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篇1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步骤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初,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 企业和“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外围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外围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外围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3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参与;凡是企业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规划基础上,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就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因此,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设计规划程序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现状分析阶段。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实力与潜力、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本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本县发展的优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目标确定阶段。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具体内容编制阶段。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监控和调整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年计划,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战略定位、战略优势、机遇与挑战、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措施、战略决策等。

1.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县域经济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即经济性质定位、社会功能定位、科技文化定位、发展阶段定位等;四是要准确、精炼、全面、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2)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3)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比较优势、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机遇越大,挑战也越大。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经济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二是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等;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按照时间尺度,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带动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真正实现“以港促区”的基本思路。

7.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战略,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战略,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等“四化”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落实。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即港口牵动战略、大项目拉动战略、物流中心促动战略、外向型带动战略。

篇4

(一)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与补充。国民经济的宏观目标,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工业的发展规模,工业的布局,商业的业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科学文教发展远景等。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不落实,国民经济的诸多目标就难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宏观框架和方向,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的发展战略,如能源、交通、高科技的发展,几乎全部与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其次,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区域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区域分工与协作。现代物流是区域分工与协作的桥梁和纽带,合理的现代物流发展定位与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区域分工,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作用重大。

再次,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区域内各种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每一个区域都是三次产业并存,三次产业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三次产业结构具有不断调整优化的趋势。三次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有巨大的带动力量,产业组织形式科学,经济运行质量必然提高。若三次产业不能协调发展,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必然不断下降。因此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战略来促进三次产业向更加合理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调整,来发挥城市和地区的优势,提高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科学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能引导现代物流不断向高水平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规律可遁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战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良性引导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现代物流的运作同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如现代物流的聚集效应、现代物流的增长机制以及现代物流演进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等。科学的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能引导现代物流不断向高水平发展。现代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制定能够使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令协调一致,既防止顾此失彼、相互脱节,又防止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为一个动态、有机的系统过程。

(三)科学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是解决物流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现代经济生活中也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落后、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加以适当解决。而问题的解决需要一整套系统严密的现展战略来逐步完成。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协调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问题;城市、地区经济效益和整个国民经济关系的问题;各项产业的投资结构问题等等。如果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现实中由这些问题造成的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就能够得以解决甚至得到预防。

由此可见,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综合意义。为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需要根据青海省的区位优势制定出一整套关于青海省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框架。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层次性、区域性等特征,因此,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措施等几个方面。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应主要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步骤、实施措施等项内容。研究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应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现为在战略所规定的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规模。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注意:

目标要制定得适中,既要有难度,又要有竞争性并现实可行。目标制定偏低,就会缺乏竞争性,没有挑战性,不符合制定战略规划的初衷,难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而目标过高,脱离实际太远,没有实现的条件和可能,人们就会失去信心,同样也不会为之奋斗。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战略目标的定性描述,通常表现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发展方向。但发展目标也应有量的规定,是区域部门分析、预测、平衡和调整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战略目标应该体现质与量的统一,否则很难推进。

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涉及面很广,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包括经济领域以外的其它领域,如文化、教育、人口、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各个领域。为了实现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实现其既定的发展目标,各时期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必须相互衔接,使需求与供应相适应。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战略目标是人们为实现战略目的所设想的标准。因此,战略目标不可能也不应该包罗万象,而要突出重点。

(二)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明确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在确定战略重点时通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选择本区域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领域,可以扬长避短,助优淘劣,争取主动,求得发展。二是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是工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交通则是经济运转和区际物资流通的基础。在确定战略重点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方面。三是区域物流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区域物流是一个整体,各部门、各地方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组成要素。如果某一个部门或某一地方出现问题就会制约区域物流全局的运作和发展,会影响整个区域物流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些部门或地方就会成为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这是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时需要注意的。因为在不同时期,各地区面临的环境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会发生改变,因此战略重点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三)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

动的指南。比如一个区域的战略目标确定后,是采取全面推进,还是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是依靠自身为主还是依靠外援为主去实现目标。这就是战略方针问题。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方针要服务于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应简明扼要,易于掌握要领。因此,它既不能过于琐碎,又不能过于空泛。战略方针越具体,对指导战略的实施越有利。

(四)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

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发展战略的手段。制定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实施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关心人民生活需求的各种措施,如社会福利、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协调地区关系、促进平衡发展的措施,常常成为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步骤

