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音乐教学评价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组织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竞赛争星的活动,考虑到学生不同性格、能力、经验的个性差异特点,在学期开始之时,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几个音乐学习小组,组内成员需积极配合,努力合作,在各种活动中与其他小组比赛,比如在遵守课堂纪律常规方面,每节课评出纪律表现最佳的小组,小组成员均可以获记一颗星星,对于表现较差的小组,将会被倒扣一颗星星。这样有奖有惩,使学生渐渐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学生对这种比赛式的评价活动兴趣较高,比如,我们在每单元结束后,都有一场小小音乐比赛活动,活动包括小组间赛歌,以及音乐知识竞赛和音乐活动形式设计等,并且比赛评委由其他小组的学生担任,比赛就像中央电视台热播综艺节目星光大道一样,采取淘汰制,并且担任评委的学生不仅要给出评分,而且还要做出点评,最终胜出的一组获得加星的奖励。
(二)个人评价
对学生个人评价,主要包括课堂活动参与度、个人才艺展示等,比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的,尤其在音乐创造性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会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笔者特别设计了个人才艺展示、音乐卡拉OK活动,个人才艺展示,就是经常在音乐课上留几分钟时间,鼓励有才艺特长的学生,在班上表演自己的才艺,满足表现欲,发展特长。音乐卡拉OK,故名词义,就是让学生像唱卡拉OK那样在大家面前一展自己的歌喉,起初,只有胆大的孩子敢于上台,哪些性格内向,不敢表现的孩子,虽跃跃欲试,却总也不敢迈出那一步,于是笔者强调只要能勇于上台,不管唱得好不好,哪怕只唱一句,都可以获得加星的奖励,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虽然有些孩子的歌声总是怯怯的,但通过不断的激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肯定能自信的上台演唱。
(三)期末终结性评价—音乐会
学生对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存在的显著的差异,为了让学生卸掉考试的包袱,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扬长避短,营造出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考试氛围,我在学期末会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学期测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两星期前上各小组要表演的节目,节目形式自定,可以是唱歌、舞蹈、音乐剧、演奏乐器等等均可,并且设计制定出节目单,音乐会还设评委会,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担任评委,对学生表演的节目进行现场举牌亮分。这样的音乐考试,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使学生们体验了成功,愉悦了身心,同时又促进了发展。
篇2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音乐评价的依据及标准
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实施教学
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主要针对对象是中小学生,在《音乐教育行动纲领》中又明确地指出实施音乐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来塑造人,通过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等。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将“育人”放在第一位,要严格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将教学大纲中的国家相关规定作为参考资料,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阶段来实施教学。
2.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教学评价
由于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不同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特点也存在着不同,小学阶段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而且还具有超强的模仿力,所以,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来进行教学评价,以便做出正确、合适的评价。
3.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来进行多元化评价
(1)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情况来进行评价,注重评价过程中的发展性及导向性。(2)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情况,还要注重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况等。(3)在进行音乐教学评价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等进行评价。
二、音乐教学中的评价原则
教学过程中的任何评价都是有根据的,不能随意来进行评价,
即使是音乐教学评价也不例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进行音乐教学评价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老师在实施音乐教学评价的时候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本着为学生照相的心态来进行教学评价。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评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给予学生充足的爱与反思,充分地去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个性化理解。
2.坚持方向性原则
在进行音乐教学评价的时候要严格坚持其方向性原则,在进行音乐教学评价时要严格按照素质教育大纲来进行,掌握素质教育的方向。在教学评价时主要看其音乐教学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否满足基本的素质教育等。方向性教学在教学评价中是一条总原则,其总括了音乐教学评价中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方法等。
3.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注重情感
在音乐教学的评价中要注重情感体验,要关注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态度等。音乐情感的形成,主要是根据音乐老师长时间的引导来进行的,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及培养,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培养对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喜爱程度等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应作为音乐老师教学的主要评价指标。
4.在实施评价的时候要注重其内容的专题性和全面性
每个年级的学生掌握音乐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果老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形式没有采取教学评价措施,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对学生的考验还是集中在乐理、演唱等方面,这样势必会造成“蜻蜓点水”的现象,对学生的检验不具有可靠性。所以,在学期末要根据每个年级来规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要有所侧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音乐教学的评价原则不具有限制性,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评价,需要老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能够灵活掌握其规律,保证其评价过程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里进行,使老师与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共同建筑一个良好的评价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正确的评价化境里成长。总之,随着新课改制度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教学评价模式也在不断地探索,新
