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ply-chain finance,SCF)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在国际银行业应运而生,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业务增长。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高度,为协调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财务成本而提供的系统性金融整体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以及突变理论在经管领域的利用,论述了利用突变理论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的可行性,然后本文构建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指标体系,接着建立了基于突变模型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实际的案例中。
一、文献综述
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含义,不同学者、不同机构有着不同的理解。Michael Lamoureux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企业生态圈中,对资金的可得性和成本进行系统性优化的过程。Aberdeen的解释如下: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就是关注嵌入供应链的融资和结算成本,并构造出对供应链成本流程的优化方案。国际知名的金融顾问和咨询公司Tower Group对供应链金融作出如下定义:供应链金融是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价值为基础,设计一系列的为供应商提供流动资本融资和现金流的解决方案。现任的深圳发展银行副行长胡跃飞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突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所处的状态,可用一组参数描述。从上述文献分析中,可以发现当前学术界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集中在金融领域。绝大多数的学者试图从金融学的视角出发,定性地研究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鲜有学者从供应链的角度来探讨这种新的融资模式,因此在供应链领域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没有权威性的成果。基于金融链金融下企业信用风险具有极易变化的特点,将该理论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领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指标的构建
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相比,供应链金融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成员的信贷准入评价体系更加宽松。二是由于一环扣一环,单独企业的变化也不再像原来那么稳定,供应链金融下企业存在着极易变化的特征。为了使研究内容更为明确,本文在这里研究的对象是一家中小企业,以及它所对应的核心企业和商业银行。(1)核心企业情况:在供应链金融环境下,核心企业的情况直接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决定。银行对于核心企业的考查主要基于信用等级、行业地位、企业规模、财务状况这四个方面。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从运营资本、现金循环周期、企业销售额和企业利润率四个方面分析。(2)中小企业情况:中小企业的情况是银行进行贷款决定重点要考虑的内容,论文从企业素质,偿债能力,抵押资产,经济状况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与核心企业的类似。(3)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关系情况: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关系影响着银行的贷款决定。论文选取了交易总额,交易频率,合作时间,担保意愿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思考。(4)供应链情况:供应链金融区别于传统的融资方式,因此在考虑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时,必须考虑供应链的情况。
三、基于突变理论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
(1)突变模型简介。雷内·托姆的初等突变理论模型有7
个。这7种基本突变模型分别是折叠突变模型、尖点突变模型、燕尾突变模型、蝴蝶突变模型、双曲脐点突变模型、椭圆脐点突变模型、抛物脐点突变模型。由于企业的信用风险度量是只有一个状态变量的,因此本文的研究仅涉及折叠突变模型、尖点突变模型、燕尾突变模型、蝴蝶突变模型这四个模型。那么,假设记x为信用风险,是系统的状态变量,a,b,c,d为系统中信用风险的控制变量。折叠突变模型中只有一个控制变量,即a,因此它无需进行重要程度排序;尖点突变模型中,a为主要控制变量,b为次要控制变量;燕尾突变模型中,控制变量的重要程度排序为a、b、c;蝴蝶突变模型中控制变量的重要程度排序为a、
b、c、d。据此排序在进行信用风险度量时,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分歧方程中的哪个控制变量就有了根据。(2)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突变级数是突变模型的分歧方程与模糊数学中的模糊隶属函数相结合的结果。该方法有两大支柱:一个是归一公式,是由雷内·托姆初等突变理论的几组分歧方程引申推导得到;再一个是它与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相结合产生的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应把突变模型中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取值范围限制在0~1之间。则a取绝对值a=6,即比a的取值缩小了6倍,将a的绝对值限制在0~1的范围内的话,a的程度并未改变。同理,可使b在0~1内取值。于是就把突变模型同模糊数学结合起来了,控制变量的值即为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在突变模型中,a的重要程度要大于b。控制变量b相对于a是次要因素,控制变量c是b的辅助因素,b和c共同组成了系统矛盾的次要方面。控制变量在燕尾突变模型中的重要程度排序是a>b>c。在蝴蝶突变模型中,控制变量a是主要的目标要求。控制变量在蝴蝶突变模型中的重要程度排序是a>b>c>d。基于第三节所建立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指标体系,可以发现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突变模型是有多个突变模型联系在一起耦合而成的。供应链金融风险与核心企业情况、中小企业情况、供应链情况以及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关系构成了蝴蝶突变模型。核心企业情况与信用等级,行业地位,企业规模,财务状况构成了蝴蝶突变模型。从上述四个指标中可以看到,企业素质和经济状况是属于定性指标的;而偿债能力、资本以及抵押资产则是属于定量指标。因此,企业素质和经济状况可以采用尖点突变模型;偿债能力以及抵押资产也采用尖点突变模型;最后将定性和定量指标采用尖点突变模型求解。在明确各个突变模型后,建立关联函数,计算关联函数的值。关联函数值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进入控制变量的指标要根据关联函数值的大小确定各指标的排序问题,同时也确定了指标在突变隶属函数中所处的位置,位置不同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也不同。(3)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的过程模型。一是构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的指标体系:首先建立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度量的指标体系。二是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根据关联函数(其中,为指标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均值),计算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指标重要性的排序,重要指标排在前面,次要指标排在后面。三是确定评价目标体系各层次的突变系统类型:在评级指标体系中,根据突变级数法的基本原理确定各组指标所隶属的突变模型,用指标的主要方面去对应突变模型中的主要控制变量,用指标的次要方面去对应突变模型中的次要控制变量。
参 考 文 献
[1]Lamoureux Michael.2008.A Supply Chain Finance Prime.http://
/index.php/A_Supply_Chain_Finance_Primer
[2]Aberdeen Group,2007b,The 2008 State of the Market in Supply Chain
Finance
篇2
在新形势下,传统贸易融资无力解决民营经济贸易融资的问题,其效果就更为突出。供应链贸易融资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进行的金融创新,根据对国际贸易供应链上各种交易关系和结构的把握,借助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和对交易过程的管理控制来满足各方的资金需求。根据当前的需求趋势来看,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贸易融资工具,供应链贸易融资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都将逐步提升,但是,其潜在风险也日益显现。通过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分析,总结当前供应链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贸易融资
传统贸易融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供应链环节。实际上,从供应链角度,企业的资信状况能够被综合权衡。因此,供应链贸易融资近年来开始得到迅速发展。事实证明,在应对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问题时,供应链贸易融资显得更为灵活和有效。
(一)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企业之间的供求关系逐步向战略方向转换,供应链的思想也由此产生。企业进行供应链的建设,关系到企业的战略和竞争力提升,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现实需要。狭义的供应链指的是原材料通过加工转换和销售传递价值的过程。广义的供应链则将核心企业作为基准,设定产业价值链框架下不同企业的制造、分销、渠道推广过程,是一个包含各方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系统。供应链系统不会自发形成,它离不开企业的激励和管理活动。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各方的互利共赢关系,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各方的战略协作关系,进而共同打造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价值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部分:一是计划部分,即企业的策略设定,实现有效的资源管理需要;二是采购部分,即与供应商达成定价、配送和相应付款的流程,并实施监控;三是加工制造部分,即安排生产、测试、送货准备等的各种活动;四是配送部分,即物流管理过程;五是退货部分,即建立网络接收产品退回的过程。当今社会,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使供应商掌握企业存货水平,及时获得信息,并且可以借此预测市场变化,增强其反应能力。
(二)企业供应链贸易融资及发展
供应链贸易融资指的是银行基于上述供应链管理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等的整合,从产业链的角度给企业提供一定金融服务的贸易融资方式。具体来说,它是以特定产业链核心企业为基准,以该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为服务对象,针对企业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账款和存货而衍生出的贸易融资方式。从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来看,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其本身已经成为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企业,加之制造业外包的发展,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成为供应链贸易融资的服务对象。
供应链贸易融资的适用性在于它充分吸收了供应链的思想,一方面使核心企业在资源和资金支持下获取谈判和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另一方面也基于自身利益,希望保持供应链的稳定而不希望终止其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其优势在于,通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面对较大的资金负担和信用不足的情况下,愿意成为供应链贸易融资的对象,实现维持供应链稳定的目的,获得自身发展。就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来看,全球供应链贸易融资的发展迅速,以核心企业为主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成为双赢的选择。通过供应链贸易融资,双方的战略协同关系得以稳固发展。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种融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降低了对外融资的风险。
(三)企业供应链贸易融资的业务类型及具体运作
从企业流动资金占用的预付账款、存货和应收账款三部分资产出发,供应链贸易融资可以形成预付款、存货和应收账款三种融资方式。具体而言,首先是预付款贸易融资。这种方式是基于产业链上的核心上游企业、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展开的,以预付账款为某种意义上的未来存货而进行的融资。其担保基础则是客户对供应商的提货权,实现了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获取金融机构融资的方式。其次是应收账款贸易融资,即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一定的短期贷款,由银行对处于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再次是存货贸易融资,通过先票后货的方式,银行获取存货质押融资,进而放贷给融资企业,完成融资。
二、我国当前供应链贸易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实践,但从当前供应链贸易融资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不断进行融资产品的创新,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
企业供应链的整体管理与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都需要具体考量,一旦融资工具在供应链上不断延伸,风险会不断放大。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产生扩散效应,导致整个供应链受损,核心企业则受到最大的影响。同时,我国缺乏统一的信用体系,银行无法全面考察产业链企业的信用状况,导致决策和监督效果大打折扣,银行资金使用风险加大。另外,在银行的汇率风险承担方面,当前的供应链贸易融资加大了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随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大,企业期望通过贸易融资避免外汇风险,但实际上这些风险相当一部分转移到银行,进而对银行在使用金融工具对冲风险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从银行业务开展来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机构进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同质性强,基于单笔贸易合同而发生的贸易融资占多数。同时,银行在对整个供应链交易各方进行关注、以实现真正的供应链融资方面还欠缺能力。另外,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在业务开展方面的创新有限。我国现有的专业人才在市场和风险应对中缺乏必要能力,也成为当前供应链贸易融资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来分析
