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学反思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一地理教学反思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一地理教学反思

篇1

一、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了1班、3班、6班、7班共4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其中1班、3班是文科平行班;6班、7班是理科平行班,本学期主要教授这两个班级的学业水平科目。这学期新接手高二的班级,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必修2及必修3两本教材,时间紧迫、教学任务很重,最终在期末考试到来前如期完成教学任务。 

二、虚心学习,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个教师最先被要求的往往是他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是做一个成功的教师,还是成了一个误人子弟的教书匠?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多次的听学校各位老师的公开课,让我有了学习观摩的机会,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多次的组内教研活动,让我有了检查自己的时机;要“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评好每一堂课;反思好每一堂课”成了我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途径。 

三、了解现状,发现问题

自从这学期担任高二地理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在尽力摸索、了解现在高二学生地理的学习现状以及其对地理学习的态度,以期能够尽好的融入这个新的学习团队。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共处,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部分偏科严重,重视主科而忽略地理学习,作业没能按时完成。

2. 基础知识薄弱:目前,我们这一届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知识的遗忘率较高。 

3. 学生的答题规范性有待提高:我们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但是对问题的解答过程中用语不规范,还不能用“地理语言”来回答现实的地理问题,以致在考试中影响得分。 

四、针对问题,深刻反思

针对于以上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找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性的作用。

1.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证明地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用身边的实例来提高同学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端正学生对地理的态度。

篇2

笔者在地理一线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地理教学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学生往往能够寻找到地理题的答案,但是整个解题的过程和思路并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些混淆;当地理题的要求或者条件发生改变以后,学生往往会变得束手无

策,不知道怎么去解题,学生往往很难做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更无法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有的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还

不知道怎么去反思,如何去反思,找不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时候地理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方法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塑造,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反思能力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人们在解决了某个难题以

后,如果没有能够及时对这些难题的方法、策略进行总结,这些解决的方法或者经验就会消失,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从人们的日常经验升华到规律上。在地理教学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解决某一难题后,如果对解题的思路不能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就无法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也就很难做到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更谈不上对地理知识的活学活用。

1.反思能力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地理课程的教学中,地理老师应该加大对学生地理思维活动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更多的思路、解题的方法也更加多元化、解题的思路也能及时转换。最终使学生可以根据地理题中具体条件而有针对性地确定解题的思路,并随着题中条件的变化,有条不紊地转变解题的思路:能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解题,对知识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老师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钻研和思考所学问题,能够从地理题中各种纷繁复杂的表现中,抓住地理题的本质,使学生在地理思维中具有更大的广度和更深的深度。

2.反思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在地理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对地理问题进行思考,对老师或者同学的解题思路、方

法提出不同意见,在不断地反思中,可以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实现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与掌握。老师在地理课程的讲授中可以不断地变化情景,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中的错误,发现思维中的矛盾之处,更好地增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思维批判性,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基本原则

1.渐进性原则

老师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反思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反思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样的,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经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问题的单向思维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从对问题的肤浅反思到对问题的深入反思。鉴于此,在对学生的反思训练中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反思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

2.激励性原则

在对学生反思的培养上无论学生对地理试题的反思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不要直接去否定学生的想法,更不要轻易地去批评学生的错误想法。古人云:“没有骂大的孩子,只有夸大的孩子。”事实证明,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老师应该耐心十足,给学生更大更多的信心,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更多的来自老师的信任与鼓励,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什么思想上的压力,就会对所学的知识和地理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与同学或者老师有不同的看法。通过提出自己的想法,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到学生思维的过程,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有针对性地,不断总结方法去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反思,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学习不仅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3.主体性原则

篇3

一、高一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不够

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学生对知识的准备程度和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就说学生初中地理需要掌握的知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必要条件,但是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一地理学习中往往与初中地理知识相脱节。这也与初中地理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初中地理不参与中考,加上初三的时候又不学习,以至于到了高一的时候,由于时间间隔太久,许多学生对地理的基本知识都无法熟记,而且一进入高中学习也随之紧张起来,地理的课时相对较少,但课程内容较多,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对初中知识进行了一些回顾,但仍不能使学生有效地链接原有的知识,导致学生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这也十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高一地理学习中学生感觉学习地理困难,成绩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长久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无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循环往复下去,不但成绩会逐渐降低,甚至更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自

信心。

3.学习不得法,地位思维较低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可见性,而且又是一个文理知识相交融的学科,学生要想提高地理学习质量,就必须加强记忆,提高理解能力。学生必须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但是很多学生把地理学科归为文科,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往往依赖于机械的记忆,忽略对地理原理的理解、

