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篇1

近几年,东宁县人民检察院认真加强司法警察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有力地保障了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有效提高检察司法警察队伍的素质,该院从2006年开始,就组织全体司法警察进行文化“充电”,4名司法警察人员中两名取得了法律专业本科文凭,另两名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与此同时,该院还特别注意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政治素质。2009年初,该院司法警察大队还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拓宽渠道促履职,突出管理抓规范,着眼素质建队伍”的目标,要求全体司法警察人员都必须做到“履行职责,树好形象,让领导满意;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让干警满意;维护稳定,构建和谐,让社会满意。”

健全和完善司法警察各项制度,强化训练,严格科学管理,全面推进司法警察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建设,为人民检察院各项检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用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加强法警职业道德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司法警察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警察队伍,是关系到新世纪检察法警事业能否深入发展的重要问题。司法警察处在协助检察官查办职务犯罪和诉讼监督的第一线,接触犯罪等社会阴暗面多,受影响和腐蚀的危险性也较大,职业道德失范是一些法警发生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指导司法警察在工作岗位上确立崇高的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正确履行法警工作职责。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担负着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的特定的司法保障任务,保障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其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这支队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思想,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近几年来,东宁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政治合格、品德优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要求,抓好司法警察的思想作风建设。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依法履行职责观念;增强人权意识,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观念;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观念。认真制定为民、便民、利民措施,依法执勤、文明执勤、热情高效、公正廉洁,以新作风展示新形象。

二、坚持科学的正规化管理标准,依法从严治警

一是警务工作正规化。为了使法警工作及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展示法警的形象,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等各种制度和规则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尤其要严格坚持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的时,严禁发生犯罪嫌疑人脱逃、自杀、自残等事件。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补充和完善,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同时,根据最高检察院要求,凡属法警及各级法警部门职责和权限,要全部不折不扣地承担起来,并认真贯彻履行和实施,凡不属于法警工作范围的,则不能越权。

二是警务训练规范化。应认真贯彻实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和上级检察院的年度训练计划。要紧密结合本院和法警工作的实际搞好训练工作。坚持集中训练与岗位训练相结合,以岗位训练为主,同时重视集中训练。根据训练计划,坚持普遍训练与重点训练相结合,以重点训练为主,每两年组织一次法警系统专业技能大比武。坚持教材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每半年进行一次法警业务技能大检查,并进行考核和评比,不断提高训练质量和业务水平。

三是形象养成规范化。树立良好的司法警察职业形象,培养严谨的作风纪律,注重司法警察职业形象建设、职业礼仪建设。一要严格制度,制定司法警察着装管理制度,仪表礼仪规范到位;二要严格要求,注重口才能力的培养,做到语言礼仪常抓不懈;三要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从行为、举止、着装、礼节、礼貌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确保法警良好职业形象的养成。

四是警用装备现代化。根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装备配备暂行规定》以及省检察院达标评分细则中规定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为法警队配备各种警用装备和通讯工具,使其逐步达到办公自动化。要重视办案工作区的建设,按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建造讯问室、监控室、值班室等,以适应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建立数字同步录音录像系统,配备警务车辆和必配的警用装备,为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正规文明、业务精通、装备精良、威武雄壮”的职业化的司法警察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五项有效措施,狠抓司法警察正规化建设

一是完善制度。近年来,东宁县人民检察院先后制定了《警务值班制度》、《警务训练培训制度》、《干警月报表制度》、《法警夜间执勤巡逻制度》、《警械具使用管理制度》等十几项制度,对法警值班、训练培训、工作实绩、执行职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司法警察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加强管理。启用备勤室,印制了《使用警务区讯(询)问室申请卡》、《进入警务区登记表》、《警务区暂扣物品登记表》、《法警执行看押交接登记表》,制定了《司法警察执行职务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司法警察的安全和管理意识,保证办案期间不发生任何事故。

三是加强监督。要采取考核考察、民主测评、通报反馈、明查暗访等多种方法对法警专业行为进行监督,广泛地动员社会群众和当事人积极参与监督。司法警察必须按章办事,按规定作为,一切有损于法警专业形象的行为都应该得到相应的处罚。时刻牢记自己不仅代表着人民警察,还代表着人民检察院,自觉维护法警的公众形象。

篇2

[4]郑菲,陈朝晖,王学勤,等.中国科学院查新检索联合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0(7):96-100.

[5]郑瑞珍,洪凡.构建与拓展区域科技查新联合体[J].情报探索,2010(4):30-32.

[6]杨守文,季淑娟,王婷.BALIS学科化联合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探索与展望[J].图书馆学研究,2011(3):78-81.

