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水质调查的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水质调查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水质调查的方法

篇1

一、区域地质背景条件

回龙沟位于彭州市北部山区龙门山镇。区域内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居龙门山主断裂构造带,高山、中山及河谷平坝沿湔江两岸呈阶梯状分布。区内最高峰为最北端的太子城,海拔4812m,最低点位于龙门山镇东南河心处,海拔1018m,相对高差达3794m。区域包含黄水河群(Pthn)、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及火山岩组、岩浆岩等地层,岩性以花岗岩、闪长岩、蛇纹岩、石英岩、灰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变质流纹岩、安山岩、角斑岩、安山玄武岩、流纹岩等为主。地质构造复杂,为华夏系龙门山构造带的中南段。

回龙沟是湔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海拔4600m的光光山,沟口高程1100m,相对高差3500m,水流蜿蜓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沿途先后汇入二道河、燕子洞沟、黄峰沟(回龙沟)、小牛圈沟等常年流水溪沟共16条。主沟长17.7km,集雨面积113km2,河道平均坡度197‰。

二、水源地水质调查评价方法

调查方法以资料收集、水文地质调查、取样、水质检测、水质评价等综合方法进行。通过资料收集及水文地质调查,查明工作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表水的分布、类型、规模,地表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水化学特征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采集大量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根据检测数据锁定污染源,并对污染源产生区域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分析,确定污染源的补给、径流、排泄过程,初步分析污染源产生的条件、规模及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对控制污染源做合理化建议,为安全饮水提出建设性处理意见。

三、本次采样检测基本情况

本次采水样遍布全区,共采集地表水水样17组,采样采取以总体控制,局部加强的方式由上游向下游逐个取样。水质评价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及《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的要求进行评价。各水样化学分析主要离子检测值详见表1:

四、调查区水化学

(一)水化学特征

地表水按化学成分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K+、Na+、Ca2+、Mg2+、HCO3-、CO32-、SO42-、Cl-等离子是地下水化学类型分类的基础。地下水化学类型按舒卡列夫法进行分类(前苏联学者CAЩукалев),首先,根据地下水中主要八种离子(其中K++Na+合并为1种,HCO3-+CO32-并为1种,共分为六种)的相对含量进行组合分类的一种方法。如果某种离子含量(毫克当量百分数,或视毫摩尔百分含量)≥25%,参与组合定名,给定编号。三类阳离子(K++Na+、Ca2+、Mg2+)可以有7种组合方式;三类阴离子(HCO3-+CO32-、SO42-、Cl-)也可组合为7种;阴、阳离子再组合共计为:7×7=49种水型,参见下表2:

根据本次已完成的17组地表水取样检测资料,结合调查区区域资料分析,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型水为主,个别为HCO3-Ca、HCO3·SO4-Na·Ca、SO4-Ca型水。PH值在7.3-8.9之间,总硬度57.6-337.8毫克/升,矿化度一般79.6-255.1毫克/升,最大矿化度465.8毫克/升,为弱碱性低矿化度淡水。地表水是较为理想的工业生产用水水源,经适当处理后亦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要求。

(二)水化学分类与图示方法

派珀(Piper)三线图简单直观的展现了地下水离子的空间关系,是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次采用专门处理水溶液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作图和模拟的AquaChem V.3.7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参数为17个水样的主要离子检测值。三线图解由2个三角形及1个菱形组成,左下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代表阳离子中K++Na+、Ca2+、Mg2+的毫克当量百分数;右下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表示阴离子中HCO3-+CO32-、SO42-、Cl-的毫克当量百分数。任意水样中的阴阳离子相对含量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以圆圈表示,引线在菱形中得出的交点上以圆圈综合表示此水样的阴阳离子相对含量。

Piper三线图落在不同菱形区域的水样具有不同的化学特征。1区:碱土金属超过碱金属离子,2区:碱大于碱土,3区弱酸根超过强酸根,4区强酸大于弱酸,5区碳酸盐硬度超过50%,6区非碳酸盐硬度超过50%,7区碱及强酸为主,8区碱土及弱酸为主,9区代表任一对阴阳离子含量均不超过50%。具体分区如图1所示。

分析地下水各组分的相关关系,可以了解地下水成因及各组分相互联系的关系。本次调查地下水阴离子、阳离子分别作水化学三线如图2、水化学组分关系如图3。

根据本次已完成的17组地表水取样检测资料,结合调查区区域资料分析,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型水为主,个别属HCO3-Ca、HCO3·SO4-Na·Ca、SO4-Ca型水。

从水化学组分关系图可以看出,回龙沟流域内地下水中的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及钙离子是影响区内地表水水体矿化度含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四、水质分析评价

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地表水进行水质质量分类综合评价。

根据回龙沟流域地表水取样检测结果统计,地表水的PH值在7.3-8.9之间,总硬度57.6-337.8毫克/升,矿化度一般79.6-255.1毫克/升,最大矿化度465.8毫克/升,为弱碱性低矿化度淡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型水为主,个别为HCO3-Ca、HCO3·SO4-Na·Ca、SO4-Ca型水。其中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及钙离子是影响区内地下水水体矿化度含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调查区地表水的水质总体较差,在17组样中,仅6组水样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占35.3%,11组水样达不到地表水Ⅲ类水域标准,占64.7%,流域内地表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情况,主要以铁离子、锰离子超标为主,少量硫酸根离子超标。因此,回龙沟流域内地表水不宜直接饮用。

结语

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及水质检测成果资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型水为主,PH值在7.3—8.9之间,总硬度57.6-337.8毫克/升,矿化度一般79.6-255.1毫克/升,为弱碱性低矿化度淡水。调查区地表水的水质总体较差,地表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情况,地表水不宜直接饮用。

2 流域内地表水主要以铁离子、锰离子超标为主,少量硫酸根离子超标。SO42-、Mn离子超标属于局部区域污染问题,通过水流自我调节、稀释、降解后可达标。而Fe离子超标属于区域性地质环境背景问题,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具有一定影响,但特定的地质环境背景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长期以来都存在的问题。

3 为了保证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建议加强对水源地Fe离子超标的水处理工作。对回龙沟主要污染源采取源头封堵、改道或引排的方式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水源的水质有所改善。同时应做好水源地及上游来水的长期水质监测工作。

篇2

    另外,在会计制度上的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不利于保全税收或者体现政策导向的情况下,税法原则就会不同于会计原则,也就会产生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另外,在企业所得税改革过程中,管理当局未能高度重视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未能注重与会计制度的衔接等原因,也是二者差异产生的直接原因。

