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程信息化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程信息化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程信息化管理

篇1

1.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最初的工程管理模范工程是1982年的鲁布革水电站项目,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采用招投标模式开展工作的工程项目,这也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进入了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新时期。目前,我国在公路行业各阶段均需要完备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从规划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到后期运维阶段没有完整统一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这与我国工程建设模式的特点有关。由于工程项目各阶段都是独立开展工作,各参与方之间没有良好的信息沟通、共享平台和机制,使得各参与方都是各自为战,即使有的项目参与方拥有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但由于信息数据仅针对自己,不能真正实现信息的“流动”。我国今后在公路建设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依然任重而道远。

1.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公路建设行业经过长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管理系统或体系,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公路数字化设计系统、物料采购系统、运维管理系统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发达国家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和研究智能化、电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我国工程建设模式不同,国外大多在设计、施工阶段均由同一家公司完成工程建设,因此,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数据能够用于指导施工,施工信息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因设计缺陷导致的返工等,真正做到了设计施工一体化。

2勘察设计阶段的信息化管理

勘察设计阶段在公路建设阶段中处于上游,勘察设计成果能够直接指导建设单位开展相关施工工作。因此,在勘察设计阶段能够有效利用好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不但能节约设计成本,提高设计效率,而且设计信息的数字化方便传输、共享。如今BIM技术的大力发展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提供了另外一项重要的手段。BIM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的工程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协同化管理过程和活动。以其灵活、方便、快捷、准确的反映工程信息而为决策者提供完整的管理信息。通过BIM数据,可以保证设计者的设计成果能够精确的与工程实际吻合,避免了因错、漏、碰、缺而导致的返工。此外,勘察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对于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起到关键的起点作用,在设计阶段之后的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均能够利用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及数据开展相应的工作。协同设计一直是勘察设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设计者在设计时与其他设计者沟通往往采用传统的电话、视频、会议等形式开展讨论工作。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当上游设计发生变更后,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下游,就会造成下游依然在延续原有设计方案,当下游发现上游设计变更后已经为时已晚。通过Projectwise协同平台可以使得不同工作分工的设计者能够在PW体系中完成协同设计,当上游设计发生变更后,下游设计者能够实时接收来自上游设计的变更信息。避免了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共享闭塞的问题。

3施工阶段的信息化管理

施工阶段一般分为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物料管理等主要模块。不少施工单位都自筹资金建立了针对具体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这种信息化管理平台往往是局部的、狭义的,只能反映本项目的管理情况。对于大型施工企业来说,以项目级管理入手,开发出适合整个企业的企业级信息化管理系统才是关键。涉及到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就会涉及人力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这需要与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无缝对接。BIM技术作为贯穿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与解决方案能够为项目或企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手段,实现公路工程信息化管理。BIM技术以模型为载体,模型具有工程信息属性。通过BIM技术能够实现工程项目的碰撞检测、可视化施工模拟、进度模拟、实景VR漫游展示等。在施工阶段,通过BIM模型搭建一整套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工序及管控,可以与业主方、监理方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小组,按照需求开通管理权限,将实际工程内业所需的各种工程报表和审批单内嵌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能够实现工程项目从施工放样、土地平整、土方施工到竣工验收的一整套管理信息化管理流程。

4运营维护阶段的信息化管理

篇2

信息化管理对现代化企业来说是实现其目标和效益的前提,它为工程造价的经营工作提供了根据。所以需要对日常工作中的原始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筛选,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造价数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本质就是根据原始信息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的实现信息共享,进行合理正确的决策。所以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研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预算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分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在整个竞争中工程造价体现已经逐渐走向了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必须适应整个市场的发展需求,工程造价系统也逐步的丰富起来。但是在具体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基本的设施不能满足信息化的要求

目前的设施没有根据工程造价本身的特点设置对信息的收集和储备的功能。而信息化作为以网络通信和数据库构成的运行环境,没有预见性和发展性,因为刚开始应用发展不成熟,在操作技术层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人机交互的时候没有完成信息化的需求

工程造价信息化不仅仅对技术和硬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由于工作人员收集和加工信息方法的滞后,导致信息资源在收集的时候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系统的效率。

(三)工程造价信息化系统仍存在不足

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来说,由于管理人员内部信息的共享体系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体系都没有正式形成,所以大面积的信息资源共享就显得很困难。所以不能确保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更不能确保信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快速传递。

三、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研究的对策

通过对目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创新和改革为主要动力,以建设和增强工程造价管理技术为主要目标。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分步进行实施,所以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科学的造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

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是顺应市场需求和发展的,是建立信息化领域的重点,制定合理科学的造价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统筹规划的最终目的。通过从技术操作和人才培养多个方向入手,努力建设和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制度与体系。

(二)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经营技术

工程造价与工程技术是息息相关的,是不可分开来说的。工程造价上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后期工程质量的优劣、成本的高低。工作中造价控制人员除了要有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与技术人员相联系,审查及优化造价方案也是提高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从若干个造价方案中选择一个技术上切实可行、施工期限能满足要求、施工质量能够保证、施工费用较低的造价方案。对施工时所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具体某专项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同样有必要组织各专业造价人员对其中有关涉及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进行审查,结合现场实际,对其进行经济分析,为施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达到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目的。

(三)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标准和政策

根据目前建立完成和实施的众多工程造价信息化网络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和政策环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不能完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应用。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强工程造价网络平台的构建和信息资源保护技术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并且和建设领域的相关信息政策进行合理的衔接,制定规范的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权威规范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保证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有序发展。

(四)加大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资金投入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和方案,并且制定出优惠的政策法规。所以必须保证有效的资金投入,从各个方面调动建设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只有足够的资金才能保障发展和建设强大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因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最终都取决于人力资源的优劣,在这项大型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就是需要即懂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成立一支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团队和应用团队,来满足日益增加的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需要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两方面作为保障,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经济基础。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也是建筑工程迈向科学化和先进化的基础。所以只有建立合理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高宪梅.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里的改革[J].福建建设科技,2009(03).

[2] 张传更.浅谈公路工程造价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10).

