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劳动教育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劳动教育研究

篇1

教师可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及年龄特点,尝试以“幼儿园学会生活教育”作为幼儿教育和幼儿全面发展的切入口,通过给幼儿提供适宜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材料,让幼儿获得劳动锻炼的机会。这样,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掌握一些自我服务和生活的基本技能,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爱心、能劳动、独立性强、适应能力好、有生存能力的人。

一、确定劳动教育目标,安排劳动教育内容

教师可按大、中、小三个年龄段及以幼儿实际水平确定目标,安排内容。劳动目标:尊敬劳动者,热爱劳动者;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掌握自我服务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安排内容:小班幼儿进行自我服务劳动,逐渐做到不依赖成人而独立照料自己的生活,如独立的盥洗、进餐、睡眠、起床、整理卧具等;中班幼儿在自我服务的基础上,尝试为班集体服务,如进餐前的整理,活动室、午睡室、包干区经常的清洁工作等;大班幼儿在熟练掌握独立生活技能的同时,为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为园内草坪、花坛拔草、浇水等。

二、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搞活劳动教育方法

教师应在“保教结合”理论指导下,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结构、方法,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时间。教师可根据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和劳动教育目标,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确定幼儿在生活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园内每个幼儿在时间、空间及条件上提供充分的操作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幼儿多动手、动脑。同时,教师可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家长座谈会、家访等形式,主动取得家长的共识和配合,以此拓宽教育途径,形成正确的教育合力。在教育方法上,全体教师努力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更新教育观念,在指导幼儿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做到不包办代替,不急于求成,努力遵循积极主动原则、量力而行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反复巩固原则。教师要始终是观察者、指导者,而非填鸭式的说教者,做到面向园内每一名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三、选准载体,扩大劳动教育活动

幼儿掌握劳动知识、技能、方法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技能形成的过程又是一种知识转变为动作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之中,寓劳动教育于各科教育活动之中。

1. 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及劳动成果的教育

遵循“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原则,尽量挖掘各教育因素,τ锥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及劳动成果的教育。教师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幼儿参观保育员、食堂阿姨的劳动,参观花园里花工的劳动,参观建筑工造房的劳动,让幼儿在观察中体验劳动者的工作,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2. 开展多项活动,创设劳动环境,教授劳动方法,掌握劳动技能

(1)各班创设“生活劳动区”。教师可在晨间活动区开辟“生活劳动区”,给幼儿提供适宜的劳动材料,让幼儿在生活劳动区获得许多做“家务劳动”的本领和生活常识。(2)做个能干的值日生。可将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都设值日生,轮流值日,如分发点心、碗筷,擦抹桌椅,管理图书、玩具,浇花、拔草、扫地,挂毛巾等。实践证明,值日生工作使每个幼儿形成了爱集体、爱劳动的良好习惯。(3)种植和饲养活动。幼儿园可将种植的花草树木承包到班级,让班内幼儿参与管理。鼓励幼儿种植和饲养,如饲养金鱼、泥鳅、乌龟、小螃蟹,喂养小兔,种植大蒜、洋葱、玉米、丝瓜、扁豆等,发展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4)大帮小、大带小活动。为使幼儿能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养成关心他人、关心年幼同伴的良好品质,幼儿园可开展“大帮小、大带小”活动,通过帮助弟妹穿衣、整理午睡室等劳动,巩固劳动技能,并逐步帮助弟弟妹妹学会自理技能。这样帮带结合,有利于幼儿的自我提高,同时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对弟弟妹妹的感情也会在心灵深处得到升华。(5)劳动竞赛活动。让幼儿将已学到的技能通过比赛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水平。幼儿园可定期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如穿衣裤、系鞋带、整理床铺、分碗筷、择菜等劳动比赛,不仅创设了良好、积极的劳动氛围,而且使全园幼儿的劳动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通过这种知行一致的生活劳动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在每个幼儿的心里埋下自理、自立、自强的种子,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一,也是培养未来人才之路。

篇2

1.1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

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率高低和失业率高低存在替代关系,高增长往往能够带来低失业,低增长则常常伴随高失业。近年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导致我国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更加激烈,城镇失业问题更显突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都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技术进步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又使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均资源不足、居民消费率偏低与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以及劳动力总量明显过剩的矛盾凸显出来,使传统体制下严重存在的隐性失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

1.2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满足需求,不少岗位空缺。结果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矛盾却不能得到相应缓解,还形成一批就业弱势群体,如年龄偏大或技能水平偏低的劳动力。首先,表现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高级工、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明显缺乏。其次,由于培训机制的落后,技术工人的供给呈现短缺。劳动力市场出现的这一现象集中暴露了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2影响和谐的经济因素分析

我国为了促进劳动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在税收方面制定了三类政策:

2.1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安置富余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体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而兴办的经济实体(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一是利用原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企业的有效资产;二是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三是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四是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签订新的合同。

2.2鼓励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所得税、营业税等方面都给予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为安置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举办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开办当年安置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劳动部门审核,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一次性免征所得税3年,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占企业原从业人员30%以上的,再减半征收所得税2年;从事商品零售兼营批发业务的商业零售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除外),凡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认定核准,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新办商贸企业,3年内减征30%的企业所得税。

2.3鼓励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并领取税务登记证,免收税务登记证的工本费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三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自2004年1月1日起,较大幅度地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减轻了他们的税费负担。

3新时期劳动关系冲突的特点

3.1冲突双方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社会层面,各利益群体通过一定的渠道,表达利益诉求以影响政策法规,以实现利益的协调,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劳动者与企业经营者相比,其利益诉求的影响小,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相对较少。企业经营者因其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很容易接近与影响政策、法规制定的决策层,而基层劳动者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他们的利益诉求显得比较微弱,往往不被重视。媒体对企业经营者的主张报道较为积极,但对基层劳动者的诉求反映还是心存顾虑。

3.2冲突双方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与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同时并存

从广义上说,他们在政治地位上与其他劳动者一样,既是国家的“主人翁”——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也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都是平等的,现阶段其他所有制的经营者,包括私营企业经营者,作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他们虽然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同,但也不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他们同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这是由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但从资源占有上看就不一样了,企业经营者往往是资本、资源的拥有者,在劳动关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劳动者则只有劳动力资本而没有物质资本,使得劳动者在与资本博弈、在劳务与劳动报酬的交换过程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造成的情况是:劳动者对收入分配的主张权被剥夺。

3.3冲突双方的尖锐性与非对抗性同时并存

从总体上看,新时期的劳动关系矛盾虽然有的比较尖锐,但它仍然是具有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劳动者和劳动者、或者是劳动者和建设者之间的矛盾,具有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相对差异性。双方的矛盾冲突在我国现阶段不具有根本的对抗性,即使出现一些比较激烈的矛盾,也由于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经过各方面的协商和协调,基本都能得到合理和及时的解决。尖锐性与非对抗性对立统一于矛盾冲突的统一体中。

参考文献:

[1]范社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吴俊培.现代财政理论与实践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杜政.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探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篇3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2-0019-04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经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数2409所的一半还多,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约70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三分之一。3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遍布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不仅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得到社会认同,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是高职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最初的办学定位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短期学制”,这种定位与当时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比较接近,一开始就得到市场的认同和欢迎。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不仅得到市场经济的认同,而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04年6月17-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陈至立在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在会上发表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旨讲话。会议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当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以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可见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劳动力市场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一)高职教育针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进行人才培养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

