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劳动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生的劳动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生的劳动教育

篇1

陶行知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强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同时,他力主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1931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先生的这些有关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阐述,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当时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现在的高中生对待劳动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着茫然感和不知觉性,存在着怕苦、怕累、轻视厌恶劳动的思想情感。虽说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劳动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进行讨论,把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专题,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需要心理,以达到自觉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体的劳动之中,以劳促教

毋庸讳言,当今高中生劳动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做”,这与陶先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特别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做中教”,而关键是“做”。陶行知先生认为“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他所办的学校,学生入学后,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如晓庄师范学生上午大部分时间是学习、阅读,下午主要是从事具体的劳动。包括建校劳动、美化学校环境、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学生自我服务劳动等。这给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劳动教育必须在劳动中进行。任何脱离具体劳动的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劳动的内容上应有所区别。我们现在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和学校公益劳动。比方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一般性的劳动技能的训练、交流和竞赛,如叠衣服、钉纽扣、整理内宿、植树、公共卫生的打扫等。

篇2

一、树立心理健康老师的良好形象

对于刚进校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对心理健康这门课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因而对心理健康老师也存在着良好的心理期待。教师的良好形象,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及学习的投入程度。同时,教师的良好形象还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老师应特别注意自己良好形象的外塑。

首先,要给学生以好的初始印象,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让他们一开始就喜欢上心理健康老师,从而引起他们对心理健康这门课的兴趣。

其次,要不断保持这种初始形象,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始终保持一个好的形象,让学生从心底敬佩自己的心理老师,并以心理健康老师作为自己以后在教学和为人处世上的表率。这就要求心理健康老师在从教过程中,在为人、为学、为师几方面都要努力完善自己。在为人方面,要热情、大方、友善。在为学方面,要不断钻研本科专业知识,能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心理现象以及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同时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讲课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让学生觉得心理健康老师确实与众不同。在为师方面要爱本职工作、爱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觉得心理健康的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是自己的知心人,从而使师生间在情感上取得沟通。

二、体现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特色

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也应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

(一)课堂气氛要民主、和谐、融洽。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语言要风趣、幽默,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并多采用一些体态语言以增强表达效果。通过课堂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也可多做些试验,让大家积极参与。而对于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可让学生自由讨论,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可活跃课堂气氛。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动脑筋,不断获取新知,愉悦心情。

(二)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一是要联系高中生的思想实际。特别是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习、生活情况与初中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他们一下子较难适应。同时,有不少高中生认为当前就业有困难,对于考大学感到困惑。对此,可适时与他们交流、谈心,使他们能更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二是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时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很快。要不断向学生传播新消息,引导他们不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提高市场经济意识,

(三)教学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在讲授时语言要风趣幽默,可适当地采用体态语言,尽可能的启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根据教学需要,还可进行课堂演示或实验。比如,在讲“知觉特性”的时候,不时给同学们出示一些图片、卡片,使他们对知觉的特性理解更深刻。在讲“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时,可让学生当场做实验,使他们明白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即时复述”。对与高中生自身发展关系比较密切或就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可让他们展开讨论。

三、进行渗透教育,提高心理健康课的育人功效

心理健康这门课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高中生如何健康地学习、生活,其担负着智育的任务。我们还可以寓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课的育人功效。

(一)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这就需要心理健康老师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真正为人师表,给高中生做出好的榜样。并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走进大学校园及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很好为人处事。可以说,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之中无处不渗透着德育的内容。

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70-04

一、问题的提出

“洒扫应对”出自朱熹的《〈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洒扫”指对学生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让学生从洒扫庭院开始体验劳动;“应对”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就是让学生从生活礼仪开始学会谦恭待人。“洒扫应对”教育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洒扫应对”能力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学会了“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技能,方可谈“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和学校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轻视了孩子的“洒扫应对”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们缺乏自理自立的能力,不讲文明礼仪,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和方法。

为了提升学生的“洒扫应对”能力,学校开展“中学‘洒扫应对’校本课程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为了更好地设计适合学校高中生的“洒扫应对”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校高中生的“洒扫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部高一年级3个班、高二年级3 个班共221名学生(施测231人,无效问卷10份),其中高一年级110人,高二年级111人;男生101人,女生120人。

(二)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行编制的《南宁十四中学生生活自理状况及文明礼仪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洒扫态度、洒扫能力、洒扫行为、应对态度、应对能力、应对行为6个内容量表,总共134道题(其中包含3道测谎题和4道主观题)。

(三)测试过程

本次调查主试为本课题研究者,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在电脑室通过计算机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主试按要求朗读指导语,并回答学生在问卷填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四)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中生“洒扫应对”能力的性别差异

为了了解“洒扫应对”能力的性别差异,本研究使用t检验对男女生在“洒扫应对”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女生各个因子的得分均低于男生,在“洒扫能力”因子上的比较差异显著,其余因子间的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高中生“洒扫应对”能力在是否独生子女间的差异

为了了解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洒扫应对”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是否独生子女的“洒扫应对”能力进行了t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除了“洒扫能力”外,独生子女在其他因子的平均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但差异均不显著。

(三)高中生“洒扫应对”能力在是否学生干部间的差异

为了了解“洒扫应对”能力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的学生间的差异情况,本研究对担任干部和不担任干部的学生的 “洒扫应对”能力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不担任干部职务学生的“洒扫应对”各因子得分均低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且在“洒扫应对”总分和“洒扫”各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应对”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四)高中生“洒扫应对”能力在年级间的差异

为了了解学生“洒扫应对” 能力在不同年级间的差异,本研究对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的“洒扫应对”能力进行了t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高一年级学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高二年级学生,且在“应对”三个因子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显著,在“洒扫”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五)高中同一年级各班级间学生“洒扫应对”能力的差异

