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医基础病因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基础病因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医基础病因

篇1

鉴于以上理论,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是由于某种已知或尚未查明的因素,使骨髓受损,产生一系列的机能形态变化,进而产生造血功能障碍,出血和感染,其中造血功能障碍是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引起出血和感染的重要环节。

祖国传统医学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造血理论有独特的认识,将血的化生主要归属于中焦和下焦。“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下焦与造血的关系主要是指肾的作用,肾主骨,生髓,藏精,“血为精所化”,“肾虚则精亏血少”,现代医学则认为骨髓是造血组织,联系上述中医理论,可将祖国医学对造血生理的认识归纳为:饮食经脾胃消化吸收,产生精微物质,运输到骨髓,再经过骨髓的造血作用生成血液。因此从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功能的障碍,及中医肾主骨生髓的认识出发,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补肾为主的治疗,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也有现代科学根据。1960年以前,国内中医治疗再障多采补养气血的方法,但临床效果不显,以后采用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后,疗效就得到了提高,可见气血虚是现象,而本质则是肾虚不能生髓,以致影响造血。关于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直正病因,我们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不外乎内、外两种因素,暂称之为“内环境”、“外环境”。

“内环境”:①先天发育不良,“人始生,先成精”由于父母的双重影响,使婴儿在母腹中就发育不良,影响了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生后由于先天性肾气不足,肾主骨,生髓,藏精,使骨髓中造血组织(红骨髓)处于相对的匮乏和不足,直接影响了人体的造血功能。②少年,或醉酒入房,以及大病久病,损伤肾气,使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影响了肾的造血功能。③后天营养失调,以及偏嗜偏好,暴饮暴食,长期酗酒,醇浓厚味等,影响了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化源告罄,不能以后天养先天,使肾气受损,而致脾肾两虚,终发生脾肾阳虚――肾阳虚――肾阴虚――阴阳两虚,影响了肾的造血功能。④长期精神压抑和过度紧张,使人体植物神经功能乱,影响了五脏的正常生理功能,破坏了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五脏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而影响了骨髓的造血。

篇2

近年来,饮用水异嗅异味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饮用水水质下降,水处理成本增大,引起了用户的不满。饮用水中的嗅味主要有土霉味、鱼腥味、芳香臭和青草味等,以引起土霉味的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冰片最为常见,它们主要是藻类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嗅阈浓度很低,约为10ng/L,即使在水中的含量很小,也能产生嗅味问题。

2015年9月,某市河网水产生明显异味,经水质分析发现水中主要致嗅物质为二甲基异冰片。以该河网水为原水的水厂为常规处理工艺,常规工艺难以去除水中的嗅味物质,给供水带来了一定影响。对于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冰片等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国内外研究表明氧化法和吸附技术可以降低水中异嗅物质含量。因此本研究以该河网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厂现有条件选择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药剂、粉末活性炭作为处理药剂,研究上述药剂对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效果,以期为水厂提供可行的嗅味物质控制技术。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仪器与设备:深圳中润混凝实验搅拌仪ZR-4;MILLIPORE纯水机;二甲基异冰片送第三方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

1.1.2 药剂:二甲基异冰片标准物质(100ug/ml),聚氯化铝(三氧化二铝含量为10.4%),高锰酸钾(水厂在用食品级),高锰酸钾复合药剂(某净水剂厂提供),木质粉末活性炭(碘值约为850mg/g,水厂在用)

1.1.3河网水:试验期间嗅味严重,二甲基异冰片浓度约为70ng/L。

1.2 试验方法

1.2.1混凝试验:试验采用混凝试验搅拌仪,取1000ml水样,投加一定浓度的氧化剂,以300r/min快速搅拌5分钟后再投加聚氯化铝,以300r/min快速搅拌半分钟后,再以

50r/min慢速搅拌15min,静置30min后在水面下2 cm处抽取上清液并测定相关指标。

1.2.2吸附试验

1.2.2.1吸附速率试验

将水样置于六联搅拌器上,活性炭投加量为10mg/L,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不同时间,吸附时间分别为10、20、30、45、60、90min,时间结束后对该烧杯水样立即进行过滤取样。

1.2.2.2吸附容量试验

水样置于六联搅拌器上,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分别为5、15、30、50mg/L,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2h,时间结束后对该烧杯水样立即进行过滤取样。

2 结果与讨论

2.1 氧化技术

2.1.1单独氧化去除技术

采用去离子水配制二甲基异冰片100ng/L水样,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在300r/min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加入硫代硫酸钠终止反应.随着氧化剂投加量的增加,两种氧化剂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率呈上升趋势。当氧化剂投加量由0.2mg/L增至1mg/L时,高锰酸钾对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率由3.2%增加到15.9%,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率由5.5%增加到20.4%。可以看出,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效果优于高锰酸钾,但氧化能力均有限,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2.1.2 预氧化强化混凝技术

以河网水为试验原水,选择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作为预氧化剂。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氧化三十分钟后,再加入混凝剂PAC(24mg/L),进行混凝沉淀反应,静置30分钟后取上清液测试嗅味指标。常规工艺对二甲基异冰片去除率仅为9.6%,这是因为常规工艺只能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胶体颗粒,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差,高锰酸钾预氧化则提高了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率,分析原因认为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发挥了多种药剂协同的氧化、吸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除臭效果[1]。当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增至0.8mg/L时,对二甲基异冰片的去除率达到34.6%,再增加高锰酸钾复合药剂投加量,去除效果不明显。

2.2 吸附技术

2.2.1粉末活性炭吸附速率

以河网水为原水,活性炭投加量为lOmg/L,进行活性炭吸附速率试验,结果见图3。可以看出活性炭吸附二甲基异冰片的快速吸附阶段在0~30min内,1h后达到吸附平衡,再延长吸附时间去除效果变化不明显。虽然活性炭对嗅味物质的吸附主要在1h内,但如有条件的可进一步延长吸附时间,提高吸附效率。

2.2.2粉末活性炭投加量

以河网水为原水,进行活性炭吸附容量试验。采用Freundlich等温线拟合二甲基异冰片的吸附容量曲线,得到等温式:y=8.487X0.672。根据FreundIich吸附等温式计算出的吸附后需达到国家标准限值所需的活性炭量,可为水厂的活性炭应急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3 生产试验

基于实验室烧杯试验结果,以河网水为水源水在某水厂进行了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二甲基乙冰片的生产试验。在混凝反应近结束时投加不同量活性炭考查异味的去除效果,其液氯投加量1.0 mg/L,高锰酸钾投加量0.25mg/L,聚合铝投加量20 mg/L,且聚合氯化铝和高锰酸钾同时投加,沉淀水在活性炭投加后50分钟采样检测,河网水二甲基异冰片为74 ng/L,试验结果(沉淀池出水处采样检测)如表1:

试验表明:通过常规工艺处理,2-甲基异冰片的去除率为9.5%,投加12 mg/L活性炭其去除率为25.7%,投加16mg/L活性炭其去除率为32.4%。

4 结论

4.1 高锰酸钾和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二甲基异冰片有一定的氧化去除能力。从除嗅效果上来看,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优于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氧化强化混凝技术可以应对低浓度(≤20ng/L)的二甲基异冰片超标问题。

4.2 对于较高浓度的二甲基异冰片去除问题,可以考虑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其中粉末活性炭对嗅味物质的快速吸附需要30min,1h后达到吸附平衡,因此活性炭的投加点最好保证活性炭1h的吸附时间。粉末活性炭对嗅味物质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根据此公式可计算出给水厂活性炭所需投加量,为水厂的活性炭应急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4.3 通过生产试验,进一步证实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氧化-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工艺对二甲基异冰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1 病因分析?

