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程部内部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会计资料失真,核算不合理、不规范
有些水管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资金的支出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支出的界限;会计账簿和会计科目没有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来设置。
(三)资产管理与日常开支不严谨
在日常开支方而,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经费控制不严格,招待费、办公费等失控,如不按规定的标准开支费用,或者虚构报销事宜,报假账;在财产物资管理方而,内控管理薄弱,如固定资产管理未严格登记,导致资产流失;材料、办公用品、设备的采购不规范,如一人经办询价、采购、报账,也缺乏完善的领用、盘点与退还手续。
(四)监管不力,监督检查效果差
部分水管单位对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内部监督制度残缺不全,即使有管理制度也有章不循,只是将已订立的规章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使内部监督大打折扣: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遇到具体问题时过分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完善基础财务工作
建立健全控制环境是完善水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前提。这就要求一方而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要做到组织完善,人员到位。单位要成立由领导挂帅、审计部门牵头、财务部门及行政部门、工程部门参与的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全面预算管理小组等,才能做到层层落实。其次,坚持不相容职位相分离与授权审批制度,根据人员分工划分审批权限,做好账实分管与接触控制。三是严格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日常财务管理,做到账务完整清晰,如建立健全备查簿、盘点表等,定期进行账账、账实、往来核对。
(二)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
转变理财观念,就是改变财务管理只是管管钱、记记账的理财观念。首先,水管单位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在资金监督、资产监督、支出监督、岗位监督等方面制度措施的配套建设,并随时检查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形成有效制约机制,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以防会计信息失真。其次要认真编制和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追踪问责制,及时采取措施堵塞各种管理漏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后,要培养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在处理财务事项时的风险识别能力,培养财务人员正确处理常规风险和意外风险的应变能力。
(三)把握单位日常经费管理
首先,对于日常开支的经费如招待费用、管理费用从严掌握,制定详细管理流程,坚持相关大额费用事前审批原则,财务人员要关注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坚持实质审核与形式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其次,对财产物资加强管理,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实物管理。加强对报废、过期财物的管理,防范浪费与资产流失。
(四)建立科学财务监督机制
科学财务监督制就是建立财务事项发生的事前和事中控制,事后检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事项处理流程。对资金的管理,财产的审批,审批权限的分配,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重大财务事项决策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应用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约束财务行为,减少或避免各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的发生。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要加强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经常对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流程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当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有变动和修改,或评价发现内部控制出现薄弱环节时,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成立专门的内部审核监督部门并配备技术过硬人员,明确职能强化责任。
篇2
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内部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主要阶段,更是工程施工中造价控制和工程管理的重点与难点。而由于现实中存在多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 导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内部成本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手段干预造价的现象严重,合同管理意识淡薄。这是由于实施园林绿化工程的主题通常是政府,政府以委托的形式,委托由交通部门、城市建设部门为业主代表,并不是主管绿化项目管理部门。他们一贯具有的行政口吻只能适用于其下属单位,并不适用于那些合同意识强的工程承包商。而且合同一旦中止,承包商提出的索赔额度要比已完成工程款要多得多,业主被迫处于被动的状态。
(二)很多时候没有根据合同结算工程款,就给承包方的提供了违约的可乘之机。现在处于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状态,政府向银行贷款,尤其对回收率不是直接体现出来的地方园林,其难度相当大。原计划能贷到的贷款,全部不能到账,工程完工了,工程款却不能按合同支付。
(三)计量方法不当,造成单位内部财务损失,增加承包商的经济利益。这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财务管理人员的疏忽等造成的。
(四)项目管理部责任不明确。 多数企业缺乏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的学习,对“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应是成本管理主体的责任人”这一概念的认识不足。
(五)责任成本测算滞后。由于投标报价仍是依据国家预算定额,还未能通过成本预测直接计算投标价格,因此对完成项目究竟需要多少钱,在议标时到底能做多大幅度的让步,很难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按照实际所需的人、材、机、费来分析测算成本,而只能采用套定额、请分包(供应)商报价的方式。
(六)经济与技术严重脱节。由于投标报价采用清单报价,投标时往往不读图纸,不将施工组织方案掺和进来,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实施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估,从而使成本管理失去了技术优势的支持。
(七)企业未能建立起内部定额。由于长期不注重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数据的收集,对于铺一平方米花岗岩,铺一平方米草坪,浇一立方米混凝土,种植一棵树,叠一吨假山等,到底需要消耗多少人工,需要多少材料、几个台班等,一直依赖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定额,导致无法确定准确的实际施工成本。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加强园林单位内部成本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做好最低价中标的推广工作,降低成本
所谓最低价中标,就是说在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哪方的报价最低就确定其为中标者的办法。不仅能使最大化的节省工程造价,还能体现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当前,我国园林单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型时期,政府应引导和建立一个系统、开放、统一、正当竞争的市场氛围,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与国情相符并适应国际市场相接轨的市场运行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技术实力,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建立市场风险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利用法律法规及经济法则实行分类管理,全面体现市场的调节能力,逐步将市场的管理与运行进行有机结合,并纳入法律体系之中。基于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下,才能提升最低价中标的推广力度,使之推广逐步趋于完善。作为业主,还应主动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加大最低价中标的推广力度,最终实现园林绿化工程质优价廉的宗旨。
(二)构建严格的成本管理机制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一是狠抓园林施工材料成本管理。对于园林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应该想方设法降低苗木等材料的成本,在符合种植要求的情况下 ,选用那些价格相对较低的苗木。二是引进先进的园林施工方法,千方百计降低园林施工成本。采用一些先进的园林种植方法,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降低种植成本;三是加强对园林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园林施工、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园林施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与影响着园林施工效果,关系着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园林单位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降低成本,增加园林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三)加强合同管理 ,降低园林单位内部管理成本
为适应园林单位绿化工程的需求,应加大力度培养一批具有法律意识强、经济管理能力强、技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实行合同评审机制,以保证合同中各项条款得以逐步完善。 尤其是要明确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及职责、工程变更及索赔等相关事项。防止以后因合同歧义而产生不必要的争执。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约束工程变更带来的各种不当行为,认真记录索赔或反索赔相关事宜,并实行现场签证制,以体现索赔或反索赔文件的真实性。通过不断提升合同管理水平,能有效遏制承包方的不正当行为,为工程最低价中标做出重大努力。
