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信息素质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
信息素质,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夫斯基在l974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他认为信息素质是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素质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国内学者对信息素质概念的认识已基本统一,即认为,信息素质就是在信息化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机构的作用下,社会个体成员所应该具有的比较稳定的信息特质,是一种明显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基本素质。它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推进中国特色军革,实现军队建设跨越的双重历史任务,不能单纯地把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与一般国民信息素质简单等同,也不能仅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信息素质。中国特色军革是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演变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后发式跨越,既要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编制体制、作战理论与信息化相适应,更重要的是培养大批能驾驭信息化战争的军事人才。军人信息素质,既要考虑军事人才的科技特征,又要考虑它的文化内涵,同时必须考虑到我军的特殊性和军事斗争活动的对抗性。因此,军人信息素质,是指军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应对信息战争等方面所应具备的修养与能力。
信息素质教育,对学员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信息社会里的高质量生存教育和发展教育;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信息社会里人们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成人的信息素质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纷纷提出了本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信息素质教育包含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心理、信息安全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
二、军校学员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军校学员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新形势下,军革,以及军事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大丰富了军人素质和能力的内涵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军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中最主要核心要素,成为衡量军队从事军事活动能力最重要的考量指标。新时期新阶段要履行“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新的历史使命,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信息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这已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军校是培养人才和向部队输送人才的基地。因此军事人才的获得主要依靠现代化的军校教育训练来培养和孵化,通过信息化的教育训练达到传输信息知识、挖掘信息智力、提升信息素质和强化信息能力的目的。
军校学员信息素质教育,就是对军校学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普及信息知识教育,以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增强信息能力,提高其信息素质。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所需合格人才是军校的根本任务和立校之本,面对知识、信息时代的挑战,军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高素质人才和信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重视军校学员的信息素质教育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军队建设正向信息化发展。提高部队信息能力,获取并保持信息优势,已经成为部队建设的重要问题。与之相适应,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能否断然出手,克敌制胜,并不完全取决于装备的优势,而是取决于战场信息资源掌握情况。当代军校学员既要有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又要有驾驭新型信息化装备的能力,以及敢打、必胜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军校培养的学员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既精通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从而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三、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学员信息素质教育的工作。
在军事信息化的今天,军事斗争所需要的合格军事人才不仅要具备军事素质,而且必须具备现代信息素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军院校学员信息素质建设进展相对落后,需要我们把军事人才信息素质教育当做军校的重要工作,不是突发奇想,而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军队建设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未来军事斗争对军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军校一定要把学员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当成重要工作来抓。
(二)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学员的信息能力。
1.对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传授者来说,首先自己必须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和教育能力,然后才能把学员培养成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因此,一个军队拥有高信息素质的教员队伍尤为重要,必须把信息技术教员的引进、培养、进修工作抓好,在相应的办公环境、教学硬件配置、教学软件、资料的配备等方面给予资金优惠政策,让信息技术教员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引导、带动作用。
2.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高信息素质军事人才的创新能力。通过开设信息战和信息技术课程,把技术训练和加强信息战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内容,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战斗和指挥等技术性很强的培训。
参考文献:
篇2
情感教育原理认为,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或决定性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智力水平的发挥。在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英语情感教学的内涵
什么是英语情感教学?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情感具有强度、紧张度、度和复杂度四种动力特征。这四种动力特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两极性、积极体验的增力作用和消极体验的减力作用。积极的情感如自尊、自信、放松、愉快等能增进学生的学习能量,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消极的情感如紧张、焦虑、愤怒、沮丧等则会降低学生的活动能量,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在人性的理念上,教学过程不但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控制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互协调、互为作用的过程。
2 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他们已初步具有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并乐于了解异国文化和学习异国语言的趋向。但也有一些消极的情感态度在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所以像以往外语教学中重知识、轻情感的情况应该得到纠正。例如:焦虑就是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情感障碍,表现为紧张、害怕、不敢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引起语言输入和输出效果低下。抑制也是类似焦虑的一种消极因素。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采取回避和退缩的态度对待会给自己带来威胁的言行。如:在语言运用中出现错误而带来的批评和嘲讽会挫伤一些性格比较脆弱的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导致怕再次犯错而不愿参与课堂活动。
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方式的构成体。在这个过程中,是以调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为归宿,即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共振与情感共鸣,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和他们的交往水平,这是因为,有效的教学是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出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使学生积极、生动活泼地学习。但是,长期以来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构建,往往围绕老师这个主体进行,在这个关系中,老师往往变成支配的力量,把自己与学生的交往协作关系变成支配的关。系,致使其与学生的认识情感、价值等方面产生冲突,从而造成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失败。因此,在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要遵循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提倡构建新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师生关系,认为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主体流程,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教师与学生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同时还是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这样,知识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思维活动才能找到其载体,并充分展现其生机和活力。
教学过程中师生和谐共振效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合作,它主要包括师生课堂教学中的“工作关系”、课外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英语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设置情景,使师生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然而由于学生个体间的智力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相互间的频率,尤其是不同教师的思维频率不可能接近,这就要求教师能在透彻了解每个学生智力水平、知识结构、能力情况和心理意向等方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调整,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前5分钟的值日生汇报,可以从易到难,从内容较容易的报告天气、日期、出勤情况,到后来的Perform dialogues,Free talk(表演对话),都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环节。学生们为了追求效果,还从家里带来道具如:衣服、水果、玩具等。许多学生表演的维妙维肖,对于他们的表演,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情景的设置中,注意做到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常见的有,打电话(Making a Telephone Call)、看病(Seeing a doctor)、问路(Asking the way)、聚会(Having a Party)、购物(Doing shopping)等,较深的有:郊游(outing)、旅行(Travelling)、中国的节日(Holidays in China)等,这时,教材是脚本,学生是演员,教师则变成了导演。教师担任导演是发动者、组织者,又是参加者和评判者。在对话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热情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思想,充分肯定他们在口语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在进步的反馈中增强学习的信心,让师生在情感交融的氛围中进行教与学,实现目标。
4 结语
情感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丰富和改善了学生的情感生活,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把英语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我们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或综合交替使用,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序阳.思想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1999(4).