[3] 向东.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A].第十届建设行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篇3

1.2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文章在研究国内外文献及实例的基础上,以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为依据,针对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工程档案管理的需要,基于物联网的技术,设计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1)纸质工程档案电子化功能目前,尚有很多工程档案的管理仍为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分离,并以人工查询检索为主。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要求全部工程档案以电子化数据的形式存入既定的数据库系统。山东建筑大学在工程档案建档过程中,已对规划设计、管线等功能设计图在存档规划设计蓝图的同时,一并存储CAD文件;验收材料在存档验收报告及支撑材料的同时,一并存储工程建设的实时监测或记录电子数据。(2)工程档案智能识别调取功能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动议报批、立项审批、勘察设计、生产准备、施工建设、监理验收、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都会产生档案信息[9]。工程档案存在于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要求对工程项目自始至终的全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和节点的档案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建立电子识别码或二维码标签,在利用档案数据时可以通过直接扫描标签的方式自动调取。山东建筑大学对各单体建筑建设全过程档案进行了数据编码,并分类登记入库,为利用物联网进行工程档案信息管理建立了坚实的基础。(3)工程档案数据全时分析功能在工程项目提出后,关于工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合设计和建设方案等都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对国内外相同性质、相近体量的工程进行对比,并运用云数据和相关算法,对工程项目数据进行基于现实环境的分析,得出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相关数据预测,从而为工程项目的稳步实施提供技术依据。这是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领域[10]。目前,工程档案数据全时分析功能尚处在框架设计阶段。(4)工程档案数据实时更新功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在某一单项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内,由于方案优化修改、运行维修改造、功能提升等原因,工程档案的数据处在动态变化中,前后数据的更新或实时化显现尤为重要。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将所有档案数据均存储于服务器中,能够根据项目进展,实时更新数据,特别是当项目复杂、分期任务繁多时,更会根据时间节点和项目进展阶段将档案数据快速调阅,并能够通过编辑插件调入文件等形式统一将同一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有效保证了工程档案数据的即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5)工程档案业内数据交流功能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生的档案数据不同,但彼此间又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将项目进展中所涉及的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交流和转换,从而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有效的资料,并辅助工程项目决策。山东建筑大学在新校区工程建设中,以综合分析工程档案为基础,对新建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例如运用绿色校园理念,建成了国内第一栋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而采用B/S+C/S架构,自主设计运行了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不同行业和项目间的工程档案数据交流和分析,为学校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及监管体系的成功案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6)工程档案项目间数据共享功能如今建筑形式越来越多、建筑功能和用途愈来愈呈现多样性,特别是对于商业、办公等相对造价、出售价格比较高的建设项目,在其决策立项、规划设计等进度中,如果可以参照相似位置、类似环境下不同项目的建设情况,其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也将迎刃而解,项目造价、工程组织等也将更为有序和高效。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项目间的数据共享,实现数据比对,建立相同工程项目一体化的施工进度、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山东建筑大学在新校区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各项目单体或施工标段分类管理,以工程档案为支撑,提出统一的人员工作规范、技术和施工标准,实现了新校区建设“工程优质、人员优秀、投资优化”的目标。

2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策

2.1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

射频识别和无线传感网WSN(WirelessSensorNetwork)是物联网的两大核心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实物目标进行非接触式识别,简而言之,即能够通过读取物品上的电子标签(条形码、二维码等)进行数据识别和相应的处理。而无线传感网技术是由部署在区域内的微型传感节点组成,以无线网络通信的形式,构成一个自组织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信息,发送给网络中枢[11]。通过将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传感网技术应用到工程档案管理中,即构成了一个由无数档案条目节点组成的在线数据库,管理者或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终端登录互联网,继而实现对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12]。基于这种标准的层次,搭建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为:每一个工程档案都有一个电子标签,档案库房中有多个传感器节点,这些节点相互组成无线传感网。单一档案条目的插卷、修改、更新都将通过无线传感网在数据库中实时更新,并自主形成一个工程档案云数据平台。

2.2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策略

物联网为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但是,为有效利用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仍需要从管理上进一步规范相应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1)规范档案归档标准规范的档案归档标准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为了基于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采集到标准的数据,在新的档案入馆前,需要制定档案编目的标准,包括列别、年份、密级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写入RFID条形码或二维码标签。当将档案信息调入系统时,需要设立规范的审核制度,保证入库信息的规范和准确。(2)规范档案使用标准规范的档案使用标准既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障。在物联网背景下,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确定电子档案相关档案的查阅权限范围;当需要借出或还回实体档案时,必须扫描档案的条形码,记录档案的转移情况。(3)强化部门间协调沟通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决定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深度。相关部门间不定时的进行业务和技术上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扩大档案信息化的范围,全面实现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4)强化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培训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信息化背景下档案服务的质量[14]。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和理念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理念的理解。

篇4

随着经济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地进行信息化改造,建筑施工领域也是如此,建造信息化共享平台,这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企业的竞争力,还因为时展的高科技要求,一般建设领域的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工程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包括立项、规划、设计、建设直至交钥匙的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战略,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受到很多条件的约束,信息化开展程度参差不齐,这样在市场化中,施工企业所呈现的信息不够完善,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管理的引进,同样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尤其是一些很有针对性的为工程项目而开发的各种专业软件,它们会使工作事半功倍。

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优势

目前,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信息化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对于信息工程项目的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近一两年才开始探讨和研究诸如立项、评估、定额、监理、效益评价等问题。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努力研究的课题,是项目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提高。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2.1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以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为主,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是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包含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控制数据,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体系,发挥企业信息化的作用,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

2.2 完善施工企业的信息数据资源

我们知道,项目前期工作是实施好项目的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我们要收集信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为保证项目的切实可行,必须把前期工作做扎实,收集好各种数据,以此来确保项目依法管理和投资收益的关键。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可为今后承接类似项目招投标阶段重要的参照依据,另一方面作为项目承建能力的依据,成为新时期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可替代的优势之一。数据资源可以辅助企业管理并提供战略决策参考,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之一,可以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数据依据。

2.3 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

项目管理软件大大地提高了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它有很多优点,比如:提供了一个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协同工作管理平台;对中小企业非常适合,一些版本可免费供小项目和有限数量的用户使用;适用于分散办公和远程办公可以免费试用;费用较低;对项目的进程和文档资料能够系统化管理;共享方便,易于使用。

目前国内外供各个行业所使用的在线项目管理软件有:MyToDoList PHP、百会PM、Zoho PM、Google Spread-

sheets、旺田信息Appfarm等。而在线免费(试用)项目管理软件则有:禅道项目管理软件Basecamp、Comindwoork、GoPlan、趣客、易度(SaaS型)、TeamOffice(SaaS型)等。

其中MyToDoList PHP、百会PM、Zoho PM、TeamOffice(SaaS型).对中小企业和项目团队非常适合。对于某些行业,由于其项目管理复杂,大多需要定制自己的项目管理流程,旺田信息的Appfarm能够满足这些企业需求。

3 结束语

总之,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较低,实际应用情况不容乐观。要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和企业都要付诸努力。积极推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创新,坚持创新,勇于探索,不断总结,丰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一定能创造新的经验,取得新的丰硕成果。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融合国际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邱菀华等.现代项目管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吴涛.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王知群.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发展和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04.4.