篇4

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诸多制约因素中,劳动力素质低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市场竞争意识越强,他们能够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岗位的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而我国农村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偏低,这使得他们转移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共同肩负起教育培训的重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善办学条件,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阿瑟?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要远低于工业部门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投资。只有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城乡达到同一,才能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刘易斯理论”。

在“拉尼斯一费景汉理论”中.也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技术的进步。这同样对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另一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也取决于转移者对转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如果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失业的可能,人口也会不断流向城市。

以上第一种理论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种“拉力”;二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表现为一种“推力”;三是经济发展使劳动者产生的一种转移的心理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这当中主观性的显现表现出对个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个人素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心理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教育文化素质才能客观估价自己。并有可能得到较高的预期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反,教育文化素质低的人则由于较少的就业机会或较低的收入而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期教育和培训工作,盲目地、轻率地强迫转移,则不会实现有效的劳动力转移。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据相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占3.65%,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专占1.57%,大专占0.4%。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66年.冈0刚超过小学毕业的水平。即便是目前,不少地区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也只能在9年左右。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德国通过“双元制”教育.农业劳动力中有54%的人至少受过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据国家农调总队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13,6%。而美、德、法、日等国家不足全国人口10%的农业劳动者中,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超过90%。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更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和就业的稳定性。

实践证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能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转换的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注重教育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全国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水平。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提高城镇化水平,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大势所趋。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的关系

新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需求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和空间越广、收入越高、稳定性越强、社会问题也越少。

(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范围越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他们有较强的自信、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不甘农村生活的寂寞,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越小,面向第二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则越大,更易于实现转移。不仅如此,转移后,他们会很快适应城市生活,与城市原居民能够较好地相处.减少了城市管理成本及一些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转移越容易.择业的范围越宽。

(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空间越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其转移距离,统计表明,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高于向落后地区转移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所以对收入的期望低,也不敢轻易远距离转移.而且他们思想意识保守,难以对城市产生认同感,故土难离,更愿意留在故乡,而不是转移到城市。他们的择业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劳动力的教育文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对生产率的提高起促进作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较高收益,相对的,企业也会付给他们高的收入作为报酬。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问题越少。劳动力转移的事实表明,劳动力素质对社会问题影响不小。素质低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有靠出卖苦力谋生,由此引发城市相关治安问题。甚至这些现象突出.低素质的劳动力会产生厌世心理,做出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造成社会动荡。所以为避免劳动力转移后的社会问题。应做好转移前及过程中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诸如“阳光工程”、“春风行动”、“两后双百培训工程”等活动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认识不统一,部门协调不得力。尽管国家至上而下成立了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领导部门和管理机构.但从现行的运行过程来看,教育培训管理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政府统筹协调乏力。主要表现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了完成自己的务,为了各自的利益着想,开展自己的培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使专职培训部门的工作举步为艰。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受教育培训的需求远得不到满足,很多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不能致用,打击了学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很多地方的教育培训工作没在真正地开展起来。

第二,用工法规不落实,用人单位对用工人员素质要求不高。由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用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不少企业为了应付生产发展,招聘工人“饥不择食”,不求高素质的生产操作人员,有时甚至只要有人想应聘,就能得到一个工作岗位.从而造成了不少企业使用的都是无证上岗人员这就使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第三,基础条件差.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各地的教育培训情况极不平衡,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财力分散,用于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方出现了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的现象,所谓的培训是以会代训、标语宣传、发“明白纸”.搞形式主义,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好教育培训的问题,关键是思想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政府要肩负起这一重任,在制度保障和资金设施上给予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培训观念的创新、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和教育培训制度的创新。

首先是教育培训观念上的创新。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与其它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要抛除传统的教育培训观念,以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以及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观念。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为农村劳动力增长知识、技能,增强创业致富的竞争力。:

篇5

2.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劳动与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融合,基于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去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去发现学生能力的差异,做到有的放矢。一位心理学家曾这样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但是还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我在教学“平结”时,并没有直接传授操作步骤,而是带学生观察平结样品,然后互相讨论,参照操作任务书尝试编织。强调以自主学习为主线,把教材当学材使用,通过小组自学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生不仅仅是动手操作的主体,也是技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亲密的伙伴,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操作,同时关注各环节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组织学生第一时间来解决问题。教师的“放手”并不是不教,而是教在困难处,教在创意处,教在思维迸发处。

3.尝试错误,解决问题

学生在探究尝试过程中,很难在每一个细节考虑全面,尝试正确是一种成功的收获,但是尝试错误更是一种体验,失败的体验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收获呢?比如“木工翻板”教学时,我设计了“制作五部曲”:画线锯割砂磨布线胶粘。学生在锯割环节,没有考虑锯齿厚度产生的误差,导致平均画线之后,锯割下来的木片长短不一,影响了整体的美观效果。在胶粘环节,学生对固体胶的使用说明没有仔细研读,急于完成作品,导致越急越粘贴不上。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说,胶水用了太少,多涂一些;有的学生说需要用502胶水。老师让学生进行尝试,都没有成功:胶水多了,更粘贴不上;502胶水虽然能快速黏合,但是胶干得太快,位置都来不及调整就已干了。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看见过师傅补自行车胎时也用的这种强力胶,是需要晾一会儿再粘贴上去。”学生尝试过后,果然效果非常好,而且有足够的时间调整木板位置。学生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改正错误达成共识”过程中加大了思考的成分,得到了历练,破解了难点。

篇6

国内近年来有关老子思想研究的专著明显增多(文章由网提供),老子思想研究出现了重要创新和突破。例如陈鼓应陆续出版了《老子注译及评介》、《老子评传》、《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等著作,并且创办了《道家文化研究》学刊。他在《老庄新论》中,将其过去数十年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汇总。书中提出老、庄所创始的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干,从形上学、认识论、方法论等哲学的主要方面来看,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所占的比重都远远超过儒家,这些方面普遍为学界所忽视。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概念和范畴,如“无、有”、“道、器”、“变、常”等,都始创于老、庄。老子与孔子的师友关系,先秦典籍多有记载,从史实来看,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老子思想在先秦思想史上起着主导作用。从中国政治史或伦理学史来看,“儒道互补”和“以道补儒”是可以成立的,但从哲学史看,“以道补儒”的观点是不准确的。这些研究有力地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学术问题,将老子思想重新给予中肯的评价,为道家思想的深入研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刘笑敢的《老子古今》不仅对五种版本《老子》进行了对勘与析评,揭示了版本歧变和文本趋同、古本原貌与理想文本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深入阐发了天道、人道、辅万物之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概念和命题的历史意涵与现代形式,并对老子思想与马斯洛、霍布斯等人学说的关系作了中西比较研究,进一步扫清了老子思想研究中有关版本分歧、诠释取向等障碍问题。熊春锦提出老子思想构筑的哲学体系,是“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辩证法”,老子的道德理论是社会发展学说,分为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愚智之治六个阶段。老子思想同时也是个体道德发展学说,老子剖析性命双重结构内“德”的变化,将“德”作为精神食粮而展开,揭示了生命规律和生命复德归道的路径。老子的“德”

