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发展农村经济,当务之急是教育农民、改造农民。一是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要发挥司法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组织农民学习法律法规。二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要充分发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各乡镇事业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大力发展民间科技服务组织,通过专家讲座、科技致富典型引带、专业技术培训和组织农民参观典型现场等手段,强化对广大农民的科技培训。三是要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要引导农民舍得投入,购置必备的通讯和网络设备,善于通过电话、互联网等媒体捕捉市场信息。四是要增强农民兴办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县乡人大、组织和民政部门要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完善村民代表议事会管理机制,提高“一事一议”成效,鼓励农民出资出劳,大力兴办公益事业。
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
首先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要积极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其次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最后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为了避免地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4、建立和完善法规制度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促进各项工作的法制化。农经部门要重视法制建设工作,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要使已有的法律成为相应管理工作的依据,同时也要善于把握时机,使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管理规范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通过建立和完善农经法规制度体系,逐步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成为农经工作的主要方式,推动工作发展。
5、盘活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首先必须盘活土地资源。要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尤其是后备资源的有序流转,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开发效益。盘活土地资源,一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是盘活的前提,只有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期延长 30 年不变的政策,才能尽可能地调动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消除短期行为和掠夺性经营现象。二是要建立合理的流转机制。鼓励将耕地、山场的经营权通过转包、拍卖、入股等形式逐步向大户、向能人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6、必须突破性发展龙头企业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就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瞬息万变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由于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纽带,分散生产和销售,很难形成规模和优势,即便是形成了规模生产,也会因为分散销售抢市场而出现互相压价、相互残杀的现象,加大了农产品交易的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要确保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性发展产业龙头企业,靠龙头将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发展龙头企业:一是要走出政论办企业、管企业的误区。本着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先发展扶持谁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组建龙头企业。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龙头企业的发展经营必须兼顾公司、农户等多方利益,防止出现一味追求公司利益而损坏农民利益的现象,只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才能切实起到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三是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环境。
7、确保党的农村政策落实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历来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把贯彻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的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长期稳定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按照“融入全局、立足多予、注重运作、重在实效”的要求,落实“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实践要领,确保党的方针和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篇2
1983年赵瑞彰撰文指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拂家庭联产承包制已成为主要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一种将承包经济和自营副业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式——新型的家庭经济在我国农村大地上确立了”[2]上世纪80年初,新型家庭经济的提法就出现了,并在学术思想界围绕建立引起农业生产关系变动的“新型家庭经济”形态展开过激烈辩论。新型家庭经济的内涵与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与特点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成步伐的加速和当今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平稳推进而不断与时俱进。十六大上,中央政府、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改善我国农村经济现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奠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新型家庭经济要求当前的农村改革要立足我国农村此时此地的需要,能解决农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新型家庭经济”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特点。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是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的必由之路,要从根本上破解当前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就必须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家庭经济。其理由如下:(一)新型家庭经济可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新型家庭经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使农村以为主体的经营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往的土地制度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搞活经济的客观要求,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新型家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的自由流转,为农村接受城市的过剩产能提供了急需的土地资源,也为农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其他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工业形式提供了可靠的土地来源[3]。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实现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如以家庭入股集体经济发展村办企业,以集体经济入股其他经济实体利用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型家庭经济允许农民掌握较多的生产资料自和独立的产业经营权,减少了政府对生产经营的指导干预。农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经营个体,农紧密的和市场联系在一起,进而赋予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持续动力,极大释放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活力。(二)新型农村家庭经济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市场体系新型家庭经济中的土地制度变通为农民实现多种经营提供了可能,农民能以家庭、和集体为单位发展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刘茂松曾指出:“家庭经济实体跟企业却很不一样,它不仅不排斥自然经济,而且家庭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要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前提条件。因为家庭是建立在自然实体基础上的经济实体”[4]。新型家庭经济灵活的经济结构搭配也为农村招商引资、引进工业项目、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与房地产开发等提供了制度、资源保障。新型家庭经济改变了农村过去以粮食种植为主而兼营副业的单一产业结构,形成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合理配置的新型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能实现农民的提效增收,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进城撂荒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的系统性、结构性困局。另一方面,农村新型家庭经济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解作用,实现农村地区劳动力、土地资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农村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灵活的经济体制与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品质量高、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将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有效结合在日渐完善的市场机制下,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融入市场经济体系。
