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社会治理方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治理方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治理方针

篇1

二、工作目标

在“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为巩固“严打”成果,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保障社会治安持续平稳的长效机制,针对我镇当前的治安形势,我们要在全镇实施以建立新型的“打、治、防、控”机制为主要内容,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实施“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在工作方针上由以打开路、侧重打击向预防为主、重在治本转变;在工作范围上由单纯解决治安问题向排查消除不稳定因素、全面维护社会稳定转变;在工作方式上由依靠政府、依赖专门机关向防范工作主动化、市场化、有偿化转变;在工作模式上由静态控制为主向动静结合、以动态控制为主转变。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新型的治安防控网络和保障机制,使我镇社会治安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任务要求

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关系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要充分认识实施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各行政村、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紧抓好。

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要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提高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要坚定不移地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要坚持以“破大案、追逃犯、打团伙、治乱点”为主攻方向,加大破案追逃的工作力度,争取做到重特大积案破案率达到90以上,现行重特大刑事案件力争发一破一。

(二)、要妥善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行政村、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化解,并通过多项措施的建立和完善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三)、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城区安全创建活动要与即将开展的城区建设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完善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农村安全创建要通过抓组织、抓制度、抓巡逻防范、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农村创安水平。

(四)、要强化动态控制,建立“打、治、防、控”一体化的防控快速反应体系,做到“反应快速、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要建立完善“四个体系”,即以专门机关为依托的打击犯罪体系,解决“打得狠”的问题;以公安部门为依托的动态防范体系,解决“控得住”的问题;以社区为依托的基层防范体系,解决“防得牢”的问题;以有关部门为依托的重点管理体系,解决“管得严”的问题。

四、方法步骤

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分三步实施,即一年打基础,力争有进步;二年抓规范,整体见成效;三年抓巩固,全面上台阶。

20__年为基础年。工作上要强力实施四个突破,即城镇在健全“打、治、防、控”网络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广大乡村在安全创建,抓好群防群治网络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城乡结合部,交通干线在整治治安乱点上有新的突破;“严打”斗争在打击乡村流氓恶势力和盗、抢等侵财型案件上有新的突破。

20__年为规范年。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推广典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全面达标,不留死角,使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各项目标基本得到实现。

20__年为总结评比、巩固提高年。要在总结,评比,完善,提高,巩固,创新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以下保障措施,确保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顺利实施。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多渠道筹集综治工作资金,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三是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力保障;四是严格奖惩,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落实,为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高效的激励机制;五是广泛

篇2

一、会计信息失真及其社会危害性分析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生产程序不符合法定规范标准,而失去了真实客观性,不能公允、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规则性失真”,即会计法规、制度、准则本身的缺陷所造成的失真;一是“人为性失真”,即相关人员由于利益驱使而人为制造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很大影响,其社会危害性甚烈。具体而言:其一,扰乱资本市场,降低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资本对于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本市场是对资本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场所,由此对社会资源进行再配置。当资本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就会侵害投资者利益,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无序化,搅乱资本市场,进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其二,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基层经济组织的会计信息失真会使得经过汇总的整个社会会计信息不实,从而直接影响国家的宏观政策,它有可能会把国家的分配政策、投资方向、财政计划和政府工作重心误导歧途,也会影响人们对国家的国民经济做出正确判断。其三,扰乱企业自身内部管理,误导企业经济预测与决策。会计信息失真,意味着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原始记录不可靠、不健全,可能使企业管理出现混乱局面,从而使企业面临生存与发展危机。其四,危及会计行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地位也主要赖其维系。会计信息失真意味着会计信息失去价值,会计工作丧失了立身之本,这必将使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方略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绝非一日之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改善会计执业环境

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净化社会风气,在全社会形成“求真务实”的良好局面,改善会计人员工作和生活的社会大环境。二是从普法的高度加大对现行《会计法》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规范会计行为的法律,必须严格遵守。各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会计工作首要责任人,更是要认真学习,增强法律意识,不仅自己要带头遵守会计法规,决不干预会计人员履行职责,而且要敦促单位会计人员依法行事,以确保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三是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以改变会计人员对单位的依附,增强其作为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不再受单位领导的制约而被动作假。

(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直接原因。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不容乐观,亟需改善。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一是大力加强教育。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可通过学校、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准。二是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通过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并且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对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进行评价,提高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三是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激励机制,完善对诚信会计人员的奖励措施,调动会计人员的荣誉感。

(三)加强会计管理,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全面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行为,杜绝或防止会计工作中的错弊,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本一环,也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环节。要认真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规范会计处理过程,建立健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为会计信息报告打下坚实基础,使会计信息失真在源头上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篇3

