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特色与亮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理教学特色与亮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地理教学特色与亮点

篇1

二、对初中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1.建设高素质的地理教师队伍地理老师要不断学习和补充地理基本知识,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践行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老师要具备相应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积极地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引导和鼓励学生丰富地理知识。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然后写出阅读感受,教师在设计教案之时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在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准备一个地球仪,然后准备一份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在与校园在地图上的比例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我国疆域辽阔的意识,这样充分的准备可以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直观。另外,地理老师之间也要加强合作,相互交流教育心得,也可以将教学资源进行相互借鉴,这样对学校整体地理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关键性的作用。

2.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活动是对地理课程资源进行高效的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校的地理教学课程资源,促进具有校园特色的教学形式的实现。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在校人数的数据,然后比较其他学校的基本学生人数,接着进一步提出小学、高中、大学的学生数量,而后对整个中国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人口数量进行一个大概的论述,最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深入居民区内进行自发性的人口调查,这也有利于提升他们对人口的认识度。

篇2

一、利用科目固有的特色,引导学生爱上地理

地理主要是对地球上的环境、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等进行研究,阐述他们之间的关系。高中的地理学科主要包含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两部分,有着多种多样且富有变换的现象,这些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元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运用一些特色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相信只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唤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自主走入学习的空间中。地理学中有很多非常奇特的现象都能作为亮点,而且这些知识也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比如:沙漠中的水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地下凝结而成的;在青藏高原的海拔5000米处可以看见热带的风光,原因是受到印度洋暖流影响,加上此处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因此生成独特的热带风景。这些超乎寻常的地理现象完全可以诱发学生潜在的好奇性,进而认为学习地理是一项非常有趣的任务,并不是单纯的那些枯燥理论知识。

二、巧用逻辑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好奇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当好奇心被激发的时候就是授课的最佳时机,因为学生会带着好奇去思考、去回答相应的问题。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地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以“不断提问、诱发思考”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要针对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让学生自主的揭秘真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还有就是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实际地理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它无处不在,只不过是隐匿在大家习以为常的思想当中。例如: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天空会是蓝色的;常言道“瑞雪兆丰年”,这句话中蕴含的地理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在正常的气候下,下午两点钟的气温是一天中最高的时候,为什么不是正午。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陪伴着学生的,只不过大家忽略了而已,但是究其原因,很少有人会深究到底是为什么。这就要地理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在帮助学生思考的时候给予完整的解释,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告知答案要避免平铺直叙,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且引导他们走向真理,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享受获取正确答案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地理知识,培养了他们思考与想象的能力,让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降低学习难度

高中的地理教学,很多知识点过于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时会有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投影媒体的利用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方便,它能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优化教学。教师利用投影片可以制造或者模拟一些地理运动现象,展示运动过程,让抽象的变为具体,这样一来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动态的,更容易理解的。配合多媒体,教师要以简练精辟的讲解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太阳直射点的规律性运用与昼夜长短的因时而变”这个知识点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很多学生会由于它的过于抽象而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久而久之就会放弃这部分的学习。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制作flash动态图,将赤道、南北回归线等关键信息放入其中,整个flash会演示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慢慢地向南移动,其中的阴影部分就是黑夜,大家会发现北半球正午的太阳高度逐渐缩小,白昼时间开始缩短,而且北极圈中的极昼现象将会不断缩小范围,这一现象在南半球正好是相反的……整个过程配合教师的讲解将会在5-10分钟左右,等到整体演示完毕之后,教师要总结出具体的规律与结果,这样就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让学生更为牢固的记住相关问题。

四、多元化教学,巧妙利用谚语、口诀等提高学生记忆

在地理教学中,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去记忆、去理解,但是每当内容增多后,学生记不住,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甚至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一点一直都是阻碍学生学习地理的一大因素。因此,教师需要自我探索,准确把握区域地理中的联系规律,可以发挥想象编纂成为一个个朗朗上口的口诀,经调查表明,学生对于一些有意思的口诀非常感兴趣,而且记忆起来非常快,在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在草纸上写上口诀,便于答题。口诀教学可以排除知识本身的干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记忆情感,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地理兴趣,还能活跃气氛,消除压力,这也是目前我国各大高中地理教学中逐渐开始普及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我国开放性的海港城市的时候,学生必须要记住我国这14个开放性质的城市,这对于学生来讲难度很大,死记硬背效果也很差。如果可以编成口诀,学生掌握规律自然背诵起来就容易得多:江海连波通三州,秦皇云烟上青天。这就是隐含14个城市一句诗词性的口诀,简单易懂,学生非常容易掌握。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已经对如何培养高中地理学习兴趣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学生如果想要学习好地理这样的学科,首先就需要对其感兴趣,只有自己愿意学习、爱学习,才有可能消化地理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授课阶段必须要设计一些互动类的特殊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让地理成为他们进步的一大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叶志龙.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02).

篇3

1.2教师对现行教材要求难以把握

新课改中教材的改版是一个亮点,教材的编写不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更加贴近生活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新课标要求不具体,加上高考方案尚未确定使得教师对于教材的深度、广度、难度难以把握,导致教师仅仅将课改前原有的知识体系搬到课堂,增加了课时所需,导致课时紧张.又由于高一地理上册属于自然地理,它的学科性较强,相对比较枯燥乏味,这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冲击.芮城县所使用的人教版地理教材的特色之处在于设置了大量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指导教师进行活动安排,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是这却成为教师处理教材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活动需要安排充足的时间才能达到“活动”效果,占用大量的时间,这使得教学任务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出现课时紧张的问题.