[7]2011年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协会全体会员大会在金华召开[EB/OL].[2015-03-16].http://.cn/dynamic/news/2725-2011.

[8]王建专,王有志,梅伟.江苏大学图书馆:走出深闺开创蓝海[EB/OL].[2015-03-16].http:///html/dv_453183998.aspx.

[9]周红炜.通过校地协同创新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情报信息服务平台之实践:以惠州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7):112-116.

[10]刘颖,黄传惠.嵌入用户环境: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方向[J].图书情报知识,2010(1):52-59.

篇3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中关村又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将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蜚声中外的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誉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示范区自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高科技产业发展,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如今,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中关村又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国务院近日批复原则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纲要》对中关村赋予了全新的战略定位,以五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划定了中关村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十二五”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产业技术变革、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和不断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北京要在全球和区域经济分工中占领高端、争取主动,必须把强化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着力点,围绕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的首都经济特征,使首都经济走上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轨道,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为此,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力以赴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切实发挥其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把北京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中关村成为创新战略的重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它的发展关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乃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功与否。《纲要》应运而生,意义重大,它是贯彻落文国务院关于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精神的具体部署,是促进首都经济实现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

《纲要》提出,中关村要秉承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创新示范、引领未来的宗旨,坚持“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滁地”的战略定位,服务于首都世界城市的建设,力量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样的定位和目怀令人振奋,同时也意味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关村示范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域,同时也是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作为我国当之无愧的科学高地和高速发展的产业高地,创新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特色和优势,做好《纲要》的具体落实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未来发展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中关村定能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

篇4

12月8日,交通运输部组织召开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暨信息化工作会。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交通运输部设立主会场,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同志、当地交通运输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代表,京外部属单位等在分会场参加会议。会议贯彻落实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部署推进“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工作。部党组书记杨传堂主持会议,部长李小鹏作工作部署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新时期党和国家关于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合力务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建设世界交通强国强化支撑引领。

“十二五”期是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工作大踏步前进的五年。五年间,全行业紧紧围绕“四个交通”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加强重大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会议指出,科技兴则行业兴,科技强则行业强。全行业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当好发展先行官的迫切要求,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发展新动力的迫切要求,是迈向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交通强国的迫切要求。要把握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实现行业创新和信息化工作的应有作为。

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支撑引领世界交通强国建设,“十三五”期,要把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在战略定位上把科技创新摆在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战略方向上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标国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有效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氛围,在高水平自主创新上努力实现重大突破。“十三五”期,做好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要以增进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为宗旨,重点抓紧“以信息化驱动交通运输现代化”这条主线,夯实“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两大基础,推动信息化与行业管理和服务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交通运输”健康发展,推动交通运输大数据创新发展,努力实现“数据开放共享、网络安全可控”。

会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围绕交通运输科技和信息化两个“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明确任务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开放合作、促进多元融合,拓宽投入渠道、发挥综合效益。要营造良好环境、培育创新人才,让创新成为全行业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不断开创交通运输创新发展新局面。

篇5

一、优势分析(S)

1.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逐步健全。随着“健康中国”、“健康甘肃”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法》、《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甘肃省“十三五”时期中医药发展规划等颁布实施,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保障措施逐步健全。

2.中医药科技创新需求日渐增长。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激发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迫切需要释放中医药科技创新服务健康的潜力和活力。当前,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满足群众简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加快中医药的科技创新,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

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持续增大。目前,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持续增大。2014年,全省中医从业人员达到9914人,占全省卫生人员的19%,同时,中药医务人员获得了更多的进修、培训等受教育机会。

4.中医药医疗机构与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医疗机构与设备数量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I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医疗机构相应增加,从事中医药服务的人员随之上升(含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由于设备经费投入较大,省市两级中医药医疗设备相对齐全。

5.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甘肃省获批省部级以上中医药科研项目521项,争取科研经费1.4亿元。省级投入1043万元,资助科研课题412项。取得中医药授权专利37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1项。评选出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150项。

二、劣势分析(W)

1.中医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甘肃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全省中医医院普遍存在投入少、欠账多、规模小、设备不齐全、功能不配套、基础建设、人才培养、设备更新等缺乏资金。虽然当地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力度仍然偏小,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2.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不完善。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绝大多数市州缺乏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甘肃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利于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诸多政策法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市县仍然没有实施。

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质量偏低。目前,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低、职称比例不合理等方面。由于进修培训数量有限,补充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且相关科技人员素质偏低,能力有限,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能力不够。

4.中医药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甘肃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中药产业集中度低、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健康需求,这些因素制约着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三、机会分析(0)

