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的精细化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行政管理的精细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行政管理的精细化

篇1

1.1有利于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管理的工作内容不断增多,行政管理环节趋向于复杂化发展,这就很大程度使行政管理的开展压力不断加重,也导致了行政成本的急剧上升,低效率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需求。精细化行政管理的应用和实施,将有效的保证我国行政管理观念和方法同时代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不断加快的社会发展当中持续跟进,确保现代建设成果的巩固和扩大。社会改革指引社会的发展方向,而社会管理是确保社会改革成效的基础,缺乏良好的行政管理,将会影响到社会改革的根基,改革也将难以推进,降低了改革的实际作用和效果。实施精细化行政管理正式促进现代社会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2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实施精细化行政管理,是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改革,而改革的成效则取决于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如果行政管理效率无法保证,则社会改革也将会受到严重制约。夯实基础是发展的前提,精细化行政管理强调精、准、细、严的管理目标,以管理工作和流程的细致化和标准化,实现对行政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精细化行政管理成为我国现代行政组织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2.我国行政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2.1结构较为混乱

结构混乱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本文由收集整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就我国行政管理部门来说,由于管理内容和工作量较大,这就导致了我国我国行政管理部门规模较为庞大,且管理人员数量较多。由于缺乏先进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导致岗位设置界限并不明确,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存在一定的冲突,这样的结果导致了部分管理工作大家都抢着干,争着干,而部分管理工作则无人问津,互相推测,从而严重影响到了行政管理的实际质量。此外,由于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存在一定的冲突,在日常执法过程中,企业和商户出现问题后显得无可适从,不知道具体该由什么部门管理,具体该听从哪个部门的决定,最终使企业和商户在相关问题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且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复和解决。

2.2程序复杂,效率低下

就目前我国行政管理来说,程序的复杂化,效率的弟底下化,是最为主要和明显的问题。由于行政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没有对管理单元进行有效的划分和细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一个简单的项目需要经由多个部门进行审批和处理,这就大大影响到了行政管理的效率,最终导致项目的拖延,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在进行一个机械加工项目的审批时,需要由发改委、国土、规划以及消防等几十个部门进行审批和核实,并且需要加盖很多个章,才能够确定相关项目最终的通过,延误了企业的发展时机,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2.3职务混乱,工作积极性差

行政职务混乱,工作积极性差,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统筹,确保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就我国行政管理来说,对行政管理理念却缺乏良好的工作态度,由于职务和部门的混乱,缺乏对工作内容的有效划分,导致许多有利的工作大家争抢着干,没有实际利益的工作则无法接管,互相推脱,不作为,慢作为,是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差的集中体现。此外,我国行政管理机构臃肿,有的部门虚职多,领导多,而工作人员较少,官多兵少的现象,最终导致了官僚主义的盛行,并且严重影响到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

2.4行政成本过高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成本过高是较为严重问题,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根据这一现状提出了一定的改善和抑制措施,但效果却并不明显。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办公场所越来越奢侈,机关办公场所高楼林立,恢弘气势,内部装修富丽堂皇,建筑面积大,人均办公面积达到了及时平方米,高档的内部陈设和装修环境,如同酒店会所一般。此外,在许多地区行政管理领导基本是人手一辆办公用车,公款吃喝现象屡禁不止,由于监管难度较大,导致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行政管理部门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越来越差。

3.精细化行政管理的目标分析

精细化行政管理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管理理念,更是一种优秀的行政管理方法,是行政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精细化行政管理的核心在于细化精细化管理的流程和内容,并对行政管理的任务和标准进行细化,实现行政管理的精确控制、精细考核,使管理对象得到了合理的确定和分解,实现对行政管理目标的数字化和程序化,并且有利于行政管理的责任化,最终改善行政管理的综合管理质量,促进行政管理效率的快速提升。

3.1实现行政管理的细化

细化行政管理是精细化行政管理主要特点,精细化行政管理强调对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责任的细化,按照合理的逻辑结果将行政管理的相关内容划分为更小的部分,直至相关单元不能够再进行细分,分解出来的每个单元单独开展管理工作,但又相互保持一定的关联性,形成基本的工作单元。行政管理的细化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对行政管理工作有着深刻认识和理解,能够掌握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的目标,同时还要详细掌握行馆管理各工作单元的负责人,当相关负责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差错和问题,则必须能够及时的将责任追究到个人,确保行政管理的实际质量。

3.2实现行政管理的量化

量化行政管理是精细化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通过对行政管理的量化,能够明确行政管理的最终目标,进而不断优化行政管理的有关内容,确保行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行政管理工作而言,许多内容都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公民安全感指数、公民幸福指数这些相关数据都是量化的有力体现。在行政管理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精细化行政管理能够将全部的工作内容进行数据化,如工作人员的量化考核、工作量以及工作质量和量化考核、工作效率的量化以及满意的量化,进而对行政管理整体问题和不足有一个清晰和深刻的任何,并能够根据数据反馈结果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改善和优化,最终实现行政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3.3实现行政管理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最终发展方向,标准化的行政管理能够使各部门之间有效的配合,从而确保行政管理的有序开展,如果行政管理无法达到标准化,行政管理的结果也将无法得到保证。精细化行政管理的实施,要求行政管理的各部门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标准中必须要涵盖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以确保行政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有所依据,防止盲目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一举改变粗放式管理手段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可以说,精细化行政管理的应用,将是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执行力的重要方式方法,标准化将为行政管理人员制定了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准则,尤其是对于责任心不足和自觉性欠缺的管理人员来说,精细化行政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3.4实现行政管理的流程化

精细化行政管理的实施,对行政管理进行系统性的划分,将行政管理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小单元,以实现对行政管理的有效控制,确保行政管理的实际质量。精细化行政管理实施过程中,还能够实现行政管理的流程化,让行政管理的相关工作和任务按照有序的顺序连接起来,在每个流程和环节上,即能够将行政责任具体到个人,还能够依照环节来寻求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其他问题,从而有利于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促进行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4.精细化行政管理的实施策略

4.1深化精细化行政管理观念,优化管理质量

针对目前我国行政管理现状,深化精细化行政管理观念是优化行政管理质量的首要工作方向。首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要培养全局意识和观念,让行政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顾全行政管理大局,而不是从个人角度和部门角度去从事相关工作,坚决杜绝小团体思想,提高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同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时间,实现行政管理的高效化,将时间作为衡量行政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准。此外,必须要强化管理人员的效率意识、成本意识以及服务意识,要明确效率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公民利益为行政管理的目标。

