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面对新课改的全新观念,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反映小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是新课改的最新理念。因此,在德育大课堂中,需要我们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出发,从我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思考,走生活化教学的道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德育教育中尝试了两点做法:
1 让学生写德育日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是德育教育走向生活化教学的实际要求
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受教育者体念生存、体念生活、体念生命,进而达到对人生意义的感悟与领会。我校通过学生把一天的好人好事、拾金不昧、清洁小卫士写德育日记,然后广播站广播表扬,激励学生体念优良品德的理解和尊重,引导学生从各自的视角中去体念品德行为习惯,理解做人的标准,真正让学生自主、自由、自觉地去领悟品德行为习惯,去甄别、判断、选择,实实在在的提高他们的理性自觉能力。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我教班级的一名学生吃了零食后把袋子乱扔,我看见了对他一话不说,而是带他去看看别的同学是怎样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的,后来我对这位学生跟踪观察,他不但不乱扔垃圾,而且还自觉地把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这种感悟是来自学生内心的思考,是学生用心灵对环境感受的结果,它有别于教师的灌输和说教。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认识过程是快乐的,是体念性的,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升华。
篇2
(二)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学论、小学课程论、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阶段,认识小学教学的实质、任务和内容,理解小学教学的规律、原则,掌握小学教学的方法、组织形式、小学教学媒体、小学教学评价、小学教学管理等;通过开设小学课程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课程现象、形式,理解小学课程的实质、结构与特点、目的与内容、课程理论流派与学说,掌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开设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德育现象,认识小学德育的实质与特点、规律与原则、德育理论流派与学说,理解小学德育的目的、内容、途径与形式,掌握小学德育的方法;通过开设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相应的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理解其目的与内容、规律与特点,领会其课程标准与理念,掌握其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知识与策略。
(三)学会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给师范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改革等课程,为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通过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理解教育科研的实质与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科研的步骤和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本民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发展脉络,领会我国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我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形成热爱祖国教育历史文化的情感;通过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领会主要发达国家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开设比较初等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认识开展初等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理解比较初等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把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的特点,认识我国初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领悟世界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通过开设小学教育改革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质、意义与任务,领会小学教育改革的模式与未来走向。这一部分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在开设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课程,有的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有的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否则,可能会因为教育专业课程比例的增加,挤占了学科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的课时。笔者建议将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育改革设置为必修课程,其他设置为选修课程。
二、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的逻辑
学科课程系统性强,有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教育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它过分强调系统的学科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以及探究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要求。在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还需要开设一定比例的活动课程,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完善教育专业课程系统。因为“实践性课程的拓展与开发,是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支撑”。
(一)感知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感知小学教育,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感悟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工作特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小学教育机构的特点,培养初步的小学教育工作职业情感。