(四)做好数据分析工作,提升园林成本管理效益
我国很多绿化工程大都呈带状,具有里程长、大小道口多、依路而建的建筑设施多、种植地段少等特点。通常计量苗木是以棵或株为单位进行计量,大型乔木的现场数据收集较为容易,但对处于隔离带的小灌木的现场数据就难以收集,这是由于大小道口多、种植地段少,难以按照标准进行放样种植而导致的。此外,护坡草皮就更难以收集,不仅受道口和低端的影响,还受地势和边坡长短不一的影响。 基于此,笔者建议利用计算机录入表格及排版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因为该技术不仅有利于现场采集数据的记录,还能录入计算机之中,利用电子表格进行计算,不同地段的数据采用排版的方式予以区别,降低人为的数据计量不精准和数据混淆的现象,更加有利于运用计算机实现动态的管理。
(五)严控工程变更程序,降低内部管理成本
园林绿化工程必须因地制宜,随地形地貌、施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设计变更的现象经常发生。园林绿化工程它是带状的,且线路长涉及面广。因此在施工阶段一定要严控工程变更程序,以控制工程造价。工程一旦变更,应严格按变更程序操作,分析变更后的工程造价,造价控制是为实现整个工程造价最低,而承包商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因而双方拥有变更意向时,认真分析变更后的可行性,不能影响园林绿化功能及带来的各种效益。因此设计时一定要对园林沿线的地形地貌进行仔细调查,以减少变更的次数。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园林单位作为绿化设计、施工和维护的事业单位,只有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才能促进内部成本的管理,从而做好园林绿化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俊.园林绿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
篇3
Keywords: internal contracting responsibility benefit
中图分类号:F7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司实行内部承包管理办法以来,我感触最深的是三条:一是大锅饭的现象在施工队得到了改变,精打细算的多了,浪费的现象少了;二是施工队的凝聚力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强了;三是对项目的施工安排动脑筋的多了,自主精神增强了,特别是给公司交了1%的风险金后,责任更加明确了,所以推行项目承包在公司初见成效,现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其运行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各个环节
承包合同签订后,施工队就项目的承包总价及各分部项目的单价,分析费用较容易节约的细目和最易超支的细目,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明确控制重点,做到胸有成竹,运筹帷幄。例如平时不注意的管道沟槽的开挖尺寸及灰土垫层一定要按照规范去做,不再允许灰土满槽摊铺;道路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各基层高程等。施工过程中从人、材、机、管理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控制,根据工程进度定期检查,对照各种费用的盈亏,及时纠正错误,总结经验。竣工后全面、准确、合理的进行汇总结算。
二、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提高工程利润率
1、确定科学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队在开工前认真踏勘现场,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同时针对工程的重点、难点制定各段的施工方法,保证人力、物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以确保在最短的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工队根据工程量的大小,科学合理的组织劳力,同时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也避免了窝工现象,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目的。过去在民工队管理方面较松散,造成窝工,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最终民工队结算利润较少,也挫伤了积极性。
3、降低材料费用支出
材料消耗在工程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一般为55%左右,降低材料消耗对降低工程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材料员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签,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的定额指标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节约材料。在施工中能够把好材料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点点滴滴的节约做起,包含现场的每一块砖、每一点砂子。例如工地临建所用的材料最大限度的利用拆除部分的材料,现场施工所用的石子有时可用废弃二灰石中的石子代替。同时加大了周转性材料的使用周期。
4、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实行承包后对各施工队要严格进行机械费的核算,包括存在的待班费用都要列入成本,解决了公司机械调用困难的问题。由于施工现场拆迁影响总是不能大面积展开工作造成机械费的超支,现在根据工地具体情况安排进度及施工机械,不再无计划的占用机械,克服了过去那种不用也占机械和机械调动失控的浪费现象,从而有效的节约了成本。
5、现场管理费用节约
现场管理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交通费、招待费、零星材料费等。针对工程的缓急程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按着一专多能,少而精的原则配置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支出。其它费用做到精打细算,有计划支出,严格按费用报销程序进行,初步破除了人浮于事和大锅饭现象。
三、增强了员工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工作能动性
实行内部承包后,施工队人员因有了危机感,提高了风险意识,改变了过去推一下,动一下的被动局面。例如过去工地的每一件事都要公司领导过问解决,现在就只是重大问题公司主管领导出面解决外,一般的问题施工队都能自己正确处理。例如下雨天不等领导询问工地就做好了各种防护工作,减少了损失。而且每周施工队长都召开全员会议,总结本周工作的失误及整改措施,同时制定下周的任务安排,对每个岗位都制定有职责,使每个员工都能明白自己的任务和工作目标,使任务得到了及时完成,增强了员工责任心。
承包办法的实施,不仅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带来了效益,而且给职工也带来了实惠。总之,项目承包提升了施工的管理水平。
四、存在问题
在进行项目承包过程中,我也认识到有这样一条很关键,那就是项目承包人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他不仅是要懂工程、会施工、更要会管理,能协调,能处理各种棘手及突发问题,还要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否则将会给承包打折扣,承包的结果就会不尽人意,甚至要亏损。所以说“人才”是实行项目承包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承包中我们也曾因人的因素,工作进行不力,对承包办法产生过怀疑,也因为不能合理安排工序而贻误时机,使工程一拖再拖,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在施工中屡见不鲜。
篇4
1.对于新建项目量典.CFC项目和办公楼二装项目分别以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各方主体单位分类别建立了日常资料归档盒,工程上的进度资料也及时按类装盒并建立了电子档案,能快速有效的管理查阅资料。
2.三个安置房金山小区、学院小区及B-14项目因进入后期收尾工作,分为文件类、行政手续类、合同类及工程类资料建立的档案盒及电子目录。目前B-14项目已完成市档案馆归档工作并预留了一份纸质版和电子版存于本部门;金山小区和学院小区进档案馆资料正在收集准备中。
3.收尾项目情况:江安世纪新城档案资料现存于江源半岛仓库文件柜;首席滨江已从市档案馆复印了一份竣工资料存于本部;因伊顿公馆属于合作项目,资料在对方单位管理,现已喊施工单位复印一份交于我们备份;世纪阳光城项目资料目前竣工图存于我部。以上项目也分别建立了电子目录,有过程资料都一一进行了收集装盒。
4.部门内务资料归档情况:按类规整了公司目标任务书、项目目标任务书、部门目标任务书、个人目标任务书、个人年终总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部门会议培训等资料。
二、信息报送工作:每月固定的运控月报经各项目负责人填报后由我收集填写完善后按时发于运控部,基本无扣分;公司各部门需要的报表信息也做到了按时收集回复;对领导及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工作指令信息也完成了上传下达的任务。
篇5
3)教育培训不重视,人员素质偏低。一些施工单位不重视教育培训,为了施工进度,施工管理人员、施工队伍未经培训,到场就用。同时,在施工管理人员的配备和施工队伍的选择上也不够重视,使现场严重缺乏真正能够熟练掌握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人员,施工队伍也缺乏具备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操作工人等。
4)材料质量把关不严。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管理松散,忽视材料进场管理,给部分材料供应商或合同方提供了将不合格材料或替代材料充当合格材料运入现场使用的机会,又因现场使用时,忽视质量管控,造成不合格材料被顺利用入工程实体中。也有部分单位本身就为了经济利益,不惜工程质量,将价格便宜,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蓄意用入工程实体的情况、同时还存在为节省成本而私自减少材料用量的情况等。
2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现场没有人,口号再好,办法再高也无从谈起,同时,工程质量的好坏,人员素质是关键,人员素质差,也很难提高管理水平。所以,施工现场应按规定或实际需要配齐配强各类管理人员,并加强教育培训。
1)要配齐配强项目领导班子。在施工时一定要按规定配齐项目领导班子,并在素质上要求要高,因为项目领导的素质对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果领导层整体的素质好、作风正派、实践经验丰富、社会信誉高,必然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并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技术方案、措施的落实等方面将更有保证。
2)要配齐配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配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人员到位,从面上可覆盖得更全、更细。同时,较高的水平能够比较容易看懂、领会工程设计的方案和技术要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要配齐配强一线操作人员。任何生产制造或服务提供过程都离不开人员的操作,即使是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也需要人工操作。对于人工操作比重大的过程或工序来说,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和质量意识是关键因素。所以在项目开工之初就要选择好施工队伍,落实好操作人员,不能因工期需要见人就用,这个教训在很多施工单位是有血的教训的,这里就不过多阐述。
