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治理新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坚持系统治理,把社会管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是要把社会管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因此,如何共同治理将成为今后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由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构成的治理体系中,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与其他主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分工负责,共同实施社会治理。政府在整个社会治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不是领导作用,政府作为治理主体之一与其他主体是平等关系,而不是其他主体的主管领导。从社会体育系统治理看,首先要建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体系。这里的多元主体是指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如社区体育治理应该由社区行政与社区体育服务组织共同进行治理;老年人体育治理就应该由政府主管部门与老年人体育协会共同进行治理;区域社会体育应该由地方政府与地区体育服务组织共同进行治理。其次,系统治理要有明确分工,政府与多元主体各司其责,互相配合,实施共治。政府部门尽可能退到后台,发挥调控和协调作用。比如,不同利益群体间产生矛盾时,政府部门可以进行调解,但要避免政府部门过多干预的情况再现。再次,系统治理过程中,要体现民主协商的运作机制特征。即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协商下确定治理方式,产生分歧时通过民主的方式做出决定。要避免行政决定、其他组织执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再现。
2.2坚持依法治理,把社会管理从行政管理向法治保障转变
坚持依法治理,就是要加强法律规制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用法律来监督管理者的治理行为。依法治理还要把社会管理从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鼓励人们依法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过去,政府用行政管理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也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社会体育的依法治理就是要改行政管理为法制管理;改一方管一方为法律管双方;改行政管控为服务保障。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首先,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法律法规体系,这是依法治理的基础。其次,要学会以法律为准绳,以法规为标准进行社会体育治理,要减少对社会体育活动的行政干预,实施法制化管理。要充分信任人民群众,在法律的框架内,放手由民众自主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由一方管一方向法律管双方转变,就是要改变政府与民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把双方都纳入依法治理的体系中去,又都在法制的监督之下。双方既是合作方,又是监督方,各自都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又通过互相合作,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由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是要改变以控制为手段的管理方式,减少对社会体育活动的限制。通过提供服务保障等方式,为社会体育活动保驾护航。过去,社会体育发展中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其原因与简单管控方式有很大关系,即要么不许乱说乱动,要么放任不管。其根源还与行政思维模式有关,即管理就是控制。因此,由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不仅是转变方式,更是转变思维。
2.3坚持综合治理,治理手段从单一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坚持综合治理,就是要改变过去单一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简单管理模式,采用“多管齐下”和“多策并举”的综合治理手段进行社会管理,以期获得最佳治理效果。由于行政管理手段多为强制性手段,不适合用于作为生活方式的社会活动管理,而社会治理由于采用综合治理手段,效果和感觉会更好。从社会体育治理角度看,除了行政手段外,还有法制、道德、规范、文化、教育等多种管道可以规范体育行为。这样,不仅可以在制度上约束人们的行为,也可以在思想上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还可以在舆论环境、文化习俗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齐抓共管,使人们从内心认同社会治理模式,接受外部环境压力,达到自觉、自律的社会效果。社会体育治理还应该采用多策并举的方式进行管理。如调整社会体育政策,并通过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再如制定发展策略来推动社会体育的进步,像扶持体育创新、支持有组织体育活动等,一定会带动社会体育的发展。还有改变行政主导的活动开展方式,放手让相关体育协会自主开展活动,政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体育组织活动给予经费、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再有通过构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总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完善社会体育治理。
2.4坚持源头治理,把治理关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和事中延伸转变
坚持源头治理,就是要把治理关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和事中延伸转变,因为“亡羊补牢”式的事后处置方式对已经造成的损失无能为力,采用前置治理和事中治理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前置治理主要指决策前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充分论证和必要听证,确保决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符合国情、国力等。事中治理主要指均衡各种利益诉求,及时解决利益冲突与矛盾,增强社会和谐,激发社会的活力等。源头治理讲究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社会体育的前置治理看,就是要把与群众联系的窗口设到老百姓身边去,方便群众反映情况,方便政府了解情况,方便各方的沟通和互动。具体讲,就是要在社区层面设置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倾听百姓的呼声与需求,有针对性地服务。源头治理还应该建立智库机构,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政府部门在决策前,要请科研机构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提出可行性报告,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再去召开听证会,征求民众的意见。从社会体育的事中治理看,就是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民众利益为重,均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产生的冲突与矛盾,大都为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调解和深化服务得到解决。在调解群众体育矛盾时,可以通过群众体育组织进行劝解,也可以通过组织间的谈判获得和解。总之群众利益矛盾在自治组织的范畴内解决比较有利。坚持源头治理,还要做好激发社会体育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以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工作,实现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
3创新社会体育治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3.1转变社会体育管理观念
从传统管理到社会治理,意味着治理主体、治理的目标、方法等方面都要发生转变。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体育服务组织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学习“社会治理”理论和方法,明确社会治理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组织运作模式等,为创新社会体育治理奠定基础。二是要明确政府职能转变方向,建立多元共治及群众自治的社会治理理念,积极推行社会体育领域的治理。三是要建立综合治理的基本观念,改变单一行政和行政主导的管理方式,实现社会体育综合治理的新格局。
3.2改革社会体育体制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不仅是理念的更新,也是管理体制的创新。从社会体育共治的要求看,社会体育组织全面参与体育治理是社会体育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做好职能转移的安排,在社区层面实现基本自治,即可以让群众自治的部分,交给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如健身团队、基层体育组织管理等,暂时有困难的,交给社区体育服务组织进行管理。在县及以上地区实现基本共治,即由政府主管部门与相关体育组织共同进行社会体育治理,并在治理过程中,逐步放手让社会体育组织独立承担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维护,政府部门把精力更多地用于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与体育发展的宏观调控方面,通过协作共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促进社会体育的和谐发展。
3.3调整社会体育机制
要调整纵向等级管理机制,采用扁平化运作机制,使各个层级都有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的权利,充分调动各个层级的积极性,实现群众体育自治的良好局面。要调整社会体育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包括自下而上渠道的双向型体育信息通道及信息处理机制。要调整按规定办事的固定程序管理机制,实行目标管理机制。要减少程序约束,改革评价方式。要调整行动激励机制,比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体育创新等。推行调研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完善绩效考核、群众评议和反馈等机制,促进社会体育的良性发展。3.4培育社会体育服务组织长期单一行政管理模式造成我国社会组织的弱化,对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一定的困难。要提高社会体育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必须有一个培育过程。首先,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交给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并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与监督制度,确保社会体育服务组织为群众提供优质体育服务。其次,可以采用委托管理的方式将若干社会体育治理项目交给社会体育服务组织,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业务指导帮助社会体育服务组织提高社会体育治理能力,并逐步放手让其独立开展工作。再次,可以发挥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中介作用,即政府通过其传达政策法规及其他社会治理信息,群众通过其转达对社会体育治理的意见与建议,使其成为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纽带。
4结论
4.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社会体育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体育管理必须尽快向社会体育治理转变。社会体育治理须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篇2
(二)甘当公仆
