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规模化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目前,全县已形成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刺葡萄、南酸枣、毛竹林等三大主导产业。据统计,全县已种植刺葡萄1500亩,南酸枣人工栽种5万亩,年产南酸枣鲜果3000吨以上。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67.6万亩,活立竹9861万根,年加工产品竹200万根,竹笋产量20000吨,实现产值2.6亿元,实现税收500万元,林农来自竹产业人均年收入达1200元。
(二)六大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已成雏形
基本形成了茶叶、油茶、花卉苗木、有机水稻、畜禽养殖、脐橙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
(1)茶叶:以横水、铅厂、上堡、乐洞等乡镇为主产区的茶叶生产初具规模,全县茶叶面积25120亩,年产茶叶982吨。
(2)油茶:全县现有油茶总面积达8.3万亩,主要分布在金坑、杰坝、思顺、上堡、过埠等乡镇,2013年全县油茶籽产量750吨,茶油产量250吨,实现茶油产值2000万元,有油茶专业合作社3家,油茶协会8家。
(3)花卉苗木产业蒸蒸日上。等乡镇共有花卉苗木基地200个(处),总面积超过8000亩,主要品种有红豆杉、香樟、桂花、罗汉松等,2013年全县花卉苗木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
(4)畜禽养殖:有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0家,其中出栏4000-10000头养殖场4家;有年出笼8000羽的家禽养殖场1家。2013年生猪出栏9.5万头,家禽出笼77万羽。
(5)以新世野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的有机水稻种植1500亩,年产有机大米40万斤,市场前景看好。
(6)脐橙种植面积7.3万亩,产量达9.2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主要分布在龙勾、扬眉、铅厂、横水等乡镇。脐橙果品分级、包装销售企业43家,其中规模以上脐橙加工企业12家。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逐步显现
县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贵竹发展有限公司、省华森竹业有限公司、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县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4家(县宝龙果业有限公司、县鑫丰人造板厂、县赤水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9家(其中:种植业81家,林业25家,畜牧业23家,渔业1家,农业服务业6家),2013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7家(涵盖种稻大户、苗圃基地、特种养殖等行业)。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优惠措施,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1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3年起每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共计20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尤其在刺葡萄、南酸枣、大棚蔬菜等产业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给予了大力支持,激发了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五)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我县目前有8个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认证,认证产品涉及茶叶、脐橙、大米等21个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3591亩,其中无公害认证3万亩,绿色认证5万亩,有机认证3591亩。“高山茶”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受理,“野生刺葡萄原产地”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论是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大的只有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南酸枣加工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君子谷公司、新世野有机大米、崇峰罐头食品等企业正处在发展壮大时期,还有很多拓展空间。从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的带动面上来看,还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2、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农民恋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现阶段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3、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程度不高。就农业投入的风险评估而言,农业产业面临市场价格、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方面风险,使产业集约化经营很难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市场价格好,农户不按合同向企业提供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企业不愿按订单收购,造成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销售的矛盾相当突出。
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特色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一些服务内容、措施、办法、手段已跟不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种养业技术支撑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民急需的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资金服务、法律和文化等公益服务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要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贯穿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按照“做强龙头、做大基地、做精加工、做活营销”的发展理念,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着力提升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种养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跨越发展。
1、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我县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扶持,像“君子谷”、“齐云山”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力争强的行业“航母”。从而彻底改变我县经济结构单一的“一钨独大”的经济格局。一是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用市场的方式,积极引导和督促全县同类型的龙头企业具备条件的加强横向联合,实行品牌、技术、产品、信息、资源共享,搞好分工合作,努力整合建设跨区域的大型龙头企业。例如我县茶叶、脐橙、竹业都不同程度出现厂家多、品牌多、“小而全”、竞争力低下等现象,非常有必要进行整合经营;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做强做大,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国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