分析和探究;在课堂中也只是听,不去主动地去思考,无法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链接,也就更谈不上对知识链的构建;习题中也只是对简单的模仿或记忆型的题进行解读,遇到相对灵活的题的时候无法进行知识迁移。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无法具有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地理学习,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4.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改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倡导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堂课下来很少看到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少了探究这一过程往往会使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情绪受到压抑,十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解决高一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的策略

1.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地理教学中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地理,学了地理有什么用等等。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到学习地理的好处,这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地理的好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认识地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时事热点,补充地理教学,如学习地震灾害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有关的地震资料,让学生自主分析,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意识。

2.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只有学生主动地去构建知识才能真正地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如在课前给学生列出学习的目标、重难点,并回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链接;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内化知识,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等;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及时查漏补缺,并设置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借助图示进行记忆、对相关知识链进行记忆、网格记忆等等);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教给学生对比分析的方法;教给学生对知识归纳整理的方法。通过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当学生看到成绩后必然会激发学习的热情。

总之,在高一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困难这一教学现象,必须加以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到地理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刘丽,杨颖.学习困难生研究述评[J].德育心理,2008(1).

篇4

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中,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出发点,那么地理学科当然也不例外,任重而道远,为了让我的教学循序渐进,构建高中地理新课标提到的"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活动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我理出高中地理教学三年一盘棋的观念。这一观念的认识主要是来自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掌握的特点总结出来的。

高中阶段的学生总的来说,与以前的学段相比,记忆力、观察力、自主意识、自控力、思维能力等都在不断增强,我们要做的就是刺激他们把这些能力都发挥出来。下面我就从三个年级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特征出发来谈谈我高中地理教学三年的这一盘棋。

1.高一地理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兴趣

1.1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培养地理学科的兴趣。高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初中走过来,对高中的生活和学习都憧憬着,想要继续发扬初中的优点改正缺点的愿望也较强烈,所以容易保持一种好好表现的心理努力学习,渴望上进,期待在新的环境里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高一课程科目较多,高考学科也不少,难度也比初中的深,学习的方式也和初中有不一样的地方,都还没有转变学习方式,所以高一主要是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在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完成对必修一自然地理学科知识(地球、大气、海水运动,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及其影响人类活动)的掌握。

1.2帮助高一学生完成高中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让他们在繁多的学业中保持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完成高中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除了指导并训练制学习计划、监督预习、听课、提醒随堂笔记、做复习、做小结、进行检测外,还特别针对地理学科的特性指导地理阅读和观察。

1.2.1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的阅读。在指导阅读方面,我们地理学科的阅读材料有教材正文、图片、阅读材料等。我这里训练的阅读重点已经不是速读、慢读、跳读或默读、朗读的问题,我的重点主要是描述内容读什么,图片怎么读。每次都要明确这次课要读什么,想什么问题,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各项活动目标和要求都明确,正文和材料力求到达理解记忆,图片除了理解记忆还要会识图、认图、比对用图。为了解决读图的问题,我会循序渐进地教学生玩填图、绘图、比较图、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喜欢看图、记图、用图的习惯。

1.2.2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的观察。

1.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的实地观察。在指导观察方面,借助地理学科的知识很好地理解我们日常的生活现象和地理要素,把书本与生活、生产联系,增强感性认知,理解会更深刻,知识面变大,好奇心及求知欲会变强。作的时候主要是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及地方特色入手。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大气的运动,我就让他们观察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的,为什么黎明的天空我们称曙光,为什么黄昏的天空称暮色,为什么电视上天气预报出现红色表示危险。为了了解气温、气压、矿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我们就去观察附近特有的卡斯特地貌,观察形成的石笋、石柱、钟乳石,甚至我们还发现日常用的传统热水瓶上的水垢形成也是一样的原因。周末或者一年四季变化和特殊天气状况像梅雨季节我们就仔细观察湄江河的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物候、天气、河流水文等。我们还会观察县里主要的工业、农业、人口、民族、交通、古迹、风土人情、环境状况的情况及变化。由此先掌握熟悉的地理知识进而延伸到不在身边的可通过影像、文字感受的知识。

2.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的非实地观察。因此,在高一学习方式指导上,我还会有具体操作的配套练习。像上文提到的身边生活环境有的现象,观察的时候我们会有表格记录内容,让他们的认知更直观,而且定期组织这样的观察、记录、发现的活动。对于不在身边的的现象,我就组织观看视频活动,每次活动前都会先把知识通过问题或表格的形式引发,带着目的观看天文、气象、海洋地理,地质地貌等的视频,不但掌握知识而且有感性认知,地理学习兴趣浓厚。