政法干警作为人民公仆,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政法机关行使管理职责的根本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管理行为只是手段,而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对此,绝不能本末倒置。当然,也不能因倡导服务,就放松管理或不敢管理,对于越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普遍利益的领域和事项,越是要严格管理、强化管理。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篇3
首先,把要社会管理评价指标分层系列化。通过社会管理创新的性质和实现目标,将其社会管理创新的组成要素分解,按照社会管理创新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进行研究,按照其分层组合形成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其次,对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中各层次社会管理创新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各层次社会管理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利用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进行综合性运算。
三、实施措施
(一)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方式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要求,切实解决社会管理中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等实际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评价体系改革进程,推动公共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二)构建社会协同管理模式
社会协同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注重发挥政府在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树立服务理念,充分践行所承担的公共服务义务。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管理服务创新中的协同作用。
篇4
二、深入反思,强力提高执行力的方法与途径
1、提升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即会做,这是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一是保证目标一致,执行到位,各尽其责,要求执行前明确行为指向、行为规划以及行为目标;二是要明白自己的工作依据,这是执行力的基础,也是工作执行的目标;三是要明白控制工作的关键点,按照工作程序,尤其是在金融机构,往往要在一些单据上签字、盖章,这就是工作的控制点,签字意味着负起相应的责任。
2、强化执行动机
工作中不仅要会做,更要肯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接受工作后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要以实干精神为主导,细心观察,处事果断。
3、端正执行态度
执行态度即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标准,要以较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实践严、实、快、新原则。第一,着眼于严,要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第二,着眼于实,要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面对平凡岗位,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干出一番事业。第三,着眼于快,要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持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第四,着眼于新,要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经验束缚,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法,使执行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4、严格工作控制
要对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来调整行为并控制事情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更好地落实工作。一是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预警;二是事中跟进,在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后寻找有效解决办法;三是事后跟进,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提供具体补救措施,避免再犯同类错误;四是前瞻展望,要对未来有所规划,使将来的工作能集中到焦点上来;五是规范操作,要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执行操作步骤,杜绝经验操作或违规操作。
三、强化执行,出色完成本岗工作任务
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要把执行力具体化、完整化、可操作化、高效化,就要敢负责、肯学习;勤动手、不怕错;面对困难、永不言败;享受挑战、能耐高压;充分沟通、协调合作;顾全大局、不计小利;努力创新、果断行动;立足本岗、服务日常。
一是要加强学习。作为新进员工,联社的基本社情要学习,省联社的战略与理念要学习,各项基础理论要学习,岗位业务更要学习。学习是对自身知识和能量的补充,是对改革发展的前瞻,是事业和前途发展的基础。我们的党是学习型政党,我们的企业强调学习型员工的培养,我们个人要做不断学习的典型。
二是要有效沟通。良好的沟通是执行的关键,是有效提高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做储蓄员要用与储户的良好沟通推广农信,做信贷要用与客户的有效沟通确保企业不受损失,做办公室工作要用上下级之间的畅顺沟通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作为一名新的农信人,只有通过真诚交流,尊重他人提出的意见,才能尽可能快地融入集体,开展工作。
篇5
1.忠于职守的敬业意识。作为馆员,首先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在社会主义国家任何一项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不同,真正树立献身于图书馆事业的思想,把远大理想落实于具体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探索、奉献。
2.助人为乐的爱业情感。图书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后台职业,管理人员长年累月地忙碌于为读者服务的岗位上,其劳动价值往往凝聚在别人的成果中。这样,在社会上容易产生轻视图书馆工作的偏见,同时也易使馆员产生无所追求的消极情绪。为此,馆员必须树立做好本职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安心和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3.全心全意的献业精神。作为馆员,必须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在服务内容上,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位为读者提供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多类型、快速度的文献情报服务。
4.认真负责的勤业作风。图书馆既是科学性、技术性、创造性和连续性很强的学术工作,又是复杂繁琐而细致的服务工作。这就要求馆员要树立职业责任感,严格按照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要坚守工作岗位,不;要互相支持,团结协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熟悉博深的精业能力。图书馆员必须迅速更新观念,增强吸取新知识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网络知识、外语知识及专业技术,培育广阔的知识视野、过硬的业务本领。
6.文明礼貌的乐业行为。首先,馆员要有庄重的仪表。其次,要有文明礼貌的语言。第三,要有热诚的态度。第四,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五,要有爱书惜时的优良品质。
二、图书管理员的行为体现图书馆的管理体制
首先,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资源不应将读者划分三六九等。图书馆享受着公共财政的经济支持,本就应当肩负起为公众普及知识,传播文化的责任,向公众免费开放是理所应当的。在有的人看来,知识分子、白领阶层享受免费的图书大餐是理所应当的,而对衣衫褴褛的乞丐却总是戴着有色眼镜,这种看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其次,乞丐同样享有获取知识、阅读图书的权利。人生而平等,也许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好吃懒做的“恶丐”,他们践踏、消费着人们的同情心。但笔者相信,还是有许多人是因为种种原因暂时处于人生低谷,而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杭州图书馆接纳乞丐入馆读书的温暖行动在充分尊重乞丐阅读权利的同时,也许也会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一些乞丐的命运。因此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图书馆可以做到宽容地接纳乞丐,真正做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如此,图书馆才不会愧对自己启民智、祛蒙昧的职责。不过也应当看到,要想真正做到不拒绝乞丐,绝不仅仅是对他们打开图书馆的大门这么简单,还应当在管理上下更多的功夫。如:任何人进入图书馆都应当遵守馆内纪律;图书馆应当明令禁止乞丐入馆乞讨等。
三、创新管理思路,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
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图书资料室工作的宗旨就是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口号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要把读者放在图书资料室整个工作的核心位置。要热爱读者,尊重读者,对读者视若亲人。要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己任,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不辞劳苦、不怕疑难繁琐,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尽最大努力满足读者的需求。
篇6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多极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还需要呼唤新时代的民族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来增强民族凝聚力。
1.1 当今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的影响
从世情来说,整个世界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国际格局在发生着重大深刻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都在注目着中国。对中国的成就而言,大多是赞扬的声音,当然,也有想唱衰中国的。比如,现在国际上,特别是美国,实施亚太战略,把重点移到了亚太地区,在我国周边投棋布子。那么我们就面临着新的国际问题,也需要我们研究新的应对方法。
1.2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影响
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由此产生的正面效应就是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当然,在产生正面效果的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负面效应,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了质疑、误解、甚至迷失方向。主要体现在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多元价值混淆,价值观念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造成了不可弥补的错误,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反响。
