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思想政治教育的考研方向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思想政治教育的考研方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考研方向

篇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与学的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从教育学的角度上讲,教学方法不仅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而且关系到教学效果是否得到提高。也就是说,任何教学活动都十分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不例外。而且,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作为政治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因此,在全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和加强科研能力的基础上,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着力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科研能力提高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机结合,这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学习。也就是说,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生来讲,兴趣就是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的关键。换句话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具有学习兴趣,与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这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对教师来说,就必须首先树立这样一个理念,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需求;有了这样的理念,教师就会把学生的需求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就会时刻关心学生所思所想,就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习而言,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二者是双向互动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间接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所引发的。它具有明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且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比如,当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不断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爆发出强烈的继续学习的愿望,间接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为此,要转变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传统教学观念,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在双向互动中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解决学生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教学方法的研究要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兴趣要服务于效果,不能只为形式的变化而去研究形式,而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科研能力和教学方法;科研能力是内因,教学方法是外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也就是说,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但科研能力并不简单地等于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要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因此,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以科研能力为基础,没有科研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就没有根基和扩展的空间。科研能力与教学方法是互动、互促的关系。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又有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教学效果的提高得到双重的支撑。总之,兴趣与效果,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才能卓有成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学方法可以扭转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方面,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或误解;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宏观管理等方面存在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效。对教师来说,首先要想办法扭转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而要实现这种转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是说,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够正确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为整个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要解决这个首要问题,教师必须首先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教学中来,使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能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课程,并且逐步培养起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首先从观念上提高对教学方法研究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内化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它渗透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具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基本素质。

第三,教学方法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我们主要在其中活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1](P622)通俗地讲,环境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学校、课堂、家庭等是一个小环境。所谓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师生关系、校风班风、各种教学设施等。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直接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各种思潮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有利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教师要在学校、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小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寻找突破口。比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相结合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作为教学过程中互为主客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定要有交流,有交流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当然,交流的方式、方法及形式可以多样化,提问、专题讨论、辩论、演讲、让学生与老师互为主客体对话均可;有了课堂上的交流,教学就有气氛、有生气。对教师来讲,要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国际国内时事动态、社会热点问题、理论难点问题、社会焦点问题、重大现实问题、教学改革问题、中国化最新成果和相关学科的新成就等,及时引入课堂与学生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联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为学生解疑释惑,并积极引导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指导他们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在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理论成果,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创造出一个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交流融洽的教学环境,就一定能够孕育出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反之亦然,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一定有效的交流,教学也就会显得平淡无味;在课堂上,如果将教师当成主体、学生当成客体对待,就会造成只有教师的“讲”、学生的“听”,师生之间没有形成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这样的教学就会变成各自内心的独白,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才能营造一个比较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四,教学方法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研究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凡是能够达到增强教学效果这一目的的各种教学环节,都属于教学方法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并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外的方法,而是渗透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目前,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来看,教师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状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一门课程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教学效果迥然不同的情况,其中,教学方法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某种程度上甚至要大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教学效果的作用。一般而言,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劣取决于两个基本要素: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师讲授的方法相关联,科研能力与教师的学识素养相关联,而教学效果的优劣又取决于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这两个基本要素。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能够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使他们自觉地去学习,除了课程内容设置合理、课时安排得当、教师科研能力比较强、学生重视程度等主客观因素外,教学方法则是一个关键。这是因为:教学思想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灌输、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如果教学方法丰富得当,学生就会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就会好。这就需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目的出发,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体现课程性质和特点,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增强教学效果,而深层的目的则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方法研究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如何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加以重视、如何理性选择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把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首先,把教学方法研究提到学科建设的高度。近些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专题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更加灵活、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探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教学方法日趋显现出综合化、现代化、隐型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多年探索积累的经验成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为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法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方法研究,在全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在学科建设中把它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要使教师能够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到学科建设和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增强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本领,有积极主动改造、变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和实际行动。因此,只有把教学方法研究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才能切实把“05方案”提出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不断提高。

篇2

(一)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1.择业观存在偏差。(1)过于看重薪酬待遇。部分毕业生把薪酬、福利视为找工作的第一要务,增大了自己的就业难度,对社会需要和自身能力认识不足,职业价值观缺失,就业价值评价体系混乱,就业行为盲目。(2)过于看重社会关系。部分同学过于看重“社会关系”,导致个别同学对有家庭背景的同学有嫉妒现象,对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限制及没有“社会关系”产生抱怨,而不知现在虽人才机制尚不健全,但应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同时忽略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积极心态。相反,有家庭背景的同学则觉得毕业后靠“社会关系”很容易就可找到工作,于是学习不主动。(3)过于看重专业对口。很多同学认为毕业后一定要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才觉得不白费这四年大学,还有同学因所学专业是冷门专业,担心以后找不到工作,心存抵触,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

2.就业心理存在落差。(1)求职受挫引发心理困惑。因专业、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困惑包括:对踏入社会的思想准备不足,对社会充满不安感,面对竞争压力紧张、烦躁、情绪低落、失眠。在面试没有下文的情况下产生自信心大跌的现象等。(2)求职技巧欠缺,缺乏心理准备和自信心。大学生在求职时由于缺乏经验和信心,容易出现诸如对用人单位情况了解不足、求职时情绪过于紧张、语言表达不得体从而错失良机的现象;有些学生求职时盲目自大、好高骛远,择业时拈轻怕重、态度傲慢,很容易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有些学生却过分自卑、胆怯、局促不安,让用人单位失去信心。

3.职业道德存在缺失。在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善的情况下,社会道德规范还有待提升,毕业生违约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与民企、外企之间的违约更为严重。如何规范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如何保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严格履行就业协议,是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

(二)高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1.对做好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随着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就业率成为了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部分高校只是满足于将学生送出去,对送出什么样的学生缺乏思考,这就片面地造成了对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忽视。

2.对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部分高校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在低年级开设,在高年级除了一些形势政策与就业指导教育外,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这就造成了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使得毕业生对学习缺乏兴趣,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甚明显。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集中指导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益。现实生活中,毕业生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选择不同,需求也就不同;毕业生的家庭背景、个好不同,需要帮助的问题也会有差异。实际工作中应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避免简单化、一刀切。(1)对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的学生强化相关服务。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及人才市场的发展,使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社会回报率显著增长,所以大学生希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获取更高学位的愿望日益高涨,再加上企事业单位在用人时“惟学历论”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毕业生对更高学历的追求。近几年,全国考研、出国及公务员不断迭起,大批毕业生选择了考研、出国或公务员。急他们所急,先他们“之忧而忧”,将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最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举办相关的经验交流会及讲座,定期召开座谈会,指导学生做出理性的报考选择,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自身专业优势、正确选定专业用书和专业参考,帮助学生了解竞争态势及往年录取情况,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料,协助联系调剂单位,积极填写推荐信等。(2)对准备就业的学生加强择业指导。根据学生大三时所填写的“准毕业生信息表”进行分析汇总,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类是自身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同学,他们需要的不是给他推荐岗位,应是帮他们分析哪份工作对自己更有发展空间。第二类是缺乏一定自信心但对工作有一定要求的同学,这就要重点做思想工作,劝其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告知他们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性。第三类是性格较内向,不擅言谈、不擅与人沟通的;还有家住郊区,生活较贫困及单亲家庭,这些学生就业难度相对较大,给予重点帮助、关注,包括推荐单位、联系单位、指导面试,直到落实单位。

2.探索建立一套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家长要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帮助子女认清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做好就业准备。(2)社会要正确看待大学生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给予毕业生一定的包容。(3)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直接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也涉及专业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要实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化推进。

3.探索建立一套贯穿大一到大四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模式。在专业教学、假期实践的各个环节渗透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第一阶段:就业启蒙教育阶段(大一年级第一学期)。除了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三观”教育,帮助其实现角色转换外,更要帮助学生了解校史校情、专业课程设置,介绍本专业社会地位、历年就业情况、职业前景等,使学生得到就业启蒙,激发就业意识。第二阶段:就业定向教育阶段(大一年级第二学期)。通过开设《职业发展》课,请一些成功就业或创业的校友开设讲座,配合职业素质与能力测试等手段,尽早让学生确立就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第三阶段:职业体验教育阶段(大二年级)。由于学生缺乏对就业的直观理解,职业规划不切实际。这一阶段可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到企业实习,同时开展多项与提升职业能力如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职业特点和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第四阶段:职业反思教育阶段(大三年级)。注重鼓励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鼓励其培养职业能力。做好考研、考级、考证、出国留学、考公务员等群体的引导工作,以满足学生各类成长的需求。鼓励大三学生多参加各种模拟人才招聘会,多到企业实习,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五阶段:择业与岗前教育阶段(大四年级)。对学生进行就业相关政策解读、制作简历、面试技巧、劳动法规、谈判签约等就业技能培训,进行岗前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技能提高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同时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对于特群毕业生,要给予重点关注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文锦枢.加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大众文艺

