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茶文化发展前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茶文化发展前景

篇1

2.茶文化的形成阶段

中唐时,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出现,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中国茶道精神第一次出现。

3.茶文化的兴盛时期

到了宋代,我国茶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茶叶文化的发展。宋太祖赵匡胤喜饮茶,他在在宫廷中建立茶事机关,并且将宫廷饮茶按等级分类。这时候出现了茶的礼仪制度,赐茶成为皇帝宠爱大臣,眷顾亲属的重要方式。

4.茶文化的普及阶段

明代茶叶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明代的文人雅士不少留有经世之作,比如唐伯虎作的《品茶图》等。这时候茶具也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清朝时期茶中正式作为出口的一种行业,这时候的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5.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1982年,第一个弘扬茶文化的社会团体在杭州成立,名为“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建立茶文化研究会,名为“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后来茶叶博物馆和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相继建成。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各地的茶馆数量俱增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各个地方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茶叶节都以茶为载体,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茶文化的发展动态可以看出,茶文化的研究和所进行的茶文化活动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和社会的接受、认可。我国经济发展以和谐科学发展为目标,人们通过举办茶事相关活动,对人们的道德培育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茶事活动可以降低人们的工作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中外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可以发展地方特色茶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二、茶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定义可以从两个范畴来说,一个是广义上,另一个是狭义上说。而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化,同样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茶文化是指以茶为中心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是以茶这个物质为载体,折射出一定的精神内容,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和谐高度熔合的产物。广义上的茶文化内容主要体现在茶中的发展历史、茶艺和茶道、饮茶习谷、茶具、茶诗和茶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狭义的茶文化则专指剔除茶这个物质载体外的精神文明这部分,也就是指茶在被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文化和社会现象。茶文化是优雅、健康的文化,它可以使人们紧绷的心得到舒缓,平衡人们的心理。茶道精神主张以和为中心,主张和平相处,以礼待人。我国茶文化专家沈学政教授认为,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以这个载体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将茶和文化有机地进行结合,不仅体现物质文明,同时也是精神的折射。茶文化是通过茶派生出来的,是围绕茶所进行的心理、习俗和行为等现象,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茶文化对茶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茶界代表侯罗华认为,如果茶叶经济发展中没有茶文化的传播,茶叶只是一种自然的物质形态,只是一个农产品,一种人们习惯的饮品而已,它的经济价值也远不比上今天这么高。茶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促进人们对茶叶饮品的消费,给茶叶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同时对人们的旅游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茶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指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也得力于茶艺文化的宣传的推广,这两方面共同发生作用,是将来茶业发展的航向。茶叶经济活动如果没有茶文化的溶入,本质上来讲也就只是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单一的经济活动,缺乏传统文化元素,也无法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经济产业。为了将我国的茶叶打造在世界茶叶中的有利地位,提高茶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茶文化是必须进一步宣传和弘扬的。茶文化与茶叶经济就像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要使茶叶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茶文化的宣传。茶文化对茶叶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茶文化赋予茶叶经济人文精神

“茶是和平的饮料”,茶能净化人的心灵,改善人际交往,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茶文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通过茶有缘相聚一起,广交天下之友,茶能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减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将现实生活更加美化,将生活质量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中国茶文化有很深的底蕴和积淀,中国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统治者到平民百姓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饮品。茶文化的传播使得茶叶经济在亲切、祥和的人文氛围中进行活动。

2.茶文化为茶叶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近几年来,各地举办各种类型与茶叶文化相关的茶叶经济活动。比如“茶叶博览会”、“茶叶展销会”、“茶叶节”、“名茶比赛”等等,这些茶叶经济活动中往往渗透着茶文化;这些茶叶经济活动通过茶文化的宣扬吸引茶爱好者。举办类型小至地区,大至全国,茶叶经济效益越来越高。世界各国举办茶叶经济活动都以茶文化为载体,这些茶文化主要有茶艺展示、茶道表演,茶歌、茶舞等,借助于茶叶文化,各种茶叶公司、茶厂和茶馆等纷纷借此机会进行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进行业务洽谈,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人前往消费和业务洽淡。这种文化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有力地带动了茶叶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茶叶市场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篇章。

3.茶文化带动茶业经济产业链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茶文化这个载体,且茶文化不断趋于发展成熟。茶文化与茶叶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以“茶文化”为媒介,形成茶艺开发、茶会、茶礼等各种茶业经济产业链,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比如中国白茶之乡安吉是全国闻名的茶乡。白茶产业得到了规模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白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促进安吉茶叶经济的发展,安吉也举办各种活动弘扬茶文化,为了使安吉白茶知名海内外,继续发扬光大,安吉县多次举办白茶节,节庆活动举办茶艺表演等各种茶文化活动。使得当地的茶叶经济呈稳健发展趋势。通过安吉实例我们可以看出,茶文化对茶叶经济产业发展的渗透力是无穷的。

4.茶文化提升品牌形象

为了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茶叶产品包装除了要体现文化的特性外,且包装需防阳、防臭、耐高温。茶的包装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关卡。精美的包装不仅可以刺激消费者消费,增加销售量,还可以提升茶叶品牌形象。使茶文化得到推广和宣传。茶叶的外包装不仅外观图形、字体、色彩,就连材料的选用都充分渗透着文化气息。

四、倡导“茶为国饮”的理念

弘扬茶文化一方面为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需大力宣传“茶为国饮”的理念。通过茶文化的弘扬使消费者对茶有正确的认识,茶是一种健康饮品,茶中富含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对美容、减肥、保养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茶知识的了解日益增多,大力弘扬茶文化将吸引更多的茶消费者。从而使茶叶市场进一步扩大,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

篇2

1.1茶文化旅游发展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工业等相关领域飞速发展,并实现了巨大的变革,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样也产生了诸多变化,其中人民群众越发重视旅游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满足,这也代表了我国旅游业成为了第三产业中极具生命力的发展产业之一,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以本地茶叶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茶文化旅游的新型增长点,例如福建省武夷山以大红袍茶文化为基础,推出了印象大红袍体验旅游项目。诸如此类,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仅体现为旅游形式的创新,更加推动了相关地区茶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也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渠道与路径,进一步提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融合的效果。

1.2茶业经济发展的价值

茶文化在我国已传承多年,其中普洱、龙井等诸多茶品种已经被社会大众耳熟能详,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背景以及丰富的茶文化内涵,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之后,我国的茶文化以及茶叶品鉴、制作等相关工艺飞速发展,并共同凝聚成茶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至今,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依托茶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特别是我国当前不同的产茶地域,其茶文化各有不同,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咏茶、品茶等特色茶文化活动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可以以此类茶文化活动和茶文化载体作为旅游项目的特色,着重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提升茶文化旅游相关产品的重要文化内涵,既推动了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样也能以茶文化旅游作为载体,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实现地区社会稳定的目标。

2茶文化旅游发展中茶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旅游产品需求缺少创新

在不同地区茶业经济发展中,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要素,既推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样也起到了传承茶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进行深度游体验游,与以往相对于浅尝辄止的旅游消费需求有了较大的差异,这也使得游客在进行茶文化旅游时的消费需求随之增长。出现此类问题急需茶文化旅游发展产业进一步创新旅游产品,全面迎合消费者和游览者的口味和需求,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前提之下,迅速抢占茶文化旅游的先机。另一方面,茶文化旅游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仍旧为相对新兴的产品之一,再加上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探究茶文化的起源以及茶文化独特的内容,深入体会品茶、鉴茶以及茶叶制作等相关工艺,游客们希望能够深入到茶文化旅游体验之中,对此需要不断创新茶文化旅游项目,以此助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很多地区的茶文化旅游以及茶业经济发展仍然留存于表面,处于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难以充分焕发茶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2.2缺少对茶文化资源的挖掘

在旅游市场发展进程中,行业规范尤为重要,需要对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秩序进行严格的规范与管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与措施,强化了政府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监督与指导,但是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多乱象。例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茶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很多地区仍然缺少对茶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甚至有时难以保障相关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在茶文化元素挖掘方面有时存在盗版和伪造的问题。如部分地区在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受到茶叶生产地域的限制,直接在不符合该品种茶叶种植和生产的区域打造盗版的茶文化园和采摘中心等,以求让游客进行体验种植和采摘,虽然实现了对游客的引流,但是此种做法也对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难以有效助推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茶文化旅游宣传水平存在问题

当前不同地区在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宣传和推荐手段各具差异,虽然很多地区在进行茶文化旅游宣传时会选择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兴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旨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宣传的范围,但是宣传到位并不意味着茶文化旅游相关产品的质量能够随之增长,这也会导致大幅度涌入的游客会给地区茶文化旅游项目,甚至是茶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一味重视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产业经济发展项目的质量和水平,而忽视了宣传与推荐,也往往会导致相关茶叶产品难以向外推广,并进一步产生滞销的问题,不利于茶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明确二者的功能和定位

首先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定位。茶文化旅游以及茶业经济发展首先需要保障相关茶叶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定位,有效提升相关产品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外部形象打造进行推广,让诸多实体化有形化的茶叶产品逐渐塑造为独特的茶叶品牌,并成为相关地区的特色品牌之一,以更好的实现在行业市场竞争中有效的市场区分,强化品牌的引导力量,有效提高广大消费者对于茶文化以及相关茶叶产品的关注度。其次,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功能性定位,在进行茶产品的展示时,可以将其作为茶文化旅游的重要项目和活动之一,以此提升广大游客的购买欲望,并进一步推动本地区茶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在进行茶产品的展示和宣传时,可以集中呈现查产品的功效以及主要核心价值理念,可以通过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和宣传渠道,着力突出茶文化及茶产品的特色,并进一步获得良好的茶业经济收益价值。最后,可以以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和渠道,畅通本地与外界茶业经济市场的联通性,既提升茶产品的知名度,同样也能助推该地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和进步。

3.2全面保障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

茶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在于该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要始终站在全局化发展的角度,明确茶叶产品与茶文化旅游,甚至是整条茶业经济发展的链条之间的连通性,明确此条价值链的价值实现,实现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有效融合发展的良好前景。在茶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全力打通茶叶产品与茶文化之间的融合性效果,促进与相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融合,实现茶文化旅游与地区茶叶产品和茶叶产业的良性发展前景,为茶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驱动力。

3.3着力凸显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特色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在茶文化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和不同,因此在发展茶文化旅游时,也可以将此类特色和不同作为吸引消费者和旅游人群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在各地区茶文化旅游项目的挖掘和发展进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该地区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历史渊源、主要发展特点等,并以此作为茶文化旅游项目的特色要素,进一步助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如果本地区的茶叶采摘旅游项目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在采摘时节集中开办茶文化旅游节或茶文化旅游纪念日等等,进一步凸显茶文化旅游的重要特色,让游客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深入体会茶叶的种植、采茶、烘焙以及相关茶艺艺术,不断增强游客游览的体验感,同时也能加大旅游者对于该地区茶文化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的了解,大力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3.4打造更加融合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

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茶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游客以及茶叶销售链条中的相关渠道经营商,游客和中间渠道商同样也是客户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深入推进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着力打造更加融合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首先在中间渠道商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渠道商是茶文化以及茶业经济发展链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要明确渠道商与茶业经济之间的稳固性关系。例如可以在茶文化旅游节和主题纪念日等重要节点邀请渠道商进行参与,提高渠道商与地区茶业经济之间的连通性。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好游客这一客户关系主体,可以在茶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文化节等重要的活动节日,大力推广茶叶产品,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与此同时可以借由不同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文化节等,提高茶产品以及茶文化的宣传与引导,推广相关茶保健知识,不断增加茶文化的喜爱人群,为茶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商机和发展人群。最后,在发展茶业经济和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可以充分应用各类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提高对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文化的宣传与引导,不断增强茶文化的民间认同性,为茶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茶文化尤为重要,同样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可以以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对此本文从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以及茶业经济发展价值出发,探索茶文化旅游发展中茶业经济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肖黎.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探究[J].福建茶叶,2020(10):74-75.