4)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工人的管理。其劳动态度、注意力、情绪和责任心等状态直接影响到项目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员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对那些需要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精密工序,一定要控制其思想活动,稳定其情绪波动,确保工程质量。
5)要加强质量教育培训。在配齐配强项目领导班子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操作工人的基础上,要加强质量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素质,促使管理和操作水平不断提高。质量教育培训要从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知识与方法、专业技能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在培训时,也要有侧重,如管理层重点对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知识与方法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操作工人重点从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所必须的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了解工程的特性、用途、工艺流程和检验办法等,从而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保证与提高工程质量。
2.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成立之初就要按规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保证其正常良好运行。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良好运行,还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制度、措施作保证,否则,质量管理将成为一句空话。①组织保证:即项目部按规定设置部室,并配齐人员,特别是要成立质检室,并设专职质检员,按规定对现场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管理;②制度保证:即质量检查制度、质量责任制、奖罚制度等。实践证明,以经济杠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项目部要结合工程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奖罚制度。质量管理责任要划定范围,明确职责。检查制度要至始至终,抓好落实,奖罚兑现;③措施保证:即为保障工程质量而制定相应的措施。施工过程中在技术上、工艺等方面,要精益求精,通过多种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尤其是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中,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攻克难关,提高工程质量。
2.3做好质量计划和施工方案
将业主在工程合同中所提出的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编制出详细的质量计划。既要全面论证资源保证计划、施工过程控制、质量检查措施、质量控制重点,质量通病防治、成品保护、质量台帐记录等内容,又要针对具体工程特点,有所侧重,有所重点。质量计划不仅要详细,更要注重实效,要确实起到指导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绝不能流于形式。施工方案是一切工程的源头,方案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三大目标(进度、质量和效益)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组织、管理、技术、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综合考虑,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对于工程关键部位和特殊工艺还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这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也是极为重要的。
2.4严控材料质量材料质量
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在施工中要高度重视,严格管控。
1)严把材料进场关。材料控制必须明确材料进场验收的职责、步骤及依据,加强施工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必须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和其他质量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进场。
2)把好材料质量的试验、检验关。所有材料都必须按规定经现场监理检查抽样,送试验室试验,进一步确认进场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3)严把材料的使用关。正确合理地使用材料,凡未经检验和已经验证为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均不得投入使用,严格进行进退库登记,并遵循先到先用的原则,杜绝片面极端地追求经济效益,坚决避免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中。
2.5严控施工工序质量工
程项目的施工过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最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施工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发现问题,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整改,整改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要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强化薄弱环节,避免类似情况反复发生。
2.6注重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项目施工也是一样的道理,施工的机械设备会对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项目施工阶段,在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的基础上,必须系统考虑工程结构型式、机械设备功能、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工艺和方法、工程技术经济等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更好的确保施工质量。
1)注重机械设备的选型。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特点和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的原则,贯彻执行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改良工具相结合的方针,突出施工与机械相结合的特色,使其具有工程的适用性,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具有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2)注重设备性能参数。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施工进度,选择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并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的设备。
3)注重使用操作要求。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对保证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因此也影响着工程质量。所以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2.7推行科技进步,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技术因素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并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以确保工程质量。
2.8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据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从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一整套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它的基本核心是强调以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全面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它的特点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把关为主,变为预防进攻为主,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影响质量问题的诸因素查找出来,首先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全员、全部门参加,依靠科学管理理论、程序、方法,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工程质量不仅要重视某个“点”或“几个点”的管理,更要注意“面”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工程质量不仅是静态管理,更重要的是动态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员的技术质量创新,提高人的工作质量,通过管理创新,使建设工程企业具有动力、凝聚力。形成强大潜力的内在机制,为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2.9广泛开展质量管理小组(QC)活动
作为群众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质量管理小组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支柱。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而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实践证明,借助质量管理小组这个载体,是促进企业现场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实现技术进步,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有效途径。
篇6
一、不相容职务整合管理的必要性
