促和鼓励学生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动笔的好习惯。那么,作文时学生“言之有物,辞以情发”就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学》 云南教育出版社
篇8
[作者简介]郑春夫(1977―),男,江苏宝应人,本科,苏州新区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一、体悟语言时施评,导向词语,让体悟更深入
时常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教师出示一段话,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问学生“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对于学生的表达,教师一味赞扬。这种做法好像是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充分尊重,其实却是异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的阅读体悟浮于语言表面,甚至有脱离文本而随意生发时,教师不能“视而不见”,需要通过生成性的评价语言指引学生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在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处驻足、品析、回味,在与文本零距离对话中深入体悟,获得深切体验。
在执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句话,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学生说:“从这段话中,我读出了谈迁编写《国榷》十分艰辛。”也有学生说:“谈迁真是伟大,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的理解没有错,但这样的阅读体会只是凭借自己的直觉感受而谈,是浮于阅读表面的。怎样让学生的体悟更深入呢?我及时评价:“你们的感受是对的,但说得比较概括,这句话中有几个数字,你们再读读,看看从其中某一个具体的数字当中能读出什么?”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为准确、清晰。导向关键词语的生成性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在品词析句中真正实现了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主人公心灵对话,并从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更重要的是,学生习得了咀嚼句子的方法。
二、解读单一时施评,导向多元,让解读多纬度
抓住重点字词句是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法。然而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单一的、片面的。这时,导向多元理解的生成性评价能够开启学生思维之门,使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更全面。
一位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出示:“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师: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林冲?
生:我读出了林冲的镇定。
生:林冲只一扫,洪教头就摔倒在地。可以看出林冲武艺高强。
师:林冲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打败洪教头?
生:打、劈。
师:老师有个疑问,洪教头气焰嚣张、咄咄逼人,为什么林冲只轻轻“一扫”,而不用“劈”或者“打”,除了林冲的武艺高强,还可以看出什么呢?
生:从“一扫”中看出林冲的善良,不想让洪教头受伤很重。
生:林冲心地仁慈,没有给气焰嚣张的洪教头重重地一击,我真佩服林冲的大度。
教师这一生成性的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林冲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也使得梁山好汉的内涵更丰富。学生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是在教师多元化的理解、生成性的评价点拨下生成的。
三、朗读品味时施评,导向方法,让品味更深刻
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指导朗读时,教师需要依据文本材料,通过生成性评价,使学生在朗读中切实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发展语言。
指向朗读的生成性评价,不是“再有感情些读就更好了”“如果读出什么什么语气就更棒”“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等隔靴搔痒式的没有引导价值的指导,而是需要把握语言内涵、导向有效的朗读方法,促进学生在朗读中做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与文本情感交融。
指导朗读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想象画面读,体会表情达意后的读,串联前后文内容读……导向什么样的朗读方法,需要依据文本内容而定。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当学生把“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段话读得比较平淡时,我这样进行了评价:“你能想象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的画面吗?”“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容易吗?”学生在笔者的启发下,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而学生头脑中有了画面,对母亲的艰辛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与文本(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与契合。接下来的朗读中,学生的声音是从“心里发出的”。这一生成性的评价使学生得言得义,加深了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语言意蕴的赏析和品味。
四、不同文体时施评,导向习得,让素养有提升
随着教师对语文学科本性的认识加深,“用课文教语文”的理念已经成为共识。生成性评价需要在关注文体、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上,开掘其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倾力于积累、理解、运用,扎实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记叙文教学评价时,要导向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构成要素的了解与把握;说明文教学评价要导向说明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等;散文教学要导向其丰富的联想、自由的取材,含蓄的语言,“形散神不散”的表达方法等;小说教学评价要导向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戏剧教学评价要导向人物形象的把握、矛盾冲突、舞台说明等方面;神话故事教学评价要导向离奇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此外,生成性评价还应该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比如有详有略、围绕中心句表达、承上启下、细节描写等。教师只有用课文这个“载体”,依体而教,导向习得,学生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做到学以致用。
五、“节外生枝”时施评,导向课外,让课堂有保证
因为受阅读经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关注点自然不同,课堂提出的问题也是无奇不有,这就需要教师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筛选。如果教师与学生“纠缠”于与文本无关、课堂上不必解决的问题,课堂学习就得不到保证。
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孔隙”部分时,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孔隙”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出了许多问题:“双龙洞的孔隙是怎么形成的?”“双龙洞的孔隙为什么这么小?”“孔隙里的水位一直都是这么高吗?”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品读、想象、体会作者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独特体验,感受从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之窄才是《记金华的双龙洞》“孔隙”部分的教学重点。对于学生提出的上述与学习重点、难点无关的问题,教师如果一味地迁就、引导学生去讨论,就会造成“偏题”现象,白白地浪费课堂时间,而且没有实际价值。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你们的问题也挺有意思,课后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请教他人等方式寻找答案”的评价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成。导向课外的生成性评价既保证了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篇9