为了了解同一年级不同班别学生的“洒扫应对”能力差异情况,本研究对高一年级各班别间和高二年级各班别间“洒扫应对”能力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高一年级各个班级在各个因子间的差异不显著;高二年级各个班在“应对”三个因子和“洒扫应对”总分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极其显著性水平,在“洒扫”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篇4

从一定意义上说,高中生的素质决定了劳动者的素质和全民族的素质。我国高中生的基础知识是扎实的,但动手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依赖性强,缺步艰 苦奋斗精神。加上现在教育领域中旧的教育观点和思维方式,使教育方针得不到 全面贯彻,以智育代替其它“四育”,将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埋在“题海”中,国家教委颁布了七年之久的《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在学校里得不到认真贯彻。高中劳技课教学总时数还达不到。大纲要求的1/5高中生实际接受劳技教育和培训的只有10%,每年近3000万就业的高中生中绝大多数没有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种轻视劳技教育,忽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缺乏教育改革紧追感的倾向,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

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劳技教育必须给予重视。

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不言而喻,劳技课是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门学科。如电工、制图、电脑、摄影、缝纫裁剪、毛线编织、果树栽培、花卉盆景、工艺美术及科技制作等,这些课程中就含有学生所学过的物理、化学、生物、几何和美学知识。至于科技制作,当然要更多地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虽然并非难事,但这些知识都 是高中其他学科教学中所不涉及的,因而,劳技课能够更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而且由于接触实际,贴近生活,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了解实际,认识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劳动技术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学生学到一定的劳动技能的同时,要在学生的心 目中树立“劳动者光荣、劳动创造美”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使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技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 ,根据大纲、并结合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劳技课教案,准备好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具、学具,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劳技课的教学效益。在教学中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劳动能力,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醒目的地方镶嵌一幅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足以说明“做过”的重要性,有位名人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也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的,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劳动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在课堂里教师讲授一些劳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布置学生课后或回家去实践。课堂教学俨然成了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当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了。作为教育者,我觉得首要问题是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在实践中培养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2.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现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劳动实践对所学技术进行体验,感悟和运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在于学生是否创造了什么。关键使他们学会怎样创造,引导学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思维,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五、劳技课各项习惯的培养和落实,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高精尖科技产品,尤其是日常用品的不断涌现,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追求。劳技课上及时、通俗易懂和低起点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信,明确的学习目标更能令学生为可能达到而兴奋。恰当地引出并利用这些学习的动力和兴奋点,能有效地训练常规习惯,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不能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停留在单纯的兴趣阶段,此阶段只能作为教学的进攻点、突破口,提出并落实一系列的学习要求将更重要。劳技课的要求可以从进教室到出教室落实在学生的每一个行动中。例如 :进教室就立即在指定座位

就座,进入学习状态(从事各种学习活动);不允许将与学习无关的用品带入教室,尤其是食品;上课用品必须带齐;上课禁止随便讲话和做小动作;注意听讲、积极思维、认真笔记;严格按要求完成操作;课后所有物品检查、整理和还原等一些课堂常规,并有配套的落实措施。学生会对这些合理的要求表示理解和接受,在以后的一节节课中落实到行动,为劳技课和今后的全面学习打下良好的习惯基础。

六、结束语

今天的劳技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劳技课应发挥它的“偶联”作用,充当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与生产力的“活化剂”,把基础知识的概念形态转化为物化形态,使无形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有形的物质产品。所以,劳技课是全面贯衡党 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篇5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些观点反映了客观真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爱劳动。爱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每况愈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该如何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笔者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刻的思考,以供探讨。

一、青少年劳动能力的现状

1、在家里: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娇惯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骨头,在家里很少干家务活或不干家务活。饭前不知道整理餐桌,拿碗筷,饭后更不知道收拾餐桌及刷锅洗碗,房间脏了不扫,油瓶倒了不扶。甚至自己的一些自理性劳动都推给父母。

2、在学校:爷爷,奶奶接送心爱的孙子孙女,还有一些爷爷奶奶弓着腰在教室里替孩子们打扫卫生,或给孩子们记作业。到了中学最令班主任头疼的是班里的卫生,不会做值日,不知做什么,该干什么活,做值日逃跑等问题;还有很多学生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做作业,抄作业,甚至花钱雇同学来写作业。

二、导致青少年劳动能力低下的原因:

1、家庭因素:

(1)家庭劳动启蒙教育不恰当;

(2)孩子小,怕添麻烦。一如:跟着洗衣服,跟着择菜,跟着擀饺子皮,跟着拿筷子端碗等,这时家长都会说:快去自己好好玩去,别弄脏了手和衣服,等长大了再学,这是爸爸、妈妈做的事。父母这种认为孩子太小不适合参与劳动的意识,在孩子远离劳动的行为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3)孩子学习忙,怕耽误时间;

(4)心疼孩子,不让劳动。一有一份关于各国中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显示:美国72分钟,泰国66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中国城镇的中小学生大约有50%不参加或每天只参加10分钟的家务劳动。德国法律明确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其中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负责擦汽车和菜园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5)生活富裕,没必要劳动;

(6)用劳动惩罚孩子;

(7)工种用贵贱来区分;

(8)家长养育观念的狭隘性;

(9)家长没有起到榜样作用;

(10)家长劳动教育没有持续性

2、学校因素:学校劳动教育的、缺失,也造成了孩子重学习,轻劳动的态度。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过多的追求了成绩,忽视了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很满,没有时间安排劳动课,锻炼课,没有大面积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劳动最多也就是做值日和大扫除,由于人生安全问题,学生还没有擦玻璃的经验,技能及乐趣。