4.2健全规章制度,严格依法行政

全面的规章制度,是确保行政管理质量的前提。为确保精细化财政管理的正常实行,必须要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以合理性、合法性和公约性的原则,推进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加强岗位责任制的建立,使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了解岗位工作内容,能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量化工作考核,对于表现良好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态度较差的管理人员予以警告和惩罚,从而避免管理混乱现象,确保良好的行政管理秩序;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严抓行政管理质量,将工作内容和工作结果向群众汇报,以提升行政管理部门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强调限时责任制,对行政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分配到个人,并要求审批事项和管理事项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如果逾期没有完成,则必须要对其进行责任的追求,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以确保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4.3优化审批程序,加强电子行政建设

篇2

办公室精细化是办公室工作新的发展方向,也是办公室行政管理的必然趋势。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精细化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原来办公室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有岗无责”、“有岗无人”、“有人无管”等不良状态,可以实现办公室工作岗位、职责与人员三者的完美匹配,节约办公室管理工作的成本,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管理效率。笔者结合目前从事高职院校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实践,在此就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1细化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

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应当是最具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办公室岗位设置的随机性和任意性,造成办公室岗位职责设置在横向和纵向上出现重叠和衔接空隙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造成一些办公室事务的处理上同时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岗位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成本的上升。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些事情办理过程中,一旦出现负面影响,很难追究某个岗位的责任,上述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原本可以顺利完成的工作任务却不易完成,大大影响了办公室工作效率。除了横向业务上的重叠意外,还有就是纵向上职能分工不清。办公室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一方面做好横向诸多事务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做好领导交办的临时事务,为领导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由于办公室工作繁琐复杂,很多领导在安排工作任务的时候也常常是临时点将,难免会造成办公室工作出现或小或大的混乱,显得没有了章法。因此,办公室在设置岗位职责时就应当充分全面的考虑到办公室工作横纵向上的需求,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设置并细化岗位职责,同时指定专人搞好办公室为领导服务的工作,实现办公室工作由复杂到简单,由混乱到有序的改观,进而提高办公室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提升办公室工作的水平,提升办公室工作的效率。

2提升人员素质,树立服务理念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非常零散、琐碎的并且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当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真正实现精细化之后,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所设置的每个岗位都有自己所针对的特定的对象,而根据特定对象的不同使得办公室从事特定岗位工作的办公室人员要具有特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然而,在特定范围内,办公室工作人员仍然存在专业技术不突出、不具有专业指向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办公室工作人员展开有计划、有步骤的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素质,以满足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细化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另一方面,办公室作为各单位承上启下的重要部门,其行政管理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服务性工作。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细化后,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但是,要真正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使其真正树立服务理念还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搞好各项服务工作的同时,也能使自身的个人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能够充分体会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充分激发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

3强化制度建设,内化精细化意识

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模式化的基础之上,将这种模式化管理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在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过程中,要将细化后的管理思想、细化理念等有效地落实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而这个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思想、理念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从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细化角度出发,不断建立和完善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细化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刚性和约束性,使得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细化的理念深深的植根于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心里和具体的每一项工作当中,在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办公室行政事务的过程中将精细化意识得以不断强化,并将其内化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如果离开了精细化管理制度建设、离开了管理精细化意识的内化,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必将显现出执行的表层化,难以得到长久、彻底的贯彻和执行,必将影响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水平和精细化深度。

4结论与思考

办公室工作的面比较广,内容比较繁杂,并且每项工作任务的责任又比较重大。办公室工作的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本部门声誉好坏,还关系到整个单位整体形象的好坏。办公室工作质量不高,会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转。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作为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的关键一环,直接制约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通过细化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提升人员素质树立服务理念、强化制度建设内化精细化意识等方法,切实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水平。

篇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各方面的经验也有所收获,各种规章制度也越加完善。现在又面临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因而,在国有企业中精细化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精细化行政管理不仅科学有效,还能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取,调整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为企业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一些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并不恰当,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将精细化经管引入企业中,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实施应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精细化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1精细化行政管理概述

1.1精细化行政管理内涵

行政管理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行政管理的工作繁忙、琐碎,而且与内部员工都有着密切得到关系,因而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因而,在行政管理中加入精细化的思路,可以更的做到行政管理的工作。精细化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中主要是管理、协调和服务,其中协调是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管理是主要事物,服务是其根本。可见,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维护员工的利益,应用精细化管理是非常合适的。精细化行政管理也就是在行政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只是所有的分工事项和管理模式都是更加的精心化分,每一项工作或是管理都是记录在案的。精细化行政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其精准、细化的内涵。

1.2精细化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

精细化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国有企业中精细化行政管理的非常之广,也受到众多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喜爱。相信,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精细化行政管理模式一定会给国有带去意想不到的收获,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市场中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下面本文分析一下精细化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第一,行政管理不仅要管理企业大大小小的事物,还要给领导班子出谋划策,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给出相关建议和策略,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经营的发展。第二,行政管理还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这可以促进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快速在企业内部实施精细化的管理的思维,让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接受其,快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第三,行政管理还承担着服务企业的重要任务,行政管理在安排后勤工作时,即可以利用企业剩余的劳动力,增加百姓的就业率,同时还能维持企业固有的形象,通过素质有佳的后勤部门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内涵,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打响企业优良价值的牌子。第四,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到企业员工每一个的思想意识,而且可以通过有效的精化细分积极的引导员工在企业要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进而可以营造一个健康的企业环境,增添企业的活力。总之,精细化行政管理不仅对企业内在又在提升作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可见,精细化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2精细化行政管理的思路研究

2.1精细化的管理目标

国有企业在进行行政管理时,可以将行政管理的计划分成几个模块,然后在一个小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最后就可以通过观察得知那些目标是容易实现的,那些目标是不容易实现的,在制定下一个季度的目标时,就会有针对性。精细化管理目标能够有效的缩短原本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科学有效的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可以量化所包含的管理任务和工作的量化。这种精细化的细分目标,也能减轻工作的工作量,让工作人员有目的性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2.2标准化和流程化的理念

标准化和流程化是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思路,可以说合理的流程化和标准化的工作方式是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能对企业日常的经营工作进行管理与协调,科学有效的分工任务,工作人员在按照指定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工作,就能快速的提升企业工作者的管理效率。流程化的思路需要标准化作为铺垫,只有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快速养成遵守标准化的规定,在一段时候之后变回习惯这种工作模式,逐渐流程化。当然,这里的标准化不仅是只员工工作时的标准化,还指员工福利的标准化,如员工的晋升机制、员工的奖惩机制等等都要制定一哥标准,在按照这个标准对员工进行奖励或是惩罚,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3经济化和协同化的意识