1.1一般资料 2例房阵发颤患者均为经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老年女性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包括协助患者做好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前五项等;做经食管心脏超声及心脏CT等检查以了解左心耳及左心房是否有血栓;皮肤准备,即穿刺部位备皮,左右颈胸部和双侧腹股沟;做青霉素皮试;左上肢置静脉留置针;手术治疗前禁食8h,按需给予静脉补液。为避免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影响射频消融术中不能诱发房颤,影响手术判断,术前2w停用抗心律失常药;手术治疗前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者,于治疗前3d改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于手术前12h停用。在抗凝治疗期间严密监测INR,同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及血便等现象,根据INR及时调整华法林用量。

1.2方法 患者平卧在台,皮肤安尔碘消毒,放置背部电极(位于脊柱左侧肩甲角下方),连接CARTO系统,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成功,置入冠状窦电极。穿刺右侧股静脉(两点)成功,一根放入右室电极。从另一根股静脉行房间隔穿刺成功后,将SWARTZ鞘放入左心房,分别在左前倾30°以及右前倾30°造影。从鞒管放入磁导航大头消融导管,固定在推送器上。行左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每点功率35~40W,温度48°,消融约30~60s,或A波振幅下降约80%,确认左肺静脉电隔离后,再行右肺静脉点隔离术,行右前壁、下壁、后壁消融后,发现右后上肺静脉电位消失,手术结束。

2 结果

本组14例患者经MNS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房颤均获成功,其中有2例并发血胸。

3 术后常规护理

3.1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入进行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情况,每小时测量P、R、BP,直至平稳。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变化,观察有无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发生。

3.2穿刺部位的护理 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双侧腹股沟穿刺处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肢体制动12h[3],密切观察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颜色及感觉变化[4],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3饮食护理 房颤射频消融术部位与食管接近,为防止出现心房-食管瘘并发症,术后第1d给予凉流质饮食,术后2w予凉软食,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嘱患者少食多餐,增加营养,保证各类营养素摄入。1月后无异常可恢复正常饮食。

3.4用药指导 据国内外临床资料显示: 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血栓栓塞率0%~7% ,多发生在术后24h内,甚至到术后2w均为血栓栓塞多发期。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当日开始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5d后停用,术后患者均应服用华法林至少2个月,服药期间监测INR,使之维持在2.0~3.0。如果患者的心律成功维持窦性心律,则在术后3个月左右左房功能恢复后可以终止抗凝治疗。

3.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5.1栓塞 栓塞是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并发症之一,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的变化,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肢皮肤温度、颜色变化,以及早发现栓塞的发生。术后24h ,患者生命征平稳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本组患者术前均充分抗凝无1例发生栓塞。

3.5.2心脏压塞 为最严重和凶险的并发症。术中术后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电图变化,发现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出冷汗、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静脉压升高、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早处理。

3.5.3血胸较为少见 应仔细观察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无胸闭、缺氧、缺血表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持续降低,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医生惊醒抢救。两例并发血胸患者经内科治疗后均好转。

3.5.4血气胸患者护理 ①临床表现:胸膜腔积血量较少者,可无明显症状。胸膜腔积血较多时,伤侧肺受压蒌陷和纵隔移向健侧使呼吸和循环功能受损,出现缺氧和血容量小足,严重者发生休克。胸膜腔积血可引起低热,如血胸并发感染时,则出现寒战、高热、疲乏、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征象。②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a.加强引流管管理 引流管应妥善固定,衔接紧密,防止引流管折叠、扭曲、受压和滑脱,水封瓶应放置在低于患者胸腔切口40~60cm的位置或悬吊在床边。保持引流管通畅,保证有效引流,观察引流管水柱的波动幅度为4~6cm[1],若水柱波动不明显或无波动,应嘱患者深呼吸或轻按患侧胸部,并嘱患者咳嗽,若水柱波动仍不明显,可挤压引流管,定时挤捏引流管,向水封瓶方向挤捏1次/h,防止血凝块阻塞。如引流管不慎脱落,及时用手指挤压伤口皮肤,消毒后以无菌料封闭,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切不可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挫伤。皮肤切口处每日用碘伏棉球消毒并用无菌纱布覆盖,观察固定线是否脱落、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翻身搬运过程中用两把止血钳垂直方向夹闭,以免引流管脱落。b.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如果经引流管1次排空积血后,仍持续不断有血性液体流出,多于150ml/h,持续3h不减少者,且引流管有温热感,引流液颜色为鲜红色,应考虑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紧急手术准备。如一次引流量过多,1~2h内达300~400mL,则应予夹管,定时开放,引流量每次不超过800ml,以免造成纵隔移位。3.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指导患者做有效咳嗽。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消毒2次/d,1h/次。

4 讨论

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射频消融房颤技术已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介入治疗。但该治疗方法操作繁琐,所用仪器种类繁多,且有一定风险,因此需要高水平的导管技术和高质量的护理配合。这也给导管室的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熟练使用各种仪器,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开展健康教育,细致准确地观察病情,为医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是该项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新,张澍,胡大一.心房颤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1,5(2):70-81.

