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育部教育数字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教育资源数字化 优势与短板并存
教育出版社做教育与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内容。内容,是包括在线教育产品在内的所有数字化产品得以开发、运营并实现盈利的基石。
(一)四大优势
优势一: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便是教育出版社做教育产品数字化的动力来源。对教育出版社来说,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出版社不能原地踏步,死守传统纸质教材出版。
在2012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教育部提出了“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多方投入、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三项在经费投入方面的落实意见。这意味着教育出版社在今后开展教学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只要项目优秀,便能够得到来自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
优势二:自有版权的内容资源
以纸版教材的标准化、精准化内容为核心,出版社便可设计出各种适用的立体而多维的数字化资源产品。通过纸版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的一体化设计,新形态的教材产品既能发挥出纸质教材体系完整的特色,又能呈现出多样化及个性化的数字产品的特点,形成相互支撑的知识与教学体系,提高教材服务教学的能力。
优势三:庞大的作者资源
出版社在教材出版中积累的不只有内容,还有庞大的作者资源。这些来自各学科领域的作者,多数为高校的优秀教师,而教师的人脉资源是出版社在开发数字产品及开展在线培训业务时最为宝贵的资源。
优势四:渠道优势
教材出版社借助纸质教材的发行网络,能够将营销网络覆盖到全国各地的院校和经销商,这为数字化产品的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院校,将成为数字化产品营销中的重要资源。从纸质教材到数字化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的升级过程中,教育出版社除了是内容提供商外,还承担着服务商的角色。如何为每个院校、每个专业,甚至每个课程订制符合需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均需要出版社利用院校资源,深入学校、课堂,进行个性化服务。
(二)两大短板
短板一:技术和专业人才不足
对从事内容生产的教育出版社而言,即便较早地参与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对比互联网公司、技术提供商仍有很大不足。特别是在新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上,没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出版社很难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层面的缺陷,说到底也是由于专业人才储备的不足。和高新技术企业相比,传统出版社在吸引人才方面普遍缺乏竞争力,难以招揽到一批技术领军人才。原有人才队伍在短时间内也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和学习实现对出版社数字出版业务产生跨越式推动。
短板二:短期难以盈利
数字化教育资源主要是销售产品和服务。就产品来说,对比巨额的投入,单一的数字教材和数字资源对出版社来说短期内很难获得收益;而服务,目前仍主打纸质教材的增值服务。包括在线教育在内,盈利模式仍然并不成熟,读者为教学内容消费的习惯仍没有形成,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市场仍需要一个很长的培育期与成熟期。
优质资源+最新技术 布局四大产品
发挥自身优势,用外部力量以补足短板,是教育出版社参与资源数字化生产与运营时采用的运作思路。资本、技术、人才的全面引入,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引进来”“招进来”,还面临出版社在体制机制以及企业制度上的全面改革,以及思想意识上对数字出版、互联网思维的透彻理解。
做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出版社需要有技术人才,更需要有懂内容的技术人才。由出版社发起成立的独立数字出版公司能够更好地调配懂内容和懂技术的人才,利用好在纸质教材出版中所积累的资源,发挥自身在内容领域的特长。
而出版社在寻找“外援”时,如果仅简单地将技术外包,而忽略技术与内容的融合是不够的。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如何表现内容、如何做精细化产品、如何为产品提供延伸服务等等问题,都是需要出版社来策划的内容。优秀的数字化教育产品既搭载有最新、最适合产品表现的技术,又将出版社的优质内容资源进行了深度开发。
纵观本次新华智库1937监测的24家出版社,涉及的高等教育重点数字资源共计46个。由于各家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战略路径、资源分布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出版社的数字资源在呈现形式上,边界较为模糊,内容有所交叉。既有针对某本教材开发的电子教材、有配套纸质教材的教学资源库,也有时下较为热门的在线教育平台,更有包含数字教材、教育资源库、技术解决方案的综合平台等等。
根据数字资源的适用对象以及具体用途将它们主要细分为六类,分别为:①在线教育平台,是出版社聚集自身优势,并且联合知名讲师,开发在线课堂、翻转课堂等平台型产品。②数字教材,既包括纸质教材数字化,即将出版社原有的教材进行数字化呈现,不仅包括单一的纸质转电子,还有教材多媒体开发;又包括出版社彻底脱离纸质教材,全新出版的纯数字教材。③教学资源平台,这是配套于纸质教材的教学资源库或教学平台的搭建,是服务于教师教学的综合解决方案。④教育资源数据库,是出版社依托数字化教材而产生的专业数据库,具有强大知识发现、语义分析、内容重组等功能。⑤技术平台,出版社通过搭建技术平台,利用新技术完成从出版到发行的升级。⑥综合服务平台,在大型出版社的战略规划中,全方位的综合平台必不可少,其中既有数字资源,也有教学资源库,还有在线教育等等,以此构建智慧综合服务型平台,形成多层次的内容产品,实现跨越式发展。
1.大学社聚焦优势学科,重点布局在线教育平台
互联网的发展,给包括出版业在内的内容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只有将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有机融合发展,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企业的出版社,才能够真正赢得未来。如前文所述,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平台虽不如K12、职业教育、语言教育等阶段教育火热,但随着用户对于在线教育形式的接受度越发提升,以及在线教育产品的愈发增多,在线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必提话题,利用在线教育,我们可以让教学更生动、让学习更有效、让成长更全面。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出版社纷纷以此契机,借助教材切入在线教育领域,如表2所示,近年来各出版社成功推出的在线教育产品更是标志着出版社在主动应对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数字出版的道路上与学校优势学科合作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 数字教材建设受关注,呈现多媒体融合趋势
纵观表1,紧随在线教育平台之后的是数字教材,占比为19.57%。这与目前数字教材的建设情况相符合。数字教材这一概念被提及多年,随着近年来各相关部门的日趋重视,数字化已成为各出版社企业战略中必不可少之项,近年来出现不少精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从单一的纸质化转电子化,升级为更多样式,呈现出多媒体融合的趋势。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的“M+Book移动学习平台”别具特色,M+Book即Mobile Multi-MediaBook,是一种新型的出版形态,通过图像识别与增强现实技术将纸质出版物与移动终端中的多媒体素材有机融合,使学生实现泛在学习(U-Learning),是一种传统纸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型出版物类型。该在线学习平台通过四项技术让读者可对图书内容进行立体化的阅读。技术一,全能阅读器,不仅可以阅读图文和影音,也可读取带有材质、灯光、动画、物理属性的原生三维格式并实现交互。技术二,兼容技术,Flas在Android和iOS系统兼容技术。技术三,双重防盗版技术,除了对数字资源采取DRM保护,M+还在数字资源采取DRM保护,M+还在纸质书上采用了“一书一码,扫后即毁”的保护机制。技术四,图像识别与AR技术,基于ISLI编码规则,自动研发图像识别算法并完成图像识别模块,打造出适合出版界的轻量化三位引擎。
3.重视用户需求,服务平台成出版社新关注方向
随着互联网思维愈发深入人心,寻找用户需求、做好服务等理念也越来越被出版社所接纳,在拥有了大量的专家、院校、教师和读者资源后,出版社也在摸索如何用好资源,如何让用户满意,在本次统计中服务平台的产品数量颇多,充分体现了出版社对于服务平台建设的高关注度。清华大学出版社较为重视服务平台建设,本次新华智库监测的48个产品中有2个服务平台产品入选。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清华大学出版社参与控股了兆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教学平台的开发和教学资源的制作,创新研发了集数字内容和资源库的采集、出版、数字化互动教学和三维仿真训练为一体的智慧出版教学平台。2014年更是推出了书问平台,成为出版业领先的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平台,走的是一种“互联网(搜索)+图书信息”模式,以此来逐步搭建服务型云平台。
篇2
作者简介:张颖(1987-),女,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
0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以及Web2.0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日益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理念、方式也因信息技术的介入发生了改变,相继出现了多种学习测量与评价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比如:量规评价、学档评价、契约评价等,但非常理想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却尚未出现。
数字布鲁姆是美国教育专家根据新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提出的信息化工具集合。它按照认知领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建”六个层次,将“可用于学习的25个工具”进行分类,旨在与教师和学生共享优秀、实用的信息化工具以促进学习[1]。数字布鲁姆的诞生为信息化教学评价带来了新的评价理念,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工具。
1数字布鲁姆
2009年美国教育专家Michael Fisher根据新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首次提出了数字布鲁姆的图示。之后,又根据英国学习和绩效技术中心网站上提出的“可用于学习的25个工具”,修改了原来的版本,形成了新的数字布鲁姆[2]。
为了给国内学习者和教育用户提供一个技术参考,2011年1月,我国的陈丹与祝智庭在《数字布鲁姆中国版的建构》一文中,对新版数字布鲁姆的24种信息化实体工具进行了资料文献收集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构出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24种数字布鲁姆工具[3]。
