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采购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精细化采购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精细化采购管理

篇1

一、精细化管理在大型油田物资采购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全面实施基础管理建设工程的要求

对石油企业采购物资进行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为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石油公司已经明确提出的既定任务和目标。因此,规范化物资采购流程及相关制度建设为目前石油企业物资采购部门应当贯彻落实的基础管理建设工作。而欲积极采取有效管理和监督措施以实现基础管理建设工作的落实和完善,采购物资质量控制体系的优化,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为必经途径。

(二)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新型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其相关产品应用的推广,石油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必须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竞争实力,开源节流,方可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在大型油田物资采购管理中,应当推行“集中采购、共同参与、分散操作”的总体思路和政策,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市场竞争淘汰掉部分劣质供应商,从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稳步发展。

二、试论精细化管理在大型油田物资采购中应用的实现途径

如上所言,精细化管理在大型油田物资采购中应用是由市场和企业内部发展所共同要求的,于多样化管理模式中选择精细化管理参与物资采购的监督和管理正是顺应了该种需求。现将大型油田物资采购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方法予以归纳总结,兹述如下。

(一)物资采购制度的精细化管理

可通过以下几项措施实现:其一,细化物资采购过程管理制度。物资采购部门积极参与市场调研工作,结合石油行业的市场行情考核各物资供应商,并制定详细的供应商名录以备采购之用;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制度问题及时修补和完善;为维护企业整体利益,需定期对物资采购部门人员进行考核,对制度加以审核。其二,以公开招标方式提高采购设备质量。针对油田企业将要于生产中使用的专业化和大型设备,可通过公开招标的公平竞争方式选择优秀供应商,以保证设备的高质量、低成本。其三,完善物资采购反馈制度。一般情况下,供应商同后期服务之间的信息并不对等,因此需要部门人员实地考察或信息反馈来及时更正供应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其四,严格遵从并执行质检验收制度。物资采购的目的在于应用于油田生产,产品和设备的质量是保障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大型油田物资采购制度管理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并执行质检验收制度,把好商品质量关。精细化管理要求质量检验应当以多样化、多形式和多部门协同的验收方式,对应订单或合用中明确指明的各类参数和要求开展质量检验工作,以确保严查的严格性和公正性。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产设备应当要求供应商给出检测报告。最后,采用问责制度,明确奖惩。于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可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受供应商贿赂、拿返点等不良现象应当进行严厉处罚。

(二)物资采购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物资采购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应当注意几下几点:第一,细化物资采购计划,强化过程管理。大型油田物资采购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过程,各类采购对象均是生产运营所需,因此需要加强对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严格审核各个单位的物资计划采购申报资料,以确保其采购物资与实际需求相吻合,若库存资源中有单位所需物资,需及时更改申报表。从而于杜绝资源浪费的前提下保证油田物资采购的质量。第二,多方考核供应商的综合实力,选择实力优异的供应商作为合作对象。供应商为物资供应链的源头,是企业物资采购的物资提供者,其提供的产品和设备质量直接关系到油田生产安全和效率。因此,应当多方面、多角度和多渠道考评各供应商。可运用的方法主要包含:以网络调查方式了解对方财务情况和商业信用评价;以实地考核方式考察对方实力情况,避免考核结果过于主观;对比多个供应商综合实力,选择排位靠前者。第三,严格管理采购合同。采购计划和供应商确定后,物资采购部门需同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此间,企业相关负责人应当仔细审核合同内容的合理性、准确性、公平性和合法性,重点关注相关责任条款和处罚条款,从而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第四,严格把控采购物资质量审核质检过程,确保采购物资质量达标。质检过程中,对物资设备的标识和标注进行检验,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产设备要求供应商给出检测报告,保证质量责任的可溯源性;对于油田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专业化设备和大型设备,抑或科学技术成分较高的物资需由企业专业技术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企业根据生产要求特殊定制的设备和机械,需由企业人员驻厂监造,通过监察采购物资生产全过程来提升制造质量;对于已经参与应用的采购物资,可通过调查并统计物资使用情况和质量情况,了解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以明确后续合作方向;针对已经出现的物资质量问题应当及时同供应商沟通,协商解决。同时将该类问题纳入续企业订《必检物资目录》中,及签合同中的处罚规定内,并明确此类质量的处理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在大型油田物资采购中的应用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赢取市场的要求。本文对在大型油田物资采购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分为两部分进行了归纳和细述。受限于笔者工作经验,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行予以指正。

作者:莫然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物资公司

参考文献:

[1]路鹏.分析对油田系统物资采购精细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7)

篇2

许多企业为了节约开支,组织机构设置比较简单,采购部门设置一人,甚至不设置采购部门,由其他部门人员代替采购,导致不相容岗位很难完全分离。最常见的现象是从采购需求确认,询价、供应商选择、合同的编制与签订到验收、付款申请与执行整个采购流程完全由一个人执行,不相容岗位不能完全分离,导致诸多采购问题发生。

1.2采购计划的编制不准确

有些工程施工受第三方施工制约比较严重,第三方施工周期的不确定性,导致施工不能按照计划实施,需求部门与采购部门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造成物资采购计划编制不准确,物资备货针对性降低。

1.3程序复杂,采购周期长

物资采购过程要经过一系列流程,涉及计划、工程、财务、仓储、采购等部门,程序繁琐,一项物资从需求计划到最终物资入库经历采购需求统计、采购计划上报与审批、供应商选择与谈判、合同的签订、物资的生产及发货等环节,一般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很多工程项目因为工程周期及进度原因对该工程物资的需求比较急,但物资采购部门必须在满足各项制度的要求下保证程序的完整性,这就造成了物资采购工作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及时满足工程施工。

1.4库存控制困难

在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平衡库存是一项重要的要求,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环节。一方面,为了保障物资供应,采购部门对一些供应难度较高的物资会超量采购,这样会造成库存积压。另一方面,因为工程施工计划的不准确或一些其他原因,有些工程急于开工,而采购程序复杂,采购周期较长,造成一些物资不能及时补充库存,从而影响到工程建设。

1.5供应商管理存在不足

在新的供应商选择方面,存在信息不畅。不少企业对进入市场的供应商采用了准入制度,但因准入的供应商数量较多,下一级企业采购部门对相关供应商实际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公司信誉等相关信息了解不够全面,不能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系统的考量。采购部门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有可能做出有缺陷的决策。在已合作供应商方面,,没有建立完备的供应商数据库,对供应商缺乏分类管理,导致采购部门对不同供应商的企业特点、地域分布、行业属性、主导产品、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等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供应商绩效考核机制和反馈机制。

2、物资采购流程精细化管理定义及其意义

在工程建设中,物资采购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与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购入合适数量的商品,使得企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工程建设活动。物资采购流程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将系统化规则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个程序环节能够精确、高效、协同、持续运行。采购工作每天要面对产品价格、采购进度、交货进度、供应商、付款等等诸多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带来的好处,就可以起到提高采购效率、完善企业的采购流程管理体制、优化采购模式,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的作用。主要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岗位职责方面

精细化管理能够明确岗位人员责任,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对各岗位工作人员的监督,利于物资采购工作向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2.2计划编制方面

精细化管理能够为需求部门与采购部门的有效沟通提供便利,能促使需求部门更详细的安排自己的施工计划,更准确的上报物资需求,从而使采购部门编制的物资采购计划更准确更具针对性,更大限度的保障了工程建设。

2.3采购过程方面

精细化管理能够使采购过程精确、高效、协同、持续运行,能够使采购部门根据不同物资类型确定不同的采购方式,优化采购模式,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确保物资采购过程在高效可控的条件下开展。

