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

篇1

1.次级债券的大规模发放

美国自2000年IT产业泡沫破灭后,房地产信贷的扩张成为金融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低利率政策便利了美国中低收入家庭的房产贷款,与此同时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为放贷的发放提供了便利性,并增加了房地产等中长期贷款的流动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源于估价风险的技术创新,减少了进行信用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成本,从而使贷款机构将目光由优质的抵押贷款转向信用记录交叉的次优抵押贷款人群,次级房贷迅速发展。

2.次贷危机的爆发

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造成的第一波冲击,针对的是提供次级债的房地产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机构不可能将所有抵押贷款证券化,它们必须承受违约成本,因为债权停留在自己资产负债表上而未实施证券化。以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债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代表,大量的次级债供应商纷纷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

第二波冲击,针对的是购买信用评级较低的MBS、CDO的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中间级或股权级MBS、CDO的持有者不能按时获得本息偿付,造成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缩水,恶化了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对冲基金面对投资人赎回、商业银行提前回收贷款的压力,以及中介机构追加保证金的要求,被迫抛售优质资产,甚至破产解散。

第三波冲击,针对的是购买信用评级较高的MBS、CDO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当较低级别的MBS、CDO发生违约,评级机构也会对优先级产品进行重新评估,调低其信用级别。尤其对商业银行而言,不仅所持优先级产品市场价值缩水,对冲基金用于申请贷款而作为抵押品的中间级和股权级MBS、CDO也发生更大程度的缩水,造成银行不良贷款比重上升。

次级房贷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升温,而也正是这一时期房价的持续升温和房地产的一时繁荣,让这些房贷机构忘乎所以,忽略了次级房贷的潜在的巨大风险。在这种“一派大好”的形势下,金融机构视次级房贷为优质资产而不遗余力的大肆扩张,致使许多本来无意购房的弱势群体成为次级房贷的消费者,同时也成为这次次债危机最严重的受害者。

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而这一隐患随着美联储近两年的17次加息,美国经济的降温和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下跌最终爆发出来。原因是在次级房贷债券的销售过程中,次级房贷机构为了转移风险,把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债券销售给投资者,而由于在债券发行过程中信息不够透明,或者由于发行债券的金融机构故意隐瞒一些对发行不利的信息,导致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次级放贷申请人的真实还贷能力,一旦债券投资者发现借款者无力还款,自己持有的以房屋抵押贷款为证券化标的债券可能贬值,必然因为恐慌而急于抛售赎回。这样势必导致次级房贷这一金融衍生链条的断裂,而构成这一链条的德金融机构众多,特别是购买次级房贷债券的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遍及世界各地。那么,因为链条的断裂而形成世界性的危机就不足为奇了。

二、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1.贷款机构风险控制不到位

2001~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

放贷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如只付利息抵押贷款,它与传统的固定利率抵押贷款不同,允许借款人在借款的前几年中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借款人的还贷负担远低于固定利率贷款,这使得一些中低收入者纷纷入市购房。但在几年之后,借款人的每月还款负担不断加重,从而留下了借款人日后可能无力还款的隐患。

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且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工资条、完税证明等。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总的来说,在美国,许多放贷机构认为,住房价格会持续上涨,于是在贷款条件上要求不严甚至大大放宽,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如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做房屋价值评估时,放贷机构也更多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等。最终导致需求方过度借贷,多年来累积下了巨大风险。

2.预期之外的加息

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利率大幅攀升不仅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还使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价持续走低,这些都出乎贷款公司的意料之外。

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由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很自然地会出现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案例一旦大幅增加,必然引起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次级市场就可能发生严重震荡,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会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两重因素的叠加形成马太效应,出现恶性循环,加剧了次级市场危机的发生。

连续的降息使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险立即暴露出来,而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程度又很高,风险很快就传递到整个债券市场以及欧美、日本市场。

三、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其流程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并以这些资产为担保发行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固定收益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技术和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融资形式变成流动性的市场性融资。

根据产生现金流的资产类型不同,资产证券化可以划分为资产支持证券(简称ABS)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简称MBS)。MBS在美国次级房贷市场上大量发行,其流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八个部分:

1.商业银行发起次级抵押贷款,并根据证券化目标形成贷款组合

2.组建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实现资产组合的“真实出售”并建立“风险隔离”机制。

3.进行信用增级,提高证券化之资产的信用等级,从而改善发行条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4.由信用评级机构对未来资产能够产生的现金流进行评级以及对经过信用增级后的拟发行证券进行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的依据

5.安排证券销售,向发起人支付购买价格

6.证券挂牌上市交易

7.发起人要指定一个资产池管理公司或亲自对资产池进行管理,负责收取、记录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收入,并将这些收款全部存入托管行的收款专户。

8.支付证券

按照证券发行时的约定,待资产支持证券到期后,由资产池产生的收入在还本付息、支付各项服务费之后,若有剩余,按协议规定在发起人和SPV之间进行分配,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即告结束。

四、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证券化进程的启示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探索。比如,1992年海南三亚地产投资券、1996年珠海高速公路证券化、2000年中集集团应收款证券化,2003年1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聘请德意志银行为其25亿元的债券进行离岸操作,2003年3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信托方式将132.5亿元的不良资产转移给中信信托通过“信托分层”进行处置等。这些产品都贯穿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念,但这些实践大多是通过离岸的方式运作的,而且还仅是具有资产证券化的某些特征,远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实践是从2005年正式开始的,其标志是2005年8月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的发行以及2005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建元2005-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国开元2005-1信贷资产证券化。

1.在证券化过程中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

仔细分析一下美国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的问题后就会发现,证券化本身并非“罪魁祸首”,祸根为在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放贷机构为了追求高收益向那些风险很高、还款能力比较差的人发放了高利率的“次级抵押贷款”。因此,银行要关注贷款的资质和信用风险,信用评级机构要在评级过程中严格审查,有关部门也应通过法律或者规章制度对证券化的流程进行严格约束。

2.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不能因次级债风波停止和缓行

次贷危机的产生是因为风险的控制不当,资产证券化不仅不是风险源,恰恰相反的是银行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分散银行信贷风险,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金融体系高度聚积。因此,资产证券化应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议在完善市场监管的基础上,建立金融风险的转移、转嫁、分担、分散机制,从而使资产证券化正常地运转,与此同时国民也可以分享房地产行业高成长性带来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现状的悲观分析和前景的乐观展望[J].当代经济,2007(7).

[2]李子白.投资银行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一、资产证券化及其作用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经过技术性的加工处理,把它转化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销售的证券。一般认为,资产证券化最初出现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的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聚重组为抵押贷款群组。由证券化机构以现金方式购入,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后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这一过程将原先不易被出售给投资者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性现金流入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动的证券。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由于其先进的融资技术和独特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一经产生就为银行等债权人所欢迎、接受。继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之后,证券化的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应收款等其他银行债权资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形成了一股席卷全球的资产证券化浪潮。资产证券化作为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曾经为金融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鼎盛时期,包括次贷品种在内的资产证券化对美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最高达到了7.5%,其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使其风靡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金融机构而言,资产证券化主要具有两大作用:

首先,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技术操作可以增加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我们知道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而贷款、应收款等则是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果将贷款、应收款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中,能够获得的收益是有限的,并且如果因此而放弃了其他投资机会,会形成较大的机会成本。但是,如果能够将贷款等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流动性较高的金融资产,将大大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从而将原来“死”的资产“盘活”。

其次,分散和转移风险,达到风险的较佳配置。资产证券化过程可以将各种风险重新组合,并分配给那些能够并且愿意承担这些风险的投资主体,从而达到风险一收益的帕累托改进。虽然,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为了转移和分散信用风险,但是对于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提前还贷风险等也能够通过适当的设计而得到转移和分散。

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及其评价

(一)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以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例)(图1)

1、购房者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由银行审批并发放个人住宅抵押贷款。

2、商业银行将零散的个体住房抵押贷款组合成一个资产组合或资产池,出售或转让给SPV,SPV在接受资产后或证券发行完成后向商业银行支付现金。

3、SPV对购买的资产池进行信用增级或由其他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后,由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估。

4、SPV和投资银行进行合作,设计出合理的证券化品种。同时,SPV将该金融资产转交托管机构保管。

5、投资银行负责承销住房贷款抵押支撑证券,向SPV支付证券的发行收入。

6、债务人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商业银行代为收取,并转存入托管人指定账户,由托管人负责向投资者支付投资收益和本金。

(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及其评价

1、对于发起机构,资产证券化起到了分散、转嫁风险的功能。就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操作流程而言,贷款债权机构通过证券化的系列巧妙操作,把原先自己独立承担的债务人违约风险转嫁、分散给了证券化参与各方,如SPV、投资银行、信用增级机构(担保公司)、投资者等。

2、对于投资者,通过投资购买贷款债权衍生产品――各种资产支持证券承担风险,获取较高收益。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在证券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加上贷款库的支持,能够产生稳定的未来本息收入,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投资选择。与传统的证券融资相比,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比较小。而且由于法律上设置了“破产隔离”制度,进一步确保了投资者的收益。

3、对于其他证券化的参与者,分享资产证券化带来的各种收益,并承担相应风险。如投资银行可以通过承销贷款债权的衍生证券产品,获得佣金,并承担了由于债务人断供而引发的销售责任;信用增级机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获得担保费用收入,承担担保责任……。

从理论上来讲,对证券化参与各方而言,作为一种债权资产的金融衍生,资产证券化本身具有分散和转移风险的职能。但是,这一职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稳定而良好的金融经济环境条件。一旦金融经济环境突然恶化,它带给证券化参与各方,特别是广大投资者只能是更大程度的风险损失。

(三)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从2000年美国经济不景气时起,布什政府用低利率再配合减税措施,鼓励大家购房,从而逐步带动了一波以房价为主的持续上涨的资产市场。2000~2006年全美房价上涨了80%,涨幅为历史之最。但从2006年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房屋价格开始持续走低。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时候,放贷机构和借款人以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一旦整个住房市场存在降价预期,借款人很难再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去,房屋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地步。而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情况一旦大幅增加,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就可能发生严重震荡,并波及整个房贷市场。