2.3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

初中地理是“副科”影响了初中地理教学,高中的“重理轻文”思想也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因为现在高考仍然是3+X的考试模式,高中学生到了高二就要进行文理分科.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公民的技术要求较高,理化生的学习成为关键,所以很多大专学校和大学更多的设置了理科类专业.芮城县除芮城中学外,博立中学、陌南中学,风陵渡中学都在高一下学期就已经分科,而且文理科班级设置不均衡.如博立中学高一共九个班,只设置了两个文科班,这样在高一上半学期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会选择理科,所以对地理学习不积极,到了高一下半学期分科后,已经选择理科的绝大数学生根本就不学地理了.

2多种途径提高芮城县高一地理教学质量

2.1努力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在回顾初中知识的过程中并不能把初中所学的知识再重新给学生讲解呈现,然后再学习新知识,因为这会使得课时紧张.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立足于高中的方法,归纳、分析、总结出对应的初中知识.

如在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时,全球气候分布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所以在高中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各种气候特点.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初中气候分布的知识已经淡忘或初中没有基础,需要进行复习.

在处理这一节时,教师不必先组织学生学习初中学习过的全球气候分布,然后分析不同的风带和气压带影响下形成的各种气候特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风带和气压带影响产生了哪些气候及其特点,然后根据全球各地区受到哪些风带和气压带的影响,就可以得出该地是哪种气候类型.这样处理既对学生初中知识进行了巩固复习,又让学生学会了用高中知识归纳、分析、总结,另外还可以节省时间.

2.2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虽然课本讲解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很枯燥,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学科的趣味性特点:以“奇”引趣,以“新”增趣,以“智”激趣,以“美”诱趣,来设计教学很容易使课堂妙趣横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导入中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疑问,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从而会萌发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因为需要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之一.

如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学习时,导入设置马纬度的故事,然后提出为什么30°N附近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在听课时就会认真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从中寻找答案.总之,教师应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2.3加强新课标研究,优化教材处理

新课改下课程标准仅仅只是课程教学的标准,教材是课程教学中具体的材料和一个途径,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必须要熟悉课程标准,在透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以及校情、生源再重新设计一套教学流程.地理教师要做好课程设计首先应该改变以前“教教材”的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合理选择使用教材.此外在教学的广度、深度方面避免过分专业化的处理.对于新教材提供的充足的可供讲授的内容和学生自学、课外阅读和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资料与方案,教师应该恰当的选择教学内容并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加选择的全部讲授,必然导致课时紧张.

篇4

1.定义

示意图是用较简单的图形表示和说明某些地理事物及其形成发展过程的图形。

2.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示意图形象直观,能够不断激发学生探索,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学习地理知识;示意图简明清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轻松学习;示意图通过与其他图像的配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示意图能够启发学生通过观察简单的图像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对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动手绘图能力,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示意图类型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1示意图数量分布

示意图根据图像在教学中作用同可分为成因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和景观示意图四种。经统计,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的各种示意图及数量,见表1。

3.2各种类型的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成因示意图和原理示意图构成图像总数一部分,占示意图中很大一部分。成因示意图是为了达到解释某种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的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教学图像。通过阅读成因示意图,能轻松地得出某种地理事物出现或者形成的原因。成因示意图一般以一组既区别又有联系的图像出现,或者由多种不同形式的图片组成。成因示意图,可简单也可复杂,并且图片之间关联性很强。例如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热力环流的形成的成因示意图,通过简单的四个等压面的曲折变化分析热力环流的原因。通过箭头的颜色变化和箭头指向分别说明空气的冷热和气流的流向,层层递进,条理清晰,逻辑推理能力大大提高。阅读成因示意图,要注意图像的对比分析,对比可知各图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辩证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

原理示意图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图像,这一类型的示意图对地理事物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做了充分体现。原理示意图较抽象,图像反映的内容也多,还包含深层次的地理信息。阅读原理示意图,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图像,从而发现问题,并能理解和掌握图像所要反映的最重要内容。原理示意图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例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水循环的原理示意图。从图中很容易看出水循环发生的地域及水循环主要的几个环节,通过箭头的大小反映水循环环节的强度,通过箭头的指向及构成的循环可以得知水循环的基本原理。阅读原理示意图,要注意事物的发生及变化。

景观示意图在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是一个很突出的亮点,它形象表示某一种景观但又对景观做一些简化而形成的理想化图像。景观示意图再现地理景象,为了使所要学习的内容突出,对景观做一些修饰,因此,这种图像具有重点内容突出的特点,对学生自学有很大帮助,可提高学生自主观察图像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景观示意图的分析,可以很轻易地读出其中包含的地理信息,读出地理现象发生的整个过程,并且各个过程都发生了什么,发生了该变化的原因,以及各个阶段的联系。例如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就是一种景观示意图,从图像中可以直观得出现象的发生。又如从图中看出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地势变化大的山前地带,其他河流堆积地貌也可以得出,并且可以通过对比其形态及位置等的差别,推出成因。观察景观示意图,要注意分析隐藏的内容。

结构示意图在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出现的次数较少,但它的作用不容小觑。结构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组成结构的一种图像。结构示意图直观、形象生动,简明但传达的信息多。通过阅读结构示意图,可以知道某地理事物的结构是怎样的,并且能够知道各层次分布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观察各层次的厚度确定大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1中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图像,可以知道太阳的大气层有三个层次,从外到里依次为日冕、色球、光球,并且通过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发现各层次的不同。观察结构示意图,要注意层次顺序和各层次的厚度。

4.结语

篇5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明确规定“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两个显著的特点,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如下几个教学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间要把握如下几点(1)地理课是生活课、常识课、综合课,要实施“有用的地理教学”;(2)地理课程要体现出独特的教育价值及不可替代性,反映地理本质,体现课程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实施“科学的地理教学”;(3)从学生特点出发,注重实践,注重理解,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施“可持续地理能力的教学”。