为了实现现代物流发展目标,系统建设的阶段性战略是:三年内形成青海省现代物流体系雏形,五年内建设较为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并具有一定的国内竞争力,十年内使青海省现代物流体系从基础设施到管理体系均与国际接轨,力争成为我国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区域。这种阶段性战略既考虑了青海省物流业发展现状,也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中关键是起步期。

三年内,青海省要通过完善物流市场发展软硬条件,系统整合现有产业和组织资源,引进先进物流组织管理技术,培育青海省物流服务品牌和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促进工商企业普遍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等措施,以系统规划、政策引导、法规保障、典型带动、重点发展、梯次推进、逐步完善为策略,着重发展国际贸易物流、工商企业物流、城市生活物流以及物流关联产业。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及机场、铁路、公路货运枢纽的改造和建设;规划建设机场、经济开发区几大物流园区和若干个物流中心及一批配送中心;初步形成支撑物流体系高效运作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试点和推广发展以优化企业供应链为方向的工业物流、流通加工物流及商业、农业配送物流、改造传统物流组织等工作,使物流产业、物流关联产业、物流企业及物流服务能力、物流市场需求初具规模。这一阶段,要创造出青海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声势,促进物流投资和物流需求的聚集。

五年内建设完成物流园区、综合及专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相结合的多层次且布局合理的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完成技术水平和服务功能居全国一流水平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畅通的多式联运体系;形成西北贸易物资的集散分销中心和物流加工中心。在这一阶段,要打出青海省物流业的知名品牌,树立青海省物流业的良好声誉;要完成青海省物流服务系统的网络化扩张;同时也要特别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物流服务的规范化。

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实施策略

三年内,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具体实施策略是:在建立专门机构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典型带动和重点推进。

(一)建立机构

成立青海省现代物流推动办公室。现代物流推动办公室对现代物流的发展直接负责,这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在管理机构上的保障。其主要职能应该有:拟定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拟定综合物流中心、物流网络的规划;拟定宏观物流产业政策;拟订专门的物流法规,包括市场准入与推出机制,索赔、规范物流企业经营行为和物流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建立物流管理体制;建立与物流产业相关的调解和执法部门。成立青海省现代物流协会,统一对外组织、参加现代物流会议和推广现代物流活动。这对发展青海省现代物流事业将是非常有益的,现代物流协会的会员包括青海省有关单位、物流企业和物流业的从业人员。

(二)统筹规划

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将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进行统筹协调规划,提出分步实施方案。

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涉及到工业、商业、金融、信息等多个行业。目前,从各区域、各行业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与行业分割严重,物流活动自成体系。因缺少信息交流与业务合作,使资源无法实现合理配置。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闲置。政府应该对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摸底清查。根据青海省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的特点,将分散的、零星的资源整合起来,统筹考虑,制定整体规划方案,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资源,迅速改变青海省物流系统分立、物流资源重复配置的格局。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服从国家有关政策和青海的长远发展规划,有利于实现青海省的功能定位。在推动物流发展时,应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掌握好步骤和层次。一方面,要防止有些企业在不具备资质和条件的情况下,搞“翻牌公司”,造成市场混乱。现代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如果现代物流企业素质低下或随意退出市场,将会给接受服务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企业一哄而上。如果不加分析评估,盲目剥离企业自身的物流功能将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政策引导

为使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政策引导十分关键。政府部门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物流涉及的面很广。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以青海省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瓶颈为突破口,如企业自运部分如何有效剥离以及物流人才短缺等问题,会同企业界、法律界及学术界有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实际,共同研究,尽快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然后,发送到企业和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性意见。最后再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地方性产业政策。

(四)典型带动

在现代物流业的起步阶段,无论是物流组织的形成,还是工商企业对社会化物流服务的利用,都缺乏必要的经验,也难以看到预期效果。所以有必要在物流发展起步阶段树立一批服务于工商企业取得明显效果的物流组织的典型事例,使之起到示范和推广的作用。

首先是选择试点企业,这些企业必须具备适合推行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如:生产消费中物流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物流费用有通过物流管理大幅降低的可能,企业运转基本正常,企业有行业代表性,企业领导有推行物流

管理的积极性或已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基础等。在主要行业(如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医药、物资仓储等)的各类经济实体(如三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都应选择一两家企业进行物流普及和推广的试点。