[4]董伟.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初探[J].科技资讯,2008,30.

[5]Jack Gido,James P Clements.Successful ProjectManagement,3e.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篇5

一、城建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城建档案的重要性

对于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城市建设活动所产生的结果,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只有两个其一是城市实体,通俗解释就是构成城市的所有建筑;其二是城建档案,既是城市信息记录,主要记录在实体建设改造和演变等过程,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图纸声像等信息作为一个城市在建设活动中所得的成果之一,与综合档案相比,城建档案在其编制形式体系结构保存载体和信息内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城建档案的特殊性在于:第一,在工程项目上以单位为组卷,按专业类别布局存放,突破了机构与个人的全宗局限第二,内容中包含了很多的工程图纸和建设施工现场的声像资料,相比于与其他类的档案,城建档案是一个城市在建设活动中的所有专业技术和行业管理的综合记载,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宝藏。

(二)城建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形态要进行发展更新,必须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街道立交桥摩天大楼已不能再用于作为一个城市建设的体现,发达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标志着城市建设发达在中国建设事业的纲领中明确表明,信息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把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法而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事业来说,城建档案是这个城市建设事业中最完整最丰富最真实可靠最持久系统最集中精炼的记载因此,在城建档案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快数字化城建档案馆的建设步伐,可以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所以,城建档案信息化是新时代背景下一个城市建设的必要前提,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三)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可行性

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时代,正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并且现今的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计算机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快捷人类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大量的计算,并且运算速度也远远快于人力所以要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从而达到城建档案信息化的要求,继而使城市建设更好的发展。

三、城建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城建档案信息技术有待提高。和世界上其他的先进国家比较之下,目前在我国,城建档案软件以及技术研发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由于现行的档案信息整理、分类、著录等还没有统一化、科学化,信息软件防范网络风险的功能不强,应用软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有待规范。城建档案信息化建造的条件是办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办理还存在必定的缺乏。例如,在声像档案的保管方面,很多档案馆对现已处理过的数字化电子文件不重视,使得电子文件因空气、温度等影响而受损。一起,因为城建档案在必定程度上完成了信息化。可是这种信息化的档案恰恰是被置之不理,而并没有真实完成与网络对接,转变为“一种全新的传达、沟通城建档案信息的方法与高质量的城建档案信息产品”。这些办理方面的缝隙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造带来了压力。

(三)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建造的要害在人。因而要推进信息化建造,作业人员首先要具备现代化网络常识和专业常识,而不能只是满足于通常的计算机操作。但从当前看,许多地方的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尤其是城建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因而,虽然有的档案馆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随着城市建造的飞速发展,每年城建档案馆接收入馆的档案数量激增,因为当前的相应的作业人员数量有限,在档案事务辅导、查询、使用等作业量现已饱满,底子没有时刻和精力去顾及档案的信息化作业。

四、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

(一)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水平。根据当前城建档案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或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推广,逐步建立同一平台为分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其次,是逐步完善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职能部门每年移交的大量成果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此外,还应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界定首先制订密级标准,对室藏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其次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

(二)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进,使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现今,在计算机迅速发扎的局势下,计算机办理软件的应用为完成档案办理现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档案部分树立自个的局域网,添置计

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在系统开发和档案使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子文件的产生,怎么安全且高效地办理电子档案已成为不行逃避的现实问题早在年,国家档案局就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造施行大纲,需求电子文件构成单位和接收单位仔细做好电子档案的办理等作业因而,选择适合电子文件构成单位本身特色的档案办理软件,有计划、有对于性地进行录入。开发使用等作业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造不行逃避的一项重要作业。档案办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通过选择适宜的档案办理软件,不光能够到达科学高效办理电子文件的目的,而且电子文件作为信息资源,通过软件的结合和开发,既是电子文件构成单位的有利堆集,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笔无穷的文明财富信息化建造理念,需求科学的档案办理软件作支持,单纯以传统方法办理很多电子文件,绝非明智之举,档案办理软件集功用全部智能快捷高效等长处于一身,是疏通信息化建造办理头绪,进步档案作业质量和功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议着档案信息化建造的胜败从安全视点来说,优秀的档案办理软件本身的安全设置,如拜访授权用户安全级别暗码设置等功用模块,已成为电子文件办理使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保证档案信息安全。

(三)城建档案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档案信息化意识。只有相关机构和部门领导观念得到转变,真心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才能促进和推动档案信息化的改进和不断完善档案工作人员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他们的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结束语: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建设速度还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影响了城建档案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文章对城建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1]王洋,杨良玖.工程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3,10:171-172.

[2]容丹梅.加强工程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29:121-122.

[3]王飞娟.浅谈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J].城建档案,2013,04:42-43.

[4]杨晓云,梁栋.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7:279.

篇6

1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属于新型辅助工具,严重影响着社会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作为可行性、先进性的工程辅助管理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可提升数据采集、信息沟通效果,将繁杂、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类、组织。若误解计算机,在工程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必然会付出巨大代价。采取计算机系统进行工程管理,是按照高投入、高风险与高收益原则,若低估信息化能力,或夸大计算机效能,必然会影响企业发展。

对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存在诸多类似误区,对项目管理难度的低估、夸大。所以,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特点,认真分析信息化特点。在工程建设中,不能任何事情均依靠信息化管理系统,而是依靠新工具,改进我国的工作水平,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通过新管理手段,树立创新管理思想。目前,提升管理水平,是工程项目的更高要求。例如,实现业务、财务管理一体化,必须有效管理各类信息,而传统管理方法,不可能实现庞大数据关联。所以,需寻求更为有效、科学的管理手段与管理工具。

现阶段,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信息化软件,产品质量、系统效能也各不相同,价格存在较大区别。对于国内软件公司,所产生产品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系统水平总体不高。国外产品的成本较高,采购环节、采购成本远远高于国内产品。国内的水利建设、电力建设等行业,由于接触国外监理较多,国外产品应用远远好于公路建设行业。目前,在公路建设行业中,也逐渐采取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特别是某些公路建设项目,涉及了国外资金,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