高考对中学地理教育的要求

作为文科学生高考的一门学科,地理的难度相对较大。首先高考对于地理学科的要求是内容多、知识多、联系广。这也就要求从事毕业班教学的地理教师必须对整个地理知识有系统的把握。仅此一点对与新教师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每个新教文科毕业班级的地理教师应该都有深刻的体会。其次就是高考对地理能力考察的要求较高,有部分甚至是教材知识基本不涉及的部分,又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新教师如果没有名师的指导和带领,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将会十分困难。

二、做好常规工作,创地理备课组的特色

教学常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首先分析考纲,这是考试的指挥棒;分析教材,考纲的知识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集体研讨,制定详细的上课方案与策略,及知识点讲解的难度与深度。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参与教师都要提前准备,积极参与,集思广益,使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做好基本常规备课的基础上,创建出自己备课组,学科组的特色

1、使课堂的“共性“与教师“个性”统一

集体备课是让教师就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争辩和交流,从而达到发挥集体智慧的目的。这将有利于教师通过思想碰撞,萌发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便拓展教学思路。备课组集体备课从“过程和结果”上来看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教师把“独到的见解、鲜明的观点、最具实效的做法”等呈现出来,从而实现教师之间传带的功能,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在有经验教师的引领下,青年教师可以不断走出思想上的认识误区,从而促进理念的提升,视野的拓展。

2、使“集中”和“平时”统一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经验的生成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背景、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各有差异,因而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关注点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因此就要求在备课的形式上追求多样化,应该把“集中”备课和平时“交流”完好地结合起来。然而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出现了备课组活动模式化和备课形式固定的现象。由于每次集体备课都会事先拟好讨论内容和备课内容,并指定中心发言人。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既能够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又能够使每次集体备课都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只靠集中固定的时间,有些问题是不能够真正及时地解决。

3、使“课前”和课后的“反思”统一

在新课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很重视课前备课这一环节,这就使得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实现合理的划分课时以及知识含量和能力密度的均衡。因此在实践中教师一般都能够在集体备课中充分酝酿,发挥教师的个人潜能,从而为提高课堂效益奠定了基础。课前的集体备课和教师自身的精心准备是上好地理课的前提和保证,而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在具体上课时,对教学的某一环节上会有新感觉、新看法,也就有可能产生创新点;在不同班级上课时,因为学生的不同,教师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可能就会有新方式和新亮点。

四、从强调“形式”转变为“形式”和备课“内容”的统一

新课程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知识、能力、观点的理解都会受到各自的经验背景、生活阅历、文化基础和独特感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方面的综合影响,对同一内容和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理解,仅靠统一规范的集体备课这种形式,是难以适应教学要求的。

有人群,就有交流,就有合作。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两人交换后,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教学是一门科学,其科学性就体现在求真上,也在于遵循一定的规律――教学规律上。青年教师走上讲台,有很大的干劲,善于思考,较少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但缺乏经验,缺少从事教育教学基本的知识。因此,如何让年轻教师尽快“上路”,熟悉教育教学的基本常规要求,是需要各个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个人认为,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指导下的探索,如同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有效教学方式――指导下的学生探究一样。我曾阅读过不少介绍优秀教师成长的文章,给我的一个突出感受就是,这些教师的成长是在他们进入教学岗位后,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有一个或一批德艺双馨的老教师,他们在做人和教学上深深地影响着新教师,也正是他们的热情关心和精心指导,才使得新教师取得较大成绩。这更多地得益于相互之间坦荡的交流和集体的研究,得益于学校所形成的研究氛围。作为教学研究形式的集体备课自当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篇6

1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类型

1.1地理n程资源的内涵

地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即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社会以及自然中的所有有利于地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的的教育资源。地理课程资源是地理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工具,通过地理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发现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充满好奇,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情操。随着隐性课程资源的提出,地理课程资源亦不再局限于教材、课本、辅导书、地图地球仪等,其外延不断扩大,教师的情感、学习的环境、学生的兴趣、团结协作、社区文化等等都丰富了地理课程的内容。尤其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时代的爆炸式迅猛发展,各式资源无论是在内容、数量、媒体种类还是其存储、传递、获取方式都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变化。如今,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习主体都会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相互交流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得以融合发展。地理课程资源亦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在不断变化、完善。

1.2地理课程资源的类型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课程资源被分为六大类,即地理教科书及其选择和使用者、学校图书馆、乡土教材和社区资源、地理题材试听材料、自然地貌及自然风景以及信息网络资源。地理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来划分,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依据功能划分,可分为素材性地理课程资源以及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前者主要包括地理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环境等对地理课程的认识状况。第二,依据性质划分为自然地理课程资源以及社会地理课程资源,前者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运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自然界中的地形、地貌、地势、天气、气候、季节等;后者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包括公共设施资源,如图书馆、天文馆、博物馆、气象台、展览馆等,人类活动的交往影响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第三,依据空间分布,可划分为校内地理课程资源和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前者是学校范围内能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学校内的地理教科书、参考书、教学模型、标本、计算机、地理园、图书馆、资料室等各种教学实践基地以及教师、学生等;后者是学校范围以外能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家长、校外专家、研究机构、科研部门、博物馆、展览馆、科学馆、天文台、气象站、有关政府部门、工厂、农村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2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来源广泛,但不同的资源并不能全都达到为地理课程改革服务的目的。在实践中,必须开发、筛选有益于地理教学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合理而有效的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开放性原则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路径的开放性,不论说明形式存在的地理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都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空间的开放性是指不论校内外、城市或农村的,国内或是国外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都应加以开发和利用。途径的开放性是指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应只单单局限于一种或两种途径或方式,而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式协调配合使用。