虽然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供应链在运作方面并没有与公司战略保持互动,供应链的实际作用有限。同时,供应链的控制过程不尽完整,当前企业在成本控制、客户服务等的目标建设方面实际效果有限。因此,当前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而进行的贸易融资活动还有待深入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督促企业建立严格的改进措施方面投入不足,供应链管理与贸易融资活动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有待建立。
三、新形势下供应链贸易融资发展及完善对策
(一)针对风险控制方面的对策
要建立可以应用于动态评估核心企业经营和信用风险的信息系统。在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反应,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贷规模进行调整,以减少流动性风险。同时,考虑到核心企业的特殊地位,要力主在资金结算中体现公平原则。通过建立相应的可以用于观察上下游企业生产和销售数据的监控系统,对核心企业的合作企业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及时调整信贷对象和资金规模。另外,银行可以通过开发满足当前企业需求的专业化信息平台,以加强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二)针对业务实施方面的对策
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和贸易融资经验,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结合我国企业现实需求,研究出台相应的供应链贸易融资方式,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同时,及时关注融资企业及其交易对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建立结构性融资模式,并可以联合第三方服务供应机构提供融资产品,进而提供系统的供应链贸易融资方案。另外,考虑将供应链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的其他方式相结合,推动供应链贸易融资方式的演进与发展。
(三)针对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的对策
篇3
因此,政府在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应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建设良性、可持续的供应链金融的生态环境,使得供应链金融生态主体能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健康有效地发展与完善。
二、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内涵
国内对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还没有系统的阐释,但是有关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已经较为广泛与全面。对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是为了明确金融发展需要的环境,从而保证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在国外,关于金融发展可持续性及稳定性的类似研究主要是针对金融危机与风险理论和实践展开的。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其背景是讨论中国金融风险成因与防范,并指出完善中国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来促进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由此系统地引入了对金融生态及金融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研究。
供应链金融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具备了金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了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引导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简单地说,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一种供应链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从本质上看是金融风险控制理念和手段的创新,是对金融产品与技术的一类创新,具有金融的一般特性。
因此,本文将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框架划分成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和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两部分。其中,参与主体由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小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和其他参与主体组成;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由制度环境(法律制度环境、金融风险监管)和技术环境(供应链金融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组成。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即为各类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之间、参与主体与其外部生态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三、建设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意义
(一)为了改善供应链金融生态主体中小企业的现状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供应链中,为链上核心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7%,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1%,上缴税收占48.6%,出口总额占62%,中小企业发明的专利和研发的新产品分别占66%和82%。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出口,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供应链金融生态中各个企业所处的产业不同,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熟悉的产业提供金融服务时,会减少甚至不贷款给供应链内的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就必然产生。
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1DJY052)对2000多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来看,53.8%的企业选择资金不足为企业发展最不利的问题,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完善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使得链内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具有与链上核心企业同程度的信用水平,可以形成融资的规模优势,能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和信誉制约难以融资的困难,增强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可得性。
(二)增强了供应链金融生态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性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完善,使得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更具柔性化;资金流可以在供应链内更有效运转,解决了处于供应链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资金流转不畅而不得不面临资金缺口的问题;保障了中小企业生产性资金的连续,强化了中小企业快速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有利于中小企业进一步形成核心竞争力。
链上核心企业主动加强与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供应链上企业的整体信用,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资提供支持与便利,最终使自身受益。
在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主体将不再局限于单个中小企业,而是整条供应链,因此降低了银行的贷前审核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监督的总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信用风险,刺激了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供应链金融外部生态环境构成了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的约束条件和选择边界,而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的创新活动又可以对已有的制度和技术环境进行改善,进而推动了参与主体产生新的行动,它们之间相互约束、共同演进。
四、我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环境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优化,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供应链金融赖以生存的外部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可以划分为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制度环境的问题
只有制度,才能对金融主体的各个层面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只有在制度上做出安排、明确界定产权,才能对人的经济活动产生激励效应,才能产生有效率的组织,促进社会的经济增长。制度对于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制度决定了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行为的选择及约束条件,并由此决定了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各个参与主体通过改变制度重塑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进而改善整个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
制度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现有法律制度对金融机构信贷权利保护不够,金融机构只有通过逆向选择进行自我保护。
我国没有关于信贷人权利保护完善的法律,现有的规定也分散在若干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相应的司法解释中。法律合同和抵押制度是建立信贷人权利保护框架的核心内容。信贷合同对保护信贷人权利的重要性已被发达国家的信贷实践充分证明。而我国基于供应链的融资刚刚起步,信贷合同流于形式,不规范,与国外同类合同比较,有很多必要的内容空缺。
在抵押制度方面,我们缺乏规范的、高效率的登记系统,可担保的资产范围有限,担保登记公示制度也是混乱,以及没有明确合理的保障债权人在清偿过程中优先受偿的规则。
问题之二是金融机构普遍缺乏评价供应链中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机制。
近年来,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也由原先的合规监管转向了风险监管,金融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都有了一定的改变。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在风险控制理念、客户群导向、盈利模式及担保资产选择等方面与传统业务大相径庭,这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技术环境的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以各类衍生工具为代表的金融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供应链金融技术是针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各个不同的环节开发出不同的融资产品。中国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由于金融技术环境的欠缺,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异。
我国金融技术环境的现状是国有银行业的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约65%,并且占有75%以上的存贷款份额,而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租赁业等其他金融机构所占比重偏低。
中国金融市场的种类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间接融资的比重过大,直接融资比重偏小;资本市场中重股票市场而轻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中重流通市场而轻发行市场;债券市场中重国债市场而轻企业和地方政府证券市场等。
金融交易工具品种的缺乏使供应链金融生态主体参与市场交易时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不利于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规模。
同时,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使交易信息更加的透明化,也为供应链金融中企业信息流动带来了便利。然而,中国的金融业信息尚在形成与整合之中,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也还没有完成。
五、政府在改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职能行为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实践证明,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将直接关系到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大小、供应链金融安全程度的高低。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完善与否,对于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及供应链上企业融资可得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在转型期充分利用政府的主导力量,比仅仅依靠市场力量来进行中小企业资金配置,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一)政府应当加大对产业的研究,完善结构授信安排等金融技术