感染。主要是受寒感冒,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一方面病毒、细菌直接感染,另一方面呼吸道寄生菌或外源性非特异性病原菌乘虚而入,呈现致病作用。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和病毒蔓延引起。?

物理、化学因素。吸入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可直接刺激支气管黏膜而发病。投药或吞咽障碍时由于异物进入气管,可引起吸入性支气管炎。?

过敏反应常见于吸入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引起气管-支气管的过敏性炎症。?

继发性因素。流行性感冒、牛口蹄疫、恶性卡他热、羊痘、肺丝虫等疾病过程中,常表现支气管炎的症状。另外,喉炎、肺炎及胸膜炎等疾病时,由于炎症扩展,也可继发支气管炎。?

诱因。饲养管理粗放,如畜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闷热潮湿以及饲料营养不平衡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均可成为支气管炎发生的诱因。?

2 临床症状?

急性支气管炎。疾病初期表现干、短和疼痛的咳嗽,随炎性渗出物增多,变为湿而长的咳嗽。咳出较多的粘液或粘液脓性的痰液,呈灰白色或黄色。鼻孔流出浆液性、粘液性或粘液脓性的鼻液。胸部听诊肺泡呼吸音增强,并出现干啰音和湿啰音。?

细支气管炎。可见全身症状,体温升高1~2℃,脉搏加快。咳嗽,呼吸高度困难,结膜发绀。胸部听诊,肺泡呼吸音增强,可听到干性啰音及小水泡音。胸部叩诊音响比正常清朗。?

慢性支气管炎。病程长,时轻时重,患畜常发生干咳,尤其在运动、采食以及夜间或早晨气温较低时。胸部听诊可长期听到啰音,长期呼吸困难。?

腐败性支气管炎。呼吸困难,呼出气体有腐败性恶臭,两侧鼻孔流出污秽不洁和有腐败臭味鼻液。听诊肺部会出现空瓮性呼吸音。病畜全身反应明显。白细胞数增加,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3 西医治疗 ?

本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祛痰止咳,消除炎症。加强护理,除去致病因素,使病畜充分休息,置于通风良好、清洁、温暖的厩舍中,给予其易消化的饲料,并勤饮清水。当病畜频发咳嗽,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时,应用祛痰剂,如人工盐50~80g,茴香末150~200g,做成舔剂,一次内服,或碳酸氢钠50~80g、远志酊50~80mL,温水500mL,一次内服,或氯化铵30g、杏仁水50mL,远志酊50mL,温水500mL,一次内服;病畜频发咳嗽,分泌物不多时,可选用镇痛止咳剂,如复方樟脑酊40~50mL内服,每天2~3次,或磷酸可待因0. 5~2.0g。?

消除炎症可选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肌肉注射青霉素,剂量如下:牛4×10?3~8×10?3IU/kg,羊10~15万IU/kg,每天2次,连用2~3天。青霉素100万IU、链霉素100万IU,溶于1%普鲁卡因溶液15~20mL,直接向气管内注射,每日1次,有良好的效果。病情严重者可用四环素,剂量为5 ~10mg/kg,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天2次。也可用10%磺胺嘧啶钠溶液,马、牛100~150mL,羊10~20mL,肌肉或静脉注射。?

4 中医疗法?

篇4

乳腺疾病是让女性饱受折磨的一种疾病,属于女性中的高发病,对于女性的身心均能造成极为重要的伤害,常有疼痛、乳内肿块、溢液等多种症状出现,并且患者会有许多不同的临床表现,在生活中,给女性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1-2]。随着超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被医生发现,临床上对于乳腺病的诊断和检测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临床上乳腺病的病灶切除,一直很常见,现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临床检查已经愈发被利用,运用此技术切除病灶,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手术难度,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较好的康复[3]。为更好了解此技术的治疗效果,特选取近3年来运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1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患有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试验组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48.3±4.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18~74岁,平均(52.3±5.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药物治疗。试验组运用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协助切除病灶,诊治疾病,患者采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并且抱住头部,患侧的上臂向外展开,利用乳腺定位导丝探及病灶,将探头固定,将引导针沿着穿刺的引导线按照45°的角度插入,并且麻醉。利用超声波,将引导针插入直至触及肿瘤的内部位置,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可将针插入至病灶底部。定位位置确定后,将导丝前端打开,留在病灶里面,随后将引导针拔出体外;在体外的钢针固定于胸前,注意美观等问题。一同取出,注意留置标本,进一步检查处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患者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发病几率小于20%;有效:患者的病情有轻微的起色,发病几率小于50%;无效:病情未得到任何控制,发病几率大于50%[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n=90) 30(33.33) 35(38.89) 25(27.78) 65(72.22)

试验组(n=90) 60(66.67) 29(32.22) 1(1.11) 89(98.89)

3 讨论

随着超声技术的逐步成熟,很多疾病开始逐步使用这种技术,许多临床上不能确诊的疾病,在超声的帮助下,可以准确定位,并且协助其他操作的进行。乳腺方面的疾病是让女性最饱受折磨的一种疾病,属于女性中的高发病,对于女性的身心均能造成极为重要的伤害,许多女性由于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病变,严重会导致患者丢掉性命[5]。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导丝定位辅助治疗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切除,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恢复时间快等优点,使患者心情愉悦,并且临床应用此技术,可以为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和炎症[6]。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判断出病变的位置,还可以明确病变组织的大小、范围等,使得医疗人员在诊断时能够快速的精确地做出判断 [7-8]。采用术前超声定位技术后,对于良性病变而言,极大地缩小了手术的切除范围,并且对于女性来说,使形状变化减小,为患者精神提供了较大的支持,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心理和身体的良好状态为患者的病情恢复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这样的状态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和显著,治疗效果良好,切除病变后,其根治的疗效较为明显,复发率降低[9-10]。乳腺癌是目前医疗界内女性患病率较高的一项癌症,是恶性肿瘤,对女性身心的伤害较大,发病率仅次于女性的子宫癌[11]。乳腺癌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长期饮食、生活习惯等都有一定的联系,患者身体的过度酸性化,就会使得身体机能急剧下降,免疫功能会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使乳腺组织出现和正常水平不一样的增生,导致癌变的发生。乳腺癌是一种由于很多原因造成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病因有内源性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致癌性的激素等多种原因造成,在全球不同的地区此病分布的状态不同,并且此病的发病率在北美地区较为严重,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癌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疾病,从20多岁左右便开始出现此病情,直到七八十岁[12]。

经治疗后,应用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在临床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患者病灶切除的试验组总有效率(98.89%)明显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需要切除的患者而言,利用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进行检查、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利用传统药物治疗,安全可靠,很大程度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和身体上折磨,为患者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方法,依从性好,同时为医护人员也带来了极大地方便,是目前较好的应用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钢,杨彩群,张智伟.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在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切除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2):1087,1092.

[2]冯跃庆,谢振斌,张志敏.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术[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55-56.

[3]周颉,王恩礼,张雁瑞.超声引导钢丝辅助定位乳腺癌阴性切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907-909.

[4]王铁柱,王宁,赵玉珍,等.超声在乳腺肿瘤Mammotome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389-1391.

[5]王铁柱,王宁,杨敬春,等.超声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2):1379-1380.

[6]Houssami N,Breonan M,French J,et al.Breast imaging in gaacral practice[J].Am Fam Physician,2005,34(6):467-473.

[7]王伟,唐波.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染色定位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9):892-893.

[8]徐敏,吴秀花.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定性的临床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1):64-65.

[9]姜炬芳,邓五一.超声引导定位导丝定位切除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894,896.

[10]梁晓宁,郭瑞君,巩丽焕,等.超声引导乳腺定位导丝置入在触诊阴性乳腺微钙化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5):979-981.

