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篇1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1村级班子建设滞后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基层组织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了团队的建设,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仅对现有班子成员建设不重视,更缺乏对后备力量的储备,目前基层班子普遍存在年龄高、文化程度低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基层班子培养、选拔、任用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很多地区存在拉票选村干部的情况,例如:通过在村中家族庞大、帮派结伙等方式进行拉票从而当选村长,而不是通过能力的考核,致使很多会经营懂管理的优秀人才被埋没。三是基层班子的团队精神不足。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班子成员的待遇较低;班子成员的关系不协调,喜欢单打独斗,就很难形成合力,也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多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要发展村级经济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也较难弥补。一是自然条件差。大部分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不少山区村,虽然发展林果、高山蔬菜等农产品的立地条件较好,但受交通等因素制约,增产不增收;二是人才、资金、信息匮乏。多数村有头脑、有技术、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创业,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集体贷款控制过严,很难贷到必需的资金,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又难以集中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一些村对外接触少,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信息渠道不畅,难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1.3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的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没有真正体现

农村目前实行双层经营责任制,村级统一经营项目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尤其是国家在征用土地时低价征用,垄断经营,高价销售,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成为空谈。

1.4政策导向偏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村级是农村最基层的组织,一方面要承担各项社会职能,如计划生育、五保户抚养、征兵优抚、水库维护、山林抚育、电力通信、道路、医疗、村庄整治等生活保障功能和公益事业都需要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近几年政府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宣传导向偏差和资金扶持不足,加上村级事权过多,造成支出项目多,资金缺口大。

2建议与对策

2.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村级集体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和意义

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起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作用。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是增强服务功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之一。

2.2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出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奖补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专项资金。优惠政策要体现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依法兴办二、三产业,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要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行政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一村一策;充分发挥各地的山林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采取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等方式,科学开发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块状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综合利用区位经济和产业人口集聚优势,鼓励兴建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商贸、酒店、商铺等物业经济,通过物业出租等方法,获取稳定收入。结合县域产业发展,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仓储场地等服务,开辟集体经济新的增收渠道。要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等合作,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的延伸和扩张。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有条件的村要实施资本经营,努力从单一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提高集体资金利用率。

2.3强化管理,不断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

一是扎实抓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有计划地把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人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二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全面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完善村会计委托制,推行农村会计核算电算化,加快村账乡(镇)会计委托机构建设;三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四是推进新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重点推进土地征用较多且农民已基本农转非村及集体资产较多、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村的社区股份制改革。

篇2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全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经济区建设,启动实施了大同、晋中、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玉米丰产增粮、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建设、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实施了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和示范基地县,初步形成了粮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200家。通过重点抓300个示范合作社建设、分批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措施,着力提高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续两年保持了在全国领先的势头,注册总数达到20945家,比上年增加8173家,增长64%。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方面的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了科技进村入户万人行动,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三)大力实施兴水战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7年实施兴水战略以来,通过全力推进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农田灌溉等六大工程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引黄北干线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实灌面积2009年突破1610万亩,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首都水资源规划项目和淤地坝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06年以来,4年解决了8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09年解决了272万人。

(四)积极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集中实施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汾河源头移民、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等“十大建设工程”,并扎实落实“四大整治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力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积极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选择确定10个试点县上报国家。继续实施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9年完成营造林530万亩,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全力实施“五个全覆盖”工程,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009年,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等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至年底两年全覆盖实现程度达67.5%。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支持了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至2009年底,2000个重点推进村中95%完成村庄规划和“四化四改”建设任务,有70%以上的村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发展势头良好。推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至2009年底,全省共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50个,小城镇总体规划564个,全省115个农业县全部完成了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了“示范带动、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六)大力繁荣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在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全省农村启动了“零转移就业培训计划”,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06―2008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两区开发”为重点,继续抓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工作,2006―2008年共解决了6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移民搬迁15万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措施,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2006―2008年累计对农民的直补资金达到37亿元。全方位的工作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4元,比2005年的2891元增长46.8%。

二、当前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制约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脆弱是山西省情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随着煤、焦、铁等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农业生产的资源约束更加突出。山西省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29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土壤瘠薄,6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由2005年的6023元上升到2009年的97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8∶1上升到2009年的3.3∶1。同时,目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依然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有限,而一些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大力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相比仍严重不足,“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三、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全力支持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513工程”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大同、晋中和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紧制定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目标责任并抓好落实。按照批复的规划,认真对接项目,明确管理程序,做好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努力做好与国家正在着手启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粮食增产项目、节水改造项目,及其他支持服务体系项目的对接工作,力争取得国家更多的支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尽可能将林业、水利及农业支撑服务体系项目向示范区倾斜,推进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起好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围绕“513”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特别是落实省级扶持资金,并引导、督促各市、县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政府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方式,增加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以及对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支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水果蔬菜和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等三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西的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发展各种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农业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四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利用投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支持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和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益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支撑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继续做好“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牵头协调工作,确保全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尽快完成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部分实施项目的调整工作,并增加投资加快干流坝路林一体化项目建设,足额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加快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和“四项整治重点”,确保年底前完成近期工程治理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十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太原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各项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结合粮食增产工程的启动实施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0年山西省应继续加大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的投入,并做好与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衔接工作,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和引黄北干线工程建设进度,并积极配合国家投资,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夹马口、大禹度等10个大型灌区和部分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度,新建一批节水灌溉园区和集雨灌溉工程,启动实施西山提黄灌溉工程,扎实推进以淤地坝为主的水保生态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建设和治理任务。二是加大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和国有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2010年启动实施。三是继续抓好以“身边增绿”为主的省级造林绿化工程和管护工程,并合理安排省级投资,发挥好投资效益。四是配合林业部门,推进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工作,从机制上解决森林和林地的管护问题。

(五)全力支持“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一是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牵头、协调、服务工作,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年内各项任务的完成,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二是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与国家项目的对接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做好争取下一轮国家项目支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全面完成“五个全覆盖”的同时,围绕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基础。

(六)以推进小城镇和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两大任务,突出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建设三个重点,加大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多途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尽快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篇3

一、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加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和转付力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中必须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新通过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中,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总目标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原则全力推进。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资金与农村建设的信贷扶持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没有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或许寸步难行,因此,地方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与金好融机构实现合作,努力推行一批重点支持扶持项目,加大对农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结构项目的支持。

二、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实施土地流转,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伴随着科技进步,如何高效利用土地已经成为一道现实课题;土地流转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流转机制,积极采用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市场作用,加快实现与土地相关的农田、机械等生产要素的流转,努力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加强监督和引导,积极帮助农村建立相关的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等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农村土地流转真正得到实效,真正发挥农村土地流转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4

广西是农业大省,GDP的26%来自农业,农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2%,而且广西的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属于喀斯特地形,农村地区传统能源缺乏,农民的生活用燃料主要是柴火,能源供需矛盾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近年来,在沼气国债项目和“生态家园富民计”的推动下,广西大力推广“猪-沼-稻”、“猪-沼-菜”、“猪-沼-蔗”、“猪-沼-茶”、“猪-沼-花”等三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把沼气技术推广与养猪、养牛、种菜、种果结合起来。截至2009年6月,广西已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约344.9万座。沼气的使用不仅缓解了废气对农村大气的污染,同时还满足了农民炊事、照明对能源的需求,缓解了广西农村的能源矛盾,沼渣回田下地,也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加快了广西新农村建设。