3、社会因素:

(1)社会片面的成才观和用人观对青少年劳动能力低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社会主流观念的陈旧,不认同劳动最光荣。

三、培养孩子劳动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劳动能力的培养重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

1、及早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婴儿刚出生经常有不会吮吸母亲的乳汁而饿哭的现象,为了生存婴儿每天学习吮吸妈妈的乳汁,所以劳动是人的本能。家长应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让他尽早的参加家务劳动,这种做法并不单纯是为了帮助大人减轻家务负担,而重要的是通过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自主能力这些都是塑造健康人格所必需的保障。

2、家长要起到劳动教育的示范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劳动教育方面家长首先要为孩子做表率。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精神会感染孩子,在这各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孩子会逐步从父母身上学到为他人着想,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3、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自理性劳动。

4、家长随时树立孩子的劳动自信心。

5、家长多带孩子参加公益劳动。

让孩子能明辨是非,全面看问题,知道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有报酬,劳动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从而正确的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6、重视劳动实践

四、劳动教育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影响

1、劳动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2、劳动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从生物学角度讲,适当劳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长期的劳动过程还可以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3、劳动易于培养孩子的创新品质

一切的创新能力和技能与劳动实践者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经过动手和实践,思维和想像往往不够深刻,不够深远。即使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都是在动手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4、劳动促使关系和谐

篇6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品格教育”。“仁”“义”“礼”“智”“信”等教育理念,没有一个不是指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新课程教育目标是“要培养素质全面、品格良好的人”。“素质全面”的重要内容就是生物科学素养与品格教育的相互交叉、叠加与融合。因此品格教育与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学科教学中实施品格教育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应当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过程。依托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课外活动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形式,结合学校的整体安排,开展学科教学中的品格教育的渗透。

1.课堂教学

课堂教育是对高中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而教材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因素。在生物学科教学中,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结合自身理论的科学性、生物学史料的真实性和生物科研内容的客观性,让品格教育更真实、感人、可信,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

例如,在讲述“科学家访谈”时,教师在介绍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时,仍当着重讲述其贡献背后排除万难险阻的历经。邹承鲁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简陋工作条件下完成了当时全球领先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工作;杨焕明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怀着一颗赤子爱国之心回国带领中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孙儒泳不论严寒酷暑都坚持在户外进行生态研究,在鼠类和鱼类生理生态、鼠类冷适应研究上有重大成就。这些名人轶事让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的历程,理解生物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导学生专注于学业,发愤图强。

又如,在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中多处涉及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加以正确的认识和公正的对待。必修一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讲述到在体外保存和培养各种干细胞,使之形成组织或器官,用于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的损伤组织或器官的修复或更换。以此让学生区分克隆人和医学性克隆器官的不同。必修二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述到我国从一开始进行基因工程研究,就十分重视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2001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试验、生产和加工、经营和进出口等作了具体规定。以此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对待转基因食品开发的慎重,让学生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公正地对待转基因食品。

2.专题讲座

生物学科与生活气息相关,可开展一些应景的讲座教育。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防治日,借此契机,向学生讲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同时,也给孩子的心里播撒了关爱的种子。讲座从生物学知识分析艾滋病病毒的致病缘由、传播途径;并借助濮存昕、等名人公益广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关爱艾滋病的教育;佩戴爱心红丝带,让学生用行动来宣传艾滋病防治;学生交流自制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海报。让学生从了解艾滋到拒接冷漠,关爱艾滋病患者。在校园张贴制作的宣传海报,让关爱教育像阳光般洒进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

3.课外活动

生物学科课外活动——热带鱼养殖,吸引了许多高中生的兴趣。因地制宜地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同时,有意识地融入品格教育。学生分组分批给鱼喂食、换水,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劳动观念。为了不过度喂食,设置喂食记录表,记录每次喂食的时间和剂量,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小孔雀鱼出生后,学生又给做了宣传单,让关爱教育扩展到整个校园。目前小孔雀鱼已经出生了3批。热带鱼呈现出“鱼丁兴旺”的态势,这也体现了品格教育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

三、形成性评价作用于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成果的体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对此教育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更适合。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分析、诊断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中的教育活动质量为最终目的。例如,在热带鱼养殖的课外活动中,从日常喂食的劳动教育中引申出填写喂食记录表的诚信教育,通过照料小孔雀鱼宝宝,进行责任教育;学生自发制作宣传画,让让关爱教育扩展到整个校园。品格教育就是在日常教学中点滴渗透,日积月累中慢慢浸润学生的心田。

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当选择出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材角度,达到新课改全人教育的目标要求。品格教育有了学科教学的依托,更真实、更有效。

【参考文献】

篇7

1、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在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应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完善德育教育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高中班主任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案,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保障。

2、制订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通过制订人性化的班级规章制度来引导学生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管理制度的制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因素,要遵循“人无完人”“知错能改就是好学生”的原则,从人性化角度来拟定班级管理制度。以班级量化考核为例,在扣分后,可制订出相应的辅助措施,如某学生逃学后被扣分,可通过对该学生一周内的表现进行处理,当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再没有出现类似错误,则可放弃追究,也可通过其他好人好事来抵消其逃学的“过错”。如此,学生会犯错,也有改正的机会,积极性会增强。