高一学年结合教材、生活实际、调查、观察相互联系渗透的方式,刺激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的兴趣。

2.高二地理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记忆

高二的学生完全适应了高中生活,并且有更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我需要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我主要是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我校实际灵活运用合作思辨式学习教学。

2.1地理教学理解记忆需要合作思辨课堂。我把每个知识分基础、难点、重点,然后基础知识就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难点和重点就通过合作思辨学习来解决。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但是需要教师从备课开始就有较强的控制知识分布及控制课堂的能力。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时候,什么时候是师生合作,什么时候是生生合作,什么时候自我消化,什么时候教师点拨,都要由教师把控。我把控的时候主要是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点拨,如果通过问题形式点拨学生还是不能理解的内容,就需要由老师进一步解释讲透。

2.2地理教学理解记忆需要练习辅助。高二学年的知识记忆已经偏向理解记忆,所以课堂上除了合作思辨的形式,我们还需要考试的形式巩固知识获得学习成绩提高带来的成就感。在习题方面,我会根据课程标准,根据每一小节、每一章节、有联系的章节以及每课时、每周、每月的内容设置难易适中梯度合理的小测试、大测试,让他们在一点点的进步中获得大的进步,并且是运用知识战胜自我的一种理性获得带来的成就感。在课堂和练习中,我还不忘把他们的生活如楼距确定、太阳能设置角度、三月梅雨如何形成等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弄进考题,增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3.高三地理教学的重点是整理知识成系统应用

我们的学生经过高一高二的知识积累,而且身负高考的重任,正是知识改变命运体现的时候,所以高三应该是把知识整理成系统并迁移应用的时候。根据考纲,我把增删减的内容捋清楚考试范围及考点,反思两年来的学习及课本的重难点,先架构出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增强复习针对性。先找到一条主线,比如人地关系为主,再把握和他相关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找到他们间的内在联系,画出要素间的关系图,以此类推,把尽量多的地理要素囊括进来,帮助学生把知识形成一张大网和有关系的几张大网,以此来形成系统,然后再迁移运用。我这里谈的迁移主要是用知识应对考题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练习指导,熟能生巧。练习也可以把知识形成系统,要巧练、精炼、讲练结合。其次,要及时反思做题情绪、做题技巧有没有问题,知识有没有及时查缺补漏,后期还要反思单科及其与文综的练习时间分配获得最大效率的问题。高三要做的不仅是单科的系统训练,还要做综合课的综合训练,他们是互相影响互相帮组的关系,毕竟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两个半小时内三科共同拿分越多越好。

高中地理知识看起来零散、凌乱、繁杂,似乎规律性不强,但事实并非这样,通过我的分析整理,高中地理知识不但是系统性而且是生活化的,就连学习方式方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我们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树立三年一盘棋的观念并且实际操作,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会比较突出。

篇5

一、如果可以再来,目标要明确

我当时构想一种新型的地理复习课――核心问题突破法:即依据本节复习内容多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定《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进行突破,学生的核心问题突破,其他各个知识点的复习就能迎刃而解。如昼夜长短变化“知多少”?

反思:把课上成高三专题课,涉及的面小,难度过大,把抽象问题复杂化,在大比武中出现冷场,自编自导自演,师生、生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课堂效益不高。如果可以再来,学习目标要明确。作为高一地理复习课,复习目标就应是按会考要求,会考条目是会考出题的依据。

重新设计:

1.以情境问题引出复习课题:如北京时间2010年5月1日9点整,上海世博园正式对外开放,届时美国纽约(西五区)时间是多少?此时全球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大于一半或小于一半)?到时本地(29°N)的昼夜长短状况及此后三个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展示本节会考要求,会考条目和要求为本节课复习指明方向,在教学设计时,要打破教材顺序,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会考条目如下:

二、如果可以再来,课堂要实在

当时上课,我设计了四个活动: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想畅就畅――总结陈词,结果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形”无“神”。

反思:大比武课,有很多是作秀课、表演课,无论是大比武还是平时上课,课堂教学要实实在在,只有“形”的课堂教学显得空洞,只有“神”的课堂教学显得缺乏活力,只有“形”、“神”具备的课堂教学才是教师应当追求的,因为它既有活力,又有成效。

重新设计:1读图――设计内容涵盖的知识点全。

(1) 弧线ABC为 线,B地昼夜更替的周期为 。

(2)此时,A、B、C、D的地方时分别为 、 、 、

此时全球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围(大于一半或小于一半)?