二、沼气建设的生态环境效益

1、广西农村面源污染的危害性。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空气、生物及其产品造成的污染。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这成为当前农村面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6%左右,其中,畜牧业总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6%左右,大量养殖的畜禽排放的废便形成庞大的污染源,畜禽粪便大多是露天存放或随地排泄,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其次,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和农药。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浪费严重,约有70%逸失于环境中,造成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化肥随农业退水和地表经流进入河、湖、库、塘,污染了水体,造成了水体富养化;二是不合理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三是化肥中重金属、无机盐等有害成分,由于长期施用对农用环境造成影响,影响了植物品质。由于农药的利用率低于30%,所以70%以上的农药散失于环境之中,使大气、土壤、水体、农畜、水产品受到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一些高毒农药的施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杀伤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益鸟,影响了生态平衡。同时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使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加重了农业环境污染,使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广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是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大事,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2、沼气建设可有效防治农村的面源污染。沼气建设可有效防治农村的面源污染。首先,沼气建设可减少垃圾、粪便对气、水污染和病菌的传播。农村建沼气池后,垃圾、粪便、渣杂等有机物可作原料投入池制沼气和沼肥,这既增加了沼气发酵的原料,又使垃圾、粪便得到了科学管理,环境卫生也就随之改观,蝇蚊等失去了滋生条件,减少了疾病传播,减少了臭气对人畜的危害,病菌和虫卵也在沼气池中被杀死。其次沼气建设可减轻烟雾对大气的污染。再次,沼气建设可减少农药化肥对水、气、土和食物的污染。农村燃料紧张导致的有机质还田少和植被减少,引起地力下降和害虫天敌减少,迫使多施农药化肥,加重了环境污染。最后,沼气建设是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沼气作为洁净能源可解决炊事用能,而沼气渣、沼气液中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氮、磷、钾等营养成份及氨基酸、维生素、酶、微量元素等生命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利用沼液、沼渣作为水稻、蔬菜、水果、蘑菇等的肥料或养料,不仅大大减少了化肥的用量,而且增强了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少用或不用农药,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生产出无害化的农产品,逐步实现生产无害化。沼气建设不仅能有效防治环境污染,还产生正的生态环境效益,农户用沼气作家庭用能,可以避免对林木的过度砍伐;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利用沼液与沼气渣在荒山上种植果树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释氧、吸尘、保持空气湿润清新等)。另外,沼气池的建设有利于美化农村面貌,建设有沼气池的农村或小城镇是干净、整洁的,而不再是苍蝇漫天飞舞,各种家禽粪便比比皆是的目不忍睹的场景了。

三、沼气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

据调查,从建沼气池的投入成本看,根据一般一个家庭建造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将各项费用――材料费、人工费等计入,一般情况最多花费1500元左右,将后期的维护费计入200元,也就是建造一个沼气池的总成本为1700元,以后每年将3-5头猪的粪便作为发酵原料投入到沼气池内,便可满足沼气池的需要,沼气池建成后,每年都可产出同水平的沼气,可作为农家燃料和照明的替代品,基本上能满足一个农民家庭的炊事和照明用能需要。如果没有沼气,一家农户要获取相当量的有效能,就需烧掉1500千克的薪柴,因此沼气为农户节约薪材和电费约1200元,据有关统计,一般正常投料的8立方米沼气池年可产沼气420立方米,相当24瓶石油液化气,产沼肥27吨,相当尿素300公斤、磷肥500公斤,钾肥200公斤。由此算来,可为农民节省肥料花费600多元,同时还可以减少农民的农药购买费用200元,因此从总的看,建一个沼气池的总成本最多1700元,而一年后沼气池的年收益最少2000元,一年便可回收总成本,而沼气池至少也可以维持10年左右,那么沼气池每年在较低的维护成本下,可以给农民带来很大效益。

四、广西沼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沼气建设资金缺乏。广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农户建一个沼气池需人民币1500元左右,同时农民建成沼气池之后需要完成改厨、改厕、改圈等配套设施,又需要资金1500-2500元。列入项目建设村的,国家对每口沼气池扶持资金也只有800-1200元,剩余的资金全部由农户自负。这使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方尤其是贫困村,在经济上无力承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沼气建设的积极性,沼气建设的推广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2、沼气建设技术落后和建后管理滞后。广西在发展沼气工程的过程中,在户用沼气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到2008年,全区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300万座左右。但是在沼气池建造过程中工艺类型多,效率普遍不高。大部分地区都是用土法建沼气工程,发酵温度低,缺搅拌,沼气产气率低。其次是产品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广西建沼气工程以处理废弃物和生产能源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充分利用资源为出发点,在工艺设计中对产品的应用重视不够,包括有机肥的生产、沼气发电余热的利用等。同时受限于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普遍采用传统的现场加工安装的方式,没有实现工程的设备化和标准化,传统安装方式工期长,难维护,不便于检修,质量难保障。同时进出料方式落后,手动操作管理,不但需要人工较多,而且效率极低。由于沼气建设的专业技术力量和实际操作经验仍然较为薄弱,造成广西的个别地方沼气池建成后无法使用。而有的地区沼气池建成后,管理却十分滞后,大部分农村地区拥有少量的维修点或是没有维修点,没有普及相应的后期管理组织,许多已建沼气池由于得不到正常维护或是买不到相应的配件,逐渐成为病池和废弃池退出使用,严重影响了其他未建沼气池农户的积极性。

3、沼气建设没有实现产业化发展。在广西的沼气池开发方面,大多还是处于“一户一池”的状态,每家每户各建一个小沼气池,建有沼气池的农户,一般配套养几头猪,猪粪入池发酵沼气,沼气用于炊事和照明,沼液和沼渣则作为农业耕种的生态有机肥。而大型沼气工程的开发则较少。沼气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则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增加,对沼气产业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4、沼气综合利用知识缺乏。由于受技术的限制,一部分农民对发展沼气,信心不足。他们认为搞沼气建设只能照明、煮饭,现在农村都通了电,用上了煤,甚至用上了液化气,没有必要再进行沼气建设。并且对沼气建设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中的作用缺乏了解。

五、加强广西沼气建设的对策

1、加强资金投入。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反映当前农村沼气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国家提高项目补助标准;同时,尽力整合各类资金,缓解一次性投入过大的矛盾,尽量减轻建池农户的经济负担。

2、加强沼气技术研发。当前,技术是制约广西沼气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政府应加紧沼气推广技术研发工作,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招揽一些拥有精湛的沼气建设和维修技术的人才,有计划地培训一大批农民沼气技术人员,以适应农村沼气建设的需要,确保建池质量,全面提升沼气建设的技术含量,以满足广西各地沼气建设的需要。对于影响沼气未来发展的一些重大关键技术,应由自治区林业局牵头,联合区内科研单位以及国内外一些科研院校,进行重点集中技术攻关,政府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为确保这些重点攻关的技术能迅速转换成生产力,建议建立广西沼气中试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就地研究、就地成果转换,成熟后向全区甚至全国推广。建立广西沼气中试基地,对于目前还没有专业的沼气研究机构的广西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对于保持广西农村沼气在国内的领先优势也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3、加强后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后期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沼气农户需求、沼气发展潜力、技术力量配备等因素,建立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服务体系,以提高沼气池的使用率,及时解决农民在沼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建池农户的后顾之忧。政府应鼓励发展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服务模式,确保沼气农户受益,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的长期综合效益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推进沼气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广西农村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农村的畜牧业发展受限,农村“一家一户”的沼气池形式不能产生相应的功效,因此在农村的沼气推广不应局限于户用沼气池,而是开发多户用的中型沼气池以及大型沼气工程,特别是以秸秆原料集中发酵供气的沼气工程,所产沼气供给周围用户,收取一定的费用,实现沼气商品化,对于大型沼气工程,可以试行沼气发电,使我区的沼气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赵朝圣:建立沼气后续服务协会的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00(1).

