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各级政府全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政府各级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农村信用社是地方金融机构,其兴衰与政府息息相关。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6月末其农贷总量占全县农贷总量的90%以上,农村信用社已逐渐发展成为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化解风险支持发展,在涉及农村信用社切身利益问题,在政府利益与信用社利益发生冲突时,政府宁可自身承担也绝不把包袱甩给农村信用社。一是政府举债解决基金会问题。1999年根据上级安排全县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根据有关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基金会可由农村信用社收购,政府及时组织了人员对全县21家基金会进行了清产核资,县政府本着不甩包袱、不压担子、不转嫁风险的原则,将基金会全盘关闭,所形成的债务由政府承担,避免了将风险转嫁到农村信用社。二是帮助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增资扩股是农村信用社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级政府始终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踊跃入股。目前,农信社股金总额已达4727万元,较行社分门办公时增长4693万元。三是整顿社会信用秩序,清收盘活不良资产。今年5月份,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县政府大力开展了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活动,为信用社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活动中,县政府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清收盘活领导小组,积极帮助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并把清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乡镇政府也相应成立了清收领导小组,重点抓好清收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到目前,共清收盘活不良资产203万元,有效化解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
二、明确经营思路,转换经营方式,建立有效监督制约考核机制。
(一)明确经营思路,突出以信贷支农为主线的工作重点。信用社充分认识到信贷支农既是信用社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又是摆脱困境、化解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把握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农”字优势,作好支农这篇大文章,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占领农村金融市场,成为支农主力军。工作中,他们以发放小额农贷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信贷人员走村串户大力发放小额农业贷款。今年,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6万余笔,涉及金额34579万元,占贷款总投放量的87%。
(二)建立内部考核机制,打破平均主义,真正体现多劳多得。长期以来,该社没有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普遍缺乏危机感和责任心。对此,今年初,该社对收入分配进行了彻底改革,先后出台了《****农村信用社2001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办法》、《联社机关工作业绩考评办法》等相关文件,明确了经营目标与劳动报酬的关系,从两方面入手实行全员考核。经营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新增目标、中间业务新增利润目标三项,收入分为生活费和目标奖惩两项,收入报酬与工作目标相挂钩,完成基础目标可保证基本生活费;完成新增目标计划的全额兑现效益工资,对超额完成部分按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万元。分配机制的改革,拉大了收入差距,真正体现了“基本工资保吃饭,效益工资靠实干”的分配机制,成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助推器。
(三)大力发展营销贷款,改变传统信贷投入模式。过去,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资金的需求状况也不同,加上个别信贷人员怕承担责任,出现了惜贷、惧贷的心理,导致信用社有款放不出、借款人用款贷不着的供求矛盾。针对这一问题,信用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一改传统信贷投放模式,全面推行了贷款营销制度,主动走出社门向优良客户推销贷款。信用社与职工个人签订放款责任书,在限额内由其自主发放贷款,保证到期及时收回本息。为有效防范风险,对贷户实行信用等级管理,根据资信状况不同将贷户分成A、B、C三个等级,放款额度从1000元到2万元不等。营销贷款重点支持了城乡个体工商户和资金需求量大的农户发展经营项目,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双赢”的良好经营局面。
(四)改革人事用工和干部任用制度,激发全员活力。年初以来,信用社进行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职工经过考试和评议合格者由信用社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聘期2年,合同期满经过考核合格者重新聘用,不合格者自行解聘,使全员都产生了危机感、压力感。在干部任用上实行竞争上岗,在联社机关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通过个人答辩、群众投票、组织考核等程序,有15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群众威信好、学历层次高的人员竞争上岗,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对基层信用社主任实行末位淘汰制,在年度综合考核中处于末位的信用社,其主任将自动辞职。
三、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帮助农村信用社解决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信用社紧紧围绕“双增”工程,各项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创建社以来的最好水平,上半年共缴纳税金80万元,自行社脱钩以来共缴纳税金1443万元,为地方财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不良资产占比高、支农资金实力不强等不利因素需要加以解决。
篇2
篇3
(二)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各级政府全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政府各级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农村信用社是地方金融机构,其兴衰与政府息息相关。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6月末其农贷总量占全县农贷总量的90%以上,农村信用社已逐渐发展成为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化解风险支持发展,在涉及农村信用社切身利益问题,在政府利益与信用社利益发生冲突时,政府宁可自身承担也绝不把包袱甩给农村信用社。一是政府举债解决基金会问题。1999年根据上级安排全县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根据有关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基金会可由农村信用社收购,政府及时组织了人员对全县21家基金会进行了清产核资,县政府本着不甩包袱、不压担子、不转嫁风险的原则,将基金会全盘关闭,所形成的债务由政府承担,避免了将风险转嫁到农村信用社。二是帮助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增资扩股是农村信用社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级政府始终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踊跃入股。目前,农信社股金总额已达4727万元,较行社分门办公时增长4693万元。三是整顿社会信用秩序,清收盘活不良资产。今年5月份,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县政府大力开展了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活动,为信用社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活动中,县政府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清收盘活领导小组,积极帮助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并把清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乡镇政府也相应成立了清收领导小组,重点抓好清收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到目前,共清收盘活不良资产203万元,有效化解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
二、明确经营思路,转换经营方式,建立有效监督制约考核机制。
(一)明确经营思路,突出以信贷支农为主线的工作重点。信用社充分认识到信贷支农既是信用社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又是摆脱困境、化解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把握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农”字优势,作好支农这篇大文章,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占领农村金融市场,成为支农主力军。工作中,他们以发放小额农贷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信贷人员走村串户大力发放小额农业贷款。今年,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6 万余笔,涉及金额34579万元,占贷款总投放量的87 %。
(二)建立内部考核机制,打破平均主义,真正体现多劳多得。长期以来,该社没有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普遍缺乏危机感和责任心。对此,今年初,该社对收入分配进行了彻底改革,先后出台了《****农村信用社2001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办法》、《联社机关工作业绩考评办法》等相关文件,明确了经营目标与劳动报酬的关系,从两方面入手实行全员考核。经营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新增目标、中间业务新增利润目标三项,收入分为生活费和目标奖惩两项,收入报酬与工作目标相挂钩,完成基础目标可保证基本生活费;完成新增目标计划的全额兑现效益工资,对超额完成部分按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万元。分配机制的改革,拉大了收入差距,真正体现了“基本工资保吃饭,效益工资靠实干”的分配机制,成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助推器。
(三)大力发展营销贷款,改变传统信贷投入模式。过去,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资金的需求状况也不同,加上个别信贷人员怕承担责任,出现了惜贷、惧贷的心理,导致信用社有款放不出、借款人用款贷不着的供求矛盾。针对这一问题,信用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一改传统信贷投放模式,全面推行了贷款营销制度,主动走出社门向优良客户推销贷款。信用社与职工个人签订放款责任书,在限额内由其自主发放贷款,保证到期及时收回本息。为有效防范风险,对贷户实行信用等级管理,根据资信状况不同将贷户分成A、B、C三个等级,放款额度从1000元到2万元不等。营销贷款重点支持了城乡个体工商户和资金需求量大的农户发展经营项目,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双赢”的良好经营局面。
(四)改革人事用工和干部任用制度,激发全员活力。年初以来,信用社进行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职工经过考试和评议合格者由信用社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聘期 2年,合同期满经过考核合格者重新聘用,不合格者自行解聘,使全员都产生了危机感、压力感。在干部任用上实行竞争上岗,在联社机关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通过个人答辩、群众投票、组织考核等程序,有15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群众威信好、学历层次高的人员竞争上岗,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对基层信用社主任实行末位淘汰制,在年度综合考核中处于末位的信用社,其主任将自动辞职。
三、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帮助农村信用社解决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信用社紧紧围绕“双增”工程,各项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创建社以来的最好水平,上半年共缴纳税金80万元,自行社脱钩以来共缴纳税金1443万元,为地方财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不良资产占比高、支农资金实力不强等不利因素需要加以解决。