1.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是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条件。甘肃不仅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也是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例如,甘肃庆城是岐伯故里,甘肃灵台是皇甫谧故里(针灸文化发祥地),敦煌医学。历经千年,在甘肃留下了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造就了许多优秀名医,这些医学典籍为中医药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2.中医药科技创新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甘肃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基层群众看病时,普遍选择中医。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甘肃就建成了省级中医药医疗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又建成甘肃省中医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专业人才。除此之外,甘肃还出现了许多中医制药企业,其中兰州佛慈药业更是闻名中外。而全省乡镇卫生院也更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疾病,向老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等理念也被老百姓普遍理解和接受,这无疑是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良好的社会基础。

篇6

__区长首先在__前听取了__荣誉大厦整体建设情况及__城市产业园各功能区域划分情况的介绍,之后分别来到__城市体验馆、__城市孵化器及企业高端人才公寓进行考察。祝区长在考察中指出,产业园一是要找准定位,二是要合理布局,三是利用好一区多园等优惠政策,抓住我区产业转型机遇,共同助力__经济发展。

目前园区一期A座已于2014年12月完成并交付使用,总面积13万平方米;二期B座预计在2017年12月完成交付使用,总面积12万平方米。园区现已进入招商和入驻阶段,已签约46户,其中科技企业26户,金融机构9户,服务机构8户。正在洽谈和装修完工后准备进驻的有50多户,包括神州数码、方正集团等龙头企业;拟招商的包括省内__城市相关企业、国内外__城市建设企业、物联网领域企业以及华夏智城、颐高集团等电子产品企业,同时招收科技含量较高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机构。

重点支持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园鱼菜共生、气雾栽培等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探索农业科技设备化、家庭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有机生态农业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扶持农民科技致富,开展农村科普行动,实现科技富农,科普惠农。

农业科技设备化即以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展示基地,向有相关需求的种养殖户、农家酒店、农家乐旅游点>,!<、特色餐饮商家等提供整套高科技农业设备的安装、维护等服务。农业科技家庭化是将现有科技设备小型化,实现城市家庭阳台、窗台自产有机生态农产品,填补市场空白,进而实现以销售相关设备产品、种子养料、有偿服务等为基础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截止到上半年,农业科技设备研发以产生雏形,待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一是引入高校外脑,完成了我区“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切实做好我区未来5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布局。借助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导师团队,参与研究编制我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国家、省、市科技重点工作任务,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规划。

二是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积极推进与吉林大学、__工业大学、__应化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重点抓好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及一区多园内的核心企业科技创新,做好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推荐工作,积极推进院士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有效促成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加强科技管理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和科技奖励机制,合理使用科技三项经费,偏重“先见成果后补助”方式,鼓励区域内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继续抓好省级创新型试点等工作。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积极推荐国家、省、市级科普示范社区、科普基地、科普带头人。同时与吉林省创业联合会、新青年创业商学院、吉林教育广播人文963合作《青春之声·创业新青年》企业家访谈栏目。

二是加强地震应急体系建设,开展应急预案及备案自查工作,完善地震应急体系,加强地震应急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综合应急演练。在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前夕,于5月8号下午,在__市第三十中学举行了平安中国防灾宣导千城行动进校园——吉林省暨__市“放飞梦想张扬生命色彩”防震减灾综合演练。

四是开展“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广场宣传和社区、校园防震减灾电影播放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营造全民参与防震减灾的氛围,推动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走进学校、走进单位、走进社区和家庭,普及地震法律法规、地震科普知识、民居防震减灾知识,解答群众咨询的有关问题。

篇7

篇8

一是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日益频繁。最近5年,全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占主导。据调查,超过60%的企业正在或者准备投入资源用于提升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活动中。三是专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专利保护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拥有几百项专利,正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四是注重人才引进。目前江苏省各型企业中的科技人才已经占社会人才总数的90%以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了企业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注重品牌的培育。现在众多企业开始培育自己的品牌,并加强品牌的保护工作,以便使自己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渐开拓自己的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1.3企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最近5年,江苏省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科教兴省战略规划,从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能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环境。在城市创新环境问题上,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对"十二五"发展规划、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等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超半数的受调查企业对本地人才市场培育程度、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条件、网上人才市场发展程度等环境因素都给予了积极肯定。