(3)若在C处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那么河流的哪一岸泥沙容易沉积 。

(4)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此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为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为

(5)此日,D、B、C三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当太阳直射点由D纬度向B纬度移动的过程中,D、B、C三地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6)此时,B地的太阳高度角为 ,D地的太阳高度角为 ,D地此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又称为 。比较这一天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7)此日,D处于一年中的 季。

(8)B地属于五带中的 带。

2.建构知识(如右图)通过先练后学,自主构建知识模块。

三、如果可以再来,学生要动起来

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关键是学生的“思维动不动”。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每个运转的大脑闪出智慧的火花呢?当时设计,“想畅就畅:以夏至日为例,说出昼夜长短空间分布规律”为了让生有话说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空间分布规律;(2)发生极昼的范围;(3) 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4)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5)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及昼夜长短变化;(6)还发现哪些规律?

反思: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学情,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有梯度,既能激活学优生的思维,又能给学困生带来一定的答题机会。必要时还要让生动手演示。美国教育家菲利普:“告诉我,我忘记;演示给我看,我记住;让我参与,我理解。”

重新设计:

1.用图――采用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的形式、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同时构建知识框架,使生有话好说,可探究可讨论,使生有话好说。

2.说图――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程度,回归生活。

请两位学生上台来演示,向大家模拟今天之后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在这次大比武虽然留有遗憾,名次不理想,但自己参与过、经历过,感触深。正因为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才被称为真实的课,之后再不断充实、丰实,就像温哥华冬奥会的开幕式点火一样。我们生活中的课是可以再来,是不断完善的,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参考文献】

篇6

一、深刻认识新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各种版本的教材无一不是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我们觉得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要求凸显掌握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比较、概括等地理培养。过程与方法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地理教材出现了“一个标准,多个版本”的局面,我们所选用的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新课程理念下编写的新教材面前,我们要不断改变以往那些偏激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1)教材突出以学生“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教材的编写是围绕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展开的,因此新教材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生动活泼,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看、喜欢学,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如景观图、图表、立体示意图,案例、活动的设置等。

(2)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标准

教材既是教师教的材料,更是学生学的材料,它是知识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标准,“一个标准,多个版本”鲜明地证明了这一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版本内容,控制难易度,也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的需要。

三、更新备课方式

1、从强调“共性”,转变为 “共性”和教师 “个性”的统一。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争辩和交流,而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便拓展教学思路。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的四位教师,利用每周五的时间备课,共同讨论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过程等。其他时间遇到问题就集体及时解决。

2、从强调“集中”转变为“集中”和平时 “交流”的统一。

由于每个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背景、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各有差异,因而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关注点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因此就要求在备课的形式上追求多样化,应该把“集中”备课和平时“交流”完好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在讲影响聚落的形成因素上,就可以针对来自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学生进行设题。

3、从强调“课前”转变为“课前”和课后“反思”的统一。

在新课程中,我们都很重视课前备课这一环节,因此在集体备课时,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能够根据要求合理划分课时,使地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和能力密度大致均衡。

由于课堂是动态变化,而不是静态固定的空间系统。因此,课后的教学反思应该说是课前备课的补充、延伸和升华,新课程认为教师是研究者,要求教师要反思、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写好地理后记是捕捉教学“灵感”的有效方法。在地理教学设计中产生“灵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善于捕捉”灵感”,并应用于地理教学中。

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新课程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怎样实施地理探究课,需要地理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

1、正确认识探究式学习的涵义

探究即探讨的研究之意,就是通常所指的“深入探讨”、“反复研究”。探究式学习可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即探究法的两种模式。接受式探究,是学生通过向他人询问和搜集资料,得到现成的信息,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发现式探究则不然,它是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研讨等活动,得到非现成的信息,再通过整理、分析等活动得出问题的,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我们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很多的“问题研究”都融入了探究法的两种模式。

2、地理探究课的实施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地理新教材有些问题是教材直接提出的,而有些则是需要发现的,问题的发现应由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常探究问题来自教材,教师课前要认真考虑,做到心中有数,并应写在教案中,这样才发挥指导作用,做到游刃有余地组织课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问题、查询问题

信息可以从教材中查找,也可以从其他参考书、报刊或网络中查询,也可询问教师和同学,获得信息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3)分析资料,寻求问题结论

对资料的分析,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也可以采用分组交流、与教师交流等方式,以寻求探究问题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组织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必要时给以点拔和解疑或启发讲解,当然教师也要更多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以取得问题的结论,提高课堂效率。

