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蒙氏数学意义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蒙氏数学意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蒙氏数学意义

篇1

1 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是管理科学的哲学式发展,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理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去认识,其中狭义的知识管理及对知识本身的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的核心内 容。所谓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①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体现为客观知识 和组织管理活动;②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管理;③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之间相互作用的管理,即对知识变换的管理,体现为知识的应用或创新的过程。

2 实现知识管理的内容

知识管理有4个主要组成部分:①事物:与知识有关的东西,例如文本,图画,录像带和录 音等;②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通讯、储存技术;③人员:创造、保存和使用知识 的人;④过程:知识的产生、储存、获取或使用。实施知识管理系统首先要检测这4个组成 部分在4个应用领域里的作用,这4个组成部分在实施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管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

知识管理的逻辑起点是知识,知识的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知识的创造和使 用过程进行系统、合理的控制,使知识能够顺利地交流、传播和利用、创新,促进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2 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目标

知识创新是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核心和基础,制度创新是知识管理的前提,管理创新是知识创新的保障。对知识资本的有 效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知识,提高学校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图书馆的发展来源于知识的创新,这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和目标。

2.3 人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人是知识的载体,无论是知识的获取、加工、转移,还是知识的利用、创新,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结果。人的核心作用还体现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知识管理对人的管理包括提供 广泛的知识来源,建立良好的组织形式,促进知识的传播。知识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体现在人才教育,人才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蒙医学校的知识用户为教学第一线教师、学 生及教职员工,图书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阵地,是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图书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知识管理,对知识用户的管理不可忽视。

2.4 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工具

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极大地提高图书馆手工编码、储存、传播、利用的速度,简化了手续,降低了成本,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知识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得到发展,共享知识的行为环 境是开展知识管理的先决条件,因此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必备的条件和工具。

3 蒙医学校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的途径

目前,许多图书馆都已经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实施知识管理,以求得图书馆在新世纪的更大发展。但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实施知识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施知识管理 涉及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知识管理具有以下原则和特征:有效的知识管理要求人与技术的混合解决方案,知识管理与人事密切相关,知识管理要求专门知识管理人员。因为共享和 使用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行为,知识管理意味着改善知识工作的流程,而获取知识只不过是开始,因此知识管理没有尽头。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管理理念;知识管理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 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联系起来,以实现知识共享。它致力于将智力资本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和新价值。蒙医学校图书馆属于专业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的现代化要求图书馆持续发展,图书馆的持续发展要求引进先进管理模式。

3.1 构建蒙医、蒙药、蒙护知识库

知识库不同于数据库和信息库,知识库中既储存结构化的内容又储存非结构的内容。从技术角度看,知识库可以定义为“信息十相互关系十有关背景的信息库十先进的搜索功能。”构建知识库并使其发挥作用,是知识组织管理的基础。

从蒙医学校的特殊角度出发,构建蒙医、蒙药、蒙护知识库是学校组织和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步骤。馆藏文献必须有特色,为特色服务奠定知识资源保障基础。立足本校,对于学校的 学科设置重大科研项目等进行充分调研,除日常的文献外。还要注重古籍文献、各种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网络等,及各种学术论文、专题会议文集、科技报告等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和 管理,特别是新型的、动态的信息资源更应收集,保证学校知识增长的延续性。

3.2 为蒙医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

知识的创新和教学水平提高的每个过程都离不开信息,离不开对已有知识的利用。学校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传播信息的专门机构,是知识[CM(22]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利用师生员工最容易接受的手段,如网络、电话、传真等为他们服务。为知识创新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是蒙医学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中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和直接参与 科技创新是最好的途径。

3.3 构建蒙医学校知识管理的团队

对图书管理人员智力开发的投入是构建知识管理团队的重要手段。把管理人员视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这也是知识管理的中心思想。图书管理人员是知识工作者,是知识的导航者, 是知识资源与知识用户之间的桥梁。图书馆的作用依靠馆员才能得以扩大和增强,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必须以有效的知识管理为保障,其中知识工作者是最活跃的因素。构建高效的创造 型和智能型的知识管理团队需要在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等多方面进行合理的搭配,充分发挥其才能。

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纯依靠企业的创新不再能够满足企业的知识需求,必须借助外部资源,实现知识的转移满足企业对知识的需求。建立产学研联盟,实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的知识转移到企业,为新知识的创造提供机会,扩展企业的知识存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能够给双方带来利益。Michael D. Santoro(1999)提出企业把产学合作的关系看成是实现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手段。Rick Welsha等人(2008)认为大学与企业的接触可以通过获得资金和有用的数据、设备和设施使大学的科技受益。Lindsay Ryan(2009)认为建立校企教育伙伴关系,能够补充企业内部的教育项目,通过与大学结盟,企业能够增加企业内部教育项目的实力和信誉[1]。Teruhisa Ichikawa等(2011)证实大学中的新员工教育项目能够实现在大学教育和企业之间教育的无缝过渡[2]。Drew Gertner等(2011)认为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提供转移知识的机会,而且为新知识的创造提供机会;在产学合作中,有可能包含商务的咨询活动或者研究计划。Henry Etzkowitz(1998)创业型的大学将经济的发展整合到大学中,与教学和研究一起作为学术的功能。知识资本是大学新的使命的核心,将大学与知识的使用者相联系,使大学以它自身的权利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3]。

1、产学研知识转移

(1)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的研究起源于国外,其概念最早是由Teece于1977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通过国际间的技术转移,能够积累大量跨国界应用的知识。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知识转移的研究更加深入。

Myrna Gilbert,Martyn Cordey-Hayes(1996)[4],Robert Parent,Mario Roy and Denis St-Jacques(2007)[5]认为知识转移的过程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持续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Gabriel Szulanski(1999)提出知识转移是组织在新的环境中再造一个复杂、模糊的一系列程序,并保持其运作的过程,强调知识转移不是一次的行动,而是一个过程[6]。Linda Argote,Paul Ingram(2000)将知识转移定义为一方(如小组,车间或者部门)接受另外一方经验影响的过程,认为知识转移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7]。Eric D. Darr, Terri R. Kurtzberg(2000)提出知识转移是一个组织从另外一个组织学习经验的活动,知识从一个位置移到另外一个位置能够增强组织学习,新知识能够通过新的方法和新的业务促进创新[8]。Champika Liyanage, Taha Elhag, Tabarak Ballal, Qiuping Li(2009)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领域,与专门知识领域的知识跨边界的运动相关,并提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一个地方、一个人或者所有权传送到另一个。可见大部分学者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合作一方获得知识,并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国内尚没有形成关于知识转移统一的定义。谭大鹏,霍国庆,王能元(2005)认为知识转移指的是受控环境中进行的知识由拥有者到接受者的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知识传播的过程[9]。唐炎华,石金涛(2006)认为知识转移是跨组织或者个体边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共享[10]。邹艳,王晓新,叶金福(2009)认为共建模式下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是指发生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从合作一方到另一方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转移,是合作各方基于共建实体不断沟通的过程[11]。原长弘,周林海(2011)将知识转移定义为:在一定的情景、目的下,知识(包括技术)被发送方传递,并被接收方吸收应用的过程 [12]。

(2)产学研知识转移

国外的学者提出了产学研知识转移相关的阐释。Ajay Agrawal(2001)提出大学到产业的知识转移渠道包括出版物、专利、咨询、非正式会议、雇佣、许可证、合资企业、研究合同和个人交流等,且不同渠道的重要性不同[13]。Donald S. Siegel,David A. Waldman,Leanne E. Atwater,Albert N. Link(2003)提出产学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是科学知识从大学商业化的转移到企业的过程,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能够使得大学和企业获得资金上的增加,并且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14]。Spyros Arvanitis,Nora Sydow和Martin Woerter(2008)认为从研发强度和新产品的销售角度来看,与研究机构或者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知识转移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15]。

我国的学者也给出了相关的定义。,吴贵生(2001)提出通过产学研合作把企业外部知识转移到内部并创造价值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16]吴想,杨洪涛(2009)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是指知识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转移到企业的过程[17]。曾德明,何银芳,彭盾(2009)对于产学研来说,知识转移是使企业的知识运用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识创造成为良性循环的关键[18]。

2、产学研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1)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针对转移双方之间的关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Wen Bao Lin(2007)发现战略联盟的互动机制与技术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的关系[19]。张志勇,刘益,卢兵(2007)将联盟正式控制和社会控制两种方式对知识转移不同维度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联盟的社会控制比正式控制能更有效地促进其知识转移[20]。张首魁,党兴华(2009)认为,在合作创新过程中,企业的知识转移受企业间的关系结构和关系质量影响,弱联结的关系结构和好的关系质量对于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更加有利[21]。

关于文化对知识转移影响的研究,Mian M. Ajmal,Kaj U. Koskinen(2008)将文化分为控制核心文化、竞争核心文化、合作核心文化和培育核心文化等四个核心部分,研究组织文化对知识转移的影响[22]。Uwe Wilkesmann,Heike Fischer and Maximiliane Wilkesmann(2009)发现知识转移依赖于国家的文化特征,即权力距离,绩效导向,组内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等[23]。

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表2-1。

学者 观点

Jo Rhodes,Richard Hung,Peter Lok等(2008) 信息系统、结构性学习战略、创新组织文化、灵活的结构和设计[24]

Yanqing Duan,Wanyan Nie,Elayne Coakes(2010) 关系、文化意识、动机、知识距离、合作伙伴的选择、目标、专注、转移渠道、信任和开放性等[25]

卢兵,岳亮,廖貅武(2006) 联盟企业的特性、企业家关系的特性、知识的特性和联盟情景特性[26]

程铁信,陈美(2007) 知识的特性、知识源的特性、知识受体的特性、知识的传递方式及其知识转移双方之间的关系和差异等方面[27]

刘旸,张玲玲,黄安强等(2009) 知识的系统性、知识可表达性、硬件条件、激励机制、学习文化、相关制度、知识接收者的吸收能力、传授意愿、信任等[28]

申小莉(2011) 知识提供者的知识距离、知识转移机制、转移意愿、转移能力、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信任机制通过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具有间接的影响作用[29]

曹兴,宋娟(2011) 知识隐性、联盟伙伴间的知识差距、关系距离对联盟伙伴间的知识转移效率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而知识接收方学习动机对知识转移效率起到积极的影响,相对于契约式联盟,股权式联盟更有利于知识转移效率的提高。[30]

(2)产学研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受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作用的影响。