2、强化农业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围绕南酸枣、刺葡萄、茶叶、竹笋、有机大米、油茶等产业,切实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并制订优惠的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几个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来我县落户,建设规模农产品基地、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加工营销等,利用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畅达的市场销售网络,建成一批一头连接农户,一头紧贴市场的农业产、加、销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加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建设力度。围绕刺葡萄、南酸枣、竹业、茶叶、油茶、有机大米等主导(优势)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布局。采取订单农业等形式,加强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联系,引导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形式,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合作社、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使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所要求的品种、质量和加工能力相匹配。
篇2
相对来讲,盐碱地的改造就是必须以技术的投入为主要基础,而这个技术要求对于很多人来讲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润禾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此项集约经营改造。
为了引导规模农业的形成,国家应确立规模农业的相对标准,并对达到标准的给予一定的确认和政策支持,引导社会的资金积极投向规模农业,引导现代农业的快速高质量形成。润禾公司的发展实践中,在形成规模土地资源过程中就有很大的感触。润禾公司主要以自己的专利技术对盐碱地实施改造,在占有几万亩盐碱地资源的条件下,确立并实践着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篇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整合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围绕十大高效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大”,加快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提升高效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发展重点
(一)提高园艺业设施化水平。重点发展钢架大棚、日光温室和砖混菇房等设施,积极推广喷灌、滴灌和温光调控等技术,实施“穴盘化育苗、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加速提升花卉苗木、蔬菜和食用菌等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园艺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20*年,全市每个乡镇要建成规模设施栽培基地1个以上,全市新增设施蔬菜面积3.5万亩以上,砖混菇房达0.5亿平方尺以上,鲜切花年产量达1500万支以上。
(二)提高畜禽养殖集约化水平。以生猪、水禽和奶牛三个产业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促进畜禽生产由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向企业化、规模化养殖转变,提高畜禽生产集约化水平。20*年,全市新建畜禽养殖小区28个以上,每个乡镇培育畜禽规模养殖场(大户)1个以上,生猪、肉禽、蛋禽和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40%、77%、64%和77%。
(三)提高强势产业规模化水平。各县(区)突出地方优势,主攻1个主导产业,突出1—2个特色产业,按照“主导产业高效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要求,以基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放大亮点、做强规模,加速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规模效益。努力把沭阳县建成“中国花木第一县”,*县建成“中国食用菌之乡”,泗洪县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奶业生产基地”,宿豫区和宿城区建成“全省重要的规模设施蔬菜基地”;把杨树产业、洪泽湖大闸蟹产业打造成全国知名产业。
(四)提高高效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三资”投入高效农业。切实做好农产品加工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广、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增强农产品加工园区的辐射带动力。20*年,全市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每个县区至少引进1个投资额超亿元、当年投资3000万元的农业重点龙头企业。
(五)提高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各县(区)要选择1—2个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品牌,进行重点扶持、包装和宣传。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逐步实现农产品流通从输出原料向输出产品再向输出品牌的转变。20*年,每个县(区)至少要创建1个省级农产品名牌,全市争取实现农副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六)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在坚持土地基本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和新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使土地变资本、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经营的收益。20*年,每个县(区)都要选择2个以上村进行试点,在第一季度要有实质性进展,逐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向土地股份合作形式转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把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实施方案,上下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改进服务方式,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篇4