在实施小学教育见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给师范生创造良好的感知小学教育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见习日记,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和研究,鼓励他们就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向指导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交流,加深自己对小学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二)实践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亲自参与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如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开设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亲身经历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参与教研、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评价、思想品德教育、课外活动指导、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等教育教学活动,体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感悟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实施小学教育实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交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为师范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小学教育理论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实习日记和实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实习见闻、体会进行认真记录、分析思考、总结和研究,为他们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奠定基础,加深他们对已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职业情感。
(三)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实践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条件。为了给师范学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年论文/学年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引导他们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研究、体验教育研究,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宝贵的科研基础。当然研究小学教育的课程也可以与实践小学教育的课程适当结合,相互促进,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的逻辑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专业。按照它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教师职业技能,有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总体来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公共职业技能和学科职业技能。
(一)全面掌握小学教师公共职业技能
从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师范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小学教育、小学教师、小学生的专业。因此,它有自己的专业个性特点,突出的特点有师范性、基础性、启蒙性、综合性、活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时刻注重自身的教师形象,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书法技能、文艺活动技能、科技活动技能、体育活动技能等。除了日常教学教育工作技能外,还要有班主任工作技能、课外活动指导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四大部分技能。这一大纲的规定对师范生的基本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但也有不够全面完整之处,主要是没有考虑专业方向性的要求,如它只强调了规范汉字的书写,没有对外文书写提出基本要求。显然对一个外语教师来讲,书写规范的外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学者们的有关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以及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几大基本技能,即德育技能、教学技能、社会工作技能、教育研究技能。这些技能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全面掌握的基本技能,即公共职业技能。
(二)熟练掌握小学教师学科职业技能
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教师任教课程的不同和工作岗位的差异,小学教师在掌握好教师公共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学科职业技能。即不同任课教师应该具备熟练的个性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这类职业技能由于任课教师工作任务的差异,其学科技能有自己的个性。如实验设计技能、实验操作技能、计算技能、视图技能、朗诵技能、演讲技能、写作技能、音乐示范技能、美术示范技能、体育示范技能等。
篇3
德育工作就是要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制度等的指导下,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对学校、班级的德育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的过程,目的是实现学校、班级的德育管理目标。抓好德育工作是中小学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抓好了德育工作,其它工作也就能胜利开展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在学生身上的小毛病?怎样抓好德育工作,让学生正确地树立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呢?现就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几点看法。
一、班级管理是抓好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
现在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坏习惯很多。比如,上课铃响了,才急急忙忙地跑去上厕所,这种表现让老师们非常气愤。首先,我利用班会、夕会课给他们讲,让他们在上课铃声响之前把这些工作做好,铃声响就表明上课了,学生应该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上课。可是,他们认为我小题大做,他们的行为又没有影响到老师上课。于是,他们不把我这个班主任的话放在心上,仍旧我行我素。其实,我也很生气。最后,我不说啦,脆站在教室门外守着,过了几天,这种现象不再发生了。他们也能够在课间把这些事做好。同学们就我的做法,还是不理解我的真实想法,但我却借此机会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如果不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并纠正,长此下去,就不是某个学生的个人行为而会成为全班行为,这不仅影响了班风,让学生养成了迟到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不尊重别人的习惯。所以,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班级管理,首先不但要有班规、班训、有班干部的督促,更重要的是要有老师去诱导,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其次,教师要为人师表,给学生作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
二、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管理是课堂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没有常规,学生在课堂上则无视纪律。所以,在常规管理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运用管理心理学原理,制定并处理好课堂常规,并科学地实施,以取得良好的课堂管理效应。
为此,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读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了解中学生可能的心理动态,以便更好的与学生教流生,必要时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比如,在课堂中,一些学生不时地说话、发呆、玩手机、转笔,或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我立刻请他们站起来,回答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如果他们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就好了。问题回答后,及时对他们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长期坚持下去,他们的不良习惯就改正了不少,上课听讲也认真了,学习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好班上的德育工作