是从道“0”诞生的初始能量物质,是“一炁含三”生化、长养万物的无相物质,具备“无相”与“有相”、能量与品格的双重物质结构特征。这些观点突破了以往的一些成见,启发了很多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樊浩提出从《道德经》到《德道经》的文本结构的改变,至关重要的是对“道—德”关系把握方式的重大调整。老子思想对中国道德哲学的最大贡献,不是“道”或“德”概念本身,而是毕业二者合一的“德—道”理型,这才是中国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将老子的道德的自成目的性、创造性、“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等思想融入其理论建构之中,揭示道德与伦理的区别,论证“生活是一种自身具有目的性的存在方式……对幸福的追问就可以转换成对获得幸福的方式的追问……幸福不是由利而是由道而德(得)”,堪称当代中国学者对老子思想创新应用的典范之一。

在此背景下,新时期的老子教育思想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开始在中国教育学理论的本土建构方面展现出潜力。例如,在课程与教学论方面,杨启亮指出:道家教育把完满性人格目标中的真善美一毕业以贯之地融入自然生命之体的“生”的流程,创造着真正身心统一的教育。老子的“益损”学说,为解决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提供了启示:仅拥有广博的学习积累是不够的,要不断地悬置和减损具体学问,寻求自然无为的“道”,然后才可能有“无为而无不为”的创新境界。在德育方面,谭维智提出老、庄持有与儒家截然不同的观点,知识并不能作为道德存在的根据。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是一种逐渐积累、不断毕业加的过程,它遵循的是“学”的规律;道德修养则要通过非知识化的路径进行。老、庄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减法原理,即符合自然的道德教育应该沿着相反的方向进行,清除文明对于人的心灵的污染,复现人的素朴本性。鲁洁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中国古代道家经典中的‘道’意味着一种本然性的存在方式。在《道德经》中‘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体,它是有所积聚而形成的,是积万物之理而成就的。‘德’则是道所体现的人之内在本性。”冯文全和冯碧瑛提出,孔子德育思想的诸多主张借鉴了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他们在求真务实、立定中道、仁慈谦卑、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等方面多有共通之处。

篇7

一、概念的提出

幼儿教师的劳动应是幼儿教师以自身为媒介.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运用自身的脑力和体力进行的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活动但实际上幼儿教师劳动的目的不是单一的.劳动结果也不会按照预想的简单呈现为了考察的周全,我们从劳动动机和劳动结果两方面对幼儿教师的劳动进行实际观察分析从动机的角度来看,人的劳动动机决定着劳动的性质.不管其结果如何。幼儿教师的劳动动机可能有两方面的指向.一是指向幼儿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向自我形象展示当自我形象展示的动机强于促进幼儿发展的动机.在教师劳动中居于支配地位时,不管其劳动结果是否促进幼儿发展.我们都将这样的劳动定义为装饰性劳动。

从结果来看,认为无论人的动机如何.劳动结果的性质都决定其劳动本身的性质。幼儿教师的劳动可能获得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二是赢得他人对自己某些方面的积极评价当第一方面的结果未实现而仅实现了第二方面的结果时.不管其动机是否指向自我形象展示.我们也将这样的劳动称为装饰性劳动。

真正的幼儿教师的劳动不仅以实现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并在结果上通过幼儿的发展赢得他人对教师自身劳动的肯定,或者是对自身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好评装饰性劳动并未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但直接通过劳动过程本身赢得了他人对教师某些方面的好评.例如理念先进、技能娴熟、教具精美等。无效劳动则不仅未促进幼儿发展.也没能赢得他人对教师本人的好评,无论是借助幼儿发展还是通过劳动过程本身.教师都未展示出一个积极的自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三者是性质截然不同的劳动形态.但实际劳动中.三者又是不能绝对分隔开来的连续的劳动形式。

在此要指出的是装饰性劳动对幼儿发展并不是完全没有积极作用.只是这种作用弱于教师形象展示的作用很多教师的装饰性劳动在当时看来对孩子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可能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因此.装饰性劳动不一定都违背教育性原则,但一定不遵从效用最大化原则。从动机上来看.教师装饰性劳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偶发的:从结果上来看,这种积极影响也是微不足道、不明显的这种劳动状态下儿童的学习效果不明显.但教育资源的流失情况严重,教师的精力与时间也易被空耗。总之.比较其成本与收益.幼儿教师的装饰性劳动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劳动。

二、装饰性劳动的类型分析

为了有助于认清装饰性劳动,笔者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装饰性劳动的三种类型因为这仅是根据直观的结果概括出的三种可能相互交叉但彼此之间又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典型现象.所以还构不成严格逻辑意义上的分类。

第一种是技能展示型幼儿教育本身的性质要求教师具备多项技能而幼儿教师也确实个个均有“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这就使得幼儿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在《海洋大逃亡》体育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篮球操开始.三分钟后,教师请幼儿原地休息.自己为他们表演一段篮球。表演持续了两三分钟后教师也原地坐下.通过跟幼儿对话的方式创设海洋大逃亡的情景,请幼儿假扮为各种鱼类在海水枯竭之时想办法逃出海域.进入临海以求生继而幼儿分两组进行钻爬练习……

之所以穿插自己的一段篮球表演,教师的解释是“让幼儿热身之后休息一下。我来表演是一种跟他们的互动.并能使他们快乐和对篮球有更大的兴趣……”。但根据当时的情形.幼儿在教师表演时获得的快乐。远不及当时旁观看课教师的喝彩声明显;而且,根据体育活动中儿童机体运动规律来看。没有必要特意安排出一段休息时间给幼儿.后续的情景创设环节中幼儿完全可以进行机体调节这样特意安排出来的表演环节,明显地表示出篮球是这位教师的强项.其更多实现了他人对教师技能的良好评价.而非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第二种是材料加工型教学具是幼儿学习的支架,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学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但有些时候教师舍本逐末.为了显示劳动的精细度,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材料的加工上。甚至忘却了材料的意图。

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带领幼儿用动作感知表现一段ABA式的交响乐第一段节奏缓慢音调低沉.为了帮助幼儿感知.教师选用一个玩具机器人.企图用机器人沉闷的脚步声给幼儿理解和表现这段音乐提供支架。但为了增加机器人出场的惊奇.教师特意安排机器人从一个可以自动打开的“城堡”f加工特别精美别致的纸箱)里走出来……

城堡和机器人有联系.机器人和音乐有联系.但音乐和城堡的联系就很小了。但教师所设计的城堡不仅可以自动打开.而且精美别致.可以想象教师在其中付出了多少精力与时间。从动机上来看.决定教师这一劳动的恐怕已不是促进幼儿发展了,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结果上看.幼儿教师的这一劳动赢得了人们的肯定,但这种肯定不是借助于幼儿的发展.而是直接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因此.这种材料加工型的劳动也是一种装饰性劳动。

第三种是环节冗繁型。劳动过程由一定的环节组成,紧凑连贯的环节有助于劳动目的的实现但当环节不必要时,教师的劳动如果赢得了他人对自己某些方面的肯定,或者是出于展示自己的需要所进行的劳动就是一种装饰性劳动。

在《给小瓶子戴帽子》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开始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顶帽子.请他们在头上戴一下.然后收回帽子。接着问小朋友:“戴帽子的感觉好不好?”幼儿回答“好”之后,请小朋友给自己面前的小瓶子戴上帽子,看谁能又快又好的给瓶子戴好……