丰华食品公司与青岛农商银行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00年。最初,吕振山只是做点辣椒收购买卖,贷款金额仅3万元。慢慢地,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采购范围由省内拓展到新疆、河南、内蒙古,开始进行辣椒去把、籽皮分离、磨粉等的产品深加工。随着生意的越做越大,吕振山对资金的需求愈发强烈,要求也越来越细。“辣椒加工业对资金的需求很大,而且季节性特别明显。一般的银行贷款需要固定资产作抵押物,审批时间长、贷款期限卡得严,难以满足辣椒收购对资金的灵活性要求。因此,一到收购季为囤货到处找亲友借款凑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吕振山告诉笔者。
像吕振山这样有资金顾虑的商户,在于家村的辣椒市场中还有很多。这个全国最大的辣椒集散中心拥有600余户商家,每年资金需求数以亿元计。辣椒户们的金融需求变化引起了青岛农商银行的注意,显然依靠传统的一户一授信,难以一次性满足众多商户的融资需求。于是,针对于家村辣椒市场的发展特点,青岛农商银行出具了一套创新式的专业市场贷款融资方案。
随贷随还一年省息三分之一
“专业市场贷款”是指青岛农商银行专门向长期在专业市场内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发放的,以流动资金周转为用途的短期贷款业务。在青岛农商银行制定的《胶州市辣椒市场集中评级授信工作方案》中笔者看到,该行将这款产品进行了创新升级,将信用工程引入专业市场,采取集中评级、分户授信。
“农村专业市场具有商户类型统一、呈产业链发展的特点,有专业的市场管理方统一管理,便于开展集中评级和授信。”青岛农商银行零售金融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带着这样的思路,该行先是集中调集精干力量在市场中开展宣传,紧接着联合市场管理方对提出授信申请的市场商户进行集中评级,并根据商户的个人家庭净资产、交易规模、第一还款来源、担保情况等合理确定授信额度。于此同时,该行将信用工程“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特点也运用到专业市场贷款中,商户获得授信后可根据需要随时支取,贷款使用完可随时偿还。“淡季的时候把贷款还上,不用付利息,到了旺季需要贷款的时候再从银行贷,这样下来一年能省三分之一左右的利息成本。”吕振山为笔者算了一笔账。
篇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以来,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这种家庭经营方式规模小、成本高、利润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的缺陷也一步步显示出来。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使农民收入提高的速度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原有的城乡差距有进一步拉大之势。为提高收入,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力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打工,在农村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个别农村甚至出现了土地无人耕种,以至于荒芜的现象。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也成为必然趋势。
1.1 农村家庭经营规模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也不利于农民战胜各种自然灾害
在市场经济中,单户农民信息量小,很难把握市场规律,经营风险越来越大。这表明原有的家庭经营方式,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及农民收入都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要化解这些矛盾,推动农业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步伐,走规模化的经营之路。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2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需要大批有技能的青壮年成为城市工人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青壮年劳动力的人数和规模到2010年达到了顶峰后,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就是所谓“人口红利”下降的“刘易斯拐点”。今年春节后珠三角的用工荒也证实了这一点。没有大批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来到城市就不会有工业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化的进程就是农业人口减少的过程。因此,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步伐,搞规模化经营,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1.3 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也要求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市民
我国农村80后、90后的大批年轻人大都很早就来到城市,他们不熟悉农业生产,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务农,而是希望在城市留下来成为市民。未来几年将有大量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结果。这一切都表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让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市民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2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
我国有近14亿人口,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除少量品种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外,绝大部分粮食必须靠我国自己生产。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能养活中国人。规模化经营使那些懂农业、会经营、有资金、懂市场的人真正充实到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这不仅有利于采用农业机械化作业,采用新的耕种技术、化肥、种子等先进工艺改善农业的生产经营,也有利于提高经营者把握市场规律的能力,提高抗击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从而确保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推动品牌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极为重视,渴望农产品安全。而原有的一家一户经营很难实现这种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人们也很难相信在千家万户狭小的经营模式下生产者经营者能做到绿色生态安全。一些农户种植粮食蔬菜把自家食用的和拿到市场出售的严格分开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农业规模经营后,企业经营者才有能力有可能加大绿色有机生态上的投入,推动大批优质品牌农产品出现。规模化经营为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诚信度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这将提高食品安全,改善国人的生活质量,为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3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为我国当前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村经营方式的一次变革,也是我国农村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一次重新配置。这种资源配置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政府起辅助和引导作用。这场变革搞好了会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搞不好也会加深农村社会矛盾。因此,必须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必须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在确保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收益权的前提下,让农民得到实惠,让农村和农业得到发展。