环境塑造人,说明了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那么,环境是指什么呢?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人类可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前者如气候、地理条件、物质状况等,后者则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等。对于现代人来说,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人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1、在农村中学,学生骂脏话一点都不奇怪
在我接触的学生中,有许多学生都有骂脏话的习惯(女生也一样)。有一天,我刚走进教室,就听到一位女生在骂脏话,我立即叫过那位骂脏话的女生,问她还记不记得老师是怎样处置那些骂脏话的学生的,她回答了,然后我也用同样的方式教育了她,慢慢地,同学们改掉了骂人的习惯。我经常告诫学生,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2、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工作教育,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和同学,在家里家长要教育学生,在学校老师要教育学生,学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也重要。但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居多,出了问题也很难得到家长的正确教育,这些家长只能在电话里骂自己孩子不懂事,其实这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为此,我伤透了脑筋。我看了大量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争取更好地和学生交流。最后,我说:“ 孩子们,你的父母不在你们身边,当你们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老师不给你们指出并帮助你们改正,难道就让你们成为问题孩子吗?”长期这样用心地与学生交流并开导他们。久而久之,孩子们变了,他们对我友好了很多,再也不认为是老师在为难他们。
3、除了学校、家庭外,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也比较大
所以,我们要培养好孩子的德育工作,必须有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我们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当然,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靠全社会的努力才行。
篇4
一是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近,即德育工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从小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要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亲,就是亲切融合,可亲可信,亲身践行,这样的德育课程才能给学生亲近感,学生才能在无痕教育中得到自然成长。
二是坚持“知、情、意、行”的统一。知,即认知,指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进行感知和理解;情,即情感,是指在教育者影响下,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态度;意,即意志,指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形成的主观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与实践。坚持了德育工作“知、情、意、行”的统一,德育工作就能达到教育规律指导下的和谐。
2、强化三条措施
德育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对德育工作的领导,还在于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德育实践。
一是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美好的校园,良好的环境,不仅给人生活的愉悦,视觉的享受,而且能发挥其环境对孩子的熏陶功能,对心灵的陶冶功能。多年来,我校就注重了和谐校园的形象策划,重视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达到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使学校成了美丽多姿的花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探索求知的学园。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是高大的液晶显示屏上那一条条关于做人的格言、助人生活的警句,如“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显示屏前,是鲁迅先生的大理石雕像,他那慈祥的面庞,深邃的目光,能引起人们的无限深思。校园廊壁上、楼梯间,悬挂了多幅名人画像和经典名言,形成了浓浓的文化氛围。这样的德育环境,能促进学生智慧能源的深层挖掘,情感能源的充分释放。
二是发挥为人师表的影响功能。在家中,家长是孩子的课程;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课程。经过社会化、专业化训练的教师,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要遵照一定的模式去规范人、塑造人。可见,校长对德育工作的领导还在于促使每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言论和行动,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为学生健康成长树起前行的路标。为此,多年来我校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文明蒋小,从我做起”“文明学生,教师引领”的活动,还把每年九月定为行风建设活动月,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实行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师德考评机制,使全体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得到了明显提升。
篇5
学校鼓励教师深入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因素,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构建积极的自我认知。例如,品德和语文课,渗透着人的理想、追求、情感和做人的道理;数学、科学课程中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辩证地看待事物的科学方法等,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认识,学会自主地学习、生活和交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的进步,更获得了道德成长。
二、挖掘活动资源
要提高德育实效,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此,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每年的植树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电影节等,学校都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深刻的道德体验。如在“手拉手庆六一,迎亚运创和谐”大型联欢活动中,学生与家长、老师一起排演节目、同台演出;在“感知快乐,体验童趣,放飞梦想”校运会上,多位家长志愿者承担了裁判、医务、摄影、安全保卫等工作;130位师生、家长到农村小学开展手拉手爱心活动。家长还自发组织成立了广州市首支“家庭志愿爱心服务队、医疗服务队”,家长们忙碌的身影、灿烂的笑容,成为学校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触动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逐渐变得自信、自律、愉快和成熟,如此,以活动为载体的自我教育,有效促使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以多元评价促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评价的德育功能,将活动与评价相结合,制定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雏鹰争章”评价制度,以评价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篇6
