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行业前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商业银行行业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商业银行行业前景

篇1

我国自1993年开始实行分业经营规定。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结构的逐步调整,分业经营模式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局限于狭小的范围,无法更好地实现范围经济,盈利水平进一步下降。具体表现为:第一,金融全球化要求商业银行实现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而我国的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缺乏多样化的服务手段和金融工具,国际竞争力不足。第二,现阶段我国企业融资格局逐步由间接融资为主转向直接融资为主,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使商业银行从其传统的盈利业务,即贷款业务中获取收益的机会逐步减少,而表外业务、中间业务等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我国商业银行受分业经营限制,无法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无力推动企业改革进程,获利受到阻碍。最后,分业经营也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从市场需要出发开展金融的广泛创新,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受到影响。总之,在金融全球化、国内市场经济改革深入推进时期,分业经营使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过窄,无法取得收益的增加。

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在现阶段固守分业经营无法体现经济效率,只有从分业经营逐步向混业经营转变,使我国商业银行成为经营多种金融业务、涉及多种金融市场的“全能银行”,才能有效地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

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模式是目前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综合银行制,以德

国、瑞士等国为代表,商业银行内部设立全面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业务部门;第二种是金融集团制,以英国、日本及美国为代表,在金融集团下设立子公司或控股公司,分别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

混业经营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收入,增加非利差收入所占总收入的比重,即商业银行提供的投资业务、金融工具和利用自身资源为客户提供的服务等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而分业经营体制下的商业银行发展缓慢、收益少,而且所能提供的金融工具的品种单一且功能不完善。

混业经营不但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降低经营成本,还有助于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现行的分业经营使得效率低下且管理松散的商业银行得到制度保护而不被市场淘汰出局,日益积聚的风险最终会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而混业经营则能按照竞争机制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培养出讲究效率、管理科学的现代商业银行,而这正是金融体系真正稳定安全的基础和前提。

在混业经营背景下,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市场状况,结合各自的资金、网络等特点,充分发挥优势,广泛地开展各种金融业务,这为金融机构盈利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也将经营成本控制到较低状态。与之相反,在分业经营制度的制约下,金融机构无法充分地享受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能带来的利益,经营成本相对上升,最终不能很好地实现作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同时,实行混业经营能够使资源共享,效率提高,成本降低。通过并购,可以撤消大量重复的网点,共享包括客户、硬件、人力等各类资源,变外部竞争为内部竞争,使赢利水平发生质的变化。

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也将减少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首先,安全性将相对提高。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收益、信誉等所有经营发展免受损失的可靠性程度。银行并购之后,规模扩大、存款来源增多、融资渠道拓宽、资本充足率提高。其次,流动性将相对增强。一方面,并购后银行资产规模扩大,变现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并购后市场占有份额扩大,客户资源进一步丰富,筹资渠道增多,经营成本下降,更有利于拓展新的客户群体,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再次,风险性将相对分散。银行并购后,经营业务的领域更加广泛,金融产品的种类增加,相对风险也将分散。如果一种业务品种出现问题,将因其所占比例有限,不会给银行带来致命打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客户数量增多,单个客户经营不善或恶意逃债,会因其占客户总量的比例较小,给银行带来的资金损失也将会相对减少。

当然,实行混业经营也会使监管难度加大。银行并购后会产生少数超级银行,这些超级银行市场占有率很大,有可能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进行市场控制,与金融监管提倡的公平交易形成对抗,不利于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些超级银行如果形成垄断,更会降低市场效率,阻碍市场发展。而且,合并后的银行,也势必存在组织机构庞大,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不易确定,企业文化差异难以融合等诸多因素,能否形成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经济性

首先,在资本要素方面,金融业的生产要素可以细分为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包括货币供给体系中各层次的货币、有价证券以及各种抵押票据等形式的“货币”。对于这些金融工具来讲,随着资金流动性的降低,资产专用性逐渐上升。但是,由于多元化金融工具和各种交易市场的存在,这些非人力资本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实物资产来讲,资产专用性程度还是要低很多。金融机构的其他固定资产如办公室、电脑设备、通讯线路,甚至是交易平台等在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通用性都非常强。在人力资本方面,由于金融业的服务对象是类似的,且经营金融业务所需的金融资产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各类金融服务人员的知识积累也必然是趋同或者是高度相关的。

其次,金融业务是一种与信息具有最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金融机构的信息来源包括宏观经济信息、行业信息和市场信息等。由于金融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趋向,以及与经济有关的各种非经济变动等方面的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过程是相似的。尽管由于业务操作程序的不同,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在信息利用上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但是这并不构成严重的信息专用性问题。不仅如此,金融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行业环境、以及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息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再次,广泛开展的金融创新已使得金融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大幅度降低,其实践的推进使商业银行家和投资银行家的经营才能不仅没有专用性,反而具有更强的互补性。同时,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竞争也使得许多企业家更为重视创新以及与商业银行家的合作,这导致了企业家才能表现出了进一步的一致性。

从总体上来看,金融服务业较低的资产专用性,使其可以节约大量的技术费用和网点的建设费用。更重要的是,金融业可以获得管理上的协同效应――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财务上的协同效应――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这就为其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特别是在现代金融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业的广泛应用使现代金融业的生产要素更加趋同化。在传统金融服务业需要花费很高的交易成本才能实现的金融服务,在一个网上综合金融业务平台就可以完全满足。

四、结论

将中国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之一。

1.混业经营是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加快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金融业的分业经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但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了做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相互沟通、协调发展,我国在金融市场领域已经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这些都是在对金融市场理论认识深化的基础上,向混业经营方向所迈出的前进步伐。

2.混业经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较为单一,信贷资产举足轻重。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业务范围的狭小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盈利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若实行混业经营,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实现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银行的利润收入,从而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

3.混业经营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大多是个人投资者和中小机构,这就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不可避免地具有高度投机性。实行混业经营,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可以介入证券市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证券市场上投资资金和投机资金的比值,大大降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和波动性,增加稳定性。此外,银行可以通过较为理性的投资行为影响其他各类投资者,改变其短期投资行为,促使证券市场在合理的平准水平中稳步成熟起来。

4.混业经营是应对金融全球化的现实需要。随着金融全球化,大批的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将会以合资或独资形式涌入我国。这些公司的业务领域会涉及到银行、保险、证券及信托投资等多个方面,它们依托强大的资本实力和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利用在信息共享全面服务融资便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提高和加强国内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我们应在加强专业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强化国内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能力,通过实现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来塑造和培育我国的全能型金融机构。

5.混业经营有助于逐步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机制。实行混业经营后,银行介入证券市场必然会使中央银行宏观货币政策的效力相应增加,同时也必然会扩大中国几证券市场的容量规模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能够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其原因是由于商业银行会对证券市场发生作用,且更直接、更有效。这也将促进中央银行用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来调控宏观经济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2

作为一般性的定义,银行的资本是银行已经持有的权益类资金,目的在于防范头寸价值减少或商业损失等风险,从而保护存款者和一般债权人不受损失。银行的资本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即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

账面资本是一个会计的概念,列示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等于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但商业银行账面资本的概念与普通企业的账面资本的概念略有不同,商业银行的账面资本除了所有者权益外,还包括监管当局认可的储备、次级债等。

监管资本是商业银行按照监管当局的规定,应该保留的最少的账面资本数量,是一个根据监管规定计算出来的量,一般为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要保留的最低监管资本的计算公式为: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乘以12.5,再加上针对信用风险的风险加权资产,就得到分母,即总的风险加权资产,分子是监管资本,两者相除得到资本比率的数值,该比例不得低于8%。

经济资本是一个风险管理的概念,是用于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虚拟资本,在数值上等于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置信区间商业银行非预期损失的倍数。经济资本不是真正的银行资本,并且银行选择的置信区间不同,经济资本的数值也不同。

这三个资本在数量上存在以下关系:第一,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如若不然,监管当局将会采取强制措施要求银行补充资本或削减业务规模以减少承担的风险;第二,账面资本≥经济资本:因为经济资本反映的是商业银行真实的风险,最终用于消化风险的资本是银行的真实资本,如果银行在制定经济资本预算时将经济资本的限额定得比账面资本高,真实发生损失时将没有足够的真实资本来覆盖损失;第三,经济资本≥监管资本:如果监管资本大于经济资本,则商业银行会采取资本套利行为,从而在不降低真实风险的情况下大大降低监管资本要求。综合起来,账面资本、监管资本、经济资本三者存在着以下的动态平衡关系:账面资本≥经济资本≥监管资本。

二、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监管资本产生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标志是1988年《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定》的诞生。1988年的资本协议有两个目标,第一是要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稳健性,第二是要减少各国银行间存在的不平等竞争因素。监管资本是银行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

经济资本产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1988年资本协议及1996年的修订主要针对的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且风险敏感性不足,国际活跃银行为更好地管理自身的风险,开始开发自己的模型,用于为具体的交易配置资本。经济资本覆盖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发展的驱动因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其主要目的是信息批露、绩效评估、计划、定价等。

监管者通过对国际活跃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的考察,用它作为改进监管资本的有用参考。资本协议非常注重银行的内部风险评估,并以此作为确定最低监管资本要求的基础。由于资本协议允许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来计算监管资本,用来计算经济资本需求的风险评估过程也能够决定他们的监管资本要求。

尽管如此,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仍然有本质的区别。监管资本体现了监管当局要求,它不能代表银行实际吸收非预期损失的能力。监管规定不一定反映特定银行的风险特征,而且风险加权资产不能作为全部风险的正确测度。而经济资本反映了市场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需求,它是为承担风险真正需要的资本,反映了银行自身的风险特征。

三、经济资本的计量

经济资本是用来抵御非预期损失的,非预期损失是预期损失的标准差,经济资本是非预期损失的倍数,因此经济资本的计量与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计量有关。由于银行要求的信用等级与设定的置信水平相关,置信水平越高,需要的经济资本越大。

1、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

对信贷资产,预期损失(EL)=调整敞口(AE)×预期违约率(EDF)×违约时真实损失率(LGD)