那么,也就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下,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我们党积极主动地去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正本清源,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重要思想保证。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1 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2.2 它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人们增强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认同,同心同德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有助于人们培育和谐文化,树立和谐理念,发扬和谐精神,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因此我们说它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2.3 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要想把13亿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坚定干部群众对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1 指导思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作用。它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是贯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条红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作出的价值选择,只有坚持以为指导,才能把共同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再次,在改革开放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没有的指导,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篇7
法治是人类社会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治国理念,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又要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法律文化。
篇8
一、新媒体及其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大众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卫星等信道连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传递信息或提供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当前又称数字新媒体。
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相比,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即时性、海量性、开放性、共享性、匿名性,以多媒体融合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二、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麦克卢汉将媒体视为人体的延伸,它能改变人的感知范围,提升人的感知能力,能引起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能塑造社会的组合方式和形态,促进社会结构的变迁。新媒体作为媒体的新秀和集大成者也不例外。
(一)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认知方式的变化
传统媒体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其信息客观性较难判别,动态性和时效性较差,且以被动接受为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接近权的实现,不仅使人的感知范围和能力空前的提升,更使个体的传播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加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再依赖单一、单向的信息来源,往往是在多信道中通过沟通和辨别来完成。
(二)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
随着单位型社会的解体,社会的分化越来越严重,人的原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小范围内社会成员的同质性越来越明显。他们有着类似的经历和境遇,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有着近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他们没能联系和组织起来。新媒体提供的沟通联系平台,让陌生的人有了重建社会关系的可能,为群体价值观的重建和社会自组织提供了条件。很多民间组织和民间活动就是在互联网或手机上孕育、发酵、成熟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表达的变化
传统媒体化境下社会的声音并不强。新媒体通过技术手段清除了种种障碍,使社会的声音得到空前加强。
在网络公共空间,公众通过博客、播客、维客、论坛等表达观点和意见,对公共议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压力,对公权力施行监督。这种在网络公共空间形成的压力被称为第五权,而且是唯一被社会自己所操控的权力。
三、新媒体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出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问题不断,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党和国家提出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要求。
新媒体作为社会管理系统的外在环境,对社会管理创新需求、社会管理主体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动力都有重要影响。
(一)社会认识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时代的到来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少政府部门形成了gdp至上的理念,把gdp增长作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忽视社会管理创新。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新媒体在社会事件呈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逐步被社会了解和认识,使得更多不为人知的社会不公正现象、丑恶现象、不法暴力事件在网络上纷纷被曝光,社会稳定、社会管理水平的真实情况开始为公众所了解,并引发了各方面的担忧,正是由于这些担忧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时代的到来。
(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社会管理主体的发育和完善
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社会组织在当前的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这既和社会组织的数量有关,又和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水平有关。
影响社会组织数量的因素众多,就互联网来说,它为社会的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属于积极因素。
社会组织能否发展和壮大的一个根本性因素是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这与其管理水平、公开透明程度、是否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有很大关系。互联网为社会组织向社会公开其管理和运作提供了平台,也为广泛地接受监督、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多渠道获得社会支持提供了机会。
(三)社会表达方式的变化引导和约束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是通过改善社会管理方法、创建社会保障体系,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社会的正当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社会管理作为公共服务其消费者是社会公众,缺少社会期望的融入和公众参与,其生产和运行很容易陷入僵化,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社会管理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动态调整和改进过程中逐步走向完善。从现在的管理体制演化到理想的模式,需要方向和动力,方向应该包含社会公众的期望,动力应该来自公众的参与和国家的支持。就算将来的管理体制比较成熟,其运行仍需要社会的监督和约束,否则就会倒退。社会期望的表达、监督与约束,都离不开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篇9
党的十报告在坚持以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着力点。高校作为各种意识形态交汇和碰撞最密集、最活跃和最敏感的地方,必须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用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诉求
首先,是主导文化的引领需要。文化是特定的经济、政治等方面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化与意识形态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主导意识形态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借助文化强大的传导功能,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来研究意识形态,将有助于实现意识形态对民众的教育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引领,也是文化的引领。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文化的重要作用,实现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引领的需要。
其次,是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需要。大学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最直接的文化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各种文化要素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范围广、文化影响力也相对深远。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形态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产生和发展的方向应当引起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用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也就显得十分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文化,是源于实践的文化价值体系,最终用于指导实践,应当承担起引领大学校园文化朝着社会整体文化要求的方向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责任。促使青年大学生成为先进文化的追随者、传播者、践行者、发展者。