其次,针对上述选择试点企业的特征,选择合理的物流服务组织和物流服务模式,以产生明显的效果。物流组织既可以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既可委托一家物流企业,也可委托多家物流企业),也可尝试将企业原有物流组织进行升级改造。物流服务模式要由企业与物流组织之间做出双向的协商选择。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应尽量符合现代物流业的一般规范,在试点过程中,逐步延伸服务内容,逐步提高服务要求。

再次,总结典型经验,推动物流业全面发展。总结物流试点的效果、试点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一般,性规律、一些好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等。通过物流试点所产生的效果,吸引大批企业推行物流活动带动物流组织的发展和第三方物流需求市场的形成。试点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经验、教训都可成为推广企业的借鉴。而相关部门对试点中反映的共性问题,也可通过物流协会或相应的对策措施予以协调解决。

(五)重点推进

1.依托青海省的运输系统、区域政策功能等条件,大力发展国标物流和外贸物流,面向东部经济腹地,把握西部开发机遇,大力发展国内物流。通过各种协作方式扩大物流市场,恢复和提高青海省对经济腹地的辐射力。

2.尽快整合现有信息产业资源和服务基础,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和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3.建立物流服务协会并率先制定出地方性现代物流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法规保障适时适度地引进先进的物流组织、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使青海省物流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并带动青海省物流市场规范的形成。同时通过对现有运输、仓储、等企业及相关物流资源的整合,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

4.结合青海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汽车、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等产业的改造,以优化供应链和改善销售方式为方向,在工业企业普遍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改造各企业传统的物流组织和物流管理方式,建立一批为之服务的专业物流服务中心(包括流通加工、物流配送、成品商业物流等内容)。

篇5

Keywords: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涉及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改革与创新,又涉及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更新与调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实现总体回升向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他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第八,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篇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经过30多年不懈奋斗,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发展才能迎来新的契机,孕育新的希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八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看到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篇7

首先,从我国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来看,未来国家信息化的指导思想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我们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很显然,这个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了科技创新对实现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

其次,从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来看,更多地突出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中间,特e强调了“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等对实现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论证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篇8

在市政府,市委宣传部贯彻落实五次党代会精神采访小组采访副市长魏启生时,魏启生说,在市五次党代会上赵振起书记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更加宏伟的目标、艰巨的任务、更高的要求。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任务,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必须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第一要务,不断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我市要重点抓好一个“首要任务”、一个“战略重点”、一个“根本出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魏启生说,一是把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确保粮食安全,不断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充分挖掘科技增产潜力。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要保持在22亿斤的阶段水平。优质、专用粮食面积要占到粮食总面积的90%以上,以特色乡镇为重点建设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优质大豆和特种玉米生产基地、高油高蛋白大豆基地185万亩。充分发挥我市玉米育种优势,以市农科院为龙头,实施种子工程,使我市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二是把优先发展精品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丰富资源和巨大潜力。2007年,优质肉牛、奶牛、猪、鹅和鸡标准化示范基地饲养量占畜禽饲养量的70%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100个,规模养殖场户发展到4.8万户,屠宰检疫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是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核心,是从根本上破解“三农”的有效途径。要继续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做大企业规模,做强企业实力,促进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现代农业的带动作用。继续发挥与农发行、农联社合作的“两个金融”平台作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梯次推进、滚动发展、逐步完善,加强组织引导力度,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继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统筹城乡资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抓紧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急迫的现实问题。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篇9

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研究区域进行经济区划分,以便合理地分类指导经济的发展。SPSS统计软件中的系统聚类是经济区划分比较理想的工具。本文中,对山东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应用系统聚类对山东各县市进行科学归类,从宏观层面认识各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

一、山东县域经济聚类分析指标体系的选取

县域经济的影响因素是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因子,它们综合构成县域经济聚类分析评价体系[1]。根据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统一、全面性和代表性相统一、可比性和针对性相统一、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统一的原则,选取GDP总量、财政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消费品零售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人均城乡储蓄存款总额、 人均城乡储蓄贷款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储蓄存款额、城乡储蓄贷款额GDP增长率、 财政收入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作为县域经济聚类分析经济因子,划分县域地理分区。

二、山东县域地理分区划分及结果

根据县域经济聚类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选取91个县市2006-2008年数据,取三年的平均值。

首先,运用SPSS对各省经济发展实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抽取的主成分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对91个县市进行归类;其次,根据综合主成分分值进行排序;最后,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情况,将山东91县市划分成8类。具体地理分区如下:

1.强势发展型:胶州市、即墨市、胶南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 招远市、海阳市、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寿光市、(沿海)章丘市、滕州市、诸城市、兖州市、邹城市、新泰市、肥城市、平度市、莱西市(内陆)