的、更科学的教学评价模式也即将产生。
参考文献:
篇3
一、明确教学评价原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的原则:1、注重学生为本的原则。评价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在评价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经历,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表现。任何评价,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同学的评价,其最终目的都是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应当将学生和课堂学习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对教学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2、注重学科特点的原则。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达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二、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应该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不断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也可采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开放性考试等形式。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评价形式,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清晰、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3、动作和表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出色表现除了用语言肯定,还可以用赞许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表扬,还可用鼓掌或竖起拇指称赞。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多种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会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自我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所以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自我参照的评价,即把评价结果跟学生以前的表现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学生的进步和缺陷,以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提出补救的措施。音乐课堂上的评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评价,使自己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给自己提供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同时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疑难和困惑,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音乐课堂上开展的自身评价,只要学生能讲清自己为什么这么评价就足够了。例如:在学唱《我和星星打电话》、《大海啊故乡》等歌曲后,教师请学生评价自己时,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老师,我觉得自己唱得很好,我对自己很满意”。“我觉得自己唱得还可以,我会继续努力”。学生虽然没有说明自己唱得怎么好,但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是积极的,因为他已经为自己树立了信心。
2、师生互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评价针对性要强、语言力求简明扼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应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评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班级音乐会”、“小小演唱会”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评,能够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愉悦的评价氛围。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音乐课程改革呼唤新的评价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研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业务水平在进一步提高。新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更深入地推动音乐课程改革的发展。期待在实践中、在探索研究中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更加趋于完善……
篇4
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它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首先发现的。罗森塔尔等人在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每个年级各抽出三个班级进行测验。他们随机抽取一些学生的测验结果,然后告诉各任课教师哪些学生将会表现出明显进步(其实这些学生完全是实验者随机抽样的,任课教师不知道)。八个月后,再进行测验,发现被指为可能进步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除任课教师外,这些学生的名单并未向其他任何人泄露,所以他们认为这个结果是从任课教师的期待和激励中产生的。罗森塔尔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用这个神话典故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热情的激励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成绩。
特尔福德的学习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教师的称赞,增进师生情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学生要求在群体范围内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若要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激励手段的作用。
二、小学音乐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感性思维为主,情感的感染和熏陶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激励性评价。
(一)设定适当目标,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过大、过远的目标因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所以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失望情绪,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对于毅力水平相对较低、注意力保持时间相对较短的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相反,如果把长期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容易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因为能够不断地体验成功,所以学生学习的愿望会更加强烈,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学习的效果会更加明显。例如,在刚开始器乐教学时,我给学生定的近期目标是:第一,练好呼吸气;第二,会吹do、re、mi三个音。学生通过练习,很快达成了这个近期目标。接着,通过激励,我为他们定了中期目标,即会吹音阶,会吹简单的歌(乐)曲,并给程度较好的学生制定了远期目标。这样,通过层递式的目标激励评价,学生对学习器乐经历了三个过程,即害怕尝试喜欢。