1.工程项目组织结构复杂。工程项目一般投资规模大,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到的因素复杂,因此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难度,主要体现在管理内部组织结构差别大。工程项目管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各个项目之间都有不同的管理内容,管理上的差异决定着项目的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对组织结构差异的比较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看。纵向的差异是指组织结构内部的层级管理设置,其中设置的层级部门越多就越复杂。横向的差异是指在每个层级设置的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职能和作用的差别,职能和工作任务的分配越细致,组织结构就越复杂。而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在项目建设中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又使管理具有动态性,任何管理都必须根据联系和发展的变化实际进行,这种制约变化提升了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工程项目根据其规模越大和组织方式越复杂会提高其管理的难度,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就需要通过设置不相容职务进行内部监督,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2.工程项目的技术应用要求高。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技术创新是提高建设效率与质量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对技术应用和管理方法的管理是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在工程项目中技术的应用具有综合性,是从技术的引进到使用,最后到实现效益提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生产力提升的过程中涉及到材料、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使用,同时还包含创新。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实践中种类多、差异大,存在着制约关系。这些技术在内容和应用方向上各不相同,而每个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都必须考虑到对相关其他项目的影响和管理的难度,不同工序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工程项目建设的周期越长规模越大,技术的应用难度就会大幅度提升,对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也更高。
二、不相容职务整合管理做法
1.设置不兼任平行管理的不相容职务。在这种职务的设置中每个职务的职能相互独立,对于同级业务相同的岗位可以由一个工作人员负责,如材料检验工作可以由一名质检人员管理,但不能兼任材料的采购。不同项目之间的不同岗位可以安排相同的人,例如,采购与收款项目的职能,行使登记、验收、审核、支付、存放与领用、接收项目的职能,行使收入记录、采购管理职能等。但是两个不同的项目的不同职务不能有联系关系,这样会出现不相容职务设置的漏洞。
2.设置权责制衡的不相容职务。在一般工程项目中设置权责制衡不相容职务是将职务和职能在一个项目中平行设置,作用地位同等没有上下级的领导关系,而且在各职能之间存在着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这种不相容职务设置的方式目标是保持职能之间的平衡性,如果职能之间是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没有任何监督权,或者对项目的关键环节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就很容易出现一级在工程项目上的管理漏洞,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需要设计均衡的不相容职务,如施工现场管理与技术监督之间、分项目管理人员与总项目管理人员之间、记账员与财务主管之间的制衡作用。
3.将效率与质量的平衡作为不相容职务管理的目标。内部控制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尽可能保证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在不相容职务设置时兼顾效率与质量。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在建设规划、招投标和工程周期管理上对成本、质量和周期要求比较严格,由于控制的复杂性,在设置不相容职务时尽可能不要将不相容职务的设置孤立,将平行设置和交叉设置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比相容职务设置系统,综合工程建设每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全面提升工程内部控制水平。
三、不相容职务整合管理的重点
1.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建立风险预防应急系统,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岗位的职能做好明确的规定,使每个员工在工作中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使项目建设有秩序运行。
2.科学合理地设置不相容职务,要充分考虑到工程本身的规模和进度,对于规模较小的工程建设可以对不相容职务进行适当的精简,如采取交叉设置的模式,是项目管理成本更低实现更高经济效益。
3.加强不相容职务的整合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团队中应加强和部门职能之间的配合,对于规模大、周期长的建设项目,不相容职务在相互监督的过程中更应加强配合。
四、总结
不相容职务设置要求每项业务的处理,要经过两个或以上的部门处理,使得能够保证可靠性,在不相容职务管理系统中,应进行实时的信息共享,加强整合管理,全面提升内控控制的管理质量。
篇7
对电力建设工程外部环境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以确定各种不利和有利因素,同时把它们列入项目计划及其他的管理之中。
识别电力建设工程风险,尽量发现各种潜在因素,为项目风险分析和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并在电力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努力做好合同风险管理工作。
制定好计划,并给出可行性分析,消除不利因素,保障电力建设工程的实施顺利,在此基础上追求优化。
制定出不可缺少的应急预案,用来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一旦发生不利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障项目施工的开展,减少项目偏离计划差距,甚至是避免发生偏差。
计划需要设定好一定的松弛度,也就是说计划需要留有余地,使施工单位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加强信息的收集和研究,用来预测电力建设工程未来发展情况。
第二,被动控制。被动控制是电力建设工程控制者从项目计划的实际实施输出中发现偏差,对项目出现的偏差采取纠正的控制措施。因此要求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把得到的输出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由控制人员从中发现已经出现的问题,找出其中偏差,并制定好纠正偏离解决问题的方法。被动控制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控制的方法,而且在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的内部管理控制上是十分重要。
应用现代化技术方法跟踪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项目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管理控制措施。
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以便及时反馈偏离计划目标值,从而更好的方便采取措施。
二、合同的内部管理控制总体策略
在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后,电力建设工程承包商必须就合同履行作出具体安排,制定合同内部管理控制和实施计划。电力建设工程承包商的工程施工项目的目标就是为了完成一份工程合同。所以从总体上说,电力建设工程承包商的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就包括了合同内部管理控制。笔者认为,合同的内部管理控制重点突出如下两个内容:总体策略和合同实施保证体系。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的内部管理控制总体策略主要有:
电力建设工程承包商一定要充分评价这个工程在自己同期工程中的位置和重要程度,从而确定好它的优先级别。在合同管理控制中,以与业主的关系为重,以保证工程顺利开展为重。
确定合同的管理控制策略。管理控制策略包括:项目范围内的工作哪些由企业内部完成,哪些准备委托分包出去;对材料和设备所采用的供应方式,如由自己采购,或由分包商采购;与分包工程相关的风险的分配;如何有效地控制。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单位一定要积极合作,工作中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去执行合同。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去做好本职工作,为业主打造高质量的工程。
在电力建设工程开展过程中,如果不是由于自己的原因引起的施工费用增加或者工期出现延误,承包商向业主提出索赔没有被答复的话,承包商就可以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通过对工程的进度进行控制,对业主施压。
如果对合同进行诊断,发现业主是故意不支付该工程的款项,或者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陷入了合同陷阱之中,亦或了解到合同已经出现亏损,而且今后会继续亏损,并且损失越来越大的话,就要针对该合同确定好执行战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及时解约合同,把损失降到最低点;或者争取得到道义上的索赔,从而弥补部分损失;或者以守为攻,故意拖延工期,消极怠工等。
三、建立合同内部管理保证体系
电力建设工程公司应该把合同实施工作责任具体分担到工程施工单位的各个小组,让工程小组了解清楚合同上面规定的工作表,工程施工图纸以及相关设备安装图纸及其说明。
同时电力建设工程合同责任的履行一定要通过某些经济手段来督促。对电力建设工程公司施工单位(或相应的组织)可以采取内部的经济责任制进行管理控制。搭建起一套完整的经济奖惩机制,对于那些能按工期准时完成,质量高而且资源消耗低的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嘉奖,并且把直接的经济利益跟此挂钩,鼓舞工人多快好省的完成工程,达到目标。
建立电力建设工程合同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程序。在电力建设工程开展过程中,合同内部管理控制需要做很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因此,为了达到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的目的,合同内部管理控制工作必须程序化、规范化。
建立电力建设工程合同文档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在电力建设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业主、承包商、工程师、业主的其他承包商之间有大量的信息交往。承包商的项目经理部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人员)之间都有许多信息上的交往。
作为电力建设工程合同责任,承包商一定要按时向业主提交相关的信息、请示和报告。这些都是承包商体现其电力建设工程实施情况(工程完成的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并作为后面的电力建设工程进展、付款请求、赔偿取得、工程竣工的一系列条件。