篇3

闽茶文化;产业园;功能分区;选址

市场经济风起云涌,一成不变的产业发展模式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壮大的隐患。在这种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大众的视线。从字面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指的是运用创意能力开发文化资源的产业模式。闽茶文化产业园属于福建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闽茶文化产业园概述

1.1闽茶文化

闽茶文化指的是我国福建地区的茶文化。福建地区不仅有着丰富的茶叶品种,同时还有着引人惊叹的品茶方式。当代历史资料就对福建地区的茶文化进行了记载,足以证明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在诸多品茶习俗中,斗茶习俗发源于唐代,但兴于宋代,给当地的饮茶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清时期,福建地区茶叶出口到欧洲,从而促进了该地区茶产业的发展。闽茶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茶产业应该汲取茶文化的重要成分,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1.2茶文化产业园概述

茶文化产业园是基于茶文化产业的经济园地。一般来说,茶文化产业园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传统茶产业园相比,茶文化产业园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其不仅包括茶文化旅游业和茶文化休闲产业,同时还涉及到茶文化景观等多个方面。当然,茶文化产业园有多种划分方式。其既可以根据茶叶品种和功能属性进行划分,也能够按照文化主题和发展模式进行区分。茶文化产业园是茶文化发展的产物,要想推动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开发者就需要重视茶文化因素的作用。

2闽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意义

闽茶文化产业园是茶文化产业的聚集区,虽然闽茶文化产业园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闽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1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完善

在福建地区,茶文化产业往往因为组织机构上的问题,导致其所收到的规模效益较低。相比之下,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则可以使茶文化产业能够更好地实现重组,这样就有利于大型企业的形成。此外,闽茶文化产业的经营方式较为单一,这种经营方式不足以应对市场风险。相比之下,茶文化产业园则可以使各个茶文化产业相互联合,有利于规模效益的形成。闽茶文化产业园有利于推动企业之间联动发展。换句话说,大型闽茶文化企业在带领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成为中小企业的榜样,这样中小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2.2有利于产业布局的优化

茶文化产业园可以按照“产业聚集群”加以理解。在产业园内,各个茶文化企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茶文化产业集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加快资源的整合,同时还有利于生产力的提升。茶文化产业园的形成使得园区内的企业可以相互合作,通过取长补短来优化自身的产业布局。比如说,有的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很擅长,但是产品创意性的组织却是其短板,这样的企业就可以寻求创造力较强的企业合作,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3推动福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茶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可以给福建人增加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除此之外,茶文化产业园可以缓解社会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除此之外,茶文化产业园还将茶文化特色产业聚集起来,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从这一层面出发,茶文化产业园可以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为当地文化旅游业带来新的旅游资源。

3闽茶文化产业园的问题分析

福建地区的茶文化产业园依托当地的茶文化产业实现自身的发展,调查统计,闽茶文化产业园在近年来给福建省带来较大的收益。但事实上,由于闽茶文化产业园是新生事物,其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也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其更深层次的发展。闽茶文化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四大主要问题,值得我们探究。其一,当地政府过分干涉产业园的发展。事实上,闽茶文化产业园是在福建政府的帮扶下形成的,所以产业园的发展自然会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可以规范产业园的发展,因此是可取的。但是,过多的政府干预则可能出现“政企不分”的现象,从而严重阻碍茶产业的发展。其二,茶文化产业园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由于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前景较好,所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该领域进行投资。投资者想通过投资茶文化产业园来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事实上应该予以鼓励。但是,投资者的盲目投资行为不仅无法促进福建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能会造成茶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市场空间是有限的,过多的茶文化产业只会引起恶性竞争的问题。其三,茶文化产业园的产业化水平较低。虽然茶文化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是其过低的产业化程度实在令人堪忧。很多茶文化产业只是徒有其表,产业园管理者全然忽视了茶文化的重要性,长此以往,茶文化产业必定难以为继。其四,茶文化产业园还存在定位错误的问题。茶文化产业园对于园区选址和定位有着较高的要求,很多商家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资金投入进去,却由于种种因素而无法获得收益。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选址就是“地利”因素,要是选址不好,产业园的发展情况可想而知。

4建造闽茶文化产业园的方式

闽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对于福建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近年来,闽茶文化产业园在福建地区兴起,但是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产业园发展的潜在隐患。开发者在建造闽茶文化产业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开发产业园。

4.1注重科学选址,增加开发潜力

选址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地址选择,其还涉及到诸多因素,比如交通和待开发资源等。对于茶文化产业园而言,开发者不仅应该考虑园区面积,同时其还应该注重茶区的交通便利性、资源可开发程度和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等。比如说,茶文化产业园的定位如果是演艺产业,那么开发者就应该将产业园设置在城市演艺产业聚集区,这样可以使茶文化产业园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不同的产业发展需要决定着产业群的选址,开发者需要在产业园建造前就注意选址的科学性。

4.2完善功能分区,提高生产效率

茶文化产业园是茶文化产业的集聚,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功能分区相当于产业园的骨骼,要是功能分区设置不当,就意味着产业园出现“骨骼错位”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茶文化企业的发展。很多开发者只是简简单单将所有企业聚集在一起,而不按照功能分区对其进行分类,这样就影响到了产业内部的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者对功能分区进行完善,将其分成生产区和营销区,从而可以使不同的产业之间实现更好的互动和合作。

4.3融合文化主题,增加园区特色

福建地区的茶文化产业园的数量虽多,但是其创意程度却不高。很多茶文化产业园对于入驻产业园的企业没有严格要求,这就使得各类企业出现在茶文化产业园内。虽然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但事实上茶文化产业园一旦运行起来,就会陷入创意缺失的境地。针对这一问题,茶文化产业园开发者应该在开发产业园的过程中融入文化主题因素,赋予产业园更加鲜明的特色。比如说,根据古人将茶作为婚姻聘礼的习俗,开发者可以按照婚庆主题进行产业园设计,并吸引那些与之相关的茶文化企业。根据婚庆主题,开发者可以聚集闽茶企业、茶包装设计企业和茶联开发企业等,使茶文化产业园的特色更加鲜明。再比如,开发者还可以以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主题建造产业园。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者可以聚集茶文化生态旅游企业、茶馆设计公司以及茶事活动策划公司等,提升产业园的生态旅游特色。

4.4构建产业链条,优化合作机制

产业链条的构建是茶文化产业园建造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今产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产业链的影响,要是产业链存在问题,那么企业的发展就难以维系。同样,对于茶文化产业而言,开发者应该在园内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帮助企业实现更大程度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茶文化人才的缺乏,开发者还应该注重人才培养,这样才可以改变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动力不足的情况。通过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可以有效优化产业园各个产业之间的合作机制。

5结语

闽茶文化产业园对于福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闽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的同时还伴随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产业园发展的潜在隐患。开发者不仅应该注意产业园的选址和功能分区的优化,同时还应该在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融入文化主题因素。除此之外,开发者还应该重视产业链对于产业园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余瑛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永新.茶文化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推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48-49.

[2]员旭彤,肖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试验荡地资观规划设计———探寻茶文化与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结合之路[D].陕西: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5):209.

篇4

二、思南的环境气候良好、劳动力资源丰富、孕育着种茶叶的良好条件

1. 思南环境气候适宜种茶。思南县地处武陵山区的乌江中下游,全县2230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是贵州省东北部低山小叶茶区。全县年平均气温17.4℃,≥10℃积温4600-5000℃,年降雨量1100毫米以上,少有冻害和高温热害。在茶树生长的4-10月,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雨热同季,而且四季多雾,无工业废气,空气质量好,光照为全国的低值区,多为散射光和漫射光,常出现多云间晴天或阴天,有利茶叶氨基酸和咖啡碱等物质的积累,可提高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增进品质,对茶叶的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2. 思南劳动力充足。思南县现有人口65.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47万人,农村劳动力36.25万人。劳动力日平均工资常年在50元左右。劳动力工资低廉为茶园高标准建设奠定了劳动力基础。

三、优惠政策推进茶产业的跨越发展

1. 组织健全,保障茶产业有序发展。思南县委、政府非常重视茶产业的发展,于2008年成立了生态茶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并成立正科级建制的茶桑局,专门从事生态茶园建设及发展管理工作。同时运用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各涉农部门整合资金以及县级财政资金对种茶户或涉茶乡镇进行补助。

2. 建立激励机制,强势推进茶产业。一是鼓励企业法人、社会团体、农户参与建苗圃育苗工作,支持集中育苗。凡2007年-2010年四年内,集中育苗10亩以上(含集中育苗分户管理)、每亩出产合格苗12万株以上的苗圃(不论企业或个人)、除地区补助外,县里每亩另按12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二是鼓励企业法人、社会团体、农户参与茶园建设。“十一五”期间所有新建生态茶园,按每亩4500株无性系茶苗的标准,由县生态环境茶管理部门统一、无偿提供用苗。

三是强化新建幼龄茶园工作,确保按期投产。新建幼龄茶园的管理对所需的肥料、人工等投入,将采取业主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给予扶持。同时,从2008年起,县茶产业发展工作经费根据实际需要列入财政预算。

五、茶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茶叶、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叶被誉为世界“饮料之王”。目前,全世界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年产量基本保持在300万吨以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进口茶叶,年贸易量110吨左右。据海关统计,2002年全国出口茶叶25.23万吨,创汇3.32亿美元,其中绿茶出口60个国家和地区。

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早已成为世界饮料的重要品种。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二十个产茶省,八千万茶农,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国。综观茶叶市场,具有明显的市场走势:

一是茶叶市场消费持稳中有升,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世界人均年消费茶叶近500克。有理由说茶叶消费潜力很大,茶叶销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是消费取向名特优茶。从“物质”转向“感觉”的消费变化已逐渐显现。茶叶消费依据不同地区的饮用习惯不同,主要趋向消费生态茶、有机茶、名特优茶。目前消费市场中,生态有机茶畅销不衰,其价格要高于一般茶叶50%以上,已成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六、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茶叶是多年生经济作物,一次栽种,长期受益。根据测算,效益是水稻的1.5倍、玉米的2倍。这还是低层次管理水平基础上的效益比较。我县相邻的风冈县的茶叶专业村,管理较好的茶园亩产值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好的达到9000元左右。在浙江杭州,好的茶园亩产值突破20000元,效益十分明显。到2013年,思南将建成10万亩的生态茶园,其中两个2.5万亩的茶叶产业带,3个5000亩以上的产茶区,预计到2017年每年茶叶产量可达1920万公斤,产值在91800万以上,销售税金及附加2974.3万元,村民通过茶叶采摘,加工销售等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同时可以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万余人。