篇4

疲惫的司机会因缺乏睡眠导致的过度乐观铤而走险;睡眠不足会导致步行者错误地认为自己有充足时间可以安全过马路,因此会大着胆子“横冲直撞”;医生长时间加班,会更易出医疗事故。以前的研究显示,缺少睡眠削弱了大脑的做决定能力,人们一直认为这是由疲劳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造成的。科学家现在表示,这一现象跟注意力或记忆力无关。(百何)

美科学家发现基因影响交友选择

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人让你一见倾心,而有些人相处片刻我们就会心生厌恶。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呢?近日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之间无论是情投意合还是莫名反感,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

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生物学教授詹姆斯・福勒对1110对双胞胎的朋友圈进行调查,发现孪生儿所挑选的朋友具有很多共性。根据现有研究结论,一条名为DRD2的基因与酗酒行为密切相关,带有这条基因的人也喜欢找有相同基因的“饮君子”做朋友。有趣的是,福勒教授承认,他自己就具有这条基因。(雨晴)

针灸可缓解癌症患者放射治疗痛苦

据瑞典报道,该国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针灸可缓解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通常出现的作呕、恶心等副作用。

瑞典研究人员调查了215名癌症患者通过针灸缓解放射治疗副作用的效果,并将他们与另外62名接受传统治疗的癌症患者比较。研究人员发现,在接受针灸治疗的癌症患者中,只有37%在治疗中感觉恶心,7%出现呕吐现象。与此相对,接受传统治疗的患者中,这两个比例分别是63%和15%,明显高于前者。

在接受针灸治疗的215名癌症患者中,109人接受了真正的针灸治疗,另外106名则只是接受安慰性的模拟针灸治疗,即仅使用钝头的伸缩针按压在患者皮肤上,并没有真正刺进去。研究人员比较之后发现,两者的疗效基本一样,也就是说病人自身的心理预期非常重要。

对此,研究人员说,下一步将研究针灸疗法真正起作用的机理,以便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癌症治疗中,减轻病人的痛苦。(书珍)

成人磨牙与心理疲劳有关

篇5

第一,关于“严打”与依法治国方略的关系。“严打”作为中央针对特定严重刑事犯罪而提出的一项重要刑事政策,应当在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必须符合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长远目标和内在要求。同时,也只有使“严打”方针的具体操作符合依法治国这一长远的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才谈得上“严打”方针是依法治国在现阶段贯彻实施的具体体现,也才能对依法办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关于“严打”与刑罚的功能和效益。“严打”的基本内容就是适用刑罚的“从重”和刑事程序上的“从快”。这两项基本内容的正确实施,必须对刑罚本身的功能和效益予以恰当的认识。贯彻“严打”政策必须坚决摈弃刑罚万能理论和刑罚工具主义,刑罚的功能及其发挥均是有限的,必须坚持人权保障的理念下对刑罚的合理运用。只有保持以最小的刑罚成本将犯罪最大限度地控制在社会所能容忍的限度内的“严打”才是合理的、科学的。从刑罚的效益角度看,“严打”中的“从重”必须有一个限度,不能一律“顶格判处”;同时,过分严厉的刑罚也会使公民对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产生怀疑,从而削弱了一般威慑的效果。就“严打”中的“从快”方针而言,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及时地审理、审结案件,保障刑罚适用的及时性,则值得肯定,这符合刑法的公正和功利价值。当然,这种“从快”,以“依法”为前提,即遵守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的需要。

二、“严打”中刑法基本原则的贯彻

为充分实现其保护社会、保障人权的功能,我国刑法典在总则中确立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和罪责刑相适应等三大原则。“严打”政策应当切实贯彻刑法基本原则,即必须以维护刑法的实体公正为原则,在此前提下才谈得上“严打”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问题。

第一,“严打”中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刑事法治中的首要体现。“严打”中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刑法的这一首要原则。司法运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严打”的对象要求。(2)刑法中一些具体的制度、规定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因为“严打”而突破法律的界限。(3)对具体犯罪的认定,必须坚持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不能将本属一般违法性质的行为认定为犯罪。(4)司法解释也不能因为“严打”而超越法律的基本精神作出不利于被告人的解释,甚至进行越权解释,搞实质上的类推解释。