生态化是前苏联学者创用的概念,“其内涵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美育,用的话来说,就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语文美育,“就是探索语文教师如何运用美学理论于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施用美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情,使学生具有美的创造力,以此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综上所言,笔者认为,生态化语文美育原则是以人的生命发展理念为指导,把生态美学和传统美学的生态性、和谐等基本理念运用到语文美育之中,建构学生和谐的心理生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准则。
二、关于语文美育定位的探讨
1、语文美育的本质是学生的生命发展
当前,现代人的身心承载着太多的控制与强迫,显出了越来越多的“无能感”,在精神上,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加厉害!人常常成了科技“座架”上的忙忙碌碌的小虫;人的心灵深处往往形成“精神污染”,造成关系紧张,精神颓废,心理生态严重失衡。在“应试教育”的重压,学生成了“知识容器”,心理生态损伤最为严重。当今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所以语文美育担负着学生的心灵舒张和生命发展的使命,
尼采说:“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语文美育首先要关心学生的生命教育。然而,传统的语文美育更多关注美育客体的探讨,而审美经验论告诉我们:美感的发生“不能仅仅看作是对某一具体的直接反映,而是要借助审美主体的一定心理结构作为中介”,审美心理的生态性对审美效性至关重要。语文美育必须重构学生的生态自我,和谐学生的生命发展,让他们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所以,语文美育的范式必须革新,美育视角必须着眼于学生心理生态的平衡和学生的生命发展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语文美育的目标是培养“生活艺术家”
语文美育是培养“生活艺术家”,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学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的需要,是激发学生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需要,
纵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美育突出三个基本理念,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语文美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在“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提出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课程总目标”中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语文美育的重点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语文新课标有关语文美育的要求主要有:在“课程性质”部分,提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在“基本理念”部分,规定:“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部分,强调:“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总体而言,语文美育的重点目标是“审美能力”的建构。
语文教育承载语文美育目标,它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它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首先,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正是形成阶段,所以语文美育必须关注他们审美趣味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自信心,热爱生活。
其次,初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较小,语文教育没有必要拘泥于教材,学生的美育发展空间较大,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指导他们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建构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指导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总之,语文美育没有“应试教育”的紧箍咒的束缚,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培养的是“生活艺术家”。
三、关于生态化语文美育应用原则的探讨
1、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是生态化语文美育的和谐境界。生态性是语文美育的基础。 转贴于
生态性原则是指语文美育的手段和工具必须具有生态性,为缓解学生的心理创伤,提高他们审美感悟和审美创造服务。
教育的本质即人的生命发展,而“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意味着成长的个体在种种不同的活动领域中愈益自主、自觉和自信,亦即意味着主体……心理构成要素的发展”,而心理构成要素的发展与心理生态性密切相关。相对教育生态学而言,“应试”教育“实际上是片面地把人作为劳动力资源加以开发,说到底是把人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加以开发,以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工业文明观指导下的教育完全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基本要求,片面的开发和利用了人的自身”。同样,“应试教育”的语文美育,其指导思想、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及其模式等,都是或多或少是为工业文明进行中的人服务的,忽视了人类肌体和心理的生态性。马克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育必然要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生态性需求。然而“人类肌体和心理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于工业文明对人自身自然的片面要求,教育又片面地参与其中,所以往往也导致人们自身的‘生态危机’”。生态化语文美育方法正是为了缓解学生“心理危机”而提出的,生态性原则理应是生态化语文美育方法的首要原则。学生只有具备心理上的生态性,才能在愉快中审美,才能进入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生态性原则主要表现为:(1)手段和工具生态性。作为语文美育的方式,不管是情境法、美读法,还是作文法,其载体的本身——也就是情境、朗读、作文的本身,必须具有生态性,符合学生心理生态和心理和谐,否则便会产生负反馈效应,不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2)宗旨和目的的生态性。生态化语文美育是美的教育,是人的生命教育,它是建立在生命发展观的基础上,寻求生命的和谐、人生的愉快与激赏、生活的乐趣与美的感悟、美的创造。
2、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是生态化语文美育的外在形式。形象性是语文美育重要手段。
生态化语文美育必须以形象说话,形象是语文美育的外在手段,“语文美育的显著特征即在于它审美观照上的形象性”。语文教学必须以形象说话,让学生在形象之中体悟美,切记空洞说教,那样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