调整敞口AE的计算过程:银行对客户的授信额度为COM,已使用授信额度为OS,违约时使用“未使用的授信”的比率为UGD,则AE=OS+(COM-OS)×UGD。

EDF为既定信用等级客户的预期违约率,可根据历史经验数据确定不同信用等级客户的预期违约率;

LGD为发生违约时的真实损失率,一般的做法时假定借款人出现不还本金或利息的现象时,一般都可能发生违约,但借款人违约时,银行的贷款损失通常不是100%,只要银行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总可以收回一定比例的违约贷款,它的大小取决于抵押情况、求偿时的优先顺序等。

单项资产的非预期损失(UL):

资产组合的非预期损失(ULP)

ρij是资产i和资产j的违约相关系数。

银行是通过经济资本来抵御非预期损失的,为了维持与所担风险相称的资本水平,银行必须确定意愿的信用评级相匹配的置信水平。不同的信用评级所对应的置信水平分别是:AAA,99.99%;AA,99.97%;A,99.9%;BBB,99.7%。

如果XT是随机损失变量,z是概率百分比(即置信水平),EC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上覆盖非预期损失的经济资本,在时间T时,使银行免于破产的经济资本的最小值v要满足:

上式清楚地表明了资本乘数与置信区间之间的关系:给定置信区间,资本乘数是损失分布的标准差数的上限。一般而言,对信用风险,损失的分布函数为贝塔分布。置信区间与资本乘数的关系将变成尾部拟合的问题,尾部拟合要做的,就是找出置信区间对应的标准差数。

2、市场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股票头寸风险、汇率风险、商品风险、期权风险。在资本协议Ⅱ中,利率风险由于难以准确计量,因此对利率风险没有规定资本要求,而是列入了支柱Ⅱ监管当局的监管。

在三大风险类别中,市场风险的建模最为先进,测量市场风险要用组合头寸法评估,不能单独进行,因为有些项目的风险可以轧平。测量经济资本的方法是:取某点上组合头寸的价值,计算基础因素潜在变化的敏感性,计算基础因素的潜在变化,将潜在变化乘以敏感性。用公式表示即为:VaRX=VX×dV/dP×PI,其中VX表示头寸X的市场价值,PI表示在时间I内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dV/dP表示市价变动的敏感度。在计算市场风险资本需求时,需要设定置信区间和持有期。

3、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与成熟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计量技术相比,操作风险的计量仍处于初级阶段。为了简单起见,一些银行干脆分配其所有资本金的18%-25%用于操作风险的防范。

从银行整体的层面,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汇总后的总风险应小于三者直接相加,但在现实中,由于很难确定相关关系,采取的是直接相加的方法。即银行的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市场风险经济资本+操作风险经济资本。

四、经济资本的作用

由于经济资本本身就取决于各部门、分行或各项业务的风险,或非预期损失的实际数值,因此对之进行分配非常科学。一方面,各个部门、分行或各项业务存在多少风险,就有多少非预期损失,就应该分配等额的经济资本;另一方面,各部门、分行或各项业务占用多少经济资本,就意味着承担了多少风险。具体而言,经济资本的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确定风险控制的边界

经济资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当它在数量上接近或超过银行的账面资本时,说明银行的风险水平接近或超过其实际承受能力,这时银行要么通过一些途径增加账面资本,要么控制或回缩其风险承担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受到威胁,并影响评级机构对银行的信用评级。

2、绩效考评

考核银行盈利的传统指标包括股权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OA),这种指标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将风险考虑在内。出于风险的管理需要,西方商业银行逐渐出现了新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考核盈利指标-经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Risk-AdjustedReturnOnCapital)。该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银行家信托集团(Banker’sTrustGroup)首创,最初目的是为了度量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和在特定损失率下为限制风险敞口必需的股权数量。此后,许多大银行都纷纷开发RAROC方法,建立在经济资本基础之上的RAROC作为部门、人员、业务条线的考核指标已成为银行业最核心的绩效考核指标。

3、贷款定价

传统的贷款定价方法均没有考虑资本的成本。实施经济资本体系的银行使用经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RAROC)模型来确定贷款的定价水平时,贷款的风险越大,为该业务配置的资本金越多,为了使这笔贷款赢利,它必须满足最低的资本报酬率标准,即要使该业务的经济利润或经济增加值为正数。

其中风险成本相当于贷款中的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等于该笔贷款的非预期损失,RAROC用银行的资本底线回报率来代替,就可计算出为取得资本底线回报率,银行对贷款索要的最低价格:

贷款价格=RAROC×经济资本+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

4、决策市场进出

篇3

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总负债规模逐步增加,存贷款规模继续上升,经营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看,200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43.9万亿元,其中,国有银行资产总额为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市场份额由2005年末的52.5%下降到51.3%;股份制银行资产总额为7.1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15.5%上升到16.2%;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5.4%上升到5.9%;其他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为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市场份额仍保持在26.6%的水平上。在各类商业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仍占50%以上,但增长速度低于平均水平;城市商业银行增长速度最快。

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负债看,200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负债总额为41.7万亿元,其中,国有银行负债总额为2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市场份额由2005年末的52.4%下降到51%;股份制银行负债总额为6.8万亿元,同比增长22.5%,市场份额由2005年末的15.7%上升到16.5%;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26.5%,市场份额由2005年末的5.5%上升到5.9%;其他商业银行负债总额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市场份额由2005年末的26.4%上升到26.6%.在各类商业银行中,国有银行的负债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城市商业银行的负债增长速度位居榜首。

从市场结构度量指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程度适中,有较明显竞争因素和垄断因素相结合的特点,基本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产业竞争力分析

根据迈克尔?波特产业竞争结构的“五力”模型理论,即潜在进入者、替代产品、购买者、供应者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结合对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分析,其产业竞争结构的主要特征有:

外资银行大举进入。我国加入WTO和人民币业务的全面开放,使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力度加大,速度加快。2007年9月末,外资银行在国内的资产总额为1051亿美元,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2%左右。中外合资的法人银行机构14家,下设17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资银行在我国24个城市设立352家营业性机构,比去年同期增加80家;还有41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家外资银行在我国24个城市设立242家代表处,比去年同期增加58家。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大大加剧了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程度,典型表现是各商业银行纷纷寻求产品创新路径,推出针对中高端客户的创新产品,抢夺优质客户资源。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迅猛。在混业经营趋势的引领下,商业银行产品不仅局限于自身经营,部分产品的经营主体范围也逐步放开,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高速增长,与商业银行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近两年来,股票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日益活跃,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差异化和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银行客户需求呈现差异化特点。伴随者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银行客户的需求也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1)综合化。无论是个人业务,还是公司业务,都需要以财富管理为中心,对银行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进行整合包装,提出“一揽子”的工作方案;(2)特定化。针对特定客户的需求提供解决个案,或者根据客户不同金融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3)增值化。银行客户在选用产品时,不仅要求满足产品功能性的需要,还希望得到相关的实际利益,寻求包含各种附加值在内的综合收益。

社会资金供给持续增长。在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拉动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令全球瞩目,并已着力改变高耗低效的增长方式。(1)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由于物价指数上涨和资本市场活跃等原因,作为商业银行主要资金来源之一的储蓄存款出现负增长;(2)在投资高速增长和商品价格攀升的作用下,企业的景气度明显回升,企业利润和企业存款大幅增长;(3)在各级政府优化财政税收、预算管理和政府采购等政策情况下,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保持两位数增长。总体而言,商业银行资金来源较为充裕。

篇4

(一)经营理念有较大突破。我国商业银行正逐渐转变经营理念,将中间业务发展作为实现金融工具创新、新的利润增长点、建立现代化经营机制的“排头兵”。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都成立了中间业务部,对中间业务进行创新和营销,加强风险控制和业务稽核。各行对中间业务的认识逐步由辅业务的间接效益向主营业务直接效益转变,收费意识明显增强。中间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

(二)中间业务品种明显增加。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和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结算、汇兑、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信用卡、信息咨询、租赁、代保管、房地产金融服务、担保、承兑等一系列新兴中间业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间业务品种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纵观全球,由于起步较晚加上分业经营模式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一)起步时间较晚。从时间上观察,西方国家中间业务的创新时间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而我国则是在1979年之后,两者相隔时间近20年当然这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相关,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金融比较脆弱,不具备大规模金融创新的实力,而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首先提出对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快了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发展步伐。

(二)品种少,结构单一,业务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汇兑结算、票据承兑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在利用金融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软件因素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方面的服务还比较欠缺,尤其八十年代后,西方国家创新出大量的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而我国目前的金融衍生产品仍比较缺乏,只有少数几种衍生产品。这与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有关,虽然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就尝试过金融衍生业务,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较为缓慢。直到我国加入WTO,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后,决策部门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地探索与开发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已经开展的中间业务有420多个品种,而国外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已达2万多种。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小,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排在前面的是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入、业务收入、银行卡业务收入。外汇中间业务收入和担保承诺类业务收入的占比极少。综合以上分析,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是结算业务收入,而美国则为资本市场收入。这与我国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导致国际结算业务成为银行的一大亮点。而美国银行之所以能在资本市场方面取得巨额收益,主要是因为美国对银行实行的是一种混业经营的模式,银行可以参与证券、保险行业,同时由于美国金融市场发育相对完善,金融产品丰富,因此为银行发展衍生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技术落后,人才匮乏。与国外银行强大的支付应用系统及管理系统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低。此外,从事中间业务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这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开展高技术含量的品种业务的“瓶颈”。而国外商业银行则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中间业务人才,其从事的业务更集中于与资本市场相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中间业务领域。