篇5

【关键词】 失眠症; 病因干预; 动静结合

失眠症的发生与生理、心理、不良生活习惯及社会等因素有关,按常规治疗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疗效。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进行“病因干预”与“动静结合”,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失眠症不是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伴发症状[1],其致病的病因很多,按常规治疗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故探索“病因干预”与“动静结合”的方法,以治疗失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内科诊断标准》标准,共收集失眠症患者95例,男10例,女85例。年龄40~60岁,男女性别之比2:17。所以患者均未服用或时而服用镇静剂类药物,病程均在三个月内。中医辨证施治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2]。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病因干预实验组为愿意配合并接受病因干预的患者,共52例,其中男1例。其余为对照组,共43例,其中男9例。再经中医临床辨症分型,病因干预组:肝郁化火者3例,心脾两虚者20例,痰热内扰者18例,阴虚火旺者11例。对照组:肝郁化火者2例,心脾两虚者14例,痰热内扰者17例,阴虚火旺者10例。

1.2 方法 病因干预组与对照组均以《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为治疗基础,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具体治疗(用何中医药)具有可比性。造成失眠症的病因很多,通过大量临床调查,发现其致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生活无规律 [3]:如夜间生活无节制,或经常上夜班者,导致生物钟的紊乱。(2)精神受挫 [4]:如亲人死亡、情场失意、企业倒闭、或股市大幅振荡等。(3)人体生理因素 [5]:如妇女更年期,雌性激素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4)兴奋性饮料:如过饮咖啡、浓茶、酒等。(5)不良饮食习惯:如夜宵而造成胃肠过度充盈等。(6)运动缺乏:如久坐、久卧、久视,长期处于抑制或高度紧张状态。(7)心理障碍[6]:因睡眠缺少,造成恐惧或忧虑的心理,形成失眠的恶性循环。(8)环境改变:如居住环境的改变或灯光太亮或噪音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睡眠不足,而心理上的恐惧,为了弥补睡眠的不足,而延长睡眠或休息时间,造成长期精神处于抑制状态,反过来加剧失眠。病因干预组在中医辨症施治的基础上,进行“病因干预”及“动静结合”。四周后,评估两组的疗效。

1.3 疗效评估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治愈:睡眠正常,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变。以上样本均能积极配合,不存在脱落现象。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两组造成失眠症的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与病因干预组失眠症的病因对比分析见表1。

2.2 辨症分型 两组中医辨症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与病因干预组中医辨症分型对比分析见表2。

2.3 治疗结果 肝郁化火型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失眠症属中医“不寐”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金匮要略》中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不外乎虚实两种,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所说“不寐证虽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其中无论有邪无邪或虚实,均与人体阴阳活动失衡有关,而睡眠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心”、“肝”、“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而“心”、“肝”、“脾”又以“血”为物质基础,故“血”的充盈与否,又直接影响到睡眠。

心“主神明”,主导人体白天一切的精神、意识、思维等活动。当心“主神明”的功能异常,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异常,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等。

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出也”,“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类经》云“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故“神”为阳,主昼日的一切精神活动。而“魂”为阴,主夜间

的一切睡眠状态。“神”与“魂”是人体阴阳互为转化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白天的精神状态及夜间的睡眠状况。同时“肝喜条达”,故人的情绪波动亦可直接影响睡眠[7]。

脾“在志为思”。思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即思考、思虑,亦可昼思夜虑,贯穿于阴阳之间,其主宰阴阳平衡。“思”虽为“脾”之志,但与“心”主神明关系密切,故《内经》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故当人们过度思虑后,超出脾的生理功能所能承受极限后,反过来可伤脾及心,影响人的睡眠功能,故有“多思伤脾”之说。

“神”、“魂”、“思”均以“血”为物质基础,“血”盛衰与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精神、思维、意识能力及睡眠状况。在“失眠症”中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因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用事”,女子一生的生理功能均与血有关,如月经、生育、哺乳等,易损气耗血,造成“血虚”,故“血虚”是造成女性“失眠症”的高发病率因素之一。

又《类证治裁:不寐》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提示了白天没有相对的兴奋,夜间就没有相对的安宁。没有白天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没有夜间良好的睡眠质量。故在中医辨症施治的同时,针对失眠病因的干预,提出“动静结合”,是提高“失眠症”患者白天的兴奋阈值,以达到改善夜间睡眠。

在以上辨证分型中发现,肝郁化火型多与心理障碍、人体生理因素、精神受挫有关。心脾两虚型多与生活无规律、人体生理因素、环境改变、缺乏运动有关。痰热内扰型多与不良饮食习惯、兴奋性饮料、人体生理因素、生活无规律有关。阴虚火旺型多与人体生理因素、精神受挫有关。

总之,(1)“失眠症”的病因很多,不是简单的药物所能治疗的,故“病因干预”是关键,“动静结合”是主导。(2)“失眠症”中女性发病率较高,与其生理特点有关。(3)传统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不理想。(4)肝郁化火型(P>0.05),可能与其病因的特殊性有关。

参 考 文 献

[1] 贝政平.内科诊断标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413.

[2] 上海市卫生局编.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37-38.

[3] 张立侠.亚健康状态与情志失调.长春中医大学学报.2007,23(1):64.

[4] 张庆祥,申艳红,沈涛.肝郁失眠致病因素流行学调查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5] 余海鹰,王宏,崔庶,等. 失眠症患者主客观睡眠状况分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

篇6

祖国医学属症状诊断学,其病症以主症确定其病名,而主症是由其主要病因病机决定的。如哮病的基本病机是肺失宣肃,痰气搏击,肺失宣肃则呼吸困难,痰气搏击则喉中哮鸣,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是哮病的主症,也是哮病病名确诊的依据。因此对于每一个疾病概念的深刻理解都离不开对其基本病因病机的讲解。

1.2病因病机是内科病症的核心

病因病机是中医内科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和本质属性,内科病症的讲解和理解必须以其为核心。病因病机决定一个病症的方方面面,是中医病症的神,理解了病因病机,就掌握了疾病的核心,以其为线索的病症知识的系统化就成为可能,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要掌握病症的纷繁复杂的具体内容,一定要抓住病因病机这条线索,纲举目张,举重若轻。以心悸为例,心悸基本病因病机为心气(阳)亏损、心血(阴)不足、脉道不利致心不主血,心失藏神。心不主血则心慌、心跳,即为悸主症;心悸的病性虚虚在气、血、阴、阳亏损,实实在痰、饮、瘀、火阻于脉道,心悸治疗的原则补心气、养心血、通心脉、安心神,从病因病机方面理解就很容易;心悸分型也因其病因病机分为以心气、心血、心阴、心阳亏虚为主要病机的四个虚证和以痰火、饮、瘀、毒使脉道不利为主要病机的四个实证,理解了病因病机,内科病症的分型的划分也就不难掌握。单独一个病症可以通过掌握其基本病因病机而全面系统掌握其具体知识,一个系统的病症也有其核心病机,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掌握其基本知识。以心系病症为例,其核心病机为心气(阳)亏损、心血(阴)不足、脉道不利致心不主血,心失藏神,这一病机可导致心悸、胸痹、不寐等疾病的产生,因为拥有同一病机,同样用掌握心悸病症的知识的方法,把握心系病症的核心病机,就可以全面掌握心系病症其它各个病症的核心知识和具体知识。

1.3内科病症诊断与鉴别诊断由病因病机决定中医内科病证的诊断、各病证间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来区分,而疾病外在的症状是由其内在的病因病机决定的,所以在讲解和学习病症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理解病因病机。如泄泻以大便清稀作为诊断依据,其内在原因在于脾虚湿盛,糟粕中水湿增多,致大便清稀。泄泻与痢疾鉴别关键在于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泄泻以大便清稀作为主要临床表现。泻、痢两病区别表面看在主症,而其实质在泻、痢病机之不同,泻因脾虚湿盛,痢为邪客胃肠,气血郁阻,血败肉腐。