2.4物资验收方面

精细化管理能够明确参检部门分工、验收程序和验收方法,能够使验收工作按照切实可靠的业务流程开展,保证了入库物资的质量。

2.5资金结算方面

精细化管理能够建立完整的付款流程,严格控制资金流出,保证每一笔付款都经过有效的审批,使采购付款业务循环有效运行。

2.6库存控制方面

:精细化管理能够使库存物资得到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

2.7供应商管理方面

精细化管理能够对供应商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汇总,使物资采购部门对供应商有一个真实全面的了解。在新供应商选择上,能避免因信息了解不充分等原因做出的有缺陷型决策。在已合作供应商上,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分类,依托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其综合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利于供应商的优胜劣汏。

3、如何进行物资采购流程精细化管理

3.1岗位职责方面

3.1.1制定采购管理相关制度。3.1.2明确各岗位人员分工与权限,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3.1.3对各岗位人员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明确岗位人员责任。3.1.4对各岗位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3.2计划编制方面

3.2.1明确与计划编制相关的各人员职责3.2.2要求相关部门与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计划,对相关项目进行轻重缓解分类,了解施工进度,对上报的施工计划负责。3.2.3要求设计单位对所设计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要求等参数负责,对由于设计变更、技术参数、数量等提报不准,造成采购计划编报失误,产生新的积压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3.2.4采购人员对相关部门的需求计划进行汇总,在平衡库存的基础上编制材料采购计划。3.2.5完善与计划编制相关的各种表单,做到有据可查。

3.3采购过程方面

3.3.1明确采购过程中各人员责任和权限。3.3.2对采购过程中各人员工作进行合理分配。3.3.3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采购部门应本着“自由灵活“的方针进行操作,物资采购过程中可供选择的采购方式有很多,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从而保障物资采购顺畅高效的完成。招标采购方式一般比较适合大宗物资的采购。采购部门公开招集有能力的供应商前来投标竞标,这样既避免了供应商的讨价还价,也促使了供应商为了中标而降低成本与价格。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适于采购的物品技术质量水平比较复杂且需求量较大时,采购部门直接邀请厂商参加谈判,从而既可节省中间供应商的加价环节,又可争取到厂商提供的特价,询价采购方式适于现货或价值较低技术标准统一的产品采购。3.3.4做好采购前期准备工作3.3.4.1分析采购需求。采购前要清楚企业需要什么、需要多少、需求时间,制定需求清单。3.3.4.2收集供应商信息。了解供应商的规模、信用,履约能力,市场份额以及市场对其产品的质量评价。3.3.4.3整理分析供应商资料。要鉴别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3.3.4.4调查资源市场,了解市场行情,为在采购谈判中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3.3.4.5确定采购目标。将采购目标分为最低目标、可接受目标、实际需求目标、最优期望目标,努力促使采购目标向着更好的方向推进。3.3.4.6利用灵活的谈判技巧进行谈判,将采购方利益争取到最大化。3.3.4.7加强采购文件管理3.3.4.7.1确保采购文件相关记录及时准确。3.3.4.7.2对各种文件进行标记、分类,以便查阅。3.3.4.7.3文件应为采购分析提供依据,以便分析产品价格及品质趋势。

3.4物资验收方面

3.4.1明确验收人员相关责任。3.4.2确定验收业务作业流程。3.4.3确定不同物资的检验方法。3.4.4对验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及时处理。3.5资金结算方面3.5.1确定资金结算审查审批程序,明确审查审批权限。3.5.2建立完整的合同履约台账,实时掌握合同履约情况。3.5.3提前上报资金计划。3.5.4完善资金结算表单,编制付款明细表,对每一笔付款信息进行登记,确保资金结算清楚,可控。

3.6库存控制方面

3.6.1制定库存控制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3.6.2运用ABC库存管理法进行库存管理。将库存物资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库存(A类)、一般库存(B类)、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进行管理和控制。3.6.3根据现有库存量、采购需求等数据确定各类物资经济订购量和订购时间。3.6.4在实际调查、理论分析、数据掌握的基础上编制合理的库存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成本。3.6.5根据库存量的变化实时更新库存信息。3.6.6对呆废料进行及时处理。

篇3

1 信息化对企业采购管理发挥的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展,信息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到了采购管理工作之中,有效提升了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与采购管理质量。所以,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采购管理中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而言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信息化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还细化了管理监督工作。这是因为信息化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控制物品采购的每个环节,进而通过更加直观化的物品入库管理工作、验收工作、合同管理工作,实现对采购管理工作全面质量控制,同时也细化对物品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信息化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与精细化,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投入。这是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各项采购管理工作都控制在预定的规范条例之中,从而进一步规范了采购管理工作。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采购人员对采购数据的重复记录与填写,使采购管理人员摆脱了烦琐的工作,提高了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使更多的采购管理人员走向了更深层次的信息处理工作之上,这不仅仅降低了企业大量人工成本的投入,还使得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采购管理的现状

现如今虽然许多企业都已经积极地投入信息化采购管理工作的建设中,但是仍有不少企业在信息化采购管理的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严重地影响到了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首先,仍有部分企业的采购管理部门缺乏完善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致使企业实际的物质采购数据根本无法与仓库的库存数据相匹配,也就无法得到及时正确的反馈,实现有效的共享。而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造成库存信息管理数据的严重重复,还会给企业的数据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其次,仍有部分企业在采购计划的制订上,与供应商的联络上,对采购合同的实施管理等方面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业且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也就给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最后,仍有部分企业缺乏必要的信息化采购管理流程,也就无法做到及时地公开采购流程,更无法在各个采购环节中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

3 信息化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对询价书、报价书的信息化管理。在企业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根据询价方案生成询价书。采购管理人员在询价书的编制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采购需要对询价书进行相应的录入、修改、删除。最后将询价书发送给物资供应商,由物资供应商编制相应的报价书。

第二,对采购方案的信息化管理。供应商与价格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着采购方案的制订。所以,在评价采购方案的过程中企业采购人员必须秉持着严谨、科学的态度面对每一份采购方案,并只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批之后的采购方案方可予以实施。在采购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采购审批的相应程序要求开展实际的采购管理工作,并通过网络化信息技术进行无纸化的合同签订,从而确保采购管理决策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开展。

第三,对采购合同的信息化管理。采购合同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采购订单的审核、变更、注销、初始化、回退等系统功能。采购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对采购核对进行及时的修改、删除,并在完成采购合同以后对采购合同进行核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合同管理台账,从而使采购合同的整个执行过程都能够被采购管理人员全程监督,进而有效地了解到采购合同的发展情况。

4 完善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对策

第一,制订正确的物资定额与物资供应计划。编制与实现物资供应计划是进行物资采购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想进一步完善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就必须为其制定正确的物质定额与物质供应计划。首先,应该始终遵循积极稳妥、先进可行的指导思想;其次,要充分依靠平时所积累的丰富定额资料与统计报表,确保物质定额与物质供应计划的准确性、可靠性;最后,要发动全体职工,做好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紧密配合,确保数据信息的及时反馈。

第二,建立合理的采购管理约束机制。合理的采购管理约束机制能够确保采购管理信息化向着合理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完善,确保各项采购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所以,建立合理的采购管理约束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应该从管理制度上入手,对采购管理行为进行约束,确保各项采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从管理权力上入手,有效控制采购权,确保采购运行机制的规范化运作;最后,从管理监督上入手,坚持监督部门与职工监督相结合的约束模式,使采购管理监督工作更加公开化、经常化。

第三,做好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完善与更新。现如今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物流仿真系统也被开发出来,可以说这给企业的采购环节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要想更好地完善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促进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发挥其最大效用,就必须结合最新的信息技术与仿真系统,对企业的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定期的更新与完善,使信息化技术能够覆盖物品采购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各项信息数据都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与反馈,从而不断提高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5 结论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之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力。而物品采购对企业而言恰恰是提高企业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进一步顺应时代的发展,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就必须从创新与完善企业采购管理工作入手,积极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采购管理之中,强化对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变得更加顺利,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赟莉.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完善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2016(15).