2.茶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大力发展茶产业,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可以使广大农民迅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之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是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茶产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茶青采摘,农户茶叶的初加工、以及茶园的管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二是将促进本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茶产业,将有力推动我县农村以水利,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进程,并带动全县建筑建材业发展,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三是茶文化与关联的旅游业同步发展,我县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以思南鹦鹉溪温泉为核心的北部旅游区开发,可带动周边地区的茶文化发展,有力促进资金,人才,技术和项目的引进,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篇5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深入发展的时期。由于官僚贵族的倡导示范、文人僧道的推广传播、市井阶层的广泛参与,茶叶在物资领域的地位几乎可以比肩柴米,饮茶在精神文化领域也成为了一种流行时尚。这一时期,点茶、斗茶、分茶等与茶有关的记载层出不穷。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游牧文明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中国茶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饮茶方式由宋代的繁琐走向简约。明清时期,散叶茶得到了大力推广,名优茶的品种也大量增加,饮茶技艺也随之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全国各类茶馆林立,茶书、茶诗、茶画众多,并开始成为西方与中国贸易的主要物产。

    二、茶艺表演的兴起

    几千年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积累,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融化在茶香清泉之中。饮茶风尚同样溶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演变成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式。茶艺表演是在茶艺和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科学地、生活化地、艺术地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和氛围中,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陶冶情操。从唐宋的文士茶艺、宫廷茶艺、宗教茶艺发展起步,直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的“茶艺”概念率先在台湾被提出,茶艺表演事业随之兴起。各具地域特色的茶艺馆和茶文化盛会为茶艺表演提供了平台。茶艺表演是一门集音乐、舞蹈、人文精神于一体,适合在室内或舞台表演的茶叶冲泡艺术。它正承担起普及茶文化的时代责任,引导人们去重新品味古人早已参透但在近百年逐渐被淡忘的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风俗,与之相应地,茶艺表演的种类也呈现百花齐放。按照茶艺表演的形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在演出场所由专业人员表演,这一类表演往往强调以艺为主,突出茶艺的欣赏功能;第二种表演多见于茶馆、茶室等场所,表演者和欣赏者多为茶界人士或饮茶爱好者。他们会最大限度地体现某一类茶叶的品质特性,遵循茶理茶性,有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茶艺程式。使表演者和欣赏者都能从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第三种则发生在普通百姓当中,将品茶和泡茶技巧融合在一起,自娱自乐。而按照茶艺表演的程式,则可大致分为备器、煎水、赏茶、洁具、置茶、泡茶、奉茶、饮茶这几个基本步骤。不光展现制茶、泡茶、饮茶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贯穿在整个茶艺表演始终的中国茶道精神。除此之外,茶艺表演还日益成为一种人际交流、建立友谊、沟通情感的纽带,甚至是一种社会和谐的剂。以茶会友,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在欣赏茶艺表演的同时,达到精神上的共鸣。

篇6

2007年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策划首创《海峡茶艺电视公开赛》,是全国首家电视媒体倾力打造的推广茶文化、服务茶产业的专业赛事,是一个让世界认识中国,真正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本土、原创赛事。历经六年四届磨砺打造的《海峡茶艺电视公开赛》为多个产茶区政府塑造了政府公共品牌形象,提升了公共品牌的美誉度及影响力。吸引了全国近万名茶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大赛获奖优秀选手成为茶文化的传播使者,参与了中国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中国茶文化产业博览会、韩国丽水世博会在内的多项行业盛会,将茶文化的深远影响广泛传播,为中国茶品牌走向国际,打造成为国际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赛优秀获奖选手签约代言高端品牌或被知名品牌企业聘用,赛事已逐渐成为茶艺人才输送的重要平台。大赛为企业品牌提供了优势的宣传平台与形象推广渠道,全面整合、深度挖掘、立体传播了茶文化、茶产品、茶企业、茶品牌及相关产业资源,成为业界公认的一项有特色、大规模、高品质、专业化的茶文化赛事,助推了海峡两岸乃至全国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13年,在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大格局下,海峡茶艺电视公开赛将全新升级,走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新的“第五届-东方盛中国名茶大使电视公开赛”将建立战略式融合合作模式及全媒体推广宣传通道,联合旅游卫视、央视二套、央视-发现之旅、搜狐网、新浪等主要战略合作媒体,力邀影视文化界明星名人担当主持、嘉宾,携手上海英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加盟大赛。活动本着倡导“茶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宗旨,让中国茶回归自然,以茶传导对“中国梦,青春正能量”的诠释。全新的活动赛制、节目形态、播出平台将面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中国茶的生活方式,反映与时俱进的中国式文化生活,以此来影响并推动中国茶产业走向世界,让茶这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东方树叶香飘世界。

本届大赛跨度长达半年,至2013年底,拟计划推出三个名茶专场赛和一场总决赛。6月-7月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内蒙、杭州、昆明、成都、合肥及海外十二大分赛区展开首场福安【坦洋工夫红茶】专场赛的初赛;8月进入选手场外赛主题考核、集训阶段并推出其他名茶专场赛活动;9月至11月陆续录制播出三场名茶专场赛;12月底三场名茶专场赛选拔出的优胜选手将进入总决赛角逐。

大赛分场外赛及场内赛两部分,场外赛设置方面更注重参赛选手对茶知识面的掌握、茶艺技法评判和茶道修养提升。从对产茶区的风光、风土人情、茶背后的故事切入,将选手与茶的故事、选手PK竞技等学习体验的内容呈现给受众。场内赛以选手才艺类比拼及品牌企业、投融机构竞聘环节为主,全方位考核。比赛各环节相较之往届将更具趣味性与知识性,引发民众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是一场融文化与艺术、专业与时尚的茶界巅峰赛事!

赛事以单品名茶作为专场主题茶,名茶专场赛冠军为该名茶形象推广大使,并入围总决赛,总决赛选手将获得东方盛中国名茶大使荣誉称号,除获得价值高达20万元的奖励外,还有机会签约成为中国名茶或著名茶企形象代言人,优胜选手还将获得由国家劳动部颁发的茶艺师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

篇7

茶文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思考

1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中国从两汉时期就开始研究如何制作茶叶。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茶道,例如日本、美国,有着很大不同。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在中国人眼里,饮茶是和饭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在于其物质层面,更在于其几千年来沉淀的精神文化层面。

1.1茶文化的历史

早在两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种茶、饮茶,并逐步形成规模。公元780年,唐代茶圣陆羽著写的《茶经》,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其中不仅概括描述了茶的自然形态和与之相关的人文典故,更是把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精髓融入饮茶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风俗,称之为中国茶道,并逐渐传播,此后在大量的有关茶叶、品茶的诗歌书籍中均有体现。中国茶道在随后的若干年内传入日本,形成独特的具有禅宗韵味的日本茶道。中国的茶文化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向周边地区扩散,明清以后更是远销欧美,直到前戏,一直都是中国主要的外贸力量,甚至欧洲当时的皇室,都以穿中国丝绸、饮中国茶为一种时尚,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2茶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茶文化是在人们饮茶、品茶的过程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了解、欣赏、品评、联想,进入一种美好的意境中,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参悟人生的目的。茶文化中的淡薄明志是一种生活方式,如茶般的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中国茶道,其内涵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七义”即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引导,“一心”即为“和”。茶艺描述饮茶、品茶过程中的艺术境界,茶德描述茶事过程中的高尚情操,茶礼是茶事过程中的礼节,茶理描述茶事的道理和学问,茶情描述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对茶的喜爱之情,茶学说是人们在种植茶树、烹茶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学问,茶引导是指有修行的茶人通过著书立说、宣传饮茶的好处,引导人们规范进行茶事活动。“和”字,囊括了人们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寂”,勤俭节约的“俭”,互惠互利的“共赢”等意义。中国茶道以周边优美的园林环境作为背景,以茶具、烹茶、品茶、赏景为表现方式,辅以语言、动作、器具,体现品茶过程中思想和精神为核心,体现出中国茶道即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2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状

自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企业成立之初,无论是制度的建立,还是企业管理的理论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直接照搬过来,很少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地实际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整的,很少有形成自身特点的现代管理模式,在企业制度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

2.1企业成立初期战略目标模糊

我国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在企业成立之初,并未提出公司战略,或者提出的战略目标未形成系统。战略目标过大、过于笼统都不能准确实施,长此以往,公司的战略目标便渐渐变成了一句口号,无法实现。

2.2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不少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科学制定薪酬制度,不仅与公平公正的薪酬原则相违背,长期矛盾的积压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人员流失问题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由于企业发展前景模糊,员工的薪资不合理,职业生涯难以实施,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员工离职,由于他们的流失,不仅是带走商业信息、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损失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培训,影响工作质量和职员工的稳定性。若长此以往,最终将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3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凝聚力

凝聚力是企业内部之间向心力的总和,是各个部门之间团结与否的标志,企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是企业最基本的标志。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就像一盘散沙,凝聚力的强弱对企业的运作效率、战略目标、企业利益等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凝聚力强的企业,不管是部门之间、还是员工之间,都是协同合作,公司内部不仅团结,而且高效运作。

2.4企业机构设置的繁杂

很多企业在机构设置中,管理部门很多,相互之间责任相互交叉,这样就经常存在“一些事一群人管,一些事没人管”,这其中就是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部门职责未完全划分。此外,行政级别纷繁,手续难办理,导致企业决策不能及时传递至执行者手中,或者传递的信息不够准确。

3茶文化对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

在茶文化视角下建立的企业制度,标志着一种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企业的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填补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不足,规范员工个人的行为,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使企业变为全体员工的企业;而且可以约束企业,避免企业出现家长制的管理模式,规范企业行为,使得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有理有据。

3.1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企业同世界其他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依据茶文化中和之道制定,既不会因为目标太大无法实现而沦为一句口号,也不会因为太小轻易实现了而轻易更改。制定战略目标需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所涉及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取舍问题,二是企业自身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关系问题,充分权衡利弊,发掘企业自身优势,规避企业不利因素,根据茶文化的中和之道制定适宜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3.2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解决人力资源匮乏

企业可根据本地的人均工资水平,行业内的评价工资水平,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学历水平,客观公正的制定企业薪酬制度,而不是老板或经理依据个人喜好决定员工薪资。企业依据客观公正的薪酬制度,尽力留住每一个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员工,同时给予他合适的薪资,达到茶文化视角中的互利共赢,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成长。企业需建立完整的用人制度,赏罚分明,做到招得到人,用得好人,考核制度留得住人,如果干得好与干不好一个样,员工就无法融入企业中,也不会有归属感。除了薪资待遇,可以给予员工更好的其他福利待遇和后勤服务。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审视企业员工的价值,并引导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3.3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增加凝聚力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企业凝聚力不强,人心涣散,必然不能沉下心来做事,导致企业不能长久地发展,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将企业全体员工聚集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鼓舞着大家的士气,同事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茶道的“德”、“礼”、“理”、“和”字等,包含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感恩企业的感恩之“德”,员工平时沟通过程中的商务礼仪,沟通过程中依理讲理,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互惠互利的“共赢”,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等等。这些茶道精神,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企业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企业成员之间包容互补,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内部团结,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4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

中国茶道精神中的简约、精简,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简单化的组织机构能更快速的执行企业的决策,减少管理层级即可减少部门之间的内耗,提高运作效率。此外,还能克服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优化配置人员,科学的设置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管理职责,并下放决策权,充分发挥企业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组织效率。

4总结

制度的建立是规范化、标准化建立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版块包含完整的内容,应注意制度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不可前后矛盾。制度的建设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优秀的企业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对茶文化的核心“七义一心”、“中和之道”的研究,并运用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围绕企业管理建立一系列科学化、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让企业和员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课题组.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税,2013(11):6-8.

[2]卢祺义.关于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1994(4):5-7.

[3]余惕君,孙再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科技导报,1995(12):48-50+61.