数字布鲁姆不是关注工具和技术本身,而是注重工具和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合理使用,即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来有效促进“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建”等活动,笔者认为这为信息化教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信息化教学评价
信息化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信息化教学理念(目标、人才观、教学模式等),运用系列评价技术手段对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评量的活动[4]。信息化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区别如表1所示[5]。
3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
根据信息化教学中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新观念,数字布鲁姆评价为:
①用多元评价标准取代单一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②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③将他评、自评与互评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④注重发展性评价,开展持续、动态的评价;⑤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实践[5]。
结合数字布鲁姆所揭示的可能发生的数字化学习活动和相应的学习工具,笔者提出了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的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模块。
3.1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的问题,主要指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6]。
学习需要分析是分析学习者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而教学内容是研究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学生起点能力和终点能力的差距。另外,学习者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学习风格、认知成熟度、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学习动机等特点也影响和制约着学习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
3.2确定教学目标
美国学者马杰曾经把教学目标比作“我要去哪里”,这很形象地指出了教学目标的指导地位。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最终归宿。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否则教学将陷入盲目、无序的状态。
3.3设置评价目标,匹配评价工具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再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每一教学目标分别是用来评价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即设置评价目标。如图1中列举的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评价、知识加工能力的评价、思维发展过程的评价、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知识创作能力的评价、沟通协作能力的评价等。而对于每一类的评价目标,笔者从师生常用的信息化工具中,选取了相应的工具,作为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参考工具。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信息工具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灵活性和流动性,应根据不同的情景、评价的内容等方面,进行灵活的调整,选择适合于特定评价目标的数字布鲁姆工具。
3.3.1知识获取能力评价
信息时代下的学习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因此学习者必须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网络为学习者获取知识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来源。比如:教育博客、教育网站、论坛、QQ书签、视频分享网站、数字化学习平台等都是获取信息资源的有效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收集到的资源多样性、丰富性、有效性等评价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
3.3.2知识加工能力评价
学生从网上获取了大量的原始信息资源,必须经过重整、加工,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内化。比如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PPT课件,此时学生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的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整合。教师可以通过该课件的内容层次是否清晰、整体设计是否美观、文本设计是否合理等评价标准评价学生对相关素材的加工能力。
3.3.3思维发展过程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难以对学生思维发展过程进行有效评价,而思维导图是学生头脑中关于知识结构的一种形象化图示再现,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设计思维导图的构图过程,便可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的情况,形成对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有效评价。
3.3.4综合应用能力评价
学习者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能力是不够的,还应具备较强的对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够创造性地策划、处理和加工所获得的资源以应用于学习中。比如,学习了某编程语言和相应编程工具之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语言及编程工具制作一个网页,教师可以根据该网页的色彩、布局、字体大小、难易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知识整理和综合能力等。
3.3.5知识创作能力评价
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知识的利用与创新。知识创新体现为学习者利用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从中对知识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知识,并将创新知识共享以加强知识的重用,发挥其价值的过程[10]。而信息化工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了条件。比如利用相应的工具制作一个Flash课件,内容自选。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有很大的创作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课件的思想性、教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知识创作能力。
3.3.6交流协作能力评价
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是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评估,一直是传统教学评价的一个盲区,笔者认为基于数字布鲁姆的评价为实现这方面的评价提供了可能。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学习专题,对每一专题制定具体评价目标,并且明确评价任务, 然后进行分组,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网上交流互动平台(QQ、博客等)开展协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求助于老师或其他同学。期间,教师一直跟踪观察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根据交流记录,包括是否积极参加讨论,在讨论中提出哪些有价值的观点,对专题的贡献等评价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
3.4设计评测任务
在确定好评价目标之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真实的问题和有针对性的任务,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这样使得评价的对象更为具体。
3.5他评、自评、互评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师、家长、同伴之间的评价和激励对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网络环境为他评、自评、互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比如:论坛、讨论区、博客、视频录播系统等都是有效的交流和评价平台。在讨论区中,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就同一学习主题进行交流和评价,自由发表观点,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可以在讨论区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见,修改教学计划和设计等。
4结语
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将信息化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应用于教学评价,使评价观念、评价方式发生了改变,真正实现以评价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实现对所学知识应用的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总之,使学习与评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陈丹,祝智庭.数字布鲁姆中国版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1(1):71-77.
[2]周文瑾.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05(20):19-20.
[3]闫寒冰.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实用工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11.
[4]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4-146.
[5]杨九民,梁林梅.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5-46,187-188.
[6]王艳丽,程云.数字布鲁姆对网络非正式学习环境构建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32-36.