2 项目管理的难点分析

首先,沟通。通常而言,管理人员的重心在于项目管理成本、管理效益、工程进度、项目质量等管理,而其管理实质在于信息沟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涉及部门、机构较多。在传统项目管理中,主要采取发文或开会方式,其信息传递效果明显不好。因此,在项目管理中,诸多问题出现于沟通环节。

其次,数据。对于项目管理而言,关乎着工程进度、项目成本、工程质量与项目合同等问题,数据量庞大、复杂,动态化掌握信息数据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对于项目图纸与竣工资料,通常采取纸质形式归类保存,保存、查找存在一定困难。

第三,不确定因素。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不确定因素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而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使得施工计划与动态变化不相适应,增加了管理难度。

3 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要求

首先,业务化。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必须发挥其作用,有效整合实际业务,结合管理模式,开展信息化业务管理。

其次,电子化。实施信息化管理,必须建立数据库,储存相关工程数据,而工程图纸、项目文件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生产。对于传统纸质文件资料,以扫描方式,进行电子化保存,进而提升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三,网络化。在工程管理中,必须依靠网络环境,方可实现信息化管理。借助网络环境、网络条件,方可实现数据共享与信息沟通。通过计算机硬件,搭建网络工作,作为信息化管理载体,实施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第四,规范化。项目工程的规范化管理,不仅要规范工作流程,还需规范输入系统信息,对于凌乱数据,计算机是无法处理的。

4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管理模式。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模式是信息管理的前提,计算机技术只是辅工具。开展项目管理,需处理大量信息。例如工程成本、项目质量、工程进度等,为快速处理这些系想你,必须加强各部门沟通、协作,打破传统部门间隔。在我国项目管理方面,信息化管理尚未成功经验。同时,按照我国国情,不可能完全模仿、招办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现相关先进观念、成功经验。

其次,信息化管理认识。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十分专业。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概念日益更新,若非信息领域专业人才,难以把握信息化管理重点。而各部门站在各自角度,提出一些模糊需求。因信息化管理作为系统性、复杂性工程,各部门具有信息共享、数据交换的需求。所以,按照业务需求,制定整体框架,解决各部门实际需求。若缺乏整体框架意识,各部门之间无法达成共识,存在较多意见分歧,进而难以推进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第三,人员素质。不论是何种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中,需注重以人为本,企业员工素质、观念,对项目管理模式具有直接影响。开展信息化管理,更需依靠人员素质。若不开展员工培训,企业员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难以提高,难以适应新管理手段、新管理方法。立足管理角度,信息作为基础性原始资料,通过信息管理,为人科学分析、合理决策服务。而信息化系统是知识重复使用、信息共享而服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推动我国各类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必须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项目管理难点与信息管理要求,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化管理认识,提升企业人员素质,促使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篇7

1.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筑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在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和提高。随着建筑市场逐年增多,建筑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谋求出路,开始注重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一些资本雄厚、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起了局域网,让内部的资源共享成为了现实。此外,项目管理软件也是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一个关注重点。但是,就近段时间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情况而言,有很多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不足存在,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产的项目管理软件还不够成熟,同一些著名的国外软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然而不是每款进口软件都适合我国的建筑行业,这是由于我国的组织结构与国外不同而造成的,所以,开发与中国建筑行情相适应的项目管理软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②不论是建筑企业还是施工单位,其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和认识都还不够深刻,对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如规范操作流程、预测风险、实时监控等完全没有概念,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强化;③区域间、行业间的信息化管理发展不平衡,这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2.在建筑工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建筑工程的管理具有系统性、专业性,它涉及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这些建筑环节是密切相连、环环紧扣的,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是指工程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和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建筑工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对管理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中汲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其中的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等为建筑项目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在工程项目的实施期控制好建筑目标,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后期运行;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和集中化、信息变换和处理的程序化、信息传输的电子化的实现,让建筑信息的透明度更高,便于获取;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控制成本,最终实现项目增值。

3.对策和建议

3.1构建多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牵连到了地方政府、设计、监管、业主等多个利害关系人,建筑工程的管理涉及到了施工管理、建材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和环节。因此,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利害关系人的需求以及所涉及到的各方管理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让信息化管理覆盖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利用当前最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自动生成面向不同利害关系人的数据库,把它作为信息化管理流程的核心,实现各种建筑资源的信息化。

3.2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筑项目在理想、招标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采用国家、地方或行业的定额标准,而这些定额数据的计算量很大,管理体系十分庞杂,再加上建筑工程的操作流程纷繁复杂,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一体化性质的信息化管理体统。在建立这样一个一体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与建筑工程紧密相关的质量安全、定额成本、物资分配、人员管理等管理内容。把这些环节的管理科学的、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建立新的数据中心,重造工作流程,打破各环节独自应对的局限性,使建筑工程的各部门、个环节间实现联合监控,有效协调各方的工作关系,实现整体管理。

3.3加强信息系统和国产软件的研发

我国的信息系统和项目管理软件正处于发展阶段,同一些科技、经济都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一国内外差距在建筑行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由于受到我国的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着就要求我国要加强对信息系统和项目管理软件的研究和开发。例如,由于受到环保要求、天气变幻、地质状况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成本预算等造成一定的阻碍,这时如果仅仅依靠外国设计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往往不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成效,很难对这些未知的参数进行调整,就算可以加以利用,但是一般情况下价格都非常的昂贵。所以,有必要加强我国的信息系统和国产软件的研发力度,加快开发步伐,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建筑环境的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在系统和软件的研发过程中,要注意提高他们的可操作性,降低其操作难度,让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尽快得到普及。

4.总结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是有其必要性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不是完美无瑕的。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当中必然会存在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合理的有效措施,克服和完善这些问题和不足,让我国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越来越规范。

[参考文献]

篇8

1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深入研究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特点主要有5个:(1)建设周期长;(2)技术条件复杂;(3)规模比较大;(4)勘探设计比较复杂;(5)工程实施和验收过程较为复杂。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水利工程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不同的工程所涉及到的问题都非常多,尤其是环境条件和设计变动都非常多。另外,水利工程往往还涉及到复杂的移民和征地等环节,需要协调的问题也非常多。如今,信息化高度发展,人们对于信息化的需要也是日益加深。相关统计资料也进一步显示,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前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实践可能性。事实上,所谓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指的是利用信息技g将水利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并对整个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存储、利用的全部过程。在笔者的观点里,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已然是水利事业必然发展趋势所在。