[2]李志远.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的问题探究[J]. 中国商论,2016(31).

[3]石刚.浅谈信息化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4(6).

篇4

一、什么是成本管理理念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企业成长壮大发展的直接目的就是利润,这是一个摆在任何一个企业明面上的东西。企业要生存发展就是要靠盈利,而企业的利润又是和企业的成本直接相关,一个企业如果能在保持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也就意味着能够得到利润的最大化,从而能够是企业更好的生存发展。所以采油厂要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就要进行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分析和研究,且企业成本是一个泛泛而言的词,包括很多需要细化的成本,所以要进行成本控制首先就要明确采油厂各类成本的构成,对各种企业成本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下达成本控制的标准和精细化管理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采油厂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1.成本管理统一标准的缺失

当前在采油厂管理成本这块内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采油厂在成本管理方面所采取的节约成本的做法各不相同。整体来说,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标准化成本管理模式的缺失也就难以使采油厂做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这样无形中会减少很多企业利润的。

2.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缺乏连续性

有一个所有企业的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通病,那就是所有的管理工作开展没有一套好的后续工作的跟进。采油厂成本管理就是这样,成本精细化管理理论一套一套的,但是后续相配套的措施跟进力度不足,最终导致整体成本管理得不到完全的落实,也就是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3.成本管理缺乏标准化考核依据

一套制度或者系统最终开展的效果如何离不开标准化的考核系统的评估。建立健全评估机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制体系;人民的一切活动离不开法律制度的约束,一个好的规则制度能够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评估机制更是需要一套适合的规则和法规体系的确立来支撑开展工作。

三、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注意事项

要对采油厂进行成本精细化体系的构建就离不开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制定与实施,这是一项庞大、复杂又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内各部门的协调和参与以及相互的配合。(1)采油厂在做原材料预算时,就应该详细记录并制定出每吨稀油产品的标准成本,并且要对时时变化的油价进行记录和进行实时的动态调整。因为单位内产品的标准单价往往不容易控制,比较多变,所以在确立标准时要分情况而定,采用近期的市场平均价格。(2)在每个季度和每年期末都要进行一次实际成本的汇总计算。这个可以ERP系统,然后输入成本数据,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一定时期内采油厂所发生的实际生产成本。(3)要定期向上级负责人提供成本管理的分析报告,以此让相关人员进行经济分析,据此可以明确看出该阶段成本管理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或者进行下一步工作部署。能够及时提出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合理意见,为采油厂正确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做出准备。

四、采油厂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采油厂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说白了也就是标准成本管理体系,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控制成本常用的方法之一,集成本预算、核算、管理、分析评价、信息化于一体,是一个好的发现漏洞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采油厂成本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制定产品标准成本

正是由于产品标准的不确定性,才要进行采油厂产品成本标准核算体系的建立健全,影响采油厂成本因素有很多,这就需要通过公司财务部门分门别类的统计计算出来其标准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与核算系统里各类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时能够准确无误。

2.实时调整成本动态

采油厂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离不开对成本管理动态的实时动态调整工作。实时动态的调整主要是针对市场的价格、劳务关系的价格、工艺的价格、生产技术等价格的变化进行处理,都要把这些按照一定的价格标准和数量来定量来调整。

3.提高信息水平建设

其实,对于采油厂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那些实时动态信息来源是离不开信息水平的建设的,要想做到成本的精细化,就需要掌握大量生产经营各方面的数据资料研究,毕竟当今已经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只有紧跟信息发展时代脉搏,才能达到采油厂控制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4.做好成本管理监察工作

监察更多的是一种手段,监察依托的是一个企业自身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源和基础,配合当时国家或企业的方针和政策,主要手段是考核和监察。主要目的是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增加企业自身收益,搞活企业可持续发展活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向更高方面迈进。一般,要做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都是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应用的。通过管理,把不同问题具体化,企业制度规范化,人员配备合理化,从而成功有效的促进采油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1 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与依据,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内部都没有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无法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挥指导和约束作用,导致财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无章可循,甚至是工作人员之间职责不清,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及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严重的影响。

1.2财务机构设置不够科学

企业财务机构肩负企业实行财务制度,执行管理工作的任务,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企业财务机构设置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确保财务机构设置的科学性,才能保障企业决策层获取更及时有效的信息。现阶段的一些企业财务部门并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财务机构,部分企业财务机构偏向于金字塔式自上而下的多层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部门自身的管理权力没有实现独立,出现互相交叉的情况,有的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不高,综合素质较低,直接影响了决策层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1.3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直接关系,只有从全局性的高度严肃对待财务管理工作,才能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企业的正常运营。当前,不少企业中存在管理者对财务工作不重视的情况,既没有严格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也没有建立财务管理机构与系统,大多数财务管理工作仅仅简单交由财务管理者负责,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还出现不少交叉情况,严重影响正常财务管理,甚至导致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

1.4财务监管能力普遍不高

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需要配备对应的监管部门,以实现财务的监督与管控,但目前很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缺少监督的环节,或是没有设置监督岗位,无法实现有效监督与管控。另外,还有一些设有监管部门的企业也因监管能力不足,导致企业资金回收周期长,影响资金的利用与周转,为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阻碍企业发展壮大。

1.5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职责不清

尽管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具有独立性,但具体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必须依靠其他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财务部门内部人员要履行自身职责,配合财务管理工作。但现阶段的很多企业内部部门管理含糊不清,存在了严重的有权无责、有责无权的情况,责权分离会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一旦资金发生了大量的损伤,财务部门职责不明,相应的制度责任无法追加,更影响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效益,这也充分说明了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先进性与科学性的缺失。

1.6财务风险涉及面较大

财务管理本身是一项风险性较高的工作,因企业发展壮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运营,于是形成了一种对外部企业强大依赖性的现状,也就增加了资金短缺或归还融资的风险。另外,规模较大的企业日常运营的资金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据,更反映出财务风险在整个企业发展全过程的渗透与贯穿,财务风险涉及面非常广。

2 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路径构建研究

2.1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增强企业投资能力

企业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正确引导会计工作,全面提高自身财务的管理水平。在复杂的社会市场大环境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及时准确掌握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有效预防风险,并确保自身根据预定的轨道实现发展。此外,还要理清有关产权的关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发展制度,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特别是针对需要投资的项目,展开可行性的科学分析,尽可能将投资方向分散,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不断积累企业资本。同时要正确全面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规模与实力,在强化投资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盈利水平,面对不确定的风险或一些程度较高的项目,要准确判断时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投资决策有科学的长期策略。

2.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指标评价体系

企业财务制度具有长期性、根本性、规范性与稳定性特征,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从自身的战略目标、运营情况以及市场的竞争环境着手,在次基础上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在具体的管理上,更要完善内部控制形式,健全会计管理体系,坚持职务分离,确定应收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科学完善,并贯彻落实到具体事务上,不断提高会计管理效率。此外,企业还要积极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有效性,构建科学的内部监控评价体系,并定期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绩效考核,优化内控评估体制建设。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大网络化硬件软件的开发与投资力度,加强财务管理与决策系统的支持,实现内部信息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并使企业更快地融入市场经营中,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2.3强化会计基础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素养

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人才,强化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首先就要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严格把关上岗就职,保障财务工作人员都具备合格的从业资格证,并具备会计师职称。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实力以及限制因素,将人才的纳入放宽于高校的人才招揽上,并从培养着手,定期对员工展开专业培训,以适应当前新知识结构下的社会变化,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另外,要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与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严格会计管理制度的执行,每一笔交易都要根据记录进行确认,保障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以及企业对财务管理的控制能力,最终提高企业决策能力。