[4]吴光辉.国有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州学刊,1996(2):15-17.

[5]周国富.努力实现建设茶业强国梦———关于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3(5):13-17.

篇8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经过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特色。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著作,不仅是我国历史文明的展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财富。该著作中详细地描述了关于茶的种植、采摘、加工、饮用等多方面内容。此外,对于茶器具的论述也十分详细。景德镇有着悠久的陶瓷制造历史,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陶瓷产业链条,展现了极具艺术风格特色的陶瓷工艺和风土人情。这里有着人数众多的陶艺专家,在他们手中充分展现了景德镇陶瓷的质朴、精艺之美。茶器是用来饮茶的工具。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器作为饮茶的重要器具,自然也体现出深厚的茶文化内涵和底蕴。想要饮一杯好茶,茶器必不可少。合适的器具不仅能够提升茶叶的品质,同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人饮茶讲究色、香、味和环境、心情,同时也对茶具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有一定要求,通过各个元素的合理搭配,不仅能够饮到一杯香醇的茶水,同时也能够营造更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使人身心获得愉悦。因此,古代对饮茶器具十分重视,而景德镇陶瓷茶器由于以手工制作为主,具备了自然质朴的个性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目前,景德镇陶瓷茶器主要制作方式以作坊为主,从生产到创作、加工,每个流程都有不同的工种和分工,例如拉坯、修坯、施釉、烧窑等,每个环节都极具专业性,这种专业的分工合作,也使景德镇茶器更具神形兼备,展现出更深刻的艺术韵味。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造型各异,迎合了时展特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陶瓷茶器的制作过程中,造型设计最具艺术特色,是设计者理念的体现,设计方式来源于几何形、艺术形和仿生形等,陶瓷茶器造型主要有公道杯、壶、盖碗、斗笠杯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景德镇陶瓷茶器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具备神形兼备的特点。陶瓷茶器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古代文人喜欢的题材,装饰图案讲究禅茶一味。从古代画家董源、李成、范宽、米南宫、王叔明、吴仲圭等,他们的绘画作品都被引用到陶瓷茶器的装饰中,在各种图案中有广泛的体现,例如以梅兰竹菊、花鸟山水等题材为主的图案,运用到陶瓷茶器中,不仅能够表现画面的清新雅致,同时带有吉祥的寓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美好理想。景德镇陶瓷茶器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尤其是饮茶之风的流行,使景德镇陶瓷茶器也传达出浓浓的文化气息,使茶与人有了更好的融合媒介,品味到了茶禅一味的感觉。茶器是饮茶的主要工具,从茶器的选择和使用上可以看出饮茶人的品位与爱好,这也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景德镇陶瓷茶器既保留了传统的制造工艺,同时也迎合了市场发展需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景德镇陶瓷茶器一直经久不衰,受到了越来越多饮茶者的喜爱。随着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流行,其身价也节节攀升,许多极具艺术特色的作品也拍出了天价,例如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元拔得头筹,成为了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最贵价格。一时间,鸡缸杯成为人们广泛谈论的内容,鸡缸杯成为人们争相购买收藏的珍品,一些茶艺爱好者还用鸡缸杯来饮茶,学者们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甚至对鸡缸杯背后的故事进行专门讲座,景德镇陶瓷茶器也名声大噪,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景德镇陶瓷茶器还需要不断地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当前,景德镇陶瓷茶器的专业设计人才还十分欠缺,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从人才建设到设计理念、思想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所设计的陶瓷茶器无论是材质、造型还是题材、画风等方面,都是设计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而设计来的,这些产品缺少思想内涵,缺少原创性,仅仅是从原有的形态中不断复制出陶瓷茶器,整个作品都缺少一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此下去,不仅陶瓷茶器造型设计行业没有发展,产品品质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影响和制约了景德镇的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些问题并不只是在茶器领域较明显,在整个陶瓷设计行业中都较为突出,是当前陶瓷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对策

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梳理,进而通过对陶瓷茶器这一领域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对陶瓷业的其它领域有所借鉴。陶瓷茶器不仅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同时也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从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手工制造发展状况来看,通过对茶器这一领域的问题分析,能够为其它领域的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如果可以从这些参考内容中获得认知,进而进行借鉴和发展,对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发展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前景也会十分乐观。当前要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器行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以传统茶文化为基础和依托,充分借鉴古代传统茶器的设计理念和经典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景德镇陶瓷茶器的优势在于传统手工制作,而这一设计理念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一些简单的陶瓷茶器,只是画了一些人物山水画,价格却十分昂贵,景德镇陶瓷茶器为何值此高价,核心之处就在于手工及品牌。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断进步,传统手工技艺也散发出浓浓的传统风味,手工制作的商品价值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而手工物质却日渐减少,因此显现出其珍贵的价值;另一方面,手工陶瓷茶器充分体现出景德镇陶瓷的文化内涵,使景德镇这一陶瓷品牌得到形象完美的体现。因此,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其手工制作这一优势,增强其附加值,使陶瓷茶器与景德镇这一品牌得到完美的融合,提升陶瓷茶器的品质和品牌,走高端化的发展路子,使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不仅树立积极深刻的文化形象,同时也使这一文化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东方文化的高端品牌。对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研究,可以以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茶器作品进行理论分析,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分析中,能够对唐代至明清时期之间的茶器造型风格及功能有更广泛的了解,对古代的陶瓷茶器的审美价值及设计理念进行论述,由此使现代陶瓷茶器造型设计在与传统审美的融合中,开创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创新设计。其次,通过丰富的造型设计融合,使陶瓷茶器得以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延伸,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设计方法。第一种是仿生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具有结构灵巧,造型精致的特点。在茶器设计中,以花草树木及动物形状作为依照参考,使茶器作品更具有形象、质朴的特性,与消费者之间更多了一份亲近感。仿生造型的茶器主要有龙团壶、南瓜壶、扁竹壶等,这些茶器造型别致,极具生活气息和鲜活性。第二种是几何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主要有四方形、球形和圆柱形等,这些造型设计体现了简约朴实的特点,茶器表面十分光滑,有较强的立体感。几何造型的茶器主要有圆壶、六方菱花壶等。第三种是艺术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造型更加灵活多变,常将诗歌书画等艺术融为一体,传达出浓厚的艺术气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情感体验。此类茶器主要有曼生壶、九头报春壶等。第四种是特殊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主要用来泡制特殊茶类或采用特殊饮茶方法而设计的,例如用于泡制乌龙茶的烹茶四宝茶器,不仅具有饮茶功能,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最后,把握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迎合时展需要。陶瓷茶具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陶瓷茶器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在对陶瓷茶器的研究中,需要从陶瓷茶器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把握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对于陶瓷茶器设计师来说,要充分考虑陶瓷茶器的几个发展方向,即陶瓷茶器要符合人性化、个性化和时代性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呈现批量化生产的状况,而对这种重复而缺少创意的商品,陶瓷茶器的创新设计则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使人们的审美观得到重新构建,不断改革创新观念形式,以更加丰富的情感与审美情趣相融合,提升了陶瓷茶器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品质,为陶瓷茶器的设计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3结束语

陶瓷茶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充分展现了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现状分析,从中总结出在陶瓷茶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来说,人们希望能够运用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来增添他们的生活乐趣,丰富他们的情感,满足他们的需求。陶瓷茶器的个性化风格也得到彰显,人们追求更具时尚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对于设计师来说,不仅是自我设计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是设计师与陶瓷茶器及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对话,以传达更丰富的思想情感与精神体验。

作者:唐艺菱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据有关调查资料统计,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属硒缺乏区域,我国有72%的地区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处于缺硒或低硒生态环境之中,其中l/3为严重缺硒区。

安康是我国三大富硒地区(贵州开阳、陕西紫阳、湖北恩施)之一,汉滨区是紫阳板块重要富硒区,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m,硒含量为一般为0.2-0.4mg/kg,最低硒含量为0.05-0.2mg/kg。具有硒含量适中,不含毒元素等特点,富含硒的土壤和水源易于被植物和动物吸收、积累,成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农产品。

汉滨区有33个镇(办)的土壤为富硒区,13个镇为高富硒区。种植的32种农作物、蔬菜及32种特产均为含硒产品。汉滨区是我国优质富硒绿茶适生区,是陕西茶叶的主产区之一。目前,瀛湖、双龙、玉岚、流水、大竹园、新坝、迎风等镇已成为汉滨区富硒茶叶基地。全区现有茶园5万亩,年产茶叶85万公斤。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区建成10万亩高效、优质、生态旅游观光茶园,产量达到500万公斤,产值达到5亿元。2010年汉滨区富硒食品产业完成产值2.2亿元,利税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其中茶叶年产值达1.02亿元。2011年在安康举办的中国陕西茶叶节上,汉滨区精选出了10家茶叶企业同省内外300余家知名茶叶企业一起参加名优茶展示及交易会,在陕西省“十佳”标准化茶园和茶叶产业发展“十强”企业及名优茶评比活动中,汉滨区选送的“富硒翠峰”、“富硒银针”获得名优茶类金奖,“富硒翠峰”获得名优茶类铜奖,“特级毛尖”、“炒青毛尖”、“富硒毛尖”分别获得大宗茶类金、银、铜奖,新坝镇茶园荣获“十佳”标准化茶业基地称号和美誉。汉滨区富硒茶叶在省内外十分畅销,并已远销东南亚及欧洲地区。富硒茶叶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具特色新兴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 陕西省生态茶园发展现状及趋势

生态茶园建设在中国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生态茶园建设。陕西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安康、商洛、汉中三地多数县都在充利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的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北亚带湿润气候条件,发展生态茶园。安康的紫阳县、汉滨区、平利县,商洛的商南县,汉中的西乡县、宁强县、镇巴县、勉县等县都在逐步开始改建和新建生态茶园,通过地理标志、无公害、有机和富硒认证确定特色茶产品身份,保护原产地资源。通过立体配制、采用有机栽培管理和清洁生产过程,保护原产品的原料的纯真品质、质量和安全性能。目前陕西生态园建设的模式主要有立体结构型、食物链型和立体食物链综合型。

2.1 立体结构型

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建设的农业生态系统。主要有:

茶与乔木、草本结合的茶―林(经济林果)―草(金银花、苜蓿)模式;

茶与灌木、草本结合类型:茶―粮(豆类、药材、花生等) 、茶―饲草间作模式;

乔―灌―草三者结合形成茶―林(果)―粮(饲草)模式。

2.2 食物链型

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系统中的人、畜排泄废弃物质,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而采取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主要有:茶―牧(禽)―沼模式。

2.3 立体食物链综合型

是以上两种类型的有机结合,既能实现合理生态系统 ,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茶叶生产商优质的茶叶生产模式。也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实现茶叶生产高效化、茶园生态化、效益最大化的生产模式。

茶―林(果)牧(禽)―沼模式;

茶―粮(饲草)―牧(禽)―沼模式;

茶+林(果)―粮―牧(禽)―沼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外出旅游和休闲观光、度假旅游人数增多,城市周边的“农家乐”、“生态园”、“农艺园”等山区农村生态观光与农耕文化、农耕生活体验的观光旅游项目越来越多,已成为生态茶园建设的重要内涵,生态园的类型更加丰富。