在目标激励过程中,应该注意抓好各个环节,注意目标的指向性、适度性、层次性和阶段性。在目标的难度上,不能因为要让学生都能达到而过于简单,否则学生会因轻而易举达到目标而难以体验到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无所谓的消极情绪。阶段性目标既要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二)转变教师角色,激励学生展示自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主动放弃自己在课堂中的绝对权威,让自己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成为可以和学生平等交流的课堂的一分子。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正面引导,少妄加斥责,让学生在被赏识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大胆地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自信,塑造学生的个性。
语言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媒介,教师可以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表扬学生。例如:在新歌教学这一环节完成以后,学生已会比较准确地演唱歌曲了,此时教师不妨慷慨地使用一些赞美之辞,如:“你们唱得真动听!”“如果把同学们唱的歌声录下来,可以和范唱带里的歌声比美呢!”真诚而坦率的赞美不仅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起来更认真,而且能融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赞美学生时,切忌用空洞的、虚伪的言辞来客套、恭维,否则会适得其反。在评价音乐成绩较差的学生时,尽量不用否定性语言,而是适当降低要求,引导他们努力完成,并进行适时、适当的鼓励,让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热切的期望。
教师的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能够有效地向学生传达信息,教师也可用合适的体态语言激励学生。例如,在请学生起立单独唱一段曲谱或请他说说听赏后的感觉时,如果教师以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会让学生感到亲切、放松,回答问题也会更加出色;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微微摇头,暗示他纠偏补漏,这些做法比直接批评委婉得多,学生也容易认同。
(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法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桥梁,而且是教学过程的催化剂。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活跃气氛,调节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等客观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而持久性较差的心理特点,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形式上,既可以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竞赛,又可以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赛;在内容上,既可以是乐理、音乐常识等知识性的竞赛,又可以是唱歌、器乐演奏等表演性的竞赛。在竞赛中,切忌只注重个别优等生而忽视了“沉默的大多数”,应该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从“听”这一方面去感受、理解音乐,难免显得简单、枯燥,我们还应该利用图片、动画、实物、多媒体课件和现场表演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使听与看、听与想、听与表现结合起来,为他们的想象创造条件。如在教学《我们的田野》一课时,我在教室里挂起巨幅田野图片,照明灯上缠绕一些深浅不一的绿色彩条,使教室光线适度、柔和。当音乐声响起时,同时播放描绘大自然风光的录像片段:巍巍的群山,广袤的田野,碧绿的湖水,无垠的稻田……在这动与静相互融合、音与画交相辉映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在教师展示出的风景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仿佛真的置身于美丽的田野上,准确地捕捉到歌曲的艺术形象,把自己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融汇到那柔美和谐的音色中。
三、小学音乐教学激励性评价的注意问题
和其他评价手段一样,激励性评价也有局限性,如使用的时机欠佳、方法不当,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使用激励性评价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篇5
一、巧用激励评价,树立学生自信
如在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创编动作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们自己跟着音乐编创动作,发现平时很胆小的一个小女孩动作做得十分优美,于是我就走到她的面前,朝她竖起大拇指,并对全班同学说:“老师发现咱们班有位小朋友的舞跳得真不错,下面我们请她上来带领大家一起跳好不好?”说完,我用赞许的眼神望着她,她在大家的掌声中自信地走上讲台。从此,音乐课上多了一只小孔雀,她变得越来越自信,人也越来越开朗了。
二、改变评价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每次教完一首歌我都要进行抽测,先让学生自己评价一下,觉得“我会唱”的举手,“我能唱好”的请站起来唱一唱。唱完后,我请同学们互相评价唱得如何。一开始,学生只会说“不错”、“还好”之类的话做很简单的评价,不能做具体的阐述。经过我的一番指导,学生的评价慢慢生动起来,有的学生评价道:“唱歌的声音很动听,表情很丰富。”“我觉得要是能唱得轻快一些,能边唱边表演就更好了。”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就会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会朝着他们欣赏者的方向去努力,课堂中的注意力也十分集中,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创新评价方法,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柳树姑娘》歌曲时,“风儿一吹,甩进池塘”中的“吹”有前倚音,很多学生都没有唱出,只有一位同学唱准了。于是,我就请两位同学分别来演唱这一句,前一位是没有前倚音,后一位是加了前倚音,听后,让学生评价哪位同学唱得好。学生们都喜欢第二位同学的演唱,为什么呢?我趁机出示两句进行对比,并说看谁是火眼金睛,能找出它们的区别。通过观察,学生马上就举起了手,说第二句“吹”有两个音,我及时表扬他说:“你的眼睛真亮!奖励你一片柳叶。那你们说说为什么加了前倚音的,唱起来好听一些呢?”一生说:“没加前倚音的听去很平淡,加了前倚音就不平淡了。”“你听得真认真,很有自己的想法,很好,也奖励你一片柳叶。谁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另一生说:“加了前倚音听上去很活泼。”听了他的发言,我眼睛一亮,用赞许的眼神鼓励他继续说下去。“让我感受到风儿真调皮,和柳树姑娘玩起了游戏,加了前倚音更能表达那种调皮的意境。”说完,我带头鼓掌,说:“你是用心去聆听音乐,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完后,越来越多的手举起来,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我让学生边唱边跳,表现好的同学都奖励一片柳叶,并在课的结束部分,设计了让得到柳叶的同学上台贴柳叶这一环节,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找准评价时机,促使学生合作
学了《小白船》这首歌后,我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编排,可以是小组唱(队形上要有变化,加入一些适当的动作),可以是加入器乐伴奏。我告诉学生,要充分发挥你们小组每个同学的特长,比一比哪一小组完成得最出色。说完,学生就热火朝天地练起来,我在学生间来回巡视,并适当加以指导。因为是第一次进行小组合作表演,学生的表演效果并不是特别好,为此,我并没有一味地说哪里不好,而是找孩子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如第一小组的组长很能干,他能根据自己小组成员的特点来编排,发挥了他们小组的优势;第二小组的队形很丰富,值得大家学习;第三小组的歌声很统一,他们很有合作意识,知道大家一起唱时要轻轻地演唱,并且动作很整齐。经过我的点评,学生在以后的小组合作中就明白了: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要发挥团队精神,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作为音乐教师,一定不要吝啬你的微笑、你的动作、你的眼神、你的语言。”音乐是美好的,它属于每一个人。作家王蒙说过:一个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完全的生活,一个不爱音乐的人也算不上完全地爱着生活的人。让我们采用合理有效的多元化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创建和生成更加积极有效的课堂,让学生自由地徜徉在音乐世界,学会欣赏音乐、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吧!