[2] 刘影.中学英语情感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2003(32).
篇3
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形神论”的角度,对高校武术教学中诸要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形”与“神”的关系。以期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把握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使高校武术教学达到真正的“形神合一”。
二、“形神论”的基本论点
“形神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形——与神相对,指可被感知的实体、外形、外在表现;神——与形相对,指内在的精神、事物之统领、艺术审美之极高境界。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依附于形而存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夭,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形、神关系的论述多见于养生哲学、古典美学、武术理论和气功理论之中。
三、“形”与“神”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的开放性动态系统,影响和制约这一系统的因素多、变化大、随机性强,各要素之间关系十分复杂。运用形神论的观点处理体育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矛盾,可较好的理顺系统中各种纷繁复杂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从而能较好把握系统的状态,使其向优化方向发展。
高校武术教学系统所有要素的“形神”,最终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学生这一教育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做不到这一点。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自己显得“神”气十足,而学生却无精打采;有的教师把场地器材布置的“神”灵活现,可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并不高。要真正处理好系统诸要素的形神关系,首先必须弄清各要素中哪些属于“形”,哪些属于“神”,以及各要素间的形神关系;其次,要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
四、体育教学系统中诸因素形神关系的分析
体育教学整体系统是由学生、体育教师、教学内容(教材)、场地器材(教学的硬环境)、教学过程等要素组成的动态系统。这一动态系统的运转是否和谐与诸要素之间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否恰当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1.学生的形与神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反映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效果的最直接的因素。学生的“形”指其外在的表现,包括:课堂上的言行举止、体育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以及良好的姿态等;学生的“神”指其内在的素质,包括:对体育的认识及其内涵的正确理解、体育学习的内驱力、对体育科学知识及运动技能的渴求、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及对健康体魄的追求等。
要把学生培养成符合21世纪发展要求的“四有”人才,在其自身“形与神”关系的处理上,必须强调“形神兼备”。对于在校学生,主要任务是培养其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和品质,传授健身技能,使其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从外表看,似乎“形”方面的要求较多,其实不然,因为“形恃神以立”,学生只有有了内在素质的“神”,才可能产生良好的外在表现的“形”。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研究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的“神”,绝不可用“管、卡、压”来强迫学生表现出所谓的“形”,否则必将导致学生厌烦体育学习的后果。
学生的“形、神”受以下因素影响:①教师(不仅是体育教师,有时班主任和其他教师更为重要)的言传身教以及为人师表的垂范作用;②体育课堂常规的贯彻;③教学内容的选择;④全校及班级体育活动的氛围;⑤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总之,影响学生形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自身的“形与神”对学生的影响起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形神”的修炼。
2.体育教师的形与神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整体系统中,起着调控作用,是诸要素之“魂”。体育教师的“形”是指其外在的表现,包括:言行举止、衣着服饰、授课语言艺术、教学方法手段、运动技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体育教师的“神”是指其能力和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行为素质以及教育教学能力、运动能力、组织管理领导能力等。根据职业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好自身的“形与神”的关系。
首先,在“形”的方面,教师对学生会产生较大影响。由于职业特点,体育教师和学生接触面最广、时间最多;因此,他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看来也应是最合标准规范的,对学生有极大的示范性。①仪表风度是其“形”的初级表现。准确、清晰、富有感染力的谈吐,清脆、果断、洪亮的口令,健壮的体魄以及“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的姿态,整洁、象征生命活力的运动服饰,都会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②教学艺术性是其“形”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精炼、准确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描述,幽默恢谐的语言,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来充分展现当代体育教师的风采。③运动技能是其“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也是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最基础要素。一个运动技能较差的教师是很难让学生“服气”的。教师要“以身立教”,必须重视自身运动技能的学习、保持和提高。现在,一些中青年体育教师出现“吃老本”现象,他们不注意运动技能的进步提高,这将对其“形”造成极大的损害,必须加以警示。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体育教师的美德,是“形”之最高表现。它会对学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形”。