为了使得各个部门之间可以有效的进行工作,在管理需要引导员工有着经济化和协同化的思想意识。当员工有这样的思想意识,行政部门在开展工作时便轻松许多。以企业经济利益为指向的部门间联合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每个部门的优势,进而快速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可见,在精细化管理中加入经济化和协同化的意识,不仅可以让企业员工产生这样的意识,还能保证企业在实际的经营中,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当前,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视在发展过程还需节约经营成本。因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这一方面就必须要制定每一项的合理支出。

3在国有企业中实施应用精细化行政管理的对策

3.1建设企业文化,导向精细化思想

一个企业务必要有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更是代表着整个企业员工的形象。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同时还能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可见,为了实现企业行政管理的精细化,就务必要积极的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行政管理部门就需要对企业进行一个全面的调查,了解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看法个意见是什么,然后做出一个精细的表格,再者还需要借鉴和参考成功企业的文化,最后将总结出的资料上交给领导。其次,行政管理部门在后期还需要专业制定维护企业文化的制度,这样才能长期确保企业文化的传承。

3.2实行制度化管理模式

为了促进企业精细化能够快速的在企业中得到应用实施,需要制定一个符合企业发展的制度。制定这样的一个制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做精细的规划,才能制定出一个企业性质的规章制度。制度的制定可以采取一定的奖惩机制个惩,并树立以人为本的性质管理理念,合理的落实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企业内部制定合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得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切实的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而且也能通过规章制度获取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实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将精细化行政管理切实与制度向结合,从而有效的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3培养员工精细化的工作习惯

在企业内部应该营造一个精细化工作环境,这样可以推动精细化的应用。因此,行政管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培养员工的精细化工作习惯,让换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促使员工能够详细的对工作进行划分,并明确个人的职责,合理的对员工进行考核,从而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通过习惯的培养,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的素质,让员工懂得一切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制定的。员工的素质提高了,精细化的思想变轻松的让员工接受,使得行政管理的精细化得到所有员工的支持。

3结语

总而言之,精细化行政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方法,符合时展的潮流,也切合了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所需。国有企业想要在世界浪潮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从内部进行调整,从内部提高国有企业的行政办事效率。在国有企业中一定要长期的坚持应用精细化行政管理模式,使其管理模式融入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脑海中。精细化行政管理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最佳途径。作为国有企业的员工务必从自身开始,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毕竟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出精细化行政管理的作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参考文献:

篇4

二、电力企业办公室中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其电力的生产和供应将极大影响着社会用电的正常运转,其办公室的行政管理职责,则对整个企业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在电力企业的办公室行政岗位上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其必然的趋势,在推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保证权责制衡

在建立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时,根据电力企业办公室的工作流程及相关职能,先是建立起更为科学合理的岗位工作内容。其次,要在完成定岗之后,进一步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能规范,以保证能够使办公室人员各尽其职。此外,对于没有按照规范或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可以对其进行问责,这样一来,可以优化办公室内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提高整体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保证制度的有序运作

为了能够保证这种精细化制度在办公室管理工作中的正常运转,应当做好制度制定前的调研工作,即根据每个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办公室的工作流程和规范进行制度化工作[2]。同时,在制度运行之后,还要及时根据当前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制度的调节,以不断增加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为制度的有序运行创造更好的环境氛围。

(三)加强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和某些指标的评定影响着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运作,在企业办公室对绩效考核的标准进行确定时,应当将一部分可以进行量化的工作进行合理科学的量化指标设计,而对于一些确定性低、不易量化的工作设计成定性评价指标。这样一来,精细化管理的评价效果将更能符合电力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为企业做出相关规划或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员工的工作内容往往枯燥乏味,而一些管理经验丰富的领导,不但能够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更是对其的工作习惯和特点都了如指掌,这样一来,领导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原因能够快速的定位并解决。因此,不断加强电力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对企业员工团结性和集体责任感的培养,同时进一步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企业的文化氛围,加强经营绩效。

(二)加强制度化管理

一个合理且科学的部门工作制度是其能够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这种制度越是科学合理,越是能够约束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因此,进一步优化电力企业办公室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部门的责任体系,这种“权责统一”将能大大提高办公室的精细化管理力度。

(三)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

篇5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概念

精细化是管理的新方向,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准、细、严为特征,致力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是加强管理、提升效率的必经之路。

二、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内容与要求

要想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定岗定责,权责对等。要按照“定岗、定责、定标准”的要求,健全办公室工作的责任体系。所谓“定岗”,就是要根据办公室工作职能和流程,科学设置工作岗位。所谓“定责”,就是要明确界定岗位职责,确定工作衔接的节点和程序,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所谓“定标准”,就是要按照局部功能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的要求,将各项管理标准具体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形成岗位工作规范。在优化流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是推行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二是优化流程,保障有序运作。建立科学简约、清晰明了的工作流程,是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要借鉴现代管理理论,健全和优化办公室各项工作流程。要根据办公室职能,建立信息调研,使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在流程设计中要做到目标明确,环节清晰,努力实现各环节间的“无缝衔接”,有机配合,信息共享,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既提高效率又减少出错率。

三是实行考核评议,提高绩效。要合理确定考核标准。对那些程序性、易于量化的工作,尽可能设计量化指标;对那些非程序性、主观因素较强的工作,设计必要的定性评价的指标。要采取科学的考核方法。充分运用行政管理信息系统,自动选取并生成相关工作指标。对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辅之以必要的人工方式,人机结合,提高考核效率。坚持综合考核和分类考核相结合,通过综合考核对办公室整体职能发挥情况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分类考核对办公室重点工作进行单项评价。

四是完善制度,夯实基础。要健全从政务服务到事务管理,从外部协调到内部运转等办公室各个方面的工作制度,避免出现管理真空。要推动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决策评估等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提高辅助决策质量。要进一步完善督促检查制度,提高执行力。要对现行制度进行认真清理,保留合理的,补充必要的,废止过时的,形成完善、管用、有效的制度体系。有了制度,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制度的落实。

五是强化保障,要改进手段。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实现流程运转、工作评价的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是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要根据拓展范围、优化流程、全程监控的要求,推进综合行政办公信息系统建设。

三、如何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办公室干部队伍,是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

一要增强把握规律的意识。办公室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注意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无从谈起。要增强创新意识,工作不能因循守旧,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增强精益求精的意识。坚决克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

二是要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多占有第一手信息资料,拿出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供领导参考。要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充分发挥综合部门的优势,善于从全局思考、筹划、安排和处理问题。以构建和谐团队为目标,营造宽松和谐的办公室工作环境。

三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推动实践工作。推进办公室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管理实效。要认真学习借鉴现代管理理论,掌握现代管理方法,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拓宽管理思路。比如,学习借鉴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及时发现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的措施,达到不断优化的效果。学习借鉴零差错管理的方法,在办公室工作中坚持零差错标准,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是全体人员要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作风。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措施的落实,要靠扎实的作风来保证。(1)要爱岗敬业。做好一项工作,热爱是前提,奉献是基础。提高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要热爱办公室工作,甘于奉献,尽职尽责,充满激情地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2)要雷厉风行。办公室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机关、整个系统的效率,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效率意识,努力做到闻风而动,雷厉风行,决不允许出现办事拖沓、推诿扯皮等影响工作效率的行为。(3)要清正廉洁。办公室人员在领导身边工作,代表着领导和机关的形象。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模范遵守廉政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要严谨细致。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办公室的每项工作,诸如发一份文件、打一个电话,都可能对全局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职责程序和规范要求,努力做到有百密而无一疏。(4)要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理念,把重视细节作为一种素质,一种修养,一种工作态度,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从细微之处见精神、见水平、见魅力。

参考文献:

[1]易建国.新时期办公室工作怎样做?通信企业管理.2003(11).