篇3
一、探寻黄家埠面塑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黄家埠面塑的发展历史与相关知识。同学们在课前通过上网搜索、走访黄家埠面塑艺人等方法与途径,收集了许多黄家埠面塑的图文资料。在课堂上我用实物展示、电脑投影,先让学生各自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然后分别介绍收集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和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深刻体会到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的厚重积淀,感受到家乡的文化历史。
同学们了解到黄家埠面塑来源于民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黄家埠面塑技艺代代传承,有何培生、何云昌、何来根等技艺高超的艺人,期中以何来根艺人最为突出。现年94岁的传承人何来根,16岁就开始做面塑,技艺精湛,手法精妙,他还将原先的单色面塑创新为彩色面塑。他的面塑作品2003年获得余姚市民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后《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曾作过报道,2008年还上了央视七台的《乡村大世界》节目。黄家埠面塑这项传统手艺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生们从黄家埠面塑的渊源探究中,不仅了解到黄家埠面塑的悠久历史和取得的成就,同时加深了对家乡文化、人文精神的认识与理解,还萌发了强烈的自豪感和对家乡余姚的热爱之情,提高了学习黄家埠面塑的热情。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发掘黄家埠面塑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在了解了黄家埠面塑的发展历史后,我结合面塑原作和图片开始让学生欣赏黄家埠面塑的艺术特色,通过这一教学过程,深入发掘黄家埠面塑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黄家埠面塑的表现内容实
黄家埠面塑源于旧时的余姚节日风俗,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黄家埠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表现内容非常朴实,所做的面塑作品富有浓郁的余姚地方特色。
2.黄家埠面塑的表现形式美
黄家埠面塑简洁浑厚,朴实雅洁,色彩妍丽。早期黄家埠面塑不讲究修饰色彩,其蒸馍的白色和质感,形成独具一格的拙朴纯美。后期的面塑则以塑为主,着色为辅。造型一般是外形简洁、概括、略有夸张、内蕴饱满丰富,既有抽象几何形式,还有更加具象的独具民间造型风格的动物等形象。黄家埠面塑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合一体,形式上极具美感,构成了独特的民俗节日内容,形成了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
3.黄家埠面塑的表现技法精
黄家埠面塑大都用粳米发面,蒸熟后上色彩。制作简单,用揉、捏、掐、刻、粘等万法造型,用剪刀、小竹刀、梳子灵巧地点、切、刻、划,完成细部及装饰,制作步骤“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缺一不可。现在的黄家埠面塑色彩丰富艳丽、除了大面积的品红、黄、绿以外,还用少量的白粉、钴蓝柞点缀,整体感觉活泼跳跃,绚丽多姿,又不失民间艺术的纯朴气息。
三、实践黄家埠面塑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美术技能
在欣赏了黄家埠面塑的艺术特色、挖掘黄家埠面塑的艺术价值后,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动手制作面塑作品,来实践黄家埠面塑的制作过程,传承地方文化,激发创造的热情,提高学生美术技能。
首先结合美术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与米罗游戏》、《清晨》等课与面塑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上展开面塑教学。在面塑的制作过程中,从内容的构思、面料的加工、捏制方法的探寻,既要动脑筋思考又要动手操作,从头到尾的各个环节都是艺术的创造和才能的施展,处处体现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习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地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课外拓展等学习形式,让他们尝试研究练习性学习,面塑这个雕塑形式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另外,我在将黄家埠面塑带进美术课堂,开发黄家埠面塑教学课例的同时,将美术课程资源利用、校本课程有效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结合起来 。如组织全校师生在艺术节期间举行面塑作品展,邀请面塑艺术何来根来校做面塑技法和知识的展示,在校园宣传窗设立“余姚面塑艺人”等栏目,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因地制宜营造具有浓郁校园文化,全方位搭建学习平台,激发师生学习黄家埠面塑的热情,最终使校园成为学生感受黄家埠面塑文化,得到精神感动思想愉悦的场所。
在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中,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相关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尝试与探索,使孩子们对家乡的自然、人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既让学生认识了地方特色美术文化,提高美术学习的热情,萌发强烈的自豪感,还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通过课堂上对黄家埠面塑的传统特色、艺术价值、艺术含量和时代精神等的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美术学习中过意注重知识接受和技能传授的倾向,让学生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体和美术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余姚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为美术学习服务;在面塑制作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乐趣,在获得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形成正确审美价值观;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在美术课程中开发与应用,还使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者,促进了美术教师的自身发展,培养和提升了他们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篇4
【上课时间】署寒假 双休日 平时 课外 随到随学
【辅导范围】年级衔接课程辅导、同步课程辅导;小升初、中高考考试方向分析辅导;暑假班、寒假班;小学各科基础知识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电学、力学基础夯实);初三化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初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高中理科(数理化生薄弱板块针对性切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高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海淀区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3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4
海淀区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5
海淀区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9
海淀区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2
海淀区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8
海淀区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9
海淀区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0
海淀区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1
海淀区 北京五棵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5
海淀区 北京四通桥数码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4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天行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6
海淀区 北京万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9
海淀区 北京苏州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4
海淀区 北京清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5
海淀区 北京花园桥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6
朝阳区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6
朝阳区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7
朝阳区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8
朝阳区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4
朝阳区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3
朝阳区 北京大屯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7
朝阳区 北京CBD国际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8
西城区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0
西城区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1
西城区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7
丰台区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3
丰台区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6
东城区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5
东城区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2
东城区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4
大兴区 北京亦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0
石景山区 北京石景山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3
怀柔区 北京怀柔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7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先拨打前十位总机号码,听到提示语音后,输入对应校区的五位分机号,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专业老师,把您孩子学习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做个说明,我们的老师会热心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规辅导机构还有:您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免费电话沟通,比较下师资、教学位置、收费价格、学习环境等哪家更适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转分机 99667
***************************************
北京精锐教育:
海淀区 海淀黄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4
海淀区 公主坟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5
海淀区 大钟寺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6
海淀区 牡丹园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7
朝阳区 朝阳门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8
东城区 王府井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9
东城区 交道口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0
东城区 和平里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1
西城区 月坛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2
西城区 白广路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3
丰台区 方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4