最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发展与完善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引领并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价值体系自身的广泛传播和辐射作用的发挥也需要依托在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较为成熟的体系和机制来推进。高校文化作为软实力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不仅仅因为高校文化是高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且也因为高校文化往往构成了同样体现“软实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文化软实力相互的、自发并自觉的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内容必将被细化和深入,表达方式必将被丰富和拓展,有效传播的机制必将被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主导价值观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精神旗帜。如果缺乏主导价值观,社会群体就会缺乏广泛认同的价值标准,缺少精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就缺少了传承延续的动力,社会、国家和民族也就难以存在和发展。大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播地、创新源和辐射场,承载着继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功能,肩负着深入研究和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也是为社会提供积极示范、科学导向和辐射的重要窗口,更加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导价值观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首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学生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优势的群体,是能直接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对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主体,因此,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会直接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然而他们的思想观念却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尤其当前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多元文化的巨大激荡极易给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带来严峻的考验。高校必须坚持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用理论武装教育大学生,引导和帮助他们用分析方法剖析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具备整合鉴别多元思潮、抵御各种腐朽思潮侵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在多样化的旋律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领军地位。
其次,共同理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武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失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有一个能够激发大学生活力、凝聚大学生智慧和力量、被大学生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共同理想。对于大学生来说,共同理想不仅是一个目标,一种认识,更是一种实践。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有共同理想,才能把大学生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有共同理想,才能在实践中化解多样化利益格局带来的离心力和破坏力,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提升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再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不同类型的高校其文化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志向追求等呈现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凝结――民族精神以及其在新时代下的展现――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不竭源,也是高校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所在。当前,高校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文化存在着娱乐化倾向,大学生追求感官刺激、崇尚物质享受,部分大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失去了自我,处理问题简单冲动,并且怀有叛逆心理,往往喜欢标新立异,失去了对我国优秀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信仰,表现出异常的冷淡、反感甚至排斥。因此,倡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帮助学生深刻认知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从祖国悠远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清楚地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大学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实践中锐意进取,为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从理论上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理念,它反映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从实践上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对发生在社会领域中各种行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当前现实社会中各种不良倾向,诸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正无时无刻侵蚀着高校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大学生作为民族发展和国家富强的中坚力量,必须具有清晰的是非界限,明确的荣辱观念。因此,校园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标尺,把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融为一体,指导大学生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使他们养成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的行为习惯,为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校园风尚提供道德保证。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品位、发挥校园文化创造力和辐射力的根本,应该融入学校教育、宣传和实践的全方位、全过程。
(一)课堂教学是主线
第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占领高校思想主阵地的关键。针对高校的新形势和学生的新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摈弃过去那种讲大道理、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避免“年年依样画葫芦”。教师要善于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善于采集生活中的现实事例,坚持让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提升,使大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渗透作用。专业课由于其教师人数、学时数以及时间跨度都明显多于和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学生而言,关注专业课的用心以及对专业课教师的信任程度都明显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此,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更深刻、更有影响力的教育。
第三,充分发挥实践课的指导作用。实践课是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从事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科技服务等各种有益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呼吸到新鲜空气,增进对国情、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了解,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感。
(二)校园文化活动是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具有科学性,但并不是所有科学的东西都一定能为人们所接受。大学生亦如此。校园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是个体养成正确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的操练场所。要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的魅力,就要在“行”上下功夫。首先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强势。比如通过校园环境展示,广播、报纸等形式宣传,塑造身边典型等使大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在、可信可行。其次,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比如可以通过大学里的社团、协会、俱乐部以及各类兴趣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认同核心价值体系并主动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内化为思想素质。
(三)日常管理是基点
在多元价值观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具有统摄性,能够把各种不同价值观凝聚在自己周围,成为全体学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必须通过一系列完善的制度保证。用制度体系约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强化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达到自我管理的境界。比如时刻关注校风学风考风寝风等制度建设和教育,强调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守纪律,讲文明,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爱护公共财物等。通过日常管理影响学生品德、价值取向、个性和心理。以制度规范行为、协调利益,保障和谐,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貌。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篇10
社会治理创新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社会创新,公民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公民素质的提升速度不能适应经济和国家影响力日益增长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期,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探究提升公民素质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 社会治理创新是时展的要求