    二、协调差异的意义

税法和会计差异的产生有着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但是二者差异的扩大化却不可避免的给征纳双方带来诸多不便,增加了双方的成本同时也会诱发避税动因等不良影响。会计与税法日益扩大的差异已经成为当前会计工作和税收征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企业会计体系和税法的完善,以及同国际通行会计制度的衔接。因此,研究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以及协调这些差异的方法有着如下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减少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与税收法律制度改革的改革成本,巩固改革成果。在我国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制度摩擦,只有加强税收法律制度与会计制度的耦合,才能减少二者之间的制度变迁成本,从而充分发挥各项制度的应有功效。

    2、有利于减少差异带来的征管双方的效率低下和税收流失。在会计制度与税收法律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由于两种制度之间差异的存在,就有可能造成同一个纳税人的同一项经济业务会受到不同制度的管辖,这就会造成二者的效率低下与成本的增加,更甚之,还有可能会造成税款流失,这就更彰显了协调二者差异的必要性。

    3、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税法和会计准则相比具有强制性和更高的法律权威性,因此,企业在真实纳税的前提下,只有认清二者差异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调节,会计信息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4、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在实务工作中,征纳双方正确处理二者的差异,会相应的减少会计核算成本和税收征管成本,才有可能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协调二者的差异,还有助于使我国的会计制度更好的与世界接轨。

    三、对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律制度协调的方法(一)协调二者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

    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税法体系都是非常庞杂的,因此,必须要对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与税法体系进行全面的审视,对于相互不协调的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研究,要对立、统一起来系统的分析研究。

    2、相对稳定性和严肃性原则。

    我国有些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有时缺乏应有相对稳定性和严肃性,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社会各方都难以适应。进行协调时,必须十分慎重,必须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与论证,而且还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

    3、成本效益原则。

    进行此项工作时,不仅要考虑降低征纳双方的成本,还应该同时思考涵养税源和平衡税负的关系,力争促使企业自身发展与税收乃至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

    4、现实性与可行性原则。

    要立足我国国情,即要考虑到扩大企业的自主理财权,又要考虑到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要具有可行性。

    (二)协调的主要方面

1、需要会计主动向税法协调的方面(1)在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小会计方法的选择的自由度,使得会计利润与税法上认定的利润在认定上更加规范,简化税款征收的核算。

    (2)尽量减少或消除有可能造成资产的期未价值的支出因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认定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复杂差异。

    (3)对于我国众多的私营小企业,可以考虑适用严格的税收法律制度来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2、需要税法主动向会计制度协调的方面(1)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可以考虑借鉴会计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此基础上充实并且完善我国反避税立法的原则与内容。在当今通行的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是其中一项基本原则,对于反映交易或其他事项的经济实质很有助益。而实际上税收监管的重点就是鉴别企业交易的经济合理性,也即以独立交易的正常交易价格确定企业纳税数,采取这种方法会有利于实质课税,可以克服我国原来税法形式课税的不足。

    (2)税法为了防止企业利用会计制度实施避税,需要在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中做出规定,规定企业在决定重大会计政策变更和其他涉税变更时,必须报请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或同意。

    (3)税法需要考虑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计估计所考量的不确定性是有其合理性的,这会和税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必要的确定性之间会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这就需要从税法做出规定加以协调。税法应出于经济合理的原则,尽可能的尊重和保护企业依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所做出的合理选择,以涵养税源、保护投资,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税收法律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差异的产生是有着其合理性与必然性的,但是我国政府不能任由其扩大和发展,而应尽量协调之,从而降低征纳双方的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注释:

[1]戴德明.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研究[j].会计研究,2005.

[2]盖地.所得税会计[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3]尤雪英.对构建我国税会差异\"三元\"协调模式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2007.

[4]陈毓圭.论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诸关系[j].会计研究,1999.

篇3

处于陆地与海洋交接地带的海岸带富含各种海洋资源[1]。海岸带具有丰富的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地理位置,已经成为人类活动最活跃和最集中的地域[2],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工业园区位于胶州湾西海岸,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丽东化工有限公司、黄岛油库以及青岛市其他主要石化下游企业、码头、物流等公司均布置在该区域。评价工业园区工业生产活动对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调查海水水质pH、COD、DO、石油类、无机氮、汞、铅、镉、砷、铜、锌、镍等和沉积物中石油类、硫化物、汞、锌、铜、镉、砷、铅等在大潮、小潮期间的浓度变化,评价工业园区工业生产活动对胶州湾西海岸跨海大桥与黄山嘴之间沿岸海域附近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

1 调查与评价方法

1.1 站位布置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在本次调查在胶州湾西海岸跨海大桥与黄山嘴之间沿岸海域附近海域共布设了21个海洋调查站位调查海水水质,调查范围在120°11′~120°15′E、36°2′~36°7′N之间。2012年6月14日(小潮)和2012年6月21日(大潮)在站位S1至S21进行海水水质调查,2012年6月14日在站位S1、S3、S5、S6、S9、S10、S12、S13、S15、S17和S18进行沉积物调查,2012年6月21日在站位S1、S3、S5、S6、S9、S10和S12进行沉积物调查。海水水质和沉积物调查站位位置见图1。

1.2 监测项目与测定方法

海水水质现状监测项目包括水温、盐度、pH、DO、COD、石油类、NH4+-N、NO2--N、NO3--N、活性磷酸盐、硫化物、汞、铅、镉、砷、铜、锌、镍,采用《海洋监测规范》[3](GB17378-2007)标准方法测定。沉积物现状调查项目有石油类、硫化物、汞、锌、铜、镉、砷、铅,《海洋调查规范》[4](GB12763-2007)标准方法测定。

1.3 评价方法

水质和沉积物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推荐的标准指数法。

(1)

式中:Si,j为标准指数;Ci,j为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浓度,mg/L;Cs,j为评价因子I在j点的标准浓度,mg/L。

(2)DO标准指数的计算公式。

当DOj≥DOs时,

当DOj

式中:SDO,j为DO的标准指数;DOf为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计算公式常采用:,T为水温,℃;DOs为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mg/L。

(3)pH值标准指数的计算公式。

当pHj≤7.0时,

当pHj>7.0时,

式中:SpH,j为pH的标准指数;pHj为pH实测统计代表值;pHsd为评价标准中pH的下限值。pHsu为评价标准中pH的上限值。pH的标准指数为如下。

pH有其特殊性,它的标准值为7.8~8.5,因此我们取上下限的平均值8.15,计算式为:,式中:pHi 为 pH值的标准指数;Cmax 为 pH评价标准上限值;Ci为pH的实测值。(如表1,表2)