(四)缺乏健全的金融市场。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许多法规制度尚不健全,加之国家有关部门对金融市场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因此我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不高,业务开展受到诸多限制。与发展中间业务密切相关的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使许多商业银行无法进行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期货、期权业务的开展受到制约。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滞后成为制约商业银行发展金融工具创新型中间业务的瓶颈。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就以下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进行改革,加速其发展。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把发展中间业务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新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要统一思想、转换观念,从商业银行战略发展的高度上认识拓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充分认识到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协调发展各项业务。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工作中要不断调整思路,采取多种方式真正把中间业务当作改善服务、提高形象、增加效益的重要工作,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要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使其跟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从而为推动中间业务的拓展创造各种必需的条件。我国金融业应该早日实行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的趋势,只有混业经营才能更好地使银行进行中间业务创新。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实现金融衍生产品把银行、证券、保险市场有机联系起来,相互包容。同时,应该发挥银行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能够信息对称,能达成一个最优均衡。此外,要完善法律环境,健全法律体系,以法律来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培养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能力并建立有效的金融监控。最近几年,监管层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在政策上给予逐步放松,允许银行参股证券和保险机构,扩大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范围,尤其是在业务方面进展加快,证券和保险机构可以利用银行的网点帮助销售产品,银行则可从中收取手续费,获得一笔不菲的营业收入。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其实就像一个金融大超市,里面包含各类金融产品,因此逐步放松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制是很有必要的。

3、完善对中间业务的金融监管,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监管部门应出台中间业务监管原则,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制定业务规范,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法规,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经营环境,加强金融监管、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始终处于规范、有序、良好的市场竞争状态。

4、转变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中间业务为辅的经营理念,建立一种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并驾齐驱的思想。从国际上看,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其比重和地位甚至超过资产负债业务,人们把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一家银行服务功能、经营水平、员工素质、社会信誉的重要指标。监管层在银行转变经营观念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行利率自由化,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迫使银行改变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加大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只有在观念上得到重视,商业银行才能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有所突破,实现商业银行盈利结构的多元化和合理化。

5、加快中间业务人员的培养,加大科技投入。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是金融领域的高技术产业。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大批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尤其需要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工程、企业管理、计算机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中高级优秀人才。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中间业务创新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希望各商业银行能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一)反洗钱意识淡薄

《反洗钱法》、《金融机构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商业银行虽然组织员工进行了学习,但仅限于前期的培训,而没有建立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深入学习,致使部分员工对相关知识浮于表面、理解不透彻,对反洗钱工作缺乏较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组织机构待健全

当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尚未成立专职的反洗钱机构和队伍,仅仅是按照人民银行反洗钱的组织形式建立了领导小组,并笼统地将反洗钱工作指定某一部门负责,没有设立专门机构,也没有配备专门人员,难以把反洗钱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另外,各家银行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各不相同,有的由营业部门负责,有的由保卫部门负责,有的由会计财务部门负责,职能不清情况较为常见。

(三)制度约束未建立

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基层金融机构没有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制定与《反洗钱法》相结合的操作规程,也未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且部分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目标考核的原因,从局部和短期利益出发,迎合客户需要,放宽账户设立条件和审查标准,存款实名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四)技术手段落后

洗钱犯罪目前已公认为上游犯罪,洗钱手法和犯罪手段日渐更新,洗钱手段更加智能化、高科技化。而当前,我国的反洗钱由于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尚未建立起健全、完善的、与商业银行账务核算系统、支付系统和《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相对接的支付交易报告和监测系统,从技术层面看,难以满足高智能化的反洗钱犯罪的需要。

(五)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不熟悉与其业务相关的金融法规和行业制度规范,凭感觉、凭经验工作,业务处理随意性大,不能及时识别和防范洗钱活动,而且,受业务水平和工作内容的限制,一些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缺乏经验,与反洗钱工作的要求差距很大,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机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对犯罪分子所用的现代金融支付工具,在异地、跨行频繁地进行资金运作,凭借自身水平,更是难以断定其行为是否属于洗钱。

■二、商业银行反洗钱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上述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反洗钱行为不主动,二是反洗钱工作没效果。下面从经济学角度对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困境进行分析。

(一)反洗钱工作的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现实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商业银行按照法规要求采取反洗钱措施而投入的成本。根据我国反洗钱制度,商业银行反洗钱直接成本主要包括:

第一,制度成本。根据我国反洗钱法规的规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如按照“了解你的客户”标准制定对银行客户身份确认和信息保存的制度,建立严格的反洗钱检查和客户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都会形成相应的成本。

第二,雇员成本。主要包括工资成本和培训成本,工资成本是指为了做好反洗钱工作而需要增加雇员的工资支出,如在管理层增加监察人员,在业务层增加专职反洗钱人员等;培训成本是指对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的支出。另外,我国的反洗钱法规还规定,金融机构需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

第三,操作成本。商业银行在落实反洗钱法规规定的义务时,必然发生相应的操作成本。例如,在客户尽职调查方面,商业银行需发生相应的审查成本;在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方面,商业银行需发生相应的信息采集、归纳、分析成本;在交易记录保存方面,商业银行需发生相应的保管场地、管理人员费用;在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反洗钱调查方面,商业银行会发生相应的协查成本;在反洗钱业务培训和宣传方面,商业银行也会发生相应的费用。

间接成本指商业银行履行反洗钱义务可能带来的损失,主要是指失去客户带来的损失。一方面商业银行因为履行反洗钱义务必然加强对客户身份的识别,并对可疑交易执行上报制度,一些利用银行进行洗钱活动的不法分子,必然远离那些反洗钱工作力度大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防范洗钱风险,必然增加业务审查的程序和力度,这样势必降低业务处理的效率。当商业银行采取的反洗钱措施力度不同时,即使是正常客户也会选择程序简便、快捷的商业银行办理业务。因此,在反洗钱法规推行的初期,无论哪种性质的客户都可能有所减少,并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手续费等各项业务收入减少。

2、收益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反洗钱机制中,并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一旦查出洗钱金额,按照我国现有程序先是冻结,后是上缴国库,商业银行根本无利可图,在这种命令式的管制政策下,加大反洗钱力度的边际收益几乎接近于零,因此,商业银行只要达到了监管部门的要求就不会为反洗钱工作做更大的努力。

(二)反洗钱主体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1、客户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反洗钱法》及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进行交易时必须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但目前我国交易主体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一是详细的客户身份识别信息获取存在较大难度。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等信息相对容易,但要深入了解客户的关联企业、经营范围、资金性质和资金用途等信息有明显难度;二是客户身份及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难以识别。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犯罪分子伪造、变造证件资料的手段也愈来愈科技化与智能化,虚假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身份证等现象层出不穷;三是对客户代办业务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在客户由他人代办业务的情况下,按规定商业银行需同时对人和被人的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实并登记相关的身份信息。不过,该职责仅当金融机构明知客户由他人代办业务时才被履行,对于客户利用已开立的他人银行账户、银行卡进行交易,银行在发现交易涉嫌可疑之前是无从获知的。

2、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反洗钱法》、《金融机构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共同构成了我国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但由于商业银行的反洗钱职能的不完整,有时向人民银行传送了一些不合要求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以可疑交易报告方面为例,《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18种可疑交易报告标准大多为定性标准,需要进行人工的判别分析。实行数据“总对总”报送以后,商业银行依靠总行开发的反洗钱报告系统自动筛选、生成和上报可疑交易。由于系统设置的参数条件宽松,同时当数据返还基层网点进行核对时,为避免发生漏报,工作人员往往全部予以确认,以至于向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了大量的防卫性数据。而作为反洗钱主管部门的人民银行在实施现场检查前是无从知道具体情况的。

■三、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成本收益不相符现象,因此,要提高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成效,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激励约束和信息识别这两个关键点。

(一)以激励机制为载体,提高反洗钱的内在动力

在反洗钱信息传递网络中,商业银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成本收益分析,降低商业银行违规的收益与增加违规被查处的成本,是促使其提高反洗钱信息获取与传递质量的关键。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在反洗钱制度设计中充分加以考虑,有效影响商业银行的努力程度,适当补偿商业银行在反洗钱工作的投入。同时,通过加大对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检查力度,提高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此提高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其反洗钱工作第一线的关键作用。

(二)以岗位职责为基本,加强反洗钱的基础工作

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工作岗位,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一线临柜工作人员的反洗钱意识,使之熟练掌握和运用。同时建立和完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业务的发展制定与《反洗钱法》相结合的操作规程,规范反洗钱工作的现场检查、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工作程序和手续,建立健全可疑交易台账,完善反洗钱相关信息数据、报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和报送制度,严格控制反洗钱档案资料的保密和管理,严防泄密,不断提高反洗钱的工作质量。

(三)以风险分析为重点,建设反洗钱的内控机制

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依法经营的应有内容,也是改变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基础。我国的商业银行应改变制度建设停留在表面的问题,不仅应将反洗钱要求纳入业务工作程序和管理系统,保证本机构通过客户身份识别等基本制度有效发现、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协助反洗钱监管机关和司法部门发现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更为重要的,应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客户特点和风险特点相适应,并能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变化和经营环境变化而不断修正、完善和创新。为保证内控制度的实施,商业银行应按照《反洗钱法》的要求,明确相关负责人对本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负责,在反洗钱方面体现良好的公司治理原则。

(四)以客户身份为关键,实施针对性的识别措施

客户身份识别是减少客户与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的关键。虽然《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对如何区别不同客户、不同业务采取识别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商业银行的执行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具体业务中,商业银行要针对目前普遍认为很难做到识别账户所有人之外的实际控制人或最终享有账户利益人的情况,对法人和实体采取合理措施了解该客户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重点关注与特定洗钱高风险国家有关的客户,尤其是多头开户、频繁划转资金、法人结构复杂、现金偏好高的客户。按照反洗钱国际标准,逐步推行以风险为基础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对高风险的业务和客户,实行加强型的客户身份识别;对中等风险的客户采取标准或加强型客户身份识别;对低风险客户则可以采取简化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五)以可疑交易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的监测体系

商业银行要针对总对总报送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报告系统;建立功能强大的交易监控系统,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交易特点进行分析,掌握合理的交易曲线,对不符合交易曲线的客户进行重点监控或上报可疑交易,适时根据可疑交易特点和洗钱案例调整交易监控系统的参数,以追求对可疑交易抓取的最优化;建立责任制,实现部门之间在人工分析上的分工与合作,如现金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一些不合理的大额取现,通过客户提供的现金付款依据、用途,判断大额现金提取的合理性,账户管理部门重点应关注短期内频繁开销户或多头开户情况,国际业务部门应关注跨境资金流动的合理性等。