4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方式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有许多,近几年从多地的实际看,有下列几种:
4.1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自愿将土地、资金入股成立生产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经营土地和收益权。这种方式比较简便易行,农民的民利更容易得到尊重。遵守契约精神,实现权利和责任义务的统一,是农业合作社的真谛所在。切不可将新型农业合作社搞成以前的生产队。
4.2 种植大户经营或成立家庭农场
这种方式主要是根据自愿原则,订立契约,把土地集中在少数种田能手和大户手中,或成立家庭农场。转让土地的农民可选择受雇于农场当农业工人,也可选择进城务工。
4.3 农业经营公司经营
农业公司和农民双方订立契约,农民定期获得收入。这种转让方式一般周期长,农民在转让土地经营权后可选择各种其他务工方式。这种农业经营公司就是农业企业,它的特点是通过契约取得土地经营权后,统一经营,不是过去的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方式。
篇6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早就被我国众多的学者所注意到。柯福艳认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互为依托,农业剩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农产品以及剩余劳动力,而城镇化则是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实现二者的同步推进时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曹俊杰等(2014>在分析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以及二者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在定性分析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问题上,诸多学者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苏发金(2012,运用时间序列VAR模型,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在短期内有负面影响,而在长期内则对其有促进作用。夏春萍等(2012 ) }"同样运用VAR方法,得出的结论为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反之亦然。毛智勇等(2013)通过采用得分比较方法,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度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定量分析了我国六个省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状。夏显力等(2013,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1991-2010年陕西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显著,而短期内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会不利于城镇化的提高。此外,张勇民等(2014) }',利用DEA方法,对我国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而韩国明等(2015)}e,则运用祸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1个省域2005-2012年的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其空间演变趋势。
篇7
在新的农村组织制度中,原乡级政府的一些重要职能部门可以转化为县级政府相应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法,通过济手段和导向性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如专业协会、合作社)把众多小农户重新组织起来,行使农业生产方面的组织职能,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组织模式。而村级的日常事务则可以由村民委员会处理,实行村民自治。
二、重视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一个很好的尽快搜集发展所需资金的很好办法,并且它具有传导效应,可以吸收先进的技术,国家要吸引外资,工业生产要招商引资,农业同样需要招商引资。农业招商引资,是指提供优厚条件,吸引有资金、有技术的个人或团体来当地进行农业生产,以尽快改变农业现状的措施。要进行农业招商,也需要进行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把农民手里富余或生产效率极低的土地承包给承包商,让他们进行现代化耕作或者是多种形式的农业型生产活动。这项措施和吸引人才入农业交相呼应,那些大中专毕业生可以进入这些承包商的门下,进行技术研究指导或者是市场开拓。
三、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招商引资的力度,也是城市化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必须引起重视,建议国家和地方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切实的改变农村的电力、通信、供水、供气、交通等状况。对农业的投资不但要减轻农业税,主要必须集中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科研上,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和抗灾害等能力。
四、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保障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采取政策扶持措施,例如可以对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优惠,从而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2)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3)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各种歧视政策与措施。
2.农村劳动力转移保障体。(1)对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失业最低保障制度,对于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在其过去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期内为农民提供相当于每年土地获益水平的失业最低生活保障;(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医疗保险制度;(3)农村剩余劳动力子女教育保障制度。通过建立一系列有效的保障制度来保证农村劳动力既能转移出去又能站得住脚。
五、加快城镇化步伐,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必须进一步解放农民。历史证明:每给农民松一个绑,国民经济就有一次大发展,农村经济就有一轮高增长。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小城镇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功能,发展服务业,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力、带动力。推进小城镇健康协调发展,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承载能力和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制定和完善小城镇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吸纳民间资金向城镇集中,鼓励和引导农村经济能人到小城镇经商办企业,引导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把农村的经营大户吸纳到小城镇来,把过剩的劳动力引到城镇来经商,发展服务业,带动农村的发展,促进繁荣。