①合作双方的关系

Eliezer Geisler, Antonio Furino, Thomas J. Kiresuk(1990)认为影响产学研合作研究中心后期成功的因素是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内部的管理。Yong S. Lee(1996)发现,紧密的产学合作会使得学校教职员工感觉到恐惧,认为紧密的校企合作可能干涉学术追求长期的、公平的、基础研究的自由[31]。Conceica?O Vedovello(1998)指出大学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实体,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目标,这不可避免的影响和限制着他们之间的互动,没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比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在与其他大学建立正式的联系时有更高的倾向[32]。Michael D. Santoro(2000)认为高强度的校企合作关系比低强度的校企合作关系能产生更高水平的有形成果,而且过去产生的高水平的有形成果,能够促进将来产生更高强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愿意为那些不能满足企业迫切需求或者利益的校企合作提供支持[33]。Michael D. Santoro(2002)发现,企业通常不会利用校企合作关系帮助加强和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可能是一个关键的原因,所以企业不会在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依靠校企合作[34]。

Carolin Plewa, Pascale Quester(2007)发现信任、承诺和整合积极地影响满意度,而且被认为是产学伙伴关系的关键驱动。组织相容性作为积极地影响所有关系特征而出现,表明了它与产学合作关系的相关性,并通过本质上不同的组织环境建议它对于其他关系的潜在重要性[35]。Rick Welsha, Leland Glennab, William Lacyc, Dina Biscotti(2008)发现,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增加与科学家的交流和接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存在问题,认为与企业的合作会限制科学家之间的交流。通过与企业接触,大学可以获得资金、数据、设备和设施,但同时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的数量和强度的增加以及学术资本主义的出现,给大学带来了机会和问题的矛盾[36]。Christian R. ?stergaard(2009)研究工程师与大学研究人员之间进行的非正式联系,以及通过这样的联系获得对他们工作有用知识的程度,并将这些结果与不同企业工程师之间的非正式接触相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知识通过非正式的联系进行扩散传播,但是大部分的非正式联系并没有用来获得知识;但是,产学合作的联系没有那么经常,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工程师从与大学的联系中获得知识[37]。

②关键人物

国外研究关键的人物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成果有:Eliezer Geisler, Antonio Furino, Thomas J. Kiresuk(1990)认为创始人或者管理者在产学研合作中心发挥着关键作用,产学研合作研究中心建立早期受创始人和管理者的个人属性影响[38]。David D. Dill(1995)发现管理人员多年的经验,技术方向和管理沟通的频率与察觉到的产学研合作的绩效显著相关。Michael D. Santoro, Alok K. Chakrabarti(1999)认为某些关键的个人在建立大学研究中心时起到关键的作用,产业和大学研究中心都得培养更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这需要考虑这些关键的个人的角色和能力。Michael D. Santoro, Alok K. Chakrabarti(1999)产学合作可以具有更加紧密的关系,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研究中心的关键的人物,考虑战略目标,培养更加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

③其他因素

Michael D. Santoro, Alok K. Chakrabarti(1999)认为企业和大学研究中心的合适的文化是必要的,文化被认为是最有助于建立大学研究中心的因素。他们研究了企业的规模对产学研知识转移的影响,发现大公司拥有较高强度的知识转移和研究支持关系,小公司拥有较高强度的技术转移和合作研究关系[39] 。 Roberto Fontana Roberto, Aldo Geuna, Mireille Matt(2006)发现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研发项目受企业的绝对规模、自身的研发活动和企业的开放性程度的影响,但不受创新类型的影响,具有较高吸收能力的大企业更加趋向于与学术界的合作[40]。Robert Parent,Mario Roy, Denis St-Jacques(2007)研究了系统性思维和社会结构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确定社会系统产生、传播和使用新知识以满足需求的各个部分,在知识转移中使用整体、系统性思维,可以领会到知识转移联结需求、目标和进程等各系统之间的关系。Rudi Bekkers,Isabel Maria Bodas Freitas(2008)探索了大学和企业之间各种相对重要的知识转移渠道的影响因素,包括出版物、会议、合作、专利等,分析了不同知识转移渠道之间差异的部门效应,同时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占主导地位的科学学科、知识的基本特征以及研究人员的个人和组织特点对知识转移的影响[41]。

国内的学者针对知识的特性、转移的意愿、转移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吴想,杨洪涛(2009)从知识的复杂性、可表达性、内嵌性,知识源转移知识的意愿和能力,知识接收方的吸收意愿和能力及知识转移情境的信任和沟通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初始、匹配、实施、调整和整合五个阶段,分析各个阶段中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董尹,金龙(2009)认为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知识本身的因素,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知识转移的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距离[42]。林莉,郑旭,葛继平(2009)认为知识本身、知识供方的转移意愿及能力、知识受方的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文化、信任和转移渠道对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存在影响作用[43]。

3、产学研知识转移模式

(1)国际间知识转移模式

国外的学者研究成果有:Pien Wanga,Tony W. Tong,Chun Peng Koh(2004)提出了一个两阶段模型,描述跨国企业到中国分公司的知识转移,第一阶段跨国企业向中国分公司传递知识;第二阶段中国分公司从跨国企业母公司获得知识。6Tina C. Ambos,Bj?rn Ambos(2009)对跨国企业内部知识转移机制和距离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的距离维度,以检验在分散和分化的情况下个人协调机制和基于技术的协调机制的适用性,发现基于技术的协调机制受背景文化的影响不大,而个人协调机制受地理、文化和语言上的距离的调节 [44]。Gentile-Lu Decke Simona, Giroud Axele(2011)对跨国公司的外国子公司到国内供应商的垂直知识转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外商有助于国内企业知识库的建立,而且有助于当地供应商绩效的提高,同时发现研发强度对于供应商的新知识创造是非常关键的,企业间的关系在外国企业和国内供应商之间的知识转移和获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5]。

国内学者也对跨国企业相关的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陈菲琼,徐金发(2000)分析了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简单的设备购买,装配能力的转移仅限于物理系统,第二个层次是零部件的调整和本地化,与当地条件结合,第三个层次是产品的再设计,使中国企业接近具备独立创新能力的组织[46]。薛求知,关涛(2006)对跨国企业的知识转移进行了探究,探究了知识特性、转移工具及其知识跨国界转移,发现知识的默会性、简单嵌入性及初级转移工具对母公司向国内子公司的知识跨国界转移有直接的显著作用,高级转移工具对知识默会性有部分中介作用[47]。张天桥,崔新健(2008)研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发现海外子公司从国外获取的知识,经过整理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给国内的母公司,母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吸收、应用和创新[48]。

(2)企业间知识转移模式

Gabriel Szulanski(1999)构建了组织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以此确定每个阶段转移的不同以及预计可能出现的困难,通过粘性测量以探究过程各阶段中不同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特点[6]。Champika Liyanage,Taha Elhag,Tabarak Ballal and Qiuping Li(2009)认为知识转移本身不单纯是知识的转移,涉及知识转化的不同阶段。提出知识转移包括六个主要的步骤,依次为识别合适且有价值的知识、获得知识、知识转型为数据或信息、与实际相结合、知识应用和知识反馈。在现实中如果知识的来源方和接收方在背景、技术或结构上存在相似性,知识转移的步骤就可能少[49]。Sajjad M Jasimuddin,Nigel Connell,Jonathan H Klein(2012)提出了一个知识转移框架,该框架在有效的知识转移模型中整合了知识储存和知识管理。该框架包含五个部分:知识转移的参与者;参与者之间进行知识转移所编制的知识类型;知识转移实施的机制;存放显性知识的仓库;管理和维护知识的知识管理员[50]。Gray M,Schubert L(2012)利用知识生产相关文献,在社会网络中提出一个知识生产和转移模型,该模型突出了社会工作中知识生产的特点,例如知识开发和应用的不同背景。他们认为知识生产本身是不够的,知识转移和使用同等重要,现实中的知识生产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知识生产到利用过程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和互动[51]。

我国的学者也对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王兆祥(2006)在分层研究知识转移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知识转移过程的层次模型,该模型将知识转移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数据、语言、知识、能力和应用,只有知识转移在六个层次间全部实现,知识转移才能成功[52]。赵建瑜,王文平(2008)对不同产业知识转移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将制造业、软服务业、母子公司之间的模式进行对比,从初始阶段、实施阶段和反向转移阶段三个阶段中知识转移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弥补了不同产业间知识转移模式有所区别的不足[53]。蒋天颖,程聪(2012)首先分析了企业知识的生态学特征——散落分布、嵌入依附、动态基层和增量积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知识转移的生态学模型,该模型指出知识个体、种群与群落间知识相互联系构成企业的知识链与知识网[54]。

(3)产学研知识转移模式

Paul Coates,Yusuf Arayici,Lauri Koskela(2010)构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知识转移合作关系中知识转移的模型,模型体现了知识转移合作关系的三个目标:(1)促进技术的转移及其技术和业务技能的传播;(2)通过知识库刺激和加强业务相关的研究和培训;(3)给企业提供基于知识转移合作关系相关的培训以增强业务和专业技能[55]。Drew Gertner,Joanne Roberts and David Charles(2011)发现知识转移合作伙伴关系能够通过在三个合作伙伴之间,KTP合作伙伴之间,或者两个不同的共同体成员之间建立频繁的人际互动促进知识转移。在商业界,人际互动主要有临时外调和实习等方式,能够用于检验知识转移的能力[56]。Corine Genet,Khalid Errabi,Caroline Gauthier(2012)通过与最近出现的两个技术模式——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进行比较,深入研究了纳米技术领域的知识转移模式。研究结果显示纳米技术转移模式与生物技术进化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中小企业扮演技术响应的角色,而大企业承担公共研究和产业之间新知识的转化的核心功能,这与微电子领域早期阶段的模式相同。研究说明促进生物技术转移的政策对于纳米技术的扩散是不适合的[57]。

国内的学者王艳,曾刚,王灏(2009)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显隐知识通过四种方式进行转移和扩散,分别为显性知识间的转移、隐性知识间的转移、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移和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移。[58]牛盼强,谢富纪,董意凤(2010)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中技术转移的知识双螺旋结构模型,把物理学中“场”的理论引入到知识转移方面,利用该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的机制[59]。刘岩芳,张庆普,韩晓琳(2010)对研究型大学和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的过程进行了阐述,构建了研究型大学-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模型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大学研究者、大学技术管理者和大学管理人员、公司和企业[60]。