3、加快“后进生”的转化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数量的“后进生”,但是无论任何原因形成的“后进生”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阻碍德育教育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侧重点转移到“后进生”上面来,首先就要适量增加“后进生”学习的时间,可以在先进生和后进生之间设置帮扶小组,在班级里营造一种“你争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班主任要作为他们的倾诉对象,要时刻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情感方面拉近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后进生多鼓励,多赞美,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后,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高,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4、班主任应树立自身责任感责任感作为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容忽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学生前进道路上的领航者,首先要树立自身的责任感,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是现代班主任所具备的必要条件,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国家,学校,学生负责,在德育教育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牢固树立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以后做一个有责任的,有担当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劳动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劳动可以增强人的体魄,“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已经深入广大中国人民心中,而学生们的主要时间是用来学习,劳动的观念相对淡薄,不能有了成绩,丢了身体,首先班主任可以在学校日常的劳动活动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做表率,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劳动竞技,努力营造火热的劳动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观念就会逐步增强,身体素质也会提高。

6、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在高中德育教育的工作中,班主任处于怎样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还是让学生容易接近的“大哥哥,大姐姐”,实践证明,班主任的后者角色才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班主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举办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以此为基础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这样班主任可以成为学生最信任的“朋友”,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8

本学期,对我校高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随机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海城高中高一年级部分学生。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采用中国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高一学生进行随机调查。该量表包括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10个因子,每个因子包括6个项目,共60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制(从不为1分,偶尔为2分,有时为3分,经常为4分,总是为5分)。

发放问卷前,我们对这次问卷调查的意义和保密性作了解释说明,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据实回答。随机挑选4个班级(高一年级共有20个班级),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8%,无效问卷作剔除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96名被试学生中,各因子异常发生率依次为强迫症状65.2%、学习压力62.7%、情绪不稳定61.5%、适应不良59.4%、焦虑51.7%、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46.6%、抑郁46.1%、心理不平衡41.0%、偏执33.7%、敌对30.9%。从统计结果来看,当前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张。学习压力一项平均得分高达3.65分,说明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示范性高中,高一学生与一般中学生相比,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承担的学习负担更重,更需要发展性的心理辅导,因而在此过程中极易产生一些情境性和状态性的心理问题。轻度和中度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来改善和消除,否则可能会转成重度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加强对高中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从调查结果来看,加强和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俨然已成为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应当将其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个体的心理学发展规律和要求,并结合当前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链各个方面入手。

(1)加强家庭教育。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而经过调查发现,每一个心理健康状态存在问题的孩子都有着其家庭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应停留在空洞的口头上,而应注意自己平时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不应只注重他们的成绩,而应将重点放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家长更不应将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应将他们当做完全独立的人。孩子表现好时,家长不要只注重物质上的奖励,而应及时夸奖和鼓励;孩子一旦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不应采取打骂的方式,而要平等交流、耐心说服,寻找问题的根源;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家庭成员应保持一致,而不是各自为战。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坚强、负责、有爱心。在学习成绩问题上,不要只关心分数,而是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父母与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应当是平时学习要认真、努力,而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有进步了就应该感到满意。

篇9

一、项目教学法分析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将授课内容寓于项目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实施和完成项目,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学生完成这一项目时,教师也同时完成了教学内容。

项目教学法解决了许多教学法的难题。教学法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但实际上教师自导自演的状况十分普遍。但这一切都会因项目教学法而大为改观。项目教学法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师只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辅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其中便可得到充分发挥。

二、项目教学法在自动机与生产线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教育是特殊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有别于高中生和大学本科生,他们的教学目标有很强的职业导向性,其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模式应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而对于利用项目教学法备课的关键在于能够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有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兴趣,学生才会自主进行学习和发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而不能将知识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只有精心的准备才能面对学生的层层“发难”,否则难以达到项目教学的目的。而我认为采用项目教学法有效的备课有下面几点尤为重要:(1)吃透教材,感悟文本;(2)合理舍弃,突出重点;(3)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4)选好教学的切入点(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出探究性、开放性和自主性。

三、项目教学法能力提升

在自动机与生产线这门课程中有效的运用项目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对于教师来说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生产线的实际生产过程,而不是闭门造车自己凭空想象,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将生产场景完整的体现出来还要面对学生的层层“发难”,这就迫使教师必须了解关于生产线的相关知识,而不仅仅局限有本门课程中,那么久需要教师能在课前精心做好准备工作。在课前备课固然很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课前备课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他同时是教师思想和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备课、授课,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授课,通过师生共同完成项目,使得师生共同取得了进步。

参考文献:

[1]莫宁.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8(08).

篇10

古往今来,许多西方大教育家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并举,表现出对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重视。古希腊三哲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体育教育均有独到的见解;而杨·阿姆司·夸美纽斯、让·雅克·卢梭、约翰·洛克、裴斯泰洛齐、赫伯特·斯宾塞、伊·阿·凯洛夫等大教育家也有发人深省的体育教育思想。以上教育家的思想共识即为:体育应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五育之首”,是人们生存、生活、工作、娱乐、发展的基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勇气,身体的训练应在智力训练的前面。体育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竞技,不应该像斯巴达人那样通过儿童勇敢地艰苦操练而变得残忍,应该把高贵的东西而不是兽性的东西放在首位。体育在人们不同的教育阶段包括不同的内容:在幼儿教育阶段主要是通过游戏、饮食来发展儿童身体;初等教育阶段主要是通过体操训练形成人健美的体格、勇敢和良好的习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趋向于体育不能落后于智育。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认为,身体健康在平时是有用的,因为人们做一切事情都需要用身体,要尽可能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而在战时,身体健康就更为重要。即使在思维活动中,健康的身体也是必要的,许多人“由于身体不好,健忘、忧郁、易怒,就会影响他们的神志,以致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遗忘殆尽。”[1]苏格拉底要求每个人的身体能忍受严寒、酷热、饥渴、疲劳困顿,以便能适应各种环境;常常“竭力劝勉他的门人,要注意身体健康。一方面要尽量向那些知道怎样保持健康的人学习,另一方面个人自己也要一生一世注意……”[1]苏格拉底自己经常锻炼身体,准备应付身体可能面临的任何考验。他每天早上都到广场去体育锻炼,因此培养了自己忍受饥饿寒冷、疲劳的惊人能力。[1]苏格拉底能够最终成为古希腊三哲之一,重视体育锻炼,摸索健身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曾提出“先音乐教育,后体育训练”的主张,他把音乐和体育并举,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指明了体育锻炼在人们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身体最强健的人不容易受饮食或劳作的影响,最茁壮的草木也不容易受风日的影响。”[2]