六、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篇8
自我国农业从合作社到的体制转变后,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到目前这一体制转变对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推功作用已基本上没了潜力,尽管农业有少许发展,那也是靠科技技术进步拉动的。目前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而把老弱幼小放在家里,也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了,在外地睁了钱,就在老家农村盖上一个大院子,说是为了小孩子结婚用的,而刚刚结婚的年轻人就在新房里住不到一个月也出去打工了,留下了一个用了全家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心血挣来的钱盖的一个大院子没人住,又去到外地居住在那种很差的出租房里,不仅浪费了新房,而且占用了好多土地,老的小的在家少人照顾,家里人思念打工在外的人,在外打工的人担心、思念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付出了感情上的巨大代价,这与以人为本的国策明显违背,到头来农民还是收入最低的,而农民收入低又不能促进消费,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及提高生产总值也是有阻碍作用,尽管国家也在尽力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取消农业税、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等。
二、农业发展落后,农民依靠种地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农产品一般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四种市场类型比较
市场类型
厂商数量
产品差别程度
对价格控制的程度
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接近的市场
完全竞争
很多
完全无差别
没有
很容易
一些农产品市场
垄断竞争
很多
有差别
有一些
比较容易
一些轻工产品、零售业
寡头垄断
几个
有差别或者无差别
相当程度
比较困难
钢铁、汽车、石油
完全垄断
唯一
唯一的产品,并没有相近的替代品
很大程度,但是经常受到管理
篇9
贵州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通过对贵州地区土地规模化相关问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更深入、更彻底的了解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难题及解决对策,下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 贵州当前土地小规模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推广
贵州是高原山区,地形破碎,境内山岭纵横,河流深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1.34%,丘陵地占20.97%,山间盆地、岩溶洼地和河谷槽地等坝地仅占7.69%。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176万hm2,耕地面积只占到了其中的27%左右,在这27% 的耕地面积当中坡耕地和石漠化耕地比重大,分别占到了16%和15%,这就决定了贵州地区的天然耕地不具备机械化的自然基础。再把这样的耕地分割给各农户,人均宜耕耕地仅为773.72m2,各农户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是非常困难的。
1.2 不利于农业经营优秀者更好地发挥才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有2方面原因。年轻一代的农民缺乏农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家里土地闲置撂荒;部分转入非农部门的劳动力并没有转让自己手中的土地,而是把农业作为自己的副业来经营,投入的精力少,资金投入少且不到位,导致了农业的变相撂荒。
1.3 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跟不上市场节奏
总体上说,贵州地区的农业发展体系是比较落后的,他们所生产的农产品往往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没有统一的种植安排,种植经验有限、种科技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他们的销售市场过于狭小,基本局限在村、镇上,而一般同地区的农产品成熟期大都集中在同一时间内,使得市场需求不振,销售成为一大难题。
2 贵州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2.1 解放思想,加强宣传与引导
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农民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力军,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引导与教育是激发农民自主、自强走上农业规模化经营道路的1个基本保障。为此要加强引导,通过学习、参观、算账、对比等形式来引导农民切身感受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同时,要依据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原则,建立典型示范区,引导农民深切感受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好处,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力度。
2.2 建立高标准示范区,增强规模化经营的动力
农民因为缺乏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经验而怯于放手尝试,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动员那些经济实力雄厚、有深远影响力的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各合作组织等共同努力,搭建地区发展载体,增强规模化经营的动力。建立高标准示范区需要做好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包括苗种供给、技术支持、资金借贷等。此外,为了保证能够彻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还需要着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工程,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以项目、产业、园区为发展链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2.3 建立与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建设和谐新农村
农村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立法保障,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疾病救助、失业保险等方面,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为农村的土地流转提供动力和保障。
2.4 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