(六)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提高员工的信息鉴别力

商业银行要从提高从业人员的反洗钱知识、技能出发,来提高反洗钱工作的实际效果。要选拔一批既懂金融、外汇业务,又懂法律知识的人才充实到反洗钱队伍,着重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反洗钱专业知识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支有较高反洗钱水平的人员队伍。要提高高管人员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促使他们对当前洗钱的严峻形势及反洗钱的重要意义有所了解,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反洗钱在工作中形成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地履行反洗钱的工作义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由浅入深的系列培训计划,尽快培养一批反洗钱具有专业技能的业务骨干,能够对可疑支付交易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快速判断。

参考文献:

[1]黎和贵.中国式的洗钱手法及治理对策[J].深圳金融.2003(5)

[2]芦峰.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的激励机制[J].审计与金融研究.2007(11)

[3]师永彦.对我国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增长过快的分析[J].中国金融.2007 (19)

篇6

银行是一个需要IT技术支持的行业,现在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就要求商业银行的IT构架是要面向服务,能够灵活的部署,及时交付。银行更是一个需求自动化的庞大系统。面临业务创新,运营的复杂性和成本管理的各种挑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信息的保护。商业银行由于客户多业户多往往有大量的数据,商业智能利用这些庞大的数据量进行数据挖掘[5],辅助企业进行业务经营决策。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需要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2]等技术。如今人们采集数据的手段日益丰富与高明,由此积累的数据也日益膨胀,数据量达到GB甚至TB级,而且高维数据也日益成为主流,正如同纽约时报所说的“大数据”的来临。然而,这些海量数据及高维特征使得传统的数据分析手段相形见绌。计算机性能的日益更新,使得人们能够期望计算机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银行的海量数据,并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

1 银行商业智能系统

商业智能,又称商务智能,英文为Business Intelligence,简写为BI。目前,学术界对商业智能的定义并不统一。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银行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银行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可以认为,商业智能是对商业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过程,目的是使银行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促使他们做出对银行更有利的决策。商业智能涉及到软件、硬件、咨询服务及应用,其基本体系结构包括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三个部分。

银行商业智能最早运用于国外银行。20世纪80年代以前,银行主要进行基础数据的保存与处理。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银行根据业务的综合扩展,在内部建立起了全行性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从而实现了对业务交易信息和经营管理信息的集中管理,该阶段还是低层次的信息整合。90年代初,金融产品的大量开发与衍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惊人增长,为了获得有用的决策信息,商业银行逐步引进包括统计分析、决策分析、人工智能等理论在内的数据分析方法,建立起了早期的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DSS)。90年代中期后,为处理海量的数据,并实现跨部门、跨业务、跨时区、跨信息平台的访问功能,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化银行利用商业智能,建立起数据仓库系统的银行IT架构,以此推动银行的客户服务、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和决策管理。

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将引发信息产业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发展领域,云计算将极大地推动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银行信息化升级同时银行的商业智能计算也可以借助云计算的建设而再次得到加强和功能的提升。

2 我国商业智能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商业智能应用在上世纪末才刚刚起步;对商业智能技术和应用内涵的理解还不到位,数据质量滞后,商业智能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2001年3月14日,工商银行正式启动国内第一家银行数据仓库建设工程,以增强对经营决策的信息支持和全行业务经营的系统监控能力。农业银行和NCR Teradata合作开发的数据仓库经营分析管理系统已经在广州地区开始试点运行。2002年,民生银行加快信息智能化建设,构建全行统一的基础数据库,通过重点建设客户信息以及客户关系管理有效进行客户信息整合并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更有效率、更快速地挖掘客户价值,实现业务快速增长,提高银行竞争力。2003年,浦发银行与微软合作,利用微软强大的商业智能技术进行整合客户信息进行业务环境与IT现状评估,借助银行商业智能浦发银行将逐步实现“把银行建在网上”提高竞争力的扩张需求。2006年中国银监会要求四大国有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发非现场监管系统,以满足对银行业的风险控制。

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全球化、网络化、同质化、多样化的竞争形势,在市场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剧的同时各银行积累了大量的货币经营、银行卡和中间业务数据,这些数据为银行的正常生产和运营提供了重要支持,成为银行必不可少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国内银行业务品种简单、产品盈利能力差、风险管理薄弱,这些都是国内商业银行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借助商业智能系统能够分析现有产品的盈利能力,预测新产品是否受欢迎,监控银行各项风险指标等。因此建立商业智能系统是国内商业银行应对外资竞争,做出各种战略决策的最有效选择。

在银行商业智能推广建设过程中,客户账户数据是主要的建设项目,基于客户账户数据的复杂庞大,必须高效管理客户账户的效率。商业银行普遍把客户数据仓库建设单一地运用于客户风险跟踪监测、银行风险跟踪上,对于数据仓库的运用效率尚有很多不充分。仅仅单一将客户数据仓库运用于风险监测,显然是不能满足现代需求的。更多地关注客户分析,对客户进行分类营销能培养客户忠诚度,同时客户分析也能帮助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产品竞争力。这都是以往商业银行所忽略的存在问题。

3 银行商业智能与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银行的业务核心是赚取利息差,对贷款的回收控制风险是很重要的银行普遍采取所谓的"逆周期监管"计划,即在实体经济下滑期、复苏期和调整期,管理层采取一系列比在实体经济上行期更为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和措施。这种愈加严厉的监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幅度。所以,银行必须通过业务创新,开辟风险更小的新增贷款业务市场。云计算就为银行提供了最新的解决方案。在银行内部建立私有云,如数据存储中心,能为银行提供应用、存储、通信等方面的服务。目前从现在的一些大型的银行了解到的实际的已经实际投入实施的情况来看,还是集中在IAAS等基础设施上,例如一些存储、通讯、桌面和开发资源池建设方面,对云计算使用的比较多一些。而且将来在客户服务、内部管理、财务核算、组织架构等多方面都有可能突破。现在的要求就是云计算厂商充分考虑中国用户的需求和特点量身定做,来来解决银行固有的在交易,核算复杂性,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剧,银行业商业智能需求持续加强,银行在充分利用客户的帐号信息方面就应用了商业智能。商业智能的数据仓库极其相关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商业智能下的账户管理和客户账户营销是银行提高竞争,抢占客户资源重要举措。西太银行通过电子邮件和协同系统的云外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信息的安全保管和信息方便快捷查询。并且降低了运营成本,大大的提高了竞争能力。将客户的账户信息由孤立到联合,由无用信息到战略资源,这是客户账户数据仓库的实践,也是数据仓库在银行搭建智能化分析平台的存在意义;对信息的利用已经是趋向是量化分析,渡过了建立、整合数据仓库的试水阶段,建立企业级数据仓库是必然趋势,商业智能建设纳入规划也是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可以利用J2EE云计算体系架构,在对提高银行对数据中心总体SLA管控能力,缓解数据中心大量投资与系统资源利用不均衡的矛都非常有益。在商业智能广泛推广应用过程中,建立客户账户数据仓库是充分运用客户信息进行客户分析的基础,这是商业银行进行客户管理的有效途径。从过去的简单在线信息查询方式转向高层信息分析和结合专家知识进行决策支持,银行数据仓库搭建建立商业智能应用,以及将云计算根据我国的国情,依据我国银行的发展实际,制定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云类型和交付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未来银行商业智能的发展趋势。

4 结束语

商业银行推广使用云计算技术使用商业智能产品进行数据分析于挖掘是提升竞争力的最快途径之一。银行电子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应用于柜台服务的信息处理系统难以满足高层次的账户管理需要;分析与研究银行的客户账户数据仓库是为了更好维护客户关系,进行客户管理,获取有价值信息;建设账户数据仓库则是为了进一步发掘账户的潜在价值。建立私有云是为了进一步保护银行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加强银行海量数据分析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密性,使银行在商业智能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缪宁,邓小珍,刘文远等.基于叶贝斯正侧化神经网络虚拟企业敏捷性评价[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

[2]周好文,何自云.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赵卫东.商务智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穆向阳,缪宁,陈明等.云计算环境下BI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情报杂志,2010(06).

[5]William H.Inmon.数据仓库[M].王海志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篇7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与国外金融业相比,我国个人金融业务起步较晚,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迅速,据统计,2000-2008年间年平均增长率达16.5%,2010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0.33万亿元。庞大并持续增长的个人金融资产,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物质基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必然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改善银行的资产、客户和收益结构,推动经营战略转型。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目前有74%的人对个人金融业务服务感兴趣,41%表示需要个人金融业务服务。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已把开展个人金融业务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上给客户提供的服务层次低、规模小、类别上都不能与外资银行相抗衡,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1.分业经营,制约业务发展

目前国内金融业仍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目前的个人金融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较低的个性化服务层面,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实现增值,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2.条块分割,缺乏机制保障

个人金融业务是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一种新型综合性业务,它的顺利开展必须上下协调、前后沟通。而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通常归于银行的个人业务部,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又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导致个人金融业务条块分割,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3.资源短缺,缺少系统支持

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基础,而商业银行的运行系统是建立在账户基础上,客户信息资源极为有限,客户资金增减、资金流动趋势、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不同选择等掌握不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了解不够,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导致个人金融业务的开展始终无法确定目标群体。商业银行之间、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之间的客户信息资料库还不能相互共享,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

4.缺乏高层次人才

个人金融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具有集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网络机构和信誉于一体的特征,它要求个人金融服务人员不仅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要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而目前我国银行人员专业单一,复合型人才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前景的对策建议