篇6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优势

(一)节约了核算时间

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采用收支核算的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能与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了。收支核算的财务管理方式记录的信息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在行政单位中越来越多的需要。信息化财务管理运用先进的网络财务系统对当前的财务信息进行的自动化核算、集约化处理。减少了人工财务核算时的误差,大大提高看工作人员的效率,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合理全面的对整个单位的财政收支进行统计,有利于管理者对整个单位的合理规划。

(二)及时对财务管理信息进行更新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运行的命脉,该部门的工作效率十分重要。只有财政管理部门高效运转,才能保证整个单位的高效运作。旧的管理方式,运转需要一定的周期只有在业务进行一定的时间段之后才能获取相关的财务信息这种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延时性,不利于行政单位及时的解决问题。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将财政信息及时更新。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对相关部门的财政信息进行实时管理。方便各个部门之间及时的进行财务信息的交流,提高了整个部门的运作效率,保证了一定的时效性。

(三)有利于相关制度创新

传统的财政管理制度运行多年机制老化,财政管理是保证单位高速运转的中枢。老化的财政管理办法减慢整个行政机构的运行发展,使整个单位效率低下,结构落后。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效的加快了财政部门运行能速度,加快模式升级转变,极大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人事、资源、财务等方面进行科学调整与创新型管理。使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有了质的飞跃。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更好的完成为人们服务的根本目的。

(四)将财产信息网络共享

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共享十分重要。有效的信息共享就代表着时效,快速想信息传递是单位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了行政单位与外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方便了行政单位业务的具体实施。有效的联系了银行、审计等部门。实现了行政单位内部的财政信息共享。提高了部门内部的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准确度。实现了计算机技各单位多用户间的共享。改变了传统的单位间文件信息的传递方式,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不完善

中国各个行政部门对于财务信息化工具的具体工作需求是不同的,行业间的信息化程度各有不同,没有达到统一的步调。财务信息化工作的程度各有不同,没有实现统筹管理,制度建设程度存在差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存在问题。没有建立完整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整个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

(二)财务信息化软件功能比较落后

中国现有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功能比较落后,主要应用于实际的账务管理。这种管理软件的功能过于单一,软件所处理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工作,不能将软件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这种停留在账务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方法过于停留在表面,没有对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进行真正的发展,走入了发展中的误区。只是用于完成最基本工作不能体现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与人工核算之间的优势差异。这种固定的信息处理模式不能在财务工作决策和实际的规划中发挥优势。无法为高层对工作项目的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三)财务信息化管理理念落后

中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化没有进一步的认识,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大多数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依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没有及时的将现有的财务管理信息与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工作中不被重视。无法对当前单位的具体财务信息进行实时的完整的反应。无法发挥其在工作中的真正作用。

(四)从业人员对信息化财务管理操作水平有限

中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由来已久,工作人员一直采用原有的任用标准。其工作停留在账务管理方面,只要账目核算准确即可。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没有进一步的要求。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部门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范围过于单一,软件的应用只是为了标榜现代化的办公。部门对息化管理系统没有进一步的具体规划,工作人员信息化办公技术不到位,系统整体能力单一,不能充分发挥系统优势,财务信息处理缺乏规范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推进措施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

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需要完善。改变中国各个行政部门对于财务信息化工具的具体工作需求是不同的局面,对行业间的信息化程度进行统一规范,使制度的发展达到一致统一步调。制定统一的财务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进行统筹管理,制度建设保持一致。及时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建中设存在问题。建立完整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规范整个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

(二)改变财务信息化软件功能落后局面

对中国现有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功能进行及时的更新,开发软件的功能将软件应用于实际的账务管理工作的更多方面。更具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软件进行实用性的设计,将财务信息化软件全面的科学的引入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工作中去,将软件的优势全部的激发出来。深化信息化账务管理中的职能,对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功能进行真正的使用研发,走出其发展中的误区。充分体现现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优势。将这种信息处理模式在财务工作决策和实际的规划中的优势发挥出来。真正的为高层对工作项目的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三)及时更新财务信息化管理理念

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及时树立新的管理理念较。改变大多数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停留在传统阶段的财务管理观念,及时的将现有的财务管理信息与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充分发挥该现代化体系的应有的作用,在工作中将这一新理念重视起来。充分利用该工具对当前单位的具体财务信息进行实时的完整的反应。充分发挥其在工作中的真正作用。科学的对财务进行系统化信息化的挂了,树立起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管理观念。

(四)提高从业人员信息化财务管理操作水平

改变中国固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由来已久,提高工作人员任用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与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扩大部门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范围。部门对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规划,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办公技术,更新系统的整体能力,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对财务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要具有极高的精准度,为实现这一目标管理需要信息化。信息化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势在必行,这种管理模式极大的提高了相关单位的财政管理效率,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

[2]夏凤鸣.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2

[3]张庆云.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路径[J].科技视界,2013;07

篇7

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由管理人员负责,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行政管理的质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所谓的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目标指的主要就是提升行政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建设高素质的中国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促进中国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从广义上来讲,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1.2内容

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可以理解为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等的标准化,要求对行政管理的权限和效果、考核方式等实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是确定行政管理工作者的职业标准,为进行相关人员能力鉴定和培训、选用等提供参照。职业标准的本质是对行政管理从业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立时应充分考虑企业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内容。行政管理职业标准是衡量行政管理者是否达到岗位要求的重要参照,在推动行政管理规范化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2.实现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目标的路径分析

2.1完善行政管理职业标准

行政管理从业者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等因素都会或多或多的影响到其工作质量,职业标准制定时必须将以上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合理确定考核标准。职业标准是评价行政管理从业者的标杆,必须考虑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将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作为重点内容。职业标准的确定需遵循的原则有:(1)实际调查。应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企业的管理岗位要求,合理确定能力标准。(2)全面性。职业标准应围绕岗位展开,其中应涵盖行政管理的内容、能力要求等。