[2]章冬斌.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3]杨金荣.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

篇3

一、加强思想政治早期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新生学习转型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和对独立学院认同的困惑,着力开展了新生入校后的早期教育,这些教育包括:

1.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教育

在介绍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就业定位等活动中,引导大学新生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特点,定下四年的奋斗目标。

2.专业思想教育

针对不同专业,聘请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向同学们介绍学院情况,专业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培养专业兴趣。

3.纪律观念教育

学院给新生配发《学生手册》,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手册内容和大学相关规章制度,培养同学们遵纪守法的意识。

4.人生理想教育

通过《思想品德修养》课、开设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新生树立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独立学院可以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开展一系列丰富情感体验和实践锻炼的活动,如:在传统的重要节日举办各种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辩论大赛,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在中国人民胜利、“五・四”青年节等纪念日,精心组织爱国主义知识竞赛、歌咏比赛,举行座谈会、报告会,让广大同学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了解祖国,歌颂祖国,热爱祖国,促使他们的爱国热情向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升华,并付诸于实践。

三、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养成、学习心理指导、健康的情感教育、人际关系的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性心理教育、耐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教育等。独立学院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2.针对本院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从院长到系科到班级甚至寝室的心理健康教育层级负责制,出台《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实施危机干预“月汇报”制度。

(2)建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分类型、分层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疏导和矫正,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要和心理咨询专家进行会诊,对症下药。

(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健全咨询档案,重点关注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以及贫困生的档案资料。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独立学院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更好地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可以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四、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网络所传递的信息良荞不齐,难免会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和价值取向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因此,采取主动权,把网络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块新阵地,刻不容缓。

1.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

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条件,树立牢固的阵地意识,开辟和扩大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1)设立校园主题网站,一方面宣传学院改革发展的成就和发展前景以及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学院;另一方面介绍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以及提供招生就业等各类信息,方便学生。

(2)允许学生自己创立和管理BBS论坛,让学生在里面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这一平台,学院可以了解学生的一些真实想法,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能够心中有数,因势利导。

2.加强对网络的管理、监控

在充分利用校园网阵地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校园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避免各种不良信息在网上的传播。独立学院要选派具有思想觉悟的专业技术人才对校园网进行监控,引导学生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答疑解惑,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发现有不利于学院和国家安定的言论苗头,要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加以制止,查清源头,保证校园网信息传播的健康性和有序性。同时,学院可以在网上设立意见箱,搜集在网上反映的涉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意见,及时解决、有效化解矛盾。利用互联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外对学生教育的有效手段,网上论坛的开展,可以避免传统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形式,而可以进行多人对话、辩论,达到启发式教育的最好效果。现在独立学院学生电脑普及率、上网率很高,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说要取代课堂教育或其他教育渠道和途径,而是适应学生的需求,通过和学生的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联系在一起,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五、因势利导,加强就业方面的教育

独立学院属于“三本”教育,在与普通高校竞争就业机会时,学生由于受到学历层次的制约,往往得不到用人单位的垂青,甚至即使有优于别人的表现,也常常在最后关头被用人单位卡掉,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独立学院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对学生进行强化就业教育,在新生进校时就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量体裁衣,定下各自努力的方向:对于成绩一般,有一技之长的学生,独立学院可以采取订单培养的方式,和企业单位挂钩,按需培养,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独立学院可以采取奖励机制,鼓励他们在学业上继续深造,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层次,提高就业竞争力;对于一部分思想活跃,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独立学院也可以采取适当的奖励机制,鼓励他们在学习期间自主创业。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考研成为不少独立学院毕业生新的选择。由于生源质量以及师资等多种原因,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考研路上要比一本、二本高校的学生付出的更多。在这方面,独立学院也应该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顺利考研提供良好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以上是本人在辅导员工作实践中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认识,希望能对完善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

[3]刘信波.探究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5.33.

篇4

1.专业学习的指导者

导师首先应成为研究生在专业领域创造性学习的指导者和传递者。导师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其知识积累渊博,对学科前沿有着一定的敏感性,在研究生整个科研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对其学术培养进行具体的规划。导师不仅要指导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和学业进步,还要帮助研究生明白专业特点及发展前景,主动掌握知识技能,独立创新地完成科研任务。

2.人生规划的领航者

研究生长期处于学生阶段,社会经验匮乏,面对家庭、科研和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迷茫和困惑,失去人生的前进方向。研究生导师有着和他们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在以往的道路上也曾遇到过困难和迷茫,有着丰厚的经验,其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引领帮助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3.道德规范的辅导者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研究生接受的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教育,应该具有更高的社会道德和学术道德。良好的道德规范不仅仅来自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导师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和良好的道德氛围熏陶。研究生导师一般情况下都是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德艺双馨,在对研究生进行学业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其道德意识的规范及辅导,对整个课题组的道德文化氛围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思想形态的引领者

大多数研究生处于青年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相对成熟,但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尚且不足,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理智。研究生导师则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对国家的政策方针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较为正确的把准方向,对研究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形态引领,有助于研究生思想认识体系的形成。

二、当前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1.重学术发展,轻素质培养

目前,部分研究生导师以学术业务为主,对学生的要求侧重于专业理论水平,把主要精力都着眼于课题的进展、实验操作、学术水平的层次上,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容易不同程度的忽视研究生中存在着的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团队协作意识差、诚信品德缺失、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等问题,忽视了对研究生的素质教育。个别导师没有从事过学生工作的经验,对研究生的思想状况不闻不问,执行力参差不齐。

2.重理论说教,轻言传身教

研究生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建立一般都是从与自己最为熟悉的导师的学习与交流而来,导师的成功的奋斗者的形象受到学生的崇敬和模仿。“德高为范”,导师的精神品质通过日常的教学、科研指导和合作对研究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目前,个别的研究生导师仍然依靠单纯的理论说教,忽略了在科研活动和指导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引导和建设性的影响,无法深入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3.重集体辅导,轻个性指导

伴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导师与研究生的人数比例严重失调,个别学术能力强的导师一个人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而导师还要承担自身的科研任务与业务压力,导致很多研究生导师没有这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所带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只能将研究生集中起来一起简单的辅导,

4.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规划

现在很多学生考研目的过于功利,不是逃避就业压力,就是想以此为“跳板”找到更高层次的工作。对于部分导师而言,在与繁重的科研、上课任务,甚至是承担行政工作相比,培养研究生也成为了最轻松的任务。在目前研究生低进低出的情况下,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转变为在学业上能够顺利完成毕业,对研究生的日后发展关心不够,“作坊式批量生产”成了研究生培养的主渠道。

三、加强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导”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导”的基础

研究生党支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战斗堡垒。研究生导师中党员比例较高,他们政治素养高、专业知识扎实、治学态度严谨、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较高。应充分加强组织建设,将研究生导师聘为党支部指导老师,适度邀请导师参加支部活动,积极征求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科研双向促进,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2.完善制度建设,把牢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导”的方向

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用明确的条款制度界定和考量导师的行为和职责履行情况,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纳入导师业绩考核范围。在对导师科研水平考察的同时,对其教育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进行严格的考评,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整体素质。增强导师对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把牢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方向,导师对研究生总体负责,思想政治专职工作人员协助,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全面培养。

3.采取多种举措,调动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导”的激情

积极探索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结合实际,为导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给导师自我成长和掌握方法的机会。树立一批学高身正、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典型,进一步强化尊师重教、教书育人的氛围,激发研究生导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积极性,使研究生导师在学习上给予指导的同时,在思想上引导研究生全面成长,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4.开展理论学习,强化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导”的能力