1.4 评价标准

海水水质现状评价执行《海水水质标准》[5](GB3097-1997)中的二类标准,pH=7.8-8.5,COD≤3 mg/L,DO>5 mg/L,无机氮≤0.3 mg/L,活性磷酸盐≤0.03 mg/L,汞≤0.0002 mg/L,镉≤0.005mg/L,铜≤0.01 mg/L,锌≤0.05 mg/L,铅≤0.005 mg/L,石油类≤0.05 mg/L,硫化物≤0.05 mg/L,镍≤0.01 mg/L。沉积物评价执行《海洋沉积物质量》[6](GB18668-2002)中一类标准,石油类≤5×10-4 mg/L,硫化物≤3×10-4 mg/L,汞≤0.2×10-6 mg/L,砷≤2×10-5 mg/L,铜≤35×10-6 mg/L,铅≤6×10-5 mg/L,锌≤15×10-5 mg/L,镉≤0.5×10-6 mg/L。

2 结果与讨论

2.1 海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分析

2012年6月14日(小潮)和2012年6月21日(大潮)海水水质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依据海水水质调查结果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推荐的标准指评价方法,可得海水各评价因子标准指数(表2)。由表1和表2可知,在全部21个站位评价因子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石油类、无机氮(以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之和计)、汞、镉、砷、铜、锌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铅和镍在全部21个站位均超出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和硫化物在部分站位不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由海水水质调查结果可知,改善调查海域海水水质,应控制工业园区工业生产活动中铅、镍、活性磷酸盐和硫化物的排放。

2.2 沉积物现状调查与评价分析

2012年6月14日(小潮)沉积物调查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依据沉积物调查结果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推荐的标准指评价方法,可得沉积物各评价因子标准指数(表4)。由表3和表4可知,在全部11个站位评价因子石油类,汞,砷,铜,铅,锌,镉均符合一类沉积物标准。

2012年6月21日在站位S1、S3、S5、S6、S9、S10和S12进行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的调查,S6站位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值最大,为205 mg/L,S3站位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值最小,为128 mg/L,平均值为174 mg/L,在全部7个站位,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均符合一类沉积物标准。由沉积物调查结果可知,工业园区工业生产活动不会造成海洋中沉积物污染。

3 结语

在全部21个站位评价因子pH、DO、COD、石油类、无机氮、汞、镉、砷、铜、锌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铅和镍在全部21个站位均超出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和硫化物在部分站位不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小潮期间11个沉积物调查站位的沉积物样品中石油类,汞,砷,铜,铅,锌,镉均符合一类沉积物标准。大潮期间7个沉积物调查站位的沉积物样品中硫化物含量均符合一类沉积物标准。改善调查海域海水水质,应该控制工业园区工业生产活动中铅、镍、活性磷酸盐和硫化物的排放,工业园区工业生产活动不会造成海洋中沉积物污染。

参考文献

[1]王伟伟,殷学博,吴英超,等.海岸打开发活动对锦州湾环境影响分析[J].海洋科学,2010(34):94-96.

[2]张灵杰,金建军.我国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J].海洋地质动态,2002(18):1-5.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篇4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 A

为了探讨该市农村改水水质效果,对该市改水前后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政府制订今后改水政策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改水前资料来自2009年9―11月该市12个县级水利局,依据《2010―2013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人口调查复核工作大纲》要求,委托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7个项目县的水质监测资料。根据166个乡镇当地的水系、水文情况和570个监测点情况,从1359份资料中抽取了560份同一村庄居住4年以上农户饮用水的水样检测资料。

改水后资料来自该市2010年及2011年(8―10月)7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测项目县的农村饮用水丰水期水质卫生监测资料。依据《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对7个项

目县进行调查,在市县水利部门已改建好的改水工程中依照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质处理方式等,按比例随机选择166个乡镇570个监测点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

1.2调查方法。各项目县填写监测县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及供水方式调查表、各监测点情况(水源类型、供水方式、消毒方式、消毒设备使用情况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统计指标出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疫情网,选用漏报、错报率低的甲、乙类肠道传染病(霍乱、甲肝、戊肝、痢疾、伤寒、副伤寒)作为检测指标。

1.3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水样的采集、保存、分析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监测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砷、氟化物、硝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耐热大肠菌群;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因本次水样为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质指标如色度、浑浊度、PH值、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砷、氟化物、硝酸盐、菌落总数等14项指标评价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放宽限值。

1.4水样的地质环境确定方法。研究中按水样的来源地分为3种类型。山区水样来自于某县的山区;。

1.5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1)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改水项目共涉及166个乡镇约360万人口,新建水厂1914家,其中地表水水源为695家,地下水水源1219家;分散式供水1529家。改水前172个乡镇约376万人口,285个水厂,其中地表水水源为91家,地下水水源194家;分散式供水2605家;约34.13%的农户生活饮用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改水后小型集中式供水方式人口受益率由改水前的4.71%上升到34.50%,分散式供水方式人口受益率由改水前的95.29%下降到65.50%,其中人力取水为4.79%,缺水现象已基本解决。

2.2不同地质环境水质及水源类型改水前后对比分析。各不同地质环境及不同水源类型改水前和改水后水质的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66,P=0.3123)。

2.3改水前后水质合格率及检验不合格项目构成分析。改水前采集水样560份,合格281份,合格率为50.2%;改水后共抽取水样570份,合格331份,合格率为58.1%,改水前和改水后水质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78)。改水前、后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是该市农村饮水主要问题。

2.4介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本次调查发现,与饮水有关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合并发病率改水县区2008年(改水前)为0.025%,2011年(改水后)为0.016%,两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各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该市农村改水不仅改善了农民饮水难的问题,生活饮用水卫生也有显著提高,与饮水有关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合并发病率也明显下降,但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农村改水解决了部分农民生活饮用水缺乏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改水前约34.13%的农户生活饮用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改水后缺水现象已基本不存在。

3.2农村改水的水质卫生有一定的提高。改水前采集水样560份,合格281份,合格率为

50.2%;改水后共采集水样570份,合格331份,合格率为58.1%,改水前和改水后水质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农村改水降低了介水传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与饮水有关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合并发病率由改水前的0.025%下降到改水后的0.016%,降幅明显,这对于减少疾病发生,减少因病造成的身体损害的经济损失有积极的意义。改水后饮用水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污染严重,这同全省监测结果相似,超标率30%以上,余氯超标率25.4%。如考虑余氯指标后,改水后水质合格314份,合格率为55.1%;改水前和改水后水质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市农村饮用水受到了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调查显示:21%改水工程水源卫生防护差,水源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也没有防护带;24%水源选址不当,水源周边30m内有厕所、化粪池、水塘、泥沟等;绝大部分集中式供水工程没有按规范要求设立净化、消毒设备和建立消毒制度。

通过调查,建议增加农村改水资金投入,将农村水质监测工作常规化,建立长效水质监测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及时查清污染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建立农村供水安全管理机制,加强水源防护,完善净化消毒设施和制度;建立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学评价三同时,减少因选址不当造成重复建设的浪费,切实保障农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2013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人口调查复核工作大纲[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08-11.