2 现阶段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所在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已然开展的如火如荼,在水利工程的众多领域都已经应用的十分广泛。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就是可以进一步提升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自动化水平。然而,毕竟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时间尚短,在很多领域都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笔者进行了一些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2.1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设施不是十分完善的现状

上文中我们曾经分析过,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需要的硬件设施是非常多的。然而,纵观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现状,很多情况都存在建设资金匮乏,设备陈旧,交通不便利等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会使得整个工程的基础设施出现疏漏,引发大的管理问题。

例如笔者所工作的陕西省宝鸡峡灌区,诸如总二支、总三支一类的渠道处地偏僻,闸门老旧,附近也无电力接入,这种情况给信息化建设带来极大障碍和不便。

再者从宝鸡峡灌区近年来信息化建成工程设施情况来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设施遭人为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太阳能板被损坏,电池被盗等情况较为易发,给日常维护带来较大麻烦和资金压力。

其次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换代经费严重不足。宝鸡峡灌区近年来建成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设施的日常维护费用给灌区带来较大的使用压力,而信息化设施更新换代也较快,不及时更新会和新设备兼容性降低,此类资金又无专有渠道,灌区资金压力大,久而久之会形成水利单位“用不起”的尴尬。以上情况还待上级部门和国家相关部门在以后的项目规划和批复中予以关注和解决。

2.2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缺乏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现状

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其主要监控和关注的内容有:(1)旱涝灾害;(2)水利建筑安全;(3)水资源调度信息情况;(4)水资源污染状况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水利工程其实对信息资源的要求是相对比较精细的。如果网络出现不顺畅的情况,收到的信息不仅无法及时发回,还可能出现反馈不全的实际情况。这就会使得水利工程信息收集和利用工作出现很大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的开展,甚至造成极大的损失。

2.3 关于现阶段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欠缺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所需的一些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情况比较多,还有就是要对当地水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以便能够实际进行并确保整个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然而,我国相关统计资料也显示,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这也是阻碍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事业发展一大主因。

3 新时期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完善性策略分析

3.1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事实上,对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来说,资金还是影响其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新时期我们必须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且还要大力吸收民间投资,从而能更有效地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性开展。

3.2 要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笔者认为,未来水利工程事业所需的人才是综合性人才,要兼具水利工程专业素养和网络计算机技术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建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由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加强对水利工程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培训,并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让更多的人才投入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事业当中。

3.3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文灾害预警系统

在笔者观点里影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水文灾害。在未来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相应的水文灾害预警系统,从而能够合理化的对干旱和洪涝灾害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而制定该地区的防洪、抗旱策略。通过相应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策略使得水资源可以合理有效地进行分配,从而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开展。

4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策略分析

从水利项目建设的基本规律来看,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应当包括这样的程序:(1)按照规划设计;(2)批准立项;(3)实施建设;(4)验收审计。笔者认为,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也一定要秉着这样的思路来进行建设,这不同于一般科研项目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不同于大众化的计算机公司。这是一种符合水利行业特点的带有IT性质的重要水利建设性项目。这样综合性的IT企业,将信息化建设与科研项目,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为建设单位解除项目建成后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的后顾之忧,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适应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现阶段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一定要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社会也要对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相关内容给予必要的关注。

5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是时代所趋,形势所趋,从目前来看,新时期我们深入研究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对于我国水利工程事业茁壮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实上,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研究时间尚短,在很多领域都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策略,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是今后我们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富宏军.浅析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213.

[2] 杨鑫.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J].北京农业,2015(23):120-121.

[3] 钱坤.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和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4):331.

篇9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问题;趋势

伴随时代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大量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建筑领域中,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就是对信息技术良好的运用,其就是利用非常先进的办法,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并通过一些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进而增加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全面,而且逐渐朝着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前进。但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其快速发展,所以,相关部门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良好的对策,使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非常稳定和快速。本篇文章就是针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建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

1.1信息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

在现阶段,尽管工程造价工作中已经对信息化管理进行了运用,但信息管理中的各种信息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科研,进而造成建设单位中的各个部门间没有进行非常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信息的传递也不及时,甚至不对一些相关信息进行部门之间的传递,这样就会造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非常杂乱,进而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良好进行。

1.2信息系统基础薄弱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时候,其中会对建筑工程的全部业务数据以及相关投入资金进行管理,伴随人们逐渐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上来,建设单位应针对信息管理设备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化设施进行完善,这样才可以确保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在现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相关的设施设备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完善,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部门对于相关信息化设备的重视不够,而且在这个方面的资金投入量也非常少。

1.3信息资源采集、处理手段落后

在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已经诶广泛应用,其能够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其中存在的各种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方式还是相对落后的,不但存量小,信息获取的质量差,而且获取信息的时间也非常长,这样就导致很多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了,进而不能够对工程的真正造价展现出来,降低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1.4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现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存在很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符合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不断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入其中,如果相关管理人员不进行良好的学习的话,就容易造成其对于新技术的了解程度过低,进而导致其不能够进行科学、准确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另外,很多企业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质量和效果都表较差,这样就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这样就导致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不能够更好的进行和发展进步。

1.5价格信息的滞后和缺失

在通常情况下,造价站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在进行价格信息的时候都是采用月刊的形式进行的,各种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需要经过信息收集、编辑、排版、印刷、发行等步骤,这样就会导致大量材料价格信息的与收集的时间相差十多天,造成信息的滞后。而且,相关价格查询网站的更新速度也非常慢,服务水平也比较差。除此之外,利用月刊的方式对材料价格进行的话,会由于月刊的字数限制,只能对一些材料的价格进行,而且都是综合价格,这对于区域的材料价格不能够及时反映出来,而且对于材料的质量、生产厂家等等信息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信息量远远达不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量。

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趋势探究

2.1工程造价与信息技术高度结合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行业的业务规模和业务需求也快速扩大,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处理量越来越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降低错误率、提升管理质量、加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要求不断增加,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技术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从长远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不足,需要不断创新;同时,现阶段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的结合程度仍显得极为不足,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的重心应该在于如何利用信息领域已有的技术,结合造价管理自身的特点,使之能更加方便、科学合理的为工程造价管理服务。