(3)不同等级的职业标准内容上存在区别,且能力要求侧重点不一样。总的来讲,就是高级标准与低级的在内容上有差异,同时二者又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能力要求方面,高级标准对人员能力要求侧重点为决策能力,中级的侧重点是协调能力,低级的侧重点为执行能力。

2.2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行政管理职业化的真正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辛的奋斗历程,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积极努力,还需要政府、社团等提供支持与帮助。我国目前的企业行政管理职业队伍与世界一流的专业队伍还有很大差距,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实际,行政管理职业化目标的实现,必须要首先建立健全保障体系,为行政管理职业队伍的建设提供制度和体系方面的支撑。

保障体系是指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其中应包括技能鉴定、培训等机构。当前,我国比较常见的证书主要有资格证类、职称类、执业证类。鉴于企业行政管理的特殊性,最好采用评定职称的方式。企业的行政管理职业兼具职业共性和行业差异性,在健全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采取建立省级或行业协会等方式。通过加强行政管理从业人员协会建设,能够更好的管理省内或行业内的企业行政管理职业资格相关工作,可以促进依法管理的实现,推动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的发展。

另外,由于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理论基础,还要求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仅依靠试卷就对他们的综合能力、职业资格做出评价是非常不科学的,结果没有说服力,也并不可信。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评价,应采取实践检验和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为了获得更全面、科学的评价结果,资格鉴定小组应由考评、培训和监考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对通过考核的人员方可授予从业证书。职业考评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为了促进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的实现,就应积极完善考评制度,确保考评工作的开展有理有据,实现规范的考评管理。完善考评制度是加强行政管理职业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对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其中,应重点完善资格认证制度和考评工作的相关规范、章程等。

2.3重视营造有利的环境

环境是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能够为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其中,应特别重视舆论、培训、工作等环境的营造。

(1)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舆论的作用不可小觑,为了实现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的目标,应重视合理利用舆论的作用,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首先,应在社会上和企业中积极改善行政管理职业的形象,强调它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巨大作用,深化社会民众和企业员工的认识,使其意识到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使广大民众认识到行政管理职业能力和行政管理质量的紧密联系,改变传统认知。创造有利的舆论条件,可以借助舆论的力量,为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目标的实现奠定社会基础。(2)营造有利的培训环境。培训是提高技能和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推动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目标实现方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所谓营造有利的培训环境,指的就是鼓励教育机构开展职业培训、教育,为企业培养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积极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行政管理职业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人才基础。同时,大力开展职业培训能够提升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从业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使其更好的为现代企业发展服务。(3)营造有利的工作环境。是指确保行政管理从业者能够享受应有的待遇,缩小实际地位与其预期地位之间的差距,其中,应使行政管理人员与其他人员(比如会计、技术人员等)一样享受评职称的权利。另外,在企业中应逐渐推广持证上岗的管理模式,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实行严格把关,引导相关人员积极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例如,企业经理任职者应具备高级管理师资格;部门经理任职者应具备副高级以上管理师资格等。在企业中明确规定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能够对相关管理者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引导,促进其奋发向上。同时,明确的资格规定,也有利于使员工信服,管理者工作的开展将会更加顺利,并且,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岗位要求的匹配度也会更高,行政管理效率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对改善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行政管理工作环境的改善,能够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氛围,使企业更具活力,促进行政管理职业化目标的实现。

篇8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管理哲学,因为哲学基本上就像一只罗盘,能指引企业经营的正确方向,帮助企业迎接挑战,可以获得职工、消费者、社会的大力支持,从而帮助企业追求成功。“爱的循环”的提倡者吉田忠雄是YKK拉链公司的总裁,YKK拉链公司制造的拉链占世界总产量的35%,他将利润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是以质量较好的产品以及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三分之一交给销售我们产品的经销商和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厂。“不为别人得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如果我们撒播善的种子,那么,善还会循环归还给我们的,善在我们之间不停的循环运转,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实惠。

企业管理哲学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一般的经营理念,而且涉及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它关心的不仅仅是管理层面的因素,还有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企业的辨证思维方式,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和相关利益群体各种矛盾的方法。不仅在国内可以适用,而且在国外也能大行其道。这也正是我们在跨国经营时代所应强调建设具有很强适应性的企业管理哲学的根本所在。

二、中国企业管理哲学建设的必要性

1.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迅猛发展的需求 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中国不少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中国已被联合国评为新兴的海外投资国,其中一批优秀企业,如海尔集团、上海广电、万向集团、杉杉集团、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跨国经营。在讨论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关问题时,笔者以为,中国跨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理念体系构建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它对企业在迈向跨国公司的重大转型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更应该强调构筑自己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管理文化,以免被别的国家文化所同化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2.西方企业在中国本土经营的成功启示 

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中国企业面临着全球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和哲学的严峻挑战。加入WTO后,形势更加复杂。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都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它们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世界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使中国处于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的跨国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挑战是中国的企业在西方多国公司面前是亦步亦趋还是自我崛起,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发展高度问题,任何一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好,都会影响中国企业的长久生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西方公司的做法。西方公司不仅愿意采取国际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而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入乡随俗创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把人员流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不变因素;扩大招聘范围,不只局限于招收名牌大学毕业生,着眼于立足本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的一贯做法,减少外国经理的数量,多给中国员工晋升的机会,避免中外冲突;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等。这些做法对于中国的企业怎样在本土各地经营以及走出国门开展异地经营都是很好的借鉴。西方公司在中国经营的本土化成功,直接打压着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如果我们仍一味模仿西方公司的经营方式,不去做挖掘深层的本土和异域的生存土壤的努力,形成一种更能符合中国本土和国外文化的企业文化和哲学,中国公司的生存、发展道路将会变得比入世前更为艰难。

3.体现赋予本民族文化传统特征的内在要求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首先应该是能够充分挖掘与利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能够建立起符合全体国人的企业哲学。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讲求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讲求道德诚信,崇尚美德,而诞生于西方文明下的西式商业精神,在被中国企业照搬进来时,却忽略掉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前提,这使得理念变形的情况比比皆是。况且,即使这种学习不走形,以西式商业精神为视角的亦步亦趋,也很难造就出强大的可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中国企业。盲目照搬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事实上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来构筑企业哲学和文化,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地位和方向,其成效显得非常有限。一个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都缺失的企业,它是不可能在国内立足的,更谈不上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三、企业管理哲学的阶段性构建分析