4、产学研知识转移绩效

国外的学者针对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Eliezer Geisler, Antonio Furino, Thomas J. Kiresuk(1990)认为产学研合作中心的绩效最主要取决于主要研究者的知识、技能和领导能力。Syed Omar Sharifuddin Syed-Ikhsan, Fytton Rowland(2004)研究了组织的组成部分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五个自变量:组织文化、组织结构、技术、人力资源和制度方针,并使用斯皮尔曼秩检验方法检验与知识资产的创造性和知识转移的绩效的关系,发现组织文化、技术、制度方针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组织结构对知识转移绩效不产生影响[61]。Spyros Arvanitis,Ursina Kubli,MartinWoerter(2008)分析了瑞士科学机构中的单个机构或部门,在参与和私有企业之间大范围的知识和技术转移活动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包括获得知识、资源等的动机,企业遇到的各种障碍,大学资金的分配,大学的规模,科研领域的类型,知识转移办公室的设立,外部资金的范围等,研究还发现,应用研究导向的研究机构或者是教学不占主导地位的机构参与知识和技术转移时表现出较强的倾向[62]。Simon Philbin(2008)认为产学研合作绩效的测量需要关注技术、项目、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以及知识和过程输出的可持续性[63]。Jill Ann Tarzian Sorensen and Donald A. Chambers(2008)在评价学术知识转移绩效的时候,不仅将专利和资金计算在内,也考虑非货币的指标,例如思想、知识共享和知识存取的自由,全球市场的健康发展,共享、合作和专门的网络的建立,以及能力构建和知识存取等[64]。

我国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有的学者针对产学研知识转移绩效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庄亚明,李金生(2004)分析了影响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模糊性、隐性、特殊性、复杂性、合作者的经验、合作者的自我保护、合作者的文化差异等,提出了知识转移的两种基本模式,即知识引进模式和中心企业向企业扩散模式,并提出了知识转移的形成机理和收益分配[65]。卢兵,廖貅武,岳亮(2006)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效率分为两类,即知识主体数效率和所获得知识丰富度的效率,在分析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主题数效率、知识丰富度效率和知识转移效率综合三个方面,对知识转移的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66]。叶飞,周蓉,张红(2009)发现双向的沟通、企业的学习意愿对知识转移绩效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大学科研院所的转移能力、企业吸收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冲突性对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67]。

还有的学者针对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绩效的某一个影响因素进行专门的研究。周蓉(2009)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和共建实体三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发现共建实体的模式对知识转移绩效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技术转让比联合开放的模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更明显[68]。刘芳(2012)借鉴前人关于社会资本的维度划分,从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研究在产学研合作组织中社会资本对产学研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引进界面管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都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且发现界面调节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69]。

5、研究评述

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高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实体,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不仅能够使得高校和研究院所产生的知识转移到企业,而且能够促进校企之间人才的流动。但是目前产学研合作中转移的知识大都是研发活动产生的科学知识,对商业知识的转移尚存不足,而商业知识的学习和接受涉及到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对于产学研合作的非常重要。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目前大都研究的是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向企业的转移,而对企业的知识向高校和研究机构转移的研究却很少,而企业的知识向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转移对于高校和研究机构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能够有效的减少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工作中的壁垒。

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总结,发现围绕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集中观点:企业的学习文化、合作双方的转移意愿、合作双方的关系、知识特性、企业规模、企业中的关键个人等方面,这些因素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或是正向或者是负向,但是同样不容忽视。知识转移具有多种模式,包括国际间的知识转移、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以及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

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转移到企业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的过程中,企业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国内,专门针对企业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少有学者进行研究。企业家把握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在产学研合作中,项目及团队的选择对于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的作用非常关键,企业从产学研合作中获得的知识如何成功的转化成产品,并获得在市场上的推广,实现产业化的成功,这些都需要企业家的能力作为支撑,因此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Lindsay Ryan. Exploring the growing phenomenon of university-corporate education partnerships[J]. Management Decision,2009,47(8):1313-1322.

[2] Teruhisa Ichikawa, Tomoya Kitani. A Consideration for New Employee Education by the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J].Knowledge-Based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System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1,(6883):134-143.

[3] Henry Etzkowitz.The norms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 cognitive effects of the new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J]. Research Policy,1998,(27):823-833

[4] Myrna Gilbert, Martyn Cordey-Hayes.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1996,16(6):301-312.

[5] Robert Parent, Mario Roy, Denis St-Jacques. A systems-based dynamic knowledge transfer capacity model[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7,11(6):81-93.

[6] Gabriel Szulanski.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9-27.

[7] Linda Argote, Paul Ingram. Knowledge Transfer: 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150-169.

[8] Eric D. Darr, Terri R. Kurtzberg. An Investigation of Partner Similarity Dimensions on Knowledge Transfe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2):28-44.

[9] 谭大鹏,霍国庆,王能元. 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2):7-10.

[10] 唐炎华,石金涛. 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 情报科学,2006,24(1):153-160.

[11] 邹艳,王晓新,叶金福. 共建模式下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9,27(4):616-621.

[12] 原长弘,周林海. 知识转移效率的研究现状[J]. 中国科技论坛,2011,3:113-120.

[13] Ajay Agrawal. University-to-Industry knowledge transfer: literature review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1,3(4):285-302.

[14] Donald S. Siegel, David A. Waldman, Leanne E. Atwater, Albert N. Link. Commercial knowledge transfers from universities to firms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Management Research,2003,14:111-133.

[15] Spyros Arvanitis, Nora Sydow, Martin Woerter. Is there any impact of university-industry knowledge transfer on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wiss firm data[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8,32(2):77-94.

[16] ,吴贵生. 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2001,22(6):114-121.

[17] 吴想,杨洪涛. 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9):360-362.

[18] 曾德明,何银芳,彭盾.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产学研系统中知识转移障碍研究[J]. 软科学,2009,32(7):1-11.

[19] Wen Bao L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strategic alliance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ransfer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7,17:139-155.

[20] 张志勇,刘益,卢兵. 战略联盟控制方式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96-99.

[21] 张首魁,党兴华. 关系结构、关系质量对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J]. 研发与发展管理,2009,21(3):1-14.

[22] Mian M. Ajmal, Kaj U. Koskinen. Knowledge transfer in project-based organizations: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erspective[J].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2008,39(1):7-15.

[23] Uwe Wilkesmann, Heike Fischer, Maximiliane Wilkesman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transfer[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9,13(6):464-477.

[24] Jo Rhodes, Richard Hung, Peter Lok. Factors influenc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implication for corporat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12(3):84-100.

[25] Yanqing Duan, Wanyan Nie, Elayne Coakes. Identifying key factors affecting transn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0,(47):356-363.

[26] 卢兵,岳亮,廖貅武. 企业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个分析模型[J]. 预测,2006,25(2):31-43.

[27] 程铁信,陈美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组织与战略管理,2010,122(22):112-119.

[28] 刘旸,张玲玲,黄安强,李俊毅,王立. 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软件行业为例[J]. 管理学报,2009,6(11):1471-1477.

[29] 申小莉. 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小企业实证样本的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11,29(3):432-460.

[30] 曹兴,宋娟. 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科研管理,2011,32(2):1-19.

[31] Yong S. Lee.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a search for the boundari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J]. Research Policy, 1996, 843-863

[32] Conceica?O Vedovello, Firms’ R&D Activity and Intensity and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Partnership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8,(58):215-226.

[33] Michael D. Santoro. Success breeds success: The linkage between relationship intensity and tangible outcomes in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s[J].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0, 11(2):255-273

[34] Michael D. Santoro, Alok K. Chakrabarti. Firm size and technology centrality in industry–university interactions[J]. Research Policy, 2002,31: 1163–1180

[35] Carolin Plewa, Pascale Quester. Key drivers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organisational compatibility and personal experience[J].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007,21(5):370-382.

[36] Rick Welsha, Leland Glennab, William Lacyc, Dina Biscotti. Close Enough but Not Too Far: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Relationships and the Rise of Academic Capitalism[J]. Research Policy,2008,37:1854-1864.

[37] Christian R. ?stergaard. Knowledge ows through social networks in a cluster:Comparing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link[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9,(20):196-210.

[38] Eliezer Geisler, Antonio Furino, Thomas J. Kiresuk. Factors i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J]. 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s,1990,20(6):99-109.

[39] Michael D. Santoro, Alok K. Chakrabarti. Building industry-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some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1999,1(3):225-244.

[40] Roberto Fontana Roberto, Aldo Geuna, Mireille Matt. Factors affecting university-industry R&D projects: The importance of searching, screening and signaling[J].Research Policy,2006,(35):309-323.

[41]Rudi Bekkers, Isabel Maria Bodas Freitas. Analysing knowledge transfer channel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To what degree do sectors also matter?[J].Research Policy,2008,(37):1837-1853.

[42] 董尹,金龙. 产学研相结合过程中的知识转移研究[J]. 情报探索,2009,(12):20-22.

[43] 林莉,郑旭,葛继平. 产学研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9,(5):39-43.

[44] Tina C. Ambos,Bj?rn Ambos. The impact of distance on knowledge transfer effectivenes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9,(15):1-14.

[45] GENTILE-LU DECKE SIMONA, GIROUD AXE`LE.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TNCs and Upgrading of Domestic Firms: The Polish Automotive Sector[J]. World Development,2011,40(4):796–807.

[46] 陈菲琼,徐金发. 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知识联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2):15-18.

[47] 薛求知,关涛.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知识特性与转移工具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06,9(6):64-72.

[48] 张天桥,崔新健.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模型[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9):61-66.

[49] Champika Liyanage, Taha Elhag, Tabarak Ballal, Qiuping Li.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a knowledge transfer model[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9,13(3):118-131.

[50] Sajjad M Jasimuddin, Nigel Connell, Jonathan H Klein. Knowledge transfer frameworks: an extension incorporating knowledge repositories and knowledge administration[J].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12,(22):195-209.

[51] Gray M, Schubert L. Sustainable social work: Modelling knowledge production, transfer,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2012(21):203-214.

[52] 王兆祥. 知识转移过程的层次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3):122-127.

[53] 赵建瑜,王文平. 基于知识特征的不同产业转移模式及其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29(1):101-106.

[54] 蒋天颖,程聪. 企业知识转移生态学模型[J]. 科研管理,2012,33(2):130-138.

[55] Paul Coates, Yusuf Arayici, Lauri Koskela. Using the Knowledge Transfer Partnership model as a method of transferring BIM and Lean process related knowledge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 A Case Study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cobuild America: Sustainable, High Performance & Technology Solutions for Built Environment,2010:6-10.

[56] Drew Gertner, Joanne Roberts , David Charles.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 CoPs approach to KTP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1,15(40):1367-3270.

[57] Corine Genet, Khalid Errabi, Caroline Gauthier. Which mode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for nanotechnology? A comparison with biotech and microelectronics[J]. Technovation,2012,(32):205-215.

[58] 王艳,曾刚,王灏. 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4-7.

[59] 牛盼强,谢富纪,董意凤. 基于知识双螺旋模型的我国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5):43-52.

[60] 刘岩芳,张庆普,韩晓琳. 研究型大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主要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 预测,2010,29(4):42-46.

