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医理论基本特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理论基本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医理论基本特点

篇1

2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是人的大脑对来自于身体内部感官信号的总结、概括、抽象而形成的理论。

与物理理论相比,中医理论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但是构成中医理论的基础概念如:金、木、水、火、土,阴、阳、邪气、邪风、卫气……是不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的。因为现代的科学家包括普通人,总是试图用所谓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中医理论,他们总是问“什么是气,什么是金、木、水、火、土”,看不到气,也检测不到。所以这导致了中医理论不被认同。但是这就如同要求人们用眼睛看到香味、臭味,用手摸到红色、绿色,这是不可能的,中医理论的基础概念是人脑对来自于身体内部感觉神经的信号。

为了证明中医理论是人的大脑对人身体内部感官信号的抽象、总结,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据———中药的药性。在中医理论中,中药的药性是通过品尝,甚至将药草吃进肚子,从而感受药草的药性。这证明了中医理论是人的大脑对人身体内部感觉神经信号的总结。

所以,自然科学理论是人的大脑对人身体外部感官信号的抽象、总结;中医理论是人的大脑对人身体内部感官信号的总结、抽象。

篇2

西医学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同步,西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赖于17世纪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法国医生拉美特里(Lamettrie)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体医学研究纳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论,主张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于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步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学科,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2]。迄今为止,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组DNA理论和技术更是引起了生物学、医学的革命性变化,分子生物学将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引入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3]。可见西医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西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于还原论。

1.2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理论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联系观、平衡观是其主要的特点。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其指导观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全过程。阴阳学说代表着人体与环境,机体内部、脏腑间、气血津液间的动态平衡观,五行学说代表着机体内部的多系统、多层次相互间的联系观,因此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联系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融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性、联系性,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系统论思想。可见中医学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中医学研究的方法论符合系统论。

2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各自的理论特点及不足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5]。由研究的主体、内容可以知道西医学和中医学是可以相通的。由于两个医学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也各具特点和不足。从两者特点可见,他们的世界观是可以互通的,方法论是可以互补的。

2.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1.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西医理论是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他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从医学的形式看西医学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它以客观、具体、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西医学把单元结构作为其理论基础,把单元结构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把以还原论为指导的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西医学简单理解为“元”医学。西医这种纯技术的还原论的研究方式促进了人类医学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多数传染病被有效控制、多数疾病找到了诊断治疗的方法,人类平均寿命得到了很大提高。

2.1.2西医学理论的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学这种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把生命视为一个线性的系统,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推导生命活动、推导生理病理、推导治疗手段的还原论方法日见其局限性。有时单纯的还原分析难以导出由一些随机、综合因素所引发的变化和产生结果的机制[7]。例如,生物体活性的理解,按线性关系从无活性不能得出活性;没有组成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复杂系统的概念,则难以理解活性[8]。由于还原论过于强调新发现、新技术,新的技术常常以市场为导向而忘记了医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其片面性、局限性是难以避免的,例如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防治方法的认识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诊断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创新技术产生的成果被快速产业化运用于临床,为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提供了理论庇护。其产生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这种非人性化的局限性是以单纯的技术至上的还原论的哲学观指导下的西医自身无法解决的。

2.2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2.1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以阴阳平衡观为指导,以五行相关学说为联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以阴阳平衡为指导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是以平衡观、联系观为基础的。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衡”医学。

2.2.2中医学理论的不足中医理论系统观思维是其最大的特点,但我们必须看到系统论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核心内涵是需要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在中医理论的构建中,由于中医理论对还原论思想有着先天不足,过于依赖系统思维,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结构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微观结构的研究,常常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笼统的缺陷,面对蓬勃发展的西医科技,常常显示出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否则这种系统论的研究只能是一种“暗箱”。

2.3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与不足

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研究、解释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来评价中医诊断和疗效,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药(药理分析、组方成分分析),以中医的疗法补充西医治疗或用西医的疗法补充中医治疗,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诊治,这些中西医结合方式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互补,对中医科学性论证及对中医理论的局部观点的证实,以及对中药组分分析,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较庞杂不够系统,且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其主体指导思想仍然是把中医药处于被动从属和被检验和验证的地位用还原论方法指导中医药现代化。由于缺乏有效的医学思想和创新医学理论的指导,中医与西医在医学指导思想和医学基本理论层面上的结合非常有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所以中西医结合目前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远不能满足于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取得前述的大量成果、经验、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特点进行更高层面的结合研究。

3创新理论的医学哲学基础

3.1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世界观

由中西医学理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中医理论具有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的“衡”医学特点,其研究方法倾向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具有与系统论相符合的医学哲学观。西医理论具有以单元结构观的“元”医学的特点,其发展受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较大,具有与还原论思想相符的医学哲学观。从当代的哲学观看,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机械唯物主义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的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在医学理论的世界观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样可以把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世界观。

3.2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方法论

由前述分析可知,无论是还原论还是系统论都有着其方法论的局限性,都不具备引领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重任。我们把西医理论以解剖结构单元为基础的“元”医学特点与中医理论平衡观为基础的“衡”医学特点进行融合,形成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统一的“元衡论”观点。“元”是西医理论的精髓,是结构单元的简称有形态的、结构的内涵,是以静态的、孤立角度研究人体;“衡”有阴阳平衡观的基本内涵,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有平衡的、联系的、动态的内涵,是以联系的角度研究人体。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结构单元为研究基础的人体平衡观。包括整体单元结构、层次单元结构、单元结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状态。用它进行医学研究就可以形成兼顾点(单元结构)、线和面(层次单元结构)、立体的(整体单元结构)多维研究思路,可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内容,完善中医的科学内涵,弥补西医学重技术轻思想,重局部轻整体的不足。使对疾病的分析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用它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可以有效地兼顾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等。可以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用于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研究。

3.3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

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见表1。

3.4试用“元衡论”指导临床医学研究

篇3

目前,中医人才的培养问题很多,虽然中医药人员数量在增加,但从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反馈信息来看,中医药教育质量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与对经典著作的学习重视不够有关。近年来,有学者以改变知识陈旧、内容重复、学科界线不清的弊端为因由,提出取消经典著作的独立课程地位的观点,这一观点忽视了中医学发展的自身规律。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是中医学生命力之所在,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源于经典而且是长期稳定不变的。也有学者提出经典医著的教材应该用现代语言表述经典医著中基本内容,而将原文附其后供学生进一步钻研,否则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笔者不否认用现代语言准确、完整地阐明医著的原意,吸收现代研究的成果来充实教材的内容,以更好地体现经典医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现代临床实践的指导有重要意义,但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对其原文原汁原味的学习。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的架构,有别于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把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是形成中医理念、建立中医思维的必备环节。

3中医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设置为中医学经典必修课程,简称中医“四大经典”。中医“四大经典”历来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它们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3.1学习经典医著,是帮助学生打牢中医理论功底的需要《内经》标志中医的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则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理论,建立了外感、内伤杂病和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学习经典医著是系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必然要求,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中医治学的根柢就作者单位:050081石家庄市,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经典可以示人以规矩准绳。清代医家徐灵胎认为:“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中医要遵循中医自身理论体系发展的轨迹,来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的内涵,所以中医经典医著对于中医学生来说理所当然应该努力学习并切实掌握。

3.2学习经典医著,是提高学生临床辨治能力的需要与现代中医教材的只言其常,不言其变的机械性体例不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有着各自的辨证理论体系,如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贯穿于始终的是整体观和恒动观,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辨证论治的规律。不仅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示人规矩,而且有常有变,常变结合,从多层次、多角度上去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规律。与临床实际中的表里同病,虚实并见,寒热错杂,阴阳混淆,合病、并病,以及误治、失治后的转变等纷繁复杂情况相符,充分地体现了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灵活变通的辨证论治精髓,弥补了目前统编教材的不足,锻炼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4经典教育方法

篇4

器官移植是将器官整体或局部从供体移植到受体,以重建病变器官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它改变了传统内科疾病主要依靠药物的治疗途径,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随之而来的新生医学难题也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如自身排斥反应及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等,现代医学尚无有效解决方法。中医辨证论治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将中医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医学发展紧密联系,研究和解决器官移植相关领域的难题,能够发挥自身优势。