发端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亦称次债危机)的爆发,不仅使美国经济遭受到二战以来最大程度的重创,也使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效应在全世界爆发。对信用度低的贷款人的住房贷款(既次级别贷款或简称次贷)进行证券化处理被称做次贷资产证券化,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品种。在美国,被资产证券化处理的次贷占次贷总额的比率达到76%以上,次贷危机主要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得以传播,因此次贷危机也被称做资产证券化危机。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银行作为发起人,即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在整个资产证券化运行中所占的份额最大,银行把信用度

低的房贷借款人的贷款打包出售给投资机构并进行证券化处理也是次贷最主要、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这种被证券化处理的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金流就会中断,从而引发次贷危机。

三、对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主要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得以传播,因此次贷危机也被称做资产证券化危机。事实上,仔细分析美国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的问题后就会发现,证券化本身并非“罪魁祸首”,祸根在于在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放贷机构为了追求高收益向那些风险很高、还款能力比较差的人发放了高利率的“次级抵押贷款”。正如美联储格林斯潘所说:“真正应当怪罪的不是资产证券化本身,而是将大量不良次级贷资产证券化”。

时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大卫・麦考密克在上海市“2008首届陆家嘴论坛”中指出:长期良好的信贷环境、非常优惠的信贷条件以及稳定的市场,比较低的利率以及低的通货膨胀利率,鼓励投资者追求更多的回报。为了回应这些需求,金融服务市场创造了各种复杂的新型产品,这些产品分散风险,而且降低了借款成本。这种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帮助很多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同时让那些人可以经营或者扩展自己的企业。此时,人们开始对这种风险放松了警惕,所以就进一步导致信用标准的放松以及对投资者、监管者以及信用评级机构对市场的秩序出现了破坏……,是引发此次次贷危机的主要根源。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在论坛演讲中也强调:美国次贷危机是21世纪第一个复杂金融衍生市场的危机、是衍生产品的危机。

篇3

与美国相比中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步较晚,1992年海南“地产投资券”项目开始了证券化的尝试,到2005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获准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这也标志着中国本土证券化的试点正式开始。截至2006年12月底,中国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达451.2127亿元。从发行市场规模来看,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从2005年的171.3627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79.85亿元,增幅达到了163.31%。此外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涵盖的行业日益广泛,包含银行、电信、交通等诸多行业。产品期限从0.18年至5.34年不等,其收益率也从2.29%~5%各异。虽然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正蓬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健康发展。

(1)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差。因为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交易价格表现稳定,波动幅度较小,单只产品价格最大波幅为33.53%,最小波幅为0,绝大多数产品价格波幅在5%以下。目前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流动性较低,不仅与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相差甚远,而且与中国自己的股票市场相比也有巨大差距。流动性差成为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最核心的问题。

(2)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割裂。因受分业监管体制的限制,资产证券化被割裂为两块,一是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二是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各自由不同的监管部门审批,在不同的交易场所上市流通,适用不同的监管规则。证监会主管企业资产证券化,将企业资产证券化完全消化在证券行业内部来运行和管理,造成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并不在统一的市场上交易的局面,这使得投资者对不同产品的理解和信息的获得产生负面影响。而且,银行信贷的资产证券化只能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面对的投资者结构单一,数量有限,而且其发行还要经过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两道审批关口。

(3)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在立法上,没有就资产证券化进行统一立法,而已出台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规定法律位阶不高、层级较低、适用范围较窄,其又与高位阶的法律存在冲突,投资者将在司法实践中面临很大的风险,可能会得不到法律救济。一旦出现纠纷,投资者无法可依,基本权利得不到保护。这使得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方向极不明确。

2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1)必须稳步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不能因为美国次贷危机,我们就停止资产证券化的步伐,资产证券化是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为稳妥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金融机构在住房抵押贷款发放中应加强风险控制,认真考察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降低违约概率,同时积极寻求除住房以外的抵押物或担保,降低违约损失率,从而为房地产市场证券化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应避免楼市“非理性繁荣”,这是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健康运行的必要基础。目前房地产业在我国很多地方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但是房地产业的繁荣应当与当地的购买力相一致。如果在房价的快速上升成为单边预期的基础上进行资产证券化尝试,将使大量的银行风险转嫁给社会,为金融稳定乃至社会稳定造成隐患。虽然单个住房抵押贷款由于提前还款等因素使其现金流量不确定,而对于一组住房抵押贷款组成的资产池而言,由于统计规律的作用,整个资产池的现金流呈现一定的稳定性,通常可根据历史数据对整个组合现金流的平均数做可靠的估计。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组合成资产池,转入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而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出。这样,商业银行可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随之得到改善。此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重的短存长贷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将已投放的贷款进行证券化,提前回收流动性,防止因为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防范系统风险。虽然次贷危机通过资本市场被急剧放大和传播,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金融创新,为美国资本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是一国金融强大的核心,也是现代经济的必然要求。资本市场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市场,从横向看,可划分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和私募股权债权市场;从纵向看,可划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理财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资本市场系统风险一旦失控或与其他不良因素发生共振,轻则影响资本市场某一层面或某一类投资产品市场的稳定,重则造成整个市场的危机。而危机的爆发,必然会对企业、投资者、政府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危机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产价格暴跌,财富大幅缩水,资本市场出现全价格暴跌是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爆发的最主要、最常见表现形式,也是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发展资本市场能增加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更好发挥金融市场的资产匹配和价格发现功能。此外造成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的内因是市场内部缺陷,促使系统风险集中爆发的外部因素则可能来自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因此政府对于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必须高度重视并介入风险的防范和风险治理。

(3)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监管。从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出,虽然资产证券化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但是它却无法消除整体风险,它只是在微观上降低了风险,在宏观上却是将风险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并且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未来的风险将日益复杂。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体系,是一个由多种风险交织在一起彼此制约的复杂链条,各种证券化产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应当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交易主体进行全面监管。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以维护信用,保证支付体系的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首先,作为一种外部力量,金融监管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除了主体法律体系外,监管机构还需要一套较为完整的实施细则。其次,我们认为中国的监管框架可在总结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逐步将分业监管模式转变为功能型监管模式,适时地根据金融发展的特点,调整金融监管的功能、组织结构及方法,逐步加强金融监管的能力与效果。此外还应加强金融机构主体创新风险防范,建立和完善创新金融工具交易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全面的内部控制和稽查,有效发挥内部监管职能。

总之,从国际上来看,资产证券化是大势所趋,由于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的进步需要监管机构、商业银行、投资者的共同推动,分别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各自的责任。这样才能使资产证券化安全稳定的推进,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篇4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以其能够降低发行主体的融资成本,争强资产流动性,提高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和满足投资者的特殊需求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很快得以实施和普及。资产证券化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源头。住房抵押贷款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它深刻改变了美国等许多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引发出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近几年来,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也备受我国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成为一项在我国呼之欲出的金融创新。

资产支持证券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属于创新产品,在银行间市场仅有短短两年多发展历史。2005年12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推出国内首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MBS)“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建行选择其上海、江苏和福建三家一级分行作为本次项目的试点分行,从这三家分行选出了15000余笔、金额总计约30亿元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组成资产池。据信,进入资产池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均为建行的优质资产。在目前阶段,该产品只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个人投资者尚不能参与。

在目前的条件下,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紧迫性却并不是十分强烈和突出从住房贷款规模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发展不到十年,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就达到2.6万多亿元,加以公积金住房贷款4000多亿元,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美国的住房按揭市场发展50多年,其住房贷款余额也不过在3万亿左右。现在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的还不是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也不是住房抵押贷款资金短缺的问题。只有在流动性成为问题时,才有进行证券化的迫切要求。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市场需要多少个人住房贷款就发放多少,贷款规模不受限制,保证资金的充足供应。这说明,金融机构现在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好的贷款项目,流动性压力对许多银行而言都还不够大,金融机构对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还没有迫切的要求。

二、美国住房金融体系的经验借鉴

美国住房金融市场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通过金融创新和体制改革摆脱经济波动和危机影响实现平稳过渡,令住房金融体系服务于公共住房政策目标,以及应对当前次贷危机等方面的经验,对于发展我国的住房政策和住房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有5个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一)政府主导的抵押贷款保险和担保机制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覆盖了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内的整个住房金融市场。在私营保险机构以外,体现政府职能的保险机构在两级市场上发挥了极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联邦住房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在一级市场上发挥担保职能,目标是为中低收人家庭提供贷款担保,从而帮助他们实现住房梦;二级市场上,政府全国抵押协会在参与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充分起到了“政府担保”作用,联邦全国抵押协会、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虽然不做直接担保,但因其属于政府支持企业,仍可以体现政府信誉,同样可以达到“政府担保”的效果,从而最大力度地保障二级市场的繁荣。

(二)二级市场业务高度集中且由两大政府支持企业为主导

美国商业银行数量庞大,储蓄机构也较为分散,客观上造成了一级市场高度分散的局面,为了避免在二级市场上出现类似的问题,美国政府组织成立了两大抵押贷款证券化机构(联邦全国抵押协会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通过集中各地各种住房抵押贷款来分散风险,并提供信用增级,使它们能以很低的利率(比同期美国国债利率略高)在资本市场上筹得资金。二级市场上的这种高度集中安排,一是便于提高它们的信用等级。联邦全国抵押协会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作为政府支持企业,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是具有强烈政府背景,对于投资者从心理或实质上都有增强信用的作用。如果二级市场上的证券化机构过多,政府是很难做出这样的支持的;二是便于监管。高度的集中使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能很方便的监视两家公司的资本充足率、风险敞口等财务指标;三是为了达到规模效应,降低证券化的成本,从二级市场上筹得的低成本资金能以极低的加成传递到借款人手中。

(三)在住房金融的两级市场均设有独立的政府监管机构

在看到美国住房金融体系高度市场化的同时,也可以发现美国政府对住房金融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严格的监管力度。为了达到有效监管两级市场的目的,美国政府设立了两个政府机构(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和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分别独立监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设立专门的市场监管机构的直接好处在于:有利于明确监管目标和职责范围,有利于执行独立的住房金融政策,有利于与政府公共住房政策有效结合。