随着我国导师负责制的深入进行,大部分导师能够做到教书育人,但仍有很导师特别是农、工专业的导师,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这些导师也是在和研究生一起共同成长的,导师也需要有专人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学习,需要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了解掌握正确的方法,从而有效的开展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可通过开展精简短的专题培训,加强导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进一步强化导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截至2011年,我国在校研究生(硕士)人数达400-500万左右。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做了系统的分析,极大地改善了各大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氛围,对提高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起到了巨大作用,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十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条件、技术条件、智力条件上都有了充分的保障,开展工作可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同时,国际国内少数敌对势力遏制我国和平崛起的企图一刻也未曾消停。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青年学生的特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过程中,性格特征不够稳定,易受外界影响。当前一些不良风气可能造成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产生迷茫、困惑乃至失望、仇恨的心理状态,难以成为政治合格、业务精良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到位

各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往往认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是培养的核心,不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其实,研究生阶段更需要有效、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有些甚至忽略了不同教育层次的区别,不注意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照搬照抄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2 打造一支高水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许多高校在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有导师、院系和研究生院共同完成,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专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可能存在一个“三不管”的真空地带。另一方面,打造一支高水平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十分必要的,要搞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育团队。

3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我国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政治态度主流化;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现实化。虽然对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应对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思想变化方面效果还不够理想。

4 研究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够强

我国研究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够强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多元化。当前在新旧思想观念碰撞下,研究生群体自主能力大大增强,主张自主与自立,采取兼容并包的思想认识和多重选择的人生态度。这就造成了一是个人的唯我倾向明显,集体意识弱化,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二是道德伦理趋向功利化和自由化,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一张看不见的网,缺乏“真诚”这一基本道德品质。往往对他人要求近乎苛刻,但对自己的举止言行却不太注意。

5 研究生思想教育中教育方式缺乏针对性

在新形势下,国内、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我们更应该探索出新形势、新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从近来的一些情况来看,不少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够精细、工作流于形势缺乏实效性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理论创新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思路

1 认真学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成功国家的经验

首先通过对国际上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成功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充分结合国际社会的新形势、新变化,结合有代表性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系统总结他国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分析其优缺点,以期获得有益于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

2 系统考察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得失

建国以来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之初至1966年,为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为1967年至1977年,为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停滞与混乱时期;第三阶段为1978年至1988年,可称之为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顿与恢复阶段;第四阶段为1988年至今,是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时期。通过对这四个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研究,总结出工作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系统思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成功,应该如何与时代背景、政治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3 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篇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本人、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业态度指个体在特定环境影响下对就业问题的反应方式。就业态度具有显著的指导性和动力性,能够推动人的就业行为;就业态度通常包括积极、消极和漠然等类型。就业态度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就业满意度,也会深刻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机制。因此,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就业态度研究是高校提出就业对策、解决就业困境的重点。相关研究指出家庭实力、就业教育、实习经历、专业知识、就业能力、专业满意度都是影响就业态度的因素。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已经有322所高校招收本科生,其中师范类学校153所,综合性大学69所。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导向和学科归属的混乱,致使综合性大学开办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类本科过程中面临着学生长期就业态度消极的境遇。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学校专业的良性发展。

专业满意度是影响就业态度的重要因素。专业满意度借鉴自企业管理领域的“顾客满意度”理论。顾客满意度指顾客感受到的服务质量达到其期望值的程度。大学生专业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教育和服务产品产生的实际感知与预期的差值。具体来讲,专业满意度是高校“顾客”——学生从专业软硬件、教师资源及专业培养目标等角度对大学生专业培养力度的一种评价。要改变综合性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就业态度低迷的状况,必须从专业满意度入手,对专业的师资、课程设置、硬件环境进行测评,才能有效改进专业培养上不恰当的管理模式,从而服务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推动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战略发展。

因此,本课题组主要对综合性大学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就业态度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专业满意度是如何影响就业态度的,并提出提高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数据获取方式与调查样本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八所综合性大学的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352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回收率为94.3%。在有效样本中,男生占31.3%,女生占68.7%;大一占24.1%,大二占22.9%,大三25.6%,大四占27.4%;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占38.6%,户籍所在地为城镇的学生占61.4%。

2 访谈调查样本

在问卷调查数据样本中根据就业态度的不同,随机抽取32位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其中就业态度积极的同学占47.6%:消极的占25.9%;漠然的占26.5%。

3 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独立样本检验和相关分析,其中,以反映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各项指标为自变量,以就业态度作为因变量建立相关关系,以此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同时,对访谈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大纲主要围绕专业态度、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就业预期等方面设置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专业满意度现状

专业满意度是学生感知和学生专业期望相比较后的主观感受,学生的感知主要由学生对专业课程、课程体系设计、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对硬件设施的评判所构成。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你所学专业是你报的第几志愿”这一问题,结果显示只有19%的学生填报第一志愿。而59.5%的学生都是服从调剂,说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是被调剂到大学就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调剂使得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了解程度不高,影响刚入学时学生对专业的满意情况。如表1-1所示,只有12%的学生对这个专业有较高的满意度,而有42.2%的学生专业满意度是比较低的。但是,通过两年学习,学生到了大三大四,专业满意度明显提高,16.9%的学生专业满意度较高,21.7%的学生专业满意度比较低。比刚入学时的比例降低了20.5%,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具体的专业满意度感知指标方面,如表1-2所示,学生对专业课安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呈现较不满意度的态度,满意度“低”和“很低”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一:在对任课教师工作态度、基础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方面,超过25%的学生都比较满意,超过40%的学生满意程度中等:在图书资源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高”和“很高”的学生超过40%,说明对于学校硬件设施学生基本上满意,而专业设计和教师资源等软件方面学生的期望值与实际感知有较大差距,于是对专业的抱怨就会变多。

在访谈中,有的同学提到“有的简单基础课程应该放在前面学,理论性强、难学的放在后面学,现在很多都乱的,课程安排经常变更,有的还有重复,大三还在调课程”,“应该从浅入深的来学,有一个宏观的目标,每学期学的课程我们事前都不知道,而且跟通知书上面的课程有出入,每个学期学什么应该向学生公开,让我们心里有个数”。可见,学生对课程安排的满意度不高,一方面由于没有公开每学期的课程设置方案,学生不知道自己能学到什么,也不清楚自己将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所以使得学生缺乏安全感,只能通过考教师资格证、计算机证或人力资源管理证书来为自己将来就业增加筹码: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根据难易程度来安排每学年的课程,学生对专业课程没有一个由浅入深积累的过程,无法在学生心中建立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体系。

2 就业态度的现状分析

就业态度分为就业认知、情感与意志三个方面,其中认知表现为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的认识情况:就业情感主要指对就业前景的判断和就业信心的强弱程度;就业意志意味着自我认识到就业的价值从而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就业的心理过程。

(1)就业方向明确。就业方向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发展前途,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态度。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就业选择方面,31%选择去企业,28.6%选择考研,12%选择考公务员,4.8%选择出国深造,23.6%则选择其他。调查结果显示至少75.5%的同学对未来就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其中,去企业和考研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最主要的发展方向,虽然很多学生最初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目标是去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做公务员,但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考公务员难度较大,只是就业方向的选择之一。

(2)就业前景认知较低。就业前景是学生对该专业就业趋势的总体态度倾向。是就业态度组成因素之一。根据调查,35.7%的学生不看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认为无前途;7.3%的学生认为非常没有前途;23.8%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15.5%的学生认为较有前途:8.3%的学生认为很有前途。可见,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对专业就业前景不看好,认为影响他们就业信心的主要因素依次排序是专业实力、专业前景、学校实力、社会认可、自身能力这几个方面,而科研能力、学习风气、学校整体就业实力等因素并不是主要因素。显然,学科的专业性对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信心影响较大。

(3)就业意志薄弱,工作与专业不需要一致。在将来就业是否找与专业相关的T作上,8.4%的学生认为一定要相关,而26.5%的学生认为即使不对口也要相关,18%的学生直接认为不想找对口的,而有43.4%的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如表2-1所示,男大学生更有强烈的愿望找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而有近一半的女大学生对工作是否要专业对口持无所谓的态度。可见,该专业学生并不认为需要学以致用,更多的学生倾向于找到工作,而不是对口的工作。面对就业困难,并没有很强的意志力。

(4)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个人能力是决定是否能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构成影响就业的个人能力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英语水平、社会实践能力和学习成绩对就业有较大的影响,如表2-2所示,但是对于专业是否对就业有积极影响方面,学生普遍比较迷茫。