1.4企业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2014年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26.1万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727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6%浣成出货值1323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4%。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新材料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占总产值的60%以上。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7703家。2014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27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51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33个,科学技术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1.5民营科技企业正成为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随着企业注册资本限制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陆续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在全省企业经济发展中,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业精神、最具创优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使得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根据江苏省2012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统计快报数据分析,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53687家,同比增长45.4%,其中苏锡常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二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年实现总收入35883.8亿元、净利润达2588.2亿元,为历年最高。三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参与。借助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科技企业正不断吸引着大量创新人才的加入,尤其是众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使得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断增加。目前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博士和硕士从业人员达1.1万人和7.4万人,并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正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2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2.1大部分企业缺乏真正有竞争性的核心技术

尽管我省企业出现了如富瑞特装、常柴股份、江南电缆等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从国外引进为主,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还不足1%,有近八成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航空制造、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等领域,许多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企业所掌握。这使得一些企业,尤其是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买断或者支付国外公司的专利,甚至有些只能成为科技企业的代工厂从事低利润、高成本的简单加工,难以进行科技创新等科研活动。

2.2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从国际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但是根据江苏省自主创新企业统计数据(2012),约20%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仅39%的企业这一比例超过了5%。所以从整体来看我省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还低于国际水平。一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在企业性质、文化、科研技术条件、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对个人发展前途等方面,多数企业不具备优势。所以很难吸引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更多的只能依靠企业的技工,长期依靠仅有的一些人才自我摸索和实践。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资金规模有限,仅有的一些资金难以引进先进的设备。装备水平不高阻碍了企业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限制了企业的二次创新。

2.3企业融资渠道少内部管理不完善

伴随着新一轮企业对外扩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入手,规划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着诸多限制。第一,融资难融资贵。由于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差,信用等级低和可用于抵押给银行的资产不足,这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对这些企业发放货款,这样就导致了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取资金来用于自身发展。第二,管理思想和手段落后。许多企业规模已经扩大,人员已经增多,但是,在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创业时的方法,尤其是民营企业,许多重要的岗位大多被家族成员所占据,虽然从处理业务的角度依靠自己人较为可靠,但是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家族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并不一定跟上企业的发展要求,直接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3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设思路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来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3.1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企业内部激励与外部政府激励。企业技术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员工。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企业一方面要为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技能的舞台,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对员工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准备,通过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和搭建一系列创新活动平台,为企业科研提供包括人才、资金、项目等在内的社会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3.2催化机制

随着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甚至个人都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我们现在专利申请量和商标申请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的市场化。通过明确科技成果产权人、利益分配等关键因素,使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能够为企业所用,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3.3供给机制

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等众多要素的支撑。其中,人力资本最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积累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应积极引导企业有效地引进和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断增加自身的技术资本的积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此外,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货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局面。

3.4竞存机制

篇9

2有效的融合机制实现应用技术型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2011计划’是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3]“2011计划”不仅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也需要理论、思路、方法的创新,应用技术型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也是如此。

2.1精心建立扶持培育机制应用技术型高校要从全局的高度,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各要素、各层次统筹规划。应用技术型高校面向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要扭转长期的思维定式,以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亟待突破的技术性难题,结合自身条件,了解相关领域创新主体的优势,确定参与的学科、单位、企业和团队,构建适宜的协同创新体。应用技术型高校要紧贴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瞄准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研究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的互动因素,通过汇聚科技创新要素,发挥人才、学科、科技等优势,培育协同创新方向,勇于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一道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帮助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攻关。

2.2有效推行协调发展机制开放办学是当今高校的明显特征之一。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整合优质资源,积聚力量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建立跨高校、跨单位的协同创新体系,参与协调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问题。

2.2.1推动学科资源深度融合 满足社会需求学科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基础。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需进一步汇聚特色学科资源,搭建学科创新平台,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基础才能牢固。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应符合区域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有利于协同创新体的建设,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地方特色的新兴优势学科,推动优势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密切交流、深度融合,使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符合区域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向,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该校传承“大机电、大土木”优势,瞄准福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开展了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与福建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实现工管结合、工文渗透,管文理经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该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职能,突出内涵建设,就业率多年保持省内高校前茅,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体现了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过程中创造的办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2.2.2加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突出特色科研与亮点科研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支撑。特色科研成果使学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具有亮点要素,也为协同创新体建设指明引导方向。实践表明,作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重要载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对引领高校优势学科发展、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将产生广泛、重要的影响力。应用技术型高校首先要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明确科研主攻方向,针对性开展科研工作,以特色科研打造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特色。[4]其次,学校根据科技攻关的需要,整合学科、专业科研资源,注重高水平科技研发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核心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力。再者,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利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影响力和效应。高校对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将影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程度。福建省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围绕福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需求,关注区域发展规划,加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着重攻克、解决生产难点问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贡献。近年来,福建工程学院联合校内外科研力量成立了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福建地方建筑研究中心、福建知识产权研究院、福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加强团队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2.3把握协同创新的根本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根本。当今区域间的经济、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资源的争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在人才汇聚与产出方面具备优势,若缺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创新便无从谈起。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推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将学校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应主动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校地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前部署、谋划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工作深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制订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区域经济社会特定资源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培养师生教学科研主攻方向。