(四)住房金融体系带有强烈的公共政策目标

美国政府一贯以提高住房自有化率,帮助美国人民实现住房梦为己任。联邦政府在税收、金融、法律等多个层面、多个领域中的政策都体现出强烈的公共政策目标,住房金融体系尤其如此。美国政府通过抵押贷款担保、首付款支持、利息补贴等手段,给予中低收入家庭直接的金融扶持。二级市场上的监管政策也明显倾向于低收人群体。例如,美国国会在特许成立联邦全国抵押协会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两家公司时,都明确规定了它们具有向美国人民提供更多可支付住房的抵押贷款的公共政策目标。为保证目标实现,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每隔一定时间都会公布各种定量指标,如收购的抵押贷款中中低收入家庭的比例等,对两家政府支持企业予以考核。这两家企业也形成了以实现公共政策目标为荣的企业文化,称己对于降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增加自有住房家庭比例做出了的巨大贡献。

(五)防范一级市场上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非理性扩张

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源头上是因为对一级市场上的众多私人金融机构疏于管理,而这些商业性金融机构为追逐利益在次贷市场上的非理性扩张,又与美国推崇自由经济密不可分,因此,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必然结果。美国政府通过次贷危机深刻认识到全面监管一级市场的重要性,一方面不能放弃抵押贷款市场中任何一个哪怕再小的子市场,另一方面必须从住房金融政策和住房保障政策两个角度加强对低信用评级人群的关注。由于我国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很短,公共住房政策并未在住房金融政策和住房金融体系中得到系统、清晰的体现,随着加大住房保障建设力度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建立公共住房金融政策体系、完善公共住房金融政策工具,就成了一项迫切的任务。从控制住房金融风险的角度看,由于我国住房金融市场尚未经历过真正的房地产市场周期或金融危机的考验,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轻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倾向,简单的从当前不良率水平低,就得出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优质业务、优质资产,进而应该大力发展的结论,而且对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也缺乏热情。实际上,当前少数金融机构为扩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份额而展开的激烈竞争,政府监管政策和措施的不完善,缺乏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作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分散机制,以及住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后向下调整压力逐步增加等,都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而美国住房金融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无疑会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几点启示

(一)控制基础资产信用风险

资产证券化的设计初衷是通过增强流动性使原始资产持有人的风险管理能力增强,但这种风险管理不应该是单边行为,应避免将风险过度转嫁到整个金融市场并对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次贷危机中,美国银行业对次级按揭贷款风险的演变负有重要责任,过松的放款条件源于贷款公司的利益驱动并由此导致了风险的累积。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在强调增强流动性和创新的同时,应遵循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原始资产的风险可控为基本前提,对可证券化资产的标准不应设定得过于宽松,从源头上把握资产质量,防止证券化过程中不审慎行为导致的畸形信用扩张。

(二)证券化进程应逐步推进,试点进行

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正处于发展初期,目前许多产品都具有证券化的潜力,如果前期做不好,必将对后续进程产生阻碍作用,也不利于金融创新的进行。资产证券化不能片面强调总量和速度,而要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因此,资产证券化要体现阶段化的特征,各主体应根据自身业务水平及管理能力等情况,循序渐进发展业务。前期可限于部分风险可控的资产;通过完善信托等方式实现资产证券化;将投资主体先限定于相对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对高风险的资产选择以小范围试点的方式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展开等。

(三)完善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和评级制度

加强证券化产品的信息披露,不仅包括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还要披露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的信息提高该类业务的透明度;对于证券化衍生产品,仅仅通过表内确认或者表外披露均不能充分揭示其风险,而应当将两者结合;除了要报告衍生工具的财务信息,还应当加强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评级体系建设要把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综合起来考虑,对于复合结构产品要和传统证券的评级加以区分;证券化产品评价的基本标准、依据与方法要向投资者公开,使投资者能对结构化信贷产品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

(四)建立证券化过程中的监管协调机制

在我国分业监管模式下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必须及时建立覆盖多个层面的监管模式。当前应建立完善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监管的对象应包括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中介机构、信用评级公司、抵押贷款证券发行商等相关主体,监管的范围包括基础资产形成、证券化设计、产品销售、流动资金管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应共同制定资产证券化创新产品的监管准则,不断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五)产品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背景

只有经过完整的经济周期的检验,产品的风险才能充分被识别和衡量。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大量的住房贷款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其共同特点就是产品的风险暴露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的,早期风险容易被掩饰,而到了一定阶段当支付机制发生变化时,潜在的风险就被触发。因此,在证券化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证券化进程中要避免短视和侥幸心理,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外部冲击,根据当前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提供相关产品。

(六)强调风险因素并非保守对待金融产品创新

虽然次贷危机凸显了证券化过程中的诸多风险,但客观来看,资产证券化整体仍是一种有效率的产品创新模式,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和融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强调风险因素并非保守对待金融产品创新,当前我国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由政府主导,以专项立法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加强对创新型产品的监督和引导;在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的同时,要注意防范和化解新的风险重构;通过修改相关管理制度,逐步优化信贷和证券等金融市场创新环境,使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在稳步推进中有效发挥市场功能。

参考文献:

[1]刘贵蓉.次贷危机及其对我国房贷证券化的启示[J].经济师,2008(3)

[2]夏鸥.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J].金融经济,2008(2)

[3]曹晓武. 美国次债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启示与对策研究[J].经济学研究,2008(5)

[4]张宇,刘洪玉. 美国住房金融体系及其经验借鉴――兼谈美国次货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4)

[5]王琳. 浅析我国资产证券化融资中信用增级方式的选择[J].科协论坛,2008(10)

篇5

一、引言

在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为主证券化产品在危机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虽然美国住房抵押信贷标准的放松也是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一项重要原因,但其只是危机的源头,随着住房抵押贷款被实施证券化,以及在原始证券化产品的基础上实施多重的证券化操作,隐含在抵押贷款机构中的信用风险被转移了,并在不断的证券化创新中被扩散了,由此导致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内生流动性的扩张、虚拟资产泡沫的形成以及抵押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等负面结果。但住房抵押贷款机构为什么会实施证券化操作?其原因就是资产证券化具有风险转移和增大流动性的基本功能(本文将这两项功能视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借款者的融资成本、提高资本充足率等等功能均是从这两项基本功能中衍生出来的),而在次贷危机中,这两项基本功能存在滥用的现象,因此本文的宗旨就是深入讨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正确看待这两项功能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

资产证券化中出现最早、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以及发展最为成熟的产品就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该产品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由于受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所规定的分业经营模式的限制,承担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储蓄存款机构受到了共同基金和投资银行的猛烈冲击,其储蓄存款被大量提取,金融中介的“脱媒”现象异常严重,储蓄机构的竞争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多年来,美国一级抵押贷款市场一直依赖于储蓄机构,社会各界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在这一阶段大幅度上升,远远超出了当时储蓄机构的放贷能力。为了提高储蓄机构的经营能力,解决其流动性短缺的问题,美国政府决定建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并在操作中选择规模非常大、基本结构相似,并且可以非常准确地预测现金流偿还状况地一组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从而有效的转移和分散信用风险。由此可见,资产证券化从其诞生之时就是为了实现信用风险的转移和增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

(一)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就是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者通过向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发行证券,并通过一定的风险隔离和破产隔离机制,将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隔离出发行者的资产负债表,由此实现基础资产信用风险的隔离和转移。资产证券化中风险转移的基本途径由下图所示(这里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例):

风险转移的基本途径是: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向借款者发放抵押贷款,借款者的信用风险就由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持有,然后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其持有的抵押贷款“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并将该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隔离出,由此实现信用风险的隔离,同时该信用风险转移给了特殊目的机构,随后特殊目的机构向投资者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样,最初借款者的信用风险就转移给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风险实现转移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住房抵押贷款机构一定要将基础资产“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因为只有“真实出售”,基础资产才能够完全从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隔离,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其他资产的风险与基础资产就没有任何联系,住房抵押贷款机构若发生破产清算也不会将这些基础资产列为清算资产。

(二) 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

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就是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者通过把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和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打包和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并把这些证券销售给投资者,由此实现基础资产现金流的回笼,其基本途径是: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资产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特殊目的机构通过发行证券化资产实现现金的回笼,并由这些现金来向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支付,由此抵押贷款机构实现了流动性的增加。

三、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在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中,发放证券化资产的金融机构往往能通过风险转移和增大流动性这两项基本功能来实现增加资本充足率、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以及优化资源的配置,但在本次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的这两项基本功能存在被过度利用和滥用的现象,下面就重点探讨一下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在本次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一)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1.风险转移功能促使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损失的可能性。在本次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在促使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抵押贷款机构通过发放证券化产品将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了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包括各种投资银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以及各种个人投资者,然后,其中的投资银行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手段,将这些初始证券化产品作为基础资产进行再次打包和重组,并进行相应的信用增级和评级,由此形成了证券化的平方、立方等等(比如各种CDO、CDS产品),这些产品由其他的投资银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以及商业银行等投资者购买,这里的投资银行对购买的证券化衍生品进行再次重组和打包,又形成了新的证券化衍生品。在金融监管放松的情况下,这一过程会不断的衍生下去,形成了巨大的信用链条,在风险的不断转移过程中,风险的承担者越来越多,由此导致风险在转移的过程中被放大和扩散了,同时由于这些证券化产品之间具有极高的相关系数,它们价格的涨跌几乎完全趋同于房市价格的涨跌,由此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不断积累。

因此,在证券化产品的不断创新过程中,风险被不断转移和扩散,风险的分担主体越来越多,导致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下图就描述了这一积累过程: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系统性风险的水平。抵押贷款机构通过发行证券化产品对其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进行转移,这些风险由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和信用担保机构来分担。