1 器官移植技术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关系

早在古代,我国就有器官移植设想的记载。《列子・汤问》云:“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即悟,如初,二人辞归。”由此可知,器官移植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即有萌芽。《灵枢・本神》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又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出在中医理论体系下的人体各脏腑器官,均受之于父母媾精结胎成形。而对于外源性器官的来源及性质问题,中医经典古籍无相关记载,更未对外源器官功能异常的病因病机进行相关分析[1]。

器官移植在中医体系里无相关理论阐述的重要原因,归根到底在于中西医自然观、方法论的本质差异[2]。中医学体系建立在“元气论”的基础上,采用“象思维”模式,决定了中医学重整体、强调辨证论治的基本特征;而西方医学体系建立在原子论、还原论的基础上,决定了西医学重视局部、强调解剖的基本特征。因中医所认识的生理、病理并非建立在解剖

结构上,所以,不可能把本来不属于解剖结构的生理、病理套用到以解剖结构为基础的理论上去。在以往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往往将供体器官视为自身器官,但因患者本身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体质,以及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病机特点。所以,从中医重视功能的角度分析,根据临床证候学特点,应将移入的器官与正常器官在功能差异上进行对比,可能会对相关理论的创新有所指导。

器官移植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可以成为探究中医藏象、经络理论与实体器官相关性的有力工具。有观点认为,从经络理论入手可以探讨器官移植后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3];亦有报道通过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反向探讨了“心肾相交”的关系[4],以及通过排异反应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理病理机制[5]。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及对相关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复杂性科学对中医的研究日趋兴起,会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创新注入新活力,而中医理论体系的创新反过来也将有力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2 辨证论治

2.1 肾移植术后

脏腑虚损,肾气衰微,浊毒瘀血内停,加之手术耗损气血、损伤络脉,而术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更加重了气血损伤,故肾移植术后基本病机以肾气亏虚为本,瘀血内阻为标。对此可从下列证型辨治。

2.1.1 气虚血瘀证 患者素体肾气衰微,加之手术更耗伤正气,术后气虚无力行血,故而成瘀,证见发热、腰酸腹痛、下腹坠胀、少尿、面黑、舌质紫黯、脉弦涩等。血瘀发热予桃仁承气汤或血府逐瘀汤;瘀血少尿予益气养血、化瘀利尿通淋之剂,药用丹参、当归、赤芍、益母草、马鞭草、刘寄奴、小蓟、白茅根、生地黄、牡丹皮、黄柏、当归、大黄、瞿麦、石韦、甘草梢等。

2.1.2 脾肾两虚证 因供体肾本身非己所有,加之长期免疫抑制剂毒性作用,导致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耗损脾气,使脾肾两虚,证见肢冷、少尿浮肿、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沉细乏力。可予温胆汤治其标,真武汤、加味寿胎丸治其本。

2.1.3 气血亏虚证 肾病日久终致脾肾同衰,气血生化无源;久病耗伤气血,食欲不振则气血更虚,证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差、腹胀、足膝无力,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方以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2.2 肝移植术后

肝移植术前肝失调达与疏泄,横犯脾胃,复因手术损伤经络,肝郁血瘀,或邪毒留恋而致毒瘀壅滞,肝郁不疏,克于脾土,故肝血瘀阻、脾虚气滞为肝移植术后的基本病机特点[6]。对此可分以下证型辨治。

2.2.1 肝胆湿热,瘀血内阻证 肝移植术后,湿热毒邪内生,迫及肝胆,损伤胆络,煎熬胆液,化生腐浊泥沙,阻塞胆络,证见黄疸、全身浮肿、腹大如鼓、大便油黑、舌苔黄厚腻、脉细数。治疗上,前期以清热利湿、解毒化浊、疏泄肝胆为主,药用茵陈、生地黄、秦艽、车前草、甘草、赤芍、王不留行、路路通、黄芩、黄连、黄柏、生大黄等;后期以活血化瘀、疏利肝胆为法,药用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芥子、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王不留行、路路通、丝瓜络、柴胡、黄芪等。

2.2.2 脾虚气滞,肝脾不调证 术前肝病迁延,久病必虚,加之手术损伤,机体衰弱,尤以脾气亏虚明显,证见面色萎黄、消瘦、乏力倦怠、舟状腹、纳差、脘腹胀闷、便溏不爽、胁肋胀满疼痛、情志抑郁不舒、或喜叹息、或心烦急躁易怒、面色晦黯等。治以疏肝实脾,重用柴胡、白芍、黄芪、党参、太子参、麸炒白术、薏苡仁、山药、鸡内金等以调和肝脾、化湿助运,少佐清热解毒之品。

2.3 抗排斥药物不良反应

抗排斥药物在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排斥作用的同时,也会导致诸如免疫功能低下、肾毒性、感染、诱发肿瘤等不良反应。中药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使供受体两者相适应,纠正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不良反应,以建立新稳态。近年来,运用中药配合免疫抑制剂综合治疗在临床已取得一定效果。如免疫抑制剂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为药毒损伤人体气血津液,伤及五脏六腑,毒邪内蕴,肝肾亏损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虚劳”范畴。遵“虚则补之”“治病求本”原则,可用黄芪、当归、太子参、白术、补骨脂、鹿角胶等。

肾移植术后患者因长期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自身免疫力低下,体质较为虚弱,故邪毒极易入侵。肾藏精,为封藏为本,肾虚则封藏失职,湿停热郁而化浊,故有些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对此,可采用补肾化浊之法,药用黄芪、山萸肉、杜仲、黄柏等。

3 小结

器官移植能有效解决终末期器质性病变的难题,但对器官移植术后器官功能不全、排异反应等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不甚理想。中医具有重视整体和功能的特点,在器官移植相关疾病的有效运用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此同时,器官移植给中医带来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继承创新提供了机遇。总之,中医理论要发展,需要冲破西医认为生理病理都建立在解剖结构上这一狭隘观点的桎梏,从实际出发,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背景下,以更宽广的视野拓展出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何金森,刘若兰,卢莎,等.肾移植角度质疑肾为先天之本[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3(4):214-215.

[2] 陈小平.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M]//张宗明.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34.

[3] 陈新淦.对器官移植者中医经络研究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6, 47(8):571-572.

[4] 徐志伟,张进,张明.从心肾相关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中医理论内涵[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5):1-4.

[5] 严兴科,王宇,张广全,等.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与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03,24(4):378-380.

篇5

中医理论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而形成的东方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理论的形成有着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首先,作为一种医疗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以大量的原始医疗经验与预防保健知识作为积累的,《内经》就有不少解剖方面的记载:“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肠胃》记载胃长二尺六寸,……径五寸;……小肠长三丈二尺。“其次,在拥有了丰富的医疗经验与保健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中国的医疗理论并没有像西方那样遵循严密的逻辑思维推理形成一套严谨的医学体系,而是跳过了逻辑的思维规则,以意象化的方式,构建了一整套立体的具象的中医理论体系,这种意象化的过程称之为”心意化过程“,实质上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推理过程,主要由个体的体验过程、经验过程、想象过程、类比过程、暗示过程等心理过程所构成,对于心意化过程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更深层地了解中医理论的渊源及本质,也将有益于临床过程中对于中医理论的灵活运用。

2“象思维”方式对中医学理论的影响

中医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古代自然哲学的影响,古代的哲学家不擅于抽象的思辨,而是常常将抽象的哲理寓于具体的物象之中。中医的理论有许多直接导源于古代的自然哲学,而古代自然哲学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主要是采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周易》的不少内容就是形象思维的产物。

《周易·系辞传上》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则反映了象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特殊作用和意义,也就是说利用象进行思维的目的就是要”尽意“,即达到一定的认识意境。《周易·系辞传上》又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两仪即阴阳;四象即少阴、太阴、少阳、太阳。这一系列概念的提出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象思维的总纲。