2.3有力推动项目引导机制项目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纽带。目前政产学研合作大多还停留在合作开发、技术转让等层次上,缺乏更高、深层次的合作。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要以重大项目为引导,促进多部门共同参与,并对协同创新的工作目标和机制、推进方式等进行统筹安排,从整体上推动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发展。可见,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要以项目为纽带,发挥政产学研各方特长,依托高校的人才、技术等资源,吸引政府、企业加入,共同成立联合体,抢占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制高点,承接学校科研成果的规模化生产,推动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应用技术型高校还可以与政府合作的形式,承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参与地方政府相关规划的制订,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从中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另外,高校应敏锐地实施行业企业大合作战略,大胆尝试将政产学研合作的目光投向行业龙头,推进战略合作,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福建工程学院与福建省直单位(部门)、市县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开展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科技服务等内容;与GE公司、SIEMENS(中国)有限公司、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等大公司共建实验室,产生一批重大合作成果,促进该校各项建设发展成就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篇10

二是规划工作加快推进。坚持规划先行,会同省、市发改委,积极探索多规融合,密集研究并确定了新区规划编制计划。《南京江北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上报省政府,《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正在配合市有关部门加快审批流程。新区“十三五”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保规划以及50余项总规以下层面各类规划完成编制。制定实施新区“规划提升行动计划”,在优化各类专项规划的同时,重点梳理“两区两园”重大项目建设土地需求,努力破解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不足的矛盾。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及时组织相关控详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报批,确保规划落到项目、落到实处。积极推动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建立关于江北新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商领导小组和定期会议机制,共同探索在多规融合、土地节约集约等方面先行先试。

三是创新发展特色初显。紧紧围绕全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加强顶层谋划,打造创新优势。全力引进海外高端创新资源,与德国弗劳恩霍夫IPK研究所合作的中德智能制造(江苏)研究合作平台在两国总理见证下已经签约。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重要平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签约落户,积极争取东南大学集成电路研究所和新设的微电子学院落户新区,加快建设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大力构建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积极携手高校合作共建,与南京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强化新区高校联盟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同步推进政策设计和招商引资,确保今年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6%以上、占新区对外贸易比重提高2%左右。

四是产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认真谋划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科技服务“4+2”现代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方面,以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千方百计抓要素保障、抓项目开工。台积电12季г补こ项目今年3月顺利签约,上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在抓紧做好年底前试产准备,六合国轩动力电池二期预计6月开工。南京中瑞健康共生城项目已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现代服务业方面,围绕总部经济发展,梳理出中心区可出让地块17个、总面积约1100亩,并加大与葛洲坝集团、江苏国信等中央、省属企业对接力度。

五是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坚持把16.1平方公里的中心区作为新区形象的承载区和标志区,切实加大规划建设力度。新区城市馆(规划展览馆和市民中心)、南京美术馆新馆等标志性、功能性项目,已完成设计方案审计评审;江北国际医疗中心、南京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等国际健康服务社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加强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和建设工程论证,计划建设地下空间480万平方米、综合管廊140公里。强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三纵三横”交通工程为重点,加快推动快速路网建设。强化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今年新开工保障房项目12个,市一中、雅居乐一中分校、鼓楼幼儿园等教育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六是对外开放合作逐步加强。抢抓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即将开通的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交流,探索建立与浦东新区、舟山群岛新区、上海自贸区合作共建机制。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去年赴上海、北京、台湾、欧洲等地开展6场招商活动。今年3月,赴德国、瑞典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有力推进了巴斯夫精细化工等项目。6月初,赴香港开展了现代服务业招商活动,举办了南京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专场活动。积极引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筹建剑桥大学中国(南京)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创建“南京高新―美国劳伦斯伯克利生命科学研发中心”,成立欧洲(南京)创意设计中心。

七是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积极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国家级新区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通知》要求,积极承接市级下放规划、国土管理权限,建立完善新区统筹和行政区统分结合的规划国土管理体制;认真梳理行政审批制度,积极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完善投融资体系,与省政府投资基金共同出资20亿元,成立省市共建江北新区发展基金;与复星集团合作设立新区星景健康产业基金18亿元;支持浦口大江北国资集团等7家平台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短融、中票等融资工具,拟发行额247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在国家发改委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借鉴其他新区工作经验,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多措并举抓产业发展。牢牢锁定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以上的奋斗目标,攻坚克难、主动作为,重点加强经济运行组织,强化监测分析,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的尽快投产,已投产的不断提高产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落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加快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江北海港枢纽等服务贸易集聚区建设,积极落实国家优惠政策,今年确保扶持服务贸易龙头企业10家,力争新引进服务贸易中小企业100家。