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6(b)―0124-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Functional Dyspesia FDl是临床常见病,该研究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70例患者运用自拟疏肝化痰汤结合心理疏导治疗PD伴焦虑抑郁患者,并与常规西药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作对比观察,旨在探讨观察自拟疏肝化痰汤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FD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均来自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中女23例,男12例,年龄24―70岁,平均(45.12±10.35)岁,病程2―5年;对照组中女性24例,男性11例,年龄26―69岁,平均(44.56±9.46)岁,病程1―6年。
1.1.1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III诊断标准[1]:过去6个月内至少有3个月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其中l项或1项以上症状;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②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参照2001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③焦虑和抑郁评分: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符合罗马标准ⅢFD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心理测评,由患者自行填写,评定时间为过去1周,自评结束后把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了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即为标准分,SDS和SAS标准评分均>50分以上诊断为有焦虑或抑郁症。
1.1.2纳入标准有上腹不适或上腹痛症状,符合罗马III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并经心理测评伴有焦虑抑郁症的18―70岁患者。
1.1.3排除标准排除内分泌、结缔组织疾病,严重心肺肾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采用自拟自拟疏肝化痰汤配合心理疏导治疗。
疏肝化痰汤剂组成:柴胡10g,白芍15g,川朴10g,郁金15g,竹茹10g,连翘10g,乌药15g,云苓15g,法夏10g,甘草5g,枳壳15g,木香10g,乌贼骨20g,苏梗15g,合欢皮20g。
煎服法:上药以清水1000mL,煎至200mL,口服,1剂/d,疗程为6周。
心理疏导:首诊仔细询问发病与导致症状加重的诱因,详细向患者解释本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本病反复发作的原因,指导患者从饮食、情绪及生活习惯方面进行日常调护,鼓励患者多参加体育运动。每次复诊时询问症状的变化,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疏导。
1.2.2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
莫利片5mg,口服,3次/d;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5mg,口服,2次/d,疗程为6周。
1.2.3观察指标及方法所有病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一切对症状有影响的药物,治疗前行血常规、生化及肝肾功能检查,评定并记录症状积分、SDS、SAS积分情况,每周复诊1次,记录症状变化及副反应,疗程结束后评定症状积分、SDS、SAS积分,复查血常规、生化及肝肾功能检查。
1.2.4症状分级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分级标准,对症状分别进行评分,所有症状分为轻(+)中(++)重(+++)3级,主症分别记2、4、6分,次症分别记1、2、3分,无症状记0分。症状的分级标准:轻:症状轻微,不影响工作、生活,可以忍受。中:症状较重,已影响工作、生活,尚能忍受。重:症状严重,妨碍工作、生活,难以忍受。
1.2.5疗效判断主症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积分计算疗效指数,其公式为:疗效指数=(疗前症状积分一疗后症状积分)/疗前症状积分x100%。临床痊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0%―
1.3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美国的SAS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FD患者治疗后主症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治疗组在改善FD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2.2两组FD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FD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运用配对t检验,P0.05),显示治疗组在改善FD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见表1。
2.3两组FD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显示治疗组在改善FD患者焦虑抑郁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有2例出现头晕、嗜睡,5例出现大便秘结。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变化。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主要与消化道运动失常、内脏感觉过敏、精神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目前认为一些反复难愈的FD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对于一些伴随明显心理异常的FD患者加入抗焦虑抑郁药物往往疗效显著。黛力新为新型的三环类抗焦虑、抑郁合剂,能抗突触后膜的多巴胺受体,提高突触间隙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一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调整中枢神经功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同时锥体外系症状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所减少。
篇6
作者简介:王俞涵(1981―),山东威海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高级编辑,经济学硕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教育应运而生。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对数字教育给出了一个准确的定义,其指出,E-learning是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数字教育在构建中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新沟通机制,另一个是交互作用。
一、国家对高职数字化教学的指导
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职业院校教育的信息化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在性质上,信息化是数字教育的基础,为数字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样,在数字教育概念尚未完全定型的情况下,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数字教育的特征。教育部一直以各种方式在推动数字教育的发展:2012年,教育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当时仅有数百名教师参赛,而到2015年则有约6万名教师参赛,可以看出大赛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2013年,成立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育部举办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每年组织职业院校信息化研究课题。而到了2015年,教育部则开始着手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当时的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各地、各职业院校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并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下,数字化教育的概念愈加清晰,沟通和交互两个主线也得以强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些举措均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数字教学的发展。
二、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的现状
1硬件设施显著改善,但不足以支撑数字化教学
从我们的调研情况看,只有30%的高职院校具备了较为充足的上网学习条件,而有70%的高职院校供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的条件有限,甚至很多院校表示,每周只能保证一次学生正常使用机房的时间。在更进一步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人机比例较好的院校,很多电脑配置也不足以支持现代化数字课程的呈现,只能供学生用来进行听力活动的训练,导致即使有好的现代化数字学习资源,很多院校也无法通过正常的课堂授课来实现,甚至是辅的实现,最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2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字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观念尚未转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中还有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字化教学的重要性,课堂的授课模式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上,既缺乏沟通,又缺乏互动。一部分教师认为原来没有数字化教学,学生一样学得很好,因此从思想上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创新;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新,但也只是使用教材自带的多媒体课件和光盘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
目前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数字化资源有限,导致学生不愿主动去学习,或者是在主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自学壁垒。虽然老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教学管理功能去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时间,但由于内容枯燥和缺乏互动,往往是学生跟老师打游击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学生平常根本就不认真在线学习,纯粹靠挂机在线来混时间,作业也基本是在网上搜索现成的资料或答案,然后复制粘贴拼凑完成。
4缺乏真正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
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也是导致传统教学无法向数字化教学实现真正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市面上所谓的供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使用的数字化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机构打着外语学习资源的旗号,内容实则东拼西凑,未经过严格审核,错误和漏洞百出,而且缺乏教学理念的支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三、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1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并专注教育本质
虽然数字化时代要求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和手段的现代化,但仍然不能忽略教育的本质。数字化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在数字化建设过程当中,不能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和教育理念,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要从教育本质出发,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两者有机地融合。
2专注全面发展,打通教育的B端和C端数据