阴阳象模型:有两种,一是阴阳二象模型,二是阴阳四象模型。阴阳二象模型,宇宙是一个整体,由阴阳两个部分所组成。将宇宙事物类归为阴、阳两大属性。按此模型,可以把握事物的属性。阴阳四象模型,说明阴阳的消长、转化的运动变化。少阳象,说明阳始长,阴渐消;太阳象,说明阳盛极,阳始转为阴;少阴象,说明阳渐消,阴始长;太阴象,说明阴盛极,阴始转为阳。五行象模型:取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的特性之象,来归类宇宙一切事物,分为五大类。阴阳与五行学说所建立的具象模型构成了中医基础理论哲学基础,所有生活过程中积累的医疗经验与保健知识通过阴阳与五行学说形成了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本质意义的一大观念,这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世界观。整体观思想认为,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大宇宙包含着小宇宙,小宇宙融于大宇宙之中。也就是说个体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整体并不是个体的简单拼装或叠加。要了解个体必须将其放在整体大背景中去认识,必须注意个体存在的外环境及各种关系,而要认识整体则不能靠切割个体来实现。并且借助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数符号、图式构建万事万物的宇宙模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全息性。

3中医学理论“象化思维”后的“心意化过程”

中医的辨证过程可归纳为象化的“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中医理论的象化思维是指将内在的认知与理念以形象化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心意化的过程是指通过自我意识的想象力与意念力,将具象化的思维内容立体呈现在个人的感知阈之中的过程,强调的是整个具象思维的形成过程。

心意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非逻辑性推理过程。严格的逻辑推理,一般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即从两个反映客观世界对象的联系和关系的判断中得出新的判断的推理形式。基本要求是:一是大、小前提的判断必须是真实的;二是推理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形式和规则。

非逻辑性推理过程是东方文化的特色性心理过程,包含了体验过程、经验过程、想象过程、类比过程等意象化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推理是存在的,只是推理的规则不是严密的形式逻辑,而是立体生动的意象化情境,这种非逻辑性的推理过程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并且作为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对中医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深远影响。象思维具有整体性和直观形象性,它赋予《黄帝内经》整体观,进而奠定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3.1体验过程

通过个人的切身体验,对于某一事物、现象或者规律形成最为直接的认识。个人的体验以感知觉为基础,在视嗅触听味等本体感觉能力所采集到的外界信息基础之上,综合形成象化思维。藏象理论的建构过程是来源于对直接经验的描述,受制于人类的行为环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其结构是知觉主体的创造,表现出明显的现象学特征和质化分析方法。如神农尝百草,通过个人对于药草的感觉体验,构建起了对于药草的形象化思维,并归纳出药草性味及功效,最终而成书于《神农本草经》;另一方面,对于学习本草的后人,最为深刻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本草中对于各种药味的文字记忆,更要借助文字的记载,在自己的意识中重新建立形象化的思维,对每一味药再次形成生动立体的直观感受,甚至需要通过采药、炮制等实践过程,以辅助这种具象化思维在意识中的形成。

3.2经验过程

经验是个体对于既往经历的总结与归纳后所获得的对未来行为具有参考指导意义的认知。心意化的经验过程是重建曾经经历的整个过程,不仅是记忆中的回忆,更要通过想象力,在意识中以形象思维的形式再现整个经验过程,使得经验可以立体饱满地呈现出来。中医的系列理论形成的原始材料包含着许多临床中的经验积累与总结,如在临床遣方用药过程中,以某种偶然的药物组合对某种特殊病种发挥了明显疗效,而这样的一种经历本身就会形成一种经验;再次遇到类似的病情时,可迅速在象化经验的指导下,选择疗效显著的方药。

3.3想象过程

想象过程是心意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几乎每种心意化的心理过程都要或多或少地借助想象的力量完成心理意象化。单独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所形成的心意化过程就是这里的想象过程,这种过程是形成象思维的基础过程,“想象”进入理性的层面就开始形成更高级的象思维。比如在中医的人静内观过程之中,要求的返观内视五脏五色,就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想象过程,通过专注的想象,最终可以构成具象思维,甚至在躯体感受上产生变化;阴阳理论中,对于感受到的温热感的事物可以想象为阳,对于感受到的寒凉的事物可以想象为阴。

3.4类比过程

缘类比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维方式,也是构建中医理论过程中的核心心理过程,整个中医理论系统都是通过人与自然界类比方式逐步建立起来的。类比过程是通过不同属性事物之间相似的规律性,进行对照关联,并借由一种事物的规律与联系推论得出另一种事物的规律与联系。例如阴阳学说,以自然界中接受太阳光照的多少来区分阴阳,山南水北类比为阳,山北水南为阴,通过自然界中热量分布的类比,将整个自然界做了阴阳两端的划分,再根据机体与自然界的对比,又将人体分出了阴阳两端;五行学说中,对自然界中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自然属性的归类,并推演出其中的生克制化关系,将整个自然界进行了对比,并通过类比方式,以五行的形式将人体结构与自然界建立起了新的联系。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其建立过程融汇了类比、想象、体验、推理等心理过程,但以类比过程为核心过程,在应用中医理论的过程中也要求灵活运用类比的方法应对临床中的复杂情况。

3.5暗示过程

暗示过程是一种使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暗示过程是中医心意化过程中将心意化的中医理论发挥影响作用的过程,中医理论形成后本身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通过中医的理论观点以暗示的方式向社会人群发挥影响。例如,许多人了解脏腑亏虚的理论与观念后会开始感觉自己也有些亏虚,就医后根据舌脉等身体情况却毫无虚象,但是予以安慰剂治疗后却有效。

3.6信仰过程

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在一个信仰的状态中,个人十分容易发生各种认知的心意化,信仰的状态下可以很容易的在意识中构建形象化的思维模式,例如,佛教的信徒可以在想象中很真实地见到阿弥陀佛,基督徒也经常会在特定的情况下遇到耶稣,在内经中也有”不信医者,病必不治“的观点,说明患者对于医生的信念本身也是中医治病过程的一项基本环节。

4中医学理论”心意化过程“的结果

4.1“医者,意也”

在心意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医系统中的基本理论观点并不依赖于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需要以意象化的方式进行思考,故有“医者,意也”之说。例如,在临床组方配伍之中,常以君臣佐使喻用药草,配伍的思路是一种形象化的意象结构,而不是有严格药理基础的逻辑推论。

4.2医疗过程中的医者之意与患者之意

在医疗过程之中,医者与患者共同构建了医患关系的主体与客体,整个医疗过程是在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互动中进行的。在传统的医学诊疗过程中,医者在行医的过程之中要持有医者自身的意象化思维,如《大医精诚》中所要求的“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等,在具体的诊断过程里又要充分地根据舌脉等信息在意识中重建患者的生理病理的意象化模型,而治疗过程中在没有相关既往经验的情况下,在很多时候还需要医者的一种感应能力,运用开创性的治疗方法,医者的这种敏锐的感应力并不是以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为依据,而是以意象化的灵感为基础。所以对于医者的首要要求就是自身必须有一个健康的精神与身体品质,因为医者自身的健康是思维形式有效意象化的基础。

在患者层面,也经常有其固定的意象化形式。患者通常会带有对于疾病的一定焦虑恐惧的心情,就医过程是一种向医生求助的过程,这种求助在一方面承载着患者个人的期望,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对于所选择医生的信任。所以焦虑一期望一信任,是一个正常患者的意象化思维,具备这种内心意想的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是比较易于与医者沟通并服从治疗安排的。但也总会有许多患者的意想结构中并不完全地含有焦虑一期望一信任三个层次,当患者并不在意自己的疾病,没有明确的治疗医院,甚至没有对于医生的信任时,患者的心意化的意识结构并非一种对医疗过程的接纳状态,不仅难以在诊疗过程中收获良好的疗效,更容易发生医患纠纷。

    4.3医患之意所构建的社会之意

    医生与患者的意识情况仅仅是个体情况,当双方被放大到整个社会之中,显示出医生与患者两个社会群体上的意识情况,就形成了一种社会意识。这个心意化过程所形成中医的理论思维,也就在这样的一种社会意识的升格过程中,融入到社会意识之中。在整个社会意识的运行过程中,方方面面会体现出中医的意象化思维的影响与渗透,例如,传统上就将治理国家比喻成治理身体,“上医治国”的认知传统。这种中医意象化思维的社会渗透一方面对于没有形成理论指导的社会领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的延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逻辑推理思维的发展,使得许多领域没有能够充分的发展出完整的理论体系。