[2] 朱涛、李泉临:推广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沼气,2001(1).

[3] 杨菲菲:农村沼气建设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04(4).

[4] 阎竣、陈玉萍:西部户用沼气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以四川、陕西和内蒙古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3).

篇5

目前有关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其演变主要历经以下三种理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全竞争理论。

早期,农业信贷补贴理论指出,由于农业具有收入不确定、投资周期长和收益率较低等结构性特征,所以其无法成为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因此,为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对农业的融资利率进行必要补贴,并采取信贷供给先行的农村金融战略。King和Levine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信贷补贴会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这说明政府过度干预农村金融会产生显著的负外部性[2]。Besley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农村金融机构缺失,信贷制度不健全等限制,所以农村信贷主要是依靠高利率的非正式金融机构,因此,只有确保信贷供给政策先行,并采用适当的补贴来弥补农村金融机构的利润损失,才能有利于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3]。温涛等对我国1952—2003年间的数据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内生于政府财政,导致其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金融资金受其趋利性特征的影响又进一步深化了城乡之间的金融割裂[4]。此外,农村金融发展附带的一些非金融服务项目还会增加金融服务的运营成本,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盈利水平[5]。

然而,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假设农村贫困居民不具有储蓄能力,并且其面临的是慢性资金不足,但随着农村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这一假设与现实状况已逐渐相悖。因此,农村金融市场论应运而生,Cetorelli和Gambera证明了非竞争性银行(如农业政策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其在弱势贷款群体中的信贷牵头地位具有因果关系,因此,利率非市场化和高度依赖补贴成为农村金融的典型特征,这会降低其自身的盈利能力[6]。徐忠的研究认为,利率扭曲是造成农村信贷缺失的主导原因,人为压低存款利率,政府过度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等行为都会降低农村储蓄者的存款意愿,从而阻碍了农村金融发展[7]。此外,姚耀军同样指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宏观表象严重背离其微观基础,就宏观表象而言,农村金融发展(主要是农业存贷款总额、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等)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高度吻合;而就微观基础而言,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单一,农村信用社垄断地位凸显,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并严重降低了农村居民的实际贷款意愿[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越发意识到,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远非完全竞争市场,因此,不完全竞争市场论逐渐进入了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视野。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强调政府应适时适度地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补贴与规制,同时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性与自身盈利能力,并采用定向调控的方式引导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如补贴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建设、补贴人员培训成本和增设服务项目等)。Hoff指出,农村金融市场是典型的非完全竞争市场,因此,政府应当适当介入,并对农村借款人进行有效监督,这可以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同时维护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性[1]。Paxton和Cuevas认为,每一笔金融服务都存在一定的固定成本,对农村居民开展的小规模存贷款业务必然会使其固定成本显著上升,从而减少银行资金的安全边际,这不但会影响银行体系的盈利水平,同时也会降低整个体系的风险承受力,因此,这种定向扶持是激活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有效方式[9]。

此外,还有许多国内学者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分析了二者间的关系。林毅夫等指出,在我国,农村金融内生于经济发展战略,其可以有效盘活农村经济资源,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长期拉动经济增长。[10]焦瑾璞指出,切实改善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是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和普惠金融的关键,这对改善现阶段的城乡二元化金融结构,降低金融排斥,进而为经济增长打造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11]然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就在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间的结构性失调,这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金融需求与现实金融服务间的错配[12]。谢琼等证实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的功能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间仍存在偏离。[13]而西部地区的面板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会显著抑制农业经济发展[14]。实际上,出现这种“反事实”现象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整体金融效率偏低,因此无法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拉动效应,而当将面板扩展至全国后即可发现,地区间农村金融效率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金融效率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也不尽相同[15]。

通过回顾以往有关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研究不难发现,相关研究受制于样本时间跨度和地域性差异的影响,并未形成一致结论,这意味着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可能存在着非线性特征亦或是时变性特性[16]。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1。

假设1:样本期间内,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存在结构性变化,这一影响机制将会随着金融相关率水平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

此外,早期的研究多数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内生于政府计划性财政支出,导致其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此时农村金融发展反而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4]。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2。

假设2: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低于门槛值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其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的观点一致。

最后,近期的许多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已经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拉动效应”[17],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超越门槛值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其与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全竞争理论的观点高度耦合。

基于以上三个假设,本文将使用非线性分省面板数据模型探究样本期间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甄别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结构性变化,从而检验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在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适用性,进而为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农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三、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一)帕加诺模型

Pagano在AK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金融部门,随后这一模型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依存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已逐步成为现代金融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模型[18]。此后,许多学者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董晓林将利率因素加入至该模型当中,考察了资本成本在这一传导机制中的作用[19];冉光和与张金鑫将时间哑变量置于该模型当中,发现1994年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作用机制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改变。[20]回顾有关帕加诺模型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现有关于帕加诺模型的拓展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帕加诺模型的基本形式进行拓展;二是对该模型的估计方法进行改进,进而验证模型的非线性特征。然而,直接将相应变量加入至帕加诺模型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这将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稳健性。鉴于此,本文将延续冉光和与张金鑫的研究思路,对帕加诺模型进行非线性拓展,从而考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特征和机制转变[20]。

Pagano假设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一国只生产一种产品,其既可以用于投资也可以用于消费,资产每期以固定的速率δ折旧,于是内生增长模型可写为如下形式:

其中,Yt代表t期总产出,A代表技术水平,而Kt是当期总资本存量。进一步根据资本存量与投资和折旧之间的关系可得:

这样,t期的经济增长率gt可表达为:

将(1)式和(2)式代入(3)式,整理可得:

在内生增长模型框架下,市场达到均衡的条件为总投资(It)=总储蓄(St),然而Pagano指出,受信息不对称、流动性偏好和菜单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非完全储蓄现象在金融体系中广泛存在[18],假设其漏出比率为1-θ,则有:

其中θ表示投资储蓄比,而储蓄率s可写为:

将(5)式、(6)式整理代入(4)式可得到稳态下经济增长率的表达式:

取对数后可得:

此式即是Pagano给出的基本模型,其中A代表资本边际贡献率,θ代表投资储蓄比,s代表储蓄率,他们共同决定经济增速。基于此,我们采用农村投资比率tz(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增加值)作为资本边际贡献率的替代变量;而金融发展通常包括金融规模扩大和金融效率提高两个方面,在此我们使用农村金融相关率fir(农村金融贷款总量/农业增加值)作为农村金融规模的替代变量,选取贷存比率dc(农村金融贷款/农村金融存款)作为农村金融效率的替代变量;最后令农村存款比率ck(农村金融存款/农业增加值)作为储蓄率s的变量。而农业经济增长可以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总和y进行度量。基于此,本文的基本计量模型可表达如下:

其中,fir、dc、ck、tz分别代表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金融贷存比、农村存款比率和农村投资比率。此外,为确保比率指标的原始属性,同时使回归结果更具经济含义,我们在此并未对比率指标进行取对数处理。