第二,“严打”中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贯彻。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贯彻和体现。在“严打”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尤应注意两个问题:(1)司法机关应坚持在量刑上一律平等地“从重”,尽量避免同罪异罚、轻重悬殊的现象。(2)“严打”是针对特定时期特定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而作出的一项政策,“严打”的提出本身就具有对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估计之后再作出决定执行的滞后性,但其提出却针对的是“严打”确定执行之日前以及在“严打”期间“顶风作案”的特定犯罪分子,因而只要案件的审理发生在“严打”期间,犯罪行为属于“严打”的对象范畴,则就应当执行“严打”的政策。至于发生于“严打”贯彻执行期间而于“严打”期间过后才审理的犯罪,虽然这类案件也属于“严打”期间“顶风作案”的犯罪,但因“严打”政策执行的特定期间已过,失去继续执行该政策的依据,因而可以不再执行“严打”政策而进行从重处罚。

篇6

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

(一)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企业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制度,然而所制定出来的制度广而不精,不能实用与企业的经济发展,和脱离了社会的发展要求,严重的缺乏实用价值和可以操作的价值。要么就是制定了,但没有人来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督和促进实施,显得制度执行中的不严谨性,从而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无法有效的进行和起到原本的作用。

(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组织机构死板。企业管理者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却忽视了企业经济要想稳步的发展,必须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时刻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进行变化,从而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停滞不前,到最后变为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跟随着企业发展而变动,而不是企业随着所制定的有利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而稳步向前。

(三)企业人力资源问题过多。企业相对制定的激励机制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员工情绪波动大,人员的普遍流失,使得企业内工作无法顺利的实施和进行,有问题不能得到反馈和解决,使得工作滞后,影响工作效率,从而直接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到影响。更使企业形象大打折扣。

(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粗放陈旧。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粗放陈旧,企业只会一味的利用扩大经营模式来提高经济效率,然而这种经营模式只能局限企业经济的发展脚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无法与时展所衔接,那么企业本身经济管理就会出现漏洞,这种漏洞一旦蔓延开,那么就无法进行控制和弥补,企业最终智能走向灭亡。

三、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方法

第一,提高企业管理工作者的权限和职责,企业管理工作者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起好带头作用,加大对员工的管理,收到员工反馈及时处理,处理问题及时解决,解决后及时的通报。向有关上级部门提出对企业经济管理好的执行方案,衔接好上下级工作;第二,明确企业经济管理方针和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使其方针和目标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和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第三,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员工是企业的主导行为工作者,防止人员流失和浪费使人力资源起到优化配置的作用。切实能占在员工的角度多为员工着想,努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利益得到保证,才是企业经济得到发展的最好保障;第四,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方针与对策。使其与时展的步调一致,随着市场发展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变化。

篇7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许多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但城市化发展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出现急剧变化现象,造成城市发展并没有表面上的发达程度,而是过度依赖城市增长的速度,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建设局面来看,很多城市都在面临着城市蔓延问题。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中,应针对城市蔓延问题采取相关治理措施。

一、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蔓延问题

(一)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s),是经济学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城市生产、发展、建设、规划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以城市内外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和城市发展问题,探究城市经济活动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十世纪末世界各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有利有弊,给很多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制约了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很多经济学家希望通过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探索问题根源,寻求解决方法,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八十年代,城市经济学在中国兴起和传播,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导向。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求,对于很多城市发展问题的分析还不全面、不透彻、不深入,造成我国城市发展社会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是城市经济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毫无疑问城市蔓延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城市无序发展的结果,其具体表示是:城市规模增长过快,发展规划中以粗放式和外延式土地利用模式为主,造成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土地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人均服务设施成本增加,同时导致了耕地和湿地减少,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城市蔓延现象,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在七十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郊迁现象,造成城市空间进一步扩张。二十年代后,甚至美国政府税收都在外迁,城市化出现失控扩展与蔓延现象。由于城市形态密度低,呈现分散发展趋势,城市发展对汽车交通依赖性较大,城市交通拥堵,过度开发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城市发展中应提高对城市蔓延的重视,加强城市蔓延防治。