4.4文化形成过程

心意化过程所形成的中医理论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在中国社会不断发挥着影响,也不断地渗透到了每个社会个体的意识层面。这样的一种趋势就逐渐形成了特殊的中医文化,不仅仅是当今社会中喜闻乐道的各种中医理论知识、方药技巧及养生理念,更是一种跳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以想象、类比等方式构建的意象化理论的特殊的思维方式,这种心意化的过程本身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精神文化,也是一种深刻的民族烙印,心意化过程所形成的具象化思维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思维模式。心意化的思维形式不断地再造各种文化成果,也不断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与氛围之中,东方人对人体生命的体验与意识过程之中也会不断地完善、修正自己的医学体系。

篇6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纽带。但随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现代医学医疗手段的进步,尤其是诊疗技术的日益提高,使传统中医药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扬中医药学,使之融入时展的洪流,并走向世界,继续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是广大中医药同仁和所有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林立,各有千秋,在此笔者略抒几点建议,与同道探讨。

1 立足中医自身思维

李政道博士说: “生命是宏观的,但20 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1]。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2]。

1.1 教育方面 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第一,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第二,调整中西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第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琴棋书画等知识。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第四,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第五,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 科研方面 首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目前,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这样就忽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从而偏离了中医思维,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比如,从1958年开始阴虚证、阳虚证的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建立一种被中西医界都认可的证候模型,更没有从微观上得到公认的、作为某证诊断辨证的 “金指标”,中医基础研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突破,这可能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 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 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 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 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1.3 临床方面 运用中医思维诊治疾病。以中医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今,中医临床中采用的主要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还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中医的传统思维,偏向了现代医学的还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诊疗西医化,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应积极培养中医师运用中医临床思维的能力,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治。

2 变革创新,构建现代中医思维

2.1 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中医学从其诞生就 “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8]因此,传统中医思维方式,本质上属于一种系统论思维,只不过那时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现代科学的介入,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思维。传统中医思维与现代系统论思维存在时代差距。现代系统论思维是以还原论思维为基础,在对还原论思维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还原论思维的合理因素,用全新的内容弥补了还原论思维的缺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医学的系统论思维没有经过还原论思维的发展阶段,缺乏对人的还原研究的必要基础,虽然没有陷入还原论思维的局限,但是也没有得到还原研究的支持,难以冲破整体论思维的束缚,因此,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的认识虽然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在细节上却不清楚,达不到现代系统科学的精确、严格程度。因此很难被现代人接受,从而限制了中医学的发展。

从传统中医的朴素系统论思维, 转变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是中医现代化的需要。运用现代系统的思维方式, 在宏观层次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医宏观层次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采用电脑技术, 在临床模拟实验中, 对传统中医整理、重组,使其达到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法水准能进行逻辑实证的判决性实验的宏观中医学。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

2.2 发展系统分析方法 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中医学没有发展西医学那样的分解研究,但发展了 “在思维中” 把人的疾病的属性、功能、特征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的研究,而且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例如,“辨证” 是对证候的分析,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不同系列进行,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分为67门、1739种病候。事实证明,中医学发展了自己的分析研究,说中医学没有分析研究的论点不符合实际。

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的最大差距,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还原思维基础上。因而中医理论在上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还必须吸收先进的分析思维方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的控制因素中注入新的基因,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寻找中医理论在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指导下,对人体整体功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体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的实验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其辩证逻辑体系。这是中医理论既要发展又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必须抉择的道路——整体思维、辨证思维控制下的分析思维。如此才能促进中医的繁荣与发展。

中医学还应该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进行还原分析。因为真正的系统分析需要还原方法提供的信息积累,以及初始条件计算参数的有益提示,更重要的是系统的研究策略远离不开还原分析研究的内涵。[12]这样分析后的科学综合整体是清晰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分析前的原初的模糊整体。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之上的这种新型思维方式与古代朴素的整体思维方式有共同之处,但它并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判断、推理阶段,而是运用模型来模拟、检验推理,扩展、深化人们的认识;它也不是在尚未搞清楚研究对象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细节的基础上,凭借想象、思辨、猜测去探求复杂现象的奥秘,对整体做出模糊的、混沌的描述,而是对部分和整体作严谨细密的考察之后,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握事物。因而,它是一种更严谨、更精细的整体思维方式[13]。

3 实践中发展中医思维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中医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实践思维的特点。实践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设定的教学环节。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因此,研究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上学好理论课之外,还应走进中医临床,及早接触中医的诊疗过程。让年轻的 “中医人” 有机会实践中医,感悟中医,强化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中医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重视临床实践,使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中医学对人体与疾病的研究皆以临床需要为前提,离开了临床,中医学理论便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中医学理论的现代研究,必须以为中医临床服务为前提,以阐释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为目标,注意做到 “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要通过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不断总结中医诊治疾病的规律,提高运用中医诊疗方法诊断疾病的能力和治疗疾病的疗效,不断开拓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领域。2003 年春夏之交的中西医结合抗击 “非典” 以及辨证论治、因人调理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即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 “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及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研修项目选拔” 也充分体现了加强中医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可见,实践不但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体现于该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归宿。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指归都是建立在实践这个坚实牢固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研究中医理论时,必须以实践作为切入点,将其中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相关理论,也不能将中医理论的研究落到实处,这样的研究最终也只能束之高阁而失去应有的价值[15]。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中医药发展态势之我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1):34.

[2] 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J].中医药通报,2005,4(1):4.

[3] 张养生.浅析温病学学科还应继续分化的历史要求[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27.

[4] 张登本,孙理军,张景明.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145.

[5] 王永炎.中医研究的三个重要趋势[J].山西中医,2005,21(1):2.

[6] 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2007,48(1):19.

[7]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

[8] 王新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J].中医教育, 2005,24(5):1.

[9] 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0]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69.

[12]王永炎,张启明.中医研究应进行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0(7):439.

篇7

中医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是以《周易》《河图洛书》等形成的哲学观、宇宙观、整体观、变异观为哲学基础,并汲取了当时中华文化的先进理念,有机地结合了对人的整体把握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渐形成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因此,中华文化既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发展中医理论的动力。当代大学生在入大学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较少,对传统文化也没有很深的感情积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

2职业前景的认识不清

    2.1诊疗的科学性问题

借助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西医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被人们广泛接受;中医学由于未能融合近、现代科技,致使发展较为缓慢。近、现代史上出现了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的言论和做法,这直接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尚未接触临床实践,看到临床疗效的大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

    2.2就业压力的问题

    在全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中医学专业本科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依然巨大。另外,根据我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中医专业毕业生只能从事中医类别工作,在国内中医医疗机构数量明显低于西医医疗机构的前提下,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医疗机构中的就业数量颇为有限,这就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冲击。

3教育内容的部分缺位

    3.1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问题

    现代教育的内容使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方式与学习中医学所需的相去甚远。各种量化指标和现代科学的逻辑,都容易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医理论时出现思维逻辑上的困扰。而在当前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所采用的中、西医学基础及专业课程几乎对半的设置比例,不仅无助于大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更加重了这种困扰的存在。

3.2环境文化的表面化问题

良好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专业认知的影响是专业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当前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大多流于简单化、表面化,以被动接受的宣传为主,能启发主动探求和互动交流的专业文化影响较少见;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个人基本文明行为和才艺发展等的引导为主,能承载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独特文化的引导较少见。

建立中医学专业本科生良好的专业认知不仅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也能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较清晰的整体认识,从而影响学生将来长远的发展。所以,如何提升学生对中医学的专业认知,是中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针对上述影响,提出几点对策和思考。

4专业认知教育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除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外,还应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医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同时,鉴于经过临床实习的学生对中医学临床疗效和社会价值认识的明显提高,可以组织优秀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与低年级学生的互动交流,以起到提髙学生专业认知,巩固专业思想,增强专业信心的作用。

5认清当前接受中医高等教育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是:具备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欠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及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中医学的文化形态完全不同干现代科学文化,主要是通过以不脱离客观事物形象的思维模式实现对事物本质、规律和联系的把握,所以决不能运用现代科学文化的认知规律去学习中医学。只有我们认清了大学生的这个基本特点,才能把握好中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侧重点。

6营造良好的中医学文化氛围

应当广泛开设中国古代哲学等有利干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中医思维的讲座及课程。通过邀请名老中医做特色报告,加强课外辅导及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成立各类专业研讨组并由资深教师做好指导等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7课程设置应符合专业认知规律