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给每个幼儿戴帽子的环节是为了引出给小瓶子戴帽子这一形象比喻,这一比喻使得活动有了拟人化的特点,说明了教师对幼儿心理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且这个环节中有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实物的利用及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唤醒等方面的体现但活动的内在目的是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动作.促进其动作发展,而这一环节与儿童的学习相去甚远.其动机和结果只与教师有关。

类似的劳动还有很多.例如有些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电脑水平.每次活动首先确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为了展示自己对于师幼互动的理解,活动当中不断的提问孩子.不管提问是否有价值,甚至固定问题顺序;一些教师甚至在观摩课上花费气力设计环节展示孩子过去的积累等等这些劳动或者在动机上或者在结果上表现为一种装饰性劳动。

三、装饰性劳动的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装饰性劳动并探讨其产生原因,笔者采用访谈法对装饰性劳动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装饰性劳动在幼儿园观摩课教学中更易出现,频率远远高于日常教学中:专业上的新教师更容易出现这样的劳动:而公立园中的这种情况又多于私立园。在访谈及观察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装饰性劳动的出现是由教育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但主要原因在教育内部的教师观念及教育评价机制方面。

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幼儿教育的冲击不可低估激烈的竞争使人们进取,也使人们浮躁;商业的波及使得许多事物不得不披上华丽的外衣。甚至成为消费符号教育本应是一个不断重复运转的系统.深刻而又朴素的代表.但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她很难“洁身自好”幼儿教育最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了虚化浮躁的藏污纳垢之地。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幼儿教师之间的比拼使得一些幼儿教师不得不采取装饰性劳动来包装宣传自己。同时。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都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激励着人们去努力地展现自我以赢得他人的认可.实现在人际系统中的平衡与协调幼儿教师身为普通人.甚至是被一些人认为的“感性群体”,劳动中表现出一种装饰性的成分也是无可厚非的公开课上除幼儿之外的“他人”多于日常教学中.因此装饰性劳动出现的机率也就更大一些。

但是。装饰性劳动还有教育内部因素的作用首先从教师自身来看。专业上的新教师更容易出现装饰性劳动,说明这一现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从动机上来看,很多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劳动是为了儿童的一切但“为了儿童的一切”不等于“为了儿童的发展”一切包括发展,也包括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快乐。而快乐仅仅是一种情绪上的满足,儿童快乐的同时并不必然伴随内在成功感的获得,也并不意味着其智能的进步、发展的实现。教师往往会将自己的劳动定义在使幼儿快乐上.这种肤浅的理解很容易使教师进入装饰性劳动状态其次.当前教师在考虑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时.大多考虑到了教育性原则,并总想使自己的每一次教学尽可能多方面地促进幼儿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行动以提供给幼儿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她们又常忽视效率原则.在选择促进孩子发展的途径时,仅考虑哪条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却忽略了哪种是最经济的。我们为孩子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架时,不仅应考虑其对幼儿发展是否有价值.更应考虑其对幼儿发展是否必不可少。这不仅是出于节约教师劳动量的考虑,更是给幼儿自主性发展创造空间再者.在装饰性劳动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尤其是他人对自己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按照富勒和鲍恩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从事装饰性劳动的教师还处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心的主要是在目前教学情境对教学方法和材料等限制下.如何正常的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她们还未达到“关注学生阶段.还不能很好地把儿童作为自己关注的核心,关注他们的学习、社会和情感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影响他们的成绩和表现”这说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成熟是导致其进行装饰性劳动的原因之一而我国幼儿教师整体上正处于从“技能型教师”到“理念型教师”转变的阶段.则现阶段装饰性劳动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但它是一个发展性问题.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将会随着幼儿教师专业上的发展进步而减少和消失。

其次.公立幼儿园中的装饰性劳动多于私立园.说明教育评价机制也是引发装饰性劳动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评价在整个幼儿教育中起着导向性的关键作用,它的变革也是幼儿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过去的重结果改为今天的重过程.由以他评为主改为以自评为主并结合他评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制定出来的评价标准紧紧围绕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符合科学评价理念的同时也充满了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完美的教育评价标准引导幼儿教师关注活动过程时.却完全丢掉了对活动本身所应实现的教育价值的评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除了标准本身可能:还存在一定问题外.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在理解标准时采取了一种分割的方法.将完整的标准割裂开来,顾一点而不及其余,使得自己行为本身错位,成为装饰性劳动。另外,评价的本质就是比较。自评也好,他评也好,这种形式上主体的变换无法改变教师之间“攀比”的心理.尤其是同年龄层教师之间更容易出现一种非正式的横向比较.进一步强化激发了教师装饰性劳动的出现。

篇8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情绪劳动(emotion work or emotional labor)一词最初是由Hoschschild(1979,1983)[1、2]提出的,指个人针对内外在情绪进行伪装与管理,以符合组织的规范与要求,进而使组织达到营利的目的的行为。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如愤怒、急躁),向学生展现积极的情绪(如热情、富有同情心等),因此教学过程是一种深刻的情绪活动,教师是高情绪劳动者[3-5]。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6] 研究发现[7、8],情绪劳动策略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在二者的因果关系,看法并不一致,刘衍玲[9]认为,教师情绪劳动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但孟涛认为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影响教师工作时的情绪[10]。因此,Ω咝=淌Φ慕萄效能感与情绪劳动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完善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通过网络调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广州、四川、河南、北京等地调查高校教师共350人,其中男性90人,女性260人。助教44人,讲师146人,副教授134人,教授26人。理工农医类136人,文史类134人,艺术类80人。0-5年的共106人,6-10年的共114人,11-15年的共90人,16年及以上的共40人。

2.研究工具

(1)教学效能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由俞国良等人修编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11],该量表包括两个维度,即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共27个项目,其中16个项目采用了反向计分,量表采用Likert6级计分,1为完全不赞成,6为完全赞成。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7,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4和0.84。

(2)情绪劳动策略量表

情绪劳动策略量表[12](Emotional Labor Scale)是由Diefendorff(2005)编制的,量表共14个题目,包含三个维度,表面行为、主动深度行为、被动深度行为。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制,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79。

3.数据统计与处理

采用SPSS16.0对调查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三、结果

1.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现状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p被动深度行为>表面行为(p

2.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性质和教龄方面的差异。男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女教师;艺术类教师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教师(p

高校教师一般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职称和教龄方面的差异。男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高于女教师;助教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讲师和副教授(p

表2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不存在显著的性别、职称、学科性质差异。不同教龄的高校教师表面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事后研究表明,讲师的表面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助教和教授(p

3.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关系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行为策略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主动深度行为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被动深度行为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与一般教学效能感相关不显著。

以情绪劳动的三种策略分别为因变量,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对表面行为和主动深度行为的影响较为明显(3.0%、10.5%),而被动深度行为仅受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影响(7.8%)。

四、讨论

1.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总体较好,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即教师具备有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信念,而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11]对个体的积极信念与个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及强化有关,而一般教学效能感则与生活中的教育价值观念的承袭有关。

在情绪劳动策略使用的研究发现,教师在使用情绪劳动的不同策略时,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最多,较少使用表面行为策略[13-16],对特殊教育教师研究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17]。本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情绪劳动具有较为一致的特点。

2.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情绪劳动的人口学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教学效能感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这是因为社会文化对男女的角色期望不同,造成了女性对自己能力的低估。另外,女性更为敏感,更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和个体感受,如果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完美的细节,就会让女性教师的自我评价降低,造成低教学效能感。

本研究结果表明,教龄因素对教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呈下降趋势,而个人教学效能感表现出上升的倾向。这与俞国良[11]、蒋灵慧[18]等人的研究较为一致。

人口学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情绪劳动在性别、职称、学科性质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表面行为在教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陈晓宁[19]、吴欣[20]的研究部分一致。这与调查被试、研究工具的不同有一定关系,而本研究是对高校教师整体进行了抽样调查,具有整体和全面性的特点。

篇9

【Abstract】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large-scale, low levels of education, Low income, discussed the follow aspect of HD interactive television platforms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operators in china: the feasibility,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resources system,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business model of education serv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D interactive television platforms of cable TV operator is an excellent carrier for old age distance education; the system development has good technical feasibility;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education services, the business mode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ensation for disadvantaged, take an important role in public service.