社会治理就是在共同价值原则的基础上,遵循达成一定共识的规章制度下,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政府、社会、个人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个基层关系,解决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的行为。社会治理创新就是“根据社会运行规律,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对传统的治理模式进行改造、变革,并建立起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以促进社会治理新目标的实现”〔1〕。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国家内部也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大量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公民个体之间差距逐步明显,弱势群体和高危人群在社会中逐渐显露出来,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开来,多元化的思想也逐渐得到公民的认可,使得公民更加关注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也更加注重自身利益的维护。而且,媒体传播的多渠道、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和新闻的实效传播,使得公民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发展,而且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希望得到尊重,从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马克思说过:“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2〕。因此,不断创新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社会管理提升为社会治理,充分反映出党对从思想上对社会服务理念发生重大转变,这就意味着中国治理模式也放生重大转变。这次全会对我国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设定了新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社会改革的主题,要求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制度创新,形成科学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让社会充满活力而又安定有序的发展。同时,要求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活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激情和活力,不断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体制。新时期,党和政府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是适应时展的需要,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表现。
二、 社会治理创新与公民素质的关系
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要求公民具备现代公民意识,这是社会治理能够顺利实现的基础。而且,公民是社会公共事务中最根本和最直接的践行者,公民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到社会治理的成效。因此,在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中,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渠道的同时,也要求公民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公民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治理水平。新时期,公民参与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表明公民意识的觉醒,而且公民参与意识的觉醒主要在于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如果缺乏执行人民民主的社会环境和公民缺乏民主意识,那么再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公民也不会把它们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在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过程中,提高公民的素质、增强公民意识,才能引导公民自觉参与到社会治理创新中去,实现国家治理体现现代化。而且,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创新水平,也能够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求政府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然而,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治理创新要求“政府建立起一个能够与公民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模式”〔3〕,这样就要求公民要积极参加到社会治理中来,在实践中公民自身素质自然就会逐步提升。
三、社会创新视域下公民素质亟待提升
目前,在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我国公民的治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公民意识逐渐觉醒,但是缺乏自主性,对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模糊,参与欲望不够强烈。而且,公民受机会主义思想腐蚀严重,只关心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眼前利益,不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参与意识十分淡薄。受传统专制思想影响、社会公共领域缺失,一些基层公民习惯于被控制与统治,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切身利益问题缺乏批判和监督精神。基层公民自己主导公民治理难度大,参与决策和治理的能力亟待提高。而且,在社会治理中,许多公民喜欢搭便车,严重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效果。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公民受教育水平总体较低,严重阻碍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培育。当前,我国的政治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保证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渠道的畅通,而且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公民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力不足。“社会组织发育是是否完善是检验人民群众的能力和社会公共领域发育是否完善的试金石”〔4〕。虽然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起步晚、缺乏制度保障,作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载体,不能承载起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任。在社会治理视域下,无论是公民自身需要,还是现代政治社会发展的要求,都要求进一步提高公民自身素质。
四、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公民素质提升的路径选择
变革当代中国政府和公民的社会关系,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众多的行动主体积极互相合作、共同参与到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去”〔5〕。然而,公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治理创新的顺利推进。不但公民自己要提高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而且社会也需要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共同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和素质,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加强对公民的教育、完善社会治理制度、积极引导公民参与社会实践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一)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加强对公民教育,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每个公民从一出生开始,就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的教育不同,必然影响公民做出不同的选择。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每个接受不同教育内容的公民之间的差异会引起矛盾,甚至导致社会突发事件。特别是我国留学归国人员容易受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公民的教育,把公民意识始终贯彻到教育过程中,使公民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社会创新视域下不但要求公民积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而且还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去,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从而,“使人民享有平等权利,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6〕。在教育过程中把权责意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规范,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保障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概念的提出,给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政治意义”〔7〕。目前,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缺乏制度保、缺少法律支持,参与的渠道不畅通、程序也不规范,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尊重,这些都不利于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社会创新治理视域下,加强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对于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路径、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意义重大。而且,公民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参与治理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参与治理,公民对政府信息缺失的认识渠道不足,现有的经济条件也限制了公民能力的提升。因此,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加强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制度的规范,能够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保障,促进公民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提升公民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素养。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提出,为公民法律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契机。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每一个公民能够参与经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与法律意识。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要求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只有在法治实践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切实保障公民有效行使选举权、管理权与监督权,从而使公民在政治实践中自觉树立法律至上,自觉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公民只有行使自身的权利才能更好的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刘雅静.社会治理创新理论蕴涵、实践困境与路径探寻〔J〕.理论学刊,2014,(10):42-4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73.