杨·阿姆司·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17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民主教育家。在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时,夸美纽斯强调人的身心是和谐的,他说:“人的本身,里外都只是一种和谐。[3]”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世界观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鼓吹实行禁欲主义,通过折磨肉体来拯救灵魂。夸美纽斯的观点与此正好相反,他认为:“身体不独是推理的灵魂的住所,而且也是灵魂的工具[3]”,因此十分重视保持身体的健康强壮,要求家庭和学校都应注意使儿童的生活与学习有规律、有节制,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该观点也符合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中的恢复机理。

约翰·洛克(JohnLock,1632-170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他在论述绅士教育时对体育非常重视,在《教育漫话》中一开篇就说:“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4]他为了培养健康的绅士,根据他的医学知识,拟定了一个锻炼绅士体格的体育保健制度,对儿童的衣、食、住、行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此达到把绅士锻炼成能拿起武器去当兵的标准,使他们能够有一个忍耐劳苦的强健体魄。他所提出的各种保护与锻炼身体的体育卫生的要求,基本上是切合实际的;他关于体育的见解,内容十分丰富,新颖而系统,对当今学校体育卫生管理和家庭体育卫生管理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作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表达出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卢梭想象的自然人是身心调和发达的人,是运动敏捷、身手协调的人,所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被视为儿童教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这种养护和锻炼其实质就是具有身体练习的体育。卢梭对于当时轻视身体健康的流俗主张给予无情的驳斥。首先,他认为惟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使人忍耐疾苦,勤于工作,获得幸福和延长寿命。他说:“体质愈衰弱,欲求愈迫切;而体质愈强壮,便越能忍耐。一切肉体的都产生于体质软弱的人;他们愈不能得到满足,他们的痛苦也愈强烈。”[5]又说:“几乎所有长寿者,都是出于从事多量体格锻炼而能忍受疾劳和工作的人。”[5]其次,卢梭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理性发达的基础。他认为:“身体要相当的健康,以便听从心灵的支配;正好似好的仆役必须是健康的。”[5]并指出:“以为身体的活动会妨碍心灵的活动,那是一桩绝大的错误。仿佛二者不能联合并进,也仿佛心智活动不愿意去作行为的指导一般。”[5]所以“你假如要培养儿童的智力,你应当培养那智力所要控制的体力。为了使儿童良好而慧敏,你要给他的身体以不断的锻炼,使他的身体强壮而健康;你要让他工作,让他做事,让他奔跑和喊叫,让他永远活动;使他成为有体力的人,他不久就成为有理性的人了。”[5]再次,好的身体是优良品德的基础。卢梭说:“霍布斯称邪恶之徒是健壮的儿童,是不符合事实的。一切邪恶皆由体弱而生;儿童因为体弱才令人厌恶;设法使他们强壮,他就变好了;因为假如我们什么事都能做,我们一定不做坏事。”[5]卢梭把体育和锻炼当作教育的主要内容,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体育先于智育”,有别于我国现在的“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

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不仅要发展人的道德和智慧,还应发展人的身体力量,因为体育和德育、智育及劳动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人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基础都蕴含在人身体的发展之中。他认为体育的任务,就是要把所有潜藏在人身上的天赋的生理上的力量,全部发展出来。他说:“眼睛要看,耳朵要听,脚要走路,手要抓物”,以致人的整个身体能要求通过各种活动得到发育成长。这种活动从小就在进行着,如从手抓、脚蹬、走动、伸举到“打击和搬运,戳刺和投掷,拖拉和旋转,围绕和摆动等等[6]”都可使体力得到发展。这些“体力表现形式虽各不相同,但是或合或分,都蕴含着一切可能的行动的基础,乃至蕴含着构成人类的各种职业的最复杂的行动的基础。”[7]而这些简单的体力表现形式的基础,则是自然所赋予的关节活动的能力。因而他提出了各种关节的活动应是体育最简单的要素;体育应该从儿童的早期开始,学校的体育活动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裴斯泰洛齐对体育的认识落脚于一个“力”字。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对体育也很重视,他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开始时期的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利益(幸福)和现代生活日益增加的竞争,都需要体育;一个民族的繁荣、战场上的胜负、商业上竞争的盈亏,都与人的身体强弱有关;女孩和男孩同样需要体育。在《体育》一文中,他从体育理论论述到人体的养护与锻炼:“身体即是心智的基础,要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8]因此,他要求让儿童多运动、多游戏,他认为游戏和竞技比体操更重要。他提倡自然的身体锻炼,反对人为的体育制度,在学习方面,主张不能让学生过分疲劳;改变当时学校那种儿童由于体力衰弱,时常被迫离开学校,功课繁多,教师苛求,以致学生不得不以一天12到13小时的时间致力于学习的现象。他说:“当用心大为过度的时候,结果就严重得更厉害,不只影响身体的健全,也影响到脑本身的健全。”“身体健康下降是学习过度的后果,……硬塞知识的办法该受到多么严厉的谴责。”[8]斯宾塞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也构成了他的五大部分课程体系的第一部分:开设生理学、解剖学。这是阐述生命和健康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在斯宾塞看来,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伊·阿·凯洛夫(1893~1978),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很有影响的苏联教育家。他主编的《教育学》于苏联第二次教育改革时期问世。从那时起,他的教育理论一直成为苏联传统的教育指导思想。凯洛夫在《教育学》第十六章《体育》中论述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是增进青年健康,发展他们的体力和各种能力的必要条件。”“体育的任务是使学生的身体获得发育,使它变得结实健壮,有坚忍和持久的力量,并且要发展学生的灵活而美观的动作。”[9]这已经从理论的高度提到了体育的概念、任务和外部条件,为后来体育基本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诸家体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