2.2经济性原则

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最大化的利用经济,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经历来达到最为满意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的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是指用最少的经费取得最佳的效果,避免铺张浪费。时间的经济性,是指应尽可能开发当前教育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工作的课程资源。空间的经济性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尽可能就地取材,不舍近求远。学习的经济性是指尽可能开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如若引入教学实践中的课程资源晦涩难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2.3地理性原则

地理性原则意味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地理学科的特色,筛选出有益于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地域性、实践性等特色,为了使学生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发现和解释地理现象,应大力开发与之相适应并突显地理特征的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

3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策略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之后,要合理而有效的利用、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不能盲目的胡乱编排,而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技巧,使其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是深入基础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必须受到重视。

3.1充分发挥地理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

课程开发的主体主要包括了教师、学生,同时也包括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学生是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他是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亦是开发者。其开发与利用主要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且以此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当学生的主动性被唤醒之后,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将转化为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的形成。其开发方式主要为活动,如地理兴趣小组、天文小组、环保小组等,这类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效性更为强大。地理教师都有自己的认知策略、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有自己的经验、兴趣爱好、专长和性格特征,同时具备自身的教学风格。地理教师也是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开发者,他决定了地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在实际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自身以外的地理课程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往往化腐朽为神奇。但是,地理教师还需要通过“主动学习”来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要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地理教学活动,在反思中提高,并自觉研究新课程理念。同时,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对话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和生成大量的地理课程资源,其在教师备课时往往无法预料和估计,它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具有客观的知识点之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

3.2实现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序列化

课程资源有不同的级别层次,目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地理的课程资源设置有三个不同层次:即国家地理课程、地方地理课程和校本地理课程。这三级地理课程资源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新课改的实施及学生的地理学习发挥不同的作用。地理新课改,离不开国家、地方、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面开发利用各级地理课程资源,对深入课改、促进学生学习服务。同时,W生家庭中有很大的开发课程资源的价值。家长及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既是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广泛开发媒体地理课程资源,信息媒体主要包括报刊、杂志、音像音频、电子计算机网络、电视等等,它们不仅服务与地理教学,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而且随时可以存取、转移、播放,十分方便。

3.3提倡因地制宜,开发社区地理课程资源

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了社区的人力资源、物质和环境资源以及管理资源,其类型丰富多样,质量的深度与广度都远远超过学校,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如果紧紧依靠书本与校内课程资源是无法完成新课改的课程目标任务的,而社区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环境管理资源等,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活教材,并且这些课程资源能够为我们的地理实践、地理体验与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社区发挥着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为地理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的活力,使脱离了校内资源的束缚,突破课堂而与社会紧密结合;社区中的文化氛围及归属感,同时对青少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社区地理课程资源来辅助地理课程教学,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4.结语

地理课程资源是地理新课改中的一大亮点被提出来,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需要一种开放的观念,要与教材进行整合、取舍、增删,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而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使其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交叉性和互补性,课程资源也是如此。所以,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既要体现地理课程资源的特色,又不能形成学科壁垒,最终要促进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发展,建立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本文论述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及类型、原则和主要策略,从理论上、实践上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在地理学习中也强调要关注地理内容与学生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联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使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是鲜活而有趣的。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该纪录片,把“美食文化”作为教学中的素材亮点,将“有趣、有用、生活化”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舌尖上的中国》进行“地域文化”的渗透

在纪录片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开篇中说道:“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大约两千年前,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麦、菽。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的前三名已经变成稻谷、小麦和玉米。中国,从南到北,广袤的国土,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本集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突出了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性。由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性,突出了地域文化的差

异性。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必修Ⅱ的“人口与城市”中的要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而地域文化又表现出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那么,在地域文化差异上,以《舌尖上的中国――主食的故事》为案例分析,对比出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以强有力的视觉、听觉、味觉震撼,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观看影片以后,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1.小组合作探究,感悟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性

观看影片中南北方的主食的不同,提出如下探讨问题:中国的南北饮食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造成二者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自然环境、历史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2.讲故事

以“家乡的味道”为题,从影片中找出自己家乡的特色主食介绍给大家,分析家乡美食的特点、形成原因等等。不仅让学生通过饮食文化差异了解地域的差异性,更让学生学会有效信息的表达与传递。(建议在移民城市或者民族较为丰富的学校开展)

3.角色扮演

以“我是小小厨师”为主题,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亲手制作一道特色家乡菜。从“角色扮演”中,食材的选择、加工,再到菜系不同,理解饮食文化的精髓,进而体会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中“有趣、有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二、从《舌尖上的中国》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在纪录片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整体性”的规定,其中要求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活动建议为通过角色扮演(或讲故事、观看录像等)形式,说明某自然要素变化时,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结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这一集,很好地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该片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在观看影片中,师生可以充分领略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把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转换为形象生动的感性画面,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开展有效性的教学实践。

1.自主合作探究

通过观看影片,让学生理解中国的地域差异性,提出探讨问题:不同的食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请举出不同食物相对应的生长环境?这些生长环境的差异性是如何体现的?

2.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野外实地考察,结合纪录片中食物原料的生长差异性,观察当地从平原到山地(或从河谷到山脊、从城镇到乡村)的自然环境分异和土地利用变化。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展示“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并让学生自主探讨:气候变暖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家乡的林地和山地的变化);家乡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对自然要素有什么影响(气候、水文、植被)?