【Key words】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Interactive television;T-Learning;Old age

0 前言

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政府提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国老年教育状况欠佳,虽然近几年兴办的社区大学(学院、学校)承担了老年教育的部分任务,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1]。现代远程教育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育成本。国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和公共信息资源深化利用,构建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数字内容服务体系。” 面向老年群体的远程教育需要结合中国老龄社会的特点:老年人口规模大、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低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老年远程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低重心”的特点,要求教育服务覆盖面广、可及性强、内容丰富、成本低、形式简单灵活易于接受[2]。“低重心”特点是我国老年远程教育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发展互联网老年远程教育的瓶颈。因此,探索老年远程教育模式创新,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操作便捷、喜闻乐见的老年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1 可行性分析

广电高清互动电视是远程教育服务的良好载体。广电高清互动电视是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的产物,采用IP+QAM方式,可提供电视、宽带、高清视频点播以及综合业务。近年来,广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三网融合下的互动业务前景越来越清晰。与报纸、单向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相比,广电双向网更适合承载老年体育远程教育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5]:(1)可及度广。电视是老年人“第一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这五种媒体中,电视媒体是老年人接触和使用最多的。近年来,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进展迅速,2013年底,中国有线双向网络覆盖用户市场规模达到14500万户,预计2014年将达到16250万户。(2)受众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低。较互联网等新媒体,只需要具备简单的数字电视操作技术,符合老年生理及认知特性。(3)教学内容与模式灵活。广电互动电视可提供对象化、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对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低。(4)教学效果佳。广电双向网采用IP+QAM方式带宽,接入方式可以让VOD、互联网宽带接入互不干扰,提供8~20MB/s的高清视频服务。对于体育教育等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效果的远程教育科目,可取得较为优异教学效果。(5)教学成本与保护知识产权。有线电视双向网播存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广电运营商经济、文化二元体特性,使其在教学成本、内容播控、版权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目前国内电视节目中,老年电视节目只占了少数一部分,内容来源有限,形式长久单一。对象化的老年电视媒体内容是日益发展的老龄化社会产物,把握三网融合、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的发展契机,研发老年体育教育相关增值业务,可填补我国电视媒体在社会老龄化进程中的功能缺位。

2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平台设计需要综合运用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电视工程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与研究成果,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解决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研究思路是以互动电视平台为研究基础,采用用户调研、收视数据收集分析的方法,梳理归纳互动电视老年用户普遍的收视行为特征、教学内容选择偏好等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老年用户认知特点、教育学理论,完成内容产品设计、内容编排、功能开发等工作。

2.1 教学内容资源体系的构建

可根据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健康需求、兴趣需求,结合老年体育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衡量广电高清互动电视网络平台特征,构建教学理论模型,确立教学模式,研究制定教学策略,规划设计教育资源库内容。教学内容资源体系的构建应当依据以下原则:

(1)突出互动性,增强老年人参与性。高互动性是互动电视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征。健身服务的形式设计应突出交互性,增强老年人参与性,使老年人群接受电视媒体内容的形式由“按时服务”转变为“按需服务”。基于老年观众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城市健身资源,把健身服务和户内、户外活动结合起来,走近老年人,把服务带到身边。

(2)突出针对性,增强内容对象化力度。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并且在内容制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服务的内容形式的确立方面,要充分考虑到现有资源、老年群体偏好,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调整,确立内容与形式。充分考虑同一区域老年人群个体差异:内容的制作应该在广泛受众调查的基础上,突出个体差异,注重内容设计的分众化、碎片化,避免形式与内容的枯燥与单一化,依据需求进行分类设计。

2.2 教育平台的研发及部署

老年体育远程教育系统的研发是建立在以开放应用为核心的广电双向网业务技术平台之上,对现有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广电高清互动电视业务平台可提供类似于应用商店(App Store)业务模式的技术支持,并提供统一的API/SDK接口,开放给第三方应用开发人员进行各类业务的开发,满足应用下载和加载、多应用的平滑调用、多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等要求。广电高清互动电视平台的老年体育远程教育服务涉及到的系统开发与部署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VOD服务系统开发与部署:实现视频点播,教学的主要模式,技术成熟。

(2)应用服务系统开发部署:通过相关API,开发部署应用教育服务应用程序。

(3)EPG系统开发与部署:依据老年人认知特征,确定设计原则,配置相关导视系统参数,完成操作界面与现有门户界面的整合。EPG老年用户界面开发,是系统可用性的关键。

(4)AAA系统、BOSS系统开发与部署:完成用户认证、鉴权、计费系统配置。基于现有认证、计费系统开发与部署。

图1 教学视频点播流程概要图

3 教育服务的运营

当前,教育服务存在政府提供效率比较低、优质教育服务不足,提供不均衡,市场提供竞争力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率等问题。老年群体更是具有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低的特点。远程教育的公共支持服务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公平观,是教育公平理论的理想栽体[6]。依据弱势补偿原则,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处理好事业与产业、公益与效益、立场与市场、运作与运营之问的辩证关系,在公益性事业机制、公司化运行机制的运行模式中,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建立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平等提供的教育服务运营制度,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共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4 结论

4.1 广电高清互动电视平台是老年远程教育服务的优良载体,具有可及度广、对受众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低、教学内容与模式灵活、教学成本低的特点。开展基于广电高清互动电视平台是老年远程教育服务,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电视媒体在社会老龄化进程中的功能缺位。

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44-02

1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即每个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H-O理论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扩展,指出各国生产某种的相对成本不同是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即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根据这一理论,我国是劳动力要素丰裕的国家,所以应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2 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发挥

(1)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验证。实践证明,中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所实行的政策有助于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发挥,极大的刺激了贸易和经济的增长。

Chang和 Ping(2002)用RCA方法度量了中国(1980-1998年)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还处于比较劣势。他们的研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中国整体情况的测度,而是深入的度量了我国不同省份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有意思的是,排名靠前的十个省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而排名靠后的十个省份竟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充分表明,按比较优势原则安排生产的省份经济比较发达,而后十个省份本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却一直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未按比较优势原则安排生产,所以经济比较落后。