现阶段,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没有一种产品或服务可以由一家企业完全提供。具有某些方面优势的中小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了供应链中,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提供专门化的产品和服务,与核心企业一起成为供应链的成员。
由于技术在不断进步、产业不断演进和企业市场地位的经常变化,针对供应链融资中的成员来自于不同产业部门或同个产业部门,在秉承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在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中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
政府要加大对产业的研究,了解不同的客户需求和产业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具有市场的行业和有发展潜力的链内中小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安排,使资源尽量合理配置,为供应链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及融资服务。
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结构授信安排,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基于同一交易客户群体的融资需求和总体抗风险能力,在了解到链内企业进行真实贸易的前提下,对相对封闭的供应链贸易链条上关联环节客户进行主动组团授信安排;为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和差异化服务,完善与提高了金融技术的种类与安全性,提高了银行授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营销效率,有利于分散和降低风险。
(二)完善与供应链融资模式和融资产品相适应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1.法律法规
目前国内关于供应链融资的法律很少,因此政府在支持供应链金融和完善结构授信安排制度,有必要、有责任通过立法来规范供应链融资的行为,减少供应链中各企业的法律风险。
完善贷款担保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可进一步扩大抵押动产的范围;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建立起统一的财产抵押登记体系;同时建立高效的破产制度,使债权人能够低成本地实现担保利益。
用法律手段来重塑中小企业信用,充分保护契约关系。在银行与企业的信用交易过程中,用法律来保证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对不能履行契约的当事人进行严厉制裁,使违约者付出高昂的成本,可对潜在的违约者起到震慑的作用,防范违约之风蔓延。
2.相关政策
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为缺乏资金但有市场、有前途的链内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的产业制定适合不同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标准,以此来巩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稳定性。
增加政府的金融支持,如产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对供应链融资中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财政补贴。为了解决链内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问题,政府可以提供优惠的贷款,可以比一般市场利率低2-3个百分点。
我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建在县域内或乡镇,因此可以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中小银行,为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力量的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提供更加专业化和贴身的产品与服务。
鼓励民营金融发展,鼓励金融竞争。成立民间风险投资公司或是信用担保公司,对那些融资困难但具有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促进链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获得高额回报。
拓展供应链内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使资金来源多元化。可以鼓励发行包含有链内核心企业信用的中小企业债券,从债券的发行上市中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三)推动供应链融资体系和平台的建立,加强供应链融资风险监管
政府需促进供应链融资观念的形成,多为中小企业开展有关供应链融资方面产品及服务的推荐。
加强由政府推动、民间资本主导的供应链中介机构的建设,对供应链融资提供货物仓储、监管、价值评估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国内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政府需要督促链内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监管和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控制以及强化供应链融资贷后的管理和风险监管。同时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对供应链上的交易信息进行公示,保证供应链融资是基于交易背景真实性的要求。
篇4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提供综合的财务金融服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灵活运用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的一种融资创新解决方案。
供应链金融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的授信模式,银行围绕着核心企业“1”,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将上游供货商、核心企业、下游采购商串联起来,依照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关系和横向的协作链关系,可全方位地为供应链上的“M+1+N”个企业提供批量的、一体化的融资服务,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持续增值。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贯彻山东省的产业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山东省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
1、有利于解决山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目前,山东省共有中小企业超过75万家,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吸纳了75%左右的城镇人口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对GDP、税收的贡献率分别超过50%和55%,且全省接近60%的专利技术和70%以上的技术创新均由中小企业完成。然而中小企业占用的经济资源只有20%,融资困境阻碍着山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通过依赖供应链的整体实力,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迅速获得提升,从而得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这将大大缓解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
2、有利于推动山东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其行业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一些基础性的物流业务,如仓储、运输等,其利润率下降到平均只有2%左右,已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物流行业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物流企业必须主动转型发展,由单一功能、比拼价格的传统物流服务商,向系统集成、合作共赢的供应链服务商转型。
在供应链金融中,物流公司与金融机构结合,在为买卖双方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可提供供应链结算配套服务和采购、营销支持等在内的全方位供应链管理服务,不仅拓展了服务领域,获得了业务增值利润,而且有利于提高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3、有利于促进山东省银行业的发展
《欧洲货币》杂志将供应链金融形容为近年来“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一项调查显示,供应链融资是国际性银行2011年度流动资金贷款领域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大幅度增加商业银行交叉销售的机会,有效带动中间业务、结算业务和低成本结算性存款的发展,优化业务结构,有助于推动中国商业银行从传统的借贷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转型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
4、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山东以大象经济著称。2012年山东省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是8.60:52.98:38.30,从数据可以看出来,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的比例较高,在山东省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近年来,山东省下大力气坚决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技术改造,包括对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供应链金融使银行对企业的影响由单个逐步过渡到企业集群,这就为各级政府贯彻产业调整政策提供了着力点,有利于政府综合运用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全省经济布局,淘汰落后和高能耗产能,实现低碳增长。
目前,我省机械、钢铁、石化、蔬果、海洋产业、食品、纺织服装等主要产业,聚集了一批实力超强的企业。引入供应链金融后,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强化供应链合作关系、挖掘上下游企业的潜在产能,有助于提升我省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三、山东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实条件
1、总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山东是中国经济的强省也是大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势头一直很好。2011年山东省GDP达到45361.85亿元,点全国比重9.6%,人均GDP 47335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的不利形势下,山东省经济总量达到50013.24亿,同比劲增9.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显示出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2009年到2011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作为国内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海洋经济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渔业等为重点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黄河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石油装备制造、轻纺工业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随着这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使山东区域经济由过去侧重于陆上布局转向陆海统筹发展,拓宽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提升了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层次地位,为山东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2、金融业加快创新发展
山东GDP总量占全国比重10%左右,但存款余额占全国比重不足6%,贷款余额占全国比重不足6.5%,金融业规模与经济实力不够匹配,与发展需求不相吻合。党的十报告和国家“十二五”规划都对金融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山东省委、省政府已将金融业列为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十大产业的首位,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手段和重要内容,将进入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2012年,我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018亿元,同比增长19%;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284.4亿元,同比多增1182.5亿元。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先后突破5万亿元和4万亿元大关,全年新增存贷款均居全国第4位;贷款抵(质)押物创新、“区域集优债务融资”试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等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到“十二五”末,山东省GDP达到6万亿元时,金融业增加值将超过3000亿元。山东金融业的巨大发展,必将从多方面为发展供应链金融奠定坚实的供给基础。
3、现代物流业发展稳步推进
山东省区位优势良好、经济总量较大、综合运输体系完善、通讯网络发达,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近年来,山东省委、省府十分重视现代物流发展,把其列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六个重点之一,加强组织协调,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发展环境,整合社会资源,现代物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据统计,2012年,山东物流业占全省GDP的7.3%;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3%左右,在各服务行业中排第二位。全省已有和在建物流园区339个,物流中心407个。
在现代物流业务中,主要利润来源已由基础性的物流服务如仓储、运输,转向各种增值服务,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尤其是金融服务,已成为物流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为深度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物流企业可以全程控制供应链,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提升综合价值。
4、供应链金融日渐活跃