2.茁壮成长型:广饶县(沿海)、邹平县(内陆)

3.发展型:垦利县(沿海)、桓台县(内陆)

4.沿海特殊型:长岛县

5.中间水平型:利津县、无棣县、沾化县、昌邑市(沿海)、阳信县、惠民县、博兴县、齐河县、禹城市、平原县、陵县、宁津县、乐陵市、武城县、夏津县、临邑县、高唐县、临清市、茌平县、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济阳县、平阴县、高青县、梁山县、汶上县、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微山县、曲阜市、泗水县、宁阳县、东平县、平邑县、费县、苍山县、郯城县、临沭县、莒南县、沂南县、蒙阴县、沂水县、莒县、五连、青州、临朐县、安丘县、昌乐县、高密市、栖霞市、沂源县(内陆)

6.次低水平型:曹县、单县、成武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定陶县、东明县(内陆)

7.最低水平型:商河县、庆云县(内陆)

三、推动山东县域各地理分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地理分区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1. 强势发展型

包括沿海青岛、烟台和威海的下属县市和内陆潍坊、枣庄、济宁、泰安、济南的下属县市。其中沿海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内陆县市,这类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在于:地理区位优势、外资优势、资源优势。沿海县市海洋区位优势明显,借助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二三产业;内陆县市借助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承接城市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机会,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外资的注入,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 茁壮成长型

包括淄博广饶和滨州邹平,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在于:科技创新、民营经济。以科技为保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县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带动资深发展,带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

3. 发展型

包括淄博桓台和东营垦利,县域发展优势在于培植企业集团优势。桓台县培植七大企业集团,增加财政收入。

4.沿海特殊型

烟台长岛县,县域发展劣势在于地理区位限制。由于与陆地分离,交通不便,各种物资匮乏,货物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虽有“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扇贝之乡、中国海带之乡”的美誉,但受区位条件限制工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具有规模的第二产业。

5.中间水平型

该类有54个县市,根据地理位置分为西北、西南和东南三个区域。

(1)西北包括东营、滨州、德州、聊城、济南、淄博的下属县域,县域发展优势在于:地理区位优势。沿海区位优势或者内陆城市周边优势,以及地方特色产业经营,县域竞争力不断提升。

(2)西南包括济宁、泰安的下属县域。县域发展优势在于地理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济宁曲阜以其特色旅游资源―孔孟之乡对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周边的兖州和邹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3)东南包括临沂、日照、潍坊、烟台和淄博的下属县市。县域发展优势在于:特色农业、个体私营经济。栖霞的特色农业和青州个体私营经济,不断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

6. 次低水平型

包括菏泽的下属县市。县域发展劣势在于区位限制、劳动者素质限制。菏泽在山东的西南,与河南接壤,周边的地区均相对落后,缺乏依托带动地区,也没有沿海的地理优势吸引外资,因此发展缓慢。

7. 最低水平型

德州庆云县和济南商河县,县域发展劣势在于区位限制、劳动力素质限制。周边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没有可以依托的发达地区,也没有自己强有力的特色经济,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没有相对竞争优势。

(二)地理分区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1.打造胶东半岛县域黄金角,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胶东半岛县域黄金角包括青岛、烟台、威海的下属县市。这一区域包括强势发展型的沿海县市以及沿海特殊型,在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中,胶东半岛整体的经济水平高于其他县市,在山东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带动作用。因此,本区域的战略重点在于,继续借助自身优势形成山东县域经济黄金角。环渤海经济圈中,首都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地区三大城市群已形成,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所以,胶东半岛要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日韩企业及青岛、烟台等大城市,形成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及制造业基地;发挥县域集群效应,实现本区域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其他县域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2.形成鲁中县域梯度承接区,贯通东西,加速县域经济优势发展。鲁中县域梯度承接区包括潍坊、日照、临沂、枣庄的下属县市。该区域有中间发展型县市和少数强势发展型内陆县市,县域发展相对缓慢。该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于承接周边城市产业梯度转移,形成山东县域经济中间承接带。该区区位优势不明显,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在于依托个体经济和特色产业,从根本上消除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与政策,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引导民营资本投向适宜本地发展的产业;依靠科技支撑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农业劳动力。