三、从《舌尖上的中国》领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该纪录片除了展现中国天南地北的美食文化,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这无疑是一部很好的人地关系的宣传片。片中不断强调这样的观点:人们从未离开过自然,社会在自然之中得以存在和延续,外在感官的浮华之下是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思考。

纪录片中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观。该片独创性地描绘人们在获取食物之前所进行的仪式活动,以期得到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人地和谐观的传递。例如,在《自然的馈赠》这一集中,讲述为获取鱼类食物在海洋中求索的海南渔民。这些捕鱼人非常明确地知道:“自然的馈赠时常不遂人愿,机会还要靠自己去把握”。因此捕鱼人与鱼以及承载着他们的大海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他们几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Ⅱ关于“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该节知识点强调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在纪录片中完美呈现。

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在开展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纪录片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的和谐思想,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自主学习探究

以纪录片中的“食物的祭祀仪式”为主题,导入新课。观看纪录片后,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中国作为农耕民族,“食物的祭祀仪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什么关系;分析出人类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举出片中的实例;分析人地关系的历史阶段是如何演变的。

2.发现学习法

如果学生发现身边有不文明行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拍摄记录下发生在校园中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并提出相关的“校园可持续发展”报告,为创建美好的校园环境,建言献策。

总之,优秀的纪录片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能够将生活中的资料很好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去,让地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有益的尝试和借鉴。

篇8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培养和造就新世纪人才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性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广泛的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学会生存。在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是值得地理教师深思的问题。

1.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为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创造条件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它最重要的使命是要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能鲜明地发挥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是为学生存在的,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而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目前,普通中学的地理教学活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类课程。实践活动是三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三类课程的纽带。多数学校的地理教学大多满足于必修课的教学,选修课保证不了,活动课很少组织,这是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目标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

地理活动课是普通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必修课、选修课的自然延伸和有益补充。由于地理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所以它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地理活动课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天文观测、天象观察、气象观测、野外考察(水文、地质、地貌、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专题研究、条件分析、环境评估、资源预测、绘制图表、制作模型、演示教具、开展实验、举办游园活动等等。通过开展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更好的体现"身边地理、应用地理",是地理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组成方式。

2.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应克服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状况,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在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予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以广阔空间,使学生自己寻找问题,主动去学习和思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内容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2.1从学生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首先由我校地理课程开发小组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广泛的调查,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筛选,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确定课程目标。通过对我校高一、高二年的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了《晋江导游手册》成立导游社和天文社及《晋江民俗》的地理校本课程,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实行的。

2.2对确定的课程资源地理组的教师进行认真地评估,教师编写符合本校生情的校本教材。让入社的学生进行演讲、让老社员对新社员进行评价。由于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课外有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的动机。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使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有效的利用。

3.结合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学地理教学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在各种地理知识的掌握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去处理和解决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小到看地图辨方向,大到工农业布局、城市规划、国土整冶和区域开发等等。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显然用过去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教学活动是很难实现。而研究性学习在此方面恰恰具有其特长,其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材料。例如讲到"新兴工业区"结合晋江乡镇企业的发展区位优势,让学生从气候、交通、环境、到人才和技术等方面进行议论探究着。由于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学生热情高涨,个个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晋江与温州都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它们分别被称为'晋江模式'和'温州模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晋江模式'和'温州模式'是有差距的,你们认为产生差距的原因在哪儿?"但由于缺乏调查学生答得很空洞,此时鼓励他们去调查。通过调查,获取各类数据和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 在上完《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后,布置学生调查、考查晋江市某一地域的工业,评价其厂址的区位条件。吴恬茹同学对晋江市的陈埭印染厂、许塘蔬菜基地、国源皮革公司和三力机车厂等进行区位调查评价,撰写了《关于晋江市若干工厂区位的讨论》论文具有一定可行性意义。学生是在在已有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归纳,获得结论。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中渗透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方面,相比其它学科,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实践性强的优势,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改 "重视过程与方法" 的理念,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开展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一大亮点,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促使各界人士对地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位,实现地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再次振兴。

参考文献

篇9

二、科学把握新课标,大胆利用本土案例

新版教材设置了很多案例,特别是必修三,基本上是案例教学贯穿始终。案例教学如何进行?案例怎样选择和处理?案例只是研究学习某一地理问题的载体,科学灵活地选择案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案例(增或减),可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例如,王晨光老师的“产业转移——以昆山为例”,让学生探究自已家乡昆山市,由苏南穷县变迁为苏南首富,历经了自费建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资招商—发展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变“昆山制造”为“昆山创造”、“昆山服务”这样一个艰苦而卓越的过程。通过这种亲切自然、轻松惬意地学习探讨本土地理知识,会促使学生在激动与自豪中顺理成章地领会和把握产业转移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在王老师创造性地设计明学“昆山的产业转移”,暗比“东亚的产业转移”,明暗两条线并行又交叉的教学中,将本地案例与地理教材呼应。王玉萍老师的“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则是另一个选择本土案例进行教学的典范。通过学习玛纳斯河流域的环境背景、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方案,从而让学生掌握河流流域地理环境分析、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基本方案与措施的探究方法;再引导学习教材“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之案例,以深入和深化学习。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案例,不能单纯、机械地理解为所有的案例都不用教材上而只用本土的或是其它地方的案例,应以实际情况而论。又如,北京计老师设计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即直接利用课本案例。但不是就案例论案例,而是通过学生一系列探究活动,归纳出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特点,进而推导出各类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和特征的一般分析方法。因此,对必修二“农业地域类型”部分只讲“季风水田农业”,其它几类则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探究完成,省时省力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置探究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指导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这种新理念虽然老师们知道,但要真正领会和付诸行动,却并非易事。这次观摩全国优秀课件展评活动,欣喜看到许多老师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而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很值得学习和借鉴。例如,江苏王老师设计的“角色扮演”活动,结合相关材料将招商局局长、迁移企业董事长、市长、环保局官员、外出农民工、省长等不同人物角色分配给学生,进行角色对话,让学生在各自的角色中尽情发挥、尽展风彩,进而加深对昆山产业转移的认识。辽宁大连李听老师设计的“课外调查”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利用闲时调查大连的城市功能区分布,并填表和绘制分布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身体验城市化的魅力及其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深思如何解决城市化产生的负面问题。新疆王老师设计的“分组讨论”探究活动也很有特色,讨论的核心内容——水利部、农业部、工业部、监察部的工作重点,为学生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在讨(辩)论的活动氛围中,学生不仅兴趣大增,积极性高涨,而且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更生动、更深入。当然,探究活动的设计绝不能机械照搬教材,抑或设计活动越多越好。活动设计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定,注意探究活动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彰显多媒体优势