其次,在“神”的方面,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努力“炼神”。武术教学以身体运动为媒介,特点有:在户外进行、受外界干扰较大、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真实的我”、偶发事件多等。这就给教师在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①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教育能力是教师“神”之统帅。②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是教师“神”之筋骨。③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教师“神”之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运动能力是体育教师展示体育技能的前提,也是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一个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的教师,是不可能表现出应有的“精、气、神”的。④心理、行为素质和组织、管理、领导能力是教师“神”之辅助。体育教学看似简单,实则是复杂的动态系统。
3.教学内容(教材)的形与神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载体,它的“形”指可视可见的体育项目,包括:项目特点、技术结构、技术复杂程度等;它的“神”指蕴涵在教材之中的价值,包括:教育价值、健身价值、审美价值等。首先,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在培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精神方面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其次,健身价值方面,武术追求的是壮内强外,体现的是劲;再次,武术具有防身制敌的攻防价值;第四,在审美方面,武术讲求的是刚柔并济、动静相间、形神兼备的传神美。不同教材存在较大的“形神”差异,在选编教材时须考虑“形神兼备”。对于那些“有形无神或少神”的项目不应作为主要教材或尽可能不选为教材。
现在,多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形”把握的还可以,而对教学内容的“神”掌握的却不尽人意。特别是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两大方面,大多数教师不以为然。这也是武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难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够,认为武术教学就是要增强学生体质,其他的都是别的教师的事,没必要管;二是教师自身这些方面的修养不够(如审美修养),知识匮乏,做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欲发挥体育课程在教育中的巨大功能,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认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否则实施素质教育只能是空谈。
4.场地器材(教学的硬环境)的形与神
场地器材即体育教学的硬环境,是体育教学得以实施的条件。其“形”指场地器材的布置和利用情况;其“神”指合理程度、美观、安全等。在处理场地器材“形神”关系时,首先考虑的是“神”的问题。因为场地器材布置利用的合理与否、安全性如何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美观大方的场地器材的布置会对学生的审美修养有直接的熏染、陶冶作用。这里的“合理程度”是指场地器材的布置使用是否考虑场地的大小、形状、方位以及与器材摆放和教学队形是否协调,器材利用率如何,器材布置是否便于教学等;“美观”指整体的和谐、教学环境的清洁,而不是指外形上的好看,就像浓妆艳抹之人并不一定有内在的美;“安全”指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有无危险隐患等。教学中,有些教师不太注重场地的利用和器材的布置,认为只要学生能活动开就可以了。有些教师为了所谓的美观,在堂课中利用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器材,让学生搬来进去;而安全因素更易被一些教师忽视。因此富于“神”的场地器材布置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师绝不可等闲视之。
5.教学过程的形与神
这里所说的教学过程,是指武术教学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教学过程的“形”是指队形和队伍的调动等体现出的直观感觉;“神”是指学生学习的气氛、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师精神状态。
教学过程的形神属较高层次的要求。它是在以上四方面形神关系把握好的前提下,进一步体现出来的。此时形神关系的处理,最好是形神兼备,若不能兼备时,应存“神”弃“形”。如:教学过程的队形不能成为制约学生感受体育乐趣的枷锁,因为,只有学生从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才会体现出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气氛才会高涨。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纪律和队形整齐,要求学生每次做完动作后都必须规规矩矩的站好;特别是有上级领导检查教学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做法只能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压抑,让学生厌恶体育学习。
教师精神状态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起着直接的影响和调控作用,一个精神萎靡,对学生的行为不理不睬,甚至把器材一发,自己旁边一坐或几个教师云山雾罩地侃大山、谈生意的教师,是不可能上好体育课的;这些行为会对体育教师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提起了“神”,其他方面的神和形才能体现出来。对于青年教师,开始时应在形上下功夫;因为“神是在形的积累基础之上出现的”。
6.武术教学整体系统的形与神
武术课程教学整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这一整体系统中,教学质量以及素质教育的效果属于“神”,组成武术教学系统诸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属于武术教学整体系统的“形”。
武术教学整体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形神”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统一于学生的形神这一最终目标上。教学质量的高低,素质教育的效果如何,都与武术教学系统内诸要素的形神息息相关。因此,只有处理好系统中诸要素的形神关系,才能使系统的形神完美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汪梅.论武术套路与创造力[J].搏击·武术科学,2007,6(4).