参考文献
篇6
一、前言
教育评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教育评价也逐渐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各种新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涌现出来。传统的教育评价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认知上;新的评价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教育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主要有:(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2)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程度;(3)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程度;(4)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5)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获得。而建立在多元智能基础上的教育评价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更注重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评价。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教育评价方式必定颠覆传统的教育评价。纵观各种评价方式,我们发现,新的评价从一元走向多元、从鉴定走向发展。
回到音乐教学评价上,音乐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掌握大量可靠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可行的评价标准对音乐教学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教学评价也呈现不同的方式,而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方式,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利用新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现代音乐教学评价方式不仅应该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与程度等方面。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帮其找到不足,完善自身。
二、传统音乐评价方式及其弊端
走进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我们发现,很多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两种学业评价方式:一锤定音的评价、笔试与演唱结合的评价。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两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两种方式具有致命的缺陷。
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中,我们经常看见有些学生因为一锤定音的考试方式而产生紧张的心理,最后在演唱中发挥失常,要么跑调,要么忘词。这样不但不能正确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还容易使学生失去音乐学习的自信,伤害其自尊心。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少数演唱家,而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快乐,掌握基本的音乐方式。有些学校的音乐教学还采用笔试和演唱结合的方式,这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来讲更是荒谬,这种注重乐理知识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到非常枯燥乏味,也不符合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
通过对这两种音乐学习评价方式的考察,我们发现传统音乐教学评价的缺点十分明显:(1)教师过多偏向考查学生的乐理知识和技能,过于依赖音乐课本,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2)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完全控制评价结果,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学生互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自评;(3)教师更看重评价结果,强调终结评价,忽视学生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4)教师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样传统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在音乐上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加上音乐教材的不完善,以及音乐学科在小学中的弱势地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丧失。这样的评价方式急需改变。
三、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中的具体要求
(一)合理使用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为使自己的教学计划顺利实施,而提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对评价对象目前的状况或者存在的问题做出鉴定。其实,诊断性评价的目的非常明显,即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教育理论是反对诊断性评价的,因为诊断性评价会造成教师对学生有一种提前的判断,这并不利于教师后面的教学,容易造成偏心。但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十分必要。因为,小学生的音乐水平普遍不高,学生需要从基础的练习开始,所以提前了解他们的基础很重要。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性评价发现哪些学生具有音乐天赋,哪些学生适合学习哪种乐器,等等。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但是,教师在使用诊断性评价后,要保证对学生的公正对待,不能因此就偏向于哪一类学生。
(二)形成性评价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动态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我们知道,小学音乐不属于必考科目,而是一门开发学生兴趣的学科,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可以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考查,并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一部分。音乐学科有其特殊性,仅仅通过一次考核就判定学生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公平的,教师应该结合平时课堂上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情况来定。形成性评价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课堂好的一个标志就是课堂的活跃程度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多利用形成性评价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将自己喜欢的歌曲、擅长的节奏展示出来,教师可以将这些展示作为一种评价记录下来。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挖掘出学生的学习优点,有利于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多使用。
(三)终结性评价形式多样
不管是什么课程,到课程结束时总会进行终结性评价,这是无法避免的。小学音乐课堂有特殊性,但是也应该有终结性评价,只是评价应该凸显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小学生对音乐的掌握还是比较粗浅的,因此教师不应该固定学生演奏的内容和形式。考试方式应该形式多样,如学生可以演唱自己熟悉的歌曲,选择平时练习多的乐器进行演奏,谈自己对某些歌曲的欣赏,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内容,这不仅能够更好地达到评价效果,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处于评价的核心地位
尽管在课堂上学生才是根本,但是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上应该处于核心地位。首先,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就应该确定整个课程的评价方式。这需要教师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及小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其次,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能。因为小学音乐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这需要教师多方面调动。最后,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评价作用,并将结果引入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去。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四者相结合也能够使评价结果更公正。
作为一名基层音乐教师,笔者感到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更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而作为教学评价者,教师更应该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热爱音乐,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是幻想世界的载体,是创造力的“乳汁”,是生命和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技能,更主要的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和创新能力,音乐作品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善于挖掘,巧妙设计,精心构思,才能带领学生去开启智慧的大门。
二、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引导发散性思维