〔3〕赵瑜.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培育公民素质的路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2):48-49.
〔4〕史云贵,冉连.中国特色公民治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运转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论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4,(01):49
-53.
篇11
(1)国内社会工作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较少,基层政府主体在此项工作中热情不高,主导性不强。政府信息化管理有三层含义:一是政府作为一个管理部门对整个社会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二是政府对其自身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三是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就我国而言,政府机关内部信息化管理日趋完善,而政府对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即政府作为一个管理部门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管理却不够系统和完善,缺乏典型的成功案例。
(2)目前社会工作与政府机关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存在“两张皮”现象,一边在花大力气完善管理个体的相关信息,另一边已获取的各项信息却不能指导实际工作,究其根本是管理主体没有对已制定的信息化控制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验证,导致已有的信息化体系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
二、构建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
(一)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编制依据
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相关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有法律、法规、国家出台的人口普查政策以及各地党政机关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等。首先,应认真分析管辖范围内触点问题和矛盾纠纷不断产生、日益突出的原因,了解当地的人员结构、经济产业、乡风社情等情况;其次,根据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将管辖区域科学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信息源收集区,并委派农村基层干部作为信息收集员,负责相关区域内相应人、财、物的统计;最后,将涉及社会管理工作的相关信息尽量分解为最详细的可操作对象,分别分析其所涉及的资源属性事项如确切的家庭成员人数、经济情况以及受教育的程度等,并将各项基础信息与实地走访数据进行校核,反复比较,建立真实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建立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
根据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实际应用,结合各地的组织结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包括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以城镇级别管理机构为基础,以开展的各项社会管理工作及相关流程文件为指导,完成信息化控制体系中信息源的合理分区和信息事项框架设置,为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搭建基本骨架;第二层级是信息源区的负责人在基本框架上,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基层社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子环节和各项职能活动,将制定标准划分成可供操作、能够量化的信息项,指定专人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电话访问等形式完成;第三层级信息收集员根据第二层级设定的信息标准项,对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收集相应个体的人、财、物、业、车辆等信息,并归纳汇总,逐级上报,最终构建成信息完备、真实可靠、功能强大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
三、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构建要点
(一)明确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主要版块
随着特殊人群和大众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加,社会管理对本村范围内的人员结构、流动情况、家庭状况、特殊人群的帮教、服务工作不能做到全面覆盖。因此,在信息化控制体系中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等因素,利用最优版块分区法合理划分信息源版块,挑选责任心强、办事效率高的农村干部作为负责人,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更新。
(二)明确社会管理中各项事务的属性配置
(1)全面掌握辖区内的人员及流动情况。对辖区内的所有人员(包括户籍人员、常住人员、流入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人员信息分为公众信息和非公众信息。公众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体重、血型、证件号码、优抚、群团志愿者等基本信息。非公众信息包括:犯罪、吸毒、上访、、政治敏感时期表现、流入流出情况等信息。
(2)全面掌握辖区内农村产业及经营状况。以户为单位,采集土地及产业的基本信息,包括:田土名称、面积及地址、使用情况、种植情况、种植面积、是否享受直补、直补面积、林权山等基本情况。经营状况包括类别、规模、地点、证照、年税率、厂房来源及用途、外来务工人员等基本信息。
(3)全面掌握辖区内房屋及设施设备情况。房屋基本信息包括:结构、修建年代、用途性质、建筑面积、附属设施、水电气使用情况、主要炊事燃料、交通状况、家用电器等信息。
四、完善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建议
(一)加大投入,完善信息化控制体系中基础事项的设置
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设置时,发现已有数据信息与社会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要不断加快整合基础信息资源,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完善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综合利用各类信息载体开展社会管理,根据调查问卷、深入走访的实际情况增添信息事项的名称,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的建设。
(二)更新技术,提高基层社会工作的信息管理
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将辖区内的人、财、物、业、车辆等基础信息广泛收集,实行授权使用、分级管理、兼容、按月更新,确保信息的鲜活和时效性,供社管、公安、司法、民政、国土、教育、卫生医疗、农技、财政、金融等部门共享,对提高整个社会工作的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三)严格保密,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个人隐私
加强社会管理基础信息数据的保密管理,操作人员使用用户名和用户密码登录数据库进行访问,信息数据实行安全等级管理,提高信息数据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严格纪律要求,有效维护个人隐私和公共利益。
篇12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
1.自卑厌学心理
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8-22岁之间,虽然其生长处于稳定期,但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存在着社会认知偏离的现象,常常“以偏概全,对社会持怀疑、否定的态度”。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卑心理比较严重。近年来,由于社会上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使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处于劣势,不少高职学生都有一种“非正规”大学生的感觉。有不少学生称:看到课本封面上印着的高职高专教材的字样,心里就感觉特别自卑,当向别人说起自己在职业技术院校读书时,就觉得丢脸;高职院校学生以考场上的失败者居多,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自卑感较强,一些学生是出于无奈进入高职的校门。高职学生的自卑感主要表现在:过低评价自己的智力、能力、意志力。因此,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对自身的潜力、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等相当朦胧。一些学生面对就业的挫折、工作的压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心理疾病,严重者将影响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由于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导致了对学习兴趣不浓,对自己的前途感觉渺茫。不少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出现上课听不懂,下课无法自主学习、考试挂红灯的现象,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实用性、实践性、广博性、专业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学习上较为盲目,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另外,还有的大学生因自己出身农村、家庭贫困而产生自卑。
2.人际交往中的扭曲心理