生态化语文美育必须符合美育的一般性原则,因为“美育的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人”。在生态化语文美育之中,形象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它是由师生共同创设的,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良好的形象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正反馈,是一种和谐之美;反之,不良形象只能产生负反馈。在生态化情境美育法中,形象具体表现为:物质情境的形象性、多媒体创设音像情境的形象性、精神情境的形象性等。同样在生态化朗读美育中,形象具体表现为:节奏和停顿的形象性、语音和语速的形象性、语调和语气的形象性以及配乐的形象性等。
3、情感性原则
篇10
4.当前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探讨 韩茂源
5.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福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鹏
6.学校学风建设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刘超,王宇翔,何学敏
7.学校管理团队的情商建设 刘国珍,张跃滨
8.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张能云,董瑞峰
9.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冉冉,孔德博,王建永
10.加强制度建设是促进数字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王军锋
11.学校休闲体育文化建设初探 李卫星,王全军
12.论教师的情感素质 庞彬
13.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韦健涛
14.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相关研究 王友根
15.谈新课程语境下的教师素养 王立
16.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毛凯
17.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李蕊
18.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李健
19.和谐班集体建设的途径 甘洁
20.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生道德养成研究 董耀金,冯占辉
21.农村中小学生问题行为探究 魏晓娟
22.基于网络的"专家问诊"式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初探 王兴柱,刘春花
23.远程教育环境下的西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 贲进柱
24.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调查与分析 田果萍,张生平,赵霞
25.构建"诊所式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阴洪峰,张宇,郄爱萍
26.中学生健康行为调查研究——以山西省重点高中为例 武林
27.苏北地区小学体育与学生体质问题研究 傅遐龄,陈荣梅,严纲
28.数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刘忠诚
29.非智力心理因素与英语新课程改革 张欢
30.英语教学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比较 安颖
31.学习风格研究在英语分组学习中的应用 汪俭,俞敏
32.论外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贺新全,何守仁
33.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及其回归 贾曼丽
34.从汉英对比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曾晓红
35.浅议英语教学中英汉互译的翻译技巧 樊华,周坤
36.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应对 杨年懿
37.词块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闫从军
38.英语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周雪峰
39.中学化学教材中铁与硫反应实验的改进 赵立国
40.学生美术欣赏教育的调查研究 岳慧兰
41.学校体育功能的生态学思考 朱卫平
42.体育教学中缄默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汪耀华
43.论学校体育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高山青,卢黎东
44.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吕平,王健
45.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原因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周凯
46.体育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若干问题探讨 李维杰,李建
47.基于生命教育的学校体育 杨秀芝
48.中学课堂管理问题探析 朱金卫
49.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刘闯,郭海春
50.英语阅读策略的相关研究 高亚伦
51.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相关问题反思 王纯磊
52.研讨式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方丽
53.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李晓红
54.英语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缺陷及对策 杨朝军
55.协作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张蠡
56.教师言语的有效交际与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肖红武,肖姣娣
57.元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王娜
58.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的探究 李丽雯
59.过程写作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张爱春
60.协同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林跃武,曹朝文
61.母语正迁移与外语教学 曹冬月
62.案例多媒体优化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杨建强
63.信息技术环境下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空间的创设 杨新宇
64.基于网络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李焕勤,孟庆伟
65.论迁移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王华丽,卢梦克
66.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实现 毛婕
67.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苏敏
68.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于乐丽
69.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实施和评价研究 宋建美
70.体育教学中群体决策的优缺点及影响因素 王鹏
71.体育课程模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叶欣
72.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的策略 纪志敏,马志云
73.浅谈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 李玉宝,张宇
74.阶梯式教学模式激发肥胖生体育锻炼兴趣的研究 徐向荣,刘昀
75.英国课程改革及其政策取向分析 王桂林
1.性别公平:学校教育的应然选择 赵春娟
2.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崔波
3.家校合作教育的理念与思维 刘宗南
4.试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生成 吴保明
5.儒家思想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的道德内置 孔青
6.学校教学集体动势心理环境的建构 郭明
7.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曲淑英,刘昊
8.简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朱云波,刘晓
9.老子智慧对教师人格培养的启发 陶然
10.新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与角色失调的应对策略 杨岳