二、城市蔓延现象的经济危害

造成城市蔓延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来自:经济、政治、社会等三个方面。从经济角度来看,城市蔓延都与市场经济离不开可分,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从政治角度来看,在经济为先导的影响下,政府政策也追随经济,对城市蔓延推波助澜。且相关规划与开发政策的不合理、不科学,也是导致城市蔓延现象的主要原因。例如:交通外迁、远郊开发等等。从社会原因来看,城市已逐渐成为人类、工业、交通、建筑的集中地,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与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城市污染排放量是全球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种渴望自然,向往郊区的社会文化氛围。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拥有汽车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使得中产阶级追求市郊舒适的生活环境的想法变为可能,导致城市蔓延现象被再次加剧。这一系列原因造成城市密度低,对汽车依赖性强,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造成农田面积和绿化空间减少,水与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恶化,当地特色人文风貌逐渐消失,郊区转变为城市化生活,严重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城市面积过大,形态分散,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不断下降,闲置率提高,而建设成本却出现增加,基础设施未能充分被利用,产生了大量社会资源浪费。显然这加剧了城市中心区衰败,造成了工作岗位和产业的扩散迁徙,中心区税收出现降低,就业机会减少,出现人口分布与就业岗位分布不匹配,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扩大了贫富差距,公共活动空间减少,出现阶层隔离性,社交机会减少。城市蔓延导致城市发展出现无序形态,城市发展政策与实际情况不配套,违反了城市发展规律,难以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三、城市蔓延的对策研究分析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城市蔓延现象严重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并不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应提高对城市蔓延现象的重视,深入分析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治理城市蔓延问题。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城市蔓延的对策:

(一)建立城市发展约束机制

想要治理城市蔓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经济良性循环,应尽快建立城市发展约束机制。通过城市发展约束机制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大,防止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对城乡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对接管理。另外,应强化城市发展的环保条款,通过法律法规约束开发行为,明确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向,考虑到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自然资源利用问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减少城市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只有保持生态的平衡,实现城市经济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调整城市发展方针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城市发展方针的不科学是造成城市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很多城市发展定位存在问题,发展方针缺乏科学性,导致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城市发展方针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标杆,合理设计和挑战城市发展方针,使城市能够有序发展是治理城市蔓延现象的关键。在发展方针制定中,应基于城市经济,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使城市发展方针趋于合理。另外,为确保城市发展方针的落实,要加强城市发展建设监督和发展方针实施监控,从而规范和督促城市发展实,利用发展方针,促进城市有序发展。

(三)科学调整城市规模标准

就目前来看,我国城市规模标准尚不严谨,这也是造成城市无序扩大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国应积极制定相关标准,根据城市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模标准调整,为城市发展提供导向,使城市发展建设更符合国情,符合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看。在城市规模标准调整中,应立足于资源环境承受范围内,以城市公共设施和人口比重作为基本划分条件,适当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防止城市蔓延,对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进行适当制约。另一方面,要控制城市蔓延框架,从而为城市规模标准和城市蔓延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具体手段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与“供给”层面入手,消除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通过提高限定开发权限,收取开发费用的方式将外部问题内化。而从内部控制城市蔓延,难度则会大大降低,城市蔓延治理效果也会更好,更快。

四、结束语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但我国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对城市蔓延现象考虑却非常不充分,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房屋建筑成本高,资源浪费问题突出,环境破坏严重,非常不利于我国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应积极调整城市发展战略,规范城市发展方针,促进城市有序发展,治理城市蔓延现象,保障城市经济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立新.城市蔓延过程中的村庄演变规律及其改造探讨――以玉溪市城区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经济管理学院,2014,13(11):119-124

[2]李志搏.城市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城市――卡斯特《城市问题》研究[J].浙江经济管理学院,2015,19(14):132-136

[3]王慧丽.基于国内外比较视角下城市蔓延概念与动力机制研究述评[J].海南科学技术学院,2014,16(07):119-123

篇8

三是树争先意识,比岗位贡献,促业绩提高。大力培养争先创优意识,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同时开展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比工作、讲奉献,形成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是树质量意识,比执法效果,促公平正义。牢固树立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生命线的意识,正确处理案件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达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篇9

当今社会随着世界的大发展和大变革,中国的社会经济体制也开式出现变革,利益结构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得企业内新情况和新矛盾在不断涌现。面对此时的国情和党情,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着眼于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的变革,以做好企业的综合治理。响应国家“齐抓共管、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企业治理原则,认真将“维护稳定、平安和谐、安全发展”的根本职责贯穿在企业的治理各个环节中,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的综合治理与发展。

一、企业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肩负着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同时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安定与和谐。企业的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必须将一切不可控因素全部消灭,将企业的整体整治做到实处,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企业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企业内的安全治理工作出现新的挑战和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切实地加强企业和社会治安的管理,创造一种良好社会氛围,才能够将企业的综合治理落实到实处。

(二)企业的综合治理工作维系着员工的切身利益

企业综合的治理工作是解决全国性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手段(1),新时期的条件下,企业的员工思想上开始出现多元化的影响(2),如果不能够与时共进的进行企业变革,就容易产生企业内部矛盾。因此,企业需要以员工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为根本,通过全方位整治来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三)做好企业的综合治理是人民群众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企业的综合治理关系着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实现,也是人民是否能够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进行企业综合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将基层组织的力量调动起来,形成企业和群众结合的强大力量,从而解决企业的发展难题。