通观以上多位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大家的体育教育思想,不难发现体育对于他们一生的重要性。通过对他们主要体育思想的溯源和探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基本启示。

1.学校体育教育应坐拥真正意义上的“五育之首”

以上多位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无一例外地将体育教育列在“五育之首”。早在1917年4月1日,用笔名“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10]在这里,青年已将体育提至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五育之首”,可见体育在教育环节中的重要地位。

2.学校体育教育中应改变重文轻武的办学思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学

在当代体育教学中,尽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法规文件对体育课、体育考试及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都有明确规定与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严格执行。长此,学生间流传“体育课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这实质上既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悲哀,更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悲哀。学校乃至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轻视,必然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淡薄,更无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要彻底改变此种现状,学校应逐步废止应试教育,根除淡化重文轻武现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制度,制定具体落实细则。只有有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制约并严格规范管理,才能保证体育工作的质量,才能逐步规范和完善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工作。

3.在学生锻炼意识培养方面,应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作为引导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的主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面我们所列举的西方大教育家的体育思想,无一例外地重视提高对体育的兴趣,这对于我国今天的体育教学仍有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里所说的提高学生兴趣并不仅仅停留在学生简单地动一动就可以了,而是要求学生要较好地掌握运动技术,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学习掌握锻炼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应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要加大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学生有着较好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并且掌握2-3项特色和具有一定优势的运动项目,对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体育锻炼对身心的各种功能,使其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缓解压力、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由自发到自觉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洛克.教育漫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5] 卢梭.爱弥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7]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篇11

一、“个性”教育是嬗变的契合点

全面和谐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健康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所强调的是人的个性的发展,是对人性、人格的更加关注,是把人的发展既当做出发点,又当做归宿点,进而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苏霍姆林斯基将每个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确定为教育目标,即一方面使每个儿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允许任何一方面有缺陷,这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使每个儿童学有专长,都获得有胜过别人、值得自豪的地方。他还认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与样样做而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在他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而各种才能、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则因人而异,所以,他要求教师认真去研究对待每一位学生。个性不是个别,不仅在于特殊,更在于其优质性。每个个体学生的个性正是在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内外部的协调、完善状态,克服非优质因素,建立起个体的“最佳稳态”,处于最优化状态。个性是生命力、是活力、是竞争力,是一种美,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大的发展力。个性教育就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发现个性、培养个性、突出个性、发展个性、打造个性、张扬个性,使学生达到内外因素的最佳结合,把最优质因素充分地挖掘出来,培养出个性化优质人才。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恰恰地明证了这一点,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智能上的优势和弱项,每个人都可以发展成具有他自己独立个性的优秀人才。为此,在教育实践中要做到:一是要坚持学生个体差异的观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相应的教育目标,因势利导。二是要坚持发展优质个性的观点,把他的优质点发展成为个性,把个性张扬在优质点上,这样的个性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才具有活力、生命力和创新力。三是要坚持形成完善人格的观点,学生的个性是特殊的,但是否是优质的、健全的、完善的,还有待于发挥教育的功能,是自身优质和教育优质的结合。

史代纳认为,人类的意识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个文化纪元”。个体意识已经觉醒,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地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通过自己的修炼达到精神的最高境界。人的意识是阶段性地发展的,七年为一个周期。华德福教育就是依据人的意识阶段性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并让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发展的。这种教育极大地满足了人的自我发展需求,针对人的深层意识进行教育,最终达到具有超越物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力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实现自己,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向。譬如说,第一个成长阶段,华德福教育认为这是人处于植物发展阶段的一个时期,儿童好动的天性是来自生命发展的需要。第二个成长阶段,即7岁到14岁,人的意识已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开始有了参与生活活动的强烈愿望。华德福教育在针对第一个成长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时,便主要是针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越来越缺乏自然特性的特点,将学校建立在郊外,让孩子们的成长有一个最良好的自然环境。在教育上不以用读、写、算剥夺他们用以建造身体的人的本性,否则,就会减弱孩子们的生理组织结构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尊重孩子们表达内心的方式,有目的地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早餐时朗读诗歌,让孩子们知道食物来自稼穑之艰辛,并从就餐中学会对生活的感激。在一年级,让儿童从神话故事中学到生活的结构;在二年级,从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圣人贤者身上学习做一个完美的人;在三年级,学会探索生活的意义;在四年级,明白人与动物的关系;在五年级,偏重于文化的古代史研究,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六年级,一方面学习人类的文明史,同时学习物理,挖掘自然规律、人体自然的统一美;七年级,迎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着重学习文艺复兴文化和中世纪史,让学生从“人性复兴”的角度来审视所处的真实的世界;八年级,华德福教育迎合青少年的叛逆和厌世心态,学习世界各地革命家和冒险家的开拓精神,为高中生活铺路,这是一种使受教育者平稳地度过叛逆期而作出的最有意义的课程设置。同时,学生个性的发展还要与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使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相一致,这样才能形成健全的、完善的人格。