为此,需要建立灵活的流转模式,并制定完备的流转法规,确保农民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之下积极主动的连片出租、承包土地,对于出租年限10a以上的农户给予一定补偿,真正实现化土地为资本。要有效整合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将这些资金集中用于农村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培育规模经营主体等,并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
3 结 语
通过上述本文的探讨,我们对贵州地区实现农业规模化的2个重要问题有了深入了解,以期能够为贵州地区的农业规模化提供有益借鉴,推动贵州地区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篇10
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中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农业中的大型农机的发展应用也产生了障碍,也同时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转换率。目前,在土地流转的创新形式下,是要适时调整本地的农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推动现代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在促进土地流转中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1 农机化快速发展与土地分散经营的矛盾
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的农机购置补贴的带动下加快了农机的发展速度,也使大中型的农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根本改善了农业机械的基本结构,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式的经营模式,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有限制,也阻碍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所以在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中,要充分整合农业中的相关要素,实现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实施。要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的集中规模化。
2 农机化发展在加快土地流转中的作用
2.1 农业机械充分利用,提高了农机的装备水平
在土地集中流转的时期,农机的应用,特别是大型农机的应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土地集中的过程中,大型农机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农活基本都是农机完成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2.2 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土地的集中作业,改变以往一家一户散种的方式,土地机械人力的合理搭配,提高了生产效率。
2.3 促进劳动力的转移,拓宽致富道路
土地流转的过程也闲置了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集中转移也拓宽了致富的道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2.4 有利于新技术的普及推广
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形势下,建设者也是一批具有接受新事物的人才,对于在农业中的农机农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的人才的培养利用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些具有新型的人才的出现,为农业的现代化注入了活力。
3 土地流转与农机化发展的关系
土地流转与农机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机化的发展,有助于土地流转的加快进程,反之,土地流转的加快有助于农机的发展。
3.1 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能有效促进农机化发展
在土地流转方式上,推广农机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有助于加快土地的流转速度,在规模化的发展同时,发展规模化农业和农机机械生产化。
在田地里务农的劳动力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劳动力减少闲置土地增加,土地流转就向着农机大户种植大户进行靠拢,在这种新的土地规模经营的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的生产也只有土地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才能发挥出机械化的作用,降低劳动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3.2 农机化的快速发展,有效的促进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农机化的发展进程为农业的发展以及土地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农机化的发展也为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比如,一台拖拉机的生产效率是一头牛的5、6倍,收割机的生产力可以相当于70、80人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也降低了劳动的生产强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农机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在农业机械化广泛运用的今天,农业生产效率的逐步提高,生产的规模化效率高标准化,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就可以有条件的进行2、3产业的转移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降低农业产业的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农业的发展,为土地的流转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3.2.1 可以降低成本
在农业的生产中重要的成本就是种子、化肥、农药以及耕作的劳动成本。
3.2.2 可以增加收益
成本的降低也是收益的一种方式,在土地集中,机械化的生产过程能够让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统一化,通过统一的标准产量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也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都有利于土地的流转速度。
农机化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提高也为土地的流转创造了条件,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土地使用率;机械化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的收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4 建议
4.1 增加农机的投资力度
在推进土地的流转进程中,需要提升机械装备的水平,提高农机化的资金投入水平,扶持和鼓励发展农机科技示范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
4.2 因势利导,加快标准化进程
政府在农机化的发展,以及土地的流转方法,要饮食力道,鼓励和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从事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的个人和组织给予政策倾斜和补助。