3.建立鲁西县域经济中枢区,辐射周边,带动周边落后县市的发展。鲁西县域经济中枢区包括滨州、东营、济南、淄博、莱芜、泰安、济宁的下属县市。本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既有发展水平较高的强势发展型、茁壮成长型、发展型,也有发展水平较低的中间发展型,因此本区域的战略重点在于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协调发展。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加快县域工业的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壮大县域特色经济;调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发展配套经济,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在发展冶金、化工、轻纺、机械、建材等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4.形成鲁西南、鲁西北县域经济扶持区,实现山东县域经济水平总体提升。这一经济扶持区包括德州、聊城、菏泽的下属县市。该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山东处于最低水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尤为重要。本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合理定位区位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依托“京九”铁路及与冀豫皖接壤的区位优势,发展边界经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开展专业化协作;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劳务经济。

参考文献:

[1] 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篇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96-02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程度将决定一个地方经济是否发达。建设中原经济区,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郑州市要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打造大都市区,无论从经济能量,还是从经济产生的资金流量上来看,都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支持,需要有一个能支撑起的金融中心。金融中心能够对中原经济区形成主要的支撑,能够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一、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意义

金融中心是一个城市或地区金融活动的集中地,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参与资源分配的控制中心。现在,在每一个国家级的区域战略规划中,都把建立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2009年5月国家批复的《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将深圳金融定位于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并配合香港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拟在2020年前打造一片全新的“外滩金融聚集带”;同样定位于区域金融中心的天津也划出“于家堡”作为“全国的新金融创新试验区”;2008年1月国家批复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构建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其他一些大城市如南京、重庆等,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金融发展与改革措施,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因此,为增强郑州市的凝聚力、辐射力,把郑州建成河南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有效带动河南省金融业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步伐就显得意义重大。

二、郑州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

(一)增长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金融体系做保障

河南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第一、全国第五、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全省经济已进入加速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郑州正在形成全国性的物流中心,且显现出现代化商贸城的雏形,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此交汇扩散,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现有的金融体系也为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郑州金融业已从单一的人民银行体系发展为多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和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2009年,河南省储蓄余额达到19289亿元,居全国第10位,贷款余额达到13559亿元,居全国第9位,初步形成了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的格局。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河南省已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各业并举,调控、监管和经营各类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二)巨大的发展潜力提供支撑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密集区之一。郑州及周边地区拥有超过1亿人口的市场空间和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能源原材料基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内在需求不断增强,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新机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产业集聚创造了发展空间,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内在需求不断增强,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动力。

(三)明显的区位优势做后盾

郑州处在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战略部位,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沿海发达地区,西接广袤的西部地区,在河南国家公路、铁路大动脉和通讯信息网络中占据中枢地位,是东西南北大通道的交汇点,为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集聚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明显的区位优势为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发展中原经济区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本身就是现代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尤其在发达国家,金融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普遍较高。金融在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有重大作用,发展中原经济区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和服务,金融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为建设郑州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中部及周边有可能和河南省竞争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武汉、济南、西安等相比,郑州也有显著优势,地区唯一的商品交易所,郑东新区金融聚集区建设已初见成效,发展潜力非常大。

三、建设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

(一)主要任务

建设郑州区域金融中心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应抓住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机遇,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培育中小型银行;推进以票据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为主体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尽快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接,拓展市场空间,增强金融业服务经济发展的整体功能。

(二)战略重点

1.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组建省级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法人机构;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培育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相结合的金融机构体系。

2.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股票、期货、债券、产权市场,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上市企业的培育,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提高上市公司素质,增强融资功能;增加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品种,扩大债券的发行领域和规模,活跃产权交易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3.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积极推进金融机构改革,推动地方商业银行改制重组,加快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扩大金融开放,鼓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企业对外合资合作。

4.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发挥政府推动和引导作用,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改善政府服务,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形成安全稳定、规范有序的金融发展环境。

四、关于建设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金融业

2009年河南省金融业增加值为474.35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为2.45%,这一比例远低于全国百分之五点多的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末,河南省共有65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67只(其中境内40只、境外27只),累计直接融资总额达559.02亿元,而仅在2009年河南省金融机构新增各项贷款就达306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3437.4亿元。上述两组数据反映了河南省的金融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于信贷市场发展。此外,河南省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滞后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滞后于中央驻豫机构发展。上述四方面的滞后,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区启动潜在的经济发展资源和突破现有经济发展的困境。因此要加速发展金融业,不断扩大金融业的规模,日趋完善金融业的功能,使金融业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二)完善资本市场