二、系统论中的“和谐”教育

贝塔朗菲在(《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一书中阐述的系统论,要求组成系统的要素要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追求1+1>2的价值。各要素间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的整合,构成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主张德、智、体、美、劳等要素之间要相互协调和统一,共同促进人的和谐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全面教育,并使其个性教育融会贯通、和谐共振,成为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否则,哪怕只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方面,都会破坏这个有机的统一。完成全面发展的诸种教育任务如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教育分别在这几方面获得收获,更重要的是有个统一的、丰满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心胸和各方面素养得到高度和谐发展。他还认为,教育中没有孤立的对人起作用的零散的东西,每个教育任务的实现都是为了塑造受教育者完整的心灵,亦即统一而和谐发展的内心世界。因此,和谐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具体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系统的观点、理论,把和谐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系统科学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过程不是孤立、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则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整体的性质与规则只存在于组成其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且各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的方式。它不要求人们硬把活的有机整体分解成死的孤立部分,然后机械地相加,而是如实地把对象作为有机整体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律。

2.动态性原则。系统科学认为,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组建的过程,无论是系统整体与要素、结构与功能、反馈与调节、层次与层次、系统与环境等关系,都具有动态的性质。在系统形成过程中,开始趋向于向“稳定态”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稳定态将会破坏,新的“稳定态”将会产生。在研究“和谐”教育系统时,不仅要注意到各系统变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活动的速度和方式,而且要探讨它们变化发展的动力、原因和规律,从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其变化,主动灵活地加以驾驭,使各系统充分发挥“自己运动”的功能。

3.目的最优性原则。系统由若干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部分结合到一个预定的共同目标上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统一整体。系统各部分是为了达到系统的一定目标而协调活动的。系统科学追求目标的最优化,强调系统的功效与目标的统一,并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方法把整个系统逐步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的最优目的。

4.定量化原则。现代科学技术对系统科学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一整套数学理论,使之能定量地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联系,精确地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科学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尽量采取各种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使问题得到定量精确的表述,认为只有进行精确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和系统的本质。和谐教育不仅要求在个体教育中德、智、体、美、劳的和谐,一般的情况下还要达到整体性的和谐。而且更要求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和谐、要与社会发展相和谐、要与时展相和谐,甚至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和谐教育真正意义之所在。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把握和谐教育,发挥其真正价值。

三、“个性、全面、和谐”嬗变为一体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教育都是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任何个性教育都只能是整体教育之一,我们决不能一谈教育就是智育、或德育、或体育等,任何脱离这种观点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就是把青少年培养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认为,人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他有能力担当多方面的任务,他应该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整个领域中的创造者、享用者、鉴赏者和保护者,是有文化素养和道德风貌的人,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具有道德基础的建设者,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过去我们曾经走过不少弯路,尤其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注重的大多是智育,即使重视智育也不是重视智力的开发,只是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灌输,追求高分数,忽略其他及个性教育,学生没有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畸形教育现象,用所谓智育代替了全面教育、整体教育。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致使我国教育出现偏差。为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整体的教育观点,不能顾此失彼,强调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造成学生人格的不健全,任何教育都是诸要素整体运行过程。二是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有侧重点地施行教育,整体教育并不是齐头并进,权重同一,而是有选择,有重点。三是要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协调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否则,相互不协调,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和谐并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堆积,和谐是个体自身素质内在的和谐,是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在的和谐,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和谐,把“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三者融合为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收稿日期;2006-07-20

篇12

1.生物课的几种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思想教育

由于生物学科具有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决定了这门学科有多种多样的思想教育途径。除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而外,还有实验、现场教学、野外实习、生态系统的调查、参观访问、作物栽培、动物饲养等不 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研究课内,还要研究课外活动的思想教育特点;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实 践活动的思想教育特点。现将生物课的几种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思想教育内容分述如下:

1.1 实验课: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遵守实验规则。学生分组实验,可进行团结协作的教育。做实验,要求学 生要严格、谨慎、细心,培养严谨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2 野外实习和调查:要进行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的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庄稼、花草树木,培养热 爱大自然的情操。利用自然美景来美化学生心灵,进行审美观的教育。

1.3 参观访问:要教育学生树立群众观点,虚心学习当地群众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优良品质。 在参观良种站、畜牧场时,在了解新技术、新成果时,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科技兴 农思想,引导学生立志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献身。

1.4 栽培饲养:要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另外,在"世界环境日"、"植树节"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进行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 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方式。

课堂教学是生物学科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决不能忽视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要充分认识生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要善于认识各种教学活动中最适宜的教育因素,并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

2 生物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

生物学科的思想教育,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它是与生物学知识紧密结合进行的。这就决定了生物课思想教育的方法特点是:在生物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意志培养、道德规范。生物教学进行思想教育,要防止曾经出现过的两种偏向:一种是脱离知识,"穿靴戴帽",贴政治标签。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会走向 反面;另一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忽视生物课的德育功能,这方面的教训也是需要记取的。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找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点。这种结合点,一种是固定的,一种是可变动的。固定的知识结合点,存在于教材中,具有客观性。有的知识结合点属于"显性",例如,李时珍编著了《 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成为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植物学家,只要老师讲述,或者学生阅读,就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的知识结合点属于"隐性",需要教师去发掘。例如,植物生长素的浓度较低会促进植物生长;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生长。由此,教师强调:超过了事物质的数量界限,就会改变事物的性质,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结合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进行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知识点需要发掘、升华。另一种是可变动的知识结合点,它具有主观性,取决于教师占有具备思想性的生物学材料的状况,以及是否善于选择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有的知识点不具有某种思想性,教师可以将自己占有的闪光的思想材料,在 教材相应的知识点上赋予思想性。例如,讲DNA的双螺旋结构,一般为双链,可结合讲述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三链状DNA新结构。这一成果被称誉为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又一重大发现,获得美国当年百项科学头奖。这样讲既体现了教学的时代气息,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3.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拓展高中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我认为探索就是一种很好的创造性学习。探究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还在于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让他们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探究态度、探究方法和思维品质。