二、做好企业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以中央关于企业治理的方针政策为导向

要想对企业的综合治理做出有效措施,就必须将中央关于企业治理的方针为导向,将重点放在企业领导政治思想和政策的治理上,响应国家“齐抓共管、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企业治理原则,认真将“维护稳定、平安和谐、安全发展”的根本职责贯穿在企业的治理各个环节中。

(二)加强企业员工的精神管理

企业管理者通过提高对综合治理的重要认识,真正的将关心员工这件事情当做一件重要大事来做,深入到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上去,积极的排查企业内部隐患,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企业的管理者要清楚认识综合治理的复杂性,提高防范的意R,向企业所有员工灌输中央的有关企业治理方针,加强企业治理的精神管理工作。

(三)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建设

企业要充分的落实责任制的管理措施,认真并全方位的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等贯彻到企业实际的治理工作中来,维护企业内部的稳定以及相关工作任务指标,建立一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企业治理领导体系。除此之外,要清华企业内部责任制度,以领导责任制为主要领导思想,并围绕目标管理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将企业责任制落实到方方面面中去,做到真正的管好人、办好事,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四)构建健全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企业的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企业管理者利用多种方式来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证企业杜绝和消除犯罪行为,有利于保证企业职工在生产中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只有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真实有效的保障,才能够让企业得到稳定发展。

(五)组建一支专业保卫队伍,切实保障企业安全

在进行企业的综合治理工作中,免不了会遭受和面临许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招聘和培训一支专业的保安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节。在企业中建立一支由安保人员和职工人员相结合的保安队伍,在企业面临大型突发灾害面前,由专业的保安队伍做出快速有效的救治和保护工作,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强化企业内部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依法并迅速的处理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企业的综合治理工作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对企业的综合治理有着决定性意义,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营建设全局。因此,企业的综合治理必须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企业管理者应当从大局出发,通过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篇10

一、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的“两个责任制”、强化“两个主体”的责任。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责任制,缺一不可。各区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守土有责,要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责,重大隐患要胸中有数,重大问题要切实解决,尽最大努力确保一方平安。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并自觉接受政府监管、行业部门的指导和社会的监督。

篇11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加强打击防范工作,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维护社会、企业治安秩序的积极措施。坚持打击和防范相结合,是油田职能部门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也是解决治安问题,维护企业稳定的根本之策。、

一、强化对打防结合的认识

打防结合是油田职能部门工作的一项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方针,促进企业治安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为此,必须从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强化打防结合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

首先,对油田职能部门的职能要有全面理解。油田职能部门是依照国家法律,保卫企业安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搞好油田治安综合治理。就油田职能部门的职能看,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使用打击手段,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安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要通过防范手段,消除犯罪诱因,遏制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总之,打击和防范具有同等的社会意义,都是油田职能部门职能的题中之意。打防结合的方针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方针。这些年来,针对严峻的治安形势,油田职能部门始终坚持把打击犯罪摆在突出位置,无疑十分正确。但是,在强调和运用打击这一手段的同时,未能把防范也提到油田职能部门职能的高度来认识,宣传、教育也不够。在一些同志甚至在个别领导同志的头脑中,认为油田职能部门的职能似乎就是打击犯罪,把防范工作仅仅视为一般任务或全社会的事情,油田职能部门只是个参与问题。由于对油田职能部门职能缺乏全面理解,不能从职能的全部内涵上把握防范的重要性,也就不能把打防结合方针摆到战略位置,作为全局性、长期性方针加以对待和运用,实践上就很难避免出现“重打轻防”问题。

其次,对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有深刻认识。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诸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发展商品经济条件下,解决社会治安问题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期望短时期内通过几次“严打”战役,使社会治安实现根本好转是不可能的。近几年来,油田有关职能部门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狠抓社会治安防范系统的基础建设,有效地提高了预防、发现、控制和打击犯罪的能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光靠打击一手不行,光靠防范一手也不行,只有打击和防范结合,治标和治本兼用,才是根本途径。

第三,对打防关系要有辩证认识。打击和防范是辩证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具体表现在:一致性———打击和防范都是对违法犯罪问题采取的治安行为,目的都是维护社会稳定;互补性———打击和防范是油田有关职能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最基本的“两手”,互为补充;打为防创造条件,打字当头,才能更好地防;防为打减轻压力,防字为本,才能更好地巩固打的成果;兼容性—打击和防范具有“双重”属性,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如巡逻、堵卡,既体现了主动进攻,又体现了积极预防。从打和防的辩证关系上看,二者必须结合,并且也有可能实现结合。但是,由于一些同志对打防关系缺乏辩证理解,因此,就不可能产生很强的打防结合的战略意识,实践上必然影响打防结合方针的落实。