4.3 大力培育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对于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要给予扶持,对于重点的个人和组织要给予培训和重点的服务。组织农户由个人的发展模式向规模标准化发展。
4.4 加强农业调控,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
对规模化生产中的土地要进行政府统一指导服务。加强流转后土地的机耕道建设,确保农业机械行走畅通。让农机与土地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
篇11
依法成片经营农用土地50亩以上,农业产业化用地是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且集中用于发展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规模化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包括生产农用地、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
一)提供初级农副产品的用地。生产农用地。指不需要修建建(构)筑物只在农用地上进行农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
二)或使用建筑材料但不破坏地表土层并易于垦复的温室大棚、附属绿化隔离带以及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池塘、沟渠)畜禽用水设施、畜禽圈舍等用地。设施农用地。指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服务配套的设施用地。具体包括:凡不需使用建筑材料硬化地面。
三)修建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等建筑用地;规模化生态农业区内,附属建设用地。指设施农业附属的管理和生活用房等建筑物用地。具体包括: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内。修建管理用房、生活用房和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设施等建筑用地。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的农业产业化附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经营土地总规模的3%以内,总面积不得超过20亩;规模化生态农业区附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经营土地总规模的5%以内,总面积不得超过100亩。
二、农业产业化用地的管理要求
一)实行分类管理。生产农用地和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
附属建设用地按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所需用地指标由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指标调剂解决)理。
二)应选择在城镇规划区规划范围以外,严格规划控制。集中发展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区。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要求,应尽量占用荒坡贫瘠土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原则上两江新区规划范围内不再发展规模化种植场、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场、规范化生态农业区。
三)严禁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名圈占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上修建的所有建(构)筑物一律不得转让。加强用途管理。严格农业产业化项目用地用途管理。
四)必须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流转土地。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转包等土地流转合法方式取得农业产业化用地。流转年限不得超过本轮土地承包剩余年限。
三、农业产业化用地的审批程序
一)生产农用地按照“三不变”原则经营农用土地。通过出租、转包等形式取得生产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的由区农业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土地流转登记手续。
二)设施农用地和附属建设用地按以下程序进行报批
1.项目申请。项目业主向所在镇政府提出农业产业化项目申请和选址意向。
2.项目选址。镇政府根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市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控制实施方案》以及城镇规划等提出选址意见。凡申请使用农业产业化附属建设用地的还应单独向区规划部门申报出具农村建设用地选址意见。
出具审核意见。申办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的企业或个人,3.项目审核。区农业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布局审查和核准。报区农业主管部门审核前,应先向区环保主管部门申报项目环评审查,由区环保主管部门出具环评审查意见。
申请用地审批。4.用地审批。项目业主向区土地主管部门提交用地申报审批表、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建设用地作价入股协议、设施农用地复耕协议、项目区1500地形图(标注流转土地红线和平面布置)勘测定界报告等资料。
按耕地开垦费标准缴纳复耕保证金。复耕保证金由项目所在镇代管,1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由区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区政府审批。设施农用地涉及占用耕地的项目业主须与被占地村社签订复耕协议。实行专账专户管理。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后,由项目业主按要求组织复耕。复耕完成并经镇政府验收合格后,由镇退还所收复耕保证金;若项目业主拒不履行复耕义务,或未按要求完成复耕的由镇使用代管的复耕保证金组织复耕,复耕完成后交还原集体经济组织耕种。
2附属建设用地。附属建设用地由区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后
报区政府审批。具体操作程序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指标管理使用有关规定办理。
四、农业产业化用地的监管工作
一)各镇街负责指导、监督农业产业化项目选址、农业产业化设施农用地复垦等工作。
二)区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区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准入审查。
三)区环保主管部门负责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区环评审查工作。
篇12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市农业源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271.27吨、34.78吨以内,比2010年排放量1412.52吨、39.52吨分别削减10%、12%。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农业源减排统计、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农业源减排统计体系,开展农业源环境统计,切实保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全部纳入统计范围。
(二)夯实农业源减排基础。对当前全市畜禽养殖污染状况再次进行调查、摸底和分析,逐个摸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方案,做到一场一策,科学合理地排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时间表。