上图中AB段代表非系统性风险,该风险可以通过贷款的分散化来规避,也就是说在经营状况正常的情况下,投资者和担保机构不对非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担。B点以上的就是系统性风险,BC之间的高度代表投资者所能承担的系统性风险,CD之间的高度代表担保公司所能承担的系统性风险。由于担保公司要对不能偿还的证券化产品进行担保,所以他们承担的系统性风险要高于投资者。从t1到t3证券化产品的不断创新过程中,系统性风险先上升后下降,到t3点,系统性风险最低。过了t3点,一些分担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获得了很高的收益,他的效用水平是上升的,但其效用水平的上升是以别人效用水平的损失为代价的。因此从此点开始,系统性风险开始上升,并且不断超过投资者和担保公司所能承担的水平。这主要表现在,各种投资银行对证券化产品进行再次打包而发行各种衍生产品,包括CDO以及各种CDS等,对冲基金、保险基金、私人股权公司以及养老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开始购买这些产品,并采用非常高的杠杆率,这样风险在不断地转移过程中被放大了,同时系统性也不断地上升和放大,在这一过程中,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并出现资产价格泡沫。我们假设t5在点,由于货币政策当局意识到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他们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这时,系统性风险就会转化为损失,这一点也是投资者和担保机构所能承担的系统性风险水平的最大值,过了t5点,经济中的系统性风险水平超过了投资者和担保机构的承受能力,此时系统性风险就会转变为损失,很多借款者无法还贷,购买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得不到偿还,资产的价格大幅度下跌,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金融体系变得不稳定。

2.风险转移功能导致了抵押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抵押贷款机构通过发行证券化产品将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市场上的投资者,同时他们相信不管是提供何种信贷标准的抵押贷款,他们总能够通过证券化的手段将初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转移出去,因此他们就会放松对抵押贷款等资产质量的监督、管理以及规模的控制,由此导致证券化产品基础资产质量的下降。这种导致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风险波动的道德风险,正是由于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所导致的,并且这种道德风险也不易被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所观察到。

3.风险转移功能导致了抵押贷款经纪人的道德风险

抵押贷款经纪人主要是负责借款人的贷款申请,并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和财务评估等,同时也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而抵押贷款机构负责发放贷款,抵押贷款机构发放贷款与否主要是参考经纪人的意见。由于经纪人的资金收入是以其业务规模来衡量的,其推销的业务越多,收入就越高。在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机制存在的情况下,经纪人发现抵押贷款机构可以通过风险转移功能将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市场上的投资者,因此在利润的驱动下,资信审查不到位、提供虚假信息甚至掠夺性贷款(即主动向抵押贷款借款人恶意推销贷款,并在推销中有可能存在误导和欺诈行为)等现象就会出现,因为他们认为不管是何种质量的抵押贷款,都可以通过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将风险转移出去,由此导致运作中的道德风险。

4.风险转移功能导致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违规运作

信用评级的主要作用是揭示信用风险,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同时其收入也是以其评级债券的规模来决定的。在次贷危机中,和抵押贷款经纪人相似,信用评级机构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收入,不惜和抵押贷款经纪人以及抵押贷款机构进行勾结,盲目提高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因为他们也认为风险可以通过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转移出去,并且他们只看到了信用风险转移这一现象,并没有考虑风险转移所造成的后果,由此导致证券化产品信用等级的虚高,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二) 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1.增大流动导致了抵押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

抵押贷款机构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功能来增大自己的流动性。但在本次次贷危机中,这一基本功能被过度滥用了,因为抵押贷款机构认为,其可以不断地通过证券化运作将一些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变现,这样其就有更多的流动性资源来发放抵押贷款。为了使利润水平增加,抵押贷款机构会有更大的动机来发放抵押贷款,这样在运作中就忽视了对初始借款人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的调查,放松了对抵押贷款资产的监督,由此导致了运作中的道德风险。

2.增大流动导致了内生流动性的扩张

抵押贷款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了流动性的增加,而证券化产品的购买者,比如投资银行也可以将其持有的证券化产品为基础资产进行再次证券化,从而实现流动性的扩张。这种手段在本次次贷危机中被不断利用,也就是说只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存在,“投资约束”就永远不存在,市场中也就不会出现流动性枯竭。由于这一流动性不断增加的情况是在金融市场的内部实现的,而不是传统的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来实现,因此这种流动性增加的方式也叫内生流动性的扩张。

但这种流动性的增加与资产的价格密不可分,一旦价格发生逆转,流动性的供给就会骤然减少,流动性危机就有可能爆发。本次流动性危机的爆发源于新的挤兑形式――“资本市场挤兑”,本次资本市场挤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信贷市场发生违约,与信贷资产相关的各种证券化资产减值,投资者为了避免损失向市场套现,减少资金供给与资产交易,导致市场流动性危机爆发,而市场流动性危机的爆发会导致资产进一步减值,资金供给又会进一步减少,这样危机最终会传导到银行体系,因为随着银行持有的证券化资产不断减值,银行的抵押贷款也难以证券化,已设计好的证券化资产也失去了销路,银行的偿付能力就会丧失,偿付危机就会爆发,而传统的挤兑形式主要源于现金挤兑导致的现金流动性短缺或偿付能力的丧失。

3.增大流动导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

抵押贷款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资金来发放抵押贷款,导致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巨大的资产泡沫就形成了。若房价上涨速度和租金上涨速度持平,表明房地产市场不存在泡沫,但美国在1998年到2007年这一区间内,房价的上涨速度始终快于租金,表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的泡沫,而到2007年、2008年以来,房价触顶回落,房价的增速逐渐向租金靠拢,表明市场在挤出泡沫。由此可见,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巨大的泡沫,而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是泡沫形成的罪魁祸首。

四、对策与建议

不可否认,资产证券化在运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优越性,并对经济的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从本次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被过度利用和滥用了,从而导致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各种道德风险的形成、内生流动性的扩张以及资产价格的泡沫,因此我们认为,在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中要实施一定的监管,保持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相协调。在加强监管方面,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和组织框架,以及加强对抵押贷款机构、SPV、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各类投资者的监管,并认为,要防止对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监管失误和监管者的监管缺位、防范资产证券化运作中存在的各种委托――问题、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同时要明确监管当局的监管权限、加强信息披露、加强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协调以及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在信用评级方面,要加强信用评级机构跟踪评级和利益冲突规避机制的建设、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评级机构的透明度以及强化评级机构的数据积累,另外也要防止评级机构技术层面上的缺陷、评级垄断、评级模型及标准的差异以及债券发行后评级机构跟踪标准不同等问题;要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Tobias Adrian and Hyun Song Shin.,2008, Liquidity,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Cycles, Http://省略/research/current_issues.

2.Allen, F.and E. Carletti, 2006, Credit Risk Transfer and Contagion,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 53(1):89-111.

3.Anand K.Bhattaharya,Frank J. Fabozzi, 1998, Asset-Backed Securities, Frank J.Fabozzi Associates.

4.Bervas A., 2008,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he Liquidity Frontier, Banque de France, 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Special issue on liquidity, No. 11, February.

5.BIS, 2008, Innovations in Credit Risk Transfer: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tability. BIS working paper, No. 255.

6.BIS, 2008, Financial System: Shock Absorber or Amplifier. BIS working paper, No.257.

7. Dell’Ariccia et al., 2008,Credit Booms and Lending Standards: Evidence from the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IMF Working Paper 08/106.

8.Gai, P., Sujit Kapadia, Stephen Millard and Ander Perez.,2008, Financial Innovation,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and Systemic Crises.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118(March).

9.陈华、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传导过程、机制与路经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

10.管同伟.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最新进展及其演变趋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7,(10).

11.何德旭、王卉彤.金融创新效应的理论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8,(12).

12.陆晓明.从金融产品异化角度解析次贷危机的特征、发展和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13.马宇. 系统性风险分担、银行体系脆弱性与银行安全[J].浙江金融,2008,(4).

14.孙立坚、彭述涛.从“次级债风波”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J].世界经济研究,2007,(10).

15.王旭辉.美国次贷危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J].南方金融,2008,(11).

16. 张桥云、吴静.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风险转移与回流、扩散与放大机制[J].经济学家,2009,(2).

17.周军、李泽广.证券化金融创新与“次级债”危机的道德风险机制[J].现代财经,2008,(1).

篇6

一、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的关系分析

本文认为,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资产证券化这两者息息相关。由于房屋抵押贷款不断证券化,隐藏在放贷款机构以及原始借款人中的信用风险被不断地转移掩盖,不断地被购买证券的投资者扩散开来,从而使得整个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地累加,即虚拟资产不断泡沫化。然而为什么住房抵押贷款会被作为原始资金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证券化呢?这是由于资产证券化具有增强资产流动性的功能,其可以使本身流动性较差的贷款成为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资金的流动性,同时又分散了风险。增强流动性以及分散风险为什么会导致金融危机呢?本文认为,其关键原因在于某些金融机构对资产证券化上述两种基本功能的肆意滥用。

(一)资产证券化中风险分散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资产证券化的分散风险功能在本次次贷危机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使得系统性风险增加。在资产证券化将原始资产特别是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并且打包销售的过程中,虽然个人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得到了分散,但是资产证券化使得这一风险转移到了金融市场中证券交易的链条中,即个人的信用风险被分散给了证券化产品的投资人。当这些投资者对这些证券化的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进行投资以后,他们又对这些证券化产品进行了再一次的重组,使得最初的信用风险又一次得到了分散,从而获得更高的风险评级,并最后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等金融衍生产品。接下来,这些新的证券化衍生品又被各种金融机构重新购买,重新改造,最终重新进入资本市场进行交易。在此过程中,风险的确被充分地分散了,但也被相当程度地扩散并放大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基于原始资产证券化所诞生的种种金融衍生产品,其之间的相关程度非常之高,即其相关系数极大,这最终导致了整个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增加。

2.使得抵押贷款机构道德风险增加。由于资产证券化具有风险分散功能,很多抵押贷款发放机构明白,无论原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等级如何,他们都可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资产证券化过程让这些违约风险分散出去,所以他们对借款人的风险调查越来越放松,对贷款发放的调查工作越来越敷衍,并肆无忌惮地将贷款发放给信用等级很低的客户,这大大增加了整个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3.使得信用评级机构出现违规操作。众所周知,信用评级机构的获利多寡是由他们参与评级的债券规模所决定的,所以很多信用评级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了能攫取更高的佣金和利润,便不顾法律的约束与抵押贷款机构进行黑幕交易,非常不负责任地提高这些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同时很多信用机构普遍对美国房地产市场有着盲目的乐观情绪,直接使得评级机构对房屋抵押贷款评级过高,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市场上众多的投资者。