11.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期的度过 葛翠茹
12.完善知识管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成长 韩宏莉
13.中学教师角色和期望多样化的应对 侯水仙
14.科学教师应当成为研究者的多视域思考 阎元红,王玉英
15.体育教师的现代性研究 李春阳
16.普通高中开展生涯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常学勤
17.班主任反思的内容、维度与方法 李拉
18.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 郭婧,杨薇,邵宝健
19.预防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 常青林
20.中小学语文教材书写编排的探讨 李跃华
21.高二学生英语阅读中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席旭琳
22.多元文化语境下新疆地区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实证研究 刘懋琼
23.渝东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现状调查及对策 王燕
24.陕西省普通中学"阳光体育"实施现状分析 陈学东
25.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新课程的思考 靳周祥
26.文学的人性维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的重中之重 周娜
27.简论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的相同点 吴艳
28.APOS理论的内涵及其对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启示 程华
29.师生心理氛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何心勇
30.解析英语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行为 敖村村
31.英语课堂中的学生思维模式研究 刘柳君
32.刍议英语教学的文化观 胡晓丽
33.学生性格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对 陈敏
34.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杨天地
35.正确理解词汇概念增强词汇教学效果 高小姣
36.SQ3R英语语篇阅读的内涵与实践意义 吴金珠
37.顺应-关联模式下的反语研究 刘向红
38.衔接连贯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张薇
39.英语写作中词汇负迁移的认知机制探究 范锋
40.简析英语幽默语的"假托"机制 李海彦,刘珍龙
41.英汉情态动词动力情态的主观性对比分析 杨永芳
42.特殊用途英语需求分析研究 黄晓玲
43.论语教育思想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潘轶,周颖
44.音乐表现能力及其培养 张向勇
45.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重构和优化 胡沛永
46.简析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影响因素 岳书蕊
47.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唐拥军
48.终身体育实施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王世和,薛锋
49.体育锻炼对降低学生自卑感的作用 刘兴娅
50.略论体育教学中群体规范的功能 樊彦杰
51.让新兴体育器材走进低年级小学课堂 杨广辉,孙韬,刘念禹
52.诗意启蒙:中学文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王凤玲
53.应试教育对学生数学思维的约束及其突破 尚玉伟,李公立
54.数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刘忠诚
55.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郑强
56.传统英语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的利弊比较 崔学君
57.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分析 叶素文
58.试论小学英语差异教学的实施 黄永红
59.非语言因素在英语课堂师生交际中的应用 胡晓宇
60.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石化现象及解决对策 高昊欣
61.以听写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听力的实践与思考 李春宁
62.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朱玉珊
63.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研究 罗萍,徐润英,郭佩玲,陈(赤兒)娥
64.迁移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滕文君
65.物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问题与解决 贾林
66.新课程化学"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石敬珠
67.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王兴柱
68.音乐鉴赏能力的结构及鉴赏教学策略 孙洪亮
69.非指导性音乐教学方法的实施 何团喜
70.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夏瑒
71.体育教学中的动态分层教学模式探索 顾立骏,崔斌
72.学校体育的物化现象及改进 朱长洲
7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郝士儒,王琨
1.论新《义务教育法》对教育责任主体的厘定 杨艳,赵玉涛
2.从博弈论视角解读新课程实施之困境 张广兵
3.学校管理方略选择的基本原则 张俊
4.学风内涵及学风体系的构建 寇荣,鹿磊光,刘京娟
5.道德教育的本质与有效策略——道德二属性的视角 刘国华
6.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周荣华
7.柔性管理思想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运用 张彩云
8.现代教务管理规范化研究 谭泽晶
9.校园文化形态中的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杜红芳
10.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瓶颈及新思路 李广周
11.运用GB/T28001构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体系的策略 齐效成,杨艳
12.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及防范 陈伦,蒋佳玉,梁建勋
13.校园吉尼斯活动探索 李晓勇
14.混合式学习应用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研究 刘红
15.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思考 廖学勇,王歆
16.浅析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特殊性及其专业水准 李伟诗
17.体育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 张宇,阴洪峰,郄爱萍
18.班集体建设中的价值教育及其影响 孙二军
19.道德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 张颖,杜玉开
20.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建设 邵宝健,张涛,李亮
21.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引导 张国蓉
22.良心心理学理论对学生早期良心教育的启示 李霞,李文虎,刘润香
23.新时期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张莹
24.校园不良亚文化现象与学生不良行为关系分析 张俊花
25.社会转型期高中教育瓶颈问题研究 李玲
26.民办教育发展路径的新思考 肖芸
27.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述评 田卉
28.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的角色理解及困惑 王镇
29.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元认知监控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梁宇
30.河北省城市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朱云波,闫新红,吴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