1.4小结

病因病机核心讲解法,一方面可以是纷繁复杂的中医内科知识以病因病机为线索系统化,提高学生对中医知识的传承吸收能力,另一方面,从整体全局上把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如不寐病症在教材上无阳虚这一证型,但从其核心病机心气(阳)亏损、心血(阴)不足、脉道不利致心不主血,心失藏神来看,该病在理论上存在这一证型,而在实际临床中这一证型确实存在,让学生发现这一证型的认识从理解核心病机即可实现,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2以“病案化六步讲解法”作为诊治思路(证型)讲解的核心和线索。《中医内科学》的讲授重点、难点是证型,证型的讲解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教材中中医内科病症的证型是典型且固定的,但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变化多端的,这是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际存在差异的根源之一,要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克服中医诊治思路主观化、抽象化造成的模糊不清、混乱无序、难以确定的缺点,使疾病诊治的思路客观化、具体化、逻辑化、科学化,增强临床实际可操作能力。

笔者在教学和指导临床实践中,根据方药中前辈的诊治疾病的思维,结合上述《中医内科学》疾病诊治思想的要求,总结“病案化六步法”的诊治思路:第一步:四诊搜集症状、体征及病情资料,为疾病诊治奠定基础;第二步:根据主症确定病名;第三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中的一些特定症状来确定病位(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根据另一些特定症状来确定病性(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痰、饮、水、气、血、阴、阳、结石、食积、虫积、疫毒等致病的特定临床表现);第四步:病位与病性合参,确定病因病机和证型;第五步:在确定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确定其治法;第六步:根据治法选方用药。中医内科学各病证的证型就是典型的病案,故其讲解就是疾病诊治过程。以七版中医内科学风热型感冒为例来解释这一讲解法的教学过程。风热型感冒症状为: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昏胀痛,目胀面赤,咳痰粘黄,咽痛口干,鼻流浊涕,口渴欲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其讲解过程列图表如下。

篇7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0-0071-03

艾滋病是一种新发病,艾滋病的发病原因,西医认识非常明确,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临床症状复杂,祖国医学中未有该病的记载,因此也引起现代各医家对艾滋病的中医发病机制的争论,在治疗方法上也是各有千秋。根据陈无择在《三因极-病症方论》中说“凡治病,须先识因;不知病因,病源无目”,因此须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有认清病邪本质及疾病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的治疗该病。

1 艾滋病的起源

在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在1980年10月到1981年5月期间,先后发现5例病例,经检查确诊得了“卡氏肺囊虫肺炎”,免疫功能极度衰竭,患者均为男性同性恋者。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ency Syndome)”为该病命名,即人们俗称的艾滋病。艾滋病的英文简称为AIDS,国内1986年以前音译为“爱滋病”,后来考虑到该命名会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此病只是通过性途径传播而忽视了其他传播途径,故改名为“艾滋病”。1985年4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国际艾滋病专题会议上,正式将导致艾滋病的这种逆转录病毒命名为LAV/HTLA-III。1985年6月更名为HIV。在第39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今后艾滋病病毒即以HIV命名,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fic-ciency Virus)。艾滋病被称为“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发现了这种病毒,历经两个世纪的科学研究至今没有药物治愈,更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期间研制出不少治疗艾滋病的新药,包括中药和西药,由于西药对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加之患者本身自有的病毒对机体的侵害使患者遭受更大的身心摧残,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我国科研人员大力提倡从我国的国医研究该病。

2 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艾滋病是一种新发病,古代医书并未记载,也因此引起现代医家的争论。根据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文献筛选对艾滋病的中医的病理机制的认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何氏[1]认为:AIDS具有传染性强、易于感染流行、发病后病情较重、死亡率高的特点,这与中医学疫气为病概念十分符合。《内经》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候论》也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故应将AIDS归于中医疫病范畴,而HIV必为疫疠之气。还有孙利民等[2]根据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及临床体征,该病之发生乃因病毒之邪乘虚而入,伏于血络,内舍于营。其初发症状类似于外感温热,而后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日久逐渐正不胜邪,邪毒自内发于外,则见发热、周身肌肉关节酸楚疼痛、皮肤瘙痒、斑疹、疱疹、溃疡、传染性疣等;邪阻脾胃则见纳差、恶心呕吐、腹泻,日久可致体重减轻;毒邪壅肺,则见身热、盗汗、咳喘,低热日久可见大肉陷下,形体消瘦;邪犯心系,则见胸痛、心悸、气短,邪中心包可致昏厥;邪注于肝肾,则见腰膝酸软、抽搐、尿浊等症。因此,根据以上诸多症候,再加上该病蔓延速度当属于中医“伏气瘟疫”的范畴。“伏气瘟疫”即疫毒,伏邪瘟疫属于疠气的一种。

但根据温病学中疠气的致病特点:致病力强,疠气致病常常无分老幼,众人触之即病。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定的病变部位,所谓专入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由此可见,疫毒疠气的感邪途径,是由口鼻而接触传染,从而引起人群中的相互传播。而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经血液和体液在人群之间传播,其传播与天气、季节、地域无直接关系。故艾滋病是否归属于中医的疫毒引起专家的争论。

本病潜伏期长,发病急,病情重。当温热邪毒从里透发而出则引起斑疹、吐衄、便血、尿血等出血症状,甚则出现热毒炽盛,热盛动风的表现。因此本病又属于“伏气温病”的范畴[3]。

本病之发生过程中,又多伴有全身乏力、纳差、长期低热及腹泻、进行性消瘦及淋巴结肿大(瘰疬)等一派元气亏损,精气不足的表现。故以往有医家根据《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以及《金匮要略•虚劳》篇所述:“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酸削不能行”,“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瘿者”,“腹满,甚则溏泻,食不化”及“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等,加上该病之晚期可出现“失荣”,因而将本病归属中医“虚劳”的范畴[4]。艾滋病同虚劳虽有类似的症状,但其病因都根本不同。中医所谓虚劳,是“虚损劳伤,的简称,是由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多种慢性病证的总称。可因先天不足,察赋薄弱发展而成为虚劳,或因烦劳过早婚多育欲纵妾为不养真气、不固根本,以致耗散真元,虚败,形气日渐衰微,而致虚劳,还可以因饮食不节,饥饱不调,损伤脾胃不能化生精微,生长气血,以及大病之后,失于调理而发展成为虚劳。由此可见,虚劳的病因起于内伤劳损,而艾滋病的病因在于“疫毒”(HIV)入侵所以在认识上我们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4]。

还有人根据大部分艾滋病患者伴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同时,随着病情的深重,有些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及卡波西氏肉瘤(koposi肉瘤)等病症把艾滋病归属于积聚、瘰疬范畴。这些症状与中医通常所谓的“瘰疬”、“症积”虽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并非艾滋病本身,而是由于艾滋病使人体免疫功能减弱所导致的恶果所以,把艾滋病视为这些病,难免有些牵强。

以上这些对艾滋病病因的认识都是基于我国传统医学原有的病因的认识,既然艾滋病是一种新发病,那么根据古代的传统医学的病因并不能完全的解释该病的病因,我们须在传统的病因基础上根据现代对中医学的创新来正确的认识该病并对该病的病因做出新的解释,如在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组中郭会军等[5]根据艾滋病的发病特点及多年深入艾滋病疫区的诊疗体会,认为毒邪内伏是艾滋病发病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艾滋病在发生发展中的毒邪既包括外毒又涵盖内毒,外来之毒包括疫疠之毒和六之毒:内毒包括伏毒和内生之毒。在国家973计划重大理论专项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彭勃等[6]提出“艾毒伤元”的艾滋病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假说,探索从中医药学的视角认识艾滋病并指导临床。还提出艾毒入络是艾滋病的直接病因。中医学认为,“一病自有一气”。笔者观察到,导致艾滋病的疫疠之邪,无论是病邪性质、致病途径,还是传变规律、发病特点等,均不同于以往任何疫疠之邪,应当有其特定的名称。