2.2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为造价管理服务的,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形式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信息进行动态的、全面的收集、传输、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通过积累和分析工程造价管理资料,能有效地利用过去的数据来预测未来造价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以期达到对工程造价实现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的目的。从功能上划分,由四大系统组成: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系统,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2.2.1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系统。建筑造价动态价格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价格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动态价格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本地区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单项价格信息。第二类,工程造价的各种指数指标。利用互联网快速、广泛、便捷的特点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动态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价格采集环节,尽量通过互联网直接上传,快速提交,缩短采集周期。在数据处理环节,可根据相关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开发专用的动态价格数据统计与处理软件。在环节,也应尽量采取网上的方式。使用者同样也采用上网方式查询数据。这样的价格信息才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动态的、实时变化的市场信息。

2.2.2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工程造价具有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经验和资料的积累非常重要,必须十分重视。该系统首先要求建立工程价格信息库。上述的动态价格历史资料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再拷入数据库长期保存,供各方查阅。有条件的还可据此对市场的走势作动态分析和预测。其次要建立典型工程资料库。大量收集汇总已建成的能反映本地区、本行业建筑业发展水平的各类建设项目的工程资料,分项目行业、分工程类别选择确定典型的工程造价实例,经过一定的形式规范处理后,存入统一标准的工程价格信息库。最后要建立造价依据资料库,包括工程造价方面的国家定额、地方定额、专业定额、各行业配套的定额、标准等计价依据资料。

2.2.3工程造价的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目前国内已开始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各种基础定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然是市场各方参照的主要技术资料和依据。现阶段计价方式的特点是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消耗量定额相结合,所以造价软件就有着多元化和过渡性的特点。要研制开发出适应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同时并存,交叉使用的新一代造价软件系列,包括工程造价计价软件、图形算量软件和定额管理软件。

2.2.4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首先对各种造价资质进行管理。如造价咨询机构的资质审批、登记、管理;以造价师为主体的造价从业人员的登记注册、技术培训、网络教育等。例如现已投入运行的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上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系统。其次是对工程造价的过程进行管理,具体处理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相应的管理软件有投资评审软件、招投标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造价指数软件等。

3结论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能够知道,信息技术的大力应用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非常关键,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性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造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资金量,促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中,应进行动态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体系,使其能够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动向及时了解和掌握,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造价的方式进行改变,使其能够更加现代化、智能化、规范化。同时,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够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定额的数值,同时对工程的发展进行预测,进而确保工程造价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军霞.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9):252-253.

[2]邵良杉,王志强.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J].煤炭学报,2007,11(6):664-667.

篇10

Keywords: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28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进度、质量、合同、计量、财务、物资材料、风险、图纸文档等诸多方面的工作。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整合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内容,及时地为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外界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本质,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充分利用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在内的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以便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一、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1、涉及面广。工程项目管理涉及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多方,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2、工作量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的关键。

3、信息流量大。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用途多、渠道多、形式多。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信息定义和归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有些信息还需要在业主、承包商和监理方中周转。因此不容易通过很简单的方式把所有的信息反映到一个平台中去,也不容易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各种信息的效用。对工程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通过实行信息的共享和互访,为项目参与方提供一个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造成的管理失误和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项目管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仅意味着利用信息技术替代手工方式的信息处理作业,更重要的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科学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处理、应用并辅助决策,以提高项目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企业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平台,可实现办公管理高效率。平台大大加快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减少传统管理模式下大量的重复抄录工作,每位员工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实现网上协同工作,信息共享。如:公告通知、文件的收发、网上签报审批、资料上传归档等信息管理,使员工能够及时查询到有关的信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办公效率。

2、企业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平台,可实现信息的及时采集、存储和分析。项目管理部可及时采集每天的各种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信息,并对各项目管理环节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检查,以提高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

3、企业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平台,可建立资源、信息库,包括常用建筑材料、设备供应商的信息,工程技术规范、标准,法律法规等,可方便员工及时查阅。

4、企业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平台,可对项目管理的工程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各个项目管理部可将每天采集的各种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信息通过网络汇集到系统平台上,既方便了项目管理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又满足了企业领导对所监管项目的远程监控管理。尤其是在企业承接的项目遍布全国多个省市时,远程管理的优势就显得非常突出。

三、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主要因素

1、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模式,而不是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成本、质量、进度、合同、物资材料等,对于这些信息的快速处理需要项目各部门的协作,打破原来的部门堡垒。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在国内基本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另外由于国情的差别我们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企业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只能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观念。

2、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非信息领域的人员往往难以把握。不同部门只是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如达不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部门之间就会存在很多分歧,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很难推进。

3、人员素质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模式,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对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起来就很困难,对很多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就难以适应。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措施

项目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离不开成熟的信息技术、稳定的硬件运行环境,更需要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1、企业对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准确定位

项目管理企业要建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应对企业进行准确定位。确定本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需求、建设模式、系统平台和范围。

2、企业领导要带头推广、坚持使用

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并带头推广、坚持使用,这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至关重要。如果企业领导带头坚持使用,那么系统就会迅速地应用起来。如果企业领导不使用,推广起来也就很困难。事实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如办公管理功能可实现网上签报审批,不管企业领导出差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轻点鼠标即可进行远程签报审批。另外,企业领导还可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多个项目实时监控,及时掌握项目的执行情况。

3、编制信息管理手册和工作管理流程,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管理制度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建立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和统一信息编码体系,规范收集、录入、审核、加工、传输和信息的工作流程,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

4、设置专职的系统管理员

设置一名专职的系统管理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往往是基于互联网的,所以系统管理员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应对系统集成、软硬件设备维护等较为熟悉。信息系统的初始建立也十分关键,首先要保证正确安装和配置,同时要为企业的每位员工根据角色分配不同的权限。根据企业管理的规定,建立各种审批流程等,并能根据系统运行情况不断调整。还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定期检查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系统管理员还应能够根据信息系统的运行及企业业务的发展,提出对系统的改进意见。

5、全员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

篇11

信息化管理是指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的决策拢供数据似息,以便对外界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其本质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网络设备采购、网络建设、应用选型等相关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已经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的工具产生新的方法,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先进、可行的断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沟通和数据采集的效率,可以把大量纷杂的信息进行有序地组织。

2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呈现出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要求紧、项目参与单位众多、信息沟通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这就为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严竣的挑战。而随着现代什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城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也成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2.2 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增加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2)有利干增强企业的核心竟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有利于理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实现管理的有序性。(3)降低企业的库存,减少资金的.与用,节约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4)加速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度,实现资金和信息的快速重复有效的利用。(5)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集成化项目管理体系,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6)降低技术人才的劳动强度,提升技术人才的脑力价值.以及可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7)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3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要点