3 专业满意度与就业态度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如表3-1所示,我们将专业满意度各项指标与就业态度进行Pearson相关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满意度各项指标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专业满意度各项指标与就业态度之间也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那么,是否专业满意的各项指标对就业态度都有解释力呢?我们进一步将专业满意度的各项测量指标作为自变量,就业态度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如表3-2所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课程兴趣”一项指标对就业态度具有显著解释力,调整后的R方达到0.236。即课程兴趣可以解释就业态度的23.6%。最终模型方程式如下:

就业态度=0.523*课程兴趣+1.165

为了进一步探索影响“课程兴趣”变量的影响因素。我们将专业满意度的其他各项指标作为自变量,课程兴趣作为因变量进行同步回归分析,如表3-3所示,专业满意度的其他各项指标对课程兴趣的解释力高达70.9%,其中课程安排满意度、专业图书资源、教师教学效果解释力较高,而课程体系设计、教师工作态度则解释力较弱。课程兴趣的解释力回归模型如下:

课程兴趣=0.801*课程安排合理度+0.114*专业图书资源丰富性+0.081*教师教学效果+0.004*课程体系设计-0.013*教师工作态度+0.191

通过以上对专业满意度和就业态度的相关分析和回归模型探索,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一个专业满意度指标对就业态度都具有解释力,虽然他们之间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专业满意度的各项指标是通过影响“课程兴趣”这一中介变量,从而影响就业态度的,其中课程安排满意程度、专业图书资源与教师教学效果是影响课程兴趣变量的主要自变量,如图1所示。

那么,为何“课程兴趣”这一变量对就业态度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力呢?在调查中,如表1-2所示,在学生“专业课程兴趣程度”这一问题上,54.2%的学生选择了满意度一般,10.8%的学生选择了高满意度度。10.8%的学生选择了很高的满意度,15.7%的学生选择了低满意度,8.4%则选择了很低的满意度,可见“课程兴趣”满意度较低的学生不到四分之一。在访谈中有同学提到“刚知道读这专业的时候,很惊讶,很茫然,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学什么,因为分数的限制,就来读了”,而入学时的学习兴趣、对专业的满意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四年大学该如何度过。对自己的专业缺乏兴趣,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认为专业目标无法满足其大学学习需要,在专业学习上也不容易取得好的成绩,因而就业态度比较悲观;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设置、教师上课效果等其他专业满意度也会影响学生的课程兴趣,从而影响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预测,降低就业信心。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普遍较低。虽然经过两年学习,专业总体满意度有所增强。但是对课程兴趣、课程安排、课程体系设计、教师工作态度、教师课堂效果和专业图书资源等具体内容的满意度并不高。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直被认为是师范类专业,社会和家长对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知度较低,学生往往是因为被调剂进人此专业,因此对这个专业的专业满意度最初都是比较低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最初的培养目标往往定位在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部门提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形势急剧变化,新兴专业层出不穷,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学、社会工作等专业逐步取代原本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从事的工作领域。如今,培养单位也面临着培养目标的困惑,究竟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培养基层党政工作者、政治思想者、考研预备军还是其他?因此,在课程安排和具体设计上,这些综合性大学的培养单位也缺乏明确的培养导向。

(2)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的专业就业信心不足。该专业同学虽然就业方向明确,但是大多数同学并不认为要从事和该专业相关的工作,且认为该专业就业前景不大好。这既有社会就业环境倾向于热门专业、技术类行业造成的外部因素,也有本专业较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内部因素。

(3)专业满意度会较强地影响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的就业态度。专业满意度各项指标通过“课程兴趣”这一中介变量对该专业同学的就业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要提高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的就业态度,增强专业认同感和就业信心,必须强化同学们对该专业的满意度。

2 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增强学生就业信心。综合性大学根据学校特点明确本学校非师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达到该目标的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既要体现社会需求,也要具有专业特征。并且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培养方向,通过学校、教师和学长的渲染和渗透,让同学知道这个专业能干什么,有什么价值,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

篇7

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文库》中的一本专著《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研究》。笔者初看该书题目认为是一种应用性研究,可阅后发现该书作者不仅仅着眼于应用问题,而且他还在哲学层面、科学层面和实证层面进行了综合思考研究,可谓是一本值得阅读、值得品味的著作。看得出作者是经过多年研究,汇集了助学思想和德育思想而提出的课题,凭其研究方法和理论视野整合上的特色,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所立项。阅后感觉,该书内容充实丰盈,逻辑严密合理,思路纵横结合,依据充分坚实,结论明晰透彻,在学生资助与高校德育研究方面体现出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视域,是一本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成果。通观这部专著,笔者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理论深度和跨学科的思维方法论,因此值得向学术界加以推介。

第一,提升学生资助效果是国家和个人的双重利益追求。本书作者采用德育视角来研究分析学生资助问题,改变单纯就资助研究资助问题的方法论,运用德育思维方式优化学生资助结构、资助模式、资助机制、资助项目以及资助整个体系。我们知道,学生资助制度是为学习成绩优良的贫困学生提供上大学的具体措施,这既可以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也可以实现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和谐社会模式,其主旨在于为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为构建和谐社会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作者立足资助问题采取德育方法思考研究学生资助事业,这恰切的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学生资助的本质在于育人,从德育的原点反过来探寻学生资助有效途径和策略构建,这体现出本项研究的创新性。引导学生资助人员采用德育方式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优化资助流程,这为实现资助目的提供了科学化、人性化的资助育人观念、方法和策略。

第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社会和个人的价值追求。作者从经典作家的思维方式出发,针对具体而又鲜活的现实中的人,让自己的理论不致脱离利益而使思想出丑,紧紧抓住人追求利益的特性,采取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学生德育工作效果。作者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情感需要,倡导运用学生资助这种物质帮助的方式,化解学习刻苦但家庭贫困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困境,为这部分群体提供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制度安排,让这些学生切身感受到:社会是公平正义的;是维护最大多数群众利益的;社会是和谐的、友善的;党和国家始终关心青年学生发展和幸福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有说服力、更有实效性。

第三,作者采取纵横交错的研究方法,纵向分析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在大视野中分析划分学生资助阶段的理论依据和社会背景,为目前采用的资助模式提供理论前提和实践根据,从而挖掘每一个阶段的资助体系德育功能,并据此剖析该项资助制度的实践效果和德育价值,为当今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发挥提供方法索引。横向分析国外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运行状况,作者不拘泥于单一的理论视域而采取宏大理论视野的研究方法,整合为三个具有实效性的研究视域,即多元化、整体化和法治化的资助运行模式,这样的划分方法有利于分析国外学生资助的基本运行规律,从中开掘出学生资助的德育效果,反过来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进而提高学生资助科学化水平,实现资助育人目的。

第四,在互联网+的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运用现代方法。关注社会网络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利于提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务实性效果。《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研究》中蕴含着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模式,作者将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践履方式创造性地提炼为制度化德育方式、生活化德育方式、群体化德育方式和人本化德育方式。正如作者所言:“执行资助制度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和提高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而这种情感通过环境的不断强化又能升华。通过升华了的情感调动新的意志和行动,提升人的思想品德水平。”他还认为:“大学生资助活动需要紧密围绕学生生活开展,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是教育,通过资助活动形成‘教、学、做’合一的生活状态,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发展。”他更进一步地认为同一受助群体的相似性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情感相通易于交往,人们之间的交往是践行其人格的唯一途径。德育过程中产生共同感是最重要的情感效应。资助活动最容易提升学生感恩情怀,满足人在精神成长方面的自我需求,诚然,还取决于资助过程是引起受资助者内在情感运动的过程。在同一制度下的学生群体内部交往中,共同感是通过表情、体态、声调上的情感传递、情绪感染、移情以及经过模仿、强化、从众等心理机制产生的,这是直接的情感交往的自然结果。”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自然感受到作者的缜密思考和现实关切,看得出作者本身扎根在高校德育和学生资助的第一线,同时又能超然物外,深入思考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价值追求,把握精准、分析透彻,才能有如此细微的策略和宏大的视野。