二是千方百计抓科技创新。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基地为目标,多管齐下,狠抓推进。重点加快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推动与英国剑桥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IPK研究所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研发机构的合作,集聚一批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知识产权领军型企业等高端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中心落户,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依托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基地,打造全市生物医药创业训练营等特色品牌。加快建设北斗产业研究院等,努力打造创新型企业生态链。积极推动新区高校联盟发展,探索建立人才改革试验区,尽快出台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具体政策;加快推进区域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法庭设立工作。

篇11

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创新发展

1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涵义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对农业技术的新研发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实现将具有创新性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与现有农业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农业产品以保持农业经济的高增值,在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不断的提高农业产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推进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过程,就要加快农业创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合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农业产品。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的农业大生产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发展。

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

2.1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我国政策体制改革

农业技术的发展创新要与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科研体系的建设,按照体系要求将中央和地方的优势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对具有特色优势的农副产品按区域划分,使每一个农副产品都对应有一个技术创新科研中心,并设有农业产业技术试验站。使创新型科技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以解决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脱节问题。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保障体系。在支持保障政策的建设过程中将创新发展的想法思路、支持保障模式建设、配套设施运行机制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保障措施全部涵盖。为加快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完善。目前从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生产产出三个方面看,相互结合较完善。通过将三方面相关的农业技术创新的专家、推广人员、生产示范户紧密连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

2.2良种培良发展迅速

在我国良种培育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创新模式的研究成果,甚至有一些项目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为我国创新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至2015年,我国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基地共研发培育出1万多个农产品的新型品种,进行5~6次农作物的大规模更新换代。在此基础上,我国以袁隆平为首的科学家研究出二期超级稻和三期超级稻的农业技术,突破创新培育出800kg/667m2和产900kg/667m2的世界级纪录。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团队研究出的可1400kg/667m2的超级玉米育种技术。

2.3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成果显著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成果显著并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因和转基因技术科研成果显著。我国拥有一系列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病虫害农作物等农业技术的核心技术,目前,还开展以黄瓜、棉、马铃薯等作物基因攻关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科研成果显著。通过对比不同农作物对病虫害的危害分析,研发出低残留、低毒性的农药200多种,同时,利用生物方法防治多种病虫的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的控制病虫害对农作的危害。智能化农机具的发展成果显著。我国以从传统的农业大生产模式向全机械化生产模式转化,多项农机具的发展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应用农机具对农作物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0%,实现生物工程技术与机械工程技术的深层整合。

篇12

某科技新城于1991年建立,属于国家级高新区。该新城占地231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50万,其中20万农民,20万大学师生,10万产业工人。目前已开发产业区面积为60平方公里,区内各类企业近2000家,其中外资企业260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8家,销售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高薪技术企业80家。

该新城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实现了道路、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煤气等七通,区域内有医院、学校、商贸网点、标准化厂房等,社会服务体系健全,金融机构入住,为企业投资提供便利。为实现该新城进一步发展,提出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通过科技新城设计,以全面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及品质,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二、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基本理念

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其新城设计要求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产业发展带动科学创新,要求发展生态产业并实现生态建设,生态建筑推动生态产业,将科技、创新与生态融为一体,综合提高科技新城设计品质。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基本理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科技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方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能源短缺问题,环境退化问题等,依托科技创新构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进行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理念。科技属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与产业相结合,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科技价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投入到生产之中的科技方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周期不断缩短,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产业高科技要求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资源利用率,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科技创新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进行传统产业调整。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

当前,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条件成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可实现生态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理念要求重视产业结构调整,逐渐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结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三、 “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总体思路

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以实现生态和谐为目标,其总体思路主要包括设计基本思想、设计基本原则、产业布局、构建科学创新体系等内容。

(一)设计基本思想

科技新城设计应遵循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基本思想,以新城社会、经济与自然所构成的复合系统为设计对象,综合应用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及技术手段,合理设计科技新城生态管理,优化配置新城空间资源与文化资源,协调社会、经济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基本原则

在科技新城设计中,应坚持以下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殊性,综合分析其社会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及生态环境等,因地制宜地开展科技新城设计工作;整体性。科技新城设计应加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性,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工作,重视人与生态关系的和谐;重点性。在设计中突出重点,如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生态保护等作为设计重点。