(二)资产证券化中增加资产流动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与分散风险功能相同,资产证券化中增加资产流动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也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阐述。1.流动性的增加使得发放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增加。资产证券化的使用可以使许多流动性不足的房屋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然后变为能够在市场进行流通的资产,所以很多的放贷机构认为可以使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工具让许许多多的低流通性的资产变现,从而拥有更多的高流通性资产进行贷款的发放。这些放贷机构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增加放贷的规模,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贷款机构滥用资产证券化,忽视了原始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使得放款机构放松了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调查,从而放松了对贷款发放过程的必要监督,使得放贷机构的道德风险增加。2.流动性的增加引发了资产价格泡沫。放贷机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资产证券化获得了充足的流动性资金,这样一来更多的资金就可以被这些放贷机构用于贷款的发放。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涌入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从而使房价不健康地增长,房地产市场泡沫也就出现了。众所周知,如果房产价格上升的速度远远超过房产租金的价格,那就证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形成。通过历史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在1998年到2007年这几年里,美国房地产市场中房价一直高于房产的租金,而且房价的上涨速度也远远高于租金上涨的速度。显而易见,美国房地产市场在这十年中一直处于泡沫经济状态。直到2007年末房价开始出现大面积回落,才表明市场开始趋于理性,房价上涨价格已经触顶,泡沫开始被市场挤出。由此可见资产证券化带来的巨大流动性被放贷机构滥用,最终导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产生。

二、结论

通过前文的分析,本文认为我们应该清醒并公正地看待资产证券化。其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有着很强的优越性,同时对经济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资产证券化自身并没有过错,而是这种金融工具被放贷机构、特殊目的机构,乃至基金公司和商业银行滥用,致使房地产价格泡沫产生,道德风险不断积累,系统性风险在越来越长的资金链中不断放大,才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所以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同时也为了不让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重蹈美国的覆辙,我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然,重新规范资产证券化这种特殊的金融工具的使用。首先要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在完善监管法律和监管程序的同时协调好监管与金融市场创新性的关系。监管机构一定要注意从事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机构、金融中介机构、贷款抵押机构以及证券市场等投资公司和个人投资者,加强对这些部门的监管力度,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累加;其次要重新规范各种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实施细则,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督管理。信用评级机构也要切身履行自己的职权,充分调查并切实提高自己对证券产品评级的可靠程度,给投资者一个公开透明、可靠可用的评级参考。同时应该打破评级机构的垄断,尽量改进评级模式,提升信用评级机构的风险评价能力;最后要构建新型的证券风险控制系统,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控制能力。透过本次美国金融危机,我们应该更理性地看待资产证券化。它固然拥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自身的特点可能会引发的各种风险;理性看待资产证券化并最终将它革故鼎新,扬长避短,让资产证券化这种优秀的金融工具能够在可控风险范围内继续为我们所用,带动金融市场重新焕发生机。

作者:李冉旭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小晶.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2]陈书宜.资产证券化市场风险及防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篇7

美国次贷危机(亦称次债危机)的爆发不仅使美国经济遭到二战以来最大程度的重创,也使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的蝴蝶效应在全世界爆发。对信用度低的贷款人的住房贷款(即次级别贷款或简称次贷)进行证券化处理被称作次贷资产证券化,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品种。在美国,被资产证券化处理的次贷占次贷总额的比率达到76%以上,次贷危机主要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得以传播,因此次贷危机也被称作资产证券化危机。对次贷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方面。

但是,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对资产证券化的质疑开始成为焦点:到底还要不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到底如何才能稳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都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热切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同时,鉴于次贷危机的突发性,目前国内外对次贷危机的政策反映和理论研究都相对比较滞后。本文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新变化,运用审计这一崭新的视角来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研究,进一步为我国稳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提出符合实际的中肯建议。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容

如前所述,次贷危机主要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得以传播,因此对次贷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方面。顾名思义,资产证券化就是企业(银行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把未来可以产生现金流的部分进行证券化处理。例如,可以把银行的住房贷款、企业的应收款、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未来收到的过路费等看作是一种产品,把这些产品经过设计组合后销售给专门的运行机构(比如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通称为SPV),然后再由运行机构负责把产品卖给各种投资者这样一种类似证券化处理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银行在获得贷款者偿还贷款之前、企业在获得应收款之前、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在获得偿付成本的过路费之前,可以提前从运行机构这个买方手中获得与贷款、应收款、过路费等大致相抵的一笔收入。

三、基于审计视角的美国次贷危机思考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银行作为发起人,其资产证券化在整个资产证券化运行中所占的份额最大,银行把信用度低的房贷借款人的贷款打包出售给投资机构并进行证券化处理,这是次贷最主要、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这种被证券化处理的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金流就会中断,引发次贷危机,这就是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导火索。但与此同时,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审计缺位是促使次贷危机发生的关键原因。资产证券化离不开审计,完善的审计制度将会促使资产证券化向良性、稳健的方向发展,缺陷的审计制度则只会滋生资产证券化危机爆发的土壤。在基于审"计这一崭新的研究视角基础上。为更好地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稳健运行,本文得出如下几点研究成果:

(一)谨慎做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审计工作

银行资产证券化会计的关键和难点之处就在于基础资产(即银行贷款)的终止确认标准,即如何判断基础资产的销售是真实销售还是担保融资。如果银行将一笔资产作为真实的出售处理,则应将资产证券化部分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并确认出售盈利或者损失,此时银行达到了进行资产证券化运作的会计效果:减少了风险资产,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而负债并没有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审计缺位关联度非常大。不少银行为了达到美化资产负债表的目的,往往会在会计实务中将假销售、真融资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作销售处理,而美国对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审计工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这就给虚假的资产证券化繁荣和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银从自身利益出发,可能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虚假资产证券化会计报表现象,即把假销售、真融资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作销售处理。为避免这一现象,资产证券化的监管部门如央行及各级分支机构、证券监管部门等应该切实做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审计工作,尤其需要重点审查资产证券化会计中的基础资产销售问题,这样才会从会计的源头杜绝风险的存在。

(二)独立、审慎地做好资产证券化产品税收优惠条件的审计工作

在税务制度的研究方面,前些年,美国财政部门通过资产证券化实践的深入,最终发现影响资产证券化运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过重的税收负担。因此,为促进资产证券化的顺利高效实施,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对涉及资产证券化的税收进行了减免,这些税收减免措施有效地减轻了资产证券化的税收负担,提高了运转效率,但同时也埋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例如,在美国,税务部门颁布实施了组合性权益豁免和税收条约豁免等预提税优惠政策,并豁免了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人,这就大大降低了资产证券化发行人的成本;为在营业税和印花税方面实行减免政策,澳大利亚明确规定:资产证券化运作各方不需要缴纳印花税,大大降低了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成本。

事实上,由于涉及贷款人信用、抵押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一个资产证券化产品都是独特的,都有其自身的具体情况。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与美国政府“一刀切”的对几乎所有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有关。在经济繁荣时期,这种“一刀切”的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弊端被掩盖,而一旦利率上升、经济下滑,这些矛盾一触即发。

现阶段,我国同样也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实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由于我国批准实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品种都是安全性能比较高的贷款,并不像美国那样大面积涉及安全性能较低的次级别贷款,所以对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暂时并没有安全隐患,但如果以后大面积地在我国推广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部门就应该慎用税收优惠这把双刃剑,谨慎选择可以进行税收优惠的品种。

(三)构建评级机构客观、科学的评级审计体系

在次贷危机爆发的缘由中。包括标准普尔、穆迪等世界知名评级公司在内的评级机构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客户能否通过评级及信用评级级别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评级机构的收益,因此评级机构对很多信用度不好的贷款人的信用评级水平竟然都评为了3A,达到了和美国国债券一样的安全信用级别,具体为:在所有的美国次级贷款中,大约有75%得到了AAA的评级,10%得了AA。另外,8%得了A,仅有7%被评为BBB或更低。而实际情况是,仅在2006年第4季度次级贷款违约率已达到了14.44%,2007年第4季度更是达到了创记录的25%。与此同时,鉴于发达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尤其是像标准普尔、穆迪这样著名的评级公司一贯的传统信任,所以即使在美

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尚未建立有效、科学的评级审计体系。这样就难以对各评级机构进行及时、有效的约束。

评级审计体系所带来的问题出现后,很多受评级公司诱导而购买了次贷产品的投资者把标准普尔、穆迪等世界知名评级公司在内的评级机构陆续告上法庭,有的投资者甚至还同时追究政府的责任,指责其审计监管缺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受各种环境条件制约,这些投资者很难再从评级机构那里获得补偿。

在我国,由于信用评级起步较晚,很多衍生于银行的评级机构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关系评估、人情评估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很多评级机构与银行千丝万缕的关系,真正严格、规范的信用评估、审核并不常见。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信用评级部门进行严格规范,不仅应该大力培育独立、公信的信用评级机构,更应该构建客观、科学和高效率的评级审计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监管评级机构,促进信用评级结果的客观、可信,才能最大程度地防止经济繁荣时期评级机构对待被评估者的信用评估膨胀。

(四)做好投资机构内部的风险审计工作

次贷的主要购买者是专业的投行机构或银行的投行部门,因此在次贷危机中,受损失最大的也是这些机构。在这次危机中,美林是最大的输家,高盛是最大的赢家,摩根斯坦利则夹在两者之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三者内部的风险审计工作紧密相联。风险审计工作是对投资机构交易部门的风险进行审计监管并进行风险控制,意义非常重要。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林的风险审计部门是完全隶属于CEO的,如果CEO与某位风险审计部门的高管有摩擦,可以通过开除该高管的方式绕过风险审计这一关;而摩根斯坦利的风险审计部分虽然是独立的部门,但风险审计要支持交易;只有高盛的风险审计部门和交易部门是平级的,交易要接受并通过风险审计部门的监控,因此高盛较好地规避了次贷风险。要在制度上促使投资机构客观面对风险,经营与风险审计部门就必须进行分离。这种权限分离的制度可以有效制约风险,避免风险投资中的麻痹大意和一意孤行。

在我国,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商业银行,风险审计尚是新进兴起的一个全新领域,很多金融机构的风险审计尚停留在原始的财务审核阶段。2006年广东开平中行大案、2007年河北邯郸农行大案等都显现出我国金融机构较低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尚有欠缺的风险审计制度。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如果一旦开放力度较大,在面对风险激增的复杂国际金融背景中,我国金融机构招架这些风险的难度将急剧增大。因此,与其等到以后金融机构再重视和加大风险审计的力度,还不如现在就补上这一课,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实践、从国内外经验中学习是加强风险审计的正途。