河南省资本市场发展水平整体上在全国处于中下游位置,河南省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只占全国的2.45%,累计筹集资金只占全国的1.75%,而河南省GDP总量占全国的5.41%,河南省资本市场的地位与经济总量的地位不相称。河南省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数量总体偏少,一批大型国有企业还没有改制上市;中小企业上市资源没有充分挖掘,部分辅导备案企业业绩波动大,直接影响上市进程;已上市公司未能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的功能,没有进一步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法人证券机构数量少,综合竞争力不强,市场辐射力弱;金融人才资源不丰富,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市场主体不健全,尚无基金管理公司和外资证券类机构。因此,在建设郑州区域金融中心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建设郑州金融商务区,加强金融监管

加快发展郑州金融商务集聚区。鼓励和引导在郑金融机构和将要入驻郑州的金融机构向金融商务区集中,使之成为全省金融机构的集聚区、金融创新的示范区、金融服务的优质区和金融运行的安全区,打造特色鲜明的金融中心标志性工程。

篇11

篇12

土地整治是指对宜耕未利用地进行开发,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对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是土地整理、土地开发、损毁土地复垦的统称。

土地整治战略研究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重点在于确立规划的战略思想及战略重点。从以往的规划来看,对土地整治的战略研究不够深入,致使土地整治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错位,从而使土地整治规划难以真正有效的实施。因此,制定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土地整治战略,不仅对协调土地各利益相关方面格外重要,而且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概况

本研究范围为常德市行政区域内全部县市区。市域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市域地貌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山、丘、岗、湖兼有;市域水系发育,河网密布,市域土壤类型多样;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35元。

二、土地整治战略的SWOT分析

(一)土地利用战略的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是战略研究的一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由20 世纪 80 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3]。常规的SWOT分析方法,不能满足系统分析的需求。笔者在分析常德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将土地整治战略分析改进为SWOT要素分析和战略体系制定二个方面,以期能够制定更加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区域特点的土地整治战略。

(二)土地整治战略分析

1、土地整治战略SWOT要素分析

内部条件分析

(1)内部因素的筛选

根据常德市域内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整治进展等方面来分析内部条件(表1)。

(2)内部因素的评价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是目前对内部因素进行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其做法是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找出影响土地整治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重,再按土地整治战略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映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出土地整治战略内部条件的总加权分数。

具体来讲,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可以按如下五个步骤来建立。一是列出在内部分析过程中确定的关键因素。二是给每个因素赋权重,其数值范围由0.0到1.0。三是对各因素进行评分。1分代表重要弱点,2分代表次要弱点,3分代表次要优势,4分代表重要优势。四是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它的评分,即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五是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到区域土地整治战略内部条件的总加权分数。

根据前述的内部因素及其权重与加权分数的计算方法,构建常德市土地整治战略内部条件IFE矩阵(表2)。

通过计算可知,常德市土地整治战略内部条件因素的总加权得分2.7289。这说明常德市土地整治工作较好的把握了各项内部条件的因素,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内部优势。同时,这种优势也不是很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市域土地整治战略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改造劣势,提升现有优势,全面推进市域土地整治。

外部条件分析

(1)外部因素的筛选

外部因素一般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根据常德市的实际,列出常德市土地整治外部条件的因素(表3)。

(2)外部因素的评价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是一种对外部条件因素进行分析的工具,其做法是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找出影响土地整治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重,再按土地整治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出土地整治的总加权分数,其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与内部因素评价矩阵相同。

根据前述的外部因素及其权重与加权分数的计算方法,构建常德市土地整治战略外部条件矩阵(表4)。

通过计算可知,常德市土地整治战略外部条件因素的总加权得分2.1048。这表明常德市土地整治在利用外部机会和回避外部威胁方面水平较低,深入研究制定符合常德市实际情况的土地整治战略十分必要和紧迫。

2、土地整治战略分析

在分析常德市土地整治战略实施的内、外部条件因素的基础上,运用SWOT矩阵对常德市土地整治进行战略制定。通过对常德市土地整治战略SWOT矩阵分析(表5),SO战略方案是比较符合常德市土地整治实际情况的。

三、土地整治战略及基本原则

根据常德市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土地利用条件、土地整治进展及其成效,结合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土地利用战略和土地整治战略背景,制定常德市土地整治战略。

(一)战略方针

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重点开展集中连片的综合整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战略重点