篇4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1村级班子建设滞后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基层组织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了团队的建设,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仅对现有班子成员建设不重视,更缺乏对后备力量的储备,目前基层班子普遍存在年龄高、文化程度低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基层班子培养、选拔、任用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很多地区存在拉票选村干部的情况,例如:通过在村中家族庞大、帮派结伙等方式进行拉票从而当选村长,而不是通过能力的考核,致使很多会经营懂管理的优秀人才被埋没。三是基层班子的团队精神不足。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班子成员的待遇较低;班子成员的关系不协调,喜欢单打独斗,就很难形成合力,也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多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要发展村级经济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也较难弥补。一是自然条件差。大部分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不少山区村,虽然发展林果、高山蔬菜等农产品的立地条件较好,但受交通等因素制约,增产不增收;二是人才、资金、信息匮乏。多数村有头脑、有技术、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创业,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集体贷款控制过严,很难贷到必需的资金,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又难以集中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一些村对外接触少,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信息渠道不畅,难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1.3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的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没有真正体现
农村目前实行双层经营责任制,村级统一经营项目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尤其是国家在征用土地时低价征用,垄断经营,高价销售,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成为空谈。
1.4政策导向偏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村级是农村最基层的组织,一方面要承担各项社会职能,如计划生育、五保户抚养、征兵优抚、水库维护、山林抚育、电力通信、道路、医疗、村庄整治等生活保障功能和公益事业都需要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近几年政府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宣传导向偏差和资金扶持不足,加上村级事权过多,造成支出项目多,资金缺口大。
2建议与对策
2.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村级集体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和意义
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起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作用。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是增强服务功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之一。
2.2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出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奖补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专项资金。优惠政策要体现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依法兴办二、三产业,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要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行政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一村一策;充分发挥各地的山林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采取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等方式,科学开发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块状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综合利用区位经济和产业人口集聚优势,鼓励兴建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商贸、酒店、商铺等物业经济,通过物业出租等方法,获取稳定收入。结合县域产业发展,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仓储场地等服务,开辟集体经济新的增收渠道。要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等合作,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的延伸和扩张。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有条件的村要实施资本经营,努力从单一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提高集体资金利用率。
2.3强化管理,不断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
一是扎实抓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有计划地把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人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二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全面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完善村会计委托制,推行农村会计核算电算化,加快村账乡(镇)会计委托机构建设;三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四是推进新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重点推进土地征用较多且农民已基本农转非村及集体资产较多、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村的社区股份制改革。
篇5
农民合作组织介于市场与农户之间、政府与农户之间,其将弱小农户组织起来合作经营,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渠道、抵御市场风险,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个体的农民无法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调整生产活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农民合作组织可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整合起来,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销售,通过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降低市场风险,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1 农民合作组织的主要功能
1.1 组织功能
农民合作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将分散的农户与专业村联接到一起,通过农业生产合作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规范农技标准,提升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市场主导地位。
1.2 载体功能
农民合作组织目前不仅是组织者和中介,其功能范围正逐渐向产前与产后扩展,建立多种经济实体,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兼具社区性与专业性的产业系统化组织。
1.3 服务功能
农民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不同阶段的有效服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尚不完善,而农民对于生产中各阶段的农技服务又有迫切需要。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中的关键单元正发挥其特有的社会服务功能[1-2]。
2 县级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作组织规模小。90%的组织规模都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力不强,服务功能弱,达不到《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的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数量。二是合作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决策不民主。大部分合作组织有章程但不规范;缺乏具体的议事、监事等制度;缺乏财务管理和监事等机构;凝聚力不强,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缺乏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保证不了合作社农民的二次返利分配权。三是缺少能人带动。领头人专业化水平不高,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严重缺乏综合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
3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建议
3.1 坚持《合作社法》的法定原则
一是坚持农民经营主体原则。巩固、完善土地承包制度,扩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独立权,保障农民个体户的资产分配等相关权利。保证农民因承包耕地而获得的孽息权、承包权和合作二次返利权。二是坚持农民加入与退出组织自愿原则、农民合作组织农民自主管理的原则以及农民自主经营、自主生产、自主发展的原则。三是鼓励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3-4]。
3.2 设置机构,明确职能,统一管理
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机构,《合作社法》规定由农业行政主管单位管理其运行,政府应将农民合作组织的管理作为一项新的职能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要设立相关机构专门负责农民合作组织的管理工作。
3.3 制定优惠政策
一是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带动农民合作生产的主动性。二是对农民合作组织实施税收减免。对登记在册的农民合作组织通过向农民提供各项技术支持和劳务所得收入免征所得税。销售自产农产品及简单加工的自产农产品,可免征增值税。三是加强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资金支持。财政机构增加支农资金的分配份额,保障各级农民合作组织的正常运行。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四是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优先立项。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出的项目,经专家论证,凡是市场前景好、积极效益显著的,应优先考虑。五是允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资料,包括种子、苗木、肥料、农药等,支持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创建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合作社市场的产品。
3.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把人才培养作为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硬件来抓,尽快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引导他们牵头兴办农民合作组织。
3.5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信息服务
各级财政列支专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网络建设。农业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设立专门的农民合作组织联系网,实现各级各地区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网络连通,保障信息互通,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卢昌军,周志斌,曾建民,等.湖北省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11):2140-2141.