3 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3.1 富硒茶叶市场供需及预测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其价格又比咖啡、可可便宜,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饮料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近年来,国内茶叶生产保持平衡增长,消费增长逐年扩大,特别是名优绿茶增长势头强劲。2010年,我国茶叶面积160万公顷,产量达到135万吨,产值超过210亿元。茶叶深加工产品产值350亿元,茶馆、茶文化等与茶相关的第三产业产值达200亿元。2009年我国茶叶出口逆势上扬,茶叶出口量30.3万吨大关,首次突破30亿大关,同比增长2%;出口金额7.05亿美元,突破7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3%,总量和金额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

我国各民族都有喝茶的传统习惯,茶叶消费已遍及全国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日常消费品和走亲访友首选礼品, 也是社会团体和各种会议必备饮料之一,在国内十分畅销。经医学专家研究证实,一个每日饮10克茶,对人体保健作用最佳。因此茶叶将成为“原子时代和太空时代的饮料之王”,21世纪将成为人类的饮料之冠。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费量为500克,我国人均消费量才300克,日本及西欧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已超过1000克。据测算,进入21世纪的头20年代,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将成倍增长。国内销量缺口将超过20万吨。

随着“陕茶复兴计划”推出,陕西省茶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茶叶质量显著提升,茶文化氛围日趋浓厚,陕西茶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扩大。陕西省茶园面积134.5万亩,居全国第八位,茶叶总产量2.6万吨,年实现销售额18亿元。茶叶是安康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到2011年底,安康市茶园总面积达到46万亩、开采茶园30万亩,其中丰产茶园面积达到16.5万亩,无公害和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到10.8万亩,标准化示范茶园面积达到8万亩。茶叶生产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全市茶叶总产达到1.08万吨,实现产值11.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2.7和26.9个百分点。安康茶品质优良,绿茶产量高,陕茶1号商品茶清香高长,滋味鲜醇,水浸出物48.7%,氨基酸5.2%,茶多酚12.2%,咖啡碱2.8%,EGcG8.05%,保健功能比同类绿茶明显突出,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富硒资源是安康依托独特的自然宝贵资源,安康市富硒区的富硒茶,不但品质可靠,而县保健功能良好,在茶叶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能力。安康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中国硒谷,绿色安康”,目前全市开发了以富硒茶为主的50多个富硒保护产品系列,产品十分畅销,年产值超过20亿元,其中富茶及茶系列产品产值占50%。2010年汉滨区富硒食品产业完成产值2.2亿元,利税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其中茶叶年产值达1.02亿元。在2011年安康举办的中国陕西茶叶节上,汉滨区选送的“富硒翠峰”系列产品分别获得大宗茶类金、银、铜奖。依托优质的有机富硒茶,安康茶叶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洲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3.2 茶文化生态旅游需求及预测

茶园的生态观光、文化体验、采茶化验等生态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观光旅游项目,由于该旅游产品消费低、靠近城市和区位优势区域,最适短期一日游,成为最受青睐的旅游方式之一,每年10-30%的增长率。据安康市有关部门统计,在来安康市众多的游客中,生态观光旅游人群近60-70%,主要有一日游、三日游等旅程,近郊游也是近年来十分火爆追假日旅游。主要参观森林公园、古镇、古庙、瀛湖摆渡、茶园观赏、农家乐,田园观光等,自驾旅游也是众多爱好的一项重要休闲旅游。据统计,在旅游消费中,生态旅游消费约占50%。

秦岭巴山气候条件优越,森林盛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景幽雅,自然风光优美,清新的空气,泥土的气息浓厚,民风淳朴,传统的文化历史沉积深厚,历史源长,茶园以其清新俊秀的生态环境、优良规范的农业种植模式、清洁生产方式、古朴典雅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将成为茶叶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的重要旅游方式,为人们了解大自然,了解安康文化打开了窗口。品生态有机富硒茶、赏明山大川,体验人生回归自然、享受自然、感受自然返璞归真好去处。

4 项目SWOT分析

4.1 项目优势

4.1.1 生态茶园前景广阔

生态茶园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产业,是世界茶叶行业焦点话题。它以茶树为主体,用应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多物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高效、持续、稳定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和生产体系,按照优化互利原则,有效提高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转化。其生态茶园生产技术有助于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改善茶叶品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促进茶叶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茶园建设是实现从茶园到茶杯可追溯质量体系的根基和保障,这也是引领未来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标杆。生态茶园良好农业规范种质(GAP)、清洁生产、立体发展、生物链接和质量安全可控追溯体系优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是未来生活食品的重要内容和消费方向,是保障人类健康的永恒主题。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

4.1.2 区域富硒资源丰富

项目区位于安康富硒区,本区域生产的茶叶经测试与认证为富硒产品,含硒量平均为0.653mg/kg,高于江浙皖闽等名茶含硒量5.5-8.5倍,是安全环保的富硒保健茶品。安康富硒资源是排它的、不可替代的、最具特色的独“一无二”世界珍贵资源。富硒产业特色竞争优势明显,与工农业产业联系密切,能很好的带动农民致富和工人就业,拉动力强,易于聚集并取得规模效益,市场竞争力强,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4.1.3 自然条件优越

①气候、土壤适宜茶树生长

秦岭、汉江、巴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茂密的森林植被,形成了该区域特有的土壤、水、气、肥条件,是我国北方茶叶分布的北界和适宜区,也形成了特有的江北茶叶品质。其历史上在唐朝和清朝被称为皇家上等贡品,富硒食品和富硒茶称为当今世界珍品。通过多年研究证实,瀛湖正常年份的早春茶比汉中、商洛早7至15天,比同纬度的河南等地提前15至20天,早茶优势明显,上市经济潜力巨大。

②品种优良性、商品性好

项目建设拟选用茶树良种“陕茶1号”是从古老的紫阳群体种中选择性状表现优良的单株,采用单株无性系扦插技术选育而成,在秦巴山区长期适应且表现优良的品种。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证明,陕茶1号具有叶色深绿,发芽早,芽叶肥状,持嫩性强,生长势好,适应性广,抗寒、抗病等优良特征。

③区位优势明显,环境无污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随着五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复线和安康机场迁建工程的相继建成,安康已融入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半日经济圈内,而汉滨区又是安康的中心城市,成为承接安康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项目区位于瀛湖岸边,距包茂高速公路,水陆两条交通快捷,方便安康市民和到安康游客进出。二是,生态区位优势,汉滨区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之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为绿色、无污染的原料产地。三是,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生态茶园拟建区位于安康“瀛湖”景区,区域内有拟建的“影视基地”、瀛湖水体景观和佛教文化景观,可与周边的景观形成合理的旅游线路。

4.1.4 产业发展基础好

目前,全市有30多家规模企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开发了富硒茶、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富硒饮品、富硒大米、富硒食用油、富硒魔芋制品、富硒保健品等50多个品系,年产值超过20亿元。

汉滨区目前在市场上有10多家企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开发富硒产品20余种。富硒茶产业等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形成,富硒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新坝镇茶栈村7组富硒茶测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这些产品和企业的发展壮大,为项目建设搭建了实践平台和有益经验与技术,培养了一批产业技术人员,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1.5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汉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起来,它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涌现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联结生产与市场,而且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注重以行业自律的方式发展生产经营,并针对生态茶园生产对农民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种养技能、加工技术和营销技巧,引导农民在参与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有机化、标准化、基地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强化农民的整体素质,树立农民的群体诚信,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会员相互监督的自律机制,克服单纯分散的生产经营农户难以应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可追溯源质量生产,成为产地认证、品牌生产和保障生态茶园生产质量的有效载体。

4.2 劣势

4.2.1 富硒产品开发起步晚,基础研究缓慢

目前,汉滨区富硒食品产业还处在孕育和起步发展阶段,存在富硒资源的基础资料不完善、对富硒产业及农产品认识不足、富硒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对外合作与开放不够,科技含量低、产业化规模小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对该项目的技术支持能力受到影响。

4.2.2 项目区基础设施差,龙头企业与品牌建设规模低

项目区茶园多数分布于低山丘陵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多是“村村通”修建的村级道路,通往各茶园的道路。同时现有的茶园大部分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基础设施差,无灌溉条件,管理粗放,部分茶园未老先衰,树势衰退,园相不齐,茶园整体是“一小、二稀、三缺”,即茶树矮小,行稀、丛稀,缺水、缺肥、缺修剪。导致单产低,效益低,平均亩产仅17公斤,亩产值2000元左右。

项目区虽有3000-4000亩新建茶园,但集中连片在100亩以上的茶园少,且比较分散,茶农采用传统的经营方式,重采轻育、忽视茶园管理和加工,普遍形成“户户有茶园、家家制茶”的格局,尚未形成基地化、专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经营规模低,经济效益低下。项目区茶园规模小、分布分散、难以实现集约化经营。

项目区茶树品种混杂,生长良莠不齐。近年来加大了陕茶1号和龙井43号推广种植面积,但总体数量比例小,多属未开采的幼园。

项目区茶叶加工技术落后,主要是以家庭“作坊式”手工加工为主,虽然有数十家小型茶叶加工厂,但加工总量不足,制茶技术掌握不够,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形成一等原料、二等加工、三等价格的茶叶。各加工厂(点)关联度较差、联动程度较低,导致信息传导不畅、资源浪费严重。

品牌多而乱。全区现有“安康银峰”、“瀛湖仙茗”、“汉水韵”、“马泥春”、“汉水春”等多个茶叶品牌,但生产规模有限,或自身的生产基地很小或者没有生产基地,难以形成把握市场份额主体。

4.3 机会

4.3.1 政府支持

目前安康市委、市政府将富硒食品产业列入六大主导产业,制定了富硒食品生产质标准和富硒食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公布了39种富硒合格产品检验名单。并将项目建设纳入了安康和汉滨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扶贫攻坚计划、一村一品计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同时利用安康特有的富硒资源,将富硒食品和富硒茶产业开发作为市委市政府开发引资招商建设项目,为产业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平台和政策保障。

4.3.2 富硒产业兴起,为产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机遇

在国际国内富硒营养研究和产业快速发展情况下,我国开发硒资源、利用硒资源、发展硒产业的热潮正在兴起。各种富硒农产品及富硒生物制品大量涌现,如富硒大米、富硒茶叶、富硒水果、富硒蔬菜、富硒红薯、富硒蘑菇、高硒螺旋藻等。此外,通过施用富硒肥料,饲喂富硒饲料生产富硒农产品,围绕富硒农产品开展深加工,从而有效的延伸了硒资源开发的产业链和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根据有关部门、专家调研与预测,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富硒产品和有机食品将是国内食品市场最主要的健康和热销产品,其市场份额将会不断增加。同时安康城市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为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发展带来了机遇,西部大开发、促进陕南突破发展、陕南森林生态文化发展、一村一品建设和扶贫攻坚战略,都是区域产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4.4 挑战与威胁

目前在全国已开发的富硒产品区有湖北恩施、陕西紫阳、贵州开阳、浙江龙游、山东枣庄、四川成都等,从目前的开况来看,这些地区硒资源开发起步早,处在深度开发阶段,硒产品研究的某些领域已居国内领先地位,开发出一系列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邻近的紫阳县的硒资源开发与研究几乎与国家同步,富硒茶取得了国家原产地保护。该区富硒资源开发还处在孕育和起步阶段,富硒茶品牌少、规模低、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这些对项目的富硒茶园项目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威胁。

5 发展探析

5.1 制定科学规划目标

生态茶园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富硒资源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为发展战略,依靠区域独特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用良好的农业规范种植(GAP),建设新型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茶园;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方式,建设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和实行标准化和订单农业生产的茶园生产模式;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展茶文化展示、体验、都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项目;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突出特色的茶园生态观光区;积极开展中高档茶叶加工生产和品牌建设战略,不断提高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观光旅游的技术服务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新格局,增加区域农民收益,努力实现富硒茶叶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和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5.2 建立科学规划原则