“最杰出的艺术木身就是想象”孩子们的最大乐趣也在于幻想以往的音乐教学只限于你教我唱的固定方式,课堂结构显得单调无味,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比如听了《军队进行曲》脑中出现了什么场景?是跑步的镜头,还是游泳的场面?是走路的动作,还是跳舞的身影?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人脑皮层形成立体型网络兴奋区,促进学生的认识观上升到抽象思维,再回过来,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层次,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坚持“器乐进课堂”实验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赛尔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在欣赏教学中,经常让学生用乐器演奏那些动听的旋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乐曲的情感:在进行旋律创作时,乐器无疑又给他们对音乐旋律的感知提供了帮助:在掌握和弦时,学生可以利用器乐去尝试哪些音放在一起是和谐的,哪些音放在一起又是不合谐的通过课堂器乐的帮助,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四、开展音乐活动课,拓展学生视野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和补充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地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对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音乐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在的小学教学强调的是培养全面的现代性的学生,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小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搞好小学音乐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我们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的时代需要全新的人才,需要有素质并全面发展的人才来为国家的长足发展作贡献。因此,我们小学音乐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做到全面提高我们小学的音乐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五、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现当代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要善于更新教学观念,以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教师要认清当今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从中,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冷静思考就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学生的音乐学习呈现出两种背离的现象,一种是学生只会唱而不太了解音乐的常识,因为这种学生拥有良好的唱的天赋;而另一种则是只了解常识而不会实践。因此,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的学生,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向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唱歌就完成了音乐教学任务,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经济的指引下提高我们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所谓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进行教学。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于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因特网,我们可以获得更多良好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内容。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接受现代最新的音乐歌曲和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视野,以提高我们的音乐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利用音乐课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音乐教师只有多为学生创设环境,把音乐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新音乐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裴清品.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五性”[J].校园歌声,2008,(07).
[2]蔡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怎样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J].音乐生活,2007,(06).
[3]丁媛媛.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三个方法[J].魅力中国,2009,(13).
[4]华兴明.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5).
篇8
经过实践总结,我们根据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进行《乐评》的格式设计。每位学生每学期为一小行,每学年(两个学期)为两小行,每一大行可记录两个学年,即四个学期。每个班级各一页,小学阶段,每班学生最多3页。每学期成绩的总和,就是毕业时的总成绩。《乐评》共有八项内容组成(如表1),每项内容可视教学内容进行增与删、重与轻的选择,每学期或每学年不一定标准一样。其中“舞台”主要指音乐实践活动,“态度”指学习态度,具体包括学具、出勤率及课堂常规等。由于在“特长”栏记录了部分学生的专业特长,它对临时性的排练、演出安排人选等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乐评》既记录每位学生的一切音乐活动情况,又可作为一所学校的音乐档案;既可作为教育部门督导时的参考依据,又是音乐教师“桃李满天下”的名册录,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成功、享受进步中得到激励。
二、考核形式演出式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来代替期末音乐考试,既是一种艺术实践,又是一种艺术创新。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也有利于减轻他们的期末学业负担;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利于教师调整、审视个别学生的平时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期末的测评主要通过类似“迎新音乐会”、“迎春音乐会”、“小百灵音乐屋”、“动物音乐会”等学生喜爱的班级音乐会形式来完成,并可邀请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参加,如果条件许可,还可邀请家长参与。
二是期末班级音乐会可提前或在新学期开始时就让学生在课外准备,自定内容、自行组织、自行编排。音乐会主持人低段年级可先由音乐教师、班主任或师生共同担当,中高年级由学生自己来担当。
三是遵循分层评价和鼓励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以金、银、铜奖或优、良、及格等定性评价来评定记载学生在音乐会上的表现,要以正面鼓励为主,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吹拉弹唱特长式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从音乐本身来看,音乐有四个要素组成,即音高、音量、音值和音色。人的遗传基因不同,决定了每个人音乐四要素的差异。学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不同的发展情况、兴趣爱好而推出了特长制,尽可能让学生的拿手好戏、看家本领、兴趣爱好等在音乐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音乐会的节目内容可吹、拉、弹、唱、舞、赏、说、诵等,鼓励百花齐放,形式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双人的、小组的,鼓励人人参与。学校对音乐会演出的节目质量在开始时不作过高要求,提倡重在参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要求也逐步提高。
四、成绩评价强项式
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作选项考核,采取强项则优的原则,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尽可能以学生的强项作为评价的依据,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并尽量以动态的综合性评价替代静止的一次性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条件,在各个领域内有充分施展、发掘才能的广阔空间。
评价学生的音乐成绩,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是约束和惩罚,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评价者要尊重学生,对学生要满怀期望,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有点滴进步,就给予鼓励。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表现,确定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发展目标,提供发展条件和机会。看基础、看进步、看发展,把音乐评价看成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发展为本,面向未来,给学生创设一条音乐学习的绿色通道。
五、音乐成绩等级式
音乐成绩采用平时、期末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课内成绩,也要课外活动成绩。除《乐评》中的“乐理”一栏内容可采用百分制填写外,其余项目均按等级标准填写。为平时能及时方便地记载《乐评》,成绩可全部用数字记录,即“5”表示“优”,“4”表示“良”,“3”表示“合格”,“2”表示“期待”(即期待合格),结果性成绩一律实行优秀、合格与期待三个等级,或优秀、良好、合格与待评四个等级,并将相应项目的百分制成绩换成等级制。必要时,以各项指标为依据,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性评价,文字多以鼓励性为主。