篇5

污水处理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正确掌握污水的水质,而污水的组成成分及其,难以用单一指标来表示其性质。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用以表示污水的污染程度。确定城镇污水的设计水质,一般应考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类型(工业化城市、消费性城市还是旅游城市等)、居民生活习惯及城市气候特点的影响、城市的排水体制、工业类别和工业废水所占的比例等因素,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实测、分析的基础上,经反复比较论证后确定。

一、污水厂设计进水浓度确定方法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1年版)3.4.1要求,城镇污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调查资料确定。或参照邻近城镇、类似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水质确定。然而,对有关的调查方法及取得的数据如何处理等则未作详细规定。由于缺乏水质监测数据和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加之污水水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已建的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水质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因此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对已有的实测水质数据如何处理和确定设计水质值得进一步探讨。

当无调查资料时,规范建议按下列标准采用: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可按每人每天25~50g计算。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固体、总氮和总磷的范围分别为 25~50g/(人·d)、40~65g/(人·d)、5~11g/(人·d)和0.7~1.4g/(人·d) 。规范并未给出生活污水COD产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通常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确定。该方法在确定污水厂进水水质时,由于规范给出的范围值较广,通常结合临近地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实际进水水质进行综合确定。

二、污水厂进水水质与设计进水水质差异

南方某县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2万m3/d,设计出水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污水处理工艺如下:

粗格栅提升泵站细格栅沉砂池改良型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消毒池达标排放。

(一)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该污水处理厂在确定进水水质时,采用实地调查法与人均污染物指标法综合确定。

实地调查法确定进水水质

污水排放口水质采样分析情况详见下表。

表2.1 排污口水质监测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NH3-N、TP指标与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有所差别外,其他各指标均属于生活污水典型值范围,在确定设计进水水质时,可作为参考依据。

但由于监测的为某段时间内数据,无法用频率分析法进行频次统计计算,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确定。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根据人均污染物指标法计算污水水质预测如下:

表2.2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单位:mg/L)

(二) 实际进水水质

该污水厂建成后,经调试,出水水质能达到设计出水要求。但进水浓度一直偏低,无法达到设计值。具体进水水质情况如下:

三、差异性原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污水厂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进水水质差距较大,COD差值超过200mg/L。由于实际进水水质浓度较低,导致污水厂污泥浓度偏低,设备电耗浪费严重。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进水水质相差较大,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污水收集管线布置不当

该县污水收集系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从该县污水管网布置情况来看,截流干管设置在河滩,在雨季时污水检查井易被淹没。由于采用砖砌检查井,密封性较差,河水倒灌的情况严重,污水浓度被稀释,从而导致污水厂进水浓度偏低。

管材质量差,施工水平差,漏损严重

该县合流制污水管以及污水收集管网均采用平口式混凝土管,管材质量差,且当地施工单位施工经验欠缺,接口处理不当,地下水入渗,从而导致污水厂进水水质浓度偏低,这是导致污水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的重要原因。

四、 结语

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进水水质往往决定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的选择和工程的投资、运行费用等。现在已建成的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与预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因此,有必要对污水处理厂污水水质的历史数据进行整理,以此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合理的进水水质,为即将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的和工艺优化选择提供设计和决策的有力依据。

篇6

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丰度变化,直接影响水体水质、系统内能量流、物质流和生物资源变动[1-2]。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部,为扬州市区重要景观水体,系小型浅水型湖泊,湖面窄、河床浅、水量小、流动性弱、自净能力差,经瘦西湖水环境整治以及瘦西湖活水工程的实施,水质逐步改善。文章通过对瘦西湖水体中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调查,了解其分布特征,进而对水体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为瘦西湖水体的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采样点布设

瘦西湖共布设监测点位四处:S1、S2、S3、S4。见图1

1.2样品分析方法

1.2.1水样采集

于2012年4月、10月采集调查点位水样,瘦西湖水深小于2m,在0.5m左右深度使用有机玻璃采水器处采集亚表层水样[3],水样采集量为1L,现场加福尔马林液予以固定。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后采用抽滤-超声波震荡方法进行浓缩。

1.2.2浮游藻类计数和鉴定

吸取0.1ml浓缩样品注入0.1ml计数框,在10×40倍显微镜下,采用长条计数法进行计数。所得结果按下式换算成每升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

N=(A/AC)×(VW/V)/×N,N代表每升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个/L);A代表计数框的面积,Ac代表计数面积(mm2),即长条计数时长条长度×参与计数的长条长度×镜检的长条数;Vw代表1L水样经沉淀浓缩后的样品体积(ml);V代表计数框体积(ml);n代表计数所得的浮游植物的个体数或细胞数。

1.2.3水质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Margalef指数评价法:d=(S-1)/lnN,式中S为群落中的总种数,N为观察到的个体总数。

2结果与分析

2.1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4个采样点共检出藻类6门29科58属81种,其中硅藻门10科22属32种,蓝藻门6科10属12种,绿藻门10科18属24种,裸藻门2科3属8种,隐藻门1科2属2种,甲藻门1科1属1种。

从藻类种类数来看,硅藻门和绿藻门物种在藻类组成中占较大比重,其余依次是蓝藻门、裸藻门、隐藻门和甲藻门的物种。其中隐藻门物种仅在S2、S4点位检出,甲藻门仅在S4点位检出。从数量和出现频度来看,蓝藻门的坚实微囊藻(M.firma))、小席藻(P.tenue),绿藻门的小球藻(C.vulgaris)、球囊藻(S.schroeteri)、硅藻门的变异直链藻(M.varians)

在各点位均有检出,且在数量上占一定比例。各点位优势种以蓝绿藻为主,优势种比例在31.6%-96.9%之间。

2.2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

调查结果显示,4月、10月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873-1960cells.ml-1之间(见图2),且两月细胞密度值差异明显。10月细胞密度明显低于4月的调查结果。