(二)帕加诺模型的平滑迁移拓展

非线性面板数据建模一直是学者们的重点研究领域,Hansen最早构建了PTR模型,并为这一领域内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21]。王书华和苏剑使用PTR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农村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收入门槛效应”[17];张兵等基于省级PTR模型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较为复杂,其会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值的变化而发生结构性改变[16]。然而,PTR模型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即:门限值是一个点估计,这会导致样本在门槛值附近出现跳跃式转换。然而在现实经济问题中,经济变量间作用机制的转换更多地体现为平滑迁移过程。因此,为克服这一问题,González等构建了面板平滑迁移模型(PLSTR),它可以令数据在不同样本之间进行平滑转换,从而克服了PTR模型中样本在门限值附近出现跳跃性转换的弊端[22]。其基本形式设定如下:

这里,为转移函数,它是可观测状态变量fir的单调有界函数。由于本文旨在考察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因此,我们以农村金融相关率fir作为转移变量。γ代表指数平滑斜率系数,其大小决定了机制迁移速度。是转移函数中的位置参量,决定了机制迁移的位置,εit代表随机扰动项。在此,我们令农村金融相关率、贷存比率、存款比率和投资比率均服从逻辑平滑迁移过程,同时令农村金融相关率fir作为转移变量,进而检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

在上述假设前提下,农村金融相关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可表达为:

在PLSTR面板模型建模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数据的非线性特征进行检验,如果统计检验拒绝线性原假设,则表明使用PLST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是有效的。此外,在此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对残余部分进行非线性检验,以确定转移函数的个数,如果LM检验表明存在残余非线性部分,则需要继续增加转移函数和转移变量,直至模型不再含有剩余的非线性部分。模型检验完成后,我们将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进行面板参数估计;最后,我们将根据参数估计结果分析样本期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机制。

式(12)中,Hk的取值通常为1或2,代表转移函数中含有的位置参量的个数,当Hk=1时,转移函数中仅含有一个位置参量:

可以看出,此时。当时,PLSTR面板模型收敛于区制1(式15);而当时,PLSTR面板模型收敛于区制2(式16)。这里,参数γ决定了PLSTR模型的机制迁移速度,当γ取值较小时,机制迁移速度较慢,面板模型在机制迁移过程中将体现出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而当γ取值较大时,模型的机制迁移几乎是在瞬间完成,此时PLSTR模型与PTR模型较为相近。本文的主要实证结果由MATLAB2013a计算完成。

四、实证研究与结果

(一)数据选取与说明

本文选取我国25个省份1999—2013年的年度数据作为面板回归样本。数据样本包括8个东部省份,分别为: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同时还包括: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9个中部省份以及甘肃、陕西、宁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青海8个西部省份。具体指标描述如下:

1.农业经济增长。我们采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总和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替代变量,并以1999年作为基期,使用各地区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其进行平减,进而得到各省份实际农业增加值数据,记为y,单位为亿元。

2.农业金融发展规模。我们使用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金融贷款总量/农业增加值,fir)作为农村金融规模的替代变量。这一指标能够有效反应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并且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依存机制,即门槛效应。

3.农村金融效率。本文选取贷存比率(农村金融贷款/农村金融存款,dc)作为农村金融效率的替代变量。贷存比率越高表明资金的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盘活资金进而拉动农业经济增长;但同时,如果农业贷款坏账率较高,过高的贷存比率就会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进而体现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

4.农村金融储蓄率。本文选取存款比率(农村金融存款/农业增加值,ck)作为农村金融储蓄率的替代变量,用以度量农村居民的储蓄意愿。

5.资本边际贡献率。选取农业投资比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增加值,tz)作为资本边际贡献率的替代变量,这一变量根据Pagano(1993)[18]给出,是本文的控制变量。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数据描述性统计

表1描述性统计分析

观察表1可以看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的统计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就农业经济增加值而言,样本期间内东部地区省份农业经济增加值平均为1188.16亿元;中部地区略低于东部地区,平均约为933亿元;而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加值显著低于二者,平均仅为563.59亿元。这说明我国西部农业经济发展较弱的态势依旧显著,因此,政府和财政部门仍需进一步支持其农业经济发展,采取定向调整措施,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为打造新型经济增长引擎提供必要支持。此外,金融相关率的描述性统计显示,东部地区金融相关率平均为0.916,中部地区为0.768,而西部地区介于二者之间,为0.846。这一点与农业经济增加值的变化相异。实际上,金融相关率反映了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但并不能代表金融效率,尽管受政策扶持等诸多因素影响,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规模已经显著改善,但其较低的农业增加值则说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依旧较弱。从贷存比的角度而言,西部地区的资金利用率最高,而东部与中部地区基本相当,这主要是受国家战略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使得西部地区的资金使用率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最后,存款比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存款比率显著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这一点与农业经济增加值的统计结果一致。

以上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间的依存关系具有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其走势变化并不一致,并且可能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因此,下文中将采取PLSTR(平滑迁移面板)模型对此进行进一步实证检验。

(三)PLSTR模型估计结果

根据前文中提出的假设进行PLSTR模型估计,进一步验证3个研究假设的合意性。本文采用González等[22]提出的方法检验根据式(10)构建的面板回归模型是否存在非线性特征。

表2给出了PLSTR模型的非线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三种统计检验均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明模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并且至少含有一个转移函数。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对模型是否存在残余非线性进行检验,从而确保构建PLSTR模型的合理性。

表3给出了PLSTR模型的残余非线性检验结果,其原假设为PLSTR模型仅存在一个转移函数。可以看出,三种统计检验均无法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我们接受模型仅含有一个转移变量fir的假设,并采用仅具有一个转移函数的PLSTR模型验证样本期间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

表4给出了PLSTR模型的估计结果,观察表4可以看出,四组系数(β1和β11;β2和β21;β3和β31;β4和β41)取值均相反,表明样本期间内,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为进一步刻画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在此根据PLSTR模型的估计结果给出其显性表达:

从估计结果来看,农村金融相关率和贷存比在两区制内的估计系数均能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假设1得以验证。而农村金融相关率的门槛估计值较小,仅为0.4416,表明多数样本均处于门限水平之上,即与区制2中刻画的影响机制更为接近。为进一步说明,我们将给出区制1与区制2的线性表达形式:

式(15)与(16)分别给出了区制1与区制2中的系数估计结果,其中,当fir低于门槛水平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依存关系接近于区制1;而当fir取值较高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依存关系接近于区制2。式(15)中,fir的系数为-1.89并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明当农村金融相关率较低时,其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在农村金融发展起步阶段,尽管政府和财政部门希望通过对农村金融部门的补贴与扶植来盘活农村剩余经济资源,但由于此段期间内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匮乏,金融产品与服务种类单一,市场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导致“可得性”金融产品与服务严重匮乏,反而降低了农村居民的金融参与意愿。贷存比的系数为0.37并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在农村金融发展初期,资金利用率的提高能够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存款比率系数估计值较小,并且无法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则意味着在农村金融发展初期,农村存款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无法起到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投资占比的回归系数为0.36,并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表明在农村金融发展初期,政府财政直接用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款项依旧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显著高于相关金融补贴。通过以上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当农村金融发展(fir)水平低于门槛值时,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与农村金融市场论的观点不谋而合,表明假设2同样具有合意性。同时这一结果也说明,在农村金融发展初期,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流向的作用,减少相应的制度性安排,切实致力于“可得性”金融服务的深化与推广,降低农村金融门槛,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参与意愿。