篇4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在身体素质、智能素质及品德素质三个基本方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发展。
学会学习,这个问题是与文化素质紧密相连的。学会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变对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培养并锻炼主动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做人,就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应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以及新时代的要求,让学生从爱家乡、爱社会的感情升华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情操,使他们的思想情感与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成为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学会发展,是一个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够与有团结合作、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能适应社会生活、能独立思考,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精神。
那么,如何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完成以上素质教育内涵的要求?英语教师首先要了解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特点和内容,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完成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
二、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特点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被机械地教、机械地学。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已经充分证明,语言虽然可以学得,但更主要的是习得。由于英语学科属于基础学科,因此,就其作为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言,语篇总是涉及各类学科、种种话题,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与其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学生要想学得好,首先就要学得活,而要学得活,就要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建构丰富的图式框架。英语学习与学生获取信息和背景知识的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
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就语言本身来讲,主要是听、说、读、写这几方面的素质。这也是学校教育中所要解决的主要内容。但是,仅仅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积累、应用英语、丰富情感,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就语言的工具性来讲,学生应学会运用英语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随着广播电视和现代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建立和迅速发展,许多人感叹“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起了并且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以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前提。
四、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措施
1.英语语言素质的培养
(1)听说素质及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课对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中学的听力教材大多篇幅较短,话题也相对直截了当,所以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热身”(warming-up),广泛讨论一些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话题,先说再听,听完后再说,做完规定的练习后,做一些口头作文,有条件的话还可组织一些辩论活动。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背景知识的扩充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为人处世的能力。
(2)读的素质及培养
读包括朗读和阅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为了阅读。以前,许多人以培养阅读素质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现在的情况虽然不再是这样,但阅读的确是重要目的。还有,在各类考试中,阅读也占了相当的分量,分值比例也高。所以,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阅读素质应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因为学生在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上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固然与学习方法有关,但多数是因为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包括语法知识(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词类、动词的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形式等)、词汇、有关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是培养阅读素质的重要基础。中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初中)和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高中),文化导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获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根据上下文去预测和理解意思。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
精读和泛读是阅读的两个方面。精读应以英语知识(句法、词汇或修辞等)为重,并为泛读打下语言基础;泛读课应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培养一定的阅读技巧为主,并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取丰富的背景知识乃至专业知识。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泛读技巧,主要是略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和整体阅读(global reading)等。
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训练是培养阅读素质的必要补充。上几堂这样的专题课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这些也是对语篇层次训练,与阅读理解密切相关。课堂上老师的带领、指导与督促学生阅读英语课文或做练习,或适当安排布置一些英语阅读方面的作业,让学生课外自主完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素质,从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
(3)写的素质及培养
写和读同属语篇层次,但方向相反。写是一种输出。我认为,它的特点可用“生产性”(productivity)来表述。写的素质应包括各种文体,如信件、电报、议论文、日记乃至诗歌、小说等。但是中学阶段应从最基本的书写开始,逐步由看图说/写话、较复杂的句子的“连词成句”、造句过渡到语篇层次,并适当结合文体知识,如信件、日记、报告、故事等。此时,教师应多让学生做些guided writing,note making ,outlining,summary甚至是cloze test这样的训练。这里还要强调comprehensible input的重要性。一个教师或许可以教学生把语法题做得很出色,但写作是不能简单地教好的。也许大家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什么都不会写,或者写出来的几乎无法读通,有的人写起来水平一般,而有的人文采飞扬?关于这一点,语言心理学家雷纳伯格(Eric Lenneberg)曾经拿游泳来打比方:世界上不是有优秀的、一般的和很差的,甚至是一点点也不会的游泳者吗?教师在教写作时,可要求学生多做一些group work,并在构思、遣词等写前准备中相互帮助,将不同等次的学生分在不同的组里。进行评价时,注意过程的管理。着重帮助学生修改,精心挑选写作题材,并适当结合背景知识和阅读训练,让阅读为写作服务,以从写作过渡到培养学会发展,能独立思考,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精神。
五、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英语学科中的素质教育又有着自身的特点。英语学科素质教育,应在学生现有的身心条件下,通过学校、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人格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努力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主学习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发展的能力,使英语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Krashen,S.,Applications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In Methodology in TESOL.1987,No.3:33-43.