(三)产业布局

科技新城产业布局,应保证其产业结构合理,根据环境特征及地理位置,合理布局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服务业,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保护。

(四)构建科学创新体系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配置科学资源,以企业、科研单位、科技中介机构为中心,构建科学创新体系。

四、科技新城建设主要模式及实践探索

当前,我国科技新城建设发展速度较快,虽然其新城开发与建设模式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整体而言,科技新城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产业新城模式、田园新城模式、资源新城模式与智慧新城模式。其中智慧新城模式为科技新城建设的重要成就,依托高端智能技术,实现城市全智能化。

本文中所提高的某高新区,其发展基础较好,为实现科技新城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该高新区缺乏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支撑体系不健全、群众基础较为薄弱,政府发挥主体作用。为此,在进行该区域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建设时,合理进行新城设计定位,将其区域功能定位为新兴产业集聚区,将城市功能定位为综合产业新城、生态科技新城,将产业功能定位为航空制造、光伏、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并明确科技新城节能减排目标、科技创新目标与建设目标。该高新区新城设计预期于2015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城镇人口达36万人,并设计将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1:75:24,于2015年,战略性支柱产业占全工业园区总收入比重75%以上,实现100%的工业污水处理。合理优化科技新城布局,建立科技新城生态体系,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人文环境,并依托金融及政策支持,不断提高科技新城建设质量,实现良好的综合效益。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研究,主张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协调生态保护,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对生态科技新城设计的理念、总体规划思路、建设模式及实践进行探索。实践证明,科技新城设计与建设,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溢.锦绣科技新城、缤纷景观环路――南京高新区环路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2]凌涛.科技、人文的建筑格局――解读天安南海数码新城[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8-11.

篇1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5日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核心,“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要把“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作为整体功能定位之一。作为河北省的重要功能定位和重点任务之一,是要打造“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创新动能优势,促进河北产业素质与效益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加快实现产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各级政府担负着重要职责和重大任务。

一、发挥统筹产业调研论证和转型升级规划设计的关键作用

准确把握产业现状、分析研究产业特点和周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提和基础。政府部门首先应该认真组织开展区域内的产业调研,全面系统的掌握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科学判断和把握产业升级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和突出矛盾。同时,也要对京津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细致的考察和调研,了解和掌握其对比优势和战略举措。

以国家和上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明确本地产业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尤其要研究和参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京津两地“十三五”规划及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把握好精准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本地区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前沿技术进展和产业发展动态,明确本地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发展重点、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具体任务、产业创新举措和创新工程实施、产业创新升级实施的保障措施等。同时,要认真做好与京津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效对接。

二、发挥实施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控推动作用

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产业素质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和导向作用同时,还需要政府建立强有力的推动机制,发挥好调控作用。加快推进河北产业转型升级,要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京津冀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为契机,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与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好组织推动作用。

(一)发挥规划引导作用。要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明确本省及各地区产业发展的领域、目标、任务、重点和举措等,确定产业创新升级重大项目及工程,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落实措施。同时,要明确和强化政府及各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督促指导各牵头责任单位制定阶段推进计划和措施并认真落实。

(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推进市场制度改革,促进市场体系健康发育,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增强产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

(三)政策制度支撑引领。以国家新产业政策法规为指导,学习借鉴京津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政策制度经验,发挥地方政府建设主体作用,建立并不断完善支持和引导产业创新升级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体系。

(四)经济扶持和激励引导。借鉴京津和其他地区经验,综合本地实际,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税收政策、建立风险投资保障、强化金融支持等经济手段,支持和鼓励产业创新升级。

(五)实施产业创新工程、项目和活动。以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为引领,借力京津产业创新优势,以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组织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创新项目推进工程、创新平台提升工程、创新人才引进工程、产业创新扶贫工程等,大力开展招商引科引资和科技招商活动,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量引进新兴产业。

三、发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支持引导作用

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是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在产业创新升级中发挥主导作用。发挥和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政府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一)壮大创新型企业规模。聚焦河北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综合运用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手段,推动打造一批行业旗舰式创新型领军企业,强化其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提升全省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实行普惠性财政补助和分级奖励,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提高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的比重;探索采用多主体投入、多样化组建、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充实企业研发力量;鼓励在企业内部建设众创空间,引导职工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投资职工创业创新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发创新产品;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建设研发中心,利用国外创新资源,提高创新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三)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发挥主导作用,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程研究机构建设,鼓励和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发挥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的作用,提升省属科研机构和组织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度,省属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面向企业开放共享;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四)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根据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成长、扩张、上市”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提供差异化政策扶持,组织实施培养培育计划和工程,推动实现裂变式增长;发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的引领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发挥财政科技专项、基金等的激励作用,积极发展科技创业风险投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四、发挥营造产业创新发展良好环境的主导推动作用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因素包括技术基础、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基础、政策基础和人才、服务、基础设施保障等。政府必须发挥主动作用,在学习借鉴京津及其他发达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一)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加快交通、通讯、市政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流服务,提高产业层次和效率,增强地方对产业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加强智慧城建设探索和实验,推进信息化与城化的深度融合,增强对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作用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尤其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资源共享与应用,支持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示范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工程,以国家级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和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园区为重点,打造持续创新的示范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