人际关系是指学生之间以及与其他人之间沟通、交流、表达情感、协凋行为的互动过程。处于青春发育后期的高职学生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疼爱、父母的娇宠,使现在的学生普遍缺少磨炼,表现为个性孤僻不合群、偏执、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能力差,在小学、初高中阶段一直忙于学习,与其它同学交往少,因而与人打交道能力、调节能力差,对大学陌生环境适应能力弱,自理能力差,使得他们对人际关系十分敏感,自尊心较强。研究表明,有30%的高职学生在交往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表现在对找到知心朋友抱有太多的期望;对他人的缺点缺乏忍耐性,甚至过于挑剔;对他人给自己的帮助不善于表示感谢,甚至有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与人合作,较少为他人着想;缺乏处世技巧。
3.择业焦虑心理
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高职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就表现在就业上。面对重点大学、普通高校毕业生强有力的挑战,大部分高职生缺乏必要的自信,表现得忧心忡忡。大多数毕业生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主要问题是: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是否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特长、工作环境优越的单位;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屡屡被拒绝怎么办;选择的单位是否是最 佳的选择方案等等。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高职学生 表现得更为焦虑。处于焦虑状态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紧张不安、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正常择业。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1.自我价值评价有失偏颇
自我价值评价是对自我价值目标的恰当选择和追求,是人们在价值选择和追求过程中的行动方向和动力。然而,在高职学生中真正能够准确地进行自我价值评价的并不多见。有些学生为自己是高职生而惭愧、自卑,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他们所看到的都是灰色的一面,消极的思想充斥着他们的头脑。高职学生在校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真正成熟。他们比较自由和开放,不喜欢老师和家长的管束;不易深刻体会社会的准则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总以为社会就应该是和他们自己设想的一样;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说话和行事都力求带有成人的味道。但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来讲,他们只能说是“准成人”。他们和其他的大学生一样,从上小学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家长的溺爱、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阅历的缺乏,难免会致使他们在远离家人的陌生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感到不适,在大学校园的生活、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就足以让他们中的一些人不能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家出走、自杀等。
2.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薄弱环节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应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教育体系,需要对不同群体存在的问题有相对的措施和解决的预案。然而,纵观高职院校,很少有针对不同群体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教育措施,尤其缺少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机制。如果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宣泄和升华,就会产生焦急不安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卑、孤僻。在高职院校中极少设立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也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措施和预防对策。
3.社会环境的变化,压力越来越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积极而深刻的变化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带来深刻的影响,使他们面临的挑战更多。加之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本身不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普遍较低、高职院校自身的软硬件的薄弱、人们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偏见等,高职学生的压力源加大。压力可以给人以动力,然而压力过大,学生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另外,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时期,面临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的碰撞、冲突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往往缺乏一定的适应性和调节性,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和生理异常。同时随着“市场导向、政府控制、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逐步确立,大学生的择业压力日益增大,随之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过于自卑、自负、盲目从众、投机取巧等等不良心理问题使大学生承担着比以往大得多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他们一系列的行为反应,轻者精神萎靡不振,灰心丧气,不知所措,重者还会产生自杀倾向。
三、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1.全方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如何在高职学生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1)自我调适,持之以恒。多途径、多方法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独立探索、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抵制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中的负面诱惑、消极影响;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刻意培养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2)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克服畏难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辅导老师可以根据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和原因,有意识地营造活动情境,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根据各个学校的条件,尽可能地多组织一些如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技能比赛等竞争性强、参与面广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通过公平竞争,感受到苦与乐、喜与怒、胜与负的酸甜苦辣,体验到追求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挫折等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3)丰富校园文化,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来自个体内因,也来自所生活的环境。因此,如何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融洽的心理健康环境,是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问题。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
2.开展多种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协作,现代人更加需要人际交往。高职院校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挖掘潜力,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以改善他们的孤独心理。因为参加社团活动不但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往来,还能够给“种子”以发展的环境。通过社团组织的文体活动、学术交流、科技服务、志愿者服务,有助于淡化同学中间原有的抑郁情绪和紧张气氛,转移兴奋中心;有助于缓解焦虑的心理,释放多余的心理能量;有助于培养多种业余爱好和广泛的生活情趣。特别是借助学生社团的组织作用,开设专家讲座、学术论坛、热点讨论、偶像追踪、卡拉OK比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论辨竞赛、演讲比赛、游戏、情景模拟、球赛等各种文体活动。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方法,还要教会他们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会驾驭情绪的科学方法。学会用“自我心理暗示”、“适度宣泄法”、“ 注意转移法”、“ 放松训练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保持良好的心境,提高情绪效能。培养他们具备自信信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更新择业观念,树立择业信心