二、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篇7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Art; implementation; qualit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6-0048-01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心灵的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那么,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下面谈一下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儿童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参与学习,进行创造。因此,应加强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培养观察能力。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的多看的少,这时教师就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步骤,分层次地仔细观察,并说出绘画对角的结构、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绘画因素,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绘画就水到渠成。
2、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绘画教学中,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创设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培养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篇8
(二)根据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广泛性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等教育
比如六年级正面临着毕业等问题,因此自己在教学中注意把学习目的、理想等教育渗透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首先在教应用题时,教师抓住个别题中的关键语句,如粮食增产、技术革新、增产节约、科研新成果等,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领会应用题的思想教育意义.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某工厂原来每小时生产机床45台,技术革新后,每小时生产的台数比原来的2倍还多15台,现在每小时生产多少台?老师问:技术革新后,每小时生产的机床比原来多还是少?这时,就连中下等的学生也会说谁多,为什么多. 再比如,教学统计图表时,不但让学生会制简单的统计图表,从中还要让学生理解其思想含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同学们懂得将来无论当农民、工人、干部,还是个体,都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才能干好一番事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三)根据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意志品格的思想教育
小学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不能有半点的虚假,逻辑推理的方法和结果必须有根有据,经得起实践的验证. 比如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粗心大意、马虎等现象. 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周长为9.42厘米的圆形零件,要求同学们算出工人叔叔要按半径为多少厘米来制造这个零件?题是很简单,数字也不大. 有的同学不用笔很快算出要按半径为1.5厘米来制造. 而极个别学生争着说以半径为15厘米来制造,经过认真计算,首先确定哪个结果正确,而且说出错的原因,有的学生说只忘掉了点小数点了.虽然忘掉了一个小数点,或是小数点点错了位置,都会酿成难以预料的大祸,假使这批零件工人按照半径为15厘米来制造,这批零件就成了废物而不能用,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等. 由此,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应像做数学题一样认真细心,不能马虎、懒惰,要实事求是,有毅力,战胜学习中、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四)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篇9
1小学德育理念跟不上现实需要的变化
虽然课改已经走过13个年头,当前小学德育仍然存在过于理想化和简单政治化的倾向,目标要求过高且缺少层次要求,内容无所不包,过程重知轻行。主要采取的还是学习道德知识、榜样典型引导、集体进行活动等方法。这些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深层思想情感、意志信念、道德品质和习惯养成,不能把思想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品质、外化为学生的行动,因此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上一直事倍功半。
现代社会由于比传统社会更加开放,交往的节奏更快,对每个人的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比传统社会都有更高的要求。小学德育必须直面现实,直接指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才能把小学生真正培养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
2小学生行为习惯知行脱节现象严重
所有的德育,如果不重视习惯养成,就可能只是纸上谈兵,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有的德育,如果不落实到习惯养成,不仅没有实效,而且会导致小学生落下言行不一甚至口是心非的病根。
现在每个学校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都高度重视,提出了很多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费尽心思,但收效甚微,学生身上常常出现知行脱节现象:一个懂得保护环境的学生,在家里、在大街上、在没有老师看见的时候会随地乱扔纸屑;一个懂得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的学生,在家无礼顶撞长辈,不愿意整理自己的房间;一个懂得文明礼貌的学生,对同学却满口脏话诸如此类的现象都说明小学德育在知而不行上已经走得太远。
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缺少系统设计和反复强化
现在的小学德育整体上是跟景式的,通常逢重大节日进行,或者是按照上面设计的活动如雏鹰争章等开展,J十没有依据学生身心及德育发展规律进行系统设计。而小学德育国家课程(品德)虽有具体要求,小学各种班队、心理健康等地方课程也有明确目标,但都不直接指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小学德育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没有相应的规范,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化训练上更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因此小学德育,花费了不少时间,开展了很多活动,却总不能深人人心,没有收到实际成效。
4. }J学德育校本课程随意性太大 德育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关系密切,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要求在城乡不同区域学校会有所不同,因此,只有校本德育课程才能植根于本校学生、教师内心和实践。目前很多学校开发的校本德育课程基本上是零散的,或者是单一的,有的开展生命教育,有的开展生态教育,有的开展环境教育等。这表面上使得某种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但实际上弱化了德育课程的整体性,造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偏颇及缺失。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起步阶段:以培养劳动自理等习惯为目标,初步形成六个主题四大活动课程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推进方式