六、评价过程公开式
篇9
篇10
1.1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
言为心声,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就像一剂“兴奋剂”,一下子给学生提了神,使课堂教学气氛更热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放大学生的优点,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在舞蹈的练习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而过不去时,笔者鼓励学生说:“没关系,慢慢来吧,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真诚而坦率的赞美,不仅使学生精神振奋,上起音乐课来更认真,变得友好,愿意合作,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教师少一份居高临下,学生就多一份自信与热情。
1.2宽容的心态帮助学生
学生的心灵是天真纯洁的,教师要用同样纯洁的心态对待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帮读他们,才会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欢迎。
1.3恰当体态语言激励学生
体态语言包括眼神、手势、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恰当运用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等,能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由音乐的审美功能决定,小学音乐教育更应注重其审美特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的能力”往往通过教师体态语言的激励而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如学生在歌唱或表演上有很大进步,教师就带头进行鼓掌以示鼓励;同组的同学共同完成了任务就彼此握一握手,以示鼓励。
2.追求赏识评价过程的系列化
从多元智力理论角度来说,每一个个体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但个人在智能强项和弱项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音乐天赋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的教学评价,正越来越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从重共性走向重个性,从重甄别选拔走向重发展、提高,也将进一步从重知识能力走向重创新、审美,尊重学生差异,建立多元交互的评价标准,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与个性的不断发展,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之一。
2.1尊重差异,肯定能力
在实施教学评价的实践中,我乐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判断,尊重差异,注重个性,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1)送“形象卡”培养乐趣。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音乐教育的评价中,要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手段,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形象的选择具体、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刻,评价效果持续的时间长,特别适用于小学低年级音乐课的教学评价。2)送一颗“星星”培养能力。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素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实践表现,为了把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浅晰地展示出来,在教学中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同时自己和同学也可以参与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老师教学轻松愉快,学生也学得其乐融融。
2.2自主竞争,培养自信
竞争,泛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而持久性较差的心理特点,恰到好处地在音乐教育中使用竞争激励评价,有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在此手段的运用中,切忌只注重个别优秀学生,而应该给每个同学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学习音乐的心理障碍,调动积极性,发挥其个体特长。
2.3情感激励,陶冶情操
篇11
一、从注重评价的甄别功能向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转变
新的音乐教育评价理念认为评价不是教育过程结束时鉴别、筛选学生的手段,不是给学生一个结论,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改革陈旧的考试形式,输入新鲜的评价理念。
新课改理念下的评价特别强调要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让学生透过他人的赞赏而受到激励。要体现这个评价理念,首先必须改革过去音乐课唱一首歌或用书面的形式这种陈旧的考试形式,充分利用音乐具有表演性的特点,通过“班级音乐会”、“特长展示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来表现他们的音乐特长。用这样的形式进行评价,每个学生都会感到愉快和兴奋。即使那些所谓的“音乐差生”也不再担心被教师认为是“五音不全”了。在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中,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了展示。同时也达到了学生间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评价的结果将以前所用的百分制改为等级加评语,取消“不合格”这一等级,用“优秀”、“良好”、“你进步了”等形式的评价等级。
(二)关注个体差异,呵护学生自信心。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因此,学校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音乐教师要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打破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尊重学生学习音乐的独特方式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只有尊重差异,注重个性,呵护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创造的欲望。
二、从单一性质的评价向综合性质评价的转变
长期以来,一些人把音乐教育看成是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反映在对学生的音乐评价上,把掌握音乐知识的多少,音乐技能的高低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对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综合性评价转变。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音乐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评价学生时要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置于首位。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2)浓厚的音乐兴趣和学习音乐的愿望;(3)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4)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合作的集体思想;(5)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尊重、理解多元文化的态度。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其教育效应主要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应是第一位的。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
音乐本身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即体验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没有亲身参与和体验,音乐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学生学习音乐是一个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过程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2)积极参与体验;(3)对音乐有好奇和探究欲望;(4)能即兴创编简单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5)能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音乐实践活动;(6)能自信有表情地参与音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行为,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对学生的音乐体验、探究的态度、合作愿望、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及时给予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要求。
(三)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也是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因此,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是必要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1)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结构和体裁形式;(2)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3)在听觉基础上识读乐谱;(4)了解中外音乐发展历史;(5)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对以上知识技能进行评价时要改变以前单纯的评价方法,把其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紧密联系,并着重评价学习知识与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