[61] Syed Omar Sharifuddin Syed-Ikhsan, Fytton Rowl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a public organization: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transfer[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2):96-111.

[62] Spyros Arvanitis, Ursina Kubli, MartinWoerter. University-industry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Switzerland: What university scientists think about co-operation with private enterprises[J]. Research Policy,2008,(37):1865-1883.

[63] Simon Philbin.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s[J].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 2008,12(3):16-23

[64] Jill Ann Tarzian Sorensen, Donald A. Chambers. Evaluating academic technology transfer performance by how well access to knowledge is facilitated––defining an access metric[J]. Technol Transfer,(33):534-547.

[65] 庄亚明,李金生. 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研究[J]. 科研管理,2004,25(6):50-55.

[66] 卢兵,岳亮,廖貅武. 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的分析[J]. 系统工程,2006,24(6):46-51.

篇3

篇4

一、《野草莓》间的梦幻音符

影片在主人公波尔格生命旅程的终点处拉开帷幕。

一位步履蹒跚、孤独自怨,满目凄凉的老人向我们走来――年迈苍苍,妻子与兄弟姐妹相继去世,儿子与媳妇关系不和,没有后代,没有婚姻,没有爱,没有社会生活圈子,只有与老管家相依为命。他的生命历程在梦幻与蜿蜒盘旋中向我们延伸着。

(一)恐惧的“死尸”梦

夏日清晨,阳光璀璨。街道上冷清,死一般的宁静。

在如怨如诉的影乐声中,波尔格奔波在领奖途中,路过钟表店,但都没有指针,就连怀表的指针也销声匿迹了。下意识听声音时,只有砰砰的心脏跳动的声音,并且越来越快。莫名的恐惧向他袭来。他竭力平静下来,却看见了 一个背影扑向他,他喜出望外地迎接,竟然看见来者没脸,像朽木倒了一样,突然倒地化作一摊血水。突然,在远处飞驰而来一辆马车,无人驾驶,拉着灵柩。突然间,棺材摇晃,摔了下来,马匹挣脱,轮子被扯下,在教授面前四分五裂,又有一双手紧紧抓住他,往棺材里拉,后来,死尸站了起来,教授被吓得魂飞魄散。

呜呼!是一场噩梦,教授扮演了死尸的角色,他全身湿透、冰凉。

(二)温馨的“草莓”梦

教授放弃了乘飞机领奖的决定,开车同女管家和儿媳玛丽安前往。婉转、悠扬的乐曲和着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车子在林荫大道上飞驰,大家喜气洋洋,多么惬意。休息片刻之时,教授儿媳要泡脚,教授则无限留恋那给他留下美好记忆、刻着青春与幸福的草莓地。他在一棵孤零零的老苹果树下坐稳,津津有味地吃着一个个草莓,咀嚼者其中的甘甜。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一个穿着金黄色夏装的少女,婀娜多姿,窈窕妩媚,她叫萨拉,是教授的表妹。她为教授专心致志地采摘草莓,教授心情舒畅,激动不已,却竭力保持沉默――他怕这醉人的风景瞬间即失。忽然,教授的哥哥西格弗里德走到萨拉面前,拉她离开,并且给她一个美丽的吻。但是萨拉知道她已经和波尔格订了婚,她哭了……

后来,教授蓦然发现,他的九个兄弟姐妹和萨拉都给阿隆叔叔过生日,赠送礼物,餐厅里热情洋溢。教授的妹妹拿萨拉和西格弗里德的事情开玩笑,萨拉跑出了屋子。教授与之捉迷藏,又销声匿迹了。他痛苦不堪,怅然若失,呆若木鸡。因为,他的初恋情人居然投入了自己哥哥的怀抱。

(三)沧桑后的恬静梦

歌声依旧,旋律如涛,此起彼伏,悦耳动听。教授在行路途中,梦中又见了三个青年,儿媳妇玛丽安陪他去看望他的老母亲,彼此倾诉昔日的欢乐和今天的孤独。天空乌云密布,倾盆大雨中,他们疲惫不堪,教授梦见在考场被人质问――生命轮回中,是请求宽恕还是罪上加罪?因为教授曾经是冷漠无情的被指控者。控告者是他的亡妻。他还看见亡妻与其他人当着他的面继续作乐,可能就是因为教授在一次外科手术中故意杀害了妻子,所以,才有如此的被报复。

授衔仪式庄严、隆重,乏味、单调。喋喋不休的演说,沉闷冗长的祝词,闹闹哄哄的宴会。之后,教授正要躺下休息时,传来了悠扬的音乐声和歌声,余音袅袅,不绝于耳,令人陶醉。三个青年道别祝贺,萨拉也说为教授而骄傲,承诺爱他到永远。

玛丽安和儿子爱瓦尔德也来了,吻别了教授。仿佛把以前的不愉快忘到九霄云外了。在恬静而均匀的淅淅沥沥雨声中,教授最期盼的就是穿越童年的隧道,寻求幸福与安乐。教授心旷神怡地漫步在别墅和野草莓中间,到处芳香四溢,到处沁人心脾。他和姐妹们唱歌、跳舞、演奏曲子、狂欢不已。他与莎拉握着手,挽着臂,尽情地嬉笑,追逐、放歌……海湾在蓝天、白云映射下金装熠熠。教授看见了垂钓的父亲、神情悠然自得的母亲,她在专注地看书……

教授多么想高歌一曲以表现心中的欢畅,但胸口沉闷,无论怎么都喊不出声。但是,聊以的是双亲毕竟与他微笑、招手、含情脉脉……

二、伯格曼美学意识流中的心灵救赎

毋庸置疑,电影主人公埃萨克・波尔格的身上,有导演的影子。英格玛・伯格曼的“主观电影”,不仅仅为作者赢得了显赫的国际声誉,而且进入了现代艺术电影经典名作的行列。不可否认,资本主义社会无处不有荒诞、无稽、自私、贪婪、残忍、孤独、痛苦、矛盾冲突、精神危机等弊端,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电影艺术,用意识流手法深入探究人的心路轨迹,开启思维的闸门,敞开心灵的窗口,他比费里尼、安东尼奥尼还要领先,这也是他在世界艺术电影大师中捷足先登、备受推崇的原因。20世纪是英格玛・伯格曼创作的黄金时代,除《野草莓》在1958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和西伯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外,还有不少辉煌成就。如《夏夜的微笑》获“诗意幽默奖”;《魔术师》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沉默》获瑞典电影学院颁发的金甲虫奖。电影导演的连连获奖,在电影史上也凤毛麟角。

《野草莓》是导演美学意识流路线的再现。伯格曼诞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是虔诚的路德派教徒。浓郁的宗教气氛和接近严酷的家教,影响着他性格的走向,比如孤独、自卑、逆反心理等,都不能不对她电影的创作起着导向作用。他的电影多是编导一体,多是自传体。他还有创作的群体、出类拔萃的摄影师、演员、美术、服装设计师等,这都是得天独厚的优势。《野草莓》中埃萨克・波尔格是伯格曼的化身,埃萨克孤独、冷漠、痛苦,他与母亲、儿子、儿媳、女管家都不和谐,都不沟通。他一生多年行医,解除了不少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他们的生命,也获得了卓越成就,但却感到生命空虚,内心寂寞,最后孤独死去。死亡,是伯格曼偏爱的主题。他的主人公大都命运坎坷,生而不幸。他以温馨、优美的调子写了埃萨克的死,因为死亡意味着解脱。影片告诉观众,埃萨克的婚姻多么不幸!惟一爱他的小表妹被哥哥霸占了,因为他的冷漠和自私,他走不进她的心灵,投入不了她的怀抱。

伊萨克领奖的梦幻,是他生命历程的轨迹。是他婚姻、家庭、事业、亲朋关系、性格、归宿等的写照。那第一个 恐惧的梦,代表着主人公临死前的恐惧,他面容憔悴,身形佝偻,内心空虚,那是死亡的阴影走近他的象征。钟表指针走动表示时间的推移,然而,却没了时间界限,象征着老教授生命的终点已到,时间已经不属于他了。那噩梦,或许是教授死亡前的心理写照吧?

梦幻是伯格曼的重要剧作元素之一。借助于梦,剖析人的心理层面,可以深入到心灵、意识和下意识的一切领域中,可以不受理性、逻辑、顺序、时空等束缚。所以,《野草莓》主人公领奖过程中的梦幻,就是他生命中的感情驿站。

影片梦幻中还有玛丽安和丈夫艾瓦尔德不要孩子实质的写照。是因为艾瓦尔德认为自己就是悲惨婚姻的产物,活着倒不如选择死亡。他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荒谬的,给世界增添新的受害者更是荒谬的……”他要求死亡,彻头彻尾的死亡。但是,影片结尾,他们和睦了,小天使出生了。大概,是伯格曼心灵救赎的一个音符。可能,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期,存在主义思潮还没有在西方电影艺术中形成大气候有关。伯格曼此时也从内心的写实或半写实走向了现代主义。还有,当玛丽安与教授同去领奖途中谴责他的自私、暴躁、对妻儿无爱等,导致老人重新反思自我,中途去看故园,母亲,或许也是自我救赎的印迹吧。

三、《野草莓》的艺术手法

(一)多层面的复调结构

《野草莓》打破了电影传统的线性结构,主题多,线索多,层面多。时空交错多。老教授去领奖,时间从今天到明天。它的深沉结构是主人公在自己广袤无垠的心理空间自由驰骋,时间从今天到昨天,老年到童年。两条线索交错出现,或并列,或对列,或跳跃。事件性质由痛苦到幸福,由恐惧到 恬静舒适。内容有家庭、婚姻、孩子、朋友、事业、成就、性格、归宿……其中与主题最挂钩的就是在野草莓地中年迈的埃萨克与年轻的莎拉追逐的场面,导演描绘的 画面有过去,有现在,有梦幻,有现实,有爱的情愫、有悔恨的泪水,这些本来无法对话的内容,顷刻间那么自如地串联在了一个“项链”上,那么的美丽,都闪着熠熠光辉……无疑,这是编导的独创,扩大了电影表现的领域与可能性,丰富了影片的内容和层次。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与现代意识流的融合,是电影艺术的开拓和创新。

(二)隐喻与象征手法

《野草莓》中有丰富的隐喻与象征。噩梦象征着末日的来临;钟表与怀表的指针不动,象征着教授生命的时间结束了。“死尸”象征着老教授心理已经腐朽,身体也将腐朽。“野草莓”是教授爱的象征,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命、爱情、初恋、幸福、光明、理想、下一代……在《野草莓》中,