通过结合实践以及对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心得体会,提出信息化管理建设应当重点掌握的要点:

3.1 管理模式。工程顶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模式,而不是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成本、质量、进度、合同、物资材料等,对于这些信息的快速处理需要项目各部门的协作,打破原来的部门堡垒。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在国内墓本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另外由于国情的差别我们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企业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只能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观念。

3.2 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非信息领域的人员往往难以把握。不同部门只是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如达不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部门之间就会存在很多分歧,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很难推进。

3.3 人员素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摸式,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对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起来就很困难,对很多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就难以适应。另外对于管理来讲。信息只是基础的原料,信息是为管理、为人的科学判断和分析服务的,信息化系统的生存基础是对知识的共享和重复使用。如何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教数据重复使用到招投标、生产中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事情,要避免以往档案中大量信息无法利用和经验随有关人员的离去而带走的现象。

4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4.1 安全性

网络运行安全可靠是整个网络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管理的大部分业务都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运行,这就要求网络系统应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必须具有网络监督和管理的能力。在网络设计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选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在关键部位采用冗余备份设计,避免单点故障,保证系统长期、可靠、隐定地运行。2)采用优秀的管理软件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故障。3)采用可靠的备份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性。4)对不同的用户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网络要具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保证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能对关键数据提供多重保护。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访间控制列表、子网隔离和“防火墙”等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4.2 通用性

双方共建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具备实用性,安全性,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同建设部的有关标准、规范协调一致,同国际工程建设的FTDIC条欲相接轨,更快地向市场化、国际化过渡。 同时,网络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均是国内外厂商都支持的国际标准协议。网络选用的协议和设备均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将不同应用环境和不同的网络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4.3 先进性

网络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确保本网络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因此可以保证开发软件的平台与使用软件的平台能适应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具备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

4.4 扩展性

为了保证用户已有的其他应用管理软件可以不因应用此网络而废弃,同时为了保证用户今后应用其他软件而不与本网络相冲突,本网络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网络对已有软件的兼容与综合,因此本网络具备开放性与扩充性以保证系统对用户已购置资源的支持。

网络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符合开放系统的标准,并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在总体设计中,采用开故式的体系结构.使系统易于扩充,使相对蚀立的子系统易于进行组合调整。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即在外界环境改变时,网络可以不作修改或作少量设置修改就能在新环境下运行。同时建立开放式的数据接口,支持其他厂商的工程应用软件在网络化工程管理系统中运行。

4.5 可维护性

整个网络运行稳定、易于维护。网络的执行文件与数据文件分离。网络能检测文件系统的完备性,并提供数据库文件备份及恢复的功能模块。

4.6 经济性

企业管理信怠网络的建设,要从经济方面着眼。 由于网络是一个通用的集成系统信息平台,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投入,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能够在完成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最少的投资办好最多的事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各部门已有的各种软件、硬件资源,在本网络中得到充分利用,以保护原有投资。

5 结语

工程项目通过信息化管理,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的决策拢供数据似息,对外界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显然其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战略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12

2市政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点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各类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其中,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市政工程信息化管理当中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

2.1市政工程项目管理

伴随着最近几年,市政工程规模及涉及范围的不断扩大,需我们在繁杂无章的工程当中把握好每一方面的小细节问题,各方面做到有效的协作,为此则需投入大量的人、物、财力到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当中来。在目前的大背景之下,以往陈旧的网络计划技术、项目管理软件等早已不能够满足日益变化的市政工程各方面的实际需求,急需探寻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实施全面的、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措施。

2.2市政管线

对于市政工程来讲,市政管线方面无论出现任何问题都将会对整个城市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给国家造成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市政管线是关乎着城市各方面运行状态的一个方面,而市政管线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被国家及相关部门重视,随着市政地下管线类别及数量上的不断增加,在市政工程信息化管理过程当中,市政管线的管理将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3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质量问题是关乎着城市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问题,关乎着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伴随着我国通讯技术及信息化管理技术的革新及不断的改革,以往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早已不能够满足日益变化的市政工程变化,所以,在市政工程中实施信息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3工程信息化管理具体措施

3.1创建完善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系统

1)信息分类。信息分类指的是在信息化体系当中,各类信息能够遵循具体的规定准则及相关方法实施划分及类别的划分,同时创建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标准,方便日常管理及信息的运用。按照工程目标可将市政工程信息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a.投资管理信息。投资管理信息指的是与投资控制相联系的所有信息,譬如,各类估算标准、工程造价、物价指数、概预算定额、预算定额等、工程投资估算、投资目标系统、工程量的计算、工程量变化表格、索赔费用表、竣工结算、原材料价格、人工费等各方面信息。b.质量管理信息。质量管理信息指的是与市政工程质量相关的所有信息,譬如,与国家相关的质量法律规范、智联标准、工程建设标准、质量目标系统及对目标的分解、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控制制度及方法、对质量控制的风险性浅析、各分项工程的质量登记及报告等。c.进度管理信息。进度管理信息指的是与市政工程进度有关的信息,譬如,工程具体定额、工程项目进度及规划、工程网络计划、施工进度、网络规划的优化及相关信息情况的调整、对施工进度流程的掌控、对施工进度风险的相关分析等等。d.合同管理信息。合同管理信息指的是与市政工程相关的合同信息,譬如,市政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物资设备供应合同、监理咨询合同、合同标准的分解化系统、合同的签署—变更—执行状况以及合同的索赔等信息。2)信息化系统。市政工程信息化系统是各方面因素共同联系的统一整体,是在遵循一定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共同构成的,有着特殊性能的体系,信息化形成及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体现在市政工程信息化施工的各个方面。市政工程的管理为多目标、独立又紧密相连的多工序的复杂性整体,针对这种复杂化的市政工程项目在实施管理的过程当中,则需利用各方面的有效资源对现有的目标进行各方面的动态化分析及科学管理性掌控,这样才能够将工程中各方面的投入缩减在最小的状态之下,为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