2.4加强财务监督稽核,提高风险管理质量

面对我国企业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组建一支强有力的财务内部监督稽核队伍,建立会计检查与内部审计为主的监督控制体系,对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企业会计内部监督稽核人员也要强化有关风险投资较高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以把握行业动向为基准,采用专业科学的分析方式确保企业投资的预判准确,适时提出有效的应对手段与策略。此外,还要具体到企业经济业务活动以及资金往来的各个环节,预防出现风险发生财务损失,同时防止各种情况的发生,预防资产无效流失,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既定路线,逐渐实现战略目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很多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面临了较多的财务管理问题,但这些都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且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优化工作,要明确财务管理的有效控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个企业管理者需要通过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思想与观念、通过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科学合理划分部门职责,加强监督控制等手段,全面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篇6

Jeffrey K. Liker(2004)通过对丰田公司20年的研究中,归纳出了精益制造的14项原则,构建出丰田生产方式在全球各地工厂实施的基础。在《丰田汽车案例――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一书中,建构了丰田模式的4P,将14项原则区分成立4大类――理念(philosophy)、流程(process)、员工/事业伙伴(people/partner)、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如图。

精益化管理理念是对精益化生产方式的总结与衍生,因此,精益化管理的基本原则也应该建立在精益化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一般来说,精益化管理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精益化的战略理念为基础

企业都应有一个优先于任何短期决策的理念和目标,并作为其他原则建立的前提,这是企业的战略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作为实行精益化管理的企业,更应积极主动的将精益化的理念充分灌输于企业的员工,并以此作为员工努力的方向,和评估员工工作的标准之一。

2.设计高效的管理流程

实施精益化的企业,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管理流程。高效的管理流程也不仅体现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更要从思想上出发,努力将各项管理工作计划中,闲置或是等候他人工作的时间减少到零。

3.“拉动式”的管理

精益生产采用的是一种“拉式”系统,其核心是准时生产制JIT(Just in Time)。在精益化管理中,这种“拉动式”的管理应当表现为:根据组织管理的目的确定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以确保在适当的时间提供恰到好处的管理成果。

4.以人为本的管理

精益化管理崇尚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一专多能,使员工置身于一种企业主人而非雇佣者的环境中,变过去那种上下等级森严,彼此相处紧张的人际关系为上下互通、互相协作的人文气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全面质量管理

高效率、无废品、零库存、低成本,以及良好的人际氛围是精益化管理的目标。持续改善是精益生产方式的一大支柱,因此,在精益管理中,对于质量的管理也应该追求全方位的考量,生产、经营、组织等各方面的运行都应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已达到对管理的全面控制。

二、企业财务精益化管理的意义

根据前述对财务管理理论和精益化理论的概括和总结,笔者将从财务管理通用理论方面对企业财务管理引入精益化管理理念的意义进行论述。

1.企业财务精益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方式的融资以保证其资金链的持续。但是企业资金的需求量缺失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难以掌控的,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生死存亡,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其资金链发生了断裂。而精益化的财务管理,在资金管理中的一大目标,就是以企业生产管理目标为依据,合理的确定其资金需求量,并良好的处理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其资金的良性运作奠定基础。

(2)资金运用管理。成本领先战略,是很多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常使用的战略,但并非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将成本领先战略运用的恰到好处。一方面,很多企业只是注重在成产过程中抓成本控制,但在成本的控制与核算中又缺乏经验和有效措施,从而使成本信息不详细,给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带来困难。而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宗旨为减少一切不合理的支出,精益化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成本的控制范围跳脱简单的生产流程,而对企业的一切财产物资资源,都纳入成本控制的范畴,确定合理的使用量,全面减少浪费。

(3)资金回收与分配管理。目前,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依然是企业的利润,而要使企业收益的增大,除了控制生产成本的支出之外,另一方面,将是收入的提高。企业收益的来源中,很大一部分是其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精益化的生产管理,能有效的控制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那么在营销模式上的,精益化管理理念的运用,也应该建立在消除改变不必要或是低效的营销手段,使得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能有效的传递给消费者。降低了营销成本,也降低了市场风险。在另一种角度上看来,也是提高产品或服务收益的一大方式。

2.企业财务精益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无论是从宏观环境的必要性分析,还是从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精益化的财务管理改进,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1)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深化。企业ERP系统的建立,对实现整个供应链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对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供应链各方面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益化提供了畅通的信息平台。

(2)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促使企业的企业以财务管理创新为基点进行改革。除了ERP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加强,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对财务管理理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的管理、会计核算方式等财务管理领域的深入探索改进,使企业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也引进了不少先进的管理理念,如构建快速反应机制、预警机制这些都已经逐步的被企业财务人员所认识。

(3)精益化理念的不断深入。从生产到销售到管理,从领导到员工,精益管理的思想已经慢慢为企业所认知和接受。业务流程再造、企业组织机构扁平化,物流管理的流畅性强化,都是精益思想在企业各个领域的应用典型,尽管在很多企业,这些改变都是细微而不成系统的,但是思想上的转变,将为进一步的企业精益化改制奠定良好基础。

三、企业财务的精益化管理体系

1.资金筹集管理

资金筹集,是指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对多种渠道筹措与集中资金所进行的管理活动,资金筹集的精益化改进,主要包括全面预算概念的确定,筹资方式的多元化选择等。

(1)全面预算管理。企业资金需求量确定的基础就是构建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对预算管理进行精益化改进。预算管理的精益化,要求全面考虑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客观评价企业,为经营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企业应该制定一整套预算工作流程,包括预算的编制、跟踪监控,分析,以及调整等各个环节。可以由预算委员会提出关键项的指标,由各部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指标,最后根据各部门指标确定总体预算,如此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循环修改,不断完善企业预算体系。

(2)筹资方式的选择。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的外来投资急剧减少,加上银行信贷的复杂要求,使很多企业越是遇到严重的危机越无法有效保证其资金链的正常运作。因此,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形,选择正确的预测方法,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限,以及应收账款占用比例。同时,企业如果想要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就必须努力增强信用意识,同时规范自己的开户行为,实行基本帐户结算制度。使存款、贷款、结算,以及经营活动都置于银行监督之下。精益化的筹资管理,是应该柔性化的运用各种筹资手段,并全方位的处理好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企业筹资渠道构建良好的环境。

2.资金运用管理

资金运用,是指企业为保证生产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对生产经营中及时而有效的运用企业资金进行管理的活动,精益化资金运用管理主要针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成本的控制和持续降低;资金柔性化运用以及存货的合理控制。

(1)成本控制与持续降低。精益化管理要求减少浪费,这在成本管理中主要体现在成本的控制和成本的持续降低。而要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首先应做到成本管理制度的精益化,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在成本的会计核算方式上, “应当尽可能不重复地将企业员工的劳动成本按照价值流进行分配,应当尽可能将提供共同服务的只能部门的成本按照显著属性划分并直接计入各个价值流中;应当对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应当对诸如废次品、返工情况等进行跟踪,应当持续有效的控制存货。”而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应该以整个价值流为核算对象,“核算内容是整个价值流中的所有耗费,而且所有成本都是直接成本,价值流之外的成本则不包含在其中,其目的就是为管理者提供相关的、准确的、易懂的成本信息,以管理和改善所控制的价值流活动”。

(2)资金运用柔性化。精益化的资金运作强调资金运作的柔性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分析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防止过多的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投资等方面,财务部门在资金使用上,应使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有效配合;再次,应准确预测资金收回与支付时间,降低付款时间差距引起对现金大量占用的风险,使收支平衡,资金充足。