图1显示,当fir低于门槛值0.4416时,转移函数取值小于0.5,此时方程与式(15)更为接近;而当fir高于门槛值时,转移函数取值大于0.5,此时方程与式(16)更为接近,实际上,观察图1不难发现,当fir>0.8时,转移函数取值接近于1,因此fir大于0.8的样本点基本与式(16)描述的状态相同。

而状态转移后的估计结果显示,β11=2.102并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随着农村金融发展的不断完善,普惠金融将会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拉动效应;而β21的估计结果为-0.363,则意味着当农村金融发展脱离初级阶段后,仅通过提高金融利用率已经无法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β31与β41的估计结果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表明其在样本期间内不存在明显的机制迁移特征。以上分析表明,随着农村金融发展的不断完善,提高资金使用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将会面临瓶颈,仅从提高存款利用率的角度已无法显著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相反,提高金融相关率水平则能够有效拉动农业经济增长,这一点与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全竞争理论的观点高度吻合,从而使假设3得以验证。此外,上述结果同样表明,当农村金融发展超过门槛水平后,农村居民对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具有了一定的理解与认识,产生了较强的金融参与意愿。因此,政府和财政部门更应抓紧推进普惠金融工程的落实,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局部着力特征及其使用效率,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丰富农村金融产品的层次与种类,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同时鼓励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的事前引导机制,尽最大限度整合农村剩余经济资源,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长久健康发展,并为长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打造坚实基础。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尽管国内外有关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理的研究已日臻成熟,但在帕加诺模型框架下,以非线性面板平滑迁移模型作为其技术基础,探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研究仍不多见。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采用PLSTR模型探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验证了二者之间作用机制的“门槛效应”;并检验了相关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非完全竞争理论)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适用性;同时有效地阐释了以往学者采取静态面板模型进行研究时,获取结论不尽相同的根本原因,从而弥补了这一领域内的研究空缺。

本文首先对我国1999—2013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的统计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就农业经济增加值而言,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高于西部地区,表明我国西部农业经济发展较弱的态势依然显著;而金融相关率的统计数字与上述规律相悖,东部地区金融相关率平均为0.916,中部地区为0.768,而西部地区介于二者之间,为0.846,说明在不同地区金融相关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此外,贷存比的统计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的资金利用率最高,而东部与中部地区基本持平,表明发展西部农村金融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篇6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教育水平落后

相比较城市,政府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扶持、投资、及关注度过度缺失,使得农村的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低下,存在着很多问题。

1、教育资金短缺

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例低下,导致了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简陋、教师平均学历水平较低、农民子女上学花费较大、无法享受各类网络、图书资源等问题的产生。

2、农民对教育的态度的两级分化

一些农民由于思想落后,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愿或无力为子女投入过多的资金继续深造,而宁愿他们去打工赚钱,使得农民落后的观念延续;一部分农村父母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无力承担孩子教育的费用或因孩子上学而倾家供其接受教育,使得家庭生活拮据甚至出现困难。

3、教育教学内容的过度偏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内容过多的理论化,与现实不能很好的融合,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僵硬化,无法灵活的应用于家庭及工作中。

以上原因导致了农村经济无法得到大力发展。教育的不到位,使得科学、技术无法被应用到农村、农业中去。而没有科技含量的农业经济是无法得到长足持续的发展的。

(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张虎等人(2008)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提到,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

1、交通不便利

在乡镇,公路覆盖率很低,交通极为不便。交通上的不便利使农产品无法及时的运送出去,而外界高科技的机械等也无法进入山村,不仅造成了农产品在外销时的成本的巨增,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规模化和机械化。

2、水利设施不健全

个别地区仍采用挖水井、蓄水池的方式用水,既对水资源造成了浪费和污染,也无法满足农作物的灌溉。个别地区虽然有国家投资修建的集体水利喷灌,但由于投入使用后的维修资金不到位,大多数在投入不久后便无法运转。水利设施的不健全使农作物产量低、种植成本大,压缩了农业的经济利益空间。

(三)农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农村网络发展速度缓慢,信息无法在农村得到快速、有效的传播,使得人们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信息,也使得农村的信息无法顺利输出,产生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传播的最有力渠道——网络并不能有效的为农民所用,农业政策、技术以及外界的需求与农产品的供给信息都不能实时的流通。

信息不对称使农民无法及时有效的获取信息,无法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这是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农村金融体系不成熟

冉光和等人(2008)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效应研究中提到,现代市场经济是以金融为核心的经济,没有现代金融机构提供的各项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农村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金融体系的不健全,阻碍了农村经济长久有效的发展。

在大多数农村,没有或少有银行,有些偏远地区甚至连信用合作社也没有。此外,农村地区的银行大多只是经营很简单的存取款业务,很少有发放贷款的政策,这对农民扩大其生产加工规模、引用新科技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与缓慢的手段

(一)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和教育改革措施

建议国家加大农村的教育投资力度和教育改革措施,在软硬件上同时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条件;政策引导优秀师资力量下乡,改善城乡师资力量悬殊的现状。

(二)完善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

建议国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加大投资的力度;可以采取多种多种筹资方式,利用市场竞争的力量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农村信息渠道建设和信息传播

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网络设施建设的力度,增加农民换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合理利用现有的媒介,在电视节目和广播上加大信息的传播力度,加快新科技的传播。

(四)政策指引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政府需做出引导性投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加强农村的机构及相关贷款业务的增加和完善,为农村经济规模化提供基础条件。

总之,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长久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基石。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努力调整经济结构,才能有效、平稳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篇7

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财政工作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两者间更是相互影响。一方面,新农村经济发展为新时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一定意义上来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成了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一个基础性目标;另一方面,农业财政工作开展对新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农村地区经济基础往往较差,且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无论是经济基础的强化还是经济结构的多元都需要农业财政上给予足够支持。可以看出,农业财政工作在开展上需要围绕着新农村经济发展来进行,其自身的支持、保障与促进性作用也应当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需要认清的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紧迫感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时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上的压力,并暴露出了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上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对于农业财政工作主体而言,如何围绕着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进行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上的调整与优化也是值得思考的现实性问题。

二、新农村经济发展视角下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建议

(一)明确农业财政工作重点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机械性特征都较为明显,缺乏重点与主次也导致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实际有效性处于较低水平。戏新农村经济发展视角下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需要突出重点,而促进农业产业经济发展,重点扶植一些优质的产业经济发展项目则可以成为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重点。例如,杭州市下辖某县在农业财政工作中,便将农业产业项目引进、扶植以及配套的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作为了重点。在前期进行了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调研的基础上,农业财政工作就如何进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扶植,以及扶植力度的大小等进行了明确,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重点较好明晰后,专项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更是有了明显提升。农村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同新农村经济发展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农业财政工作在开展中能够以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为重点时,农业财政工作在开展上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能够更为明确,且可以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二)严格执行农业财政预算

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预算是相关工作开展的一个有效指导,同时也是一种具体规范,严格执行农业财政预算是新时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从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业财政预算的严格执行也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主体每年可以结合新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农业财政预算的编制,其也可以结合重点的产业项目,进行项目预算编制。在此基础上,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则要对预算进行严格的执行,并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引入预算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农业财政资金能够切实被应用到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上。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也要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常态化评价与监督,避免财政资金被套用、冒用和挪用。在每年年终时,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则应当对农业财政预算执行状况进行系统性总结与回顾,并在参考下一阶段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农业财政预算编制上进行一些调整与优化,提升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与新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间的匹配程度。