孙氏[7]认为世界万物有常有变。HIV的产生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近三十年来,全球气温急剧上升;二是伴随气温上升而来的制冷业的迅猛发展,冰饮冷食风靡人间。物极则反,阳极反从阴化,此阴阳逆变之理。人体外阳内阴,外受炎燥煎迫,内则寒湿蕴生,加之长期冰饮冷食诱导,人类体内的某种蛋白从寒从湿变性游离,遂成HIV,故HIV为内源性阴性病毒。津血为阴,是以津血良为HIV的潜匿寄生处所,其传染途径也自当从津从血,故而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为主要传染途径。非洲本乃高热炎燥之地,人体外蒸内冽,致HIV最早蔓延则是顺乎自然!现今一种不甚正确的倾向认为艾滋病毒都来自传染,其实不然。请问第一例从何而来?传染所得,固然是绝大多数,但长期冰饮冷食诱导的体内滋生,才是这场人类灾难的源头。总之他认为艾滋病并不是医书所记载的瘟疫。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马冠军等[8]认为,HIV命名为“异湿”符合“原汁添新味”的基本思路。“原汁添新味”就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依据临床实际进行认识上的创新。

作者认为“异湿”之名包含3个信息:①异湿非六之湿邪,艾滋病属湿邪致病,可艾滋病是传染病,此湿邪与我们常说的“非时之感”的六之湿邪是有区别和差异的,所以叫异湿。②异湿是异气之一,《温疫论》开篇自叙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叶氏医效秘传》曰:“瘟疫者……虽有时气所得,然所感者,皆由恶毒异气所成。”艾滋病为疫病之一,HIV即为异气之一。因属湿邪致病特点的异气,所以称异湿。③异湿是湿邪之一对于湿邪而言,六之湿邪致病者称外湿。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湿邪致病者称内湿。具有“皆相染易”的湿邪致病者称异湿,顺理成章,一目了然地反映出艾滋病的中医病邪性质。异湿是湿邪之一,异湿命名,既是湿邪致病理论与疫病理论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医异气理论原创思维与西医传染病理论的有机结合[9]。

3 存在的问题

中医对艾滋病的致病病因有着多种看法,一项对艾滋病中医病因的文献调查结果显示:120篇临床文献中明确提出中医病因与发病的有38篇,占37.1%。38篇中有艾滋病中医外因论述的有34篇,外因中疫毒出现频次为15次(占所有内因的34.1%下同),毒11次(占25.0%),邪7次(占15.9%),热5次(占11.4%),湿4次(占9.1%),疠气2次(占4.5%)[10]。艾滋病是一种新发病,它的病因在传统医学范围内并不能完全解释,社会在发展,医学在进步,传统医学是我们研究新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对于一种新发病它应该有其特定的致病病因、发病机制及规范化的诊疗标准。根据现代开展的循证医学的要求,疾病的诊断、治疗标准,疗效、转归判定标准等都要以临床试验研究为证[11]这就对中医诊疗标准的制定及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中医药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制定中医诊疗标准及进行中医标准化研究过程中,既要以循证医学的依据作为基础,又要注重中医特色,制定符合中医药理论及实践的诊疗标准[12]。过去,中医诊疗规范的制定大多以专家个人经验或某单位临床经验为基础,往往缺少系统评价的依据,尤其在面对许多未进行系统评价的文献时,难以确定证据的可靠性,而靠主观判断。因此,如果在建立标准的过程中,对每个纳入的证据都十分清楚,予以充分的描述和严格评价,建立在严格的循证基础上,则其临床使用更具有可靠性,在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艾滋病中医诊疗指南》的标准化和政策研究专项,本项目是中医理论为核心,以临床实践证据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成果的一项研究,虽然指南是依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在医学领域中证据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和发现,因此指南为了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而不断的更新。在中医药临床及科研中运用循证医学是中医发展的必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标准化、规范化研究不仅仅是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和文字上的统一规范,临床专家在参与制定医疗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必须把个人的丰富临床实践经验与临床试验研究及其系统评价形成的证据相结合,以循证医学的模式及手段制定中医艾滋病诊疗指南将进一步保证医疗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建立中医特色的中医诊断、疗效、治疗方案评价体系的资料库,并不断对资料库进行补充和再评价,使中医的临床及科研具有最新的参照标准,将会使中医临床研究具有更高的起点[13]。有了具有权威及最新的中医对艾滋病的诊疗标准才能更好的进行科学实验及研究,有了新的研究成果才能在临床治疗上更卓显成效。

参考文献:

[1]何颖.浅析爱滋病的病因病机[J].湖北中医杂志,2002,(6):11.

[2]孙利民,危剑安,黄霞珍,等.从中医理论谈艾滋病的发病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100~101.

[3]徐志明,李铭,和丽生.对艾滋病的探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12):12~14.

[4]付桂梅.中医对艾滋病病名的认识[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5,6(4):237~238.

[5]郭会军,于晓敏.从毒探析艾滋病的病因[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6:471~472.

[6]彭勃,李华伟,谢世平,等.论艾毒伤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1):17~206.

[7]孙传正.艾滋病证治探讨[J].医药世界,2006,(11):72~75.

[8]马冠军,董少群,杨宝华,等.对艾滋病中医病因的认识[J].中医学报,2010,25(5):817~818.

[9]马冠军.艾滋病中医病因为异湿[N].中国中医药报,2011-03-15.

[10]薛敏,谢世平,梁润英,等.艾滋病病因病机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11]孔薇.循证医学与中医诊疗标准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3(3):121~123.

[12]谢世平,刘爱华,潘万旗,等.艾滋病中医药诊疗标准化研究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259~261.

篇8

1  理论依据

1.1  有关恶性肿瘤与痰相关的论述

中医学“癌”的病名始见于宋代东轩居士所著的《卫济宝书》,在《内经》中有“癥瘕”、“积聚”等病名。朱丹溪《局方发挥》:“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是津液的变异和转化,是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如《仁斋直指方》言:“夫痰者,津液之异名。”因而,任何与津液相关的疾病和病因都有可能导致痰证的产生。《灵枢·刺节真邪》云:“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复返,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丹溪心法》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成病。”首次将痰瘀同病明确提出。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也指出:“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1.2  痰与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关系

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历代医家认识不一。笔者参考历代中医文献和医家的学术思想,结合临床实践,认为癌为有形之邪,多为痰阻、气滞、血瘀、热毒等相互搏结而成,其中痰浊内阻是肿块最终形成病机的关键。中医学中早已有“痰生百病”、“怪病责之于痰”及“无一病不关乎痰”等论述。中医认为,“痰”乃因体内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凝聚而成,具有皮里膜外,全身上下,无处不到的特点。痰为百病之源,怪病皆为痰生,与肿瘤等多种疑难重大疾病密切相关。脏腑功能调和,升降出入正常,则津液四布,并可注于脉内,敷布全身,环周不休,维持生理平衡,痰无所生。若脏腑功能障碍,升降出入失常,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痰气交搏,痰瘀互结,络脉不畅,肿块内生,癌症即成。故在肿瘤的形成、演变中,应充分重视“痰”这一病理机制。从痰论治为癌症临证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不仅指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组织中未被排出的痰液,称之为“无形之痰”。在认识了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后世医家对某些具体癌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提高,并有精辟论述。如李中梓认为,噎嗝(食管癌)是“大抵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虑,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而生痰,痰则塞而不能,气由上而不下,妨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塞所由成也”。有学者认为,乳岩(乳腺癌)是“妇人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血亏损,筋失荣养,郁滞与痰结成隐核”。他们不但认识到癌症的成因是正虚(气血亏损)、邪实(痰邪、食滞、瘀血),还提出了情志变化、悲思忧虑、忧虑抑郁的病因影响,同时也描述了具体临床症状。近代医家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理论角度分析认识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1-2]。