2.3水质生物学评价

利用Margalef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其中d>5,水质清洁;d>4,寡污型;d>3,β-中污型,dS2>S3>S4,瘦西湖总体水质为α中污-重污型。

3结语

4月、10月的两次调查结果显示瘦西湖水质为α中污-重污型,说明瘦西湖水体受到污染。调查结果中部分点位的蓝藻门占70%以上,硅藻门的直链藻,绿藻门的小球藻的大量出现正是多污带水体会出现的浮游植物分布特征,与我们的指数评价结果一致。理化监测结果表明瘦西湖水质已达富营养化水平,水质处于轻度富营养到中度富营养水平,运用Marglef指数的评价结果与理化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因此可以利用该指数对水质进行生物学评价。

参考文献

篇7

南日岛位于兴化湾口,是莆田市第一大岛,主岛东西长,南北狭,中间平坦。分为东半岛和西半岛(原来南日岛为两个岛屿.后海湾变浅相接)。总陆地面积52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66.4公里。它由111个岛礁组成,其中面积0.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8个,故有“十八列岛”之称。 南日岛盛产石斑鱼、龙虾、鳗鱼、黄瓜鱼、蟹、红毛藻等100多种名特优水产品。现共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5.5万余人,主要从事捕捞和养殖业。

2 监测结果(表1)

3 现状评价

3.1 水质评价

3.1.1水质评价标准:

本评价海域水质按《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3.1.2 水质评价方法

水质的评价因子有: pH、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铜、铅、镉、汞、砷、石油类,共11项

3.1.3 水质评价方法

根据算术平均值进行统计的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和超标率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即: Pi=Ci/Si

式中:Pi环境质量指数;Ci为i因子在环境中的浓度;Si为该因子的环境质量标准值。

DO的标准指数为:

式中:Pi―pH环境质量指数;pHi―pH监测值;

pHsd―环境质量标准值中规定的pH下限;pHsu―环境质量标准值中规定的pH上限。

当Pi≤1,表示未超标;

当Pi>1,表明已超标。

样品超标率为:Nover/Nr ×100%,

式中:Nover 指Pi>1 的样品数,Nr 指总样品数。

3.1.4水质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评价海域的各站位的11个评价指标的监测平均值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3.2 沉积物现状评价

3.2.1沉积物监测结果

3.2.2沉积物评价标准:

本评价海域沉积物按《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6868-2002)中的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3.2.3 沉积物评价因子:

沉积物的评价因子有:汞、镉、铅、砷、铜、锌、油类、硫化物、有机碳共9项。

表4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摘录)

3.2.4沉积物评价方法:

以第一类沉积物标准为参考,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监测站位的沉积物进行评价,其计算方法如下:

Pi=Mi/Si

Pi―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M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10-6

Si―污染物的标准浓度,×10-6

3.2.5沉积物评价结果:

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区域海区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监测指标平均值全部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仅个别样品的油类含量超标,但其含量略超一类标准。

4 结果与讨论:

该评价海域水质的监测平均值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一类水质点位达标率91.7%,总体来说评价海域水质较好。监测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监测指标平均值全部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GB17378.4-1998,海洋监测规范[s]

[2] GB3097-1997,海洋水质标准[s]

篇8

卢湾区内的全部现制现售纯净水生产经营单位(供水站)和自动售水机,其中现制现售供水站14家,自动售水机27台。

1.2方法

1.2.1现场调查对现制现售水选址和设备、出水水质、水质检验、经营单位和供水站的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进行现场调查,填写调查表,每家现制现售水供水站及每台自动售水机各填写1份。

1.2.2水质检验对所有调查的现制现售水设备(包括供水站使用的现制现售水设备和自动售水机)的出水水质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色度、浊度、臭和味、pH值、铅、砷、电导率、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

检测方法:参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规范》(2001)。

结果判定:参照《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2001)。

1.3质量控制

加强对调查人员的培训和质控,全面掌握调查手段和采样技能;对已填写的调查表进行先期的筛选和核对,发现问题立即修正;水样由卢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应的检测报告。

2结果

2.1现制现售水供水站

2.1.1概况14家现制现售水供水站均为加盟店,属“H公司”11家,“L公司”3家。14家供水站均无卫生许可证。

2.1.2制水间环境制水间面积最小为5 m2,最大为30 m2,平均为16.7m2。其中有2家供水站附近存在污染源(1家为菜场,1家为饭店垃圾收集处);3家供水站内存放与制售水无关物品(私人物品);11家供水站有站内存放空桶现象,未能做到专间专用;2家未配备制水间消毒设施,其余采用紫外线灯消毒。

2.1.3制水设备及饮水桶消毒情况制水设备型号有LY-032-0.5-200型纯水机和LR-WV-3600型纯水机2种。饮水桶的消毒有11家采用“84”消毒液,3家采用中联牌消毒剂。饮水桶消毒剂每周配制的5家,每日配制消毒的9家。

2.1.4卫生管理情况14家现制现售水供水站中有5家未制订卫生制度,6家无制水记录,2家无售水记录。

2.1.5日制售水量情况每日以桶装水形式外送,最少为20桶,最多达90桶,日平均外送桶数64.6桶,日均外送的桶装水占日均制售水桶数的98.8%。主要外送单位为商务楼、办公楼、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14家供水站的外送桶装水均贴有各自的专用标签,有3家供水站同时经营其他品牌桶装水。

2.1.6日常水质检验情况14家现制现售水供水站均无水质检验能力,均送外单位进行检测,检测频率约为1次/月。11家供水站送企业内部检测部门,其余送其他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有9家将水质检验结果进行公示,公示周期为1次/月。

2.1.7水处理设备日常维护情况水处理设备日常维护主要由供水站所属经营公司负责,只有2家供水站自行进行设备日常维护。14家供水站中,每2周1次进行水质处理设备维护的4家,3~4个月进行维护的2家,有8家供水站根据其水质的变化不定期地进行维护工作。9家供水站有水处理设备维护记录,维护更换的水处理材料为活性炭前置滤芯和纤维滤芯。

2.1.8从业人员管理情况14家供水站的管理人员共14名,其中持有效健康证的11名。送水工人共19名,其中持有效健康证的有14名。

2.1.9水质检测结果14家供水站的出水水质合格率为92.8%。仅1家供水站出水水质的耗氧量指标超标(3.8 mg/L)(表1)。

2.2自动售水机

2.2.1概况自动售水机共27台,4台位于小区门口,21台位于小区内,另有2台位于城市主要干道旁。仅1台设在菜场旁,周围存在污染源。

2.2.2卫生管理情况有20台自动售水机的日常巡视频率为每3天1次,7台为每2天1次,均有日常巡视记录。巡视内容主要为清洁、消毒、保养及水质检测等方面。23台自动售水机有公示,公示内容主要为水质检测报告和维修保养记录。