第二,在电力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和合同实施过程中,承包商做好现场记录,并保存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电力建设工程过程中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承包商有自我管理工程质量的责任。承包商应根据合同中的规范、设计图纸和有关标准采购材料和设备,并提品合格证明,对材料和设备质量负责,达到工程所在国家法定的质量标准(规范要求)基本要求。如果合同文件对材料的质量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质量,合理地满足用途和工程目的。
电力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需要主动地去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做好工程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建立起一整完整的质量检查以及验收的制度,比如:
在每道工序结束之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质量验收。
在工序之间乃至工程小组之间都需要建立起交接制度。
在材料进场和材料使用之时,需要进行相关的的检验。
隐蔽工程的检查制度等。
避免由于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造成验收不通过,从而导致工程生产失败及其所出现的违约责任承担问题。
建立报告和行文制度。这是合同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工程管理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工作特别容易被忽略。报告和行文制度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定期的工程进展情况报告,比如工程进展日报、工程进展周报、工程进展旬报、工程进展月报等等。并且应该规定这些报告时间、格式、内容、方式以及负责人。
电力建设工程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特殊情况及其解决的书面性文件。对工程中合同双方所出现的一切协商、请示、意见、指示等等这些一定要落实成书面文档。在电力建设工程过程中,承包商、业主和工程师之间需要保持及时沟通,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向相关工程师进行请示和汇报。
篇8
(一)工程质量要求高
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高使用率与较长使用周期,其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我国产业结构、社会稳定以及诱发民生问题等;此外,由于在建设水利工程项目期间或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后,其在气候、地形以及人为等外界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极易出现不同程度损害,从而出现一定质量问题,因此,所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至少达到了国家建筑工程的标准。
(二)工程项目管理难度大
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项目规模与投入资金均较大,且施工周期较长,此外,自然环境恶劣、施工人员繁多、施工用料冗杂等,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而就大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或单位而言,其尚未拥有相应的管理能力或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从而无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实时、有效、科学的管理。
(三)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体制不完善
近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对水利工程项目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对其建设的管理体制进行一定改革,使其形成了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体制、建设监理制以及合同管理制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模式,但是,由于诸多相关水利工程项目企业的管理水平未能跟上企业发展规模,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工作未得以有效落实,导致其管理制度未能与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导致其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有效提高水利工程项目会计管理与控制可最大限度避免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运行危机或投资风险,从而有效保证资金能够得以安全且高效使用,并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有效手段。而如何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意识
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工作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项目负责人对其的重视程度,因此,可通过不断的学习、考核培训以及借鉴并引进先进会计管理与控制的理念或技术等,以此提高相关项目负责人或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而强化其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意识,为制定工程项目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制度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促使其不断创新,并得到有效执行。此外,由于相关项目负责人是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的主体,其必须确保各主要内部会计工作均能够在严密监控下得以有序、正常的运行,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内会计报告质量,对防止舞弊、私自挪用企业资金以及徇私枉法行为起到极大的阻碍、监督作用,因此,相关项目负责人理应在结合自身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以及市场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制度,在将其有效传达给每位职员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有效组织其将此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意识、制度有效贯穿于各项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中。
(二)将会计控制贯穿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工程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质量验收以及交付使用等均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而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可将其划分为五个控制环节,即:1、项目决策控制;会计机构或人员必须深入研究相关项目文件与建议书等,并对其财务状况进行详细分析与大胆预测等,从而有效推测出该项目的可行性,此外,还须对各环节的决策进行一一验证,并形成书面意见,由相关会计财务审核员会签相应的项目决策决议。2、勘测设计与概预算控制;相关会计机构或人员按照工程要求、特征等选取最为适当的审核方式对工程预算进行有效审核,通常情况下,审核内容主要以工程量是否准确、定额套用是否正确以及费用计取与汇总是否合理为主。3、招投标与合同控制;内部会计控制体制均包含招投标、开定标以及合同管理等。4、施工过程控制;相关机构或人员应实时参与至工程项目合同的执行、款项拨付以及各项资金管理等施工全过程中。5、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相关会计机构或人员应严格并及时的对各施工单位的竣工决算书进行有效审核、报请决算审计以及分析预算执行状况等。
(三)抓会计管理与控制关键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通常情况下,由于水利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投资较大,所涉及的单位、部门较多等,因此,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必须按照工程项目特征、施工要求等,密切围绕水利工程项目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的五大控制环节开展施工工作;此外,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企业还应明确各部门或岗位的职责、义务以及权限等,对于关系整个企业运营与发展状况的财务部门,还应对其进行更为细致、明确的分工,使其在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前提下,能够形成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制衡关系,对于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越权或失职的人员,可酬勤给予一定的口头批评或经济处罚,严重时,可进行革职处理并适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加强工程项目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的监督力度
篇9
公路管理单位是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在进行铲草、扫公路、补坑槽、修路架桥、维护路产路权等活动的时候,资金都是由国家进行支付,因此,很多公路管理单位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在财务核算方面都是得过且过,没有仔细地落实资金的去向。这些问题在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当中是常见的,现在的公路管理单位中内部审计部门缺乏对工程成本的控制观念,大多数情况都是走马观花,做做样子。
(二)审计方法比较落后
现在我国审计部门的审计程序比较复杂,并且比较传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一般都会采取人海战术进行审计。由于公路管理单位内部审计比较复杂、传统,因此,在审计方面,成本本身就比较高,加上公路管理单位还使用会计凭证的方法进行审计,没有应用现在计算机软件进行审计,从而导致审计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三)成本预算管理不够规范
成本预算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重要工作,但我们国家在项目成本预算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内部审计制度的成本预算既反映了预算的层次,并且还反映出预算的系统缺乏性。现在事业单位大多数都会把单位的日常开销、维修路况的费用以及建设道路的成本综合在一起,因此,不能够反映出审计核算的独立性。
二、公路管理单位内部审计的成本控制