《丹溪心法》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载:“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皆有。”均反映了痰邪为病多变性、多发性的特点,同时揭示了痰邪为病类似肿瘤转移性的特点。痰浊为邪,其性阴柔,不易速去,一旦与它邪交织为病,其病势缠绵,类似于恶性肿瘤变化的顽固性。治疗当从痰入手,消痰散结以治其本,佐以软坚、祛瘀、通络、解郁、解毒、导滞、扶正,磨削癥积,复其正气,激动气化之机,以祛腐生新、治愈肿瘤。

1.3  胃癌痰污染理论

我科对中医病因痰证理论与肿瘤的研究已经20余年,证实痰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痰证理论指导下开展肿瘤与痰本质的科研探索,提出“蘑菇-肿瘤-痰污染”假说[3],构建了胃癌痰污染理论平台。魏品康教授把历代各家学说进行了命名规范和病因分类,这样可以针对病因找出对策。同时又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分子水平、基因水平来检测肿瘤相关指标,验证痰证理论存在的科学性,并且确立了以“消痰散结法”作为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有效方法,应用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结合起来的方法来消痰,创造性地提出胃癌痰证组学。“痰结”是肿瘤的总称,胃癌属于“痰结”的范畴,良性肿块为“良痰”,恶性肿块为“恶痰”,“恶痰”是恶性肿瘤的病理基础,并且将“恶痰”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即“痰核”、“痰浊”、“痰络”。胃癌属“恶痰”,肿瘤细胞异常增殖聚集成块,属“痰核”;细胞间质粘附分子、炎性分子、肿瘤因子异常,属“痰浊”,是促肿瘤生长转移的物质环境,即痰污染环境;肿瘤血管属“痰络”,提供了肿瘤生长转移的营养基础与桥梁。“痰核”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痰核”的核心是肿瘤细胞,

异常增殖的肿瘤细胞是痰核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可以理解为中医理论的“痰毒”。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分析,痰具有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易行、易聚,多变;易夹火、夹瘀、成毒,病理变化复杂等特点。痰的这种特点与肿瘤细胞间质中的代谢物积聚、增多,细胞间质结构改变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病理特征相似。中医痰证理论的特点和胃癌细胞及其间质的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胃癌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有望阐明中医胃癌痰本质。

2  治痰在胃癌治疗中的机理与意义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西医目前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措施,但疗效尚不完全确定,而且存在毒副反应多、生存质量下降等问题。我科以治痰理论为依据,立消痰散结为法则,于1990年研制出肿瘤阻断剂金龙蛇口服液,临床应用已10余年,用于癌症术后的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经临床治疗104例晚期胃癌疗效总结,金龙蛇口服液改善症状有效率为82.9%,卡氏评分提高率为75.6%,中位生存率12.24%,3年生存率14.63%,明显优于ELF(鬼臼乙叉甙+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脲嘧啶)方案单纯化疗组[4-5]。并且实验研究亦发现金龙蛇口服液可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KN-45的生长,可使肿瘤组织中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肿瘤标志物的表达下降[6]。因此,消痰散结是防止恶性肿瘤复发的基本途径。但由于肿瘤晚期随着其致病因素、病机及肿瘤组织形态学的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故胃癌的治疗还需进行辨证施治,因此,笔者在消痰散结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消痰散结八法,直接针对病因,随着痰瘀毒的转化及患者体质变化而加减,既治本又治标,标本兼治,相得益彰。

篇9

孙广仁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把病因分为六、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病理产物和其他病因,这些病因思想在《金匮要略》中均有所体现。除了论述多种病因外,张仲景还进一步把临床众多的病因予以归类,使病因学理论由博返约,对后世病因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现择要如下:

1.病因的分类

在《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张仲景开篇就将病因进行了分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南宋陈无择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因致病说,使病因学理论进一步概括化和系统化。

2.对六及其发病的认识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阴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末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大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该段条文结合《内经》中的理论,论述了季节气候的异常变化所致疾病的情况,为后世六为病的学说奠定了基础。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肤,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金代张从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病因分为天地人三邪,天邪为天之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人邪为人之六味,即酸苦甘辛咸淡;地邪为地之六气,即雾露雨雹冰泥。天邪侵袭人体上部,人邪侵袭人体中部,地邪侵袭人体下部。张子和的这种分法显然是受到《金匮要略》的影响。

3.对疠气的认识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此段条文对阴阳毒的论述与后世所论之烂喉痧相仿,为温热病的论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4.对病理产物的认识

4.1 痰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周仲英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中的四饮划分显然是继承了张仲景的学术理论。

4.2 瘀血。《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当下之。”

4.3 结石。《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5.对饮食失宜的认识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救急,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甚,宜冷之。《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论述了果实菜谷的禁忌及其食物中毒的治疗方药,后世的本草学著作中多列有果实菜谷。

6.对七情内伤的认识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7.其他病因

篇10

类比思维的特点,首先类比思维是在个别或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做横向的运动,即从个别走向个别,从具体走向具体。这种横向思维所涉及的两端事物之间完全是一种表象上的类似,并无任何本质上的和知识上的类属关系。其次是思维的联想性。由于在类比思维中不受任何的边际约束,因此它可以跨越种类界限在两个看似完全不着边际但有一定相似性的物像之间建立联系。所以类比思维的可靠性很小,创造性大,能够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引导人们发现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问题。

2类比思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等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及方法论基础中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对正常人体认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对疾病的认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对疾病的认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部分,现分述如下。

2.1对藏象理论的影响首先中医学将人体五脏六腑与形体官窍,生理心理活动,乃至自然界的物象联系起来,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构成了中医学的藏象系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肾藏象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其次借用类比思维对脏腑生理功能进行认识。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脏腑系统与社会系统相类比,不仅说明五脏六腑是统一的整体,同时也阐述了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地位。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另外,在藏象理论中,五脏、六腑、奇恒之腑都具有自己的生理特点,而对这些生理特点的认识,同样是通过类比思维来完成的。总之,类比思维贯穿于整个藏象理论之中。

2.2对经络理论及气血运行的影响经络学说也是中医学的一部分。经络理论的构建也运用了类比思维。如经络数定为十二,就是从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推理而来,《素问・阴阳别论》说:“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同时,关于经脉中气血的多少以及气血的运行也运用了类比思维。《内经》将十二经脉与十二经水相对应类比,借河流之大小,水量之多少,源流之长短远近来说明十二经脉之气血的多少。并且借用气候变化对江河之水的影响,来类比六邪气对经脉气血的影响,指出:“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焯泽……”。

2.3对病因理论的影响中医学的病因理论是极其丰富和全面的,一般人们将其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其他病因三个部分。其中外感六病因的认识,主要就是通过类比思维而来的。

六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以风邪为例,人们是观察到自然界的风,善行数变,轻扬上行,并能动摇树木,因此当病人感受外邪后,出现头疼,恶风,汗出,游走性关节疼,游走性瘙痒等与自然界风的特性相类似的症状时,就认为是感受了风邪的缘故。

2.4对治则的影响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治病求本的确立,就是因为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变化生杀的根本,由此而推出阴阳是疾病发生的根本,故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2]”。