5.2.1 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不破坏当地茶园的土壤和茶树生长的优良自然环境为原则,充分利用植物群落分布状况,扬长避短,组建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与生态效益的茶园模式。

5.2.2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形地貌和植被、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地项目布局,集中连片发展茶叶生产园、生态观光园、茶文化展示园和循环经济示范茶园,有利于茶园组织生产和和管理,便于机械化作业。

5.2.3 绿色、有机生产原则。茶园的立地条件必须符合无公害要求,即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等,按照良好农业规范种植,开展茶园生产与加工。

5.2.4 品牌战略原则。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优质、高产、安全、可靠”的质量可控追溯体系的原则和科技支撑手段建设项目、塑造品牌,让品牌占领市场。

5.2.5 农户自愿原则。项目建设用地要以农户自愿建设为原则,可采用农业合作社管理方式或土地流转机制,合理取得。农业合作社要规范社员行为,实行利益与风险共担机制和订单茶叶生产机制。

5.2.6 茶文化促进发展原则。用历史和现代的茶文化内涵,丰富生态茶园茶文化建设内容,促进生态观光茶园建设,提升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5.2.7 科学种植原则。科学选择茶叶树种与立地条件,合理应用农耕技术,合理密植、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多元素种植模式,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科技术含量。

5.4 制定科学的生产模式

建设绿色养殖点与沼气池,开展茶树+草(粮食、豆类等)+家禽+沼气立体生态模式示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5.4.1 有机富硒茶开发:高中档有机富硒茶系列产品。

5.4.2 旅游产品打造:茶文化展示(品茶与茶文化展示),采茶、茶叶生产体验、生态茶园观光、农家山庄体验旅游。

5.4.3 生态养殖生产:建设清洁能源沼气池和家禽家畜养殖场,生产无公害有机肥料,实现生态茶园+绿色种养殖+清洁能源与无公害肥料的有机茶循环经济示范,引导生态茶园向绿色、有机、环保方向发展。

5.4.4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种植: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富硒茶标准化生产和订单式生产。

5.4.5 种植品种选择:采用“陕茶1号”和“龙井43号”为主打品种,通常当家品种应占70%以上,搭配品种占30%左右。

5.4.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水源工程、蓄水池、沼气池、生产道路、温室、生态畜舍,建设茶文化展示区、观光茶园、体验基地、扶持农聚村、建农家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茶园产业发展。

5.4.7 技术集成:专家大院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基地。

5.4.8 销售拓展:网络信息+市场窗口+品牌。

5.4.9 实现目标:通过项目示范引导、科学种植、订单生产和立体循环经济示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富硒资源独特区位优势和禀赋条件,开展富硒农业产品生产和加工生产,使秦巴山区秀美之地的富硒生态茶园,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基地。同时项目建设将拉动和促进农村种植业、劳动就业,商业、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及其它行业不断发展。

6 小结

篇10

一、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保护的必要性

(一)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的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农业文化赖以生存的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都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农业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探讨[1]。闵庆文、孙业红[2]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苑利[3]将农业文化遗产分为大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和小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前者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总和,后者仅指农业生产经验。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总体来说,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

(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中国是个有着近万年农业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在这一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4]。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之所以能够在近万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长盛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有着相当成熟的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5]。因此可以说,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至今,有它现实客观的必然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它构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生态和谐、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形成了大量传统农业系统,比如,旱区农业灌溉系统、立体种植养殖系统、稻田梯田系统、稻鱼共生系统、农林复合系统等等,这些古老的农业生态系统,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蕴含的丰富而巨大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也不断地彰显出来,成为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6]。而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冲击下,农业文化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损,农业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废弃严重,甚至走向毁灭[7]。

二、海南省农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和优劣分析

海南省先民数千年前就在岛上生产生活,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了不少的农业文化典范,留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特色明显,有巨大的发掘潜力。诸如,梯田稻作、绿茶种植、羊山古荔枝、千年盐场、家渔业生产、旱稻种植、黎族织锦等都是海南岛先民留下的特色农业文化遗产[8]。这些遗产丰富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内涵。但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 2014年中,海南省农业厅组织调研组对海南省各主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考察。对比农业部颁布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调研组认为,五指山市的牙胡梯田稻作生态系统、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和海口市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等3个农业系统具有较好的基础,基本具备申报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的条件。

(一)五指山市牙胡梯田稻作生态系统

该农业生态系统是以涵盖海南省五指山市范围内超过2万亩的梯田作为保护区范围,其中以毛阳镇牙胡村梯田为核心保护区。梯田是以黎族为主的先民适应自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农业生态文化结晶。梯田稻作系统是典型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建立了森林-梯田-村寨-溪流“四度共构”的结构,创造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体现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价值多样、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复合农业特征。在千百年的劳动过程中,五指山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技术和相应的文化习俗活动,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现象和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解放后,牙胡村黎族村民在先民原有零星梯田的基础上,大力投工投劳,形成了目前上下高差400多米,层级达200层以上,保存完好,集中连片超过 4 800亩,主要种植水稻的“牙胡梯田”。

该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立体循环农业系统,是黎族同胞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保障的来源地,具有循环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其“四度共构”的生态景观,有利于水土保持和保护自然环境。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环环向上、圈圈呼应,地造天设,美不胜收,无不体现出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均衡的梯田村寨结构、壮阔的梯田美景与丰富的农业民俗礼仪一道构成了五指山梯田独特的文化系统,称得上是一个活态的农耕文明的天然博物馆。

梯田的开凿是黎族同胞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斗争、和谐共处的结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长期梯田耕作过程中,黎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人文艺术。“三月三节”、黎族织锦、黎族舞蹈、“牛日”等都深深烙上了梯田农耕文化的印记,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理念,包含着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牙胡梯田稻作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水稻耕种的冲击,灌溉、排水和田间道路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农业现代化新技术的挑战以及适龄劳动力大量外流。许多梯田田块被改种为经济收益高于传统水稻的经济作物,使得梯田成片遭到破坏,梯田气势恢宏的视觉冲击效果大大被削弱。由于投入较少,梯田崩塌损坏没有得到及时维修,水改旱、耕地撂荒等情况时有发生。水稻种植是传统的农事生产,劳动量大、工作强度大,对劳动量需求较大。然而,成年劳动力流失是我国农村和农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近年来,海南中线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五指山梯田景观、黎族特色的民族风情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很好的契合点,届时可探索一条“游梯田-看云海-观日出-跳乐作-品黎族美食-住船型屋-农事体验”的精品旅游线路,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系统结构寻找新的路径。

(二)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

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是位于海南省白沙县境内的陨石坑及周边的白沙农场和牙叉、细水、元门等3个乡镇,总面积超过7万亩,已种茶面积达到1万亩。70万年前形成的方圆十公里的陨石冲击坑群和周边的群山环绕造就了特殊的地理位置,产生了独具品味的绿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茶文化。很久以前,居住在当地的黎族先民就了解茶叶,知晓“神树”叶子的神奇功效。1958年,国家在陨石坑及周边建立了白沙农场,开始大面积、规模化种植茶叶。“白沙绿茶”系列产品是“海南省名牌产品”、“中国知名商标”,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ISO9001质量验证,被认定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

该系统是体现海南人爱茶的一个重要佐证。明正德六年《琼台志・土产》中就有海南早期茶事的记载。凭借陨石坑及周边环境的天然优势,种植在陨石坑范围内的白沙绿茶吸取天地之精华而长成,其所含的氨基酸、酶类、芳香物质、多酚类和生物碱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于其他同类产品。其形色绿润有光、汤色黄绿明亮、气味清香持久、滋味浓厚甘醇,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导滞、清热降火、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之功效。白沙县以白沙农场绿茶生产基地为核心,形成了农业类型多样化、农业资源多样化、环境生态化的生态特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茶种植、加工的技术体系。具有以陨石坑、红坎瀑布、向民蝙蝠洞、阜喜温泉、南开石壁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和以新村新石器遗址、什才遗址、印妹遗址、黎苗少数民族居住地和阜龙乡革命根据地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

该系统以当地黎族同胞的古老茶园和白沙农场聚60年之力打造的绿茶生产基地为基础,形成了良性循环体系。近年来,绿茶的功能被广泛认可,茶多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能消除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自由基对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绿茶对减肥效果也不错,能强化体内微血管循环和加快人体内新陈代谢,具有多种保健功能。通过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做大做强白沙绿茶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当地生态环境和品牌,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当地经济方式的转型。

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系统受地理位置影响较大,白沙县是海南省为数不多的不靠海市县,境内山多路弯,远离省城和高速公路出口,受白沙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消费市场小、流动人员少、资源禀赋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落后。同时,茶园生产是传统的手工生产,劳动量大,工作强度大,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熟练的茶农和茶工缺失是茶园经常要面临的难题。周边五指山、澄迈、定安等市县种茶也有一定的历史,培育了绿茶、苦丁茶、花茶等多种类型的茶叶产品,加上全国茶叶品种众多,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众所周知,无论是传统历史名茶,还是新开发的地方名茶,都具有很深文化内涵,名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消费。从发展前景看,虽然现代各种饮料品种繁多、竞争激烈,但茶叶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天然健康饮料,崇尚绿色、崇尚自然,已成为未来饮料消费的主流和方向,正如专家预测“2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天下”。因此,有必要通过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加大宣传和推广当地生态环境和白沙绿茶品牌力度,做大做强白沙绿茶产业,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型。

(三)海口市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

海口市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南部的龙桥、龙泉、永兴、府城、城西等地区,区域总面积3万亩,其中野生荔枝面积约1.5万亩。很多大树树龄都在200―300年,具有科学研究、旅游、文化、欣赏等多重意义。该地区为火山喷出的玄武岩构成,缺肥少土,孕育出了特殊的荔枝群落。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礼,羊山古荔枝群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集农、林、牧为一体的农业系统结构,使古荔枝群生态系统内古树、火山岩、湿地、河流、村庄各因子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该生态系统是海口地下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被称为海口市的“绿色之肺”和“生命之肾”。羊山地区火山群的主体火山口,是中国荔枝原生地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神奇火山地质土壤造就和蕴藏了世界上最稀奇的荔枝品种,是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荔枝基因资源库。羊山地区特殊的火山地质土壤和羊山地区祖祖辈辈的实生荔枝良种繁殖习惯加上海岛特定的光、温、热条件,造就了羊山地区荔枝生物群落。当地有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东山热带动植物园等自然景观和五公祠、海瑞墓园、邱浚墓园、秀英炮台、琼台书院、冯白驹旧居、羊山古道、抗日墙以及美孝村、美社村、文山村等古村落等人文景观。形成了“荔枝文化节”、“公期”、火山图腾、民歌琼剧等文化特征,体现了创造性和独特性等特点。