伯格曼超现实的追求在费希尔的摄影艺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变幻多端的影调处理反映出主人公的焦灼不安、恐惧万分、渴求爱情、期盼自由、潇洒、活泼、开朗的不同心境。这位擅长黑白摄影的著名摄影师与伯格曼有10年的合作生涯,一直在和谐、默契中前进,达到了高度融合的程度。

总之,《野草莓》的领奖之旅与心灵之旅,是伯格曼心路的延伸,是他救赎思想的再现。在死亡与麻木中,他仿佛看到了希望与光明,主人公与母亲团聚了,儿子和儿媳妇的战争终于结束了,新生一代将要诞生了,他也找到了初恋了,他们在“野草莓”间吮吸着爱的阳光雨露,感受着大自然的温馨与撒播的芳香。它是伯格曼的杰作,是瑞典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娟萍.西方电影中的隐喻修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篇5

一、高中汉语古诗文的编写体例

在本套蒙古族高中汉语教材中,古诗文的设置分别包括课内篇目和课外古诗词背诵两种形式。第六单元课内篇目分别为每册2篇古文、3首古诗词;全套教材共编有古文10篇、古诗词15首(第六册没有古文和古诗词)。课外古诗词背诵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设置上与课内篇目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每册安排10首,全套教材共50首。整套高中汉语新课标教材,古文共10篇,古诗词共65首。

在篇目的编写方式上,笔者参阅了人教版藏族地区的汉语教材、延边教育出版社的朝鲜族汉语教材,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往年编写的蒙古族汉语教材以及各出版社的语文教材,在吸取各类教材精华的基础上,大胆突破了原有各类教材的编写方式,无论是课内篇目、课外古诗词背诵,还是阅读中的篇目,均是按照文学发展史的顺序进行编写。这样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一条文学发展“史”的红线做牵引,按照时间段进行分块学习。比如,在高中汉语第一册教材和阅读中,所选的课内篇目全为先秦两汉魏晋时期的经典篇目,与此相对应,在课外古诗词的背诵及阅读篇目的选定上,与课内篇目对应、补充。

当然,对于这种编写方式有利也有弊,我们也考虑过、探讨过,按照文学发展史的方式进行编写,对于学生形成“史”的概念颇有益处,但众所周知,离我们年代越久远的文字越是晦涩难懂,在其他各版教材中,先秦时期的古诗文基本安排到了高二或高三阶段。为了尽量减少这种弊端,我们在选文上尽量选取既易懂又经典的篇目,同时在古诗文后附有作者的简介和译文。这种古诗文的编写方式,是否完全适合学生和老师的“胃口”,还得在学习、教学中去。为此,我们教材编辑部在对老师的培训、调研中尤其注意这一点,多方面征求学生、老师的意见,同时也为我们下一套教材的编写积累宝贵意见。

二、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编好教材是前提,这是我们编写者的责任;用好教材是关键,这是教师的责任。教材的真正价值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体现,再好的教材,也不能代替老师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针对我们古诗文的编写体例与方式,在此笔者想对古诗文的教学提几点建议:

(一)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

在现在的高考中,汉语文科目试题涉及的古诗文很少,一些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在“唯分数论”的思想下,甚至认为与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编写、印刷60多篇古诗文,还不如干脆抛弃。再者就是MHK民族汉考(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也对现在汉语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虽然在高考中没有直接考查古诗文,但在其他的科目,如历史、地理、政治中多多少少会涉及一些古诗文的知识,《汉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提高汉语的基本素养,提升文化品位,我国的古诗文不就是最好的资源吗?

(二)以“史”为线,夯实基础

篇6

那么,在蒙氏教室里为幼儿提供与学习数学内容相关的教具与材料是为幼儿准备丰富的学习数学必备的物质环境所不可获缺的。为此蒙特梭利根据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设计了许多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蒙氏数学经典教具,为幼儿感知复杂和抽象的数学概念提供了及为有意的帮助。但做为一名蒙氏教师,在几年的带班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仅仅凭借这些经典教具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和求知欲的。因此,延伸教具的投放和运用在整个蒙氏数学教育中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下便是在带班过程中对于数学教育中延伸教具的制作、投放和运用中的一些具体的感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很多教师,特别是初次带蒙班的幼儿教师都深有感受,孩子们"玩来玩去"就是这几样经典教具。教具的数量也不能满足幼儿同时操作的需要。有心想要给孩子们添一些操作材料,却不知从何入手。那么我们首先就来谈一谈延伸教具的制作:

1.延伸教具的制作应遵循以下几点:

1.1 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及幼儿学习的重点难点来设计制作; 在蒙氏数学领域中进行10以内数的教学中要使用到数棒、砂数字板、纺锤棒箱、数字与筹码、彩色串珠等经典教具。综合以上经典教具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幼儿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数词、数字、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这部分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那么,我们就以此为目标制作了一些的延伸教具。如下:

图一为教具插牙签:准备10个小瓶,瓶身分别标上1--10的数字;另用一小盘装55根牙签。 操作时请幼儿按数字数出相应数量的牙签插到标有相应数字的小瓶里。

图二为教具数字小衣夹:带有1--10数字的小衣夹和带有1--10数量不等的小苹果的小衣服。操作时请幼儿将标有数字的衣夹夹在与其数量相对应的小衣服上;

以上两种教具都是帮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断熟悉10以内数字、数词、数量之间的关系的。

1.2 制作延伸教具时遵循蒙氏教具特有的"错误订正"功能。蒙氏教具的一大特色就是具有"错误订正"这一功能。蒙特梭利本人也认为"错误订正"是使蒙氏教具的操作趋于完美的科学原则之一。那么,在制作数学的延伸教具时,就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还是以图一"插牙签"为例。它的"错误订正"就是教师为幼儿只准备了"55"根牙签,这55根牙签则刚好是1--10的数字相加的总和。如果幼儿在操作时发现牙签多出来或是不够时,就说明他的操作有误,需要重新来一次。这也是幼儿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蒙氏教师我们应深刻的认识到订正错误本身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幼儿能够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的自我纠正。

1.3 延伸教具要具有可操作性;"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知道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了解蒙氏教育的人所耳熟能详一句蒙特梭利的名言。它也很直观的阐述了蒙氏教育的基本原理。

活动是幼儿的天性。作为具有多年带班经验的老教师更应该知道孩子在"玩中学"的重要意义。在制作延伸教具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教具的可操作性。如果一个教具没有可操作性,既使制作的再精质,美丽,也不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也将失去它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在设计教具时尽可能的让我们的延伸教具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操作中手、眼、脑等感官并用。这才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延伸教具。

1.4 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教具";作为蒙氏教师,每天的工作量是相当的大。如果一味的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制作教具中去,是必会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作为一名蒙氏教师在生活中更应具有"独具慧眼"、"就地取材"的能力。充分的利用现成的资源来辅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进行数学前三种能力的训练时,我们便使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电话充值卡、布贴画等做为配对的教具、使用彩色纽扣等做为排序的教具。 另外,一些自然界中常见的小石子和一些植物的种子、果实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延伸教具:

2.我们来谈谈延伸教具的投放和使用。

2.1 适时投放,充分发挥延伸教具帮助幼儿自我学习的作用。幼儿在自选工作时,教师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并针对性的提供延伸教具,帮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自我学习。

在孩子们学习砂数字板后的自选工作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描触砂数字板时的笔顺不正确。于是我们就投放了标有笔顺指引线的数卡。只需教幼儿识别上面的标志,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照标有指引线的数卡来描触砂数字板了。如图:

2.2 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指导幼儿使有不同层次的延伸教具。蒙特梭利幼儿数学教育体系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求知需要。幼儿数学学习的敏感期大约出现在4岁左右,但由于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敏感期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做为教师除了为幼儿提供不同难易的教具外,更应注意引导幼儿进行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教具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发展较快的幼儿的需要,也同地兼顾到了发展较慢的幼儿。

在进行同圆圆板、圆圆珠的排序教学活动中,我们就针对不同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易程度的"排序提示卡"如图:

从图七中的排序提示卡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一横排的形式,幼儿很容易找出它的规律进行排序;而图八中的提示卡变成的曲线形的,增加了对幼儿视觉上的干扰,同时也就增加了难度。

篇7

(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有效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将丰富的且便于幼儿操作的材料放置在“蒙台梭利”的教学活动室中,以便对幼儿的发展需求形成满足,比如除法板、塞根法、彩色串珠、纺锤棒、数棒等,为幼儿提供这些操作材料主要是为了让他们熟悉数量以及在数的概念上获得真正的经验。几乎所有摆放在蒙氏数学区的教具都有助于幼儿的数学学习,并且和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年龄特点是相符的,因此,会对幼儿形成很大的吸引力。

二、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一)利用蒙氏操作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的探究兴趣进行培养

幼儿在常规教学中所能接触的操作材料一般都没有什么区别,并且操作目的也一直停留于在教师讲解后进行模仿与重复上,只要结束教学活动,那么,操作材料就完成了其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幼儿发展其探索能力,但是,蒙氏数学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幼儿的操作,在蒙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幼儿需要对每个活动进行个别操作、分组操作以及集体演示操作,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操作材料和操作方式,对于幼儿来说,这种方法不仅符合其学习特点,同时还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幼儿在反复操作中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蒙氏数学操作材料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生动的想象空间。蒙氏的所有数学教具都是根据数学的十进制原理设计出来的,这种做法有助于让幼儿感受到怎样按十进制规律实现数的增减。此外,蒙氏数学教具还具有自我订正性这一特点,这种特点不仅可以提高幼儿操作材料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其操作材料的兴趣。蒙氏教学能够将高深的数学思想以及抽象的数学概念都融入于简单有趣的操作材料当中。这样一来,幼儿就能够在利用蒙氏数学纸面教具兴致勃勃的完成配套练习之后,对数学概念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理解,并有效形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思维。当然,在对教学活动中操作进行重视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活动区中操作材料的投放,为幼儿的操作提供条件,为幼儿的想象创造空间,进而促使幼儿的概括水平和概括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在进行游戏时,培养幼儿主动构建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以及逻辑性,是比较枯燥的一门学科,并且数学教学大都是集体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幼儿数学本身的特点形成忽视,一般会选择灌输和重复的教学方法,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形成抑制作用。游戏能够让数学变得有趣,并且,游戏也是幼儿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活动,所以,游戏对于幼儿学习数学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最佳途径。幼儿教师在进行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着眼点,选择形式多样的益智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蒙氏数学是一套利用游戏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教材。比如教师在教授数量大小时,就可以利用0的数字游戏让幼儿感受数的大小,特别是可以让幼儿对零的意义进行理解。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够获得数学知识,同时还有机会将自己的感受自由的表达出来,幼儿只有在使用了大量材料以及参与了大量活动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数学概念进行掌握。