篇6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全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经济区建设,启动实施了大同、晋中、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玉米丰产增粮、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建设、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实施了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和示范基地县,初步形成了粮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200家。通过重点抓300个示范合作社建设、分批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措施,着力提高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续两年保持了在全国领先的势头,注册总数达到20945家,比上年增加8173家,增长64%。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方面的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了科技进村入户万人行动,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三)大力实施兴水战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7年实施兴水战略以来,通过全力推进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农田灌溉等六大工程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引黄北干线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实灌面积2009年突破1610万亩,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首都水资源规划项目和淤地坝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06年以来,4年解决了8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09年解决了272万人。
(四)积极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集中实施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汾河源头移民、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等“十大建设工程”,并扎实落实“四大整治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力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积极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选择确定10个试点县上报国家。继续实施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9年完成营造林530万亩,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全力实施“五个全覆盖”工程,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009年,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等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至年底两年全覆盖实现程度达67.5%。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支持了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至2009年底,2000个重点推进村中95%完成村庄规划和“四化四改”建设任务,有70%以上的村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发展势头良好。推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至2009年底,全省共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50个,小城镇总体规划564个,全省115个农业县全部完成了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了“示范带动、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六)大力繁荣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在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全省农村启动了“零转移就业培训计划”,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06―2008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两区开发”为重点,继续抓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工作,2006―2008年共解决了6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移民搬迁15万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措施,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2006―2008年累计对农民的直补资金达到37亿元。全方位的工作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4元,比2005年的2891元增长46.8%。
二、当前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制约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脆弱是山西省情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随着煤、焦、铁等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农业生产的资源约束更加突出。山西省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29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土壤瘠薄,6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由2005年的6023元上升到2009年的97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8∶1上升到2009年的3.3∶1。同时,目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依然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有限,而一些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大力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相比仍严重不足,“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三、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全力支持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513工程”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大同、晋中和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紧制定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目标责任并抓好落实。按照批复的规划,认真对接项目,明确管理程序,做好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努力做好与国家正在着手启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粮食增产项目、节水改造项目,及其他支持服务体系项目的对接工作,力争取得国家更多的支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尽可能将林业、水利及农业支撑服务体系项目向示范区倾斜,推进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起好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围绕“513”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特别是落实省级扶持资金,并引导、督促各市、县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政府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方式,增加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以及对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支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水果蔬菜和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等三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西的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发展各种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农业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四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利用投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支持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和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益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支撑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继续做好“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牵头协调工作,确保全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尽快完成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部分实施项目的调整工作,并增加投资加快干流坝路林一体化项目建设,足额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加快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和“四项整治重点”,确保年底前完成近期工程治理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十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太原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各项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结合粮食增产工程的启动实施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0年山西省应继续加大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的投入,并做好与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衔接工作,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和引黄北干线工程建设进度,并积极配合国家投资,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夹马口、大禹度等10个大型灌区和部分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度,新建一批节水灌溉园区和集雨灌溉工程,启动实施西山提黄灌溉工程,扎实推进以淤地坝为主的水保生态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建设和治理任务。二是加大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和国有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2010年启动实施。三是继续抓好以“身边增绿”为主的省级造林绿化工程和管护工程,并合理安排省级投资,发挥好投资效益。四是配合林业部门,推进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工作,从机制上解决森林和林地的管护问题。
(五)全力支持“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一是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牵头、协调、服务工作,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年内各项任务的完成,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二是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与国家项目的对接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做好争取下一轮国家项目支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全面完成“五个全覆盖”的同时,围绕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基础。
(六)以推进小城镇和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两大任务,突出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建设三个重点,加大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多途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尽快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篇7
传统农业是指通过培养生产植物和养殖动物而获得食物和工业原料的产业,其对象是植物或者动物,人们通过发现和利用动植物生长的规律,经过人工培养获取人们所需的物质。