二、选择“适度倾斜”的工作思路

“适度倾斜”是指在贯彻打防结合方针中,本着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原则,在一定的空间时间,抓住主要矛盾,在工作重心和力量投入上所有侧重。当前,在贯彻打防结合方针上,突出的问题是“重打轻防”,打防失衡。选择“适度倾斜”的工作思路,采用倾斜的方法才能平衡工作的倾斜问题。从工作思路上看,具体应向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结合点上倾斜。

(一)工作重点上向基层倾斜。有重点才能倾斜。油田职能部门工作的重点在(基层)派出所、保卫部门。它既是打击犯罪的依托,更是防范工作的阵地,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不言而喻,应该把贯彻打防结合方针的“主战场”、“着力点”放到基层,采取适度倾斜措施,提高其战斗力。

向基层倾斜,包括“硬倾斜”和“软倾斜”。前者通过有形手段,增加物(人、财、物)的投入,增强基层实力;后者指通过政策调节,提高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手段,扩大基层自,增强基层活力。实力和活力构成打防结合的能力。

(二)工作难点上向防范倾斜。防范工作费力大,见效慢,是一项难做的工作。因此,要调整打防力量投入比重,适当增加防范的投入。一种是绝对增加防的投入,即在提高打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严打”战役和专项斗争频率,增加用于防范的人力、物力、精力和时间投入。一种是相对增加防范投入。

(三)工作结合点上向人口管理倾斜。作为犯罪主体的人是打击和防范的“聚焦点”,人口管理工作是打防工作的“结合点”。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性大,管理层次多,人口动态情况很难掌握,工作难度很大。坚持打防结合方针,提高打击和防范水平,应该向人口管理倾斜。一要管理到位。主要是把该管的人都管起来,现在人口管理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与工作要求相差较远。人口管理不到位已成为打防结合没深度、没力度的重要原因。二要以动为主。掌握人口的动态情况是管理工作的灵魂。要在熟悉静态人口的基础上,下功夫掌握人口的动态情况,做到敌动我知。三要惩教结合。人口管理具有双重功能,通过掌握犯罪线索,为发现、打击犯罪服务谓之“惩”的功能;通过教育及行政手段,对轻微违法犯罪和有可能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挽救帮助,为预防、减少犯罪服务谓之“教”的功能。惩教结合是打防结合在人口管理工作上的具体化。因此,在人口管理中应克服片面性,特别注意防止重惩轻教问题的发生。

三、坚持积极正确的工作原则

贯彻打防结合方针,应遵循积极正确的工作原则。主要是:

(一)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打防结合的本质特征。坚持整体性原则,应体现在决策研究、操作实施、成果校验的整个行为链条之中。一是决策研究有结合。无论战略、战役决策,始终应把打防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制定计划、部署工作可以有主从,切忌“单打一”。二是操作实施注意结合。决策和实施是两种行为过程,存在一定距离,好的决策还需有正确的实施。各部门、单位乃至个人,在决策实施中都要自觉地认同、趋向、服从和参与“结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目标校验看结合。总结工作、检查评比时,把打击和防范作为综合价值标准,用来衡量集体和个人工作的优劣。

(二)求实原则。求实是贯彻打防结合方针的根本要求。打防结合不是抽象的结合,而是具体的结合。具体,就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打防任务,结合方式(形式)以及实施过程,都应符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切忌形式主义和形而上学。

(三)主动性原则。打防结合需要积极主动,及时预防和制止犯罪。打击应主动进攻,抓苗头,勿使治安问题成“气候”;防范上未雨绸缪,勿使潜在的治安问题发育成熟。打时要主动地防,否则采不胜打;防时应主动地打,否则防不胜防。

(四)灵活性原则。坚持灵活性原则是打防之间的差异性和治安状况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打”是指对已发生的犯罪和为依法惩处,以儆效尤,具有治标意义;“防”则是从产生犯罪根源入手,对有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预防,具有治本的属性,两者具有相对的界限,各有特定的内涵、外延和时空占有,是两种不同的治安行为,实践上容易出现争时、争人、争物的矛盾,这是其一;其二,社会治安问题的发展呈现跳跃式波浪式的特点,有时问题突出,有时相对平缓。贯彻打防结合方针,应坚持灵活性原则,即打击和防范在战略上同时并举,不可偏废;战术、战役上可各有侧重。敌情暴露明显时侧重打,压住院势头;治安情况平缓时侧重防,固本强根。但是,侧重不是绝排斥,也不是轮流突出。侧重打时,以打带防;侧重防时,以防促打,打防实现灵活的结合。

四、建立健全完整的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是工作实体、工作方式及工作内部相互关系的统一。完整工作机制是打防结合有序展开,有机结合的条件和保证。