(3)存货的合理控制。资金的使用效率与资金周转率指标相关,而在企业流动资金中存货资金占用量是比较大的,这部分资金占用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收益,企业还必须承担必要的储存费用及承担可能的降价风险,因此压缩存货资金占用能较大的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压缩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占用,在生产中积极引入“准时生产制”(JIT),准确计算生产周期,缩短备料周期,各种零件的加工进度要同步进行,防止过多的不配套零件长时间地堆放在车间而占用了资金。企业也应及时清仓查库,减少库存。

3.资金回收与分配管理

资金回收与分配管理是指企业对有效的回收资金,以及对资金合理分配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销售管理,以及利润和资金回收的分配。

(1)销售管理。James.P.Womack和Daniel .T.Jones在《精益思想》中指出:精益思想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拉动原则。”而拉动的本意是按需定产。在销售上,则可以理解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销售手段”,因此,企业的营销手段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及时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改变其营销方式,并根据市场细分原则,设计精确的销售物流设施布局决策,然后再决定具体的运作方式。

(2)财务管理流程精益化。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效率一直都是财务部门面临的紧迫问题。然而,纵观财务部门的工作情况,大量财务报告被束之高搁,预测分析报告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最近一项对消费品制造企业的调查显示 最富有效率的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是最差财务部门的9 倍,而且财务报告的编制时间也相差甚远。 例如,“欧洲大公司制作年报平均需要100天,最快的公司只需55天 ,而最慢的则需要200天左右”。在我国的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中,由于财务部门的职责不明确,专业化程度不足。复杂的财务运算流程造成低下的财务效率,是我国很多企业财务管理方面遭遇的“瓶颈”,而精益化管理理念在财务管理部门的正确应用,使财务部门的各个层面上减少组织内部的各种浪费得到系统性的解决。

四、小结

本文以财务管理的本质为起点,概括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构成要素。并结合精益化管理理念的有关原则和特点,认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益化发展将是一种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另外,又从企业财务管理精益化改善的必然性,以及可行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企业财务管理精益化,将是可行的,更是必然的。最后,依据财务管理理论中对财务管理通用业务的内容划分,以资金的筹集为起点,到资金利润的分配,以及整个财务工作流程的改进,分别提出其精益化改进的策略建议,探寻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精益化改进的大致方向。

参考文献:

[1] Jeffrey. K. Liker.丰田企业案例―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M].2004

[2] 白胜.论精益管理会计[J].财会通讯,2007(05):21―22

篇7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适应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实现业务与财务协同、并发控制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将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有机融合,集会计核算制度、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于一体,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四流合一”,从而达到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目标。近年来中国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4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到33%。中国的电子商务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我国已经成为继资金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总监委派制、强化内部审计制度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可以协同处理,财务管理方式能够消除财务与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从根本上改变财务与业务互不对称的滞后现状,使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和业务运作协调同步,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特征,传统财务管理的主要缺陷,提出了如何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一、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特征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的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以及远程审计等远程处理。它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了财务资料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方式,财务资料也将从传统的纸质页面资料、磁盘资料发展到网页数据。作为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财务会计的未来。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特点如下:

(一)网络计算

互联网的核心动力是网络计算,即从PC时代的桌面计算走向网络时代的网络计算。这一核心动力的发展推动了财务管理从桌面走向网络,即从桌面财务走向网络财务。从桌面财务到网络财务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空间、时间和效率三个方面的改变。空间上使得财务管理更加从企业总部走向企业全部,从企业内部走向企业外部。时间上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财务管理时空的改变也带来财会工作介质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上的改变,本质上都极大地延展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使财务管理达到原来不可企及的水平。

(二)协同业务

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一直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互联网之前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诸多困难。网络财务作为企业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从根本上促进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包括与企业内部部门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和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内部协同业务包括对企业全程业务的协同,从网上采购、到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网上考勤等。财务部门的预算控制、资金准备、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工作与业务部门的工作协同进行。与供应链的协同如网上询价、网上催帐等。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如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等。

(三)远程处理

在互联网之前对异地机构的财务管理由于受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其技术难度或管理成本都是高昂的。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局限,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管理能力能够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众多的远程处理功能得以轻易实现,特别对于集团型等多分支机构的企事业单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动态核算

篇8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即为库存采购。随着全球经济的形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方式已由原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准时采购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方式。所谓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它把整个供应链看成一个实体,用系统的观点进行优化,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一、准时采购的概念及基本思想

准时采购(JIT采购),它是由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管理思想演变而来的。JIT采购是一种理想的物资采购方式,它的极限目标是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为零、缺陷为零。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合适的数量、合适质量的物品、在合适的时间供应到合适的地点.最好的满足用户需要 准时化采购和准时化生产一样,它不但能够最好地满足用户需要,而且可以极大的消除库存、最大限度的消除浪费.从而极大的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经营成本。

二、供应链管理下JIT采购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暴露生产过程隐藏的问题,从深层次上提高生产效益。JIT采购认为,过高的库存不仅增加了库存的成本,而且还将许多生产上、管理上的矛盾掩盖起来。JIT是一种理想的物资采购方式,它设置了一个最高标准,一种极限目标,即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为零,质量缺陷为零。同时,为了尽可能地实现这样的目标,JIT采购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的有效途径,即降低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暴露物资采购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降低原材料和库存。

2.消除了生产过程的不增值过程。在企业采购中,存有大量的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活动,JIT采购由于大大地精简了采购作业流程,因此消除了这些浪费,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进一步减少并最终消除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降低企业原材料库存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而且取决于供应商的管理水平。JIT采购不仅是一种采购方式,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JIT采购模式的运作,将大大提高用户企业和供应商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同时也有利于节省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占用空间,从而降低库存成本。

4.使企业真正实现柔性生产。从而使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降到最低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JIT采购最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使企业能够具有真正的柔性。

5.有利于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一般来说,实施JIT采购,可以使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提高2-3倍。

6.有利于降低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采购价格。由于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密切合作以及内部规模效益与长期订货,再加上消除了采购过程中的一些浪费,就使得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价格得以降低。

三、供应链管理下JIT采购的策略

1.减少供货商的数量。最理想的情况是,对某种原材料只从一个供应商处采购,这种作法称之为单源供应。单源供应的好处是,企业与供货商之间增加了依赖性,有利于建立长期互利合作的伙伴关系。

2.小批量采购。由于JIT采购旨在消除原材料的库存,采购必然是小批量的。采购批量小将使送货频率增加,从而引起运输物流费的上升。必须相应改善供应物流系统。

3.合理选择供应商。JIT采购采取单源供应,可以说,选择到合格的供应商是JIT采购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对供应商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这些标准应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技术能力、应变能力、批量柔性、交货期与价格的均衡、价格与批量的均衡、地理位置等。

4.对交货的准时性要求更加严格。JIT采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交货准时,这是实施准时化生产的前提条件。交货准时取决于供应商的生产与运输条件。

5.从根源上保障采购质量。实施JIT采购后,企业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很少以至为零。因此,为了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采购物资的质量必须从根源上抓起,也就是说,质量问题应由供应商负责,而不是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这就从根源上保证采购质量。

6.对信息交流的需求加强。JIT采购要求供应与需求双方信息高度共享,保证供应与需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只有供需双方进行可靠而快速的双向信息交流,才能保证所需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准时按量供应。

7.可靠的送货和特定的包装要求。由于JIT采购消除了原材料和外购件的缓冲库存,供应商交货的失误和送货的延迟必将导致企业生线的停工待料。因此,可靠送货是实施JIT采购的前提条件。而送货的可靠性,常取决于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运输条件,和应变能力。