篇7

一、准备赢得整堂课――良好的课前准备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内容形式选择是否恰当等将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的优劣,良好的课前准备是优化高中地理教学的前提基础。

(一)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标准和依据。教学目标对地理教学具有指导、协调、引领和评价的作用。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明晰性,就需要很好地把握和理解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来开展课堂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深刻把握地理课程标准;其次,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考虑学情,制定目标;最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次地细化教学目标。

(二)精选、整合教学内容。

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所以地理老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精挑细选、重新整合,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地理知识,从而优化地理教学效果。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住主干知识,适当删减。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多而地理课的课时相对较少,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教师抓抓教材主干内容,合理删减。例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中“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这一问题研究与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在教学中我将其舍弃。第二,注重内容衔接,补充复习初中知识。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是在初中知识基础上扩展和深化的,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加强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

(三)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知识反馈和学习活动状况来灵活选择运用。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例如,在教授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是具有地理教学特色的图式法并结合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发挥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动的巨大促进作用,从而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二、过程深化结果――课堂教学过程优化

课堂教学是实施地理教学,锻炼学生思维学习能力,增强地理观念意识的重要渠道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教学方式,落实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

(一)巧妙运用提问策略,将教学内容问题化。

有效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他们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适时的难易结合的提问,将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思考、想象,培养理性发散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强化。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进而融洽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营造师生教学共同体;教师要注意运用形象生动富于感情的学科语言进行教学,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向上。

(三)利用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

教学评价是增强教学效果,激励师生发展的有效手段。良好的课堂评价立足学生本位,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表扬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进步和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和自豪感,获得审美体验。教学评价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催化剂。

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是一种需要不断循环往复、总结完善的活动,教师应该在一堂课结束之后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对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在进行下一堂课时避免、调控和优化。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由课前准备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再到课后的及时反思,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统一体,将会更加有利于地理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教学效果的强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篇8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高一备课组内,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篇9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新课标,使地理教学焕然一新,让平时的地理课堂既有利于师生互动,又能让我们的学生应试胸有成竹,使地理教学这门艺术不留遗憾,独具魅力?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要敢于进行大胆的尝试,勇于创新。以下是我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地理创新教学的尝试与反思。

尝试一: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养成良好的探究性学习习惯

必修一“月相”这一内容,是作为课外活动要求部分。在课堂上,我针对该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看到过月球的阴晴圆缺,可是你们是否注意到,亮面圆的一面的朝向,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在时间上有什么不同呢?由于大多数同学来自乡镇中学,地理基础较差,所以很多同学顿时感到很迷惑。这时候,我及时给学生提供一个精心设计好的表格,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在天气晴朗的农历上半月上半夜和农历下半月下半夜观察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以及亮面的朝向,然后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通过一个月的实践观察,大多数学生能直观地发现:农历上半月的月亮上半夜可见,月亮在西半天空,亮面朝西;农历下半月的月球下半夜可见,月亮在东半天空,亮面朝东。有几位同学经过合作,用示意图直观地展示他们对月相的观察结果(如图),很有创意,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好评。

教学反思:月相的变化这一地理规律比较抽象,如果老师没有为学生创设情景,没有让学生进行月相变化的观察实践,而是直接由老师来讲述,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月相变化的知识。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实践观察,学生直观地发现了月相变化规律,这个收获比单纯的老师讲解要理解得更深刻一些,也更有助于记忆。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各抒己见,不必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但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是教的宗旨。

尝试二: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

我着手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重点指导高一(2)班某小组确定的《墨江河水质污染问题分析》这一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引导他们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和生产实际确定研究方案,学生很受启发,并在老师的全程指导下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在结题过程中撰写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课题报告。

此外,我还与学生共同设计地理小实验,如“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大气热力环流”,“调查学校家属房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是否正确”等等。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既让学生重温了课本知识,也感受到了自己探究生活现象和地理知识联系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对实践数据的处理,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整理资料、加工、处理信息,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性学习成果。

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可以建立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和材料,而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所形成的能力、学生所得到的信息及新的知识又由学生很自然地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篇10

科学而巧妙地利用地理教学用具,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能易化地理教学难度 

地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对象往往具有复杂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学生难以认识、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起来,深感力不从心。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加强直观教学,而地图、各种直观教具、电教媒体的充分利用,是直观教学的重要途径。应努力创造条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同时,地理教师要结合实际,尽可能地科学地利用地理教具。只有尽可能地发挥各种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才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拓宽地理视野,加深知识印象,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