第五,该著作挖掘出学生资助和学生德育的交集部分在于人文关怀,反过来说,学生资助和学生德育的本质也在于人文关怀。一方面作者透彻分析了学生资助的内在价值追求在于通过人文关怀体现出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让学生资助这种光鲜事业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必然引发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国家的关怀和社会的关爱,进而改善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局面。另一方面,作者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发资源、寻找载体、搭建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他挖掘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效办法,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前提――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改善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没有良好的社会公平和教育公正作为基础和前提,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就很难得到本质改善和固化为内在品质。作者明确地抓住这个“牛鼻子”,运用学生资助制度体系的运行推进教育公平,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志品质;学生处于这种环境下深切体验公平的环境、正义的行为,自觉升华内在道德良知、道德行为和道德追求;运用制度的刚性来规范处于其中的学生思想行为和思维方式,运用制度的规范功能规制学生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内化为学生思想品质,然后自然流露于自己的生活之中,进而改善社会道德环境。作者这种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是值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者重视的,也更值得学生资助工作者借鉴的,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开展资助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资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六,运用学生资助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塑造社会需要的人格。按照人格学理论,我们发现,作者通篇蕴含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就是要运用助学制度、助学机制、助学方式等手段营造特殊环境,让受助学生沐浴在这种特殊人文关怀境遇之中,通过环境的刺激,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朝着有利于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生发或强化,进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格行为。我们看到作者一再强调,资助者、受助者、资助制度等元素的融合,提倡资助者要运用资助制度、资助结构、资助方式和资助情景创设出适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景和氛围。这都是在提升德育环境的影响力,改进人格塑造输入端的力度、温度和切合度,围绕人格“黑箱”改进周边设施,净化“黑箱”环境,提高人格层次,增强受助学生亦或受之影响的群体之人格魅力,即,增强人格的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塑造完美的大学生人格。这仅是我在粗略阅读后的感觉,读者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思想火花,去品鉴作者的思想层级以及由表及里的精神世界。

众所周知,时代的发展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的发展模式。思想意识形态脱离不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或支撑,必然受制于这些客观条件。经济全球化、信息扁平化以及互联时代都要求我们必须据此时代特征创造性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载体和途径,同时针对受众群体的普遍性特征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造性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制度载体或物质载体,有效解决学生面对的一切现实问题,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和困境,破解成长过程中心理困惑和思想忧虑,让学生在平等友善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公平法治的条件下健康成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研究》恰切地呼应了时代的召唤,很好地运用符合时展需要的方式方法,将学生资助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推进两项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并且互助支撑、互相融合,使得资助与育人并行发展,实现共在条件下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也开创性跨学科融汇多学科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补充思想政治教育宽口径研究思路,既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经济困难,又重视学生思想提升中的疑惑,采取多重手段辅助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新发展。

总之,读到这本专著我很高兴,因为它将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点。在此特向读者推荐此书,凝聚力量,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学生资助目标的深度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篇8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新挑战

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开放、互动、自由、平等以及资源丰富性和观念多元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道德观念、思维方法、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和资源的日益广泛应用,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的产生。网络的人机交往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现实交往方式,形形的吸引眼球的信息和动感刺激的游戏,以及网上与现实的角色冲突等,容易导致他们忽视和远离现实的人际关系,产生人际关系淡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多重人格、网络成瘾等问题,甚至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很容易因网络的使用而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担负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预防和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网络的主体隐匿性,也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网上的言论能够更直接地体现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同时在网络交流中,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更容易把握大学生的真实心理[2]。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其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并未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网络认识和使用率的提升同步,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高工作水平,深化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保证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在于培养政治情感、引导政治行为、传播政治意识、和谐政治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在于引导政治方向、塑造个体人格、激发精神动力、调控品德行为等[3]。这两方面价值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年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一个巨大群体,他们在网络应用中的主体性高度提升,信息渠道更加广阔,社会文化思潮、价值观念越来越多样和差异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只有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效果得到相应的发展。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间,而且这种趋势会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形成更大的影响力。随着学生网上虚拟生活的大量增加,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适应了校园文化的这种需求,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的方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同时为校园文化提供一个新的物质技术环境,便于在网上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是要在高校网络中营造一种浓郁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满足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知识文化和精神需要,引导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伴随着E一mail、BBS、QQ和博客、微博这些网络工具的深入人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应用这些网络工具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三、利用微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和教育者陆续将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然而,如何使微博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得到充分重视,如何有效的解决并防止微博应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其充分发挥微博优于其他网络媒介的特性,从而科学有效的将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一步探讨。

1.正确认识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通过微博,不断校园新闻、校园动态、活动信息、服务咨询等,为同学们提供信息服务。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与同学们实现课外的交流,走下严肃的讲堂,走进同学们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难题;也可以通过微博,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利用微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实践

建立学校微博平台,使其成为校内信息交互工具,发挥微博服务学生、改善学校管理的功能。高校作为人才库,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校园微博平台。微博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使得它在信息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教务处可以各种教学通知、教学文件;可以自习室开放楼层及教室的空余座位信息等等。图书馆可以借助微博平台新书信息、学术交流和讲座、借阅提示、信息咨询、图书检阅等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就业部门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由于微博“背对脸”的交互方式,学生和教师可以选择性的跟随相关部门的信息。比如,大四的学生可能只关注就业信息和考研信息,而有些教授则更关注国家基金申报和科研项目进展之类的信息。除此之外,针对学校改革、规章制度建设等,学校还可以通过微博投票和话题会的方式进行舆论监测和民意调查,从而得出师生的真实想法并采纳师生合理的提议,从而可以为学校的建设做出更好的决策。

3.发挥微博作用的工作方法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微博,在微博的过程中加强对微博的认识和运用微博的能力,增强微博与思想政治学习相结合的思维意识,逐步形成一种完善的区域微博学习体系的文化氛围。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布置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开放性的可以由团队通过组织、讨论而共同完成的学习项目,使处于同一团队的学生对学习项目自主地进行任务分配!资源收集和写作性学习。随着学习的深人,教育者应当更加积极的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与其在平等互助的前提上进行交流沟通,充分利用微博作为学习的工具、方法、经验和网络资源等。随着学生的逐渐成熟,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以建议的形式引导他们开始学会自我设定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这个阶段的教育者不是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教育者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如何学习。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育效果往往比简单灌输来的明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所以,高校完全可以模仿新浪,在自己的微博上推出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枯燥的说教化

为生动的体验,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高校可以在一些特别的节日(比如学雷锋日、世界献血日等)设计一些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微博活动,在学生参与的同时,适时地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和主体性认识和确认基础上的实践活动[4]。

总之,利用高校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需要系统地规划与管理,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微博作为一个年轻的媒体,还有很多潜能尚待开发,在未来,一定有更多的新功能可以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善于发现二者的契合点,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篇9

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的出现,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产生的相应变化,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而作为民族的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其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及人生态度将直接关系到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对于高校工作者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入点,提高德育功效,把广大在校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大学生现状透视及主要特征

(一)个人发展和集体责任并重

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下,“集体”“奉献”虽仍受重视,但越来越关注“个人”“利益”,道德目标多已调整为“集体为主兼顾个人”“多奉献多索取”,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在思想修养、理想信念等方面追求内在品格的自我完善和与社会、集体的和谐一致的同时,较多地追求个人自我展现和发展。

(二)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并重

物质生活的保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成分,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生活水平的享有高等教育的高校学生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对事业成功渴求度上。同时面对形式、内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大学生也十分看重精神生活的意义,比如推崇“家庭幸福、生活优裕、精神愉快”等。

(三)个人权利和社会义务并重

当代大学生在多种价值观、多种文化氛围的冲击下,普遍存在责任意识淡薄,注重个人权利享有,忽视社会义务承担的情况。市场伦理讲求利益导向、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原则,社会领域的道德伦理要求奉献精神、利他主义,两个适用领域不同的伦理原则和不同价值取向的矛盾使大学生在道德理想选择时产生困惑。

(四)乐观态度和危机意识并重

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高校大学生绝大多数能乐观地看待人生,积极进取,在其日常生活中成就动机占据主要地位。当面对现实的“择业竞争”“学历竞争”等巨大压力时,许多大学生抱有危机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又缺乏持之以恒的热情。

(五)渴望真诚和保护自我并重

当代大学生对“诚实”“正义”的追求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诚实和相互帮助,但又普遍感到人与人相互间缺乏真诚、缺乏信任,自我保护意识较浓烈。学生迫切地想在彼此间建立一种真诚的朋友关系,却又感到力不从心。

(六)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并重

随着个人意识的增强,大学生愈发地重视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体现出的平等,倡导机遇、待遇等多方面的公平,以及对于在平等交流中追求真理的希望。同时,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日益增强,比如在学习、评优、考研甚至在择业方面。随着竞争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积极学习、积极参与,提高自身素质以增强竞争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性”拓展

高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主要涉及“五个空间”,即课堂空间、宿舍空间和校内公共空间、网络平台空间、校外实践空间,将“小空间”与“大空间”有机结合,得到进一步拓展,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为其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转变提供客观便利。