(三)多角度提升农业财政工作质量

篇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07

0前言

目前,海南省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时期,想要整体加快海南省经济发展,相关单位机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对农村的经济转型。只有将农村的经济水平拉上一个新的高度,才能真正实现海南省的全面经济转型。农村相较于城市来说,发展环境更加复杂,所需要面临的问题也更多。对于农村经济整体改革来说,需加快农村的金融制度的创新,将金融机构服务进行大规模强化,将存贷比、涉农贷款比提高,并且创立相关的金融组织机构。通过具体手段的实施,将大大提升农村整体经济转型速度。农村经济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农村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海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出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化,生产经营专业化、金融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在这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海南省的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不完善、金融产品种类单一、金融服务缺乏创新能力、缺乏有效的保障制度、金融服务效率较低等。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有效的发展。

1海南省金融支持农村经济近况分析

海南省近几年来为了加速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品牌影响力方面积极推进,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尤其是热带高效作物和特色种养业发展迅速,提高海南省农民收入。海南省政府同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从金融层面看,目前,海南省政府把农村金融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实行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政府参与发展或政策性补贴,激励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加快信息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等众多项目,海南省涉农贷款每年也在逐渐增加。这也是海南省连续七年增长。农林牧渔业是海南省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据统计,2015年来海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96亿元,同比增长了9.5%。农林牧渔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不少的财政收入。

随着海南政府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和市场指导、财政补贴,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牵动能力的农业企业。在这些农业企业的带动下,建立了如香蕉、龙眼、荔枝、甘蔗、橡胶等农作物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市场越做越大,而且还建立了大型的生产加工基地。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村也开展了养殖业发展,这也将会是全省经济的增长亮点。海南省各市农村信用社对相关农业企业进行调研,并且对企业的资格进行确认,对于通过资格认定的企业给予技术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同时也将持续关注企业的成长与壮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快与畜牧部门合作,主要支持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农业企业的发展,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这将极大的提升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2金融支持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目前,海南省各个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少之又少,而存在的网点主要也是存贷款业务,许多金融机构并不从事农业贷款或主要业务并不在农业上,现在对农业提供金融服务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以邮政π钜行和农业银行为补。还有一些国有大型银行为组成的金融机构。从事一些小的贷款,远达不到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供给的金融机构过于单一。截止2015年末,全省三家主要银行机构贷款余额超过全省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50%以上,供给与需求及其不平衡,这也是海南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短板。

海南省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时期,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与相关金融机构也在着力对农村经济资金的投入。从金融方面的需求来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上的支持,海南省农业对金融需求有以下方面:第一是政府的需求,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农业产销一体化项目。虽然近几年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解决不了资金短缺问题。第二是农户与企业的需求。每年在海南省都有许多新增的农业企业,规模平均达到十多家,面对庞大的新增企业,资金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对金融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第三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在政府支持下,农村现代化发展速度加快,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最后是金融需求额度扩大化,近几年来海南省在农业方面投入力度加快,每年投入技术研发和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设备不断增加。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3农村金融主要存在的问题

3.1金融体系未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不容乐观,以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的银行经营方向也开始转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正逐步从农村收缩业务,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农村资金出现短缺严重,农业企业和农户出现贷款难、资金外流等问题,有些信用度高的地区得到金融服务并不全面,而有些地区甚至得不到所需要的金融支持。许多地方金融机构正属于整改阶段,不太愿意尝试涉农贷款。主要在这几点:一是许多金融机构在整改期把农村的经营网点关掉,呈现出乡镇无网点的趋势,金融服务供给逐渐变少。二是农村金融贷款流程过于复杂化。三是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授信制度。四是农村得到的金融服务逐渐减少。五是金融产品与农村经济不配套。

3.2资金跟不上农业发展

目前的农户和农业企业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有的企业面临倒闭的危机,也只能获得一点政府补贴和少量的信用贷款。在这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的环境里,即便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由于缺少有效的抵押物,也只能从其他渠道得到资金上的帮助,比如向亲戚朋友等借款。农民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比较大,都乐于把闲钱存到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里,从而实力较强的各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将所吸收的资金用于支持城市建设的发展,没有用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来,如此循环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邮政储蓄网点虽然遍布农村地区,但业务范围转移,将在农村地区所吸收来的资金都转移其他行业。也没能直接的支持农业发展。正当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开始从农村收缩业务后,地方性金融机构也没发展起来,乡镇商业结算网络并不健全,农业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造成资金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现象。

3.3农村信用社发挥有限

目前,许多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当中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支撑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随之而来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逐渐将从农村收缩业务,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当前在海南省对农业进行贷款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支持不明显,信用社资金十分有限,一时间很难支撑企业和农户的资金短缺,同时信用社还属于转型当中,对非社员不提供贷款,资金出现经常性短缺,农村信用社很难发挥单挑大梁作用。

3.4缺乏金融支持农业体系

目前,海南省在金融支持农村经济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许多农户和农业企业正面临着资金短缺,再加上贷款难、金融业务范围单一、服务网点少等。影响农业企业的资金周转,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很少对农村地区进行贷款,即使是农村信用社在对农业企业和农户进行商业性贷款方面也十分有限。从根本上是解决不了企业资金短缺,而且现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把重要的业务向城市转移,较少风险和经营成本,这是海南省所面临的金融体系动能。

3.5农业金融产品缺乏创新

现在海南省各大金融机构为了有效的规避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对农业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逐渐减少,反而不动产抵押担保过于依赖,使得许多农户和农业企业的融资受到阻碍。而由于金融产品的单一性,主要以抵押担保贷款形式为主。许多农户和企业贷款大部分是宅基地、林权、房屋、农机具作为抵押,但这些抵押物的价值偏低、难兑现等特征,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接受;或者有些厂房并不符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所需要的要求,因此许多企业和农户得到金融方面的支持可能性很小。

4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对策与建议

4.1调整农村经济适应金融支持

政府调整农村经济适应金融支持,首先,在农业方面,应引进技术,向农业现代化步伐迈进,在各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经销一体化基础设施,降低农业经营成本。其次,在金融方面,金融机构要不断自我完善,转变发展观念,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在经营过程降低成本。在承担风险方面积极学习先进有效的防范理念。同时也要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寻找适合农村经济发展新产品,使得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正确引导金融支持农村经济转型。

4.2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支持农业发展

目前,海南省农村企业和农户面临资金短缺,同时大量民间资本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民间资本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在这方面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制度上加强管理力度,设立相关民间资本的法律制度,使得民间资本经营合法化。加强金融监管,监督民间金融正常运营,防止民间金融套现。其次,设立民间金融管理制度,培养合法有效的民间金融组织。最后,降低农业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在利率方面要逐渐实现市场化,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方便的金融服务,同时也为民间金融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4.3加快金融创新

海南省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创新,才可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种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研发更加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海南省除了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外,还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种类少。要加快金融创新,研发多种类、多类别的金融产品,比如,进出口押汇、买卖信贷、打包放款等金融业务。在担保方便,对贷款担保实力不足的农村经济主体,可以提供房屋、林权、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贷款。对知名度高的企业试行以企业无形资产、动产提供质押。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与证券、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等单位合作,扩宽金融服务范围,正确引导农户和企业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同时也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5结论