农业经济是关系国民生计的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中是大势所趋,现代化农业和农业经济跟以往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但是农业和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的发展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全世界关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何况,农民数量仍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的大多数,就更显示了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怎样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经济遇到的瓶颈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农业经济遇到的问题
(一)农业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我国农业地区较分散,很多农业产区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有很多农业基础设施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根本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针对农业投入的体系。农业投入一般有三个主要方式:农民自己投资、市场投资以及国家投资。农民投资能力严重有限;市场投资的企业少、规模小,不能为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国家财政投资因各地财政状况不同,可以投资的农业基层项目少且质量低。
(二)农民专业知识欠缺,市场信息闭塞
我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低,真正懂农业科学生产的农民少之又少。加上现在气候变化多端,对农业种植要求提高,仅靠过去的种植方法无法应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其次,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求也大大提高,农民不懂科学的种植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和数量上很难做到平衡。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自给自足,要想提高农业发展就必须发展农业经济,市场决定生产,农产品生产也要靠市场决定,农民种什么,不能仅靠自我意愿或者是政府鼓励,要多关心市场动向。但是我国目前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严重缺乏,加上现在市场瞬息万变,农村市场信息又严重闭塞,农业发展不能很快适应市场。此外,一些地方在进行结构调整时,没有透彻研究市场规律,导致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能力大起大落,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势不可挡。长久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农业生产习惯难以改变,生产技术难以提高。我国城市工业产业化近年来发展飞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已经严重落后于工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多、深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增值率低,龙头企业少、标准化生产依旧停留在初级阶段。此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进行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直接面对市场,抗风险能力低,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农民损失惨重。
(四)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
我国农民数量多,但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城乡二元制使得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差距过大导致农民经济收入少但生活负担重,很多农民为了养家不得不进城打工,有关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中的农村流动人口年轻化程度高,大多为80、90后,这些流动人口大多处于结婚生子的年龄阶段,生活压力大。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居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此外,农民工外出务工大多带有盲目性和自发性,对劳动保护和合约签订懂的少,因此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如:工资拖欠、工伤处理、工作时间不合理等等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
(五)农业科技推广难
农业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地区分散,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资金欠缺等原因,使得农业科技在农村推广困难。当然,农业科技的推广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相应的体制管理,导致农业科技的推广进程缓慢。很多农民不懂得合理使用农药、种子和施肥,缺乏正确指导,结果花费很大力气却成效甚微,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首先政府要提高重视,通过引导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市场资金投入、引入工商业部门的管理和市场机制,建立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把农业发展逐渐引入到“工业化农业、科学化农业、集约化农业、市场化农业、社会化农业”的道路上。巩固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在农村加大灌溉工程、植保工程、种子工程、动植物防疫体系、农业信息网络等工程的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此外,加大对农业相关政策补贴,提高农业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示范点、示范区建设,摸索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也要紧跟时代,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设置农业经济发展机构,聘用专业知识过硬有服务农业经济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农业经济发展运行新机制;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并鼓励企业建立科研中心,加大研发力度,创新农业产品品种和生产;建立农作物以及畜禽优良品种的繁殖和疾病防御推广体系,帮助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建立科学技术进入农户工程,利用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推进高科技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量,释放多余劳动力,减少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循环经济发展一直被人们关注,农业的生态循环发展也正在被重视和推广。如何利用有限的生态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把农业经济和自然资源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经济向科学转型,以生态循环理念为基础,坚持资源合理利用、采取集约开发和及时保护,做到环境污染及时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成本投入、清洁生产,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围绕“三农”,做到农民素质提高、农村村容清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加强交流学习,不断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好服务。
(四)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产业二字,要做成产业,就需要鼓励扶持农业经济龙头产业,通过龙头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做好原料基地的建设,随时保证农产品加工原料需求,推动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朝优势地区集中,减少运输成本,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政府引导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和推广,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农业生产辐射面,增强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经济的带动,将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推向有组织、有规模的市场经济中。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要以龙头产业为中心,推进龙头产业的集中化,形成规模,让这些龙头产业发展成为设施配套、上下承接的产业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此发挥其规模效应。同时,要强化这些企业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伴随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发展也应该紧跟步伐,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虽然现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遇到瓶颈,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抓住科技快速发展的机遇,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巩固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促进我国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小翠.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7).
篇8
1、改革农村经营体制,释放农村生产力。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个农民首创“”,农村改革开始在全国展开,湖南也不例外。1978年12月,华容县在湖南率先实行“”,而且是一“包”就灵。1981年11月,湖南省委在华容、沅江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开始大力推行。当年底,全省95%的生产队实行以“”为主要形式的,形成了农村改革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写照,更是农民在改革中焕发的豪情。打破了农业生产的“大锅饭”,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生产力。
从此,湖南粮食获得了连年大丰收。1977年,全省水稻总产只有1634.8万吨,1978年全省粮食总产超过2050万吨,随后迅速突破2500万吨生产大关,改变了农民吃不饱的状态,农村“万元户”雨后春笋般冒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数据显示,1978年至1989年,湖南农业总产值增加了两倍,其中约有一半来自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重点,逐步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取消了粮食购销政策“双轨制”,逐步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1993年,湖南告别了粮票和油票,粮油商品敞开供应,湖南粮食销售价格基本全部放开,实行了40年的城镇居民粮食供应统销制度得以取消。
1995年,中央决定将农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并且在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使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长期稳定。告别“双轨制”后,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市场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顺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湖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一大批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实现稳产高产目标。到1997年,省内有26个县和株洲、湘潭两市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全省粮食产量达到295亿公斤,创下历史最高峰。由袁隆平领衔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获得突破,开始大面积推广,湖南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稻谷生产第一省地位。
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产品开始进入买方市场,并且出现了经常性的“卖难”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中国名牌产品18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65个、湖南省名牌产品170个,增强了湖南龙头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这些企业连接基地6550万亩,带动农户749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0%,实现了米袋子满,菜篮子丰,钱袋子鼓。