与效率提高措施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实践当中,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过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针对我国公路管理单位审计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些建议举措。
(一)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1.公路管理单位必须对内部审计资源进行整合,内部审计成本直接受审计资源影响。在审计工作的管理和规划过程中,根据内部审计的要求,突出审计工作的重心所在,在公路管理单位年度审计成本时,要明确审计任务,并且合理地分配审计人员,从而使审计人员能够有效的利用,降低审计成本。
2.要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动性,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审计制度,从根本上减少审计的成本,并且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
3.根据当前的审计任务,合理的规划审计工作,这样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合理的利用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项目进行审核时,必须提早做好工作准备。
4.针对内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要确保其具备内审人员从业资格。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个内审人员能够恪守职业道德,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被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因此,审计工作大多数任务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核算,这样不但运算出来的数据比较准确,而且工作效率较高。所以公路管理部门要注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数字化。
(三)完善审计预算的管理制度
主要可以根据两个方面进行改进:1.在审计过程中可以进行提早的预算,对于预算的项目做好预算经费和人员的分配。2.应该从整体的核算成本中,分离出内部审计部门的成本审计部分,单位中的财务部门从以往的主要角色,转变成为监督角色,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成本控制,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审计过程中的困难,另一方面能提高审计的效率。
(四)对审计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专业培训
丰富培训形式,更新培训知识,完善培训制度,使审计人员信息化知识和审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出精通信息化的审计管理专业人员,达到审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篇10
key words: project; internal budget;establishment;management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工程工期越来越短,项目盈利能力越来越低。由于工程项目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项目内部预算管理在施工管理中越发显得重要,项目内部预算管理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基本、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是企业对项目效益管理的重要依据。
工程一旦中标,合同收入也就确定了,施工单位要想使承建的工程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各项管理工作必须以内部预算为基准,以收定支,加强工程项目内部预算管理,从而实现工程利润最大化,也为企业下一步经营工作积累丰富的资料。
工程项目内部预算编制及管理需分3个阶段进行控制:
1 施工前的工程项目内部预算编制
工程中标后,由公司领导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估,除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外,还必须编制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内部预算,以满足工程项目施工的需要。工程开工前,首先,收集当地物价管理部门颁布的各期材料预算价格及相关规定,调查当地工程所需材料的价格;其次,认真阅读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掌握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计算的条款;最后,根据施工图复核工程数量,为工程项目内部预算的编制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内部预算是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参考依据。项目内部预算的组成如下:
1.1 现场管理经费
根据经公司批准的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人员、机械等资源配置情况、项目管理模式、施工工期以及工程的具体内容,编制项目经费清单,该清单细目与财务科目中经费清单应尽量一致,便于成本核算时进行对比,这是项目部日常控制经费的主要依据。
1.2 临时工程费
临时工程费包括小临、大临工程费。根据项目经理部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临时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项目驻地和工区临时房屋、材料仓库及小型临时设施费,以及施工用电、施工便道、便桥、便线、拌和站等大临工程费用。
1.3 作业层施工成本
编制方法是按照工程量清单内容,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分工序逐项计算工程量,结合调查的当地材料情况,套用企业定额消耗量确定作业层施工成本。包括作业层工艺费用和材料费用。
(1)作业层工艺费用:是指作业层为完成此项内容需要各道工艺费用的总和,该费用是根据企业定额消耗量直接计算的。
(2)材料费用:材料数量是根据施工图纸工程量、施工配合比、材料单价和企业定额规定的材料消耗量计算出来的;材料单价是经前期调查核实的工程所在地的市场落地价格。对调查的供货商实行材料招标采购,并比质、比价、比运费,确定供应商和供货价格(落地价),这对降低成本起到有效作用。
1.4 税金
税金是以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所规定的税种、税率为依据计算所得。
1.5 公司确定的应列入项目成本的其他费用
在考虑以上情况的同时,认真分析项目的特殊性,对工程施工存在的困难和风险要有充分的预测,以使内部预算更接近项目实际情况。
以上5项就构成了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
1.6 公司收取费用
公司收取费用指合同收入与项目目标责任成本的差额。
以上就构成了项目内部预算,经公司内部预算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后,与项目第一责任人(一般为项目经理)签订合同后即可实施。
项目内部预算一旦确定,对应的项目目标责任成本也就确定。项目内部预算既是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的尺度,又是项目部要控制的成本。
2 施工过程中的项目内部预算管理
项目内部预算是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的依据,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项目部为达到的目标责任成本,与各工序分包方签订合同和结算的依据,任何情况下不得超出目标责任成本,否则向工程预算部进行汇报。项目内部预算的控制,实际就是对项目目标责任成本的控制。
为了使项目管理处于先进的管理状态,要求项目预算人员根据公司编制的内部预算,编制项目的分部和分项工程预算,这样不仅能满足项目施工管理需要,还能满足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同时要求项目部按工程预算部编制的内部预算中对应的分项成本要素,将成本进行分解。纵向分解到施工队各工区、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领导、职能部门和现场施工员。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成本体系,将目标责任成本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每个责任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对项目的成本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作业层的控制。作业层人工费和材料的控制,以内部预算中单项工程对应的人工费、材料费为依据,进行编制和分解目标责任成本,以班组为基本考核单位,推行工料单价承包并签订承包合同,明确班组的责、权、利。在班组之间进行竞标,调动积极性,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施工过程中,工程预算部每月对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外包结算情况、材料价格信息等进行监控,实行动态管理。每月月末时,项目部领导负责组织本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负责的成本进行统计,与月初计划成本进行对比,找出节超的原因,为下一步的成本控制工作积累经验。预算部门最后进行汇总本项目的本月实际成本数据,与本项目本月的预算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差别的原因,以便下一月成本计划的下达。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签证要及时计算,并及时上报工程预算部,做到当期完工当期计算,当季完工当季计算,并及时编制补充预算,保证工程价款的真实可靠。
为了维护内部预算的严肃性,内部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予调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内部预算审查委员会批准,及时调整内部预算,使之更符合实际:①施工方案发生重大变化;②材料综合差价超出±5%以上部分;③因调差索赔、变更设计引起费用变化;④公司认为有必要调整的费用。
3 工程竣工阶段,项目内部预算的管理
工程竣工阶段,尽快收集竣工图、工程数量、设计变更通知单、现场签证单、索赔签证单、以及施工过程中甲乙双方共同形成的会议纪要等资料、材料价差资料、政策性调整文件等资料,结合形成的内部预算单价,形成《项目决算书》,作为整个项目的最终成果。《项目决算书》是进行项目审计、项目考评及奖惩兑现的依据。
篇11
水电工程影响因素众多,建设条件复杂。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专业共同作业,且需多次循环。勘测设计工作的进程,就是相关专业间的互动,其表现为专业技术资料(成果)的输入与输出。因此,专业设计接口的管理,对勘测设计项目管理的工作计划编制与执行、产品质量控制、项目风险分析以及项目成员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水电工程勘测设计专业技术接口规定》,把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分为规划、勘测等8大专业,而8大专业中又各自包含不同的相关分专业。由此可见,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接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设计接口的科学分析,在错综复杂的设计接口关系中,明确管理要点,是提高设计接口管理水平,进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基础。
1 接口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影响