从当前来看,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有以下问题。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风险防范难以到位、发展模式处理不当、无法满足农民的各种需求。对海南省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制约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建设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产品和加强宣传金融服务理念、改进金融支持模式、加强农村及可持续发展建立,加强监管和完善法律法规,才能实现海南省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1.永善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效分析

近年来,永善县委、县政府紧抓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机遇,以溪洛渡电站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进程。在对电站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共振结果”和“互动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协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永善县建设成为云南重要的能源、农业特色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同时,结合精准脱贫工作,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面,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安居工程稳步推进,企业改革圆满完成,城镇化发展战略取得重大进展,投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贫困村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县上下干部群众齐心合力,努力拼搏,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可以说这些都是永善县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2.永善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虽然永善县的农村经济通过诸多努力,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难题与困境,如果不及时进行解决的话,势必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首先,源于基础设施的影响。对于永善县来说,虽然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但是总的来说,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依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可以说也是最为根本的因素之一。

其次,人口文化素质的影响。从对永善县调查和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贫困现状的影响,当地的农民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随着当地经济的有序发展,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是总的来说,文化程度总体较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进行合理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这就对农村人口文化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永善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要想真正实现永善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笔者建议,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进一步加强领导,不断创新机制。针对永善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对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措施,尽快将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任务纳入乡(镇)和帮建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统一考核、统一奖惩,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其次,注重规划,搞好设计。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因此经济的发展应该是稳步推进和展开的。立足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进一步加大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进而扎实稳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彻底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营造示范点优美、整洁、健康、文明的人居环境。

第三,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合力的作用。加快推进资源的整合进程尤为关键,为此笔者建议坚决秉承“多方筹资、统筹安排、捆绑使用”的基本原则,不断拓宽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对涉农的资金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将其集中用于新农村示范点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和通路、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第四,重视对产业的培植,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的培植应该是围绕当地实际条件进行的,大力发展花椒、水果、反季节蔬菜和小规模的养殖业、魔芋、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以及马铃薯和畜牧业等,通过对上述这些优势农业产业的扶持,发挥其示范作用,不断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五,培育典型,试点示范。具体来说就是要严格秉承“试点示范、典型引路”的工作思路,以城镇周边、沿江沿线、经济实力较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组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植、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采取重点打造与分层推进相结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基础好、潜力大、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寨,优先打造、重点扶持;对条件差、底子薄、群众积极性差的村寨,宣传引导、逐步推开,达到“以点连线、连线成片”的建设目标。

篇10

吉林省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远不及沿海地区,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农村金融发展的落后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最终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浮动之间的微妙变化关系才能了解农村金融对经济提升的积极作用,才能彻底解决吉林省的农村经济模型中存在的现有体制、机制问题。进而有效的达到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目的。本文对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索研究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有助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吉林统计年鉴》及《吉林省农村金融统计年鉴》为基础,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吉林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将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的相结合的方法认为,吉林省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政府需要对现有的农村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并充分调动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的积极因素,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

三、吉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计

本文选择数据来源1987-2012年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相关指标作为计算依据。

1.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指标Y=Ln(RDP)。

2.金融发展规模指标(X1)=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吉林省农村人均GDP。

3.金融发展效率指标(X2)=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4.金融发展结构指标(X3)=吉林省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吉林省农村贷款余额。

建立如下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1+μ

β0、β1、β2、β3表示农村金融影响因素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

2.单位根检验

根据表3得出:从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两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看,P值分别为0.0018,0.0017都小于0.05,即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其余各个变量检测的P值均大于0.05,即各个变量互相之间不构成格兰杰原因

对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最后得出:从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两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看,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四、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1.提高金融市场化率,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

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对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农村贷款有利于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吉林省农村金融系统要以前瞻的眼光、变化管理和经营模式,扩大金融发展规模,增加农村贷款余额与吉林省农村人均GDP的比重。

2.畅通担保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加强对农村的农业保险,只有完善了农业保险机构,农村才能不必担心农业风险,且能很快的从灾情恢复生产。各银行部门及单位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议,引领社会资金进行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积极筹措资金;全面建立适合三农经济担保需求的贷款担保机构,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抵押担保难的实际问题,增强农村经济贷款能力。

3.有效管理农村资金,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实证分析显示,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并未呈现出较高的相关关系,这一分析结论有悖于实际理论,说明农村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每年新增一定比例的从农村吸收的储蓄存款,并将其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其次,加大中央银行的支持力度,再次,逐步放松利率管制,使农村比城市更快的实施利率市场化,使农村金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改善农村金融体系,调整农村金融结构

我省农村金融机构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调整。所以要想使现代金融更为持久、有效的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强和改善农村多元化金融体系建设,调整金融结构,使其合理化,并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第一,信用机制的改革,建立一套信贷支持机制和服务机制,使其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的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第二,加强资本结构管理和对流动变化的情况分析,对存在问题加大纠改力度,确保存款市场的合理有序发展。同时有必要对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进行一定的存贷比例管理或是放宽贫困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 King,r.g. Levine. Finace Entrepreneurships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1993:32―34.

[2] Beck,Thorsten;Demirguc, Kunt,Asli and Levine,Ross, Law,Endowments and Finance[R].World Bank mimeo,2001,33-55.

篇11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资源,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地区的存贷结构比例失调使得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可用资本相对减少

农村投资的产出效率也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

(三)农村投资效率一直不高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外流导致的,资金外流致使农村的整体投资额增长缓慢,用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资金肯定也会减少。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农村金融要更好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就必须对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一定的调整,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应该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助益。

(一)明确农村金融的角色定位

以前,农村金融的定位通常是为城市经济输送农村的剩余资源和资本,在农村经济高度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今天,农村金融的作用更多地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方面的保障,还要吸引城市资金参与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中去。所以要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民间小额信贷公司等创新农村金融机构,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加有活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

(二)选择正确的农村金融发展政策

农村金融目前的发展重点不在量的扩大,而是质的提升,目前农村金融中的资本利用效率底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颇有不利,为了提升农村金融的资本利用效率,应该使用较为合理的手段与政策提高农村市场上金融机构的贷存比率,从而有效防止农村金融机构造成的资金外流,从而使资金流向实现正确的导向,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产业发展的促进发展效率,有效吸引和巩固农村的可用资本。

(三)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建设

针对三农问题,要通过政策和财税的扶持增强农村的技术设施建设,引入更多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法律法规上有一定依据,从而在农村市场站稳脚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12

第一章,导论。包括提出问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农村金融基础理论及其借鉴作用。主要是为研究我国信贷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找到理论上的依据。重点梳理了有关农村金融方面的理论的发展脉络,了解农村金融理论及其发展历程,对农村金融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一些可以运用到我国农村信贷发展和改革中的个人判断,如实行“金融约束”政策、供给主导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相结合、借鉴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政策建议、政府适当介入等等,企望借鉴这些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和适用部分,以起到指引我国农村信贷体系建设的作用。

第三章,国外农村信贷的经验与启示。对国外农业和农村信贷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多数国家都相继形成各具特色、与本国实际相联系的农村金融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有较为完善的农村或农业信贷组织体系,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对国外农业和农村金融机构运作的经验,我们不应该完全照搬,也不能全部否定。本章通过对国外农村信贷的比较,得到了要加强并完善农业和农村金融立法、农村金融改革不能单纯追求商业化、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要合理引导农村民间借贷行为等经验与启示。