四、供应链管理下的JIT采购方式和传统的采购方式的区别

1.传统采购的选择较多供应商,合作关系松散、物料质量不易稳定;准时采购选择较少供应商,合作关系稳固、物料质量较稳定。

2.在供应商评价上,传统采购只评价合同履行能力;准时采购对合同履行能力、生产设计能力、物料配送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3.在交货方式上,传统采购由采购商安排、按合同交货;准时采购由供应商安排,确保交货准时性。

4.在到货检查与信息交流上,传统采购每次到货检查信息不对称,易导致暗箱操作;准时采购质量有保障,无需检查,采供双方高度共享准时实时信息,易建立信任。

5.在采购批量与运输上,传统采购大批量采购,配送频率低,看板管理有效管理水平同比降低90%,减少了库存资金占用。

五、供应链管理下JIT采购实施方法

1.创建准时化采购班组。专业化的高素质采购队伍对实施准时化采购至关重要。为此,首先应成立两个班组,一个是专门处理供应商事务的班组,另外一个班组是专门从事消除采购过程中浪费的班组。

2.制定计划,确保准时化采购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要制定采购策略,改进当前的采购方式,减少供应商的数量、正确评价供应商、向供应商发放签证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与供应商一起商定准时化采购的目标和有关措施,保持经常性的信息沟通。

3.精选少数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选择供应商应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产品质量、供货情况、应变能力、地理位置、企业规模、财务状况、技术能力、价格、与其他供应商的可替代性等。

4.进行试点工作。先从某种产品或某条生产线试点开始,进行零部件或原材料的准时化供应试点。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为正式实施准时化采购打下基础。

5.搞好供应商的培训,确定共同目标。准时化采购是供需双方共同的业务活动,单靠采购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供应商的配合。

6.向供应商颁发产品免检合格证书。准时化采购和传统的采购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买方不需要对采购产品进行比较多的检验手续。

7.实现配合准时化生产的交货方式。准时化采购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生产准时化,为此,要实现从预测的交货方式向准时化适时交货方式转变。

8.继续改进,扩大成果。准时化采购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交货的准确性和产品的质量、降低供应商库存等各个方面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准时化采购的运作绩效。

实施JIT采购不但取决于企业内部,而且取决于供货商的管理水平,取决于全社会的管理水平。因此,JIT采购对企业的采购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为库存采购的管理模式,提高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增加和供应商的信息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合作,建立新的合作模式。

篇9

篇10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可以协同处理,财务管理方式能够消除财务与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从根本上改变财务与业务互不对称的滞后现状,使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和业务运作协调同步,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特征,传统财务管理的主要缺陷,提出了如何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一、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特征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的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以及远程审计等远程处理。它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了财务资料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方式,财务资料也将从传统的纸质页面资料、磁盘资料发展到网页数据。作为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财务会计的未来。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特点如下:

(一)网络计算

互联网的核心动力是网络计算,即从PC时代的桌面计算走向网络时代的网络计算。这一核心动力的发展推动了财务管理从桌面走向网络,即从桌面财务走向网络财务。从桌面财务到网络财务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空间、时间和效率三个方面的改变。空间上使得财务管理更加从企业总部走向企业全部,从企业内部走向企业外部。时间上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财务管理时空的改变也带来财会工作介质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上的改变,本质上都极大地延展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使财务管理达到原来不可企及的水平。

(二)协同业务

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一直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互联网之前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诸多困难。网络财务作为企业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从根本上促进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包括与企业内部部门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和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内部协同业务包括对企业全程业务的协同,从网上采购、到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网上考勤等。财务部门的预算控制、资金准备、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工作与业务部门的工作协同进行。与供应链的协同如网上询价、网上催帐等。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如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等。

(三)远程处理

在互联网之前对异地机构的财务管理由于受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其技术难度或管理成本都是高昂的。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局限,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管理能力能够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众多的远程处理功能得以轻易实现,特别对于集团型等多分支机构的企事业单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动态核算

篇1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是指在互联网条件下进行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控制决策和监督等多种工作的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它是依靠互联网技术为根本,以此实现企业的财务和业务协同的报表,报账,查账和审计等多项远程处理工作。它是将网络财务和管理方法两者相融合的新的财务管理的形式,是今后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计算

网络计算作为互联网的关键动力,也就是由个人计算机阶段到网络阶段的发展进程。网络计算的发展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从办公桌向网络发展,也就是从桌面财务转向网络财务。这个过程一般在财务管理空间,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管理时间几个部分体现出来。在空间上,财务管理由企业总部转向企业整体,由内部转向外部;在时间上,会计核算由事后发展向实时,从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另外空间的改变也使得整个财务工作的介质和方法发生了变化。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的变化,其根本搜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二)协同业务

在企业管理当中一直强调财务和业务的协同,在实现互联网应用之前财务管理系统应用有很多困难。网络财务是企业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根源上推动了企业财务和企业业务的协同,其中包括和企业内部机构,企业外部供应链以及社会部分的协同。企业内部协同业务包括整个企业业务的协同,从网络采购,销售,服务到考勤多方面。还有财务部门所进行的预算控制工作,资金准备工作以及网上结算和支付等内容都要和业务部门协同实施。和供应链的协同工作包括网上询价和催账等内容。和社会部门协同包括网上银行,保险,报税和报关等几项。

(三)远程处理

之前因为受到传统会计处理方式的局限,在异地机构的财务管理方面有一些空间限制,它的技术难度较大,管理成本较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顺利的解决了空间位置的局限性,可以自由的将管理能力延伸到任何地点。很多远程处理功能都能够方便灵活的实现应用,尤其是针对一些具有较多分支机构的单位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四)动态核算

个人计算机时代的财务系统应用重点解决了工作量的问题,在网络财务环境下除了能够有效解决财务工作量,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财务处理的速度。网络财务环境下会计核算由事后静态已经转化到了事中动态核算,这样对整个会计信息内容有所丰富,并且还较大程度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效价值。网络财务报告系统可以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以及资金流动情况的形态依靠财务报告和报表简便的反映出来,另外,季度,月内和当日的财务报表也可以随时生成。

二、传统财务管理的不足

传统会计管理当中的会计电算化只是将财务会计流程转移到计算机上,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这样就会使得会计工作有事后算账和报账的情况出现;另外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不能协调进行,企业内的信息不能实现有效沟通。

过去的财务管理体系没有完善的预算控制,缺乏技术掌握业务信息的能力,不能及时分析预算,也就不能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调整。另外因为缺乏对资金流量信息的掌控,企业不能有效控制资金流向,很有可能在企业的一些账户当中有闲置资金,这样会形成资金体外循环。对资金的使用率有不良影响,也会提升资金管理的风险。

因为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信息不能有效沟通的情况,还同时伴有财务会计流程弊端,时间限制及空间限制等多种不足。这样企业领导只能够依靠竟有层层管理形成的财务报表筛选财务信息,做出企业经营决策。在落实支持决策手段之后,财务决策的相关信息严重不足并落后,其效用和准确性也明显不足。