篇5
1利用民众生活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感悟、积累与创造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重复与积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社会生活现象就是民俗的外在表现形式。语文教育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递、思想的改造、精神的丰富,从这里入手就相对容易完成。从教师的角度看,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习惯、思维方式是因材施教的必要环节。因此,教师如果能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入民俗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与认同,就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授沈从文《边城》一课时,大多数同学对龙舟竞赛中那种百舸争流的场面,对万人空巷的盛况很有感触。龙舟竞赛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我提问:在我们这里有没有类似的活动?大概是什么季节进行?大家争相回答:常熟每年春秋两季举行,方言称之为“划龙船”。接着,再请实地观看过龙舟比赛的同学将现实活动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交流感受。这样展开之后,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文中的民俗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就显得轻松而愉快。比之死板的讲授方式,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2利用民俗文化渗透素质教育
要提高国民素质,当然要进行素质教育。它使得教育的目的不局限于“授业解惑”,而扩充为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得教育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而转变为由社会、家庭和学校所组成的大文化环境。在此契机下,利用充斥大环境的民俗文化因子充任“跳板”来进行素质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的社会功能造就了语文学科要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特点。文言文《屈原列传》就是一个以民俗文化引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非常好的题材。本文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操守,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予的感情”。如果以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诗作的基调”这一知识点,学生兴致不高,了解也不深。于是我将该文章与端午节的民俗联系了起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公元278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还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鱼,让鱼不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逢五月初五,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当我把这段故事介绍结束后,学生兴致盎然。对知识点有了深入了解之后,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借助民风民俗,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能让他们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让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3让民俗文化教育折射人文关怀
3.1地方特色文化搬进课堂。地方特色文化可以包括当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使用地方性专题的特色课程。常熟的白茆山歌”被誉为“吴地一绝”,有“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美誉,是吴歌的重要一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近水楼台的常熟白茆中学以“白茆山歌”为载体,以班会课、语文课、艺术课等课堂教育为阵地,通过对著名山歌能手的介绍、知名人士对白茆山歌的评价等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定期邀请民间艺人来校献艺、讲座,通过欣赏,感受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之美;还建立校级山歌演唱队、创作小组,通过唱、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深入研究活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开掘,不仅弥补了课程体系中地域文化不足的问题,而且利用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教育学生,更容易被认同和被接纳。白茆中学以开发、研究优秀民俗文化为基础,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拓宽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手段和方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折射出鲜明的人文关怀。
3.2节日文化引入进课堂。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舶来了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之类的“洋节日”。这些节日甚至已经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洋节日”人们总会喜不自胜地欢度着。学生对这些洋节日的了解和重视令人咋舌;与之相反的是,对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的内涵却知之甚少,忽视传统节日的心理占了很大比例,这不得不令人担忧。事实上,民俗文化也包含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悠久的中华节日文化,不仅是我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永恒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国定假日增加了清明节和端午节,虽然假期仅为一日,却恰恰反映了国家对民俗的重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整合,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观念,也引起了民俗文化的嬗变,甚至许多地方的古老民俗文化正在消失或己经消失。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个民族不强化本族的文化传统,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那么就有可能改变民族的属性,甚至迷失了自己的民族。因此,培养并提高继承者的民俗意识迫在眉睫,而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就是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者:黄英 单位:常熟中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教育及文化文存.董晓萍编[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2.
篇6
随着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钢琴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受到各个年龄阶段学生和家长的青睐,钢琴教学、培训越来越普遍。无论是专业音乐学院的钢琴教育,还是师范类高校或者职业院校开设的钢琴课程,由于其秉持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指导理念和教育目标,因此在整个钢琴教育领域形成了五花八门的教育模式,各有优缺点,却又互不相容,钢琴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并不符合现实中钢琴教育需求普遍性发展的时代特色。因此,不断提高我国钢琴教育领域的师资队伍质量和整体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这对于我国高师钢琴教育业乃至整个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高师钢琴教学现状
钢琴课是高等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一些院校还开设了钢琴小课、钢琴教学法、钢琴艺术史等课程。通过对高师的钢琴教学与教学实践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钢琴乐曲所涵盖的内容,缺少深入研究;在内容上,学生们只是学习从古典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钢琴音乐,由此产生了学习的局限性;在方式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缺少自我学习和创新研究能力,同时不太注重教学实践,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二、高师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设置。就传统的钢琴教学来说,教师更加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演奏技能,对于音乐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优秀作品的欣赏缺乏重视,这导致了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缺乏合理性,如果钢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作品欣赏,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十分不利。
(二)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说教,这种方法不仅不会调动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还会禁锢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教师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非常少,课堂氛围较为死板,对于演奏作品中蕴藏的内涵,学生也不能够自主思考,这些都会导致钢琴演奏变为机械的练习,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高师钢琴教学创新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钢琴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科学制定钢琴教学目标,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从实际出发,使得教学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改革。首先,钢琴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于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热情。其次,应该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这里所说的音乐素养不单单指的是对学生的演奏技巧进行培养,同时还需要学生学好钢琴相关理论知识,赏析大量优秀作品,能够从这些理论和作品中发现钢琴演奏规律,找到不同作品中的共性和特殊性,并将这些东西有效的融合起来,丰富自身,达到提升音乐素养的目的。第三,钢琴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创新,自主思考。
(二)创新教学内容。钢琴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体是完善教学内容。首先,高校应该根据目前钢琴教学情况以及社会发展,丰富现有教学内容,在选择钢琴作品的时候应该注重其针对性,循序渐进,实现时代和经典的结合。其次,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就目前的授课情况来看,高校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演奏能力,缺少理论知识和作品赏析教学环节,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三)完善教学模式。钢琴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要方法是完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展开教学活动,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他们自主思考,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多与学生沟通,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潜能充分被挖掘出来。