应当首先使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建立中医思维后,开设对比中、西文化的相关课程,循序渐进地开设西医基础和专业课程,使中医专业学生在了解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前提下,正确运用中西医不同的诊疗思维模式。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专业认知,因此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好资深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强化青年教师的中医思维,提升青年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选聘临床的名中医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发挥他们的优势。同时,要做好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学习及提髙,定期研讨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开展好集体备课,保证每次授课的质量。

篇8

Key words:Clinicians; Basic theory; Diagnostical capability

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现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主要是由疗效决定的,而疗效取决于中医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就不会发展也不会长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价值取向的改变,临床医生能潜心学习理论,并将自己治疗的医案用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人越来越少。目前中医面临很多问题,除有些人的错误认识外,我们不能不从自身找原因,其中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不高导致诊疗技术下降,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进而提高诊疗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临床医师目前所面临的有关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略抒管见:

1 注重经典著作的学习,深挖中医精华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经典著作对学中医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它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它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一般而言精通理论又注重实践的医师,临床效果良好,反之,只有理论没有临床,或只有临床不注重理论学习的,在医疗方面都不会有很高的造诣。我国历代名医如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以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等无不在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建树。就现代名老中医而言,他们之所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究其根源,无不精通《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对其中许多有指导性的内容能熟练背诵,理解深刻,在临床对病因病机的分析时往往用经文一语中的,治疗用方,灵活自如,让人心服口服。

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必须熟读经典著作,否则对疾病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经典著作有一些偏见,认为经典著作历时久远,文字晦涩难懂,对临床作用不大等等,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近年来,名老中医呼吁:中医精华的部分在经典著作中,中医临床、科研均应在经典著作中找闪光点。事实也正是如此,比如近年来对传染病的研究,中医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而温病学为其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素材;近年来心理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已经称为 21 世纪的第二杀手,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有关郁证的论述,还有专论心身疾病的篇章,为这些疾病的诊治预防指明了方向;再比如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并创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一定能寻找出应对各种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中医现已延续了几千年,但它的理论并没有过时,只要深入挖掘,就一定能找出治疗疑难杂证的突破点。因此,作为中医的临床医师应该在百忙中抽一定时间阅读经典著作,对其中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将平时收集的病例,用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进行剖析,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实践技能,更能为临床论文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使医生的论文有理有据,让人心悦诚服。现有的医师临床疗效很好,积累的典型病例不少,但其分析讨论比较浮浅,不能从理论上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升华,究其根源,经典著作读得太少,记得太少。因此,医院领导应为中医临床医师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创造条件,如业务学习内容每月最少有一次是聘请水平较高的、对经典著作理解深刻、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或者是各科室学术论文的交流,找出欠缺的理论根据,提高中医临床医师对经典著作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积极性,提高中医理论水平,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诊疗技术提高的基础和前提。

2 为医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提高业务水平

业务学习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医院应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临床医师可分期分批到中医院校进修学习。从事临床工作后很多医师因为工作太忙忽视了业务的学习,导致医疗水平下降。有的甚至只知治病,不懂为什么要这样治病,从机理上很难分析清楚。住院病历、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有的所记录的临床表现,治疗大法,与用药情况不符;有的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能自圆其说等等,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这些弊端。实践证明,在进行1~2年临床工作后再到中医院校有选择性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加深理解中医理论,更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分析、解决临床病证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各地中医院校经常举办短期中医临床大夫培训班,请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讲述中医理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种“回炉”现象值得借鉴。实践-理论-再实践,会使临床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应对临床各种病证的能力大大增强。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快就会将原来学到的理论知识忘记,而没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医师,医疗技术平平,见到疑难杂证,束手无策,往往草率行事,将病人打发了事,这样做的结果是降低中医威信,失去患者信任,对中医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现在有一种现象,基层医院派人外出学习,基本都是去医院学习,而不主张,也没有人愿意去学校进修学习,因为人们更注重的是实用,即快速见成效,什么药治什么病,只要记住这些,就算有收获,回去就能当好医生。这就导致有些人去医院学习,学会了用某方治某病,但为什么能治这种病?不能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不了解中医个体化的诊疗特点,所以回去后不能把别人的经验针对不同的人灵活运用,仍然于事无补。所以将有1~2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派到中医院校再有选择地学习非常必要。

中医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在整个科技文化转型的时代中,中医理论必然在历史变革中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发挥其学术生命的原动力。在这些问题有效解决的同时将获得新的理论产出,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实用性。现各学院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从学校毕业几年后再回到学校就会发现,教科书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与临床更加密切,尤其经典著作,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讲明它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了改观,多媒体的运用,实验课的增加,讨论课的设立,师生零距离的接触,将临床医生从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又带入一个较以前学习不一样的全新环境,实践证明许多临床大夫非常珍惜再学习的机会,往往都会满载而归。

转贴于 3 正确对待临床科研,不能顾此失彼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中医要站稳脚跟,走向世界必须进行科学研究,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矫枉过正。当然有些问题并不在临床医生而是政策的制定者,现无论教学、医疗单位,科研是首务,课题成为聘岗的首要条件,而且必须是课题主持人。在晋升职称中,医生的医疗水平,患者就诊率等理论上说作为考评的条件,但实质还是拿科研说事。众所周知,职称是患者衡量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职称问题在任何单位均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医疗单位更是如此。科研上不去,单位就不能上档次,领导着急,群众更着急,很多临床医生为解决职称,不得不去想尽千方百计去搞课题,不管是不是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只要上级能批就好,上上下下大家都在搞课题。申报课题的大夫上班忧心忡忡担心课题不能被批准,批准了课题的大夫上班还在想着动物实验效果如何?不理想应该如何去弥补?回家大量的时间花在写标书,写论文上,谁还有时间去看书去学习。医生们被课题搞的筋疲力尽,被论文搞得晕头转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今天这个病人疗效不好,为什么?医生很少从自己找原因,下班后针对白天看病的结果去看书,去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的人寥寥无几。

那么,如何解决呢?中医的实验难做,因为跟现代医学的模式不同, 而“因人制宜”是中医一大治疗原则,医师应该把科研的重点放在自己如何运用辨证论治规律,通过实施个体化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上,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回访病人,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完善治疗措施,及时总结经验,临床医师应该在自己专长和喜欢的工作中找课题,而不能为课题而工作。作为医院应该为临床医师做这些工作提供一定的时间,上级组织在审批课题时也应该给予考虑。此外,中医评定职称也应有相应的倾斜政策,医疗水平高,技术全面,深受患者欢迎的临床医生在评定职称时在同等水平中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或者发挥集体智慧,让理论水平髙者协助他们总结经验,申报课题,批准立项,从根本上调动临床经验丰富医生的积极性,这对弘扬中医有一定促进作用。

4 治疗任何疾病必须突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和西医都以人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形成的时代不同,采取的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各异,形成两种差异很大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与它的理论的科学性不无关系。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古代解剖,通过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通过反复的医疗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临床才能产生卓著的疗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有力武器,中医治病如果失去这两大法宝,将一事无成。比如现临床出现的“三高”症等,患者最大的心愿是降压、降糖、降脂。作为中医大夫,降糖、降压等中药可以运用,但不能刻舟求剑。目前中医杂志上有很多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三高”症收效良好的报道,值得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借鉴,有机会应该多看中医报刊、杂志,了解中医药的进展和研究动态,不断用中医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自己,在临床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5 注重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

团队精神值得提倡,中医理论工作者与临床工作者之间应该建立合作关系,现全国各中医院校均有相应的教学医院,这对双方的互相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这种条件,开展对疑难杂证进行会诊的方式。教学医院与教学单位挂钩,每周进行一次病案讨论,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对病证进行分析,提供思路,临床大夫谈他们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的优势互补,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篇9

中医是一门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促进病人康复、对其生理病理进行深入研究的传统学科,发展历史较长,在如今的教学中,中医其实是一门比较难以掌握的学科,生涩难懂,再加上其医学原理信息量比较大,知识跨越度比较大,与现阶段学生已经熟悉的现代教学理念有一定差异,所以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而时展迅速,中医教学方法也必须随之改变, 以适应医学的不断变化,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实践,促进学生中医理论掌握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1 中医概念与教学特点