如《高一地理》一直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暗礁,也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不轻松。弄不好一堂课上下来教师会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有似“老牛拉破车”般的无奈与痛苦,学生亦会有不知所云的困惑,使将原本忘而却步的地理,拒之于千里之外。这将为今后地理的教与学,设置下更大的鸿沟。诚然,要使地理教育走向繁荣,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克服盲目和消极悲观情绪,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思想问题。只有我们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充分认识地理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坚定努力地把握机遇寻求发展,发挥优势勇闯新路,坚守地理教育阵地永不动摇,时刻不要忘记地理直观教学这一利剑,适时地、科学地利用地理学具,化难为易,使学生乐学地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达到教与学之最佳状态。

《高一地理》第一章中地球的运动及运动的的意义,空间概念比较强,教师在引导学生识图的同时应使用教具演示。地球的自转可以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可用“三球仪”演示。自转和公转关系的演示,教师先拿着地球仪沿课桌面运动一周,然后指出,在地球仪上过球心并与桌面平行的大圆,可以看作是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很显然黄道面与赤道面有一个夹角,演示说明之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图像,最后得出结论:正是有了黄赤交角的存在,才影响到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做南北回归运动,导致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同时学生通过观察“三球仪”在运动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昼、夜半球的周期变化规律,很容易感知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让学生从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中跳出来。

二、直观而具体的教学用具,赋予了地理课堂教学新的生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倘若学生在此过程中,能知行结合,则此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明显改观。直观而具体的教学用具,在带给学生一个崭新的视角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充手展示自己的平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手脑并用的意义,他说:“人生两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维利也曾说过:“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会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认识的所有的大门都将在他面前敞开,知识将成为他改进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如《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让学生亲自拨动地球仪,体验昼夜交替的现象,观察北京、伦敦、华盛顿的昼夜变化情况;在学生亲手转动“三球仪”时,让学生真切的感知到“两分两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日期、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以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在地球仪和“三球仪”这两个重要学具的帮助下,顺利而有效地让学生获得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一新知,从而更深刻的将所学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能顺利的将知与行完美结合起来。 三、地图—地理学具中的主打阵营,丰富了课堂教学信息 

地图展现在师生面前的是一具微缩的知识世界。地图是地理现实世界的表现或抽象,以视觉的、数字的或触觉的方式表现地理信息的工具。不管是什么地图,它的基本功能有两个核心:地图是表示事物空间位置;地图是可视化的表示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几乎人人手里都拥有世界地图或世界某个区域的地图,让学生通过地图来认识大千世界,反过来再建构自己头脑中的个性世界,即“心理地图”。地图赋予了学生一个可透视的眼睛。转贴于 首先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它是地理知识信息的又一载体。丰富多彩的地图,在色彩上极大的吸引了学生,有效地丰富了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干巴巴的文字中跳出来,能有效地调动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一积极的感情基础,课堂教学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同时“考图”也是地理试题的一大特色,但并非所有的地理试题都附有图。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得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地图意识,加强读图、析图和亲自动手绘制地图能力的培养。

其次图文转换能力也是地理学科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较高要求。其本质是学生基础知识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实现图文转化这一能力的跨越,学生基本能达到“会学”的境界。如七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地理的学习后,能对着教师所展示的世界地图,准确而科学地指图就世界的地形、地形区、主要的海陆分布、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世界的气候类型、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等知识要点,说上十到二十分钟,则这一学生地理学得一定很棒,并且他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将会感到轻松而有趣,并将不但获得成功感。

四、根据已知自制学具,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创造性学习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源于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的提高。而地理学具的亲手制作,极大地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广阔空间。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要培养新型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运用与创新,则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后,倘使能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出与此相关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同时亦能在制作中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个性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八年级地理在学习完《中国的地形》后,学生可利用小时候玩过的积木,搭出一个“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实物模型;在学过“经纬网”这一知识后,可用乒乓球自制一个经纬网地球仪,在绘制这些经纬线时,将经纬线的基本特征、经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等知识要点和难点加以巩固和加深;在学过地方时与区时后,学生亲手制作世界时区表,从而将世界各地的时间差这一知识难点加以深度剖析。

姑且不论这些教具是精致还是粗陋,只要学生敢于动手、善于动手,教师均应给予极大肯定。同时还可将有个人特色的小制作在全班乃至全校传观,并收藏至教师的资源库,作为日后教学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学生,又提高的教师今后的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目标。

地理课堂教学,如有更多恰似“东风”的教学用具,则是我们所有地理教育工作者和所有莘莘学子的一大幸事,更是我国地理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的良好契机,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利刃,但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