(四)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高校钢琴课堂也应该结合实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网络、多媒体等展开教学,这种方法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讲授贝多芬的《月光曲》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贝多芬的纪录片,让学生更加理解贝多芬的生平经历,把握创作的背景,学生在演奏《月光曲》时,自然就能够将乐曲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四、结语
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理念深入分析与研究,将其完全渗入到钢琴教学与学习当中,并以此作为促进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的重要标准与前提,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从而培养出符合时展需求的高素质师范类人才。
篇7
一、音乐欣赏课能够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感情
音乐欣赏是一种以情感表现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当丰富的情感内容以特有的音乐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时,能够在听者的心灵中激起强烈的感情共鸣。音乐使大脑的声波感受细胞得到不断发展,对于各种音乐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分辨和感受力。优秀音乐作品所具有的优美、高尚的情感信号对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比如,优美的古典音乐作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婴儿的注意力,给其增加一种纯洁的“”,使其心情愉悦。在优秀音乐作品的长期熏陶下,我相信学生的感情内涵能够变得丰富而高尚。
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表演家的表演,其最终目的都是希望人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创作的作品或演奏的作品。无论那个年代,作曲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听众。
二、音乐欣赏课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想象力
优秀的音乐,具有特殊的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的魅力,使欣赏者从音乐音响感知开始,再进入由变幻无穷的音响世界和生动的情感体验所延伸出来的神秘想象世界。在这种幻想世界中,欣赏者能够暂时超越自我和现实,使心灵得到净化。不仅如此,音乐在推动欣赏者的思维发展和直觉的产生方面有着强大的力量。
根据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发现,由于音乐美育的作用,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
三、音乐欣赏课能够培养学生深刻的审美理解能力
优美的音乐是人类大脑中最美好崇尚感情信息的释放,它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反映出人类生命的希望,能够启迪和激励人们在任何情况下去追求光明和真理的信念和决心。音乐能够表达各种美好的情感,如优美感、同情感、亲切感、庄重感、幸福感、光明感等等,能够反映出人类的哀愁、悲伤、欢乐、喜悦,使人在音乐艺术的感召下,心灵世界不断得到净化和升华。除此以外,优美的音乐还能够培养良好的个性和行为习惯。根据调查发现,长期从事古典音乐活动的人,大都性情温和、雅致、稳重、待人礼貌和蔼、乐观大方;经常欣赏浪漫派音乐的人,性格开朗活泼、思想活跃、富于幻想,易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并善于表达和展示;热衷于现代音乐的人,则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表现意识。优美的音乐还能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优美的音乐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这一特点,广泛而适当地将音乐渗透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能够使这些活动处于一种轻松活泼、富有生气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与和谐气氛中受到熏陶,接受教育;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反过来,由于音乐与其它相应活动内容的结合,又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音乐欣赏课能够推动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高雅优美的音乐能帮助学生开启智能。无论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是以文化素质为基础的。要改变我国高等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口径偏窄的弊端,除了必须进行专业调整和合并之外,还必须通过素质教育来突破学科之间的界线,沟通不同学科专业的联系,拓展和加深教育,使学生获得更加综合的学科知识,并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不断完善个性,发展学术文化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学会解决复杂问题,增强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五、音乐欣赏课要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艺术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和有效途径。各类艺术活动对跨世纪人才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求知欲强,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艺术团等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使艺术的教学与活动相结合,互相补充促进,并在艺术活动实践中体验。如可通过开展班际歌咏比赛,培养同学们的整体意识、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音乐欣赏课里还应注意过程的艺术化,因为我们整个欣赏的过程都是在育人。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仅把音乐作品作为一个审美的对象,往往把老师也作为审美对象。因此,作为任课教师,言行、作风也要严格要求,也要体现出艺术标准,要注意提高个人修养,努力完善自身的思想认识、文化水平、业务水平,真正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去育人。
音乐的美,不仅能为学生的感官提供现实生活和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优美生动的音乐音响,而且对于建立审美心理结构、美化心灵、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等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4年
[2]龚妮丽.试论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J].贵州文史丛
刊,2006年04期
[3]石蔚.《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管子学刊,2002年
01期
[4]郭娜.音乐审美偏好与人格特征及道德的相关研究[D].中
篇8
一、为什么要借助音乐教学渗透德育
音乐作为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其学科价值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唱,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乐理,更重要的是要展现每首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以及基本的音乐素养,目的就是确保学生在高效的音乐课堂中德育水平也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实现“教与育”的价值,才能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为什么要借助音乐教学来渗透德育呢?(1)学科价值的体现。音乐本身就是一门以极具有感染力的学科,也是学生普遍喜欢的一门课程,所以,将该课程与德育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提高德育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2)课改的要求。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学科的教学都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要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德育作为学生健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也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
1.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审美性是音乐课程特性的主要特点,也是音乐学科价值的主要体现,更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陶冶情操,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所以,在德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要鼓励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中所包含的美,逐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例如,在教学《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为了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德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想象力,跟旋律来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来体验乐曲充满活力的、抒情优美的情绪。同时,鼓励学生根据歌词“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来找到自己绘画的主题,进而使学生用画来表现音乐中的情境,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中的美,以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歌曲的内涵,要鼓励学生在鉴赏中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田野》时,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纯朴的情感,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歌曲MV,引导学生跟随着轻快的旋律去用心感受歌曲中所包含的对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听完歌曲后的第一感受,进而渗透爱国教育,促使学生德育水平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
3.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带有民俗特点的文化开始被人们淡忘,或者是被一些新的形式所替代,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民俗文化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甚至是一无所知,一脸厌烦。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有意识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唱大戏》时,为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角色,比如武生、花旦、花衫、青衣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每个形象的特点,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中国戏曲有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也逐步促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
篇9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教学的含义