1.积极培育业务意识和金融市场

作为从事个人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网点、员工及各种媒体和中介机构,加强个人金融业务建设的宣传和引导,主动宣传正确的个人金融业务观念和方法,推荐适宜的业务产品,提供便捷的业务工具,加强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管理与规划。细化客户市场,重视个人金融业务产品个性需求研究,提供差异化个人金融业务服务,在服务好优质客户的同时,不能忽视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教育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等不同阶段中低层次的客户,他们数量众多,集合效益明显,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的需求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银行客户经理可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的价值贡献度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客户市场的细分,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特点,提供差异化的业务服务。

2.不断丰富业务产品和服务内容

长期以来,个人金融业务仅是国内银行筹措资金的手段,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无差别的大众化服务。现阶段,金融监管仍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和人民银行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支持金融同业间加强合作,共享信息,业务适当交叉,混业经营政策的松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不能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单一的储蓄或者咨询上,应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针对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根据客户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风险偏好的特性,设计个性化的理财计划,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加大个人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为客户“度身定做”金融产品,使客户实现最大化的保值和增值。

3.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跨行业合作

以居民的货币资产储蓄为纽带,在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通过储蓄、支付和消费环节以及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领域合理流动,提升服务层次,获取综合效益,逐渐聚集起核心个人客户群体。加强与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从互相间业务发展到更广泛的行业间接触。金融密集地区的商业银行可适当考虑同外资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更便利的产品营销方式,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与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合作。

4.加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力度

目前,市场上普遍缺乏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交易、保险等多项金融业务的全能型人才。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引进人才时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招聘和吸纳;另一方面,着眼发展长远,优选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金融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和进修,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个人金融业务理财专家,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个人金融业务服务。同时与境外机构积极合作,引进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个人金融业务执业人员自律性的行业标准、职业道德;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规范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全面提升个人金融业务服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商业银行在个人金融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丽娜.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OL].中国金融网,2010-11-17.

篇8

一、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意义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地位。当前,中国正面临着银行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永远屹立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资本配置率,助推我国金融业向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快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提升银行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国内、国外学术界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本文主要是借鉴王朝军等人提出的银行竞争力指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有效提高其竞争力给予若干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王朝军等学者针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了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本文就每项指标选取相应变量进行度量,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经行实证分析。针对市场能力指标,选取存贷比率进行刻画;针对流动能力指标,选取流动性比率进行刻画;针对盈利能力指标,选取净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率及利息收付率进行刻画;针对经营能力指标,选取资本充足率进行刻画;针对安全能力指标,选取不良贷款率进行刻画。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大型商业银行,即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以及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进行分析研究。相关数据来源于2008年、2009年中国金融年鉴及各银行年报,显示如下:

(1)市场能力指标。就本文选取的四家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大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率较中小商业银行相比较低。归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单设的政策型银行的作用突显,四大国有银行的经营性业务与政策型业务逐渐分离所致。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率具有逐年增加的势头。

(2)流动能力指标。大型商业银行较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其流动性比率较低,但差距逐年缩小。四大国有银行及交通银行,规模相对较大,调剂资金头寸的能力较强,同时具有较高的国家信用作保障,相应地可保持较低的流动性比率。整体看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能力逐年增加。

(3)盈利能力指标。大型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利润率、人均净利润和利息收付率指标较中小商业银行偏低。主要是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的成果并未完全发挥出来,但其盈利能力的发展态势已日趋明朗,与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差距逐渐减少。整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4)经营能力指标。大型商业银行较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其资本充足率较高。并且,两者的均值都未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数值。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抵御风险能力日趋增强,经营稳健性逐渐体现。就整个商业银行而言,其经营能力逐日提高。

(5)安全能力指标。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低的较快,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加快了其对不良资产的消化。然而,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较中小商业银行而言,较为偏高,表明其资本金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较弱。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表明其安全能力正逐渐完善提高。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在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及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推动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已日趋提高。但要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生存与发展,还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完善。

完善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调整,培育四大国有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同时,积极促进各类型、各规模的银行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行的比较优势,实现多赢。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关注员工自身发展需求,营造保持员工积极稳定工作的环境;改革旧式薪酬分配制度,优化现有分配方式。

深入挖掘商业银行的潜在竞争力,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提升、业务创新、改革管理体制等方式,培育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殷雷.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2.

[2]单莉.商业银行规模与竞争力关系研究――兼论加入WTO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东北师范大学.2006.

篇9

我国“两会”期间,放宽银行综合化经营限制的呼声再起。尽管现行《商业银行法》仍未完全放开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但近年来银行频频“曲线”涉足基金、金融租赁、保险等领域。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资银行来说,综合经营更是其应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金融国际化冲击的有效策略。而最新公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星星之火”正呈燎原之势。

一、商业银行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综合当前金融经济环境变化和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促使中资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

首先,中国商业银行面临金融脱媒的挑战。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我国融资的主要渠道。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新的金融产品,不仅与商业银行争夺存款市场,而且还争夺银行的优质客户。一些优质客户凭借自己的信用直接绕过银行这个传统的信用媒介,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从金融市场上取得较为便宜的资金,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直接融资地位上升,间接融资地位下降,即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融资非中介化已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一方面,更多居民将银行的储蓄存款“搬家”,去追求收益更高的金融资产,导致银行储蓄客户流失;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迫使银行信贷客户遭受分流。由此可见,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一场客户争夺战,取胜的关键在于能否具有便利、高效、准确的优质服务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而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则有利于金融业务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多元化经营满足客户、降低成本、创造利润。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的挑战。自2006年中国入世过渡期结束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连年加快,目前已经从1996年以来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到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直至放开人民币各类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从而导致存、贷款利差出现相当幅度的缩小,利率风险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重要的经营风险。2012年6月8日央行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实质性步伐,预示着我国银行业传统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将出现颠覆性变革。商业银行亟需通过谋求综合经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以此降低对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实现业务的多元化,从而弥补利润缺口,增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外资银行的冲击、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特别是原本单一经营模式不可持续性的挑战逐步显现。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的持续提升,中资银行“走出去”以及外资银行“走进来”步伐加快,中外银行将在全球金融舞台上展开竞争。金融业的开放,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开放意味着国内金融机构正在接受开放市场经济的考验,人民币国际化更是不可逆转。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开放和自由化程度的变化会影响银行体系内部经营管理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从而改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面对已经实行综合化经营,并在金融危机后逐渐恢复元气的国际金融控股集团,我国金融业需要加快发展综合化经营,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本土金融控股集团,应对国际金融业的挑战。因此,实现银行综合化经营也就在所难免。

除了上述三大挑战之外,商业银行因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还可能面临经济周期变化的考验。将来中国的经济很有可能转入中低速增长时期,银行很难再通过把资产规模做大来获取利润。在商业银行拓展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的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进入到了传统银行业务领域,并在该领域与银行进行竞争,金融脱媒现象将更加明显。同时,对银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监管将趋严趋紧,监管标准将逐步与国际接轨,监管重点将集中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控制和内控机制等方面。

二、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独具优势

金融综合化经营,是指银行、保险、证券各业跨业交叉经营,无分业限制,或在有一定限制下以某种方式达成实际上的金融各业交叉经营。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是金融综合化经营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指银行业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开展保险、证券等行业的相关业务,实现银行、保险、证券各业产品边界不断模糊与融合这一有机的结合过程。在西方国家的相关正式文件中,有对金融综合化经营的企业使用“金融控股公司”的提法。1999年2月,巴塞尔金融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提出了多元化金融集团的说法。在德国,由于银行可以经营除货币发行以外的所有金融业务,包括投资信托、证券、保险等,故有“全能银行”之称,即“具有全部金融业务功能”的银行。

综合化经营同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内部综合化经营和外部综合化经营。内部综合化经营指银行内部通过产品创新或交叉销售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外部综合化经营则可以理解为公司组织层面的综合化经营,是指通过新设或控股独立的子公司来开展综合化金融业务。综合化经营是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有效分散和降低经营风险、提高金融交易效率、更好满足广大金融消费者需求的客观要求,是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

从历史上看,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的经营模式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发展历程。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从战后至今一直实行混业经营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放弃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制度,向银行、证券、保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综合化金融方向发展。1986年,英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放松管制以促进各种金融机构业务的相互渗透,逐渐向金融综合化方向发展。1997年,日本推出金融体制改革一揽子方案,放宽对银行、证券、保险业的限制,允许跨行业经营业务。伴随着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1999年,美国正式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跨业经营,标志着长期实行金融分业制度的美国在世纪之交最终废弃了这一制度。由此可见,国际金融业综合化经营一般都是发端于银行业,由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逐步推及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

根据资产组合管理理论,投资的多元化能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综合化经营是金融企业分散经营风险的良好方式。集团收入来源多元化,可以靠改变原有产品结构使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也可以靠其他领域的产品来开拓市场,互相弥补,从而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平滑财务指标的波动,降低集团整体风险。同时,集团资产配置选择更为广泛,可以低成本、自由灵活地将各类资产、负债及其他业务进行广泛的风险组合,增强抗风险能力,而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则没有这种优势,导致经营风险过度集中,不利于稳健持续经营。此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早陷入挤兑风波的英国“北岩银行”,就是因为业务过度集中于住房贷款,在美国次级债务危机的冲击下变得不堪一击,陷入破产境地。同样,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美林证券等华尔街投资银行也因次级债危机,股价大跌,高管辞职,经营混乱,最终导致了破产或者被兼并的厄运。而那些实施综合化经营策略的金融机构,如汇丰集团、摩根大通集团、美国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则依靠其他领域的盈利弥补了损失,有效减缓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当然,此次金融危机也暴露了金融综合化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不会影响其未来的持续发展。在危机逐步企稳之后,国际大型银行继续着力发展综合化经营业务,其综合化经营指标出现反弹,部分大型银行的综合化经营程度甚至已经超过危机前。

三、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历程

21世纪,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已经逐步展开,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走在了实践的前列。这既是全球主流银行近年来发展的自觉选择,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综合化经营受监管政策推动的效果明显

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很大程度上受监管政策的制约。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获批发起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007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2008年,银监会和保监会签署了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年底,银监会又颁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这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带来了新机遇。在政策推动下,国内商业银行逐渐建立起囊括基金、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等多种业务领域的综合型经营平台。