2.2.3检验报告公示情况18台自动售水机有检验情况公示,公示的检验报告均由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出具,评价标准为《生活饮用水评价规范》。

2.2.4水质检测结果27台自动售水机的出水水质各项检测指标均达标,合格率为100.0%(表2)。

3讨论

3.1严控卫生许可准入

上海市卫生局制定出台的《上海市现制现售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现制现售水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和制水设备经许可的水质要求,并应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应当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后方能上岗工作。”这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卫生行政部门必须严把办证程序,加强日常性卫生监督,从预防性卫生监督角度对现制现售水行业加以控制和管理,从而确保饮用水安全。

3.1落实卫生管理制度

从调查情况看,自动售水机大多由各公司直接管理,管理制度相对较为统一,也基本能得以执行。而供水站主要是一些下岗人员或外来人员经营,供水站从业人员对水质卫生安全不重视,虽然公司有统一的卫生制度,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得以贯彻执行,反映出经营者对卫生管理制度不重视。因此如何行之有效地对现制现售水经营单位进行监管,提高其自身卫生管理水平,将成为卫生监督部门的一个工作重点。

3.2改善现制现售水生产方式

调查中发现,部分供水站将现制现售水灌装入桶后向商务楼、办公楼、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供应,且经常在制售场所发现存放空桶的现象。这种类似于桶装水厂的生产经营方式明显与现制现售水的定义相悖,不符合国家关于桶装饮用水的相关管理要求和标准。本次调查发现,供水站使用的水桶均通过简单的消毒清洗便周转使用,环节多,使用环境复杂,且使用的桶盖和聪明座质量不一。尽管此次调查中水质化验结果均符合要求,但采样点均是出水口,售水站自行罐装的桶装水是否同样符合标准不得而知。空桶和瓶盖在使用前未经严格消毒处理,是造成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减少环节污染,应当要求供水站不得从事桶装饮用水的生产、销售,供水站也不得自备、提供用于储存或灌装现制现售水的容器。

调查显示,供水站和自动售水机的经营公司均无自我检测能力,水质自检能力极其薄弱。此种状况势必造成经营管理者和市民不能及时地了解水质变化情况,使水质卫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各经营公司应当逐步完备水质自检能力,添置相应的设施设备,定期检测出水水质,及时地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并将结果予以公示,从而保证现制现售水的水质。

自动售水设备缺乏有效维护,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地处理,势必会影响出水的水质。自动售水机虽大多设置在居民小区内,但自动售水设备都为露天放置,仍有部分设置在菜场、垃圾箱和交通主干道旁,缺乏必要的防护,极易造成污染,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设置在居民小区内的自动售水机,除管理员定期巡视外,平时无人管理,售水机周边的环境卫生得不到保障。调查时曾发现拾荒者在售水机旁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建议对自动售水机的设置场所和日常维护进行必要的规范,这样才能使水质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

根据饮用水生产工艺特点,可分为纯净水、矿泉水、离子水、富氧水、水中水5类[2],但无论是制水站还是售水机,根据其制水工艺均无法准确定义属何种饮用水。从供水单位的宣传资料看,大多自称为纯净水,但制水工艺却与国家标准中指出的方法不同,故现制现售水属何种饮用水有待给出一个准确定义。目前我国也尚未出台针对现制现售水的相关标准,因此本次的水质检测采用了生活饮用水相关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结果本次检测的水样无论各制水场所环境卫生好坏,基本卫生设施是否齐备,其水质均为合格,单个指标合格率绝大多数达到100%。这样的结果可能与所选取评价标准的是否适用有关。相关检测标准的缺失,不仅使本次水质检测结果的可信性降低,更容易造成在日后对于现制现售水日常检测监管手段的不力。因此,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饮水的安全,出台与现制现售水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已是迫在眉睫,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篇9

六合区共14个街镇,城市集中式供水水厂为远古水厂,饮用水供水总量28.5万吨/日,占全区饮用水供水总量70.5%,总服务人口约60.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7.7%。除程桥街道、金牛湖街道、竹镇镇、马集镇、冶山镇、新篁镇由街镇集中供水外,其余街镇均由远古水厂供水。现以2011-2012年六合区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调查结果,分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六合区5座乡镇地表水厂以及6座乡镇地下水厂的源水。其中5座乡镇地表水厂源水类型均为水库型。各街镇饮用水源地分布情况详见表1。

其中,地表水总供水量为0.55万吨/日,总服务人口为4.6万人;地下水总供水量为0.455万吨/日,总服务人口为2.61万人。

1.2 监测项目

地表水(湖库型)水源地监测项目为33项,包括: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电导率、透明度、悬浮物、叶绿素a。

地下水型水源地监测项目为23项,包括: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酚、阴离子洗涤剂、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总大肠菌群。

1.3 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为1月上旬(枯水期)、7月上旬(丰水期)

1.4 评价标准

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23项基本项目(不包括水温)和5项补充项目,按Ⅲ类标准评价。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方法采用《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中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2]。

地下水水源地水质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评价。

2 环境质量调查结果

2.1 乡镇地表水厂

六合区乡镇地表水厂5座,水源均来自于各街镇的境内的水库,其制水工艺均为沉淀后加氯消毒。2011、2012两年监测数据均值表明东王二水厂、竹镇民族水厂、樊集水厂三个水厂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冶山二水厂、竹呈水厂水源地水质未达Ⅲ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分布在冶山镇、程桥街道。乡镇地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见表2。

按《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湖库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采用2011、2012年两年的均值,评价结果见表3。由此可见,冶山二水厂、东王二水厂、竹镇民族水厂、竹呈水厂水源地水体呈贫营养状态,樊集水厂水源地水体呈中营养状态。

2.2 乡镇地下水厂

六合区乡镇地下水厂6座,2011、2012两年监测数据均值表明六个水厂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6个水厂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分值均为2.13,类别均为良好。乡镇地下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见表4。