项目进度计划分为“总体进度计划”、“执行计划”和“作业计划”三个层次,因此,在对专业接口资料也应根据计划的不同层次,进行分层打包,形成相应的接口资料输出点。接口资料的传递是项目计划实现的体现,因此,对专业设计接口进行梳理,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合理配置设计接口控制点,是项目计划编制和执行控制的基础。
1.1接口管理与项目组建
水电工程设计由于工程复杂,涉及专业很多,一般设计项目管理一般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水电工程设计企业根据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专业生产部门,项目部则根据其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从专业部门抽调人员组建项目管理机构。设计项目的矩阵式管理就是指项目管理与专业部门管理的矩阵关系。项目组织结构如图1。
图1 项目组织结构图
专业技术设计接口,是设计生产过程中专业间的数据信息交换,是抽象的,需要通过物理接口来实现。设计项目管理机构对专业技术接口的管理和控制,也是体现在物理接口的管理上。因此,在项目组建过程中,配置专业负责人,是设计接口的物理实现。项目经理与专业负责人,形成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经理通过专业负责人,实现专业技术设计接口的管理。图1中,A区间为项目管理活动,专业技术接口通过专业负责人集中并物理化,项目组织对技术接口的管理则是对专业负责人这一物理接口的管理。B区间为专业生产活动,虽然职员参与项目设计工作,但不属于项目成员,职员对项目生产的影响,通过专业负责人来反映。
专业负责人既是专业技术接口的物理化,同时也是项目组织与专业部门间的物理接口,项目设计任务和计划通过专业负责人向专业部门输出,专业生产部门的设计成果通过专业负责人向项目组织输出,专业负责人是接口管理和项目管理实现统一的核心。
1.2接口管理与与项目风险分析
水电设计项目风险来源,主要有来自设计院内部、来自设计院外部利益相关方、来自设计院外部环境三个方面。从设计接口管理入手,分析来自设计院内部的风险,是一个重要方面。接口资料及时性、准确性以及资料深度,对设计产品完成的时间、质量和精度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在水电勘测设计活动中,地质资料收集工作往往受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制约,难以在计划时间内达到相应深度。在水工枢纽布置设计时,对地质资料达到的深度,分析设计方案的安全性以及投资、工期可能存在的变化,从而制定应对措施。从对接口资料质量、深度和传递过程,对项目风险进行全过程掌控,是水电设计项目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2 设计接口管理要点
2.1设计接口职能管理
项目经理、总工—负责专业设计接口的总体协调,根据项目计划和质量目标对各专业设计接口进行控制、监督等管理工作。
设计管理部—负责督促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协调处理有关接口的管理工作。
专业负责人—负责专业设计接口清理,设计接口清单编制,设计接口资料需求计划和输出计划编制。确保项目部与专业部门以及专业部门之间的交流充分、沟通顺畅。
2.2设计接口标准化管理
水电勘测设计过程复杂,设计专业较多,专业设计接口存在多向性、循环性,在勘测设计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设计接口资料遗漏、错误。建立标准化设计接口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是确保设计接口完整、准确、规范的重要手段。
互提资料单标准化。根据专业接口清单,编制相应的标准互提资料单,明确资料需求或输出的内容。
资料输出过程标准化。形成“专业设计人专业负责人项目总工专业负责人专业设计人”的标准传递过程。
资料归档管理标准化。设计接口资料的归档,应在提供部门、项目部、接收部门三个部门同时进行,各部门由专人登记、存档。
2.3设计接口沟通协调管理
信息交流是相互的循环过程,专业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是确保设计接口有序、连续的关键。设计接口的集中,一方面使接口准确规范,设计步骤协调统一,但另外一方面也减少了沟通渠道,容易出现交流、沟通不够的问题。因此,设计接口管理既要集中协调,也要分散沟通。
(1)设计接口集中协调。专业负责人对专业技术接口的管理,是自下而上的集中与统一,主要目的是使接口管理标准化,便于项目对接口的计划和质量的控制。项目经理在项目设计目标的前提下,通过与专业负责人的协调,合理分配专业设计时间,从而制定出合理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设计计划执行过程中,如ABCD的设计流程中,当A专业设计接口输出滞后,项目经理只需与B、C、D专业负责人协调,从新分配各专业设计时间,确保设计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与具体的设计人协调作业时间。
(2)设计接口分散沟通。水电工程设计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需要专业间的多次循环才能形成最终设计成果。在设计过程中,专业设计人员间的充分、有效沟通,是提高成产效率,减少设计循环的关键。例如在水工专业进行枢纽布置设计时,在勘测资料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引水线路、发电厂房、泄洪系统的布置均存在各种可能性,因此,水道、厂房专业设计人,应充分交流,共同探讨,从而使得设计过程中各建筑始终业处于协调布置的条件,避免出现各自专业形成产品输出后,才发现相互问题,导致设计循环的重复。
结 语
设计接口是水电勘测设计的过程体现,设计接口的科学管理,对提高设计进度计划编制水平,保证勘测设计工作进度,改善勘测设计产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水电工程设计企业,应根据自身机构设置,结合设计项目特点,对设计接口进行合理配置,分级管理,以提高水电设计项目管理水平。
篇12
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项目工程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层面、执行层面和人员素质三个基础的方面。
具体来说就是在环境层面,一些工程项目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模糊,企业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对其进行根本的约束和控制,进而导致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随意性和主观性比较大。
从执行层面来看,一些工程项目企业在工程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建设阶段、验收阶段都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和方案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进而导致对项目施工的错误估计;投资意向与产业政策或企业战略不协调;工程设计图抽象化;合同谈判失败;工程变更缺乏预案、施工现场控制不当,工程变更过于频繁造成停工返工;工程质量检验松懈,造成工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竣工结算和决算失真;项目后评估制度缺失等问题的发生,进而不仅降低了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执行。
从人员素质层面来看,现阶段一些工程项目企业缺乏对人员的培训工作,涉事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不够高,对于逐渐扩大的工程项目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工作压力,由于人为失误和错误导致的内部控制失效、信息失真等问题也是时常发生,给工程项目企业埋下较大的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得。
二、解决上述问题,优化企业项目工程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企业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环境层面、执行层面、人员素质三方面问题的存在确实影响了企业项目工程的质量,给企业埋下了较大的经营风险,所以笔者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优化企业项目工程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议,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从环境层面来看
为确保企业项目工程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在良好的控制环境中落实、开展,就需要项目工程企业从企业文化环境和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两个基本的方面着手。即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项目工程内部控制h境,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关心和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要细化和完善企业既有的项目工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或者组织审计、财务、生产管理等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进行日常和专项检查评价。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发现的项目工程内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对项目工程内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切实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二)从执行层面来看
从执行层面来看,为合理保证企业项目工程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施,从而促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在项目工程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建设阶段、验收阶段五个基本的阶段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具体内部控制管理建议如下所述。
1、从工程项目立项阶段来看
为在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就需要企业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即一方面要在立项阶段落实授权分工制、岗位责任制,对于不相容的业务和职权进行不同的授权和分工,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确定项目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自身的经营能力、所处行业的最新资讯以及项目工程当地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在遵守相关的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落实项目投资意向,以将项目工程立项阶段的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2、从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来看