篇10

1.反思教师自身的表现

(1)思“成功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会有“亮点”,也就是成功之处。如有效的课堂组织、活跃的课堂氛围、默契的师生配合、经典的师生对话、巧妙的问题处理等等。在《聚落》一课的教学当中,由于“聚落”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为了更多地突出地理学科以图析文、以图促思、以图明理的学科特色,我在多媒体课件中选用了大量的图片,再加上课堂的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堂课气氛很好。

课堂的另一个“亮点”是:当讲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当时课件上给出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和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让学生讨论它们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当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完之后,在我做小结之前,突然一个“灵感”冒了出来——我何不利用本地的素材呢?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我们遂溪的农村还有很多瓦房,那这些瓦房又跟我们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问题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更热烈了,把课堂推向了。

所以,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新情境的出现,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的启迪产生瞬间灵感,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这时如果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等,对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的确有很大帮助。

(2)思“失败之处”。即使是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的某些环节,也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败笔之处。如教材处理欠当、课堂组织欠妥、教学演示失败、语言表达不准、出现知识错误等等。

在《聚落》一课的教学中,一大败笔是在“课堂导入”部分。我设计的导入是这样的:“进入八年级以来,我们学习世界地理,了解了世界上许多不同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目录,看谁能用‘不同’说一句话,把我们学过的知识串起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在前面的章节中安排了海陆分布、气候、居民、语言和宗教等内容。因为海陆分布不同,气候类型也就不同,在不同的气候环境里,生活和居住着不同的人种,这些不同的人种都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

另外,在比较城市与乡村两种聚落的差异时,我原来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各抒己见,学生没有想到的,我再进行点拨。但实际授课时,为了省得多费口舌,我不但直接用图片对比的方式,而且还设置了相关的内容(如下表)引导学生准确、直接地得到答案。现在想来,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

反思这些“败笔”“病例”,可以帮助自己找到“病因”,然后“对症下药”,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

2.反思学生的表现

(1)思“教学效果”。备课的最终目的是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一节课下来,我们应认真从每一位学生上课的表情、上课的反应、课堂作业、回答问题以及教师的课堂观察等环节反思本节课的实际效果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但是,在课堂上,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出现了“一窝蜂”“人云亦云”等现象,导致有时课堂会出现短暂的混乱。在讨论环节,有些学生不认真讨论,而是做其他事等等。这样的话,课堂效果就不会很好。

(2)思“独到见解”。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总会有“创新的灵光”出现,这种源于学生的独特理解,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前面提到,在课堂上,我突然问农村的瓦房跟我们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的时候,其中一位学生说:“因为遂溪穷!”也许是学生没听清楚我的问题,我强调的是“自然环境”,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见解的回答,学生回答了“人文环境”方面的原因,而这是我备课的时候没想到的。

另外,在讲到“城市的类型”时,我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城市包括工业重镇、文化之城、商贸中心等。图片上并没有出现“义乌”字样,只是有几栋楼上挂着“袜业”“五金”等广告,我知道如果让学生猜是哪个城市的话是很难的。但我还是尝试地问:“谁知道这是哪个城市吗?”教室里一片安静。“义乌!”是一个女生的声音!我点了点头。这学生太厉害了!这时教室里一片哗然。那女生解释说“广告牌上有‘袜业’等字眼,而义乌是我国著名的小商品贸易城。”

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感受自尊。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教学的宝贵材料。

二、地理教学反思要坚持的原则

1.要“趁热打铁”

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后做出的对教学过程中得失情况的反思。所以,写教学反思一定要趁热打铁,及时地记录有关情况,不要拖拉,不要留到有时间再来慢慢回忆,这样效果会大打折扣。

2.要“持之以恒”

写教学反思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做到“节节思,天天记”,才能“积小流,成江海”。

篇11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地理课程教学中,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覆盖的全面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轻视了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地理思想观点的教育,更没有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对于学生,地理学习成了记忆的过程,为了应试死记硬背,考试之后就忘记了。也造成大多数人以为地理就是一门有关地名的学问,影响着人们对地理教育价值的全面认识。

既然传统地理课程教学对学生地理视角的培养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在地理教学中为学生打开“地理眼”?笔者认为,近年来大量的校本课程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校本课程是近年来世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校本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受到各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在我国,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校本课程成为课改的亮点之一。

在地理校本课程教学中,紧抓地理思维特性,通过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地理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只有把握校本课程中地理视角的特征,才能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些许缺点,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因此,各国在教育改革方面普遍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国家课程往往强调教育的统一性和基础性,忽视了地区性和个性。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免带有普遍适应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很难及时吸纳新信息,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教材的老化和知识的陈旧成了国家课程的通病。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克服国家课程的弊端,正如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提供了学生所需要的核心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视角。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越来越注重办学特色,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从多方面来体现,其中课程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学校的办学特色会因他人的借鉴而不再鲜明,所以学校要有特色地办学,要不断创新,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以赢得不断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学校根据本校的师生特色、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学校发挥自主性的权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特色有个性的课程,使其内容更贴近自然,更具有人性化,更适应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校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往往穿插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共同、综合的学习机会和空间,使其将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等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能从授受式的学习定式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参与,逐步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地理视角,为学生提供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让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思维更加敏捷、灵活和广阔。另外,地理校本课程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的学习对提高公民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地理视角的形成教育,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名能对家乡、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学阶段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地理学视角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之美,用“地理眼”看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

[2]胡红杏.课程实施与教师课程观的转向:以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6).