在讨论怎样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应该具有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价值追求,给它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意义,否则,我们在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发挥不了管理哲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在公司创业初期,重要的是生存与扩张,是产品和市场,所以出现了索尼的开拓、独创精神和松下的饥饿精神,也出现了华为的压强精神。但当一个公司的规模扩展到相当程度,即它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的时候,企业文化和哲学的探讨就被赋予更高更新的含义。对内而言,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员工的增加,企业领导者迫切需要一个发挥增强企业内聚力、形成企业思维以统一员工思想、确认工作评价标准、确认接班人标准等作用的企业自身价值体系——即企业的文化体系,对外而言,此时,随着企业在业务过程中触及的社会利益日益广泛,人们已从文化的角度评价其合理性和利益的得失,企业文化中的使命与宗旨、服务精神、社会意义等因素凸现出来,文化又成为对外营销问题,部分企业甚至以自身的企业哲学作为营销主要述求点之一,使之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爱的循环精神就为企业的成功获得了国内外的强大哲学支持。

到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时期,对企业的管理哲学就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此时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不仅只是关注国内的可接受问题而且也应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外认同问题。构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体现本土化全球化的实质性的企业管理哲学可以说是事关企业跨国发展时期生死成败的核心问题。世界许多成功的企业发展到跨国公司阶段时都已形成自己能被尽可能多的民族认可的独具特色的“管理哲学”,并发展出一整套“企业理念体系”。如IBM公司“尊重个人、服务、追求卓越”企业哲学;美国麦当劳的“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理念。那么,中国众多企业面临跨国经营时,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呢?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国际大舞台呢?笔者以为结合中国正处于向外发展初期,中国企业的经营哲学应该体现出一种饥饿精神、自主独立的精神和敢于搏强的

精神。这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一个企业经营哲学的构建:产品研究与创新性上,追求自主,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专利,而且更要主张自我开发与创新;生产上,要自创品牌,延长自己的生产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能过于满足贴牌生产;营销上,可以借助国外的营销渠道和手段,但不能完全依附,否则,企业的独立性永远难以实现,在国际上仍无法展示自己的身影。总之,反映这种经营态势的企业管理哲学,应该是一种力求自主、拼搏图强的哲学观,而不是一种盲目屈从国外大公司的经营范式。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我们的企业在经营时应该审时度势,及时转变自己的经营指导思路,不惧怕诸强,拼搏挤压,构筑起能反映目前自身经营特点的企业哲学理念,指导本企业打造为世界真正强大的成功大企业。

参考文献

篇9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是指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和设备构建资产管理体系,进而完成对资产信息的收集、整合以及处理等各项任务,实现了资产管理的高效性及精准性,解决了传统资产管理模式中的不足,提高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运行效率以及工作水平。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构建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具备多项功能,除了可以完成对资产信息的处理之外,还可以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同时还能与其他财务管理系统完成对接,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任务较重,涉及到大量资料的核算处理,在传统管理方式中,大部分工作都是由人力完成的,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管理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失误现象,资产管理信息化方式优化了运行程序,使数据信息运算处理更加高效、便捷,同时还能避免失误现象,保证了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及精准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但是资产价值的体现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人工管理方式很难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以及实际需求做出科学调整,无法实现资产使用价值,信息化资产管理形式完成数据共享,进而做到对资产信息的全面掌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出现资金闲置现象,使资产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利用信息化资产管理形式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使各项资产的来源以及去向更加清晰明了,实现了资产管理的透明化,可以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

二、信息化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中的体现

(一)规范资产管理工作

资产管理信息化是将资产管理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设定一个标准流程,对财务制度进行统一规范,并将其在软件中进行定义,保证资产管理的不同环节信息的有效、准确传递,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信息的真实性。

(二)优化资产管理模式

信息化资产管理模式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特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资产信息的传递,保证了资产信息获取以及传递的及时性,并且在传递过程中很少出现错误现象,提高了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力度,是对资产管理模式的优化。

(三)实现资产动态监督

信息化技术可以完成对资产动态情况的全面监控,了解资金收入以及支出的全部过程,在对各项资产信息进行查找以及对比时变得更加方便,将资产管理的被动监管变为主动控制,降低了风险发生概率,提高了资产管理水平。

(四)协调资产管理过程

利用信息化资产管理形式,对不同形式的资产进行准确定义,明确不同单位需要完成的资产管理任务,充分发挥出财务部门的协调作用,通过逐级管理和模块管理方式,完成不同单位及不同等级财务部门的资产管理,提高了资产管理水平以及协调能力。

三、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要实现更加科学精细的资产管理效果,就需要提高对资产管理的全面认识,加大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力度,但是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认识不足,管理意识不强,无法做到对资产信息的及时、准确掌握,资产管理水平较低。

(二)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完善的监管制度可以对资产管理进行约束,使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但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监管制度,在资产购建、使用以及处置等环节,缺乏对资产的监督以及考核,资产分配及调用不合理现象比较常见,容易引起资产流失。

(三)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资产使用需要进行科学的配置,但是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对资产信息的动态情况也不够了解,资产调配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资产使用率较低,无法充分挖掘出资产的使用价值,不能带来相应的资产经济效应。

四、基于信息化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措施

(一)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增强管理意识,履行自己的工作义务和岗位职责,认真做好资产收入以及支出的记录,保证资产信息核算和实物管理的同步进行。使资产管理人员经过不断的学习,做到对资产管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在工作过程严格规范自己,并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巧,做到对资产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资产管理的实施进行相应的变更,避免出现资产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严重脱节。

(二)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传统资产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无法与外界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传递,资产信息传递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对资产信息的掌控力度不足,风险控制难度较大,难以满足现阶段资产管理需求。通过信息化资产管理形式可以对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找出成本预算、绩效考核、风险控制等各项工作之间存在的关系,保证不同财务管理环节之间具有良好的衔接性。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内部控制,明确各项资产具体来源及去向,做好资产预算,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使用价值;制定统一的资产定额标准,并制定完善的预算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对资产的了解及控制力度,降低资金使用风险。

(三)增强动态监控力度

由于资产使用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的时候需要掌握资产信息的动态情况,根据资产具体使用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实现事前评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保证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应用信息化管理形式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高效性和及时性作用,建立完善的资产信息管理体系,对各项资产的来源以及去向做好记录,在操作过程中及时将信息传递给财务部门,根据资产信息的变化情况,再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对资产分配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资产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四)协调整体管理过程

资产管理所涉及到的资产项目较多,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进行自我管理,同时财务部门要对整体工作进行协调,才能保证资产管理的科学性,避免出现管理漏洞或者管理重合现象。因为资产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部门的管理责任有所区别,这就需要明确不同部门所需要完成的管理责任,在不同部门的相互配合下实现资产的全面性的深入管理,才能保证整体资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

五、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是实现理想管理效果的基础,信息化管理在各方面都体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优势,提高了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及精细化,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为核心构建资产管理体系的时候,要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及时了解资产的动态情况,并对整体管理过程进行协调,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资产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义迪.以信息化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9).