三、发展新型家庭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家庭经济融合了近年有关农村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变革、调整的各种新思路、新内涵以新的面貌与形式正在成为助推我国农村经济继续的新型动力源泉,因而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广大农民的热情期待和欢迎。但是,新型家庭经济在各地的推广与普及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新型家庭经济是政府服务下的新型农村经营形式。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认真领悟自己在新型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和应尽的行政义务。有些地方政府要么放松对新型家庭经济的有效监管,造成其无序发展,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没有负起科技扶持、政策引导、统筹布局、生态保护和法规宣传的行政责任;要么仍然没有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统制农村经济的计划经济思维,对新型家庭经济管得过严,没有真正赋予农民适当的生产资料自主支配权和生产经营的自。其次,新型家庭经济还是生态型经济。一些地方为发展新型家庭经济盲目引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带有污染性的过剩产能,造成农村地区土壤污染、水土流失、水源枯竭、植被破坏的环境危机,对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甚至造成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最后,新型家庭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有些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没有深刻领会我国的真正内涵,将农民土地以私人财产的形式强行收购,然后以高价转让,或者据为己有从事独立经营,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及对土地的占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也违背了国家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搞活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初衷。
篇3
引言:
农业劳动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快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必备条件。
1.开发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必要性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
农业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以及不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的数量。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弱、心理状态、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等。
2.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土地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实现农民富裕,达到全面小康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一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超前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使经济迅速增长。而我国的特点则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不足,并且已经制约了经济发展。大城市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但目前许多城市带动不了周围的小城镇与农村,更吸纳不了多少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原因之一就是城市规模过小。这将不利于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开发。
3. 当前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资源现状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较低受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在营养和保健方面没有物质保证,身体素质偏低。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我国农村人口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很大;同时,在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9%,而接受过专门的农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所以,大部分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对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认识还很模糊。
4.开发农业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1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内涵
4.1.1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是在充分分析与研究农业劳动力分布特点,供给与需求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4.1.2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包括三层内涵:一是合理的农业劳动力资源供求平衡是农业劳动力开发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不能超越农业发展的合理要求;二是提高农业人力资源质量是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三是在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有效的开发政策是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保证。它主要涉及数量开发与质量开发。
4.2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开发指合理利用劳动力的数量资源,使其配置得当,结构合理,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安排,以提高劳动力利用率。其开发途径主要有:
4.2.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一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畜禽、反季节疏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个私民营经济,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增强其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4.2.2搞好信息服务,合理转移农业劳动力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根据其特点,促使农业劳动力合理转移,是农业劳动力开发的重要课题。农民缺乏信息和获得信息的能力,导致农民很难找到非农就业的机会,更谈不上找到适合个人发展的机会。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及服务,建设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平台,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加强与职介和用工部门的沟通与协作,解决城乡之间、供求之间信息不畅的问题,从而实现劳动力供需情况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同时,通过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尽快把紧缺岗位信息提供给农民,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4.2.3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合理的劳动力年龄结构是保证农业生产连续性和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在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定要克服农村中年轻、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人都外出务工经商,而年龄大、低文化、无特长的人,留在农村种地或经营林牧副业的现象,使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保持合适比例,以保证农业生产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4.2.4提供优惠政策,激发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基本思路,大力优化境内投资环境,吸引和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地方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回乡创业手续办理上给予方便,在税费、用地、供电、供水、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优先解决子女入学,努力创造宽松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二次创业。
4.3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开发是指在提高农业劳动力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农业人才结构,以提高劳动力质量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4.3.1提高农业劳动力身体素质强壮的体魄是高质量农业劳动力的主要方面。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基本上属于“高热量”的温饱型,农村个别地区农民生活水平很低,提高劳动力身体素质作为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也是农业劳动力质量开发的重要任务,它要求逐步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向“科学营养型”转化,同时,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劳动者创造舒适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
4.3.2提高农业劳动者智力素质,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向农民进行中小学教育及文化投资是最有利的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对农民首先进行文化教育,才能使其掌握科学技术。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对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提高提出了迫切要求。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包括提高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生产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一是普及农村基础教育。它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者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二是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它要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市场对就业能力的需求等,大力发展各种层次、各种类别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三是发展农民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办好中级和高级农业院校,培养各类农业专门人才,为农业生产服务。四是举办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为农村能工巧匠学习创造条件,以启迪其思维,带领农民致富。五是壮大科研队伍,建立农村科研网,引导农民开展科学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
4.4完善制度,建立和健全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一是政府应加大力度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保证发展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不变,稳定农业劳动者对农业的劳动力投入;二是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制度等;四是逐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经营农业收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地位和务农的积极性,逐步转变“轻农”、“离农”思想,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5.结束语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都存在不平衡,受市场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支配,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会越来越复杂,如果完全依赖市场机制调节,必然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中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因此加强人力资源流动的宏观调控,全面考虑人力资源配置方向、配置比例等问题。