三、建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一)建设新的网络财务体系

可以依靠事项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以及新的信息技术构建新的网络背景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以改变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体现出来的局限性,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过程是,将财务业务一体化看成根本目的,通过业务过程建模,将活动看成驱动事项,融合全部的相关数据,经由业务处理流程实时提供信息处理,控制,生成个性化的财务报告,针对决策,支持全部客户。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实现网络财务的效用,可以实现远程处理功能,实现企业之间,企业和客户以及和供应商之间远距离的交易沟通;还能实现远程办公功能,企业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企业的经营信息,以帮助其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提升企业整体竞争水平;再有就是能够实现实时动态管理的功能,系统能够随时将信息生成财务报表供应使用;最后还能够实现企业财务和企业业务的系统实施,完善企业各个部门的互相协调,实现企业和供应链,客户还有社会相关部门几方面的协同。在实施网络财务管理之后,企业的业务流程一直以动态形式存在。从企业和包括供应商,客户机银行在内的企业外部相关部分产生经济业务开始,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就要对两者之间发生的业务内容进行详细记录。也就是采购,销售及财会等部门要将业务数据录入到财务软件当中,使其自动生成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财务指标和信息记录。在使用网络的情况下,企业外部的相关部门,企业管理和决策人员以及投资者在使用信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记录资料顺利查找,方便其作出企业管理和经营,投资等方向的决策。因为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计算机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运用计算机记录自身发生形成的业务,可以实现对业务内容及财务数据更好的整理和管理。但是,想要使数据更加完整系统,可以通过会计部门将各个部门输入的数据进行整体处理,最后形成不同的报表。这里说的报表是以动态形式存在的,是由会计部门自行生成的,需要定时更新整理。再有,之前的会计报表可以由网络财务环境下的报表替代,实施网络财务报告。网络财务报告具备搜索引擎,自行生成不同指标的功能,还能够让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在第一时间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最主要的是能够提升阅读报表的效率,提升决策时间和效果。

综上所述,建设网络财务体系,可以整合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使得其内部运转更加安全可靠,能够确保网络财务的质量以及信息的使用效果;另外各项数据的输入和收集更加快速,能够提升决策的效率,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经营效果和行业竞争力的最终目的。

(二)业务流程重组

过去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可以简单总结成,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三个步骤,这三部分要按照顺序进行。新的网络背景下,企业所面对的内外部信息需求对象都需要从企业获得信息,这给企业造成很大压力,复杂的会计步骤使得企业会计信息整理不能满足获取对象的需求。所以要构建紧密高效的横向网络构造,同时实施业务重组,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市场环境的反应。

改造组织结构,重组业务流程能够实现财务,业务和决策的一体化,以实现企业内部的物质,现金和信息流的融合构成良性循环的开放回路。之后把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经由网络向整个供应链进行推广,其中设计的环节包括从原料采购一直到面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及细致的服务的整个过程,可以有效减少供应链当中的多余部分,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供应链整体实现融合,最终实现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在重组业务之后,当企业和外部产生业务的时候,要通过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提供源数据,然后运用软件自动生成有关的财务指标内容,企业内外部以及不同信息的需求者都能够经由网络技术得到需要的信息,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就不需要经过会计部门填制,登记,编制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再查询信息了,整个工作变得简便灵活。

(三)提升网络软硬件的内部控制

可以运用设置用户访问权限的方式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以及软件进行控制,构建完善的系统以及数据库的访问日志审查规定,在挑选使用操作系统的时候尽量选择安全性能高一些的产品,要注意随时升级操作系统,还可以自动安全屏蔽外部用户的系统,采用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实施控制。这样才能够确保计算机中心能够一直保持安全运转的状态,还能够有效地避免外部原因对计算机中心产生影响。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控制计算机的中心位置,结构,人员的进出和相关的电源,温度等内容得以实现。再有,还可以运用多台服务器共同工作的方式,避免因服务器出现故障而丢失数据,产生错误的情况,防止系统崩溃,可有效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四、结论

分析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存在环境,研究其特点和不足,最后确定具体的构建方法,有效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雁.财务信息管理模式的创新[J].才智,008年04期.

[2]林家宇.浅谈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当代经济,2010年02期.

篇12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可以协同处理,财务管理方式能够消除财务与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从根本上改变财务与业务互不对称的滞后现状,使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和业务运作协调同步,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特征,传统财务管理的主要缺陷,提出了如何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一、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特征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的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以及远程审计等远程处理。它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了财务资料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方式,财务资料也将从传统的纸质页面资料、磁盘资料发展到网页数据。作为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财务会计的未来。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特点如下:

(一)网络计算

互联网的核心动力是网络计算,即从pc时代的桌面计算走向网络时代的网络计算。这一核心动力的发展推动了财务管理从桌面走向网络,即从桌面财务走向网络财务。从桌面财务到网络财务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空间、时间和效率三个方面的改变。空间上使得财务管理更加从企业总部走向企业全部,从企业内部走向企业外部。时间上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财务管理时空的改变也带来财会工作介质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上的改变,本质上都极大地延展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使财务管理达到原来不可企及的水平。

(二)协同业务

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一直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互联网之前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诸多困难。网络财务作为企业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从根本上促进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包括与企业内部部门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和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内部协同业务包括对企业全程业务的协同,从网上采购、到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网上考勤等。财务部门的预算控制、资金准备、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工作与业务部门的工作协同进行。与供应链的协同如网上询价、网上催帐等。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如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等。

(三)远程处理

在互联网之前对异地机构的财务管理由于受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其技术难度或管理成本都是高昂的。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局限,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管理能力能够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众多的远程处理功能得以轻易实现,特别对于集团型等多分支机构的企事业单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动态核算

如果说pc时代的财务系统主要解决了工作量的问题,那么网络财务将在此基础上显著突破速度的问题。网络财务下的会计核算将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达到事中的动态核算。极大地丰富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网络财务系统将能够便捷地产生各种反映企业经营和资金状况的动态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年报、季报、月报和日报可以即时生成。

二、传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在传统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仅是将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搬到计算机上,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其结果必然是会计工作事后算账、事后报账;财务与业务管理之间不协调;容易在企业内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各项业务之间信息不能实时地沟通。

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没有实时获取业务信息的能力,无法进行预算的及时分析,不便于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同时由于没有实时动态的资金流量信息,企业无法把握资金流向,在企业的各个账户中有可能存在闲置资金,会造成资金体外循环。这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资金管理风险。

由于许多企业存在信息孤岛,财务会计流程缺陷、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等问题。使得企业领导决策的大量信息只能通过层层报表汇总得到。支持决策手段落后,导致了财务决策信息的缺乏、滞后,实效性和正确性大受影响。

三、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一)构建网络财务新体系

为打破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局限性,可以借助事项会计理论、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来重构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基于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思路是:以财务业务一体化为目标,以业务过程建模,以业务活动为驱动事项,集成所有业务数据,通过业务处理流程实时提供信息处理和控制,生成个性化的财务报告,面向决策,支持所有的用户。

通过构建电子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来实现网络财务的功能,包括:远程处理功能,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供应商零距离的交易行为;移动办公,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得到企业的最新运营信息以做出决策,增强企业竞争力;实时动态管理,系统随时生成动态的财务报表提供实时信息;财务业务协同,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与客户的协同,与社会相关部门的协同。网络财务应用以后,企业业务流程处于动态活动中。从供应商、客户、银行等外部关联方与企业发生经济业务开始,企业内部的采购部、销售部、财会部、生产部等部门就要对相关业务进行记录。这些部门所记录的数据通过输入财务软件便能生成相关的财务指标、信息。由于网络的应用,企业外部关联方、管理决策者、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此时便可收集这些资料进行管理决策或投资决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企业内部各部门对发生的业务通过使用计算机便能很好地完成记录。然而,为了数据更完整而有条理,可由会计部门对各部门所输入的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并生成各种报表。此处的报表是动态报表,是会计部门在线生成的,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此外,传统的会计报表可用网络财务形式下的报表代替,进行网络财务报告。网络财务报告包括了搜索引擎、各种指标在线生成等先进的功能,使各报表使用者除了能够随时得到所需信息外,还能够提高阅读报表的效率,使决策更及时。由上可知,构建网络财务体系,能够使整个财务管理流程更加完整,内部运作过程更安全,保证网络财务的质量与财务信息使用的效果;各种数据的输入与资料收集更及时,提高决策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及竞争力。