3.2创建标准化的市政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目前的高新技术当中,信息化技术是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技术,其只有与相应的行业技术有效的综合运用才能够促使其自身的有效作用得到成功的体现。在市政工程施工作业当中,要想促使信息化技术得到规范化的有效运用,则要以制定完全的市政工程运用标准及标准化信息系统为基本前提,及时的对相关标准进行修改,这对于今后的管理效果的查询是非常关键的,从而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市政工程信息化管理成效。市政工程为关系多种学科的工程作业,其中包含房屋工程、土木工程、装饰装修等很多行业,并且包含了房地产、勘察设计、钢结构加工等多个行业,是多行业信息的统一整体,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及有效的运行制度,市政工程是不可能在稳定健康的状态下发展下去的,所以创建标准化的市政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事实所需。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工程的科学有效管理提供了非常大的便捷,市政工程信息化管理过程当中,工程项目的时代性、多样性、环境性关乎着工程项目信息的规模、变动情况,然而,数字信息化工程的创建,将推动我们的市政工程信息化管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篇13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工程造价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作为建设领域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并主导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

二.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

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这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量高速膨胀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手段,与之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如广联达、心点等软件公司。这种迹象表明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二) 伴随管理模式的改变,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市场迫切需求

最近几年来,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围着“控制量,放开价,竞争费”进行改革,放开价意味着把定价权还给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但面对浩瀚的材料名称和品种,瞬息万变的材料价格显然依靠传统的信息获取、加工、处理方式和纸上信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业主、承包商和中介机构都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和完善,使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通过信息网络得以提高。

(三)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切实降低工程造价

因材料价格占建筑工程造价的6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确定材料价格的依据主要有:定额价格、调差文件、据实调差部分。对于定额价格和调差文件价格目前主要是由定额管理部门制定下达,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有关部门往往不能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督。工程造价管理实现信息化后,如有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通过该系统查看不同省市间、邻近地区间价格比较,审查各级定额管理部门下达调差文件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因而可以正确、准确地确定调差价格。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高效性、准确性、重要性尤其符合现在对据实调差材料价的确定上。由于不同的工程所用的材料不尽相同,而且,定额和调差,在据实调差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良问题,如由于种种原因同一材料可能有几种不同价格的发标,施工单位报高不报低等情况。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后,这类事情就可以避免,从而可以直接地控制工程造价。

三. 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 用作编制投资估算的重要依据

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在编制投资估算时一般采用类比的方法,因此需要选择若干个类似的典型工程加以分解,换算和合并,并考虑到当前的设备与材料情况,最后得出工程的投资估算额。有了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设计人员就可以从中选择所需要的典型工程,运用计算机进行分解与换算,再加上设计人员的经验,最后得出比较可行的投资估算额。

(二) 用作编制初步设计概算和审查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在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时,有时要用类比的方式进行编制。这种类比法估算要细致深入,可以具体到单位工程甚至分部工程的水平上。在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能要反复修改设计方案,每次修改都希望能得到相对应的概算,具有较多的典型工程资料是十分有益的。

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成后,需要有经验的造价人员来审查,可从造价资料库中选取类似资料,将其造价与施工图预算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施工图预算是否有遗漏和偏差。

(三) 用作确定标底和和投标报价的参考资料

在为建设单位制定标底或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工作中,无论是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还是定额计价法,尤其是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库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向双方指明类似工程的实际造价及其变化规律,使得双方都可以对未来将发生的造价进行预测和准备,从而避免标底和报价的盲目性。

四.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以Internet技术为支撑,建立开放式的信息采集、加工、储存、的信息平台和结构化的信息模型,建立起可动态维护的工程造价及相关信息数据库,为建设工程项目的概、预、决算提供各种基础数据,同时也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社会提供服务。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工程造价信息的处理上。在工程造价信息中,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对于相对静态的信息,如一些最新的指导性文件、造价刊物和公告新闻等,可以采用网页的形式直接。

对于数据量大,结构复杂的造价信息,如定额信息、预算员管理;这类信息,用户的需求主要是查询相关资料。为了用户能快速便捷的查到需要的资料,需要采用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以定额信息为例,首先,根据定额信息结构的特点,可将定额信息划分为定额名称、定额含量和定额类别,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数据库,然后以让用户能最方便,快速地查询到定额的原则为出发点,编写相应的用户查询信息的界面。

对于数据量大且时效性强的造价信息,如材料价格指数、工程项目信息等,由于这类信息需要不断的补充和更新,因此,不但要采用数据库技术,同时站点开发者还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以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数据库中的数据,这些应用软件相当于数据维护系统,数据维护系统要做到尽量简化站点的维护者的工作,做到界面友好,功能齐备。这就要求应用软件的开发要根据要维护的工程造价信息变化的特点,提供不同的功能以方便维护。例如,对于一些定期的指导性信息,如预算价、价格指数,随时间变化的只是价格,而材料种类或价格指数的种类相对固定,应用软件应根据这一特点,提供复制数据的功能,这样,维护者就只需要修改部分数据,而不需要重新录入,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材料价格信息是工程造价信息中较为重要的一类信息,它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的结果,因此,及时并准确地获得材料价格信息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材料价格信息来源广泛,如果单纯依靠站点维护者收集材料价格信息,必然造成材料价格信息的局限和滞后,可以在Internet上建立应用程序,让用户直接通过Internet,将价格信息传递到站点的服务器中,这样,用户就不仅是信息的享用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者,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而且收集的数据量大,从而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调动了用户工作的主动性。这种信息共享的方式的实现,首先,需要对材料进行分类,要有统一的材料类别编码,编码的层次要清晰简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查询材料的效率,也方便维护和应用程序的实现,其次,应用程序的实现上要考虑到,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材料信息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信息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要能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转化。

五.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最新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是信息化技术在建设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建筑信息模型即BIM 是指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该技术可以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人员构建一个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为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与竣工提供一个管理协作平台,使整个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都能够实现有效管理。建筑信息模型是完全数字化的,在其使用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可以随时修改添加模型的各种工程信息,以满足项目的各种需求。建筑信息模型这种动态变化的特点恰好可以满足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要求,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BIM模型能够自动生成材料和设备明细表,为工程量计算、造价、预算和决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借助BIM技术,造价人员直接使用原有的设计模型,提高了效率,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了;最后,BIM提供三维效果图、动画和漫游等功能,使非技术人员看到可视化的最终产品。目前Revit等BIM软件在造价方面的功能尚有待完善,与广联达等造价软件也无法有效对接。BIM在造价管理领域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很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必然趋势,并将主导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营造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造价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蓉.工程造价管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3-20

[2] 许世平.试论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石油华工化工技术经

济,2004,(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