篇4
今年月中旬,接到州下达的计划任务后,××县共实施稻田养鱼万亩,其中工程化养殖计划推广实施亩,实际实施完成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亩。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水源较好的永定和维的两个乡镇的六个村民小组、户农户中实施,其中永定镇小旱坝村委会上旧村户、亩,小旱坝村委会下旧村户亩,永定镇良田村委会回窝村户亩,良田村委会良田村户、亩,维的乡夜可腊村委会石腊村户、亩和夜可腊村委会大奋田村户、亩。工程项目形式采用塘田式,即在实施工程项目的稻田中亩均开挖鱼坑面积平方米,开挖深度米,田埂高公分,并开挖鱼沟,鱼沟宽深为“×公分”,共完成开挖土方立方米。至月日止,完成全部工程项目田块的鱼苗投放任务,共投放—寸鱼苗万尾。经过至天左右时间的管理饲养,至月日开始有农户捕鱼进入市场。验收工作从月日开始,至月日结束,全部工程项目以实测方式完成。经验收,实施工程项目面积亩,实测面积亩,共投喂饲料吨,验收实测鱼产量吨,单产在公斤以上的有户、亩,至公斤的有户、亩,至公斤的有户、亩,至公斤的有户、亩,至公斤的有户、亩。由于至月份××县境内普遍干旱少雨,使得稻田养鱼受到严重干旱,工程化项目受灾面积亩,损失鱼产量吨。在未受灾的亩面积中,验收实施产量吨,最高单产公斤,最低单产公斤(未投喂饵料),平均单产公斤。另外,经农科部门测产,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稻谷产量共增产公斤,最低增产每亩公斤,最高增产每亩达公斤,平均每亩增产稻谷为公斤。
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效益分析。
××县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中,共产鱼吨,增产稻谷公斤,按市场价格鲜鱼每公斤元、稻谷每公斤元计算,产值为万元,其中鱼产值万元。未受灾害的亩中,共投喂饵料吨,产鱼吨,平均亩产公斤,最大个体尾重克,最小个体尾重克,平均尾重克。受灾害的亩中,共投喂饵料吨,产鱼吨,平均亩产公斤。经计算分析,扣除鱼种放养成本亩均元,饲料成本亩均元,未受灾田块中亩均创利元,受灾田块中亩均创利元。
在未受灾的亩田块中,投喂饵料吨,产鱼吨,扣除田块自然生产力,净产鱼量吨,饵料系数为,达到了预期的养殖目标。
(二)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对农村经济的发展。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既种水稻又养鱼,扩大再生产的一种生产方式,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利用稻田中的水体空间和水中的生物饵料,以及人工饵料,将种、养殖业巧妙地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稻鱼之间的共生关系,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向便有利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稻谷增产,养鱼增收的目的,既可保水增肥,以生物除虫防病,节约农药、化肥,降低种稻成本,又可充分利用稻田生物饵料。高产的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不仅可直接使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扩宽了致富门路,而且使农民尝到了依靠科技的甜头。
发展科学的稻田养鱼是农业产业结构战备性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部将稻田养鱼作为“十五”期间渔业重点科技推广的八项技术之一,××县将抓住有利时机,做好推广先进高产的稻田养鱼科技措施,续继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单产。今年,××县参加稻田养工程项目的农户户,参与农户人口人,虽然受干旱影响,但还是为参与农户人均增加经济收入元,其中未受灾部分的户农户人均增收元。因此,推广稻田养鱼,尤其是高产稻田养鱼工程项目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丰富农村群众物质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县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做法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是我们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县水利局紧紧围绕省、州水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把稻田养鱼工作作为局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稻田养鱼具有低投入、高产出、见效快的特点,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增加农民收入的好措施,它对粮食稳定增产,农民增收,丰富广大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县的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在县稻田养鱼推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协调有项目的两个乡镇,将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到相关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领导,做到思想早发动,措施早布置,任务早落实。
(二)精心选点,合理布局,实行示范、典型引路。
根据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实施要求,县水利局水产站经过全面选点,确定项目实施选择在水源、交通和群众基础条件都较好的永定镇小旱坝村委会上、下旧村,良田村委会良田和回窝、维的乡夜可腊村委会的石腊和大奋田等六个村民小组。按农户自愿的原则,不强行要求整体连片,保证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养殖条件好,农户积极性高的零星示范样板养殖户,为当地群众取到“传经送宝”的作用。我们坚持“办好一个点,巩固一个面,带动一大片”的科技推广原则,同时,定期组织农户对养殖管理较好的养殖农户参观学习,树立典型示范,为全县的稻田养鱼技术推广取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抓好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
××县对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技术方面采取在各实施点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管理方面采取层层签订《科技推广协议书》,明确责任,同时分户建立《稻田养鱼技术管理卡》,以及相关的统计管理、苗种指导生产和协调调运相配合的措施。为保证苗种质量,由县水产站负责组织鱼苗厂生产后统一供给,统一发放标准及规格,全部田块放养两寸的建鲤,并混养的草鱼和白鲫苗,亩均投放尾,亩均投资元。认真搞好技术指导工作,严格按照工程化稻养鱼技术规范实施。为了增强工程项目实施村委会、村民小组对该项目的责任心,使农户能很好的掌握稻田养鱼工程化养殖新技术和管理工作,由县水产站(委托单位)与各农户(承担单位)和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保证单位)签订《渔业科技推广协议书》,并把各项管理措施拴入协议中,分户建立《稻田养鱼技术管理卡片》指导管理,具体做法是根据各农户的田块面积,将每日的饵料投喂需要量及要求田水深度等参数填写成卡片发放版权所有给各农户,要求各农户对照卡片投喂管理。县水产站为了配合好村委会、村民小组,特别是各养殖农户管理好稻田养鱼。在完善上述管理措施及方法的同时,县水产站在每一块示范实施点上先后四次集中农户进行理论培训,在跟踪管理指导过程中,派出技术推广人员,每周都在六个实施点上巡回作技术指导及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农户的技术错误和补充技术知识,或调整管理卡片上不适应的技术参数,最大限度地提高饵料利用率,以及避免或减少药害、肥害和逃鱼事件发生。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切实做到统计数据及时、严格真实上报,保证了整个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工作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科技成果的准确性。
(四)实施工程项目的体会。
总结××县实施的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群众的思想意识是否到位,是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养殖成功的基础。只有群众的思想意识到位,他们才能够放心的投入和管理。第二,领导是否重视,是搞好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关键。第三,科技服务和指导培训全面到位是搞好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动力。另外,生产管理中,要切实保障渔业生产的正常秩序,必须严惩偷、电鱼等违法行为。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县在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养殖农户投入不足,主要是部分农户的资金投入不足,没有达到预期单产目标。第二,科技推广力量不足,整体养殖水平还不高。第三,苗种供给紧张,鱼种成本高。
篇5
首先,能让农民增收,通过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能解放出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然后,对这些劳动力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便能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样,农民通过劳动有一定的收入,还能获得自身土地流转的收益。其次,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在土地流转后,可以借助大型机械开展机械化作业,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转变,有利于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土地流转是对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机制的重要补充。它能实现规模化经营,使农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因此,它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2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思想观念滞后 当前,仍有一些农民具有较强的小农意识,将土地作为自身的“生活保障田” 和“就业保险田” ,极不情愿放弃土地。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出台的相关惠农政策,如”一免三补“后,土地收益有了明显提高,使更多的农民增强了对土地的重视[1]。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土地流转,甚至部分地方土地流转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2 土地流转行为缺乏规范性 当前,有不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均为口头协议,农民不习惯签订合同。因此,协议稳定性较差,极易出现矛盾纠纷。
2.3 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忽视了对流转耕地的保护 根据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仍较小。种田大户往往不能得到大片土地。同时,土地过于分散,不集中成片,也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2.4 村组织未发挥自身职能,缺乏引导与服务意识 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有两点:一是认为土地流转要通过村级组织流转,嫌麻烦。二是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害怕土地流转后,如果政策有变动便会将土地收回去。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基层组织缺乏服务意识,自身领导组织能力低,相关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因此,无法及时为流转双方提供有效的服务,造成土地流转工作开展缓慢。
2.5 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偏低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一般由“行政中介”负责。因为还未有真正的中介服务组织,导致土地流转中信息不对称,进而制约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3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发展的建议