因势利导也是中医的一个治疗原则,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顺应病位、病势特点,以及阴阳消长、脏腑气血运行的规律,把握最佳时机,采取最适宜的方式加以治疗。而其中所涉及的种种病势也多是采用类比思维的方法加以推论的。如《灵枢・逆顺肥瘦》所云:“临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循掘决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3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类比法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的哪个部分,都可以看到类比法的痕迹。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类比法自身特点的缺陷性,只注意到两个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就将其作为推理的前提,从而作出荒唐的推理,这对中医学的发展将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篇11

刘氏[1]收治382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病因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痰浊壅塞和心血瘀阻证型较其他证型明显增多,分别为40.31%和26.18%;病因分析提示,嗜食肥甘者129例(33.77%),是主要发病因素,其次为情志失调80例(18.36%),嗜烟68例(17.8%),嗜酒56例(14.66%),年老体虚53例(13.87%),其他因素6例。其中男性在嗜食肥甘、嗜烟、嗜酒发病因素上较女性明显增高,而女性在情志失调发病因素中较男性显著增多。

陈氏[2]等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文献资料513篇进行分析,认为目前中医药界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比较一致的看法为虚损为本、邪实为标、虚实错杂,其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重在血瘀、痰浊、气滞。

近年来,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证着重研究痰瘀互结、损伤心络;虚证侧重研究其与五脏的关系,如心肾阳虚证,心肾阴虚证,或虚实夹杂,心气虚(阳虚)兼痰浊者多见。

辨证施治

活血化瘀法:韩氏[3]2002~2004年应用丹参活心汤(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檀香、枳壳、元胡、川楝子、地龙、三七粉等)加减,配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硝酸酯类等)治疗8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为76.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益气活血法:徐氏[4]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服用消心痛、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益气活血汤(人参、北芪、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三七、当归等组成)。结果:心绞痛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80%(P

益气养阴法:乔氏等用益气养阴法,以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1个月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心电图显示T波低平或倒置及ST段下移的现象有所减轻,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化痰通络法:严氏等用化痰活血汤(煮半夏10g,丹参15g,竹茹15g,草果4.5g,茵陈15g,藿香6g,蚕砂10g,茯苓12g,三七3g,扁豆10g,厚朴10g,豆蔻4.5g)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37例,与口服消心痛治疗3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化痰活血汤在缓解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改善血流变方面,疗效优于消心痛(P

理气化瘀法:邓氏等[5]对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160例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160例冠心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冠心丹参滴丸组)100例和对照组(冠心丹参片组)60例。结果该药对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3.33%;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3.33%;对心悸、气短、胸痛、胸闷、舌紫暗、脉弦有显著改善作用;对心肌耗氧量有明显降低作用;对全血黏度、心功能指标EF、SV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心绞痛速效作用显著,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P

温阳活血法:李氏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均服用温阳活血汤。药物组成:桂枝10g,葛根15g,细辛3g,高良姜10g,当归10g,川芎12g,赤芍10g,丹参20g,红花10g,五味子10g,郁金1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心绞痛症状及心肌缺血性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7%和74%。对血脂、血糖、血流变的改善均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结论:温阳活血汤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

讨 论

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辨证分型不统一:可能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在综合四诊资料时,有的症状与证型有牵强附会之嫌,应该进一步深入探求症状(包括体征)与证型的必然联系,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明确中医冠心病分型的病理基础,分型要客观化、标准化,具有权威性;②观察治疗的病例数较少,有效率可信度较低;③设置对照组不全面,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即专方治疗)未进行比较;④实验研究滞后,因而大部分仍处在经验阶段而未上升到理论阶段。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这方面也显示出一些较好的苗头,应进一步研究提高疗效。此外,还应探讨怎样在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诊治方式基础上,开展中医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特别是进行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前瞻性的研究,提高研究论证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永家.382例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与病因关系.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4):245.

2 陈一清,吴礼胜.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施治若干问题探讨.中国中医急症,2005,14(7):654-656.

篇1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 pathogenetic factors such as platelet activation, adhesion, congregation and thrombosis fall into the category of blood stasis, whil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tissue necrosis,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and inflammation, etc, are far beyond the etiological category of blood stasis. The toxin or the comb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oxin and blood stasis of TCM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rombotic cerebrocardiovascualr diseases. It is significant to recognize and stress the comb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oxin and stasis in pathogenicity so as to enrich TCM etiology and improve TCM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ocardiovascular and thrombotic diseases.

Key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rombosis; blood stasis

传统中医病因学,不仅用直接观察病因的方法来认识病因,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从疾病临床表征推绎病因,从而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如《灵枢·本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病因作用于人体,致机体产生病理变化,临床必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证候)。临床证候是果,由机体病变产生;病因是病机变化的原因。病因、病机和证候三者之间有必然联系。病因不同,所致疾病的证候表现亦不同,通过分析症状、体征,即可辨识疾病的原因。在传统中医临床发展过程中,病因认识学的每次发展,都会带来治疗方法学的改变和相应疾病治疗效果的提高,如温病学、疫病论及现代血瘀理论的认识等。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基因、蛋白、生物信号转导通路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和发现,现代中医病因学的研究也逐渐向微观深入——尝试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形成和发展了一些疾病病因的认识,由此导致了现代一些疾病传统治疗模式的改变,提高了临床疗效和研究水平。这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学的认识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1 中医病因学发展促进了心脑血管病疗效的提高

对于冠心病(胸痹、心痛)和中风等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的认识,从古到今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和深入的过程。如对冠心病(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20世纪60~70年代以前,多遵循《金匮要略》上焦阳虚,阴寒闭阻,采用宣痹通阳或芳香温通方药治疗。此后,以陈可冀院士为代表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家根据传统中医关于血瘀致病特点的认识和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倡导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冠心病[1],创制冠心Ⅱ号等系列活血化瘀方药用于临床。同时围绕冠心病血瘀致病的微观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特点,制定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诊治规范,提高了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效果,促进了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治疗方法学的创新。有关中风病病因的认识,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强调“正虚邪中”,主张用“风引汤”和“大秦艽汤”治疗;其后,逐渐认识到中风为“内风”所致,提倡采用平肝熄风或补肝肾熄风方药治疗;清·王清任则强调半身元气亏虚,血脉瘀滞不利,并创制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20世纪70~80年代以后,以王永炎院士为代表的中医专家,根据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神志不清、昏迷、大便干结等临床症状及组织坏死、水肿、过氧化脂质积聚等病理改变,提出毒损脑络的病理概念[2],认为病因为“风”、“火”、“痰”、“毒”、“瘀”互结,并创制清开灵、醒脑静等方药用于临床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可见,中医病因学的研究深入、发展和创新,是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疗效提高的基础。

2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不仅为“血脉瘀阻”,还有“毒损血脉”

我国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170/10万~390/10万,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由“八五”期间第二位升至“九五”期间第一位[3]。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影响组织供血。AS基础上的血栓形成与炎症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一方面,炎症因子释放可以诱发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另一方面,血栓形成也是炎症激活的主要因素。以往认为血小板主要参与凝血止血和血栓形成,新近则发现血小板本身也是一个炎症细胞,血小板的活化可介导炎症细胞趋化、黏附和浸润,致组织损伤[4,5]。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传统中医药学多将其病因病机归于“血脉瘀阻”,在此认识指导下,形成了理气活血、益气活血和温阳活血等系列治法和有效方药;但组织坏死、过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远非单一“血瘀”病因所能概括。结合传统中医有关“毒”邪病因的认识和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应当存在“毒”邪致病或“瘀”、“毒”从化联合致病的病因病机。