篇12

我们地理课本中的有些案例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地方特色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以及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例如:在讲《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时,我用静宁纸箱厂选址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根据静宁苹果、早酥梨、杏等水果的发展,交通和市场的需求来分析了选址。掌握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在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准确的理解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我播放了新疆自然景观,在沙漠、荒漠地带,如果有水、土、热配合较好的地带,会有植被、生物等。教学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就不一样,因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就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了加强,进一步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原理,并能将原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思考二:学生活动要高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高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有效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例如:在《地球运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日为日期,让学生看看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昼夜长短如何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增大还是减小,北半球处于那一个季节。假设学生出生的时间都是北京时间15:00,算国际标准时间。同学们参与意识很强,在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说出以上的变化,把抽象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考三: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让学生作主

篇13

同普通教室相比,数字地理教室多了以下基本设施:

1.数字星球教学系统

数字星球教学系统是当前地理教室建设的核心设备。它能从平面到立体、一球变多球、静止到动态、展示过去、现在、将来地理变化信息,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学科氛围、育人环境。

2.多媒体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整合现阶段各类电教设备。包括多媒体中控台、计算机、交互电子白板、实物投影机,视频展示台、音响系统等设备。特别是交互电子白板在日常教学中作用巨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常规模型

三球仪、地球仪、地形地貌、地图、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动植物标本、土壤样本、简易演示教具等。普通教室不可能在室内摆满各种地理模型,直观的模型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4.木器类

学生桌椅、仪器模型柜、展示柜、展板、灯箱等.各校自行设计的特色桌椅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了很多便捷,非常有利于小组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

5.教学软件资料

地理及相关学科的杂志、报纸、书籍、地图窗帘、画报、课件、投影片、光盘等,我校地理组教师共同精心挑选的世界政区图、亚洲政区图、江苏地形图、南京市区图等地图窗帘在课堂中使用非常频繁。

实例1:《大洲和大洋》一课课前环境准备有:①数字星球上展示地球被抽干海水后的图像;②每两张等腰梯形的课桌拼成正六边形(五人一桌),每桌摆放一个方形塑料筐,筐内装2个已卸掉支架的小地球仪;③电子白板上显示地图“东半球和西半球”;④教室左侧的窗子自后向前依次挂着世界政区图、亚洲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江苏省地图、南京市区图;⑤地理教室的环绕音响播放着轻音乐。

体会1:数字地理教室布置温馨,硬件和软件环境都比较好,学习氛围浓郁,能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理念的变化:变“重师”为 “重生”的教学理念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改变教学观念是充分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前提。传统教学一直存在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即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外部行为,因而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地理教学无异于用新瓶装旧酒,最终将导致“人灌”变“机灌”更沉重的注入式教学。数字地理教室的设计和建设均贯彻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理念,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布置可谓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诞生”。

实例2:数字星球的位置,高度(可调节),任意角度的旋转设计,是为了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学生方便、全面的观察学习;可多种组合的课桌,有利于不同规模的学生小组活动;可“乱写乱画乱改”的电子白板,有利于学生的手、眼、脑的“三动合一”;教师随身携带的无线话筒解决了教师无法“深入群众”的后顾之忧;设置在学生中间的扩音设备,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言;桌上已卸下支架的小地球仪为节约学生的时间,提高45分钟课堂效益。

体会2:数字地理教室的设施和布置从设计到使用只有一个中心目的,都是从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非常符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三、教学手段的变化:数字星球系统成为提高地理课教学有效性的新武器

数字星球等多媒体可以提供生动和丰富的音像,直观、动态、三维,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解决许多地理重点与难点的讲解,大大提高课堂有效性。

1.直观演示的改变,数字星球的亮点之一

数字星球的直观演示使得新课导入更加丰富多变。

实例3:本节课学生一进课堂,就看到了数字星球上显示地球被抽干海水后的图像。一般情况下,他们没见过这个球体。许多学生已经在猜测这是什么物体。所以,教师上课一开始,就可以顺势而下直奔主题,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哪一个。学生有猜土星的,有猜木星的,还有好几位猜火星的。这时教师笑而不答,把遥控器的播放键一按,数字星球上就慢慢出现了海水,逐渐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星球。“地球!”许多学生不由自主的叫了出来。“对,这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地球是由海洋和陆地共同组成的,缺少其中一样就不是我们熟悉的地球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海陆组成,了解大洲和大洋”教师自然接过话题,导入新课课题。

体会3;新颖多变的新课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开始。

2.动态模拟的改变,数字星球的亮点之二

有些概念的引入,可以通过数字星球动态模拟演示来进行观察。

实例4:讲授海洋是相通的,或者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这一概念时,用一个Flash“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来动态模拟,学生特别能接受。当然,若同时在白板上打出PPT“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更利于学生理解。这一张立体而动感的图取代教材中的好几张地图和几百字的文字说明,无需旁白,无需对比,可谓高效。

体会4:能在球形幕布上使用Flash等动画效果,这是数字星球的独创。独有的球形屏幕设计使得数字星球成为一个多功能地球仪,说它以一顶十也不为过,是其区别于其他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主要特点之一。

3.地图使用的改变,真正三维地图的出现,数字地理教室亮点之三

互联网的发展,为教学中实时查询、立体呈现提供了方便。数字地理教室以数字星球为核心的多媒体设施和各种地图及模型,为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地理事物创造了条件。数字地理教室能顺利实现课堂实时查询、立体呈现、多层次多角度展示等功能,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突出地理课的独有“时空”特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实例5:在学习七大洲时,可以在数字星球上球形展示,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动态展示,可以在墙上的世界立体地形图上立体展示,可以在世界行政图