1998年在苏州市教育局提出的主题德育工作模式框架下,我根据当时所在昆山国际学校小学生的特点如浪费严重、普遍比较冷漠、不坚强、没有责任心、住宿焦虑等间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快乐礼仪爱心感恩责任自理六大好习惯养成主题,逐步形成了有学校特色的四大经典习惯养成活动课程。
第一,希尔顿逸林酒店一国际学校关爱课程:做曲奇饼送敬老院老人、做月饼义卖、捐罐头送社区贫困家庭等。
第二,生活自理技能课程:低年级学生叠被子、梳辫子、叠衣服比赛,中年级学生做点心、水果拼盘等技能学习,高年级学生进行小厨师技艺展示等。
第三,小学生礼仪风采课程:借助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因此成为昆山电视台指定合作单位,举办昆山市一年一度的小学生礼仪风采大赛。
第四,主题单元感恩课程:以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集体、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祖国、感恩自然为八个单元实施感恩教育。
通过以上四大经典习惯养成活动课程,昆山国际学校的小学生以有礼仪、有爱心、知感恩、自理能力强的好习惯标识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学校成了家长首选的热门学校。
在总结爱心感恩等六大习惯养成教育经验的基础上,2002,2003年我们又进一步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研究,少归}{版了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校本课程1套6册《快乐de成长》和故事晨会课程《第二颗太阳100个生活哲理小故事》。《快乐de成长》在2007年江苏省教研室组织的江苏省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中获一等奖。2003年年底,我们承办江苏省心理学会年会现场,在省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团队核心成员朱小敏、尹弘敏、王琴等参与编写广西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其中爱心感恩责任自理等习惯养成教育经验得到应用及推广。
2发展阶段:以完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为目标,逐步形成每月一事训练模式
2003 -2009年,我调任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副校长,兼仟昆山市教育学会德育分会理事长。我们以裕元实验学校为根据地,深化实践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路径。我们发现六大主题需要细化内容与目标,建构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的系列校本德育课程。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形成每月一事训练模式,将六大习惯养成主题发展为12个每月一事主题:
每月一事训练模式的主要特色有:
第一,主题选择立足于学生一生有用的最重要的习惯。
第二,主题内容从一件小事展开,具体落实时要求在更高层面不断丰富完善。
第三,主题活动以为一个板块主题阅读、主题课程、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反思为主体,鼓励教师在活动中创造性实施。
我们的实践得到了同行及上级的认同,苏州市教育局政宣处将2008年定为习惯养成年,要求全市小学向昆山学习习惯养成主题化的做法。2009年11月,我们承办理想德育每月一事全国开放周活动,活动历时一周,来自全国的400多名代表全方位检阅了我们的系列做法,教育在线网站、苏州电视台均进行了报道。
3提升阶段: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系统有落实为重点,建构小学主题大单元校本德育课程办学特色 2008年9月,我被评为江苏省品德学科特级教师,兼任苏州市名师共同体品德组组长,昆山市教育局批准成立昆山市朱小敏名师工作室。2009年8月,我担任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长,申报并通过江苏省规划办二五立项课题《小学主题大单元德育课程的校本开发》。
我们继续坚持把习惯养成作为重点,经过昆山市朱小敏名师工作室团队和苏州市品德组名师共同体成员学校共同合作,对多年来各学校小学生习惯养成的课例和活动案例进行梳理提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用主题单元作架构,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深化小学主题大单元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建构,体现了教育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彰显了办学特色。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以学生一生受用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按每月一个主题,用大单元形式,把校内所有德育课程和常规活动都聚焦到习惯养成,探索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学模式上,形成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
1确定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12个主题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习惯养成一般要经过21天的重复练习,所以我们用每月一个主题的方式来保障习惯养成的可持续性。同时遵循关注内容,讲究方式;考虑时节,照应常规;强调价值引领,注重实践导行三大原则,提炼并确定12个习惯养成主题,即节约、规则、公益、自然、劳动、艺术、健身、交往、求知、感恩、自信、自省。建构一门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课程,为正处于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材下做叹的底子,使每位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2研制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本内容及课程融合方案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需依托德育课程方能取得实效。德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品德)和地方课程(晨会、班队会、心育)以及主题德育活动等。在这些课程中,只有品德课程有材,其他课程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于这些课程通常都是兼职老师,不少兼职老师不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也就很容易会偏离学科要求,有些学校甚至直接用来上语文、数学、英语课。
我们以12个习惯养成为主题,将德育背景、内容、形式等信息中的相似块整合在一起,以德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兼顾低、中、高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融通课堂教育、课外教育和野外教育,联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信息得到整合,将各个分立的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德育课程有内容可上,上出实效。
根据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德育单元课程特点,我们还改变了传统小学每节课40分钟的规定,实施长短课时有机结合的弹性化时间制度,分别按照微型课(15分钟晨会)、小课时(30分钟心理健康教育)、中课时(40分钟班队会)和大课时(60分钟大德育活动)等不同时间长度灵活安排课时,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课时制度。
3探索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教学模式
(1)主题阅读让良好习惯根植心灵
以12个好习惯养成为主题,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诗词、美文等,按年段进行阶梯式编稿。建立晨诵、午读的长效机制,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开发并丰富诵读内容,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的生活方式,借助阅读为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知识和情感基础,让良好习惯根植心灵。
(2)主题课程让良好习惯浸润课堂
每个月不仅所有班级课表中的晨会、班会、队会、品德、心育课均围绕该月主题统筹安排,在实践中我们还探索了多种德育课教学模式:如心育课的心灵点击一心灵探索一心灵导航一心灵牧场教学模式;班会课的常规活动、专题活动、特色活动活动模式;晨会课的故事晨会、游戏晨会、诵读晨会教学模式;品德课的联、动、悟、行(联一勾联整合,动一活动构建,悟一体验内化,行一有效践行)教学模式。因此,学生的习惯培养在各具特色的德育课程教学中得到浸润,融人生命。