(2)在现阶段,我国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正确之举仍是积极发挥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但要当心“比较利益陷阱”。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是我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应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缺乏资本、没有出口产品的情况下,以“三来一补”等方式利用劳动力,进而又发展起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都是已被证明了的可行道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至今,几乎占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现已发展成为一种以外资企业为主体,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经营模式,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以资源大国和中高端中间技术产品制造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地,伴以本地加工贸易采购比重不断增加的贸易方式,对我国国民经济、城镇就业,国际收支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均做出了贡献。引进外资与我国劳动力要素相结合,成为世界工厂,就是我国必然的现实的选择。实践已经证明,以丰富劳动力资源吸引跨国公司资本和技术的流入,不仅扩大了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了传统产业生产能力的提升,而且资本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和当地企业界的“学习效应”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了产品加工向上游和下游延伸的趋势。

但是,就国家整体而言,以廉价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只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启动模式。当这一战略取得了一个阶段的成就以后,是否全国所有地区应普遍长期坚持这一战略,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中国劳动力充裕,也因此价格低廉,这可能是长期不会改变的基本国情,但如果因此认定中国在劳动力价格赶上发达国家以前就只能采取劳动力加工制造的发展战略,则是片面的,这样就容易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比较利益陷阱”认为,比较优势学说过去长期给落后国家带来灾难,今天仍然在起破坏作用。他们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理论,它的许多假设和前提都是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性质的,是为资产阶级自由贸易服务的,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交换往往不是互利的。像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头产业,反而会导致进口漏出和储蓄漏出。

(3)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上所述,在当前,我们确实需要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长此以往,我国将陷入比较利益陷阱,永远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不会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呢?

2.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该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即它们仅仅是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中资源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静态的,固守静态的比较优势战略,容易使国民经济锁入低端产业,并产生GDP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但劳动力收入增长缓慢,国民经济结构恶化等问题,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而一国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2.2 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化

比较优势战略在国际经济学中集中体现为资源禀赋论,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而其中,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而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在国家之间也并无太大差异;所以唯一可能有巨大差异的资源就是资本了。有的国家的资本增长率可以达到每年20%-30%的速度,而有的国家却不到10%,甚至更少。因此,当我们讨论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并由资源禀赋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变化。

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发挥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同时,我们可以积累资本,加快技术创新,技术改进,以争取比较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1 通过资本积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一,我国目前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较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则产品的成本必然较低,因而有很强的竞争力,利润作为资本积累的量就大。而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资本相对来说会比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其他生产要素增长得更快,经济体系中的要素结构随之发生变化,比较优势也处于自然内生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逐步实现按比较优势安排产业结构,资本积累十分迅速,2004年末,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居民储蓄突破12万亿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在当前,按照比较优势安排生产是实现资本积累,进而实现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第二,开放条件下国际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促使一国资源禀赋得以直接调整。跨国要素的逐利行为总是使该种要素流向稀缺的地区,以便于获得较高回报。因此,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一国快速改变其国内的资源禀赋提供了现实条件。

中国与世界的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的流动。自然资源的流动主要以国际间初级产品贸易的形式进行,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广泛的引进自然资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人口流动受国家间的移民政策等政治性因素的影响较大,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国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劳务输出体现了整体对外输出劳动力的形势。第三,国际资本流动。资本流动是要素跨国流动的最主要形式,也是体现一国国内要素供给变化情况的主要指标。国际资本流动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由于中国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和人民币的资本项目下部可自由兑换使得国家间的以证券投资为重要代表的间接投资以及热钱对中国的投资成本高昂。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额持续上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983年的9.16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535亿美元。2002年中国的吸引外资规模更是超过美国。

由此可见,中国国内的要素供给优势在逐渐向资本丰裕方向转化,我国的比较优势也在向资本密集方向转化。

2.2.2 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般认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有两个,一是资本积累,上已述及;二是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有两种途径:一是相对简单的技术引进;二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自主研究和开发活动,两者都需要资本的投入。所以往往把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放在一起讨论,而技术进步往往也要受到资本积累程度的局限。所以,国家资本积累的能力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动力。给定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途径,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而由2.2.1可知,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既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过程(在当前是劳动力比较优势),只有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生产,企业和产业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国家才能最大程度地积累资本,进而不断实现技术进步,最终获得最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那么实现资本的初步积累后,如何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呢?克鲁格曼等人认为,企业获得先进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干中学。技术创新是通过R&D活动来获得的。一方面,通过R&D所产生的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提高要素生产率,降低边际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同样的要素投入可以带来更多的产出。其表现为因素生产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这样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就不断下降,企业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垄断优势。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能从学习曲线的角度阐述动态的规模经济。假定边际成本是累积产量的减函数。累计产量越多,生产经验,销售经验和管理经验越丰富,边际成本就越下降,这就是“干中学”。一般而言,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其技术,而是在贸易、投资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出了技术,即所谓的“技术外溢”。广大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多是通过第二种途径获得。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直接表现在它等同于生产要素的扩张,它与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一个替代的关系。技术进步会导致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从而可以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国内技术创新的差别是作为国际贸易流量的基础。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进步是实现比较优势升级、转换的重要途径。总之,技术进步会导致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从而可以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进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总结全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当前,我国还必须继续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这是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的正确之举;其次,要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努力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提防“比较利益陷阱”;最后,是想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才能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篇11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03303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改善,人口发展出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以及人口寿命延长等现象,这必然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人口老龄化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老龄化社会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简称老龄化系数)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老龄化系数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反应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老龄化系数的高低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2002年河南人口老龄化系数为7.38%,2011年老龄化系数上升至8.61%,河南正处于老年型社会的行列。由此带来的劳动力缺乏、老年抚养负担加重、财政压力等都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如何在一定的政府调控下实现河南老年人口量和人口总量的有机结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大多数学者只是对全国老龄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区域的老龄化研究却很少。杜鹏等利用联合国最新数据对中国和亚洲各国人口老龄化进行比较,提出在未来60年内中国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吕盛鸽等利用生命表理论、联合国平均预期寿命增长模型及年龄移算法对北京市人口老年化系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预测期内老龄化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包玉香等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方法对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存在的结论。

2 研究方法概述

2.1 GM(1,1)模型

GM(1,1)表示灰色模型是一阶方程,含有1个变量。设系统数列为:X(0)(k)={X0(1),X0(2),…,X0(n)},

第一步对该序列作一次累加生成(1-AGO)得:

(1)

第二步对X(1)作紧邻均值生成得:

(2)

第三步建立GM(1,1)模型的白化方程:

(3)

其中,-a为发展系数,b为灰色作用量。

方程3的时间响应式为:

(4)

第四步求出X(1)的模拟值

(5)

第五步还原求出X(0)的模拟值

(6)

第六步检验误差,并求出相对误差的值。

2.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机理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被誉为“政策实验室”,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ay 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从系统内各变量的因果关系出发,分析各种因素之间构成的因果反馈,从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出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及形成机制。通过获得主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并确定如何对系统实施最优控制,使政策变量有效控制系统状态的发展变化。系统动力学具备处理时间滞延、信息回馈、非线性问题、动态性复杂的能力和优点,经多年发展渐渐发展为一门体系完备的学科,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态、企业管理等复杂系统决策的实验和制定。

3 人口老龄化系统SD模型

3.1 人口老龄化系统边界的设定

根据人口统计学原理,生育和死亡是引起人口变动的两大基本原因,为预测河南老龄化系数,初步选取青少年人、成年人、老年人、总人口量、出生率、死亡率和女性比例等指标序列,并用牛眼图表示(图1)。