3.1 转变观念,重视土地流 土地流转工作能将农村资产盘活,进一步激活生产要素,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目标责任制,并将该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另外,积极宣传,纠正农民认识上的偏差,让他们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主动参与流转工作。还应树立先进、典型,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3.2 出台政策,起到鼓励作用 首先,财政部门每年应拨付一部分扶持资金,用于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支持。其次,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尤其是关于税收、水电供应、交通运输方面的政策。再次,对于某些项目要优先考虑土地流转受让方,比如,某些农业产业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另外,金融机构对土地流转受让大户可给予一定的贷款支持。最后,建议将政策性与商业性农业保险范围扩大,可为土地流转受让方提供相关的保险业务[2]。
3.3 创新土地经营模式,积极引导流转 首先,必须坚持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用途不变,并且能切实保障农民相关利益的前提下,主动寻找新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比如,组建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形式入股。这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同时,交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利用市场化手段开展相关资本运作及资本经营活动,从而将土地资源变为土地资本。
3.4 注重服务,推动土地流转 首先,要健全相关服务机构,形成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从而实现规范化管理。其次,要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重新确定农经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人员设置及经费保障等。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及薪资待遇,进一步稳定服务队伍。同时,要加强对土地流转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再次,要细化相关服务流程,完善相关服务机制,重点包括土地流转信息、纠纷调节及流转土地储备与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最后,应整合并优化相关服务资源,如土地流转服务部门、基层森林资源流转部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篇6
首先,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进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农民少生优生。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土地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从下表可以看出,随着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妇女的平均生育率在不断下降,因此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对农村人口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村居民将因为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生育意识,少生优生,有效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使我国的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得到降低,缓解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促进农村人地矛盾的逐步缓解,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地矛盾突出,劳动生产率低,需要转移。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有4.81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7.64亿的62.9%,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3.26亿,占全国劳动力的42.6%,而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一般在10%以下。据估计,我国有约1.5亿的农村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去。如果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这一效应就可使农民生产效益提高40%。
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居民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工作机会。农村教育在这一进程中将因为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各种素质,增加他们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机会,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国农村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促进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而要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需要大量的农村人才。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基本科学素质,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对农村科技的快速消化能力,最根本的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增强其学习、钻研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转化,现代农具的使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需要以下人才:(1)农村综合性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多种专业知识。(2)农村科技人才。农村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3)农村新型劳动者。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要求。(4)农村经纪人。农村管理部门与广大农户之间、农村生产者与农产品市场之间联系的纽带。
三、农村教育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小农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难以与大市场对接,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进步慢、农民收入增长缓、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农业产业化能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商品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组织作为农村中的企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介,需要大量的农村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应用人才以及科技开发者,这些都需要教育能够培养出大量实用的农村建设者。
四、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
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使收入弹性降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强,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不容易受到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劳动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就更强。特别是相对于目前的全球性经济萧条,劳动者收入的抗干扰力显得尤为重要,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五、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消费
我国农村人均教育消费相当于城市的三分之一,农村教育消费不足,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抚育子女上学,必然要支付相应的教育费用,这就是消费。消费会刺激生产,消费了教育费用,换取的是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从经济效果看,农村教育是有限度的消费,但却是扩大了的生产,因此农村教育促进了农民消费,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7
盂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实行以来,农民家家户户分散经营,规模小,进入市场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户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遇到很多困难,影响农民增收,近几年在全社会的大力宣传下,经过业务主管部门的努力,盂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至2010年3月,全县注册登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24个,合作社成员2404户,资产总额2129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8000余户。涉及养殖业、种植业、服务业,手工业等,其中养殖业190个,种植业96个,林业29个,渔业2个,农副产品加工业2个,农机服务业4个,手工艺品1个。
1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1.1 从经营规模看
合作社整体数量多,精品少,多数规模较小,户数少,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能力不强,对农户的影响和带动弱。全县合作社成员总数2404户,社均7户,规模效益较弱,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
1.2 从经营范围看
传统产业初级农产品生产型合作社数量多,农副产品加工和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大的新产业型少,全县专业合作社中,传统种养业合作社比例就占了88.2%,加工、运销、金融等领域极少。
1.3 从合作社成员构成看
农民社员达95%以上,成员出资额中90%为生产社员,外来力量的带动弱,集团化、产业化发展受到限制。
1.4 从规范角度看
制度健全、运作规范的合作社不多,不少合作社管理松散,合作效益达不到最大。多数合作组织没有建立积累机制,组织活动缺少经费,服务职能难以发挥,发展后劲不足。
1.5 从内部管理上看
合作组织中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少,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2 收到的效果
2.1 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使特色农业得以发展,围绕蔬菜、干果、杂粮、畜牧四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一域一品”的产业格局。
2.2 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搭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得小打小闹的分散经营得到整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取得了一定的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农民利益得到了较好保障。
2.3 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挥本组织成员的整体技术优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2.4 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农民增加了收入,改变了观念,使农民意识到组织起来加强合作的巨大力量,增强了他们致富的信心。
3 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宣传培训
为使农民提高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加强他们互助合作的意愿,提高他们互助合作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为合作经济组织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2 深入基层工作