根据土地整治战略设计的背景与思想,提出了市域层面上土地整治战略重点。

1、大力推进以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的农用地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因地制宜、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要求,大力推进以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的农用地整治,积极开展集中连片土地平整等建设;引导建设用地从基本农田保护区退出,促进基本农田集中布局。

2、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布局优化、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等各类用地。以 “空心村”、“危旧房”改造和乡村企业用地整理为重点,适度调整布局分散的自然村落,努力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通过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等方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3、积极开展损毁土地复垦,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

加大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力度,全面实施生产建设新损毁土地的复垦,及时复垦自然损毁的土地,完善损毁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加强损毁土地复垦监测监管,推进土地生态环境整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通过土地整治,促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引导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发展。立足区域特色,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着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基地。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三)基本原则

根据土地整治的指导思想与战略重点,提出以下土地整治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

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市域土地整治以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开展连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等建设,确保耕地面积有增加,耕地质量有提高。

2、坚持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

要坚持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3、坚持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动。要依法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

四、土地整治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管理机制,完善土地整治投入机制,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确保土地整治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管理机制

根据土地整治的特点,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公众参与、整体推进”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

(二)完善土地整治投入机制

探索建立财政专项补助和整合部门资金相结合的(表5)

资金投入机制与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土地整治投融资机制。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相关资金集中起来,作为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同时,统筹利用其他各类涉农资金,综合发挥各类资金的叠加效益。除政府资金外,还可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推进土地整治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三)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以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资料为依据,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做到产权清晰、界址清楚。土地整治新增的耕地和整理出的建设用地,应及时进行土地登记并颁发权利证书。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后土地权属界线等发生改变的,应及时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和办理变更登记,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

(四)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鼓励引导规范耕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采取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方式依法有偿使用和流转的机制。

参考文献:

[1]陈百明. 发展之要统筹之本生态之基:展望土地整治工作新趋势[J]. 中国土地,2012,(3):1.

[2]刘彦随. 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 中国土地科学,2011 (04).

[3]严金明,夏方舟,李强,等. 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1-9.

[4]吴次芳, 费罗成, 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 ,2011(10).

[5]陈秧分,刘彦随 .农村土地整治的观点辨析与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11(08).

[6]沈俊, 沃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J].浙江国土资源,2013(02).

[7]严卿. 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述评―基于农民权益的视角[J].武陵学刊,2012(01) .

[8]王会 .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对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几点建议[J].吉林农业,2010(07).

篇13

7%~8%的中速增长趋势已经形成。第一,中速增长条件发生趋势性变化。支撑以往两位数高增长的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例如,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土地成本快速上升,资源环境的成本与约束明显加大。

第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对经济增速有一定的影响。经济起飞阶段总量小,经济增速相对偏高;随着经济总量的加大,经济增速难以保持高增长。从国际经验看。二战后成功追赶型国家在实现数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潜在经济增长率大都会下一个台阶。从我国的情况看,潜在经济增长率已开始由10%下降到7%-8%。

第三,欧美市场萎缩不是一个短期的趋势。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进入全面调整期,发达国家负债消费、新兴经济体出口拉动、资源输出国出口资源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被打破,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需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寻求新的平衡点。欧美市场萎缩不是一两年的事情,有可能是5-10年的中长期趋势。在这些特定背景下,投资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扩大内需成为稳增长的立足点和战略重点。

保持10年的中速增长成为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首要目标。从总量上看。如果保持10年7%~8%的增长,能使我国的经济总量接近美国的水平。假设未来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人民币汇率年升值3%,美国GDP年均增长3%,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可望达到美国的97.9%。从人均收入水平看,如果保持10年7%~8%左右的增长,2019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1900美元,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以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7%~8%的增长,既是世界经济再平衡对中国的需求,更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贡献。

进入中速增长阶段面临新的挑战。第一,解决好短期与中长期的矛盾,在“稳当前”和“谋长远”之间寻求平衡,防止在保短期增长的同时给中长期增长积累更大隐患。这就需要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形成内生增长动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第二,解决好周期性与结构性的矛盾。2011年以来的经济放缓虽有周期性波动的因素,但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方式长期滞后而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从中长期看,保持经济的中速增长,已经难以通过短期的政策刺激来实现,而需要加大结构性转型与改革的力度。

第三,解决好投资与消费的矛盾。从近些年的实践看,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是投资-消费失衡。比如:产业结构扭曲。我国的服务业比重在40%~43%徘徊了十多年,要提高服务业比重,不改变投资主导的增长方式很困难;产能过剩的压力加大。长期过大、过高的投资率,使产能过剩的压力更为凸显。比如,2011年我国钢铁的实际需求不超过6亿吨,但钢铁的实际产能达到8.5亿吨左右;投资边际产出持续下降。比如固定资产投资,每1元的投资产出效应,1997年为3.17元,到2010年下降到1.44元。