牛眼图又被称作边界图,内生变量放在中心,外生变量放在环外,能明显的表示出建模者对这个系统边界的界定,能显示模型的重点和需要的输入。青少年、成年、老年等7个内生变量放在内环,生育率、死亡率、女性比例等5个外生变量放在外环,系统排除在外的变量迁移率放在环以外的地方。牛眼中心变量较多这是一个好的标志,表明需要的输入与内生变量之间是相对平衡的。

3.2 人口老龄化系统因果关系图

系统边界确定后,就可以用因果关系图(Causal Loop Diagrams)来描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果关系图中的因果链可标明影响作用性质的正负,正号表明箭头指向的变量将随箭头源发的变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而负号则表示变量间与此相反的关系。通过对人口老龄化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可建立因果关系图(图2)。

系统中主要的反馈回路有:

正反馈回路:青少年成熟成年人成年女性出生青少年

负反馈回路:老年人死亡老年人

3.3 人口老龄化系统SD流图

系统设计的变量主要有状态变量、目标变量和控制变量三种,本模型具体包括:

(1)状态变量: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是人口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目标变量:老龄化系数,是系统研究的最终目标,不同的控制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目标结果。

(3)控制变量:计划生育政策和医疗投入是为协调老龄化现状而调整的手段。

系统动力学流图可以反映出因果关系图中没能反映出来的变量性质和特点,使系统各指标之间的作用机制更加清晰,通过数学逻辑关系式量化,实现仿真目的。人口老龄化系统的SD流图见图3。

4.1 数据处理

本模型仿真时间设为2002~2020年,其中2002~2011年的数据均来自《河南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2020年,生育率、女性比例和死亡率的数据由GM(1,1)预测得到。建立GM(1,1)模型,预测得到生育率、女性比例和出生率数据(见表1)。

模拟结果表明,生育率、女性比例和死亡率的相对误差都在3%以内,说明GM(1,1)模型的拟合度非常好,可以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模型。

4.2 模型有效性检验

以2002年的数据作为状态变量初始值,模型的仿真时间设为2002~2020年,取DT=1。应用SD建立的人口老龄化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运行,仿真结果对比见表2。

表中数据显示,模拟数据的相对误差均控制在10%以内,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误差范围在10%之内是合理的,此模型运行结果符合要求,证明所建立的SD模型是可行的。

4.3 政策模拟

政策模拟是通过改变SD模型中的某些政策变量来分析政策对系统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研究必须考虑的现实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随之带来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不平衡等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人口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参考,以推动河南省人口结构的优化。而老年医疗投入则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寿命,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河南省发展的老年人医疗投入,从而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因此,应从计划生育和医疗投入两方面,利用政策模拟分析不同的政策对河南省人口结构的影响。一方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从2012年开始实行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另一方面从2012年开始改变医疗投入将医疗投入分别增大20%、减小20%。本模型模拟的是在其他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放宽生育政策,将医疗投入分别增大20%和减小20%时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

图4 不同政策下人口总量预测值图4表明,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增加20%医疗投入将使人口总量增加,减小20%医疗投入将使人口总量减少。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对河南人口总量的影响最大。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2020年河南人口总量将迅速增至11050.6万人。由此可见,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河南总人口的数量变化。

图5 不同政策下老年人数预测值 图5表明,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对老年人口数量的影响较小、增加20%医疗投入将提高使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而减小20%医疗投入将减小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增加20%医疗投入,202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增至1013万人;减小20%医疗投入,201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增至977.02万人。由此可见,医疗投入影响老年人的数量变化。

图6 不同政策下老年系数预测值图6表明,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增加20%医疗投入,减小20%医疗投入对老年系数的变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2012年开始实施相关政策,放宽计划生育的情况下,2020年老年系数将达到8.95%;减小20%医疗投入的情况下,2020年老龄化系数将达到9.26%。两种政策的实施将减小老年系数的增长速度。增加20%医疗投入的情况下,2020年老年系数将达到9.57%,老年系数的增长速度加快。

5 结论

通过SD模型仿真分析可以看出,老年系数增加一方面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医疗投入的影响。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将在短时期内减缓老年系数的增长速度;增大医疗投入将加快老年系数的增长速度,减少医疗投入将减小老年系数的增长速度。因此,政府应从计划生育和医疗投入两个方面着手对河南人口老龄化问题该制定相应措施,从而减缓人口老龄化现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邬沧萍,杜鹏等.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与挑战[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2]杜鹏.中国和亚洲各国人口老龄化比较[Z].人口与发展,2009,(2):7580.

[3]李扬,刘慧.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Z].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1):131137.

篇12

农村人口作为中国人口基数较大的群体,其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经济技术发展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作为城市建设的主人公之一,其就业特征却显示层次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因此,有必要对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解决就业困难。文章选取了赣州市石城县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深入部分乡镇,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7份,问卷回收率为87%。以切实掌握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状况及需求,探讨提高农村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性。

1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状况

1.1 受教育水平 由表1得知,该地农村劳动力还有2%的文盲,且受到过13a以上学校教育的人仅占3%;另外,分别有45%和33%的人接受过1~6a的小学教育和7~9a的初中教育,即绝大部分人仅接受过完整或不完整的义务教育。显然,该地农村劳动力总体受教育时间偏短,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技术现代化发展对其素质的要求。

1.2 年龄结构 在被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小于20岁和大于61岁的农村劳动力分别为5%和11%;21~30岁的占18%;31~40岁的占21%;41~50岁的占27%;51~60岁的占18%。由以上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年龄集中在31~50岁左右,也即中年人占多数。因此,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充分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教育需求,把他们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

1.3 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 调查样本可知,有近38%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5 000元,14%的家庭处于5 001~10 000元,25%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区间为10 001~20 000元,还有约23%的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于25 001元。而江西201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为11 139元,二者数据相比较可得:该地农村劳动力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与江西省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1](见图1)。

1.4 家庭负担情况 表2中,负担人数比指家庭劳动力与家庭常住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人数指该地在各个比例区间内的具体个数。通过对表2的分析,有46%的劳动力需要负担1.1~2个人的经济支出,还有33%的劳动力需要负担2.1~3人经济支出,更有甚者,有的劳动力需要负担5人左右的经济支出(占8%)。由此可见,该地农村劳动力的家庭生活负担较大,经济工作压力较大。

1.5 对农业科技掌握水平 农民对农业科技掌握水平如何?表3数据显示,约60%的农村劳动力对如何“选择优良品种”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了解,而在对如何“正确使用农药”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71%的人对此有一些了解,还有近29%的人表示完全不了解。结合图1可推测,人均年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务农。在此情况下,若他们还未能掌握更科学先进的农业技术,必将会对其收入总额造成极大影响。

另外,在对处理禽畜疫病的调查当中,有84%的农村劳动力选择了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如捕杀、隔离、消毒、报告、请专家诊治等)进行处理,相比之下,还有近14%的劳动力认为应该通过封闭消息、立即出售及自己食用等方法进行处理。大部分人掌握了对禽畜疫病的处理方法。