中医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1]。主要包含五行学说、阴阳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精气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以及古典基础理论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而中医教学属于一种专业性教学,具有较多的课程分类设置和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因此,其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和多向的特点,比较复杂,知识涵盖面也比较广泛,一些着重临床与试验探究,一些则着重理论论证与推论,而由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对中医教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医作为一门专业性学科逐渐具有了特色鲜明的教学特点,也显现出了一些规律性特征,具体如下。

1.1 医德与专业并重

人是中医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所以医德的认识与提高对中医教学影响深远,也是其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在中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其中渗入医德影响,或者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受到医德的熏陶,提高其对道德行为和情感的认识,这不仅是一种感情熏陶,也是一种职业技能,而教师作为中医教学的主导,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受到一定启发,将医德放到与专业技能并重的位置[2]。

1.2 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同在

由于现代教育方法与理念的不断进步,学生学习的依赖性逐渐降低,而自主性、自觉性不断提高,在中医教学中,学生也应该形成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养成“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从医环境的不断改变,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专业性较高以及可塑性较强的中医人才。

1.3 中医知识与技能同共存

在医学环境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知识理论,还要具备熟练的技能操作,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以及合作精神,才能应对临床中多变的情况,救死扶伤,成为专业的中医医生,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们解除病痛,恢复健康。

2 中医教学现阶段存在的缺陷

2.1 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操作

医学教学普遍都需要实践操作才能提高其理论掌握能力,但是传统的中医教学由于理论知识的生涩,所以仍然把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教学侧重点,实践课程比起理论教学来说重视度不够,学生既对中医理论知识得不到真正的理解,也得不到充分的将理论充分付诸实践的机会,这是现阶段中医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中医教学中实践操作课时安排较少,学生的中医临床操作技能进步缓慢,阻碍了其教学质量的提高[3]。

2.2 中医教学氛围不够,重视度不高

作为我国传承较好的一门历史比较久远的学科,医学工作者虽然对其比较看重,但是学生对其比较生疏,立交程度不够,再加上对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比较熟悉,中医教学具有比较生涩难懂的理论概念,导致学生对其产生“惧怕”心理,中医教学教堂上的教学氛围不够,学生对其积极性不高,而且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面对的西医现象比较多,这更降低了学生对中医学习的兴趣,掌握充足的中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时间较长,学生也容易失去耐心,而另一方面,中医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首先对学生进行信心建设,重点介绍中医的优势,和学成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学生对于中医比较难以接受,课堂氛围比较古板,影响学生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教学课时不充足,教学内容较繁琐

由于中医教学的特殊性,其需要的课时较长,但是在现代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教师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会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形成歪解,中医是一门比较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之间具有连续性,学生需要接受和消化的信息较多,教学课时的不充足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中医教学培养的意义以及中医理论知识的作用,所以教师急需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中医基础知识。

3 中医教学创新方法

3.1 基本原则

(1)中医教学和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中医教学主要是学生对医学已知领域的学习,而现代科学研究则是对未知领域的探讨,两者具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学生即将学习到的未知内容已经是教师乃至医学界掌握的已知内容,但科学研究是对完全陌生的领域进行开拓,两者看起来完全没有联系,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中医还是未了解的中医知识,在他们的世界中也是一个未知领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医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至少要以科学研究的谨慎、庄重态度来对待,不能将之看成一个已知的领域,而是要以自己的视角重新认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学研究精神和方法,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开发和研究,教师的重视和谨慎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思考,每一次疑难杂症的破解,都是医学工作者在医学知识已知领域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启发,中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还要讲自己的科研主体融入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向新的中医领域深入,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其学习主动性,通过将科学研究结合中医教学,提高课堂的学术氛围和学生的自我突破[4]。

(2)改变灌输式教学,主导自觉性学习,一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含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中医教学虽然更侧重于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但是教学方法也应该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质的改变,教学方法的创新不再以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主要研究根据,而是将学生的接受和消化水平作为基本依据,现代社会人的自主意识都不断增强,学生也不再盲目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被动式和灌输式学习,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特点来进行选择性学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分析和论证,同时鼓励学生质疑,通过辨证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认识能力,改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共同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接受为主要方面,而教师的讲授、引导则为辅作用,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觉思考,从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教师不再只是传授中医知识,而是成为学生学习中医理论中的领路人,领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与思考[5]。

3.2 基本方法

对传统中医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先进中医教学手段,是中医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中医教学虽然作为一门比较传统的学科,但是也应该受到现代教学手段的影响,与时俱进,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基本方法如下。

(1)提高中医教师自身素质,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对中医教学质量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其教学能力和基本素养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制定明确的中医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组织教学、管理学生、调控教学进度的作用,将学生探究、合作、研究、实践的技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流畅清晰的思维,同时不仅要谈吐幽默还要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主动交流,促进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的形成[5]。

(2)采用情境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在多门学科中都已得到充分的应用,教学效果良好,在中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设定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对应医学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首先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让学生假想自己身临其中会采用何种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同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互相补充,巩固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最后由教师对其进行一一点评,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临床实践奠定一定的基础,推动中医教学阶段性发展[6]。

(3)增加临床实践教学,中医虽然理论知识较多,但是只有将其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达到理想的理解效果,所以中医教师应该创新实践内容,不仅要延长临床实践时长,还要将理论与之相结合,实现融会贯通,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创造临床见习的机会,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指导学生相应理论的深入探究和思考,巩固课堂知识,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和提高,同时以身作则,与病人进行主动沟通,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一些与病人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临床实践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到多方面的内容[7]。

(4)提高学生创新科研能力,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中医教学来说是一种最终目的,对学生在未来临床中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医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继承中医精髓和文化,更高层次的学习应该对中医进行创新与发展,特别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有一定的必要性,教师在基本授课之外,还要引领学生对中医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剖析,让学生养成考证查究的学习习惯,在现实案例中巩固自己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同时质疑、探究现实案例,真正做到学习与现实相结合,此外,教师还应该开设一些科研课题,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其中医科研水平[8]。

(5)开展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即“任何医疗卫生方案和决策的确定都应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从而制订出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在一些医学学科已经得到应用,中医教学的引进对其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全方面引导学生形成重视科学依据、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将循证医学充分应用,引领未来的中医工作者不断探索新发现和新可能,用中医解决医学难题,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专业态度,为将来的医学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9]。

(6)运用综合考核方法,在教学某一阶段,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检验自己的教学成绩,综合考核应该不能仅以一次最终成绩断定学生平时表现,应该把学生基本课堂的表现计入考核成绩,同时采用课程论文、课堂发言以及阶段检验的考核方法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公平合理的考核,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同时也起到巩固教学内容的作用[10]。

4 结语

教师在中医教学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自身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以学生为本,充分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科研能力,开展循证医学,运用综合考核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较高素质的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晓青,储真真.中医教学方法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8):63-64.

[2] 郝微微,刘胜,王倩蕾,等.浅论中医医案案例式教学[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6):15-16.

[3] 李敏.对中医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1-4.

[4] 苏颖,刘宏岩.“传道授业解惑”对中医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医教育ECM,2010,29(5):84-85.

[5] 孙欣峰.用和谐理念指导中医教学[J].国医论坛,2010,25(4):48-49.

[6] 薛益明.中医教学再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982-983.

[7] 张淑香.浅议中医临床教学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82-83.