(五)警惕次贷危机背后可能隐藏的金融阴谋

次贷危机在给我国稳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予以审计工作方面启示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次贷危机背后可能隐藏的金融阴谋,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中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为保持我国健康稳定的经济环境服务。

美国是一个从自己国家利益考虑、惯于实施双重标准的国家,例如在经济方面:美国在国内反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私有化,然而却在国外提倡它;美国在国内反对平衡预算疗法,因为这会限制经济下滑时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但在国外,尤其当其他国家陷入衰退时,美国却强调这些国家使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美国在国内强调通过破产法保护债务人,并且给予债务人一个全新的开始,但在国外,美国却把破产视为对贷款合同的挑衅,反对别的国家实施破产法。同样,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美国的双重标准也不例外:一方面,美国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把危机对国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不仅美国财政部长、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来中国等国家进行游说,推销其已成“烫手山药”的次贷产品,而且。美联储又人为地加大了美元的贬值幅度,从而把危机尽可能地转移到别的国家,这对拥有1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损失。

所以,从美国一贯实施双重标准、只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我们也要警惕次贷危机背后可能隐藏的金融阴谋,审慎对待美国主动伸来的“橄榄枝”。有关部门还需紧密监测美国次贷危机及其相应政策的变化进展,防止相关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经济造成伤害,这样才能及时做好预防、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国家的经济利益与民生利益。

篇8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基本概况

在美国,根据借款人的信用度不同,可以将借款人分为优级和次级两类,美国银行把能够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为优级,把那些不能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为次级。次级贷款就是指金融机构对次级借款人所发放的贷款。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 ,也译为次债危机。由于利率提高,次级贷款人不能如期偿还本金与利息,并且房地产价格下跌,引起抵押品价值下降,不能够弥补贷款的本金与利息,从而使抵押贷款银行遭受巨大损失的现象,称为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从2001年开始,美国金融当局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连续13次降息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在这种条件下,银行不断降低贷款的条件,发放了大量的房地产抵押贷款,由于利率不断下调,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所隐含的危机并没有显示出来,更加纵容银行与借款人不断地增加房地产抵押贷款数量。由于房地产抵押贷款银行积累了大量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为了盘活这批存量资金,房地产抵押贷款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大量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包括大量次级抵押贷款,通过打包重组的方式进行资产证券化,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出售给投资银行、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与个人。

从2004年6月起,美国金融当局开始提高利率,由此拉开了从紧货币政策的序幕。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加息后,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提升,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不断上调,许多的次级贷款人无力承受高额的利息支出;随着利率上升,房地产价格开始下降,银行也无法通过出售房地产抵押品的方式,安全地收回本金与利息,结果导致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随着次级贷款危机的产生,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各类衍生金融产品,包括资产证券化产品也随之爆发了危机,从而使购买这类衍生产品的机构与个人遭受了大量投资损失,进而对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的不利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资产证券化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资产证券化贯穿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过程中,对次贷危机的进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隐藏风险。与优级贷款相比,次级贷款原本就是含有一定金融风险的贷款。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通过资产池构建、信用增级、分档等结构性金融手段,以原本信用级别较低的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却创造出信用级别较高的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各类衍生金融产品,结果资产证券化产品就将原生产品――次级贷款的风险隐藏了起来。由于大多数投资者缺乏比较专业的金融知识,他们在投资于这些衍生金融产品时,并不能够准确识别隐藏在这些衍生金融产品后面的金融风险,再加上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误导宣传,刺激了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繁荣。更加严重的是,当房价下跌,次级贷款人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时,原生产品――次级贷款市场的危机已经产生。但是,衍生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危机还未显露,这又进一步隐藏了次贷危机的风险,推延了人们对次贷危机的早日防范。

2.传导风险。抵押贷款银行发行抵押贷款为支持的证券化工具的本来目的是为了分散风险,但随着资产证券化工具的产生,这些风险被转移到投资者手中,一旦抵押贷款危机产生,这种风险就会进一步波及到投资者,使风险迅速地传播开来。如果没有进行资产证券化,次级贷款的风险仅是在次级贷款的借贷双方之间。然而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条件下,次级贷款的风险就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进一步传导给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又通过这些投资者将风险更加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3.放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影响,使人们再次地认识到衍生金融产品所具有的双刃性:即衍生金融产品既具有分散风险的作用,同时其本身又会产生新的风险,并且会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张放大。次级贷款本身的规模是有限的,所涉及到的主体也是有限的。但是通过资产证券化,一级又一级的衍生金融产品被创造出来,并且进入金融市场。当无数的投资者无数次交易这些衍生金融产品时,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被卷入进衍生金融产品市场。次贷危机爆发后,不仅波及次级贷款主体,而且也波及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者,使风险数倍放大。

三、对我国开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启示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家族中的新成员,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进一步思考,为了防止巨灾保险证券化可能对我国经济给的负面影响,我国在巨灾保险证券化中应该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防范巨灾保险证券化可能产生的风险。

1.加强对原生金融产品的控制,保证巨灾保险证券化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基础。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可以发现,原生金融产品的危机,会导致衍生金融产品产生危机,并且将危机加以放大。只有严格控制原生金融产品的风险,才会使衍生金融产品有一个良好发展的基础。否则,就会使原生金融产品的风险迅速波及到衍生金融产品,并且通过衍生金融产品的放大作用,对社会经济产生更大的危害。

因此,我国在开展巨灾保险证券化中,首先需要严格控制原生金融产品――巨灾保险的风险。巨灾保险是一种发生频率低,但是损失金额巨大的保险,其隐藏的风险就是可能会导致保险人产生偿付危机,进而会导致保险公司破产倒闭。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在巨灾保险证券化中,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加以避免:第一,风险隔离。在巨灾保险证券化中,要确保基础资产真实销售给特殊目的机构,以实现风险隔离;第二,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在制度上消除因巨灾保险风险而导致的保险公司破产倒闭的发生。从各国的实践上来看,巨灾保险完全靠商业化运作是无法顺利实施的,也是商业化的保险公司所难以承受的风险。巨灾保险具有政策性保险的性质,必须要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商业性的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只能承担部分的巨灾风险,超过保险公司负担部分的风险,必须要由国家财政予以解决。只有建立了以财政支持为基础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才能在制度上保证保险公司不会因为巨灾风险而发生破产倒闭的现象。

2.在构建资产池上,隐含风险较高的资产应避免进入资产池。次贷危机之所以会波及到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原因在于资产池中混入了大量风险较高的不良资产。正是这部分不良资产风险的爆发,才影响到了资产证券化工具的品质,引发了次贷危机发生。所以,我国在开展巨灾风险证券化实践的初期,要严格控制进入资产池资产的质量,保证进入资产池的基础资产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保证资产池的质量。

3.加强对资产支持证券设计的监管。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之所以如此巨大,与资产支持证券的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资产池的信用增级、衍生产品的设计层次与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规模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金融机构对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误导,过分扩大了投资者的范围,由此导致危机传导过快、波及面过广。我国在开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中,要科学的设计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严格地进行信用评级,控制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限制投资者的范围,减少衍生产品的层次,使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有一个比较稳定与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篇9

2005年3月,国务院成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组,并由多家部委参与相关工作。该工作组的任务是为阻碍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和管理问题找到综合的解决方案。2005年4月20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公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试点管理办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交易结构得以确定。经过一系列的筹备工作,并在相关法律法规公布后,作为试点,2005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发行了建元2005-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和开元2005-1(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总计融资72亿元人民币。2005年因此也被称为“资产证券化元年”。2007年~2008年,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等也纷纷加入了试点,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2008年11月,浙江银行发行了浙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这是本轮试点中发行的最后一支资产证券化产品。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愈演愈烈,国内对于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属性以及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危机的“贡献”的争议不绝于耳。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也因此戛然而止。整个试点期间,各家商业银行总计发行了541.4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二、资产证券化并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

重新审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演变,我们可以发现,资产证券化的确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并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以及最主要的原因。

(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上世纪90年代,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在美国兴起,并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作为新经济直接反映的纳斯达克指数也从1998年10月起的1500点飙升至2000年3月10日5048.62点,1年半时间内,股指涨幅超过了200%。受美联储调高利率及微软遭地方法院拆分这两大事件的影响,几大高科技股被机构投资者大量抛售,并引发连锁反应。仅仅6天时间,纳斯达克就损失了将近20%。至2002年9月21日,纳股指数跌至1088点,创下了3年来的最低纪录。网络经济泡沫就此破灭,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为刺激经济增长,美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间,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此后的1年时间内维持该低水平利率。低利率无可避免的刺激了美国民众的投资热情,并推升了包括房产在内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金融业在此期间也推波助澜,向原本不具有贷款能力和信用评级较低的人提供贷款,这些贷款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据统计,在次贷危机爆发前,次级贷款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的比例达到了12%左右,共计775万宗,约为12000亿美元,这些次级贷款犹如定时炸弹般的时时危及美国经济。2004年6月起,美国开始挤出泡沫的过程,并在此后的2年内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利率,房屋作为投资品的吸引力开始下降,并导致价格调整。同时,由于利率的高企,使得贷款人的还款压力不断上升,断供现象不断显现,丧失抵押房产赎回权者数不断创出新高,危机开始来临。

(二)过度金融创新导致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积累最初的资产证券化,一般都是直接以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如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即是以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拉开了资产证券化的大幕。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也将基础资产限定在了银行业的信贷资产。根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的《信贷资产2012年第3期中旬刊(总第474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3,2012(CumulativetyNO.474)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的规定,资产证券化局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然而,对于金融业高度繁荣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美国来说,资产证券化的“潘多拉魔盒”一经打开,基础资产就不会局限于信贷资产。20世纪90年代起,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简称CDOs)开始兴起。所谓CDOs,即是购买某种证券池,并以该证券池内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为抵押品而发行的一种权益产品,而这个证券池可以是任何一种债权性的证券,包括企业债,贷款以及已经经过证券化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运用CDOs和产品结构化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将投资级(通常为BBB级)的贷款再次切割成优先级和夹层级的产品,优先级产品的评级可以达到A级以上,夹层级则基本维持为投资级。这样的切分和组合可以反复进行,并创造出CDOs的n次方。由于一般情况下,CDOs产品的收益率高于同级别的其他债券,因此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同时,较高的评级也使得投资者完全忘却了去仔细分析所持债券的基础资产质量;投资者在持有A级以上CDOs产品时,也许根本未意识到仅仅是从B级投资产品切出的一层。复杂的数学模型和金融技术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也使得评级机构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导致风险的积累。