篇13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极大的打击了公众的消费信心以及投资者的信任也受到很大的冲击,金融危机、特大矿难、“大头娃娃”、“假养生”、假药、虚假广告等字眼频频出现。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奶制品企业甚至中国其他相关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性的质疑,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引起的金融海啸令全世界震惊,企业的社会责任再次成为政府、工商界、学术界,以及媒体等各个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极大的增加其经营的成本进而会影响其利润,需要在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和保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之间找到平衡。从企业角度来说,社会责任和财务核心能力,犹如杠铃的两段,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是缺一不可。社会责任和财务核心能力两者具有现实不可分割性,因而学术界有必要对其再进行各自深化研究。传统的研究只是单纯对某一个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少之甚少。早在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就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Cowen(1987)通过对134家美国公司年度报告中所包含的社会责任信息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公司所在的行业、公司是否存在社会责任委员会与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Roberts(1992)的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的势力、企业的战略地位、公司的盈利能力与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盛春艳(2007)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进行的综合评价。胡建政洪文辉(2008)运用沪深两市69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王大山(2008)对公司治理与财务核心能力两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把公司治理力作为财务核心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一部分进行了实证分析。李虹、罗莉华(2009)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了分析。上述学者对社会责任和财务核心能力系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并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丰富了社会责任、财务核心能力等领域的研究内容。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将财务核心能力、社会责任纳入一个统一的企业发展框架中进行分析的文献却极为鲜见。因此,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来考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提升有无影响以及有怎样的影响十分必要。
二、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财务核心能力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从2007-2009年连续三年出现在胡润企业社会责任50强的中国企业为样本,总共有18个企业,涉及房地产、汽车、银行、综合、消费电子、保险、电子、运输、石油等行业,去除国家电网、国家开发银行、南方电网等五家非上市公司,还剩中石油、海尔集团、平安保险、世茂、苏宁电器、中国铝业等12家上市公司,数据来自个沪深和香港交易所2007-2009年企业的年度报表。
(二)变量设计
1、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从年报中查找数据,得到员工、供应商、股东、债权人、政府和公益等6大维度,即政府责任(X1)、员工责任(X2)、股东责任(X3)、债权人责任(X4)、供应商责任(X5)、公益责任(X6)。X1=(支付的各项税费一收到的税费返还)/经营现金流入;X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X3=支付的现金股利和现金利息支出/主营业务收入;X3=每股收益;X4=资产负债率;X5=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平均应付账款)};X6=(环保支出+捐赠支出+赞助费)/主营业务收入。
2、财务核心能力变量。本文参考朱开悉、王小朋和郑槐淼的在《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与计量初探》评价指标,并且根据现有的资料对指标进行了改动,选择12个主要指标来评价财务核心能力。
3、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企业规模作为一个控制变量,用企业期末总资产这一指标来评价。
(三)研究假设
假设H1:企业履行政府责任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H2:企业履行员工责任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H3:企业承担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正相关。
假设H4:企业履行投资者责任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H5:企业承担对供应商的责任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正相关。
假设H6:企业履行公益责任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假设,设计研究模型为:
FCCt=αt+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InTA+ε
t为2007-2009年。
由于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性机制的作用,其投入-产出有效性可能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对于社会责任变量一因素。本文选择的是2007年的数据。财务核心能力变量选择的是2007-2009年的数据。
(四)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财务核心能力FCC指标;然后根据研究假设,设计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定量指标.构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财务核心能力的模型,回归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核心的影响程度。财务核心能力评价FCC指标,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寻找描述企业财务核心能力9个变量的线性组合来最大化描述它们的变化情况,从主成分分析法中得出的第一大主成分被定义为反映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的FCC指标。在第一大主成分中,各变量的载荷系数,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的系数得到3年的财务核心能力FCC指标。
(五)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核心能力FCC指标的回归分析
以2007年、2008年、2009年的企业社会责任为自变量,财务核心能力FCC指标为因变量,用spssl3.0软件回归分析他们有无相关关系以及怎样的关系,得出结果如下:R2=0.929,F=8.428,sig.=0.042,从R2等于0.929可以看出方程拟合度很好,但回归方程在0.05显著水平下都不显著。回归结果估计方程,如表3所示;系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四的实证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沦:政府和股东的责任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假设得到了验证,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与财务核心能力有低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都是小于0.5,因此假设得到验证。但是企业对债权人的社会却没有显著的与财务核心能力正相关性,2007年为正,2008、2009年都是负的,因此假设未得到验证。企业对员工的责任除2008年是正相关外,其他都是负相关,因此假设未得到验证,企业对公益的责任这一变量未通过假没检验。原因可能是只有20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类似的大事件外,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履行公益责任只被受益的一部分群体所知晓,那么企业履行公益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小。企业的资产规模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这一变量只有2009年通过了t检验,这可能也是由时间的滞后性引起的。
三、结论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核心能力关系着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发展下去的两个十分重要因素,目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关系的研究不多,本文从实证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核心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论证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开拓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 Scott S Cowen,et al. A Commentary and an Overview of Key Questions o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J]. Business and Society,1987(4).
2、Chandler A D.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 se[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 ives,1992(3).
3、宋建波,盛春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9(10).
4、王大山.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核心能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
5、李虹,罗莉华.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能力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