1、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思想情感和历史文化内涵。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发展变迁中,流传着数不清的优秀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不仅仅拥有极好的文采,更为主要的是饱含着深沉的情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需要我们去认真地品读。语文教学就是一个这样的过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学作品,领略文人的风华与精神,并与当下的现实相结合,培养自我的人文修养。
2、引导学生感受汉语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汉语作为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它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无论在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和魅力。语文教学正是一个领略汉语文化的良好阵地,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汉语的精髓,不仅可以为以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充分的沟通打好基础,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体验到汉族人民独特的语言感受,也可以通过学习全面的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3、养成良好的学习与阅读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事实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并不仅仅限于课堂,它可以培养学生一种学习与阅读的良好习惯,而这些能力,往往也可以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的生活学习中去。教师在课堂上促使学生通过读写识记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通过阅读名家名篇来感受他们身上那些常人不具备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种习惯和精神的培养也是除过语文课堂之外的其它教学方式所不能赋予给学生的。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方法探求
1、通过课本进行培养。高中语文课本是经过多位汉语语言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商讨审定的,涉猎范围广、立意创新度高,相对于初中的语文教材,它在继续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读写能力之外,更多的强调他们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以及所传达人文精神的领悟与探索。基于此,语文教材是一个开展人文教育的良好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递进的层次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指导他们进行阅读理解,把握中心意思,其次,共同讨论,畅谈阅读感受,这种讨论过程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再进行引申教育,实现教材与人文教育的契合。
2、通过语文教师进行培养。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个人人文因素对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容善良的心态、平等待人的教学方法、热情真诚的为人处世方式以及博学多艺的才能等,她的学生就会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得到,而这种潜在的培养方式的效果往往大于日复一日的说教。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频繁的互动,一方面扩散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播效能,另一方面,积极地互动能够使教师准确的察觉和捕捉到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从而根据观察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最好的培养效果。
3、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进行培养。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来达到更佳的培养效果。多媒体教学是当下我国素质教育推广中使用范围较为宽泛一种教学手段,它结合多种媒介于一体,能够将音频、视频、图形、文字进行综合表现,如果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准确的运用这种技术手段,就能够使人文教育的培养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将文章的内容与相关的影视资料、音乐资料和图片资料灵活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这种方式可以最大化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促进他们思考,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学生不仅对课本知识有了更为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还会更为准确的体察到作者通过文章所要传达的人文精神,可谓是一举多得。
结束语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多数语文教师都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首要关注点,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功利性的教学目的也丧失了语文教育的灵魂和本真,是极其错误的。鉴于此,我们要督促高中语文教育相关负责人以及
各个语文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从现在开始,把自己从应试教育的思维中抽离出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课本、语文教师以及课外课内多种形式相结合,加大力度来提升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水平,促使他们形成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能够以端正的人生态度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篇10
一、 现代科技发展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科技革命引发社会各方面的重大变革,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现代科技发展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现代科技发展对宏观教育体制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产业结构变化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对技能教育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人们学习更多新的知识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具体的教育实施过程中科技信息量的增加、学科的细化,必然会影响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
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教育体制的调控是否合理、得当,直接影响到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以及教育整体目标的最终实现。
2.现代科技发展对高校结构的影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校体制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热潮的到来,相当多的高等学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重组。中国现有的“综合性大学”是从一个个专业学院演化而来的,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科性大学,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都力求开创自己的办学方向,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大学办学的个性化、综合化和国际化,并建立起一个适应新世纪社会变化、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体现终身教育思潮的高等教育体系。
但是,我们在重视优势学科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边缘学科,尤其是公共艺术教育,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3.现代科技发展对艺术本身以及欣赏者个体的影响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在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对艺术自身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决定因素。西方美术史上从文艺复兴到印象主义,其中科学技术对美术的影响可见一斑。但是,在科技发展促进艺术进步的同时,也给艺术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滥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大削弱了艺术的本质审美特征,消极的、标新立异的、哗众取宠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艺术当中层出不穷;艺术自身发生变化的同时,对艺术的欣赏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如何给予客观的评判、正确的引导,是新时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二、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作用下,其性质的宽泛特征和基本要求
1.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共艺术教育的权利,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开设多门艺术类选修课配合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现在国内很多高校明确规定大学生必须完成艺术类选修课的学分,用相关规定来要求学生参与,以达到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普及性艺术教育的效果。
2.公共艺术教育的侧重性
在普及中提高,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实际上,这是一个从知识积累到能力培养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绪,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批判性理解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接触艺术的空间,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打造了一个可供调节的知识平台。
3.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互补性
公共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功能是互补的,两者的融合能够弥补各自的缺陷。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渗透科学的方法和精神,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实现融合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培养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把公共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各自的单一目标整合到总目标中来,达到教育的完整性要求。
三、 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体系
针对现代科技冲击下的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改变高校现有公共艺术教育的落后现象,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还要根据我国高校自身特点,构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以确保公共艺术教育顺利实施。
1.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价值标准