(三)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

只要是生活中的东西都和蒙氏数学材料相关,数学同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在日常进餐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碗勺分发出去,幼儿在这种分发碗勺的过程中已经练习了数量的一一对应;在进行户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自身所处的位置,这就已经练习了幼儿对方向的辨认。因为这些数学问题以及数学现象大多发生在自然状态下,所以它常常让幼儿在无意识下就感受到了数学,并且学习了数学。除此之外,幼儿所获得的数学教育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就是不完整的,家长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启蒙教师。比如,家长可以带幼儿去逛他们喜欢的超市,在逛超市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学会看价格标记,还能够学习到一些钱币的简单运算方法。

篇8

孩子为什么要学数学

数学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具有精确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它不仅能帮助孩子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使孩子充分体验并注意到蕴含在具体事物背后的抽象关系。孩子学习数学的任务不在于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而应获得一种数学的思维方式。

因此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育,最主要的价值在于:一、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二、使孩子能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孩子是怎样学数学的

用一句话来说,孩子学习数学是通过对各种材料大量、反复的操作,从“数动作”发展到“数概念”的。因此,不是孩子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成人再生动的讲解也不可能使孩子理解并掌握,更谈不上运用了。孩子头脑中的数学概念都是在大量的练习和应用的基础上自己“主动建构”的,而机械记忆(如背诵、做算式题等)并不是孩子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孩子学习数学的方式和过程又一次印证了那句“智慧就在手指尖上”的断言。

一起来认识亿童《蒙氏数学》课程

尊重孩子首先就要尊重孩子的学习方式。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孩子是通过操作探索活动来获得数学概念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那就是通过提供大量的、新颖的、吸引人的操作材料,使孩子通过自主的操作以及同伴之间的充分交流,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海丽达幼教中心决定于2006年春季起在率先在深圳各分园全面实施《蒙氏数学》的教学。选择《蒙氏数学》可以说首先是出于一种需要,再就是出于一种比较。

此《蒙氏数学》有别于传统的蒙氏教育中的数学教育。传统蒙氏历经百年而不衰,其数学教育是以感官训练为基础,内容主要包括:数前准备、0~10的认识、十进位系统、连续数、分数的导入、平方立方的导入等。重在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让幼儿反复操作由蒙台梭利设计、创新的,隐含有系统数学经验的系列感官教具和数学教具,获得丰富的数量经验,从而“顿悟”出这些“具体化的抽象”教具背后的数量及逻辑关系。

显然传统蒙氏数学教育偏重于数学知识的体系和对年幼学习者思维的训练,但对于数学的另一大特性——应用的极其广泛性,即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学习者运用数学思维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则没有体现,这种不足是时代上的局限性导致的。

自上世纪80年代率先由西方提出并倡导的“大众数学”的理念,即“每个人都能学数学、每个人学自己的数学、每个人学有用的数学”是对传统蒙氏数学教育的极好的补充。本学期海丽达幼教中心引进的亿童《蒙氏数学》,也正是在大量吸取了传统蒙氏数学的教育理论、教学法和学具的精华,契合最新数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本土化了的蒙氏数学课程。

在传统蒙氏教室里,系列的数学教具每样只有一件,这对班额数、班内幼儿年龄结构等要求甚高,于我们的国情、园情来讲就不具有操作性和推广价值。亿童《蒙氏数学》将其教具进行纸面化,在节约与环保的同时做到人手一套,避免了孩子在时间上的隐性浪费。同时配以《操作册》作为对集体活动之后小组与个别活动时不同水平层次孩子的需求。这是传统蒙氏数学教育中所没有的。

考虑到我国家庭基本上是父母双方都有工作,不像西方国家妈妈们在孩子上小学前几乎是全职妈妈的情况,因此特别还配了《作业纸》让孩子每周一次带回家完成,这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园进行了哪些数学活动,从而能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辅导。

因为有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执教教师就不必再在制作数学教具上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而能将这些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观察与分析,对教材的研究和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上。当教师这么做时就是回归了教育的本真,从中受益最大的当然是孩子们。

在实施《蒙氏数学》课程时我们提醒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适宜的与人交往的方式和优雅的仪表。即在数学教育中融合作为一个现代人必备素质的教育。因此,如果一段时间后当您的孩子回家后帮忙把玄关凌乱的鞋子按大小配对摆放,把妈妈梳妆台上的瓶瓶罐罐按高矮逐一排队时,请不要无所谓:从表面上看是孩子具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从深层次来说是孩子已经具有了强烈的秩序感!秩序感对提升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家长能为孩子学习数学提供什么支持

在了解了数学对于孩子一生发展的价值和《蒙氏数学》课程的情况后,也许家长会认为:那就让孩子在幼儿园参加这种学习吧,我们可以轻松点了。亲爱的家长们,请一定不要忘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孩子学龄前阶段的数学学习如果没有您的支持和参与,他们所获得的是不完整的数学教育。因为孩子的数量经验来自生活,如果没有大量的数量作为基础,教师在幼儿园再怎么进行引导也很难使孩子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而当教师组织了适合孩子水平的数学活动之后,就更需要家长在家中为孩子提供运用这些经验的机会了。因此,您同样是孩子学习数学的老师。

考虑到家长们平时工作、家务、学习、交友等之外,与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很有限,而且也不太可能专门花时间研究如何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因此选择了《蒙氏数学》。这个课程中有一本《作业纸》就是专门为孩子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家园共育”而设计的。

前面提到教师会每周一次(一般会在周末)请孩子将《作业纸》带回家,家长们除了为孩子读题目(尤其是小、中班的孩子,因为他们识字很少),解释题意之外,对一些需要家长带孩子共同完成的,比如观察街道上的车辆、门牌号码等这些需要去到实地调查的任务,请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分工合作来完成,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一拍脑袋就替孩子填上答案。中国传统的做学问的方式是重“思”而轻“行”,但这是有悖于孩子的认知和学习规律的。这种做法非常有害于孩子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篇9

一、蒙氏教育适合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可使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起点高、发展快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学前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发展学前教育事关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促进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是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的一生中,学前时期是儿童神经系统、智力、语言、认知心理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存在诸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住学龄前阶段,对儿童实施科学的学前教育,对幼儿形成强健的体魄,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激发学习兴趣和形成合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的健康、学习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终身可持续的影响。而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 Maria Montessori ) 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儿童教育理论和方法即蒙氏教育。蒙氏教育正是抓住了儿童发展的各种关键期,不失时机地对儿童实施日常生活、感官、数学等各种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蒙氏教育是一种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学者称“蒙氏教育法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实践证明,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科学的,它逐渐成为幼儿园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今天,在民族地区幼儿园推行蒙氏教育,主要因为蒙氏教育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蒙氏教育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完全和充分的自由,以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为基础,教师是观察者、指导者,要为儿童创建和提供适应儿童自主学习的适宜环境。而民族地区教育观念落后,不少人认为,学前教师管好幼儿就行,只不过是“娃娃王”而已。蒙氏教育思想是对儿童的充分尊重和信任,对幼儿教师的角色进行了正确地诠释和说明,这种教育思想正是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教育理念。有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可使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少走弯路,在较高的起点上起步、发展。

2、蒙氏教育可操作性强。蒙氏教育的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科学等不同教育领域,均有相应的教具,蒙氏教具被称为“物化的教材”。蒙氏认为,儿童的不同感官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是不同的,她认为儿童的状态是“我听了,然后我就忘了;我看了,我就记住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因此,蒙氏将不同领域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儿童亲自操作各种教具,儿童是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认识周围世界,使其自身得到发展。这种教育思想与儿童记忆、思维等的形象性恰好是相吻合的,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

3、蒙氏教育跨国界、跨文化,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不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相冲突。从国内来看,据研究机构的统计,2002年底,我国就有20个省的1000多所幼儿园全部或部分采用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来指导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或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共同提高幼儿的素质。从国际范围来看,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均已采用蒙氏教育。可见,蒙氏教育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各国、各地都可学习、借鉴蒙氏教育,促进本地学前教育高效发展。

4、蒙氏教育具有经济性。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最初是城市贫民家庭的学校,学生多来自于劳动阶层家庭。蒙氏教育中使用的教具无需较高的经济投入。例如,蒙氏日常生活教育中的家务劳动、蒙氏科学教育中的植物栽培与动物饲养等教育活动在民族地区均容易开展,尤其是乡村少数民族地区,本地蒙氏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二、民族文化融入蒙氏教育,传承和感知民族文化,促进蒙氏教育本土化和发展的多样化

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四川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多种民族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日益频繁,各民族文化相互交织,民族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四川阿坝地区藏羌民族文化极具特色,通过学前教育,不仅可以让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儿童感知本民族的文化,而且也能很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蒙氏教育的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科学等不同教育领域,都可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例如,在日常生活教育方面,可以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融入教育中,如:蒙氏走线音乐的选择,可用藏族或羌族民族音乐;羌 族的羌绣、羌族的黄泥碉楼都可作为日常生活教育的内容,让幼儿学绣羌绣,学做羌碉模型。儿童在接受蒙氏教育的过程中,听到的是本民族音乐、操作的是熟悉的生活材料,儿童倍感亲切,更容易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此外,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乡镇、自然村,幼儿人数较少,缺乏师资和园舍,适合采用蒙氏混龄编班。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个班学习,年长者可以帮助年幼者,让儿童学会分工,让儿童有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可以满足儿童社交的愿望,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民族文化融入蒙氏教育,是对蒙氏教育法的创造性运用,是对蒙氏教育的丰富和发展。可见,蒙氏教育不仅可以在民族地区推广,而且可以促进蒙氏教育本土化和发展的多样化。

篇10

首先我想说如何才能让一个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在生理、心理功能方面达到成熟独立呢?除了循序渐变的环境因素外,最重要的辅助因素便是孩子家长的帮助。一个幼儿,生理上的各项基本功能并不健全,心智尚未开始生长,根本无法独立的生存下来。他必须得靠亲人及幼儿园的老师给他提供生存上的必需品,才能够逐渐的长大。然而他该朝哪个目标去长大呢?他当然会顺从自然地方向向着“独立”。孩子最渴望的是脱离大人的保护层,用自己的手去触摸,去感受这个世界。这不光是孩子每天都希望成为“大人”的一种向往,更是所有的生物在自然发展中存在的一种内具力量。因此,蒙台梭利所谓的独立成长论事实上有两层内在含义:

1)“独立”是一个重要目标——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并且具备发展能力。

2)“独立”是一个必备条件——代表多项生理及心理上的成熟。

由此可见,独立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应该切记,帮助只能够是适量的,不能什么都替他做。很多工作需要由他自己独立来完成。例如:家长看到孩子自己系鞋带记得很慢,这时有些家长会耐心的鼓励,指导孩子如何系好鞋带,一次次陪孩子练习,直到孩子自己成功的系好鞋带。这样的家长的做法便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是我们倡导的做法。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家长的做法与上述恰恰相反,他们会忍不住阻止孩子正在进行的动作,自己一厢情愿的给孩子系好鞋带。他们或许认为这样是帮了孩子,替他解决了麻烦,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残忍的行为,他们并没有尊重孩子的学习意愿。他们这样做是剥夺了孩子的自尊以及他自主学习的机会。孩子系鞋带动作不管多愚笨,多慢,都不要狠心打断他,他那是在学习,他是在进行一项独立而神圣的工作。其实不仅家长这样,许多幼儿园中的教师也都是这样的,平常孩子叠手帕,或者系纽扣时,有些孩子动作快,早早完成,有些孩子慢,老师便会亲自给他系。蒙特梭利教育法中提出帮助儿童独立的关键比那时以最大的耐心,最少的指导,以及最多的鼓励,尽最大可能让幼儿自己做。

我们引入蒙特梭利教育法后,实验班的孩子们很多的事情要自己来独立完成。蒙特梭利在演讲的时候,经常会说出一句话:Helpmetodoitbymyself(幼儿在呐喊:请帮我,让我独立完成)。教师只是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了解孩子的需求,时不时扮演着协助者的角色。这两年来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努力执行好蒙特梭利教育法,孩子睡午觉时铺被,叠被,平常洗水果,整理衣服等等都几乎是独立完成的,如果孩子完成不了,老师只是在旁边耐心指导,不能动手帮忙。很多事情是由孩子独立来完成的,并没有依赖其他任何人,久而久之,孩子们的独立性,动手能力越来越强了。

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都帮孩子做的完好,不如让他们自己一次次去尝试,去锻炼。我们不该抹煞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就像孩子自己说的那样:听到了,我也就忘记了!看到了,我也就记住了!做到了,我也就理解了!

2纪律性

在以往,我们所认为的守纪律就是制造一套套的军事化规定,然后要求孩子们完全按照规定做,照做的就是守纪律,不照做的就是不守纪律。例如:在吃饭的时候,教师要求孩子们做好,吃饭时不准东张西望,不许玩,要安安静静,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位置上吃,吃完勺子在桌子上放好。似乎这就是老师认为的守纪律。传统观点的守纪律,似乎就是无论老师说什么,如何规定,孩子们只要完全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就是守纪律了。

在引进的蒙特梭利教育法中,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守纪律的,而只是个丧失了本性的人。当一个人能够由自主控制能力,能合理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且遵守一些必须的规定时我们就可以说他是个受到过严格纪律训练的。在蒙台梭利看来:纪律须来自自由!孩子可以随心所欲的决定自己的工作时间,任意选择自己的工作内容。但是不代表孩子是自由散漫的,只是与传统的教学中谈到的纪律略有不同。

在蒙特梭利教育活动室中,老师们开始试着改变以往的那种教育,并教孩子学习如何活动而不是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这样进过长期引导,由于习惯的形成和一定的练习,孩子们能够比较正确的表现出在社会及社交生活中所必需具备的一定的言谈举止。我们让孩子具备这些特点是为了让他能够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单单是仅适用于学校里的环境,还要延伸置偌大的社会生活中。

经过长达两年的训练,我们园里的蒙氏实验班的孩子们在纪律方面已经有了可喜的变化。例如:上个学期的一个中午,我教的一个班里的孩子们进餐速度比平时稍慢了一些,其他班的孩子们早已进入睡房准备午休了,我们班才吃完。带领孩子们去厕所之前小声的提醒他们:“小朋友们,由于今天咱们吃午饭的速度稍慢了一些,所以就耽误了午睡的一些时间。现在呢,其他班里的小朋友们都睡了,所以希望小朋友们上厕所时声音小一点,尽量安静一点,不要吵到其他人休息。”听完了我的话,孩子们都安安静静的去上厕所。当我准备带他们去楼上休息时,我就问他们:“小朋友们,我们上楼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孩子们回答轻轻地走。我问为什么,小朋友们说,因为其他小朋友都睡着了。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心里很开心,为孩子们的进步感到高兴。此外,“秩序性”样是纪律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很多方面都体现出来这一点,具体的可以在教学材料,教学法,以及教具摆放方面体现出来。“秩序性”教育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在教孩子学会谦让,礼貌待人,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自从引入了蒙特梭利教育模式,我发现孩子们的秩序性也比以前改善了好多。

3数学

恩格斯对数学的解释是,数学是一种在现实世界中研究数量观的空间形式。这种“数量观”跟“空间形式”,是从具体的现实世界中抽取出来的,与具体的事物相区别的“模式”。数学研究的并不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事物自身的特性,而是事物相互间的一种抽象的关系,也就是形、量、数等。

数学是一门艺术,他与具体的事物,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着一定的距离。儿童学习数学,应当从他们的生活中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入手,然后逐渐的开始学习数学的一个抽象的过程。数学可以帮助孩子们概括性的认识事物,能够从具体的现实事物及现象当中,把各种数量关系给抽象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对事物相互间的认识。

数学教育还可以是孩子们得到一种数学性的思维方式。具备了这种数学性的思维方式,孩子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型的形式来解决,以此进入美好的数学世界中。在以往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孩子们只是机械的记忆那些加减法公式,并不能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意义。例如:有一次老师让一个小朋友持五元钱去商店买东西,孩子成功的完成了任务,买回来了三件东西,一个一元,两个两元。老师让他用一个算式来表达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他却写出了2+2+1=0,很不能让人理解。甚至连他自己也理解不出来,他明明就是记录了自己所做的事情啊,用五元钱买了一个一元的,两个两元的的东西,然后钱就没了,于是就得到了2+2+1=0,然而老师却说他这样写是错的,他一脸茫然的看着老师。学了半天数学却不能理解数学真正的含义,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

蒙氏教育的数学教育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他最鲜明的特点便是:把抽象的逻辑性思维变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材料。在潜移默化中帮孩子们奠定一个稳定坚固的逻辑思考与数理基础模式。让幼儿们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自己发现并且能够切身体会到“数”的真实存在。这样做不单单可以使孩子们学到很多数学中的知识,还可以使孩子从小就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孩子上小学时学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两年来的蒙氏教育,孩子们在安静的环境下学会了思考,教具引发了他们数学方面的联想,两年里,孩子们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很多,远远超过了非实验班的孩子们。例如:当你问一个蒙氏小班的孩子2+3=5是什么意思时,他可以给你举例说明,告诉你,两本书加三本书就等于五本书。五块钱可以买一袋三块钱的薯片和一根两块的冰棍,然后,你若是问非实验班的孩子,他会一脸茫然的告诉你2+3=5就是2+3=5,无论你怎么提示,他都没有办法用一个具体的事情来表达出这个算式的意思。

4智力

智力的训练提高也是蒙是教育所关注的。平日里,我们若是说一个人的智力好,便会夸奖他聪明。所谓的“聪明”也就是指耳聪目明。通常就是说那些视听敏锐,博览多闻,见解正确,言语清晰,思路明朗,可以举一反三的人。

在蒙特梭利教育的理论中,幼儿的发展过程当中可以出现多种“敏感期”。正是敏感期的存在,让孩子产生一种强烈的力量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这个时期使孩子最容易学习的时期,把握好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教育锻炼,可以使孩子在智力上有更高的突破,因为智力就是在幼儿的敏感期基础上建立的。蒙氏教育就是从感官方面开始练习,把握孩子的各个官能方面的敏感期,适时频繁的挖掘孩子的潜力,让他的感官更加敏锐。

经过两年的实验对比,我们发现蒙氏小班的孩子们的智力要比非实验班的孩子高很多,从算数,反应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等等各个方面都有很突出的表现。前不久我们进行了一项简单的智力测试,都是提出一些问题教孩子们回答,满分十分最终结果实验班得了八分,而非实验班仅得五分。可见相差之大。

5语言教育

蒙氏教育的语言教育方面是指通过对孩子听觉,视觉,语音,口语,文字感知以及阅读练习来培养孩子听说读写认的能力。蒙氏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唯独语言方面蒙式教育不但没有超越传统教育反倒不及。例如:实验班的孩子们说话总是含混不清,很难完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而且实验班的孩子们不太喜欢交流,这点就与非实验班的孩子们差距很多。针对该现象我的认识是:

5.1独立的习惯导致孩子不爱交流

由于老师们长期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要求孩子独立来完成,尽量不要依靠他人,使得孩子们变得独立性很强,很多的事情自己都能完成,不需要他人帮忙,也就同时减少了许多与他人沟通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们变得少言寡语。

篇11

(一)理解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从理论上正确把握蒙台梭利教育

1.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在于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其精髓是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通过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自主发展,进而培养健全之人格。蒙氏教具的运用是蒙台梭利教育的特色,但绝不是蒙台梭利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蒙氏班的教师把蒙台梭利教育片面地理解为蒙氏教具的操作,仅注意蒙氏教具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对于蒙台梭利教育的思想内涵一知半解,缺乏系统、正确的认识。如对教师的“导师”作用、如何观察儿童、何时干预儿童的操作环境、制作蒙氏教具的原则、如何提供有准备的环境等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当前的蒙氏师资存在的问题,与蒙氏教师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也与蒙台梭利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有一定关系。因此,学习、运用蒙台梭利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走出蒙台梭利教育即蒙氏教具的误区,全面、系统地学习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当前,尤其要注意儿童独立性的培养,这不仅因为独立性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儿童的独立性较差,应充分发挥蒙氏课程的优势,加强儿童独立性的培养与锻炼。

2.正确把握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需要认清该蒙台梭利教育存在的局限性并加以克服。如前文所述蒙台梭利教育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蒙台梭利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研究蒙台梭利教育与其它教育方案有机结合起来加以克服。蒙台梭利教育的特点是加强儿童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但是这种教育的局限是合作不够充分、创造力培养不够。因此要将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自主学习与基于情景的合作式学习、与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如在实践中探讨与瑞吉欧教育方案进行有机结合。当然在探讨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不同教育方案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经典蒙氏课程突出强调儿童的自由工作,因此在时间分配比例上自由工作时间一般为2―3小时,而团体时间则在30分钟左右,保证儿童的自主操作、建构。因此,无论如何进行蒙台梭利教育与其它教育方案的结合都不要把儿童自由工作的时间缩的太短,否则就不能保证蒙氏台梭利教育的真正实施。

(二)进一步完善蒙台梭利教育课程

1.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学的发展,增加课程内容是必然的。即使是意大利的蒙氏课程也与蒙台梭利教育创设之初不同了,根据我国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实践中应当将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原有的五大领域扩展为十大领域,分别为:日常生活训练,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体能(大肌肉活动),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戏剧(角色扮演),社会教育(包括社会交往技能的训)。