(二)综合化经营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从涉足的领域看,在金融租赁方面,随着银行新设金融租赁公司政策的放开,截止到2010年底,共有9家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在投行业务方面,各家商业银行通过业务创新,业务经营范围不断得到扩张,比如,有的银行推出了与PE等机构的合作新模式,将原有基本限于常规性托管业务的合作关系深入到财务顾问、客户推荐等层面,部分银行甚至已经获准通过旗下子公司开展境内直接投资业务。此外,在部分银行涉足信托、保险等领域的示范效应下,不少银行都在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综合化经营。

(三)部分银行意欲打造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

2008年,随着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设立,部分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控股公司雏形更加完善。以交通银行为例,通过2008年的运作,建立了以银行为主体,包括交银保险、交银国际、交银信托、交银施罗德基金、交银租赁等机构在内的综合性金融集团的构架,“大金融”特点十分明显。事实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基本上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除了大型银行,一些金融控股基础较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资源整合,也逐步做实金融控股集团。例如,光大金融控股集团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集团所属企业包括中国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中国光大实业(集团)公司等,并在香港拥有光大控股和光大国际两家上市公司。

(四)综合化经营或再提速

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整体上讲还是处于试点推广阶段,而且综合化经营目前主体都是按照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来推进的,还缺少相关的法律和管理规定。但最新公布的五大行年报显示,商业银行对于加速综合化经营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建设银行称,该行在发展好银行主业的同时,将加快发展保险、信托、投行、基金、租赁、证券等非银行业务,构建市场互为依托、业务互为补充、效益来源多样、风险分散可控的经营构架。交通银行也表示将继续推进综合化经营,强化银行与非银行板块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子公司产品嵌入集团产品线,同时提升子公司的专业竞争力和行业排名,加快发展,增强反哺能力,提高综合贡献度。从总体上看,五大行将会进一步实现综合化经营。而最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和防火墙制度,确保局部领域风险之间不形成传递,保持良性发展。

四、中资银行综合经营星火燎原

利率市场化时代,息差收窄,金融脱媒冲击存贷款客户资源,金融国际化引发内外冲击等,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应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商业银行无一例外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转型。从五大行的年报来看,综合化经营带给银行的不仅是经营范围的扩大,所产生的效益也日益显现,成为多家银行利润的新增长点,正可谓是星火燎原。

(一)利润贡献度有所提高

对于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来讲,2012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改变——截至2012年末,五大行的综合化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对整个集团利润的战略协同效应也日渐提升。其中,建设银行表现突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建设银行已拥有境内外8家经营性子公司和26家村镇银行,业务覆盖基金、租赁、信托、保险、投资银行等多个行业,该行子公司资产总额达到2608.39亿元,同比增长28.9%,建设银行各项非银行业务也可谓“全面开花”:建信信托净利润增长78.4%,行业地位跃升至第二位;中德住房净利润增长72.9%;建信人寿净利润增长50.4%;建行亚洲净利润增长30.4%;建信基金净利润增长15.9%。子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1.39亿元。

五大行中,综合化经营牌照最齐全的是交通银行。截至2012年末,该行控股子公司(不含英国子行)资产总额达人民币915.90亿元,较年初增长46.8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12.74亿元,同比增长17.96%,对集团2012年利润贡献度达到2.18%,同比提高0.05个百分点。6家非银行子公司资产总额较年初增长43.97%,占集团资产1.58%。其中,交银国信存续信托规模达人民币15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交通银行年报称,该行以“板块+条线+子公司”协同模式为依托,以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提升子公司发展、协同、竞争三大能力,打造子公司流量业务、航运金融和财富管理三大特色,坚持走内涵式集约化综合经营道路,努力打造集团综合经营优势。

此外,其他各行多元化经营也各有亮点。如,工商银行的工银租赁2012年末总资产1190.49亿元,增幅达41.8%;净利润11.66亿元,增幅达34.8%。中银集团人寿2012年实现净利润6.15亿港元,同比增长14倍。可以说,在中间业务增幅下滑、五大行盈利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加速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正在成为各行弥补利润缺口、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把利器。

(二)保险基金成两大亮点

综观2012年五大行在综合化经营上的运作,保险和基金两个方面的收获颇丰。

首先,2012年银行系保险公司发展迅速,成为银行综合化经营中的一大亮点。7月19日,由工商银行控股的工银安盛人寿保险开业,使其除银行以外的金融牌照增加到4张;同月27日,建设银行对旗下建信人寿保险的增资申请获批。11月27日,建设银行完成了收购美国银行持有的建信租赁24.9%的股权交割手续,使建信租赁成为其全资子公司。11月21日,农业银行收购嘉禾人寿51%股份获批,至此五大行已全部将保险牌照收入囊中。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银保险资产总额72.63亿元,实现保费收入41.45亿元,同比增长43.2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8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648.31%。工银安盛总资产达到109.51亿元,净资产26.91亿元,保险业务收入47.53亿元,居合资保险公司第二,同比增长197%。农银人寿总资产235.12亿元,净资产19.91亿元,全年实现总保费收入41亿元。

其次,银行系基金公司2012年也迎来快速增长。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工银瑞信旗下共管理28只共同基金和多个年金、专户组合,管理的资产规模约1568亿元,总资产10.13亿元,增幅17.7%,净利润1.97亿元,增幅10.1%。建信基金共管理28只基金产品,总资产7.21亿元,净资产5.75亿元,2012年实现净利润1.31亿元。中银基金2012年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001亿元,突破千亿大关,比前年末增长130%,同时资产总额达到8.22亿元,实现净利润 1.79亿元,同比增长4.3%。

五、中资银行综合经营实现路径

虽然国有大行的保险、信托、金融租赁、基金等非银行业务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应该说综合化经营的程度还是比较低的。2013年初,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为了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将“审慎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两会”期间,金融界代表再次呼吁加快银行混业经营步伐。而目前兴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获批,银行系基金公司又扩容。应该说,银行拓展综合化经营正面临良好机遇。

机遇面前,当前各家银行都在摸索转型道路,银行要提升中间业务收入,需要调整业务结构,以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营来改变盈利模式,而综合经营是商业银行转型的主要路径。次贷危机之后,曾有观点认为,金融业综合经营激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但是,实践表明,综合经营并不是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或内在原因,次贷危机之后,部分国际银行的综合经营程度甚至超过了危机前水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金融监管加强,但这与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投行、信托等金融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发展情况大不相同。从政策导向来看,中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大方向是确定无疑的,可以预期,今后商业银行将继续稳健地推进综合经营。由于投资银行、基金、金融租赁、保险这几项业务的发展前景不同,政策限制、投资规模及经营难度也不尽相同,各商业银行在综合化经营的选择上,可能会有所偏好,而不是齐头并进、遍地开花。从具体业务来看,由于保险业务涉及的专业保险内容较多,与商业银行主要经营业务对象出入较大,且在管理文化方面,保险经营风险的大数法则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潜藏着管理风险。故商业银行可能更多以投资入股或并购的方式进入保险业务,自行发起设立的可能性较小。而金融租赁、基金、信托等业务不仅前景广阔、可依托商业银行广泛的客户资源和便利的销售渠道发展自身业务,而且,金融租赁等业务也是融资贷款的一种方式,业务模式与商业银行有类似之处。因此,商业银行在金融租赁、信托等业务领域可能较易入手。

总之,从我国银行业发展来看,大银行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增强了其开展基金、保险等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有关金融业综合经营规章制度更加完善,监管体系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逐渐匹配,为银行业综合经营奠定了制度基础。这都为商业银行深化综合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未来将会呈现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江鸿.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法制与实践的互动[J].金融论坛,2011,(12).

[2]蔡宁伟.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四点思考——基于“四化”的管见[J].金融会计,2012,(6).

[3]袁宁.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监管创新[J].中国金融,2011,(2).

[4]马陆方,马锦.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现状、发展趋势及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12,(8).

[5]邓鑫,丁磊.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效果验证[J].金融发展研究,2012,(8).

篇10

一、辖内金融基本情况

截止2015年5月末,土右旗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7.27亿元,较年初新增3.54亿元。从存款构成上看,全旗各项存款主要是以个人存款和单位存款为主,其中个人存款余额为67.52亿元,占存款总额的77.37%,其中活期存款38亿元,较上月减少4063万元,较年初减少1.57亿元。

土右旗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0.84亿元,较年初增加6.69亿元,增长8.27%,同比减少0.9亿元,降低13.40%。从贷款投放主体来看,个人贷款余额为41.17亿元,企业、事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贷款余额为39.66亿元,其中个人贷款从类别看,消费贷款余额为30.67亿元,同比增加0.20亿元,增长0.65%;较年初增长了1.67亿元,增长5.45%,较去年同期增长13.97亿元,增长45.55%。经营贷款余额10.55亿元,同比增加0.06亿元,增长0.57%,较年初减少1.66亿元,降低9.48%,较去年同期减少12.56亿元,降低119.10%。。从分别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1.06%、37.92%。

二、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2014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达4.12亿,2014年中国权益众筹市场融资总规模达到4.4亿,同比增长123.5%,2014年全行业项目数量达到4494个,项目支持用户规模达到790825人,2014年众筹行业新增50家众筹平台,预计未来众筹行业将乘热持续发力,将迎来新的行业爆发期。

近年来,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迅猛。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2015年4月份,我国P2P借贷平台共2508家,2014年上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金额。到2014年底全年累计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截至2014年12月,P2P网贷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数量约为39万人,服务的企业超过200万家,带动的相关行业就业人数有6000万人。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一)改变商业银行独占资金支付中介的格局

自从有了信用货币,银行就承担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结算功能。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存款并向央行缴纳部分准备金进而放出贷款的方式运作。商业银行的结算功能大大降低了经济生活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市场范围,成为经济有效运转的积极促进因素。而三方支付平台再次起到了支付功能更新换代的作用。互联网金融由于其自身更贴近消费者需求,从而对原有的银行交易结算绝对垄断地位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改变了商业银行独占资金支付中介的格局。互联网金融市场份额从五年前的不到1%发展到2014年的20%左右,而且未来发展势头难以阻挡。