(三)资产证券化在次贷危机中起到的作用在这样的“金融创新”推动下,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和提升流动性的功能反而会助推危机的发生。根据中央财经大学李佳、王晓的研究,资产证券化造成了贷款抵押机构的道德风险,推升了资产泡沫,并积聚了系统性风险。因此,资产证券化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无可否认的重要角色。但是,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这场危机,可以发现资产证券化本身并不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大规模运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在次贷危机之前的几十年时间内,也并没有引发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资产证券化这一工具被无限的滥用,而监管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对这一金融创新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优化资产配置的效率,提升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并使得流动性增强,而一旦监管不严,信息不透明,则可能积聚金融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三、开展资产证券化正当其时

篇10

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而言,资产证券化包括四大类:第一类是实体资产证券化,即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是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第二类是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第三类证券资产证券化即证券资产的再证券化过程,就是将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第四类是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过程。

狭义而言,资产证券化一般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

中国目前的资产证券化只是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并且国务院要求必须对优质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和不搞再证券化。所以,只要资产本身质量没有问题,大可不必有风险“过敏症”。

今年8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意在探索出一条“盘活存量”的路径,可以有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去银行为了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 2009年至2010年经济刺激过后,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大,导致信贷资产流动性差,“钱荒”的出现也与此不无关系,这导致银行一直面临着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资产证券化可以让银行适时将其转卖给市场其他需求者,释放出的资本金投入到收益率更高的资产。

篇11

(一)资产证券化的利弊

资产证券化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贷款或其它债务工具进行一系列的组合包装,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信用评级,将该组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权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

首先,资产证券化降低了商业银行长期贷款的风险,减轻了银行的坏账率;其次,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第三,资产证券化丰富了银行的金融创新业务有望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资产证券化也是一柄双刃剑,正是对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随后,次贷危机引发的信用风险最终演变成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到实体经济,成为一场全球经济危机。

(二)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是指对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进行现金流分析。证券资产风险大小的核心因素是基础资产能否产生预期稳定的现金流,当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是可以预期的,由该基础资产支持的证券才有确定价值,证券评级机构也才能据以对证券进行评级。

资产证券化涉及到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级。资产重组是资产的所有者或支配者为实现资产证券化目标,对其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来实现资产收益的重新分割的行为;风险隔离是指将基础资产的风险与基础资产持有人其他资产的风险隔离开,以降低证券投资者的风险;信用增级是指通过信用增级方式来保证和提高资产证券的信用级别。

二、次级抵押贷款业务

(一)次贷产品设计

首先,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为中低收入的次贷申请者开发出多种抵押贷款品种,主要品种为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ARM)。ARM产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最初几年的利率是固定的,且低于市场水平,被称为诱惑性利率。一旦几年后利率重新设定或本金重新计算,借款者的还款压力将会骤然上升。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购房者,重新设定还款利率后的月供是难以支付的,唯一的期望就是房价继续上涨。

其次,投资银行向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购买抵押贷款组建资产池,设计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销售给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一般要对MBS产品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每一级证券都以自己的本金为限为上一级证券提供全额担保。

对于中间级MBS而言,由于信用评级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差,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要,投资银行往往以中间级MBS为基础进行再证券化,相应的证券称为担保债务权证(CDO),CDO产品亦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

三、次贷危机的爆发

(一)攀升的利率刺破房地产泡沫

2002年美国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其中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市场繁荣的时候,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在高利益的驱使下,把目标瞄准了没有资格申请优质贷款的潜在客户。在房价上涨期间,房屋业主可将被抵押的房屋增值部分以较低的利率再次抵押,获得的资金用于偿还前期贷款和消费,甚而投资于股票市场。

低利率政策推动了贷款的增加,过剩的流动性促使物价上升。随后,美联储连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的上升逐渐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次级抵押贷款者进入利率重新设定期,借款者面临的还款压力骤然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借款者很难获得新的次贷,即使出售房地产也不能偿还本息,违约风险全面暴露。

(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资金链断裂

当房地产市场处于景气周期之中,对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来说,发放次贷的动力就会强于优质贷款,原因在于①发放次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②只要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上升,即使出现违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也可以通过没收拍卖房屋收回贷款本息;③房地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证券化,将与次贷相关的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

但是一旦次贷的违约风险全面释放,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必然最先遭受沉重的打击。购房人无力偿还贷款使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现金流出现断档,不良贷款比率迅速上升,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而次贷危机的爆发也给证券化市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争先恐后的抛售相关资产,使得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无法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再融资,大多数公司濒临破产边缘。

四、次贷危机的启示

(一)对个人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投资次级抵押贷款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必须熟悉次贷产品的风险根源及其传导机制。金融衍生产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创新,但其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却不能消除风险。作为个人投资者,如果想投资类似基于次贷而设计出的衍生产品,必须熟悉该衍生产品,掌握该产品风险的根源、分散原理及利益分配原则。

(二)对金融机构的启示

金融机构作为资本市场中的强势力量,为了群体的经济利益,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并以设计的衍生产品为平台和依托来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金融投资不应该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侵害广大个人投资者的利益。

最理想的平衡点应该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实现长期共赢,追逐长期利益的实现。

(三)对监管者的启示

次贷危机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单凭市场的力量很难消除道德风险,因为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能够及时更新市场规则,积极对市场加以引导,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监管者也应该根据市场情况,积极做好相应的措施,做好宏观调控,使市场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篇12

欧美市场上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和资产支持证券(ABS)两大类。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约有70%以上的全球资产证券化产量来自于美国。美国资产证券化初始阶段主要以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主,现今资产证券化的范围已遍及租金、高速公路收费等各种领域,比如应收账款证券化、汽车贷款证券化、信用卡贷款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美国的次贷危机提供了一个令人们较清楚地认识资产证券化的机会。从收入来看,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商业银行与储蓄机构资产证券化收入急剧下滑。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2007年间,美国商业银行与储蓄机构的非利息收入中资产证券化科目收入在150亿-220亿美元区间窄幅波动;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商业银行与储蓄机构资产证券化收入从2008年的153亿美元迅速滑落到2011年的6.52亿美元,期间还经历了2010年4.83亿美元的最低点。

但数据显示:次贷危机前后,来自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各类基础性证券化资产金额波动幅度很小,美国商业银行按揭抵押证券(MBS)处于上升趋势;而相对来看,非按揭抵押证券则增长乏力。

次贷危机前后,美国商业银行按揭抵押证券(MBS)资产金额皆处于上升趋势,这与大众直觉不一致。主要原因是:一是与美国按揭抵押证券(MBS)的发行人结构有关。危机发生前的2007年一季度数据显示,美国MBS发行人结构为:政府机构占67%、私有机构占33%,其中次级档的占12%。二是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去杠杆化过程中,急剧收缩的是CDO、CDS这一类过度衍生和交易的证券化产品。

欧美资产证券化的过程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比如:慎重选择基础资产。各国资产证券化最规范的形式和主体是住房贷款证券化。早期是较好的房贷资产作为标的物,后期大量是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作为还款来源的不可靠性。而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构建的产品,在动荡的经济形势下,注定是脆弱的,也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实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对基础资产的选择一定要谨慎,务必选择那些受经济环境变化影响较小、能产生可靠的预期收入、未来还款来源有保证的资产。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要慎之又慎。

防范金融工具过度创新而引发的信用过度膨胀。次贷危机的教训表明,经过数次证券化之后的 CDO、 CDS 产品,往往连为其提供支持的基础资产都无从辨认,种种创新的金融产品最终成为纯粹的金融投机工具,危机的爆发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在进行资产证券化时需要防止对创新技术、工具的过度使用,确保创新的产品和工具在风险可控的范围之内。

加强对中介服务市场的培育和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资产证券化是一项高度复杂的金融活动,涉及会计、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众多中介服务机构的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其业务的引导和监管,在盈利性和独立性之间达到适当平衡。

资产证券化是建立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从各国实践看,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采用证券化方式将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连接,建立规范的信贷资产二级市场。证券化是银行业和金融市场深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阶段。次贷危机不仅没有否认证券化的作用,反而进一步证明了建立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安全连接的证券化机制,是一项有利于各方的重要金融创新。

资产证券化的中国需求

20世纪90年代到2005年初,我国进行过一些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研究和探索。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监管机构也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2005年 12月至 2008年 11月,中国各类资产支持证券总额约 670亿元。试点基础资产池基础资产的种类涵盖普通中长期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和不良贷款等五大类。但从资产证券化存量余额看,仅占中国债券市场的极小部分。随着此后次贷危机爆发,中国资产证券化进程暂停。2011年,央行和银监会重启资产证券化试点,多家商业银行已开始着手新一轮资产证券化试点,意义重大。

2011年底人民币贷款余额已达54.79万亿元,银行业存量贷款已十分巨大,银行资本压力持续增加。商业银行发展通常体现为资产和信贷扩张,进而导致风险资产增加、消耗银行资本,陷入扩张-再融资-扩张的“怪圈”。长远来看,这种再融资“怪圈”难以持续,只有打破循环才能保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完善银行资本补充和约束机制,特别是资本补充机制变得尤为紧迫。近期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对此予以明确。资产证券化是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稳中求进的目标,要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合理的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是必要的,这就要求银行能够具备投放信贷资金的能力,而当前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受资本金的约束较大,只有适当优化资产结构、腾出空间才能为信贷的合理投放提供条件。

资产证券化的路径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思路是:本着创新适度、资产优质、信息透明、风险可控的原则,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扩大,建立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实现直接、间接融资体系的协调,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任何一方利益的增长都不应损害其他方面的利益。消费者可获得条件更宽松、成本更低的贷款,同时权益可得到更好保护,避免因过度宽松信贷条件而导致超能力消费和丧失资产抵押权;银行可获得更广阔资金来源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分散贷款相关风险,管理资产负债表,满足资本、流动性标准,并从事证券化发行、分销服务,将利差收入转为收费收入;投资者可在承担类似于国债风险的同时获得更高投资回报;金融市场可在控制个别资产和单个机构集中度风险的同时尽早关注和规避宏观风险;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和传导机制与新的市场结构适应。二级市场建设要与宏观经济、金融体系未来发展一致。