(二)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激励政策制度,不断优化产业创新升级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加强金融服务和指导,发展多方式、多渠道的融资服务体系;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的创新能力建设,掌握和聚集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大力支持发展各类产业和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拓宽其服务领域,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政府庞大的信息采集网络的功能,强化产业信息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发挥创新创业重大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作用

突出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作用,把人才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围绕产业创新升级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一)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围绕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完善重点人才项目支撑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开发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计划,打造一大批科技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创新成效好的领军人才后备军;改革并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支持企业为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二)发挥环京津人才智力高地优势,引进用好京津优秀人才资源。搭建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通过产业转移和对接引进技术、智力和人才。实施京津创业导师河北行计划,吸引京津高端人才和团队到河北创新创业;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和海外科技人才到河北创新创业的计划。完善激励机制,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来河北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优先纳入重点人才工程,给予项目资金支持。放宽在冀工作的外国专家取得永久居留证的条件,妥善解决好海外优秀人才的医疗保险、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

(三)优化政策环境。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创新人才薪酬、岗位管理制度和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改革和完善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分类推进专业技术职务制度改革,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和规范科研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

六、发挥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的协调推动作用

实现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从根本上要靠协同创新驱动。政府承担着协同创新领导者与推动者角色,要立足河北创新功能定位,在体制机制、规划布局、载体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

(一)推动建立由国家或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三地省市级政府参加的产业协同发展协调机构,建立和完善合作协调机制制度。在河北的市与京津的区县级,建立相应的机构和机制;争取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推动与京津在国际和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上的合作;弱化和消除区域行政分割和障碍,强化利益协调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统一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区域间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和优化政策制度环境;与京津协调推进城镇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的基础环境,共同打造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产业链条。

(二)推动建设协同创新载体。鼓励各地及优势企业加强与京津知名产业园区、企业总部、科研院所校的合作,积极推动科技园区、创新基地、技术市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联盟等的共建共享,吸引和利用京津高端创新资源;依托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引进京津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设立成果转化企业和分支机构。

(三)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推动建立京津冀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网络;推动与京津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研究,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共同创造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技术交易市场网络、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等,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集成服务。

七、发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服务推动作用

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坚持改革推动、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与活力,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

(一)优化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立开放、透明、平等、规范的创新创业准入制度,严格依据权力清单行使职权,减少行政审批,规范权力行使,最大限度地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激发企业、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创业普惠性政策,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加大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引导支持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人才流动和成果转化。通过倾向性的所得税政策,引导发展天使投资、种子基金、科技慈善等更多关注初期创业的投资行为。通过引入社保资金、机构投资者、扩大对外开放等方式,加快壮大创业投资规模;以创业和创新需求为导向,在法治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等方面强化调控作用,构建和维护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秩序;逐步建立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创新创业监管模式,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和不合规收费,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二)大力发展众创载体。强化人才、产业、投融资等政策支持,集中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积极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全国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培育建设一批创新型县(区、市),有效利用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创建各类特色鲜明、需求指向明确的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社区;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三)完善和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培育优势科技服务机构,发展新型科技服务业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强化科技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组建京津冀创业导师团,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活动;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和创客文化,着力营造创业创新文化氛围;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与产品,建设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八、发挥政府职能创新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强化推动作用

在经济转型新形势下,推进产业创新升级,就必须进行政府职能创新。实施政府职能创新的本质就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打造现代政府,要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强化服务创新,提高行政效能。

强化职能创新理念,深化思想认识。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与此同时,政府要把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以推进简政放权为核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自觉顺应产业创新升级对公共产品需求大幅增长的趋势,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法治思维和意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规划、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制定刺激创新的标准,鼓励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为产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信赖、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经济管理手段,坚持“放”、“管”结合,既要把该管的管好,又要着力优化政务服务。要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方式,落实监管责任,强化行业自律,鼓励社会监督。

主要参考文献:

[1]林萍.科技创新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角色分析――以东莞市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