(一)“小空间”的拓展和利用

1.课堂空间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第一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成为第一课堂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好学生上课考勤、课堂学习和课堂考核关,以主导角色参与学风建设,强化学生参与课堂内容,让学生真正学好专业知识。辅导员深入课堂,将学风建设、班风建设等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渗透到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和党团活动中去。

2.宿舍空间

宿舍是学生休息、生活和与人交往的重要场所,管好学生宿舍就要加强学生宿舍的文化建设,使学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倡导文明交往,杜绝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形成良好的学生宿舍文化,同时要将辅导员工作和党团工作带进公寓,将宿舍建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大空间”的拓展和利用

1.校内空间

利用图书馆、食堂、运动场等校内公共场所,抓好其载体作用,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和学习竞赛、文化艺术研讨会等教育性活动,充分发挥具有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同时结合学生会的日常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网络空间

用辩证法观点看待网络的存在,鼓励和监督相结合,以网络空间的利用为契机,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将网站作为学生展示自我和集团的平台。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网络这个载体向所有学生开放,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利用网络平台弘扬主旋律,从而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大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

3.校外空间

作为校外空间的实践基地,是实现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化场所,指导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学习科技知识的重要性,确定学习的目标,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下,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生就业情况不仅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成为评价一个高校办学实力的标准和尺度。某高校秉承“以人为本,从严治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实践和就业岗位,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与实践基地建立长久性合作机制,与就业单位保持良性反馈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外实践空间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推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性”转变

(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性转变

全面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个人发展需要的转变意味着学生不仅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基础和根本。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弘扬、培育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力,使人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1]这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方向的大前提下,创造性地探索出新机制,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社会的功能需要性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社会,是维系一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功能,具有普遍的适应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导的内涵与要求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更多地表现为人民性、建设性为主的社会,更加贴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机遇的选择需要性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应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与选择环境,注重创新人格的形成,为学生按照个性的特点规划自己,超越自己,提供有针对性的机遇,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注重不同个体的不同教育方法,培养其把握机遇的能力。

(四)教育的多重需要性转变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寻找人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得到全面发展的道路和真正的精神归宿。”“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则是相对注重对发展人的感性、情感和个性的独特价值的挖掘,强调人的思想、意识、情感等属于主体范畴的因素对于客观外在的制约,以及对于物质利益的精神超越性”[2]。人文教育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精神和外在环境,那么就要与人文教育的多重性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内在统一。

(五)经济的开放需要性转变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与文化碰撞的挑战和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意识形态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现状”[3]的事实。因此,“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4],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更加开放。

面对全球性经济和教育的新局面,各高校均在办学过程中强调“开放型办学”,其中某高校在创建几年间,便与国外多所高等学校或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在学期间赴国外交流学习,体验异国文化、增长实践经验,适应现实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变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拓展工作空间和工作方法是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保证,是指导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主体特征、社会要求以及内容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逐步实现相对适应性的转变。我们要从高校教育和发展的关系出发,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晓娟.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五个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5.

篇10

当前在校大学生从年龄层次来说主要以“90后”“95后”为主,当前已迎来“00后”的大学生。这些世纪之交的大学生不是对教育效果被动的直接刻印,而是在和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互动中发生化学反应式的不同变化。正是在这种变化中体现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实现程度,而这种实现程度和方式又必然带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和时代特性。

1.1当前高校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

1.1.1思想意识极为活跃

生活和成长在开放的时代和身处网络的环境使得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意识极为活跃,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向好的:他们积极学习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观念更新,积极探求理论创新,但对于基础和程序还缺乏必要的把握和尊重。他们更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崇尚科学而不迷信权威,敢于用成功的事例或现实中的困境质疑已有的知识和挑战权威的判断。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勇于在“求实创新”的价值引领下激发创造力,力求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价值。由于信息社会知识获取的便捷与对权威的解构,他们也更加相信自我的力量。

1.1.2思维方式具有多向性

当今大学生思维方式具有多向性。他们能够通过浏览网页了解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和惯性思维,思维方式具有时代性;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国外的书籍和教材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在纵向深入的同时不断加强横向拓展和比较,思维方式具有全面性;通过结交身边的外国友人熟悉异国的风土人情,他们可以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生活习俗,以欢迎和接纳的心态来面对世界与生活,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看到各国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思维方式具有辩证性。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受到启发,拓展新知识,单一性思维向多向性思维转变,全球性思维逐渐养成。

1.1.3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受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实用主义价值观凸显,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得到提升;二是受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学生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和理性主义等价值取向日益明显;三是受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的影响,来自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其价值观必然呈现多元化和矛盾冲突性;四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丰富大学生的价值认知的同时,不健康的网络媒体环境削弱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影响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总体来看,当前大学生对某些事物的看法不再局限于一个点,而是四处发散、多处延伸,对他们来说任何事物正如广告语所说的“一切皆有可能”。

1.1.4焦虑心理逐渐普遍化

焦虑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我们认为大部分大学生的焦虑心理主要来源于三方面:其一,学习方面,当大学生毕业后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认为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其二,就业问题,从量上来讲,新增就业岗位远远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从质上来讲,大学生技能的积累速度赶不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速度,对“高不成低不就”的当前大学毕业生形成了人才挤压。其三,自我价值的实现。当前大学生往往希望付出能得到及时同等的回报,容易把短期目标和当前利益当成最好的选择,现实和理想出现差距时又无从应对。

1.2当前高校教育对象的行为特点

1.2.1行为选择具有多样性

行为选择的多样性首先来源于大学生富有时代性的思想特点。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指导和改变着行为的方式。大学生思想意识活跃,促使他们不断寻求创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中;多向性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具有多样性,比如考研考博、出国留学、就业创业等等;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带来多样性的行为选择,比如实用主义观念较强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踏实稳定、待遇优厚的专业或职业,自由主义观念较浓的人倾向于选择感兴趣、束缚少的专业或职业等等;而焦虑心理常常使得他们的行为选择具有极端性,“快餐式”和“享受型”的生活方式并存。

1.2.2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

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是当前大学生比较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们积极学习和利用互联网技术,熟练掌握基本技能,进而能够横向拓宽专业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会纵向深化专业领域,探索更多未知。其次,他们受全球化时代的影响,视野更为宽广,容易接受外来的观念和技术并为自己所用。再次,他们善于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提高技能,寻找问题的突破点,努力实现新的飞跃。

1.2.3拖延行为日益常态化

当前大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拖延行为,而且朝着日益常态化的趋势发展。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当前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生活比较没有紧迫感,很难集中精神去做事。他们并不缺乏诸如“今日事今日毕”的理论知识,但却不能将习得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加之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规则没有切身体会,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违反规则所带来的真实惩罚。以上种种导致他们时间观念淡化,上课迟到、作业迟交、做事拖沓,以致火车晚点、飞机误点等被贴上“拖延症”标签的现象屡见不鲜。

1.2.4注重在同辈群体中的影响力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满足感有很大部分来自于同辈群体的认同,因此他们很注重在同辈群体中的信任度和影响力。高校同辈群体可以展现出多种类型,如以班级、宿舍、社团、俱乐部等为单位,皆可以形成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影响往往是通过成员间的互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而且每个同辈群体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标准、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对其成员产生无形的压力和影响,导致同辈群体成员或对其产生认同、或发生逃离与冲突。个体如果乐于生活在某个同辈群体中,那么群体就会给予他归属感和安全感,赋予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2对象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如此浸润着时代特色的思想和行为特点的大学生而言,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发挥提出更深层次的挑战。

2.1对象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教育对象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增强是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活力的基本保证,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教育需求来决定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程度和介入程度,他们的价值目标越明确、越积极,其参与和投入的程度就会越深,反之则会淡漠消极甚至逃避排斥。其二,教育对象的信息技术提高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力的物质基础,学习上的慕课教学、生活中的“扫码支付”、娱乐上的海量资源等等,教育对象对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进地将网络作为重要载体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三,教育对象的个体需求强烈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新,他们思想意识极为活跃,学习和接受能力都较强,希望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回应他们人生成长中的疑惑与问题,从而满足其强烈的个体发展需求。