高中必修模块2第6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如果纯粹地按照教材讲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必定是很表浅的,即使记住了,也只是"囫囵吞枣"。为了使学生认识与理解基因工程技术,我是这样设计处理的:

3.1 首先重温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方法与过程.传统育种方法一般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而难以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上。有何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打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定向改造生物性状?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有的学生想出了"植物嫁接"

3.2 嫁接后植物所生长的果实和接穗亲本的性状完全是一样的,然而假如只要物种的某个优点,而非全部的时候又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他们想出诸如基因杂交、基因嫁接、基因剪接、基因转移等方法。学生想到了这些,至此我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因为这表明学生已领悟到了科学家们当时为什么要创造基因工程这个技术和他们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假设、设计,怎样来完成这个基因的"嫁接"技术。他们即使讲述得不是很完美,但也会想出很多方法。当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的时候,我再让他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基因工程操作基本步骤示意图,并且与学生共同总结基因工程操作的"四步曲":剪(剪取目的基因)一拼(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一导(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一检(目的基因和蛋白质的检测),这时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我认为这样处理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大胆假设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4.思想教育的效果依赖于生物教师

篇13

本学期,我继续在安徽省肥西县小庙中学任教,不仅教授高三两个班级的语文课,还担任高三(1)班班主任。虽说担任了几年的班主任,但仍感责任重大,尤其在农村中学,时时刻刻要心系班级。学期结束了,本人总结了这学期管理班级的部分做法,现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有不当之处,敬请各班主任指点迷津。

一、学生思想心灵沟通化

新时代的学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网络的接触,农村孩子在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方面更显示着对自我的、民主的重视,反对传统的老师的权威,自由的网络连接刺激,体会到了自由,也渴望得到平等民主的沟通。所以作为班主任应与每位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形成共识才能形成心灵上的沟通。老师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学生,通过自己言行为表率,身正为范,得到学生的认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学生喝酒、无故旷课等违纪情况,班主任找其谈话,利用父母为家庭操劳的艰辛,使用亲情教育,进行细致谈心和交流,分析利害,最后,我们师生在取得共识的前提下,让其以后走上学习之路。当然,对于多次犯同样错误的学生,我将通知家长一起说服教育。

例如,胡杰同学上课睡觉、听课精力不集中、不完成各科作业,我了解况之后,主动找其谈心,循循善诱,渐入话题,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再利用农村父母生活的不易,从亲情入手进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后,胡杰开始完成作业,尽管不那么认真,但我看到了希望。但前不久,他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去世,给家中独子的他打击很大,在校表现一下子滑到了冰点。我多次找他聊天,给予安慰,他当面答应好好表现,但回去后,就把承诺忘得一干二净。眼看孩子自暴自弃就会毁了,我拿起电话让他母亲到学校一趟,我们三人在教师办公室谈了一下午,我的劝导,母亲眼泪,母亲伤心,之后,他走出了阴影,对学习充满信心。

二、师生教学工作常规化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虽然我们高三(1)班的学生基础弱、自律性差,但我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小庙中学一日常规》认真学习,踏实走好学习上的每一步。学生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一旦遇到问题,我们老师都应去努力指导解决,如我班英语科代表刘玲,高考临近,心理素质不好的刘玲总感压力巨大,想放弃高考,外出打工,我询问情况,求助学校心理老师,帮助她疏通心理,使她顺利通过高考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拿通知书那天,刘玲对我说:“多谢班主任,没有你的帮助,就没有我的现在。”在现今社会,老师不能仅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怎样解决问题、怎样适应集体等等。

三、班级管理分工明确化

针对我班全是农村孩子,自觉性差,组织纪律性弱的特点,我班实行“四级制”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方面的管理机制,并使班干各司其职、全体成员遵守班规。

(一)是加强班主任管理。班主任在管理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深入学生之中,经常观察、于细微之处发现苗头,掌握学生的特点、心理,多动脑筋,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对症下药”,以理服人。

(二)是加强班干部管理。在一个班集体内,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以我们班设有包括常务班长在内的7位班干部、值日班长、6名科代表、7位小组长。7位班干部分6组每1―2人值日1天,外加值日班长(每人值日1天)他们管理班级纪律、对教师、学生实施缺勤记录和违纪记录。

(三)是加强组长责任制。组长不仅要收发作业,还要监督每位成员的卫生,记录每位成员的出勤。另外,科代表不但要交送班级作业,还要协助老师帮助后进生。

(四)是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农村高中生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务工,常年不回家,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加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重要作用。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二篇周记,让学生自我反省。

除以上外,我们还实施了经济教育、劳动教育和责任制。教室里的公物指派到人负责。当然,学生自己趴的桌椅、课本要护好。寝室制度,男女寝室由寝室长负责打理;奖惩制度,为班级获得荣誉的同学实行奖励政策,反之,损害班级形象的实行惩罚政策。

四、学生安全意识化

农村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我就利用上课、晚自习时间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并适时开展各种安全主题班会,如交通、食品、疾病、防溺水、防滑、防踩踏。“学生安全重于泰山。”确保青少年在校期间的安全,不仅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任,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所以,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本着“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把强化学校安全责任意识放在首位,努力营造浓厚的“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时刻让他们知道“安全警钟长鸣”的重要性。

五、处理师长关系紧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