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的艺术教育应该有所区别。我们要明确通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艺术判断力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不是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
转贴于
艺术素质教育是以通过艺术来塑造人的灵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既应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也应遵循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公共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是以音乐、美术、书法、影视、舞蹈等艺术手段和内容,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己任,同时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求,做到与时俱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2.构建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达到教育标准实现教育目的的有力保障,这体现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等方面。
就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而言,在知识结构、层次结构、审美结构层次等方面都有待于改进。从普及到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下功夫,注意和现代科技发展保持同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电脑的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在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印刷制版等领域广泛运用,这些都是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大学生有必要对它们有所了解。同时做到难易适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相关的教材和读物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以顺利实施,确保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与质量。
3.创新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方法
第一,注重从学生兴趣出发,注重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要向学生介绍理解作品所需的相关素材,如作者的人格个性、人生经历、时代背景、宗教知识等;另一方面,必须要不断启发学生对于这些经典作品的个人理解,培养他们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二,摒弃标准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审美热情和潜能。艺术欣赏实际上就是认识事物、把握创作者思想意图的一个过程。艺术欣赏课最终不仅要丰富学生审美情趣和拓展其文化视野,而且还要使他们深入艺术的精髓,使他们懂得怎样靠自己的双眼去洞察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
第三,教学形式上,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当前校园内所关注的审美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安排教学。
第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只有掌握这种语言,才能真正读懂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内涵,提高欣赏水平。所以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课外美术小组,使学生走近绘画,了解美术语言,亲自体验绘画过程的情感活动,然后和欣赏美术作品结合起来,其效果是非常好的,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第五,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只有当学生自己掌握了比较科学的方法时,他们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比较是艺术欣赏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尤其是作品的艺术风格技巧方面,如不同的画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常常不易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清楚,但如果把这些作品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各自的艺术特点就容易区分开了。在艺术欣赏中不要孤立地对待一件作品,而是要和其他作品联系起来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以此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四、建设高素质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良莠不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自身文化修养差、文化底蕴不足、科研能力不强、敬业精神与教学能力欠佳、教育思想观念滞后等问题。加强管理与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水平,确保这支队伍的良性发展,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做好导向作用。
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发展对高校公共艺术的促进作用,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创新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马国俊著《论大学国民性艺术素质教育》,原载于《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 月
[2]刘德富 张朔著《在并校改革中推进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原载于《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4月
[3]杨涛著《试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美术欣赏课》,原载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6月
篇11
音乐能陶冶情操,拓展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审美情趣,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学生们往往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课本上的一些音乐与学生现在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只有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民族音乐,爱听经典音乐,懂得鉴赏音乐,让音乐与他们相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喜欢音乐更喜欢上音乐课,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学会创造。
一、更新教学观念,注重音乐欣赏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欣赏课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如何让学生会欣赏,在欣赏过程中会分析乐曲,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欣赏乐曲的兴趣。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叙事性很强,所以本课导入部分我采用为同学们配乐诗朗诵古老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梁祝相识――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并根据故事的起伏随着音乐的变化,有感情的讲述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由好奇到好学,这样,学生每次都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其次,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让学生自己去学唱歌曲、分析歌曲,进行创作等,创设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如:唱歌课《让世界充满爱》,首先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首歌曲总是出现在献爱心捐助活动中呢?”并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歌词,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分成小组去分析歌曲,聆听录音范唱,学唱歌曲,每个小组根据理解、分析的情况,设计出演唱形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积极性很高,在展示阶段,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有男女生唱、齐唱、领唱,有一个小组做到了表演唱,课堂气氛达到了,全班所有学生在温馨、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思考、在创造中学会知识。
二、运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音乐文化品味
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美术、地理……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歌课《给未来一片绿色》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对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如:唱歌课《大海啊,故乡》一首流传很久的歌曲,在教授过程中,采取听唱教学法,使学生很快学会歌曲。在中文、英文歌词的学唱、不同演唱形式如合唱、领唱、男女生、伴唱等,使学生对歌曲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也印证了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创造,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课的结尾拓展阶段,教师以配乐诗朗诵《大海》使这节课得到了升华。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拓展了知识面,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学习。
三、引导学生幻想、培养创造力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音乐是抽象的艺术,每一首作品都有它独特的内涵,不同的人欣赏同一个作品或演奏同一个作品,自己和他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新课改后,音乐课每个单元都有欣赏的曲目,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欣赏的特点,对每首作品让学生去联想,欣赏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在欣赏《九寨沟音画》这个作品时,因为九寨沟是被列为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把其它著名的地方用音乐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出乎我的意料,在检查作业时,学生热情很高,都争先恐后的到黑板上写,“美丽的武陵源,田园风光,秀美和谐,翠竹依依,炊烟袅袅,令人陶醉。”“美丽的丽江古城,郁郁葱葱,花木清香,古朴壮丽”等,那虽然只创编了几小节甚至一、两句曲谱和歌词,但都非常认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和实践意识,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
新课程环境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愉快的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丁 杰.浅谈中学音乐教学的评价与思考[J].音乐天地.2011(12).
篇12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篇13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