3 结论及存在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六合区所有地表水厂中有3座水厂源水水质达标,冶山二水厂、竹呈水厂水源地水质未达标,主要污染物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樊集水厂水源地水体呈中营养状态。所有地下水厂源水水质均达标,综合评价类别为良好。说明六合区乡镇地下水厂源水水质相对较好,基本未受污染;地表水厂源水有超标现象,但超标程度不严重,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⑴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大多为农田,易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随着农村化肥、农药用量的加剧,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⑵乡镇企业污染。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废水排放总量的增加,且少数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现象。

⑶渔业及畜禽养殖污染。部分水库围网养鱼和畜禽养殖所带来的投饵和粪便的污染也是造成湖库水质变差的原因之一。

⑷乡镇水厂管理薄弱[3]。乡镇饮用水厂大都采用简易集中式供水,而且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虽定期对水厂人员进行培训,但由于乡镇随意更换水厂职工,使农村水厂工作人员队伍极不稳定,影响了水厂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部分水厂安全保卫措施不够。

⑸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保护要求没有得到切实的保证。六合区街镇雨污分流不完善,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较滞后,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还不完善,保护区内的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的收集,对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隐患。

4 对策和建议

⑴加强农村地区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解决目前肥料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比例,适当增加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用量,减少氮肥、碳胺类氮肥用量。逐步减少高毒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综合防治措施,提高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使用率。

⑵切实加强对乡镇工业污染源的管理。对饮用水源地周边可能会有影响的重点污染源加大监察力度,杜绝超标排放现象。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线,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同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新污染源项目。

⑶控制渔业及畜禽养殖规模。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应采用限量散养的模式。

⑷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目前各街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正在逐步健全,但同时必须加快管网建设进度,大大提升污水收集率,并实行雨污分流,同时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水质应完全达标。

⑸重视乡镇饮用水源地安全。对乡镇水厂工作人员,一方面要稳定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各水厂都要制定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工作预案。

[参考文献]

篇10

在全市有分散式供水乡镇中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取了3个乡镇,并在每个乡镇再随机抽取3个村作为分散式供水调查对象,共抽得调查村9个。

1.2 调查内容

1.2.1 基本情况 调查饮用水水源、家庭储水情况。在每个调查村随机抽取30户,调查分散式供水农户饮用水水源的防护、影响水源水质危险因素和水处理情况。家庭储水情况调查包括家庭用水情况、家庭储水器情况(储水器是否有盖子,储水器周边环境情况,储水器取水容器的清洁状况、储水器是否定期清洁、消毒等)。

1.2.2 饮用水水质 每村随机抽取10户家庭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原水直接取自分散式供水用户的水源水(1份)。储水容器水样采集分散式供水农户家中储水容器内的水样(1份)。

1.2.3 水样检测 检测指标共18项,包括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色度、浑浊度、pH值、铁、锰、耗氧量、硝酸盐、氨氮、亚硝酸盐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氟化物、砷、氯化物。

1.3 方法

由经过培训掌握调查技能和技巧的调查人员,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询问、现场察看等方式,填写调查表。水样采集、保存和分析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饮用水水质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要求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水源情况调查中,有64.8%的调查用户取水的水源周围30 m内有污染源。22.6%的用户取水水源没有任何卫生防护措施,例如水井既没有井房也没有井盖。取水后也没有用户对饮用水进行净化处理,仅有1.9%的用户会对水质进行主动检测(检验方法和检测项目基本与本次调查相同),没有一家对饮用水进行净化处理(表1)。

此次调查的270户分散式供水家庭中,日用水最多为1000L,最少为20L,平均为168L。储水容器最大为3000L,最小为10L,平均为449L。调查时饮用水已存最长为20h,最短为1h,平均为10.1h。多数农户家庭的储水器都配有盖子(88.1%)。在对储水容器清洗状况的调查中发现,有4.8%的家庭每天对储水器进行清洗,24.1%的家庭平均每周清洗1次,每月清洗1次的家庭有11.1%,51.1%的家庭很少对储水器进行清洗,还有8.9%的家庭甚至从未清洗过储水器。

2.2 水质结果

共采集分散式供水用户的原水90份,储水容器水样89份。分散式供水的原水其水质有多项指标出现不合格情况,合格率较低的几个指标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37.78%、36.67%、36.67%;储水器水合格率较低的几个指标同原水,合格率分别为23.60%、30.34%、31.46%,经X2检验,分散式供水原水和储水器水菌落总数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X2=4.229,P=0.04;分散式供水原水和储水器水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X2分别为0.805和0.540,P值分别为0.37和0.46,无统计学差异。原水和储水器水其余指标合格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分散式供水原水和储水器水各指标进行配对秩和检验后发现,原水和储水器水菌落总数的中位数分别为1350.0和2900.0,Z(u)=-1.959,P=0.05;原水和储水器水总大肠菌群中位数分别为8.0和11.0,Z(u)=-3.313,P=0.001,有统计学差异;原水和储水器水耐热大肠菌群中位数分别为8.0和9.0,Z(u)=-3.171,P=0.002,有统计学差异。原水和储水器水其余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篇1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兴山县古夫城区及8个乡镇的22所中小学校及10所幼儿园。

1.2调查项目供水方式及消毒处理情况,水质监测情况,直饮水机商标、净水材料、许可证批件等情况。

1.3水样采集与结果评价按照(GB5750-2006)[1]进行样品采集、保存,水质监测项目22项,水样检测结果分别按照(GB5749-2006)[2]和(CJ94-2005)[3]进行评价。

1.4 样品检测所有样品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GB5750-2006)中相应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2结果

2.1供水方式32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饮用水分直饮水和开水两种,分别占63.7%和36.3%。

2.2饮水情况调查直饮水机及净水材料均能提供相应的安全许可批件;开水缸加盖上锁,有定期清洗消毒记录,专人定时供水。

2.3水质检测结果

2.3.1 感官及一般化学指标所监测的32份水样,除4份水样浑浊度超标,其它指标均合格。

2.3.2毒理学指标所有水样毒理学指标全部符合标准和要求,合格率为100%。

2.3.3微生物指标所监测的32份水样的菌落总数超标5份,所有水样均未检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均符合标准,合格率为100%。

2.3.4检测结果分析本次调查的学校饮用水水质检测感官指标中的浑浊度合格率为87.5%;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4.4%,见表1。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①直饮水合格率为76.2%,开水合格率100%,直饮水合格率低于开水合格率(χ2=5.17, P=0.023

3讨论

3.1兴山县为鄂西三峡库区县,境内山清水秀,有良好的饮用水源,工业企业较少,对水质污染少,因此在水质监测中感官及一般化学指标(浑浊度除外)、毒理学指标等均为合格。