按照抓典型、促发展的方针,经管部门先后到孙家庄镇、西烟镇、下社乡、牛村镇、仙人乡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一些发展方向好的合作社,积极进行扶持引导,培育成典型,示范带动全县合作社的发展。
3.3 提供各种服务
帮助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联系农机具的购买补贴,帮助产品进入县超市销售,推荐承担示范基地项目和申报省财政厅资金扶持项目,联系农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联系村镇惠民银行与合作社签订贷款支持,成为合作社的重要帮手。
4 今后努力的方向
4.1 提高认识、加强扶持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县委、县政府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2 典型带动、全面推进
要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必须坚持典型引路的方针,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大创新力度,做好典型的培养、宣传和推广工作,让农民看见实实在在的利益,以此来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目的。
篇8
1.发展农村旅游业是提升徐州农业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徐州旅游业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借助丰厚的两汉文化底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徐州更好地抓住旅游业发展机遇,拓宽旅游业辐射范围,整合徐州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增强农村发展动力。
2.发展农村旅游业是加快徐州城乡互动的必要举措。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处于“以城带乡”阶段。发展农村旅游业,可以提供农民就业的机会,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缓解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城市文明向农村的延伸,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业和农村转型,有利于形成城乡互动发展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
3.发展农村旅游业是推进区域合作的客观需要。徐州乃千古龙飞地,历代帝王乡,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五省通衢,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在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以借助两汉文化的羽翼,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农业生态资源的优势,密切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促进徐州的都市农业接轨南京、上海等周边城市,推进区域合作。
4.发展农村旅游业是提升徐州城市品位的重要载体。徐州的两汉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把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可以增强旅游业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壮大,并推动徐州向国家级、世界级风景旅游城市迈进。
二、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的优势
农村旅游业顺应人们更加注重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1.资源优势。徐州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江、河、湖、溪、山、林等各具特色,农村地域特色鲜明,苏北民俗、农耕文明、乡野风情保存相对完好,发展农村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2.区位优势。徐州是五省通衢,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位于长三角北端,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在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3.经济优势。徐州农村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备发展农村旅游业的经济实力。农村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资金投入机制比较规范。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合作不断深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旅游业客源市场日益扩展。
4.基础优势。徐州生机勃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发展农村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鼓楼区的九龙湖农业主题公园、徐州经济开发区的观赏鱼生态示范园、云龙区的亚美花木繁育基地、泉山区的泰山农业生态园等一大批先进的农业旅游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徐州现代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格局,具备扎实的基础优势。
5.城市优势。徐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丰厚的两汉文化底蕴,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较高的知名度。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刘邦、项羽、张良等。清代文学评论家张竹坡,史学家萧一山,近代书画家张伯英、萧龙士,当代作曲音乐理论家马可,国画大师李可染,均生于斯而成著名大家,睢宁的儿童画更是享誉世界。
三、发展徐州农业旅游的建议
徐州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村旅游的市场潜力很大,应进一步科学规划,扶持开发,突出特色,策划包装,加强营销,规范服务,提升水平,促进农村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
1.科学规划。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多方借鉴国外及国内先进地区的都市郊区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成功经验,结合徐州经济发展和资源特色,论证和编制农村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先行,找准农村旅游业的市场定位,有效防止景点的无序开发。
篇9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农村经济不像过去那样停滞不前,然而由于几千年的自然经济状况的延续,农民的观念长期以来得不到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不够及时,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不够合理,这都是目前急需调整的问题。
1 改变小农观念,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农民就会走不出“放羊,生娃,放羊”轮回的模式从而失去发展机遇,导致农民增收无望的后果。首先,要求乡镇干部在思想上大解放、观念上大更新,树立“抓发展,促增收”的的观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奖励办法,将检查结果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范畴,解决干部思想上的问题。其次是抓好群众的宣传教育,由于农民的思想意识、农村的劳动力状况都不能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尤为重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他们克服山区意识、小农意识,树立现代农业意识和理念,加快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再次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让农民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理念和生产技术。让农民熟知经济作物的培育和养殖。提高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和大胆尝试,打破过去农民种地为了吃饭的传统观念,与机械化大生产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理念相结合。从观念彻底的改革才能实现种植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种植结构的调整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比例
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处于过剩状态,应依据现实情况,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加大经济作物和专品种饲料玉米种植。根据市场和各类作物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大力发展专用品种大豆、蔬菜、马铃薯等大宗特色产品生产;二是积极发展瓜、果、烤烟、小杂粮、杂豆、小油料、食用菌、油豆角、粘玉米等区域性、专业性较强的特色生产;三是发展北药、山野菜、花卉、蜜蜂、蚕等特色农业以及开发旅游、观光农业。
3 改良品种结构
袁隆平先生的水稻品种,在世界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选择优良品种,搞好优质农产品开发,是种植结构调整的前提,开发优质农产品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的结构调整最佳途径。抓好品种改良,引进和培育各类农作物的优质耐用品种,发展优质稻,专用优质小麦、高油、高蛋白的食用大豆和高淀粉、高油、硬粒食用型、高赖氨酸饲用型玉米,以适应加工业和其他方面的需求。开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农业产品是重中之重。优化产品结构,尽快形成绿色食品的产业优势。
4 因地制宜,建立专业化的生产基地
过去的小农经济形式相对于我国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显得严重滞后了,必须建立现代化的、专业化、具有一定区域性的成规模的生产基地。在美国,只需要三两个农民,就可以耕作上千倾的土地,在中国,这种情况是让农民不敢想象的。所以各地要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的支柱产业和生产项目,建立专业化的生产基地。推广创新技术,坚持多样化种植,优良品种和优良种植手段相结合,创立现代化的高效农业技术体系。特别要注重提高技术水平,重点强调新技术开发与推广,突出经济效益。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新品种,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引进项目的示范、推广和普及工作。
前面说过,美国农民已经进入了机械化时代,而我们的农民还亟待扫盲,农民本身的素质已经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农民快速提高文化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农民本身对市场,对生产的认识和熟悉程度决定了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所以要通过实践,培训和管理等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素质。同时要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发挥农业设施的基础作用,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技术应用效果,提高农业结合生产能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让农业信息创造财富,促进生产。同时注重市场的开发。建立蔬菜、粮食、水果等农产品交易市场,创建开发各类农产品市场和销售渠道,在促进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壮大自身经济实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管理,完全从传统的经济形态中转变出来,使农民能够尽快地转变战略眼光,能够很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做好农村农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的一大举措,也是农民增收的根本保障,所以当下要努力做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严火其.中国农区长期以种植业为主原因探析[J].中国农史,2001,(04).