(二)分流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市场需求

2013年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的合作最先进人金融市场,使得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未进入的银行存款业务成为其自身一项优势业务。在这之后,百度和腾讯纷纷和易方达等基金展开合作,具有最广泛基础的活期存款客户出现了大量流失。例如2013年6月阿里巴巴退出余额宝铲平,理财产品收益最高时超过7%,近段时间收益也超过4%,余额宝产品不设最低起息门槛,无论用户在余额宝资金多少,均可产生收益。这与银行理财产品截然不同,不仅取消银行所受理财产品5万元起存,又不必受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的封闭期限限制。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从银行活期账户转出的资金高达100亿以上。存款业务不再是商业银行的专有产品,一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通过特有的平台优势或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了经营变相类似银行负债类业务的产品。

(三)分流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

互联网金融渠道业务还体现为金融网销,包括基金、券商等金融或理财产品的网络销售。从理财铲平规模来看,截止2014年4月,国内主要互联网理财产品总规模达5187.54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总规模已达4000亿元,占全部规模的77.12%。互联网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挤占了部分银行理财业务。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一)以客户为中心,变革创新产品设计

银行业特性决定了强化顾客关系、保留现有客户的重要性。这些要求商业银行在现有的服务中,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业务的创新。较高水平的服务业不仅仅需要的是顾客对于其所提供服务的满足,而且试图通过对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使得顾客产生忠诚感,培养自己的忠实客户。

因此银行业的服务创新需要立足于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从产品创新开始,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并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等各种技术手段实现。研究表明,顾客满意度又决定顾客忠诚度。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其服务模式和服务过程的完善,另一方面则主要得益于业务上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所以,商业银行应当努力开拓业务领域,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

(二)借助互联网平台,及时高效满足客户需求

篇11

作为一般性的定义,银行的资本是银行已经持有的权益类资金,目的在于防范头寸价值减少或商业损失等风险,从而保护存款者和一般债权人不受损失。银行的资本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即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

账面资本是一个会计的概念,列示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等于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但商业银行账面资本的概念与普通企业的账面资本的概念略有不同,商业银行的账面资本除了所有者权益外,还包括监管当局认可的储备、次级债等。

监管资本是商业银行按照监管当局的规定,应该保留的最少的账面资本数量,是一个根据监管规定计算出来的量,一般为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要保留的最低监管资本的计算公式为: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乘以12.5,再加上针对信用风险的风险加权资产,就得到分母,即总的风险加权资产,分子是监管资本,两者相除得到资本比率的数值,该比例不得低于8%。

经济资本是一个风险管理的概念,是用于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虚拟资本,在数值上等于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置信区间商业银行非预期损失的倍数。经济资本不是真正的银行资本,并且银行选择的置信区间不同,经济资本的数值也不同。

二、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监管资本产生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标志是1988年《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定》的诞生。1988年的资本协议有两个目标,第一是要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稳健性,第二是要减少各国银行间存在的不平等竞争因素。监管资本是银行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

经济资本产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1988年资本协议及1996年的修订主要针对的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且风险敏感性不足,国际活跃银行为更好地管理自身的风险,开始开发自己的模型,用于为具体的交易配置资本。经济资本覆盖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发展的驱动因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其主要目的是信息批露、绩效评估、计划、定价等。

监管者通过对国际活跃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的考察,用它作为改进监管资本的有用参考。资本协议非常注重银行的内部风险评估,并以此作为确定最低监管资本要求的基础。由于资本协议允许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来计算监管资本,用来计算经济资本需求的风险评估过程也能够决定他们的监管资本要求。

尽管如此,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仍然有本质的区别。监管资本体现了监管当局要求,它不能代表银行实际吸收非预期损失的能力。监管规定不一定反映特定银行的风险特征,而且风险加权资产不能作为全部风险的正确测度。而经济资本反映了市场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需求,它是为承担风险真正需要的资本,反映了银行自身的风险特征。

三、经济资本的计量

1.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

对信贷资产,预期损失(EL)=调整敞口(AE)×预期违约率(EDF)×违约时真实损失率(LGD)

调整敞口AE的计算过程:银行对客户的授信额度为COM,已使用授信额度为OS,违约时使用“未使用的授信”的比率为UGD,则AE=OS+(COM-OS)×UGD。

EDF为既定信用等级客户的预期违约率,可根据历史经验数据确定不同信用等级客户的预期违约率;

LGD为发生违约时的真实损失率,一般的做法时假定借款人出现不还本金或利息的现象时,一般都可能发生违约,但借款人违约时,银行的贷款损失通常不是100%,只要银行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总可以收回一定比例的违约贷款,它的大小取决于抵押情况、求偿时的优先顺序等。

银行是通过经济资本来抵御非预期损失的,为了维持与所担风险相称的资本水平,银行必须确定意愿的信用评级相匹配的置信水平。不同的信用评级所对应的置信水平分别是:AAA,99,99%AA,99.97%;A,99.9%;BBB,99.7%。

2.市场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股票头寸风险、汇率风险、商品风险、期权风险。在资本协议Ⅱ中,利率风险由于难以准确计量,因此对利率风险没有规定资本要求,而是列入了支柱Ⅱ监管当局的监管。

在三大风险类别中,市场风险的建模最为先进,测量市场风险要用组合头寸法评估,不能单独进行,因为有些项目的风险可以轧平。测量经济资本的方法是:取某点上组合头寸的价值,计算基础因素潜在变化的敏感性,计算基础因素的潜在变化,将潜在变化乘以敏感性。用公式表示即为:VaRX=VX×dV/dP×API,其中VX表示头寸X的市场价值,API表示在时间I内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dV/dP表示市价变动的敏感度。在计算市场风险资本需求时,需要设定置信区间和持有期。

3.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与成熟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计量技术相比,操作风险的计量仍处于初级阶段。为了简单起见,一些银行干脆分配其所有资本金的18%-25%用于操作风险的防范。

从银行整体的层面,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汇总后的总风险应小于三者直接相加,但在现实中,由于很难确定相关关系,采取的是直接相加的方法。即银行的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市场风险经济资本+操作风险经济资本。

四、经济资本的作用

1.确定风险控制的边界

经济资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当它在数量上接近或超过银行的账面资本时,说明银行的风险水平接近或超过其实际承受能力,这时银行要么通过一些途径增加账面资本,要么控制或回缩其风险承担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受到威胁,并影响评级机构对银行的信用评级。

2.绩效考评

考核银行盈利的传统指标包括股权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OA),这种指标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将风险考虑在内。出于风险的管理需要,西方商业银行逐渐出现了新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考核盈利指标一经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Ral)。该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银行家信托集团(Banker’s Trust Group)首创,最初目的是为了度量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和在特定损失率下为限制风险敞口必需的股权数量。此后,许多大银行都纷纷开发RAROC方法,建立在经济资本基础之上的RAROC作为部门、人员、业务条线的考核指标已成为银行业最核心的绩效考核指标。

3.贷款定价

传统的贷款定价方法均没有考虑资本的成本。实施经济资本体系的银行使用经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RAROC)模型来确定贷款的定价水平时,贷款的风险越大,为该业务配置的资本金越多,为了使这笔贷款赢利,它必须满足最低的资本报酬率标准,即要使该业务的经济利润或经济增加值为正数。

其中风险成本相当于贷款中的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等于该笔贷款的非预期损失,RAROC用银行的资本底线回报率来代替,就可计算出为取得资本底线回报率,银行对贷款索要的最低价格:

贷款价格=RAROC×经济资本+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

4.决策市场进出

篇12

一、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一些商业银行通过香港上市、海外并购等方式开始国际化发展的破冰之旅,2006年时,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设立的所有机构总和不过90家,截至2006年底,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总资产为2267.9亿美元。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重大机遇,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也推动了中资银行海外业务的发展。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资产和利润都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不良贷款率也不断下降,其中,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市值为全球银行业第一,成为“最能赚钱的银行”。中国商业银行的实力大增,同时也具备了发展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工行作为中国第一大行,在国际化道路上也是先驱者之一,2006年工行在上海与香港两地同时上市,并且一口气收购印尼哈林银行90%的股份、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澳门诚兴银行80%的股份。2009年工行更是抓住机遇,加快海外扩张,同时收购泰国ACL银行19.26%股份和加拿大东亚银行70%的股权。笔者根据主要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整理了截至2012年底我国主要银行境外机构总数及海外资产表(图1)。

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发展十分吸引眼球。 2012年,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机构数量已超过1000家,业务覆盖香港、澳门、台湾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各大国的商业银行海外新设机构和并购的步伐近几年明显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海外资产和净利润增速均大幅高于国内水平,实力不断壮大。国际银行间排名,工、农、中、建四大行已进入世界前十位,其它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也加入了国际化行列,中国银行业取得了不俗的表现。然而根据埃森哲的研究报告,中国商业银行依然处于国际化的初始阶段,和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程度比较低,国际化战略、网点建设或者具体业务开展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二、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但事实上,纵观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之路,都是遵循循序渐进、多种方式进行的原则,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我国商业银行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中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形势,采取不同形式的路径。最常见的就是设立代表处、自身扩张、战略联盟以及跨国并购等方式。

1.设立代表处

代表处是商业银行在国外设立的最简单的分支机构形式,一般不具备东道国的法人资格,不能从事任何经营性业务,是为设立分支机构作前期准备而设立的。因为设立起来方便快捷,从而为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青睐。

2.自身扩张方式一:设立分行

自身扩张方式一,就是商业银行在海外逐一设立分行,在当地开展一些银行的业务活动。这种方式灵活方便,成本也不高,管理方便。缺点是开展业务难度较大。由于当地企业或居民对我国商业银行了解不多,出于对信用的担心,以及业务设置上的瑕疵,因此导致业务量不大,经营利润不高。由于东道国监管当局对设立分行的母国监管制度以及总行的资金实力、信誉等要求较高,因此对业务范围也有诸多限制