窗帘上静态展示。每个大洲可平视,也可俯视、仰视。每个大洲可展示全貌,也可针对一个分区,甚至突出一座山脉。在普通教室上课做到以上一两点都很难,而在地理教室上课却能轻松做到多层次多角度展示。打开Google Earth,地球上所有地理要素都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讲授大洲分界线,如亚欧分界线,教师打开GoogleEarth,现场就能清晰展示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这时,数字星球同步立体展示相关地形图,根据需要操纵数字星球横向或纵向旋转将地球相应画面正面对准学生,然后再从第一组转到第六组,也可以停止在某一组位置详细讲解。师生如身临其境,感觉很好。通过实时查询,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信息资源。Web Map的使用确保了地图信息的实时更新。-数字星球解决了学生视线受限的问题。这些优点都是传统地图无法比拟的。

体会5:数字星球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运用,解决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不断加大的教学信息之间拘主要矛盾。数字星球等多媒体组合能集影像、图形、文字、动画、声效于一体,图文并茂,引人入挂,给学生营造一种主体的、全面的、动态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较长时间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对教学内容吸收得快,理解得深。数字地理教室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是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教学模式的改变:数字地理教室哎为提高地理课教学有效性的新阵地

数字地理教室教学改变了传统黑板讲授或吊装多媒体上课的单一模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试验也,也使地理教学由理论化、复杂化向形象化、简明化方向改进,同时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

1.利用数字地理教室实施“小班化分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这几年,南京市在全市试点小班化教学,并尝试推广。许多学校“小班化教学”进展不大。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想要在普通教室中组织开展分组教学或合作学习时,有很多不便。数字地理教室为“小班化分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课堂效益大大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变化:

(1)学生坐法的变化

传统整班授课时整班学生同向面对教师而坐,不利于讨论,即使4人一组但始终有人侧着身子、扭着脖子而坐,直接影响活动效果;而在地理教室开展教学,因为课桌是特制,形状和组合多变,分组活动教学可按需而分,常见有:扇形、矩形、圆形、正方形还有六边形。其特点是根据活动内容而设,大家或圈或聚相对而坐,非常有利于活动和交流。

(2)学生活动的范围和感觉有变化

传统整班授课只能在原位置活动,最多移动一下椅子,一副临时参与,讲几句就撤退的模样,移过去的学生就感觉是“流动摊贩”;在地理教室开展教学以小组为界,整个小组均是活动的范围。以正六边形(我校上课常用形式)为例,分组活动教学等于在开圆桌会议,每人均有发言机会,每人都是“主席”,地位平等,人人感觉都是当家做主的主人翁。

(3)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效果明显变化

前者主要是以讨论为主,靠近一些讲几句以语言交流为主,后者则说拉谈唱均可以,不受形式的制约。前者的学习主要是被动式接受的形式,这种形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对教师讲的和课本写的照搬照套,缺乏创新性,而新课程形式下分组活动教学是积极主动探索式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着良好作用。

实例6:在讲解“地球的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知识点时,我们采取的是分组活动。每组1号位和3号位同学抛接地球仪lO次,接住后观察右手大拇指所在位置是海洋还是陆地,2和4号位同学分别为1号和3号位同学计数(落在海洋数),5号位同学计算总有效数占总数的比例后向教师汇报,比赛取前四名(有效成绩)的数据计算海陆比例,结果几个班的最后答案与实际结果都非常接近。受此探究性小组活动的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提高,小组学生间的凝聚力大为增强,课堂氛围非常好。

体会6: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学习者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相互合作和分享。当然,在各组活动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见解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2.在数字地理教室尝试实施多种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探究式学习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3个目标。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习惯,着眼点就在“过程”上,只有突出过程、,优化过程,探究才有空间和用武之地。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以下4个过程:①创设问题情境:②合作探究解决问题;⑧组织学生交流;④师生共同完善。在以上4个过程中,第②和第③两个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参与活动。此时合理、科学、独到的分组活动进行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而数字地理教室为分组教学和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上佳场所。

实例7:本节课中讲授“四大洋”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四大洋的相对位置,课堂设置了“在图上找出四大洋周围的大洲,各大洲周围的海洋”这一环节。这个课题不难,但涉及的面广,若以常规授课教学,一个洋一个洲找,特费时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但在数字地理教室,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表现就很主动积极,效果就明显好得多。具体做法如下:全班6个组,每组随机抽中一个大洲或大洋(PPT上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洲或大洋),2分钟时间准备。时间一到,由各组安排代表抽问(定人定题)。比如,第一组代表要提问太平洋的周围大洲,指明要抽到太平洋的小组中4号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就必须到数字星球上边指地名边回答,难度大为增加。由于是随机抽问,每位同学都有可能被问到,一旦回答不好,直接影响小组得分.所以,在有限的准备时间内,组内同学在组长指挥下积极分工,主动合作,相互交流探究。同时,教师在各组间略作指导。结果比赛开始后,效果比想象中还要好。

另外。在数字地理教室,尝试实施“活动性学习”模式,效果也相当不错。新教材与以往教材重大区别之一,是正文大量减幅而阅读材料及活动内容明显增加,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在材料中汲取有用信息,从活动中掌握地理技能,培养自己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的活动需要小组合作或两两配合,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或小组探究;有的活动涉及的人物角色不一,出发点也不尽相同,而且还常常有相对立的观点出现,可以开展小组辩论。

只有在数字地理教室这样广阔的空间里,多种教学模式才能纵情实施。我们这些拥有数字地理教室这得天独厚条件的学校的地理教师应该把握机遇,加大课堂改革步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奋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