该农业生态系统发挥了物质生产、生态服务、文化传承、科研价值等多种功能。羊山古荔枝是当地百姓重要收入来源,在农民就业和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古荔枝群落、沉淀了数百上千年的深邃的火山民俗文化、古镇古村古道悠悠、火山石器苍凉古朴、根雕盆景巧夺天工、八音山歌古韵悠扬、优美传说引人遐思,这些都是羊山地区以古荔枝为牵引的农业功能的拓展基础。全力发挥荔枝及其附带产业是羊山地区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羊山地区生态、环保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途径,对于海口市羊山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受海口市城市快速拓展和古荔枝木材价格持续走高等因素的影响,该农业生态系统荔枝资源正在遭受各种原因的砍伐流失,特别是百年以上的大树砍伐更为严重。荔枝资源加速流失,降低了资源的多样性程度,导致许多优株和具有育种潜在利用价值的资源难以再觅踪迹。近年来,广东、广西等地大打荔枝品牌,种植面积增长较快,国外特别是东南亚荔枝进口数量持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羊山荔枝产业及市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要从羊山作为海口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绿色屏障的角度,从生态文明和乡土文化的角度,重视古荔枝群落的保护和多功能利用。

三、海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列入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对象的系统都是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是当地农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当地人与系统环境同处一个界面,系统内居民的认可与参与程度普遍较高。随着交通和网络设施的改善,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原来的时空距离问题都将成为历史。海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还处于起始阶段,需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完善制度、加大投入、积极宣传、多业并举,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和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共同发展。

(一)编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规划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规划是申报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也是有效保护措施的前提。制订以当地传统的管理理念为基础的保护计划[9],辅以当地保留下来的乡规民约、生产生活习俗,以保持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立足保护遗产做出有利于自然生态,与人们生产社会活动相适应的规划,其规划内容和原则要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习俗和管理部门的管理及引导,而不流于形式和空洞,极具操做性。

(二)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前提就是建立政府、农民、企业、专家学者、媒体共同参与的多方参与机制,确定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方,建立惠益共享机制,以此调动各利益相关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提高各利益相关方发展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依法管理,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发展管理办法,明确保护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项目区传统耕作技术、农耕文化保护等相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的监督检查、定期报告和奖励惩罚制度等[10]。

(三)进一步开展项目区农耕文化的发掘工作

在市县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项目区农耕文化系统农业遗产价值的普查及挖掘工作,加强农耕文化继承、发展及流失情况的调查,对传统的农耕农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艺、艺人、技艺、习俗、谚语、歌谣、诗词、各种民族建筑等进行补漏性调查,重新认识项目区农耕文化的价值。

(四)加大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投入

五指山梯田是世世代代的黎族同胞在一直沿袭耕种着,而因政府对梯田的保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梯田的保护投入不足,使得部分梯田的灌排水设施、道路设施等因未进行维护修理,导致部分梯田无法进行种植水稻,有的甚至造成抛荒。白沙绿茶原来是白沙农场企业化管理为主,地方政府参与较少,建设性投入一直不足。海口羊山古荔枝分散在各家各户,缺乏统一的保护和利用,砍伐和废弃严重。因此,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投入,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总体的规划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引导教育,加强保护和利用。

(五)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和交流

五指山梯田是藏在深闺无人识,而也就是近几年,才随着一些摄影爱好者的涉足并把相关梯田照片上传到网上被不断转载传播。白沙绿茶一直被作为一种茶品在对外销售,缺乏从茶文化的高度进行包装。海口市羊山古荔枝也只是从卖商品荔枝着手。因此,要组织有关部门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及科技价值内涵,紧密结合科普宣传教育和旅游推介,引导农民自觉保护与传承;定期举办宣传推广活动,将农耕文化、景观艺术、民族文化、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集中展示和传承,在表现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内容的同时,创造具有较强娱乐性、观赏性、参与性的节庆项目,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拍摄制作宣传推介片,全面、系统、多方位反映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提高在全国的知名度。

(六)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休闲农业

发展项目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休闲农业可以充分展示拥有悠久历史的农业景观和传统农耕文化,应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下,结合已有的旅游线路与农业生产系统的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具体包括生态文化观光、体验传统农耕农事活动、美丽乡村颐养度假、古村落观光科考等活动;依托当地独特的山水景观空间、森林资源优势,开展观光休闲、康体、度假、疗养等活动。同时,对遗产地的生态与环境质量进行全面验证,实现开发与保护的统一。

(七)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地特色产品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项目地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利用当地优异的土壤地质条件、清澈透亮的山泉水、富含氧离子的清新空气等原生态自然气候条件,利用项目区主打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打好“原生态”这张牌。有利于后续建设推陈出新,使农业文化遗产的积累和维护与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保护创新农业文化积极性。

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提出,是要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海南岛的先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留下了许多农业文化遗产。通过进一步挖掘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将会进一步丰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内涵,促进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炜,金峰,高艳玲.近十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农业考古,2011,(4).

[2] 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和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6).

[3] 苑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2006,(6).

[4] 刘朋悄,高启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J].古今农业,2008,(4).

[5] 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和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6).

[6] 闵庆文,张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途径与近期主要任务――“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试点项目启动暨学术研讨会”综

述[J].古今农业,2009,(2).

[7] 况昌勋.农耕文化遗产:不应被淡忘的财富[N].海南日报,2014-11-12(A07).

[8] 王德刚.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9] 白艳莹,伦飞,等.哈尼梯田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6).

[10] 胡盛红.海南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9,(10).

Explo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e Cultural Heritage in Hainan Province

HU Sheng-hong 1,LIN Pei-qun 1,WEN Yan-sheng 1,KE You-peng 2,CHEN Liang 3

(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kou 571101,China;

篇11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在特定自然环境中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一个地区人地关系的客观反映。自然环境是文化景观生成的背景,区域文化必然具有该地区所独有的文化特质,而这种文化特质总是与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云南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离不开孕育它的独特地理环境,包括地势位置、地形地貌、交通流动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云南特有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云南文化艺术具有如下特征:

(1)边缘性区位特征。从自然地理上看,云南是东亚、东南亚与南亚的自然结合点,在地势上位于东亚大陆与印度次大陆之间;从人文地理上看,云南文化处在中原汉文化、青藏文化和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三大文化地带的交汇点,是处于多种文化交汇叠合的过渡地带;从文化圈角度来看,作为一种过渡地带,云南文化自然地同时兼具了既是边缘又是中心的双重文化特征,这一特殊的文化环境使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得以形成并具有明显的边缘文化特征。近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研究我国人口分布时说,“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2],将会发现在这条线的两侧,我国人口分布数量悬殊。事实上,这条从东北到云南的“胡焕庸线”是我国人文的又一重大地理分界,可以概括为我国历史上的农牧业分界线,在它的两侧,古代时曾经分布着影响中国历史演变的最重要的几种文化类型:斜线的东南为东南海洋文化类型,是我国主要的农业文化区;斜线西北则有三个文化类型:一是蒙古高原上的草原游牧文化,二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地区的高原半农半牧文化,三是包括四川盆地在内的黄土高原农业文化。云南文化正好处于除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之外的三大文化类型和东南亚佛教文化类型之间,纵贯南北的横断山脉及其水系把滇西与青藏高原连为一体,金沙江及其支流则沟通了古代云南与四川盆地并进而与中原文化相联系,南北盘江、珠江以及元江、红河两大水系又把滇东、滇南与岭南、安南连接起来。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和横断山脉水系把云南和周边不同的文化区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云南自古就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叠合点。从云南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可以看到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甘青文化以及东南海洋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影响,比如青铜时代的滇文化,就包含有大量北方游牧文化的因素。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文化的浸润、藏密的南下、小乘佛教的南来以及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的传入,使得云南的文化类型更为丰富多彩。处于三大文化圈交汇地带的区位特征使云南文化既具有明显的边缘性特征,又内涵着走向中心的可能性。

(2)民间性地貌特征。从地形地貌的空间特征上,可以将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属于云贵高原的西部范围的滇东和滇中地区、属于中南半岛的北部边缘的滇南地区和属于横断山脉南端的滇西地区。由于地形、水文、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差异非常显著,云南的经济文化形态也显得十分多样:有高原湖滨和平坝农耕、山区半农半牧、高山游耕、河谷稻作农业以及以采集渔猎为主、刀耕火种为辅的原始经济等多种经济文化形态。不同的经济文化形态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行为模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民族性格和心理等各个方面无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民族文化的空间分布既有地理区域范围的空间性,又有文化持续发展演变的时间性。云南民族文化空间分布单元的同质性,往往会被地域环境的复杂性和发展演变的多样性所打破,因而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丰富多样的面貌。云南民族的分布不象北方那样呈现单一民族大范围水平分布,而是多民族的交叉立体分布。从平坝丘陵到高山河谷,在任何一个地理单元中都同时分布着数种乃至十多种民族。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隔山不同语,隔村不同音”是对云南文化的地域差异最恰当的形容。

民族发展的地理空间和历史时间共同造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呈现出浓郁淳朴的民间风味。(3)原生性流动特征。云南境内地形地貌变化复杂,高山河谷相间、平坝丘陵错杂,内外地形单元相对封闭独立。云南文化的地域特征与坝子这种独特的地理景观的独立分布关系密切,人们的生产生活大多以坝子为中心,以坝子边缘山地为,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地理单元。由于山峦阻隔,地形复杂,各个坝子之间的相互交往受到极大的限制。由于受到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及地形的影响,年温差小、无霜期长,比较充足的食物供应适合动植物繁衍生息,加之地形的阻碍,生活其间的族群缺少文化进一步交融的需求和动力。缺少与周边文化的双向交流与融合,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内向的封闭性,从而使较大规模和较大范围内的文化聚集与定向积淀十分不易,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大于融合性,自然容易保留文化的原始特色,从而更多地保持原生状态,地域环境的内外封闭性和生态的适合性决定了该地区文化在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原始性和原生性。(4)愉悦性风格特征。清代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其著作《广志绎》中谈到滇云地形地貌时说,“滇中长川有至百十余里者,纯是行龙,不甚盘结”,描述云南气候四季如春秋的特点为:“行东西路上,不热不寒,四时有花,俱是春秋景象。”并且论证了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原因:“窃意其地去昆仑伊迩,地势极高,高则寒,以近南,故寒燠半之,以极高故日出日没常受光先,而入夜迟也。镇日皆西南风……地多海子,盖天造地设,以润极高之地。”[3]这一论述颇具现代科学眼光,是对云南地形和气候等地理环境的准确概括。事实上,气候对特定地理单元的文化艺术风格会形成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气候四季变化不大的热带易产生激情而感性的愉悦风格,与之相反,在寒带则易产生克制而理性的严峻风格,而在四季变化明显的季风气候区则更易形成综合风格。

“风化”、“风格”、“风气”就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舜在巡视运城盐湖时曾弹五弦琴、唱《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温暖湿润的南风带给人们的是生活的富足和闲适的心态,这自然会养成艺术上的柔和秀美的风格。云南四季变化不明显的温暖气候影响了云南艺术愉悦风格的形成,以休闲自适为特征的歌舞情调优美活泼,充满喜剧神话般的愉悦色彩。总之,云南文化区域在区位上的边缘性蕴涵着朝向主流发展的机缘,内部空间的封闭独立所形成的民间文化原生态包含着现代文化的原创理念,多样性的民族分布促进了文化生态丰富性的形成,而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则是其艺术愉悦风格形成的地理基础。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的发现、距今10~20万年的西畴人和距今1~5万年的丽江人化石等旧石器文化都说明,云南地区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摇篮之一。源远流长的石器文化和光芒四射的青铜文化足以说明滇云文化在文明的起始点上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各有千秋、并驾齐驱。始于滇西剑川(前1150年左右)、兴于滇中楚雄(前700年左右)、盛于滇池区域(前550年左右)的青铜文化带上承新石器文化、在与周边青铜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云南古代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和其与周边地区的广泛联系密不可分,如滇西北通过川藏与甘青地区的联系,滇东北与黔西北、川南进而湘鄂豫地区的联系,滇东南与广西珠江流域的联系,滇南与东南亚的联系等。文化交流主要包括战国时期羌戎文化沿金沙江、怒江、雅砻江、岷江流域南下云南;通过从公元4世纪起经川滇到缅甸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与东南亚的交往等。秦汉以后,随着中原政权对西南地区的大规模经营,滇云文化中汉文化的因子越来越多。