目前市场上为学生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要么只专注B端学生的在校学习,提供的内容仅为学生的课堂服务,要么太关注学生职业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基础学习。真正的职业数字化教育是需要将B端和C端的数据打通,通过对学生在B端的在校学习行为作出大数据的分析,然后将其运用到其C端个性化学习阶段,使数字化教育真正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3加强对数字资源的质量监管,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库
由于开发数字化资源的机构不像出版机构一样需要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管控,导致很多小机构打着教育的旗号不断侵权盗版,私下改编一些未经版权许可的资源,更有很多机构为了牟利而粗制滥造的资源流向市场,直接导致学生接触到这些质量未经严格把关的产品,而使教育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未来专注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对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机构和内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范围,支持邻接权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保证受教育者基本的权益。
四、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的展望
在改革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数字化教学将有效实现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四路并进:通过支持优秀的出版机构进行数字化资源的出版,并将数字化资源的质量提升到现行纸质出版的资源水平,实现数据资源和纸质资源的互联互通;通过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资金支持职业院校的数字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提升,尤其是软件和视频解析能力的提升,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坚持软件优化硬件的思路,大幅度提升教学设备条件;通过“政府+市场”机制的教师技能提升和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式,努力推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普及,逐步将数字教育作为教师教学的必备技术和表现形式之一进行确定,并提升数字化教育的作用和功能;通过数字教育所具有的沟通功能和交互学习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便利性,将数字教育的优势有效巩固和突出,并形成稳定的学习渠道、资源渠道和教育渠道。在改革和创新的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将有序实现全面性、泛在化、安全性、移动化、兴趣性和互动化的教育教学目标,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综合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篇7
一、国家对高职数字化教学的指导
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职业院校教育的信息化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在性质上,信息化是数字教育的基础,为数字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样,在数字教育概念尚未完全定型的情况下,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数字教育的特征。教育部一直以各种方式在推动数字教育的发展:2012年,教育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当时仅有数百名教师参赛,而到2015年则有约6万名教师参赛,可以看出大赛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2013年,成立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育部举办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每年组织职业院校信息化研究课题。而到了2015年,教育部则开始着手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当时的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各地、各职业院校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并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下,数字化教育的概念愈加清晰,沟通和交互两个主线也得以强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些举措均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数字教学的发展。
二、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的现状
1硬件设施显著改善,但不足以支撑数字化教学
从我们的调研情况看,只有30%的高职院校具备了较为充足的上网学习条件,而有70%的高职院校供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的条件有限,甚至很多院校表示,每周只能保证一次学生正常使用机房的时间。在更进一步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人机比例较好的院校,很多电脑配置也不足以支持现代化数字课程的呈现,只能供学生用来进行听力活动的训练,导致即使有好的现代化数字学习资源,很多院校也无法通过正常的课堂授课来实现,甚至是辅的实现,最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2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字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观念尚未转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中还有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字化教学的重要性,课堂的授课模式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上,既缺乏沟通,又缺乏互动。一部分教师认为原来没有数字化教学,学生一样学得很好,因此从思想上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创新;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新,但也只是使用教材自带的多媒体课件和光盘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
目前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数字化资源有限,导致学生不愿主动去学习,或者是在主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自学壁垒。虽然老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教学管理功能去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时间,但由于内容枯燥和缺乏互动,往往是学生跟老师打游击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学生平常根本就不认真在线学习,纯粹靠挂机在线来混时间,作业也基本是在网上搜索现成的资料或答案,然后复制粘贴拼凑完成。
4缺乏真正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
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也是导致传统教学无法向数字化教学实现真正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市面上所谓的供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使用的数字化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机构打着外语学习资源的旗号,内容实则东拼西凑,未经过严格审核,错误和漏洞百出,而且缺乏教学理念的支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三、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1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并专注教育本质
虽然数字化时代要求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和手段的现代化,但仍然不能忽略教育的本质。数字化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在数字化建设过程当中,不能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和教育理念,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要从教育本质出发,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两者有机地融合。
2专注全面发展,打通教育的B端和C端数据
目前市场上为学生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要么只专注B端学生的在校学习,提供的内容仅为学生的课堂服务,要么太关注学生职业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基础学习。真正的职业数字化教育是需要将B端和C端的数据打通,通过对学生在B端的在校学习行为作出大数据的分析,然后将其运用到其C端个性化学习阶段,使数字化教育真正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3加强对数字资源的质量监管,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库
篇8
采用数字化教学,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真实情况的情景,运用数字化资源来导入课程,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采用数字化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可以提供形式活泼,内容生动,信息量丰富的,具有交互作用的信息资源。随着近几年多媒体功能的强化,远程网络教育的兴盛,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而且,随着数字化教学的兴盛,能够学习到的学生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学到的知识的容量也在快速的扩大。数字化教学,给了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不仅仅局限于板书的内容的限制,数字化教学所采用的资源是可以移动的,方便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讨论。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领如门径,给了学生一个确定的学习主题,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自由,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老师所教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数字化教学中学生是开放式资源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经验体会和学习成果应成为资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参与资源建设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学生通过对资源的筛选、鉴别、利用、重组,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了个性,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全面教育的目的,所以应该重视学生在资源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生参与我们还可以了解他们对教学资源的真正需求,使我们的资源更加贴进学生,更多的体现多样化、个性化。作为教育专家在资源建设中主要承担理论上的指导,如对学生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等方面的指导交流,使我们的网络资源充分满足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要,又可避免学生对于网络的沉溺,从而促使我们的网络资源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其他关心教育的人员处在社会各行各业,对资源建设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也应吸收其中有益成分应用到我们的开发中。开发人员主要是从技术角度来实现以上人员对资源的设想。他们每个人之间本身也存在着互相交流、反馈。数字化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给了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容易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进而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的素质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数字化办公对教师的作用