2.2对象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对象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多样性和单一化的矛盾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比如多元化价值观和一元指导思想之间的矛盾;教育目的多样性与学习目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群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等。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需求的契合性出现偏差,当前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复,脱离实际问题,脱离教育对象的关切问题,从小学、初中、高中到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之间缺乏层层递进的衔接性。其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很难满足教育对象的适应性要求,“适宜的方法有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诸要素功能的发挥。特定的教育方法适用于特定的教育对象,才能极大地调动其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2]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简单直接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多样性的需求。

3切实关照教育对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反思教育过程中已经出现的若干焦点和难点问题,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更要注重时代化、科学化、个性化并将其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对象特点,聚焦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1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实现全过程的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这也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首先,倾听教育对象的发声,全程以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当前的思想品德状况为依据,广泛征求和听取教育对象的意见。其次,加强理论和实践指导,在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要注重教育对象的反馈,应更加重视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这是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3.2重视教育对象发展需求,加强教育内容的契合性

重视教育对象的发展需求,加强教育内容的契合性。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具有先进性,必须与客观事物相符合,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坚持正确指导思想的引领,满足教育对象的基础理论需求,为其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凸显时代性,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建立在最新的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国家大事和国际大势。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具有关联性,即要与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及利益、需求相契合,具有相应的内在联系。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具有衔接性,加强中小学与大学课程的有效衔接,抓住不同阶段的重点,有的放矢,如此以来才能满足教育对象的发展需求。

3.3把握教育对象时代特点,增强教育方法的适应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互动的桥梁和有效载体,为了实现有效互动,教育方法既要适应于教育者,更要适应于教育对象。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不可照本宣科、照抄照搬、生搬硬套。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熟练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灵活运用榜样示范法、理论灌输法、心理咨询法等给予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和适当的心理指导,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还应认真分析他们的行为特点,综合运用实践锻炼法和自我教育法,为他们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为他们的价值行为选择提供理论支撑。总而言之,既适应教育者又适合教育对象的方法,如此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3.4抓住教育对象能力优势,用活信息技术这一载体

篇11

一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极易受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其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开展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广泛的社会现实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逐步认同,从而坚定信仰、增强自信、提升自我。

2.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是综合性的,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对信息高速发展和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的社会现状时,理性地解决心存的疑虑和思想的混乱,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准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明确学习目标,提高综合素质。

3.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不足,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反馈。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帮助其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

1.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纳入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引入日常教学计划,安排专职教师负责,在教学时间和经费保障的前提下,向学生全方位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

在课外活动的设计上,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实际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摆正努力方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3.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作创新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在平时,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常化和专业化,整体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开展,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能力强、思考研究能力强、业务熟练相结合的专业队伍,从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思路,解决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

三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点

1.紧密结合形势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紧密结合形势不仅要符合大学生成长的需求,还要把握时展的特征,真正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神圣职责担负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性的创新。

2.坚持基本原则

一方面,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切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建议和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活动不断进行规划和改进,确保每一个同学都有参加的机会。

3.构建科学体系

构建科学的目标体系和组织体系。一方面,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来帮助大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加强对党的理论思想、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上级机构领导,各级单位负责,具体小组实施,人力物力齐保障的组织体系,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

篇12

3、培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为了上好一堂课,搞好一次主题教育,一个小组学员要互相配合、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尽自己所能解决一切所遇到的困难,学员的团队意识大大增强。对于讲课的学员,站在讲台上所代表的是一个团队的形象,而且通过讲课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增加了自信心。另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小组成员是动态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这样后参加的学员向先参加的学员请教,小组成员向其他学员征求意见和建议,在竞争和互助中,学员的互助精神明显增强。

4、提高学员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每组学员的授课特点、授课内容不同,授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授课方法和技巧各异,不但学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且对于学员队干部来说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队干部可以从学员授课的内容、课件中接触到许多有特色的图片以及时代元素,促进队干部授课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员队干部通过学员授课,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为切实加强学员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员政治思想素质搭建了平台和桥梁。

二、不同年级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主题

青年学员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可塑性很强。在校期间由于课程设置、所处环境、需求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生理、心理的变化,不同年级学员的思想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针对不同年级学员的思想特点,确定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内容,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员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白立身做人的道理,打牢成就事业的思想基础。

(一)四年本科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主题

1、一年级注重打基础第一学年是学员了解部队、认识院校、打基础、求发展、培养军人品格的关键之年。从目前来看,公安现役院校的学员,特别是参加高考入学的普通本科学员,入学动机各异。有的学员是服从家长的意愿报考,有的学员是出于好奇报考,他们对于公安现役部队的职责使命、任务并不清楚,对于学习生活也不太了解。在大学一年级,要经历入学新训,而有些同学对于艰苦的训练和严格的管理缺乏心理准备。再加上生活上、学习上的适应等问题,使有些同学出现厌倦心态,甚至出现要求退学的现象。这一阶段,对于普通本科学员来说,既要完成从社会青年到革命军人的转变,又要完成从地方中学生向军校大学生的转变;对于战士学员来说,需要完成从部队战士向军校学员的转变。因此,为配合学员入学训练教育,这一阶段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学员的转变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学员了解部队光荣传统,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开展军史教育,学习我军的光荣历史和公安现役部队的发展历史,了解公安现役部队的任务特点,激发学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学员学习热情。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端正入学动机,确立服务思想;正确认识自我,尽快完成转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注重自我完善,力求人际和谐;了解现役部队,热爱所学专业。

2、二年级注重抓提高第二学年是学员各方面开始加速发展,逐渐从普通学员到合格学员、优秀学员的进步之年。针对部分学员升入二年级后自身要求有所放松,学习成绩拉开档次,产生心理波动等情况,做好典型引路、榜样激励、舆论引导等工作,使学员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仰,树立良好学风,加强品德修养和军人养成。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仰;弘扬革命精神,培养爱军意识;树立忠诚意识,坚决听党指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培育健康人格,保持身心健康。

3、三年级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第三学年,是学员由知识素养向能力素养转化的重要阶段。学员在经过暑假到部队的认识实习后,初步了解到未来工作的环境,同时逐步由基础课转入专业课的学习。这一阶段学员成才意识和危机感增强,要重点强化其适应部队建设需要的综合素质。为此,大三阶段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加强自身修养、铸就和谐人格;正确使用网络,发挥育人作用;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保持良好心态,注重自我教育;遵守规章制度,慎重对待婚恋。

4、四年级注重任职能力准备第四学年,是学员逐步走向成熟、成才的一年,面临考研、毕业实习、工作分配、支边等现实问题。这一阶段,学员思想波动较大,不稳定因素也明显增多,要注重做好学员的教育疏导工作。一方面,要引导学员继续努力学习,为实现由合格学员到合格指挥员的转变,为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教育学员敢于面对现实,自觉服从分配,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为新的人生起好步。由于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毕业后,多数会从事执法工作,在课外思想教育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廉政教育内容。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牢记历史使命,提高自身能力;保持健康心态,正确对待考研;善始善终律己,培养战斗精神;筑牢思想防线,廉洁依法行政;报效伟大祖国,自觉服从分配。

(二)三年专科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主题

1、一年级注重适应转变根据专科队学员都是来自于基层部队一线战士的特点,尽快使学员适应学习生活,完成从部队训练、执勤到院校学习任务的转变,使学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学风,加强品德修养。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端正入学动机,尽快完成转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树立忠诚意识,坚决听党指挥;注重自我完善,力求人际和谐;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

2、二年级注重全面发展针对学员升入二年级后由谨慎交往、小心处事,转变为思想出现松懈,个性明显张扬,学习成绩拉开档次,产生心理波动等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员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仰。同时,要强化学员适应社会和部队的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加强能力培养,注重全面发展;正确使用网络,发挥育人作用;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遵守规章制度,慎重对待婚恋;培育健康人格,保持身心健康。

3、三年级注重任职能力培养专科队学员进入三年级,面临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这一阶段,使毕业学员一方面继续努力学习,善始善终收好尾;另一方面教育学员勇敢面对现实,自觉服从分配,为新的人生起好步。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牢记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铸就和谐人格;培养健康情趣,注重自我教育;善始善终律己,培养战斗精神;筑牢思想防线,廉洁依法行政。三、以学员为主体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公安现役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军事化管理体制的优势,构建“以学员队为单位、以队干部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学员政治思想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 三年级注重任职能力培养

(一)基本思路

针对在校学员大部分是“90后”,其世界观趋向现实化、个体意识趋向个性化、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甚至一些学员还会出现心理问题的思想特点,以学员队为单位,成立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小组。根据统一下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小组集体研究备课,采用学员代表上台讲授、开展学员主持并参加的辩论、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传统的学员“被动的填鸭”为“主动的探索”,使学员积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实现队干部与学员之间、授课学员和听课学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实施过程