为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的风险和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需要项目工程企业从以下三个基础的方面着手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即一是要控制好施工图设计的质量,保证施工设计图按照合同既定的时间完工并准时交付工程概预算文件;二是要做好施工图的审核控制工作,要检查上交的施工图是否完整、准确、有效,检查其设计深度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三是要做好设计图最终的审核和评价工作,了解设计图的整体方向,保证其规范性、合理性,对于设计变更要求要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和落实条件,使其对项目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3、从工程项目招标阶段来看
工程项目招标阶段内部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把控招标中的每一个环节,一般招标过程是由专门的机构的,但是企业也不完全脱离管理。在招标的过程中,企业要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确保文件符合企业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承建企业投标以后,要对承建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以供后期的工作做参考;开标时企业要核查投标文件是否提前有人拆看,保证投标文件的机密性;评标过程中企业要仔细分析标书中的内容是否与前期调查的该承建企业的情况相符,确保承建企业没有夸大其词;定标以后要做好与对方的谈判工作,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合同内容具体化、细致化,将自身可能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
4、从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来看
建设阶段作为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做好此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在施工前要做好施工准备和控制工作,将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例如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天气变化等,要提前进行应对方案的制定,要提前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准备一定的备用设备,同时合理安排室内、室外作业,避开天气的影响,以防止工程突然停工给工程项目企业带来的损失;另外,要完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对于工程中需要变更的环节要经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同意后才可开展变更工作,并在之后以书面的形式对工程变更的原因、提出、复核、审批等内容进行存档,为后期工程的审核提供依据。
5、从工程项目验收阶段来看
工程项目验收阶段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即一是要建立严格的竣工验收流程和制度规范,并严格按照既定的规范落实审批工作;二是要加强对竣工结算和决算的复核和审查;三是要重视项目后评估工作,并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使有效的评估信息和结果能够为企业的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今后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和证据。
(三)从人员素质层面来看
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要致力于提升项目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促进项目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在项目的开展之前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首先是对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项目内容的培训,技术人员除了了解项目中运用的技术之外,也要对于一些关I的设计进行了解,以便于根据设计的要求把握项目中技术的运用。项目的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的整体进行了解,有助于提升整个工程的管理效果。另外也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方面以及质量方面的培训,防止工程施工中发现安全问题,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施工,防止违规操作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对于财务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一方面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确保财务工作不出现错误,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职业素养,避免企业资金的流失。
三、结束语
总之,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企业工程项目中的高效贯彻和落实对于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开展和工程项目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企业以最低的投资获得最多的收益,但是就目前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来看,在环境层面、执行层面和风险评估层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所以作为多年的财务会计工作从业者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使得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绩效得到稳步提高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仅是笔者对其的探索性分析,笔者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篇13
1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简介
工程造价最简单的意思就是工程的预算建造价格,也就是工程整体完工时所需要花费的支出,它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工程造价主要是指建设完工一个工程所需要的价格,这部分价格包括预计或者是实际存在的土地设备劳务等工程建设中所有的工程需用产品,很明显,这种理解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来作为它的基础前提的,也就是以特定的商品作为获得的特定对象来达到自身的利益,在工程前期会有招投标等多种交易的形成,所以这里所定义的工程造价也就是工程所发生的所有的承包市场价格。
其次是从投资者角度来说工程造价主要是指投资者所付出的所有成本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也即是在工程开始实施之前工程的所有预算,花费在一切有可能方面的支出的计算总和,直至竣工结束比较一下工程实际造价和预算的差异等活动。所以对于工程造价而言从投资方而言是指项目总体的付出价格对于承包商而言是指建筑安装工程价格。
因此工程造价评估工作本身也存在着它自身的一些特点,一是任何的工程项目都有它自身的用途功能和特点规模不可能将其他的工程造价预算工作评估方式应用到另外一个工程项目上,因为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有不同的工作的具体要求;二是工程造价预算本身金额巨大是重要的特性之一,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需要大额的资金支出,这些资金有些来自于股东的投资有些则来自于银行的贷款,所以工程实施的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在项目实施的构成中出现的任何差错都会造成入不敷出造成整体工程的瘫痪;三是工程造价本身的动态性和实施的层次性,因为工程项目在不断的发生之中有些投资费用是无法确定一个准确的金额的而是要进行评估测算而且有些费用的发生具备一定的偶然性因此无法进行正常测算,一般工程造价评估都会将评估数据提高一些以免造成工程实施阶段资金的断裂,同时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一个过程的滞后都会造成整个工期的延后,所以在工程造价评估工作中就要将基本上所有的情况思考清楚。
2工程造价评估工作中的管理问题
在工程造价评估工作中内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工程造价评估管理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和工程价格管理两个部分,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投资工程的预期目标在前期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在预算计算确定和监控的状态下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以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而工程价格管理主要是指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各方面支出的有效控制,比如工资产品成本等都要控制在一定的预算之内,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造价评估在工程实施阶段的有效进行。
由于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是一项非常烦琐而又必须很谨慎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不仅要求编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一系列系统的建筑工程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造价评估中总会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导致工作出现差错,比如说定额换算不合理、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所导致的价格差错等;其次是一些单位为了获得很高的收入不是从改善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角度来着手而是从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等手段人为的提高工程造价以导致工程造价评估项目繁多计算过程复杂等容易造成很多错误。
3 加强工程造价评估工作质量的建议
工程造价评估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量的审核也就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工程量应该是多少要计算出正误差和负误差以及费用的审核也就是在审核的时候要将各种收费审核清楚,以免在实际施工的时候造成费用的上下浮动。
同时对于工程造价评估审核的方法又主要包括了全面审核的方法比如对于整体的施工工程有个整体的把握,重点审核方法是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支出进行审核比较节约时间又会把握重点,对比审核方法是对工程造价评估程序基本相似的程序进行对比审核,应用一定的模式来审核现有的工程预算,筛选法主要是选用在每单位建筑面积上的不同规格来计算本期的预算数字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造价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赞峰.“工程造价中的系统分析”[J].人民长江,20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