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定位和看法也将有所改变。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单向式的教学方式。由于数字化的出现,资源的共享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和权威地位,掌握着主要的话语力。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以往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也不再是单一的,不仅有纸媒文化,还有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数字化知识和资源,都对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挑战。随着数字化教学的到来,教师可以不仅仅采用板书的形式传播知识,可以采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方式,教学设计变得较为的灵活,可以形象鲜明的帮助学生学习。随着教师的角色和观念的转变,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成长和进步的。数字化的教学出现之后,网络媒体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教学资源放在网络上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可以传播给更多的人,大家可以针对教学方式和资源的使用各抒己见,共同讨论和进步。数字化办公并不是让老师放弃传统的板书形式,多媒体、网络和板书相结合,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将教学效果发挥出它最大的优势。数字化教学增大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老师更能明白学生的需求是什么,也有助于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篇9
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正朝着大众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高校、企业贡献各自的智慧与优势,共同参与数字化资源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得到最广泛的共享,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让广大学生受益。根据教育部文件,2003-2009年教育部、财政部共批准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147门(含网络、军队)。然而,精品课程资源应用效果却并不乐观,网站访问率低、重复建设率高,共建高校少,共享覆盖面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的子课题之一,由湖南大学负责研究,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10余所高校参与。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子课题组积极研究与探索,以不同课程为平台,提出了基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专业学会、高校职能部门等三种不同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
一 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问题
当前精品课程数字资源建设主要由课程建设高校和公司(如天空教室、卓越电子等)共同建设,其它高校共享使用。公司主要是基于商业模式提供数字资源建设的软件平台,其它高校是一种零散的使用,没有参与数字资源的实际建设。评选出的国家精品课程,主要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ORE)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进行开放共享。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优质资源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但从校际间、校企间的共建共享来看,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改进。
1 缺乏有效的资源管理机制,网络资源标准不统一,课程资源的获取性低
精品课程网站目前主要采用分布式,而课程网站建设方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间没有建立及时的更新措施,以致课程网站的无效访问度较高。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的课程资源网站地址,对2003到2008年所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链接访问[1],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2003-2008年精品课程网站访问失败率统计情况
2 精品课程重立项、轻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内动力不足
部分精品课程在前期的立项、评审阶段投入较多,但在后期的资源更新及网站维护上却基本没有投入[2]。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课程的课程资源陈旧、教学理念相对过时,质量下降。访问者在访问此类精品课程时,心中对其课程资源的优质性大打折扣,大大降低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能力。
3 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意识薄弱,推广力度不够,课程影响力低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所学专业以外的的精品课程知晓度很低,大部分教师对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等集成网站比较陌生。同时,由于网络教育资源缺乏有力的版权保护措施,部分学校或精品课程建设者担忧发生知识产权的问题,于是对某些原创性资料采取限制措施,例如:在申报成功后撤下该部分资料或限制访问权限等[3]。
二 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及实践探索
总结剖析了精品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后,为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子课题组选取了《工业设计史》、《大学文化及成人之道》及《高等数学》进行了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模式。
1 基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以教育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湖南大学为依托,多所高校共建共享《工业设计史》精品课程。其中教育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课程建设的宏观调控,协调处理好参与课程建设的高校、企业与课程主建设方三方之间的关系(如图2)。湖南大学作为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牵头学校,负责网站的总体规划与建设、更新、维护。包括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在内的其他15所学校,提供《工业设计史》授课视频 、考试试题及授课教案等课程资源,并建立公共教学资源库。通过定期举行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各校教师的交流,教师在交流和借鉴中不断探索,使得课程资源建设不仅体现了主要建设高校的特色,更融入了国内其它高校的精华。并在课程网站开辟互动评价栏目,访问者可以和教师建立起即时的互动联系,实现精品课程的共同发展。
同时,湖南大学与微软、英特尔等国际著名公司和德国红点等国际顶级创意推广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企业参与制定课程建设目标、提供课程建设相关技术支持、提供优秀的企业工程师现场教学等。还利用三维建模的方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历史上经典的工业设计作品,使学生可以生动地、立体地进行深入分析。
此外,为确保课程资源的有效共享,湖南大学建立了教学资源中心,由专门的机构对各课程网站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相关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了课程网站建设、共享、优化的基本原则。如:对课程资源库的一些重要信息采取加密技术,避免其遭到破坏;设置双入口,满足不同宽带用户需求。与各联盟高校、联盟企业建立密切的互动,加强课程的宣传推广,扩大课程的影响力。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和授课视频均免费向社会开放,其课程网站一直在百度及谷歌“工业设计史”主题词搜索中名列第一,是国内最有影响的教学网站之一,通过网站点击率及IP地址统计,每年受益的学生达一万人以上,国内大部分高校共享了这一精品课程的数字化资源。
图2 基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框图
2 基于专业学会推进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以湖南省数学学会和湖南大学作为《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依托平台,共建共享《高等数学》精品课程。湖南大学为课程网站主要建设方,负责课程网站的总体规划与建设、维护等工作。湖南省数学学会组织建立《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联合体,综合该省境内多所学校的课程特色,通过提供授课视频、教案等方式共建《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形成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国家精品课程(如图3)。既加强了高校的区域性合作,也起到了对精品课程的宣传推广作用,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本校以外的精品课程资源,大大推进了精品课程共享进程。
图3 基于教学专业学会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模式框图
3 基于高校职能部门推进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以湖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办为依托平台,联合校内各院特色共建《大学文化及成人之道》。湖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办作为《大学文化及成人之道》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承担方,由课程责任教授牵头,成立建设小组,组织校内各院,例如岳麓书院、建筑学院等,都参与到该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如图4)。通过校内各学院的合作,该课程不但将岳麓书院深厚的人文底韵与湖南大学文化建设现状密切结合,而且融合了各学院特色文化,使得学生不仅能认识、发现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促进人文文化与科学精神相融。
图4 基于高校职能部门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模式框图
在进行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及探索的过程中,课题组特别注重学习和吸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MIT OpenCourseWare)经验。在课程网站的再建设过程中,将建立与访问者的互动支持系统作为其重点项目[4]。有利于吸取访问者对课程资源、课程网站的意见,促进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三 提高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力度的几点思考
1 共建共享精品课程与教育行政推动及用户自发推动相结合
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共建精品课程数字资源,实现精品课程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及支持,采取有效的方案、政策、激励措施。在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过程中,应提高精品课程共享辐射能力在整个评审指标中的比重,评审后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2 规范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标准,建立有效的精品课程监控及互动机制
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基本标准,以解决目前精品课程共享中因存储服务器、网站格式、课程资源类型等不统一所导致的问题。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基本标准应包括课程网站的设计规范、基本功能模块、网站的兼容性测试。同时针对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的资源的存储及建立统一的基本标准。对视频等占用带宽较大的资源,应提供常见的适合不同带宽的版本,以适用不同访问条件的访问者[5]。建立监控机制,确保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能够长期正常运行。