3.2这次检测的4 份浑浊度超标、5份菌落总数超标的水样均为直饮水,与饮水净化消毒处理不够,饮水机清洗消毒不彻底、过滤材料更换不及时等有关,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3兴山县共有20所中小学校,饮用水检测合格率仅为75%,低于高中学校及幼儿园的100%。中小学生更具聚集性,饮水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建议相关部门定期监督检查、定期监测,确保广大师生饮水安全。

3.4虽然广大农村饮用水源较好,但此次监测中部分单位浑浊度超标,是由于水中含有可溶性带色有机物以及浮游生物和其它微生物等细微的悬浮物,不利于水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毒,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建议加强乡镇水厂建设,改善供水设施和设备,主管部门加强乡镇水质监督监测及水源保护,为保障饮水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12

长期以来,教学如何适应社会需要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水质理化检验的多数检测项目都有多种测定方法,实际应用较多的是哪种方法?我们要重点讲授哪些方法,才让用人单位觉得学生“好用”?因为我校主要培养的是面向基层的专科层次的学生,故此,我们对云南省地州级和县市级疾病控制中心的检测项目和“水质理化检验”之间的适合度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原有课程体系注入新的社会信息,为教学课程的设计提供依据。

1 调查方法

本文调查对象为云南省7个地州级和30个县市级疾病控制中心。调查方法为填写调查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适当增减教学时数

教学计划的安排主要根据现在水质理化检验使用的教材提供的分析方法的比例来制定的[1]。经过本次调查对比结果见表1:教材与调查结果分析方法的比例的比较。

表中调查结果显示:光度分析所占比例最多,占34.1%,与参考资料中基本一致[1]。所以光度分析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材中的容量分析占19.4%,与调查结果的9.1%相差较大,应适当减少容量分析的教学时数。离子选择电极法调查结果占9.1%,与教材中的2.8%相差较大,应增加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教学时数。

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在实际应用当中正在日渐增多,建议增加教学时数。

火焰光度法、极谱法、液相色谱法在本次调查的单位中均未使用,应作为了解内容。

2.2 加强试剂配制练习

调查显示,除极少数单位、极个别检测购买试剂盒外,其余试剂均自配,所以,教学中应加大试剂配制和相关计算的练习。

2.3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006年12月29日,卫生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06年第12号文件,批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检测方法国家标准。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而现在的教材几乎都是旧国标,教学时必须及时更改。如对浑浊度的要求,从旧国标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提高到不超过1NTU,特殊情况不超过3NTU。耗氧量(以O2计)不超过3 mg/L,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 mg/L时为5 mg/L[2]。

3 建议

3.1 根据调查结果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目标、取舍教学内容

原大纲、目标和内容不适合云南水质理化检验的现状,专科层次的学生大部分都将在最基层工作,教学必须依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实用性人才。

3.2 试剂配制与计算要适当增加

我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医院检验科,而医院检验科基本都是购买试剂盒,与本专业不同,基层疾控中心大多试剂要自己配制,这是提高检验质量的根本。

3.3 根据调查结果完善实验室建设

学校的教学与实践的适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操作能力,因此,学校根据调查结果逐步完善实验室,购买的仪器与社会的实际应用越接近,用人单位越“喜欢”。

篇13

2015年县被纳入省饮用水卫生监测项目县。根据我县行政区划和地理分布情况,按照省卫计委分配的监测任务量和监测点设置原则,重点开展全县城镇、农村居民集中式、分散式供水、学校自建设施供水水质监测,加强对供水单位的卫生监测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处置供水卫生安全隐患。

三、监测点设置

(一)城区监测点

市政供水:共设6个点,在我县县城所在地的县自来水厂设置1个出厂水监测点,在城区按不同方位分散设置5个末梢水监测点。具体监测点包括后河污水处理厂、王家岭小雷子门面、卫生局办公楼、县交警大队(邓家坝)、兴发小区云峰诊所。

(二)乡镇监测点

1.集中式供水:监测点范围涵盖全县所有乡镇,每个集中式供水水厂设置1个出厂水监测点和1个末梢水监测点。

2.学校自建设施供水:按照“选择2所采用自建设施供水的学校纳入监测网”的要求,我县设置普安小学、湘坪希望小学2个监测点。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

四、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基本情况调查:监测城市(县、农村)饮用水状况、供水单位、监测点等基本信息调查。

(二)水质检测指标和频次: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县城区和乡镇监测点监测指标为水质常规指标(放射性指标不要求)和氨氮指标。

常规指标(至少检测前面的31项)。具体指标为:1色度,2浑浊度,3臭和味,4肉眼可见物,5pH,6铝,7铁,8锰,9铜,10锌,11氯化物,12硫酸盐,13溶解性总固体,14总硬度,15耗氧量,16挥发性酚类,17阴离子合成洗涤剂,18氨氮,19砷,20镉,21六价铬,22铅,23汞,24硒,25氰化物,26氟化物,27硝酸盐氮,28三氯甲烷,29四氯化碳,30菌落总数,31总大肠菌群。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32耐热大肠菌群。

消毒剂指标:33游离余氯

各监测点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根据今年的工作实际,8-9月份完成丰水期检测,10-11月份完成枯水期检测。

(三)水样采集与保存: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5750.2-2006)执行。各类监测点水样采样位置:出厂水应当位于水处理完成后进入输送管道前的取水口处,末梢水一般应当为用户水龙头处,二次供水应当为蓄水池或水箱出水口处,学校自建设施供水应当为用户取水口处,分散式供水应当为家庭储水器内。

(四)水质检验与评价。水质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执行。水质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

五、结果报告

监测发现严重的水质和健康危害问题,应当及时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进行调查处理。

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信息(表3-7)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分布式应用系统”上报,地址为:;

城区饮用水水质监测信息(表1,2,8)通过“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上报【系统正在完善中,请先准备好纸质报表】,水质监测能力调查数据直报期限为11月30日,其它数据上报需在年内完成。原始资料归档备查【所有表格都要有完整记录和审核签字的纸质资料】。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将饮用水水质监测信息通过“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监测能力调查数据直报期限为11月30日,其它数据上报需在年内完成。原始资料归档备查。

六、质量控制

(一)承担水质实验室检测的机构,必须通过计量认证或国家实验室认可,建立实施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使用快检设备开展现场水质检测,必须经过仪器校验。

(二)承担各项监测任务的专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统一工作标准和要求。

(三)通过网络直报的监测数据资料要采取严格的质量审核制度,指定专人担任审核员,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后方可上报。未通过审核的信息,应当在信息退回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数据订正,并重新上报。

七、工作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