篇11

二、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教师所从事的是重复率高,弹性很大的工作,订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活动、考试、教研、教改、总结等都是必要的、不可轻视的事情。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甚至同一教师在不同的班级的教学是有差异的。当教师的,要不厌其烦地,不折不扣地按照《东莞中学常规教学法工作规定》做好各项常规教学工作,经得起学校、科组检查,并在平凡的工作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名师、骨干,赢得学生和同行的敬重。期中学生评教打分都在13分以上,叶容弟、孙海英老师连续几次分别获得评分前二名。高一备课组在戴一欣老师组织下,一周两次固定集体备课都有讨论议题、中心发言人和记录,在办公室常常听到他们讨论问题。学完每一单元都有老师编写单元练习,作业能全收批阅。

三、主动承担教研教改任务,积极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中、高中三个课外活动小组,全组教师都分工承担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李宏定、徐志华老师多次组织学生观察太阳黑子,李宏定、徐志华、戴一欣、雷龙生都主办了有关专题知识讲座,张隆家、孙海英、戴一欣老师组织学生开展野外测量莞中经度与纬度的活动。叶容弟老师指导叶志辉、黎兆铭、陈婉琴的小论文获市级评比一至三等奖,张隆家、李宏定分别指导学生的地理在两种国家级刊物上。

篇12

2.案例必须精练:选择的案例数量不能多。运用案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教育理论,不能不加选择大量地罗列案例。只需要选择那些高质量的少数典型案例。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借助分析少数有代表性的案例,从而得出整体性结论的方法。

3.案例必须典型:案例要能代表对象的特点。倘若随手拈来几个案例,则其意义和教育价值就有局限性。典型的案例可能是宏大的事件或名人的经历,也可能是教育实践中的细节。如教师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对学生说:“你认为对的答案都可以讲!”这个案例很简单,但是教师的这种做法包含丰富的教育价值。

二、案例的应用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只是导演,学生才是演员,是主体,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1.大胆放手,让学生总结归纳: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有助于增加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用好案例,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2.不局限于教材中的有限的案例:教材中的案例往往是具有典型性的,可以很好地利用,但并不是每个案例都适合各地教学需要。各地学生生活经验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组织地理教学时,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补充、削减、改变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应引入一些在学生身边最新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地理案例。

3.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案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分析、讨论和交流这个过程来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分析总结,回到“满堂灌”的老路子上了。教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去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分析讨论。当然,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学生共享经验。

4.及时给学生以评价和鼓励:

篇13

一、高考改革对学科地位的影响

2014年11月14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确认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选考科目,各科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一年安排两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与高中学考同期进行。

2015年3月2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的约1 400所高校本次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万余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4%,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6%。各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物理、化学、技术、生物选考的较多,其中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而选择历史、地理、政治的相对较少,分别涉及19%、15%、13%专业(类)。据统计,考生选考政治、历史、地理可报考的专业(类)分别达到59.7%、62.8%、60.9%。

客观分析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地理学科地位的影响,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定性。

地理从高考文科必考学科下降为高考选考学科,与“语、数、外”等高考必考学科相比,其学科地位会有更明显的下降,成为考生“清门”学科之一。学生一般会选择在高二学习阶段(4月考)结束学习任务,最迟也会在高三第一学期(10月考)结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生地理学习时间(与目前文科生相比)由三年缩减为一年半或两年左右。

地理高考分值由100分下降为30分(加考分),且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实考成绩按等级赋分。高考分值下降必然会影响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深度的挖掘,造成地理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得不到很好的显现。

在现行高考中,文科考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类)、而理科考生只可报考约60%的专业(类)。新高考方案实施后,考生的专业选择面均比现行的高考文理分科有了大幅提高,选考地理的考生可报考60.9%的专业(类)。这意味着一些优秀的理科生会来选学地理,地理学科的优质生源较目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已成为其高考“副主科”之一,与理化生技政史等具有同等地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行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小儿科”地位。同时,选考地理的学生是愿意学地理、喜欢学地理、自认为可以学好地理的学生,这意味着中学地理教师面对的是优质教学对象,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可以发挥更多的“用武之地”。

二、高考改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新一轮高考改革将地理学考与高考“两考合一”,学考分值由100分降到70分,高考分值由100分降到30分,考试分值的调整必将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目前,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中已对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作出了较大调整。首先,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由原来的7个模块减少到5个模块,其中学考试题仅涉及地理必修Ⅰ、Ⅱ、Ⅲ3个模块中的“基本要求”内容;高考加试题除涉及必修3个模块内容外,还要涉及选修Ⅴ、Ⅵ(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2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其次,对必修教学内容也进行了分层处理,按学考与高考的要求对相关教学内容给予“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的定位。如将地理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定位于“发展要求”,这就意味着在学考试题中将不再直接出现“地球运动”相关的试题。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于2015年2月正式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详细阐明了地理学科的考试性质、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如对必修Ⅰ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作出如下考试的明细要求(见表1)。