三、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
音乐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而技能的学习过程重于结果,因此在音乐教育评价中,形成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为重要。
(一)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行为观察,对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直接、更真实、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运用课堂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时要注意尊重学生,强调互动与协商。要聆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做法进行解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民主、平等的讨论等。
(二)学生音乐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又叫档案袋评价,是指用以显示学生学习成就或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如作品、结果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建立学生音乐学习成长记录袋,可以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增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带给每个学生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对学生自我监控、反思能力的培养。音乐学习成长记录袋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堂记录:自我介绍,我的歌声,查找的资料,音乐欣赏随笔,即兴创编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等;(2)课外记录:音乐磁带,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照片、录像,音乐收藏,音乐周记等;(3)评价记录:课堂学习观察记录评价,期末音乐素质评价表,教师的评语,自己的愿望,家长的希望等。
四、从教师评价向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转变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出“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实行多主体评价,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建立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应以描述性评价为主,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与比较,由学生提出自己评定的等级与特长认定,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与评定,以使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活动不断反思,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地发展,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评价、亲身实践、自我改进、鼓励别人的过程。
(二)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值得提倡的一种音乐评价方式。《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采用简便、可行的方法开展阶段性或经常性的学生互评活动。互评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生互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同学的优点、长处,强调他人表现音乐的描述和体察,强调自我反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上,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2
小学音乐教师对小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新课程要求我们用新的评价理念、方法和途径来开展小学音乐教育。这种评价应更具多样性、合作性和过程性,能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灵性,促迸小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评价理念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核心是为对小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尊重个体的差异,关注和促进小学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内容和主题。
1.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个人兴趣、爱好。由于遗传因素和教育环境的差异,每个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音乐天赋也有一些甚至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小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各不相同。老师不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小学生,而应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不同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让每个小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音乐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坚持鼓励、鼓励性评价。当小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评价时,他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相反,当小学生们的愿望和行为受到教师的否定、批评、指责时,则有可能产生挫折感,引发消极情绪和抵触行为。为了保持和提高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及时捕捉有用信息,对小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适度的鼓励、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小学生心理负担,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小学生参与的水平。
3.注重音乐实践。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的欣赏、歌唱、创造、综合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如果单纯地注重理论或者理性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实际意义上的练习和实践的评价,音乐就会显得毫无意义,《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的发展性小学生评价方法
1.观察记录法。对小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是一种最实际的评价方法,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小学生课堂表现,并记录下来。观察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注意执行,便可以得到小学生的各种表现信息,然而记录的过程却很繁琐,每次观察的结果不容易保留。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将事先设计好的评价指标用电子表格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把观察记录后的结果保存在每个小学生各自的文件目录下,在一个阶段结束或学期结束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得出结论。这样的记录有序列,不凌乱又容易保存,便于教师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给小学生正确的发展性的评语。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指利用精心设计的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从而探索各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方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问卷调查可以通过师生网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师既可以把问卷挂在BBS论坛上和小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通过e-mail发到小学生信箱,小学生回答完毕后再把结果反馈给教师。这样的问卷调查对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神秘感和趣味性,可以大大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因为它不涉及具体的知识,只是侧重对小学生个性、特长、心理等情况的了解,因而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完成,又能从多种角度评价自己,这种评价既可以公开也可以是秘密的,能够充分体现小学生的真实想法,具有浓浓的人文性。
3.范例展示与作品分析法。所谓范例展示就是在布置学习任务之前,向小学生展示符合学习要求的学习成果范例,以便为小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预期。教师所提供的范例一方面可以启发和拓展小学生的思路,另一方面还会在技术和主题上对小学生的工作起到引导作用。会对小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可参考的范例来规范自己的努力方向。
总之,通过各种评价方法能够促进小学生的音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寻找小学生富有个性的未来,引导学生不断寻找到新的发展点。只有让小学生成为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评价的主体,才能使小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参考文献:
[1]陈敏玲.新课程下小学音乐教学评价[J].新理念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0(7).