篇10
1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农业经济管理直接关系到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高质量的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为农业发展决策和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撑,是农业经济科学、高效发展的基础,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要求。
1.1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撑
从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通过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提升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可以因地制宜,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2]。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可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规范性,避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盲目性,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提高农民经济发展积极性,消除农民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激发农业经济发展活力。
1.2提供理论指导和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迎接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兴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高效的手段,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法律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向上,对农村经济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帮助农民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
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2.1信息化水平落后
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实践当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社会经济管理体系中,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经济管理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上,与城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3]。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管理方法和决策程序上,由于信息的闭塞,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2.2没有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来看,制度的缺位也是制约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原因,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了经济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低下,很多好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策略得不到制度保障,无法充分落实并发挥作用,导致了农村发展经济活力的不足。由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滋生了很多经济纠纷,由于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农民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顾虑,都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发挥农村经济管理作用的策略
3.1完善制度体系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要从体系建设入手,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于发挥经济管理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过程当中,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诸多不科学、不规范的作用。因此,强化体系建设,要从操作制度、权益保障等方面入手[4]。在农村经济资源权属问题上,要进一步明确,通过明确责任人和受益人,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农民的发展活力,为农村经济“注血”。同时,在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操作不规范问题,要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明确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可以减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将农村经济管理放到制度体系的“笼子”当中,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2构建多元立体管理模式
开展农村经济管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通过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在现有经济体系下,发展农村经济,要聚合社会发展力量,通过对资金、人才、资源的整合,发挥经济发展平台效应,通过引入发展基金、吸引社会投资、争取政策资金等方式,为经济管理做好资金准备,与此同时,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引入高水平管理人才,并通过制度和生活上的保障,留住人才,提升管理效能和管理质量。此外,强化农业经济管理,要善于运用多元化的管理手段,特别是要注意科技的运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农村工作实践当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性,是推动我国“三农”建设的核心。因此,理论研究者和农村经济管理者要着眼“三农”现实问题,强化宏观把控和微观操作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农村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利霞.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8):228-229.
篇11
2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的对策
2.1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农业科技实用性
农业实用技术作为当今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开展农业工作,但面对新形势,重视实用技术已然远远不够。对此应适当丰富培训内容,向产前良种、良畜等新品种、新农机及产后贮藏、加工等技术方向延伸和推广[3]。同时,对传统养殖技术的改造也十分必要,在培训中,应兼顾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多门类知识的培训,逐渐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此外,针对培训对象而言,应单纯从农民的培训转向农村干部、农业部门领导等企业、技术人员扩大。通过发展大农业、大农村,促使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朝着更为广阔的范围发展,以不断提升我国农村生产水平。
2.2树立现念,创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模式
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更好的形式,才能够促使农业科技教育发展积极作用。除了实践培训之外,还应结合本地农业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培训形式。认真研究和总结绿证培训、青年农民跨世纪培训工程等培训经验,探索更多更好的培训形式及载体。如公主岭市采取培训与考察相结合、培训与洽谈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4]。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特点。现阶段,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应切实站在农民需求,为培训创造条件,拓展农民与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成人教育等范围,促使更多农民受惠,逐渐构建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同时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等技术逐渐渗透至培训工作中,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公主岭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开展培训工作,充分挖掘农业发展潜力,促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富有成效。
2.3切实结合农业经济,提高培训有效性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应切合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注重与当地重大科研、开发等项目的结合,将项目的资金、人才优势用于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吸收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参与到技术传播过程中来,逐渐建立并完善重大项目的人才培训及使用制度。同时鼓励农村中各类科技户、示范户通过培训实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及效率,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在示范户建立基础上,将教育培训实习及试验示范,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应切实做到重心下移,真正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不拘形式,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到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等绿色环保工作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切实感受到农业科技教育对自身的积极影响,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来。