3 处理好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国家精品课程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高等学校和授课教师要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但在网络条件下数字化教学资源很多情况下难以界定,积极推进共建共享资源必然带来知识产权的相关保护问题。没有相关措施,各高校的优质资源、特色资源很容易被复制,甚至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对数字化资源进行集体保护措施研究,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传播,保障公众对所需资源的自由、便捷的获取,促进资源建设、共享、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4 强化精品意识,丰富优质资源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要做到“六个一流”,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一流影响力。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中还应做到一流的课程网站,一流的教学课程,一流的教学研究,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丰富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提高共享程度、辐射范围与教学效果。课程网站还应开辟学习者互动支持系统,重视用户的参与意识,积极引导用户参与建设。
四 结论
以控制理论为指导,改善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开环系统,基于不同主体或平台逐步建立闭环系统,走出目前建设的局限性,是实现精品课程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共建共享模式的有效模式与机制。成立精品课程开放协作共同体是确保精品课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的一种有效策略。建立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使建立的优秀精品课程资源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实现其价值,将是一项长期、艰巨和系统的工作。
――――――――――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EB/OL].
[2] 教材周刊聚焦组.怎么样?怎么了?怎么办?―专家、学者聚焦精品课程共享[EB/OL].
[3] 冯博琴.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
篇11
三、教育体系的结构与性质
(一)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
中央政府(议会和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共同拥有对小学和初中教育政策的决策权和责任。其中,教育部负责国家教育课程大纲的制定。虽然地方政府必须达到教育部设定的大纲目标,但其也有权分配本地的教育预算,包括该预算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比例。教育部也只是对预算的分配提供框架性的指导建议(H?覬jsholt-Poulsen 2010b)。
教育部负责制定包括课程大纲以及教育信息化推进措施在内的国家教育政策。教育部为此特别成立了一个名为“UNI-C”的部门,专门负责在教育领域推行信息通信技术。而在地方推行信息通信技术并为之投入资金则是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
丹麦的公共教育体系分为两部分:义务教育和后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面向6~16岁儿童(grades K-9)。9年级以上的教育机构实行自我管理体制并由国家给予相应补贴(H?覬jsholt-Poulsen 2010a)。学生在9年级后(16岁)可以选择进入高中或职业学校以完成10~12年级的学习。职业学校提供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课程,由于提供在公司的见习机会,所以实践性较强。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工资。与职业学校学生不同,完成高中教育的学生则多数进入大学深造或进入大学预科就读。然而,高中和职业学校都以学术为导向,二者都能通向高等教育(Larson 2009;H?覬jsholt-Poulsen 2010b)。
(二)政治与经济背景
相较于其他北欧国家,丹麦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方面堪为公认的领跑者。正如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案例研究显示,在教育部前部长贝特尔·霍德(Bertel Haarder)的领导下,丹麦教育部在发展信息化方面表现得十分积极。丹麦是率先出台全面数字化教学资源政策的北欧国家之一,且多年来一如既往地坚持该政策(H?覬jsholt-Poulsen 2010b;OECD 2009)。
四、教育信息化
(一)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
丹麦的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并不是一纸空文,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课程大纲的各类教学科目之中(H?覬jsholt-Poulsen 2010b)。该规划包括通过Web 2.0进行知识的共享与整合,它强调了4个主题:信息的搜索与收集、数字化产品与知识的传播、数字化媒介的分析(比如,图书馆数据库、统计数据、网站、博客、微博等)以及通信(H?覬jsholt-Poulsen 2010b;Danish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0a)。国家教育信息化目标符合跨领域的国家信息化规划: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被看作是对企业、公共部门以及民众生活发展创新的支持和鼓励(High Speed Committee Report)。
国家规划还致力于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提高教育及其他领域的工作效率。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近期出台了信息技术宏大计划(Ambitious IT Program)。在教育部和财政部(the Ministry of Finance)的共同协作下,这个为期三年的计划旨在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提高高中学生注册、考勤检查、课程安排及考试等流程的效率。学校将对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更有信心,财政部也会给出指导性的数据,以说明这些教育机构将会因此节省多少资金,但关于具体的做法尚未有明确的指导条款。该计划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支付给ICT推广大使,这些大使会帮助教师提高他们的信息化能力(H?覬jsholt-Poulsen 2010b)。多年来,丹麦开展了大量专业发展项目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但这些项目只惠及了40%的教师。借鉴荷兰的优秀经验,教育部希望通过给所有学校配备ICT大使的方法使该计划能够惠及更多的教师,这些大使都是ICT方面的专家。
(二)国家规划的具体内容
标题:《信息技术宏大计划》
出版年份:2010年
网址:uvm.dk/For%20institutioner/It/AIT.aspx
标题:《2009年公共目标》第48卷“小学信息技术和媒体的应用”
出版年份:2010年
篇12
现今2016年,十余年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背景、发展目标和经费措施都对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提供了巨力支持。各地职业教育均有所受益,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都得以提升。
国外在这一方面是走在前面的,1998年2月加拿大温哥华学区的《信息技术报告》就指出:“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该报告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能实现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甚至是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开阔视野。
相较之,国内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期,无论是认知还是基础设施上是存在差距的。彼时有许多老师对数字校园网络认知停留在只能用于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经常以非计算机专业或年龄较大等原因疏于数字化的学习和使用。还有一部分老师虽然已经意识到数字化校园的重要性,但苦于不懂得如何去应用网络为教和学服务。思想上的以及技术上的滞后限制了数字校园网络发展的。如今这些现象仍旧存在。
数字化校园应该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一体化自动办公,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目前在网络功能,使用效率等方面,许多学校都拥有一支在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方面的队伍。省市各级教育部门也有专人负责。但推广有余却创新不足,很少投入人力、物力去开发创新,开发人员也相对缺少,从而影响数字校园网络为现代教育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以湖南省教育部门力推的“世界大学城”为例,每年也有教师相关培训,但是并不能摆脱其创新缺乏力度的困境,其教师个人空间使用上的不便和技术上的滞后屡遭教师吐槽。
回到数字化校园的话题上来,对于数字化校园网络应用,当前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重管理轻服务。表现在小看或者忽视数字化校园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学习功能,教育目标与数字化校园应用并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各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科室无纸化办公,百兆光纤上网,全校园WIFI覆盖等等,但这些并不代表数字化到位了。各个科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解决科室内部的流程及管理数据的积累,疏忽了领导的决策分析服务、师生的教学服务、生活服务,同时不重视科室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与目前实际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符合。
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校园应该有丰富的内涵。建设基础的管理平台、门户系统、家校通工程、校务系统、教育资源库、自动化办公信息服务系统等也仅仅只是数字化园的一角。以“师生为本”的建设指导思想,围绕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来构建数字化的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充分的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学校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处理,并且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有序的整合和集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实现全过程运用宽带网络与通讯网络、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络来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个性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利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规划和管理,使之构成统一的管理平台、统一的资源平台、规范的管理与教学秩序,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面向社会、面向家庭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数字社区。
数字化校园的使用,应该要起到改善学校领导、教务人员、教师、学生等各层面的信息传递途径的作用,方便促进了解,拓展信息来源。其与因特网集成在一起的方式则更令人兴奋,因为这将使校园与社会、校园与家庭更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环境,种种更为直接的沟通方式,使教育真正做到学校、家庭与社会全方位的最佳配合。这里有一个误区,各省的教育平台也好各校的数字化校园也罢,本来旨在方便沟通的教育网络自身就缺乏沟通,各省教育平台只是形式上的能互相访问。各个学校之间更加如此。为了避免竞争或者说怕竞争,大家都还是留有余地的。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当理解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否者就会演变成一个“填鸭式”数字化建设。建设的流程会随着教学环境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再造,其软硬件平台也会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我们不是为了有数字化校园而数字化,我们是为了使用数字化校园而数字化。要真正将数字化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管理、生活等方方面面。师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来提升工作、学习效率,方便师生生活,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这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真正目的与初衷。请注意一个细节,学生在学校接收的快递逐渐增多了。为什么?方便呀。
俗话说“知易行难”。对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是“知已不易行更难”。虽然现状有这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处,但思想上的禁锢以破除,总会越来越好罢。
参考文献:
[1] 和汇等,信息化教育技术,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篇13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05-05
科学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有赖于实验。重视实验、改进实验,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方法。
20世纪末涌现的数字化实验系统,以“传感器+计算机”为构成要素,凭借“促进学生认知、提高课堂效率”的显著作用而获得了教育专家的高度认可,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实验教学仪器发展的重要部分。
1 数字化实验概念
数字化实验,特指在实验数据的采集、传输及预处理方面采用传感器和数字电路等技术,实验数据上传至计算机(含各种由计算机变形的终端),由特定的软件加以计算、处理,最终得出实验结果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与传统实验相比,数字化实验尽管引入“人机交互”,但保留了真实实验的一切要求:实验对象的操作、实验装置的架设、实验过程的设置和调控等,且具有传统实验所不具备的“采集高速度、数据高密度、结果高精度、呈现高可视度”等一系列突出优势,在实验效率提升,实验结果优化和教学效果强化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实验。不仅有效地填补了传统实验的空白,使常规教学活动获得动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2 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构成及发展过程
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简称为朗威?DISLab,是由数据采集器、系列传感器、配套实验器材和软件构成(图1)。其中软件包括通用软件、专用软件和辅助软件。系列传感器可满足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初中综合科学、小学科学等教学的需求,种类正在根据教学要求不断扩展。
朗威?DISLab的前身为朗威?微机辅助高级中学物理实验系统,是由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有限责任公司(现更名为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自主研发并生产的。2002年,上海市教委为实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课改目标,决定组建专门机构,自主研发上海二期课改所需数字化实验设备及配套器材。经过严格考核、缜密筛选,由上海教委教研室、风华中学和山东远大共同组建的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成立,著名实验教学专家、特级教师、上海特级校长冯容士先生任中心主任,山东远大董事长、总经理李鼎任副主任。2002年8月中心完成了第一版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研发,并将产品下发至上海市53所试点学校进行教学验证。2002年至2008年间,朗威?DISLab先后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上海市教委、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浙江省教育厅装备中心等多部门的课程鉴定,被列入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编入上海二期课改中学物理、生物教材,以及人教版、沪科教版和粤教版等多家全国教材。2009年获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一等奖和济南市创新产品称号。2010年12月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11年8月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2012年11月荣获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两项金奖。2013年5月荣获上海教博会双十佳产品奖。2014年4月,“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器”荣获中国教育装备产品创新奖。2014年5月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6月,“朗威?V7.0 无线向心力实验器”荣获2014第16届世教联仪器设备组大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此奖项。2014年9月,《中学物理教学的革新――数字化实验系统(DIS)研发与应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3 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应用案例
平抛运动
1)实验装置构成。该实验需要使用朗威?DISLab二维运动传感器与朗威?DISLab二维平抛运动实验器(图2)。朗威?DISLab二维运动传感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构成,打开发射器开关后接收器可对发射器位置定位,从而通过教学软件描绘出发射器的运动轨迹。朗威?DISLab二维平抛运动实验器轨道呈倾斜状安装在立杆上,轨道上端设有位置可调的释放装置,改变释放装置的高度可以改变抛射速度,轨道末端设有调零装置和水平仪。轨道为铝合金材质,经折弯处理,其宽度恰好允许二维运动发射器在其中滚动,且减小晃动和摩擦。
2)实验操作。实验时,按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释放试抛器,并将缓冲装置放置在试抛器落点范围内;第二步,点击二维系列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平抛运动”,打开软件;第三步,将二维运动传感器发射器放置于平抛轨道水平一端的边缘紧靠调零装置,点击软件“零点设置”,再将其沿水平方向移动3~6 cm,点击“水平校准”;第四步,将二维运动传感器发射器放置于轨道抛体释放区,点击“开始记录”后将其释放,系统将自动记录其平抛运动的轨迹(图3);第五步,依次点击界面“x”“y”可模拟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轨迹,点击“二次拟合”按钮对平抛轨迹进行二次拟合;第六步,点击“加速度”,计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数值,并可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进行比较(图4)。
3)数字化实验优势。描绘平抛运动轨迹,传统上使用频闪摄影和电火花描迹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虽然原理相对简单,但一方面测量方式具有一定间接性,另一方面对实验设备、操作方法、实验环境和数量程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限于此,该实验成功率不高,需要多次尝试方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轨迹,而且多次实验不可避免地导致系统误差增大。
使用朗威?DISLab二维运动实验系统完成该实验,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不但可以描绘出平抛运动轨迹,而且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平抛运动实际上是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的实验结论,解决了教学上的难点。朗威?DISLab二维运动实验系统诞生以来,经过专家认证和课程教学的实践,获得了广泛好评。2009年,该系统在第七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基于该系统的平抛运动实验案例被编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3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中。
酸碱中和滴定
1)实验器材及试剂(图5)。朗威?数据采集器、PH传感器、自动滴液装置、计算机、洗瓶、50 ml烧杯、滤纸、磁力搅拌器、铁架台、0.1 mol/L HCl、未知浓度NaOH。
将0.1 mol/L HCl加入到自动滴液装置中,自动滴液装置可自动记录液滴滴数,根据每滴液滴的体积0.025 ml,软件可自动计算出滴入的HCL体积。
2)实验操作。
专用软件操作方法:点击“开始实验”,打开磁力搅拌器电源开关,向烧杯中逐滴滴加HCL溶液(滴速控制在1~2滴/s),直至pH
通用软件操作方法:选择光电门的测量方式为“计数”。在“组合曲线”,添加自定义曲线“V-pH”(需增加变量“V=0.025*t2”)代表盐酸的体积,点击“开始”,打开磁力搅拌器电源开关,向烧杯中逐滴滴加HCL(滴速控制在1~2滴/s),直至pH
3)数字化实验优势。
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传统方法,操作过程复杂。采用DIS数字化实验系统绘制滴定曲线,操作更简便,精度更高,教学效果好。由教师现场演示绘制出一条滴定曲线或者由学生通过实验自己绘制滴定曲线,其教学效果与滴定曲线印在教材上让学生观察分析是大不相同的。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时,传统实验方法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但是甲基橙变色时pH为4.4而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pH等于7,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点不是反应终点,这一点难以向学生解释。采用数字化实验则可以直接得到pH=7时的相关数据,实验结果更为科学。
蛋白质含量测定
1)实验器材及试剂(图8)。朗威?数据采集器、色度传感器、结晶牛血清白蛋白、待测样品(如鸡蛋清)、双缩脲试剂、5 ml移液管、吸管、100 ml容量瓶、滴瓶4个、小试管5支。
2)实验操作。
取结晶牛血清白蛋白1.0 g溶于100 ml蒸馏水中,取5支烧杯编号后,分别加蒸馏水配成蛋白质含量为0 mg/mL(蒸馏水为空白参照)、2 mg/mL、3 mg/mL、4 mg/mL、5 mg/mL的溶液。在各小烧杯溶液中先加入5% NaOH 15 mL,混合后,加入1% CuSO4溶液1 mL,拌匀后,静置30 min待用。
取鸡蛋清加蒸馏水稀释50倍。取鸡蛋清稀释液5 ml,先加入5% NaOH 15 mL,混合后,加入1% CuSO4溶液1 mL,拌匀后,静置30 min待用。
将待测的任一蛋白质反应液加到比色皿中,并放入到色度传感器中,数据显示有R、G、B三个数值,代表R、G、B三色下的吸光值,本实验选择G通道。
将空白对照与梯度浓度的蛋白质溶液以及待测的蛋清溶液依次倒入比色皿,使用色度传感器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值,并在表格相应位置输入其浓度值。
点击“绘图”,软件自动生成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并计算出蛋清溶液的蛋白质含量(图9)。
3)数字化实验优势。该实验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科学》教材高中第一册(试用本)第2章第2节采用的一个数字化实验。因为采用了数字化的实验方法使该实验由传统的定型观察升华为定量测量,朗威?DISLab强大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该实验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定量检测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检测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来判断奶粉质量的优劣),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在信息环境中相互合作,收集处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小车运动快慢比较
1)实验器材(图10)。朗威?数据采集器、光电门传感器、多用力学轨道。
2)实验操作。
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上,两光电门距离为0.4米,将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调节光电门位置,使挡光片能够挡光。
打开小学科学专用软件――“小车运动快慢比较”,点击开始。
读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小车运动距离为0.4米),输入到表格中。
点击记录,释放小车,小车挡光片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系统开始计时,经过第二个光电门时计时结束,这段时间就是小车在两个光电门之间运动的时间。
点击停止,实验结束,点击计算可获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改变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改变小车的质量或改变推动小车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图11)。
3)数字化实验优势。本实验曾经作为公开课在江苏省小学科学数字技术研讨会上展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研讨。该课伊始,教师让学生通过秒表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但是由于起始和结束的时机不易把握所以得出的实验结果误差很大,改用光电门传感器测量后,实验结果精确的反映了该实验所呈现的客观规律,学生通过对该实验的探究总结出了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数字化实验的精确度远远大于传统实验,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的成功率和科学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朗威?DISLab小学科学实验系统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构建了包括“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磁学”“化学”“生命科学”在内的8个探索包。向学生提够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4 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