第四章,中国农村信贷的绩效与问题。回顾了我国农村信贷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支农绩效,分析了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国从建国以来,农村信贷体系一直处于发展和改革中,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农村信贷体系在自身曲折发展过程中,促进和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本章的实证分析表明,加快农村信贷体系改革,改善农村信贷机构发展状况,增加农业和农村信贷,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本章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供求缺口大,农村信贷存在垄断行为,资金外流严重,贷款风险大等等。导致农村信贷市场存在许多突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农村信贷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缺乏贷款风险分散机制,缺乏风险转移机制等。因此,对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指责信贷机构本身,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对症下药。

第五章,中国农村信贷供求分析。重点考察不同需求主体的信贷需求,分析供求缺口,为构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体系奠定基础。我国信贷需求的多样性与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既有结构上的矛盾,也有数量上的缺口。本章着重分析需求主体各自的信贷需求,由于我国当前传统和现代生产方式同时存在,信贷需求的多样性显得尤为明显。在我国农村中,既有农户和中小型企业的信贷需求,又有大型龙头企业的信贷需求;既有商业性信贷需求,又有政策性信贷需求;既有生产性信贷需求,又有非生产性信贷需求;既有短期信贷需求,又有中长期信贷需求。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对信贷的需求有相当部分是无效的,这与农村信贷需求的特点密切相关。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信贷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和合作信贷为主体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本章在对信贷需求和供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信贷供求的缺口,并指出农村信贷市场上存在“劣户驱逐良户”的现象,分析认为引入担保和引入利率补贴等措施可以减小或消除供求缺口。

第六章,中国农村信贷风险分析。本章将农村信贷风险分析的基础建立在深入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风险上,即建立在对农业和农村客户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不论是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他们都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经营的是特殊商品——信贷资金,而贷款的本质是要求还本付息的,因此,信贷机构具有“嫌贫爱富”的特性,一般又是风险厌恶者。农村信贷机构的信贷供给对象主要是“三农”客户,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风险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村信贷风险的大小。农业具有弱质性,农村企业发展起点低,竞争力弱,风险大,与农业密切相关,处于竞争的劣势。这就决定着农村信贷风险既有一般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也有自己的特殊风险。农村信贷机构面临较高的系统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

第七章,构建完善的中国农村信贷体系。根据前六章的分析和结论,提出了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完善的农村信贷体系的构想,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提出了构建农村信贷体系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和框架,指出构建我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信贷体系,要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行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鼓励发展农村商业信贷业务,规范合作信贷业务,建立风险分散和转移制度,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规范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对当前的农村信贷体系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建立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合作信贷和正常民间借贷相结合的农村信贷体系。不断强化政策性信贷职能,鼓励商业信贷,规范合作信贷,引导农村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使农村信贷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与“三农”的需求相适应。必须对政策性信贷、商业信贷、合作信贷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大力发展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建立财政政策补偿信贷,信贷扶植农村经济的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从而,使农村信贷机构的整体服务功能得到强化,真正担当起为“三农”提供信贷支持的重任,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三农”贷款难的压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八章,相关问题研究。构建一个完善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信贷体系,需要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首先,社会其他组织,特别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努力创造和改善信用社及其它涉农信贷组织的经营环境,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信贷组织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建立农村信贷风险转移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务,为信贷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保障,减轻信贷机构的风险压力,培育好的经营环境,形成保险、信贷、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第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是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以增强农业和农村对抗风险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信贷支农提供合适的、强壮的载体,增加农村信贷机构提供信贷支持的动力。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1.提出“两个循环”的见解。一是农业资金使用成本高,而农业的比较效益低,经营风险高,容易形成“高风险-高收益-高利率-高成本-高风险”的恶性循环。二是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农业保险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使农村信贷组织增加信贷投入,减小信贷供求缺口,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降低农业资金融通成本,从而形成农业保险作保障、信贷支持作动力的格局,形成“保险转移风险-信贷加大投入-农业不断发展-风险承受能力增强-保险增加收入”的良性循环,不断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提出“劣户驱逐良户”的见解。农村信贷客户大多数分散、规模小,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村信贷机构很难辨别“良户”和“劣户”,有可能出现“劣户”充斥农村信贷市场,“良户”因贷款利率高而不容易得到贷款的现象。

3.农村信贷资金数据统计更全面。在分析农村信贷资金时,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有关农业和农村的一切贷款都统计在内,克服了以往只考察农业贷款或乡镇企业贷款数据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4.提出多样化需求需要多样化信贷服务的观点。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性,在空间上也呈现较强的差异性,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西南北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农户间差异很大,不同企业间差异很大,对信贷资金也表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不同需求,需要多样化的信贷服务。

篇13

1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1利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

将电子商务融入农村经济发展中,无疑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条件和机会推动农村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村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即可在第一时间获得各方面的资料,及时了解市场的供需状况。这样就能方便村民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使其根据既往销售经验科学地定位,进而推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村经济发展。

1.2利于农产品的推广农村经济

主要源自农产品,各地区农村的农产品各具特色,而农产品包括花生、大豆、水果等。就农村来说,农产品传统销售形式都是集中于菜市场或集市中,其推广范围相对局限,效果并不理想。但电子商务却能搭建覆盖全国范围的推广宣传平台,可将农产品信息上传到网络上,进行采购、评价等操作,从而实现足不出户的销售,增加农产品销售额度的目的。

1.3利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相对而言,城市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农村。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被不断拉大,农村生活水平长年处于滞待状态中。但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意识,而随着网络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常态化发展的网购现象,无形之中增强了农民的素质,也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推动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2.1增强农民意识,提高农民计算机水平

我国农村网民由于自身意识习惯因素,现阶段对网络应用主要集中于娱乐方面,但少有涉及商务方面。鉴于绝大部分农村网民对互联网理解不够深入,更对互联网经商的机遇持怀疑态度。为此,这就需要加强农民对其的认识,有条件的农村可定期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活动,只有让农民了解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并学会如何使用才能真正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同时这也是基础性工作必须严格把握。建议由乡政府提供场地场所,并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开课讲解,具体来说就是现场讲解与操作。当然除了定期培训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尽可能在农村普及其相关知识和技术,进一步更新农民的思想理念,进而推动电子商务蓬勃快速的发展。

2.2完善电子商务基础

要保证农村电子商务井然有序的发展并得到普及应用,首先要完善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这包括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前者指农田基本建设、农产品加工贮藏等设施的信息化;后者指充分补充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力求家家入网,以便实现各种农业信息的及时传递与交流,如建设县级农业信息网站平台等。其次是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质基础即物流设施建设,包括网络、物流集散中心、产品保险贮藏基地等。可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及农民参与农产品物流市场,积极构建专业综合的地区物流中心,以及集成保鲜、配送等基地。而保鲜配送基地则在收货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调制、包装储藏和及时配送,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运输配送的服务质量。另外,以乡镇为单位完善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各乡镇农产品、种植技术等上传到网络中,同时配以详情描绘,为采购商提供信息获取便利,以实现农产品更为广阔的推广宣传。

2.3加大政府重视力度

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着农村经济发展,而为避免电子商务运营风险和提高技术操作效率,则需要加强政府干预,充分提供专业电子商务人才来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一方面政府可通过适当提薪的方式吸引人才,进而实现技术操作的专业性,促进其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农民相关知识技术培训,定期组织相关课程培训,以增强农民素质,并全面普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方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提高。

3结语

电子商务对农村积极发展而言,能够提供给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便利,促进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同时也利于农产品推广宣传等。然而,要真正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还必须从思想意识着手,充分完善电商基础,并提高政府重视程度等,方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