2.注意课程实施的顺序性。在各领域课程进行的顺序上,应以日常生活练习为起始,逐渐进入感觉教育,然后分化为语文、算术及文化课程。日常生活练习放在感觉教育之前的用意在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而感觉教育是为促进高层次认知学习而做的准备,感觉教育培养出来的能力及学习态度,如专注力、自信心等,能促使幼儿进行高层次的算术、语文及文化课程。此外许多教育实践表明,由于现在的幼儿发展较早,因此课程之提供在各领域适合的幼儿起始年龄有提早半年的趋势。

(三)注重环境创设与教具的开发

1.有准备环境的提供要注意秩序性和适宜性

蒙台梭利教育中的环境,指依据幼儿发展过程中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之需要而提供的环境,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独立学习,为进入世界及未来生活做准备。由于儿童对于秩序有特殊的需要,因此,教师为儿童提供环境时,应当在幼儿进入教室之前将蒙氏工作依照不同领域规划放置于教室之中。这样当幼儿进入教室时,能够受到工作的吸引,并在有秩序的教室中学会自我控制,进行自主学习。

2.开发设计符合时代特征与本地区特色的教具

经典的蒙氏教具连同教师自制教具对于儿童的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蒙氏课程过分依赖经典教具,忽视自制教具的现象,应根据蒙氏教具的设计理念积极自制教具。在制作与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要反映现实世界,尤其是儿童所处的文化背景。例如:蒙古族幼儿园可以结合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创造出符合蒙语文字特点的语言教具。如果明确了蒙台梭利教育的意图和目的,掌握了基本原理,就可以灵活地变化运用,大胆创新,适应我们今天的需要,做到既“与时俱进”,又“本土化”。

(四)加强蒙氏教师的师资培训

对蒙氏教师进行培训是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内容,原因在于蒙氏教师在蒙台梭利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区别于传统教师的作用。结合蒙台梭利教育与纲要的要求,在培养蒙氏师资时尤其要注意三点:

1. 树立蒙台梭利教育观。通过培训,蒙氏教师应在深刻理解蒙台梭利教育之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其精髓,把蒙台梭利教育的理念真正渗透到实践中,那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简单机械的操作教具开展工作的做法是万万不行的。

2. “导师”意识。通过培训,使蒙氏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蒙氏教师与传统教师的不同之处,明确教师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当怎样观察儿童;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对儿童的工作进行干预。蒙台梭利认为一个普通班的老师不能马上成为蒙氏教师,她需要重新塑造,摒弃所有的教育偏见。

篇12

1. 我们将根据本地区、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年龄特点,将民族、地域文化内容融入蒙台梭利教学的日常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进行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2. 蒙氏班侧重的是常规行为习惯和数概念的培养,通过让幼儿自己操作教具,让幼儿通过尝试错误,既自己动手操作,又得到自我提高。但蒙氏班对幼儿的想象力和个性上的培养不是很多,不利于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比如,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幼儿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时间上的自由,幼儿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没有自由。因为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固定的,幼儿不能改变,它要求的只是让幼儿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重复的练习,幼儿完全是被动的,十分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我们在移植蒙台梭利教育法时,要考虑这种文化差异,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特点,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一些教具操作程序加以改造。

三、蒙氏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氏教育法本质的前提。

关于自由,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幼儿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幼儿绝不会展现他们的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幼儿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幼儿,先要给幼儿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四、环境教育幼儿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环境,她说 :环境教育孩子。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保育内容,而且保育方法的许多方面由环境决定。因此,它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

1. 充分尊重幼儿的节奏与步调

幼儿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异悬殊,成人在一小时内的认知和感觉与幼儿经验到的截然不同。幼儿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获得很多成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孩子特有的节奏已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在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中时,必须保护幼儿特有的节奏或步调所需的环境。

2. 给孩子安全感

人类的幼儿比其他动物的成熟来得迟,因此他们更需要庇护。当幼儿的身体感到危险时,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幼儿,才能使他们自由、奔放地行动。

3. 可自由活动的场所和用具

幼儿必须依靠运动表现人格。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充分获得发展。因此,需要让幼儿持续接触东西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和场所。

4. 美

美对幼儿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幼儿最初的活动欲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幼儿周围的物品,不论颜色、光泽、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5. 秩序

幼儿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其后的数年间,幼儿的秩序是极特殊的。这个时期秩序感与幼儿的关系就像鱼和水、房子与地基。事实上,幼儿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内化。要是没有秩序,一切事物将产生混乱,幼儿会失去方向感。所以,秩序必须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的每一部分。

6. 与整个文化有连贯性

所谓秩序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的每一部分,就意味着秩序应包含于拓展幼儿智慧的教材中。 这种秩序可使幼儿朝真实且正确的工作去努力,也就是孩子能真正认真地去进行真实的生活。能够独立专注于自己世界内活动的幼儿,才能真正在成人世界中活动。

五、蒙氏教师要具备多重角色

1. 孩子角色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自身携带一种力量,能创造一个比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完美的世界。所以教师要有童年意识,具有幼儿角色,站在幼儿的角度看世界,要从幼儿的身上学会如何使自己成为完美的教师。

2. 仆人角色

在物质上为幼儿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被尊重的、被爱的和被接纳的环境。同时也是环境的维护者、教学的观察者、及孩子的支持者和资源库。要让寻求帮助的幼儿随时感觉到你的存在,同时要让投入工作的幼儿感觉不到你的存在。

3. 科学家角色

像科学家一样对事业永远充满热爱,对自己研究的对象总是无比耐心,并通过观察分析其内在的性质及发展态势,对工作总是那么执着、严谨和锲而不舍。研究幼儿的成长,不断发现生命成长的惊喜。积极、宽容地对待每个幼儿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质。心中永远充满爱,热爱生命、热爱幼儿。

4. 医生角色

医生首先是诊断师,根据对病人的诊断,知道对待不同成因的病人用什么药、用药的剂量和时间。不同的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拥有不同的特征和成长需求。教师需像医生一样了解每一个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帮助他成长。

5. 农民角色

农民知道播种和收获的季节,知道误了农耕时节,就会有不可弥补的损失。农民知道在外界环境变化时,要改变种植方式。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敏感期,要像农民一样及时适当给予所需的阳光和养分,还要适时地帮助他们除去杂草和害虫,而不是盲目的施肥或拔苗助长。所以依据敏感期实施教育,是教师教育行动的核心。

篇13

支气管哮喘患病人数多,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支气管哮喘的患儿由于体质较弱,承受力较差,患儿喘鸣严重和频繁咳嗽,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较为严重的症状,明显降低患儿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治疗不及时或患儿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不良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支气管哮喘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多,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发生该病时除呼吸功能异常外,其他反映患儿免疫功能远低于正常水平的指标也非常明显[1-2],因此检测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可侧面反映针对性治疗的疗效是否确切。本文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6月-2012年7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研究,根据其入院病例号码的奇偶差别,将43例奇数病历号码患儿分入观察组(使用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其余43例患儿分入对照组(使用普米克令舒治疗)。43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2.3~12.7岁,平均(8.1±0.8)岁,患儿发病时间1个月~8年,病程(4.9±0.73)年,按照病情轻重程度分类:中度26例,重度17例。43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2.3~12.7岁,平均(8.0±0.9)岁,病程从3.5个月~8.4年,平均(5.0±0.6)年,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类:中度26例,重度17例。两组研究对象男女比例、年龄、病程的长短及病情轻重程度分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经口吸入治疗,2次/d,250 μg/次。观察组采取两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在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其中5岁及以下患儿每天口服一次孟鲁司特,用量为4 mg,5岁以上患儿每天也口服一次孟鲁司特,用量为5 mg。两组患者如均接受持续12周的治疗。检测并统计分析治疗前组间差异与治疗后6周、12周的血清IgE、细胞免疫状况的组间差异。

1.2.2 检测方法 治疗前1 d和治疗后6周、12周时取患儿的空腹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细胞免疫及微量元素,细胞免疫指标则采用MACSQuant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统计其中的CD3+、CD4+、CD4/CD8及CD8+;用高度敏感放射免疫测定法和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IgE,取痰液细胞成分使用RPMI培养液悬涂细胞,用HE染色计数痰液嗜酸性粒细胞数,整理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IgE水平及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gE水平及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6周及12周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4/CD8及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及12周观察组CD8+及C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4/CD8及CD4+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多发作于小儿,长期且严重的咳嗽,严重情况下还有其他呼吸困难症状,患儿除呼吸道症状之外,与病情联系紧密的相关血液检测指标也非常多。其中对患儿免疫状态指标研究最多,机制阐述很清晰,既往研究显示,患儿处于应激反应状态,其细胞免疫指标可以充分反映出患儿机体免疫状态[3],微量金属元素显著低于常人也是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反映[4-5],这些最为直接的证据充分证明患儿低于正常儿童的免疫水平。治疗患儿时,上述两个指标状况是否改善可以充分反映出治疗方案的效果。孟鲁司特竞争性结合半胱酸受体,阻碍白三烯与之结合,导致了对白三烯活性的有效抑制,有效改善了白三烯发挥的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并缓解患儿气管痉挛,降低气道炎症,减少炎性细胞发挥的浸润,从而降低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6-8]。而普米克令舒则为50%的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一种新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与糖皮质醇受体的结合力较高,并有明显抗炎、抗过敏及降低患者气道高反应性作用[9-10]。本研究通过监测患者血清IgE水平及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可有效反映出气管的应激反应状态。

本文中就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免疫及血清IgE及痰液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与单纯采用普米克令舒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血清IgE水平及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降低更为明显,同时还改善了患儿的细胞免疫,还可显著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其对于改善患儿的综合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毅华.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40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0):6550.

[2]郝珉,宋文,任泽东.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7):503-506.

[3]张莉,李冬,周晔,等.崇明地区儿童哮喘患者免疫功能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6):68-70.

[4]于晗澍.孟鲁司特治疗5~14岁哮喘患儿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 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0):4-7.

[5] Sonnenschein-van der Voort A M,de Kluizenaar Y,Jaddoe V W,et al.Air pollution, fetal and infant tobacco smoke exposure, and wheez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 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J].Environ Health,2012,11(1):91.

[6]马长春,冯晓纯.微量元素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现代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6):366-368.

[7] Bertelli L,Gentili A,Modolon C,et al.A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in a preschool child mimicking a multitrigger wheezing: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ediatr Emerg Care,2012,28(12):1382-1384.

[8]余红霞,凌杰.孟鲁司特治疗和预防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9):1179-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