汉至初唐时期,云南文化的发展主要以汉文化的传入和融合为主,大量的汉族移民在与本土民族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势力强大的统治集团如南中大姓爨氏等,这些集政治、宗教、文化、经济为一体的民族政权集团正是不同文化之间双向“夷化”和“汉化”的结果。汉文化、本土文化、东南亚文化、吐蕃文化熔铸一炉的多元复合性文化正是形成南诏大理时期文化繁荣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释儒知识阶层集中代表了此一时期的精英传统。元明清时期随着中央统一政权对地方管理的加强,汉文化逐渐成为云南的主流文化。同时,因元朝和清朝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回族和满族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云南,带来了草原游牧文化、伊斯兰文化。苗族瑶族也在清代大规模地从川南、贵州、广西等地进入云南,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互相交流碰撞中进一步创造了云南的文化特色。

近代以来,随着周边国家如越南、缅甸、老挝沦为英法殖民地,云南也成为西方文化向中国扩张渗透的前沿阵地之一,云南也因此比内地在某些方面更早地开始了近代的社会文化变迁,工商资本出现、多种经济形态并存。文化创造上一些方面也得风气之先,如现代大学的创办、白话文报刊的兴办、铁路、机场与民用航空等,甚至一些口口相传的语言在基督教士的影响下也开始了自己的文字创造,如苗文、僳僳文、景颇文、佤文、拉祜文等。从历史上来看,南唐和西蜀等地的区域文化曾经成为中国主流传统的一部分,而云南地域文化艺术的边缘性、原生性、民间性和愉悦性特征在有限的文化交融中延续生长,始终未能突破地域性的限制。但到了现代,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快和信息流通方式的改变,云南文化的地域特色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变化。首先是原生态理念的发扬和传承。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少数民族分布遍及全省。地域广阔的云贵高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人文景观都在社会化程度日益加剧的现代工业社会显得弥足珍贵。原典、原生态,一系列向原点回归的潮流反映出现代人力图摆脱现代工业文明对本初人性遮蔽的愿望。云南的原生态文化和景观带给人们思考的灵感和希望,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原生态文化景观面临着文化交流所产生的消解危机,如何保持和转化原生态文化是我们急待思考的问题之一。

其次是民间文化愉悦风格的现代演化。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人们在一年之中只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从事耕作就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但由于山多地少,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开垦种植,因而无法靠农业致富,习惯于世代固守在封闭的坝子中的云南人很少想到通过商业贸易去发财致富,这就形成了云南的特点:生存容易,致富困难。因此,云南人一般都不愿离乡背井去从事艰辛的劳作,而是守在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上以足衣足食为满足,虽说一年之中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多少农活可做,但人们却不会也不可能在耕作之余再花些气力来使自己富裕一些。明清云南地方志书形容云南人“既无赤贫,亦无巨富”,是十分贴切的。云南人大多安贫知足,乐天知命,他们讲求实际,生活闲适散漫。这种风土人情使得云南文化的内在精神或气质具有明显的务实入世的世俗性和人情味,充满生活气息与愉悦气氛,并使云南文化呈现为一种活泼、闲适、自然的民间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和休闲自适的茶酒文化可以说是这种愉悦风格的文化典型。随着现代人们艺术生活化观念的提升,云南丰富的民间歌舞和各种休闲文化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吸引力。如何引导这种潮流使之保持生活化而避免世俗化是我们急待思考的又一个问题。最后就是现代艺术思潮的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容易产生新文化类型嫁接的基础。云南文化在独立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产生与其他文化的碰撞而形成新的文化因子,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宋代之前,儒家文化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入迁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直接交往发生的。元代在云南正式设立行省制,全方位把云南纳入中原王朝的集权统治之下,推行屯田政策,兴修水利,设立学堂。这一时期,在中原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下,经过云南地方政权及中原王朝的直接干预,从元代开始,云南统一的政治基础便基本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原文化开始全方位渗透到云南民族文化中。明朝在云南民族地区建立健全了土司制度,大规模把中原内地汉族迁移到云南屯田,使云南的汉族开始超过土著民族而成为主体,明代统治者还注重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云南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上层施行教化。清代通过学校进行儒学教育来达到“开其智巧,乐育人才”的目的,进一步扩大儒家思想在云南民族中的影响。经过明清两代中原文化的渗透,云南文化的发展开始了新的转型,即汉族文化成为了云南的主流文化,而云南的各民族文化成为了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文化的不断深入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文化的体系化,也不断催生新的文化因子的产生,云南的现代艺术思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缺少积淀的艺术传统因为较少规则的束缚而更易产生比较前卫的艺术思潮,云南现代艺术思潮是中国85文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土地的灵感不断激发着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一直到现在还保持着比较明显的影响而成为创新传统的一部分。

近现代云南的文化艺术在信息化潮流的冲击中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已经形成了对民族性的消解变得更为大众化,但实际上,民族特色的逐渐消失并不代表根源深厚的民族意识的完全消解,集体意识中的民族之根始终贯穿于个体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之中。民族性首先根源于群体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其次才逐渐在交流和融合中受到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滇云文化区域在地理上的相对封闭与独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同时地理单元内部的独立与隔断使得这种传统不断积淀和丰富;四季变化不明显的亚热带气候使得这一区域文化艺术中较少关于永恒和变化的深沉思考而带有明显的富于民间色彩的愉悦风格。中国文化的发展在横向上主要是国际性的东西交流,在纵向上演绎着中国大陆内部的南北融合。中国的北面是横亘欧亚大陆的戈壁、荒漠和草原,东南面是浩瀚无垠的大海,西面则耸立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历史上中国与外界的交往主要有三条通道,即出西域的西北丝绸之路、经过云南通往东南亚的蜀身毒道和从东南沿海通往南洋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代西域、云南和东南沿海除了都位于交通线上之外,还都位于汉文化的边缘地带,都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因此,这三处区域都有共同特点,即都属于边缘文化,富于民间色彩,具有多样性特征。文化民族性的生成既在于流动融合,也在于积淀吸纳,西域文化是由于流动性过大而无法积淀,而滇云文化则是由于缺乏流动而难于积淀。因此,云南文化封闭的内陆型边缘特征是我们理解云南民族艺术多样性、民间性和边缘性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理解云南现代文化艺术先进的原创理念和前卫精神的基础。

民族是有一种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的群体,地域意识不仅是其休养生息的空间,更是一种对大地之“根”的神圣信仰。民族的地理之“根”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断的迁徙抉择中,族群的凝聚力和排他性不断增强,血缘和地缘逐渐统一,民族性得以强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华夏民族的融聚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艰苦抉择的过程才形成了其赖以存在的“世系”和“地系”的大一统特性。“夏墟”、“殷墟”、“周原”,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都是从偏居一隅逐步走向文化中心,民族的发祥地和发展地并不统一,无数次艰难的迁移和抉择才能融合成血缘上的“三皇五帝”和地缘上的“五岳九州”,生土变成熟地,熟地变成热土,神圣的民族性就形成了。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在1956年出版的《农民社会与文化》中提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二元分析的框架,用来说明在复杂社会中存在的两个不同文化层次的传统。大传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上层人士、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是指在农村中多数农民所代表的文化。大传统通过学校等正规途径传播,处于封闭状态,不对大众开放,从而成为精英的文化;小传统非正式传播,向所有人开放。

从而导致小传统有精英的参与,而大众则没有参与大传统。因此小传统由于精英的介入而受到大传统的影响,而小传统对大传统的影响则微乎其微。在小传统的民间文化上,追求和谐均衡的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最多,而在大传统的士绅文化上,追求和谐均衡则表现在较抽象的宇宙观及国家社会运作上。大传统也许较强调抽象的伦理观念,小传统也许较注重实践的仪式方面。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以社会精英和大传统为核心的文化更易接受新的变革观念,与“现代”紧密联系,而以农民和小传统为核心的文化则不易接受新观念,是保守的,与“过去”联系,也被称为“草根力量”。文化主流化的过程,体现了民间小传统向精英大传统的转化,也是文化从自然生态向民族生态再向人文生态的转化过程。从宏观角度看,云南文化生成的地理基础具有几个突出特点:区位上处于中原农业文化、青藏游牧文化和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三大文化交界的边缘地带;地势上内部环境复杂,地区差异大;民族数量多,构成复杂。这必然使云南的文化类型在原生性和民间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云南不仅有物化天成的自然资源,而且有丰厚凝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在云南这个自然空间大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本土文化,通过不断吸纳众多的外来文化和异域文化,形成具有云南特色和边疆特色的多种多样的文化类型。从地缘角度看,有高原文化、山地文化、河谷文化、坝子文化、丛林文化等;以经济形态划分,有渔猎文化、林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等;民俗民间文化类型更是多姿多彩,诸如年节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禁忌文化、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化等。

另外,宗教文化、村社文化、马帮文化、稻作文化、烟文化、茶文化等也独具特色。文化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如从综合的角度认识和评价区域,那么,云南不仅应有自然地理上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之称,而且还应当有人文地理上的民族博物馆、文化艺术宝库的美誉。云南地势三级梯层在横向空间上形成了滇西北文化、滇中和滇东北文化、滇南文化三种类型。云南众多的高大山脉、河流、盆地、坝区,又在纵向空间上形成了城市文化、河谷坝区文化、半山区文化和高山文化。正是这些形态相对独立的文化区才保留了云南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原生态的民间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但这种人文地理上的民族博物馆更多地意味着作为小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和深厚,而边缘性和民间性产生的文化艺术的愉悦风格由于缺少更为深刻的内省力,也就自然造成了精英化的大传统的缺失与缺席,民间的民俗的特征在丰富多样中演化着原始的重复而缺少积淀和内聚力。同时与外部文化区的外向流也使得云南文化缺少外来因素的积淀而不能走向精英与主流,比较单一舒适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平和随分而又不乏自我优越感的人格品性和多样而又缺少深度的娱乐感性色彩明显的文化艺术特质。

从自然生态向民族生态再向人文生态的转化,是文化从边缘性走向主流性的特征之一。从“中心”的生成变化角度来看,“边缘”完全可以另有价值,边缘地带是历史和地理的结合点,一些重要的历史机缘可能只存在于地理的边缘。边缘可以保存有中心已经消失的文化现象;边缘可以与周围的社会单元发生文化交流与融合;边缘使人们冲破传统的束缚;边缘存在着明显的活跃的社会变异的潜力,边缘具有从边缘成为中心的可能,而中心只能具有从中心成为边缘的可能;中心的发展前景是一条清楚的直线,而边缘则包含着许多未知的因素。美国教授特纳(F.J.Tnrner)在《美国历史中的边疆》一书中指出:美国体制不是欧洲老家的“苍白的复制品”,而是“在艰苦卓绝的边疆地带,人们变得美国化、自由化,并融合成为一个新的种族,他们已不再是英国人,也不具备英国人的特征”。正是在对西部边缘的开拓中,拓荒者们能摆脱传统的束缚、创造新经验,才培育起了最底层的民主意识,从而成为惠特曼所歌颂的“民主之船”的驾驶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