篇10

由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构成生命物质的那些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类的深入研究,证明这些大分子的化学成分、基本结构、空间构型是千差万别的.以蛋白质而言,由于组成它的氮基酸不同,它的空间构型有很多种类,若与核酸等大分子一起考虑,其数量更是惊人,若把它们各自孤立起来研究,有些结构与功能现象就无从解释,因此,不访试用中医理论加以归纳.中医历来认为:“阴阳者,夭地之道也……”,指出了阴阳是世上万物之属性。不但宇宙中无生命的物质存在阴阳,而且生命物质同样有阴阳之别。中医理论还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等.这就是说,自然界是生物的源泉,形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来自自然界,炸与非生命物质的组成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同样,不论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多么复杂,但是从化学组成来看,都是那些碳、氢、氧、氮、磷、硫、氯、钙、钠、钾、镁、铜、锌、碘、钻、钡等元素,人们无法找到为生物所特有而为无机界所没有的元素.中医认为:生命与非生命之间既有统一性的一面,又有特殊性的一面。不论它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万物都有阴阳,井且它们之间的阴阳是密切关联而又是各具特点的。中医还认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素问•金吸真言论》),说明事物构成非分阴阳不可。不分则没有办调,没有平衡,因而混沌一片,生命活动也就要终止.就从细胞来看阴阳是如何分的,任何一个成人休内均有约1800万亿巨数之生命基本单位,它不但具有能够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磷脂等等,而且要把这些物质与外界分隔开来,要分为细胞外和细胞内,换句话说,要分成表、里,即分为阴、阳.确实如此,细胞外是一层质膜(通常称为细胞膜),起到了把细胞与外环境分开的功能,形成了一个有一定形状的结构单位。细胞内也分明阳,例如在真核细胞内,只有把细胞内进行正常代谢活动的那些酶分开,也就是依靠膜系结构将与某一功能有关的酶系统集中于一定地方,使之不会与其他酶系相混杂(不使阴阳棍杂),细胞才能进行正常代谢。如果阴阳混杂,那么,细胞内不同功能的生化活动就互相混和在一起.如果各种酶和各种底物全部象在试管内那样混和,不但细胞正常功能不能完成,而且很快就濒于死亡.然而,作为以分隔内外为己任的质膜(或扩大些范围说是膜系结构)还能再分吗?《素问•金瞪真言论》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也就是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而,可以肯定,膜系结构能分。现已证实,那些膜系结构确实能分成内、外功能不同的两层。接下来请看一下DNA结构图中两条呈双螺旋结构的带代表脱氧磷酸核糖的骨架链,其中的一股是从一种糖的裂位置向次一种糖的3)位置行走,而另一股则向相反方向行走,就很自然地分成为阴、阳了。我们暂把它们分别称之为DNA母链阴,DNA母链阳。在复制时,DNA母链阴和阳分开,紧接着阴链和阳链分别作为模板,按照A(腺喋吟)配T(胸腺呛咤),G(鸟嚓吟)配C(胞呛咙)的原则来引导新的相伴的子链形成,也就是说DNA母链阴上有一个A的地方就有一个T插入子链中,在母链阴中是C的地方,就在子链中加入一个G,如此进行下去就形成了一股DNA子链阳。同样以DNA母链阳为模板的则生成了一股DNA子链阴来.这样就从原来的螺旋生出了两条完全相同的新的子DNA来了。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看到DNA分子里有阴、阳两股链,在复制时是母链阴作为子链阳的模板,母链阳作为子链阴的模板,若没有母链阴,就没有子链阳,没有母链阳也就没有子链阴。这些情况完全可以用中医阴阳学说中的说法来加以归纳,即:“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可分而不可离”,说到这里,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阴阳之间能否转化?不转化又会怎样?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请看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质膜是在外的,而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的膜是在细胞内的,就外为阳内为阴的概念而言,可以认为质膜是阳,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的膜是阴.内质网的膜通过转移小泡能够加入高尔基复合体,而高尔基复合体的膜能形成分泌颗粒的膜,继而参加到质膜上去(由阴转化为阳);同样,质膜除了通过吞噬休和吞饮体的形成(入胞作用)转移到细胞内来,并且也可直接内移成内质网的一部分(由阳转化为阴).这种阴阳转化现象,在维持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这种转化,细胞只能是各细胞器的复合,而不成为是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统一性的整体了。在临床上,它对细胞表面的免疫性能以及对肿瘤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得好:“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肯定了阴阳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中医理论不但在指导中医的理、法、方、药中有作用,同样在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中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篇11

1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不能相互阐述或表达

20世纪50年代,同志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观点,并要求医务工作者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提出这个观点,是从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角度出发的。那么,怎样理解中西医结合呢?中西医结合可否理解为用中医理论阐述西医或者用西医理论阐述中医?如果这样理解会走向极端的,也是不科学的。如细胞属于哪脏哪腑哪经哪脉?中医学的经络为什么用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都“看”不到呢?有些人提出谁能找到经络可获诺贝尔医学奖。这和那些否定中医的观点一样,都是没有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误解了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以藏象和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用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点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中医学理论阐述人体的“功能”。中医藏象学说表达的是人体某一组器官或一系列器官的功能。如中医学概念的“肾”,其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1]。其内涵不仅仅是西医学上的肾脏,还包括生殖系统,同时还包括人体生长与发育。中医学概念的“脾”,与西医学概念的脾脏,意义完全不一样。气血津液学说中的“气”,其组成,中医学认为有先天之“精气”,食入之“谷气”和自然界中的“清气”。“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而西医学不知“气”为何物。“血”和“津液”也不同于西医所说的血液和体液,如中医学所说的“气血虚”所致月经量少或闭经等,通过西医学的化验检查不一定是贫血。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换句话说就是把各种功能联系起来的通道,即功能通道。因此西医学对“经络”是无法理解、无法想象、无法找到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死亡是“阴阳离绝”,死人没有阴气也没有阳气。无阴气无阳气,不是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因此中医学研究的人体是“活”人。

西医学,即现代医学是以尸体解剖为基础,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它体现了现代科学的特点。

西医学研究的是“分子”、“细胞”,是“看”得见的物质,而不是功能。西医学认为,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形态功能单位,由许多分子组成细胞。由许多形成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按一定方式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组织。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叫器官。若干器官联合在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的生理功能构成系统。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无论细胞、组织、器官还是系统都是由“看”得见的物质——分子构成的。现代医学研究人体已进入分子水平,是从分子的角度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从分子的角度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西医学研究人体是以尸体解剖为基础,人体死亡是呼吸心跳停止、生命活动消失或者脑细胞功能活动消失。当人体死亡、生命活动消失时,分子还存在,细胞还存在,仍可作为研究对象。西医学研究人体好似把人体当作机器一样来研究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医学研究的是“死”人。

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比较,中医理论讲述“功能”,而西医理论讲述“分子”或“物质”。在一定意义上,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的关系,像唯物辩证法中“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因此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是不能混淆的,也是不能相互阐述和表达的,用西医理论研究中医不是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药物的研究

2.1中医和西医研究药物的角度不同中医治疗疾病应用中药,是从药物的功效着手的。所谓功效,也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功能变化,实际上讲的是药物的“功能”,比如砒霜,其功效是外用蚀疮去腐,内服祛痰平喘;又如青蒿,其功效是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等[2]。西医治疗疾病应用西药,讲的是药物分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即药物分子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内某种分子、细胞、组织或系统的影响过程;或者某种抗生素分子在体内对微生物分子的作用过程,实际上讲的“分子”或“物质”,比如多酶片、氢化可的松;又如磺胺类抗生素等都是讲的药物分子。可见,中医和西医在治病时,研究药物角度是不相同的。

2.2中药的西药化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有学者认为同一患者一张处方中药,一张处方西药,这样是中西医结合。这种方法一方面浪费金钱增加患者负担,另一方面浪费宝贵的药物,而且易出现意想不到的不良作用,因为每味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并非单一,可能和西药有效成分重复或拮抗。这不是中西医结合。

中药治疗疾病有五千多年历史,中药确有疗效。中药学博大精深,单《本草纲目》就收集了一万多种中药,每一味中药都有各自不同的功效,甚至同一味中药,药用部分不同,功效也不一样,比如柴胡。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柴胡根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甾醇、多糖、黄酮、挥发油等;而茎叶主要含挥发油和芦丁等,不含皂苷;其挥发油主要在茎叶中,根含量甚微[3]。从柴胡可以看出,有些药物,其药用部分不同,所含有效成分不一样,功效也不相同。

中医中药要发展要推广,必须证明中药有疗效;中医中药为什么有效或者说中医中药有效的依据是什么,因此,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就很有必要。要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就必须结合现代科技,也就是应用西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中药,称为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西医学应用现代科技从砒霜中提取三氧化二砷治疗粒细胞性白血病,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难治性疟疾等;常用药物黄连素就是从中药黄连、黄柏等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为小檗碱[4]。这是中药的西药化研究的最好例证。

另一方面,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G或氧氟沙星,假如用中医方法研究,其功效是什么,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也无法理解。因此不能做西药的中药化研究。