供应链金融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风控,逐渐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国外银行推出许多产品与服务,为企业供应链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我国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也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目前,山东许多家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这些业务的探索与开展,已为山东企业、银行大规模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丰富的经验。
四、结论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业务,既为企业融资开辟了新渠道,也为银行发展拓展了空间。随着山东省物流经济的迅猛发展、供应链成员业务的不断扩大及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也将日趋完善,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山东省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作者单位:山东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期间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会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融资难问题,这严重影响到这些企业进一步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我国实现繁荣富强的目标。供应链金融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逐步兴起的。
一、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必要性
大多数企业均已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资金分配问题是制约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供货和分销阶段,资金流的抗波动能力和抗风险性能均较低,导致整个资金流容易出现断流现象。当收货款不能及时到账时,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将会受到威胁。这些企业为了能够尽可能的稳定自身的资金流和自身利润,会采用延长偿还债务的时间来实现。由此一来,便出现一个显现与现金流之间的矛盾关系。此时,商业银行可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一整套供应链金融融资财务方案,并适当引进物流企业和仓储、保险公司,以减小融资的风险系数,提高可行性。将企业的物流、配送以及生产等环节融入供应链金融中,对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现的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增多。然而,因融资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这些企业的规模难以进行有效地扩大。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对融资进行合理的担保。一方面,中小企业缺乏对融资的担保将会影响到企业对银行的信用贷款。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这对于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不规范中小型企业来说,很难获得相关银行贷款。另一方面,融资担保不足将会引起中小型企业成本出现偏高现象,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产生产经营。由此可见,融资担保是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
1.将中小型企业纳入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
现代物流业的逐渐发展为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基于无力企业在采购、销售、电子商务以及金融等方面的衍生服务,供应链金融在缓解融资难问题方面的可能性得到提高。货币经济时代下,金融服务已成为各种服务业务的中心。由物流企业衍生而来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将中小型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纳入服务范围内。在银行的整合作用下,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竞争力得到提高,从根本上缓解了融资困难等的问题。
2.供应链金融银行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充足的经营资金
生产、仓储、运输以及销售等均是供应链金融中的产业链,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业务服务等均有紧密的联系。随着物流企业的逐渐发展,供应链金融也随着得到了成熟。依照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通过利用供应链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充足的经营资金。供应链金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是银行金融服务[3]。银行和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共同决定着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在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时,可通过充分发挥银行融资的方式来对企业员工进行资金发放,确保企业能够顺利经营。
3.通过盘活中小型企业的资产来缓解融资难问题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与企业之间达成面向所有员工的系统性融资安排。供应链金融可通过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三方面凭链融资来盘活中小型企业的资产,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企业融资难得问题。采购链融资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首要阶段,一般需要通过生产和销售来实现这一阶段工作的价值。采购链融资主要用于解决采购阶段资金短缺问题,具体操作是让第三方企业进行垫付货款的担保,由银行预付采购资金来缓解中小型企业的货代支付压力,从而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生产链融资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和存货进行融资,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4]。当中小型企业出现短期的资金流转困难时,可运用保兑仓业务来向银行进行短期预付贷款支付,以缓解当前融资难问题。销售链融资模式下,由中小企业和银行以及第三方债务企业共同参与。整个运作过程中债务企业起着反担保作用,保证了贸易的真实可靠性。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引进使得中小型企业的各种形式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这从根本上缓解了中小型企业融进难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可适当采用先进的标准化流程设计和信息平台,对金融市场的风险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中小型企业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融资难问题的发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引进,为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保证。在探究供应链金融是如何缓解这一系列问题时,必须对融资方案进行不断优化设计,以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志成.以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3,9(05):63.
篇6
供应链金融是指利用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资信能力,以核心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中的小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缓解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中的小微型企业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双方利益受损,解决小微型企业在融资时面临的抵押、担保资源不足等问题,从而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和供应链失衡等问题。但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的参与主体较多、融资模式多样、契约设计复杂,商业银行在推广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需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管理,从而增强供应链金融的业务适应和拓展能力。
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供应链中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过程中,由于无法事先预测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供应链金融产品带来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资产不能收回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为尽可能地减少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对
2.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模糊数学,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用模糊数学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对象或事物做出总体评价。它能系统地解决各种非确定性、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模糊综合评价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量化反映被评事物的模糊指标(即确定隶属度),然后通过模糊变换对各指标综合分析。其一般步骤如下:
(6)归一化处理
得出具有可比性的综合评价结果。
3.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评价指标选择
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的风险很多,为提高评估效用,需选取关键指标,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体系,用最简单的体系反映最真实的状况。本文利用传统风险评估的框架,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的主体及相应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指标设计。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可将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分成4种,分别是行业环境、供应链运作、融资项下资产、企业信用。
4.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4.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根据选择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因素评价指标,设因素集U有4个评价指标,分别是行业环境、供应链运作、融资项下资产、企业信用。U={u1,u2,u3,u4}={行业环境,供应链运作,融资项下资产,企业信用}。
4.2 确定权重集W
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一指标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的影响程度不同,各项指标权重系数的选取,也将成为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可采用德尔斐法、统计分析法、专家会议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采用德尔斐法,将第一步各专家个体判断进行整理、归纳、统计,所得结论作为第一轮意见,对每一权重求出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询其意见,允许他们重新做出判断,如此进行几轮,专家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直至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
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评价影响因素,建立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见表1)。
4.3 设评价集R
在评价指标间的重要性程度存在差别的情况下,模糊数学评价法非常实用。本文基于德尔斐法法,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即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单一因素作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根据具体情况对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的评价,可设评价集V,V={高、较高、中、较低、低},分别给予5、4、3、2、1五个等级的分数,即从“高”(得分5)到“低”(得1分),中间另有三个选项:“较高”(4分)、“中”(3分)、“较低”(2分)。
4.4 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隶属度矩阵)
对收集到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原始评价指标实际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对因素集U中的单因素Uij作单因素评价。根据隶属函数可以确定评价指标值属于高、较高、中、较低、低每个等级的比重,得到因素Uij的单因素评价结果,用Ri=(ri1,ri2,…,rin)来表示,它是评价集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分别对同一准则层的m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价可得到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中最大者即为某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价后所属的等级,即经过模糊综合评价,该小微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融资时风险等级属于中等,商业银行可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是否对供应链中该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参考。
5.结论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的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较易分析、确定贷款对象——处于供应链中的小微企业的风险等级,同时科学、客观地将定性指标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业务拓展提供更加客观、科学的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梁保松,曹殿立.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白世贞,黎双.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研究[J].商业研究,2013(1):27-31.