(二)重组业务流程

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模式可以概括为“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些步骤不可跳跃而行。在网络环境下,企业时刻受到内部与外部众多信息需求者获取信息的压力,这些冗余繁琐的步骤将使企业会计信息提供滞后。只有建立结构紧凑高效率的横向网络型组织结构,并重组业务流程,才能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快速反应。通过组织结构的改造和业务流程重组可以实现财务、业务、决策一体化,使企业内部的物质流、现金流、信息流汇集成开放的、良性循环的环路。然后通过网络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再造推广到整个供应链中,从购买原料到对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减少供应链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与整个供应链的整合,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业务流程重组后,一旦外部和企业发生业务事项,经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填制源数据后,通过软件的作用自动生成相关财务指标信息,企业外部、内部各部门和各种信息需求者即可同时通过网络技术获取相关信息,而无需等到会计部门经过“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一固定流程后才能获得。

(三)完善网络软件、硬件的内部控制

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的系统软件方面的控制可以通过设置用户访问权限管理,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库的访问日志审计制度,以及尽可能选用安全等级较高的操作系统产品,并经常进行系统升级,对外来用户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安全屏蔽这些技术性措施加以克服。从而保证计算中心任何情况下都能持续、安全地运转并规避外界通过网络对计算中心的威胁。这方面可以通过对计算机中心的位置、结构控制、人员进出中心的控制和对中心配套的电源、防火、防磁、温度控制等实现。同时,采取多台服务器同时工作等措施,可克服网络环境下可能由于服务器故障而造成的数据丢失或发生错误甚至造成系统的瘫痪等状况。

参考文献:

[1]王华丽.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分析.商业研究,2004(18):175-176

[2]杜欣明.关于中国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现代情报,2004(2):46-47

[3]姜云玲等.web平台下的财务管理的新模式.财会研究.2004(7)37-38

[4]陈宪宇. it环境下网络财务管理模式研究.财会通讯2009(9):137-139

篇13

一、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发展情况及优势

当前,对于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相对狭窄,主要集中在煤炭、铁路等大型工业企业中,对于新兴行业以及中小型企业在精细化物资管理上的应用成果较少,可见,精细化手段在一般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物资管理精细化的概念,本文认为是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的流程规范、管理严谨以及生产促进。目前我国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的发展现状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物资管理一方面是物资采购,另外一方面是物资仓储,物资的主要价值在于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原材料,可以说物资管理是生产经营的坚实基础,物资管理的各方面管理细项都要为生产经营做好支撑,因此生产的需求反过来也影响着物资生产的各个环节,影响着物资精细化管理的程度。第二,物资管理的核心是实际生产经营部门,因此,物资管理活动的起始时间都应该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起始时间相匹配,始终秉承为生产经营做好服务支撑的理念。精细化物资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的部门和员工,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物资的流转是依靠自上而下的需求进行拉动。只有生产经营部门提出物资需求,物资管理部门才能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并实现物资的购买、入库及仓储。传统而言,生产销售环节所花费的时间越短,那么物资管理的成本也就越少,为更好地支撑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同生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生产部门对物资管理精细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特点是及时反应生产经营部门的物资需求,动态掌握需求变化。物资管理不仅要使物资供应能够准确满足生产需求,同时更应该根据项目部物资需求的变化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精细化物资管理的最核心目标是保证生产经营的物资供应并尽可能地降低库存到最少。

二、精细化管理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能

精细化管理在物资管理中应用的最基础环节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物资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对当前还不完善的责任部门进行健全。以工作内容划分在物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细化分工、明确岗位,避免岗位之间的职能重叠或者职能空缺,从而规避因职责混乱而造成的管理缺失,从而避免降低生产经营的效益。

2.优化采购管理,实现物资采购精细化

物资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是物资采购,因此是否能够实现物资管理的精细化,采购管理精细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采购企业物资的采购是企业生产所需物资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所以物资采购管理也就成为了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本文认为在物资采购精细化管理中,需要做好两点,一是要了解基层需求,注意把握质量。采购管理要对一线的物资需求进行精细化了解,细化需求类型、数量、时限等等,并及时更新需求清单,建立动态矩阵。二是要建立仓储管理标准化体系,物资仓储管理也是物资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仓储管理更能够体现物资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因此要实现仓储管理精细化,首先是要从制度流程入手,对物资的出库入库活动进行规范,严格执行规范条款,保证物资数量的准确性和物资的安全。在仓储管理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企业自身的MRP物资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完成需求发起、物资采购、物资库存以及物资调配等各个环节的数据显示,并通过系统进行物资的出入库,保证物资调配的及时性,同时也能尽可能地减少物资的长期库存,加速物资流转。

3.优化制度流程,实现物资流程链条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制度流程的优化和固化,应对物资管理体系中所涉及的各个流程进行穿越,发现问题进行优化并通过制度加以固化,实现物资管理的标准化建设。针对需求较大、用量较多的原料,从计划、入库、备料、出库各个环节入手开展全流程优化。并在流程优化过程中嵌入流程的岗位责任,对岗位职责注意明确规范,使各个流程节点都能够无缝连接,避免任何流程空缺。在物资入库环节上,采用双人盘点制,要严格对入库物资的品种、型号、数量、包装等信息详细核对,保证零误差。而在出库环节上,以保管工审核领料、配料工核准发料的复核机制,通过关注生产节奏、关注调牌通知、关注现场存放,确保材料发放的准确性和存放的规范性。

4.提升员工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精细化管理文化

第一,提高员工精细化管理意识,创造良好氛围。以“加强引导、加强反馈、注重延伸”三原则为核心,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首先是加强引导,以部门为单位由部门领导带头分析工作,引导基层员工对自身工作进行梳理分析,找出问题及时优化。其次是加强反馈,以班组长和核心,对流程中各个节点的负责人开展评级、评分,并提出整改意见,监督相关负责人对整改意见进行反馈,并接受相关的再次检查。再次是加强延伸,这方面主要是针对生产现场,通过内部OA系统中的意见平台,对从操作室的改善改进延伸至作业现场,通过“铲车液压车的定置管理”、“车辆停靠线的制定”等消除安全隐患,提升职工安全意识。第二,强化执行能力。在物资管理中,要在仓储现场加强仓库定期的检查管理,检查活动应覆盖仓库管理中的各个指责员工,如清洁工、搬运工等等。尤其是要对仓库的安全管理、防虫害管理,保证仓库的干燥、干净,开展仓库管理相关的竞赛活动,激励各类员工提升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仓库专业化管理水平。基层员工也要自发性的组织各种质量管理和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管能动性,从仓库管理、MRP系统操作以及合规操作等各个环节如何实现精细化开展小组活动,通过PDCA循环查找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创新举措,从而进一步提高物资供应对生产的改善。第三,培养安全生产文化的习惯。安全生产文化是精细化管理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只有保证安全生产才能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比如对于搬运工的工作内容,每天从事的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大型设备的搬运,都是由文化水平较低的劳务工来完成,这样的隐患非常大。因此物资管理部门要建立起安全规范文化体系,编写相关的培训教程,将管理工作分为五大类规定二十个标准,对员工开展相关培训,使员工能够深入了解岗位安全行为标准。组织全员开展防火、防灾的各项应急演练,定期开展班组自查,对班组的核心岗位重点检查整改,促进岗位作业的安全规范。

三、总结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达到物资管理良好支撑生产经营发展的最优化、最有效益的方式,使物资管理能够达到标准化和精确化。精细化的物资管理能够保证物资供应的快速、合理、科学,确保基层物资需求的实现,并且尽可能降低库存物资量,提高原料供应的及时、准确,实现原辅材料供应零差错,为实现柔性化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精细化管理归结到底是人的管理,基层员工的管理精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物资管理的总体水平,因此要调动起整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能力,通过员工自身的工作优化管理来改进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价值,不断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国庆.浅谈项目物资精细化管理[J].科技风,2015(09).

[2]钟时亮.对施工企业项目物资信息化管理的见解[J].中国集体经济,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