(一)健全承载机制。承载机制是打防工作的实体部分。打击实体坚挺,防范实体脆弱,是“重打轻防”的组织原因之健全承载机制,要在防范组织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预防犯罪的大系统,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次。建立专司防范的宏观决策、调控的指导机构。二是组织层次。有关单位、部门和基层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防范人员,负责决策的组织实施。三是执行层次。以派出所、保卫部门为核心,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如专职治保会、地区治保会、治安联防队、群众性看楼护院队、护厂护校队、保安公司等,形成完善的预防犯罪的社会治安控制体系。

(二)加强协调机制。协调是部门、辖区内部及相互关系的“中介”和手段。协调,可以达到打防结合运行有序、效果互补的目的。约定式协调—按照一定规章制度,单位、部门、辖区之间定期分析研究敌情、社情,交流工作信息,制定协调规划。幅射式协调—以综合部门或主管部门为中心,集中各方面、各部门有关信息,着眼工作全局,做出协调指令,并及时幅射到有关部门和单位。随机式协调— 部门之间、辖区之间非固定地、及时地互通情报,自觉地协同工作。总之,无论何种形式的协调,目的都有要打破地区和部门封锁、封闭状态,造成信息大循环、工作大协同局面,提高打防结合的整体能力。

篇12

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1以系统工程和可持续控制为指导,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除治与预防并重,坚持防治与营林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依法防治,强化政府行为,倡导群防群治,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达到有效遏制其扩散蔓延的目的。

1.2具体措施:①坚持除治与预防并重的基本方针,认真扎实抓好预防监测工作。②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基本方针,以预防的总体战略出发,根据有关因素对全区除治与预防工作进行科学区划、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对不同类型区的目标任务和对策都要有所区别,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③坚持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群防群治的基本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各级政府是危险性病虫害防范的责任主体,负有首要责任。预防工作政策性强,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集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部门行为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走群防群治的道路。④坚持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在危险性病虫害防范过程中,认真贯彻《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以法律为武器,坚持依法除治,依法预防,防止人为传播。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行业管理。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缺一不可,只有把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病虫害控灾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取得理想效果。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除治与预防水平的基本方针。除治与预防工作技术性强、难度大、要求高,在深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基础上,不断研究出先进除治预防手段,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升除治预防水平,提高除治预防成效。

二、认真开展危险性病虫害疫情监测调查

为了切实加强危险性病虫害的防范工作,要及时组织实施疫情监测调查,对松林进行全面、认真普查,对旅游景点进行常年定点监测,及时了解掌握危险性病虫害的疫情动态,以便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发现极个别松树枯死,立即取样送上级林业科技部门检验,发现重大的危险性病害后,要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组织的调查培训,并立即对全区松林进行危险性病虫害普查。根据松树危险性病害除治与预防方案要求,全面加强危险性病虫的监测普查工作,实行定点监测,定期巡查与全面普查相结合,做到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彻底除治。

三、及时对森林虫害进行化学药物除治与预防处理

3.1积极筹集资金、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资金投入,为彻底除治危险性病虫害奠定基础。

3.2营林措施。要尽快完成工程治理范围内所有枯死木、濒死木清理工作,对林地剩余的其他风折木、砍伐后遗留下来的剩余松树枝桠也一并清除,按有关技术方案要求,全面进行药物除害处理,要求松褐天牛除治死亡率达到100%;完成工程治理范围内的所有枯死侧枝清除和除害处理工作,要求松褐天牛除治死亡率达100%;完成因郁闭度大、需要进行卫生伐的全部作业。将所有松木枝桠和松木药物处理后按方案要求集中指定地点烧毁。

3.3化学药物处理。开始挂设天牛成虫诱捕器:完成林内喷洒16%虫线清乳油,名木古树每木注射16%虫线清乳油等化学防治松褐天牛。

四、加强检疫检查执法力度

4.1对本辖区范围内所有的松林进行严格封锁,不准调运。

篇1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开展2008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根据中、省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我市已全面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活动。同时积极发扬抗震救灾精神,深入排查治理隐患,把我市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向了新的。

2008年是国家奥运之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安全生产工作“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要紧紧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这一主题,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希同志提出的“安全至上、生命至尊”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解放思想,深入破解制约我市安全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动“隐患治理年”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继续降低事故总量,有效防范遏制重大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要把安全生产月活动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认真加以组织推进,积极营造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舆论氛围。二是要创新形式,要突出“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主题和“安全至上、生命至尊”的工作要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观、易于参与的形式,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三是要贴近群众,在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宣传的同时,深入基层,搞好社会公众的普及性宣传,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要注重实效,紧紧围绕隐患排查治理这条主线,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服务活动,着力推动“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为”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帮助企业排查事故隐患,针对薄弱环节,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

同志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倡导先进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安全文化,不断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