3.自身扩张方式二:设立子行

另外一种自身扩张就是设立子行。子行被视为母行的附属机构,但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子行取得东道国的法人资格,完全受东道国法律管辖,是独立与母行之外的法律主体。同时,子行拥有有自己的资本,有独立的资产与负债,需要承担独立的民事权利与义务。由于几乎完全在东道国的法律控制与制度之下,所以各国基本对子行的准入以及业务限制较少,但是,去依照别国的法律开展业务对母行有较大的运营风险。

4.海外并购

所谓海外并购,就是中国商业银行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海外的本土银行,并且并购也称为合资银行,是指跨国银行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控制东道国银行的部分股权,再依照东道国的法律在其境内从事银行业务。这种方式优点突出,主要表现在可以借助原有的银行业务、客户、本体优势等;收购方式也比较灵活,可以采用整体收购,也可以部分收购;还可以采用股权转让等不同方式。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通过海外并购的路径不断上升。2009年是2006年的3倍之多,见图2。

同时,并购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风险,从下文的实例中不难看出。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扩张的模式还以跟随客户的策略为主,尚处于“婴儿时期”,在这个时期停滞过长时间是极为危险的。我们可以从日本银行发展海外市场的经验及教训中得知,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银行同样采取了跟随客户的策略成功进入海外市场,之后,并没有进一步落实全球化策略,选择真正有潜力的目标市场,发展成当地领先的金融机构。日本银行依然对本国经济的依赖性颇高,在日本经济不好的情况下,银行出现大量坏账,利润骤减,国际竞争力衰退。因此,中国商业银行更要从此吸取教训,在成功采取跟随客户策略进入当地市场后,应该努力开拓当地市场,成长为当地的主流银行,从而真正达到分散风险、高速发展。

目前为止,中国的商业银行海外并购之后的运营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并购过程中,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并购目的是利用对方原有的客户群体和商业网络来为中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开展提供便利,但是如何准确评估被并购对象的真实价值是关键点。若高估对方的价值,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可能给以后的发展带来问题,同时并购过程还会受到东道国的法律以及政策上的制约给并购带来困难,甚至流产。另外,即使并购成功,后续的管理更为重要,中国商业银行要考虑是否有能力对并购银行进行有效管控。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中资银行最大的差距不在于产品、服务,而在于管理。不弥补管理上的短板,中资银行就难适应国际化的监管要求,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也就很难站住脚,甚至会惨败。因此,中资银行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重中之重。在银行海外扩张过程中,建立一个标准化的银行操作与管理系统,是十分关键的。最重要的是能否将本国运营中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带到被并购的银行中。

5.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包括行(外国银行处)、新设(独资、合资、合作等)等形式。行的优点是:灵活方便、简单易行,需要投入的资金少;缺点是:业务经营范围受到限制。新设的优点:一是易于获取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和其他资产;二是设立容易;三是便于利用合作投资方在东道国所拥有的公共关系、人脉关系及其他方便条件进行业务经营的有效拓展,银行建成后的业务经营易于进行。缺点是:合资各方的目标预期及其利益矛盾较难协调,从而导致经营与管理上的种种难题。简单地说,金融机构可相互之间或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之间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形成战略联盟,从而形成能与国际大银行相抗衡的银行集团。中国商业银行需进一步加强与境外战略投资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发展跨市场、跨国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打造强大的综合经营战略平台。

三、经验与建议

并购,作为中国商业银行目前采取的国际化主要路径,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有150年历史的西班牙对外银行(简称BBVA)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第一步,在进入市场前,BBVA仔细挑选了拉丁美洲和亚洲的高增长性市场,并建立了在这些市场的长期战略计划。第二步,BBVA通过并购和成立战略联盟获得市场地位并积累当地的市场认识。值得关注的是,BBVA获得了当地市场的长期承诺,因为它在资本、技术和人力方面进行了多项重要投资,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客户的信赖。最后一步,才是将优异的运营模式带入并购国。通过灵活又高标准的服务、运营方式,带动当地客户,稳步发展业务,从而在并购国的大片发展。

由此可见,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第三步,即具有优势,独特的运营模式。笔者认为,这个模式应该包括: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风险管理,跨国文化管理,先进技术等。

国际人才培养主要由四个途径获得:从外部引进人才、内部培养人才、借用外部智囊、通过兼并与收购公司的方式获得人才。所有的方式中,兼并获得人才是目前国际上运用最多,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它的好处在于,不用培养新人才适应市场,有本土市场优势,同时有利于保证客户的稳定性,便于加快开拓市场。所以在兼并海外机构后,针对有价值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采取保留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国际风险包括:国别风险、海外信贷风险、外汇风险。如果说,境外的政治和经济风险有考虑,那么外汇风险则需要更加慎重,因为,当银行接受当地货币进行存贷款业务时,自然会面对更为复杂的汇率变化。笔者建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远期外汇合同或者外币计价存款来对货币的波动进行对冲,从而降低风险。同时,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并制定风险预案,这也将为国际化的成功增加保障。

银行属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对文化差异是非常敏感的。跨国银行应当正确处理文化差异,适应本土文化,接纳并吸取当地优秀文化,从而获得当地消费者的储蓄和借贷业务的信任。

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在海外发展的进程中,非常注重和利用先进技术来创造竞争优势,并将本国的经营优势国际化。中国商业银行也应该在这方面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竞争优势和产品特点,同时依据成本和市场因素,选择适合的运营中心。

四、总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继续推进,跨境个人人民币业务将会逐步开展,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和合格境外投资者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这些因素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步入国际金融市场,要求银行必须遵守国际银行业的游戏规则,按照国际化的经营管理原则。总之,面对全球金融市场开放的竞争格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需要在发展中求生存,变被动为主动,逐步提高竞争力,在已用的国际化路径上,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巴蜀松.入股中国银行业的可行投资模式分析[J].中国投资,2005(7).

[2]白钦先.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的挑战与启示[J].世界经济,2007(6).

[3]成思危.路线及关键:论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

篇13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分析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监管层态度的逐渐明朗,渴望做大做强的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在达到监管当局的要求之后纷纷迈开了跨区域经营的步伐。但不是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要局限于一种单一的模式。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探索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才是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成功的基础。

(一)并购重组

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收购三种形式。

(1)吸收合并。指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的合并,其中一家银行吸收了其他银行而成为存续银行的合并形式。在这类合并中,存续银行仍保持原有的名称,而且有权获得被吸收银行的资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债务;被吸收银行不复存在。

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城市商业银行中合并时间最早的徽商银行。合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徽商银行作为存续公司,采取“6+7”的吸收合并模式,吸收合并芜湖等5家城市商业银行及六安等7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徽商银行(杨家才,2006)。对于徽商银行而言,因为存在着存续的部分,一些原有的资源可以继续利用,合并过程中的风险相对于新设合并而言较小一些。

(2)新设合并。新设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通过合并成立一家新银行,参与合并的银行全部消失,新设银行接管了参与合并银行的全部资产和业务,并承担其全部债务或其他责任。

城市商业银行新设合并的代表是江苏银行。江苏银行由江苏省内无锡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根据“新设合并统一法人,综合处置不良资产,募集新股充实资本,构建现代银行体制”的总体思路组建而成。

(3)收购。与参与多方地位较为平等的合并相比,收购则是一种以强食弱的模式。2006年,南京银行收购了山东日照市商业银行约18%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2007年,锦州市商业银行收购抚顺市清原、新宾两县的城市信用社并设立分支机构。2009年,北京银行将出资1.275亿元持有廊坊商业银行19.9%的股份。

虽说收购对银行的经营绩效要求相对较高,且需占用大量资金,但在收购对象、收购数额以及收购方式上的选择却较为灵活,能够很好地切合收购方的战略计划并能较为方便地控制规模。对那些效益良好、目标明确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快捷易行的模式。在银行发展历程中,收购往往是兼并的前奏。

(二)单个城市商业银行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

这种模式是依靠单一银行自身的发展,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后突破地域限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管理规定》对设置银行分支机构的条件有明确规定。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能够以自身的力量去设立并运营多家异地分支机构的还不多。截至2009年初,作为第一家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已在宁波、南京、杭州等地设立了分行。而北京银行亦在天津、上海、西安、深圳及杭州设立了分行。

与并购重组相比,新设分支机构需要银行在资金、人员方面的大量投入,花费的时间较长,并且新设的分支机构会在起初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存在规模不经济的现象,给总行的总盈利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新设分支机构会使总行没有接受其他银行资产以及重新配置他行人员的负担,分支行在企业文化方面也能更好地与总行相融合。

并购重组亦存在着利弊两面。并购重组能够使银行快速地扩大资本规模,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并能通过参与重组银行的原有客户及资源优势,迅速融入当地市场,占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银行在处理并购过程中的清产核资、确定并购成本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若是处理不当,容易留下隐患,并且银行在企业文化的融合及人员的精简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的扩张模式之外,设立村镇银行也成为了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选择。自兰州银行第一个尝试之后,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纷纷跟进。对于在中小企业信贷以及市民存款方面经验丰富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设立村镇银行是双赢之举:既能给银行自身增加盈利与经验,作为突破地域限制的一种方式,又能服务三农,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周雪平,2008)。

二、城市商业银行推进跨区域经营的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长久被限制在一个城市地域内经营,跨区域发展对其而言是从未接触过的方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对于迅速扩张的城市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不仅仅是作为化解地域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对曾经局限一地的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城市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妥善解决之前就贸然跨区域发展,其结果只能是风险的扩散。因此,针对目前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应该:

(1)转变不正确的经营理念,确定合理的业绩目标,不冒进,优质、健康地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应把风险管理与业绩进步放到同等高度来对待,在银行内部进行全员风险文化教育,做到风险控制人人有责,并进行合规文化建设。此外,制度建设作为道德约束的补充也是十分重要的。

(2)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架构,不仅仅要覆盖信贷风险,还要覆盖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对不同风险、不同业务、不同地区进行差别化管理。