3、改革农村发展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一世纪农村改革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特别是2004年以后,中央连续六年下发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逐步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从2004年起,湖南粮食连续5年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央在全面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围绕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公共财政更多投向农村。近几年,湖南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水泥公路村村通,沼气建设、造林绿化、乡村清洁工程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建设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此同时,湖南省委、省政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2005年起全省实行农业税全额免征。湖南向农民的收费由最高年份的人均141.12元降到2007年的36.65元,农民2007年直接从政府财政得到的各种补贴资金人均达到111.48元。
湖南农村生产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湖南用占全国3%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的粮食,每年贡献商品粮50亿公斤以上;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逾350万亩,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80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近300万农户,形成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正加快向全面小康迈进。
二、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湖南农村经济发展
湖南农业在资源、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所具有的传统优势要加以巩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湖南农业的科技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湖南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1、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总量大。湖南资源丰富,既是“鱼米之乡”,还是“有色金属矿之乡”、“非金属矿之乡”,也是旅游胜地。湖南粮食、牲猪、苎麻、烤烟、茶叶、淡水产品、油料、甘蔗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丰富的农产品是湖南农村经济发展的明显资源优势,为湖南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具有传统优势。湖南农民聪慧勤劳,善于精耕细作,这是湖南农业人力资本优势的体现。湖南人不仅会打仗、会读书,还会种田。湖南农业在农产品总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农产品品种改良、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等方面在全国占有一定位置,与湖南农民会种田这一传统是分不开的。湖南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坚持把农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省有一批懂农业、善管理的好干部,充当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纽带,把几千万农民紧紧团结起来,保证了党和政府政策法令的贯彻实施,保证了湖南农业的健康发展。
3、农业科技水平比较高,具有一定的科技优势。湖南农业科技、教育、推广网络初具规模。目前全省拥有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育机构一百多个,平均每年向社会输送科技人员数千人,培训各类实用技术人员一百多万人次。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健全。湖南农业科研硕果累累,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取得国家级、部、省级的各项农业科技成果数千项。利用这些成果进行产业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湖南的农技推广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4、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湖南地处江南中部,北靠长江,南邻两广,毗邻港澳,具有呼应广东和浦东,承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辐射的有利地理条件。湖南交通比较发达,公路、铁路、水运等都比较方便。当然,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特别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湖南农业发展也受到一些制约,但只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使农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实现湖南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湖南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湖南的农业农村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全面小康为主线,以提高农民收入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小城镇建设,农业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湖南农村经济必将有更多的新发展。
1、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产品总量增加。湖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渐增强,粮、棉、油、肉类、水果、水产品、蔬菜的人均占有量都超过全国水平。其中人均粮食占有量达880多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以上。农民生产的产品,自给比例越来越小,商品率越来越高。农产品市场丰富,品种多,总量足,绝大部分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有的农产品已供大于求,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全面转变成了买方市场。
2、以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为抓手促开发增收入。湖南农业生产逐步突破了“小而全”的传统模式,形成了一批适合市场需要,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全省重点抓了粮油、棉麻、畜禽、水产、竹木、水果、茶叶、蔬菜、烤烟、药材等十大产业的系列开发。全省优质稻种植面积已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3。全省各地都确定了各自的主导产业,并把它作为主攻方向。江永县的10万亩香柚开发、溆浦县的10万亩优质枣开发,郴州至资兴的10万亩松竹工业用材林开发,湘西猛峒河流域的10万亩优质柑开发,道县的10万亩蔬菜开发,炎陵县以新世纪梨为主的优质水果开发,汉寿县的特种水产开发,浏阳市的黑山羊开发,宁乡、湘乡的生猪开发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益。江永香柚连续四年在全国柚类评比中荣获金奖,成为柚类家族中的精品。溆浦的优质枣开发,通过精选良种,科学栽培,深度加工,蜜饯产品已走出国门,外销到韩国、东南亚,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湘西自治州通过10万亩柑核心示范园的建设,带动了区域以柑为主的水果业迅速发展。全州柑面积达到42万亩,占全国柑总面积的11%,成为南方最大的柑基地之一,产量达到13万吨。由于该州柑质量好,批量大,2007年招来了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客商,产地平均销价达到1750元/吨,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现在柑已成为湘西自治州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3、以龙头企业为抓手促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效益提高。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突破了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组建了一批经营规模比较大、带动能力比较强、辐射范围比较广的龙头企业。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抓了一批集团化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抓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抓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效益的提高。如湖南正清集团,就是在原怀化制药二厂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建立的,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走集团化经营的路子,联合11家企业,先后开发出正清风痛宁、灵芝口服液、灵芝胶囊、天麻酒、天麻片等多种名牌产品,现在,该集团已成为湘西医药保健行业的“大哥大”。
4、农产品营销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市场体系。湖南农产品营销突破了原有单一流通方式,建立起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湖南省政府在巩固完善配套省粮食中心批发市场、长沙红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岳阳花板桥蔬菜批发市场、常德甘露寺蔬菜批发市场等十大批发市场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把湘粤农贸大市场建设作为探索新的流通形式的重大举措来抓,并在湘粤农贸大市场举办了广州首届湖南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在巩固完善乡镇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各地市也大多扶持1到2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在全国各地增设了一些营销窗口。目前,全省已建立了各类农副产品市场,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市场体系。
篇9
一、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加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和转付力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中必须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新通过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中,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总目标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原则全力推进。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资金与农村建设的信贷扶持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没有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或许寸步难行,因此,地方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与金好融机构实现合作,努力推行一批重点支持扶持项目,加大对农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结构项目的支持。
二、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实施土地流转,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伴随着科技进步,如何高效利用土地已经成为一道现实课题;土地流转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流转机制,积极采用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市场作用,加快实现与土地相关的农田、机械等生产要素的流转,努力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加强监督和引导,积极帮助农村建立相关的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等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农村土地流转真正得到实效,真正发挥农村土地流转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10
Key words: xinjiang; Economy;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发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化
1.1以乳业和棉花为代表的白色产业集聚
(1)棉花。新疆植棉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宜棉区之一,是我国长绒棉的唯一产区。新疆棉区病虫害少、棉花品级和经济产量数高,单产高,效益好,纤维长,色泽好,品质高,种植优势突出。棉花产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棉花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达42.0%,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9.1%。2010年,新疆棉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2011年棉花产量居全国第三。