2.4明确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目标,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需要完善的组织体系给予支持。因此应明确培训目标,并坚持“层次性”原则,逐渐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充分整合当地农业资源,提高培训有效性[5]。同时针对一些具备经济条件的市、县,可以在现有农广校中心校的基础上构建农业教育科技培训中心,或者与农技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信息化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地方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明确认识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在促进本地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切实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创新培训方式,逐渐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立鹏.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10,(14):387~388
[2]张也.新形势下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农民科技培训,2012,(02):9~11
篇12
一、促进新农村发展的对策
1、免征农业税
1.1、免征农业税是在WTO框架下支持农业的手段。我国农业税的计税是以历史的产量作基数的。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税赋较为繁重,免征农业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强,农民收入低。从减轻农民负担角度说,乱收费与农业税来搭车收费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免征农业税可以从上减轻农民负担。
1.2、地方对农民直接补贴的试点,在操作中有两种办法:
1.2.1、按农民人头补,农村的情况较为复杂,有些农户人多地少,按面积补农户就吃亏。
1.2.2、农户人少地多的情况,通常只能以不刺激生产为前提,直接支持生产者。比如按耕地面积、人口数量、收入为依据直接补贴,与产品挂钩。直接补贴搞得不好会产生矛盾与不公平。这样就不如用免征农业税来代替对农民直接补贴。
2、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2.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体制和机构,起到公益性、经营性职能分离,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互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种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2、新形势下,主要组织有两种。
2.2.1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主要由农业主管、科技主管系统、财政、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广播电视传媒等组成叫做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
2.2.2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在服务主体上分为两类: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和类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为主体,都是农业产业化中的组织。
3、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保障体系
3.1、农村劳动力转移体系包括有:
3.1.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政策扶持措施。为了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应对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税收政策给予优惠。
3.1.2、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应不断加强,逐步提高。
3.1.3、户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城市与乡村的分明的界限,真正做到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歧视政策与措施。
3.2、农村劳动力转移保障体系包括:
3.2.1对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建立失业最低保障制度;对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在其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期内,作为农民每年土地获益的失业最低生活保障;
3.2.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相关的农村合医疗,使农民病有所医,解决了其后顾之忧。
3.2.3农村剩余劳动力子女教育保障制度。做到所有的孩子有书读,有学念。
4、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4.1.1、目前有一大批成型的农产品中转市场、拍卖市场期货交易市场,孕育而生。
4.1.2、粮食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滞后。
5.1、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方向是:
5.1.1、规范市场管理,搞活粮食流通。
粮食市场准入制度,条件放宽,允许注册资金具备经营资金筹措能力。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从事粮食收购的经济主体。健全中介及服务组织,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粮食资信评级机构、粮油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商标机构等等。
5.1.2、健全粮食风险调控机制。粮食风险调控机制包括;粮食预警系统的作用是对宏观调控市场、防止价格波动,分析和预测国内外粮食生产、供求、价格的信息,对市场情况分析和预测。储备粮干预系统,是指要保证足额的粮食风险基金和的储备粮规模。储备粮实实在在、吞吐、购得进销得出。
二、促进新农村经济管理经营发展的重要途径
1、健全各种工作流程,切实抓好“三资”规范处置的操作程序。
1.1、村集体一切收入都及时足额纳入乡镇委托服务中心统管资金帐户管理。支出审核审批制的执行,按照年初预算,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报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审批,并及时给予公开。财务支出单据七级联审后方可入帐,保证了,财务资金的透明度,农民享有支配权。
1.2、健全资产、资源监管工作流程。
村委会制定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售方案,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审核评估,由村委会组织公开竞价发包,所有的竟包过程都要有有录像和村民参与监督,这样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2、实行“三种”管理方式,建立“三资”有效监管的运行机制
篇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就。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从经济发展的成就中获益,尤其生活在我国西部农村贫困山区的人民。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西部农村贫困的主要特点。按照新阶段(2004)贫困(人均收入低于650元)和低收入(651~950元)标准,截至2004年初,仅西部11个省市区(不含)共有国家级贫困县375个(比1994年增加14个),低收入人口4,269.09万人,占全国低收入人口的70%以上,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867.98万人,占全国绝对低收入人口的70%以上。
一、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西部农村经济通过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中央扶持,农业快速综合发展,农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产业结构变化显著。截至1999年,种植业虽占第一位但比重明显下降,由80%降到57.5%;林业变化不大;牧业、渔业比重上升,分别由15.5%上升到28.6%,1.6%上升到10.3%。(表1)
农村社会保障有序推进,初步形成“国家扶持―地方补贴―农民补缺”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榆林市神木县已实行全民全额医保),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西北地区利用其后地理优势,找准市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使昔日的“洋芋蛋”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豆豆”;西南地区发展水产优势,农民稳步增收。
二、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西部地区存在很多生态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是水资源短缺。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80%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在西部地区。尽管如此,部分地方政府迫于财政窘境,以牺牲环境主动引进沿海高污染企业。总体说来,西部地区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短缺三个方面。
1、水土流失严重。据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入海泥沙约20亿吨,占世界入海泥沙量的1/12。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西北的风蚀和西南的水蚀,以及青藏高原的冰蚀。同时,中国有7个省区水力侵蚀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占了6个,水土流失使地表失去有机土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无法正常进行农业生产,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2、土地荒漠化继续蔓延。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西部地区40年来气温波动性上升,暖冬连年出现加剧了西北干旱化趋势;长期草场过牧、毁林、开荒等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也是荒漠化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16,255.6万公顷,占中国沙化土地面积的90%以上,西北地区有近60万平方公里的戈壁,内蒙古沙漠化土地80,560平方公里,陕北沙化面积21,686平方公里,甘肃沙化面积10,736平方公里,宁夏沙化面积10,215平方公里,青海沙化面积4,400平方公里。而沙漠化的严重后果是:使草场退化,破坏植被、湿地,减少河流,缩小湖泊,从而进一步加剧沙漠化进程。
3、水资源短缺再创新高。西北地区是中国最干燥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仅235毫米,蒸发量达1,000~2,600毫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干旱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湖泊水位降低、水面缩小、甚至干涸,河流断流,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已缩短300公里,有“千湖之县”美称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过去有湖泊4,077个,而今锐减到300多个,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造成绿洲植被枯死、生态功能下降、土地退化。然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长、工农业用水消耗量极大,依靠地下水维持是根本行不通的,一旦地下水位下降到危机植被生长境地的时候,西部地区将迎来灭顶之灾。