在这一“标准”中,对相关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分层教学要求。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为:“了解聚落的概念和分类;会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形对某一区域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会应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某一区域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除掌握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掌握其它因素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无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均有明显提升。

从上述考试要求涉及的地理教学内容变化情况看,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一致。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学考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侧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加考题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观察和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将呈现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学考要求与高考要求并存的格局(见表2),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三、高考改革对教学管理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地理学科考试形式与要求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必将促成其教学管理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走班学习给日常教学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新一轮高考改革必然会淡化“行政班”,促成“教学班”形成,学生选课走班将成为校园内的常态。当面对来自不同班级学生构成的“教学班”时,教师原先习惯了的作业收交、辅导、讲评都将出现新状态,如何正确应对成为一个新课题。已有教师抱怨,走班教学实施后一节40分钟的地理课“缩水”严重。上课铃声响后,总有几个学生才匆匆赶来,等学生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时间已过去2~3分钟;然后是学生上交上堂课的作业,或教师发放上节课的作业及点评,时间又过去3~5分钟。新课教学时间明显比“行政班”上课缩短许多,“精讲精评”应成为教师修炼的“内功”之一。同时,与“行政班”教学相比,走班教学必将给作业反馈的时效性、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与帮助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2)分层教学给教师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带来难度。从目前浙江省已实施分层教学实践的现状看,主要呈现两种形态的教学管理。第一种形式是“行政班”实施学考内容教学,选课走班实施加考内容教学,每周安排4节课,2节学考教学,2节加考教学;第二种形式是在行政班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学科进行全体学生的走班教学,每位教师均固定班级授课,可能既带学考班,又带加考班,每周3课时。第一种形式,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学考与加考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由于不同教师对 “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加上教学风格的迥异,必然会给教师正确把握相关教学内容带来困难。第二种形式,由同一教师担任学考教学班和加考教学班授课任务,虽然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上能克服第一种形式带来的问题,但教师往往会考虑到自身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会有同质化的教学趋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所带学考班学生“超标”学习,而加考班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3)地理学考与加考的考核要求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挑战。《标准》对地理考试作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包含知识考核、学科能力和地理品质三大方面。

《标准》将地理学科知识考核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要求。识记(a)是指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图上指认。如规范书写地名、地理术语;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在地图上指明地理位置;识别与指认地理事物;说出地理事物的分类与构成;列举归属某一类的地理事物等。理解(b)是指能对主要地理原理性知识进行解释与说明。如解释地理概念,描述地理景观并加以区分,概述地理过程、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地理成因,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点等。简单应用(c)是指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如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或推测某一地理事象,根据某一地理事象论证地理原理,分析某一地理事象的成因,归纳某一地理事象的特征,评价某一地理事象的优劣,阐明某一地理事象的地理意义,找出能够支持地理原理的地理证据,依据图表、文字材料进行图文转换等。综合应用(d)是指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如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某一地理因素变化对其它因素产生的影响,归纳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并分析区内差异,预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等。《标准》指出地理考试采用闭卷纸笔测试方式,其中必考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加试题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30分。必考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的内容。加试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发展要求”的内容以及选修模块地理Ⅴ和Ⅵ中的相关内容,其中必修部分约占70%,选修部分约占30%。必考题中识记、理解约占65%,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约占35%;加试题中理解、简单应用约占40%,综合应用约占60%。必考题题型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选择题约占75%,非选择题约占25%;加试题题型为非选择题。

《标准》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①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以及重要地理数据;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②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③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标准》也明确了对考生地理品质的考核要求。虽然考试内容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但其中渗透着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引导考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积累并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从理论上说,教学与考试应是分离的,否则会踏进应试的“泥潭”,但现实往往是教学被考试所“绑架”,考试的“指挥棒”绝不能轻视。好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考试要求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较好地反映出地理学科课程理念和教学本质。如果从已公布的地理学科考核要求来考量课堂教学,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式已不能跟上高考改革的步伐。从教师组织教学的层面看,课堂教学必须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抓手着力于教学方式转型的探索,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地理之美、地理之趣、地理之味、地理之用,能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欣赏、探究其生存的这个世界中客观地理事实和种种问题。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角度看,地理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四、高考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