在棉花的主产业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农民种植、中介公司收购、生产企业粗加工的格局。棉花带动了区域纺织业、轧花业、榨油业、运输业、流通业和劳务输出等行业的发展。新疆三大农业院校的棉花专业、各级农技推广站,为棉花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并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咨询服务。近年,自治区又建立了棉花交易厅。新疆的棉花产业集聚正初具形态。
(2)乳业。近年来,新疆乳业发展迅猛。一方面,新疆传统上有养牛饮奶的习惯,人均占有奶量居全国前列;另一方面,拥有天然优良的草场,易于大量饲养奶牛,新疆奶牛存栏头数是我国最多的省区。乳业产业布局为:伊犁河谷、天山北坡、焉耆盆地。全区已形成年产乳制品(含液体奶)15万吨的生产能力。乳制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国内中等水平,液态奶技术装备水平国内领先,并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1.2 以葡萄、香梨等园艺产业代表的绿色产业集聚
(1)葡萄。新疆的生态条件非常适宜葡萄栽培,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颗粒大、形美、含糖高、耐贮,品种多。新疆葡萄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在北疆吐鲁番、鄯善,南疆的于田、叶城一带。40%用于鲜食,52%用于制葡萄干,8%用于酿酒。随着葡萄产业向深度方向开发,除鲜食、制作葡萄干以外,酿酒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并引进了易于酿造高品质葡萄酒的品种。一些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葡萄商品基地,已形成知名品牌,冲出了区域市场。葡萄产业区内集聚了一批中外企业,形成了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的产供销关系。
新疆葡萄酒业经过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在全国已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葡萄酒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新疆现有葡萄酒厂40多家,其中吐鲁番地区就有22家葡萄酒厂,而年生产能力500吨以下的小葡萄酒厂占有很大的比例。
(2)香梨。库尔勒香梨是新疆传统的优质特色果品,新疆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赋予库尔勒香梨特殊的品质,含水量高达80%以上,含糖量为10%,且富含维生素C,皮薄肉细、酥脆、香甜爽口,被誉为梨中珍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近年来,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现有种植面积70万亩。库尔勒香梨产区主要分布在南疆库尔勒,塔里木、阿克苏、尉犁、轮台等地区,香梨产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以库尔勒香梨为代表的香梨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一批企业围绕做大做强香梨产业,形成了栽培、采收、加工、保鲜、营销各类公司集聚,使名扬天下的香梨,在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得到迅速发展。最近,库尔勒香梨已进入美国市场,每箱(8.5Kg)售价24~25美元。在美国备案的出口企业(加工厂)已有6家,出口注册果园570.8公顷,极具国际化经营优势。
(3)西甜瓜。新疆地处炎热、干旱少雨的大陆腹地暖温带荒漠地区,极适合瓜果生长。哈密瓜在新疆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享誉中外。种植面积大,涵盖早熟、中熟、晚熟等多个品种,主要分布在北疆吐哈盆地、乌―伊公路沿线以及南疆塔里木盆地东部、西部、北部边缘地区,主推高档礼品瓜和精品瓜,已成为重要的商品瓜基地。哈密瓜除鲜食外,还可深加工成瓜脯、瓜干、瓜酱等产品。
新疆西甜瓜商品基地已具一定规模,围绕育种栽培、采收、保鲜、运输、营销等各个环节的企业,在竞争中合作,使传统的名优西甜瓜运送到千里之外,扩大了市场营销范围。
1.3 以工业番茄、甜菜、枸杞为代表的红色产业集聚
(1)工业番茄。新疆的工业番茄,番茄红素含量高,国际市场声誉高。种植加工区分布在北疆地区乌―伊公路沿线和南疆库尔勒地区。目前,全疆已建成番茄加工生产线137条,年生产能力突破80万吨,生产企业数量达到51家,生产能力超过万吨的企业有6家。2011年,新疆工业番茄总产量452万吨,加工番茄制品63万吨,占全国番茄制品产量的92%,出口34万吨,创汇额达1.76亿美元,占全国番茄制品出口额的88%,番茄制品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21%,已成为全国加工番茄种植与加工规模最大、出口最多的生产基地。
(2)枸杞。枸杞果实甘甜,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经济价值也很高。新疆是全国四大枸杞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枸杞1万吨以上,品质优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疆精河区,以及乌―伊公路沿线地区,吉木萨尔、哈密等地。“枸杞之乡”――精河的枸杞加工推动着新疆枸杞产业的发展,并已在国际国内树立起名牌形象,拥有良好的市场地位。
(3)红辣椒。鄢耆、精河的红辣椒产业已初具规模,一批加工企业推动了其产业化发展。
(4)红枣。新疆红枣尤以哈密大枣和阿克苏红枣最为驰名。近年来,南疆林果业发展迅猛,大力开发建设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已建成了以杏、葡萄、核桃、香梨、石榴、红枣、苹果、巴旦木、枸杞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产区。尤其是阿克苏“150万亩中国枣园”计划,将使其成为我国最大的红枣种植基地。特色林果产业集聚方兴未艾。
2 加大政府对特色农业经济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
成立开发新疆特色农业的统一领导组织,加大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建议建立健全新疆统一领导特色农业开发的专门组织机构,同时成立自治区特色农业专家顾问组;对全区的特色农业开发,实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进行有序开发利用,区内各地不顾当地实际,一哄而上,一哄而散,造成人、财、物和资源的无序浪费。建议制定并尽快出台开发特色农业的优惠政策。对符合木地实际的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可以从项日审批、工商登记、征占土地、物资供应、产品购销、交通运输、税收征管等力一而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强化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扶持引导力度,创造其健康运营的良好环境,调动各力一参与特色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合力,共同推动新疆特色农业经济的开发。
3 创新利益机制,积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要促进特色农业的稳步发展,必须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除继续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合同契约型关系、利润返还型关系、股份合作制经济实体关系外,要加快建立特色农业专一业合作或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与各个市场主体,特别是与龙头企业等对话、谈判的独立主体地位,公正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同时保护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失,从而降低其内部交易成木,以良好的利益机制,保证全区特色农业产业化稳定健康发展。
4 加快科技创新,塑造品牌农业,提高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新疆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水平低,资金投人不足,自然资源差异性大且分布不均。决定了实现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采用普遍撒“糊椒面”的平衡增长方式,只能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市场行情,采取有重点发展的不平衡增长方式。不平衡增长战略其核心内容是选择和推进地区主导产业。一般认为主导产业具有两个功能:(1) 是全国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和输出基地,对全国的地区分工起着重要作用;(2) 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起关联带动、决定作用。因而,我们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一般应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功能,结合新疆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区的具体实际,可以重点选择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幼稚产业或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或具有关联效应的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使之形成增长极、产生极化效应,带动全面发展。
新疆今后要加强对特色农业科研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与相关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和新种植技术的推广;也可以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的科技试验示范区,加大对种植农户的科技培训力度,培养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自觉性,从而加速对特色农产品中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新世纪将是品牌农业的世纪,那些符合独具特色、品质高、科技含量高、市场信誉好、绿色环保等特点的农业品牌,必定具有史强的市场竞争力。新疆特色农业的开发必须迎合这一历史潮流,不断打造自已的品牌农业,提升产品的品质,推体推进新疆特色农业实施品牌战略,从而使新疆的特色农业在国内和国际上史富有竞争力。
5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新举措
生态环境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决定了新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此,我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要坚决杜绝以牺牲自然条件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行为。可持续发展既是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是绿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目标。绿洲农业的发展受到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制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农业结构调整要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科学技术的升级和衔接,要按照生态经济学和现代系统管理的原理,对不同绿洲的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农业状况进行最大的优化和管理,使农业经济最终能够实现持续、高效、低耗、协调的发展。干旱区环境封闭,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威胁着绿洲安全,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垦殖、滥伐森林和植被,会造成对绿洲严重的人为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
因此,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建立有利于绿洲生态效益提高的资源开发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就是这一举措的具体途径。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之前首先要对环境的承载力做出科学的评估,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其次,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合理、科学的使用化肥农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这既是绿洲生态保护的要求,也是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要求。第三,应逐步提高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欣赏农业和旅游农业在绿洲农业中的份额,这一方面可以保护绿洲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新疆各地目前己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开发形式,如吐鲁番每年一度的葡萄节等,但相关资源组合优势还末相继发挥出来,全疆各地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围绕这些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木地特色农业发展。此外,还可以大力开发一些木地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它符合当今世界人们追求绿色、环保、自然农产品的需求,同样可以提高特色农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又带动了二、二产业的发展。
5.5总结与展望