(3)主题实践让良好习惯天天实践
知行结合是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实践体验是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享受,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各成员学校结合学校特点和师生实际,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按低、中、高阶梯式设计实践性活动,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平台。同时进一步整合学校特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板块,使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常规管理、主题活动等融为一体。有生活回家作业,有小组合作活动,有班级年级实践基地体验,有走进社区社会活动等,让好习惯天天实践。
(4)主题展示让良好习惯随处呈现
将培养良好习惯过程中的学生实践活动照片、日记、画作、小报、卡片、实物作品等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展示平台有:班级展示墙、学校展示园、专题展板、主题广播,及校园电视台、《昆山日报》、学校网站等。同时与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等行动融合,让良好习惯随处呈现。各成员学校联合开展的主题月展示曾经轰动昆山教育,在苏州电视台多次报道。
随处呈现的好习惯在展示中得到强化,孩子们在举手投足间、在班级校园里、在社会舆论中、在家长的赞赏下随时享受着习惯带来的喜悦和收获。
(5)主题反思让良好习惯与日俱进
主题反思包括评价策略和师生随笔两大板块。评价策略指每月均设计该月习惯养成的评价表、过程性评价要点等。师生随笔体现每日一省,以学生随笔和教师随笔为主,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向大家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实践路径和智慧经验。面对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各成员学校坚持优化操作流程,及时记录典型个案,组织有效反思,不断提高习惯养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良好习惯与时俱进。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真正改变了小学德育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的欠缺现状
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习惯,习惯是规训的结果,是濡染的结果,也是引领的结果。我们建构的以培养习惯为主的课程:如以不闯红灯培养学生的守规则习惯等,以一件小事作为引子,指向培养学生的终身习惯,然后,分年段编撰校本德育课程,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使德育内容从大而空变为小而实,从灌输变为体验,真正改变了小学德育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的欠缺现状。
2有效养成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公民素质
好习惯培养不能突击也不能随机,必须进行系统训练和反复强化。我们以12个好习惯为基础,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素养层面进行整体设计和实施,让小学生在一个个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形成良好素养。让每个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不仅使学生个人终身受益,也使整个民族的素质整体提升。项目学校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校风、学风方面都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形象和素质都耳目一新,在升人中学甚至大学后仍然能够保持,家长、社会亦赞不绝口。
3初步掌握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和有效模式
从讲道理式的说教、间隙性的突击活动;从六大主题到12类好习惯养成;从学生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主体践行。在12年的探索中,我们逐步掌握了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和有效模式。我们通过主题阅读丰富知识和情感,通过主题课程浸润洗礼心灵,通过主题实践训练强化行为,通过主题展示显示品行德性,通过主题反思提炼升华智慧,这些对品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和模式的建构,使我们不但收获了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良性固化,也收获了对品德教育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二)反思
1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反复性需要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认知和探索
从心理机制上说,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艰难的,只要有一回禁不起诱惑就可能失去对道德的坚守。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目前我们所做的只是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不断强化,形成习惯。但习惯成为小学生的自觉行为,要经过反复训练,需要坚强的意志。从学生的外在表现看,好习惯养成时有反复,我们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反复性上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认知和探索。
2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示范性需要加强
篇10
2.把准教学重点一般说来,知和行是思品课教学的重点。
就知和行比较,如何确定谁是一堂课中的教学重点?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思品课教学重点的确定和语数课教学重点确定是有区别的,语数课教学重点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而思品课的教学重点则是由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决定的,因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源除学校之外,还有社会和家庭。因此,每次思品课教学之前,学生对将要接受训练的道德观念既不是完全掌握,也不是完全陌生,而是处于一种知行矛盾阶段。这种知行矛盾有时表现为有知无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有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无行。因此,思品课教师在备课阶段,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进而确定教学重点。若学生是有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导行上;若学生是无知有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明理上;若学生是无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知行并重。
3.创造性使用教材
省编思品教材一般都是由课文、“想和做”两部分组成,课文是教学的基本载体,“想和做”是用来巩固练习,反馈检测用的。
使用思品教材和使用语文课文是有区别的。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知情行意的综合训练。思品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去进行内心对比,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出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所以语文课教学重在分析,思品课教学重在比较;语文课教学重在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思品课教学重在归纳道德观点的基本要求。
思品教材中好的“想和做”,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有强烈的针对性;二是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想和做”,可以掀起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思维价值,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只简单地进行判断和选择处理。如果教材中的“想和做”和自己教育对象的知行实际还不够接近,则教师要重新设计,好的设计是能针对学生对一些现象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看法,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创设出一种在明辨是非时能刻骨铭心的教学情境。