[3]高新波.模糊聚类分析及其应用[M].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
[4]张涵俘.模糊诊断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篇7
(一)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
在许多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是一个研究较为成熟的经济领域。早在100年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曾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集群问题进行了分析。随着对集群现象研究的深入,产业集群的概念由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聚集着一些有关联的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等群体,并且这些群体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集中。而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产品为生产加工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围绕着农业生产基地,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迈克尔・波特在对美国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时将其葡萄产业链延伸至葡萄的采摘护理、葡萄采收设备生产维护、葡萄酒瓶生产、葡萄园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
纵观国内外典型的农业产业集群,美国的玉米产业集群、智利的苹果产业集群以、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及我国新疆等地的农业产业集群均用成功的经验给我们以启示。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
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公司带动农户模式。以某几大食品公司为主,形成某食品产业集群,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在某特定地区建立生产基地,与农户一对一签订合作协议,采用订单是收购,公司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也会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2、市场依托型模式。亚当斯密指出,市场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自发调节供给与需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也要以市场为依托,形成以市场为载体,养殖、种植、护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公司+基地+合作社+市场+农户”模式是比较典型的农户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市场主体由单一农户变成了企业法人,提高了农业企业组织化程度,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实现了企业自主经营,根据市场供求自动调节产量,自负盈亏,市场化管理的经营模式。使之成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让农民共同富裕,生产更有积极性。
3、主导龙头企业模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也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壮大,与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一条龙合作关系,只有技术跟上去,农业产业发展才能取得快速稳定的发展。“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户”模式是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与重点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建立研究基金与科研项目,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引进,通过这种技术平台探索出一条科技兴企的成功道路。为农户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4、政府带头型模式。政府是改善经济活动的最好帮手。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诸如国内外,企业内外部环境以及市场风险等诸多因素的考验。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是对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减免税费、增加项目管理等手段扶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龙头企业+基地”模式是成立管理委员会,具体到每一个环节责任制管理,形成以政府引导,自我完善的可持续发展。
二、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的企业间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同一供应链上,各方主体相互依存,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处在供应链中上游的各供应商主要的交易手段为赊销,所以很难在银行以信用的形式取得贷款,而一旦资金短缺或中断就会使得整个产业链“断裂”对整个经济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维护供应链的生存,提高供应链上各个供应商资金的运作效力,找寻一个可靠稳定的融资平台,此时,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根据徐学峰(2010)认为,供应链金融应当界定为整个供应链范畴之内,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融资方案。从银行角度,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一种新的信贷服务。从企业角度,是企业找到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简单来说,银行把核心企业和与之相关联的在同一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三、农业产业集群与供应链金融相互作用的机制
(一)农业产业集群是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条件
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众多企业形成供应链,这种以网状型结构呈现的供应链企业间必然会产生交易、资金往来,这就为供应链金融服务与产业集群提供了必要条件。开展供应链金融首先要保证各个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且至少两家企业存在相互支持的关系,才能实现供应链金融。另外,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性特别明显,区域特征代表了区域的经济实力,要想使产业集群化快速稳定发展,资金的重要性尤为重要。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各个省为代表的区域性建设越来越强,例如山东省,新疆省都具有一定数目的农业产业集群区域,不仅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市场竞争力及技术实力也同样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其更加具有优势。同时,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业产业集群也更加稳固,发展更加迅速。
(二)供应链金融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供应链金融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顺应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开拓了融市场的新格局。通过对网状结构农业产业集群链条中各企业的紧密结合,解决了农业生产过程中融资难问题、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问题及农业产业中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通过供应链金融,企业不仅解决了短期周转资金更保证了长期的资金来源,企业可以节约成本,加快周转速度,巩固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其次,供应链金融还会加快农业专业化生产,促进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使土地集中化使用率增高,龙头企业、科技部门、政府政策再加上金融资金的支撑作用,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及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损失,节约了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最后,供应链金融的创立拓宽了农民收入的渠道,使农民及增产又增收。不仅使农业产业健康稳固发展,也使地方经济得到快速提升。
四、黑龙江省五里明模式分析
五里明是黑龙江省肇东市下属的一个镇,该镇坐落在松花江北岸总面积1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万亩,总人口3.9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是黑龙江重要的产粮大镇。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及农民收入,五里明镇政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化,建立了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校与基地的农业产业集群化配置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了政策、项目、资金、市场、科技、土地等各类重要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
五里明模式中有多个参与主体,包括五里明镇政府、农户、合作社、龙江银行、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粮集团、中粮信托公司,其中政府在其模式中发挥主导作用,各方积极参与配合。农户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银行与合作社直接签订协议,公司或农户甚至镇领导都承担连带保证责任;银行与肇东中粮公司签订协议,由中粮公司协助银行将合作社贷款本息从粮食收购款中代扣,确保银行资金的正常运行;银行还与技术部门(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对农产品进行技术指导防止病虫害的侵袭;银行与中粮公司签订粮食购销合同,拓宽了粮食的销售渠道。
篇8
1.引言
截止目前,我国拥有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200多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8%;我国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中有占GDP得58%的份额是由中小企业生产的,吸纳全国就业量的75%。十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的一是稳定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深化改革;二是增加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巨大贡献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融资难、融资贵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中小企业在寻求融资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有限,融资方式受限,因此融资渠道单一。;二是融资成本高,由于中小企业天生的高风险,想要获得资金支持,资金方一般都会提高贷款利率;三是企业抵押物少不能满足一般贷款的要求。供应链融资业务使得银行在开展融资业务时,从整体信用过渡到局部信用,进而过渡到核心企业的信用上来,从而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相反对传统融资方式变得更加容易,供应链金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并表现出规模经济。
2.供应链金融概述
关于供应链金融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研究的角度是从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角度,因此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可为,通过对某核心企业上下游的整个链条进行考察,基于核心企业对整条供应链的协调能力,和核心大企业自身的信用情况,为核心企业周围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从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角度来看,目前对供应链管理中缺乏对资金流的管理,核心大企业在现实中对供应链的管理重点在物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如果将供应链中对资金流的管理增加进来,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使得整条供应链的资金流充裕,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增强。
3.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使得整个供应链的所有企业资金流宽裕,像剂一样激活了整个供应链链条的运转。银行通过对核心企业的授信解决了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不高的问题,使得银行由传统的考察中小企业的信用到考察应收账款质量的局部信用,再到考察核心企业的信用,实现了信用主体的转变,围绕一家核心企业,从供应链源头出发,到制成中间产品,再到加工成为最终产品,最后卖到消费者手中,将整条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着连成一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因此,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核心企业的选择在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重要性显得极其重要。
4.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的选择
4.1核心企业的定义
供应链中某一成员的节点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其该条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协调能力,则把该企业看成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关键中心,是供应链中集物流周转,信息交换,资金周转于一体的中心,在供应链竞争中,核心企业承担供应链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职能。
4.2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4.3评价指标的选择
笔者以为对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的选择应从核心企业的偿债能力、核心企业的营运能力、核心企业的盈利能力、核心企业的创新能力、核心企业的成长潜力、核心企业的基本素质、和信用记录这7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4.4基本步骤
4.4.1建立判断矩阵
构造成对比较阵
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其形式如下:
B=b11…b1nbn1…bnn或者B=(bij),I,j=1,2,…,n
据前面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组织10位专家针对上市主板中的5家公司由他们根据经验判断确定各指标系中标度对应情况,填写各指标的标度值,并依据10位专家的建议建立核心企业统一的判断矩阵。并依据该判断矩阵求出黑心企业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1) 计算信用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和一致性检验,见表1。
(2)组织专家为核心企业各指标进行打分
根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关于公司在背景情况、财务报表和其他信用评价情况,召评价专家依据现有资料情况该企业实际情况由他们根据经验和指标层指标实际比率给企业的情况评分。
(3)计算核心企业的综合得分,根据专家的初始得分结果,结合指标权重,计算各指标合成得分,并将评分结果汇总,见表2。
5.结论
依据本文构建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核心企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核心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得分并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指标体系下,该公司资金、资产质量尚可,各项指标处于中上等水平,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性因素对其经营与发展的影响很小,银行可以考虑为其提供信贷支持。因此,该核心企业可以作为银行重点开展业务发展的对象。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001947SY1438)
参考文献:
[1] 周学农.供应链金融管理[J].系统工程,20l0,(8)85一88.