(三)全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采取全过程综合治理技术。包括建设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采用干清粪的方法收集粪便,污水厌氧处理,沼液经生化处理或多级氧化塘处理后农业利用或达标排放,粪渣和沼渣通过堆肥发酵制取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全市8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及废水贮存设施,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形成减排能力。
(四)着力提高污染治理整体水平。各镇要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为契机,推动有条件的村屯建设集中的粪污处理场地,实现对养殖专业户畜禽粪便的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逐步提高污染治理整体水平,最大程度地降低养殖专业户的排污强度,实现畜禽养殖专业户减排。
(五)切实强化环境监管。定期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确保建成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工程稳定运行。实行包保制度,跟踪调度整改情况,保证督促到位、指导到位、整改到位。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严格履行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各项要求,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已建成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在2012年底前全部完成环评审批工作。
(六)大力推动畜禽养殖方式转变。“十二五”期间,农业源减排主要方向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当前,全市养殖专业户污染物排放量比重大,污染治理水平低,采取有力手段,通过政策激励、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推动养殖专业户向规模化养殖转变。
篇13
由于张炎夏耕种的土地面积较大,在试验初起的进货渠道上,占有了很大的优势,农药和化肥比普通个体农户节省了20%,种子进货价格更是节省了整整50%。这大大降低了他的生产成本。
第一年收获时节,张炎夏平均每亩地收获了1000斤稻谷,共计50万斤。而当时稻谷在粮食收购站的价格只有8毛9分钱每斤,于是他决定提高成本,转卖大米,以获取更高收益。张炎夏自行联系酒店以及农贸市场,跳过了粮食贩子这一渠道,成功在第一年内以最高4元/公斤的价格出售了自己的粮食,在第一年内,获利10万元。这不光让张炎夏淘到了第一桶金,也同时引起了金山区政府的关注,金山区区委区政府与张炎夏合作创办了上海金廊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开始扩大生产,与当地农户沟通,在不征用农民土地的前提下,与农户签订合同。提供农户统一种子化肥以及技术一条龙服务,并承诺以1.2元/斤的价格收购农户产出的稻谷,这比农户以往0.93元的稻谷出售价格高出了30%,受到了农户们的广泛支持,第二年该公司已经发展到3000亩地的种地规模。
在对张炎夏教授成功经验的采访中,他谈到,当种植规模变大时,传统的粮食种植过程已经不再适用,我们需要的是具体的分工合作。例如农药采取的是飞机喷洒,收割采取公开招标,用较低的价格将收割工作交付给专门的收割公司,这些都大大节省了劳动时间以及生产成本。在提高售出价格方面,张炎夏说到,目前市面上无公害产品的售价较高,但个体农户申请无公害检测成本较高,由于他们销售量大,申请政府进行无公害检测,相当于每公斤成本只需要几厘钱,这也大大扩大了公司的收入。张炎夏公司的经营方式,在没有改变农民土地联产承包制的前提下,没有花国家一分钱,而是采用集约化方式,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并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规模化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体现。
2日本农业规模化生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8.3万公顷,相当于我国的1/25。从1959年起日本对《农地法》数次进行修改。先后颁布了《农地振兴整备法》(1969)《农地利用增进法》(1980)和《经营基础强化法》(1995),这三个法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促进农地向有能力的经营者手中集中,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日本为了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科研教育和职业培训,实现农业机械化,积极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和科技新知识。力求以科技的力量带动日本农业经济的发展。以日本松本市的农业经营为例,该市经营耕地2公顷以上的农户占农户总人数的79%,典型农户经营最少的有2公顷,最多的有46.5公顷,农业规模化为他们带来的收入也是十分可观,每个农户都只经营1~2个农产品,2004年中,该市收入最低的农户年收入32.3万元,最高的农户年收入约150.4万元,是白领阶层家庭平均收入(约35万元)的4倍多。可见日本农户的收入较之我国翻了好几番,但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日本用不足我国1/25的耕地,解决了相当于我国1/12分的人口的温饱问题。
3我国目前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规模化生产早已在很多地方有过先例,其中不乏一些成功事例,但始终未得到广泛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发展时间比较短,存在部分问题:
①经济主体之间没有固定的合作机制与利益分享机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确实解决了农民的农产品出售问题,农民不需要再通过市场去寻找交易对象。这样节约了大量的市场交易成本。企业与农户中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但是又包含个人经济利益于其中。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法律的缺失,以及农业必须面对的来自自然与市场的风险,给双方生产和收入预期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在农产品产业化过程中,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因生产单位众多,完全处于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而收购农产品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往往竞争不完全,所以企业在加工与销售环节中获得的部分利益,很难通过市场转移到农民手中。由此可知,目前我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机制无法让农户达到利益最大化。
②龙头企业实力有限,无法带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大力发展。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时间不长,龙头企业以及其他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也属于起步阶段,对整个农业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目前只有大力推动农业企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才能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4规范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几点建议
农业规模化生产在我国部分地区试行了多年,但发展始终比较缓慢,针对于目前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一些问题,规范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进程不得不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