2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需求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需求的调研结果显示(见表4)。(1)关于培训目的:60%的人将增加经济收入列为其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之一,另外,还有44%想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他们自身的技能。(2)培训类型:绝大部分的人希望受到职业技能类(47%)与实用技术类(27%)的培训。(3)培训层次:一事一训作为短期培训的一种形式,与短期培训一起构成该地农村劳动力最期待的培训层次,总占比达77%。(4)培训时间:该地农村劳动力更加倾向于短期或超短期教育培训,愿意在7d以内培训的劳动力比例高达79%,另外可以接受在15d以内的也有16%。(5)培训费用:该地农村劳动力并不太愿意为了教育培训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如选择为教育培训支付50元以内的占比高达82%。(6)培训方式:关于培训方式的选择,近半数的人选择面对面授课的方式(占52%),还有26%和33%的人分别选择了现场实习和多媒体教授方式。

综上所述,该地农村劳动力对学历或证书的培训需求要远远低于他们对增加收入以及技能方面的培训需求,并且,他们倾向于选择短期且低成本的教育培训。因此,政府及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对症下药,针对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2.2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发现,影响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原因有很多(见表5),由于不同需求不一样,造成原因也不一样,但结合访谈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影响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大类:

2.2.1 培训资源方面 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学校和培训内容两大类。30%的该地劳动力认为影响其接受教育培训的原因是当地学校数额少,20%的受访者认为培训内容不恰当。首先,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大本营,然而在该地有如此大比例的人反映影响其接受教育培训的原因是由于当地缺少学校,说明当地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视稍显不足亦或是教育投入不够,突显为以下两点:第一,是对教育培训活动创新不足,如培训形式未实现数字化及信息化;培训手段不够多样化;第二,对教育培训宣传力度不足,无法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入教育培训活动过程里,进而导致部分农村劳动力有意愿接受教育培训但却缺少设施,难以接受较为系统的学习。其次,若相关教育培训的组织者未就培训内容征询广泛农村劳动力的意见,或者未能贴近其生活实际,那么就会出现农村劳动力参加教育培训的兴致不高的现象,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2.2.2 教育培训管理方面 通过对调研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管理相对迟滞,如在培训资金投入上,政府投放金额有限,而农村劳动力人口基数较大,因此,农村劳动力个人分得的教育培训补贴较少,相对的其个人所要承担教育培训费用就更多,进而影响他们参加教育培训的动力;由于资金投入相对匮乏,致使教育培训资源配置(如地点建设、设备配置)难以满足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需求。在培训质量上,培训内容设置难以贴近农村劳动力的现实工作需求[2];培训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培训对象选择有偏差,农村劳动力最需要接受教育培训的群体主要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但无法继续升学的年轻人以及知识技能相对较低的中年人,教育培训过程中,相关部门无法根据目标群体的特征进行针对性培训。另外,农村劳动力的闲暇时间是保证参培率的重要前提,尽管大部分教育机构已经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错开了农忙时节,但闲时培训时间仍过长,不符合农村劳动力预期。教育培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多数农村劳动力并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培训在时间上的要求,从而降低农村劳动力的参培积极性和主动性。

2.2.3 农民自身情况 这部分内容涵盖教育培训费用、时间以及参培观念。其中,29%的人认为培训费用是影响其参加教育培训的因素之一,还有37%的人因时间限制而无法参加教育培训。首先,该地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一方面由于经济收入较低,难以支付较高的教育培训费用;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培训投入的回报期较长,再加上农村劳动力自身相对落后的经济和封建的小农文化思想观念的限制,封闭了农村劳动力获得最新农业科技及就业信息的渠道,使得他们不了解市场对知识技能的最新需求,导致他们不愿增加教育投入,进而缺乏对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

务农是该地农村劳动力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务农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特别是在每年的农忙时节,若在农忙时节安排教育培训,这将直接导致他们因农忙而放弃参加。一定的文化素质是接受教育培训的基础,然而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受其自身较低的文化基础的影响,严重降低了他们对接受现代化教育培训的接受能力,也让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培训对促进自身知识技能发展和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性。作为最需要受教育培训的两大主体,有一定文化基础却无法继续升学的年轻人还未有经济能力来支付教育培训费用,而知识技能相对较低的中年人因为家庭负担较重在面对较高的教育培训费用时,难免有心无力。因此,教育培训费用给培训主体带来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培训需求绵软。

3 对促进石城县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发展的建议

篇13

2.1训练观察法与自我感觉法

通过运动员在摔跤训练过程中的外部表现和主诉进行诊断。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疲劳时,会表现出情绪淡漠、精神不振、寡言少语、逻辑性差、困倦厌训、注意力不集中、排汗量多、呼吸快而表浅、眼神与动作配合不协调、反应迟钝、缺乏气力、失误增多等现象。运动员主诉疲乏、记忆力减退、食欲下降和无食欲、厌烦不眠、胸部憋闷、精神恍惚等。

2.2运用生理指标诊断

主要生理学指标有以下几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①根据体重和下肢围度的变化作为诊断疲劳的指标。②用握力计、背力计作为工具测量握力、背肌力以及用5次肺活量来诊断运动员疲劳的产生。③通过膝跳反射阈、反应时、血压反射及皮肤空间阈等神经机能变化来诊断运动员疲劳。④阻抗血流图:按训练的不同时间计算血流流人时间和血流图指数。当动脉血流入时间加长,血流图指数下降时,表明运动员产生了疲劳。

2.3运用生化指标诊断

摔跤训练过程中,运用生化指标是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掌握适宜强度、评定训练效果、进行机能疲劳诊断的重要手段。一般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测试条件,主要采用血红蛋白、血乳酸、尿蛋白和血尿氮等,通常是在训练不同时段、训练后、第二天清晨安静状态下取样测定,分析、比较、诊断运动员疲劳的产生及其程度。

3 摔跤运动性疲劳恢复手段的研究

3.1合理安排训练目标、内容和手段

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运动员个性、专项素质、体能和心理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各自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运动员在个性、生理、心理上的不同需要,使运动员产生积极配合训练安排的意愿,增强训练的信心,促使训练动机水平的提高。而训练手段的多样化使运动员体验不同的教学形式、训练环境、训练气势,在接受新异刺激中,增强好奇心,进一步提高训练的兴趣,消除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感,提高训练竞赛的效果。

3.2坚持合理的、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休息和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是消除疲劳基本的方法,其目的是增强体内的合成代谢,排除机体内多余的乳酸堆积,使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得以恢复。摔跤运动员应严格遵守规定的作息制度,克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以提高睡眠质量。

3.3医学恢复手段

主要手段有:①按摩措施,按摩是加速机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手段,包括:人工按摩、器械按摩、水力按摩等。②物理疗法恢复手段,包括水疗法、电刺激等方法。③营养学恢复手段,根据供能特点,运动员膳食中应注意糖的补充及补充的手段,以增加体内的糖储备。糖、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能源物质的比例应该是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为原则。另外,在营养膳食中应多供给含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c等丰富的食物。

3.4心理学恢复手段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给予运动员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教会他们用积极思维来克服消极思维,用有序思维来代替杂乱无章的思维,用理性思维来代替非理性思维。通过积极的思维,可促使运动员化压力为动力,唤起高动机的努力,去为团队的目标和个人理想信念的实现拼尽全力,最终达到调整心理状态,消除疲劳。此外,采用自我暗示、放松练习等手段进行心理恢复的同时,多给予运动员激励与关怀,给运动员营造一个宽松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大环境,使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无后顾之忧,提高运动员训练动机的水平,达到消除和延缓疲劳的产生。

4 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