加快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

着眼于未来10年我国的中速增长目标,加快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既是短期政策的着力点,又是中长期发展的重点;既是发展面临着的突出矛盾,又是改革面临着的重大挑战。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大战略。释放消费需要一个坚实的平台作为依托。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平台支撑。城镇化可以拉动投资需求。初步估计:每增加一个市民,需新增综合投资至少10万元;城镇化率每提高1-1.5个百分点,需新增1500万-2000万人,年综合投资大概在1.5万亿-2万亿元。同时,城镇化还能拉动消费需求。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约为3.3:1,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合理转入城镇就业和生活,其收入与消费必然明显增加。

我国以城镇化为主要依托的需求潜力释放,是未来10年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优势。如果说未来10年仍有战略机遇期,主要在于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内需释放,有可能使我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继续创造一个大有可为的“黄金10年”。为此,破题新型城镇化,充分释放城镇化的需求潜力,是扩大内需的战略性选择。

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在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3%,正处于加速发展区间,未来10年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具体来看。中西部城镇化率与东部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未来10年中、西部城镇化率仍有15-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有可能成为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亮点。总的估计是,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率有可能每年提高1或1.2个百分点,2020年将达到60%以上。

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点。这是因为,城镇化意味着农民变市民,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和集聚;城镇化为中等收入者的逐步增多创造了条件,是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载体。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水平是比较低的。2011年为51.3%,其中包括了1.6亿的农民工,若按户籍计算只有35%左右。这个比重明显低于世界银行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平均48.5%的水平。这也表明:一方面我国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大有空间,大有可为;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差距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是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重在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真正解开这个“二元方程”。这涉及多方面的体制问题,需要统筹解决。例如:能不能在未来的5年左右初步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并由此为流动人口管理寻求新路。此外,还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入口政策调整、行政区域调整、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农村社区体制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只有这些方面的改革破题了,才能为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发展提供动力和条件。

以扩大消费促进投资转型。关键是以消费拉动投资,并形成投资转型的动力。消费既是增长的目的,也是增长的动力。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在于消费能够直接拉动增长,而且可以带动投资增长,引导投资结构优化调整。

尽快改变投资结构。我国尚处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投资率是符合基本国情的。问题在于,现行的投资率长期偏高,投资规模增长长期过快,是不可持续的。当前,适应全社会消费需求规模增长与结构升级的大趋势,需要尽快改变投资结构。

第一,加大对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应当说,这方面的投资增长潜力很大。

第二,加大消费供给能力的投资。以文化产业为例,未来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由2011年的3%上升为5%左右,估计需要4万亿元的投资。

第三,加大城镇化建设的投资。优化投资资金来源。投资的可持续取决于社会资本是否成为投资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社会资本的投资占大头,例如70%以上,经济才有活力,投资才可持续。当前的突出问题在于,政府与国有企业的投资增长过快,民营资本的投资意愿不足、投资信心不足。中央政府一再强调加大社会资本投资,拓宽民营资本的投资空间,就在于稳增长首要的条件是社会资本有稳定的投资信心。尽管前不久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四十余项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应当说有一定的力度。但是由于垄断行业改革的滞后,社会资本进入公益性领域和垄断性行业尚未有实质性破题。从具体情况来看。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既有“政策玻璃门”的阻碍,更有“利益玻璃门”的阻力。垄断行业的改革不尽快破题,民营资本的进入是很困难的。

改变国有资本配置格局。当前,公共产品短缺取代私人产品短缺成为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的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国有资本到底应当主要扮演什么角色?应当说,国有经济在做大总量上功不可没,今天在加快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中。国有资本要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在于要以公益性为目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不应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哪里有盈利就往哪里去。把国有资本主要配置在公益性领域,是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为此,需要以强化国有资本的公益性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本战略性配置: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重点转移到公共产品领域;把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集中配置在事关中长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资源和高科技等新兴战略产业,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支持国有资本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对确有必要保留在其他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要提高收租分红比例,并将收租分红收益主要投入到社会公益领域,使城乡居民直接受益。如果国有资本的收支分红比例能够在未来5年提高到25%左右,将会有数万亿资金,这能大大弥补养老金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