篇11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摒弃粗放式经营,根据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这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实行集约化经营,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了农产品污染问题。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带动相应的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利益,频频设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境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此,我们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三种发展模式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农业循环经济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一是以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二是以生态农业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1.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
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就是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一体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模式:农林型模式;农渔农畜型模式;农林牧副渔各业兼而有之的综合型模式。
农林型模式是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栽培作物或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如农林间作、林药间作等),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多级生产、稳定高效的复合循环生态体系。农渔农畜型模式,是将人工养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匹配组合,形成一个良性的减耗型环状食物链(如稻田养鱼),这既能有效地利用多种可饲资源,使低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值的畜产品,又能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综合型模式,则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组合。在山区或半山区,可以实施牧、能、林一体化建设,如以沼气利用为主的林果种植及养殖业并举的围山转生态农业工程;在平原地区,可以实施农、渔、能、商一体化建设(如桑基鱼塘),及以沼气为纽带的蔬菜花卉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并举的生态农业工程等。
2.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
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是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主要包括:
(1)生态种植模式是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成为今后种植业的一个发展重点。比较成熟的种植模式有三种:间套轮种植模式是指在耕作上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采用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生产力来提高产量,还可以调剂用工、用水和用肥等矛盾,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是通过工程、生物、农艺、化学和管理技术的集成,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缓解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就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注重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推广农作物清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的专用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如在畜牧业生产中构建生态养殖场,养殖场中配备相应规模的饲料粮(章)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场所,在实现畜牧业绿色生产的同时,减少废气物的排放,实现良性循环。
(3)生态渔业生产模式是遵照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护水体不受污染,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的合理结构,确保水生生物、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有:基塘渔业模式和以渔改碱模式。这种模式将渔业生产和土地综合治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比单一养殖或种植更高的经济效益。
3.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再利用,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秸秆利用、三沼利用等。秸秆利用是将秸秆加工处理,使其变成肥料、饲料、原料、能源等,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秸秆能源化几个利用模式。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可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秸秆饲料化是将富含较高营养成分的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粉碎氨化,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饲料。秸秆原料化包括利用小麦秸秆制取纤维素,用稻壳酿酒,用稻草制作板材;作为造纸原料及制作秸秆餐具;编织草帘、草席;用于蔬菜产区的温室大棚等。秸秆能源化主要是指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
三、制约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不利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应用以及三大发展模式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形势并不乐观,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业资源匮乏,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开展
我国的农业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水资源不足。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627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主要产粮国之一,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80%。第二,耕地资源不足。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 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耕地面积每年仍在减少。第三,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国家林业局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公布,我国目前森林面积为15894.1万km2,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分别为0.128km2和9.04.8km2,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和1/8;这种现状极不利于我国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的匮乏使得农业生产很难实现生态系统内物质能源的自我循环,不利于循环农业的开展。
2.我国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对循环经济的投入有限
农业生产在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经济现代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农村还无力对循环经济给予经济支持。而政府财政的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设施的投入不多。
3.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污染严重
长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采用了不科学、粗糙的甚至是掠夺性的资源利用方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第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2位,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种过多,再加上使用方法单一,因而对人畜、水体、土壤及农产品的污染十分严重。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则导致了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大减。第二,畜禽饲养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畜禽粪便和废物每年达到17.3亿吨,是工业废物的2.7倍。目前畜禽排泄物主要是直接返田,严重污染周边水域、土壤、空气等环境,最终影响人体健康。第三,大量秸秆的不科学处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大部分秸秆当作燃料或是在地头直接烧掉,这不仅浪费了能源,降低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导致了土壤功能的衰退,也污染了大气。
4.科技力量薄弱,农户循环经济意识淡薄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总的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偏低。如以不烧秸秆、取消翻耕等为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遍,但我国仅处于起步阶段;又如我国的农业灌溉,仍然以漫灌式补水为主,水的利用率很低。加上沟渠河道的渗漏,以及工业废水、化肥、农药污染,使我国水资源更加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文化层次较低,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经济效益的关注也不够,使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所得的经济效益流失,这也妨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
1.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从农业产业和农村消费的可持续与整体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的思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变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实行节约化利用,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投入利用效率为切入点,从节水、节地、节能、节肥、节药、节劳等方面赋予传统型农业新的成本节约理念,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尤其对秸秆的副产品除传统的沼气利用外,要探索生物质能、微生物资源经济利用的新思路,实行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开发。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清洁化消费。
2.加快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业化步伐。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保证农民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生产特色农产品的有效机制,也是使特色农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档次、确保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循环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公司+农户为主的产业化形式,实行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租赁经营,使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以保障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农户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伐。首先,要建立循环农业产品的认证机制。循环农业产品是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生产的,实行循环农业产品认证制度可以提高循环农业产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给消费者提供巨大的便利;其次,要进一步拓展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农产品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循环农业产品应紧跟市场步伐,在满足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农业生产科学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循环农业推广的重要因素。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第一,建立循环农业技术开发与创新机制。以国家财力为支持,依托于国家农业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力量,增加对循环农业新技术的研究;结合中国实情,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第二,重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拓展农业空间的技术集成与创新。近期,应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小城镇建设技术、农村生活消费绿色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4.做好技术、资金、政策等三大保障工作