4.把住延伸的度
不同的道德观点,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但思品课教学要保证一课一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把住延伸的度,不宜无限扩展。
把住延伸的度,指的是有时可以自然延伸,比如:和好书交朋友,可以自然延伸到和好报交朋友;从小要敬爱父母,可以自然延伸到长大后有责任供养年老的父母。但这种延伸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要控制在同一个道德范畴和同一个教育层次之内,决不能无限扩展。比如:从小学好各门功课就不宜向德智体全面发展扩展;热心为集体服务就不宜向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扩展。
篇11
一、认清思品课教学的基本结构
思品课既遵循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德智双重性。因此,思品课教学的外延更广,思品课课堂教学结构显得非常灵活,我们把这种灵活的课堂教学结构归纳为“两点双线圆圈式”。“两点”为知行两点,即任何一堂思品课都必须落实“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两个内容;“双线”为情意双线,即激发道德情感和磨炼道德意志要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它们不单独组成一个教学环节;“圆圈”表明知情行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端性,任何一种心理成分都可以做教学的开头,也可以是教学的结尾。当前思品教学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品教学结构,它明显地体现了知行两点,但要注意:千万不可忽视激感和磨炼意志的有机渗透,否则,上课就会枯燥无味。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开发探索思维。探索性学习方式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那么干瘪苍白,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也起到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氖的效果。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教师可采用一些探索性问题引进导入新课程的方法。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因而恰当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旧时还要求教师要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应运于教学过程之中。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承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景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创造性使用教材
使用思品教材和使用语文课文是有区别的。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知情行意的综合训练。思品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去进行内心对比,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出道德观念的基本要求。所以语文课教学重在分析,思品课教学重在比较;语文课教学重在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思品课教学重在归纳道德观点的基本要求。
思品教材中好的“想和做”,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有强烈的针对性;二是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想和做”,可以掀起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思维价值,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或怎么样,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只简单地进行判断和选择处理。如果教材中的“想和做”和自己教育对象的知行实际还不够接近,则教师要重新设计,好的设计是能针对学生对一些现象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看法,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创设出一种在明辨是非时能刻骨铭心的教学情境。
五、学生的思维参与是教好教活思品课的根本途径
篇12
一、认真调查,客观分析,明确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小学德育工作在爱国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基本道德认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德育工作实际上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需要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如:德育目标“高、大、空”,缺乏针对性;德育内容单薄,观念滞后;德育途径单一,德育方法、手段落后,德育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德育力量薄弱化,缺乏力量整合。
二、系统挖掘,优化整合,确立校本德育目标与内容体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校课题组全体人员在充分研读各种传统道德教育文献的基础上,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整体优化”的原则,确立了校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一年级: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爱戴长辈、友爱同学;
二年级:尊崇礼仪、为人谦逊、举止文雅、勤奋好学;
三年级:珍惜时间、勤劳节俭、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四年级:言而有信、行为守范、知恩图报、知错就改;
五年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见贤思齐、积极进取;
六年级:热爱祖国、关怀民众、志存高远、求实创新。
这24个德育目标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即“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勇”。其隐含的道德内涵与现行德育内容有效对接,既融于社会现实又易于被学生接受。每个德育目标又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
1.导语。高度揭示该德育目标概念界定的内涵外延,介绍古往今来该德育目的形成、发展及光大。2.格言警句。精选那些通俗易懂、具有世代传承价值的名言,让学生熟读成诵。3.经典故事。精选5~7个故事,让学生在鲜活生动的故事中受到启迪。4.时代内涵。主要是对传统美德中的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5.践行目标。对学生如何进行行为规范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便于学生照着去实践、体验、提升。6.体验感悟。主要是围绕德育目标设计的德育活动方案,分学段形成一个序列,以体现知与行的统一。
三、联系实际,广开渠道,构建校本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
我们课题组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并参照其他学校进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丰富经验,在几年来的教育实践中摸索、总结了八条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
1.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德育活动课教学中
学校以《和谐德育》读本为依托,把每周一上午第三节课固定为传统道德教育活动课,要求各班根据对象和教育目标的差异,适当增删教育内容,调整教学重点,充分体现课题性、主体性和活动性。
2.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学科教学渗透中