为什么不能用中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西药,而可以用西医的药物研究方法研究中药呢?或者说,为什么不能作西药的中药化研究,而可以作中药的西药化研究呢?首先,它们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都是治病救人的药物,是“看”得见的物质;其次,每味中药功效的概括,是经过长期实践后归纳总结而来,要经过相当长时期,而应用现代科技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是用时短而且方便有效的。因此,可以进行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3怎样理解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的结,是结而非集,集是聚和总合的意思,结是联合和发生关系的意思[5]。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4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4.1疾病预防现代医学即西医已认识到,许多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精神因素导致消化性溃疡[6]。这类疾病怎样预防呢?西医学在这方面无具体的论述,而中医学却有详细、确切、系统的阐述。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但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较高。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介入疗法开展较多,而球囊扩张和安装支架非常普及,但是,在6个月或1年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冠脉再狭窄。要预防再狭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取得了理想疗效[7]。

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4.2疾病诊断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对健康要求比较高,许多疾病,患者要求给了明确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4.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如心脏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是最好的抢救方法,如果采用针灸或灌服中药的方法,而放弃心肺复苏,是不恰当的。又如发生在夏天,以发热、全身酸痛为主证,又无“上感”症状的患者,经西医手段检查后,考虑为病毒性感染。这类患者,中医诊断为“暑湿”感冒,应用中药治疗疗效高,不良反应少,而西医对病毒性感染治疗无特效,因此,该类患者应用中药治疗就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4.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脑出血停止、颅内高压消失之后;以及各种术后恢复期患者,西医怎么办呢,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总之,中西医结合应正确理解,恰当运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9.

2雷载权.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4-338.

3肖培根.新编中药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85-787.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3-214.

篇12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间久远,受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影响深刻,对于自小接受现代哲学和科学熏陶的年轻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难度。特别是职业院校非中医类专业的学生,由于课时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中医基本概念和理论,甚至达到“问病荐药”的水平可谓难上加难。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快速激起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增强学习中医的自觉性,对学生掌握中医思维产生了积极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实践

(一)以常见病激起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刚刚迈进大学的年轻学子,大多经历过失眠的痛苦,笔者以失眠的中医治疗作为开场白,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并顺着自己的思路去思考中医,从而对中医产生兴趣。

案例一:桂枝汤巧治失眠。

病例介绍:卢某,男,22岁,患失眠多年,前医曾以西药安定、舒乐安定治疗,用量逐渐加大,已形成依赖,停药即失眠;并以中药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长期调理效果不显。经仔细询问,方知患者夜半子时汗出甚,遂以桂枝汤加味调和阴阳,三剂即愈。

分析:根据中医阴阳理论,夜半子时是阴气至盛、阳气始长,即阴阳转化、交接的时间,如果阴阳转化交接顺利,则如常人。该案例子时汗出甚,证明阴阳交接不顺(即阴阳不和),阳不护阴则汗液外泄;又汗为心之外液,长期汗出影响心之藏神功能,则失眠。该案例病之本在阴阳不和,故用桂枝汤调和阴阳,立竿见影;而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常用的中药安神方剂,由于偏重于养心则疗效欠佳。

本案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阴阳消长平衡、相互转化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提前了解心与汗、心与神明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心的生理病理功能打下了基础。对处方的简要分析,使学生明白了中医强调是对证型而不是对病症,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教科书上强调的“问病荐药”实为“辨证荐药”。

(二)以疗效促进学生学习中医的自觉性。

疗效是中医存在的根本,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学习中医自觉性的动力。好的案例不仅可以鼓舞学生的学习劲头,对掌握中医理论也有莫大帮助。

案例二:年轻“10岁”的奥秘。

病例介绍:郭某,男,81岁。素患慢性气管炎,近年肺功能下降明显,稍有活动即气喘吁吁。2012年春节前因“感冒、肺炎”前往西医院接受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一周后尽管烧退、咳嗽减,但变得非常虚弱: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说话语声低微,食欲差,饭后腹胀,活动能力较病前进一步下降。笔者予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治疗两个月,不只饭量增加,肺功能也明显改善,体力明显恢复。

分析:该案例年逾八十,五脏功能已处于走下坡路状态。素有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下降,活动后气喘吁吁,说明患者肺气本虚,“子盗母气”则脾气也弱,该案例的基本病机为肺脾气虚。复因点滴抗生素,致脾气进一步受损,所以出现饭量小,饭后腹胀等脾虚气滞的症状。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健脾益气,理气除胀,一方面可以直接缓解食欲差、饭后腹胀等症状;另一方面,根据五行相生原理,培土即可生金,通过补脾气可达到益肺气之目的,所以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由于体力、精神状态都恢复到十年前的状态,是故患者感觉自己年轻了“10岁”。

本案例的神奇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中医的自觉性和动力;加深了学生对五行相生原理的理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培土生金”(虚则补其母)的含义。对后续将学的香砂六君子丸的功效适应症也有初步的了解。

(三)运用中国文化启迪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国文化中的很多术语都可以从中医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相反,运用中国文化去解释中医疗效,对启迪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判断疾病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案例三:水来土掩,鼻渊不治肺治脾。

病例介绍:董某,男,44岁,教师,患慢性鼻窦炎(鼻渊)20余年,一直未能根治,晨起必打喷嚏,流清稀涕,非常不雅,并常因喝冷饮加重。予补中益气丸合理中丸调理半个月,症状明显缓解,一个月后因同事聚会再喝冰啤酒,也没有出现流涕症状。

分析: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慢性鼻窦炎及其主症流涕、打喷嚏显然和肺失宣降有关。冰啤酒酒性属寒易伤阳,酒质属水易生湿,该患者常因喝冰啤酒加重,证明和脾阳不足也有关。一方面,土生金,脾阳不足生金能力减弱,则可致或加重肺气虚;另一方面,土克水,流涕乃土虚不能制水之征。本案例的根本病机在于脾阳不足,从而导致肺气虚和鼻涕生成过多。所以治疗上用中益气丸合理中丸温化脾土,不治肺而鼻涕自止,鼻渊自愈,此乃水来土掩之理。

本案例临床表现属肺系,治疗却从脾入手,显然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根据中医相生相克理论进行说明,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水来土掩”是谁都知道的中国文化,经此一解释,所有学生都茅塞顿开了。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反思

案例教学法用于中医教学,已经有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病案的分析能力,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与诊断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树立系统的中医辨证思维。但目前的案例教育基本上是针对本科中医类专业开设。

高职高专非中医类专业,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像本科那样展开来进行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起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掌握并活用中医基本理论去“问病荐药”,是职教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笔者在职业院校非中医类专业中医教学中将案例教学导入其中,采用循循诱导、共同学习的方式,克服了课时少、学生中医基础理论不够扎实的矛盾,使多数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能够熟练应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问病荐药”,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郭霞珍,马淑然.中医案例教学实现若干关键环节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6,(1).

[2] 丛丽.案例教学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4).

[3] 刘晓燕,郭霞珍.案例教学法在中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 (12).

[4] 黄剑.典型案例教学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4).

[5] 都广礼,文小平,马福良. 方剂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

篇13

二、配备个性化教材

传统的生理学教材系统性及西医理念较强,结合我校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的层次及专业特点特点,编写最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材尤为重要。我们教研室与中医、中药相关教研室合作,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编写了高职高专中医专业生理学专用教材,以西医生理学为重点,融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中、西医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学习生理学的兴趣,为学生架设了沟通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桥梁。

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我们采用多媒体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为生理学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我们构建多媒体网络课程平台,其包括生理学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将传统教学方法融入网络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地学习,教学内容实现了层次化、多媒体化、个性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BL(Problem-BasedLearing,PBL)教学法是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的授课方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提高思维技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课前通过病例分析,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答案。通过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方式,提高中医专业学生对西医的兴趣,学会用医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尝试利用中医西医相互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生理学在授课过程中应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会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相关内容,降低中医专业学生学习生理学的难度,也可以认识到生理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总之,中医院校医学生是我国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生力军,是中医药科研领域的后备力量,所以结合教学对象与授课内容,选择适宜的方法,注重和加强生理学教学创新,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枯燥、深奥的知识,是每位从事生理学教学的教师所面临严峻的现实课题。医院校的生理学教师应当运用生理学新理论、新技术和中医理论体系相结合进行教学、科研,使不同体系的学科不断渗透、互补、发展,最终达到发展中医、共阐生命科学之真谛的目标。

作者:张彩霞 王淞 杨鹏飞 周泰冰 单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