本次监管层面推进的新一轮资产证券化试点,额度约为 500 亿元,重启试点将有两大方向:一是扩大试点银行范围,二是扩大试点资产的范围,监管机构有意将资产证券化范围扩大至中小企业信贷、涉农信贷、信用卡和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而此前试点资产大多为大企业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

可借鉴欧美经验教训,建立以社会功能为主导,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购房,依靠政府担保的二级市场。完善以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为目标的银行间房贷交易市场。如MBS可从公积金贷款入手逐步向中小银行房贷推进。

应该说目前我国有不少资产是符合证券化基本条件的,如中小企业贷款、住房信贷、保障房信贷、地方融资平台信贷资产等。但在资产选择方面应注意兼顾发展和市场接收程度,应考虑从优质、高效的资产入手,避免基础资产信用不足和防止过度创新。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投资者需要相对安全、高回报的长期资产。从目前看,优先选择以下资产更符合实际。

中小企业及信用卡贷款。目前相关部门正积极研究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案。这是未来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方向。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试点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将是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鼓励措施,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将一批中小企业贷款组成一个资产池,再将整个资产池分开销售来吸引投资者,既可以腾出信贷规模为更多小企业发放贷款,又有利于信贷资产风险的分散,可谓“银企双赢”。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

个人住房贷款。从供给角度来看,住房贷款一级市场及产品已成熟。包括:足够多的优质房贷资产,风险和收益匹配的房贷定价机制,标准的承购文件和程序,健全的消费者信用评级和房屋估值系统,充足可得的房贷质量数据,清晰的产权证明,健全的银行房产抵押置留权及违约抵押房屋拍卖程序等。从需求角度来看,足够多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需要在投资组合中增加相对安全、高回报的长期资产。

开展资产证券化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推动债券市场深化发展,形成更完善的利率体系,以及债券信用评级、抵押品管理与拍卖等配套设施。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家庭净资产的信息个人信用状况体系,使银行可以对基础资产风险精准评估,对证券化准确定价。进一步完善征信与评级体系。建立具有一定深度和流动性的统一的证券化产品交易平台,将所有的证券化产品均纳入统一的二级市场交易流通,增强相关债券的市场流动性。

当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为防止某些领域的监管过度和监管不足共存,需要加强监管部门间的协调。从银行方面来看,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按市场定价的风险管理工具,从事动态化风险评估。银行需要具有对新风险特别是交易对手方风险的评估和控制能力,保证新增风险不超过减少的风险和带来的收益。并且需要具备控制证券化成本的能力,使其不会超过由此带来的收益。

资产证券化的作用及前景

资产证券化将助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结构性变革。应该看到,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还不是很合理,各个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互通互联,间接融资比例偏高,企业长期融资主要依赖商业银行。另一方面,从金融产品来看,金融产品还很不丰富,银行资产较集中于信贷,资本市场上固定收益类的债权产品不多,有效连通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规模相当小。资产证券化将在这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篇13

文献综述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问世以来,学界就对该产品展开广泛的讨论研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Gardener(1991)将资产证券化分解为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广义的资产证券化包括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狭义的资产证券化则仅指二级证券化。

陈昀(2007)通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推荐过程的分析,总结了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状,认为目前在我国只有信贷资产证券化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处理方法出台,对于企业资产证券化还没有;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在于基础资产的选择,尤其是企业资产证券化,要能够实现真实销售,对基础资产有一定的要求。张韶华(2007)通过对中外资产证券化市场法律地环境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资产证券化应采取统一的立法模式,制定资产证券化的单行法;实践中我国所走的是一条制度和试点并举、交替进行、互为促进的渐进式的立法道路;列举了我国未来单行立法中所应包括的框架内容。何韵(2009)认为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是资产证券化滥用的结果,但资产证券化本身并没有错,错误的是它被不恰当的利用。周茂清(2010)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次贷危机给美国和全世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不能否定资产证券化这项金融创新技术的可行性。我们要认真分析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的真实原因,深刻反思其中的教训,并据此提出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策略

目前,关于中国资产证券化主要集中在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介绍、问题剖析、法律环境对比以及相应政策建议方面,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环境的研究比较少,从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两个方面来看当前全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经济走势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研究我国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发展走势情况。

理论分析

李佳,王晓(2009)将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划分为风险转移和增大流动性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其中风险转移功能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者通过向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发行证券,并通过一定的风险隔离和破产隔离机制,将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隔离出发行者的资产负债表,由此实现基础资产信用风险的隔离和转移;增大流动是指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者通过把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和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打包和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并把这些证券销售给投资者,由此实现基础资产现金流的回笼。

纵观中美两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历程,作者认为,资产证券化的两个主要功能在不同的资本市场条件和不同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发挥的主导性有所差异。为了应对网络泡沫的破灭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从2001年开始,美联储连续13次将利率由6.5%下调至1%。宽松的信贷条件刺激了民众的投资热情,收入并不稳定的居民也较容易取得房贷。当时的美国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将该类信贷资产证券化,用以规避风险,同时融通资金。

如图1所示,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一度达到历史最高。在我国,资本市场本来就不够完善,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再加上银根缩紧,增加了企业对于资金渠道的渴望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放开资产证券化后,企业必然首先将他视为一种融资渠道,让资产流动起来,获得现金。

比较两个国家的资产证券化功能可以发现:在资本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当货币政策处于宽松状态下时,资产证券化功能以风险规避为主导;在资本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当货币政策处于紧缩状态下时,资产证券化功能以增加流动性为主导,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看出来,资产证券化增加流动是对资本市场中银行信贷规模或者渠道的补充;而风险规避功能是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散与规避。总体来说,资产证券化是对传统金融市场的补充。

环境分析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国际环境分析

1.国际经济环境分析。目前各国对于资产证券化的质疑主要源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早期用于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将原本属于银行借贷系统内的风险在整个社会内分散后系统化,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以上情况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出于对金融危机的反思,目前各国对于资产证券化的使用非常谨慎,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未来一定时期内,资产证券化的脚步可能会缓慢一些。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宣布将希腊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以此为代表的欧洲债务危机使得还未从金融危机中苏醒过来的全球经济再次陷入低谷,欧债的负面消息使得以债券证券化为主流产品的西方资产证券化产品再次面临挑战。对于我国而言,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银监会严禁做“捆绑”贷款,严禁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无收益房屋信托。2009年“中国资产证券化暂时停滞”,成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冬天。

图3中,世界经济三大主体的美国、欧盟和日本在金融危机后产出均出现了显著的负增长,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第一季度,离金融危机爆发差不多一年左右,符合经济学中的滞后效应。随后在各国的救市政策下提高到正常水平后,在2010年左右又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开始下滑。经济产出的下滑导致社会对于债券的安全性信任降低,对于货币流动性的需求也下降,在两个因素的作用下,目前国际上对于资产证券化的需求相对处于疲软状态。

2.国际政治环境分析。2010年底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由此引发埃及、阿尔及利亚、约旦、苏丹、阿曼、毛里塔尼亚、摩洛哥、也门、北非和利比亚相继出现动荡,甚至政治动乱。一个国家政治稳定情况决定了该国的经济走向,从而影响到全球经济。我国在利比亚等发生动乱后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的项目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到了我国的对外投资情况。另外一个方面,出于对中国经济的压制和对本国经济的保护,美国和欧盟纷纷对华展开反倾销策略,部分商品征收高达400%的反倾销税,直接影响我国商品的出口。以佛山陶瓷为例,2011年9月16日,欧盟对产于中国的瓷砖做出反倾销终裁,执行时间从2011年9月15日0时起至2016年9月14日24时止,惩罚性关税高达69.7%。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征收为期五年的正式反倾销税,让我国的陶瓷业雪上加霜。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国内环境分析

1.国内经济环境分析。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对国内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分别为2005-2011年我国GDP环比增长率,基建完成额增长率和M2增长率。一个国家M2的供应以满足GDP的增长,其中在我国,我们通过前面的理论以及实际情况分析得出,目前我国主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指标为基础建设或者公共设施,我们就又引入了基建完成情况这个指标,作为GDP指标的进一步阐释。从2008年进入危机以来,多种因素导致我国的GDP增长率有所下滑,到2009年达到最低值。2009年3月开始,我国实施4万亿救市计划,到2010年底有显著效果,并保持到2011年;受救市计划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的基建情况保持高位状态,到2009年底达到最高峰,2010年回归后,又再2011年开始上扬;同样,在金融危机发生,或作为救市计划的一部分,我国M2增发明显上升,但是到2009年以后,为了保持物价稳定,保持房价合理回归,我国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M2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下,GDP开始回升,2012年GDP保持7.5%的增长,在GDP和基建保持相对高位,但是M2偏低的情况下,对于银行借贷业务的互补产品——资产证券化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利好的一个消息。所以说,未来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可观。

2.国内政治环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一直致力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2005年1 2月1日银监会所制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正式启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随后国家也加大对于各项环境的建设。在这种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的国度中,对于金融衍生品来说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国内政治体制改革也可能将要迎来一个更加积极的未来。对于已经步入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协调接轨必将带来更多的机会。

结论

文章通过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环境的分析,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主体为参考对象和研究对象,分国内外两个层次,政治和经济两个维度分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环境,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资本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当货币政策处于宽松状态下时,资产证券化功能以风险规避为主导;在资本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当货币政策处于紧缩状态下时,资产证券化功能以增加流动性为主导。第二,受到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和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全球资产证券化面临着信用危机和经济走低的消极作用,我们需要理性面对,认真分析我国所处状态,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应引导政策。第三,国内需求和投资开始回暖,但是货币供给仍然处于低位,作为借贷业务补充产品的资产证券化将原来需求上的春天,但是我们需要防微杜渐,加强监管,防止出现向美国金融危机一样的飓风。

参考文献:

1.Kendall, Leon T. & Fishman, Michael J., 1996, A Primer on Securitization [M],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2.陈昀.我国资产证券化推进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M].西南财经大学,2007

3.张绍华.中外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