篇12
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1.2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1.3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2.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意搞好五个结合
2.1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
在一定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
2.2发展县域经济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
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发挥其连接农户、开拓市场、推广科技、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强服务的积极作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服务站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2.4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
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发展之路。所以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估算,“十一五”期间,还有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要转移,这将给城镇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就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5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县域经济是要富民强县。富民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县就是使县的财力增加。这两个方面是要统一的。农民收入增加了,县里的财力也就能增加。从“三农”来看农民增收是中心。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要看到这个根本目的。发展县域经济还是要把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要落到实处就要落在农村增收上。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就要看当地农民是否增收。有了这个衡量标准就可以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和一些产业的开发上有所遵循。所以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应该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地的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
3.从国家宏观上来讲要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问题,同样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
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1)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作为农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制订相应的特殊政策。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上,支持县域经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篇13
一、农村经济发展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制度需求的分析
(一)类似国有银行这样的大型金融机构不具备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优势
金融运行的实质就是把社会闲散资金通过特定的渠道和方式加以集中并转化为有效投资,如果收入已开始就集中于某个部门或由某个部门统一配置,金融机制便无存在之必要。此种是中国农村金融长期被抑制的深层原因。如前所述,为了解决建国初期的困境。迫切需要将农村资金调到城市国有经济使用。农村金融成了为城市及其工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工具,虽然应从隐功能角度看,是有效的,但农村金融的资金配置功能受到了很大的抑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控制农村金融的成本越来越高,遂实行了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但商业化后的国有银行并不具备为农村服务的优势。因为:
1、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供给与农村资金需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
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比较强烈的主要是农户和中小乡镇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与他们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现象。首先是规模不对称。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的大银行相比,已经是非常之大,而农村企业都是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在合作中会出现规模的不对称。其次是成本收益不对称。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往往数额较小,批量较多、比较零碎,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则偏好资金需求量比较大的批发业务,规模过小的业务所带来的微薄收益尚不足以抵消过高的成本支出。再次是所有制不对称。国有商业银行贷出去的资金,如果是给了国有企业,即使收不回来,毕竟都属于国有资产,追究起来也不会存在太大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但如果是贷给了非国有的客户,一旦收不回来,无论是客户经理还是银行负责人都不好交待。因此,体制问题也阻碍着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发放。
2、类似国有商业银行这些大型金融机构在农村一般不拥有信息优势。这是因为,①即使它在地方上设有分支机构。其经理人员也会经常调换,使得其对地方企业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差;②即使这些地方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能够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他们也很难向其上级机构传递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因为中小企业缺乏经营透明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其信息不具有“公开性”(Publicity)。中小企业经营信息的这种非“公开性”使得在贷款出现问题时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很难向其上级解释;③由于资金庞大,故大型金融机构拥有更多的机会,所以它们往往会忽视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贷款。现实情况是,商业化改革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离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已成为事实。
(二)农村经济发展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制度的需求
1、中小金融机构的规模一般都较小,资金实力薄弱,无力单独承担较大项目的融资和满足较大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因此,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都应将自身定位于“为农村中小企业、农户服务”,时间证明了这一定位的正确性。浙江台州市路桥区的泰隆和银座两家民营信用社占有当地存款总额55%,赢利也相当可观。原因是这两家信用社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自己的空间,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
2、在金融市场上,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对银行的选择往往以地理条件作为重要参考,一般情况下都从临近的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筹措资金。受选择面的限制。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对中小金融机构有较高的忠诚度,这就保证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稳定的客户源,而且能够取得较好的利润。
3、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角度看,由于委托管理层次少,与客户地域联系密切,因此,他们最能利用地方以至社区内的信息存量,最容易低成本了解到地方上农户、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这一金融服务的障碍,比较适合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容易和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除此以外,由于社区内农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一次违约,有可能导致以后的不被信用和被社区成员看不起,违约成本较大,所以,对其贷款的偿还率显然要高于大型金融机构,也为农村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我们发现,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成为解决我国农村融资困难的有效方式。不仅如此,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证明,在目前它也是最佳的方式。
可见,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对于农村部门的融资需求要支付额外的信用评估与监督成本,他们合乎逻辑地偏好于与资本密集型的大规模信贷需求建立联系,因此,农村产出的特质与小型金融制度更为贴切。正式金融机构在乡村和小城镇开办分支机构的费用,往往与由此引起的业务不相适应,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的退出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二、国家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制度供给的推进
在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金融体制改革的取向、深度、广度、速度和战略选择等基本取决于政府权力中心的意愿和能力。但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国家作为一个理性的经纪人。其并不是完全依照制度均衡与否和需求的大小来决定是否进行制度创新,而是在有限条件下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因而金融制度的供给仍取决于国家效用函数中的成本收益分析。那么,按照国家的效用函数,它是否会提供这样一种制度供给呢?张宇燕和何帆(1998)的研究表明,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变革都有着深刻的财政背景,财政压力决定改革的起因。改革是国家主导性的制度变迁,而国家主导改革的初始动机,首先是为了提高或至少维持国家的义理性水平。如果义理性水平可以保持不变,国家的政策大体上不会变动。在边界稳定的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义理性水平将逐渐下降。这可称为国家义理性投资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义理性水平的下降迫使国家不断提高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持续增加的后果是引起财政收支的缺口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增长率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最终出现财政压力。
财政压力反过来会导致国家义理性水平的进一步下降。为了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国家开始寻求改革。当面对财政压力时,国家采取了“甩包袱”的办法。首先,既然公共产品过多是国家财政危机的直接原因,那么面对财政压力,国家直接作出的政策调整恐怕就是减少国家承担的公共产品的数量,以此节省财政支出。必须指出的是,国家“甩包袱”的同时,总是伴随着某些权力的下放。国家之所以甘愿下放权力,是因为
经过利弊权衡,认为符合国家的效用函数。
前面对农村经济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目前城乡二元经济差距增大,农民收入增幅持续减缓。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压力,而且,社会矛盾也越来越激化,而作为占中国人口56.1%的农民,将极大地影响国家的效用函数。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瓶颈,却是农村金融。上述证明,为工业化优先发展积聚资金的国有商业银行,已完成历史使命。而作为大型金融机构,商业化的改革,并没有使其成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农村经济的小规模。内生出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制度的需求。在长期的金融抑制政策下,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被认为是非法的而得不到承认,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将有可能满足农民更多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吉林梨树、陕西西安的案例表明,一旦给与农民恰当的机会和资金满足,农民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和热情,相应的小型金融机构也会获得良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