[2]钱敏,魏玉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与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7).

[3]陈秀梅.论如何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J].当代经济, 015(09).

篇10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效带动了社会各个生产、生活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行政机关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技术保障。在此背景下,在了解和掌握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强以信息化推动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性,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机关内部的各项工作,已成为当前行政法机关需要着重开展的关键工作。

 

一、信息化内涵

 

对信息化进行分析可知,其是指培养和发展以各类智能化工具为主的新兴生产力,同时,使之为社会造福的历史过程,其除了需要具备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等功能外,还需具备信息再生以及利用等相关功能,从而确保以其为核心的生产力,即信息化生产力能够有效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的内涵包括:(1)信息网络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即以信息资源和公用通信网络构建的各类专用信息系统和平台的总称;(2)信息产业基础,即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各种信息装备的制造和信息系统及以其为基础的相关信息化服务;(3)社会支持环境,主要包括了现代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政策法律和工农业生产等;(4)效用累积过程,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素质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等。

 

二、行政机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规范制度的缺失

 

作为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和依据,财务管理制度不仅关系着财务管理的效果,而且对于行政机关的内部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行政机关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却并未制定和实施具有较强规范性和科学性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加之对现有财务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工作的缺失,导致单位内部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使得行政机关财务账目的错记、漏记的行为屡见不鲜。由此可见,财务管理规范制度的缺失阻碍了行政机关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对行政机关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预算管理不规范

 

对于行政机关而言,其资金需求是随着地域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因此,相关人员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预算金额并不能依据统一标准来进行确定。然而,现阶段多数行政机关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为了节省时间和工作便利,大都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财务预算,从而使行政机关资金产生严重浪费。此外,由于受预算标准本身的影响,当行政机关对部分棘手的问题进行处理时,财务人员出于风险考虑,并不敢将预算金额制定在较高标准,由此也造成了行政机关资金空缺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行政机关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但在此种制度下,行政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却也出现了诸多干扰因素。例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机关的财务支付时间将受到较大限制,从而导致行政机关因财务支付时间的耽搁造成工作质量下降。除此之外,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网络支付系统仍然存在诸多隐患,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即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必须针对财务管理增设审核环节,由此也降低了财务拨款的下放效率,对行政机关任务的顺利完成造成较大阻碍。

 

三、利用信息化推动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

 

(一)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建设是利用信息化为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保障的首要措施。对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其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便是会计核算,但同时,会计核算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财务管理工作,例如,错算、漏算等情况的发生将导致财务预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偏差。首先,以信息化推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通过借助与行政机关实际工作情况相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增加其财务工作管理与维护的便利性,同时,借助计算机系统,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应用账目的准确性,提高财务拨款的下放效率。其次,通过引入相应的财务管理系统,并在行政机关内普及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并加强对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在减少员工任务量的同时,促使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得以大幅提升。最后,利用信息化的监控方式对行政机关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如网络摄像头的安置和系统权限的设置等,从而进一步确保单位财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推行预算管理信息化改革

 

对行政机关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其工作情况直接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因此,对于行政机关而言,有必要也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力度,并实现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从而在确保机关对相关资金的使用具有较强合理性的基础上,降低其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首先,行政机关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力度,使其在掌握财务管理系统和各种信息化财务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其次,成立预算管理小组,并由各部门领导担任组长,以此来确保基于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以网络信息系统提高预算编制的透明度,通过对预算编制的各个流程进行监督管理,以此来确保预算编制的公开、公平。最后,在预算管理编制工作结束后,行政机关领导者应对其各部门关于履行预算编制的行为进行严格要求和规范,并借助财务管理的信息反馈系统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动态监督,从预算编制执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预算内容做出合理调整,达到合理规避行政机关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基于信息化的账务差错处理

 

通常情况下,行政机关在开展相关经济事项后,会针对这一经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并输出对行政机关内外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在会计的确认以及计量和记录方面仍然会因诸多因素的存在而产生较多差错,从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与判断产生误导。因此,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可借助会计电算化以及现阶段较为先进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对账务差错进行快速查找,同时,对产生差错的原因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与责任追查,从整体上提高行政机关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机关财务支付的时间大幅缩减,故可利用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和会计信息平台来为机关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以此来提高各项经济事务的财务处理效率,使行政机关能够在有限的财务支付时间内尽快获得财政拨款,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机关自身发展。还需说明的是,我国还应进一步完善网络支付系统,通过联合相关单位和企业,共同优化网络支付环境,为行政机关的网络支付业务的开展提供安全保障,促使其财务拨款的下放速度得以有效提升。

 

四、结论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行。选取标准:①均符合CCMD-3的净胜分裂诊断标准;②处于疾病恢复期;③无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④年龄在20~60岁。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及相关的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该基础上强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恢复期的患者心理比较复杂,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语言随和,经常耐心开导患者,同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及权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2.2 营造良好的氛围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房要做到按时打扫整理,保持病房干净卫生整洁,可以舒缓患者的恐惧、郁闷及紧张情绪;关心患者的日常生活,敦促患者多使用些有营养的食物,如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时,可以适当帮助其改善伙食,给予患者关心照顾。

1.2.3 情感支持 适当延长家属的探视时间,病情得到控制时还可以让患者回家过节或者组织患者定期外出郊游,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可以让患者感受家的温暖以及亲人的关心,进而增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1.2.4 实施健康教育 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适当组织患者学习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从而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理性的了解。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引导患者走出自己的担心和恐惧,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的控制病情。

1.2.5 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保证患者在充足休息基础上开展多项娱乐活动,丰富患者的文体生活。

1.3 效果评定

①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患者治疗组、治疗后8周临床护理效果[4]。

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进行评分,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评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BPRS、PSP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实验组:护理干预前后相比(P

2.2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SDS以及SAS评分结果比较

实验组:护理干预前后相比(P0.05);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

篇12

一、解放思想,创新、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是转变观念。在思想认识上要转变传统企业管理思维模式,树立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一是在决策上,需要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来支撑超前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二是在执行和实施上,要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三是在精细化管理的对象上,精细化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决策者、参与者,也是实施者,其活动贯穿于精细化管理全过程,只有全员参与,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发挥出成效。

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够发展,突破自我寻找自我生存之道,只有创新才能够取得最终的发展,要改进自我就必须不断创新,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的工作,才能有效地取得进步。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态的速度加快,企业不进则退,因此企业精细化管理过程必须把创新观念纳入实践中并加以推进,才能使企业增强活力。