篇9
一、供应链金融链概念和内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形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时间比较短,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正式提出来,至今发展了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供应链金融管理的概念时间较短,但是供应链金融管理对企业管理和经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供应链金融管理已经深入人心,企业争相把供应链金融管理作为自己的核心发展战略。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在企业的经营中广泛应用,并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形式,应用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了自身的经营成本,扩大了市场份额,供应链金融管理在实际应用中,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优越性,让企业坚信供应链金融管理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资金和货物的控制,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一直到最终到产品销售。通过一种成体系的网络,将供货商制造商零售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型供应模式。供应链金融管理最初是由生产扩大化这个概念衍生而来的,它分为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例如一些汽车公司将汽车的各个零配件由各个不同的供应商来生产制造,这就是向前延伸,向后延是指企业的供应链涉及到产品和服务方面。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原材料的供应,制造分配销售将企业和客户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
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融资的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情况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供应链产生一定的风险,这种是无法预测的。这种风险会使得供应链金融最终的收益和预期收益产生偏差,导致商业银行无法从企业那里收回贷款从而导致坏账和呆账产生风险,从而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充分意识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规避风险。国有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管理风险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种是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它包括各种政策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政策性风险指的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国家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一部分企业发展经营状况产生变化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之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从而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之前的投资面临严重的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由于商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企业无法按照原计划生产和销售产品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下滑无法归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导致商业银行面临风险。
另外一种是内在的风险,这种内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的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当中,中小型企业信用的缺失是我国国有银行信用贷款面临的主要难题,这是因为中小型企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技术力量不足,资产规模较小,生产周期短,因此导致中小型企业的信用不足,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信息风险指的是,由于供应链将供应商和制造商,零售商分解开来导致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能够顺畅,信息交流中会产生误差从而导致信息风险,供应链上游的企业无法充分了解市场顾客的实际需求从而生产出与市场有所差距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当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通过供应链市场自偿性来解决,一种是通过利用资金来控制风险,另外一种是通过核心企业的带动引入其他合作形式来分散降低风险。
通过对现金的控制来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供应链金融服务和传统的银行贷款有着重大的区别,这种差别在于对系统性授信理解不同导致的,传统对银行贷款主要是针对贸易资金专款专用的背景下实现。在贸易专款专用背景下,银行可以对企业对利润做出比较充分和明确的预测,从而评判企业还款的风险程度。同时,在这中贸易专款专用的背景下,银行有着比较系统具体的炒作模式和流程,可以对企业对还款进行有效对控制,实现企业对银行对按时还款。因此,在当前供应链金融新发展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现金控制,来实现对企业还款对评估和控制。要实现对资金对控制,主要从现金流对管理和资金流向对控制两方面来实现。在对资金流对控制方面,国有银行要控制授信的总量,要对授信人或企业对资产进行详细对了解,还有授信人的还款能力。对企业来说,就是对企业采购和销售能力进行详细对考察。除此之外,银行还有时间周期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现金流对风险控制方面,现金流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保证制造商和供应商、销售商能够在一定对时间内顺利完成物资和资金对交换。
四、结语
供应链金融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贷款模式,供应链金融是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出发,基于供应链来对企业进行授信的过程,这种供应链贷款新模式为企业的融资带来了全新的方式,也是银行对自己经营管理进行改革,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虽然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是供应链金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供应链金融对于提升商业银行,提高绩效水平,增强国有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首先回顾了供应链以及供应链金融的有关理论内容,从供应链金融的起源谈起,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意义,着重介绍了有关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点,针对当前供应链金融存在对风险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并针对这些风险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为商业银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徐静.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王璇.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郑晓炜. 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及风险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篇10
第一,企业融资新渠道。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由于产业链竞争加剧及核心企业的强势,赊销在供应链结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企业通过赊账销售已经成为最广泛的支付付款条件,赊销导致的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一方面让中小企业不得不直面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企业资金链明显紧张;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潜在资金流的应收账款,其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和利用问题,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盘活企业应收账款成为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路径。一些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招商银行最新上线的应收应付款管理系统、网上国内保理系统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创新。据招商银行总行现金管理部产品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能够为供应链交易中的供应商和买家提供全面、透明、快捷的电子化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及国内保理业务解决方案,大大简化传统保理业务操作时所面临的复杂操作流程,尤其有助于优化买卖双方分处两地时的债权转让确认问题,帮助企业快速获得急需资金。
第二,银行开源新通路。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个切入和稳定高端客户的新渠道,通过面向供应链系统成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核心企业被“绑定”在提供服务的银行。供应链金融如此吸引国际性银行的主要原因在于:供应链金融比传统业务的利润更丰厚,而且提供了更多强化客户关系的宝贵机会。“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不仅跟单一的企业打交道,还跟整个供应链打交道,掌握的信息比较完整、及时,银行信贷风险也少得多。”招商银行人士表示,在供应链金融这种服务及风险考量模式下,由于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对整体贸易往来的评估会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到银行的服务范围。即便单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银行就可以不只针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风险评估,而是对这笔业务进行授信,并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
第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同样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借助“团购”式的开发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收益-成本比得以改善,并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据统计,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配合下收款方式的改进、库存盘活和延期支付,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在2005年减少了72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需求。与此类似,2007年欧洲最大的1000家上市公司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活等三个账户中盘活了460亿欧元的资金。
第四,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流合一。供应链金融很好地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包括商品的运输、仓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商流:商业信息和交易条件的来往。资金流:是指采购方支付货款中涉及到的财务事项。信息流:在整条供应链中,和物流、资金流相关联的各类信息,也是物流和信息流的一部分,包括订购单、存货记录、确认函、发票等。在供应链中,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是共同存在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将更好地支持和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货物、服务往来。