(二)西部城乡发展失衡严重
1、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有力无处使。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植下,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速度明显改善。西部开发投资的重点在基础实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而对特色产业和加工制造业投入太少。说明工业制造业进一步集中在东部。在产业组织结构方面,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配套条件不完善,政府服务不健全,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增长缓慢。西部工业以资源能源产业为主导,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无法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为求生计只能外出务工。
2、西部农村工业体系落后,难以带动农村积极发展。西部农村工业依附于农村经济并以农民为主体,有其天然的劣势:布局分散,资源共享低,效益不高;家族式管理,规模小,缺乏竞争力;资金不足,无法及时更新技术、品种,效率低,质量差,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这样的农村工业化并不具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农民不能获得比农业劳动轻松的非农劳动工作,也不能享受像城镇那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品供应以及人的素质的提高,介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他们进入工厂打工也无非做一些体力活而已。这样,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是有困难的。
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二元结构突出是西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表现之一。西部12省区在西部大开发和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规划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而西部地区城镇化增长率远低于工业增长率,相差16.2个百分点,这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全国二元指数为0.43,西部8个省区二元结构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为0.85,贵州为0.75,内蒙古为0.59,新疆为0.55,宁夏为0.52,青海为0.44。这样不平衡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劳动就业差距扩大,城乡产业发展公共产品差距扩大,城乡规划建设差距扩大,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三)西部农村教育贫乏,导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差。虽然各级政府都把发展教育提上日程,但西部农村教育问题依旧亟待解决。西部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甚至迷信思想盛行。据2004年调查统计显示,全国文盲率为8.25%,西南片区普遍较高,其中贵州为16.2%,重庆为8.25%,四川为8.96%,云南为13.05%,广西为4.2%。由于经济落后,人民的思想观念也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还算可以,但从小学毕业到高中毕业的人数很少。部分农民因贫困使孩子从小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没有科技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西部农村将永远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当中。
农民职业教育更是“囊中羞涩”。大部分农民文化基础较差,无法接受培训;农民对技术的有用性理解少;还有部分农民缺乏上进心,不愿意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
三、改善西部农村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尽管西部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但扭转的契机依然存在
1、进一步加强社会和政府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为保护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国务院于2000年1月成立西部地区开发小组,指出:西部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保护的同时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显示出中央对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视;近十年,政府加大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对保护工程投入数千亿元;“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以资源开发为基础新建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中央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给予西部政策优惠和人为政策阶梯,为西部地区资源深度开发创造机会,引进外资低污染的产业。虽然社会和中央对西部环境有所投入,但西部环境仍在恶化并有扩大的态势,所以在加强西部生态环境自身保护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社会的投入。
2、进一步健全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1979年中国颁布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环境立法的里程碑。1990年以来,云南、宁夏、贵州、等一系列地方性保护条例相继出台。同时,规定西部规划也必须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所有项目都必须严格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完善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相结合,加强气候系统的动态监测,逐步完善生态监测体系,定期对工程建设考核评估。西部地区坚持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注重推广治理技术,从源头上治理生态环境。
3、保护恢复植被,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缓解用水紧张。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人口因素,使得西部地区植被覆盖率快速下降,代之而来的是土地荒漠化、降水减少、蒸发量大、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加大荒山绿化、石山穿衣工程建设;控制垦荒面积,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发展绿色农业,缓解地下水矿化等,这些措施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保护和恢复植被,这样才能增加空气湿度,从而增加降水,缓解西部生态环境。
(二)改善城乡关系新对策
1、进一步减小工业和农业产品“剪刀差”。就全世界而言,大部分以不平等的交换体制为基础,通过“剪刀差”占取农业剩余,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就全国而言,1990年以来,每年国家以“剪刀差”形式向农民索取1,000亿元,总体上是农村支持城市,如果这种结构不改善,其结果必然是城乡差距更大,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2、改善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城乡分割体制和就业机会权利的不平等已严重影响西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农业户口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46.5%,第二产业中农业户口从业者占57.6%,建筑业占到80%。所以,应放宽农民工就业限制条件,切实实施好1994年劳动部颁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暂行规定》中的就业管理办法;进一步搞好证卡服务体系,严格监督证卡乱收费现象。破除教育体制城乡分割,提高流动儿童入学率,加强农民工保障制度建设。
3、发展特色产业,吸引外出农民工回家,夯实西部农村劳动力基础。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外出严重,普遍出现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农村中的土地、养殖、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农产品价格一片大好的形势下,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科技兴农和现代农业,提高在乡农民收入水平,吸引外出农民工流回本地,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保障。
(三)改善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是由于不合理的教育结构引起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难免有赶超战略的实行,这是很正常的,但国民发展部门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区域是不同的,就如同北京的北大清华分数线是何其的低,而西部农村高中毕业率更低一样。解决西部农村教育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增加对西部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状况。对西部教育的财政援助远比那些捐赠的课本、文具实在。改造教学设施,建成宽敞明亮的校舍,才能为提高西部农村教育提供硬件依托,对农民的教育也是重要的,应同时加强师资,开展培训,提高技能。
2、切实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不仅要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更重要的是巩固入学率,提高毕业率,大力改善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确实不能实施继续教育的西部农村学生,吸纳为职业教育学生,教他们一技之长,尽早地投入到西部农村经济建设当中。
4、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学生贫困补助和教师培训补助体系。各级政府要承认西部农村经济薄弱的事实,学校只能照顾小部分贫困学生,大部分学生只能依靠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同时,在加强师资培训方面也是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改善西部农村教育的极度匮乏,从而让科技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反哺农村经济发展,早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