篇13
1、音乐教学“情”的评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审美感受的中介和动力,音乐教学“情”的评价关注的是教学的过程,即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以及情感反应。
(1)及时性。音乐教学“情”的评价应始终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参与态度和表现的情绪等,教师应及时予以有效地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与之形成情感的共鸣,保证音乐课堂顺利进行。
(2)发展性。“情”的评价,其目的不只是在瞭望学生学到什么、学得多好,而是要成为促进学生踊跃参与音乐教学、积极体验的动力。教师运用多元化、弹性化的评量方式,以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如:有的孩子虽“五音不全”,但他能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教学,认真聆听音乐,主动创造表现,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2、音乐教学“质”的评价。
音乐教学“质”的评价对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所获得音乐知识技能以及感受鉴赏、表现创造能力进行的评价,它关注的是音乐教学的效果。
(1)侧重性。《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教学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教学领域,虽然这些领域在教学实际中相互贯穿有机结合。但在评价时,教师应根据音乐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有所侧重的进行评价,评价也是一种教学。
(2)层次性。同一教学领域,针对不同的年龄阶层学生,所评价的标准是不同的,应体现评价的层次性。如:《音乐课程标准》中1-2年级即兴创造标准是相同,其中有一标准是能够在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教师在一二年级都开展聆听《云》《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即兴做动作时,针对一年级的学生,评价的具体标准会降低一些,只要学生能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能即兴作既可。而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应该评价他们即兴所做的动作是否与音乐的情绪节奏相符,不仅仅是学生参与到即兴创作中来。这些标准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同时根据课标、学情等进行制定的。
二、关注评价主客体的双向性
1、正确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评价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助动器。对学生而言,自我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地认识,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如:在教《我的家在日喀则》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评价的:“孩子们,你这节课中对自己表现最满意的地方在哪里,告诉我们那!”。学生们经笔者这么一問,争先恐后的回答,有的说自己学会了唱歌把歌曲有感情的唱了一遍,并对自己唱的歌曲哪最好,哪需要加强进行了评价;有的说自己学会了藏族舞蹈,秀了几个动作给我们看,有的说自己会用打击乐器伴。学生们学习兴趣高,效果好。
2、积极的生生评价
学生之间的评价是平等积极的。在音乐课中笔者是让学生这样互相评价的。每位同学在评价他人时,不要只揪住不好的地方使劲说,而是要先肯定其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提出改进的办法。刚开始学生不适应,一评价他人,就是你那没唱好或是哪没跳好,经过一学期的磨合,现在学生起来评价别人时首先很谦虚,如有不足总是先肯定对方的优点,在提出不足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评价,评价双方都受益匪浅。
3、平等的师生评价
教师评价学生是天经地义,而学生评价老师却很容易被忽略,作为音乐活动教学主体——学生,是教师教学直接的感受者和参与者,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更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使教与学的和谐。师生之间的评价应以“平等”为纽带,教师对学生评价以发展性、鼓励性为主,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本着客观、求实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心声,老师要俯下身来倾听,进行正确分析和处理。这样,音乐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评价才能得较好的发挥其作用。
三、体现评价过程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