1.认真备课

一是小组集思广益。小组成员集体对相关内容查阅资料,撰写讲稿,制作课件,并推选一名主讲学员代表小组授课。主讲学员定期向队干部汇报准备情况,并就授课中的难点问题与队干部请教、沟通、探讨。二是学员进行试讲。在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队干部和小组成员要听主讲学员试讲,并进行指导,小组再做进一步完善。

2.正式授课

根据教育计划,届时由学员上台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学员应脱稿,并在课件、板书、语言、手势、提问、解答等方面,严格按“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锻炼自己。3.课堂研讨在队干部的指导下,其他学员对授课过程、内容、效果展开讨论、发表意见。通过研讨环节,既有利于固化学员的理论讲授,又有利于学员通过对照、学习、吸纳他人的观点,提高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

四、总结提高

学员讲完后,队干部要从讲课内容和讲课效果两方面对学员进行客观的点评。对学员所讲内容正确的要予以肯定;对不完善的内容要及时补充,确实保证所讲授内容的正确性。对学员讲课时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课件、板书、风格等要逐项讲评,尤其是对学员的不足要及时予以指正,让试讲学员明白自己讲课的效果,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三)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精心安排和设计授课内容由于学员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限,队干部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计划,有选择地安排任务,而不是一味的全部让学员授课。一开始,应该将相对简单、与学员实际联系紧密的专题或队干部授课专题的一部分作为“学员授课”的内容,使学员能够完成并且能够做好,增强其自信心和热情,然后逐步加大难度和提高标准,在完成政治教育的同时使学员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篇13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等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笔者作为一名思政课的专任教师,深切感受到在理工类大学生中存在的以实用主义解读思政课的学习态度:不少理工类大学生简单地认为思政课与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行业无关,与就业不挂钩,可用之处甚少,仅仅因为是必修课而不得不学,因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工具化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其为入党、考研的辅助途径,所以只关心成绩,并不在意学习进程和学习所得;视思想政治教育为普通的知识传授课,学过便算,未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形而上学地将理论与实际生活处理成彼此隔膜的“两张皮”,认识不到其对自身、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民族的重要意义,因之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是死记硬背,呈现出上课记笔记,下课印笔记,考前背笔记,开卷抄笔记,考后扔笔记,累手不累心等怪象。之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弥漫于大学校园中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氛围所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市场经济引致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导向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蔓延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对理想、信仰的努力追求,大学不是“世外桃源”,来自客观社会环境的辐射与影响无法规避,导致今天的高校过度关注于专业发展与职业技能培训,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理工类院校与市场对接早,且更深入,兼之人文基础本就薄弱,所以知识的工具理性更易泛滥。在这种氛围中,大学生对个人价值和未来发展的思考日趋现实,择业与就业成为压倒一切的重心,围绕这一主攻方向而热衷于各种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热衷于考证、考“碗”、过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价值意义和深远影响极易被遮没,沦为无足轻重的课程。

2.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理工类学生对思想政治及人文艺术课程产生严重的疏离与隔膜所致

高中求学阶段,由于实行文理分科教育,理科生能接触到的思想政治及人文艺术等社会科学知识甚少,即使学习,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被割裂成条块分割的知识点,以被动记忆的方式强行记住来应付考试,鲜有品味、欣赏、理解等引申性的教学环节存在,造成理科学生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误区,对社会科学所能形成的提升个人素质及精神境界功能的忽视。理工类院校的多数学生为理科生,知识结构和基础方面的缺憾使其欣赏经典名家缜密优美的思想体系、辩证严谨的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不足,对触及的宏大主题、关注视野的高远和揭示的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理解程度不够,在将理论教育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理念方面的积极性,以及引入社会科学思维模式补正、纠偏,促成个体思维完善的敏锐性明显欠缺,从而轻率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作与己关系不大的陪衬课,并因之“需死记硬背”而“敬而远之”。

3.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如人意,对自身的存在意义和重要作用凸显不足,降低了其在理工类学生心中的威信和地位所致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工类院校中常被视之为汽车的第五个轮子,边缘化现象较为突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具体工作量计算、课程编排方面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心理极为失落,职业成就感不强,会严重挫伤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而且,理工类院校社会科学基础薄弱,社会科学研究氛围不够浓厚,于校内校外建立起来的、供思政课教师进行学术探讨、交流、培训以提升科研水平的平台严重不足,研究环境的制约让教师在科研方面常有孤军奋战,力不从心之感,事倍而功半,科研水平难以迅速提高。

另一方面,理工类院校的领导者往往因袭自然科学的管理模式看待思想教育课程,具体教学环节要求整齐划一,课程改革强调进程短、见效快,不理解思想教育的渐进性及内化结果,对教师业绩考核重量不重质,不认可教师课下的大量潜隐性付出,片面追求课题项目、科研经费及等量化指标,这种管理模式只能导致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少有精力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总结、积淀教学经验,对自身知识结构拾遗补缺,也缺乏深入了解学生思想需求的兴趣,惟有炮制些短平快的科研成果,进行边边角角、形式花哨的表面化改革来满足考核要求,所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理工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会存在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科研创新不足而导致的教学内容陈旧空泛,刻板灌输教学方式依旧未被深入触及,忽视学生主体诉求等许多突出性问题。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理工类学生由于社会科学课程少,使其更希望思想政治教育课能为其释疑解惑,并且这种要求往往比文史类学生来得更为直接、实际,基本指向其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更渴望思想教育有别于其他的知识技能培训,能成为一个通俗易懂、丰富多样、较为感性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过程。这样一来,教与学双方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抽象空泛与学生现实需要的矛盾,教学方式简单灌输与学生接受信息主体化、感性化、多样化的矛盾就十分突出,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降低了其对理工类学生本应产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学生无法充分感受到思想教育于己、于家庭、于社会、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也就有了学生对课程的质疑、疏远与漠视。

二、改变理工类学生实用主义态度的积极措施

“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所以,理工类学生中存在的实用主义虽形成原因复杂,但与其环境影响、学科特点不无关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要从根本上改善理工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态度,也必须立足于这一点从多方面着手。

第一,理工类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办学理念,通过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有效抵制、冲淡功利主义及实用主义影响,以提升学生的学养素质,创设思政教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作为理工类院校,虽然以自然科学见长,但决不能忽视浓厚人文氛围的建树,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但可以消除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误解和偏见,主动接受其形象思维的启发,实现思维模式的完善与创新,而且人文社会科学的良好浸润与熏陶,能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生命的存在及其价值,从而影响他们的精神境界和志趣爱好,形成对过分物质化的人生追求以及工具化学习态度的有效纠偏。学生学养素质提升了,才会基于热情和兴趣而努力学习,正视物欲而树立健康充盈的价值目标,惟有如此,作为深刻关注自然规律、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才能更加具备打动人心的强大魅力,获得学生的热切关注和主动追捧。所以作为理工院校的领导者一定要善于培养“文气”,努力净化校园氛围,重视培育大学精神,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示其意义、拓展其影响、发挥其作用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为此,理工类院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文社科类二级学院的特点和作用,不以盲目的经济指标和创收任务泯灭其灵性和追求,伤及本校的人文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大量开设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类课程,鼓励理工科学生主修和辅修人文社科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社团活动,以组织报告会、专题讲座、编辑报刊、定期开展活动等方式,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利用自身优势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等多项措施,实现校园氛围的有效改善。

第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以课程本身在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方面的重大突破,赢得学生的真心喜爱和认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通过加大科研和教学改革力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面向时代、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等基本原则方面的重大突破,彰显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和社会现实密切衔接的敏锐思考以及向大学生活空间拓展的人文关怀,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真正成为广大学生释疑解惑的“主心骨”。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疑难众生、瞬息万变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仍旧抽象空泛,与现实疏离,和实践脱节,止步于对理论体系条条框框式的僵化解说,自然难以令学生信服和喜爱。因而,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新时期如何重新认识的关键问题,贫富悬殊的加剧,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质疑,官商结合、权利寻租造成的恶劣影响等等当前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现实,做出了权威性和负责任的回答,融生活与教育为一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向现实生活拓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我完善的充沛活力,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细致入微、触手可及的人文关怀;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在把握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做事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学生才会在真心喜爱、真学、真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标准,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