例如:某机关原文件传阅采用纸质人工方式,工作量大、传阅速度慢、保密性差及效率低,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转变观念,创新采用网络技术,应用办公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密性强,领导及员工素质得到提升,工作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

二、注重细节,只有抓住工作中每个细小的环节才能够取得成功

细节实质是一种创造、一种功力,同时也是表现修养、体现艺术、隐藏机会、凝结效率和产生效益之所在,只有认证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不要好高骛远,要踏踏实实的工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由细节决定。局部细微的失误都将最终导致全局的崩溃,因此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提水平、出效益,就必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建立精细化的目标、运作机制,精确决策、精心安排,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职能管理,在精耕细作,做足精细上下功夫,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效。如某企业在会议管理中,按精细要求,对会议计划、安排、通知、程序、纪要、进行内容落实、用品明细等七个方面精细管理,明确职责,确保了会议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成效,有效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三、精确管理是精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提高行政效能,既是行政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改进企业工作的内在要求。要实现行政效能最大化,一条根本的途径是推进行政精确管理。

实现精确管理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采用数理方法。全方位运用数理方法到管理工作中,将实现定量化的精确管理。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用数理方法对量化标准进行明确,以量化的数据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分析判断的基础、考察评估的尺度,使原笼统、模糊的行政管理变的清晰,导引、调节、控制管理进程,规范行政管理者的行为,改变经验式的行政管理模式,使无形的行政管理变成有形的行政管理,从而及时发现问题,矫正行政管理行为。二是电子技术的运用。广泛采用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等系统和技术,使行政管理者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可以实施远程控制和管理,实现行政管理时空的精确化,从而增强行政管理的预见性和科学性,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三是网络技术应用。通过实时的数据采集和网状的信息传递,实现管控实时的精确化。借助网络手段,可以对信息“时实传送”、“实况转播”,实现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信息交流的“无缝连接”, 时空距离变近,提高了反应速度,缩短了决策时间,交流更加直接,决策指令更具体、更形象,执行更明确、更有针对性,管理效能得到有效提高。

四、提升行政管理系统的整合水平是精细管理的重点

行政精细管理发展方向是实现管理决策信息化、任务目标明细化、管理手段多样化、管理方式标准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管理内容操作性强的工作标准,重点要做好“四个结合”:一是“人管”与“机管”相结合。二是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四是“硬管理”与“软管理”相结合。从而构建具有信息收集、计划管理、统计分析、质量评估等功能的自动化行政管理系统,形成人机共管的管理格局,用条例、条令规范干部职工和行政机关的行为,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消除管理“盲区”,减少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使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水平有所提高,降低人为性和随意性,实现高效、节约和简易的行政管理目标,确保行政精细管理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等. 管理学[M]. 郝国华,等译.10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篇13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内容及要求

为促进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抽水蓄能发电企业的行政管理过程应重视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定岗、定责,确保权责制衡。

定岗、定责是建立健全办公室权利和责任体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所谓定岗,就是要严格依据工作流程和办公室职能,给予工作岗位科学合理的安排。定责,即要依据岗位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给予明确的责任划分,确保各岗位能各尽其职。严格的定岗、定责,有利于办公室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设置和办公室工作质量及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有序保障流程的运作和优化。

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特别是在现代管理理论背景下,办公室应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确保工作流程的科学、合理,实现办公室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为每个部门相互配合、合作及各自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三)采用定量、定性的考核标准。

实现办公室绩效考核的重要基础就是要设定明确的考核要求和标准。对于那些容易量化和程序性强的工作应该设计量化的考核标准。而对于那些容易受人为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多的工作应该给予定性的考核指标。总之,对各项工作的考核应该从抽水蓄能发电企业的实情出发设置科学合理的工作指标。

(四)完善制度,夯实基础。

为了避免抽水蓄能发电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空白,需要建立完善的办公室行政管理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对相关事务及政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为了确保办公室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通过听证、集体会议和专家咨询的方式来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而对于企业已经建立的管理机制,应给予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于合理部分予以保留,而不合理部分要加以调整和摒弃,以促进全面、合理、科学行政管理机制的形成。

(五)强化保障、加强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抽水蓄能发电企业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地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改进。

二、促进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性

(一)实现办公室职能的内在要求。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办公室除了要承担着上传下达、文案起草、日常接待、会议准备等一系列的日常工作事务之外,还肩负着很多不确定性临时任务。因此,办公室的工作具有繁忙、复杂、任务量大等特性。在办公室的这些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工作流程、企业的形象及企业者的信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促进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精细化是办公室职能发挥的内在要求。

(二)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效率的主要途径。

作为抽水蓄能发电公司的核心部门,办公室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其供电情况和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抽水蓄能企业的办公室工作除了为企业上下领导和员工提供服务之外,还肩负着与其他企业沟通、合作、协调的重任。因此,促进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是进一步加强办公室行政管理效率的必然选择和主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部分抽水蓄能发电企业的办公室行政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而推行精细化管理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前办公室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以确保办公室各项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促进抽水蓄能公司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般情况下而言,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办公室管理者,通常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特点和习惯都比较熟悉,因此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可以有序地进行。然而,当企业面对重大压力时企业行政管理乱阵脚的现象也会时有发生。因此,在当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树立以细节取胜的办公室工作理念,有利于引导企业员工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确保各项工作周到细致、精益求精,为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奠定扎实基础。

(二)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促进抽水蓄能发电公司办公室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科学、全面、合理的办公室工作制度,用全面合理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是确保办公室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促进抽水蓄能发电公司行政管理的精细化进程,必须在优化行政管理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系统的办公室责任体系,确保权责平衡。促进企业行政管理的制度化不仅体现在各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而且体现在办公室员工的方方面面。大到办公室的环境布置和卫生清洁,小到文件纸张大小和编排格式,在员工的每个工作环节中,都要体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标准,以确保企业员工能够时刻以规范、制度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抽水蓄能发电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提高员工素质。

促进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水平,不仅要求员工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养,使每个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所长和职业技能。这就需要企业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培养工作,通过制定量化的标准,引导员工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此外,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自觉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进一步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

(四)深化精细管理。

促进企业行政管理精细化水平提高除了要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之外,还要进一步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规范是行政管理精细化的重要基础,而创新是精细化的发展,是引导企业走向成功的不竭动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在抽水蓄能发电公司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抽水蓄能发电公司各项工作效率的提高、管理成本的降低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办公室管理工作一定要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并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制度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员工职业素质培养、加深精细化水平等途径,以最终促进抽水蓄能发电企业行政管理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丽静.精细化管理思想在企业培训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