要求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传统道德教育。渗透的方法有直接渗透,如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有许多内容本身就是传统道德教育的好素材;其他学科可间接渗透、可随机渗透,也可根据形势需要进行重点渗透。
3.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为了让传统文化随时随处感染学生,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格言中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精彩片段分布在各楼层、各教室的墙壁上,还在运动场边上专门设计制作了文化长廊。学校的宣传橱窗、广播等也都成了媒介。
4.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主题教育活动中
我校每学期都要按照“美丽人生从做人开始”传统道德教育系列活动的安排,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还利用“五四”“清明”“端午”“七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
5.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养成管理教育中
遵循知、情、意、行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我们把中华传统道德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沭师附小学生一日常规》有效对接,把每个条目分解成若干条具体实施细则。
6.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中
开设心理辅导课、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语信箱”,对学生在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学习方法、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预防和有效干预,运用中华传统道德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7.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家庭教育中
实验之初,我们就把传统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活动安排用公开信的方式印发到每个学生家长,以获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和参与。通过专门“家校联系卡”形式,各实验班级每学期都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形式,请家长提建议、谈体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督促、检查、信息反馈。
8.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于社会教育活动中
篇13
在德育的内容上,朱熹的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到“理”和“利”的关系问题以及礼仪教育的问题。首先,在“理”和“利”的关系问题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虽然朱熹的这一主张成为了今天众多批评者的的矢,但这一提法在当时具有现实针对性。他在《学校贡举私议中》指出:太学“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得隽于场屋者耳”。再让我们联想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的话,“存天理、灭人欲”这种以理统欲的主张是针对时弊的。至于“礼仪教育”的问题,是整个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载体,这在自宋以后的理学教育体系中也不例外。在德育的方法上,朱熹强调师者的模范表率作用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为了教育学生,朱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还特意邀请时贤名流到学校任教,“访求名士,以为表率”。朱熹还特别重视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他说“:学校规矩虽不可无,亦不可专恃,须多得好朋友在其间表率劝导,使之有向慕之意,则教者不劳而学者有益。”[3]同时主张对学生加强伦理教育,改善教学方法,“无牵于章句,无滞于旧闻,要使之知所以正心诚意于饮食起居之间,而由之以入于圣贤之域,不但为举子而己”。
在德育发展的阶段理论上,朱熹主张教育应该有先有后、循序渐进。朱熹认为八到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任务是“教事”,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他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4]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和“杂细事宜”五个方面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举止等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十五岁以后是被朱熹称为“大学”教育的阶段。德育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教理”,也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5]。朱熹还认为,这两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二者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他说“: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以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5]在教育的管理上,朱熹主张“德主刑辅”。朱熹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但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以思想教育为主,他把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行,同德育的教育管理目标结合起来,他说:“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义理之不足以悦其心。”[5]要求教人者能“知其心”,言“中其情”。以德为主,就要切实提高德育的成效,而德育的成效则取决于施教者和受教者能否将心知心,情感交融。
二、朱熹德育思想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1.做事为主———辅之以理。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阶段是人生的8~15岁,并为“小学”制定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在儿童“成人”教育的路上,“小学”德育应侧重于“事”,“大学”才侧重于“理”。朱熹反复说:“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定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朱熹的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生长理论,儿童的认知生长要经过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阶段。在动作表征阶段,儿童主要靠动作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动作表征是认识的基础,但却使用终生。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根据以上认识,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德育应该以“做事”为主,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从做中学”,这是符合道德发展基本规律的。但是“做事”和“明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发展阶段又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6]。儿童在做事的过程中一直试图在明理———做事的过程即是明理的过程,但是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中小学的德育只能以做事为主、辅之以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别是教育者一定要为学生树立模范表率的形象,并通过一些现代道德教育活动,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