高度敏感性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是目前检测炎症反应的一个代表性生物标记物,2003年1月美国心脏协会和疾病控制中心推荐hsCRP为心血管疾病二级临床检测指标(证据B级)[6]。炎性反应在血栓性疾病尤其是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血液致病因素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及病原微生物刺激等,上述病理因素作用于血管内膜使血管内皮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继而脂质沉积、血小板活化聚集和血栓形成,诱导大量炎性因子产生,促进炎性细胞活化,造成血管内膜发生慢性修复性炎症反应[7,8];而炎症又是诱发AS斑块不稳定和斑块破裂的一个主要原因。斑块破裂,激发血栓形成,堵塞动脉管腔,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梗死及周围动脉血栓栓塞等严重临床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8]。

针对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现代医学采用抗血小板、静脉溶栓、动脉溶栓、经皮动脉介入和冠状动脉搭桥等方法治疗,虽多数能达到开通堵塞及狭窄血管和恢复缺血区域血流的目的,但目前仍存在许多无法真正解决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1)上述方法仍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即使治疗及时,罪犯血管的堵塞已不同程度地损伤了机体组织[9];(2)目前介入治疗方法针对的是较大的主干血管,无法真正解决“组织无复流”和“缓慢复流”现象[10,11];(3)动脉血栓形成致组织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氧自由基爆发和细胞凋亡等连锁病理反应,皆可严重影响相关脏器的功能和临床预后。可见,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组织变性损伤是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必然结果,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的始终。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和血栓闭塞引发的组织损伤坏死、炎症瀑布反应、氧化脂质沉积和细胞凋亡等病理损害,与中医“毒”邪致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直中脏腑和腐肌伤肉等特点多有相似之处。因此,将“瘀”、“毒”两种病因结合,可更全面地诠释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更有利于指导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一些小样本临床观察表明,清热解毒方药在防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脑卒中方面具有一定临床疗效[12,13]。我们采用不同活血化瘀中药配伍干预ApoE基因缺陷小鼠AS不稳定斑块形成,证明活血解毒中药消减和稳定AS斑块的作用优于单纯的活血化瘀中药[14,15],以效析因,从实验角度也证实了“瘀毒”病因兼夹在动脉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3 瘀毒病因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过程中的互结从化

“瘀”、“毒”作为病因,皆具有兼夹性和依附性,它们既可是疾病的病理产物,也可是致病的病因。毒邪致瘀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毒邪煎熬血液,血凝成瘀;(2)毒邪伤络,血溢成瘀;(3)毒邪伤津耗阴,阴伤血滞为瘀;(4)毒壅气机,血脉凝滞;(5)热毒损脏,血行失司。另一方面,瘀血阻滞脉络,血行缓滞或不循常道,溢出脉外,瘀久不消,组织器官变性坏死,则蕴化成毒。由此可知,“瘀”、“毒”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相互从化,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其中,“瘀”为有形之灶,“毒”为病情转变和恶化的关键。如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基本病理改变是AS造成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其心绞痛发生的诱因、疼痛性质、部位和缓解方式在相当一段时间维持不变;冠状动脉内一旦由稳定性AS斑块(固定性狭窄)转变为不稳定斑块,继发血栓形成,则病情发生急剧变化,心绞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甚至出现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心脏事件,病情转为“凶险多变”。综合“瘀”、“毒”互结致病在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剧烈、固定性刺痛、出血、厥脱、昏迷,舌紫绛而暗有瘀斑或紫黑、舌苔厚腻或垢腻,脉涩、结代或无脉等;其次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萎甲紫、狂躁善忘、口气臭秽、青筋暴张等。从相关文献资料中归纳“瘀”、“毒”致病的临床表征,审症析因,也可发现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大多有“瘀”、“毒”致病的临床症状,且二者常交互存在,“瘀”中有“毒”,“毒”中有“瘀”。见表1。表1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的临床表征和微观病理改变

注重“瘀”、“毒”病因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致病过程中的互结、从化,在传统中医病因学理论指导下认识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信息生物学方法,总结归纳中医宏观临床表征变化和微观病理生理变化的相关性和演变规律,从“毒”、“瘀”互结从化角度研究总结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新的治法和方药,进而按照现代循证医学要求客观评价不同活血解毒配伍中药的临床疗效,反证“瘀”、“毒”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对丰富中医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病机理论,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是一非常值得探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Chen KJ, Li LD, Weng WL, et al. Studie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Xin Nao Xue Guan Bing Za Zhi. 2005; 3(1): 12. Chinese.

陈可冀, 李连达, 翁维良, 等.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3(1): 12.

2 Li PT, Wang YY, Huang QF. The hypothesis of the injury of brain collaterals by toxins and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i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1; 24(1): 1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李澎涛, 王永炎, 黄启福. “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4(1): 16.

3 Chi MY.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rombology.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4: 15. Chinese.

池明宇. 中西医结合血栓病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5.

4 Wagner DD, Burger PC. Platelets in inflammation and thrombosi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3; 23(12): 21312137.

5 Ruggeri ZM. Platelets in atherothrombosis. Nat Med. 2002; 8(11): 12271234.

6 Pearson TA, Mensah GA, Alexander RW, et al.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pplication to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3; 107(3): 499511.

7 Kovanen PT, Kaartinen M, Paavonen T. Infiltrates of activated mast cells at the site of coronary atheromatous erosion or rupture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1995; 92(5): 10841088.

8 Feinbloom D, Bauer KA. Assessment of hemostatic risk factors in predicting arterial thrombotic event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5; 25(10): 20432053.

9 Li JZ. Attention to arterial thrombotic diseases. Zhonghua Nei Ke Za Zhi. 2006; 45(1): 23. Chinese.

李家增. 关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1): 23.

10 Porter TR, Li S, Oster R, et al.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no reflow demonstrated with intravenous perfluorocarbon containing microbubbles following restoration of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3 flow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J Cardiol. 1998; 82(10): 11731177.

11 Kenner MD, Zajac EJ, Kondos GT, et al. Ability of the noreflow phenomenon during 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o predict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t onemonth followup. Am J Cardiol. 1995; 76(12): 861868.

12 Wei JL. Hypothe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xic heat and apoplexy. Bei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3; 26(1): 711. Chinese.

魏江磊. 中风热毒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6(1): 711.

13 Lu XH. Clinic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n treating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by Huanlian Jiedu Capsule. Shando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5; 29(6): 457460.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卢笑辉. 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9(6): 457460.

14 Wen C, Xu H, Huang QF, et al. Effects of herbs of activation blood on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orphology in ApoE genedeficient mice. Zhongguo Bing Li Sheng Li Za Zhi. 2005; 21(8): 1640. Chinese.

篇13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43-02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的改革,注重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中医学愈来愈受到重视,而中医基础理论则是学习中医的基础学科之一。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日趋丰富。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改革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7年以来,在从事教学过程中主要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实践,现就这两个方面做一浅探。1.教学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但是由于其内容抽象古朴,文字简练而哲理深奥,对于由高中数理化学习而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难于掌握其精要。故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根据教学大纲、课时安排等,制定讨论课时次数、内容、时间等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尤其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对中医理论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等章节由教师讲解为主。在讲解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教材上单一的理论知识,适当的加入病案,对某些教学情景的具体描述,来增加同学的学习兴趣,便于其理解。此外,我们也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病因病机学说中,对情志疾病的讲解中,可以先讲述范进中举而发疯的故事来讲解“过喜伤心”。而针对其他章节,如第一章中的精气学说、第六章中的其它病因、第九章中的养生等均可由学生自学,由教师布置自学思考题,并对要点难点给予提示。组织课堂讨论检验自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如:平素意外伤害病因、治未病与现代预防理论相结合等等。2.教学方法

传统的中医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形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具有信息量大、教学面宽,知识点集中准确等优点。在教改探讨中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重视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和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