区别于传统抵押业务,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动产质押授信业务,而非传统固定资产抵押授信业务。动产的流动性使得动产质押监管的难度较大,这给在商品监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的货代企业介入供应链金融业务一个机会。货代企业充分发挥了其在货物的运输、仓储、监管、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他们可以在贷款前为银行提供有关企业和质押存货的准确信息,在贷款中,可以实时监控质押存货的价值波动,和企业经营状况,在借款企业违约后,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行业地位和信息优势控制借款企业的物流并将存货更大比例地及时变现。货代企业在与银行的合作中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空间,赢得了市场份额,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货代企业在物流环节中扮演着主要作用,是金融企业和融资企业之间的桥梁,其核心业务内容为商品的监管。处在供应链中的生产企业,以自己的原材料或产成品做质物,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管作用,将有形的商品质押给银行获取银行资金的融资模式,被称作供应链融资物流监管,也称动产质押物流监管。货代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主要有四种监管模式:一是仓单质押监管模式,二是国内贸易监管模式,三是进口贸易监管模式,四是出口贸易监管模式。
第一,仓单质押监管模式是目前开展较为广泛也是相对成熟的监管模式。仓单质押作为国内最早的物流金融服务模式,经过近10年的发展,得到了物流企业、银行与货主三方的认可。在仓单质押过程中,作为监管方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具体的作业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模式下,客户把商品质押给银行,货代企业接受银行委托,根据银行指令收发质押商品。
第二,国内贸易质押监管模式主要是在途监管货物,货代企业在接受银行委托监管质押商品的同时可以接受融资企业的委托承运货物,同时收取监管收入以及物流服务收入。此种监管模式比较适合煤炭、粮食等大宗货物的融资,货物到了目的地,融资企业可根据货物销售提货的情况,逐步归还银行贷款,从而盘活资金。
第三,进口贸易监管模式对于银行和融资企业来说与原来传统质押模式有较大的不同,在原来的模式下,企业需要先到银行还款赎单才能取得提单,进而报关、提货、销售。而在供应链金融下,融资企业可以将货物质押给银行,销售多少货物,向银行还清相应份额的贷款,从而减轻资金压力。货代企业在监管进口货物的同时,还可以为融资企业进行国内清关、运输服务,从而赚取监管、报关、运输服务收入。
第四,出口贸易监管模式主要针对内陆点通过海运方式出口的贸易企业,一些西部省份的企业将货物运输到起运港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传统模式下需要货物在起运港装船出运后凭提单到银行交单才能拿到货款,通过供应链金融,企业从内陆点工厂发货开始即可以拿到货款。货代企业受银行委托负责国内运输段的质押商品监管,同时也可以接受融资企业的委托,为客户进行报关、海运、订舱等货代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推进供应链整合、提高整个供应链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对提高供应链竞争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供应链金融为核心企业解决供应链各环节中的问题。对于上下游中小企业,通过核心企业的资信借用和流动资产的嫁接,供应链金融可为其降低融资门槛、拓宽融资渠道。
供应链金融势不可挡,它用金融的巨大威力为中国物流企业普及着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也促进着行业的整合和进步。货代企业应该顺应这一趋势,自觉地提升服务水平,健全信用体系,与优秀核心企业结成供应链联盟,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
[2]夏泰凤.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的供应链金融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
篇11
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
2、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控管理
从近几年金融系统发生的经济案件来看,十个案件九违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监督不力,实属重要根源,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应出内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正是制度的不完善,才导致一些人有机会钻空子,从而给国家资金造成损失。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内控管理当作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要认真扎实地贯彻执行案件防范责任制的规定,促进内部防范机制的强化与完善,努力做到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以保证各项业务的流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之内进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内部管理,是预防经济案件的保证。为此要认真抓好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根据我们一线柜员工作的特点,组织学习,通过学习,使各岗位人员真正做到明职责、细制度、严操作。有效的事前防范与监督是预防经济案件的重要环节,本岗位的自我检查与自我免疫是第一位的;其次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检自查、上级检查、交互检查等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对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内控与制约。此外,我行还要求收集、整理了一些基础管理工作的台帐内容,我们主要负责整理了职工花名、考勤登记、奖金分配等台帐,这是加强基础管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3、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防范案件意识。
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否,取决于广大员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清醒认识与熟练掌握程度,有规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业之大忌,车行千里始有道,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就一线柜员而言,从内部讲要做到从我做起,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审核每张票据,监督授权业务的合法合规,严格执行业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抵制各种违规作业等等,做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能碍于同事情面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背离规章制度而不顾。坚持至始至终地按规章办事。如此以来,我们的制度才得于实施,我们的资金安全防范才有保障。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好的执行,那也将走向它的反面。 近年来,金融系统发生的经济案件,不仅干扰破坏了经济金融秩序,而且严重地损害了银行的社会信誉。采取相应措施,从源头上加强预防,是新时期防范金融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线。这几年银行职业犯罪之所以呈上升趋势,其中重要一条是忽视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平时只强调业务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没有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限于既要进行正面教育,又要坚持经常性的案例警示教育,使干部职工加固思想防线,经常警示自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从而为消除金融犯罪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自觉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二、供应链金融的管理
在此次培训中我还学习了供应链金融的原理、方案与实务后,我认为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业务导向越来越市场化,出于市场细分和安全性等考虑,会有不同的融资方案被创新出来。我国参与供应链企业扩大业务的需要。会伴随着兼并和重组而不断发展壮大,而有效的金融支持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此,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有供应链融资方案的设计,推动供应链融资的良性发展。提高商业银行的在供应链融资方案中的风险管理水平是目前殛待解决的问题。
篇12
二、港口区域供应链系统物流财务管理绩效优化分析
供应链系统(如港口区域制造企业盟主)的物流财务管理的整体绩效,就是制造企业盟主供应链的物流财务要素管理中心、综合平衡中心、物流调配中心、统计分析中心的事前规划、事中调配、事后追踪的财务管理绩效的集成。即对供应链系统物流价格、工资、成本、金融资费、流通附加等的资金筹集、资金投资、资金流入与流出的管理、收益分配和成本费用管理等的财务管理绩效要素的集成(AFLac)。那么,虚拟组织的港口区域供应链物流财务管理绩效集成模型可以为:可将制造商作为港口组织供应链系统虚拟组织的盟主,在整个港口区域的绩效建设中占领着主导的地位。若将盟主制造商群作为的中心,制造商盟主的决策影响着上游供应商与港口群的绩效。制造商盟主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选择优质并价格适中的原材料,选择性价比合适的物流第三方运输原料,选择运输服务好、费用较低的港口,即制造商盟主利润加上库存、运输、融资等供应性物流财务要素合理优化和创造的绩效(AFsac);纯粹性生产费用、工资等财务费用、制造费用、融资费用等制造性物流财务要素合理优化和创造的绩效(AFmac),以及销售商货运、售后服务、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融资费用等销售性物流财务要素优化和创造的绩效(AFrac)的非线性集成之和。
AFsac可以是原材料商物流绩效的细分非线性加合。在供应链物流财务要素集成管理模式系统中,制造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选择费用低、服务好的
物流第三方运输原料,选择运输方便、费用较低的港口,通过从原材料性/价比、供应站点的距离远近、供应商质量、金融资费、物流技术效益等财务要素[f(s1,s2,s3…,sn)]的管理角度,有效地选择原材料的供应商,以使AFsac最优化。
即:AFsac=[f(sl,s2,s3…,sn)]
AFmac可以是制造商盟主非形质创造物流绩效的细分非线性加合。制造商的财务要素选择管理,可以由该最终产品生产制造商的内部财务管理所控制,通过设渺设计修改管理、工艺流程改进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材料技术管理,从纯粹性生产物流消耗、工资等生产性物流费用、经营费用、金融资费等非形质创造的物流财务要素[f(ml,m2,m3…,mn)]的管理绩效,求取AFmac最优化。
即:AFmac=[f(m1,m2,m3…,mn)]
AFrac可以是供应链下游销售商物流绩效的细分非线性加合。这里理想假设,产品从制造商盟主直接交接给订单终端消费使用者,即销售商,无中间环节,其财务要素管理可在制造商盟主的生产计划中得以控制。首先,因没有中间销售环节,致使物流绩效趋于最优化,再者,销售预收产生巨大的物流金融效益;其三,销售物流的活劳动和物流技术和设备消耗趋于最小化;第四,销售商库存趋近于零。大型单一产品销售物流等等特征表达的销售商物流财务要素[f(r1,r2,r3…rn)]管理,使其AFrac最优化。
即:AFrac=[f(r1,r2,r3…,m)]
供应链系统物流财务管理,依时间的顺势追随流程中的物资形态变换,贯穿于物流管理的始终,并且直接影响着“第三利润”的形成。因而,供应链系统物流财务要素管理的整体绩效(AFLac)模型可以定义为:AFLac=g(AFsac,AFmac,AFrac)
篇13
1新时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背景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有36.4万户,而小型企业数量为32.1万户。全国65%以上的GDP、85%以上的就业人口都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如何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同时,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给侧、产业端的优化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而其中作为我国实体经济主力军的中小企业的活力及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与激活。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型的融资模式,是以供应链管理概念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交易为发展基础,为生产、采购、销售等多个环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以满足供应链上各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相比于传统的贷款模式,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帮助,对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为研究内容,对供应链上所有企业进行全面的信用审计,从而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限制。
2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融资模式问题
供应链金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问题,通过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关系,将存货、购货单等作为抵押物,为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和授信,并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由于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交易和合作关系,融资风险也相应减少。所以对于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而言,形成了“1+N”的融资模式,其中,1表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N是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该种融资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确保供应链上资金的稳定性,提高资金的流转速度及效率,但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在融资过程中自身所承担的风险较大,所以核心企业的意愿性并不强。因此,核心企业更倾向于构建自有融资平台,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资金方、金融机构搭建桥梁,通过自有融资平台连接各方,从中赚取息差,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核心企业也能从中获取一定的收入。该种操作方式由于存在息差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仍旧居高不下,所以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并没有解决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问题。有效管理链条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等,能从根本上加快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运转,并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由此不断呈现出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在实际经营中,自身发挥着强大的优势,物流企业掌握着处于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物流信息,以及其业务交易情况,可通过交易信息判断抵押物的真实价值,如采购单、存货等信息,而围绕物流企业这个核心所建立的供应链模式因此诞生,在供应链中,物流企业掌握着物流链条中的大量信息数据,所以能够很好地把控中小企业的征信问题,由此降低供应链上的融资风险。通过引入物流相关数据信息,实现成本风险降低的目的,但在实际过程中,物流企业是担保的一方,这在无形中加大了物流企业的风险,对于其能否成为核心企业的意愿也明显减退。如果其转为提供服务方,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融资面临着成本高的问题。
2.2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存在,在此问题背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资金量少、经营风险高、抵押物少或者无抵押物等这些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不愿意贷款,也不敢尝试贷款或提供低额高价的金融服务。
2.3金融机构的问题
在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由于其为高风险行业,在交易中必须能够掌握现金流、风险及交易信息。但在实际情况下,对于银行机构而言,在供应链中对链上产品和相关信息的真实性的获取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通过第三方平台来获取信息,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而中小企业给出的信息数据的可信度不高,也导致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模式下,供应链金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使得金融机构在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时积极性不高,金融活水难以精准滴灌到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
3数字智能时代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建议
数字智能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供应链中大量的信息数据被收集,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偿贷能力,以确定风险程度,从而对风险进行合理定价。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实现了去除中间链条的目的,环节越少,效率越高,而由此产生的成本也有所降低。另外,随着金融资产交易所互联网化程度不断加深,供应链金融资产的流通变得更加高效,资金的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升,由此从根本上降低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当下,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4.0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数字智能金融时代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处理数据的工作,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确保数据分析的精准度,而在传统手工操作计算中,无法判断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数据深层次的挖掘,并对供应链中的交易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体现中小企业的实际价值,通过对中小企业经营数据的剖析,可以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清晰注释,提高企业报表的分析效果和编制质量。另外,在金融科技不断自我优化成长和加速迭代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上的各企业交易信息,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追溯和还原,使交易变得有迹可循,从而有效避免企业骗贷风险,将风险指数降到最低,同时优化整个供应链信用体系。区块链中可信任的多中心体系,能够很好地去除中介化,大幅增加信用指数,由此形成全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激发中小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强劲推动力。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构建供应链自身发展的物联网体系,并使其与互联网体系进行融合,对供应链上各流程环节的数据进行清晰的记录,以便于掌握整个供应链情况,更有助于对企业资质进行评价,同时也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的应用提供数据基础。与此同时,从物联网技术层面而言,其使用范围较广,在供应链仓储管理及实际运输方面通过利用物联网的传感定位技术,可实现对货物的控制,提高交易的真实度。从人工智能技术层面而言,通过利用该技术并加载传感器,可积极更新客户画像,对客户进行精准定位,并为其匹配相应的额度。通过应用区块链自身的特性,各个节点业务数据的可信度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而且信用变得可溯源,金融机构信用评估的可操作性也更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更为稳固,由此中小企业便可获得相应的融资。(2)积极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库体系,数据库体系中应包含企业的各项数据信息,为构建企业资质评价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另外,要一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信用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的风险,由此实现企业融资中降成本的目的。(3)凭借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和大量的数据,构建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知识图谱、链上企业的知识图谱,清晰明确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上下游关系、合作关系等,以各企业自身建立的数据征信为出发点,通过企业间的上下游关系,对供应链各企业的精准画像进行优化,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根据企业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相关服务。(4)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金融资产交易的清晰记录。在此过程中,在供应链内部建立区块链体系是先决条件,接着要将区块链体系融入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由此来记录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事项,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资金利用率的最大化,同时激发供应链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引入外部资源,完善供应链体系,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5)金融机构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中各企业的风险水平进行测评,对其还贷能力进行评估,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平衡供应链内部风险。综上所述,在数字智能时代下,供应链从以往的对核心企业进行关注,逐渐对链上各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等进行关注转变,这是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态势,同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也是新的尝试。总之,对供应链中关键信息内容掌握得越清晰,越有利于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
4结语
在供应链金融链条中,协同合作、实现共赢是其内在关系,尤其是在竞争白热化的时期,企业之间只有联合协作、共同进退、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在以数字为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下,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更应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高速运转,由此实现数字化链条的发展,提升整体效率,同时构建共生、互利、共赢、和谐、良性的供应链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彦琳.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的探索[J].现代金融导刊,2022(3):47-52.
[2]孙国茂,邢之光.普惠金融框架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基于微商零售生态圈理念[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78-89.
[3]宋华,韩思齐,刘文诣.数字技术如何构建供应链金融网络信任关系[J].管理世界,2022(3):182-200.
[4]徐志鹏,张锐,张歆彦.物资一体化管理赋能数字供应链经济创新应用:中建五局安装武汉华星光电项目的实践探索[J].施工企业管理,2022(3):100-103.
[5]王伟姣,陈姗姗.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理论发展与未来趋势[J].信息与管理研究,2022(1):67-80.
[6]高明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2(4):180-182.
[7]史浩,戴小红,郁国培.数字贸易产业链、生态链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从供应链金融到区块链金融[J].时代经贸,2021(12):36-41.
[8]窦彦红.普洛斯金融:数字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J].中国储运,2021(12):38.
[9]张晓慧.探析以数字供应链金融助力区域经济转型[J].产业创新研究,2021(21):37-39.
[10]李孟军,乔静静,安志勇.数字经济下“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1(20):145-147.
[11]金晓龙.从1+N到1+N~(2):供应链金融进入数字时代[N].经济观察报,2021-10-18(15).
[12]林仁志.科创企业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分析:以高新技术园区中小企业为例[J].黑龙江金融,2021(9):78-80.
[13]袁闽川,官伟民.高效+智能:抓好数字供应链金融,破解金融普惠难题[J].现代商业银行,2021(15):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